第一篇:浅谈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班主任的谈话技巧是一门艺术,一个让学生信服的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的时候,都应该讲究自己独特的谈话技巧和人格魅力,做到春风化雨且“润物细无声”。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学生谈话是每个班主任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班主任与学生的有效谈话是完成学校教育的一种教育手段。这种教育手段能否很好地为教育目的服务取决于班主任能否恰当地对学生运用谈话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手中所掌握的是世界上的无价之宝——人。”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学生常常把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看作是知识、智慧、理想人格的化身。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如果班主任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巧妙地运用谈话艺术,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顺利地完成肩负的教育使命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讲究谈话艺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谈话氛围,引起学生谈话欲望
班主任都有切身感受,平时最无奈的就是学生在自己面前一言不发,任凭你千呼万唤,他就是无动于衷。学生对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工作是很难开展的。此时,班主任就必须具有细腻的情感,掌握恰当的分寸,采取友善的态度,通过亲切的语音、语调形成良好的氛围,消除学生面对老师时产生的畏惧、紧张心理。例如,一个顽皮的孩子犯了错误。老师可以像没事一样,先麻烦这名同学为老师做件事。比如帮老师把作业送到办公室,或把办公室的垃圾倒掉,或为老师倒杯水、递本书等。然后很自然地说:“不知道为什么老师让你做事总觉得特别放心。有的同学却说你,是真的吗?一般顽皮的孩子比较心直口快,在老师对自己如此信任的情况下,是愿意主动开口响应老师的。这样就会比较自然地拉开谈话的序幕。如果老师面对的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则可以这样说:“其实你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听说你也很喜欢交朋友,你看我的条件够资格做你的朋友吗?”谈话时把“老师”换成“我”无形中就缩短了与学生的距离。通过这类和善的语言来诱导、鼓励学生。学生自然会产生谈话欲望,谈话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此后的教育目的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要善于启发,鼓励学生说心里话。
班主任通过与学生谈话,所获得的信息应该是真实情况的反映。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启发学生,要让学生清楚:谈话的目的是为了每个孩子的进步,是为了全班同学能更好地学习、更健康地成长。学生有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和正确的认识,就会比较容易讲心里话。例如,王平同学学习成绩优秀,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我就任免她为中队长。她也欣然接受,很努力地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班级中有一部分同学似乎故意与她作对,根本不愿意配合她的工作。她也很苦恼。对此现象我深感不解,就逐个找同学谈话。我对每名同学都讲清楚:中队长是老师的助手,更是同学们的帮手。中队长能否令大家满意,直接影响到同学们的校园生活质量。通过谈话同学们弄清楚了中队长、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于是对老师道出实情:原来中队长工作热情有余但工作态度欠佳,不能平等地看待自己和同学的关系,同学们产生了逆反心理,因此不愿支持中队长工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及时地找到中队长与她沟通,让她也能了解到自己存在的不足。然后召开主题班会“如何看待班级干部工作”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相互间能够在理解中工作、学习。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这是班主任与同学们成功谈话的结果。
三、班主任要面对面与学生谈话,谈话时要专注、热情。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要表现出双方的平等关系,不可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美国心理学家萨默的实验表明,两个人能进行轻松谈话的最佳距离不超过5.5英尺。这个距离用在教师和学生的谈话中,也很有实际意义。谈话时老师与学生要相互正视。实践证明,在两个人的接触中,如果相互正视,则意味着彼此有作深谈的兴趣。师生关系拉近了,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教师还要表现出热情。因为教师缺少了笑容,就好比花园失去了阳光和雨露。由此可见,和学生谈话是一门艺术,谈话中教师的笑容是这门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当同学们感觉到老师的友善,感觉到老师是那么专心地在听自己讲话,他们往往会谈得更加投入,更加详细。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谈话,学生就会解除对教师的戒备心理,与教师建立“不设防”的和谐关系,教师的教育意图才会被学生心情舒畅地领会和接受。
四、谈话时要抓住核心问题,重视谈话效果。
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想好要谈什么内容、重点突出什么、预期达到什么目的、怎样快速有效地谈话。杜绝无的放矢,忽视谈话效果。例如,我班王伟同学受到母亲重病的困扰,不能安心学习,只想在母亲床前尽孝。我了解到这一事实后,决定找他谈话。在交谈中,我首先肯定他的想法很好,他的做法更令所有知情人感动。但他却没有体会母亲的真实感受:看到儿子孝顺,母亲会很宽心,为自己养育了一个知情懂理的孩子而骄傲。可同时,母亲也会生活在深深的自责与不安中。她清楚自己已无力与病魔抗衡,最希望的就是孩子能学业有成。而自己不但帮不了孩子,还拖累了孩子。在这样的阴影中生活,又不得不强颜欢笑面对孩子,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孩子如果真的爱自己的母亲,就必须放下思想包袱,尽心照顾母亲的同时刻苦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用事实告诉母亲:她有一个真正值得她自豪的好儿子。王伟带着泪点点头,什么都没说。但从他坚毅的眼神中,我看得出:他懂了。从此,我看到了他勤奋的身影。他的成绩很快提高了。他告诉我母亲真正笑了,那笑容让他永生难忘。抓住谈话核心问题,可能会因一席话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五、谈话要深入细致,不能流于形式。
流于形式的谈话费时费力,没有实际意义,只会加重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因此对待每次谈话,班主任都要力求深入细致。例如,我班刘慧同学家境困难,家长三番两次要孩子辍学。为了不毁掉孩子的前程,我多次找家长谈话,告诉他们孩子的潜力有多大。家长被我的诚意打动了,答应让孩子继续读书。然后,我再找刘慧谈话。我真诚地对她说:“你没有权利责怪家长,你很清楚他们身体不好,又下岗了,维持生活很难。你不能让他们毫无希望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挣回来,连治病都不舍得花的钱,用在一个学习不刻苦、读书没指望的孩子身上。如果你真是能力有限,我们不能强人所难。但事实上你是个很优秀的孩子,只是长时间背着家庭困难的包袱而没心思学习。如果你能专心学习,你有能力成为最出色的同学。那时,你一定会得到父母的支持。因为他们从你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再说,社会上有爱心的人士也会愿意救助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不是吗?我细致入微的分析使刘慧同学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懂得了自己无权选择目前的家庭环境。但她有权利选择未来,有责任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与父母将来的生活。从此,她开始发奋读书。自身的潜力一旦爆发出来是任何外力也挡不住的。她一跃成为班级最优秀的同学。现在的她正信心百倍地迈向属于自己的阳光大道。深入细致的谈话使刘慧同学摆脱了困境,看到了希望,挺起胸膛,直面人生。
六、谈话时班主任要学会倾听,适时评论。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必须学会倾听,不能随意打断学生的思路。要善于从学生的话语中捕捉有用的信息。班主任就谈话内容发表评论时要客观公正,不能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措词要有分寸不能给学生造成压力或留给学生肆意传播的话题。班主任可以提些建设性的意见,或说些安慰、劝告、勉励性的话语。这样会提高谈话的效果。
七、班主任要重视对谈话内容的分析,客观对待每次谈话。
与学生谈话是班主任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谈话时班主任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或是为了证实推断、或是为了解开疑问。总之,谈话的原因有很多。所以,班主任在谈话后一定要对谈话内容认真分析,与自己了解的情况进行对照、比较,多方证实,再下结论。千万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就迫不及待地去评判一个同学、评判一件事。
形形色色的谈话在班主任工作中占的比重很大。班主任掌握了谈话艺术有利于顺利地开展工作,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二篇:班主任谈话艺术
班主任谈话艺术
班主任由于工作需要经常需要与学生、老师、家长进行谈话,这里说的谈话艺术主要指班主任对个别学生的谈话。班主任有时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学生谈话,需要指出的是班主任找学生谈话,范围应广些,不要只找问题学生;还有班主任要有预见性,不要等问题出现后才找来谈。
一是慈母般的谈话。这种谈话如涓涓细流,流入学生心田;如春风拂面,吹进学生心灵。有这么一个实例,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年龄全年级最小,成绩期期第一,但到初三时出现了早恋现象,在师生中掀起悍然大波,科任教师们个个为他惋惜,纷纷做他的思想工作,作为班主任了解这种情况后,班主任没有及时找他来谈话,更没有在班上暗箭伤人,指桑骂槐,这样做无益于他认识的转变,班主任等其他科任老师、父母、姐姐给他谈话后,找他来没有怨恨,没有责备,只是简单地问他最近学习情况怎样,今后有什么打算,拉了一番“家常”后,班主任找了一本有关早恋的书,让他回去看看,并赠给他一句话“做人要问心无愧,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两天后,他把书还给老师,里面夹了一张纸条——“老师,你的短短几句,胜过千言万语,我知错了,看我的行动吧!”后来这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并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又有这样两位学生,她们的胆子小,学习基础差,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在一次学月检测中名列最后两名,但成绩是必须公布并张贴出来,这让班主任着实为难了一番,最后他决定在公布成绩前找她们谈一次,首先问她们这次检测感觉怎样,都说不好且都簌簌地流下了眼泪,又让她们自己估计一下名次,“最后两名”;(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然后让她们畅谈感想;在此基础上与她们相互分析原因,共同找与别人的差距,并说了很多鼓励她们的话;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让她们体会到了胜似父母般的关怀、温暖。与慈母般的谈话相对的是恶父般的谈话,班主任用时应慎之又慎,提倡多用慈母般的谈话,这样就会使浪子回头,让学生悬崖勒马,进而改变学生的一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是朋友般的谈话。这种谈话适合于那些特讲哥们义气的学生。有一个学生,经老师了解,小学是班里的小霸王,经常打人、旷课、偷东西、作业不做、在家里不听母亲的话,母亲拿他没办法,从不讲学习,还常赌博,但这个学生很讲义气;说实话,任何班主任都不希望有这样的学生,但没办法,只能以“有缘”来自慰,尽力想办法改变他;起初班主任以为趁他不了解,拿三板斧吓住他,谁知他是不怕,倒是让老师下不了台;为此班主任改变策略,找他谈心,跟他讲世故人情,跟他讲《三国》、《水浒》,跟他讲做人的道理,以朋友的身份给他相处,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关心他,经过多次反复的谈心,他改变了不少陋习;有一次,听说他在抽烟,班主任抽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带上他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骑自行车去了一趟九仙山,在游山的途中,他们在一处幽静的地点坐下来,摆上水果边吃边聊,随即就聊到了抽烟的事,他如实地说了情况,并当着另外几个同学发誓决不再抽烟,跟老师抽起。学生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只要我们把他们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对待,以朋友的身份与之谈心,一定会使他们深受感染,从而痛改前非。当然,这需要班主任有渊博的心理学知识,时刻洞察学生的心理。
班主任应选准时机、找到切入点,如在学生有进步时、在学生有异常表现时、在学生伤病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即在学生最需要谈话时及时谈话。“机不可失,时不在来”,错过时机必将使谈话的质量大打折扣,降低谈话效果,难以给学生流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篇: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内容摘要】谈话,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感情,对学生施行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把握谈话的时机,选择适当的谈话场所,谈话时态度平和语言委婉,平等对待谈话学生,使学生通过谈话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及自信.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具备谈话的能力,那么班主任如何进行谈话呢 笔者想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关键词】谈话 态度 尊重 鼓励 引导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多种多样,而每种不同的方法又都有其过人之处.如何做到让学生钦佩你,信任你,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同时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所在.高三是学生们学习生涯中很特殊的阶段,是中学生学习,生活的终点,也是学生跨入新生活的起点,这个阶段,学习新知与巩固旧知要齐头并进,两年来所学的课程都要进行重新梳理,大量的习题铺天盖地而来,令人不知所措,学生们普遍觉得时间不够用,自信心不足.作为高三班级管理者和策划者的班主任,要做的工作既多又杂,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调整好状态,提高复习效率,要做到这一点,谈话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方式.班主任老师如果不将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而是居高临下以训斥的口气与学生谈话,则难以取得理想的谈话效果.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更应该是学生的“益友”.只有如此,才能很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班主任与学生谈话要注意谈话的技巧,要讲究谈话的艺术性,使之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欢快的乐声,驱除苦闷的良药.第一,与学生谈话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体态,表情.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要举止得体,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姿势正确,动作协调,质朴开朗;要与学生面对面而坐,认真倾听学生的谈话,始终表现出对学生谈话很感兴趣.这样一来,会使学生觉得老师不仅平易近人,更尊重他们,谈话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班主任和学生谈话时态度要和蔼,语气要亲切,只有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才敢讲真话,才会向你敞开心扉.如果不苟言笑,语气强硬,命令和训斥较多.只有自己说了算,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不利于与学生的沟通.和蔼可亲的老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师缺少了笑,就好比花园失去了阳光和雨露.由此可见,和学生谈话是一门艺术,谈话中教师的笑容是这门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对于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要及时纠正,千万不能板起面孔,当众讽刺,挖苦,更不能揭他们的底儿.在谈话的过程中,始终让他们感到老师是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渴望能在充满爱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而爱和信任是在和学生自然,平等,和谐的相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来的.第二,教师在与学生交谈时首先要尊重学生,还要变换角色,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师生谈话时应坐得近一点,促膝交谈,平起平坐,这样自觉不自觉地缩短了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近,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没有平等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流,如一方盛气凌人,一方沉默无语,谈话只是班主任唱独角戏,一方慷慨陈词,一方骇然而听,这样的谈话有什么作用呢 所以作为班主任在进行个别谈话时一定要允许而且要鼓励学生说话.不要一味地责怪学生,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想一想,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客观地想想对方的处境,分析产生错误的思想根源,只有“将心比心”地分析问题,学生才会接受.班主任如能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多为学生想想,尊重他们,相信他们,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各种条件及时加温,学生心中的上进之火,定能熊熊燃烧起来.当教师想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家庭情况时,不妨试着变换一下角色,做一个大孩子,从学生的某一优点谈起,或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他们散散布,拉拉家常,开开玩笑等,当学生觉得你是那么随和可亲,跟自己很合得来时,就会滔滔不绝地向你述说,让你了解他们的一切.此时,你跟学生的感情也就更加亲近了.第三,谈话多以夸奖鼓励为主,要扮演好“鼓动师”的角色.老师应真正有爱心,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要吝啬表扬,善用巧用表扬,这往往比批评更具威.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做教师的要善于发现并及时鼓励.《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曾这样写道: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可见,夸奖和鼓励是对学生的信赖,它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注入信心和力量,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几个月以后学生就要面临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高考不仅是成绩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较量.进入高三以后,随着学习的紧张,压力的增大以及过高的期望值等都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情绪消沉,乃至对前途悲观失望.因此,班主任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情绪,适时地,恰到好地鼓动学生的斗志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取得较优异的成绩时,要及时鼓动,告诉学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浅尝辄止,要勇往直前,取得最后的胜利;当学生成绩不理想时,不要埋怨学生,要以急学生所急的心态,及时帮助分析,通过鼓动性的语言,告诉学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争取下次“反败为胜”.第四,教师与学生谈话时, 应引导学生感受美的生活,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高三学生常常会碰到一些生活和学习上的烦心事.当学生愿意跟你探讨这些问题时,班主任千万不要教他们避开烦恼,消极处世,而要引导学生正视现实,分析事物,正确处理.面对升学考试,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合理定位,既不好高骛远,目中无人,也不悲观失望,自卑自*,要把着眼点放在挖掘自己的潜能上,放在挖掘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上.高考固然重要,但它既不是命运的大决战,亦非人生的终极点,即便高考失败,也不是末日来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明天太阳照样会升起.总之,班主任与学生的个别谈话,既可以说是语言艺术,又涉及到体态,心情,表情,等因素.但归根到底是关系到班主任的育人观,如果总是抱着一种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学生服务的信念,那么一个班主任一定会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谈话,每一次谈话一定都会谈得非常成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四篇:小议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小议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湖北省汉川市马鞍乡八一中心小学 李红江
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门艺术。在班主任的教育过程中,形象可感的语言,人格风范的感化,教育情境的熏染,师生间心灵的交流、撞击和融合,“弹钢琴”般的巧妙点拨,“灵机一动”的创造性发挥等,无不显示着艺术的特性。掌握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对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班级建设,促进学生发展,无疑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谈话说理是班主任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从而启发学生觉悟、提高学生认识、指导学生行为的一种方法。这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教育方法。
(一)根据需要,选定谈话的方式
1.讲解
讲解是班主任向学生传播、分析、阐明社会和学校道德规范要求的一种常用方式。它可以是比较抽象地进行说理,也可以是用打比方、讲故事等方式形象具体地揭示道德的真谛。这种方式较多应用于晨会、班会、少先队集会、主题活动等大型场合中,也可穿插在其他谈话方式之中。可以是系统地讲,也可以是专题地讲,时间可长可短,形式不拘一格。班主任在讲解之前,事先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理解能力,来确定目的,准备内容,考虑过程。必须做到目的明确,观点鲜明,有的放矢,有说服力,使学生感到情真意切,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切忌为讲解而讲解,把谈话变成枯燥的说教。
2.谈心
谈心是班主任与学生当面交换意见、交流思想时常用的一种方式。可在课内或课外进行,也可以在集体或个人中进行,但多用于课外个别教育时进行。谈话之前,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性特点应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谈话内容事先要有所准备。谈话时态度要诚恳,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意见,尊重客观事实,不要武断地做出判断,不要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要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感情;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
3.讨论
当学生对某些问题认识不明确或有不同意见时,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明辨是非,作出正确判断。这样进行教育的效果比较好,它也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讨论应有明确的中心,教师对讨论的问题也应有明确的态度,以便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4.指导阅读和反思
指导学生阅读有教育意义的书籍、报刊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这是说理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学习英雄人物的传记、生动的故事以及其他科学、文艺方面的文章;读后要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班主任也要了解学生是否阅读了不健康的书籍或报刊,如有,不能简单地制止就算完了,还要注意疏导。只堵不疏,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那些最顽劣的、最具生命活力的儿童(也往往是最具有教育价值的儿童),往往是“问题多多、伤痕累累”的。对待儿童,老师如果秉持的是“动辄得咎”的教育原则,那么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战争”就开始了。通过这件事,我认为“犟”同学和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时,我们可以试着
用这样三个步骤来解决,即:“冷处理”,使躁动的心恢复平静;讲宽容,使固执的心被爱感动;谈感想,使肤浅的认识得以深化。
(二)优化环境,创设谈话的氛围
1.地点的选择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谈话的地点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班主任的谈话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根据不同的谈话目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谈话地点。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在办公室里与学生谈话居多。在办公室里谈话,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正经、严肃、认真。如给个别同学布置班上的工作,了解班上的情况,研究某个问题,这些都不是一两句话所能够讲清楚的,需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对那些严重违反校规、班纪的同学,叫到办公室里来谈话,进行批评教育,会让他无形中觉得事情的严重性,从而有助于他认识错误。像这些情况比较适合在办公室里进行交谈。
如果班主任想接近学生,想知道学生的心理,想掏出学生的真心话,那么在办公室里交谈就不太适合,学生总会感受到一定压力和一定程度的束缚,心理得不到放松。特别是还有其他老师在场,更会影响他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如果是在校园里,在老师自己家里,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了。在校园里与学生散步,在家里与学生“聊天”,学生就没有在办公室里所感受到的紧张和拘束,心口一致,忧愁与欢乐就会溢于言表。
另外,还要根据不同的谈话对象来选择谈话的地点。对于一般同学来说,在办公室里与他们谈话是比较正常的,对谈话效果不会产生什么副作用。但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比较胆小的学生,在办公室里谈话,就不会有什么好效果,他们可能根本不是在“谈话”,而是在“听话”;而对那些顽皮、经常在办公室里挨训的学生,在办公室里谈话,效果更差,任你“苦口婆心”,他总是“金口难开”。对这样的学生,最好先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或对抗心理,如先与他一起在操场上活动和玩耍,然后在路上或校园里与他作“随便”的谈话,效果就会好得多。
2.距离的保持
保持谈话的距离,有人可能认为这是一个枝节问题,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两个人进行交谈时,对方离你太远,你可能意识到他这是在疏远你,是不想与你深谈,你可能也会悄然拉大与他的距离;反之,如果对方与你关系一般,但谈话时却紧紧凑在你面前,你可能会下意识地讨厌他。这说明谈话距离的远近,确实会影响谈话的效果。这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也反复得到了验证。班主任与学生进行谈话,究竟应保持一种怎样的距离?这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根据许多因素来定。
一般来说,班主任与谈得来的学生交谈,距离可近一些,这样可显得亲近一些,反之则要稍远一些;如果谈的内容比较严肃,距离要远一些,反之则可近些;对较多学生谈话,距离要远一些,而对个别学生谈话,距离则要近些;在正式场合谈话,距离要远一些,在非正式场合谈话,距离则可近些;与开朗、活泼的学生谈话,距离要近一些,而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谈话,距离则要远一些。谈话的距离可在1.5米到2米左右,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作些调整。
总之,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既不要“拒人于千里之外”,也不要动辄对学生促“膝”谈心,保持适当的距离,会使谈话的双方都感觉到心理放松。
3.角色的扮演
人在不同的场合,总是扮演不同的角色,言行举止都受着其角色心理的支配。班主任要保证谈话的顺利进行,必须把谈话双方纳入到特定的角色“轨道”中去。
班主任首先要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任何一名小学生,心中都有对班主任老师形象的一个大致“定位”,即班主任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该说什么。班主任要处处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衣着要整洁、美观、大方,不要穿奇装异服,不要浓妆艳抹,不要过于追求华丽,不然就会形成谈话双方仪表上强烈的对比反差,造成不必要的地位上的距离感和心理上的隔阂感。同时,班主任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态度是否符合一个教师的身份。如果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口出秽言,粗俗不堪,对学生嘲讽、讥骂甚至体罚,学生马上就会产生失望、抵触的情绪,关闭本欲打开的心理“通道”,因为他觉得你不像个班主任老师。此时班主任则应根据不同情况,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谈话角色。如对班干部说:“你是班干部,应该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这位班干部就会对自己严格要求;找后进学生谈话,班主任可先表扬这位学生的近期进步,给他带些“高帽子”,这位学生就可能不会把自己看作是不可救药的“差生”,从而较愉快地接受班主任对他的批评和要求。
(三)讲究技巧,提高谈话的质量
1.开启说话通道
有些班主任找学生谈话,往往是唱“独角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听”的地位,尽管班主任不断提醒学生讲话,但学生始终一言不发,最多只是“嗯”、“啊”地应付,缺乏师生间的交流。这样的谈话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出现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可以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设法解除学生的心理顾虑,以和蔼可亲的态度、细腻丰富的情感、亲切友好的语气、恰到好处的分寸,来形成良好的谈话情境。谈话时可采用比如“老师是你的知心朋友”、“老师很愿意听听你的意见”、“听了你的意见对老师一定有帮助”之类和善的话来诱发、鼓励学生说话的欲望;或先与学生寒暄一番;或先表扬学生近来的进步。切忌一见面就给学生来一个“下马威”,把学生说话的“闸门”关得死死的。
谈话过程中,班主任应特别留心学生的情绪变化。如果发现学生欲说又止,不妨把话停下来,给机会让学生先讲。学生说话的时候,不要轻易插嘴,更不要简单制止,要耐心地让学生把心里话倒出来。学生中断了说话,或是该学生发表意见了,不要急躁地催促其开口,应设法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并允许学生稍作思考,给他思考的时间。在学生讲话时,班主任要予以及时适当的反馈,采用诸如表情、姿态、感叹词、稍作评论等来表达自己对学生谈话的热情和兴趣。有时,班主任微微地一笑、赞同地点一下头、一个充满热情的“对”字,都是对学生的有力鼓励。
2.达理还须通情
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热情谦虚,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或板起面孔动辄训人。其次要做到思想和感情相容。谈什么样的内容,就应该真诚地表现出什么样的感情倾向,不要明明在批评学生,却显得嘻嘻哈哈,轻描淡写;明明在表扬学生,却一脸冷漠,似乎显得很不情愿。三是要集中注意力。谈话时眼睛要看着学生,表示出对所谈问题的关心和关注,不要东张西望,“顾左右而言他”。四要耐心疏导。不要希望与学生一谈就“通”,一说就“灵”,更不要幻想所有的问题都在一次谈话中“迎刃而解”,而要做到有气者来时先消气,急躁者来时你不急,无礼者来时你有礼,自己有错时敢认错,谈不顺畅时另想法,一次不成时等下回。与学生谈话,有一句广告词还真适合,那就是“真诚到永远”。
3.重在因人而异
与学生谈话,关键是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班主任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心
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1)劝慰式。对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谈话方式,一般适宜于期望、激发、鼓励学生好学上进,也适用于性格内向、感情细腻脆弱、心理承受力差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女生。谈话时,班主任要措词得当、委婉曲折、态度和蔼、感情真挚,切忌态度生硬。和学生进行和风式谈话,会像和煦的春风掠过学生的心田,在其心底荡起阵阵涟漪。
(2)诱导式。对学生指点开导,循循善诱的谈话方式,一般适用于染有坏习惯,自觉性、自控力较差的学生。班主任在诱导时,要有诚心、耐心、恒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必要时要反复谈,切忌急躁冒进,“一口吃一个胖子”。特别对一些后进、顽皮的学生,班主任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爱的潺潺溪流滋润学生的心田,相信“变好”这一天一定会来到。
(3)爱抚式。用爱心、诚心、情感去唤醒学生,采用温暖的谈话方式,一般适用于虽经努力仍较差的学生、生理有缺陷的学生、受了委屈的学生及挨了处分有悔改表现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班主任要给予安慰和理解,用一片爱心去温暖学生冷却的心,点燃其心中的希望之火,有效地防止他们发生“破罐子破摔”的现象。
(4)暗示式。选择适当时机,运用教育机智寥寥点拨、微微提醒的谈话方式,一般适用于偶犯或初犯错误,但自觉性较高又要面子的学生。班主任要宽容学生,相信他们犯错误只是“一时糊涂”所致,谈话时应有所暗示而又不轻易捅破这层“纸”。暗示式谈话往往能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总之,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良师”,更应该是学生的“益友”。所以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善于运用谈话的艺术,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
第五篇:班主任谈话的艺术
班主任谈话的艺术
班主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要讲究一定的艺术。管理好一个班级不能完全靠严格的班级制度,班主任要和学生敞开心灵去交流谈心。这是我从教十年来的经验,和学生谈话要讲究艺术。作为班主任,对待学生若能多一点关怀,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引导,用心和他们去交流,用爱去温暖孩子的心,这将会在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一块闪光的里程碑。但是,现实中有的学生却因谈话更加重了思想包袱,甚至产生“顶撞”现象。这说明谈话不仅要有思想性,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下面我就结和个人的体会,对于怎样和学生谈话,提出几点看法。
一、要真诚的对待学生,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要打开和孩子心灵相通的窗口。首先,教师先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并进一步取得他的信任。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这需要教师用自己的爱心去浇灌孩子的心灵,用真诚去对待他。让他感觉到你是在关心他,你是他可以信赖的朋友。惟有真心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才能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交流,心理上有了沟通,心灵上引起共鸣,学生才能敝开心扉,将内心坦露无遗。
二、变“极力挖苦,恶语伤人”为“善解人意,化'冷’为'热’”。一位班主任老师在组织学生分析课文,发现坐在教室墙角的张东光同学在呼呼大睡,老师叫起他并让他罚站,还挖苦道:“课堂上能够不受干扰,安然入梦,这是你的高明之处啊。”东光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那位班主任还不依不饶,又说了一句“好白好胖好高大的张冬
瓜······”一句话还没说完,张东光在课堂上就与老师顶撞开来。同样的事情,一位年长的优秀班主任是这样处理的:他脱下衣服披在打瞌睡的学生身上,睡觉的学生被同桌推醒,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小心莫着凉了,我知道你昨晚没有休息好。不过,教室里睡觉很容易感冒,不能让老师总是为你操心啊!”一个“极尽挖苦”之能事,弄得师生关系僵持;一个化“冷”为“热”,善意地提醒学生改过。不同的批评语言,导致两种完全相反的结果。
三、变“老帐新算,恶语伤人”为“就事论事,尊重人格”。不能将“事”与“人”或“此事”与“彼事”搅缠在一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好心”的批评中,不要侮辱学生的人格。请看下面一个例子:“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笨蛋一个!上课还迟到,你还能干什么好事?”事实上,有些学生不会解题,但在其它方面却表现出惊人的天资!作为班主任,怎麽能以“笨蛋一个”而否定学生呢?这位班主任老帐新帐一块算,还侮辱学生这就不容易被学生接受了。
四、谈心的方式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批评和表扬若用得不恰当,还会影响学生的发展,请看唐代大诗人杜甫吟诵春雨的动人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及发生,随风潜入放,润物细无声。”这首诗换个角度思考,它又是一首绝好的教育诗。良好的教育,应是“知时节”的,能根据各个学生不同年龄特征和不同的个性特点,采取恰如其分和风细雨般的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批评学生的目的,不是整学生,而是为了帮助他们,要注意:
(1)批评应在私下里进行,千万不要在大众场合下说教,因为学生也有自己的人格,也需要尊重。(2)用称赞作为批评的开场白.在肯定学生的优点的基础上指出学生的过错,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也知道自己的优点,就不至于失去努力的信心。(3)用表扬代替批评.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在生活中并不完全是这样的。良药不一定是苦口的,这就是艺术。我们对别人给以规劝,在未劝之前,先来一番赞誉,使其先尝到一些“甜味”,然后再批评建议,对方也就容易接受了。这就是“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的道理。
五、要遵守科学的原则。找学生谈话不仅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也是一种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需要遵循学生思想活动规律,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1、尊重原则:找学生谈话时,要态度温和,给对方以亲切感、实在感,要倾听对方的诉说,让对方把心中的体验、感受、困惑、疙瘩、怒气、忧愁尽情地倾述出来;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话语,要与人为善,正面引导,鼓励帮助;不要高声训斥,挖苦讽剌,话难听、脸难看。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为之倾心,与之交心。
2、平等原则:与学生谈话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要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消除学生顾虑与拘束,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
3、差异原则:找学生谈话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因事施法,不可千人一面。有的同学是直性子,性情豪爽,谈话就要开门见山。有的同学自尊心较强,谈话要就应含蓄一些,旁敲侧击,不要硬把一层“窗户纸”捅破,对方接受不了。
总之,批评是门综合艺术,批评的语言千姿百态:对自尊心强的,批评时要照顾面子;对好胜的,不妨先肯定其成绩;对性情软弱的,批评中含有鼓励和信任!
滕州市级索镇后王晁小学:孟凡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