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公司的实践:facebook
1)工作方式
a)公司最大的两群人是技术开发人员和实施人员(Ops),各自有400~500人。这两部分人占去了公司构成的50%。
b)产品经理跟技术人员的比例大概是1:7到1:10。产品经理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影响力的产生关键在于和技术经理建立好良好的关系,需要有足够的技术知识来避免自己提出愚蠢的建议。
c)所有的技术人员都要通过4到6周的“新兵训练营”培训,培训中他们通过修改bug来了解Facebook系统,听资深/终身司职技术人员做演讲。每次训练营培训大概会有10%的学员不能通过考核,会被淘汰出公司。
d)Facebook的企业文化对产品的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视的。所以,产品管理这个角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并且,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让“每一个员工”都感到对产品有责任。
e)一个功能特征是否值得做,通常的判断方法是用一周快速实现,然后在抽样用户里测试它,例如找1%的内华达州用户进行测试。
f)Facebook代码产生的过程包括写代码(write code),测试代码(test code),审查代码(review code),提交代码(check in code),发布代码(release code)。写代码指在自己的开发机器上做好修改,这些修改只存在于自己的开发环境中;测试代码指在本地端测试自己的修改以保证修改不引入明显的问题;审查代码指找合适的工程师同事来查看待提交的代码;提交代码是将经审查的代码提交到服务器端的代码库之中;发布代码是将提交的新代码同步到所有的服务器端让最终用户使用新的功能。
g)我们实际上是有QA的,只是不是一个正式的QA团队。每一个在办公室或能连接到VPN的员工都能看到一个包含所有的变更内容的、下次将要对外发布 的网站版本。这一版本的网站更新的十分频繁,你能比世界上其他人提前1~12小时看到这个即将发布的版本。公司鼓励所有员工积极的报告发现的任何问题,对 于问题会做出快速的应变。
h)我们有自动化测试,包括每次软件发布前必须通过的“push-blocking“测试。我们根本不相信所谓的”大部分的开发人员都有能力写出没有bug的代码“的说法
i)很吃惊产品经理会没有影响力/控制权—产品经理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影响力的产生关键在于和技术经理建立好良好的关系。需要有足够的技术知识 来避免自己提出愚蠢的建议。除此之外,产品经理建立开发路线/Backlog不需要任何的批准或通过任何的审查。产品经理的数量相当较少,但他们都认为对 公司里非常重要的、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区域负有重要的责任。
j)一般情况下,所有提交的代码会每周一次的打包发布(周二);如果努力些,本周做的修改也可以在同一天发布。如果在特定的周期里没有足够的时间把功能开发出来,这个问题不大(除非有硬性的外部依赖)—功能会在完全完成后打包发布。
k)周二程序发布时,所有在本周有提交过代码的程序员都要求在现场留守
l)在发布开始前,所有的开发人员的需要在特定的IRC频道里等候“点名“,如果没到的话,将会得到一次公开的批评。
m)员工不会因为制造了bug而被开除。他们只会因为当有他们的代码被发布,有问题需要他在现场出现,但却没有出现来提供支持时被开除;被公开批评要比被开除恐怖的多
2)实施组发布程序上线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a)整体思路:测试通过后,产品质量基本有保证。即使有漏测的bug,只会影响很少量的用户。及时监控到问题。及时修复。
b)Facebook大概有6万台服务器
c)程序的发布有9个的规模级别,有几个级别的发布并不是集中式的。有三个阶段是集中部署的(阶段1 =内部发布,阶段2 = 小规模外部发布,阶段3 = 完整外部发布)。其它6个阶段是辅助操作,包括内部工具部署,视频部署等。”
d)最小层级的部署只涉及6台服务器,周二的新版本发布会从6台服务器开始(级别1),实施组观察这6台服务器,确保它们都能正常工作,才能推进到下一级别发布。
e)如果发布过程中出现问题(例如,抛出错误信息等),发布会终止。提交这些导致错误的程序的程序员会被叫来修正问题。然后发布会重新从级别1开始。所以,发布有可能会反复重复几个级别: 1-2-3-修复。回退到 1.1-2-3-4-5-修复。回退到 1.1-2-3-4-5-6-7-8-9。
f)实施组的服务器测评是基于常见错误日志、负载&内存使用统计—包括用户行为统计。例如,如果新推出的发布导致了用户使用Facebook功能特征的百分比下降,实施组能在他们的统计工具里看到这种变化,他们会停止这一版的发布,调查其中的原因。
g)发布过程中,实施组使用以IRC为基础的调度系统,用它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通过Facebook,email,IRC,IM,以及短信找到相应的人。对实施组的呼叫不响应的会受到公开批评。
h)一旦程序部署到级别9,稳定下来,这周的发布就是完成了
3)如何培养新人
a)第一周的周一,新来的工程师们在公司自助餐厅里和负责他们的导师(Mentor)吃完中饭后,为期六周的强制性训练营就拉开了序幕。每人会看到6封电子邮件,其中1封是欢迎信,另外5封介绍了他们将要执行的任务,包括修复Facebook网站上的错误。训练的目的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让新员工充分认识到,他们拥有直接改变Facebook网站的力量。
b)头三周有很多课程要上。一般公司的COO(首席运营官),CPO(首席产品官),工程副总裁都会在第一周给新人们介绍各个部门概况,给大家一个全局的认识。第二周,重点在于公司各个重要产品,常用的技术框架和技术工具的介绍。第三周,集中在公司的运营(包括市场,销售等部门),商业模式(Facebook主要的广告模式和虚拟货币的盈利手段)和其他非产品技术部门的介绍。
c)从第三周开始,新人们就开始接触很多相关的需要招人的组,和这些组的经理交流,了解这些组的产品,参加这些组的会议和讨论。一般要求在第三周的周末,新人要选出不多于三个组作为他们感兴趣的备选组。接下来每一周的事情就是进一步缩小目标范围,以达到在第六周时只剩备选组的目的。这个组当然就是新人最后要加入的组。
d)从第一周到第六周,所有新人60%以上的时间,都需要花在修复代码错误上面。其他所有的事情应该在剩余的40%时间内完成。Facebook相信,让工程师融入公司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代码的交流。毕竟,产生高质量的代码的确是所有工程师最主要的工作。
4)招什么样的人?
a)高智商的人。经验丰富的10年以上的工程师可以可靠的完成事情,但是高智商的人,即使经验不丰富,但是他们会在很短的时间做到前者一直都做不到的事情,这才是Facebook最需要的人
b)对Facebook的事业有认同感。这样的人会真心付出!
5)产品研发
“我们并不只注重单一用户的使用体验,而更关注其是否影响整个社区和产品,所以需要在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做取舍。例如用户的信息只分享给与之有联系的其他用户,而不是所有的用户。取舍的度,那是靠直觉。直觉依赖于产品的目标,我们产品的目标是长期的使整个社区和用户群体的利益最大化”
第二篇:facebook 演讲稿
0
1看到这张图片,你们想到了什么?
这就是我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一家社交网站,**目前,这家网站在全球拥有8.45亿活跃用户
**同时他又是美国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点,每天上载850万张照片。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专业照片分享站点,如Flickr。
**2010年3月,在美国,这个网站的访问人数已超越Google,成为全美访问量最大的网站。**2010年6月,他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站。
**在2010年世界品牌500强中,他超越了微软,位居第一。
0
2**有些同学可能已经猜到了,这就是 facebook,中国译名为 脸谱
**Facebook于2004年2月在哈佛大学成立,仅仅到了月底,半数以上的哈佛本科生已经成了注册用户。
之后,网站被推广到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和波士顿学院。到4月,就囊括了所有长青藤院校和其他一些学校。
**2005年12月11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大学也加入了Facebook,至此,Facebook中共有超过2000所大学和高中。后来,德国,以色列,香港,台湾等地的学校陆续加入,队伍更加庞大。
2006年9月11日,Facebook对所有互联网用户开放,有数据表明,2011年,仅在香港地区Facebook用户人数就达到367.36万,即每两个香港人中,就有一个拥有Facebook帐户。
**在今天,Facebook全球注册用户超过10亿,活跃用户达8.45亿。
0
3**说到facebook,就不得不提一提他的创建者:马克 扎克伯克
**扎克伯克,1984年5月14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家境不错,所以他有大把精力和资本去折腾,再加上天资聪明,所以电脑玩得很溜。
**在扎克伯格高中时代,微软与美国在线 就已经想要招揽并训练他,不过扎克伯格仍选择进入哈佛大学学习。
起初,他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一个网站,放上两张男生照片和两张女生照片。让浏览者选择哪一个更受欢迎,并且根据投票结果来排名。这位同学还黑掉了学校的服务器,为的就是弄到几张照片,但是这个竞赛只进行了一个周末,到周一早晨,就被校方关闭,因为哈佛的服务器被灌爆,因此不准学生进入这个网站。此外,很多学生也反映,他们的照片在未经授权下被使用。扎克伯克为此公开道歉,并且在校报上公开表示“这是不适当的举动”。在此同时,有些学生要求把扎克伯克出于好玩的这个网站发展成一个包含照片与交往细节的校内网站。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并且决定如果学校不干的话,他要干,他将会建一个更棒的网站。
**就这样,2004年2月24日在哈佛大学的宿舍里,发起了Facebook这样一个以照片为核心的社交网站,大大拓展了学生的交流,学生们可以列出彼此的基本资料,比如班级、学年、交友偏好、电话号码等。
**2010年12月,扎克伯格凭借facebook被《时代杂志》评选为“2010年风云人物”。截止2011年,他的个人资产估计为135亿美元。
0
4**像扎克伯克这样的人物,我们现在有一个新的定义——GEEK **什么是GEEK?GEEK就是指那些保持好奇心,不断尝试创新,内心始终希望这个世界因为有自己的存在而变得有些不同的人。
**能称得上极客的人物一定拥有强大内心和坚定目标,比如 电脑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MAC电脑、iPod、iPhone、iPad等知名数码产品的缔造者。曾七次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被认为是当时全球最为成功的计算机科学家以及商人之一。2007年,被《财富》杂志评为了最强有力商人。他极大地影响了硅谷风险创业的传奇,将美学至上的设计理念在全世界推广开来。没错,苹果教父 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前行政总裁 史蒂夫·乔布斯
还有13岁开始编程,并预言自己将在25岁成为百万富翁;一个商业奇才,独特的眼光使他总是能准确看到IT业的未来,独特的管理手段,使得不断壮大的公司能够保持活力;他的财富更是一个神话,39岁便成为世界首富,并连续13年登上福布斯榜首的位置,他就是著名电脑科技公司 微软创始人、前总裁、首席软件设计师
比尔·盖茨
互联网搜索、云计算及广告技术巨头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一个是美国密歇根大学荣誉毕业生,是密歇根大学工程学院的国家顾问委员会(NAC)的成员,曾获《研发杂志》 “发明家”,并在 2004 年入选国家工程学院。
另一个由于“领导索引和检索等有关搜寻系统的快速发展”,获选进入了美国国家工程学院,这是“在工程师中最高的荣誉”。2003年,这两人因为“具体表现了企业家精神,以及展现创建新公司的动力”,获得西班牙皇家研究院的企业管理硕士名誉学位。2004年,两人收到了马可尼基金会的“最高工程奖”,并被推举为哥伦比亚大学的董事。
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公司Oracle(甲骨文)的CEO劳伦斯·埃里森等等。
05
**不管是乔布斯,还是比尔盖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这些也是他们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 **出色的技术
**再加上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才是这些GEEK们改变世界的支点。谢谢大家。
第三篇:facebook招聘信息
传Facebook来华招聘 名校大学生“春心荡漾”
尽管还没有正式在华开展业务,但Facebook已经开始计划先从中国网罗人才。
上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三学生刘鹏(化名)就收到了朋友转来的一则关于Facebook的招聘信息。
这封招聘信息称,Facebook今年将在全球招收约900位全职软件工程师,赴美国加州或西雅图工作。其中大部分将从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还有浙江大学这五所知名高校中选拔。
看上去,Facebook对于工程师的招聘和普通IT企业没什么两样,如要求有计算机科学学士/硕士/博士或相关专业毕业、熟练使用C++和(或)Java、熟悉perl或者PHP或者python、熟悉关系数据库和SQL等。但应聘考核非常严格:应聘者首先要经过两到三轮的电话面试,以及三轮现场面试和两轮编程技术考核。
不出意外,Facebook的报酬方面相当可观,大约是国内知名IT公司的10倍左右,表现优异的话,现金股票加起来有的可高达20万美元;其他福利和Google差不多,而且员工可以办赴美工作签证甚至获得美国绿卡。
这封招聘信中还极具鼓动性地写着:“这种IPO的公司入职越早拿得越多。”
目前,各种版本的Facebook招聘广告已经出现在不少高校的BBS上。在南京大学小百合论坛上,一位自称目前就职于Facebook的网友“serapherny”发帖称,“Facebook今年要来中国做校园招聘”,公司此举并不是为了“在中国开分店”,而是由于美国本土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招到的人要去加州或者西雅图工作”,Facebook则会负责安排包括机票、亲属和身份证件在内的相关事宜。并称招聘会的细节将在五月份揭晓。
网帖中还留下了Facebook负责此次招聘的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但昨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按照上述联系方式与对方联系时,始终未获回应。
目前,上述五家大学并没有公开表示接到Facebook校园招聘的合作通知。有媒体报道称,浙大计算机学院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招聘属实,但Facebook公司没有和学校联系,此事是某毕业的校友通知的。目前,浙大已经有不少学生到校咨询。
Facebook在华大举招聘的信息,也吸引了不少互联网企业IT技术人员的注意。人人网一位工程师向记者透露,他最近也曾收到一些Facebook招聘信息,不过他认为,尽管招聘信息写得简单,但“Facebook肯定对许多东西有较高要求”。
但与大学生的反应不同,这则消息并没有大范围在他身边的技术圈中掀起波澜。“这个消息应该对那些英语好的应届毕业生还有吸引力,现在我们成家立业的顾虑太多,都不太在乎这些了。”
两个月前,Facebook刚刚被企业评估网站Glassdoor评为2012年科技行业最佳雇主企业,谷歌、苹果紧随其后。该项评选的考核指标包括员工薪酬和福利、工作劳逸平衡情况、员工晋升的机会以及企业CEO的工作完成情况等。Glassdoor称,在员工满意度方面,Facebook的得分为4.3(总分为5分)。许多员工表示,在Facebook工作很有竞争性,但报酬丰厚且适于工作。Facebook的一位员工表示,尽管工作量很重且压力很大,但这可能是员工最喜爱同时又最难的工作。Facebook通常会给予员工很高的自主权,员工们颇受公司重视且肩负着较多的责任。Facebook的工作气氛有趣而严肃,许多员工表示很幸运能在Facebook工作。
能够在世界顶级的SNS企业工作,是包括刘鹏在内的不少“技术男”的梦想。但“心动和行动毕竟不一样”。刘鹏对记者说,“身边大多数人抱的心态应该是这样,可以试试,不抱希望。”
刘鹏向记者坦言,如果去海外工作,尽管平台和薪资非常有吸引力,但是自己的能力、英语水平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等等,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当记者问他身边的同学是否有兴趣发简历时,他说,这不好说,“这事一般都低调地办。”
有消息称,Facebook准备在中国大陆举行第一次校园招聘会。
在易观国际分析师董旭看来,名校人才本就更受外资企业的欢迎,如果Facebook确实计划来华大规模地招聘人才,或许与Facebook看重中国市场有关。“Facebook的IPO基本上还在顺利进行,如果成功上市,需要对股东有良好的业绩交代,而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数量及财务收入的良好增长。但目前,尽管Facebook在海外市场的规模达到一定数量级,但进入中国市场应该只是早晚的事。”
而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卡伯格(Mark Zuckerberg)也对中国市场表现出志在必得的决心。在此前的一次公开演讲中,他直言“如果你遗漏了13亿人的市场,还如何能连接整个世界?”此外,他每周三五都抽出两个小时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他还有一位华裔女友。
公开资料显示,在2010年底,扎克伯格曾访问中国,与百度、新浪和中国移动、阿里巴巴等公司的高管碰面。而记者从国家工商总局商标系统查询显示,以申请人“FACEBOOK,INC”注册的商标达68个之多(包括存在异议的商标),包括英文商标THEFACEBOOK”、“FACEBOOK”、“F”、“F8”等以及中文商标“菲丝博克”、“飞书博”、“脸书”、“脸谱”等,范围涵盖社区网络、照片分享、软件、搜索引擎、电子杂志、游戏等。
第四篇:Facebook效应 感想
敢于做梦
——《Facebook效应》
有人说Facebook的故事,就是一群非常聪明,追求完美的人在一起做一个事业,不仅为了钱的回报,更为了一个使命:改变这个世界。
最开始了解到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尔伯格这个人并不是通过这个现已开创网络新时代的社交网站,而是一部以他的经历为蓝本的传记电影“社交网络”。电影里这位富有才华,不羁出格的哈佛天才“马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赢得了本对这部电影不抱期待的马克本人的高度赞誉,认为他自己被演绎的很出色。
电影中,“马克”不分时间场合永远穿着明显过大的卫衣,脚踩一双拖鞋;在电脑方面自信甚至于自负,对于别人的质疑指责给予毫不留情的反驳;漠视规则,行为出格,只遵循自己的原则;一切以Facebook为重,甚至不惜伤害最好的朋友......这也是现实中的马克吗?带着好奇,我翻开了《Facebook效应》。
实际上,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于1984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州白原市长大,从小就是个电脑神童。高中时,他便为学校设计了一款MP3播放机。之后,很多业内公司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包括微软公司。但是扎克伯格却拒绝了年薪95万美元的工作机会,而选择去哈佛大学上学。
他的事业正正起航于哈佛。在上哈佛的第二年,他侵入了学校的一个数据库,将学生的照片拿来用在自己设计的网站上,供同班同学评估彼此的吸引力。黑客事件之后不久,他就和两位室友一起,用了一星期时间写网站程序,建立了一个为哈佛同学提供互相联系平台的网站,命名为 the Facebook。the Facebook在2004年2月推出,即横扫整个哈佛校园。2004年年底,Facebook的注册人数已突破一百万。
这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是莫大的成就,有人会觉得如果是自己就不能祈求更多。但马克认为Facebook不仅仅是一个网站,它将要改变世界的沟通方式。于是他干脆从哈佛退学,全职营运网站。短短数年,这一网站迅速风靡全世界,如今,它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交网站之一,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等政界要人都成了Facebook 的用户。马克本人也因这一成功创业,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通过《Facebook效应》,我发现了电影与现实的许多出入,但两者有着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充满了年轻一代相信自我、企图改变世界的热情与冲劲。
书中记叙了马克与大学宿友为Facebook日夜奋斗的许多故事。这群年轻人清楚自己的爱好,目标明确,积极追求,甚至大言不惭:要靠自己改变世界。有人认为,这恐怕就不太符合中国的国情了。中国的大学生不应该这么不切实际,而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搞好人际关系,找份体面的工作。听起来,好像确实如此。
但是一个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年轻人,就这样被现实紧紧束缚,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我从不提倡每天只做白日梦,但一个连梦都没有的人,又能有什么追求,有什么成就。
理想信念指引着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着奋斗动力。只有把梦做大并付诸实践,我们才能到达更高的境界。我们不一定真的想改变世界,也未必能够改变世界,但要想成就不一样的人生必须要先敢于改变世界。
最重要的是要把改变世界的热情传达出去,凭借微小的变化,带动整个系统持久巨大的连锁反应。罗辑思维的罗老师曾说:“在这个时代不要问什么是靠谱,一个人一旦立定一个坐标,做一件事情,只要这件事情你做得方式让别人看见,即使这件事情本身失败了,放心,你的后半生自然有人接盘。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每一个人心里想的还是安全或者不安全这五个字的话,那就真的不理解这个世界的精髓了”。
我总是时不时就翻看“社交网络”这部电影,只为再感受这一份热情与野心,从中获取力量,支撑自己在平淡的生活中坚持做梦,不懈追求。
第五篇:《Facebook效应》读后感
《facebook效应》书中表明扎克伯格和他的同事们开发facebook的初衷就是为了让人们能在网络上和现实中认识的人保持联系——你的朋友、熟人、同学或同事,尽管很多人使用的目的不是这个。facebook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开放、透明和直接的网站,或者说,它意欲成为这样的网站。
在facebook效应下,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在发生改变。它正在改变世界,我们不能把这种改变简单地看做互联网行业的一次技术变革。facebook改变的是人们最为基本的交流方式,甚至它已改变了社会的基础架构。
初衷永远无法决定以后的走向。我个人认为facebook虽然流行,但永远无法替代面对面的交流。我和我真正的好朋友们其实还保留着原始的联系感情方式,短信电话。微信红起来之后,甚至会几个好朋友开个群聊不亦乐乎。
我个人不玩facebook玩类似的——人人网。的确,我加了好几百个好友,也有好几千的来访数,可是我似乎从不在上面与之联系闲聊维系感情,只是发布状态和照片,更多是自己生活的记录,让自己能随时往回翻一翻回忆。可笑的是,有人热烈地参与sns却又愤怒地喊着隐私隐私,这是我实在不能理解的。曾经参加过一个社团,我是pr,有一个搜集所有成员的微博地址和人人地址在群内发布通讯录的任务,本来很简单,可是却有个成员不愿配合,质疑我说为什么要给,这是他的隐私,应该要尊重每个人的隐私权。我当时的感觉非常诧异,你都开了人人账号开了微博账号,无论你是否设置了权限你放上去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公开透明的,这就是互联网,这就是sns,何为隐私?这是我困惑的。
facebook其中一个特征就是用户必须以真实身份注册,在发出的邀请得到对方确认后才能与之联络并分享一切——它将是你现实中人际关系图的网络映射。我们在上面分享第一时间听到的新闻和八卦,分享自己的心情、新买的东西或照片。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发布消息。在这个庞大的交互生态里,你参与进来,那么facebook就会开始扫描你的个人档案,要记得,你是自愿的。
不得不说,我个人是很佩服马克这个人,我认为他其实相比乔布斯更具有冒险精神。马克在facebook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未曾被商业化的社会洗脑,始终保持理想主义,追求自己长期的梦想。他曾放弃过无数次的短期回报,他没有卖掉公司,没有贪婪的做广告,没有出卖用户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