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价局开创依法治价新局面通讯稿
二、突出“政务公开”内容,促权力透明。用细化的制度减少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的各个环节,让审批权力透明运行…。这是吉安市吉州区物价局开启“阳光政务”工程,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约束行政作为,杜绝“暗箱”操作的一个宿影。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价格政务环境,在打造“阳光政务”活动中,以规范行政审批和严格执法程序为突破口,将收费科、价格认证中心、物价检查所、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办公室、价格监测中心作为行业的窗口,把工作职能、适用的法律法规、工作流程、服务指南、服务承诺作为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通过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决策公开咨询,坚持政府调定价项目听证,坚持价费公示。此外,在不断规范办事程序和办事制度公开的基础上,还将价格监测、价格巡查、价格分析、收费管理等群众关心的价格热点,通过设立“吉州区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网页传输系统,进行社会公开。为从制度上保障“阳光政务”有序的进行,吉州区物价局还将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不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议“阳光政务”建设,及时改进工作。
在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的同时,还进一步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以规范行政职权运行。提出从五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着力打造务实型机关。一是加强学习,努力塑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干的干部队伍。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自觉成为学以致用、用有所有的表率,着眼于解决价格工作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二是加强效能建设,努力形成作风扎实、高效便民的良好氛围。推进作风转变,把解决民生价费问题作为价格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做到件件有着实、事事有回声;推进制度建设,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年度目标管理任务的责任分解、督查落实和考核奖惩制度,巩固和扩大效能建设的成果。三是加强团结协作,打造疑心聚力、共谋发展的团队。加强全系统团结协作的整体意识,使其对内对外、对上对下构成一个议价的整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团结协作,善于争取各方面的理解、重视和支持。借助相关部门的力量和新闻媒体的作用,推进价格工作任务的落实。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从政风气。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与价格管理工作相适应的预防、教育和惩治腐败体系,做到依法办事、秉公用权、一身正气,树立价格队伍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五是加强文明创建工作,为和谐进取搭建坚实的平台。积极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活动,大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为全面提升价格管理工作水平提供坚强的制度保证。
三、狠抓工作重点,量化工作措施,着力营造依法治价工作新局面。
1、关注价格热点,积极开展价格监测。围绕客运票价、液化气、粮食、种子、农资、化肥、药品、成品油、猪肉、禽蛋、食用植物油等群众关心的价格热点问题,克服人员少、无经费、工作量大等困难,坚持民生为先的工作理念,积极开展价格监测。一是建立监测数据库。面对市场价格变动较大的特点,指派专人,落实责任。采取市场巡查、市面采价等方式,实行每天对猪肉、蛋、粮油、鸡、鸭、蔬菜等副食品价格的监测,每周进行价格对比和价格走势分析,及时准确地上报《价格监测表》。据统计,仅2007年度,区物价局向省、市价格监测部门报送价格监测资料各220次。二是扩大价格监测网点。在总结和完善监测制度的基础上,明确领导责任,深入市场,把书街、四季春、韶山路、城北、水沟前、国光、甘雨亭、步步高等中心城区8个大型市场、超市采价点,作为物价部门进一步扩大价格监测、收集价格数据、掌握价格走势、准确分析价格的工作网点,增大价格监测的针对性、准确性、及时性。通过落实“人归点”的工作方法,对吉安市中心城区书街、四季春、水沟前、城北9大农贸市场和国光、甘雨亭、步步高超市的粮、油、肉、禽、蛋、鱼、蔬菜等30种主要食品进行价格监测,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2005-200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全市价格监测先进单位。
6、注重公信力建设,部门形象测评排位前移。以转变干部作风为着力点,以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为主抓手,大力强化部门公信力建设,积极参与吉州区行政执法部门形象测评活动。一是认真落实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精神的实施方案》,结合物价工作实际,突出“抓班子、带队伍”,制定并印发《吉州区物价局2007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吉州区物价局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吉州区物价局2007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方案》。二是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积极开展“优化创业环境,树好部门形象”,“和谐创业展风采、崛起路上当先锋”,“解放思想、谋求跨越”,“创新创业、共建和谐”四大主题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教活动,撰写信得体会文章20篇。三是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党章》和新法律、新法规的学习、培训和考试,机关学习风气明显好转。此外,还配合监察、纠风部门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了《违规投资证卷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专项清理》、《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自查》、《公务员处分条例》等学习教育。五认真开展政风行风建设、部门形象测评活动。为确保活动开展取得实效,我们从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方案、量化监管着手,重点开展了以办事公开、阳光行动和践行《吉州区物价局服务承诺》为具体内容的政风行风建设和部门形象测评活动。采取“上门听意见、进村谈发展,入企纳建议、整改抓落实”和走访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工作方法,发放《征求意见函》300份,集中梳理意见建议4条,现已全部落实整改到位。在去年全区行政执法部门形象测评活动中,以总分80.74的成绩位居全区第9名,这是全区开展形象测评活动开展7年来,该局获得最好排名。机关效能建设明显得到加强,部门形象和公信力明显得到提升,支部被区直工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物价局开创依法治价新局面通讯稿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二篇:物价局开创依法治价工作新局面通讯稿
物价局开创依法治价工作新局面通
讯稿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吉安市吉州区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突出“清费减负、转变作风”这个重点,着眼于“务实、规范、开拓、创新”,量化具体工作措施,加强价格监管,着力整顿价费秩序,积极完善价格调控机制,有效地保持了全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依法治价工作迈上新台阶。xx-xx被评为全市物价系统综合考核先进单位,4个单项分别获省、市价格主管部门表彰,12人荣获省、市、区以上先进个人表彰,2人获全
国发改委系统价格监测分析调研报告三等奖。
一、明确法定职能,公示部门“权力清单”。为打造阳光政务环境,吉州区物价局对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经过清理,该局具有行政执法权的区级行政执法主体1个,共有行政执法职权11项,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法律法规,涉及法律、法规和规章16部。从xx年8月15日起,吉安市吉州区物价局向市民公示部门“权力清单”,市民在登录吉州区人民政府部门站后,可清楚地查到该局11项行政执法事项以及一一对应的法律、法规、规章条文等,是否依法办事将一目了然。公布行政执法主体、依据和职权,就是要将法定职权分解到具体执法机构,明确执法流程,确定执法职责,将“权力清单”转化为“责任清单”,让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到实处。同时,市民通过“权力清单”便能了解到物价部门“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从而更好
地对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进行监督。
二、突出“政务公开”内容,促权力透明。用细化的制度减少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的各个环节,让审批权力透明运行…。这是吉安市吉州区物价局开启“阳光政务”工程,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约束行政作为,杜绝“暗箱”操作的一个宿影。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价格政务环境,在打造“阳光政务”活动中,以规范行政审批和严格执法程序为突破口,将收费科、价格认证中心、物价检查所、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办公室、价格监测中心作为行业的窗口,把工作职能、适用的法律法规、工作流程、服务指南、服务承诺作为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通过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决策公开咨询,坚持政府调定价项目听证,坚持价费公示。此外,在不断规范办事程序和办事制度公开的基础上,还将价格监测、价格巡查、价格分析、收费管
理等群众关心的价格热点,通过设立“吉州区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页传输系统,进行社会公开。为从制度上保障“阳光政务”有序的进行,吉州区物价局还将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不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议“阳光政务”建设,及时改进工作。
在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的同时,还进一步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以规范行政职权运行。提出从五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着力打造务实型机关。一是加强学习,努力塑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干的干部队伍。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自觉成为学以致用、用有所有的表率,着眼于解决价格工作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二是加强效能建设,努力形成作风扎实、高效便民的良好氛围。推进作风转变,把解决民生价费问题作为价格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做到件件有着实、事事有回声;推
进制度建设,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目标管理任务的责任分解、督查落实和考核奖惩制度,巩固和扩大效能建设的成果。三是加强团结协作,打造疑心聚力、共谋发展的团队。加强全系统团结协作的整体意识,使其对内对外、对上对下构成一个议价的整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团结协作,善于争取各方面的理解、重视和支持。借助相关部门的力量和新闻媒体的作用,推进价格工作任务的落实。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从政风气。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与价格管理工作相适应的预防、教育和惩治腐败体系,做到依法办事、秉公用权、一身正气,树立价格队伍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五是加强文明创建工作,为和谐进取搭建坚实的平台。积极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活动,大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为全面提升价格管理工作水平提供坚强的制度
保证。
三、狠抓工作重点,量化工作措施,着力营造依法治价工作新局面。
1、关注价格热点,积极开展价格监测。围绕客运票价、液化气、粮食、种子、农资、化肥、药品、成品油、猪肉、禽蛋、食用植物油等群众关心的价格热点问题,克服人员少、无经费、工作量大等困难,坚持民生为先的工作理念,积极开展价格监测。一是建立监测数据库。面对市场价格变动较大的特点,指派专人,落实责任。采取市场巡查、市面采价等方式,实行每天对猪肉、蛋、粮油、鸡、鸭、蔬菜等副食品价格的监测,每周进行价格对比和价格走势分析,及时准确地上报《价格监测表》。据统计,仅xx,区物价局向省、市价格监测部门报送价格监测资料各220次。二是扩大价格监测点。在总结和完善监测制度的基础上,明确领导责任,深入市场,把书街、四季春、韶山路、城北、水沟前、国光、甘雨亭、步步高等中心城区8
个大型市场、超市采价点,作为物价部门进一步扩大价格监测、收集价格数据、掌握价格走势、准确分析价格的工作点,增大价格监测的针对性、准确性、及时性。通过落实“人归点”的工作方法,对吉安市中心城区书街、四季春、水沟前、城北9大农贸市场和国光、甘雨亭、步步高超市的粮、油、肉、禽、蛋、鱼、蔬菜等30种主要食品进行价格监测,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xx-xx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全市价格监测先进单位。
去年4月份开始,受饲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心城区猪肉市场价格一路飙升,“买不起肉”再度成为广大市民反映强烈的话题。面对系计民生的价格焦点,吉州区物价局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一方面取得政府大力支持,及时启动价格调节预案,注重宣传方式,引导市民进行理性消费;一方面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整治市场价格秩序,放开猪肉批发市场,由原来的6个批发行增至现在的15个经销商。通过实行明码标价、价格公示等
监管举措,积极引导专业户、专业公司参与市场竞争,起到了平抑市场的作用。如引导恒达公司在书街、四季春、水沟前设立猪肉销售专卖点,其零售价普遍低于市场肉价-元/斤,为平抑中心城区猪肉市场价格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障市场稳定工作的通知》和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妥善安排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生活有关问题的通知》及省民政厅、财政厅、发改委《关于对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实施猪肉等副食品价格补贴的通知》精神,他们又把城乡特困群体物价补贴发放当作关注民生、促进稳定的主要工作来抓,在中央和省财政资金尚未到位之前,积极配合财政、民政部门筹措资金112余万元,按照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补助15元、农村低保和五保户供养对象每人每月补助5元的标准,从xx年8月至12月,对上述对象进行一次性物价补贴,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位。
2、注重价费公示,积极拓展清费减负的快速机制。以“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开展为契机,突出涉农收费、化肥农资价格、医疗药品和服务收费、教育收费四大工作重点,完善了“收费项目、标准、依据公示--建立收费信息档案--收费稽查-执收信息反馈-违法行为查处-限期整改,谁收费、谁负责,谁违反、查处谁”的快速反应机制。为规范执收行为,在全区清理整顿并重新核定行政事业性和服务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全面推行收费公示制度,并通过设立“吉州区价格服务进万家”传输页,一一向社会公布。为全区所有执收单位统一制作和发放收费公示牌,全区收费公示率达到100%,xx全区收费管理实现“零”投诉。
4、规范工作程序,价格认证工作措实效显。从转变服务职能入手,着力改变重管理轻服务的工作思路,突出“提升价格公共服务、规范化中心创建”这一主线,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业务拓
展,全区价格认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做好价格宣传服务。依托区政府动态络和吉州物价传输页为载体,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价格宣传服务。二是细化和盘活工作措施。在巩固原有价格认证、价格鉴证等价格评估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合理调置价格采价点,严格成本核算制度,建立规范有序的评估信息数据库,确保认证工作的公信力、采信率。三是加大投入,完善办公条件和设施配套建设,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明显得到提高。四是加强自身业务和队伍建设。认真执行《价格法》、《江西省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条例》,大力加强自身业务和队伍建设,通过完善岗位职责,工作效率明显得到提高。xx年办理价格认证报告37宗,办理涉案物品价格鉴证105件,鉴证标的为223万元,同比增长17%、%。
5、强化监督检查,营造高压的政策态势。按照全市价格监督检查工作总
体要求,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社会反映强烈的价格、收费热点,围绕减轻农民负担、减轻群众负担、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这一主线,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加强价格监管。一是围绕春运价格、猪肉价格、农资价格、药品和医疗价格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了婚姻登记、农民进城务工、计划生育、农机作业、排涝、牲畜防疫、农民建房收费行为、医疗药品和服务价格的专项检查。二是为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正当价格行为,遏制食品不合理涨价、搭车收费、跟风涨价势头,促进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突出“倡导诚信经商、共建和谐社会、诚实规范标价、严禁哄抬价格”这个主线,在全区25个行业近3000户生产和经营业主中,开展了主要食品价格及相关收费专项检查,并对中心城区南健、牛牛乳业等五大生产企业和国光等五大超市进行价格干预。三是以规范行业执收行为为重点,开展了民政、教育和人事和社会保障、劳动
再就业收费专项检查,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xx年,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2件,经济制裁金额万元,退还用户近万元;受理价格举报36件,办结35件,办结率达97%;解答价格政策咨询218人次,群众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四是结合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积极开展了商品价格明码标价工作。五是充分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的开展,组织全体干部走出机关、进驻社区,大力宣传价格法律、法规政策,对我区所属乡镇进行价格维权活动,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2000多份。xx年元月12日,2月4日分别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经济与法》中播发《吉州区物价局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这是吉州区物价局成立以来在新闻媒体中最高级别的采访报道。
6、注重公信力建设,部门形象测评排位前移。以转变干部作风为着力点,以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为主抓手,大力强化部门公信力建设,积极参与吉州区
行政执法部门形象测评活动。一是认真落实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精神的实施方案》,结合物价工作实际,突出“抓班子、带队伍”,制定并印发《吉州区物价局xx党建工作要点》、《吉州区物价局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吉州区物价局xx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方案》。二是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积极开展”优化创业环境,树好部门形象”,“和谐创业展风采、崛起路上当先锋”,“解放思想、谋求跨越”,“创新创业、共建和谐”四大主题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教活动,撰写信得体会文章20篇。三是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党章》和新法律、新法规的学习、培训和考试,机关学习风气明显好转。此外,还配合监察、纠风部门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了《违规投资证卷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专项清理》、《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自查》、《公
务员处分条例》等学习教育。五认真开展政风行风建设、部门形象测评活动。为确保活动开展取得实效,我们从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方案、量化监管着手,重点开展了以办事公开、阳光行动和践行《吉州区物价局服务承诺》为具体内容的政风行风建设和部门形象测评活动。采取“上门听意见、进村谈发展,入企纳建议、整改抓落实”和走访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工作方法,发放《征求意见函》300份,集中梳理意见建议4条,现已全部落实整改到位。在去年全区行政执法部门形象测评活动中,以总分的成绩位居全区第9名,这是全区开展形象测评活动开展7年来,该局获得最好排名。机关效能建设明显得到加强,部门形象和公信力明显得到提升,支部被区直工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第三篇:物价局开创依法治价工作新局面通讯稿(总结汇报材料)
物价局开创依法治价工作新局面通讯稿(总结汇报材料)
物价局开创依法治价工作新局面通讯稿
物价局开创依法治价工作新局面通讯稿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吉安市吉州区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突出“清费减负、转变作风”这个重点,着眼于“务实、规范、开拓、创新”,量化具体工作措施,加强价格监管,着力整顿价费秩序,积极完善价格调控机制,有效地保持了全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依法治价工作迈上
新台阶。-被评为全市物价系统综合考核先进单位,4个单项分别获省、市价格主管部门表彰,12人荣获省、市、区以上先进个人表彰,2人获全国发改委系统价格监测分析调研报告三等奖。
一、明确法定职能,公示部门“权力清单”。为打造阳光政务环境,吉州区物价局对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经过清理,该局具有行政执法权的区级行政执法主体1个,共有行政执法职权11项,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法律法规,涉及法律、法规和规章16部。从8月15日起,吉安市吉州区物价局向市民公示部门“权力清单”,市民在登录吉州区人民政府部门网站后,可清楚地查到该局11项行政执法事项以及一一对应的法律、法规、规章条文等,是否依法办事将一目了然。公布行政执法主体、依据和职权,就是要将法定职权分解到具体执法机构,明确执法流程,确定执法职责,将“权力清单”转化为“责任清单”,让
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到实处。同时,市民通过“权力清单”便能了解到物价部门“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从而更好地对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进行监督。
二、突出“政务公开”内容,促权力透明。用细化的制度减少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的各个环节,让审批权力透明运行…。这是吉安市吉州区物价局开启“阳光政务”工程,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约束行政作为,杜绝“暗箱”操作的一个宿影。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价格政务环境,在打造“阳光政务”活动中,以规范行政审批和严格执法程序为突破口,将收费科、价格认证中心、物价检查所、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办公室、价格监测中心作为行业的窗口,把工作职能、适用的法律法规、工作流程、服务指南、服务承诺作为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通过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决策公开咨询,坚持政府调定价项目听证,坚持价费公
示。此外,在不断规范办事程序和办事制度公开的基础上,还将价格监测、价格巡查、价格分析、收费管理等群众关心的价格热点,通过设立“吉州区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网页传输系统,进行社会公开。为从制度上保障“阳光政务”有序的进行,吉州区物价局还将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不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议“阳光政务”建设,及时改进工作。在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的同时,还进一步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以规范行政职权运行。提出从五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着力打造务实型机关。一是加强学习,努力塑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干的干部队伍。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自觉成为学以致用、用有所有的表率,着眼于解决价格工作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二是加强效能建设,努力形成作风扎实、高效便民的良好氛围。推进作风转变,把解决民生价
费问题作为价格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做到件件有着实、事事有回声;推进制度建设,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目标管理任务的责任分解、督查落实和考核奖惩制度,巩固和扩大效能建设的成果。三是加强团结协作,打造疑心聚力、共谋发展的团队。加强全系统团结协作的整体意识,使其对内对外、对上对下构成一个议价的整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团结协作,善于争取各方面的理解、重视和支持。借助相关部门的力量和新闻媒体的作用,推进价格工作任务的落实。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从政风气。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与价格管理工作相适应的预防、教育和惩治腐败体系,做到依法办事、秉公用权、一身正气,树立价格队伍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五是加强文明创建工作,为和谐进取搭建坚实的平台。积极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活动,大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为全面提升价格管理工作水平提供坚强的制度保证。
三、狠抓工作重点,量化工作措施,着力营造依法治价工作新局面。
1、关注价格热点,积极开展价格监测。围绕客运票价、液化气、粮食、种子、农资、化肥、药品、成品油、猪肉、禽蛋、食用植物油等群众关心的价格热点问题,克服人员少、无经费、工作量大等困难,坚持民生为先的工作理念,积极开展价格监测。一是建立监测数据库。面对市场价格变动较大的特点,指派专人,落实责任。采取市场巡查、市面采价等方式,实行每天对猪肉、蛋、粮油、鸡、鸭、蔬菜等副食品价格的监测,每周进行价格对比和价格走势分析,及时准确地上报《价格监测表》。据统计,仅,区物价局向省、市价格监测部门报送价格监测资料各220次。二是扩大价格监测网点。在总结和完善监测制度的基础上,明确领导责任,深入市场,把书街、四季春、韶山路、城北、水沟前、国光、甘雨亭、步步高等中心城区8个大型市场、超市采价点,作为物价部门进一步扩大价格监测、收集价格数据、掌握价格走势、准确分析价格的工作网点,增大价格监测的针对性、准确性、及时性。通过落实“人归点”的工作方法,对吉安市中心城区书街、四季春、水沟前、城北9大农贸市场和国光、甘雨亭、步步高超市的粮、油、肉、禽、蛋、鱼、蔬菜等30种主要食品进行价格监测,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全市价格监测先进单位。去年4月份开始,受饲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心城区猪肉市场价格一路飙升,“买不起肉”再度成为广大市民反映强烈的话题。面对系计民生的价格焦点,吉州区物价局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一方面取得政府大力支持,及时启动价格调节预案,注重宣传方式,引导市民进行理性消费;一方面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整治市场价格秩序,放开猪肉批发市场,由原来的6
个批发行增至现在的15个经销商。通过实行明码标价、价格公示等监管举措,积极引导专业户、专业公司参与市场竞争,起到了平抑市场的作用。如引导恒达公司在书街、四季春、水沟前设立猪肉销售专卖网点,其零售价普遍低于市场肉价-元/斤,为平抑中心城区猪肉市场价格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障市场稳定工作的通知》和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妥善安排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生活有关问题的通知》及省民政厅、财政厅、发改委《关于对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实施猪肉等副食品价格补贴的通知》精神,他们又把城乡特困群体物价补贴发放当作关注民生、促进稳定的主要工作来抓,在中央和省财政资金尚未到位之前,积极配合财政、民政部门筹措资金112余万元,按照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补助15元、农村低保和五保户供养对象每人每月补助5元的标准,从8月至12月,对
上述对象进行一次性物价补贴,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位。
2、注重价费公示,积极拓展清费减负的快速机制。以“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开展为契机,突出涉农收费、化肥农资价格、医疗药品和服务收费、教育收费四大工作重点,完善了“收费项目、标准、依据公示--建立收费信息档案--收费稽查-执收信息反馈-违法行为查处-限期整改,谁收费、谁负责,谁违反、查处谁”的快速反应机制。为规范执收行为,在全区清理整顿并重新核定行政事业性和服务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全面推行收费公示制度,并通过设立“吉州区价格服务进万家”传输网页,一一向社会公布。为全区所有执收单位统一制作和发放收费公示牌,全区收费公示率达到100%,全区收费管理实现“零”投诉。
4、规范工作程序,价格认证工作措实效显。从转变服务职能入手,着力改变重管理轻服务的工作思路,突出“提升价
格公共服务、规范化中心创建”这一主线,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业务拓展,全区价格认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做好价格宣传服务。依托区政府动态网络和吉州物价传输网页为载体,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价格宣传服务。二是细化和盘活工作措施。在巩固原有价格认证、价格鉴证等价格评估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合理调置价格采价网点,严格成本核算制度,建立规范有序的评估信息数据库,确保认证工作的公信力、采信率。三是加大投入,完善办公条件和设施配套建设,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明显得到提高。四是加强自身业务和队伍建设。认真执行《价格法》、《江西省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条例》,大力加强自身业务和队伍建设,通过完善岗位职责,工作效率明显得到提高。办理价格认证报告37宗,办理涉案物品价格鉴证105件,鉴证标的为223万元,同比增长17%、%。
5、强化监督检查,营造高压的政策态势。按照全市价格监督检查工作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社会反映强烈的价格、收费热点,围绕减轻农民负担、减轻群众负担、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这一主线,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加强价格监管。一是围绕春运价格、猪肉价格、农资价格、药品和医疗价格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了婚姻登记、农民进城务工、计划生育、农机作业、排涝、牲畜防疫、农民建房收费行为、医疗药品和服务价格的专项检查。二是为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正当价格行为,遏制食品不合理涨价、搭车收费、跟风涨价势头,促进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突出“倡导诚信经商、共建和谐社会、诚实规范标价、严禁哄抬价格”这个主线,在全区25个行业近3000户生产和经营业主中,开展了主要食品价格及相关收费专项检查,并对中心城区南健、牛牛乳业等五大生产企业和国光等五大超市进行价格干预。
三是以规范行业执收行为为重点,开展了民政、教育和人事和社会保障、劳动再就业收费专项检查1 2 下一页
第四篇: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
【内容摘要】法治思想虽然产生于奴隶制末和封建制初,但不同的历史时期法治的内涵、外延不同。我国对法治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时期和曲折的经历。本文对“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行了解读,对在政法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意义,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与检察队伍建设的关系,与检察业务发展的关系从宪政、人权、政权巩固、经济安全、社会和谐等多角度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检察机关
一、引论
据法律治理国家。我国法治思想最早产生于奴隶制末期和封建制初期,以商鞅、慎到、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法治的内涵与外延有很大的区别,人们对法治的认识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韩非等人倡导的所谓“法治”,是指帝王所制定而严令臣民遵守的统治手段。在封建社会时期的所谓“法治”,是指以“天条”维护封建君、臣、父、子纲常伦理的特权。在资本主义时期,法治是反对封建特权的有力武器,但同时又是维护私有制、维护以财产为社会成员等级身份的法宝。但法治毕竟是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产物。我党虽然在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一直重视法制工作,但对法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历史。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的治国方略是专制加若干民主,法治长期被理论界认为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文革期间虽然在“评法批儒”,表面上颂扬法家,实际经历了十年的无法无天。1979年1月26日王明礼先生发表在《人民日报》的《人治和法治》一文,拉开了“人治与法治”大讨论的序幕。①1979年9月9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坚决保证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指示》,即中共中央(1979)64号文件,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的概念,明确了法律、司法权威与党的领导的关系。据说该文件在两高征求意见时,有关人士非常欢迎取消党委审批案件制度,但建议最好由学者提出,以避向党要。
政治文明的内涵之一,属基本统一的共识,因为法治是排斥个人独裁、野蛮政治的。政治文明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危,也关系到公民的安危。法治可以通过正常选举解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更替,通过民意理性的处理政府换界过度,防止因国家领导易人产生动荡,有效防止将国家的安危寄希望于个别人。邓小平同志曾深刻的说:“将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个别人身上,是一种极不正常的政治现象,还是法治靠的住”;法治又可以有效防止将个人安危寄希望于圣人治理的国家。威廉一世基于战绩的骄傲,站在自己行宫的顶端欣赏自己王土的美景,却被一座破旧的老磨房挡住了视线,他下令拆除,遭到磨房老主人的拒绝,出钱赎买仍行不通,一怒之下,威廉一世下令武力拆除。磨房主一纸诉状将威廉告到法院,普鲁士最高法院判决国王败诉、赔偿损失、在原址重修磨房。“法律既然结合了意志的普遍性与对象的普遍性,所以一个人,不论他是谁,擅自发号施令就绝不能成为法律”。⑦法治政府应该是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而不是个人随意发号施令,随时有可能将任何一个公民陷于危险的政府。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交替、党政关系、依法执政、政企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是长期存在于我国的敏感的宪政问题、必须基于法治理念才能厘清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前提,而依法治国又是理性治国的基础。1982年,我国宪法正确处理了党法关系,此后在逐步理顺党政、政企关系。但我国的人权问题从1983年解禁到1991年才正式开始系统研究,⑧孙志刚的无辜惨死,才促使我国为控制盲流、维护社会治安的收容制度,改革为对弱势群体人性化服务的救助制度;杜培武、佘祥林、滕兴善等冤案的平反又考问我们对司法现状的深刻反思。⑨20年代夫妻在家中看黄碟被警察查处事件的公开披露,再次考问了我国的公权与私权的法律界限。可见,无法治理念,何以有依法治国,无依法治国,何以有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需要经济基础,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等部分地区的农民,因贫穷以买血为生,导致群体感染艾滋病,我国还有数千万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的民众,他们连生存都存在问题,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权利根本无从谈起,对他们还谈什么政治文明?政治文明也需要物质文明为基础。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只有发展经济、奠定物质文明的基础,物质文明的基础恰恰要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积累,而市场经济又需要法制来维护其应有的正常秩序、以法治理念指导下的司法、行政执法、守法、法律实施,才能为市场经济提供无地域区别、无主体身份区别的公平、平等、正义、诚信的环境。
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不同的理念,就会有不同的意识、不同的思维和不同的心理。八十年代初,我国进行农村改革,很快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随之国民经济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三角债”、黄、赌、毒、刑事犯罪问题居高不下,诚信、道德等精神文明问题日显突出。严打之后的刑事犯罪不断反弹、一些丑恶现象层出不穷,促使精神文明建设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普法教育为公民划定了道德底线,在为公民培养法律意识的同时,也在为公民树立法治理念,为依法治国奠定人文基础。
可见,建设“三个文明”,首先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奠定坚实的依法治国的人文基础。
三、社会主义治理念与检察队伍建设的关系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有效实施的重任。检察队伍是法律监督职责的载体,检察队伍是检察官与司法辅助人员有机组合的整体,检察官个体通过亲历每一起刑事案件,对其案件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对案件当事人的行为进行法律上的评判,对工作上游的警察、下游的法官的执法情况进行甄别,是日常法律监督的实施者。不同的执法理念,对监督对象的行为性质会得出不同的评判结果。尤其现在我国在外交、内政方面,处于比较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国际上,超级大国出于其自身利益,对我国进行政治、经济上的打压;国内“法××××”、“门徒会”等一些反动邪教组织,黑恶势力犯罪团伙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猖獗,重大刑事案件居高不下,群伤、群死、环境污染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腐败问题仍属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所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检察队伍建设的关系在于:
1、有助于检察队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法律总是服务于一定的政治,因为法律往往是政治斗争成果的肯定和反映。政治为保持其理性和有序性,又必须受制于法律。在现实社会中,有时法律与政治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法律监督者如果没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就很难看清法律问题背后的政治背景,丧失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将复杂的政治问题,作为简单的法律事件处理;但在法治社会,处理有复杂政治背景的法律问题,既要考虑政治目的,又要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坚持依法处理,保证合理、合法。比如打击邪教、黑恶势力犯罪团伙等。
2、有助于检察队伍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正确处理日常检察事务。法律意识,指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统称。法律意识属于社会意识之一,站在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法律意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就是要求我们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三个代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作用,正确看待现有法律及法律现象;正确理解和解释现行法律的含义;全面理解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稳妥的处理好打击、处理与预防刑事犯罪,惩处犯罪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应有的正常社会秩序和尽力修复被破坏的社会秩序的辨证关系,准确适用法律。
3、有助于检察官养成依法理思维、以法言法语办案的思维定式。不同的理念,有不同的思维、行为定式和习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可以促进检察官刻苦钻研法学专业理论,提高检察官自身的法学造诣,以精深的法理知识准确认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为提高办案质量、规范办案程序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4、有助于检察官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意识支配行为,意识要付诸于行为才能变为现实,而行为成为需要深厚文化理论底蕴和修养为基础的、依法办事的习惯,需要坚定的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可以为检察官养成言、行、举、止依法约束的行为习惯,提供坚实的意识形态基础。
5、有助于检察官明确正确的服务方向,和公正的美德,为构建和谐社会、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和谐、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将我国建设成世界上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强国是最大的道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了这个道理。公正是一切和谐的基础,所以,希腊人将公正命名为第二种美德。
第五篇: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
【 内容 摘要】法治思想虽然产生于奴隶制末和封建制初,但不同的 历史 时期法治的内涵、外延不同。我国对法治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时期和曲折的经历。本文对“法治”、“理念”“ 社会 主义法治”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行了解读,对在政法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教育 的意义,与 政治 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与检察队伍建设的关系,与检察业务 发展 的关系从宪政、人权、政权巩固、经济 安全、社会和谐等多角度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检察机关
一、引论
据 法律 治理国家。我国法治思想最早产生于奴隶制末期和封建制初期,以商鞅、慎到、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法治的内涵与外延有很大的区别,人们对法治的认识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韩非等人倡导的所谓“法治”,是指帝王所制定而严令臣民遵守的统治手段。在封建社会时期的所谓“法治”,是指以“天条”维护封建君、臣、父、子纲常伦理的特权。在资本主义时期,法治是反对封建特权的有力武器,但同时又是维护私有制、维护以财产为社会成员等级身份的法宝。但法治毕竟是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产物。我党虽然在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一直重视法制工作,但对法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历史。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的治国方略是专制加若干民主,法治长期被 理论 界认为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文革期间虽然在“评法批儒”,表面上颂扬法家,实际经历了十年的无法无天。1979年1月26日王明礼先生发表在《人民日报》的《人治和法治》一文,拉开了“人治与法治”大讨论的序幕。①1979年9月9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坚决保证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指示》,即中共中央(1979)64号文件,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的概念,明确了法律、司法权威与党的领导的关系。据说该文件在两高征求意见时,有关人士非常欢迎取消党委审批案件制度,但建议最好由学者提出,以避向党要权之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说,我入党50年,这是我看到过的有关民主与法制的最好的党内文件。②此后,彭真等个别国家领导人强调过依法治国,但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在1984年再版的《法学词典》中,对“法治”开宗明义的解释仍为:“某些剥削阶级思想家主张严格依据法律治理国家的思想”。③90年代在法学界仍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关于“能人是否需要特殊保护”的大讨论。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序言。2002年11月8日,××××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目标,进行了深刻、全面的论述,翻开了我国法治的新篇章。④
社会主义法治,是指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前提下的立法、执法、守法、法律实施,依据法律治理国家的模式。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是在 中国 历史、中国国情前提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首先从立法上,是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立法,这是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立足于私有财产立法的经济基础;从政党体制及政体上,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及人民代表大会制,这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受控于财团、三权鼎立的政治基础;从执法上,我国的司法官员是国家公务员,不是政治平衡妥协的产物,这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司法官员是所属政党代言人的执法立足点;在法律适用上,“三个代表”是根本指针,实现全社会公平正义是最终目的,这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财产决定身份导致的事实不公终极目标差别。
理念,即理性、系统的思维模式、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前提下,理性的处理党政关系、宪政关系、立法、守法、法律实施等一系列依据法律治理国家的理想、思维模式。理念有自觉主导人们思维方向、行为方式的作用,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哲学 化、理想化的意识。不同的理念,对同一个 问题 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处于不同的立场,采取不同的处理 方法,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政法队伍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意义,就是要求政法干部队伍深化对社会主义法治深远的政治意义、及长远的战略意义的认识,提高执法水平及能力、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维护人民民主、巩固国家政权、保持国家长治久安、为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 化强国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我国长期以来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党法(党权与司法)不分、政法(政府职能与司法职能)不分、公私(公权与私权、公有与私有)不分。由于缺乏正确的治国理念,宪政关系不清,治国方略长期左右摇摆,政治运动不断,政策长期代替法律,朝令夕改,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深刻的历史教训,使党和国家领导人逐步认识到了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政治文明的重要意义。
文明的定义,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人们所见到的政治、社会、经济、宗教现象的总体。⑤政治指政府、政党、社会团体、个人在内政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⑥主要指与政权治理有关的活动。政治文明主要与政治野蛮、独裁相对应,各国的意识形态不同,对政治文明内涵、外延的理解不同,所以定义也不同。但对法治属于政治文明的内涵之一,属基本统一的共识,因为法治是排斥个人独裁、野蛮政治的。政治文明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危,也关系到公民的安危。法治可以通过正常选举解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更替,通过民意理性的处理政府换界过度,防止因国家领导易人产生动荡,有效防止将国家的安危寄希望于个别人。邓小平同志曾深刻的说:“将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个别人身上,是一种极不正常的政治现象,还是法治靠的住”;法治又可以有效防止将个人安危寄希望于圣人治理的国家。威廉一世基于战绩的骄傲,站在自己行宫的顶端欣赏自己王土的美景,却被一座破旧的老磨房挡住了视线,他下令拆除,遭到磨房老主人的拒绝,出钱赎买仍行不通,一怒之下,威廉一世下令武力拆除。磨房主一纸诉状将威廉告到法院,普鲁士最高法院判决国王败诉、赔偿损失、在原址重修磨房。“法律既然结合了意志的普遍性与对象的普遍性,所以一个人,不论他是谁,擅自发号施令就绝不能成为法律”。⑦法治政府应该是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而不是个人随意发号施令,随时有可能将任何一个公民陷于危险的政府。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交替、党政关系、依法执政、政企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是长期存在于我国的敏感的宪政问题、必须基于法治理念才能厘清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前提,而依法治国又是理性治国的基础。1982年,我国宪法正确处理了党法关系,此后在逐步理顺党政、政企关系。但我国的人权问题从1983年解禁到1991年才正式开始系统 研究,⑧孙志刚的无辜惨死,才促使我国为控制盲流、维护社会治安的收容制度,改革为对弱势群体人性化服务的救助制度;杜培武、佘祥林、滕兴善等冤案的平反又考问我们对司法现状的深刻反思。⑨20年代夫妻在家中看黄碟被警察查处事件的公开披露,再次考问了我国的公权与私权的法律界限。可见,无法治理念,何以有依法治国,无依法治国,何以有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需要经济基础,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等部分地区的农民,因贫穷以买血为生,导致群体感染艾滋病,我国还有数千万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的民众,他们连生存都存在问题,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权利根本无从谈起,对他们还谈什么政治文明?政治文明也需要物质文明为基础。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只有发展经济、奠定物质文明的基础,物质文明的基础恰恰要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积累,而市场经济又需要法制来维护其应有的正常秩序、以法治理念指导下的司法、行政执法、守法、法律实施,才能为市场经济提供无地域区别、无主体身份区别的公平、平等、正义、诚信的环境。
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不同的理念,就会有不同的意识、不同的思维和不同的心理。八十年代初,我国进行 农村 改革,很快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随之国民经济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三角债”、黄、赌、毒、刑事犯罪问题居高不下,诚信、道德等精神文明问题日显突出。严打之后的刑事犯罪不断反弹、一些丑恶现象层出不穷,促使精神文明建设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普法教育为公民划定了道德底线,在为公民培养法律意识的同时,也在为公民树立法治理念,为依法治国奠定人文基础。
可见,建设“三个文明”,首先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奠定坚实的依法治国的人文基础。
三、社会主义治理念与检察队伍建设的关系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有效实施的重任。检察队伍是法律监督职责的载体,检察队伍是检察官与司法辅助人员有机组合的整体,检察官个体通过亲历每一起刑事案件,对其案件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对案件当事人的行为进行法律上的评判,对工作上游的警察、下游的法官的执法情况进行甄别,是日常法律监督的实施者。不同的执法理念,对监督对象的行为性质会得出不同的评判结果。尤其现在我国在外交、内政方面,处于比较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国际上,超级大国出于其自身利益,对我国进行政治、经济上的打压;国内“法××××”、“门徒会”等一些反动组织,黑恶势力犯罪团伙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猖獗,重大刑事案件居高不下,群伤、群死、环境污染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腐败问题仍属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所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检察队伍建设的关系在于:
1、有助于检察队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法律总是服务于一定的政治,因为法律往往是政治斗争成果的肯定和反映。政治为保持其理性和有序性,又必须受制于法律。在现实社会中,有时法律与政治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法律监督者如果没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就很难看清法律问题背后的政治背景,丧失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将复杂的政治问题,作为简单的法律事件处理;但在法治社会,处理有复杂政治背景的法律问题,既要考虑政治目的,又要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坚持依法处理,保证合理、合法。比如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团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