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穷思旧债
人穷思旧债
友说,人想起往日情缘,往往总有恋恋之处,不能自已。
是吗,人类真的如此长情可爱?
请留意一下,但凡对过去不能忘怀的人,泰半已经过了他的流金岁月,环境大不如前,再也不能胜过从前。
像一个导演念念不忘二十年前成名旧作,一个写作人时时提着十八年前得意杰作,那都是因为目前并无佳作。
感情也是一样,如果他找到更好的,还提着前尘往事干什么?
人穷思旧债,往事一幕幕呈现,恩恩怨怨,一笔笔乱账。倘若今日穿金戴银,威风八面,谁不识相斗胆同他提起往事,要遭白眼。春风得意,请客吃饭,再也不邀请微时旧友,怕他们不小心泄露一两句往事,大煞风景。
从前已经过去,赚与蚀,全不重要,今日生活更好,才最为重要。
从前已经过去,谁都有过去,有人时时念在口中,有人绝对不提,是心态问题。可以不说,少说一点,越说越烦,又无解救,说来作甚?
第二篇:《穷 人》
《穷 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幸福路小学 刘 静)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心惊肉跳、忐忑不安、自作自受、忧虑”等词语。
2、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抓住重点词句,感知“穷”,并从中体会桑娜渔夫的勤劳。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桑娜的勤劳和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渔民的穷苦生活的照片,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简介课文的时代背景
3、板书课题:《穷人》,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内容加以理解。
3、课件出示生字、新词。生字:虑 裹 魁 怨(反复认读,并指导书写)
新词:舒适 魁梧 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反复认读,并加以理解)
4、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快速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读文后回答。
三、理清课文的条理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动笔试着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并想一想每一部分课文写了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反馈。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感知“穷”
1、指名朗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渔夫一家贫穷,但他们十分勤劳)
2、划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室内的描写是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温暖而舒适)能体会出桑娜是个怎样的人?
3、从哪些描写中看出桑娜家境贫困?
(勉强填饱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渔)
4、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填一填
渔夫一家人-----------------,但他们----------------。生结合实际联系自己身边的人作对比,说一说。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就是沙俄时代穷人们的悲惨生活,他们饱受苦难,艰难度日,这就是穷人啊,但是就在这些穷人身上演绎着感人的故事,下节课我们再来细细品读,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六、板书设计(略)
《穷人》教学反思
《穷人》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课文是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穷人的高尚品质,在教学中我抓住桑娜抱孤儿回家后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桑娜与渔夫的对话这些内容组织学生深入研读。桑娜与渔夫的对话部分,有两处“沉默”,引导学生理解这两处“沉默”的不同含义,能更好地体会两人不同的性格。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处沉默,再进行体会。第一次是桑娜与渔夫同时沉默。我让思考一个问题:“桑娜为什么沉默?当时她心里会想些什么?”这个问题学生一致认为面对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怎么向丈夫说出抱回孩子的事,她正想着从何说起,这种沉默正掩盖着桑娜内心的激烈斗争。而渔夫为什么会沉默?学生的回答似乎离“标准答案”差那么一点儿,我想着渔夫是因为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桑娜沉默了,所以也不说话了。而学生的回答却是多元化的,有的认为:渔夫在担心明天是否仍是这样的鬼天气,会影响打鱼,所以沉默;有的认为:鱼网给撕破了,渔夫担心第二天用什么工具去打鱼;有的认为:渔夫心想,这鬼天气再这样去,一家七口人的生活该怎么办?„„
虽然不是“标准答案”,但我认为学生的答案言之有理,渔夫的沉默也许是因为天气的恶劣,也许是因为生活的压力,这都符合渔夫的生活实际。新课标提出,阅读评价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精读“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感情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文本,对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要将过去那种“答案标准化”的僵化模式改为“答案多元化”的弹性模式,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而是珍视学生的阅读独特感受,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以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鼓励学生。
《穷人》说课稿
一、说教材 :
《穷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三组第9课,作者是俄国被誉为文坛泰斗的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述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本课思想内容有两个重点:
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赞颂穷人富于同情心、热心助人的美德。但是这一课与学生的生活距离比较远,如何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与文本、与作者、与文中人物对话,并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促进对文本的认识呢?
在深入钻研课本,了解单元的训练目标后,我把着眼点放在让学生独立阅读,从字里行间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感受作品中蕴含的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并由课文的内容想开去,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从中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桑娜内心活动的变化,并深刻理解穷人夫妇善良、宁愿可以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将这三者之间的对话落到实处?对于高年级阅读教学,感悟品味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使用的方式。因此,在本课中,我准备抓住桑娜内心活动的变化这条情感线索,采用启发质疑、以读促悟、层层深入的方法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内涵。
三、说学法:
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本,在直接、整体的触摸语言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有自己的所得,同时,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反复品味文本,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以及语言蕴含的内在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引导学生从文本读进去,想开去,用“心理视线”的方法读书,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智力受到启迪,并受到美的熏陶。以此实现学生与文本深层次的对话。我主要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四、说教程:
我准备分两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现在着重说说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里,主要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文章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板书)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事。抓住重点语句细读深思、用心感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中心,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体会他们的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这样,学生就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究课文,使教路、学路、文路和谐统一,同步进行,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
第三篇:9、《穷 人》教学设计
9、穷
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揍打、魁梧、倒霉、后脑勺、熬”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的能力。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树立讲诚信,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
2、通过合作探究,联系生活体验,领悟文章的中心。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检查预习。
1、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
2、《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读过他写的什么文章?(读过他写的《跳水》)
3、出示幻灯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4、《穷人》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两三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请两三个学生说说,大概意思正确就行。)
5、用幻灯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6、用幻灯片展示本课生词。
二、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看幻灯片,听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2、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分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讲渔大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从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二段,讲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从第十二自然段到结束是第三段,讲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抚养。)
三、细读课文,概括中心。
1、朗读课文,提出练习要求:把整篇文章连起来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2、学生按要求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3、出示幻灯片,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课文通过渔夫和桑娜主动收养邻居西蒙死后留下的两个孩子这件事,赞扬了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四、分析理清写作思路。
1、思考: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地表达这个中心思想的?
2、出示幻灯片,使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课文太长,先弄清中心、理清思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及文章主人公的语言和行为。)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根据课后“思考•练习”第一、二题,进一步自学课文。
第二课时
一、抓重点词“忐忑不安”,引读课文。
1、板书:忐忑不安。读,今天我们抓住这个重点词语来读懂24课--穷人。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朗读课文9-11节。
①、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想哪些事情?
他会怎么说?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生边说师边贴纸条)
②、你能用“既(想到)、、、又(想到)、、、也(想到)、、、还(想到)、、、”来概括地说一说?
③、是啊,桑娜久久地坐在床前想了这么多的事情,你能把这些事情有顺序有条理地排一排吗?(一生到黑板上排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他会说什么呢?
3、理解--忐忑不安。
4、练读9-11节,同学们读桑娜想的话,老师读其他的。
5、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桑娜第二次沉思的内容,(板书:沉思2)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学懂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来帮助我们读懂课文。
二、抓桑娜的心理活动,串读全文。
㈠、1、我们知道桑娜她忐忑不安地想了这样四方面的事,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自己的五处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2、你从课文哪儿具体读懂了“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3、①学习课文第二节“你从这一节读懂了什么?这是桑娜第一次沉思的内容(板书:沉思1)
②、学习课文第16节,你读懂了什么?
㈡、学习“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1、请同学默读课文3-8节,思考:桑娜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
2、完成练习纸第一大题:口答,联系课文补充句子句式训练。
①、如果桑娜不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
②、如果桑娜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
③、桑娜想:与其(),不如()。宁可(),也要()。
3、我们一起读第8小节,体现出桑娜这种美丽的心灵--指导朗读,齐读第8节。
㈢、1、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
2、自由朗读桑娜对渔夫说的话,21节、23节,想:你从桑娜这些话中读懂了什么?
3、此时的桑娜欲言又止,所以这里出现了两次沉默,请大家联系课文想象桑娜和渔夫为什么沉默?在这两次沉默中他们各自会想些什么?(板书:沉默、沉默)
4、学习第一次沉默内容。(板书:沉默)
想象:桑娜为什么沉默?心里在想什么?
渔夫为什么沉默?心里在想什么?
5、学习第二次“沉默”内容。
想象:桑娜为什么沉默?心里在想什么?
渔夫为什么沉默?心里会想什么?
6、自读第24节,你渔夫的话中读懂了什么?
笔头训练:
渔夫心里想:如果不把这两个孩子抱来,()。
如果把这两个孩子抱来,()。
与其(),不如()。
宁可(),也要()。
①你从哪些词句中读懂了渔夫在想如果不把他们抱来()
如果把他们抱来()
这种矛盾忧虑的心理?
②你又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他想与其()不如()
宁可()也要()的这种决断的心理?--(熬)什么意思?你从这个字中体会到什么?(生活的不易和态度的决断)
——训练朗读?怎样体现渔夫这种决断的心理?
7、齐读渔夫说的话:24-27节。
8、课文《穷人》的中心--宁可自己受苦受难,也要互相帮助。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想一想,渔夫和桑娜收留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以后会怎么样。(续写课文)
2、看看“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准备听写。
板书设计:
9、穷
人
第四篇:人丑多读书,人穷多投资
人丑多读书,人穷多投资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经济、文化、政治上的转变,还有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改变。所有人都认为太穷就会被看不起——其实穷人产生自卑心理是个很正常的现象,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看不起穷人,恐怕才是价值观的扭曲。
中国流传一句俗话,“人丑多读书”,后来在金融界,又流传了另外一句话——人穷多投资。很多人就会产生疑惑了,我已经很穷了,拿什么投资呢?
我有一个朋友,姓名就不透露了,我叫他小陈。小陈是个地地道道的“负二代”,父母都是打工族,到了自己,现在依然是打工族。后来我向他推荐好车贷,他在通过了解之后,我帮他制定了一个投资计划。每个月固定拿出四千块钱投资到好车贷,三年之后,通过好车贷的高利率,现在小陈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对于一个月薪只有几千块钱的城市人来说,能够做到他这样确实很不容易。
如果你现在觉得自己很穷,最重要的是不能失去斗志,而应该运用合理的办法,通过投资、理财等方式实现自己财富的增长,让自己不再贫穷。当然,长期不断的坚持也是十分重要的,在确立了目标之后,就勇敢的走下去。
第五篇:中国农民为什么穷?
在市场时代,巨大数量的、自己无力组织起来的小农,陷入贫困是不可避免的,是必然的。唯一的解决方案,是让农民脱离耕地,变成城市人,变乡村中国为城市中国。
中国农民的贫穷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农民的劳动时间比城里人少得多,收入也就大大低于城里人;第二,教育水平远远低于城市人,工作机会也就比较少;第三,缺少现代基础设施,卫生、居住、饮水、道路、通讯等方面的条件也就远比城里人恶劣。
中国农民为什么穷?原因有三:一是人均耕地面积小,二是小农强烈的自私性或者反“社会”性,三是小农体制与国内外的市场机制不兼容。这些原因被一些学者、官员和记者遗忘了,他们开出不对病症的药方,以推动“基层民主”来解决9亿人的贫困问题。可是“选票”能填饱农民的肚皮吗?
制度迷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制度决定论,认为上层建筑能够决定经济基础。今天的中国农村要解决的不是“专制”问题,更不是靠“海选”来完成。脱离贫困,走向共同富裕,是衡量农村进步的唯一标尺。大搞“海选”而不去组织农民建设家园,是中国农村政策的一大误区。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小,是因为农民太多
人均耕地面积小是中国农民贫穷最基本的原因。中国9亿农村人,其中5亿是农业劳动者,拥有不到20亿亩耕地。即便按20亿亩计算,5亿农业劳动力人均只耕作4亩地。靠耕作4亩地养活一家四口人,怎么可能不穷呢?4亩地是0.6英亩,略大于美国一个普通人家房屋的占地面积。中国南方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大概只有1亩,也就是0.16英亩,和美国人家的后院差不多大。如此的“袖珍家庭农场”数以亿计,其中任何一个都无法摆脱贫困,哪怕是种海洛因也不可能“致富”。无论政治制度多么高明,哪有美国人家靠在后院里耕种“致富”的呢?
中国国土辽阔,气候温润,河网密布,土地肥沃,是世界上最适合农耕的地方,也是农耕知识最早进入成熟阶段的地方。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巨大数量的农村人口,造就了自由小农中国,也造就了独特的乡村中国。清朝初年中国人口才1亿,清末便达到4.5亿,不过百年又达到13亿。今天的9亿农村人口,反而成为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最大障碍,单位产量迟迟不能提高到现代农业科技早就能达到的水平。数亿小农都处在基本失业状态,每个劳动力每年在土地上劳作的总时间不超过3个月,而且从事的还是最简单的劳动,当然仅能“得食”。劳动创造财富。每年有9个月处于失业状态的农民,能创造什么“财富”?因为农民普遍贫困,农村与城市的反差就日益增大,农村中国就衰败。
中国农民不缺少“自由”,他们缺的是组织
中国农民贫穷的第二个原因是小农强烈的自私性或者反“社会”特性。现代社会是严密组织起来的“社会”,就像交通灯,六亲不认,每个路人都必须服从。在今天的西方,不属于某个社会组织的人,通常被视为“社会垃圾”。只有了解犹如军队一般的西式工厂和公司行号的劳动纪律,才能体味出什么是社会的“现代奴隶”,也才能懂得西方人为什么深情地向往“自由”。与西方2500年的奴隶制加农奴制不同,2500年前的中国农民就是自由独立的,就“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今天的中国农民,最不缺少的就是自由以及强烈的家庭私利观念。如此,也许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把中国的自由小农动员和组织起来。
在传统中国,自由小农靠家族宗法制度来组织,比起西方的社会组织,不仅松散,而且规模小。1840年遭遇组织严密的西方势力,中国社会几乎是“一盘散沙”。组织动员独立自私的小农,解决“一盘散沙”问题,是现代中国革命的主要矛盾。共产党做到了,而且是以非常极端的方式——“支部建在连上”,把中国农村组织成准军事化的大队、小队。这种西式现代组织手段的有效是不容否认的。大面积的农田改造,耕地面积的大幅度扩大,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普及,农村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农村道路的修建,饥荒问题的解决,农村人口的大幅增长,人均寿命的提高,乃至一支强大的现代军队,都与之相关。做成这样的农村组织,代价也十分高昂。可以说,准军事化的农村组织是鲜血凝成的,付出的代价能与世界上任何一场战争相比。所以,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把中国的自由小农组织起来。
当共产党放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对农村的严密组织也随之崩溃了。农民回到实行了2500年的自由小农制度,形成了有史以来世界上数量最多、平均规模却最“袖珍”的“家庭农场”。将来的史学家会不断争论,中国回归家庭耕作后,究竟是执政党主动放弃了对农村的组织,还是市场机制导致农村组织的自然衰落。无论持何种看法,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执政的官员们越来越懒惰,甚至堕落。这与整个执政系统的状况密切相关。而今国内外的“民主派”引诱执政党进一步懒惰,放弃对农村基层的组织,使其在中国的统治丧失根基。
所谓“官退民进”,给农民自由的思路是小农式的,而且是反现代社会的。中国农民并不缺少“自由”,他们比西方大公司里的雇员要自由得多。问题在于,如果自私自利的小农们不组织起来,就不可能建设和维持农田水利设施,更无法集中修建现代基础设施,比如自来水、电力、通讯、道路,乃至符合现代卫生标准的、有统一上下水的住房。做不到这些,农民就必然贫穷。自私自利的中国小农不可能把自己组织起来,只能依靠强有力的政府来组织。这不仅被中国近代和现代史所证明,而且被改革以来农村公共设施的普遍衰败所证明。同样,没有勤奋为民,特别出色的执政系统,组织动员小农是不可能的。
市场机制摧毁小农经济,导致绝对和相对贫困化
中国农民贫穷的第三个原因是小农体制与市场机制不兼容。市场摧毁小规模农业,导致贫富差别,导致农民与政权的矛盾,导致农民造反。这个道理被世界上无数的知名学者讲过无数遍了,连中学生都知道,英国纺织工厂的羊会“吃掉”小农。市场摧毁小农的历史自英国17世纪的圈地运动之后就在世界各地不断重复,不久前还摧毁了日本、韩国、台湾的小农,使之迅速凋零。恩格斯断言:“由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竞争和海外的廉价粮食生产,大农和中农都同样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灭亡,这是日益增加的债务和他们的经济到处都显著衰落所证明了的。”欧洲今天的“大农”靠国家补贴才能生存,欧盟的农业其实是政府组织和支撑的,难道美国的农业不也是因为接受国家的大量补贴才强大吗?
市场(包括世界市场)导致小农的绝对和相对贫困化。什么是农民的绝对贫困化?湖南农民种了几年桔子树,挂果之时,中国大量进口美国柑橙,或者浙江大量种植美国柑橙,湖南农民就血本无归,就“绝对贫困化”。什么是农民的相对贫困化?多数农民的吃住条件
“比过去强”,但少数“别人”有现钱,而且有比自己多得多的现钱,“财大气粗”,贫富之间裂变成天大的鸿沟,多数人就成了“赤贫”,就“相对贫困化”。
《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的作者巴林顿·摩尔认为:比起社会先进势力的要求,没落社会阶层的要求更体现对自由的追求。小农和城市的小生产者行将被资本主义市场的进步所粉碎,可正是这些没落的阶层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激进主义的社会基础,构成了近代各国大革命的主要社会基础。绝对和相对贫困化导致什么?导致“自由的”流民,导致城市治理的困境,导致偷盗、抢劫,甚至绑架杀人。市场条件下小农的农村是一堆火药桶。如果国家的执政系统腐朽了,这些火药桶见火就炸,而且烽火燎原。
中国小农不可能靠农业致富,唯一的办法是将他们变成城市人
中国农民为什么穷?第一是农民人多,人均耕地面积小;第二是他们自由独立,自私自利,无力按照现代社会的要求把自己组织起来;第三是他们被市场所困,行将被市场无情地摧毁。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基础,这三大原因导致了中国小农的贫困和农村的衰败。
在市场时代,巨大数量的、自己无力组织起来的小农,陷入贫困是不可避免的,是必然的。自由、海选之类的药方,不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只可能火上浇油,加速拆毁政府在农村的动员组织系统,恶化原本已经十分严重的问题。
人是第一生产力。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中国农民贫穷,是因为劳动者们没有能力组织起来,离开耕地,改变自己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组织起来了,美国的开拓者就能在荒原上建设大城市。组织起来了,日本人就能在战后的废墟上迅速建成世界上第二强大的经济。贫穷的日本能做到,比日本富裕得多的中国为什么做不到?从社会组织的意义上讲,中国农民贫穷是因为天然的富裕,是中国的可耕地太多了,所以就很难组织起来。
中国小农靠农业致富是不可能的。中国2500年辉煌的小农经济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乡村中国将日益步入绝境。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让农民脱离耕地,变成城市人,变乡村中国为城市中国,迅速地把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减少到总人口的10%以下。为什么要迅速地做这件事?历史送给我们的机遇将是短暂的,不会持久。中国需要赶在农村衰败到崩溃点之前把事情逐渐做起来,不能懒惰地任由农村的衰败发展成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