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qezw中_学英语学科案例研究报告(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2 11:1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alaqezw中_学英语学科案例研究报告(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alaqezw中_学英语学科案例研究报告(小编推荐)》。

第一篇:alaqezw中_学英语学科案例研究报告(小编推荐)

、|!_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 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中学英语学科案例研究报告 变不可能为可能——源于有你“思维导图” 建昌一中 姜淑华 九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最关键的年级,是备战中考的一年。复习是对学过的知识的盘点 与回顾。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复习任务呢?学生特别是到了毕业班,作业、考 试不断增多,学习压力在增大,学的东西杂乱无章,产生困惑感。在这种情况下,在九年级 复习观摩课上,我用一节课讲完反义疑问句,感叹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这 源于思维导图的有效利用。句法是复习链中的关键点,也是难点。句子主干的提取和句子各部分语法功能的把握,对被动语态、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主谓一致以及各种时态的理解等都有极大的 帮助。更是学生做好书面表达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教师要引领学生如何剖析句子结构。这几年来,我对句法讳莫如深,浅尝辄止,因为讲多了麻烦,他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他们连主谓宾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定状补,那么我们又何谈被动语态,宾语从句,定语从句 和状语从句?于是我就让他们背定义。而且自认为教给他们一个简单的定理了: 动词和和介 词后边接句子了就叫宾语从句,修饰一个名词和代词的句子就是定语从句。本以为效果也可 以,可是尤其对于尖子生来说,这些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他们经常会突然问我什么是 定语,什么是副词作状语,补语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些词只能做表语不能做定语?我总觉 得很被动,好像是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疲于应付,又苦于找不到简单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句 法上的问题种种。在我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课上,我们对句子成分划分的可谓细致,什么主谓宾,定状补,出来个句子我们能把主干和枝叶给分的一清二楚。近几年来初中语文课上句子成分忽然不讲 了,这影响到语文教学与否我不得而知,可对于英语学科的影响可是非常之大,让我们这些 英语教师无所适从。因为句子成分的划分绝非是三两堂课就能讲清楚的问题,这可是个大工 程。如果语文学科上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英语上的各种句型和句子成分学生自然而然的就 能接受了。一次办公室里发生这样的争论: 英语老师质问语文老师为什么语文课上不讲句子 成分了,语文老师反过来说为什么英语课上不讲。既然现状如此,推诿于事无补,学生需要 的就是我们应该讲的。我千方百计地尝试各种方法去讲,历经千

回百转,我终于明白: “我讲的句法是各自孤 立的,断章取义,所以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脑里是有文件夹的,好老师是要会归类 的,知道往哪个袋子里装。于是我忽然想起了去锦州八中听课时学到的思维导图,经过长时 间准备,在复习备考观摩课上,我用一堂课就把各种零散的句法知识串在了一起。结果是课 堂效果非常好,老师们由衷的赞叹,学生们真心的喜欢。九年十班的张化琪同学,全校前十 名的尖子生发自内心的说: “老师你讲的太好了!” 开始我就在黑板上写出:句子。之后讲解句子若按目的分,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大类。其中陈述句分为肯定陈述句和否定陈述句,疑问句分为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祈使句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感叹句有 what 和 how 引导两种结构。那么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句型之间的互相转换就成了中考常考的语法点。特别是关于感叹句和反义疑问句的考题成为近几年的考查热点,分值约占 10%左右。于是

我重点讲解了反义疑问句和感叹句。句子按其结构可以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简单句的五种形式非常重要:主谓结 构,主谓宾,主系表,主谓双宾,主谓宾+宾补,因为他们是复合句的基础。这五种结构的 重中之重是主谓宾结构,主语和宾语主要由名词和代词来充当,动词就是谓语。主系表结构 也是从主谓宾中单分出来的,如果谓语动词是系动词,那么它后边的名词或形容词叫表语而 不叫宾语。这样学生就明白了为什么系动词后边必须要用形容词而不是副词,而主谓宾句子 里修饰谓语动词的却是副词。宾语和表语如果是由句子充当,就叫宾语从句和表语从句,由 此我重点讲解了宾语从句,宾语从句一看语序二看时态,掌握这两点题基本就能做出来了。英语有八大时态,两大语态,知道了主谓宾结构,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 主动语态的宾语充当被动语态的主语,如果没有这个句子成分为基础,学生只能生搬硬套,机械地记忆,很难灵活运用。定语从句无论是在初中还是在高中阶段都是相当重要的语法知识。想知道什么是定语从 句,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定语。定语是修饰名词和代词的形容词,简单译为“……的”,所以 如果用来修饰名词和代词的是个句子就叫定语从句。对于定语从句大家对它的形状就难理 解:例如;Do you know the scientist who gave us a talk yesterday? 同学们就不明白为什么要用 who,怎么不能就直接用 he。殊不知如果用 he 就不是一个句子而是两个简单句了。定语从 句难点是什么时候必

须用 that,什么时候用 which,掌握了这点,也就不难了。要了解状语从句,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全句的句子成 分,叫做状语。用作状语的通常是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和从句等。由一个句子充当状语 叫状语从句,也叫副词从句,因为它在复合句中作状语,起副词作用。状语从句按其意义可 分为时间、地点、条件、原因、目的、结果、让步、方式、比较九种。其中时间状语从句和 条件状语从句是最重要的。时间状语从句和条件状语从句中主句是一般将来时,从句也要用 一般现在时代替一般将来时,简称主将从现。如果主句是过去将来时,从句也要用一般过去 时代替过去将来时。统称为主将来从一般更加确切。这是我们考试中屡见不鲜的题,几乎每 套题都少不了他们。比较状语从句同级比较,(not)as/so…as,修饰比较级的几个词是中 考热点,需重点讲解。目的状语从句和结果状语从句对比一下即可,其他的五种了解即可。本堂课上句法讲解详略有度,老师讲的起劲,学生学的过瘾。讲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 所急,学生需要的才是最好的课堂内容。本堂课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思维导图,平时学的零 散东西都找到了家,思维导图把它们串成了串,使每个句法都有了根,有了归属。思维导图 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尝试去用导图吧,成功定会向你走来,热爱导图的人们。附:思维导图

陈述句 句子

并列句
宾语从句 定语从句 状语从句

反意疑问句

疑问句

目的

结构

复合句 简单句

祈使句 主 谓
what/how

主谓宾宾补 主谓宾 主谓双宾

感叹句

主系表


第二篇:研究报告英语阅读与学科整合

附件3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6年课题

《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的方法研究》

研究报告

河南省济源市沁园中学 主持人:王荣霞

课题组成员:李火生;杨蕊;王志琴;苗艳;翟静

摘要:本课题在重新审视英语阅读和写作课堂教学现状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阅读与写作整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多而杂”的阅读训练和写作指导,最后达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联动,形成阅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结合教材单元话题,在活动形式、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方法指导等方面进行系统探索。在积累、模仿和分享的进程中,让学生参与、体验、感受,获得成就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英语写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课题组编写了《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校本教材,发表了多篇教学论文,全组参与市级以上课改经验交流会,整体提升了教育科研水平。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方法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概念的界定

阅读和写作,是英语教学的一体两面,两者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阅读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词汇,掌握句法,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写作技巧。写作,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是用语言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把思想转变成文字符号的过程。

“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是指教师先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教学,充分利用英语课本或课外阅读材料,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并以此作为写作的基础,进行同步的写作教学。把阅读和写作进行整合教学,由读导写,由写促读,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输入(language input)到语言输出(language output)这样一个技能的转化。一方面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到文章的构思与结构并得到写作的素材,为写作教学铺就一条捷径;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写作加深对所阅读文章内容的理解,拓展思维空间。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联动,形成阅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方法”是指对手段的选择性思考,教学方法就是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段。本课题的提出旨在重新审视英语阅读和写作课堂教学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依托我校目前开展的英语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多而杂”的阅读训练,即结合教材单元话题,补充信息密度高,语言知识丰富,题材广泛的阅读材料,进行写作指导,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将阅读成果转化为写作成果,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课题的提出

1、现实依据:

我校是一座新建学校,也是目前全市规模最大的一所市直初级中学。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导向,大批农村山区的学生、教师涌入城市,我校也相应成为其落脚点。因此,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教师素质千差万别,这给学校的整体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从我校教师教学现状来看,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①观念陈旧,没有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在人教版2011新课标教材编写上的指导思想,不懂得利用课本资源巧妙地引导学生去说和写;②写作教学“有名无实”,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和交际性,课堂演变成讲解范文、背诵范文的教学模式;平时练习较少或者基本不练,寄期望于学生考前临阵磨枪,考试时依葫芦画瓢。③训练缺乏科学性,重视语言文字的讲解,而忽视创设情境,没有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④ 忽视写作批改,单纯的依赖教师批改和语言错误的纠正。学校规模大,学生人数多,教师工作量重。每个老师每天要批改近百本作业,教师批改也多采用“结果批改法”,评语单一,收效甚微。作为一线老师,教学任务重且课时少,传统教学过于重视学科本位与语法教学,从而忽略了英语写作教学,且没有摸索出适合写作的教学的模式。

从我校学生写作的现状来看:中考英语作文分值15分且命题越来越多样化,而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较低,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作文失分率较高。具体存在以下问题:①不认真审题,忽略题目要求,主题跑偏;②内容空洞,机械模仿例文,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③句式语法错误,用汉语思维方式造句,词序语序混乱;④时态人称使用发生偏差;⑤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2、理论依据:

人本主义认为:人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塑造自我、愉快学习的过程。学生自身具有学习的能力,当学习符合学生自身的目的时才会有意义,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涉及学习者整个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学习,同伴学习和小组学习可促进学习。人本主义的中心点是教师应当以所教对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特点为基础组织课堂教学,应当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计划、实施和评价,充分发挥学生为自己学习负责的自主意识,创设一种宽松、民主、融洽的学习气氛。

过程写作(Process writing)是近年来受交际语言教学思想影响流行于西方教育系统(从中小学母语写作到高等院校第二语言)写作课程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认为写作学习应当与学生的人生经验发生联系,成为一种有意图、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强调任何写作学习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其教学侧重点由传统的篇章结构、语法、词汇,转向了对于写作内容及写作过程的关注。

(三)课题研究现状及创新程度

1.课题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语言学家们就对读和写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写作和阅读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读写都是对同一书面材料进行积极的思维加工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语言行为理论认为,作为接受技能的读和作为运用技能的写分别负责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这两项技能通过具体的言语产生互动,达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传递.20世纪80年代,国外研究者尝试运用分析性阅读的方法教写作,尝试在写作教学中从分析语篇的写作技巧入手,通过强化读写知识,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尝试在写作课上采用语篇互动,实现由读到写的顺利过渡。进入90年代,读写任务从教学的实验研究开始,使读写技能整合教学在教学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并且其评价研究也初见成效。

在我国,很多学者也提出阅读教学与写作整合教学的研究,比如:最早在我国提出“阅读-讨论-写作”综合教学法的刘上扶先生,他认为英语写作教学应着眼于阅读、讨论、写作贯通起来;著名的英语教学专家王蔷教授也是语言技能整合教学的倡导者和支持者;陈立平在阐述写作与阅读的关系时,也不止一次的提到阅读与写作是两个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过程,阅读是写作的前提与基础,大量的阅读才能内化为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阅读与写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现阶段,阅读与写作的整合教学,符合初中英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实效,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在理论技术指导下,探索出一条新思路,解决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英语课程改革和英语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

2.课题研究创新程度

创新点:(1)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主要想从本届七年级学生开始试验,因此《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校本教材在编写时遵循教材阅读文本与课外阅读拓展相结合的原则,即课内学什么课外读什么,使学生把课内知识在课外阅读时得到消化吸收,然后再通过课前三分钟英语演讲把学习所得用语言形式呈现出来。经过实践,此种方法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已初见成效,初步改变了长期以来单一的、被动的英语学习方式。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初步提升了发现英语问题、提出英语问题、分析英语问题、解决英语问题的能力,提升了英语知识迁移、动手实践的能力。

(2)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每位教师自身的努力,主动学习理论、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另外,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注重积累心得体会,并积极撰写案例和论文。教师围绕课题,深刻全面理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分析阅读话题、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积极构建多样化的新型教学模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感而发,随时定格案例、升华认识层面、对英语科学方法掌握和探究活动质量进行评价。(3)活动展示,让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学生能力展示不仅是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检验方式,也是教师课题研究的主题要求和终极目标。搭建学生交流平台,把学生推向能力展示的前沿阵地,不仅让他们感到有用武之地,而且使学生略知了一点英语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教师更加心贴心沟通、零距离交流。英语社团活动作为新生事物,是英语课堂的有效延续和拓展。我们以社团活动为引领,通过形式各异的活动设计,如:美文赏析、写作实践、节日手抄报等,让学生来展示自我,从而体验学习英语的成就感。

(4)发挥教研辐射作用,促学校科研整体提升。我校英语组有36名教师组成。虽队伍庞大,但在全市知名度不高。2016年春,经过组内大讨论之后,大家认识到失败原因,决定从磨课研课开始入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平常每次教研备课中都相互讨论、相互借鉴,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很快扭转不利局面。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2016年5月,在市初中英语复习研讨会上,九年级教师李火生老师做了一节英语作文教学研讨课,引起了与会老师的关注与好评。经过教研组的一再听评课后,李老师又代表我校在全市进行了关于英语写作教学的经验交流,获得专家和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这是我们教研组迈出的第一步,同时,英语组课题驱动,几个省级立项的课题形成联动机制,课题组成员带领同事,用理论指导实践,克服盲目性,增强科学性。2016年11月,在济源市初中英语优质课大赛中,我校翟静华和李静静两位老师又双双夺魁,获得市一等奖。我们的做法受到了学校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其它学校也纷纷前来参观学习。这不仅促进了学校英语教学组的凝聚力,也提升了学校的内涵发展。本学期我们将以本课题研究为契机,以英语课程建设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研讨英语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的几种常见课型,形成基本模式,全校推广。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英语课程改革主要是课堂教学改革,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力是教师过去的写作教学通常是读写分离,基本上是孤立地教授写作方法,导致学生缺乏写作的整体基础和写作思维的经常性锻炼,写作课变成了对词语的重新讲解,而没有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对文章主题、篇章结构、段落结尾的总体思考、逐次分解和合理安排。本课题的最大价值就是将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具体说就是通过阅读培养语感、通过语篇分析培养建构篇章的能力、通过写作层次训练培养写作能力。这样既能从更高层次上对阅读材料进行准确、深入的理解,又使每一篇阅读材料成为学习写作的良好范文,从而保证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有充分的写作模拟训练。不但强化了语言本身的整体性,缩短了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之间的距离,而且在阅读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学到的语言知识、语法规则等形成了一种迁移能力,使得学生把写作变成表达思想的自然愿望,变成顺畅地传达思想、感情、见解的行为,而不再从心理上畏惧写作,不再把写作看作是被动应付的苦差事。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都可以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训练,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对象

刚开始我们把研究对象确定为参与课题研究的六位老师所带的12个班级,共724人。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沁园中学全体英语老师的观摩和吸收,他们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教研组长李小平的积极倡议,包组领导李静静在全市观摩课的成功的实践,都对课题颇有影响,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课正在全校稳步开展起来。

(二)研究目标

1.研究新教材,立足课堂教学,创新实践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的方法,探讨出适合我校的、高效的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课堂模式。

2.依托我校开展的英语社团活动,引领学生进行“海量阅读,”选择体裁新颖,文化内涵丰富,贴近中学生生活的阅读文章,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同时,在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的基础上,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训练写作。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校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学习新理论、接受新事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深入探索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课堂教学规律,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适应现代社会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提高本校教师英语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研究内容

1.通过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出制约我校学生整体写作能力滞后的原因,写出对策思路,形成实施方案,诉求理论指导,分解研究任务。2.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探究,总结出一套适合我校校情的、高效的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既有统一要求,又有个性特点,对教师有效开发和利用英语课程资源起到示范作用,并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存在状态。

3.依托课外阅读和社团活动,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研究写作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将阅读技巧运用于写作之中。要确立新的教材观,实现教师从理念到行动的改变,需要对英语阅读案例的功能和作用进行提炼。

4.打破以往的“老师一人定分数”的作文批改方式,探索出更行之有效的批改评价机制。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报刊书籍和网络中搜集、整理有关阅读与写作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经验,认真学习总结,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科教学实际,探讨学科课堂创新教学策略。

2.调查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写作状况、对写作的认识、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了解写作教学中的困惑。

3.对比研究法: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教两个班进行一个学期的实验研究,一班采取传统写作教学方法,一班采用阅读与写作整合的教学方法,比较学生写作态度和写作能力的变化,发现差别。

4.教育反思法:要求教师不断反思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5.案例分析法:运用案例法对学生的指导及收获做具体分析,对比较典型的写作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罗列有效的、可操作的写作指导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准备阶段(2016.04--2016.09)

(1)成立课题组,初步确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人员分工。

(2)查阅书籍、网络上有关英语写作教学的观念理论以及教育家对这方面的阐述,为下一步课题研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3)利用教研活动和课余时间进行理念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共同研讨课题的进展,探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沁园中学云平台,上传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交流。

2.实施阶段(2016.09--2017.03)

(1)教师方面:

①制定调查问卷,确定实验班级,收集原始调查材料,完成本校英语教师和学生英语书面表达写作的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以及学生的写作现状有一个全面和客观的了解并完成调查报告。针对教师的问卷,主要侧重于教师对学生写作训练的做法、对本课题研究内容的理解和看法及教师对阅读与写作整合的评价意见。针对学生的问卷,主要侧重于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困惑及原因、对阅读教材的兴趣和选择等。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发现学生对英语阅读话题的选择比较宽泛;发现教师对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倾向性更强,但也提心吊胆,害怕失败。

②分年级筛选、整合单元话题,精心挑选阅读素材,编织成册,形成高质量的校本阅读教材。尽管我们也受到教学设备、师资力量、教学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但我们课题组成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围绕研究目标,分头行动、系统整合,使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都达到一个较高水准。

③设计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利用文本典范,围绕中心话题,让学生在课文阅读之后借助读的训练,逐步“写”好文章。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座谈等形式,立足于教学实践,从教学设计、教师的教法方面入手在研究中总结经验,编写教学案例,制作课件,上好公开课,写好自己的教学反思。组内人员积极听课定期研讨,并撰写自己的听课反思。课堂教学作为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的主渠道,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认为实用性很强,大家尝到了甜头。

④积极开展好英语社团活动,有效进行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整合,开办美文赏析,写作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模块活动,定期举办英语写作比赛并进行展示。

⑤形成并确立阅读-写作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流程和模式,依托课文教材,依托教学现状,总结成败和得失,上升到一定理论水平,撰写论文发表或者获奖。

(2)学生方面:

①以“快乐阅读”为理念,以校本教材为载体,让学生进行海量阅读。要求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单词,让单词在具体的语境中活起来,使阅读语篇得以高效利用。在阅读过程中,初步发展了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

②读说引领,写作后行。以读促说,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从读中感知写作的方法技巧。精选各种文体的若干范文,让学生们背诵模仿,并分析他们的篇章布局和遣词造句。以说促写,要求学生每周背诵一篇优美文章,做好课前三分钟演讲;通过师生的交谈、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确定写作框架,并丰富习作内容。

③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一定的应试技巧。针对议论文、记叙文等不同题材,运用限时训练、模块训练等不同训练方法。升学率和考试成绩是学生、教师和学校都比较重视的一个因素,本课题的研究与应试并不矛盾,反而与之结合更为紧密,相互促进。

④依托国家传统节日或学校特殊活动进行专题阅读,并用手抄报的形式把呈现出来。

(3)批改评价方面:

探究行之有效的批改评价方式,采取过程性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

“多读、多写、多改”,教师应强化学生的修改意识。修改过程可以使学生发现初稿中结构不够严谨、选词欠佳、语法或拼写错误等,以便在今后的写作中得以避免。修改可以采取自改、互改、批改等形式。在学生自己修改习作之后,交给其他同学评阅,最后教师批改,并选出若干篇佳作,分析其优点,同时,对于较差的作文指出问题之所在。这种反复修改的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对作文的鉴赏力以提高写作能力,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学生较快地掌握英文写作的特点和方法。作文批改是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英语写作教学取得何种效果的重要判断之一。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此种批改方法看上去教师很认真,工作很细致,但是,通过实践证明,它不是一种好方法,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种批改方法很容易造成教师包办代替,影响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了先小组互评(要求一篇作文至少两人批改、评价),让学生把基础性错误先找出来,然后作者更正,更正完之后再交给老师批改、评价。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批改的积极性又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经过实践证明,这可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3、总结阶段(2017.03-2017.04)

在实施阶段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课题研究,汇编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论文和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形成课题研究的总结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研究成果

1.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校本教材已编辑成册,并与2016年11月初开始在七、八年级正式使用。这套教材,能帮助英语教师不断提升获取英语教学信息的能力,以便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2.英语阅读与写作课课堂教学模式已经确立。与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学校课程建设相结合,经过课题组成员的不断实践及与学校英语教研组成员的不断商讨矫正,最终确立了沁园中学英语阅读与写作课堂教学模式为:

StepⅠ Pre-reading 1.Lead-in 2.Brain Storm StepⅡ While-Reading Task 1: Fast reading(具体任务设计随意,可圈词语、可完成表格、可回答简单一两个问题)Task 2: Careful reading(一般采用分段阅读,分段设计教学任务)Task 3: Retell the passage(retell 的形式不限,可根据提示词复述、可根据思维导图复述、可综合理解复述,也可转述)StepⅢ Post-reading(一般分两步:先口头表达,再笔头练习,如先do a survey再give a report)

在2016年11月下旬济源市教学研究室举办的初中英语优质课大赛中,我校李静静老师运用此模式讲的阅读课荣获市英语优质课一等奖,受到上级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3.2016年3月,杨蕊老师的课例《Unit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Section A》在国家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被评为“优课”。

4.2016年8月,杨蕊老师所讲的《Will people have robots?》获市优质课一等奖。

5.2016年8 月,翟静老师的微课《过去完成时》被评为学校二等奖。6.2016年8 月,王荣霞老师的微课《简单句的五中基本句型》被评为学校二等奖。

7.2016年8 月,王志琴老师的微课《明辨四“花”》被评为学校二等奖。8.2016年2月,王志琴老师的微课《感叹句》被评为学校一等奖。9.课题组主持人王荣霞老师与成员李火生、杨蕊老师合著的论文《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的方法尝试》在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中国外语学习研究会主办的《课程教育研究》杂志2017年2月刊发表。

10.课题组成员翟静老师独著的论文《初中英语与写作整合教学刍议》发表于《读者文摘》2017年第1期。

11.在2017年3月济源市教育学会组织的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并有多篇论文获奖:李火生老师撰写的论文《整合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的策略》荣获一等奖;王荣霞老师撰写的论文《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的方法研究》荣获一等奖;杨蕊老师撰写的论文《初中英语写作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荣获一等奖;翟静老师撰写的论文《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刍议》荣获二等奖;王志琴老师撰写的论文《阅读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英用》荣获二等奖;苗艳老师撰写的论文《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技巧的研究》荣获二等奖;

(二)影响及作用

1.利用课内、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有效阅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猜词能力。自从本课题研究实施以来,我们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人手一份的英语学习报和课题组成员精心编写的《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校本教材,让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要求七年级学生在阅读时遇到生词先不要去查找词义,要根据文章前后句子意思去猜词义。经过一学期的锻炼,多数学生已经具备猜词能力。

2.改善了多数学生畏惧写作的教学现状。多年来,英语写作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顽疾,也是中考学生失分比较严重的题型。一提到写作,多数学生存在畏惧心理,他们不能写出结构完整、语法无误的句子。经过一年来的研究实践,我们采用“低起点重基础”的方法,(即读什么写什么,把读的句子用到写作中来)对所选试验班级的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这样使多数学生不再畏惧写作,写作上化难为易。

3.以活动增强英语阅读的趣味性。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课题组老师积极商讨,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组织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年里,我们组织了单词比赛、课前演讲、英语手抄报、写作比赛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英语阅读的积极性。

4.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我校虽是市直属初级中学,办学规模也是全市最大,但学生来源复杂,教师自身素质差异较大,英语教师教学方法相对陈旧,以至于学校整体英语成绩不是很好。在课题组成员的带动下,教研组长带领校英语教研组的所有成员认真分析、积极探索、不断研课磨课,终于使学校英语组走出了低谷,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在2016年11月举办的济源市初中英语优质课比赛中,我校李静静、翟静华老师双双获市一等奖;2017年3月10日,李小平组长在2017年济源市教研论坛交流会上作了《凝心聚力共成长》的经验报告;在2016—2017学年济源市初中优秀教研组评选中,沁园中学英语组金榜题名。

五、结论与讨论

对于新课标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并不是最根本的问题,最根本的是学生们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英语的阅读与写作,并在中考英语中取得好成绩,更为学生在高中全面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奠定坚定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课堂写作教学通过阅读与写作的整合,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汇,掌握句法以及学习布局谋篇的技巧,从而在整体上吸取文章的精华,获得了英语写作的方法和策略。课外阅读拓展活动,拓宽了学生英语学习的途径。创新了批改评价模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提高了英语写作的反馈效率及效益,更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提高了写作能力。正如《新课标》指出的:“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学习和使用教材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由于时间仓促,加之对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不够,我们在与课内阅读材料相配套的文本筛选中、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以及作文的评价方面肯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过我们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逐步改进和完善。

六、主要参考文献

[1] 刘上扶.1998英语写作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 朱爱利,浅谈初中英语范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整合(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07)

[3]凌冰.英语教学改革中读写教学创新之探索[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4]谢莉萍.读写结合法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10期

[5]谢薇娜.谈阅读与写作的交融性[J];外语教学;1994年04期

[6]陈立平;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看写作教学中的范文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4期

[7]朱秀全;从写作和阅读的关系看写作对阅读的影响[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杨谢友,依托课文阅读素材,提高学生写作能力⑴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0(03)

第三篇:英语学科育人实施案例

英语学科育人实施案例

Wonderful places, wonderful life ——以Oxford English 4A M3 U2 My favourite place为例

松江区方塔小学

宋娅

【案例背景】

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学生在积累学习经验、形成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积极的学科情感,增强文化理解,初步具有全球视野,并认同语言文化差异,提升语言自觉。英语新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形成能力、体验情感、感受文化的过程。在我们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和渗透。1

以Oxford English 4A M3 U2 My favourite place为例,本课时在关注学科育人方面进行的一些实践。

【教学设计说明】

Oxford English 4A Module 3的教学主题是:Places and activities, 教材上分为三个教学单元:In our school, Around my home和In the shop。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作为体现Places and activities的载体,让学生根据身边不同的场所及活动进行观察和介绍,能运用语言、初步掌握阅读并获取关键信息,表达对身边事物热爱之情。

一、教学对象分析

1.本班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课堂表现积极。但学生缺乏自信,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鼓励学生多表达、多表演、多参与,旨在体验语言学习的乐趣,提高语言交流的自信心。

2.本节课话题与场所相关。学生已经会用like, can描述场所及表述自己喜欢的活动;会用How/What询问事物的具体信息,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

3.本课时整合了Unit2的语言知识,其中There be句型和方位介词的表达对学生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创设语境给学生提供立体方位空间,让学生内化语言,提升语言能力。

二、单元整体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话题My favourite place选自M3U2 Around my home单元的第三教时。在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时,教学设计重点关注单元分课时之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关注各课时之间的联系,关注知识的推进、学生能力的推进和情感的推进。因此本单元教学内容划分为三课时,即My new home,My nice neighborhood,My favorite place三个分话题。通过三个课时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对家的整体认识,让学生在了解感受自己的居住环境过程中,习得语言,内化语言,提升语用能力。

第一课时主要教学目标为:感知理解核心词汇street,road, city,supermarket, shop, restaurant,post office,near,next to,between,many, some等。正确运用句型 Where is…? Is there…/Are there…?询问居住小区环境的特征,感受家的美好。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为: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运用核心词汇street,road,city,supermarket, shop, restaurant,post office,near,next to,between,many, some等,同时感知理解拓展词汇bakery, clothes shop等。能运用There is/ are…… can… can also… 描述居住社区的环境和设施。

朱浦,上海市中小学英语应用性阅读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2011

第三课时主要教学目标为:在第一、第二教时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核心词汇street,city,supermarket,shop,restaurant,post office,near,next to,between,many,some等。巩固拓展词汇bakery,clothes shop等,理解词汇favorite的含义。综合运用句型My favourite place is…It is beside/ in front of/ behind/between… There be…I can…I can also…What a/ an… place!描述自己家周围喜欢的一个的地方,体验居住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增添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

三、本课时设计说明

整体思考教学设计,凸显语用情感体验。本课时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三教时,学生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了解居住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增添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在语境中进一步提升语用能力,体验感知,提升情感。本课时教学设计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1.教学设计基于教材

重组教材内容,遵循TCLLU原则,注重挖掘并有效整合教材原有的信息和知识点。如Jill 和Alice所居住小区的地图设计和道路的名称均来自教材Look and say的已有内容, 地点名称的确立如Nice Garden 和Yummy Restaurant来自Say and act的插图。文本语言的组织注重整合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非核心词汇,如also,地点名称和方位介词等。同时小区居住环境特色设定兼具一定的人文气息和城市特色,如关于 a quiet neighbourhood 和 a busy neighbourhood在社区中的地点分布。

2.语言知识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关于场所的描述,介绍场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为 name 和location。学生在第一、第二课时的学习中对于这两个知识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对于方位介词在实际场所中的运用还有一定的难度。通过第三课时的学习,让学生观察图片,从平面的理解过渡到较为真实具体的生活空间,立体感知方位,将教材上的语言知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为描述场所进行的活动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是情感做铺垫。

3.教学过程关注推进

1)Pre-task:巩固复习,引入话题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在课的Pre-task阶段,组织学生复习巩固前两个课时内容,即My new home,My nice neighborhood。通过对话,初步感知词汇favourite,引出本课话题My favourite place,整体初步感知文本主要内容,捕捉核心信息favourite。

2)While-task:语篇带动,关注情感

① 关于Jill’s favorite place。教师引导,训练学生思维,模仿朗读,在问与答中逐步呈现语言My favourite place is…There is/are….It is beside/ / behind/… I can… I can also… What a/ an …place!

② 关于Alice’s favorite place。教师尝试让学生根据听到的信息组织语句,在回答过程中形成语段My favourite place is…There is/are….It is beside/ behind/… I can… I can also… What a/ an …place!表达自己的情感。

3)Post-task:综合运用,尝试语用

在课的Post-task环节,教师示范,让学生感受教师的居住环境。随后小组分享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

4)Assignment:学会分享,感受生活

有效的作业应具备三个要素即:延续性、操作性、检测性。依据这一原则,在本节课的Assignment 中,要求学生流利地朗读本节课所学的文本内容,并通过秋游的契机,让学生尝试用英语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并相互分享,进一步感受生活环境给不同的人带来的乐趣。

【案例片段与思考】

情境一(While task):Jill’s favourite place Students sing a song “Let’s go to the garden”.T: What is in the garden? S1: There are many flowers and trees.Look, the flowers are so beautiful.The trees are so tall.S2/3/4: There is a …

T:What can Jill do in it, can you imagine? S1: Maybe she can smell the flowers.Umm, so nice!S2/3/4: I think she can …

T: Look, what can Jill do in the garden? S: She can smell the flowers.She can also play on the swing.T: Is she happy in the garden? S: Yes.T: Listen, what does she say? S: Yippee, what a nice place!It is my favorite!本片段选自 While-task中的情景一:Jill’s favourite place。围绕本节课主人公之一Jill,介绍Jill’s favourite place,学习过程主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视听结合,获取信息;歌曲编唱,体验感受;模仿朗读,理解句文。在形式多样,层层递进的内容推进中,逐步激发学生情感。

情境二(While task):Alice’s favourite place

T: Jill has a favourite place.What about her classmate, Alice? What is her favourite place? Where is it? What can she do there? And how does she feel? Do you want to know? S: Yes.T: Now, let’s listen and choose.T: let’s have a check.G1: What is her favourite place? S1: Her favourite place is Yummy Restaurant.G2: Where is it? S2: It is between the supermarket and the bakery.S: What can she do there? S3: She can eat nice food at the table.She can also taste some snacks.Umm, so yummy!T: Now can you be Alice and introduce your favourite place?

S1, S2 show their passages.T: Wow, Yummy Restaurant is really a great place!此片段选自 While-task中的情景二:Alice’s favourite place。在前一片断(情境一)的基础上,本片段首先整体呈现内容,通过听觉输入,让学生初步了解文本内容,捕捉关键信息。然后通过角色朗读,再现本单元重点词汇,让学生进行描述、表达,尝试语用输出。情境三(Post-task):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favourite places Students watch a video about the teacher’s favourite place.T: What is my favourite place? S1: It is a bookshop.T: And you, my dear children, what are your favourite places? S1: My favourite place is Fangta Park.It is near our school.There are many flowers and trees in it.I can fly kites on the grass.I can also row a boat.How happy? What a good place!T: How about the others? Would you please write down your favourite place and share in your groups? Students write about their favourite places and share in their groups.本片段选自Post-task。教师示范,让学生再次体验感知,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教学最后的活动以通过完成picture book的形式,让学生描绘自己最喜爱的一个地方,并在小组中分享交流。使学生在平时的点滴小事中感悟体验家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

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呈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完成课堂所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任务,更要注重学生在基于学习内容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践行语言、内容、过程、情感的同步推进。

【点评】

宋娅老师执教的4A M3U2 Around my home单元的第三课时,即My favourite place,基于教材,文本内容、语言与情感相得益彰,板书设计凸显语义功能,有效实施单元整体设计下的单课的以句、文、境合并的语境式整体教学。

一、关注整体,感悟文本语言

围绕Around my home这一单元主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将本单元分为三课时,三课时话题设定为My new home,My nice neighbourhood,My favourite place,三个话题组相互关联,层层递进。

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关注单元整体和分课时之间的联系,教师执教的这一单元的第三教时没有新生知识,但本课的文本内容随着课时的逐步推进而使学生语言逐步内化、语言能力逐步提升。单元文本内容、语言、情境互融于大整体系统中,单课实施较好体现了文本内容带动语言、文本内容带动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

二、基于教材,挖掘人文情感

在重组教材文本中,教师基于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原有的内容信息和知识点。如本课教学中的地图及道路的名称来源于本单元教材的Look and say,关于场所的名字Nice Garden 和Yummy Restaurant来自于教材Say and act。这些都为学生所熟悉,容易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除此,文本内容注重综合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非核心词汇,如busy,also,地点和方位介词等,使教材上原有的语言知识点重整之后在新的语境中尝试让学生语用。本课主人公Jill 和Alice所居住的小区的布置也充满浓浓的人文气息,Jill的社区环境优美,适宜居住;Alice的社区热闹繁华,突出busy,小区整体布局设计旨在凸现生活中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进与完美。

(点评者: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

鲁勤)

第四篇:英语学科育人实施案例

英语学科育人实施案例

Wonderful places, wonderful life ——以Oxford English 4A M3 U2 My favourite place为例

松江区方塔小学

宋娅

【案例背景】

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学生在积累学习经验、形成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积极的学科情感,增强文化理解,初步具有全球视野,并认同语言文化差异,提升语言自觉。英语新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形成能力、体验情感、感受文化的过程。在我们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和渗透。1

以Oxford English 4A M3 U2 My favourite place为例,本课时在关注学科育人方面进行的一些实践。

【教学设计说明】

Oxford English 4A Module 3的教学主题是:Places and activities, 教材上分为三个教学单元:In our school, Around my home和In the shop。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作为体现Places and activities的载体,让学生根据身边不同的场所及活动进行观察和介绍,能运用语言、初步掌握阅读并获取关键信息,表达对身边事物热爱之情。

一、教学对象分析

1.本班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课堂表现积极。但学生缺乏自信,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鼓励学生多表达、多表演、多参与,旨在体验语言学习的乐趣,提高语言交流的自信心。

2.本节课话题与场所相关。学生已经会用like, can描述场所及表述自己喜欢的活动;会用How/What询问事物的具体信息,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

3.本课时整合了Unit2的语言知识,其中There be句型和方位介词的表达对学生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创设语境给学生提供立体方位空间,让学 1 朱浦,上海市中小学英语应用性阅读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2011

生内化语言,提升语言能力。

二、单元整体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话题My favourite place选自M3U2 Around my home单元的第三教时。在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时,教学设计重点关注单元分课时之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关注各课时之间的联系,关注知识的推进、学生能力的推进和情感的推进。因此本单元教学内容划分为三课时,即My new home,My nice neighborhood,My favorite place三个分话题。通过三个课时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对家的整体认识,让学生在了解感受自己的居住环境过程中,习得语言,内化语言,提升语用能力。

第一课时主要教学目标为:感知理解核心词汇street,road, city,supermarket, shop, restaurant,post office,near,next to,between,many, some等。正确运用句型 Where is…? Is there…/Are there…?询问居住小区环境的特征,感受家的美好。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为: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运用核心词汇street,road,city,supermarket, shop, restaurant,post office,near,next to,between,many, some等,同时感知理解拓展词汇bakery, clothes shop等。能运用There is/ are…… can… can also… 描述居住社区的环境和设施。

第三课时主要教学目标为:在第一、第二教时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核心词汇street,city,supermarket,shop,restaurant,post office,near,next to,between,many,some等。巩固拓展词汇bakery,clothes shop等,理解词汇favorite的含义。综合运用句型My favourite place is…It is beside/ in front of/ behind/between… There be…I can…I can also…What a/ an… place!描述自己家周围喜欢的一个的地方,体验居住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增添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

三、本课时设计说明

整体思考教学设计,凸显语用情感体验。本课时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三教时,学生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了解居住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增添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在语境中进一步提升语用能力,体验感知,提升情感。本课时教学设计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1.教学设计基于教材

重组教材内容,遵循TCLLU原则,注重挖掘并有效整合教材原有的信息和

知识点。如Jill 和Alice所居住小区的地图设计和道路的名称均来自教材Look and say的已有内容, 地点名称的确立如Nice Garden 和Yummy Restaurant来自Say and act的插图。文本语言的组织注重整合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非核心词汇,如also,地点名称和方位介词等。同时小区居住环境特色设定兼具一定的人文气息和城市特色,如关于 a quiet neighbourhood 和 a busy neighbourhood在社区中的地点分布。

2.语言知识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关于场所的描述,介绍场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为 name 和location。学生在第一、第二课时的学习中对于这两个知识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对于方位介词在实际场所中的运用还有一定的难度。通过第三课时的学习,让学生观察图片,从平面的理解过渡到较为真实具体的生活空间,立体感知方位,将教材上的语言知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为描述场所进行的活动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是情感做铺垫。

3.教学过程关注推进

1)Pre-task:巩固复习,引入话题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在课的Pre-task阶段,组织学生复习巩固前两个课时内容,即My new home,My nice neighborhood。通过对话,初步感知词汇favourite,引出本课话题My favourite place,整体初步感知文本主要内容,捕捉核心信息favourite。

2)While-task:语篇带动,关注情感

① 关于Jill’s favorite place。教师引导,训练学生思维,模仿朗读,在问与答中逐步呈现语言My favourite place is…There is/are….It is beside/ / behind/… I can… I can also… What a/ an …place!

② 关于Alice’s favorite place。教师尝试让学生根据听到的信息组织语句,在回答过程中形成语段My favourite place is…There is/are….It is beside/ behind/… I can… I can also… What a/ an …place!表达自己的情感。

3)Post-task:综合运用,尝试语用

在课的Post-task环节,教师示范,让学生感受教师的居住环境。随后小组分享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

4)Assignment:学会分享,感受生活

有效的作业应具备三个要素即:延续性、操作性、检测性。依据这一原则,在本节课的Assignment 中,要求学生流利地朗读本节课所学的文本内容,并通过秋游的契机,让学生尝试用英语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并相互分享,进一步感受生活环境给不同的人带来的乐趣。

【案例片段与思考】

情境一(While task):Jill’s favourite place Students sing a song “Let’s go to the garden”.T: What is in the garden? S1: There are many flowers and trees.Look, the flowers are so beautiful.The trees are so tall.S2/3/4: There is a …

T:What can Jill do in it, can you imagine? S1: Maybe she can smell the flowers.Umm, so nice!S2/3/4: I think she can …

T: Look, what can Jill do in the garden? S: She can smell the flowers.She can also play on the swing.T: Is she happy in the garden? S: Yes.T: Listen, what does she say? S: Yippee, what a nice place!It is my favorite!本片段选自 While-task中的情景一:Jill’s favourite place。围绕本节课主人公之一Jill,介绍Jill’s favourite place,学习过程主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视听结合,获取信息;歌曲编唱,体验感受;模仿朗读,理解句文。在形式多样,层层递进的内容推进中,逐步激发学生情感。

情境二(While task):Alice’s favourite place

T: Jill has a favourite place.What about her classmate, Alice? What is her favourite place? Where is it? What can she do there? And how does she feel? Do you want to know?

S: Yes.T: Now, let’s listen and choose.T: let’s have a check.G1: What is her favourite place? S1: Her favourite place is Yummy Restaurant.G2: Where is it? S2: It is between the supermarket and the bakery.S: What can she do there? S3: She can eat nice food at the table.She can also taste some snacks.Umm, so yummy!T: Now can you be Alice and introduce your favourite place? S1, S2 show their passages.T: Wow, Yummy Restaurant is really a great place!此片段选自 While-task中的情景二:Alice’s favourite place。在前一片断(情境一)的基础上,本片段首先整体呈现内容,通过听觉输入,让学生初步了解文本内容,捕捉关键信息。然后通过角色朗读,再现本单元重点词汇,让学生进行描述、表达,尝试语用输出。

情境三(Post-task):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favourite places Students watch a video about the teacher’s favourite place.T: What is my favourite place? S1: It is a bookshop.T: And you, my dear children, what are your favourite places? S1: My favourite place is Fangta Park.It is near our school.There are many flowers and trees in it.I can fly kites on the grass.I can also row a boat.How happy? What a good place!T: How about the others? Would you please write down your favourite place and share in your groups? Students write about their favourite places and share in their groups.本片段选自Post-task。教师示范,让学生再次体验感知,激发学生表达的愿 5

望。教学最后的活动以通过完成picture book的形式,让学生描绘自己最喜爱的一个地方,并在小组中分享交流。使学生在平时的点滴小事中感悟体验家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

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呈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完成课堂所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任务,更要注重学生在基于学习内容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践行语言、内容、过程、情感的同步推进。

【点评】

宋娅老师执教的4A M3U2 Around my home单元的第三课时,即My favourite place,基于教材,文本内容、语言与情感相得益彰,板书设计凸显语义功能,有效实施单元整体设计下的单课的以句、文、境合并的语境式整体教学。

一、关注整体,感悟文本语言

围绕Around my home这一单元主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将本单元分为三课时,三课时话题设定为My new home,My nice neighbourhood,My favourite place,三个话题组相互关联,层层递进。

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关注单元整体和分课时之间的联系,教师执教的这一单元的第三教时没有新生知识,但本课的文本内容随着课时的逐步推进而使学生语言逐步内化、语言能力逐步提升。单元文本内容、语言、情境互融于大整体系统中,单课实施较好体现了文本内容带动语言、文本内容带动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

二、基于教材,挖掘人文情感

在重组教材文本中,教师基于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原有的内容信息和知识点。如本课教学中的地图及道路的名称来源于本单元教材的Look and say,关于场所的名字Nice Garden 和Yummy Restaurant来自于教材Say and act。这些都为学生所熟悉,容易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除此,文本内容注重综合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非核心词汇,如busy,also,地点和方位介词等,使教材上原有的语言知识点重整之后在新的语境中尝试让学生语用。本课主人公Jill 和Alice所居住的小区的布置也充满浓浓的人文气息,Jill的社区环境优美,适宜居住;Alice的社区热闹繁华,突出busy,小区整体布局设计旨在凸现生活中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进与完美。

(点评者: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

鲁勤)

第五篇:数学学科研究报告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新课标的要求

2.新的课程改革

3.高考的形式

4.我校学生的现状

5.对教师自身的要求

通过这几方面的讨论与研究,我们数学组提出了高中数学实验研究的课题。

二、什么是数学实验(我们的理解)

数学实验就是指为了获得某些数学知识,形成或检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数学问题,学生运用有关工具(如模型、测量工具、作图工具以及计算机软件平台等),在数学思维活动参与下进行的一种人人参与的实际操作为特征的数学探究或验证活动。因此在新课程下的数学实验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数学新课程的改革。

三、研究的意义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要手段,对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公式通过讲解、举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这是一种被动的单向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数学实验”活动为核心的数学教学,为学生们提供了主体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扩展了获取知识的空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数学建构过程,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以加强,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提高,从而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四、研究的内容

数学实验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基础部分:围绕数学新课标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计算机及软件的数值功能和图形功能展示基本概念与结论, 去体验如何发现、总结和应用数学规律。

第二部分是拓展部分:以高等数学为中心向边缘学科发散,可涉及到微分几何、数值方法、数理统计、图论与组合、微分方程、运筹与优化等、也可涉及到现代新兴的学科和方向。这部分的内容可以是新的,但不必强调完整性,教师介绍一点主要的思想,提出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尝试通过自己动手和观察实验结果去发现和总结其中的规律。即使总结不出来也没有关系,留待将来再学,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参考书寻找答案。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们设计的几个研究案例

1.掷硬币实验

先让学生实验体会,然后教师通过模拟掷硬币的软件与学生共同进行,分析得出的数据,得出频率与概率的区别,突出学生对概率之一概念的理解。

2.借助教学软件做出函数图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课下教学生如何作课件y=sin(ax)让学生观察

a=1时,函数的周期T=2,0-2上反映出一个周期的图像;a=2时,函数的周期T=,0-2上反映出两个周期的图像;a=3时,0-2上反映出三个周期的图像;再让a发生变化,通过观察,可以总结出a影响函数的周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y=Asinx图像的变化规律并总结出结论。

我们初步制定了最佳拟合曲线、指数与对数函数、条件概率、数学史讲解、用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解等的实验研究。

五、研究步骤、第一阶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工具的准备:

波利亚的《发生认识论》、《数学教学论》、《数学方法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等大量的书籍,包含了建构性理论、自主性学习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等。

第二阶段:高中数学实验研究课教学模式研究

研究有关高中数学实验知识,介绍课题研究策略,将数学实验和课堂教学进行整合,设计相关的数学实验课,请课题组成员观摩、研讨,请专家指导等。

第三阶段:高中数学实验研究教学内容的探讨

课题组教师针对数学知识抽象性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实验研究,引领学生动手动脑,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召开中期研究会议,研讨如何针对高中数学难点设计有效合理的数学实验。

第四阶段:数学实验内容研究优劣和有效性评估

分析每一阶段的研究结果,召开课题组会议,总结与不同难度知识相适应的学习策略。对学生通过实验生成概念的数学学习状况进行访谈,收集学生考试成绩,并与以往的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完成高中数学实验研究教学效果研究报告,编撰适用于高中数学实验研究的实施细则及效果分析汇总。

第五阶段:最终成果汇总和结题阶段

整理高中数学实验的课程设计,编辑和出版高中数学实验研究课程的校本教材。撰写和修改高中数学实验研究的研究报告。

本课题组自开题以来,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刘健萍老师的论文《提升高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数学精选本实验》获全国一等奖、市一等奖,陶建春老师的论文《更新教学观念,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获市二等奖、《构建“数学实验”的教学模式》获区二等奖,陶建春老师作《简单的线性规划》区

研究课,刘喜荣老师作《三次函数的性质探究》,刘健萍老师作《均值不等式》区研究课。

课例展示:

在教学中开展学生动手操作的数学实验,能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问题,且这些问题大多是亲身经历的,因此,当学生接触到具有典型意义的直观背景实验时,他们往往都会跃跃欲试,变“学会”为“会用”。

此课例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多媒体演示实验,不但解决了上面的问题,而且学生还提出如下问题:

⑴.求实数

⑵.求实数

⑶.求实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等。

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能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一上学期英语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

圣诞节在中国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西方节日悄然传入中国,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中国人青睐。而我国中学生既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圣诞节是什么样子呢?时值圣诞节前夕,各地学生正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为节日准备着;各商店也不失时机,装点着圣诞树,其店员扮成圣诞老人兜售着精美小商品;一些媒体也在大肆渲染,积极营造节日气氛。鉴于此,本人认为这是一个利用圣诞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好时机,一方面,这迎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临近的节日又为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1.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学习英语背景知识。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西方人特有的风俗习惯给英语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影响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所以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英语背景知识,为其最终掌握这门语言做好知识铺垫。

2.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形成团结协作风貌。

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学会从实践中去获取知识,从而树立主动学习、敢于创新的学习观念。该项活动将课堂由校园内移到了校园外,求知的空间更为广大,同时亦更为艰难,这就需要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从而达到培养良好学风的目的。

3.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养成科学求知态度。

该项活动的另一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和推断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去获取信息。同时要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去求得结论,并懂得尊重他人的成果。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

该项活动的重点是比较西方圣诞节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圣诞节的差异。对于西方的圣诞节,学生大概了解一些。纵观周围的节日气氛,大家似乎在模仿西方人庆祝节日的模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中国人庆祝圣诞节的方式兼带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圣诞节在中国悄然地发生了变化,这也正是学生需要仔细了解的地方。

四、课题研究的难点

大家都知道过圣诞节时要装点圣诞树,吃圣诞大餐,唱圣诞颂歌,甚至还有圣诞老人。可这一切是怎么来的呢?这些节日特征是同时形成的吗?它又是怎样传播到中国来的?所以西方圣诞节的由来、演变与扩散的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信息查询和整理方能解决。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由于学习者是初次涉足研究领域的高中生,所以老师可以预先设计好学习的内容,并提供一定的活动建议和活动提示。为了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能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建议活动分小组进行。如果学习者是已经有了研究性学习经验的学生,可根据学生的能力,逐步减少活动建议或活动提示,直至完全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

《圣诞节在中国》的学习者是初次涉足研究领域的高一学生,所以给出了“圣诞节文化”、“中国式的'圣诞节'”两个方面的子课题,并附上了活动建议和提示。(见附一和附二)附一

圣诞节文化

活动建议:

1.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谈谈大家所知道的圣诞节。

2.到图书馆或网站查询相关资料。

活动提示:

1.“圣诞节”是怎么来的?它兴起于什么时候?是为了纪念谁?

2.圣诞颂歌有哪些?圣诞礼拜时必唱的歌曲是什么?

3.圣诞老人是怎样出现的?在节日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4.圣诞树是节日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为什么?它有什么象征意义?

5.常用的圣诞祝福语有哪些?

6.你吃过或见过圣诞大餐吗?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食物是什么?

7.西方人是怎样庆祝圣诞节的?

附二

中国式的圣诞节

活动建议:

1.询问亲戚朋友,了解他们过圣诞节的情况。

2.深入社区,听取群众意见。

3.上网查询其他相关资料。

活动提示:

1.圣诞节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2.全体中国人都喜欢过圣诞节吗?有没有年龄特征和区域特征?

3.中国人过圣诞节时用的圣诞树有无自己的民族特色?

4.中国人是怎样庆祝圣诞节的?会举行崇拜仪式吗?

5.有些人认为圣诞节是西方文化入侵的一部分,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一个方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6.喜欢圣诞节都是为了享受节日的快乐吗?有没有其他的因素?比如说,商家为了赢利。

7.你对圣诞节的态度如何?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根据活动的内容和难度,整个活动时间为两个星期,大致安排如下:

1.问题提出与选定(提出所需学习的内容,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分工与合作(五人一组,责任到人)。

3.素材搜集与整合(上网、进图书馆、社区调查、整合)。

4.成果商讨与定稿(剪辑录音、图片,组织书面材料,写出学习心得)。5.成果展览与评价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从研究性学习这一角度来考虑,活动后掌握的内容要反映出来,所以要求每组学生搞一个成果展。

要求:(1)关键词及圣诞节祝福用语要求用英语表述。

(2)每个小组成员至少要展示一件成果,有引用的地方要注明出处。(3)要注意图片的排版及相应的文字说明。

2.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道德角度来考虑,要求学生把活动中所搜集到的所有资料都汇集在档案袋中,并标明出处。

要求:档案袋中应包括活动中搜集的所有相关资料及一份活动小结。

3.从信息的交流与讨论的角度来考虑,要求学生上一堂汇报课,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就有关内容向全班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共同分享成果,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要求:把活动中所探索研究的新内容,用一次独具特色的汇报介绍给大家。

八、课题研究的评价

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研究过程中的态度、方法和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情况都应该给出一个公正、客观、科学的评定,具体评价方法如下表。(见附三)

附三

1 活动是否积极参与,有无责任感

2 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是否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

3 独立查询资料的数量以及档案袋的建立(具体展示、说明)

4 个人承担的任务有无完整的记录(文字、录音和摄影均可)

5 活动中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用实例加以说明)

6 活动成果的展示

7 活动成果的汇报

评价等第优 良 中 差

下载alaqezw中_学英语学科案例研究报告(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alaqezw中_学英语学科案例研究报告(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金国礼案例研究报告

    中金国礼案例研究报告 深圳中金国礼文化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香港上市企业金龙珠宝全资企业,成立于2010年7月,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致力于成为中国在银行领域从事黄金礼品和投资......

    英语学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5篇)

    英语学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 在教学单词kitchen,living room,bathroom,bedroom时,我设计了这样的Fun Time活动。 T: Do you know him? He is Mr. Forgetful.(课件呈现一个小男孩)And t......

    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案例(最终版)

    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英语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因为它涉及中西方文化的异同,自然也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

    英语学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4

    英语学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 在教学jobs一课时,对于学生瞧不起farmer职业的思想,我是这样引导的: T:Why don’t you like farmers? S1: They are very tired and dirty. T:Yes, t......

    七年级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七年级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人才的素质高低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

    英语学科

    英语学科:命题依据《课程标准》中对学习目标的要求,重点从英语基础知识、听、说、读、写技能及英语交际能力方面进行考查。卷面分为听力和笔试两部分。听力试题的取材主要来源......

    英语学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3(5篇范文)

    英语德育渗透案例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一些看似平常却又蕴涵教机的事件,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契机,选择好英语教学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进行有意的教育,使......

    小学英语趣味学科教学案例(二)

    小学英语趣味学科教学案例(二) Do some shopping 1.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使Unit 2 Shopping的购物句型"Can help you?” “What do you want?”“How about„?”“How m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