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速工厂落地服务体系
加速工厂落地服务体系
杭州九口袋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确保每个企业能更快更好地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推出了加速工厂这个最为完美的全面落地服务团队。
加速工厂开设了学前班,系统班,沙龙,学员活动四个课程服务体系。
首先,学前班系统地介绍全网布局理念,案例剖析网络营销新模式。其主要针对企业操作执行人员没有网络推广经验零基础的学员,但能熟练使用电脑的同学。通过初级班一期系统的培训和辅导。学员能全新认识网络推广,能够在学习期间完成自己品牌关键词在全网的布局,能够标准维护官方微信微博,官网网站等官方平台。成为一个专业的网络推广专员。其次,系统班和沙龙是课后系列专题课程(包含官方及学员分享),将课程内容系统落地。对已经能熟悉运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推广专员的进一步提升,掌握SEO排名技巧,熟练利用互联网资源推广企业产品,包括舆情监控,危机公关(普通),网站策划,能够有效执行企业网络推广事宜!长期与加速工厂高度互动保证企业在网络营销中不走弯路,高效运营。
最后,组织各类学员活动,共同交流学习,共享平台资源。
加速工厂开设的培训课程不只是简单的理论教学,我们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介绍全网布局理念,案例剖网络营销模式,再有专业的实操人员进行现场实操训练,并且九口袋加速工厂全网营销讲师严明轩老师会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状况为大家深度剖析企业的定位和发展前景,为企业的发展提出中肯的意见建议,并在后期各个企业的网站建设中为大家做出一份详尽的网络营销现状诊断分析报告,让各个企业了解在网络营销中存在的不足,真正做到全面落地。
加速工厂的计划制专业培训、53名专职老师单独指导、复制九口袋专业的体制加上阶段性专家老师考核和免费共享各类网络、媒体资源,是企业落地的硬保障。现在杭州九口袋加速工厂已经有超级奶爸,从众酵素,诗克恰,吉祥衣家,欧蒂芙,5+5生物科技,虞林世家等多个企业入驻,相信在九口袋网络资深讲师的指导下,各个企业都能有质的飞越,在此也预祝各个企业蓬勃发展。
第二篇:着力破解难题 加速项目落地(模版)
着力破解难题 加速项目落地
人民医院新院项目办
今年以来,城投集团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开展重大产业和重点项目活动年的部署和要求,围绕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一大批项目签约、开工、建设,发展形势喜人。重大产业和重点项目活动年的最终成效如何,关键是项目的质量和实施。调研组采用随机抽样、跟踪调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个项目能否顺利落地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个性的也有共性的。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项目本身是否成熟、要素供给的保障、部门的工作协调、服务环境的优化是影响项目落地的重要因素。
一、项目落地的难度
1.外埠企业入赣注册登记遭遇瓶颈。省建设厅规定外省企业入赣投标,投标前必须办理单项投标备案;而我公司为减轻施工企业的实际投标成本,对部分工程招标文件要求是中标后15日内备案,且这些工程的招标方式、招标要求(含施工企业中标后备案)是经请示市政府领导并获批复的。省建设厅以不符合规定为由,拒绝施工中标单位的备案。
2.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繁琐,用时较长。工程建设审批一般要经过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工程验收、产权证发放等主要环节,环保、人防、气象、地震等部门的审批穿插其中。
二、项目落地的难点
从抽样跟踪、座谈会和中心的日常协调管理中,我们发现,除宏观经济和当地供地、法治环境,以及企业资金、管理等自身原因外,在行政审批上影响项目落地时效的主要问题是3个“慢”。
1、企业设立前置审批多且慢。《国务院决定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目录》和省工商局下发的《企业设立前置审批目录》(0608版),共列出125大项178小项前置审批。申办企业如涉及到这项项目,没有相关部门的预先审批,工商部门不予注册登记。众多的前置,又多为省级或省级以上部门审批,增加了难度和环节,降低了审批效率。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后正式投产前,还需要办理大量与经营有关的环评、资质等审批,这也是影响项目落地和投产时效的重要因素。
2、建设用地和规划审批慢。工程规划许可证是决定项目开工时间的最重要环节。我们跟踪的工程从立项到取得工程规划许可证平均时间较长,除企业自身原因外,用地、规划、环保和其他部门的审批、审查、服务效率有待提到(其中环评审批时间最长)也是重要原因。
3、中介服务项目办理慢。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多家中介机构出具多种鉴定或证明,如环境评价、安全评价、消防设计评审、职业病危害评价、质量检验、设备检测、工程测绘等。与行政审批项目比,中介服务存在依附政府部门、指定经营垄断经营和效率低、服务不规范、收费不合理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项目落地的最大瓶颈之一。
二、加快项目落地的几点建议
(一)在信贷融资上拓渠道,全力加大金融的支持力度。一要健全完善担保中心。各地既可以建立财政出资的担保中心,也可以组织民间资本、骨干企业入股担保中心。鼓励和支持民间和行业协会牵头组建贷款担保基金,建立多层次的担保体系。不断充实担保中心的资金实力,提高资信等级,获得银行的认可和信赖。二要解决抵押问题。首先要提高抵押率,中小企业本身就抵押物少,而抵押的比例也较低,使企业抵押不足而难以贷款;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对发展前景好、信用观念强的企业要提高抵押率。其次要扩大抵押范围,积极探索在房地产抵押不足的情况下,创新法律允许或不禁止的其他有价资产抵押形式,积极开办机械设备、存货、林权和土地承包权、采矿权等为抵押物的贷款。再次要切实解决抵押中介评估收费的问题,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三要多元化融资。目前,绝大部分企业一谈到融资就是向银行借贷,对其它金融产品知之甚少,融资渠道单一;各金融机构要深入企业广泛宣传,使企业了解和掌握更多的金融产品,并能灵活运用,使其获得融资的渠道多元化。四要促进银企合作。各地各部门可以继续组织金融部门与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对接,召开银企洽谈会、项目推介会等“窗口会议”,促进银企合作沟通。
(二)在提高服务上出实招,合力优化投资环境。一是要再压缩审批时限。各单位要在开展流程再造、压缩时限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再优审批流程,再减审批环节,再压审批时间,把该减的项目坚决减掉,把该放下去的项目坚决放下去,把该压的时限坚决压到位。二是要畅通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严格按要求执行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实行全程代办、引导帮办,即报即办、跟踪督办。实行并联、集中、限时办结的审批方式,规定凡属部门审批的项目,在承诺时限内未办结的,实行“超时默认制”;在“并联式”审批中,对拒绝参加或不接受牵头单位协调的,实行“缺席默认制”。三是要规范中介机构行为。解决少数中介机构在涉企服务中效率过低、收费不规范等问题;对于市直单位下设的涉及企业审批的中介机构要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窗口集中受理和办理业务,为企业投资者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三)在调度协调上严要求,强力推进工作落实。一是加强领导,高位推动。要继续贯彻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责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抓落实制度,深入一线,经常到项目单位去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二是分解目标,落实责任。项目落地工作不仅要有具体承办部门、责任人,更要细化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做到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都真正有人管、有人抓、有人跑、有人督,确保项目不落空。三是加强调度,跟踪督办。建立项目进展网络图,采取倒计时的办法,明确项目各阶段工作目标,分段抓落实。对于进展情况尤其是进展缓慢、存在困难和问题比较多的项目,要及时召开工作调度会,分析原因,提出对策。要加强跟踪、督办,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展,真正做到殚精竭虑想项目、扑下身子抓项目,时刻把项目落地想在心里、抓在手里、落在行动上。四是严格要求,责任追究。对因工作不力造成贻误时机、耽误项目进度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并体现在绩效考核和干部的晋升提拔上。
第三篇:中国多项民生改革加速落地
中国多项民生改革加速落地
评论 邮件 纠错2014-07-01 00:0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者按
眼下,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已过半程。
在刚刚过去的半年里,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周边局势日趋复杂、利益藩篱固化加重等重重压力,中国果敢向改革“深水区”全面进发。
带着15个领域60项任务,勇闯关、巧清障,半年来,中国经济从低谷中企稳,民生政策加速落地收效,外交有声有色,反腐治吏赢得民众赞誉„„坚定的起步,让中国改革未来可期。
7月1日起,中新网将推出2014年年中策划—《突围:改革元年的破题之道》,敬请关注。
中国多项民生改革加速落地 29省份启动“单独二孩”
中新网北京7月1日电 题:中国多项民生改革加速落地 29省份启动“单独二孩”
记者 李金磊
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国多项民生改革加速落地。其中,“单独二孩”政策已在29个省份启动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建立,“以房养老”政策开始试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起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养老金并轨也开始破题。
29省份启动“单独二孩”政策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当年年底,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2014年,“单独二孩”政策进入快速落地期。
今年1月份,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省份,随后各地相继跟进。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30日,除新疆和西藏外,其他29个省份已先后启动了“单独二孩”政策。
29省份放开“单独二孩”,意味着中国社会基本将告别独生子女时代。分析认为,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落地,中国的家庭结构将逐渐告别“421”模式,独生子女的缺陷有望得到解决,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随着时间的推进,“单独二孩”政策有望今年之内在全国31个省份全面落地。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副所长张车伟认为,国家放开“单独二孩”经过了慎重研究,放开后人口并不会出现激增,但在城市或过去计划生育执行比较严的地区,有可能会出现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跟不上的情况,各地政府应做好准备。
养老保险(放心保)制度改革获重大突破
在“单独二孩”政策加速落地的同时,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获得重大突破。今年2月,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这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农保”和“城居保”这两个制度的统一,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未来的养老保险制度将形成“职工+居民”的模式。
人社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份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7月1日正式施行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解决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对于提高劳动者参保缴费的积极性,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酝酿多时的“以房养老”政策也正式落地。中国保监会6月23日出台《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宣布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地开展“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
专家表示,作为国内养老体系的一个新生事物,“以房养老”政策的出台,意在给有意愿、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一种自愿选择和金融工具,这丰富了养老保障方式,增加了老年人的养老选择,但鉴于中国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影响而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国内“以房养老”仍需跨越不少障碍。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
除了“单独二孩”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直接关系老百姓“钱袋子”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有了新进展。
5月份,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该联席会议由发改委牵头,包括21个部门和单位,用来加强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统筹协调。专家表示,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意味着该项改革有望真正破局。
事实上,这是自2013年初《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又一较大进展。而今年下半年,收入分配改革有望再迈出一大步—发改委此前已明确表态,今年将协调推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收入分配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养老金并轨,目前已经开始破题。今日起正式实施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在舆论看来,“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社保”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贯彻实施,释放出养老金并轨启动的积极信号,但事业单
位社保改革可能将面临资金难题,仍然需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
第四篇:4G牌照落地2014年智能手机换机需求加速(xiexiebang推荐)
4G牌照落地 14年智能手机换机需求加速
事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4G 牌照。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相关企业申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本着“客观、及时、透明和非歧视”原则,按照《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对企业申请进行审核,于2013 年12 月4 日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颁发“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
点评:
市场期盼已久的4G 牌照终于发放,并且同时发放给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此次只发放TDD 牌照给三家运营商,并未提及FDD 牌照发放时点,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解读中提到,将批准相关企业开展LTE FDD 网络技术试验,系统验证LTE FDD 和TD-LTE 混合组网的发展模式,并将在条件成熟后,发放LTE FDD 牌照。
我们认为 4G 牌照发放将极大程度推动2014 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4G 终端需求,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更新需求将得到推动,使国内智能手机换机潮可能在明年提前到来。
从三家运营商对终端的产品计划来看:
1.中国移动计划2014 年TD 手机出货量2 亿部,TD-LTE 终端5,000 万部,其中TD-LTE 手机4,000 万部。中国移动并计划在2014 年下半年推出“千元4G 手机”。产业信息显示,中国移动正在加快与苹果合作的推进速度,苹果5S/5C 产品可能在近期落地,配合4G 牌照发放时点。将整体利好苹果产业链。
2.预计中国电信2014 年手机集采约6,000 万部,其中3G 手机将加大社会公开渠道销量,而4G 手机销售以自身主导为主,目标2014 年达2,000 万部。从产品要求看,由于4G 可提供更快上行和下行速度,大屏、多核、高清、多任务处理等功能需求对于手机本身要求更高,促使消费者有动力进行消费升级、催生替换需求。同时,在4G 网络日益成熟后,智能家居、移动电子商务等需求将进一步提速,推动对智能终端产品的需求。
在另一方面,中国移动可能在明年降低 4G 手机要求,引入TDD/TD-SCDMA/GSM 三模产品,使国产芯片加快参与4G 智能手机,有利于成本下降,终端快速普及。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4G 牌照发放,将利好智能手机产业链公司,刺激2014年国内智能手机换机需求加速。
第五篇:全面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加速构建文明和谐诗城.
全面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 加速构建文明和谐诗城
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现代化建设的阶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重要命题。“和谐”成了我国新时期发展的社会主调。胡锦涛主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志愿服务事业就是以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行为唤醒公民的社会责任,以社会议题呼吁对公共事务的全社会参与,以组织运作来补足政府的服务机能,以率先行动对心灵教化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的社会性行为,它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马鞍山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始终把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当作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通过观念的创新和弘扬、多领域的实践运作、组织模式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公民意识的培养,来促进志愿者活动朝着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轨道发展,并已通过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等一大批荣誉在内的累累硕果得以体现,走出了一条以志愿服务推进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文明城市创建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之路。我市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
我市的志愿者活动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团组织开展的学雷锋活动,1995年9月,马鞍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市志愿服务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96年,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万名志愿者为省八运会志愿服务,把志愿服务又推向了新的高潮。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的志愿服务活动紧紧围绕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中心工作来开展,各级党委、政府和新闻媒体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表彰激励先进典型,营造了全社会开展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广大公民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形成了党委政府组织引导、各行各业自发组织、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志愿者活动新格局。截至到目前,全市已经形成由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专业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组成的四大服务主体,建立起“五纵十六横”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五纵”即市一级成立志愿者协会,县区成立分会,大企业大单位组建服务总队,街道乡镇建立服务中心,社区和行政村设立服务站;“十六横”包括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以及环保、科普、文化、法律、卫生等16支志愿者队伍)。其中发展最为迅猛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目前已建立起了市、县(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相对完善的四级志愿者组织,一些驻马单位和企业,如安工大、马钢、十七冶等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志愿者组织。一些私营企业,如:梦都集团、安利马鞍山分公司等也相继成立了青年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社会的工作中,在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统一指导和协调下开展活动。基本形成了以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为统揽,各青年志愿者队伍为依托的框架体系,全市青年志愿者人数已达5万余人,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79个,“一助一”志愿服务队148个。
与此同时,完全来自民间由普通市民自发成立的爱心传递志愿者、爱心车队志愿者、无偿献血志愿者等多支社会志愿者队伍,也成为全市志愿者活动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马鞍山爱心传递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共出动志愿者5586人次,先后开展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样、遗体捐赠及艾滋病预防宣传,关爱孤残儿童、环保、义务家教、心理辅导进社区、陪伴孤寡老人、火车站公共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128次,共志愿无偿为社会服务33675小时,成为马鞍山民间志愿者组织的代表。马鞍山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作为安徽省第一家正式注册的无偿献血志愿者组织,五年来以弘扬“奉献、博爱、人道”精神为宗旨,积极饯行献血救人,出动3280人次志愿者无偿献血,共计献血近百万毫升,协助市中心血站成功地实现了无偿献血由计划模式到志愿无偿模式的转轨,充分保障了马鞍山每年4吨临床用血的安全,协会也因此多次受到了中国红十字总会和卫生部的表彰。随着志愿者活动逐步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志愿服务精神也随志愿服务活动的日益发展壮大而深入人心,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这些志愿者组织通过志愿服务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用行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彰显和弘扬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在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市的志愿服务事业也因此一直处于全省领先行列,然而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志愿者工作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队伍相对匮乏。
志愿者是指那些具有志愿精神,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的人,或者说是不为报酬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志愿者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志愿者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的特征。目前我市的一些志愿者已经具备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将本职工作与志愿工作相混淆,甚至划上了等号。有些志愿者组织的成立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参与人数相对较少,主动请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者更是寥寥无几,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时大都利用工作时间,在志愿者队伍的人员结构和活动内容上也相对单一。
二、志愿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相对较低。
志愿服务活动不仅需要一腔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还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志愿者良好的服务技能与服务水平,决定着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目前,受专业技能的限制,我市的志愿服务范畴大都停留在体能服务上,长效的知识性服务如:义务家教、心理咨询、医疗保健、技能培训等参与的人相对较少,起步较晚。
由此而导致志愿服务项目创新能力差,活力不足。大多数志愿者团队完全依托别人做过的服务项目,难以创新,单纯追求服务次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与志愿者服务结构单
一、水平有限之间的矛盾日趋渐显,这也严重制约了志愿者组织的发展与壮大。
三、志愿服务的领域较窄。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有的服务项目过于单一化,缺乏新颖性。一些志愿者组织习惯于等着上级下命令,搞突击活动,缺乏活动的长效机制,导致志愿服务的“运动化”“活动化”“形式化”“临时化”,缺乏主动性与深入持久的发展机制,这样就严重束缚了志愿者团队的活力。另一方面,一些民间的志愿者团队,缺少发展规划与社会支持,志愿服务大都不经调研,仅凭一时热情“一哄而起”,简单模仿,不能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长效的服务内容,一旦受挫,便“一哄而散”,缺乏稳定性与长效性。
四、志愿服务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效果不理想。
1、是多头管理体制。在志愿者队伍中,青年志愿者归团市委管理,党员志愿者归市直机关工委管理,巾帼志愿者归妇联管理,社区志愿者归民政局管理,红十字志愿者归红十字会管理,各相关的专业志愿者如医疗、法律、禁毒、消防、环保等由各相关业务单位和志愿者组织联合管理,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体制。
2、是登记性质不同。由于目前相关规定没有限制不同形式和性质的志愿者组织,不少团队在无章可循的情况下采取了方便自己的注册形式,因而形成了性质不同的志愿者组织,有的在民政注册,有的在网络上注册,更多的采用挂靠的形式,还有的干脆就没有注册。这样,各志愿者组织便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发展和活动规划,在服务中也大都孤军奋战,缺少横向协作,甚至有时为了争影响和发展还出现相互牵制的现象。
五、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首先,由于政府行政组织下的志愿服务活动相对过多,志愿者组织的自主性较弱。相对于深圳等沿海城市,受长期的体制影响,我们的志愿者组织开展活动大都是按照政府任务要求或是配合大型社会活动开展的,真正面向大众,以社会为主,能够长期开展的经常性活动项目相对较少。其次,志愿者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较为严重。大多数志愿者的服务周期仅维持3—6个月,这其中原因众多,但尤以考评与激励机制不健全为主,志愿者难以体验“受人尊重”和“被人需要”的自我价值所在,不能及时肯定自我,从而导致挫折感增强,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也就难以维持。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市民的志愿服务意识不强。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对社会事务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主动帮助他人、关心社会的服务意识不强,另外广大市民对于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了解,对他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媒体宣传的层面上,真正接触志愿者和感受到志愿服务的较少,更别提和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同时人们对志愿服务的权利与义务理解不清,有的服务对象直接将志愿者视为无偿劳动力使用,而有的志愿者则把志愿服务当成是对服务对象的施舍。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
1、是价值观上没有对志愿服务认可。
2、是舆论宣传力度不够。
3、是针对青少年群体缺乏相应的教育,志愿者后备力量储存不足。
4、是社会信任度不够,市民对志愿服务称赞的同时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疑惑和担心。
二、志愿服务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
由于志愿服务多头管理和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导致政府行为下的志愿服务缺少专项资金,民间的自发志愿服务仅靠志愿者自身捐赠或筹集,而企业体制下的志愿服务又大都带有一定的商业痕迹。由于资金短缺,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培训、管理,志愿者服务中的基本保障都得不到落实,成为制约志愿服务进一步纵深发展的“瓶颈”。这主要是因为:
1、是政府的投入不够,地方财政没有制度化的保障。
2、是在税收制度上没有具体激励措施引导社会与个人捐赠。
3、是没有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多渠道、社会化筹资机制,确保建立起志愿服务的专项公募基金。
三、志愿服务缺乏制度保障。
这主要表现在:
1、是缺乏法律制度保障。由于和志愿服务配套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还不完善,使得志愿服务因缺乏法律支撑,而阻碍了志愿服务的有序发展。
2、是缺乏管理制度保障。首先,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在志愿者组织管理中,由于组织的公益性,导致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流动、退出随意性较大,管理制度上缺乏统一性,政府督导力度不够;其次,缺乏可靠的财政管理监督机制,活动中产生的费用透明度不够,制度约束力不足;最后,缺乏及时有效的培训制度,尤其是新加入的志愿者,很多都没经培训仅凭热情就仓促上岗,导致服务效果不理想。
3、是缺乏社会保障制度。突出表现在志愿者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权力与义务不对称。
四、志愿服务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目前,社会对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主要是采取精神激励方式,靠表彰、给予荣誉、宣传报道事迹等形式。但奖励缺乏针对性,受表彰者虽然获得荣誉,但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影响不大,无法有效解决志愿者后顾之忧,使其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而公众包括新加入的志愿者又感觉榜样距离自己较远,难以够到,难以学习,特别是有极个别的在宣传报道上,对于突出人物过于夸大,造成公众的不信任。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议
志愿服务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转型和公民社会的发育应运而生的,我市十几年来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表明,志愿服务在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环境、树立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志愿者行动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其蕴藏着的巨大发展潜力必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主体的重视,建立健全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登记注册制度,培训制度,服务制度,考评制度,激励制度和资金保障制度,大力发展民间志愿者组织,营造全社会热衷志愿服务活动的氛围,加强党和政府对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领导,才能调动和整合更广泛的社会资源,使志愿服务事业走上规范化、法制化和专业化的轨道。
一、建立健全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登记注册制度,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供合法的身份认可。
首先,积极推进有关制度的完善,尤其是志愿者队伍登记注册制度。统一志愿者登记注册的管理机关、规范内容和程序,整合不同性质的志愿者注册,明确注册后志愿者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协助制定有利于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促使志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可在街道、社区建立志愿者活动站,安排专人负责志愿者的申请接待、注册管理、活动开展、时间累计等工作,促进各志愿者队伍服务基层、服务大众。其次,严把登记注册关,规范执行注册登记程序。让每一个想成为志愿者,想为社会服务的热心人士,都能经过注册申请、逐级审核,最后获得具有统一编号的志愿者注册登记证等程序进行申请注册,以增加志愿者的崇高感和使命感。最后,建立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注册志愿者的信息管理与信息共享,按照志愿者的特点、专长、服务意向、服务时间、服务区域等进行分类,以便充分发挥志愿者的服务潜能。
二、建立健全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培训制度,为提升志愿者服务质量提供智力保障。
培训工作是打造服务能力强,人文素质高的志愿者队伍的关键。对每一个新招募的志愿者,都要进行有关志愿者基本理念、志愿活动发展概况、志愿服务宗旨、发展目标、内部管理制度、志愿服务的相关规定等知识的培训。除此之外,还要在志愿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专业服务技能等方面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对志愿者组织负责人和骨干还要在领导艺术、管理规范、职责分工、运行体系文明礼仪、安全保障、活动创新与策划、宣传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志愿者培训师资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和专家,也可以让资深志愿者和志愿者骨干担当。在培训方式上要不拘一格,注重对志愿者开展服务前和服务中的跟踪培训,服务后的总结培训。培训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例如:举办专题培训班、相互介绍经验、分析总结案例、观摩考察学习等。尽可能坚持定期培训,把志愿者初次培训、阶段性培训和临时性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同时借助社会力量进行培训,从而不断完善志愿者的综合素质,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促使志愿者队伍朝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建立健全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服务制度,为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导向。
1、要不断完善个性化的项目支撑和对特定群体的服务力度。在巩固原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新的服务项目,完善志愿服务内容,不断拓展民主参与服务、社会调查服务、环境保护服务、网络交流服务、关注留守儿童服务、民意沟通服务,并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文化保护与传承服务、公民权益保护服务等项目,逐渐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坚持“社会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使大众真正接受“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口号,借助义务家教、扶弱帮困、健康保健等一批老百姓感兴趣,社会需要的志愿服务项目,来增强志愿服务的实效性。
2、要细化服务项目。如:志愿者组织应根据志愿服务对象设定专人定点、定项目、定时间服务;完善志愿服务承诺制度,明确服务内容、时间和双方的权利、义务;志愿者开展的各项服务不管是针对个人还是社会,都不得是营利性的;规定志愿者每月或每年的最低志愿服务次数和时间累计数。一般每个季度至少服务一次,每年累计服务时间至少20小时等。
四、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考评制度,为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供奖励依据。
首先,制定科学规范的量化评价标准和考评办法,在志愿者登记注册的同时发放《志愿服务培训与工时登记册》,以每次培训和服务的记录、团队评价和负责人的签名认可,结合被服务对象的评价为主要考评依据,探索以志愿服务时间、团队鉴定、服务对象评价为标准的志愿服务社会评价办法。其次,把服务记录与考评结果整理后定期公布在志愿者网站供大家监督并存档,每年总结评比,按服务小时总量记载与服务贡献作为申请各级表彰的依据。最后,为了鼓励更多的公民和企业单位不拘形式的参与志愿服务,对于慈善捐赠、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赠、遗体捐赠、见义勇为等都可视为参与志愿服务,可根据其行为的社会影响作为表彰奖励的依据。
五、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激励制度,为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供动力机制。
激励机制是保证志愿者参与长期化的前提。尽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并不是以求得回报为目的,但作为对志愿服务行为的一种褒奖,激励机制的规范、完善,则体现了社会对志愿服务行为的重视和肯定。
1、要强化志愿者的自我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自我价值激励;自我成就激励;自我提升激励;自我快乐激励四个方面。惟有让志愿者真正感受到受人尊重和被人需要的自我价值所在,才能保持志愿者参与行为的内在动力。
2、要建立多层次、多样式、全方位的志愿者表彰奖励制度。对志愿者的奉献,应当及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奖励,肯定的方式可以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进行。如:每年开展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星级志愿者评定表彰(对特别杰出的志愿者可考虑设立颁发“志愿服务马鞍山市长奖”)、媒体报道、制作期刊宣传;鼓励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有志愿服务经历且表现突出者,并作为评先创优的重要条件;也可以通过享受待遇优先等方式,比如对有特殊贡献的志愿者可争取一些社会服务设施的褒奖(如免费办理公交卡、赠送采石矶公园年票等),窗口单位的优先被服务权(购买车票等),商家免费办理贵宾卡、消费打折卡等含概志愿者生活范畴的人性化服务;对于自主创业的志愿者,可以采取免费技能培训、提供小额贴息创业贷款支持等措施体现。由于人的需求是多变的,因此激励方式也要不断创新。
3、要建立志愿者服务“储蓄”制度。积极推广“志愿服务时间储蓄”、“互助服务”等有效形式,把提供志愿服务与优先享受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在志愿者自身或家人需要社会提供帮助时优先得到志愿服务,从而使志愿服务成为“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储蓄良性模式,以吸引更多的市民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
六、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社会和资金保障制度,为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建立社会化的保障制度,在组织与社会化机构间建立明确的分工机制,联合保险机构,为志愿者服务期间进行意外伤害保险;联合快餐公司,为志愿者解决服务期间用餐问题;联合医疗机构,制定志愿者户外健康保障方案;组织志愿者律师,为志愿者提供法律保障。
建立资金保障制度,政府重视下财政设立专项志愿服务资金;在对于捐助志愿者事业的企业和个人减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前提下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志愿服务基金;鼓励企事业单位、公募性基金会和公民个人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资助;针对大型的社会性服务活动,可考虑采取有偿服务,把服务获取的资金作为志愿者长效服务项目的运作经费。
七、大力发展民间志愿者组织,协助其规范自身管理与运作,为民间志愿者队伍建设提供组织支持。
政府要鼓励有爱心、有一定社会美誉度的公民组建志愿者队伍,由于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有着不同年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的背景,为了更好的发挥不同志愿者群体的潜能,提高志愿服务的成效,达到人力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应该帮助他们落实固定办公场所,健全制度,招募人员,指导他们对志愿者信息的采集,登记和注册,变原有的政府直接管理为协调支持。在志愿者培训和骨干人才的能力提升上给予帮助,重点突出服务技能培训和以精神激励为主的管理特色,多给这些志愿者组织以保障和扶持,以体现政府对志愿者的关心爱护,这样也会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社会公益服务中来。
八、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营造全社会热衷志愿服务活动的氛围。
大力借助舆论渠道,抓住典型、注重形式、广泛宣传,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报告会、文化橱窗等形式,尤其是通过网络(具有时效性强,宣传面广,受众群体多样性,不受地域限制,互动性强,并且能够提高社会的监督能力)来宣传志愿服务精神,以丰富生动的真实活动感染大众,以触手可及的平民人物影响大众,来塑造志愿者的良好形象,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在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和理念方面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如,在中小学开设义务志愿服务教育课程,结合中学生社会实践,为其提供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平台;号召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一个公民身份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带动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努力培育全民终身志愿服务意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使公益观念、志愿精神深入人心,从而激发广大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光荣的良好氛围。
九、加强党和政府对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领导,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对于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认识,不断提升对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督导能力。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志愿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将发展志愿者事业纳入全局工作计划,成立科学高效的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同时要协调好各类志愿者队伍的领导,按照因地制宜、统一管理、保持相对独立的原则,建立一个统一的志愿者服务主管部门,改变现有政出多门、缺乏协调、各自为战的状况。最后,还要加强对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文化环境领导。要紧紧围绕“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文化宣传设施,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的知识、技巧、项目、意义以及在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使志愿服务的价值得到认可,精神得到弘扬。
综上所述,马鞍山志愿服务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虽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要走的路还很长,希望借此通过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发展得更加成熟。这对于我们建立和谐社会,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融洽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马鞍山爱心传递志愿者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