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山绿水铸文明——XXX单位两个文明建设纪实
山,青翠高峻,连绵不绝!
水,微波荡漾,婉约文静!
在这山水相隔、自然和谐的世界里,一支年轻的队伍正踏着前人从未走过的步伐,建立起雄伟壮观的大坝、碧波荡漾的水库,让万方洪水变害为宝,让万伏电流穿山而出,用青春、辛勤和汗水开拓出了一条水电建设的康庄大道。
从局办公楼到食堂到招待所到宿舍,这里都是一条条干净整齐,两侧绿树成荫的道路,路旁,错落有致的是一个个争奇斗艳、姹紫嫣红的花坛。透过这层层美丽的绿树红花,代表着XXX人精神的“团结、奉献、务实、创新”的八个大字昂然而立。就是在这个离城区30多公里的山旮旯里,XXX人用自己的忠诚和奉献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
十多年来,该局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先导,以“提高企业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从自身的优势条件出发,抓住企业核心产品,强化产业发展战略、品牌经营战略、市场发展战略、资本经营战略,带动了整个XXX的发展,企业经济规模迅速扩张。十三年实现累计产值1.3亿元,上交国家利税1070万元。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局下辖3个公司和3个管理所,基本形成了电力生产、水电安装、物业管理、化工生产等以电力为主、多元化发展的产业格局。企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企业先后荣获“省园林式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省模范职工之家”、“省级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成为了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
产业发展篇——高瞻远瞩
1986年10月,XXX水电站工程正式动工,1992年5月三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电站总装机容量2.4万千瓦,年发电量7260万kwh。1996年前,由于贷款建站,负债重,电价低,XXX一直过着贷款还息、连年亏损的日子,为了摆脱困境,谋求发展,多年来,XXX人始终没有停止过探索和开拓。1997年,通过与市化工厂联合组建“市电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及以后与电力部门的一系列合作,做活了电力产业文章,提高了电价,实现了还息不贷款,还本新起步。从此之后XXX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业中去,积极发展其它产业。
1999年,XXX凭借自己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成立了水利水电工程公司。积极向外开拓水电站安装工程和房建水电安装业务。2002年,实现产值180余万元。
1999年7月,经过半年多的考察论证,投资100多万元引进一条年产300吨的三氮唑生产线,成立了长沙金本化工公司。由于缺乏市场运作经验,当年仅实现产值38万元。经过几年市场考验和竞争的磨砺,XXX人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成功将“价低质高”的三氮唑产品打入市场,并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产值年年攀升,至2002年年产值达300万元,2003年上半年就实现产值300多万元。
2001年,全国大小城市掀起一股物业管理之风,面对浏阳市物业管理的广阔前景,XXX人抢占先机,于当年10月,成立了XXX物业管理公司。XXX人凭着“敢想、敢干、敢担风险”的创业精神,遵循“忠于业主、坚守诚信”的方针,成功地对外承接了市委机关大院、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人民医院等20多个物业小区,物业管理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占浏阳市场的70%,创经营产值近200万元。同时,该公司还为社会安排下岗职工近200余人,创造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是XXX人生命的精神脊梁。任何时候,他们都不会停止追求和奋进的脚步。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对中国的入世,为了促进XXX的腾飞和发展壮大,XXX局党委、局务会反复研究,深思熟虑,花近三个月时间,制定了XXX第一个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做强发电业,做大化工、物业、水电安装业,做好供水业”的产业发展战略。从1999年开始,XXX组织有关专家,着手研究XXX——长沙供水工程项目,经过几年来的全面考察和综合研究,国家计委于2001年11月14日批准该项目正式立项。该项目是造福于长沙市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为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将为XXX跨越式发展提供历史性机遇。经过XXX人五年来的艰苦创业和开拓进取,XXX基本形成了一个电力生产、水电安装、物业管理、精细化工供水等产业于一体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为实现XXX的大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创新篇——追求卓越
能否有效地创新,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一个传统的国有企业,XXX没有在体制的泥坑里挣扎,而是在改革和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改革和创新成为了XXX实现企业腾飞的又一重大举措。
观念创新激活生产力。1997年以前,由于企业多年亏损,职工中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XXX及时开展“创造条件、敢为人先”和“不找市长找市场”等市场观念教育,提出了“只有创业,没有守业”的生存理念。提出了“团结、奉献、务实、创新”的XXX精神,很快振奋了职工精神。当企业取得较好效益时,一部分干部职工产生了“自我感觉良好”、“小进则满”的盲目乐观思想和自满松劲情绪,局长HHH提出“跳出XXX看XXX”、“对照先进找差距”的口号,开展深入的反骄破满、不断进取的思想教育。终于打造出了一支思想开放、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干部员工队伍。
管理创新解放生产力。近几年,XXX在严格管理堵漏洞的同时,不断引入市场机制,进行管理创新。一是精简机构,减员增效。从2000年开始改革,每年都要组织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上岗考试,逐步形成了中层干部“凡进必考”和员工岗位“凡聘必竞”的用人新机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报酬分配新机制。作为一个国有企业,XXX一直按事业单位管理,档案工资一直沿袭了十多年,严重阻碍了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为此,全局提出“等级差别”分配理念,打破了档案工资制,实行了岗位工资制、岗位年薪制、考核效益工资制等多种工资制形式,待遇逐步向管理者、风险承担者倾斜,大大提高了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全面推进目标管理考核,将全局总目标任务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进行量化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基本做到了分工明确、权责清晰、赏罚分明。同时,还积极引进海尔的OEC管理模式、日清月结制及50/50原则,加大员工考核力度,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四是为进一步提高化工公司、工程公司、物业公司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增强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在三个公司及局机关积极推行了ISO9001体系认证工作,并顺利取得了ISO9001质量认证书。从而为打造XXX品牌提供了可靠保证。
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自1992年,三台机组投产后,在发电运行中多次出现机组定子烧坏等事故,严重影响了发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为此,XXX组织专门技术力量积极研讨技术改造方案,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1998年投资300万元,成功地对1#、2#机组进行技术改造,效果明显。为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的步伐,1999年,职代会讨论通过《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相继建立了水情自报和洪水调度系统。2001年,成功实现了自动化元件改造和计算机监控系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化工公司通过积极与科研院所和专家教授合作,实现了产品工艺、三氮唑母液脱色的科技攻关项目,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企业文化篇——塑造企业之魂
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竞争。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加入WTO的新挑战,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理念的营造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受到企业关注。近几年来,XXX人一直精心培育XXX企业文化,确立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局长XXX说:“企业的本质是人,企业是由拥有希望和梦想的人组成的集合体,个人的希望和梦想又与企业远大目标息息相关,为每个员工创造事业成功的条件,才能产生群体的活力和动力”。在“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共同价值观和“诚信、创新、敬业、团队”的企业精神的引导下,在商品价值之外,赋予XXX品牌和产品更多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充实进更为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在人本管理思想的指导下,XXX狠抓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管理,建立了一套能够推进企业发展的吸引人才、开发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建立起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三年来,XXX共引进电力、企业管理、化工、财务、文秘等10多名大专院校毕业生,共选派27名干部员工到湘潭大学、湖南大学、河海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脱产培训,共举办理英语培训班、理论读书班、电脑培训班、文秘培训班、电力业务知识培训班等10多期。同时邀请教授专家来XXX授课5次,切实提高了干部员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XXX人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局党、工青妇组织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目标,以企业文化为主线,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共产党员示范岗、模范职工之家、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五好文明家庭等各项创建活动,推动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提升了XXX企业形象。同时,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完善文化娱乐设施,修建了功能齐全的舞厅,完善了健身房、娱乐室、运动场等设施。工、青、妇各组织经常开展排球赛、乒乓球赛、篮球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大大丰富了干部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了职工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汪水。XXX,这只振翅高飞的雄鹰,将孜孜以求,与时俱进,从产业、管理、品牌、效益上加快XXX的建设步伐,力争把XXX建设成为一个集发电、供水、水利水电安装、物业管理、精细化工于一体的高起点、多元化、外向型的现代化企业。毋容置疑,XXX的前景将更加灿烂,明天会更加美好。
第二篇:青山绿水高速路文明服务助腾飞
青山绿水高速路文明服务助腾飞
——伊春高速公路管理处工作标准化创建纪实
伊春高速公路管理处座落在风景秀丽、享有“红松故乡”、“林都明珠”美誉的伊春市北山脚下,伊春河畔,伊春市开发新区内,东与伊春市委、市政府毗邻,南靠伊绥高速公路。前身为黑龙江省鹤伊公路管理处,成立于2000年,十年多的发展,注定成为伊春处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打开成长的厚重历史,展现人们面前的是:用思想凝聚力量,实现了班子建设上的新提高;用培训提升素质,实现了人才建设上的新突破;用制度强化管理,实现了队伍建设上的新面貌。一面面锦旗、一座座奖杯、一幅幅的奖状、一段段佳话,彰显了全体伊春人勇于吃苦、善于拼搏、敢为人先的时代风范,谱写了高速人在收费、养护、路政、经营、服务领域大有作为的新篇章。
全省公路建设三年决战胜利结束后,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志杰提出的“更加注重管理、更加注重服务、更加注重安全、更加注重效益”要求和省局提出的“五大目标,八项任务”的工作部署,伊春处以争创工作标准化创建活动为载体,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跨越,用标准化创建活动充实到全处各项工作之中,有效地推动了全处各项工作的开展,圆满完成了省厅、省局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切实把创建标准化工作摆上重要日程
走上高速公路管理岗位之后,我们就把标准化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持久、系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做到了“四个到位”。
(一)准确把握创建实质,从认识上到位。随着全省收费公路实行区域化管理步伐的加快,为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各项工作快速发展,处党委把标准化创建活动摆上重要日程,提出了“一张白纸书写最美的图画”的口号,全面开展“标准化创建大讨论”活动,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收费人员从业标准》、《路政人员执法规范》以及争创文明示范窗口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培训活动,使干部职工对全处规章制度等内容熟记于心。同时充分利用电视、简报、板报等媒体广泛宣传标准化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及知识,通过学习教育,使全处上下对标准化创建工作的认识更加明确,创建思路更加清晰,职工参与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二)建立完善领导机构,从组织上到位。成立了由处党委班子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标准化创建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基层单位也都建立起一把手责任机制和目标管理机制。处、站两级班子坚持标准化创建与具体业务工作“三个定期”和“四个同步”(“三个定期”,即定期讨论研究创建工作,定期听取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定期督促、检查、指导,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四个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奖惩)。把标准化创建工作纳入各级党政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有效促进了标准化创建工作的落实。
(三)营造浓厚创建氛围,从宣传上到位。宣传上做到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形成人人主动参与的局面,推进了创建活动的开展。伊绥高速开通运营收费以来,伊春处在省厅、省局和伊春市当地的主流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稿件,展现了标准化服务窗口形象。在省厅和省局刊物上发表信息180余篇,在《伊春日报》上刊登8篇,在省局网站和我处内部网站分别上传信息270余条,在厅交通简报上刊登信息30余条,在《黑龙江日报》刊登了《解开心结增干劲、全员转岗无杂音》的报导,为我处高速公路管理标准化创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确保活动深入开展,从制度上到位。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按照创建标准化工作的需要,我们集中人员对全处各项管理制度重新进行了梳理和修订,在修订过程中组织相关人员对各项管理制度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和讨论工作,出台《管理制度》、《 岗位职责》两部汇编(试行本),共制定出安全职责43项,岗位职责59项,工作流程程序46项,并对各部 1
分汇编内容进行了详细充实。随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不断变化,很多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还会随着形势的变化需要进一步完善,有些制度还需要重新制定,我们将密切关注省局近期出台的相关制度,避免我们制定的制度与省局出台的制度相抵触,同时对我单位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力求形成用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的良性机制。
二、以人为本,强化教育,努力建设一支标准化的干部职工队伍
我们通过开展半军事化管理活动,打造良好的收费服务窗口为载体,大力地提升优质化服务水平,同时以业务培训为依托,以理论辅导和岗位练兵为手段,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标准化创建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素质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标准化创建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一是认真理顺和处理党委会、党委扩大会和行政办公会的关系,党政班子做到了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形成了合力。严格执行党委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和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二是班子成员坚持每月抽出一定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通过现场办公、专题推进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及时了解和解决基层工作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三是抓好廉政建设,认真学习和落实《廉政准则》,每年年初都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向职工公开廉政承诺,设立投诉、举报信箱,公开举报电话,接受职工监督。
(二)大力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以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中心,以夯基础、保稳定、促和谐和提高工作水平为切入点,继续保持昂扬的士气,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进一步提高全处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品行好、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职工队伍。二是健全培训体系,切实加强宏观管理。积极服从服务于全省交通改革大局,加大对《公路法》、《行政许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公路养护、路政执法等业务理论培训力度。密切结合职工岗位的变化,本着学有所用的原则,建立培训教育制度,严肃学习纪律,把职工培训教育作为对优秀职工的一种奖励,引导职工积极工作,参加培训,实现进步,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培训机制。三是通过培训选拔人才。组织干部职工学习高速公路收费、路政、养护等业务理论知识,对综合素质、工作成效表现比较好的,在安排工作上要给予优先考虑,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
三、开拓进取、务实高效,推动标准化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一)立足于中心工作,开拓通行费征收崭新局面
充分借鉴了其他兄弟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尽最大努力,挖最大潜能,重点封好、看管好可逃费道口,控制好免费车,人情车,保证应收尽收。通过下发了《收费稽查管理办法》,用制度管理收费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强化了内部稽查力度。发挥处、站监控中心的职能,加大稽查频率和力度,推行了稽查连带制度,严防“跑、冒、漏”现象的发生,减少费源流失。根据设定的收费目标,将收费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到每个收费站,再具体落实到收费班组和每一名收费员,对任务完成好的单位和人员予以奖励。同时抓住伊春地区黄金旅游季节适时组织收费会战,保持通行费征收稳步增长,密切关注收费系统的运行情况,对易出现的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确保收费系统运转正常。
(二)树立全处“一盘棋”思想,全面提高养护工作规范化水平
针对林区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不同,我们在入冬前就成立了除雪保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科学的除雪保通预案,提前做好除雪机械的维修、保养,合理配备了除雪人员和应急除雪物资的储备。2011年冬季全处克服了林区降雪量大、次数频繁、机械操作手新和人员不足等困难,共清除暴雪2场,大雪4场,中雪6场,小雪16场,确保了公路畅通无阻。在做好除雪保通工作的同时,我们密切关注公路沿线冰壶对伊绥高速通行造成的影响,及时采取人工设置围堰堵截、浇注冰坝与刨冰运输的方式,有效地遏制了冰湖的蔓延发展,确保了冰湖附近桥涵等构造物及行车安全。今年春季,按照省局的安排,我们对沿线设施的损坏情况和路基、路面、桥涵病害情况进行全面的徒步调查,做好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同时对沿线损坏的设施进行及时维修,保证公路设施的完好,达到公路养护标准。我们还注重养护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加强和重视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手的选拔、培训工作的同时,做到以老带新,相互切磋,提高操作水平,切实提高养护质量。
(三)规范路政执法程序,有效保护公路建设成果
按照厅党组和局党委的要求组建了全处路政管理机构,配置了标准化的路政执法装备,路政管理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一是加大路政巡查力度,对重点路段加大巡查频率,及时发现和处置损坏路政行为和不安全行车隐患。二是开展了高速公路法律、法规宣传月活动,向司乘人员发放了《致伊绥高速公路沿线各企事业单位及居民的公开信》1000余份、“便民服务卡”2000余张,提高了路政执法的影响力。在各收费站设立宣传台、悬挂宣传横幅20余条,还利用桥体、可变电子情报板等广泛宣传,使宣传工作扎实有效。三是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开展了“铁锤”清拆行动。对管辖段建筑控制区范围内的各种违法建筑、非公路标志以及影响行车安全和公路美观的各种设施,分阶段集中开展清拆行动。四是加强路政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通过强化相关人员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杜绝了路政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不文明和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四)争创优质服务窗口,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为切实为社会提供良好的通行环境,我们在创新服务内容,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推动了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通过收费站“星级” 评比来促进服务工作。我们成立了考核评比领导小组,依据省局下发的《收费站、收费员考核评比办法》,进一步细化“星级”收费站和收费人员考核办法,制定全方位涵盖收费站管理和服务的考核评比细则,严格考核,严格奖惩,确保管理有提升、服务有提升、形象有提升。二是在各收费站开展文明服务的“12345”工程活动。即一个目标,打造“伊春高速服务品牌”;两个一流,语言形象争一流、环境建设争一流;三个声音,车来有迎声、询问有回声、车走有送声;四个心,努力学习持恒心、工作繁重有耐心、热忱服务献爱心、遇到困难增信心;五个一样,白天晚上一个样、大车小车一个样、忙与不忙一个样、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心情好与不好一个样。三是开展“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新方式的实践活动,强化文明礼仪知识学习,促使懂礼貌、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蔚然成风。
日月的积累蓄积着伊春人对收费公路不变的情怀,随着全省高速公路区域化管理工作的部署,伊春人将担负起更加艰巨的重任。展望未来,挑战与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对此,全处广大员工将牢记嘱托,不辱使命,努力开创高速公路“养护科学化、收费规范化、经营市场化、服务优质化”的管理新局面。
天道酬勤、只争朝夕,全处广大党员干部在省厅党组和省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百倍的信心,昂扬的斗志,崭新的姿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大发展,携手奔向高速公路管理的新天地,谱写出更加绚烂、更加动人的华彩乐章。
(黑龙江省伊春高速公路管理处党委办公室 葛照玉)
第三篇:文明城纪实
满洲里创建全国文明城纪实
2009年1月20日,北京。一个检阅并展现全国文明建设成果的盛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素有“东亚之窗”美誉的边城满洲里,作为此次获得殊荣的两个县级城市之一,领享了大会由衷祝贺的热烈掌声!这是内蒙古继包头市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更是全国唯一一个获得此项荣誉的口岸城市。
这标志着满洲里三十万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戮力同心,众志成城,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动力,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既适宜居住又适宜创业的城市为目标,强化“软硬件”建设,打造特色文化,我市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荣誉饱含边城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和辛勤的汗水。这一荣誉,也将永远激励边城人不断前行,因为创建文明永无止境。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就让我们一同把镜头摇向历史的昨天。请看《满洲里创建全国文明城纪实》决策篇● 誓夺金牌 让口岸文明之花愈开愈艳
满洲里座落在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南濒呼伦之水,西临蒙古国,北接俄罗斯。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通商条件,使这里成为中国最为闻名的通商口岸、旅游胜地、文明之城、异域风情之乡。
“它是一座小城,却磅礴大气;它是一座边城,却充满朝气;它是一座经济富裕的城市,却没有浮躁之气。它是鸡鸣三国的口岸城市,融三国文化风情,闻名中外的东亚之窗——满洲里”。
这些来自于冯骥才、易中天等专家学者在2006CCTV中国十大魅力城市颁奖典礼上对满洲里的盛赞之词,是对满洲里文明状态的最佳描述。
如果说满洲里口岸的形成,是满洲里城市文明的肇始之时的话,那么,1992年满洲里被国务院确认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的15年间,则是满洲里走向现代文明发展之时。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张家港成为文明城市典型时,满洲里人便自加压力把创建卫生城市的目标定位调整为大力争创文明城市。
自1992年成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以来,满洲里作为国家和自治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外友好往来日益频繁,经贸合作成果显著,口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口岸地位日益凸现,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综合市力大大增强,一个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特别是1999年以来,满洲里人再识市情,适时果断提出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突出抓口岸”的工作方针和“扩大经济总量,建好口岸城市”的发展主题,先后实施了口岸环境治理年、招商引资攻坚年、城市建设管理年、口岸名城营销年、工业经济提速提效年、俄罗斯年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扎实推进了“干部知识更新工程”、“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工程”、“弱势群体脱贫工程”。满洲里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主线,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优美环境、维护优良秩序、提供优质服务、丰富文化生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在建设、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和深化自治区星级文明城和全国文明城创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随之诞生的“中俄蒙国际旅游节”、“ 中俄蒙国际冰雪节”、“中俄蒙国际选美大赛”等节庆活动成为我市营销城市的品牌,极大的提高了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城市品牌造就品牌城市,品牌城市衍生新的城市品牌。1996年,在拥有了闪亮的城市品牌同时,满洲里站在新的起点,瞄准新的目标,实现城市品牌新的跨越。“五星级、七星级、八星级、九星级文明城市”、“十佳文明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全国文明口岸”、“中国优秀旅游城市”、“CCTV2006魅力城市”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翻开城市档案:一个又一个的光荣称号,记载着她的文明历程。这无疑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承载着一系列荣誉的满洲里并没有因此停下创建文明的脚步。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秉承“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理念,励精图治,勇创一流,自加压力,唯标誓夺。
如何让满洲里口岸文明之花愈开愈艳,让满洲里的文明城创建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5年9月,就在中央文明委正式评选出了首届“全国文明城市”之后,满洲里市委、市政府认真分析创建基础和条件,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提出满洲里的文明创建有起点、没终点,我们要向更高的目标——全国文明城市冲刺!在2002年获得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的基础上,2006年全面发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3年攻坚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3年多的集中创建工作历经了2005年5月-2006年6月的规划部署、全面发动,2006年6月—2007年12月底对标达标、全面实施落实,2008年1月—7月初的巩固提高和迎检自查,2008年7月-9月的迎检组织四大工作步骤,取得了高点启动、组织到位、设计科学、特色鲜明、环环相扣、波浪推进、实效突出的创建成绩。
“满洲里追求文明永不满足、永无止境。”一句肺腑之言给这座激情城市无悔的追求,也为今后一千多个日夜的拼搏奋斗注入了无穷的力量。2006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精神文明委作出支持满洲里市作为全区唯一的候选城市参评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的部署,随即,满洲里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四大班子领导为副组长、各责任单位为成员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办公室,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副组长,主抓创建工作。各责任单位分别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由公安局、建设局、执法局、交通局、环保局、教育局、工商局、档案局等10个部门抽调的副职组成的工作推进组,确保各项创建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党政班子合力抓、干部群众共同抓、专门机构具体抓的良好工作格局。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主线,以“三大工程”为载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在建设、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和深化自治区星级文明城和全国文明城创建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市委宣传部认真组织调研,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远战略意义、现实意义和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从政治上、大局上、战略上认真把握分析、吃透精髓、深刻理解,从而找准重点看准问题,突出措施,做到领先一步,抢前抓早。借鉴张家港、大连、青岛等十几个城市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以创建自治区星级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统筹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科普示范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创建的“一城带五城、六城联创”格局,认真制定了《满洲里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规划》,编制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06-2008规划》和2006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受到市委高度肯定并予以转发,从2006年开始连续3年印发了性实施方案。规划和方案科学分析文明城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客观分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助推作用,把握制约创建的重大问题,用系统论的观点突出重点,未雨绸缪,超前思考,超前运作,高点启动,全程控制。并围绕建设高效廉洁的城市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生态型的城市环境、文明型的居民素质、学习型的城市风气、多元型的城市文化,突出重在做实、重在群众参与,千方百计推进创建工作,为创建成功奠定了科学的基础。2006年5月1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2200人参加的规模空前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誓师动员大会,30万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
措施篇: 多管齐下营造文明环境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的最高荣誉,是最闪亮的城市名片,与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相比,要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难度较大、要求更高。自创建全国文明城的号角吹响后,满洲里的创建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为了这一荣誉,满洲里与其他100多个申报创建的城市竞逐。面对《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近120个细目内容,280多项指标,逐一对照逐一改进,满洲里人踏上了历时3年之久的“创城”之路。
深入发动—— 全民参与共创建
市民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主体,只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广大市民既是城市文明的建设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城市文明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满洲里在创建文明城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提高市民素质贯穿创建活动的全过程。
为了让全市各族人民投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动中;为了让全市各行各业和全体市民形成合力;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与阶段总结及再动员大会,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分解任务,明确分工,形成浓烈的创建氛围,规划部署2006、2007创建任务。组织实施2006《满洲里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和《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工程实施方案》,满洲里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加大宣传力度,号召全体市民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己任,紧紧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满洲里美好家园的目标,迅速行动起来,以主人翁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积极投入到“创建文明城、争做文明人”活动中。镜头一:采访单位职工 镜头二:采访市民 镜头三:采访清洁工人
这只是我市“城市清洁日”的几个画面,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1000个日子里,每一天都是边城的“城市清洁日”,每一天都有无数个边城人创建全国文明城的画面。2007年5月,为扎实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市创建办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代表和社区代表中聘请50名责任心强、敢管敢说的文明监督员,重点对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乱丢废物、踩踏花草、喧哗吵闹、违反交通规则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和劝告。从此以后,在边城出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佩戴着“文明监督员”胸卡,徘徊在重要的商业繁华区、公共场所、街道,当你顺手把废弃垃圾丢在路上的时候,当你随意穿行马路的时候,当你有了各种各样不文明的举动的时候,他们适时出现并对你进行监督和劝告。他们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他们将各种不文明行为反馈给市创建办,为全市的文明争创工作建言献策。
2007年5月20日,市创建办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十佳文明市民”、“十佳文明窗口单位”、“十佳文明执法单位”、“十佳诚信个体工商户”、“十佳文明出租车司机”的“五十佳”评选活动的通知》,5月26日,市创建办又下发了《关于开展花园式单位和花园式社区活动的通知》,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窗口、文明社区等群众性争创活动在全市范围内相继展开。5月21日,市创建办发放《满洲里市市民不文明行为调查问卷》500份、《满洲里市文明城市测评调查问卷》500份,超前规划设计,运用发放问卷的形式测评群众的知晓率、满意度。5月22日,市创建办下发了《深入实施市民文明素质实践活动意见》,印发了《创建标语与温馨提示100句》。5月23日,市创建办协调中国移动满洲里分公司、中国联通满洲里分公司、中国网通分公司给移动电话用户群发短信,号召全市人民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水平,加强辖区范围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5月25日,市创建办下发了《关于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各区将利用一个月时间重点加强城市环境管理、食品卫生管理和外来人口管理,大力推进城市“牛皮癣”、卫生死角、不文明交通行为、食品卫生、公共安全环境、社会治安环境、城乡卫生等七大方面的整治。5月28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在《满洲里报》、《满洲里报·学生刊》举办“做文明市民树文明新风”知识答题活动,营造浓厚氛围,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
着力宣传为民创建和创建为民,调动广大群众创建积极性。坚持“为群众着想,帮群众办事,让群众参与,请群众监督,使群众满意”的思路,不断加强创建工作的群众基础。在市委宣传部的统筹下开展了为民办实事集中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宣传、职工文化艺术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问卷调查”、创建宣讲、简报工作等形式,宣传了“创建为民、为民创建”的工作导向和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决策水平与民心工程的成效,充分调动了广大市民的创建积极性。使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深入人心,广大市民对创建工作达成了共识,同时树立了创建工作的必胜信心。对标达标 —— 迎难而上解难题
2007年5月到12月是满洲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对标达标、全面实施、巩固提高阶段。结合星级文明城迎检和新版测评体系试行工作,我市狠抓对标达标和固强补弱。2007年全年印发了4期创建全国文明城督查报告和179份催办通知书,明确整改目标、措施、责任、时限;深入基层和窗口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和督办,累计现场督办181次。对2006年以来全市所有创建材料进行跟踪收集,派专人分组逐一深入所有相关单位面对面指导催办,对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3000多份近13000多页档案资料进行了规范化立卷建档。市创建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区、各职能部门,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和市创建方案中的任务目标和要求,认真排找差距、落实措施,对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组织专项治理、对标达标,固强补弱,重点攻坚,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各项任务的牵头单位负起责任,对未达标的项目指标抓紧改进。建立专项推进的责任体系,坚持分类达标,分组推进,分层管理。各区、各部门根据自身所承担的创建工作进行重新梳理,进行自查,对标达标,确保创建工作万无一失。
迎检自查—— 寻找差距再冲刺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有7类测评项目、108项测评内容、271项测评标准。全市各责任单位去除电子邮箱共性指标,合计承担775项测评科目、2100多项达标任务,采用6种方法采集测评数据。根据验收情况看,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整改提高。” 2008年1月初以来,满洲里全市各区、各部门根据自身所承担的创建工作进行重新梳理,进行自查,对标达标,对前一阶段的创建工作进行分析总结,重点解决落实长效管理的问题。随后,创建领导小组在进行暗访和抽查的基础上,组织全市模拟检查,自我测评,针对薄弱环节,及时整改提高,做到软件建设高水平达标,硬件建设高质量达标,出典型、出精品、出亮点。
满洲里创建工作历经了强势发动、对标达标、专项整治几个阶段,开展了艰苦细致的创建达标和攻坚克难的创造性工作,针对测评标准,能巩固提高的得到了全面加强,能规范改进的千方百计地进行了充实提高,顺利完成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阶段性目标任务,随之进入了达标攻坚、模拟测评和迎检冲刺关键时期。
迎检自查,寻找差距,满洲里全市上下充分认识了激烈的创建竞争态势。2008年具备参评申报资格的全国共有127个城市,各省区市能推荐参评的各类城市将有广州、杭州、昆明、等70多个城市,大多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满洲里市将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典型苏州昆山市等14个县级市竞争唯一的县级市指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敢打硬仗的精神,自加压力,知难而进,以更高的标准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对标达标,推进专项整治,全面提高工作水平,提升城市整体文明形象。自查自纠,固强补弱,实施整改,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所有责任单位开始了新一轮的自查工作。
全市各级各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必胜信心,知难而进,以超常规的办法和思路,以非常的举措和责任制度,解决了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妥善处理工作推动中的问题、纠纷和矛盾,深入群众之中排忧解难,从而提升了各项工作的群众满意度。为迎检测评创造了有利条件。
成效篇:●开展文明创建边城大变化
2005年到2008,对满洲里来说,是一个超越自我的年份。发扬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满洲里以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核心,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争做文明公民为载体,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满洲里变了,变得人居环境更美了,变得更文明了,也变得越来越有内涵了。在“赶考”文明的过程中,满洲里收获了骄人的成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通过一系列创建工作重大举措,全面有效地落实了全国文明城市“六大环境,一大创建活动”标准,有力助推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确立了满洲里口岸在远东和西伯利亚中国形象代言人的地位。
一组数据令人自豪和振奋(图表字幕):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是2005年的1.7倍;
财政总收入完成27.4亿元,是2005年的2.7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是2005年的1.5倍; 口岸过货量完成2411万吨,是2005年的1.4倍;
为国家上缴关税、代征税92.7亿元,是2005年的2.3倍。财政总收入突破27.4亿元,增长36.4%,仅有730平方公里的满洲里财政规模远远超越内蒙古阿拉善盟和兴安盟,而且增幅位列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之首;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元,增长16.8%;
口岸过货量2411万吨,稳居全国陆路口岸之最;
旅游总人数达到470万人次,增长16.1%,相当于西藏全境一年的旅游总量;
一组荣誉折射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进程。
今天的满洲里经济活、环境优、人心齐、特色浓、生活富、人气旺;
今天的满洲里文明之风拂面,和谐氛围浓厚;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主旋律,在边城30万各族人民的实践中被演绎得豪情满怀,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满洲里正向我们走来。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伟大实践中,满洲里人不断优化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成功地拓展了大通道建设,使满洲里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和对俄蒙以及欧洲开放的前沿基地,在对外开放、对外经贸、进口能源、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文化交流方面担当了特殊使命与职责,书写着多姿多彩的现代地缘文明。深入实施了“大通关”工程,大力构建立体化疏运体系。相继开通国际、国内航线11条,旅客吞吐量突破12万人次,国际航空口岸即将正式对外开放。铁路、公路口岸年通过能力分别达到1.2亿吨和350万吨。
2007年进口疏运木材1140万立方米,石油890万吨。新国际货场项目破土动工,将建成集装箱、特货、快运、矿产品、散货、化工品、汽车机械等七大专业货场,项目建成后满洲里口岸年换装能力可达7000万吨。
在陆桥功能文明和大通道建设中,满洲里既注重硬件设施,又有效提升了软环境水平。同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合作开办了满洲里发展论坛、清华名家论坛,面向全市干部连续三年实施了“干部知识更新工程”,推进了软环境和机关作风建设,并开展了万人测评“民评官”活动,创造性实行了“干的好坏由百姓评说”制度,营造了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社会氛围,政务环境得到优化,高效、为民、务实的政府形象深得民心。
作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在大通道建设中,营造了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近年实施了“平安满洲里”工程,建立了昼夜网格化巡逻机制,治安数字化建设取得进展,成千上万的“电子警察”布置在城市重要点位,外来投资者和市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形成了“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社会环境。漫步在满洲里的街头,你会看到市民悠闲地生活,看到俄罗斯人放心购物,看到外地游客满意的笑脸,这里无时无刻不让你感受到安全、祥和、和谐、文明。
在大通道建设中,城市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吸引力、集聚力和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几年来,满洲里先后建立了铁路联检联运大厅、服务经济大厅、旅游外事服务大厅等十一个“一站式”服务场所,减少了审批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优化投资软环境;大力规范市场环境,两条商业街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带动了“十佳诚信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文明市场”评比的热潮,极大地集聚了人气,带来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畅通。
拥有雄厚实力的碧桂园、华能集团、深圳大中华国际集团、联发和三发木业、海航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仅2008年就引入开工项目212个,总投资384亿元。目前,年产值各逾百亿的三大工业园区齐头并进,境外三个园区建设突飞猛进,引进了300多个项目,全力参与陆桥经济。
走在商业中心区、世纪大街和迎宾大道上,放眼望去,白天高楼林立,绿树红墙;夜晚华灯四射,流光溢彩,一派辉煌,北国美丽的不夜城让人如入童话世界。无论你来自何方,无论你是何种肤色,你都会感受到到处是勃发的生机、到处是崭新的希冀。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践中,满洲里人落实了高标准,达到了高水平,坚持和谐创建与创建和谐,一个富裕、和谐、文明的新满洲里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文化与人文是构筑和谐的支撑。多年来,满洲里坚持实践国际化共生原理和跨文化建设思想,文化品位与异域风情形成了满洲里独具魅力的城市风格,由此,2006CCTV中国魅力城市的桂冠落在了满洲里的头上,满洲里与苏州,丽江等10座城市成为中国最佳魅力城市,这又使满洲里的旅游文化品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作为跨文化的旅游地区,满洲里成功举办了六届中俄蒙国际旅游节,九届中俄蒙国际冰雪节,五届中俄蒙选美大赛,四届中俄科技展以及第二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世颁奖晚会。满洲里正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来面对各种文化和习俗的交融与激荡。
为巩固满洲里的人文环境建设成果,在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我们以工程化、项目化的办法推进和抓实工作,实施了为期三年的全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工程”,开展了多层面、多角度、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每年开展文明市民评选和道德模范评选,“五个十佳”评选工作已经走上制度化道路,使市民成为文明创建的主体,取得了显著成效。
旅游文明素质教育的经验被中宣部确立为重大典型加以推广,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全国500多家网站介绍了满洲里的工作。
那童叟无欺、礼仪周全的商人,那天真浪漫的儿童,那耐心的用俄语为俄罗斯人指路的市民,那举止端庄的海关人员,那落落大方的导游小姐,那面带笑容为客人服务的出租车司机——文明,在这里体现于细节中!
关注民生、安居乐业是构筑和谐的重点。满洲里市提出“以创促建,普惠百姓”的原则,实施了“弱势群体脱贫工程”,使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营造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让百姓充分享受到文明发展的成果。
按照既适宜居住又适宜创业的“两宜”城市目标,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扩大了城市规模,近5年来投资200多亿元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修筑了边境公路和外环路,建造了七座立交桥,完善了市区路网体系和社区细部工程,改善了人居环境,塑造了中西合璧、大气洋气的城市形象。
极富特色的城市风貌,与环抱边城的绿水蓝天、草浪翻腾的草原风光、烟波浩渺的呼伦湖壮丽景色迭加呼应,形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动人山水画卷,成为欧式风光博物馆和孩子心中的童话世界。
穿行在满洲里的街市楼宇间,处处体现了单体建筑彰显魅力,每条街道风格各异,城区整体和谐统一的欧式古典建筑风格。中国人来到这里就像出了国,欧洲人来到这里就像回了家。
群众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和受益者。满洲里市委、市政府关注百姓切身利益,提高市民幸福指数。近3年来,确定了为市民办158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受益广的实事,我们看到了与百姓息息相关的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南区改造工程、棚户区改造工程、公办福利敬老院、疾控中心、高标准的市第一医院、多功能社区活动中心等工程相继投入使用。采煤沉陷区治理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2768户居民喜迁新居,3栋扶贫楼投入使用,短短15个月启动了5万平方米廉租房工程。
人生是一座花园,飞扬的爱心是其中最美丽的花朵。“送爱心,献温暖”也成了边城人民的共同话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命名为“满洲里模式”的小额扶贫贷款4年累计发放4040万元,带动4770人实现再就业;弱势群体脱贫工程累计发放扶贫专项资金3090万元,使1.5万人实现脱贫;爱心助学工程已救助贫困学生5000多人次;
同时,大幅度调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人均收入排在前列的城市。
和谐创建见物见事,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得到巩固和提升,为守土兴业、改善民生、稳定边疆、深化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是构筑和谐的重要内容。几年来,满洲里实施了二水源续建工程和水源地保护区项目,在禁牧休牧天然草场40万亩的基础上,落实了《满洲里市口岸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将城市绿化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城防林工程范畴,启动了亿元绿化工程。
新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和污水处理项目相继建成,民生环境建设取得实效。
满洲里市三个文明的建设成果得到了市内外和邻国的关注,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满洲里的决策者和普通群众都越来越认清了一个道理,两个文明建设作为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两翼,缺一不可。如今,走在满洲里的每一个角落,你都可以听到文明的足音。以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等内容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是满洲里人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社会的协调发展。满洲里,这座承载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两个文明比翼齐飞,正在向国际化的口岸城市大步迈进。
第四篇:单位信息化建设纪实
单位信息化建设纪实
xxxxx单位信息化建设纪实
“啪、啪、”随着两颗红色信号弹的升空,几百辆汽车有条不紊地从车库驶出,长长的车队宛如一条蛟龙,驰骋在祖国的大地。这是某司训大队正在进行军交信息化的综合演练。在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途中,司训大队的官兵们会遇到各种各样未来信息化战场条件下可能遇到的情况,但是他们利用手中的信息化装备,和平时良好的训练素养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运输保障任务,受到了观摩首长的好评。成绩的取得与他们平时的训练分不开,用大队长的话来说就是:“仗怎么打,我们就怎么练!”正是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大队党委“一班人”不惜花费人力和物力,下大力气加强大队信息化建设,使司训大队的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全军的前列。
学习——网上课堂
“突、突、突……”今天下午的汽车故障排除课上,王明的车一个劲儿的“发抖”,15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真叫人奇怪。可更叫人奇怪的是下课后王明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去请教教员或是找教练班长“救火”而是坐到了电脑前用起了功。不一会他脸上的疑云渐渐地散去了,走近他的电脑才发现,原来他正在大队的局域网上给他的车“问诊”呢:汽车发出无节奏的突突声,通常是由于混合气过浓造成的……。”电脑里传来一阵富有磁性的声音,并结合视频演示,让人一看就懂。要是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倒过来反复的看,直到看懂为止。前后花了总共不到15分钟的时间他的难题就得到了解决。他高兴的说:这在以前也许一天时间都解决不了,‘网上课堂’真是功不可没。
大队建立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使教学双方达到了“教学无边界”的效果,教员把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放在网上,当学员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就可以随时上网解决。通过网络课堂大大缩短了培训周期,提高了培训效率。
遨游——数字化图书馆
一提起图书馆,人们就会立刻想到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和堆积如山的书本,可是在司训大队的图书馆里却只有几排排列整齐的电脑。这个图书馆说它简单,它也简单,因为在这里只要你会简单的“WINDOWS”操作就能“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要说它复杂,它也很复杂,因为它是建立在一个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基础之上的,以数码信息“书本”代替了人们观念中的书本,配合电脑网络一起使用,就能遨游与数字化的图书馆之中。笔者找到一台电脑坐下,试着用键盘输入了“军交运输信息化”几个字,然后点击搜索,一分钟的时间内共搜索出89本相关书籍,2400篇相关文献和23部相关的影音资料,信息之全、效率之高,让人在欢欣之余,不得不感慨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
摔打——模拟训练场
镜头一:夜幕下隆隆的炮火中,汽车二连正在向前方输送弹药和给养,这时,第一辆车突然停了下来,原来前方的桥梁被敌人的精确制导炸弹炸毁了,于是二连长只得迅速指挥部队改变行车路线,肃然物资顺利送到,但是却比规定的时间晚了近三个小时。
镜头二:夜幕下隆隆的炮火中,汽车二连正在向前方输送弹药和给养,这时,连长的耳机中传来:“二连长,你前方15公里处桥梁被敌人精确制导炸弹炸毁,迅速改变行车路线。”的命令,是指挥部把无人侦察机获得的信息通过无线电传给了汽车连长。二连长迅速打开随身携带的电脑,通过G定位系统迅速确定自身位置、选择好新的行车路线,又开始了正常行车。最后按时将物资送到了预定的位置。
两组不同的镜头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传统战争和信息化张正的差别,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司训大队在训练中模拟信息化战场环境,采取信息化指挥训练手段,训练学员驾御未来信息化战场的能力,镜头二正是司训大队的一次演练中的一个情况设置。
考验——自动化考核场
司训大队的自动化考核场战地面积不大,可是各种考核设施一应具全,各种传感器与控制电脑相连接,及时地把学员的考核情况传送到控制电脑,然后根据自动化考核软件,客观准确地评判出学员的考核成绩,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学员考核成绩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能从这个自动化考核场走出来的驾驶员,都是一流的驾驶员。”因为它的严格几乎到达了苛刻的程度。一次大队一名有着6年驾龄的老驾驶员在进行定点停车科目的考核时,一连考了5次都没有通过,其中最接近的一次与标杆相差了不到1厘米,着人眼根本无法辨别的微小差距,却被信息化的电子眼“毫不留情面”地挑了出来。这样严格的标准,难怪司训大队的关官兵都风趣地称其为:“驾驶员杀手”。就连地方上的出租车公司也不无感慨的说:“司训大队培养出来的驾驶员,我们用得放心。”
第五篇:生态文明教育 纪实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纪实
一、建造生态化的绿色校园
根据“环保、和谐、科技、创新”这一主题思想,努力建造“生态化绿色校园”。在市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师生共同努力,加强环境建设,逐步改造校园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化的绿色学校,创造美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多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学校的绿化工作,把校园每一块空地种上花草树木,目前,除了运动场以外,学校对每一个地方都作了精心规划,使校园常年保持郁郁葱葱、五彩缤纷的景象。
二、开展环境保护系列主题教育
环境保护是国际性的课题,它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所以,我们结合学校所在地和学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主题教育。
1、开展主题演讲活动
我们利用班会、队会、和校会这“三会”的形式在全体师生中开展环保主题演讲活动,除了低年级有老师组织以外,高年级同学都是自发组织演讲活动,并搜集了同学们大量的演讲稿。
2、举办环保专题板报
每学期全校各班都举办了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板报和手抄报,同时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和标语宣传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在全校范围内实现人人讲环保,人人做环保的主人,并通过红领巾监督岗评价体系建立环保奖惩制度。
3、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环保教育课题已经纳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取得了显著成绩。
4、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坚持环境教育进课堂,要求各科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环境教育。教师们结合学科特点,适当补充环保教育内容。经过多年的实践,不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对学生进行环保、生命、思想等教育等方面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它学科教学也都根据学科特点适时进行环保教育。尤其是小学科学老师根据教材特点,把学科知识传授与环境保护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5、结合有关节日开展系列环保教育实践活动
我校不仅将环保教育课程化,而且扎扎实实地结合本校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深受教育。近几年来,学校先后组织老师和学生开展植树活动,组织学生采集植物种子、树叶标本,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邀请派出所的干警来校参加禁毒宣传活动,让师生自觉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在“世界无烟日”组织师生开展签名活动,宣传吸烟的危害;利用“地球日”开展保护地球活动;在校内组织师生开展“爱我家园”古诗吟诵比赛、环保作文比赛、环保手抄报、环保黑板报、环保主题队会活动;开展环保小卫士评选活动;创建绿色办公室、绿色功能室、绿色班级活动;开展环保口号征集活动。这些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全体师生和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促进我校的绿色学校建设和所在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
6、深入开展“污染控制、节能管理”系列活动
由于学校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学生来源的特殊性、家庭背景的特殊性、学校底子的薄弱性,决定了学校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的艰巨性。学校根据节能环保的要求更换了学生食堂,有效地减少了烟尘排放。为了防止学生在教学区大声喧哗,我们在各个楼道处悬挂了温馨的提示语,并通过家长会、校会、班会、队会、家长开放日、红领巾广播站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通过“礼仪、礼节、礼貌”等“三礼”教育活动使学生、家长、教师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人格得到了质的提升。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和卫生清扫活动,请家长和社区代表到学校参观绿化美化成果,用实际案例对他们进行影响,既扩大了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又为“建我绿色家园活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在校内广泛开展“节水、节电、节纸、节能”活动,并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应该说“四节”活动已经成为全体大新小学师生的自觉行动。
四、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
通过养成教育和环境教育的持续开展,校园更绿、更美了,全体学生初步养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活动,使自觉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影响到家庭、影响到社区。学校栽种的松树、垂柳和绿化带郁郁葱葱;道路、运动场、教室地面洁净,无纸屑杂物;宣传栏、牌匾设计新颖,内容生动、融美化、文化、绿化于一体;学生不吸毒、不吸烟、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师生爱护花草,不乱折乱踏;不高声喧哗,不干扰他人学习;师生进校园做到了“人人衣冠整,个个讲卫生”。
五、创设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营造绿色文明校园
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有助于广大师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从而形成科学的态度、开拓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也有助于形成体现全校师生精神面貌的良好校风、老师严谨治学的教风、学生勤奋好学的学风。
师生和谐是创建绿色文明校园的根本。尊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乐其道。师生和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和谐的课堂氛围常常是良好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很难想象一名与学生关系紧张的老师能顺利实现自己的教育教学计划。所以,教师要像热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热爱学生,并且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从而教好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成长。学生要像热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热爱老师,尊师重道,虚心求教。唯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创建绿色学校推动了我校的各项工作。使德育、智育、美育、劳动融为一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磨砺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学生的爱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纪实
赵华杰
2015.9----2016.1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纪实
张英红
2015.9----2016.1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纪实
张英红 2016.3----2016.7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纪实
赵华杰 2016.3----2016.7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纪实
张英红 2016.9----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纪实
赵华杰 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