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问题
当前问题: 建立企业大学的步骤
时间: 2009-2-20 下午2:23
专业度: 5用户: kadide
建立企业大学的步骤
(一)众行集团---薛魁铭
为什么企业热衷于筹建专属自己的“企业大学”呢?对此,世界500强之一的摩托罗拉公司算了这样一笔账:企业每投入1美元的培训费就会创造30美元的价值。而且,除了有这样的高回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传统的大学教育体系无法满足企业在实务上的需求,企业想要量身打造自己所需的人才,而不是将此任务完全交给培养传统的大学。所以说,为企业培养人才是企业大学当仁不让的基本使命。不仅如此,企业大学已经悄然“变身”-----他远远超过培训本身,已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它可以是高层管理人员和员工沟通的最佳空间,也可以是传统企业文化的最佳平台,也可以延伸到供应商或客户那里成为整合战略性资源的秘密武器。那么,企业应如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建立企业大学呢?
一 构建学习型组织,完善企业文化
建立企业大学首先要改变企业传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环境,导入学习型组织理论,改善企业员工对于企业培训既有的心智模式,统一企业员工的认识。
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对于启动企业大学的企业来说,它应该在其企业文化中补
充这样一点:提高企业全员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企业应该意识到持续学习是企业发展的潜在动力,但不只是管理层才需要提升工作技能,提高生产力应该基于每一名员工,企业的学习对象应该由定制的特殊群体转向全体员工。同时,致力于提高专业技能的培训已经远远不够,企业应该将培训的焦点从提高个体员工工作技能转向培养全体员工的学习能力。此时,工作和学习从本质上说是一回事,企业大学使传统组织中忙碌的工人转变为忙碌的学习者。在培养全员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企业应注意使之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直接相连,以便切实改进员工的工作绩效,获得全员的认可,并使持续学习的员工自主的行为。企业在改进企业文化以建立企业大学时,还应意识到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培训恰恰正是企业大学的核心课程。企业大学须向企业所有层次的员工(而不仅仅是新员工)反复传播企业文化、价值观和愿景。此外,每一所成功的企业大学,组织都为她描绘了清晰的未来景象,这个愿景相对容易沟通,并能够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愿景陈述应该是鼓舞人心、令人难忘、可信和简明的,而且应该是不断调整、不断发展。事实证明,这个展望成功的组织愿景有助于企业大学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
(待续。。)
来源——博客: http://blog.sina.com.cn/elearning***
(© 世界经理人)
第二篇:浅谈当前中国农民工问题
浅谈当前我国农民工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弱势群体、社会和谐
内容摘要: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发展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农民工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深入研究我国的农民工问题,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农民工”简称“民工”,是我国当前社会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是经济、社会和文化处于转型时期的产物。他们的根在农村,农村是他们生命的“起点”和“归宿”,农村才是他们的“家”;而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呆在城市,城里处处留有他们的足迹和背影,他们与城里人、城市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民工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的素质得到了提升,其思想和行为呈现出多元化取向,其群体内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21世纪,农民工总量继续增加,流动广度和跨度日益扩大,组织形式和流动方式也日趋复杂,农民工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具有强大挑战性的课题。随着社会各界广泛地参与到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中来,农民工问题正得到重视和逐步解决;然而,农民工的问题依然很多。我们深切地感到,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农民工个人的生活福祉,也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只有彻底解决农民工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希望。
一、农民工简述
所谓“农民工”是指户籍身份仍是农民、享有一定的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的人员。根据流动程度的大小,可将农民工划分为三类群体:
第一类是基本融入城市的农民工,即在城市有固定的住所、工作单位,收入相对稳定。除了收入需求以外,他们更多的要求获得尊重、平等权益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等。这一群体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少,而对获取社会保障、解决子女教育问题、享受公共医疗服务、享有更多公民权利有较高要求。
第二类是常年在城市打工,但又具有一定流动性(主要是春节返乡)的农民工。他们在城市有相对稳定的职业、收入,并构成了目前我国农民工的主体。他们渴望获得稳定、较高水平的收入,同时对公共医疗服务、就业服务尤其是工伤和医疗保险等也有较强的需求,对远期的养老保险服务需求意愿较弱。这一类农民工尽管不以土地为生,但对土地仍有较强的依赖性。
第三类是间歇性或季节性在城镇务工,仍以农业为主、务工为辅,或务工、务农并重。对他们而言,获得应得的劳动报酬是其基本需求。由于他们的素质普遍偏低,外出具有一定
①的盲目性,所以对就业信息服务、维权服务具有较强的需求。
二、农民工进城原因探析
虽然农民工是实现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这一历史使命的主力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们却遭受到了这世界上最不公正的待遇。农民进城,过去门槛很高,后来障碍不少,至今鸿沟尚在。改革开放已有30多年,农民工的付出与回报却极不相称,他们未能享受到国民待遇,未能分享和共享改革成果。甚至有人指出,在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外,还有“农民工”,形成“四农”。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已经开始出现不满情绪,由农民工引发的社会矛盾及社会治安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那么农民工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
农民工首先是姓农,生在农村,职在务农,本名农民。中国之所以存在如此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归根结底是由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的国情决定的。众所周知,我国的陆地面积世界第三,耕地面积占世界的7%。然而,中国毕竟是一个人口大国,可用耕地很少,人均耕地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这几年来,为了适应城镇化的发展(例如修建公路,开辟工业园区,房地产投资),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土地被征用(10年累计达1亿亩),造成了一大批失地农民(每年约有300万~500万人)。此外,有的地方土地退化,或者缺水,或者退耕还林,都使人地矛盾愈加尖锐化。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以0.8亩/人为
②警戒线,我国有663个县低于此线,其中463个县不到0.5亩/人。我们知道,农村每年新增人口和劳动力大约在1000万人左右,然而我们农民可以耕种的土地却进一步减少,尤其是在发达地区,劳动力过剩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维持生计,这一大批少地或失地的农民不得不走上进城务工的道路。
2、农业产值较低,农民收入不高
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获得了农业生产经营和收益分配的自主权,这使得传统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新中国得到了延续并加强。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也成功地创造性了用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0%左右人口的奇迹。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是以占世界70%的农民,仅养活了占世界7%的左右非农民。21世纪的今天,农业已进入机械化大规模农场的生产阶段,而在中国的很多农村,我们看到的农民依然是精耕细作、手提肩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形象。这不能不让人心寒、忧愤。
近年来国内经济“高烧”不退,物价持续上涨,农民种田所需的化肥、农药、种子等价格也长期居高不下。同时,由于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坏,我们的恶劣天气状况也更加频繁。毫无疑问,这严重威胁到了农作物的生长,我想我们媒体有关的农业丰收、产量提高的报道值得商榷,更值得怀疑。换言之,我们农民种田的成本与风险也极大地提高了。然而,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我们的党和政府却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味地掌握着粮价的决定权。虽然这几年来,粮价有小幅增长,但它远远低于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涨幅。一言以蔽之,国家在保障所谓多数人的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了我们的农民朋友。中国所谓的“公平”、“和谐”与“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牺牲农民利益基础上的。据笔者了解,农民种田收入极少。农民种田纯收入不多,有的年份还会亏损。即使遇到风调雨顺的年份,每亩田也顶多赚个二三百元。照这样计算,农民靠种田的收入每年也顶多2000多块钱。而进城务工,就算工资再低,每个月也会有800块钱左右的收入,这明显比种田合算。自然地,很多农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到“农民工”这一群体中来。
3、城镇的吸引
农民务工,这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任何落后国家的发展,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首先要走工业化道路。而工业的发展壮大,必然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这部分产业工人从哪儿来?除了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外,主要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服务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这就增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因此,市民则便拥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那些苦、脏、累、险的工作逐渐被市民所淘汰,只能由出身贫困的农民工来接管。同时,城市更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劳动报酬对收入较低、迫切下改善生活的农民就有着别样的吸引力。这样,城市不仅仅对农民有吸引力,并且也具有吸纳力。这就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了可能。
4、家人看病、子女上学所迫
就笔者个人观点来看,农民一年2000多块钱的收入足以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然而,为什么中国存有如此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呢?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便是农民的医疗卫生条件及农民子女的入学问题。“看病难,上学难”是中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而这一问题在农村显得更为严峻。在农村,农民是生不起病的。因为,往往一个家庭出现一个病人就会使还算“小康”的家庭变得入不敷出,外债累累。原因何在?还是一个根本原因,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差。可以发现,入院治疗的农民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都存有很多问题,这是长期以来他们忙于劳作忽略饮食健康卫生所致。农民看病基本可以用“小病不医医大病”来形容。理所当然地,农民真正进入医院治疗时,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了。我们不得不去反思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近年来,国家在农村竭力推广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但是收效甚微。一些地区政府更是勉为其难,只能用集体收入帮农民缴纳。是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吗?当然不是。因为农民没这个钱来缴纳,亦或是他们认为没必要。因为,长年累月的,他们不敢往医院跑,缴了保险,等于是扔在水里“打水漂”,这种投入是极不划算的。
撇开医疗问题,困扰农民最大的问题便是子女上学问题。中国很早就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为什么农村仍有大量失学儿童?因为义务教育免去的只是学生的学费,上学需要缴纳一笔可观的学杂费、书本费。2005年,国家开始在农村推行免收学杂费书本费的政策,我们的农村学生开始缴纳所谓的保险费、课本2,因为这些费用是不包括在学杂费里面的,学校乱收费的现象仍然没有根本解决。笔者认为,一个家庭供养孩子上小学初中的能力还是有的。关键是农民培养大学生不容易。近年来,社会一直在呼唤教育公平,而农村学生却是最不公平的教育对象。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本来教学设备、师资方面就存有劣势,但他们克服了,凭着勤奋和努力,他们战胜了对手,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然而,昂贵的学费又让他们潸然泪下。可是,没有哪一个农民会浅薄到不让孩子读书(除非迫不得已),因为他们深深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他们只希望通过自己能为孩子搭建一个进城的平台。所以,为了孩子的学费,进城务工,即使再苦再累,他们也义无反顾。
三、当前我国农民工群体存在的问题
1、求职不易、就业艰难
根据计划生育部门的预测,现阶段中国已进入为期十年的劳动力高峰期,约在2015年前后,劳动力人口将达到约9.3亿人的峰值,而后才逐渐减少。农民工的出现,短短几年,③就达到了1.2亿人~1.4亿人,这不能不对城市产生巨大的冲击。因为农民进城务工,国家和城市却没有也不可能专门为农民设置或腾出足够的就业岗位,他们只能自己去寻觅、去竞争。农民闯入城市,不能不说给城市的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为此,很多地方纷纷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政策。于是,一般农民工就业都必须要过三道坎:一是各种证明;二是一定学历;三是适当经验,这就增加了农民在城市求职的难度。
2、社会保障缺乏,维权意识淡薄
农民工求职固然不易,就业后仍很艰难。就业对农民工来说,不是困难的终结,而是困难的继续。据有关学者研究,农民工一般都属于非正规就业。所谓“非正规就业”,是指没有取得正式的就业身份,地位很不稳定的就业,即所谓的“临时工”。由于农民没有城市户口,所以他们就不能被纳入到城市的正式就业体系中,除了基本工资以外,他们享受不到任何的福利保障;他们也意识不到劳动合同的重要性,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契约十分松散,因此,常常发生雇佣纠纷,雇主拒付工资的现象频繁发生。
农民在没有自主就业权的情况下,还在承受着较为恶劣的劳动条件。一般情况下,农民工干的都是最累、最苦、最危险的活,他们的工作除了需要较大的劳动强度,还存有较大的安全隐患。而农民工却缺乏工伤和意外伤害风险等社会保障,这种严峻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形
④势不得不让人担忧。
3、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凸显
农民工进城,在增加城市的朝气的同时,却导致了农村的老龄化。众所周知,青壮年是外出农民工的主体。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在全部外出从业农民工中,20岁以下的占52.6%,30~40岁的占29.5%,40岁以上的占17.9%,有近80%的农村劳动力已经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经过近30年的持续转移,越来越多的地区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⑤正在被吸纳殆尽。儿女进了城,老人就要重新拿起农具,下地干活。他们普遍年龄较大,有的已经超过60岁甚至70岁。他们承担田间主要劳动,有一定的艰辛。留守老人问题,除了艰辛的劳动,主要是心理问题严重。离开儿女,他们普遍感到孤独、寂寞,缺乏应有的天伦之乐;同时他们难了牵挂,时刻在为外出的子女担忧。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那些有宿疾或生了病的老人,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和及时的治疗。谁来关注留守老人成为社会和谐的一个重大难题。
除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又是农村的一个特殊群体。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童年本该无忧无虑。不幸的是,他们出生在了农民工的家庭,往往从小就尝尽各种苦难。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只能由爷爷奶奶照看。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外出打工农村青年的离婚率也急剧上升,很多家庭不幸沦落为单亲家庭,这样的灰色童年会扭曲人的心灵,对未成年人成长极为不利。据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反映,留守小孩很难教育,他们普遍缺乏家庭关爱,父母呵护,往往有很多心理困扰。有的任性、自私、性格孤僻;有的经常逃学,沉溺于网络游戏;有的打架、抽烟、喝酒、甚至小偷小摸。留守孩子在素质、品质教育和个性培养等方面,令人堪忧。
四、解决农民工问题措施探析
农民工,与其他社会弱势群体一样,普遍缺乏自我救助的能力。救助农民工,政府责无旁贷,社会义不容辞。为了帮助农民工克服困难,提高其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我们应该在经济、法律、政策等领域给予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分治的局面
由于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政策性倾斜,我国长期实行严格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对农民和农民工的歧视,便源于此。劳动力被人为地固定在户籍所在地,以致城乡间的劳动力流动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种非正常的劳动力流动不仅损害了经济效率,也极大地阻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国家已适时放宽了农民进城的条件。然而,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仍然很高。尤其是受日益上涨的房价和子女入学难等问题的冲击,农民更是看不到向上流动的希望。这很容易使农民产生仇富心理,造成他们对社会的不满,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激化社会的矛盾。因此,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国家理应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制,打破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传统城乡分治格局,切实有效地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构建和谐稳定的城乡关系,从而为社会和谐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氛围。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
由于大多数农民工缺乏必要的非农产业谋生技能,只能靠出卖廉价的劳动力为生,他们大多从事工业、建筑业、餐饮业和服务业等简单的体力劳动,很多用人单位不按《劳动法》为他们交纳各种社会保障。因此,国家必须加快建立并完善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的步伐。要完善与《劳动法》相配套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同时,国家在制定有关劳动法律法规时要尽可能考虑农民工就业情况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一些政策法规面给予优惠或让步。如进一步明确用人单位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的义务,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经济处罚力度等。当然我们在全面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还需要向农民工朋友推广普及法律知识以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使他们在遭遇不法侵害时,不是以为的盲从或屈服,而是懂得积极寻找法律途径,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
3、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维权作用
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农思想局限性所致。一般而言,农民工普遍缺乏文化,劳动技能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且他们往往是以独立的个体的形式存在于城市。换言之,他们不懂得与他人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团体、组织或协会来活动,从而维护或实现自身利益。因此有必要搭建一个平台,沟通雇主、农民工和政府之间的联系,这就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了工会组织。我们应积极支持农民工加入工会,将分散的农民工组织起来,通过工会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
4、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市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也正经历着一场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型和智力型转换的变革。然而,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却不容乐观。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当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极少,多数为初中以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且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因此,提高农民工素质,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核心所在。而要想提高劳动力素质,关键在教育。因此,国家应加强对农民的再就业培训力度,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特别是劳动技能的培训,使更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掌握一至二项专业技能,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总之,我们要加大对农民工的扶持力度,创造让农民工摆脱困境的各种条件。从当前实际出发,通过各种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确保农民工同工同酬,免去后顾之忧。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然而,没有一个社会可以远离公平正义而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和进步。农民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们都不能忽略、小看这一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我们必须正视农民工问题并积极寻找合理有效的途径保护其合法权益。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能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①罗剑朝、李赟毅等:返乡农民工创业与就业指导,经济管理出版社 第8、9页 ②沈立人:中国农民工,民主与建设出版社第27页 ③沈立人:中国农民工,民主与建设出版社第121页 ④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⑤罗剑朝 李赟毅等:返乡农民工创业与就业指导,经济管理出版社 第6页
第三篇:浅析当前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浅析当前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摘要:在构筑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学生社会化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其表现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如何发挥高校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入手,提出了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途径
0 引言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从生物个体到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过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对他们成为社会成员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大学生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生物个体的自然人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形成社会观念,掌握社会技能,适应社会生活,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新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过程。社会化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大领域,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合格成员,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的个性和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人类文化的积累、传递和延续的过程,使人变的更有社会性。
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的社会化是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大学生是从中学生分化出来的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拥有作为前期社会化成果的更高的智能基础和知识基础,他们不仅要承担社会延续的自然继承者角色,更要完成作为社会发展开拓者的角色,是承担技术革新、观念更新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后备军。因此,研究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所谓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与社会实践,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人与社会的平衡发展,成为能自觉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的培养,使大学生逐渐成为一个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合格人才。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终生发展的过程,而大学生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呈现出不同于其它时期的特点,首先,大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断成熟的过程,是政治理想和信念的养成时期,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其次,大学生同时作为社会化主体与客体,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优势促进社会化发展的重
要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为影响社会,推动社会发展,这个时期对他们日后进入社会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三,大学处于较高的文化层面,本身具有的精英文化使大学生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当前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高校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已经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话题。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能够拥护并支持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理性地看待国家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较强烈的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体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素养。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如价值观念的扭曲,价值主体过于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庸俗化,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增多等现象。
2.1 政治社会化不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现,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大学期间,接触什么事物,受到哪些思想影响,几乎完全由自己决定,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常被忽视。然而,大多数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德育功能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政治辅导员承担。连年扩招导致各高校思政工作人员缺乏,每名辅导员要带几百名学生,失衡的师生比给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挑战。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德育的倾向,于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一些社会不良生活方式便乘虚而入,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丧失了政治鉴别力,淡化了社会责任意识和诚信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离。
2.2 生活社会化不足 首先,价值取向异化。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大学生更倾向于自主、个性、自由和权利,目标呈现短期化倾向,学习目的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许多学生学习只是为了获取奖学金,获得短暂的利益,专注于对现实物质利益的追逐,没有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缺少应有的理想主义精神,使得他们社会责任感下降,价值观念歪曲,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化健康有序地进行。其次,生活随意化。许多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人生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对前途感到渺茫,处处随遇而安,经常逃课、吸烟、饮酒,生活没有规律,随意挥霍金钱,有些学生为了考试能过关,送礼走后门,甚至考试作弊,做出许多与大学生身份不符的行为。第三,感情庸俗化。爱情本身是神圣而伟大的,而一部分学生却没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许多大学生的追求已经超过了限度,他们追求简单、低级的刺激和发泄,有时甚至失去了一名大学生应有的尊严。
2.3 技能社会化不强 首先,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缺失。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许多学生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各高校都在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但实践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客观造成了大部分学生走向社会后,无法适应工作岗位,体现出就业能力不足的现象。其次,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当代大学生大多数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学到中学一切事情几乎都是由父母包办,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很少遇到需要自己独立决择和自主完成的事情,进入大学后,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开始了独立生活,许多事情需要自主处理,当面对困难和压力时缺少自我调适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第三,人际关系淡薄。当代大学生个性化较为突出,喜欢独来独住,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淡薄,许多学生中知道学习,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期间无法与别人建立起感情上的联系,不参加集体活动,有的甚至整天沉迷于网络,缺少必要的社会交往活动,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出现了一些逃避现实,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反映。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途径
大学生社会化是人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社会化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着能否发挥他们主力军的作用,进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学生社会化是他们全面成才的重要途径和标志,所以解决好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3.1 加强思想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基础 大学生社会化首先要政治社会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基础,要对学生广泛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准确把握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广泛的咨询、服务和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结合起来,增强自我调解的能力,找到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方法,培养有着良好政治素养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合格人才。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前提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办学理念和行为规范,它渗透于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引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样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提高,可以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愿望,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必须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要与社会文化相融合,体现校园文化的社会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大学生能受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提高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3.3 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关键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大学生社会认同的前提。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是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深入社会现实,参与具体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观察社会、理解社会、分析社会、服务社会,不断培养学生技能、品格的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突破原来简单地将实践理解为参观、实习和暑期三下乡的狭隘范围,努力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范围,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不仅仅是调查、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培养学生投身实践、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
3.4 加强社会技能培养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保障 社会技能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专业技能,是大学生社会价值的直接体现,大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社会技能,才能实现社会化的转变。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和集体生活来完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人际协调能力等,而专业技能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分工、扮演社会角色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能力,是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来完成的。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要大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技能,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把大学生社会技能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加强社会技能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有效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大学生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阶段。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需要创造更多的大学生社会化的条件,培养大学生合乎特定社会要求的道德、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社会角色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备适应社会角色所需要的心理素质,不断推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参考文献:
[1]闫卫锋.当前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社会化教育[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6).
[2]李辉.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其建议[J].中小管理与科技,2008(32).[3]金国华.青年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4]陆飞霜.和谐校园文化探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第四篇: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1、农民观念呈现复杂。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知识改变命运、环保卫生、民主法律意识以及少生快富等一批良性观念深入人心,但另一方面村民观念更新上仍有很大局限性,道德观念新旧交织,价值取向更趋显示。调查显示,45.1%的农民赞同“想办法同时实现集体和个人利益,只有10.9%的人选择“牺牲个人利益,成全集体利益”,而等、靠、要、不劳而获的消极思想依然独占一隅,金钱意识浓厚,44%的人认为“有钱好办事”,15.1%的人认为“有钱就有地位”。而在创业致富问题上,52.3%的受访村民认为,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学科技用科技、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的创业精神。自信不足、妄自菲薄、小富即安等思想仍然严重,78%的村民选择“赚钱后盖房娶妻”,只有7.2%的村民选择了“积累资金,扩大生产”。
2、文化阵地利用率低下。近年来,各地村级文体俱乐部创建数量明显增多,但普遍存在重建轻用的问题,活动场所使用率难有保证,管理不到位,功效发挥无从谈起。如一些村购买了建设路径等已于器材,却往往选择在进村入口、村办公楼边等场所,由于偏离农民居住集中地,使用率不高,甚至被一些群众认为是形象工程。另外,农家书屋很少添置新的书籍,相当不逢属于东平西凑的陈旧报刊杂志,缺少农民需求的农村种养适用技术、致富信息和实用书籍,吸引力不强。同时,各地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内化缺乏积极性,在投入和管理上不能坚持,如在参加政府主导的一些重大活动后,一些民间团队的服装与道具往往收进仓库,相关人员也各自解散,群众参与度和认同度并不高。
3、基层组织弱化。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难以起到战斗堡垒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个别班子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有些村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使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缺乏说服力,无法深入到群众中去。加之个别村集体经济难于发展,村财相对匮乏,村干部没人愿意担当,也造成工作相对被动,工作方法简单,精神文明建设无人关心。
4、社会风气不容乐观。一是封建迷信、陈规陋习依然存在。重男轻女、测字卜卦等现象在农村尤其年长农民中仍较为普遍,农民宗族意识依然浓厚,不少农民喜欢盲目跟风。同时一些陈规陋习在农村有所抬头并滋长蔓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早婚早育、聚众赌博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思想意识难跟时代发展。在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民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普遍存在“怕难、怕险、怕冒”和“等、靠、要”等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患寡而患不均”、“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缺乏创业精神,甚至有的年纪轻轻就等着准备吃“低保”,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如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有很多人只顾享受眼前利益,将补偿款中的一部分用于买摩托车、手机等时尚用品,错误地认为这样就是进入“小康”了,对于即将改变的生活方式以及今后的生活保障等问题缺乏设想。三是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产生错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消极影响在农村显现出来。有的农民在通过苦干致富后“为富不仁”、“富而变坏”,有的在求富的心理驱使下做出于情于理甚至于法不容的行为。因宅基地纠纷邻里反目、房产分割弟兄成仇、子女不赡养老人的现象并不鲜。
5、村镇卫生状况差距明显。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各地新村建设的不配套,使农村脏乱差现象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鲜明的反差,与城市差距明显。村与村间差距也集中显现,少数整治试点村有质的改变,环境面貌堪比城市,但仍有相当部分村镇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备,改水改厕还未完全达标;个别地方人、畜混居,禽、畜放养,粪便横溢,垃圾没人管理。问卷调查显示,有56%的村民认为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分析上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但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庞杂浩繁的系统工程,且不如物质文明那样易于见成效。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不知从何处入手,往往停留在年初忙计划、忙布置,年终忙总结、忙评比那种“两头重、中间轻”的浅层次上;还有的认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可抓可不抓,没有硬性指标,且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抓了也是白抓。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号召的多、落实的少;布置的多、督促的少。
(二)工作方法不到位。精神文明建设手段单
一、方法陈旧。农村宣传文化阵地设施老化、陈旧落后,同日趋发展的农村经济和不断增长的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许多场所因年久失修已被废弃,有的地方文化活动场所被挪作他用。此外,大多数基层组织在开展此项工作时,未能针对目前农村现状和外部大环境思考出切合当前实际、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缺乏特色,只停留在上级布置上。对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办法研究不多,载体选择和设计上缺乏可操作性。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时代环境相脱节。
(三)主动性激发不到位。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和效果较难实现统一,这是因为精神文明建设往往比较虚,其工作的抓手通常靠“组织”推动,有时容易停留在喊口号、唱高调、一阵风、走过场的状态,把群众束缚在完全行政化的社会管理体制之下,广大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处于被动状态,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这样不仅效果难以达到,而且也容易让群众反感。
(四)组织领导不到位。有干部群众反映,有的基层组织存在抓精神文明建设“松一阵,紧一阵”的现象,习惯于为应付精神文明检查突击应付了事。说是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党委责任制,实际上往往出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难以排上议事日程,不分工抓这项工作的党委成员基本上不去过问或主动参与这项工作。
(五)资金投入不到位。乡镇村财力普遍困难,乡镇普遍存在“实实在在干事业”的想法,尽量挤出经费搞基础建设,上项目。“此消彼长”,安排用于精神文明的硬件设施建设的资金屈指可数,同时由于研究不出有效的集资机制和方法,也无法多渠道多途径创造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宣传文化事业投入总量相对减少,出现了“无钱打仗”的现象。
三、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效的对策与建议
(一)注重提高农民道德科学文化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地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必须以民为本,着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1.突出德治抓教育。要认真贯彻落实“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方略,突出思想道德教育,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功常抓不懈,结合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营造“勤劳俭朴、诚实守信、崇尚科学、讲究卫生、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的道德氛围和良好的村风民风。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教育和指导农民,在农村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道德观,消除封闭、保守的意识,树立敢闯敢拼、勤奋自强、富而思进的观念。
2.突出典型促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要通过选树助人为乐典型、勤劳致富典型、移风易俗典型、热心公益事业典型等各类典型,并在村民中广泛宣传表彰,在农村中营造一种见贤思齐、追求上进的浓厚氛围,进而影响村民的思想、观念、情绪和行为。村民们找到了身边可信可学的榜样,榜样本身也从中受到鼓舞,更加努力,通过相互促进,使农村呈现出“村风正、民心淳、百事兴”的局面。
(二)注重提升农村发展服务功能。
1.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当前广大农民进入市场、科技致富的热情和积极性日益高涨。要顺应这一新的形势特点,把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步伐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实效的切入点。一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依托各类培训,组织农民参加农村适用技术培训,推进农技电波入户工程,使大多数农民掌握一两项致富本领,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产品的优质率;二要适应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分层次培养“乡土人才”,支持培养乡土人才担当文明建设的生力军,由本村村民自己为村里提供资金、技术、科技、信息和发展门路,提高农村文明的自我发展能力。
2.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用好农民信箱、农技110等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向农民提供市场预测、价格信息、营销物流、产品加工等多种服务,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网络,为农村发展奠定坚实信息后援保障。
3.深化城乡共建同促发展。用好结对资源支持农村建设。一方面要引导结对村明确自身的创建主体地位,把握当前开展的“双百结对、共建文明”、“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等活动平台,主动与结对部门、单位沟通对接回访,把当前最迫切的需要反映给对方;另一方面要组织结对双方座谈会、走访活动,为结对活动升升温,引导结对单位逐步扩展“帮送”内容:送戏、送电影、送书籍、送讲座、送信息、送技术、送服务、送设施、送规划进村入户,促进城市文明、文体设施、文化服务向坎底村辐射延伸覆盖。同时注重推动“送”向“送种”结合相转化,不仅“送文明”,更要“种文明”。
(三)注重创新文明载体丰富农村精神文明生活。
1.加强精神文明活动载体建设。实践证明,要摆脱精神文明建设的被动局面,克服虚而不实、空对空的毛病,就必须精心设计和选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载体,以“新、奇、特”吸引农民群众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开。农民是最为实际的,只有能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带来实惠,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能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活动,才能吸引农民群众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因此,要加强调查访问,了解农民需求与口味,做到有的放矢,要跳出娱乐型的“小文化”框框。引入科技、教育、扶贫、普法、计生等人文学科、构筑“大文化”框架,更多层面地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做到以娱乐型教育农民,以实用型引导农民,多举办开发一些符合当地实际、兼顾乡土气息与时代新风的活动载体,才能有效解决农民的参与问题。如:戏曲是村民乐于接受并喜爱的活动形式,则可以提倡老戏新唱,将时代理念、创富经验融入其中,双管齐下。
2.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宣传文化阵地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村入户的桥梁,是巩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有效途径。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以乡镇宣传站、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下工夫建设好村民文明学校、农民夜校、图书室、阅报栏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继续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同时切实抓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力保做到有场所、有设备、有管理、有效益,投入增效成正比。
(四)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管理机制建立完善。
1.完善领导组织机制,强组织。解决好谁来抓的问题。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创建目标,落实各项工作,关键在领导。各级要建立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以文明办为主体的工作班子,把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评比和表彰。要改进工作方式,强化服务意识,不搞“大突击”、“一阵风”,兴师动众,无实际内容的检查,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克服和避免形式主义和突击应付的被动状况。
2.依靠总结量化指标,定依据。针对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考核标准本身很难量化的现实,提倡创新思维寻求突破口。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尝试从道德管理、道德基础、道德环境、道德修养、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制定衡量农村地区农民道德建设水平的量化指标,既可使基层干部在开展工作时有据可依,也方便农民群众在平时的行为中能够有所对照,实现自我约束。要鼓励配合开展以“议陋习、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风尚评议活动。发挥村“两委”、村民小组、共青团、老年协会作用,公开征选乡风评议员,组成评议小组、乡风纠查队,建立“村风文明评议会”。通过组织村民开展不同层次的道德风尚评议活动,对村内的人和事进行“一月一评议”和“一事一评议”,查找存在的不良习俗,评议身边的不文明事例。并将历次评议结果与“孝敬户”、“文明户”、“和睦户”等评选活动挂钩,通过加分扣分制促成评比工作的量化操作,由此规范村民的行为。
3.建立考核机制,抓落实。当前各地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思想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机制,软任务没有强措施,工作上弹性太大,相应约束考核机制亟待建立,以激励机制保障各项工作落实,成效得以体现。如在考核机制上,可考虑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成果综合评价地区一把手和其他主要领导的工作,其中将村风民风的改善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并加大所占比例,从而引起当地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
第五篇:当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初探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成为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一、青少年犯罪所呈现出的特点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其呈现一系列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手段极其残忍,暴力倾向严重
由于青少年所处的年龄,生理等原因,使得他们遇事不冷静、手段极其残忍成为一个明显的特点。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非理性的情绪化因素占主导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的危险期,心态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重“感情”,讲“义气”,于是不冷静思考,行动不计划后果,青少年犯罪一般缺乏事前的充分考虑、酝酿和计划过程,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差,无知性、盲目性就成为一大缺点,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计后果等。
3.青少年犯罪团伙性比较严重
由于青少年喜欢结伴而行,容易形成小群体,打着“哥们义气”经常纠合在一起作案。根据我院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数字统计,团伙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案件的60%以上。从组织结构看,一般都是临时纠合,时聚时散性的,而且这种组合往往是一拍即合,一哄而起的团伙性犯罪,这与有组织的团伙性犯罪有所区别,这种偶然性也往往随着犯罪的结束而自行解体。
4.青少年犯罪的重犯罪率高
一些青少年经过教育后仍不悔改,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作案,累犯,惯犯对青少年犯罪已
经不是稀有名词。
5.青少年犯罪案件性质比较严重
据我院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数字统计,青少年犯罪多为故意伤害、两抢等性质的犯罪,性质性质相对较严重。
二、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是有着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
1.社会因素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有统计数据声称少量的人手中拥有大量的财富。对于青少年来说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会使得他们的心里失去平衡,加之目前社会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导致好多青少年行为出现异常,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2.学校因素
学校可以说是青少年的第二位母亲或父亲,按照说学校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应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再者,学校教育并没有体现出其所宣扬的素质教育,过分看重成绩,而忽视德育的教育并且好多学校认为法律基础教学可有可无,忽视青少年生理知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3.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场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传授给我们知识并且教会我们怎么做人。然而一些父母的不好的习惯往往潜移默化的影响了青少年。加之,目前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父母愈发疼爱孩子,娇惯,使得“家庭小皇帝”越来越多,孩子的忍让力缺
乏也容易导致犯罪发生。
4.青少年自身因素
青少年在这个时期正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和关键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使得他们充满了好奇和迷惑。做事不思考,莽撞和不考虑后果成为显著特征。有些青少年甚至认为我杀人是合情合法的。
三、应对青少年犯罪的策略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任务的中心环节。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自觉抵制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主义等思想。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按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安全制度。首先应该完善失业保障制度,为失业的青少年免去生存的担忧,促使他们再一次就业。二是对于进城务工的青少年应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在农村建立救急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
3.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
正确认识素质教育,不要偏于重智力而忽视德育,要德智体全面培养人才,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要培养时代所需的四有新人。另外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和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应该设置学生心理咨询处等机构。同时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尤其是在青少年心理方面要及时掌握。此外,学校还应加强法律知识的传授和教育。我们法律宣传机关,尤其是检察机关要深入学校定期进行宣传,掌握当代青少年的心理,教会怎样维护和保护自
己的权益。使他们在权益遭到侵犯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4.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场所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挥家庭的主战场功能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每个家庭都必须以对子女负责,对国家负责,对青少年未来负责的态度出发,维护家庭和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家长应改善与子女的关系,反对家庭暴力的发生,与子女多沟通,掌握和摸清子女的心理动态,在教育方法上以理服人。
5.青少年自身修养不容忽视
青少年应该学会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健康成长。正确对待自己身体和心理发生的变化,重视心理知识的学习和自控能力的培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做一个合格文明的公民,进一步学习法律知识,树立自己的法律意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和爱护下,他们一定能健康成长,一定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为推动和谐社会作出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