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文化市场困难及问题
目前杭州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中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自2005年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以来,按照“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统一执法”的要求,杭州市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率先组建机构成立队伍,通过建章立制,不断探索运行机制,通过资源整合,不断完善监管体系,通过规范行为,不断提高队伍素质,通过手段创新,不断提升执法效能。然而,随着文化市场迅猛的发展,受执法手段、能力不足的影响,尤其是执法依据、政策法规滞后的制约,目前杭州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及困难,且在当前的法律框架内将长期存在,难以根治或解决。
一、网吧、娱乐场所超时营业管理难。
自2002年《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2006年《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对网吧的营业时间限制为早上8点至晚上12点,娱乐场所的营业时间限制为早上8点至凌晨2点。网吧、娱乐场所超时营业问题往往容易产生火灾隐患,一旦出事执法管理部门责任重大。但业主在利益的驱动下,或者为了经营生存的需要,违规超时经营屡禁不止。执法部门受监管力量、手段的限制,也难以做到依法禁止,无法根治,甚至高压态势下产生新的安全隐患。
具体原因与矛盾困难有以下三点:一是经营业主难以主动执行法规规定。网吧行业进入薄利时代,生存维持困难,网络提供商难以真正做到零点断网。娱乐场所难以主动驱赶顾客,取而代之的是执行凌晨两点不再接待新的消费者。二是执法力量、手段有限导致查处难。
作通宵生意的网吧多数在零时后关闭门窗,拉起窗帘,锁闭各个通道,禁止顾客中途离开,拒绝外面顾客进入,导致执法人员难以进入现场执法取证。执法人员对娱乐场所实施检查制止,清退消费人员,容易激化矛盾。三是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容易产生新的安全隐患。从执法实践来看,对通宵问题保持持续高压态势后,很多业主为躲避检查,在通宵营业时锁闭门窗、安全通道和出口,人为造成了很多安全隐患。
二、无证电子游戏机、黑网吧取缔难。
从2000年左右开始,杭州对网吧、电子游戏提高准入门槛、控制发展以后,无证经营现象越来越多,取缔任务很重,难度很大。据2012年的不完全的摸底调查了解,目前杭州全市无证的电子游戏房共有88家,黑网吧405家,上网终端4825台。主要分布在撤村建居的农居点内、小商品集市周边、外来人口密集居住地等,“无证黑网吧游戏机房多、接纳未成年人多、消防安全隐患多、聚众赌博纠纷多”的现象不容忽视,容易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损害政府正面形象。
具体原因与矛盾困难有以下三点:一是城郊结合部对娱乐上网消费需求与合法产品供给之间存在矛盾。无证电子游戏机、黑网吧的迅速蔓延和难以根治是因为这些地区有着强烈的消费需求。而大型正规网吧娱乐场所难以在此产生规模效益,不愿扎根提供消费服务。连锁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和较高的准入门槛为无证电子游戏机、黑网吧留下了生存空间。二是无证游戏机房、黑网吧经营成本低、违法代价低而获利金额高。这些无证游戏机房、黑网吧设在农居出租屋内,甚至更为偏远。经营规模都比较小,房租较低,设备资金投入少。由于业主们互相拉帮结派,通风报信,执法难度大、违法成本低,但是这些场
所利用赌博、接纳未成人、通宵等手段赚钱获利非常迅速。三是有关职能部门整治力度不够,而文化执法仅能依法罚款无法解决问题。根据摸底数字,拱墅区上塘街道辖区、江干区彭埠镇五堡一带黑网吧泛滥成灾,很明显相关职能部门的整治力度不够,甚至导致黑网吧压缩了正规网吧的生存空间。对于无证游戏机房,文化部门只能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取缔并给与一定程度的罚款,机器无法没收、取缔无法执行,难以彻底解决问题。
三、无证卫星广播电视地面设施查处难。
1993年10月施行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设立了许可事项,规范了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生产、进口、销售、安装和使用行为。1994年又发布《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但由于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的不足、正规渠道购买方式的缺乏、及国民对获取信息的猎奇心态,造成非法安装和使用行为逐步呈蔓延趋势。非法地卫设施难以得到有效遏制的原因,既有不法商家为谋取私利,也有非法使用成本相对低廉、承租户解决实际需要的经济原因,同时也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滞后,导致职能部门间无法形成合力打击。
具体原因与矛盾困难有以下三点:一是擅自安装和使用地卫设施有其存在的市场需求。公共服务场所安装地卫接收设施相比安装电视相关资费便宜很多,且不用缴纳年费。外来承租户以及个体户一般没有房屋产权证明,无法办理数字有线电视,或考虑到价格因素购买安装地卫接收设施方便省事。二是分段的立法设置导致行业监管体制混乱。《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明确了电子工业部门监
管生产、工商部门监管销售、广电部门监管安装和使用。这种分段管理的模式产生了“多头管理”、“监管脱节”等问题。电子工业部门对生产源头监管不力,使得大量非法地卫设施流入市场;而工商部门对地卫设施销售市场的监管不力,导致文化执法压力山大。三是查处非法安装使用的地卫设施进门难。针对个人住户安装的地卫设施,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开门配合,文化执法就需要公安部门的介入,而公安进门也需要走程序申请入户搜查证。特别是随着民众的权利意识逐渐提升,地卫设施执法查处经常面临无法进门的困境。
四、文化经营产品内容违法认定难。
根据统计,在涉及的文化综合执法管理的门类中,网吧、出版物、音像、娱乐、电游、演出、网络文化、网络游戏、网络视听、广播电视节目、公共电子屏等13个左右类型的文化经营产品中,相关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相关经营单位不得提供十项禁止性规定的内容,通俗简称“内容十不准”。尤其是最近几年网络文化视听产品的丰富和运营单位的增加,国家对于内容低俗、宣扬暴力淫秽的文化产品信息的打击力度空前加大,法律法规却无明确规定“十不准”的内容如何认定,谁来认定,导致了文化部门执法管理的困难。文化部门不管,就是不作为,想管,但是无依据认定。实际执法过程中,容易导致隔靴搔痒或者病急乱投的现象,无法切中要害。
具体原因与矛盾困难有以下三点:一是演出与淫秽色情演出的界限在哪里,什么是宣扬淫秽色情,文化执法无法把握。根据相关法规通知对淫秽色情出版物及声讯、物品等认定是明确的,但是演出是动态的表演活动,演出活动是否宣扬淫秽,文化部门一方面没有明确标
准,另一方面没有力量全程派员监管。二是网络低俗信息和内容的认定模糊、娱乐场所曲库音乐低俗违法的标准不清。近年来,随着“反三俗”口号的提出,网络低俗信息和内容打击力度逐年加强,然而具体到执法处罚时,很难找到合适的依据,具体套到内容“十不准”只能牵强往“宣扬淫秽”和“违反社会公德”靠,但是谁来认定,标准是什么,都是不明确的。娱乐场所曲库的低俗音乐和违法认定,对文化许可和执法部门来说,都是同样的艰难,仅靠文化部几十首违禁曲目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问题。三是宣扬赌博认定难,文化部门对游戏机房的机型机种的监管难以根治赌博的问题。赌博归公安部门管,但是游戏机内容宣扬赌博归文化部门管,宣扬赌博认定标准没有,文化执法只能退而求其次,抓住机型机种来管。但是游戏机业主通过正常倍率的游戏机,私下通过游戏币货值金额增大,彩票换钱轻松绕过监管。
目前文化市场出现的一些执法困难和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立法滞后、质量不高的原因,也有文化执法力量薄弱、手段能力有限的原因等等。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难点分析,目的就是基于当前机制体制、队伍人员的实际情况下,实事求是提出问题、分析原因,不推卸责任义务,也不回避矛盾困难。针对基层文化部门该管但无法可管、想管但无能为力的问题和困难,希望引起上级部门重视和注意,同时希望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以便我们更好地承担法律赋予的使命,履行净化文化市场的责任。
第二篇:当前治超工作存在问题和困难
当前治超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治理车辆超限运输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我县公路畅通,我们必须本着路面专项治理与源头治理相结合;部门协作与区域联动相结合;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相结合;治理力度与社会可接受程度相结合;依法行政与服务群众相结合;宣传先行和稳步推进相结合,同时建立健康、规范、公平、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维护良好的车辆生产,使用秩序和道路交通秩序,才能确保我县公路设施的完好和公路交通安全。
一、根据工作实际,制约我县治超工作有如下问题和困难:
1、经费不足:治超工作缺乏经费,特别是县级治超经费不足,给治超工作带来了困难。
2、执法证件:执法人员执法证件没有得到及时换发,持有部级执法证的只有三分之一,给治超工作带来了不利。
3、治超站点:我县还没有治超站点,需要上级部门提供资金设立治超站点,有利于我县治超工作顺利的开展。
4、治超死角多:由于我县面积大,线路多。县与县之间大多未设点,使大部分超限车辆绕行,得不到有效治理。
二、解决治超工作的几点建议:
1、合伙闯关的车辆严重,实行黑名单制,把闯关的车辆进行登记,发往各省、市、县治超站点,进行严格治理。
2、车辆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车辆违法改装的查处力度,严格制止违法改装车辆上路,从源头上杜绝双超行为的发生。
3、要定期组织所有的路政人员参加培训、学习,让每个人都能 熟练掌握信息网络化管理。重点路段加装摄象设备,全程监控,不仅便于取证,减少工作量,还能更好的将路政人员整合,集中到重点难点路段,便于集中整治。
4、封堵死角。我县重点路口都要装上检测装置,把超限车辆全面治死。
事实上,多年的运输经营者一直是靠超限超载向公路索要利润,以损害公路的支付方式来保证其基本利益,形成了难以治理的顽症和怪圈。怎样才能扭转现状,就要靠我们的公路人发扬铺路石精神,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坚决制止超限运输行为,让公路从以前的“走得了”更好的走向“走得好”,实现“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效果,还人民群众一个平安大道,打造一个畅、洁、绿、美、安的公路通行环境。
治超工作任重而道远,无论如何都要坚持抓下去,这是我们的职责。建好养不好和建不好是一样的。对于治超绝对不能松动,一松动就会有反弹,一反弹就会前功尽弃。我们要为全社会的共同利益牺牲我们自己的利益,因为治理超限不但需要增加人力还要增加设备、经费,还要培训有关人员,所以,需要上级的支持、百姓的理解、广大车户的合作。
二00九年九月十一日
第三篇:当前执法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当前执法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当前执法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谈谈如何加强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问题
×自中央政法委《关于加强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意见》(政法<>号文件下发以来,党委政法委在履行执法监督职能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通过个案监督,案件协调和历
年开展的专项执法检查等活动,解决了一批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纠正了一批执法不公的案件,使政法部门和广大政法干警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端正了执法思想,提高了执法水平,执法为民、严格公正执法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职能作用得到较好地发挥。从总体上看,党委政法委开展执法监督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下面,就几年来我从事执法监督工作的实践,谈谈当前执法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利于党委政法委更好地履行执法监督工作职能。
×
一、当前执法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于法无据。我国的执法监督体系主要由党的监督、人大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政协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七个方面组成,每个方面的监督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和法律规定。如《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对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就有“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的权力,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工作虽说属党内监督,但从相关法律中却找不到依据。再就是中央政法委《关于加强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意见》出台后,缺乏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
×二是党委政法委履行执法监督职能的氛围不浓,共识和合力尚未形成,政法部门没能很好地理解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与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关系,没有充分认识到“党的领导”是“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前提,公、检、法机关都有相应的法律监督机构,平时主动与政法委执法监督机构联系少,系统内开展执法检查很少请政法委参加,也不大愿意请政法委参加。所以在个案监督、专项执法检查时,强调客观因素多,涉及到本部门具体问题时,有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主动配合不够,有的甚至出现包庇、袒护、回避监督的现象,使一些案件不能一查到底。造成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思路不宽,形式、手段单一,缺乏监督力度。
×三是执法监督工作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开展执法监督初期,各级党委政法委都建立了相应的执法监督制度,相关制度没有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修改完善,有的制度没有很好执行,如省政法委执法监督干部每年一期学习培训制度,去年就没有举行,执法监督干部联席会议制度、执法监督员和执法监督联络员例会制度也没有很好地坚持,开会次数一年比一年少,执法监督干部交流、沟通的机会少了,使执法监督工作停滞不前、缺乏创新。
×四是执法监督机构不健全。有的县(市、区)政法委还没有设立专门的执法监督机构,有的虽然建立了内设机构,但人员编制却没有增加,现在政法委机关内设机构有政法办、综治办、执法监督室、政治处、维稳办、平安办等,内设机构增多了,人还是那么几个人,只好相互兼职,就本人而言,既是执法监督室主任、又是综治办副主任,还要具体负责维稳办的工作。兼职过多,很难集中精力做好执法监督工作,疲于应付日常事务。要使执法监督工作不断深化精力有限、困难不少。
×存在上述问题和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上有偏差,对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工作是执法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
×
二、对策与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建议采取以下相应的几项措施:
×一是解决于法无据问题。中央政法委要向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把各级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写入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制订出与《关于加强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实施意见》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使各级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做到有法可依,逐步进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要加大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在全国性政法工作会议上多强调此方面的工作,使政法各部门领导充分认识到政法委的执法监督工作与政法各部门自身的执法监督工作目标是相一致的,都是要解决政法部门执法不公、执法不严问题,切实维护司法公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统一执法监督思想,对执法监督工作形成共识和合力,使政法部门自觉接受监督。同时要提高执法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拓宽执法监督渠道,使党委政法委不仅理直气壮地加强执法监督,还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执法监督的法律效应。
×三是要继续抓好建章立制,规范工作程序,进一步明确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范围、内容、方法。鉴于目前执法监督人员少的实际,每年执法监督工作要突出重点,解决群众
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监督的面也不要过宽,抓某项执法监督和专项执法检查,就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对执法监督方面行之有效的制度,如培训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例会制度要很好地坚持下去,对一些省、市党委政法委加强执法监督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可通过资料、考察等形式进行交流,力求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有所开拓,有所创新,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四是切实解决政法委内设机构多、人员编制少的问题。可由中央政法委向中央有关部门提出建议,统一全国各级政法委内设机构设置,核定各级政法委的人员编制,切实解决内设机构不断增加、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为了树立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权威性,要适当提高执法监督干部的级别待遇,对于年纪轻、工作能力强的执法监督干部要加强培养,解决新老交替问题,各级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室主任(科长),有条件进政法委班子的要结合到班子中去,从多方面关心、爱护执法监督工作干部,特别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要为他们撑腰鼓气,以此不断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专心致志地做好执法监督工作。
第四篇:关于当前文化市场监督管理的研究
关于当前文化市场监督管理的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落后的文化市场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为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文化市场以各种形势不断发展,但由于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健全等原因,势必会造成文化市场管理缺陷的问题,最终会阻碍文化市场进一步的健康发展。文章针对当前文化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理顺体制,建立政府统一的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加强法制建设等相应治理措施。
【关键词】文化市场;管理;法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市场得到迅猛的发展,是在特定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社会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业商品市场。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推动文化输出等,都产生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局限性和市场利益导向的影响,文化市场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虽然加大了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管理体制与机制方面也存在失灵的现象。因此,如何运用科学体系对文化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使之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是各级政府文化部门考虑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具备了自身的价值,成为了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在市场上进行流通。如何理解市场,简单地说,就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地点。文化市场,就是交换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场所,它包含了从产品、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各个环节。因此,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不仅是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监督,而是对整个文化市场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
显然,监督管理是监督管理者与被监督管理者二者之间的一种行为方式。监督管理者与被监督者共同构成了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因此,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实质上是政府对社会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核心是国家政府对文化市场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的实现程度和遵守状况的一种监督管理。在监督管理实施过程中,二者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国家政府是实施监督管理行为的主体,其地位占据主导性,可以单方面依法作出各种监督管理行为,并可以国家强制行为来保障实施。市场经营主体属于监督管理行为的实施对象,与监督管理属于从属关系,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保障法人权力以外,必须无条件接受国家政府的监督管理。
一、进行文化市场监督管理的主要原因
(一)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是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属性所决定的
文化市场是相对于物质产品而言的精神产品市场,文化产品和服务贯穿于整个市场的交换与服务。由于任何运动形式,其自身内部都包含着本身具有的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了事务之间区别的特殊本质。因此,就象每一事务都有自身的特点一样,文化产品和服务也不例外,仍然具有有自身的特点。整体来说,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具有人文索引功能的,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思想、精神文明等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这个层面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第二是具有大众娱乐、生活功能的,包括文学作品、影视剧作、图书音像等艺术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这个层面既有一定意识形态引导属性,又具有大众娱乐功能;第三是具有产业链配套性功能的,如书画装裱、文物复制、文化器材等辅助性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因此,就现有进入市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讲,大多数基本上都具有双重的属性。一方面,文化产品与物质产品一样,也具有一般商品的共同特征,普遍地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调节和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属性,顺其自然地受到国家政府的管制和规范。由此可见,精神文化商品有其特殊性而区别于一般物质商品,在受市场供求变化和市场发展规律的影响方面,也存在与一般物质生产不同的地方。不能局限于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其自身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就全盘否认其所具有的一般商品的属性;同时也不能因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一般商品属性,就否认其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殊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与服务二者的双重属性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能用正确的态度来认识它,把握它,而不能以个人好恶随意来否认它,排斥它。
同时,从文化消费对社会的影响意义来讲,也存在与一般物质消费不相同的属性。第一是在消费的效果上不具备持久性。一般物质消费的概念很好理解,物质消耗尽了,其作用也就随之而尽了;文化消费则不相同,虽然表面上看消费过程终止了,但消费的结果对社会却是长期存在的,甚至有些影响将伴随人的终生。二是在消费效果的广泛性方面。一种物质产品,在同一时间段的同一地点,一般情况下只能够满足少数几人的消费需要;而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在相同条件下与物质产品相比,却可以通过不同传播渠道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三是在消费效果上存在差异性。作为同一物质产品虽由不同人消费,但从作用效果来看是基本相同的。例如,同一部影片,有人看后的感觉是悲悯,有人看后的感觉是失望,而有人看后的感觉是振奋。个人之间对文化认识的差异是有所不同的。
人的消费从广义上来讲可分为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两部分。物质消费所表现的,是人的最低级的消费本能;文化消费所表现的,则是人类的精神创造性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实际上,人与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要素之一就是有无文化,即有无思想追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历史发展其实就是文化历史发展。文化消费其实是以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客观存在性为前提条件的。如何对文化消费的效果进行评估,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思想形式、风格内容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使文化市场消费能够体现社会“积极向上的发展意义追求”,同时又具备有独特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品质,能够承载并发扬传播正能量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进而在充分满足社会对文化的需求的同时,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社会目的。文化消费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其比一般的物质产品消费,更能够深入人的心底深处,更能够引导社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更能对人的主观意识进行引导,因而其地位也更加重要。
第五篇:性别比工作当前困难
1、区域协作配合不力。一方面,关爱女孩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尚未形成全国“一盘棋”,部分地区严打态势尚未形成。由于各地打击力度不平衡,一些群众就到其他地方去做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单靠一个市县区从事这类活动的医生和医疗机构的打击显然“鞭长莫及”。另一方面,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存在不平衡现象。以现住地管理体制未能真正得到落实,产生现住地管不好,户籍地无法管,又到承担管理不到位的责任的现象,造成育龄群众暗婚暗育、出生女婴漏报,特别是持证孕妇隐瞒孕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更加隐蔽,难以发现查处。
2、依法打击力度不够。首先,案件查处主体不明确。“两非”行为的查处主体是计生、卫生和药监部门,而且是分别查处本部门职责范围的“两非”案件。实际工作中,存在衔接协调的实际困难,很难做到部门主动查处。很多地方采取党政领导挂帅的方式,成立专门组织,但由于是临时机构,往往出现“时紧时松”局面,难以经常化、规范化。
3、相关社会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由于经济欠发达,特别是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现有的奖励、优惠、扶助政策标准低、发放面窄,导向作用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