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内动力

时间:2019-05-12 11:47: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内动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内动力》。

第一篇:企业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内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内动力

企业的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是带有本企业文化特征的企业经营哲学的建设。企业文化即以价值观念的思维方式为核心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在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每一个物业管理企业都形成了自己的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我国物业管理是从80年代开始进入我国大陆沿海城市,不仅地域面广,而且管理对象包括的范围也比较广。从服务对象上看,由于各种物业归属于不同的业主或各种各样的使用人使用,所以物业管理服务的对象也各不相同、十分广泛。到2004年底,天津市物业管理面积累计达到9628万建筑平方米,全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余人,营业额突破15亿元。但物业管理行业有利润点低、附加值低等特点,无论是领导力量、决策水平、管理能力、技术程度却都有较高要求,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天津保税区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正在快速地发展壮大。天保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天津保税区唯一具有国家二级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借着保税区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不断积极进取,努力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也需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从而成为企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内动力。

一、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改进

物业管理行业应当属于第三产业,属服务行业。物业管理企业的根本任务是突出“服务”二字,服务是物业管理企业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属性,离开服务物业管理就失去自身存在的意义。服务除了要为业主和使用人营造“整洁、文明、安全、方便”的工作、生活环境,还要根据业主和使用人的委托对物业进行经营管理、维护、保养、保护业主和使用人的合法权益。物业管理企业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经营为手段、以效益为目的开展各项活动。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应是员工的精神状态和道德准则,其目的是在企业员工内部,倡导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精神氛围。企业文化打造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引和鼓励我们的力量源泉,更是企业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其驱动企业文化、氛围、风气的建设,坚实、厚重的文化、氛围、风气的底蕴让每一位领导和员工在正确理解基础上坚决地执行企业战略,并且把企业核心价值观变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变成共同的信念、共

同的目标、共同的行动和共同的成功。只有这样,不断改进企业文化建设、不断调整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才能达到我们最初制定的企业战略目标,才能做好“服务”这一最终的行业宗旨。

二、物业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探讨

目前物业管理企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要想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站稳脚、占领市场,促进企业的发展就必须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企业文化对加强企业管理,开拓市场,赢得用户,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有重要意义。

1、人文文化氛围的创造。人是第一生产要素,企业文化建设更是全体员工能下好同一盘棋的重要策略。人是企业之本,企业是人才成长的摇篮,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强调人的作用,特别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它强调从关心人、爱护人,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出发,重视企业的科学人才,尽可能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顺应知识经济的客观规律。有人认为物业管理企业工作简单,技术要求不高,往往忽视人才的培养,人员流动率高、人才流失的现象十分普遍。要想留住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势在必行。尊重每一名员工、利用各种组织管理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为员工规划他们的职业生涯、培养“精品人才”等等都是营造企业人文文化氛围的重要方法。这也是物业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2、发扬诚信文化。诚信是立业之道,兴业之本。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必须遵守和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有业主的“管家”之称,其诚信的重要程度不同于一般企业。2004年建设部颁布的《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了十二项行为不予批准资质审批,体现了物业行业诚信要求,也证明了诚信在物业管理行业中的重要性。树立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发展、兴旺、发达的根本。企业的诚信不但要求管理者做到诚实守信,更重要是要融入在企业文化之中,让企业中每位员工都做到说实话、做实事,形成具有诚信的企业文化。

3、企业文化的延伸―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物业管理服务中的重要部分,它有别于基础服务。基础服务主要是为业主提供生活上的需求而采取的便捷措施,而社区文化更强调的是在生活舒适之上的精神追求。培训基础服务的主要内容以文

化的形式体现出来,从深层次上看是将具体的服务内容升华到一种理念,形成一种风格。而这种风格带有企业的痕迹,使其更具有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这里所说的社区文化并非限于住宅小区,如办公楼、写字楼、工业园区、宿舍等等其它类型物业都可以开展“社区文化”,从而达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共建和谐社会的效果。

总之,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衷心认同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它规定了企业员工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拥有一支充分认同核心价值观、勇于挑战高目标的团队是企业具有更多优势、迎接更新挑战的基础,我们有信心去挑战明天更高的目标。

第二篇:提升企业发展内动力

提升企业发展内动力——学习力的探讨

“学习力”一词最早出自于1965年美国人佛睿斯特写的一篇文章。他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非常具体地构想出未来企业的思想组织形态——层次扁平化、组织咨询化、系统开放化,逐渐由从属关系转向工作伙伴关系,不断学习、不断重新调整结构关系。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学习力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的一项前沿的管理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应用。对学习力的理解,国外有学者解释为“一个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的总和。”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是动态考量一个组织和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真正尺度。学习动力来源于学习目标、兴趣、动机,这是学习的动力源。学习毅力来源于学习精神、心理素质、智力、意志和价值观等,这是学习力的核心。学习能力来源于学习方法,是学习是否具有成效的关键。

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力是企业制胜的利器,正如彼得〃圣吉强调的“未来唯一竞争优势是比你的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因此,企业应提升学习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学习力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是企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个企业的学习力是企业最本质的竞争力,真正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是那些善于学习的企业。因此,对于一个优秀企业而言,学习力是其最重要的能力。学习力由三个要素组成,分别是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毅力反映了学习者的意志;学习的能力则来源于学习者掌握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一个人或组织是否具有很强的学习力,完全取决于这个人或组织是否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

一、提升学习力,要解决好认识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对学习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充分认识,就难以做到重视学习。所以,要做学习型企业必须首先解决好认识问题。

认识先导首当其冲。企业要针对职工中存在的“不用学习、无时学习、无心学习”等错误思想和行为,转变员工观念,强化“处处学习、时时学习、事事学习”。“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竞争成败的关键。”“为了今天的成就,每天做好8小时工作;为了明天的成就,每天坚持两小时学习。”的思想认识。宣传、引导和鼓励,在所有员工中营造了争当学习型干部、学习型职工的浓厚氛围。

当你有了学习目标和意志,但缺少学习能力时,仅能知道“应学”;当你有了学习目标和学习能力,却缺乏意志时,只说明你“能学”;而当你既有学习能力,又有学习意志,但是还没有找到学习目标时,你只是处在“也许能学”的状态。只有将三者集于一身,你才能真正地拥有学习力。

据统计,二十世纪70年代的世界500强企业,到了80年代已有1/3销声匿迹,到上个世纪末所剩更是寥寥无几。国外大企业平均寿命为40年,而我国企业平均寿命较短为5年,其中,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有2.9年。当今的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结局优胜劣汰。研究表明,最近30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等于过去2000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的总和。因此,目前国家与国家之间,政府与政府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已不再是“人才”的竞争,而是“学习力”的竞争,谁具备了较强的学习力,谁掌握了足够多的知识信息,谁就有充分的创造力,从而谁就能够在竞争中获胜;否则,谁就在竞争中被无情而残酷地淘汰。在1999年世界管理大会上有个学者做出了这样一个理论,如果将一个企业比做一棵大树,学习力就是大树的根,也就是企业的生命之根。“树根理论”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企业是否有发展后劲和持久竞争力,不是单看这个企业取得了多少成果,而是着重看这个企业有多么强盛的学习力。这就好比我们观察一棵大树的生长状况一样,不能只看到大树郁郁葱葱和果实累累的美好外在现象,因为再美好的外表,如果大树的根已经枯烂,那么眼前的所有繁荣景象很快就会转头空。所以,学习力才是企业的生命之根,企业一定要培植自己的根,让自己的根越来越根深蒂固,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后的风雨中矗立不倒。

二、要正确理解学习力

学习力也是生产力,是创造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原动力。学习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快速全面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不管你是否愿意,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接受各种新信息、新知识的冲击,每时每刻都面临新的变化。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信息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时代,未来学习主体惟一具有的持久优势,就是有能力学习得更快更好。谁对变化的反应更快,谁就掌握先机,谁对变化把握的全面,谁就掌握竞争的主动权。所以学习力的首要方面就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2、适时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更新观念的能力。观念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支配其行为的巨大精神力量。作为企业,惟有不断地注入新知识、新文化、新观念,企业发展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3、符合实际的有利于推动企业发展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也是支撑一个企业不断获取竞争力的核心。学习需要创新,管理需要创新,科技需要创新。我们要善于用新的视角观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观察市场发展变化的形势,用创新的思维分析解决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同时创造性地研究探讨符合企业改革发展要求的,符合公司现实情况的工作思路。

三、提升学习力的方法探讨

1、建立一套长效机制。提升学习力的是企业发展的长效动力,需要企业领导肯定和大力提倡,为此,企业要建立必要的运行保障机制,在提升学习力推进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经费扶持,使创造学习型企业的机制在政策、人力、资金等方面得到有力保障。

2、建设学习型的企业文化。锻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培养了员工积极性的动力,是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源,它能够将全体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望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积极向上的、奋进的企业文化激励着企业所有成员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超越自己,这样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形成学习力的核心竞争力所必须的环境。因此,企业应锻造奋发向上的组织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通过系统学习和在干中学打造旺盛学习力的学习团队。

3、全员参与原则。学习型企业是指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将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精神需要。建设学习型企业就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个员工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学习型企业要以创新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在建设学习型企业的过程中,要运用创新的手段组织学习,跳出传统,呆板和简单的学习框架,创新学习的模式,内涵和载体。并将学习联系实际,将学习与绩效挂钩,充分强调学习与工作的结合关系;将学习与管理并轨,通过学习后的反馈作用真正使学习行为出经济

效益,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且要善于运用正确的激励机制,从人性化的角度合理调动广大员工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每一个人真切地感受到作为组织成员不断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良性转变。

4、要注意学习方式。美国哈佛大学把学习力解释为学会学习的能力,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未来。只有学会学习的人,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在快乐中学习,我们才能学得更聪明。衡量一个人的学习力的高低,并不是看他已经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他掌握了多少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

5、要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和工作并不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也是工作,因为工作的本质,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的关键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正如中国一句老话:“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不会耽误工作,反而会使工作越干越好。作为企业员工,就是自觉地把工作当学问做,把工作的过程看作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把学习研究过程当作工作一样要求,真正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终身拥有一颗学习之心,以强烈的责任感和进取心,去学习实践,去研究探讨,以谋求最大最好的工作效果。

企业可以在领导者的带领下,通过内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大力培植团队学习意识,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从而重新塑造学习主体,创建学习型组织。通过组织学习,获得组织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知识、经验和技能等,并能积极创新形成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组织内外不断变化的环境。当然,这种方式需要企业付诸很大的努力,且时间也比较长,但它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因为在学习力提升的过程中,组织通过不断学习、实践,获得了大量的经验来反馈予工作。总之,在信息时代,具有比其他企业更强的学习力是企业制胜的重要条件,企业应逐步形成建立在学习力基础上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提升该种核心能力的方式选择可以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前提下,使企业能尽快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篇:质量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质量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瑞旗

摘要:

文章对恒源祥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总结,并从四个方面证实质量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一、文化决定命运

从1997年,恒源祥即引入文化概念,开始对文化进行研究,逐步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体系。

二、质量文化转化为消费者精神需求

恒源祥在实践中发现消费者有三种需求:“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理需求已不再是消费者关注的第一位,如何创造消费者心理及精神需求呢?唯有品牌及品牌的文化内涵。

三、通过质量文化来推动企业发展

文化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一种习惯和习性。是一种能让每个人“普遍自觉,深刻认同”的东西。所以我们才要不断地区优化企业的文化特性,从被动执行到自觉执行,最终形成质量文化。

四、持续改进是质量文化的核心

从1997年开始至今公司已组织召开了15届不同主题的“质量月”活动,不断推进质量文化建设。

恒源祥经过84年的发展已从一家绒线商店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以品牌经营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企业,目前已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恒源祥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不仅仅因为坚持在发展模式、科研等方面的不断创新,更因为恒源祥始终将质量文化建设视作企业发展的动力。我们讲的质量,不仅仅是指产品的质量,更是指人的素质,即塑造高质量的人。一个企业想要塑造高质量的人首先要具备卓越的质量文化,才能塑造出一大批具有“大质量”意识的人,当企业的全体员工提高了素质,增强了质量意识,产品质量才有保证。企业在经营中逐步形成属于人的经验、智慧、品行、观念、意识习惯等潜在的、无形的质量文化,远比有形的东西重要得多。为了塑造具有“大质量”意识的员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战略性的转变——从产品质量到全面质量;从小质量到大质量;从质量标准到质量制度;从质量制度到质量文化。

一、文化决定命运

人们对文化有很多定义,文化到底是什么?恒源祥认为,文化可以说就是习惯,是自己的习惯被别人的深刻认同。不论个人、组织、民族、还是国家,所集聚被别人所认同的习惯,便是文化。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习惯决定命运,这即是文化决定命运。

文化和习惯是中性词,好的习惯就是好的文化,坏的习惯就是坏的文化,所养成的习惯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文化的好坏,从而决定了其命运。常言道:“一样米养百样人”。由于每个人的习惯是不一样的,在企业的团队中,就表现出有相同的习惯和不同的习惯,又因为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不一样,就让评判习惯的好坏变得更为复杂。这些不同的习惯、不同的文化在企业朝着同一个目标奋斗之时将产生巨大的内耗,从而导致做事的成本加大、时间变长、效益变差。甚至最终导致失败。国际上诸多公司之间兼并的困局往往不在于资产的重组,而在于文化的难以融合。整个时代的发展趋势也证实:谁的文化的包容性大,谁的发展空间也就会大。比如人们在购买香水时,会想到法国的产品;家庭在购买优质耐用的水龙头时,首选德国货;说到休闲牛仔裤,当然要买美国的;选择精典的品牌产品时,大多数人会青睐英国产品;买便宜选中国;要标准选日本的。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国家所具有的文化习惯,而其不同的习惯决定了不同的产品特色。

从1997年开始,恒源祥即引入文化概念,开始对文化进行研究。在反复的实践和探索中,公司逐渐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体系。

2009年恒源祥在实施从品牌经营到经营品牌能力的转型过程中,提出了文化转型,恒源祥始终在“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持续改进,塑造先进的质量文化,以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为宗旨,恒源祥一定会生、会长(zhang)会长(chang)。

二、质量文化转化为消费者精神需求

恒源祥始终坚持“以消费者为起点,以消费者为终点”的理念,创造不同消费的各层次需求,并且超越消费者的期望,引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力图通过商业行为与业务模式让消费者获得愉快的、难忘的经验——“恒源祥经验”。

通过在各种场合下的演讲,企业已经知晓“三十六个满意和五十二个不满意”的案例,即一件产品进入市场,会产生“36个满意和52个不满意”,即会有6位消费者满意,4位消费者不满意;而6位满意的消费者每位告诉5个人,就会有36位消费者对你的产品满意;但是4位不满意的消费者每位告诉12个人,就会有52位消费者对你的产品不满意。恒源祥在2009年销售了4738万件产品,以此公式类推,如果有些消费者不满意的话,不满意的数据会很大,大约过不了十年,恒源祥的牌子就会被这个数字淹没了,所以我们必须尽可能地让所有消费者都满意。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是不同的,即使商家感觉产品没有质量问题,但也许颜色、款式、服务甚至品牌文化内涵都有可能引发消费者的不满意。我们平时所说的产品质量只是“小质量”,仅仅局限于追求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致力于在恒源祥联合体全员范围内建立从狭义的“小质量”上升到广义的“大质量”的普遍深刻意识。

“大质量”的概念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要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来理解,质量内在的含义和文明、文化是相联系的,因此它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恒源祥在研究中发现消费者有三种需求: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生理需求就是吃饱穿暖;心理需求也就是情感需求,就是吃好穿好;精神需求就是品牌需求,精神需求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就是吃健康穿品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理需求已不再是消费者关注的第一位,那如何创造消费者的心理及精神的需求呢?惟有品牌,有研究指出: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2500-3000美元时,就预示着消费品牌时代的到来。因此我们在进行产品研发、款式设计、店面设计、提供服务时,只有将一切工作转化为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也就是品牌需求,转化为品牌个性化及差异化的风格及品牌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地提升企业和品牌的“大质量”,从根本上创造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近年来,恒源祥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品牌研究的项目。2009年恒源祥向上海市科委申请了《品牌创新方法的研究》项目,由企业来承担品牌创新方法的相关研究,2011年恒源祥承担国家重点软课题研究《国家品牌战略问题研究》,恒源祥是国内有史以来第一家,开辟了企业进行国家品牌研究工作的先河;恒源祥在近十年来通过与美国Monell化学感官中心、奇华顿香精香料公司、IFF国际香精香料公司、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听觉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在国内、国际上领先的五感研究机构及高校进行了紧密地合作,通过研究,让消费者能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五个感观综合交叉全面地从外界获取所需的信息,探究消费者真正的潜意识的需求,并与之契合,真正创造消费者的心理、精神需求的满足,也是对品牌的“大质量”的满足;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循环法则》,即四个阶段,八个方面——第一阶段:发现文化现象和资源;第二阶段:创新文化和设计组合;第三阶段:实现文化传播和认同;第四阶段:提升文化力量和价值。“循环法则”是恒源祥独创的,并已被实践证明有效的经营品牌工具模型,不管是集团的奥运系列营销活动还是“恒爱行动”,都是按照这一循环法则进行运作,才取得了今天的影响力。循环法则是提升经营品牌的能力并最终建立品牌化组织的必由之路。它既是宏观层面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具体职能部门和联合体各级组织认识理解、参照执行的具体操作流程。

三、通过质量文化来推动企业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对质量管理理论及实践的发展,也逐步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即质量文化。质量文化是一种崇尚质量、追求卓越、注重管理和为消费者负责的现代企业意识,质量文化作为一种从质量管理中萌发和形成的精神文明现象,必然要对质量管理过程的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卓越的质量文化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质量文化具有文化导

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和辐射功能,它能使企业增强凝聚力和活力,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和创造力。现在所讲的质量文化已从一个企业或是一个组织走向社会,囊括了生活质量、环境质量、社会发展等在内的“大质量文化”概念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文化是一种能让每个人“普遍自觉、深刻认同”的东西。正因为我们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我们才要不断地去优化企业的文化特性,从被动执行到自觉执行最终形成质量文化。

恒源祥在80多年的历程中,曾经历过从1935年的零售到制造;从1956年的私营到国营;从1991年的字号到品牌;从1998年的单品到多品;从2005年的策略到战略的五次转型,但这些转型更多的是产品、经营模式、商业模式的转型。恒源祥一直在思索企业如何做长做久,过去的五次转型让恒源祥认识到,“文化决定命运”、“文化不变,一切都不会变”,只有文化的转型才是根本的转型。2009年恒源祥正式启动实施文化转型的任务,通过实施文化转型培养员工和组织良好的习惯和文化,并让这种文化成为组织的基因代代相传,并先后推进了“能力大讨论”、“习惯改变”、“个人使命、精神、价值观承诺”、“模式研讨会”等具体工作。在此基础上,2010年恒源祥进一步提出了“心不变,文化不会变”的深入理解,并正式确立了恒源祥集团的使命、精神和价值观的文化体系。恒源祥的使命: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恒源祥的精神;无我、无限、无中生有:恒源祥的价值观: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恒源祥的社会责任:是推动社会人类发展和进步。

2008年,在整个恒源祥联合体范围内导入恒源祥文化战略。恒源祥文化战略在联合体内的导入紧紧围绕“文化与品牌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互动”的主题,以构建品牌化组织、恒源祥大学、恒源祥文化传播平台、学习型组织(包括学习型工厂、学习型终端等)工作为抓手,通过完善各类先进推荐表彰体系等激励机制,促进恒源祥文化战略在联合体内的落地,最终推动联合体价值观的统一及品牌经营能力的提升。恒源祥文化战略的导入还包括对恒源祥产品的消费者、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对接和引导。这是由恒源祥的经营理念和使命决定的。恒源祥品牌是属于消费者的,恒源祥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都要创造消费者新的生活方式。同时,恒源祥是一个极具社会责任感的品牌,对国家、社会乃至整个人类都担负着厚重的责任感。因此,恒源祥将坚持为消费者提供具有恒源祥文化个性和特点的产品来创造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与当下人们内心的真正需要实现结合和对接;另一方面,恒源祥也将在本质的、根本性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精神追求等方面为消费者和社会提供方向和引导。

四、持续改进是质量文化的核心

如上面所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恒源祥逐渐摸索出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我们说文化决定了命运。何为命运?----我们认为“命是文化所形成的能力,运是社会的需求”。所以要掌握企业的命运,就要不断通过打造自身的文化,提升企业的“能力”去创造发现和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如果说从产品质量到全面质量、从小质量到大质量是市场发展和消费者对我们的质量提出的需求,那么从质量标准到质量制度、从质量制度到质量文化就是企业在质量提升过程中需要进行的能力建设。公司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诉员工“今天不改变自己,明天存在的可能性就会被改变”,“文化不变,什么都不会改变”,所以我们持续改进的核心是改变我们的文化习性和行为方式,使之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相统一,而持续改进本身也已成为了我们的文化。当别的企业还在注重产品质量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注重全面质量:通过在整个恒源祥联合体范围内从管理层、子公司、加盟工厂到经销商的各个层次及所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实现了从以职能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到以过程为中心的质量管理的转变。当别的企业还在关注小质量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关注大质量:我们始终坚持“以消费者为起点,以消费者为终点”的宗旨,通过不断发现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创造消费者个性化的精神需求,来提升恒源祥这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价值和“质量”,最近我们又提出了要从创造消费者需求到创造消费者新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同时当别的企业还在关注质量标准和质量制度时,我们已经开始努力将质量变成一种文化,恒源祥通过以质量月活动的形式在公司和恒源祥联合体各加盟工厂和全体员工中进行恒源祥的质量观、质量经营理念和质量文化的培育和教育。从1997年开始至今公司已经累计组织召开了15届以“质量”为核心的不同主题的质量月活动,每年9月1日,恒源祥近百家加盟工厂,6万多名员工面对国旗、司旗和质量旗庄严宣誓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而努力奋斗!并围绕恒源祥品牌质量经营的中心任务,恒源祥为历届质量月活动提出了鲜明的主题,如“质量

在我心中”、“诚信、品质、互动”、“走进心时代、感知新质量”、“创新提升质量、品牌促进发展”和“质量促进祥和、文化推动发展”等,这些主题言简意赅地反映了恒源祥质量观的演变、传承和创新。恒源祥质量月活动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既有公司和各加盟工厂组织的质量征文、演讲比赛、质量知识竞赛和岗位操作竞赛活动;也有车间、班组开展的“六个一”活动:反映了恒源祥质量月活动从公司、各加盟工厂推向各车间、班组和全体员工。历届恒源祥质量月活动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各类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使恒源祥的品牌质量经营理念向社会进行有效的传播。通过质量月活动,使整个恒源祥联合体形成“深刻自觉、普遍认同”的文化氛围。

第四篇:浅谈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浅谈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

作 者二级学院专 业班 级学 号指导老师答辩日期成 绩

....铁道运营与管理学院 物业管理

物业

.....内容摘要

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被当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在企业发展和生存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越是紧张激烈的市场竞争,就越是需要建设企业文化。作为市场环境下的物业服务行业,物业管理企业同样需要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

本文首先就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进行了阐述。本文第二部分就目前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与剖析。本文第三部分对第二部分所论述的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

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 问题对策

目录

中文摘要

一、物业管理企业文化概述

(一)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概念

(二)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特征

二、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物业法规落后于实践

(二)物业管理公约缺乏有力监管

(三)物业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

(四)部分物业管理企业忽视企业文化

(五)物业管理企业对员工感情投入尚需加强

三、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完整、科学的物业管理法律体系

(二)重视人才德放首位

(三)物业管理信息化

(四)提出企业的精神内涵

(五)树立物业管理企业文化核心观

参考文献

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 物业管理企业文化概述

1.1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概念

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根据本企业的特点所形成的。具有物业管理企业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经营哲学、规章制度、物业氛围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1.2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特征

将物业管理行业的企业文化与其他行业企业的企业文化比较起来,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把握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特征:

(1)是创新性文化。由物业管理产品的均质化以及市场竞争激烈化诱致的创新文化。(2)是服务性文化由行业性质决定的服务文化。

(3)是微利性文化物业管理公司所处行业属微利保本行业,企业经营的目标不是获取暴利。

(4)是生态性文化由物业管理基本内容所决定的绿色生态文化、安全生态文化、雅洁生态文化。

(5)是社区性文化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对象都是一定范围社区的物业,服务对象是物业业主与租户。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物业管理市场正迅速发展膨胀,需求日益壮大,然而,综观国内现在的物业管理水平,均与专业的物业管理服务有一定的差距。故此,大胆借鉴香港地区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物业管理经验,探索符合国际惯例并适合中国国情的物业管理体系,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的物业管理新路,是目前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香港地区和国外专业及一流的物业管理公司,进入中国内地的物业管市场发展亦是必然的路向。由于物业管理在我国还是刚起步的行业,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其发展。

2.1物业法规落后于实践

现行的物业管理制度,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全面、不严密、不具体及不够协调的缺陷,相关法规精神,因各地物业管理法规制度的执行细则均有不同版本,各施各法,上下无法统一形成完整、系统的体系,这些法规性的文件之间明显存在着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物业管理的法规建设落后于物业管理的实践,故专业管理公司的管理难度亦相应地增加。

2.2物业管理公约缺乏有力监管

由于缺乏有力监管,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不能够相互约束各自的权力和义务。物业管理公司对其所管理的物业内的业主、租户的管理权力均来自于物业管理公约;而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质量的高低,则来自物业管理公司能否有效地执行为双方共同利益而制订的物业管理公约规定。只有物业管理公司与全体新旧业主签署的物业管理公约,方可界定权利及义务。否则,物业管理公司将无法约束没有签署物业管理公约的业主来履行其应尽的义务;因而造成物业管理公司在执行日常管理规定时,无法约束这些业主不合理的行为,直接增加了管理难度及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2.3物业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

纵观市场,实际上国内有不少法规制度已正式颁布执行,这对物业管理市场的规范及管理有一定的作用。可是这些法规制度虽然存在,但相关政府机构没有落实监管或监管不力,引致漏洞。同时,在市场上还缺乏针对商业办公大厦及商场的物业管理法规制度,现阶段,物业管理法规制度仅局限于住宅物业,以致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在管理商业办公大厦及商场时均无法可依,只能按照其经验制订相关的物业管理规定,造成各家物业管理公司因无所适从而各施各法,引起混乱及不必要的纠纷。

2.4部分物业管理企业忽视企业文化

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特别是在全球化经济竞争时代。没有钱固然是万万不能的,但没有文化和品格更是万万不能的。因此物业管理企业也不例外,而目前大部分物业企业忽视了这一点,不过这也不足以为奇,毕竟我过物业行业刚起步,还未注意到这方面。只要能理解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之后,把握机会,利用企业文化,相信今后物业管理企业会健康快速发展!

2.5物业管理企业对员工感情投入尚需加强

如员工一旦被业主投诉,有些物业管理企业常常不具体区分对错,随意对员工进行处罚、调离、降职等处分,大大挫伤了员工工作积极性。

(1)物业管理企业欠缺组织活动的活力大多数物业管理企业不太重视组织员工分批外出参观、旅游或聚餐等加强企业凝聚力的活动,必然减少了物业管理企业各楼盘员工之间相互认识和交流学习的机会。

(2)物业管理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办法不多

很多物业管理企业管辖的楼盘周边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物业管理企业没有根据这些变化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快速适应环境变化需要,而是因陋守旧、反应迟钝,以至最终失去赖以生存的市场。

(3)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观念有待提高

物业管理就是“服务”于业主,就是要每一位员工都要主力“业主第一”的思想。但有个别物业物业管理企业尚未有“急业主所急,想业主所想”的服务观念,自认为业主有求于己,当老大、“土皇帝”,甚至怠慢业主的现象时有发生。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3年乃至3—5年内,国内物业管理市场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继续在塑品牌上下工夫,在人才培养上下工夫,在服务质量上下工夫,在服务方式上下工夫,国内物业管理企业完全能够顺利地开拓一片新天地。

3.1建立完整、科学的物业管理法律体系建立完整、科学的物业管理法律体系已成为物业管理工作中的当务之急。应尽快完善物业企业制度,在补充物业企业制度的同时,还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加快物业行业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三方面的要素,第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第二,契约为前提的法制操作机制;第三,机会均等的市场原则。其中,第三点“机会均等原则”对我国来说是死穴,是几乎不可逾越的鸿沟。

3.2重视人才德放首位

对于企业来说,没有最佳人才,只有最适合人才。人才具备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心态、行为举止、不说假话,诚实是成为真正人才的基础。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在培养人才时把握这一点很重要。人才是一个企业的基石,则德是一个人的灵魂。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在用人方面,德一定要放在第一位,即职业操守、遵守公司规定和企业文化。

3.3物业管理信息化

我国物业管理企业龙头老大万科物业就非常重视管理创新,持续进行物业管理专业研究与探索,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万科物业的管理创新,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信息化建设,公司没年都投入巨资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国内物业管理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领跑者。信息化管理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服务质量,而且打造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

3.4提出企业精神的内涵

必须结合物业管理的实际情况,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提出企业精神的内涵。这是企业的奋斗目标,也是全体员工必须为之服务的目标。如温州物业管理总公司提出的——“经营者的靠山,顾客的保护神,高楼的好保姆,大厦的总管理。”并为之提出了企业的四大精神:“科学管理的开拓精神,与困难作斗争的创业精神,实干苦干的拼搏精神,以楼为家的雷锋精神。”又如江苏爱涛置业公司提出的——“全心全意,业主第一说到做到,讲究实效;诚信服务,追求完美。”这两家物业管理企业,由于重视了企业内隐文化——企业精神的建设,因此,在整个行业中是处于领先位置的。

(1)弘扬“亲情文化”物业管理企业是服务型企业,以人为本是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措施,以人为本体现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在经营理念中突出以业主(或物业使用人)为本,业主至上,时时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持续超业主的期望。第二是突出以员工为本,对员工进行“感情投资”,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用情连心,弘扬“亲情文化”物业管理企业是服务型企业,以人为本是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措施,以人为本体现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在经营理念中突出以业主(或物业使用人)为本,业主至上,时时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持续超业主的期望。第二是突出以员工为本,对员工进行“感情投资”,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用情连心,弘扬“亲情文化”。如某公司的一位员工家属得了重病受到精神上和物质上双重打击。公司可以发出《倡议书》,倡议每位员工伸出援助之手。又如某位员工家中因台风被水淹没公司领导应第一个赶赴受灾家庭现场送去慰问品等。

(2)培植诚信文化诚信文化中国古来有之,“人无信不立”成为芸芸众生耳熟能详的口头禅。诚信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发展的基点,诚信是立业之道,兴业之本。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必须遵守和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开展“重合同,守信誉”的建设,做到诚实守信,企业生财要“取之有道,守法经营”,不能靠坑蒙拐骗,不能搞假冒伪劣,不能进行不正当竞争,树立诚实守信的实力形象,是企业发展、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

(3)营造活力文化物业管理企业要把准时代脉搏,充当导演的角色,积极举办各类形式多样的联值活动,让员工与业主共同参加,增加相互之间的感情,在竞技活动中,展现生命的活力。例如:体育运动会、棋牌比赛、保健知识讲座、卡拉OK比赛等,积极制造的“活力文化”。激发员工的敬业精神首先应该充分肯定员工的自身价值,尊重员工的自我选择,使企业每一位员工真正有主人翁的感觉。只有这样,员工才能自觉地、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聪明才智与公司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次是要大力宣传企业的英雄人物,给予企业员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楷模,以激发员工爱企业、爱工作的敬业爱岗精神。

(4)倡导生态文化随着工业产品的大规模生产,生产过程及其产品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由此引起了周边环境的恶化和污染,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的发展决不能影响、破坏环境。物业管理企业的任务之一是通过保洁绿化服务等工作为业主提供优美的居住环境,生态文化作为新型的管理文化,既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又包括生态道德,它是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对此我认为物业管理企业营造生态文化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进一步加大爱护家园的环保宣传活动的力度,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包括座谈会、演讲会、宣传板报、文艺演出等各种形式和手段,持续开展环保意识教育。二是认真学习贯彻物业管理法律、法规、条例,以及环境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条例,使广大员工树立环保、法律意识。三是积极完善环保制度规范员工环保行为,预防环境污染。

3.5树立物业管理企业文化核心观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哲学、价值取向、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要素的综合体现。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对推动企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决定了一个企业能走多远,它明确应该怎样对待顾客,怎样正确回报股东,怎样正确激励员工,怎样正确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经营策略,怎样正确维护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企业长寿之本,要

真正成为中国物业管理企业的领跑者,就要借助于企业文化力。企业文化的力量来源于它的人本思想——对内以员工为本,对社会以合作伙伴为本,对客户以满足需要为本。

(1)物业管理之道:相信每一位员工都愿意尽心尽力地做好工作,并不断追求完美与创新,只要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他们就一定能成功。

(2)物业价值观:信任和尊重个人,鼓励主动性和创造性,追求卓越的成就与贡献。在经营活动中坚持诚实与正直,靠团队精神达到共同目标。

(3)物业企业目标:利润:争取足够的利润以支持公司的成长,并且提供实现公司其他目标的资金。客户:为客户提供最高质量和最大价值的服务和产品,以得到并且保持他们对物业企业的认同和信赖。业务:专业化经营,公司参与的业务领域应能够发展和扩大公司的技术和客户,提供持续增长的机会。增长:物业企业的增长只应受限于利润以及满足客户需要的、有创新性的服务及产品能力。员工:使物业企业员工分享物业所创造的成功,按员工的工作业绩提供就业保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训练机会,承认员工获得工作的满意和沟通顺畅。

(4)质量方针:服务至诚,精益求精;管理规范,进取创新。

(5)企业宗旨:企业的使命是持续超越企业的顾客不断增长的期望。

参考文献

[1] 蒋丽.物业管理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5-35.[2] 张仁德,霍洪喜.企业文化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9-55.[3] 于雷,史铁尔.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65-85.[4]林中.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6月第2期

[5] 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10 [6] 奚从清,谢健现代企业文化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0-35.

第五篇: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

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企业文化是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物业管理企业作为中国的朝阳产业,应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设适合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以此来推动中国物业管理的发展。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具有独特见解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之物业管理企业又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服务产业,所以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我国物业管理企业的现状,在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物业管 理企业文化。

一、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是本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兴起的,其实践来源于日美之间的经济竞争。是在企业长期的经营活动中,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使得管理理论突破了以个人为研究对象和出发点的传统观点转向以人的集合——企业为研究对象。企业文化也打破了文化自然作用与经济的原始状态,掀开了文化与经济关系的新篇章。文化由“背景”而越为“手段”而最终演化为生产力,使文化第一次以能动的姿态介入经济活动。而中国的物业管理,始于八十年代的深圳、广州等地,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经过20多年的探索、实践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经营性的物业管理路子。

物业管理,特别是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在各大中城市已基本走上了正轨,各具特色的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我们周围,同时也形成了一大批有特色的物业管理企业。仔细分析这些物业小区,可以看出每一个物业管理企业在管理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有本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这些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在一定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物业管理企业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经营哲学、规章制度、物业氛围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根据本企业的特点所形成的。如深圳万科的“以人为本”的万科理念;福建金帝集团“以诚待人、用户至上、以信为本、商誉第一”的企业文化灵魂;威尼斯花园“南湖岸边是我家”的水文化;星宇集团的“甘为业主上马石”的行为准则等。

二、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要求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在管理对象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等五个方面,人在管理中具有双重地位:其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的主体都是人,人与人的行为是管理过程的核心。“以人为中心”是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思想。企业文化理论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诞生地的一种管理理论,在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指导下,把人作为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对任何企业而言,其物力、财力、信息资源往往是有限的,而人力资源的开发者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物力、财力、信息资源才能得到更好的利用,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提高。加之物业管理企业管理的是物业,服务的却是人(业主)的特点,对于物业管理企业来说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极大的现实必要性。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关于企业文化的实践和理论,西方国家的经验比较丰富,在建设我国的物业管理企业文化时,适当学习借鉴其经验是必要的,但是我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历史背景、经济结构和企业组织模式均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我国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各企业要结合本地区、本企业的特点走有中国特色、有地方特色、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一般企业文化建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中心

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客体。要建设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充分发挥人的中心功能作用。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依靠人,不仅依靠企业领导,更依靠广大员工。员工既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又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发展者。企业领导应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集中企业全体员工的能力和智慧,将企业文化建设好;人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客体。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目的是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的正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其

次,企业文化建设也要着眼于塑造人、培养人。企业要通过充实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和物质层,在潜移默化中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对企业的责任感,引导职工加强品德修养,提高思想觉悟。

2、企业文化建设要有特色

个性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只有形成特色,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建设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首先要密切联系本企业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实际,包括企业的发展历史、发展战略、企业的优势和特点、企业员工的素质;其次,要突出重点,特别是精神层的内容表述,要抓住重点带动全面,从而收到较好的整体效果;另外,对外要重视做好广告等宣传工作,善于抓住可充分向社会展示企业形象的机会,塑造有特色、有魅力的企业形象。

3、重视环境因素的分析

应重视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和企业所在地的文化习性。企业文化建设要有鲜明的民族性,对传统文化要继承发扬其积极性的之处;摒弃其消极之处。同时应重视企业所在地地方文化习性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利用积极因素,改造不利因素。必须了解国家宏观政治经济发展目标及时代要求,使企业文化的模式和内容,都符合时代的要求。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必须明确当前社会主义企业的价值观,应当树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一致;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相结合的效益观。将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深植于员工的心中,并为每个员工提供可以充分发挥

其聪明才智和专长的环境和机会。

5、培养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

应积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企业家,提倡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企业精神,要以适当方式,使企业精神深植于员工的心中。

6、在企业内部形成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

企业领导应在企业内部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企业中层领导应发挥人际关系建设的中介作用,并发挥基层领导在人际关系建设中的基石作用。努力形成和谐、安宁、互助、向上的新型人际关系。

三、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及重塑

企业文化具有普遍性,不仅外国的企业可以依靠文化致胜,中国的企业也可以依靠文化致胜。企业文化不仅适用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也适用于物业管理企业。这样抛开企业文化的特殊性,可以将企业文化的建设程序应用于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

企业文化的中心要素,是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即企业的共享价值观念、共同理想追求和全体认同的精神状态等。这些都属于精神范畴,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这种精神的确立和发展、应用以及物质化等等。因此,从一定的角度出发,可以把企业文化建设看成是:作为独立主体的企业,对于具有本企业特设的精神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首先明确提出本企业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理想追求,用准确的语言把企业精神定下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步,也就是要把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生产”或“设计”出来。其次合理“分配”本企业生产的上述精神财富。最后抓好以被正确理解的精神财富的“消化”及精神财富的转化。以上三个步骤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第一步,就不能够迈出第二部和第三步,如强行迈出就会走向邪路。例如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却打探要加强企业的凝聚力,结果只适用奖金把全体员工捆绑在一起,而隐瞒本企业发生的责任伤亡事故。这种做法,形式加强群体意识,实则与企业文化建设背道而驰。相反只走出第一步,而不走第二步和第三步,也谈不上什么企业文化建设。如果仅仅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如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崇高的理想追求等等,还不能说就是企业文化,只要它们还没有在实际的市场竞争中发挥文明功能,还没有引出文明的果实,它们就只是纯粹的精神财富,而只有当它们被企业职工正确理解并加以品质化、物质化、习俗化和社会化以后,才是企业文化。

通过对诸多成功的物业管理企业的考察,可以得出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物业管理企业要发展唯有创新,才能突破自己;唯有创新,才能超越别人。可以说物业管理企业的成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更得益于企业文化的助推作用。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即使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也影响并作用于经济运作。物业管理企业正是把握了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在经济运作中营造文化的氛围,创建企业文化,又利用企业文化的诸多作用推动企业的经济运作和发展。

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伴随着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的,体现了物业管理企业以市场竞争为导向,突出了以人为本、创新、服务的内涵。但是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企业战略的调整,均要求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要相应进行变革和重塑。

企业文化的重塑并无固定模式可参照,应是企业实际情况而定。建立企业文化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完善激励机制,固无论是文化建设还是重塑都应以员工能否全面接受作为考虑的出发点和归宿。

参考文献:

(1)《企业文化学》 作者:罗长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代管理》作者:李仕模 中国物价出版社《房地产经营管理》 作者:聂荣林 梁桂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房地产报

经济参考报

下载企业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内动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内动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XX 公司高度注重企业文化,公司董事长XXX深有体会,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拉动一个企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推动一个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如果没有自......

    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是企业发展的DNA

    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是企业发展的DNA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旗下社交平台“来往”中就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建设与广大创业者展开交流,马云表示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是企业发展的D......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论文: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办公伙伴》OFFICE.ICXO.COM ( 日期:2006-09-07 11:53)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经营哲学和原......

    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梁宜静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个企业 都有自己不同的创业和发展的 轨迹,由此而形成不同的企业文 化。我们中国船舶......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促进企业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cn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促进企业发展作者:张勇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10期[摘要]企业文化指一个企业从上到下所共有的,居于统治地位并为全体职工所认同的价......

    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合集5篇)

    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经营哲学和原则, 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方式。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参观海尔集团有感生产管理部一车间 姜英姿 几年前,公司曾组织我们全体员工观看了《首席执行官》这部电影,当时海尔总裁下令将所有存在质量隐......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目录 一、绪论 二、企业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二)企业文化的特点 三、当前企业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优秀企业文化是鼓励创新的主要动力 (二)企业文化需要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