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途径
2011 年第 1 期(总第 929 期)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HEILO N GJIAN G EDUCATIO N(Higher Education R esearch & Appraisal)
N o.1,2011
Serial N o.929
■教育组织与管理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途径
钱 泉,康黎明,孟 娜
(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文章指出目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率偏低、管理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等
问题,并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途径,即通过细化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增加校内外合作提高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加强实验室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等几个方面来加强实验室管理的标准化。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1)01-0047-0
3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国家 对高校教育投资不断增加,各高校在加大对学科建设和 科研方面投入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投 资力度。以云南大学软件学院为例。该学院现拥有 16 个 实验室,其中 5 个基础实验室,10 个专业和联合实验 室,1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使用面积 3775m2,仪器 设备 2200 多台套,设施总值 2800 万元。这些实验室及 仪器设备主要承担本院师生的各项教学和科研活动。近年来,学院不断购置、更新实验室仪器设备,进一步通过 实验教学加强和配合主要教学科研工作,将教学理论和 实践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院知名度,扩大了 学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为学生的实 验教学课程和进行创新实验提供了软硬件环境,使学生 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水平同步提高,增强了学生的专 业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毕业生。实验 室仪器设备的增加和投资力度的加强,使学院教师开展 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由此也培养出一 批高质量的教师科研队伍。拥有高水平的实验室是高校 科研实力的重要体现,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来看,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整个国家重点 实验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
然而,随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增加,也暴露出一些 对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问题。如何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 使用管理标准化,如何进一步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 用效率,如何保证仪器设备的正确安全使用,如何提高 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能力等,已成为各高校所面临的现 实问题。本文围绕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标准化管理展
开研究,主要通过分析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标准化、制度
化建设、实验室仪器设备有效使用率的提升、加强实验 室机构的协调和实验室与其他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实验 室教师队伍建设和实验室专业管理人员的培养几个方 面,最终使标准化管理水平得到提高[2-5]。
一、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标准化程度
目前,高校的实验室基本已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 规章制度,也有比较清晰的仪器设备使用流程,能够保 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但由于实验室教师在管理实验室 的同时,需要配合任课教师承担学生的实验教学课程工 作,因此,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方面有时会兼顾不暇。实验室教师的工作量大,工作强度大。以云南大学软件 学院为例,学院的实验室教师均承担了本科生的实验课 程,包括实验教学、实验指导和实验报告的审阅工作。同 时,这些实验室教师还负责管理实验室,包括公共实验 室和专业实验室。这样的工作模式必然导致在实验室仪 器设备管理方面会出现疏忽,因此,为使管理工作更加 科学和完善,须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标准化程度,细化各项工作职责,把每项工作都落实到具体的某个 人,使每项工作都有标准可循,有标准可依,确保将实验 室教师的各项责任真正落到实处。
实验室教师均要求做到责任明确、事前计划、过程 控制、事后记录、有据可查。(1)实验室教师的岗位职责 必须明确,其工作性质必须明确。因各个实验室的仪器 设备不同,使用的情况不同,每个实验室教师在明确实 验室统一管理要求的同时,还应当清楚所负责的实验室 的具体管理要求。(2)在操作仪器设备前必须要有计划
收稿日期:2010-07-06
作者简介:钱泉(1982—),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学生管理研究。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才培养创新工程项目“云南省学生日常管理创新与素质培养”(R J002)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途径
备,如何使用,以及在使用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相关 事项,包括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将如何处理和 应对等问题都应当在使用前详细计划,以保证仪器设备 能够正确有效并安全地得到使用。(3)在操作过程中,实 验室教师必须全程控制,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 时,实验室教师禁止脱岗,必须在实验教学开始前检查 每台(套)设备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巡视,教 学结束后再次检查仪器设备的情况,保证所负责仪器设 备的正常运行。(4)实验室必须建立日志登记制度。实验 室负责人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并做登记。另外,在 师生进行教学科研使用前及使用后,由专门负责的实验急制订购置计划。购置计划应由各相关专业或实验室提 出,并上报实验中心及学院,经同意后方可购置。这样规 范的购置程序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减少 仪器设备购置后的闲置状况。同时,也可以优先购置教 学和科研中急需的仪器设备,满足师生的教学和科研要 求。
其次,当一些重大的科研项目需要多个专业的科研 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完成时,分置在各个实验室的一些大 型精密仪器设备,在使用和管理上很难进行统一有效的 协调。其中,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费用非常大,其中相当 比例的费用是由课题组自筹资金支付,加之大型精密仪 室教师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及使用人员的情况进行 登记备案,做到每个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均有日志,记录 检查、使用、维护、维修情况。(5)建立和完善日志登记制 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情况 有据可查。这样能够让实验室教师在认真履行管理职能 的前提下保障实验室教师的利益,避免出现违规操作。当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和问题时,使用和维修情况的登记 记录就能够准确地反映该仪器设备的历史情况。
此外,对精密贵重仪器,除建立日志登记制度外,还 应实行专管共用制度,即每台(套)精密贵重仪器均由专 人负责管理,从仪器购置后的外观检查、安装调试、验收 报告到对仪器的使用培训都由专人负责管理。精密贵重 仪器的使用原则是在保证配合完成学院的教学和科研 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校际和地区的科研活动。这些 使用均由专人负责安排协调,并做好使用和检查的日志 登记工作。
二、进一步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有效使用率
高校对实验教学的投资力度逐年稳步提高。由于教 学的需要,每年均有部分仪器设备老化淘汰,实验室每 年都在购置新的仪器设备,仅从数量上看就呈递增的趋 势。然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增加并不能说明其使 用效率在不断提高。相反,如果购置了不需要的仪器设 备,将造成仪器设备的闲置和资金的浪费;如果管理和 使用不善,会造成仪器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在使用方面,高校的仪器设备使用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仪器设备使 用不同,使用主体多以学生为主,多用于学生的教学和
科研,除理论教学课程外,学生多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 进行学习、练习和完成实验作业,耗损比较大。另外,由 于实验室教师数量不足,仪器设备的维护有时由没有经 过专业培训的学生管理员协助实验教师完成,这是造成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周期变短、使用寿命减少、仪器设备不能得到有效使用的一个因素。因此,提高实 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必须从仪器设备的购置和使 用两方面入手。首先,仪器设备的购置要科学化。仪器设备的购置 必须根据学院及实验中心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和课程
器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高,须由课题组自行解决经费 问题,使得设备管理者对资源共享的积极性不高,客观 上限制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对外开放使用[6]。所以,设立院 级、校际和地区一定范围内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免费使用 和技术支持也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的有效途径。对学 校其他部门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在保证完成学院师生教 学和科研的前提下,可以为以上部门提供一定范围内的 免费使用、技术支持和仪器设备的共享。实验室依托所 属学校的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也是提高仪器 设备使用效率的有效路径,同时也能增加技术上和科研 上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学院师生的科研能力。
另外,需要设立并完善仪器设备对外使用和外借制 度,通过对外使用和外借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对 外使用和外借必须签署相关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对外使 用和外借的条件、范围、时间、使用人员、使用内容和费 用问题。在加大实验室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精密仪器设 备的对外使用和外借的同时,要注意在此过程中责任人 的安排和落实,可以同时安排该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和 使用负责人为具体借用、共享中的责任人。目前,学院大 部分仪器设备都可以提供一定范围内的外借,通过这样 的方式加强了学校、学院与外单位的交流和合作,保证 了仪器设备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使用,也通过制度的完 善,保证了使用过程中仪器设备的保护和安全。
三、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完善事故 应急程序 安全是任何管理的重点,也是保证管理工作正常有
序进行的前提条件。计算机信息类实验室,如软件学院 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中包括大量计算机设备,因此,实验 管理中心保证计算机设备信息网络系统安全是安全管 理的重点。计算机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配套 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 则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 机系统。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是必要的,实验室必须通过 安全管理组织成员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这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行审批制度(含户名和 IP 地址 等)和安全审计制度。网络的运行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途径
[7]
际联网单位,必须具有健全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和安全 中一次也没有外出参观和学习。因此,高校及各部门应 技术保护措施。(2)建立灾难恢复计划。预先做好计划和 当建立一套针对实验室教师培训的章程,在最低程度上 测试,及时保存和备份数据,防止有效数据的丢失,避免 保证实验室教师能够定期参加培训,解决因长期得不到 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遭到攻击和破坏。一旦发生最坏情 培训,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不能得到提高,不能及时了 况时,可以通过灾难恢复计划,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使用,解最前沿的新型仪器设备及使用所带来的管理和工作 减少损失。(3)计算机信息系统要实行安全等级保护,其 上的滞后。另外,应鼓励实验室教师主动学习,在高校搭 安全等级分为信息安全等级和系统可靠性等级。(4)有 建的平台上,利用高校的有利资源,积极参加国内外各 害数据及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发现、报告及清除都必须 种培训、进修和学习,也可以参加在职学习,攻读学位。及时有效。维护计算机和软件的人员,在维修后必须保 在这个过程中,积累新知识,发现新信息,不断更新自身 证计算机和软件无病毒,无其他有害数据。在完成实验 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扩展知识面。目前,由于日常 教学和科研活动后,必须进行有害数据和病毒的清理,工作量比较大,对实验室教师的培训不足,实验室教师 并做好日志记录。
四、加强管理机构的协调
根据目前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实验中心为例。由于实验室仪器设备主要提供给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活动,院级教务部门和实验中心均负责安排实验教学课程时间,科研活动主要由实验中心安排,在此过程中,两个部门如不能很好地协调则会导致管理和使用仪器设备上的矛盾冲突,当发生仪器设备使用冲突时,部门间如果不能很好地及时协调并解决问题,就可能影响到学院实验教学活动或者重要实验的实验进度。
加强管理机构间的协调,关键是转变管理观念。管理机构应本着为师生服务的理念,尽量为师生的实验活动提供便利。管理机构之间以相互配合支持工作为前提,以为学院的教学科研服务为宗旨,提前做好工作计划,及时准确地公布实验室的预约和使用情况,为师生提供准确畅通的信息服务。应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定期交换意见,如有特殊情况时,管理部门间及时做好协调工作,分轻重缓急安排仪器设备的使用。
五、加强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
管理的主体是人,决定仪器设备管理标准化程度水
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人员的优化配置。韦伯的理想型科层组织理论认为,管理人
员按一定的职务等级系列组织起来,每一个职务均有一 个明确规定的职权范围,并且职务是通过自由契约关系
来承担的。实验室教师也一样,必须按照一定的职务等
级系列组织起来,各自都有一个明确的职权范围。所有
实验室教师必须按照各自的职权履行职责。实验室教师
必须是依据技术条件从候选人中挑选的,本身具有相应 的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的专业能力和经验,进行统一培
训后上岗。在工作中,对实验室教师要安排定期的培训,包括专业技能的培训和管理技能的培训,只有将学习和
工作经验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施行标准化管理。从对
几个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调查中发现,近三年,平均只有一到两次外出学习和参观的机会,而其中大多是 没有足够的学习和培训时间,也缺乏与其他高校或部门的经验交流。针对这些问题,应当在人事允许的范围内 增加实验室教师的岗位数,减小实验室教师的工作负
荷,同时加强对其培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出一批 具有专门化、技术化的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标准化管理,要做到: 1)切实提高从事标准化工作的意识,进一步提高教师 和学生的素质,找准定位,增强责任意识,本着认真负责 的态度和为学院教学科研活动服务的态度做好实验室
管理的各项工作。
(2)本着改革创新的精神建立标准化 工作新机制,提高科研与教学的整体水平和质量。通过 实践,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方 法。
(3)切实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和管 理水平,严格管理,定期培训,强化监督,努力提高高校 实验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实验室与各相关部 门及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应齐心协力,在提高管理水平和 业务方面不断摸索,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一 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周伯明,王菊芳.实验人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实验室建设 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8).[2]钱小莉.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之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
学报,2007,(3).[3]农锦华等.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Z1).[4]深化改革 完善机制 强化管理 努力开创标准化工作新
局面—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在南京举行[J].交通标
准化,2010,(8).[5]赵国忠.太赫兹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实验室建设[J].现代
科学仪器,2009,(3).[6]黄小斌,朱志明.大型仪器设
备管理使用的研究与实践
[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9).[7]李萍.试论高校实
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J].实验
室研究与探索,2008,(10).[责任编辑 李金波]
转自中国粮油仪器网
(
第二篇: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教高[2000]9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仪器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仪器设备是指利用财政资金购置、国家调拨、自筹、接受捐赠和自制等渠道添置,以及科研课题合同内购买且属于学校产权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其它属于学校产权的仪器设备。包括:仪器设备(含软件)、低值耐用品、易耗品。
第三条
仪器设备的管理分为技术和经济管理。
技术管理包括:实验项目方案论证与建设计划编制;仪器设备招标采购(包括验收、安装、调试);实验项目开发和技术改造;使用运行和日常管理(如维护、维修和安全管理等);仪器设备状态的技术鉴定等。
经济管理包括:资金的筹措与合理投向;仪器设备维修和改造资金的控制使用;仪器设备有偿使用和对外社会服务的管理;仪器设备的处置(如对外捐赠、出售、报废和报损)等。
第四条
学校鼓励和支持单位和个人利用科研和自筹经费购置仪器设备。第五条
仪器设备的管理,应以满足学校教学、科研为主,兼顾对外服务需要,努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积极挖掘设备潜力,发挥资源效能,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
第二章 管理体制
第六条
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实行校、系(部、处、中心)、实验室三级管理体制。由一位校领导分管仪器设备工作,实验室与设备处为学校仪器设备的主管部门,负责全校仪器设备的管理。各系部有一名行政领导负责本单位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各实验室都要有一名设备管理员,具体负责本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
第七条
实验室与设备处对仪器设备的管理职责
(一)编制全校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管理设备费使用,负责组织全校仪器设备的采购;
(二)负责全校仪器设备的帐目管理,保证仪器设备国有资产完整;
(三)负责组织全校仪器设备维修和技术改造工作;
(四)负责仪器设备事故统计和处理工作;
(五)负责组织全校仪器设备的处置工作;
(六)负责800元(含)以上仪器设备的出入库管理;
(七)负责起草有关仪器设备管理文件,并监督各单位的执行。第八条
各系(部、处、中心)对仪器设备的管理职责
(一)编制本单位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参与相关仪器设备的采购,重点负责技术条款;
(二)负责本单位仪器设备帐目管理,保证仪器设备资产完整;
(三)负责组织本单位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及维修和技术改造工作;
(四)负责报告并协助实验室与设备处,查明仪器设备事故原因,并负责提出事故处理意见;
(五)协助实验室与设备处处置相关仪器设备;
(六)负责800元(含)以下(低值耐用品、易耗品)出入库管理;
(七)负责制定本单位实验室仪器设备现场使用管理文件,并监督各实验室管理员执行。
第九条
各实验室设备管理员对仪器设备的管理职责
(一)参与相关仪器设备的采购,重点负责技术条款;
(二)负责本实验室仪器设备帐目管理,保证仪器设备资产完整;
(三)负责本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及维修和技术改造工作;
(四)负责本实验室800元(含)以下(低值耐用品、易耗品)使用管理;
(五)负责培训本实验室其他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如教师和学生等),监督有关仪器设备现场使用。
第三章
仪器设备的分类与管理
第十条
仪器设备分为一般仪器设备和专用仪器设备。
一般仪器设备是指办公和业务用通用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家具等。专用仪器设备是指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包括各种仪器和机械设备、医疗器械、文体设备等。
第十一条
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一般仪器设备单台价值在500元(含)以上,专用仪器设备单台价值在800元(含)以上,能独立使用的教学、科研、生产及行政办公仪器设备(含软件),由学校统一建账管理。其中,单台价值在人民币10万元(含)以上的仪器设备为省管贵重仪器设备。单价在人民币40万元(含)以上的仪器设备为教育部管贵重仪器设备。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执行学校《贵重仪器设备管理细则》。
第十二条
一般仪器设备单台价值在500元以下,专用仪器设备单台价值在800元以下的,由使用单位统一建账管理,并在实验室与设备处备案。管理办法执行学校《低值耐用品和易耗品管理办法》。
第四章
实验技术研究项目立项和管理
第十三条
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自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具体办法执行学校《实验技术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第五章
仪器设备的采购
第十四条
仪器设备采购办法执行学校《仪器设备采购管理方法》。
第十五条
单价在5000元(含)以上的仪器设备,入库前必须交有关技术资料(使用说明书、图纸、装箱单、检测合格证等),由实验室与设备处统一存档,使用时借阅。常用的资料可复印,交使用单位保管。
单价在5000元以下的仪器设备的有关技术资料(使用说明书、图纸、装箱单、检测合格证等),由使用单位存档。
第六章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第十六条
实验室与设备处应根据学校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统一规划实验室建设,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在充分进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经主管校长批准,可以对学校仪器设备资源统筹调配。
第十七条
使用单位负责仪器设备的具体使用管理。主要工作包括:
(一)制定各项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现场使用管理制度,包括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和维修登记制度,并及时填写使用手册,存档管理;
(二)建立和管理在用仪器设备及备(附)件的台账及卡片;
(三)建立仪器设备管理责任人制度,做好仪器设备及备(附)件的领用管理;
(四)对仪器设备定期检查,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发生故障和事故要及时报告并申请维修;
(五)落实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安全和环保措施;
(六)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业务和安全培训及考核。第十八条
学校实验室实行准入制度。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指导教师以及学生进入实验室操作设备,应了解仪器设备工作原理,掌握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规范操作。
实验过程中实验技术人员要亲临现场。
第十九条
学校各单位之间借用仪器设备,必须填写《仪器设备外借单》,经实验室与设备处批准,办理借用手续;学校各实验室之间借用低值耐用品,由系部主任批准即可。
第二十条
学校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借予校外单位,以及校内自负盈亏经营单位。学校鼓励实验室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开展对外服务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开展对外服务必须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第七章
仪器设备的故障报告与处理
第二十一条
由于器件的老化、元件失效、零件磨损以及产品自身品质缺陷致使设备在正常条件下工作时出现异常或不能工作视为故障。
第二十二条
故障的报告及处理程序
(一)故障发生后,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应急措施。若是一般性故障,在确实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查明原因,排除故障,重新工作。故障及处理情况要向设备管理员报告。若是较大的故障,无法排除时,设备管理员应立即填写《仪器设备维修申请单》,经单位主管领导核实情况后,在48小时内报实验室与设备处申请维修。
(二)不论设备故障大小,设备管理员都要如实填写使用手册。
第八章 仪器设备的事故报告与处理
第二十三条
由于违章操作、工作环境不达标(电参数不符、潮湿、粉尘度高等)、跌落、撞击、丢失等人为原因造成的设备损坏或功能消失应视为设备事故。
第二十四条
事故的报告及处理程序
(一)事故发生后,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扩大,保护现场,并立即向单位主管领导和实验室与设备处报告。不得缓报和瞒报。设备管理员要如实填写使用手册。
(二)对事故的处理,要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不查清事故原因不放过,责任者及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整改措施不放过。
(三)实验室与设备处应立即派人去现场了解情况,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析事故原因。
(四)根据对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公正地确定主要责任者及连带负责人,由责任单位明确提出处理意见报实验室与设备处,实验室与设备处签署意见后报主管校长。
(五)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吸取教训,写出书面分析报告,提出整改意见。责任单位要加强管理,积极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教育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养成安全生产习惯。
第二十五条
设备事故的处理
(一)对于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应根据损失价值、造成后果和本人态度等依学校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二)对于客观反映事故情况并主动承担责任的,经济赔偿从轻处理,职工责任者赔偿30%的损失价值(除本条
(四)款规定外);学生责任者赔偿10%的损失价值。
(三)对于有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破坏现场、嫁祸于人等行为者,赔偿100%损失价值(含使用误时损失费)。
(四)对因工作需要并根据学校规定,职工个人领用的计算器、笔记本电脑、收录机、照相机、万用表等仪器设备发生丢失,赔偿100%损失价值。
第九章
仪器设备的维修与处置
第二十六条
仪器设备的维修办法执行学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方法》。第二十七条
仪器设备处置办法执行学校《仪器设备处置管理方法》。
第十章
计算机软件管理
第二十八条
计算机软件的立项申请、审批、采购等参照仪器设备管理相关规定。
第二十九条
购置计算机软件应要求供应商提交下列材料:
(一)软件产品著作权归属的有效证明材料;
(二)提供包括产品服务期间和升级费用等后续服务能力的说明或承诺材料。
第三十条
使用单位要保护好正版计算机软件介质。原版计算机软件母盘要专门归档管理,通常可借用复制盘。第三十一条
使用单位应严格执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若利用软件从事商业性技术开发或向他人提供有偿服务等,要遵守国家相关知识产权规定以及相关软件买卖合同约定。否则,若造成学校丧失软件合法版权,或给学校带来其他损失,将追究当事人和管理者的责任。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学校各单位行政办公仪器设备的管理参照本办法。第三十三条
学校以前有关文件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实验室与设备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3年4月14日印发《华北航天工业学院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华航院字[2003]027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仪器设备管理问题总结
仪器设备管理问题总结仪器设备领用表不完善外出仪器电池应在现场安装回来后取出 3 仪器设备摆放不规范仪器设备标识应全部贴在仪器上
第四篇: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制度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制度
1、实验室拥有多种贵重和精密的仪器,以及许多支持性设备和设施,保证它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是整个实验室正常运转的关健之一。
2、由专职人员全面负责整个实验室仪器设备领取、验收、维护保养以及维修联系事务,实验室主任监督执行。实验室全体人员必须自觉关心、参与配合这项重要的工作。
3、贵重仪器及精密仪器均要建立档案,分别制定出专职人员定人负责、定人维护、定期保养的具体措施。
4、对一般仪器和设备实行专职人员定人管理、维护及保养制度。
5、定位存放仪器及相关附件,仪器旁醒目标志出仪器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和附件名称。
6、严禁擅自改变仪器操作要点及仪器主件、附件存放位臵,确需移动位臵需经实验室主任同意,使用后及时放回原处。
7、使用各类实验仪器后都要及时登记并清洁仪器及附件,将台面及实验室清洁干净。
8、一旦发现实验室中有关设施、设备和仪器出现故障或损坏等情况,使用人员均必须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并配合其做好查明原因,联系维修等事宜。
9、对违反相应规定、规章,擅自违章操作而导致仪器损坏者,应及时向实验室主任报告,将根据情节追究其责任,直至全额赔偿。
第五篇:各类仪器分析实验室要求
气相色谱分析室 主要是对容易转化为气态而不分解的液态有机化合物及气态样品的分析。仪器设备主要有气相色谱仪,具有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自动化程度很高,对有机化合物具有高效的分离能力,所用载气主要有:H2、N2、Ar、He、CO2等。但对高沸点化合物,难挥发的及热不稳定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高聚物的分离却无能为力。要求局部排风及避免阳光直射在仪器上,避免影响电路系统正常工作的电场及磁场存在,一般设计:仪器台(应离墙以便仪器维修)、万向排气罩、电脑台(一般在仪器台旁配置)、边台、洗涤台、试剂柜等
液相色谱分析室 主要体现在高效率分离,对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分离制取纯净化合物,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仪器设备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仪,适宜于高沸点化合物、难挥发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合物、离子化合物、高聚物等,弥补气相色谱仪的不足。环境和实验室基础装备设计要求与气相色谙室相近。
质谱分析室 主要是对纯有机物的定性分析,实现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子式、分子结构的测定,分析样品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主要设备有质谱仪、气-质联用仪。质谱仪是利用电磁学的原理,使物质的离子按照基特征的质荷比(即质量m与电荷e之比—m/e)来进行分离并进行质谱分析的仪器,缺点是对复杂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无能为力。气相色谱分离效率高,定量分析简便的特点,结合质谱仪灵敏度高,定性分析能力强的特点,两种仪器联用为气-质联用仪。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分析质量和效率。质谱仪可能有汞蒸汽逸出,要考虑局部排风。
光谱分析室 主要是根据物质对光具有吸收、散射的物理特征及发射光的物理特性,在分析化学领域建立化学分析。主要的仪器是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X射线荧光仪、红外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LCP)
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等。实验室应尽量远离化学实验室、以防止酸、碱、腐蚀性气体等对仪器的损害,远离辐射源;室内应有防尘、防震、防潮等措施。仪器台与窗、墙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便于对仪器的调试和检修。应设计局部排风。使用原子吸收罩排风较为适宜。
以上实验室,根据实际需要可设置样品处理室,一般有洗涤台、实验台、通风柜等设备,同化学实验室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