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县200X年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调查总结(防疫站)
为了准确了解、掌握我县医院传染病报告情况,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管理,健全疫情报告制度,提高报告质量,防止传染病流行。依照《四川省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方案》和市、县有关会议、文件要求,县卫生局组织人员于2003年11月20日—12月5日,抽查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保健院(必查)、中心卫生院和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和个体医院的传染病管理及疫情报告工作,现总结于后。
一、检查内容与方案
1、内容。医院传染病管理的组织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2003年1月—9月医疗单位就诊的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传染病防治宣传情况等。
2、检查对象与方法:按《四川省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县级医疗单位、各中心卫生院必查,每个片区各抽查1—2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和个体诊所,采取听、查、看相结合的百分制法进行综合评分,其中传染病管理30分,疫情报告70分。
二、检查结果
1、疫情管理。本次抽查3级15个单位,县级医疗单位3个、中心卫生院7个、乡镇卫生院3个和6个卫生站及2个个体医院,各医院均成立了疫情管理组织,建立健全了疫情管理制度,绝大多数医院做到了门诊、住院部和化验室有登记本,保健科有疫情资料。通过考核评分,得分最高的是县人民医院(95.50分),其次是罗家中心卫生院(91.50分),得分最低的是博爱医院(43.50分)和金溪镇卫生院(47.50分)。详见表1。
2、传染病报告。本次抽查了各级医院的门诊部、住院部、化验室,共抽查出乙、丙类传染病12种,计198例,报告157例,报告率为 79.3%,漏报41例,漏报率为20.7%。其中门诊查出136例,报告102例,报告率为75%。漏报34例,漏报率为25%。住院部查出传染病51例,报告率为96.1%,漏报2例,漏报率为3.9%。化验室查出的传染病有11例,报告6例,报告率为54.5%。传染病报告得分最高的是县人民医院,其次是罗家中心医院、金溪中心卫生院、济民医院,得分最低的是金溪镇卫生院、博爱医院。传染病报告的及时率、卡片填写的完整率、准确率得分情况详见表1。各级医院门诊部、住院部、化验室传染病报告统计详见附表2。法定传染病报告分病种统计详见附表3。各级医院传染病报告情况见附表
4、表5。
三、分析
通过本次对各级医院传染病管理报告检查,共查出乙、丙两类传染病198例,漏报41例,漏报率为20.7%,其中,县级医院漏报率为8%,区级漏报率为20.4%,乡级为30.3%,个体医院漏报率为20.7%。县级医院、罗家、金溪中心卫生院、济民医院通过每年检查督促,建立了完整的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疫情报告与奖惩挂钩,故传染病报告率达100%,但部分乡镇卫生院和个体医院管理制度不健全,无人过问,传染病报告率低漏报现象严重:一是部分医疗单位的领导重治轻防,医务人员缺乏有关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法律意识淡漠,忽视传染病报告。二是有的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虽然健全,但不落实,措施不力,管理不善,致使传染病漏报严重。三是大部分医院有门诊日志,但使用情况差,有的项目填写不齐全,无发病日期、住址、年龄填与不详,有的医生以种种理由不登不报传染病。四是少数村卫生站和个体诊所未建立门诊日志,即使有的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簿,但都未登记,空白一本,致使看过的传染病无处可查。五是部分中心卫生院检验科无专用登记簿,使用材料纸或门诊日志,且填写不全、不规范,无法核实是哪位医生送检的样品。
四、建议
1、卫生(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行政部门要加大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的监督管理和依法处罚力度,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逐步把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2、按照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的要求,各级医院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加强检查和督促,提高疫情报告率、准确率、完整性和及时性,降低漏报率。
3、各级各类医疗单位和个体诊所必须建立规范的门诊日志,加强门诊日志的管理,提高使用率,对不登记、漏报或将传染病改成非传染病等行为要依法严处,以减少或杜绝门诊传染病漏报。
4、各医疗单位的专(兼)职防疫人员应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增强责任心,定期收集疫情及时上报,以提高本院传染病报告质量。
第二篇:医院传染病管理总结
医院传染病管理总结
我院在卫生局的领导下,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我院传染病管理制度。制定了一些列措施并落实到位以更好地加强我院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我院里的暴发流行,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成立了各种传染病诊治小组。制定了各类传染病防治预案。健全了传染病防治制度。使全院传染病预防控制走向了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二、严格疫情报告制度
一年来,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执行疫情网络直报制度。加强了疫情网络设备的管理,完善了工作制度,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基本做到专室专人专机专用,为及时上传疫情信息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加强传染病发现与登记,提高报告意识
1、建立了感染科门诊,设立了感染科门诊日志、感染科门诊传染病专用登记本,感染科门诊医生遵守 “首诊负责制”,对所有就诊的传染病人均能在第一时间作出科学诊断、处理,及时填卡上报,疫情管理员按时网报告。
2、每天下午去相关科室查看门诊日志,查:门诊日志登记是否齐全、规范。对传染病者是否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每月底(1)开展传染病漏报自查发现有漏报及时补报。(2)分析疫情动态,做好防范措施。以防传染病在我院暴发和流行3、1-11月份共网络报告乙、丙类传染病541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其中乙类229例、丙类传染病312例,网络报告率为100%,报告及时率100%,报告卡填写正确率100%,无漏报和迟报。死亡病例62例,无漏报和迟报。HIV监测8454例,其中个案咨询121例,4月—11月梅毒监测6119例。今年报告乙类传染病病种比去年新增加三种(一种是淋病、一种是梅毒、HIV感染者)。
四、开展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5—10月份设立了肠道病专科、儿科肠道专科门诊,主要是 开展以霍乱为重点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肠道传染病的专用登记本。在开设肠道门诊之前对相关科室人员进行了有关知识培训。培训中要求对腹泻者做到“逢泻必登,逢疑必检”的原则。我院肠道门诊在重点防控阶段共登记报告腹泻病41例,没有发现有重症病例。
五、接受督查、指导,规范管理工作
今年传染病管理曾接受市、县疾控督查四次。最重要的、最荣辛的是11月29日代表安徽省接受卫生部疾控局督查,督查结果令人非常满意,但也存着门诊登记不规范的地方,(现住址:没有按要求登记村民组及门牌号)及时进行整改。使我院今后传染病管理工作更加趋向正规化、制度化。
六、加强宣传
根据不同季节传染病特点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宣传(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幕)等形式进行宣传。全年共出宣传期刊七期。
七、加强学习、完善自我(一)、外出学习
今年4月份参加了市疾控组织的有关性病方面知识培训,11月份参加了市疾控组织的专项艾滋病控制专业项目的培训。
(二)自学
传染病管理人员自身要加强对传染病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用新的知识、理念来丰富自已,以便更好地用法律、法规来指导工作。
在全院各部门及各科室支持与配合下,尽管在今年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并且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但在对传染病防治管理中仍存有一些簿弱环节 有待在明年工作中再接再励做好改进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效率,为大众健康服务。
第三篇:十二月份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总结[范文模版]
十二月份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总结
为了更好的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在院长高度重视下,由医务科牵头感染科每周进行一次传染病自检自查工作。现对本月自查总结如下:
1.未发现传染病漏报。
2.传染病报告卡要尽量留患者多个电话,便于联系患者。
3.门诊日志个别医生项目填写不全,特别是内科。
4.要求医生门诊日志按照要求每个项目逐个填写。
感染科办公室
2014.1.2
第四篇: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流程图
一、预检分诊流程
二、传染病人就诊转诊流程
三、传染病报告卡传递流程
四、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递流程
传染病管理科死亡病例报告工作流程
1、在医疗诊治过程中患者死亡后,处置医生须填写《死亡病例报告卡》,对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诊治医生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2、医务处组织有关专家对死亡病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采集病史,并在死亡证明书上加盖公章。
3、诊治医生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3天内,病案室指定专业人员按照ICD-10要求完成死因编码。
4、网络直报人员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
7天内完成网络直报工作。在进行直报时要认真填写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单位;死亡信息: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与传染病相关的死因及不明死因)。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在《医学死亡证明书》背面〈调查记录〉一栏填写病人症状、体征。报告流程
患者死亡 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医生填写《死亡报告卡》
专业人员填写死因编码(3天内内)
第五篇: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1.成立由院分管领导、医务科、临床、检验、放射等相关科室成员组成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每月对院内各科室开展传染病管理检查,对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直接与相关责任人当月工资挂勾。
2.院内各科室均建立《法定传染病患者登记本》;首诊医生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在诊断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部分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3.对于甲类和甲类管理的法定传染病实验室检测阳性结果,要立即向临床开单医生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科室报告,并立即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对于其他乙类、丙类法定传染病实验室检测阳性结果,要及时向临床科室开单医生通报结果,并在当天将汇总的相关阳性结果信息向疫情报告管理科室通报;临床科室在明确诊断后,对法定传染病及时填卡报告。
4.医务科疫情管理人员每天签收各科室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并在签收的同时审卡填报内容,保证内容完整;对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以及某些特殊病例须及时组织对病人进行会诊、调查,在不能排除的情况下,及时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本院领导报告疫情。规范做好传染病登记工作。
5.医务科疫情管理人员每周查阅全院本周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科检查结果及检验科检验结果,发现漏报及时补报;每月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每季度对本辖区医疗机构上报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书面形式、通过会议或传阅方式在院内通报;在接到县疾控中心发送的疫情分析资料后,应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一周内通过会议、传阅等形式通报至相关领导、科室。
6.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两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新入院的医生和实习生必须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管理条例、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诊断标准等;培训资料归档及时,资料齐全,应包括培训计划、小结、签到、讲义、考核等资料。
7.认真做好县卫生局、县卫生监督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卫生院的疫情管理和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县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开展疫情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