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与对策
浅论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经济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迅速发展。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企业改革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逐步开放国内各类市场。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使得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然而,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场”的同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也日益突出,并被国际社会所关注。由此,本文拟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探讨:剖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使我国企业更好更快地健康成长,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生、共赢。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对策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由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直译而来,其简称为CSR。它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然而对于其概念的界定至今仍未取得一致意见。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社会本身所具有的问题。斯蒂芬·罗宾斯则在其近年出版的《管理学》中明确指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而约翰·库伦侧重对道德责任的强调,他指出,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富有的责任超越盈利。哈罗德·孔茨则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地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黎友焕(2007)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三层次模型定义,他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是指在某特定社会发展时期,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应该承担的经济、法规、伦理、自愿性慈善以及其它相关的责任。除了经济学者的定义以外,各机构组织也有其自身的理解。
联合国全球契约(GLOBAL COMPACT)认为,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遵循“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包括人权、劳工、环境和反腐败四个方面;而欧盟官方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把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整合到企业运营以及与利益相关方的互动过程中。”世界经济论坛则侧重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方面入手,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为“业在性质上要承担法律、道德和伦理责任;要对员工、环境和社会承担责任。”
虽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表述各有不同,但是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还应当关注人的价值,要对消费者、企业员工、社区以及环境负责,为社会做出贡献。换言之,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应考虑其决策和企业行为对社会公共利益影响所具有的责任。
近些年,企业社会责任这一词广为风行,《财富》和《福布斯》等商业杂志在企业排名评选时都加上了“社会责任”的尺度。而国际上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缔造利润、对股东益处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情形的社会责任,搜罗遵守商业道德、出产平安、职业健康、呵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呵护情形、撑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呵护弱势群体等等。从企业内部看,就是要保障员工的庄严和福利待遇,从外部看,就是要阐扬企业在社会情形中的精采浸染。总起来说,企业的社会责任可分为经济责任、文化责任、教育责任、情形责任等几方面。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
1.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受国际社会关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及外资机构在我国建立,中国因为庞大的市场及廉价的劳工,逐渐成为了“世界工场”。然而,不可否认企业在壮大的同时出现了自我约束力较差,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淡薄等不良现象。国际社会的一些劳工组织和跨国公司还针对中国的劳工问题,拟定了专门的“工场守则”,要求中国的出口加工企业遵守。川跨国公司的“工场守则”行为,今朝已在中国启动。搜罗麦当劳、瑞步、耐克、迪斯尼、沃尔玛等公司在内,接踵起头旨在对于公司的中国供给商和分包商实施以劳工尺度搜检为内容的社会责任行为,一些公司还在中国公司内设立了相关的社会责任部门,并委托有关公证机构,作为审核机构对于中国的供给商和分包商的企业劳工尺度执行状况进行看管审核。而从事企业社会责任认证的国际组织,也都接踵在中国上岸。从上世纪90年月中期以来,中国沿海地域的数千家作为跨国公司供货商的企业,已经接管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搜检。
2.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心欠缺。具体现象如下:
(1)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有些企业为了得到更高的利润,只顾眼前利益,用质次价廉的原材料,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从而欺骗消费者;更有甚者竟然置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于不顾,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近些年出现的“三聚氰胺事件”和“地沟油事件”等就是典型的例子。我认为,企业通过上述种种“拙劣”的行径不但不能为自身开辟一条做大做强的捷径,反而会把自身逼向破产倒闭的深渊。
(2)劳资纠缠不断,劳动合同签订意识薄弱,企业员工的合法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这种情况在中小企业中存在较多,有些企业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其生产成本不惜让工人超时工作或者在极其恶劣地环境下工作,更有一些企业长时间拖欠工人工资,这些都大大侵犯了员工的合法权益。近年来被媒体披露的“黑砖窑事件”和“讨薪难问题”都是侵犯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的典型事件。由此可见,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若不能得到保障必定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3社会保险采办率低,生产安全、职业健康问题。
私营企业、港澳台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职工参保的比例普遍较低。有些处所政府甚至对一些企业的职工的现实人数都没有把握,企业也不愿意向政府透露,就是回避采办保险的问题。有的企业由于职工流动性大以及保险意识不强而造成医疗、失业、养老、工伤等方面的保险覆盖率偏低。不少企业为了节省投入而没有
必要的安全生产防护,工作环境恶劣,职工的健康和安全得不到保障。
(4)企业的环保意识淡薄,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当前我国政府已经非常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并为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1983年我国政府宣布将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然而有些企业却为了其自身利益,不惜破坏生态环境从而换取经济效益。这些企业的行为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更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是对整个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
(5)企业较少参与慈善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
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中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体现了企业对整个社会的回报,同时也会给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据悉广东一企业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立即向灾区捐款一亿,由公益事业产生的口碑效应立即在整个社会蔓延,由此为该企业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据统计我国大概有1000万家企业,然而有慈善捐赠记录的企业尚未达到10万家,也就是说99%的企业并没有履行慈善义务。这些数据都反映了在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重要性。
三、改善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的对策
1.企业:
(1)转变思想, 树立以酬报本的经营理念。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自己是一个经济规模和社会层面的问题,只有改变企业家的经营理念,真正正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改善员工的出发糊口前提,才能彻底消弭某些人将企业社会责任肆意扩年夜到政治规模,意识形态化的狡计。
(2)塑造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的道德意识。
改善职工待遇,尽量将社会责任尺度中的合理要求融入企业的打点系统和企业文化之中,并把诚信经营贯彻到企业打点的各个方面。因为诚信是企业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标识表记标帜,遵守企业诺言是企业道德水平的直接反映。
(3)依法守法,自觉遵循法律法规。
贯彻落实《劳动法》、《情形呵护法》、《平安出产法》等相关法令律例。
(4)进行科技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
走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企业管理模式,改善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管理理念,确立劳动关系的和谐管理思想,完善现代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5)多做慈善事业回报社会。
慈善事业已经成为良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的路子。有社会学家暗示,由最初的纯挚追逐益处到今天的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自动承担社会责任,是社会成长和企业家成熟的必然过程,将对人的关爱和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与追求企业利润置于齐截主要的位置,是中国的企业家日渐走向成熟和理性的标识表记标帜。
(6)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2.政府:发挥市场经济监管者的指导和督促作用
(1)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成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系统。
要把企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的有关内容纳入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管理者的考核指标体系之中。要加大企业违法的成本,促使企业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公司法的总则中凸起强调企业必需承担的根基社会责任,使企业社会责任纳人法制化、规范化的打点系统中,使企业社会责任打点与国际接轨。
(2)加强政府与有关部门的监控能力与执法力度。
拓展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管职能,构建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督体系,鼓励社会机构、媒体与公众的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利用社会性他律机制,加强社会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督,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体系,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构建不同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监督平台。
(3)增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训。
要让处所政府打点部门的官员和企业经营者、打点者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和处所经济成长的主要意义,辅佐企业树立社会责任的理念,在缔造利润的过程中,不能轻忽企业的社会责任。
(4)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鼓励“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科技创新,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3.人民群众:
(1)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维权意识,坚决抵抗企业侵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
(2)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做一名有道德、有素质的消费者或劳动者。
结语:21世纪的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度推进,各国经济迅猛发展,企业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而古今中外,能展示出兴旺生命力的优异企业,都将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成长作为公司理念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因此,中国企业理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时代潮流,谋求企业成长,敦促财富增加,实现社会与企业的互赢互利。换言之,便是要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追求社会责任方针和环保方针,实现社会与企业的共赢,社会与企业的协调共生,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唯有自觉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中国企业才能真正成为现代企业,才能真正具备焦点竞争能力,不竭地成长为全球性公司,屹立于世界企业之林,为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陈怡君
经管13班
第二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定稿]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巨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以企业发展为标志的经济高速增长与快速发展的也产生了环境、资源、劳动者权益保护、产品质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究其原因是我国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因此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多个方面系统的、科学的分析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同时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案希望能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升有所贡献。
关键词:企业 社会责任 缺失 提高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Abstract: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gained huge success that attract worldwide atten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s a sign of the high speed growth of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resources, also produced the protection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workers,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The reason is that Chinese enterprises lack social responsibility, so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find the causes and solutions is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aspects of system, scientific analysis of China'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asons for the missing, but also put forward the specific, feasible scheme in hope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 contribute.Key words: corporation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Defect promote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企业单纯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了大量社会问题的产生。如为了利润不惜破坏和污染环境,去年的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今年的哈药总厂污染事件都属于此类;侵犯消费者权益,前些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最近的双汇“健美猪”瘦肉精事件等都属于此类;至于普遍缺少诚信,恶意违约、恶意欠薪、破产逃债、虚假信息披露等更是屡见不鲜。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因此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成因,以便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之道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至少应承担三个方面的责任:即经济责任、法律责
任和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是由资本追求利润的本质所决定的,法律责任是由社会的公约性所决定的,二者是强制性义务,企业必须遵守,否则难以生存。而企业的社会责任却不同,它实质上是一种道德责任,没有明确的责任范围,也不具有强制性,这导致了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不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企业层面主要是社会道德的下降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曾对1500 家企业进行了一次调查,其结果显示,只有8%的企业设有社会责任部,8%的设有可持续发展部,16%设有环境管理部,37%设有公共关系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设立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制,即还没有把企业社会责任专门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加以对待,其原因如下。
(一)没有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轻视员工利益
1999 年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建议全球企业参加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协议》,希望企业自动遵守在人权、劳工标准和环境方面的基本原则,可是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却显得落后。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经营观念落后,轻视甚至无视员工利益,视员工为机械,这种现象集中表现在生产领域,例如生产安全、职业中毒、加班超时、福利待遇等方面。如果员工发现自己的收入是以牺牲自己的身体为代价,或者说自己的收入难以弥补工作对自己身体的伤害时,员工可能会转移自己的职业。早在1998年《工人日报》曾报道,在广东某市外资企业打工的工人,一年里就被机器切断了1000多根手指。在一些企业里,工人每天在粉尘飞扬的车间工作达16小时,在闷热如蒸笼的宿舍里睡眠不足5小时的情况极为平常。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视其员工为宝贵的资源,那么这个企业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前途。
(二)企业缺乏基本的道德约束
市场经济在给我国带来极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企业的道德观,使人们打破了应有的道德底线,在企业现实生活中则更多的表现为诚信的缺失。很多企业为了眼前利益,制假售假,偷工减料。非法生产不合格的假冒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经久不息的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的地沟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只注重经济利益,漠视环境保护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企业改革过分偏重对效率的追求,对企业社会责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缺乏协调发展意识。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固然是人类的追求,但它们只具有工具和手段意义,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追求是公平与公正,而不是以牺牲社会和谐与环境为代价所换取的经济利益。我国许多地方缺乏环保意识,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掠夺式地开发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严
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010年7月3日,位于福建上杭县的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污水渗漏事故,9100立方米废水外渗引发福建汀江流域污染,造成沿江上杭、永定鱼类大面积死亡和水质污染。可悲的是这类事情一直在发生,很显然其原因是企业骨子里只注重自身经济利益,漠视环境保护所致。
二、缺乏健全,完善地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但是这些社会责任条款本身无法在具体案例中作为判断合法或不法的依据,换言之,它是一条“软法”,而不是可以强制实施的“硬法”。哈药总厂一边喊着“品质至上、追求人类健康”的口号,一边却做着排污口色度为892,高出国家规定极限值60近15倍。排污口氨氮为85.075,高出国家规定极限值35两倍多,排污口COD 为1180,高出国家规定极限值120近10倍的事情,就是明显的例子。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我国能够完善与公司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与司法的力度。比如在劳动和环保方面,明确市场准入的具体条件,同时对违法用工、损害职工权益、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依法纠正、处罚或令其退出市场,那么至少在危害劳动者权益,环境治理方面企业将会更加尽自己的责任。
三、政府的监督职能没有有效的发挥
政府担当着社会公众利益代表和公共管理者的角色,因此应该约束和监督企业的社会行为并使之履行社会责任。目前,《财富》《福布斯》等杂志将“社会责任”引入为评价企业的指标之一,而我国还没有制定关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则,准则和指南,没有强制性的约束。于是政府监督大多流于形式,或者是往往从地方税收的角度考虑,对于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不够重视,大多等到成为新闻焦点后才采取措施,但是此时危害已经产生,难以起到预防作用。
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从本质上讲,企业也像人一样需要激励,否则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难以提高,这就要求通过法律和政府的引导,完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激励措施,而不是放任不管。对企业来说,履行社会责任,国家应该采取诱导的方式。如对公益捐赠和使用新能源给予税收优惠;对注重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条件、保护环境的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政府采购拒买“血汗工厂”的产品;不准有“欠薪”记录的企业进入建筑市场等等。事实上,我国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积极尝试。如有些地方通过政府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来促使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企业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以提升竞争力;通过这种措施,引导企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总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还有政府等方面的原因。在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主要有以
下几点措施。
一、明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大势所趋,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都不断推广“社会责任”的概念,希望企业经营者所做的决策除了考虑遵守法律法规与市场经济运作因素之外,还应在道德方面承担社会义务。因为企业只有在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与创造更多的利润。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是把双刃剑,它在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同时,还蕴藏着巨大的机遇。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重新认识社会责任,统筹好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二、完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外部环境
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需要从企业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建设两方面入手,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推动下,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良性发展。首先,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机制。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机制主要在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一般都确认股东及其利益代表掌握公司的决策大权。因此,要保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权益,应让利益相关者的代表进入公司的决策层。公司在做出涉及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决定之前,应征得有关利益相关者代表的同意。公司应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根据需要可以引入独立董事或外部董事制度、职工参与制度等。其次,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以政策去引导和规范企业的行为,同时通过逐步建立市场激励和社会监督机制来积极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法规和政策体系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将企业责任建设提升到法律层面。相关权威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标准、规范,同时加强其真实性的认证,提高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积极性与真实性,让社会责任报告真正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做出贡献。再次,优化外部治理机制。从西方发达国家看,企业社会责任并不完全依靠企业家的自觉,而是靠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达成必须借助社会的强大力量,特别是发挥新闻媒体以及消费者协会、环保组织、工会等社会群众团体的外部监督作用; 推动企业信息透明化;建立企业社会信用和道德评价体系。国外的经验表明,社会责任投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助推器,而且社会责任投资的整体投资回报更高。因此,中国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各种媒体对优秀的企业给予宣传和表扬,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以及外部投资者,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并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近年来,中国企业员工合法权益保障的总体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但个别企业的违法违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劳动合同、工资、劳动时间和职业安全等方面,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且群体性恶性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劳动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据有关资料显
示,绝大部分劳动争议案件是由劳动者提起诉讼的,而且企业的败诉比例高达85%以上。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劳动领域的法规,要求企业认真贯彻落实现有劳动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综合提高员工的各方面福利,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普遍共识。
四、走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经过多年的发展,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低附加值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受到了能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等的强力制约。经济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支持政策。在2009年末哥本哈根会议上,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各国的共识。企业自身也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奉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价值观,实现了超常规、高速度、爆发性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但在这种“中国模式”下的经济发展,衍生出了许多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进入21世纪之后,这些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如果解决不好,将极大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只有使企业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才能化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参考文献1、2010年蓝皮书: 我国百强企业社会责任指数整体偏低
2、孙继荣.中国社会责任发展的现状和机遇 WTO经济导刊2010(6):53-56 3、201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 http: / / finance.eastmoney.com /new s /1350.***52.htm.】
4、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6、田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推进机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7、杨继瑞.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及对策思考.福建论坛.2005(1)
第三篇:我国企业创新力现状与对策
论文的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专业要求完整的毕业论文应包括如下内容及要求:
(1)论文封面
封面上应写明论文题目、学生姓名、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姓名、完成日期。论文题目应该明确、简短,能反映毕业设计的实质性内容。设计题目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200~300字)
(3)目录
(4)正文(5000——7000字),正文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a)序言(概述、引言)
(b)正文
(c)结论
(d)参考文献
(f)致谢
(g)附录
我国企业创新力现状与对策
【摘要】当今世界竞争环境已日趋激烈,企业要想继续生存就必须不断地创新,建立独特的企业特色。创新对企业的意义重大,我国的企业在创新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就。然而,企业创新能力从整体来说还是存在较大的缺陷,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需要从企业创新文化、创新体系、创新机制和创新政策等方面考虑。面对机遇和挑战,创新力才是所有企业持续发展和长盛不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新力; 现状 ;对策
Abstract:In today's world has been increasingly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the
enterprise which wants to survive must constantly innovation, establish a unique corporate
characteristics.Innovation is critical to enterprises.Enterprises in China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novation,but on the whole ,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in such a field and the capabilities to innovation.In a sense,there ha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for enterprises in China compared with those in developed countries.The
author believes in the thesis that to improve enterprises’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should be
endeavored in such aspects as from the cultivation of enterprises’ culture,from the
preference for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system and so on.In face of such valuable
chances and challenges,innovation should be a more effective approach demand for the
forever development of all the enterprises in China.Key wore : Innovation;situation;strategies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自主创新是国家富强、民族兴盛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日益成为影响一
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企业要想真正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必须立足依靠自
身的核心竞争力—创新。一个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依靠科技进
步进行产品开发和创新的能力,技术创新更是企业发展的发动机。
一、创新力及其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1、创新力的概念
创新力又称创新能力。创新力按主体分,最常提及的有国家创新能力、区域
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且存在多个衡量创新能力的创新指数的排名。创新是
指科技上的发明、创造。后来意义发生推广,用于指代在人的主观作用推动下产
生所有以前没有的设想、技术、文化、商业或者社会方面的关系。也指自然科学的新发现。
一般来说,企业创新主要有发展战略创新、产品(或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组织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等。
2、创新是企业竞争的取胜之道
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全世界的脉搏通过经济的脉络紧密
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化趋势对于企业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如何在科技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纵观当代企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工业革
命以来,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创新拥有了更大的积极性,都努力从创新
中寻求提高生产率的办法,以便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单产、降低单位成本,为市场
提供更优质廉价的产品,为企业创造超额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获得市
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如果获得某项专有技术,甚至是生产某项专利产品,它便
可利用自身的成本优势和垄断地位去主导市场,为自己赚取超出社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福特一世以大规模生产黑色轿车独领风骚数十载,但
随着时代变迁,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发生着变化,人们希望有更多的品种、更新的款式、更加节能省耗的轿车。而福特汽车公司的产品,不仅颜色单调、而且耗
油量大、废气排放量大,完全不符合日益紧张的石油供应市场和日趋严重的环境保护状况。此时,通用汽车公司和其他几家公司则紧扣市场脉搏,制定出正确的战略规划,生产节能省耗、小型轻便的汽车,在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跃然居上,使福特汽车公司曾濒临破产。所以福特公司前总裁享利福特深有体会地说:“不创新,就灭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企业不懂得改革创新,不懂得开拓进取,这个企业就会陷入危机甚至濒临灭亡。而创新的根本意义就是勇于突破企业的自身局限,不断改进不合时宜的旧体制、旧办法,在现有的条件下,创造更多适应市场的新体制、新举措,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赢得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我国企业创新力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创新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相距甚远,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制造业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但在制造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只占全球的0.3%,中国的专利发明数只有美国、日本的三十分之一和韩国的四十分之一。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偏低,而且由于产业的技术创新尚未起主导作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步伐缓慢 经济增长缺乏强劲的后劲,分析我国企业创新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有:
1、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低,结构不合理。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规定,我国R&D/GDP的比重到2011年要达到2.0%,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要靠国家财政的拉动。2011年,我国R&D/GDP的比重为1.47%,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中支持企业的比例仅约10%,而发达国家在同一发展阶段有50%左右的政府资金支持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到后工业化时期仍能保持到30%左右。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始动机点是技术创新的最基本动力。发达国家正是由于企业成为R&D的主体,使得技术创新能够与市场紧密结合,这些国家的技术创新才得到不断的发展,从而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2、技术研发重引进、轻消化、少创新,缺乏自主创新的氛围。
目前中国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对外技术
依存度高达54%,而创新型国家的对外技术的依存度低于30%,美国仅为5%左右。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9%,明显低于发达国家60%的水平。一方面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对企业,特别是对国企仍存在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一切由国家来管理。计划经济环境下形成的不利于创新的企业架构及心态直到现在还没有彻底改变,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只关注任职期内的短期绩效,求稳思想严重,缺乏长远的创新战略和决心;另一方面是受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国家政策法律等人文社会环境的影响。
3、企业创新机制不完善,组织结构不高效企业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经济技术活动,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企业创新团队建设是基础。高效的组织结构可以使各种创新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各种职能界面的交流和整合得到完善,信息流通、企业员工间的交流和自我学习的渠道、质量 效率得到提高。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大部分的领导和职工承担创新风险的能力差,不愿承担创新风险决策层在处理一些重大项目的创新时,往往采用最保守的方法,顾虑重重。研究项目所需的实验材料统一到采购部申请采购,手续繁多、时间太长,延误研究进展,希望上级部门能够将采购权下
放,但上级考虑到采购权下放后带来的财务风险,迟迟不批。
4、人才短缺,流失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多数企业缺乏高水平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据对945家企业创新状况的调查,在大型企业中缺乏人才的企业占45%,在中型企业中占41.3%,小型企业中占66.4%。并且,部分企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创新,人才为本。创新人才的不足,也极大地削弱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流失的科技人才他们具有特有的专长和管理经验,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人才高比例的流失,不仅带走了商业与技术秘密,带走了企业的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增加了企业人力的重置成本,影响了工作的连续性以及工作质量,也影响了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最终将影响到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三、促进我国企业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进入20世纪以来,一种有别于传统“资源型”、“依附型”的国家发展新战略亮相:以科技创新为发展之本,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这样的国家被称作“创新型国家”。如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经济增长的方式的转变,如何改变世界价值链上我国的低端地位,成为具有我国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1、加大R&D经费的投入力度,解决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要解决R&D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政府可以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特点.建立政府和民间相结合、上市与非上市产权交易相结合的风险投资机制 :一是逐渐拓宽现有资本市场的范围,大力鼓励和发展面向企业的资本市场;二是发挥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引导作用,建立国家风险基金;三是允许少量国外风险投资者进入国内市场,加强企业在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中的地位。金融机构应该完善资金市场,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企业应该大力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积极做好项目和产品推荐工作,主动开拓筹资渠道,保证足够的R&D经费。
2、要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从体制机制入手,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必须妥善处理好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把吸引外商投资与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规划与调控政策,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重点引进专利技术、软件和必要的关键设备,同时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实现创新和提高。要加强一些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领域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力度,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力度,增强持续创新的能力。
3、重视技术创新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我们应大力加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在人才使用中,大胆启用年轻同志到重要技术岗位任职,并通过科技研究和攻关,锻炼科技队伍。其次应设立优秀科技成果奖励标准规定,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应给予奖励。另外,应给科技人员在生
活、工作上创造有利条件,制订有关科技管理、收入分配、职称晋升、住房分配、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极大地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重视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
首先,在企业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氛围。搞好企业现有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培训力度,不断扩充科技人员的研究领域,改善其知识结构,使之成为既有技术专长,又有市场眼光的创新型人才。其次,加大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要针对关键技术人才、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和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引进。最后,强化激励机制,在制度上形成“事业留人”环境。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企业实行产权多样化、知识产业化,通过技术入股、管理入股、员工持股和股票期权、创业股等多种分配、奖励形式以及建立相应的制度,实行技术发明人、企业管理者及企业职工的持股、股票期权、优先认股权等方法,使技术与管理转化为资本或股权。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形成人才引进、评价、鼓励和留人机制,使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更加科学、有效、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 帆.我国技术创新的环境制约及其对策[J].决策研究,2003,(01)
[2]林嘉兴.谈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企业管理,2009,(6).[3]赵弘.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及对策 [J].企业管理,1999,(5).[4]王奕,胡珊.浅析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J].发展论坛,2003,(02).[5]钟书华.发展企业技术联盟推动我国技术创新[N].北京:科技日报,2000.
第四篇: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
企业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入中国,20多年来受到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长期关注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也在各企业不同程度引起重视.一批优秀企业和知名企业相继建立起了有自己特色的.较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认真考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状况,客观、恰当地分析.评估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对确定我国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随着21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企业文化战略已日益成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现代企业通过凝聚先进思想文化的力量,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施经济文化一体化经营发展新战略,正成为现代企业发展壮大和永葆青春活力的战略选择。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信息化革命的来临,现代市场经济逐渐向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方向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在企业战略决策里占据了核心地位,因此,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文化就显得至关重要。新世纪的企业竞争将不单单是企业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的角逐,而是品牌形象的挑战,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较量。然而,从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来看,只能说尚处于较低层次,有些企业至今对企业文化仍然迷惑不解或一知半解,认识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和错误。
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具体表现为:
与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由于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目的上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内容上都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而有些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为了与国际接轨所取的一个新名词,其实质都是一样的,所以企业文化可以替代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简单片面地等同起来。其实,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说服教育和疏通引导解决员工思想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工作是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侧重于人的思想和精神;而企业文化是直接指导和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工作行为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它涉及企业的风格、体制、政策及企业形象等方面的管理实务。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两者虽然有着相似的目的,但它们是属于不同范畴而又不可互相替代必须结合的两项工作。如果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机械地用于企业文化建设,这样不仅有失偏颇,而且事倍功半,收不到预期效果。
忽视了创造性和个性化。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其企业精神常用团结、求实、开拓、进取、拼搏、创新、奉献等词语加以排列组合,但大家都用这些词语表达了,就失去了企业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变成了企业文化的标准件组合,这就使某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变成了众多企业共有的“企业精神”;还有些企业对国外大公司的企业文化推崇备至或按照兄弟单位的企业精神照葫芦画瓢。因此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照抄照搬、互相模仿、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严重现象,使企业文化建设几乎走入了死胡同。
流于形式,缺少内涵。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也被引入了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许多企业都风起云涌地搞起了企业文化,在全国掀起了建设企业文化的热潮。有些企业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如搞文体活动、张贴标语口号、制定规章制度、统一标志等,有些企业还请广告公司做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固然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的内涵和基础,因此给人们一种误导,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体活动或形象设计。企业的文体活动和形象设计只是企业文化表层的一些表现形式,而非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这样没有实际内容作支撑的企业文化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缺乏厚实的群众基础。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能够推动本企业发展壮大的群体意识,亦即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员工,来源于员工的长期生产经营实践。而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变成了少数几个领导杜撰出来的文字口号,使企业文化变成了“企业家文化”。虽然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需要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理念,渗透到企业组织的每一个细胞。
因而企业文化不应当只反映几个人的意志,而必须真正反映员工的群体意识。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是最有资格和最具发言权的。所以员工要根植企业文化的沃土,如果离开这片沃土,企业文化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生命力,就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加强企业文化的深入研究。要彻底改变那种简单模仿著名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形式,而忽视企业文化内涵的片面做法,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侧重于以下三方面:一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文化和西方文化中优秀成分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二是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评估、诊断和咨询的研究,推动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三是加强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应做出及时的调整和相应的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使企业文化富有个性特色。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优秀企业文化,要在企业文化理论指导下,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把共性和个性很好地结合起来,突出企业的个性,有个性才有吸引力,有个性才有生命力。事实上,每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相同,所以其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北京同仁堂的“济世养生”、“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一听就知道是同仁堂所独有的。宁波雅戈尔集团的“装点人生,服务社会”既有行业特点,又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大连燃料总公司的“燃烧自己,温暖他人”好就好在有行业特点,又体现了员工的奉献精神。这说明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也各不相同。正因如此才能构成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领导身体力行与员工积极参与。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家园里,企业管理者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创立者和实践者。由于他们在企业中处于核心地位,总揽全局,在发挥企业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由他们亲临其境、身体力行、首先参与、率先垂范,这样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相互结合,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但是优秀的企业文化更需要有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共同遵守和自觉贯彻,否则,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就无从谈起。因为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主体,在他们中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素材,特别是他们中间的先进模范人物,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集中地反映了先进的企业价值观。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的目标、信念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形成共识,变成共同的信念,就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职责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结在一起,把个人力量融汇于集体之中,树立集体观念,使员工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奋斗。产生整体效应,推动企业的发展。
突出重点,把握灵魂。企业文化理论博大精深,企业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从企业的民主、企业道德、企业教育到企业行为、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哪一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但在企业文化的诸因素中,必须突出重点。企业文化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无疑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是一种自觉意识和信念,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因此企业精神就是我们每个企业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实践中,应着重突出的重点。只有突出了企业精神这个重点,才能集中精力建设好优秀企业文化。然而培育和塑造企业精神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价值观进行分析整合,才能提炼出最适应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确立后,企业需要从上到下、从管理者到员工身体力行、时时处处体现企业精神的要求,真正把企业精神落实到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去,才能增强员工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精神发扬光大,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随着信息革命、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组织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这种
环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习型组织理论应运而生,成为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企业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就需要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即企业中的每个员工都要进行培训学习,而且要变个人学习为企业团队学习,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之所以推崇企业团队学习,注重学习力的提高,本质是针对当今世界变化极快,知识更新加速,仅有不流动的有限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竞争与发展的需要,只有企业和员工具备了学习力,能够不断地获取、运用和传播新知识,才是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根本之道。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精神,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和反映时代和环境的发展变化,才能富活 力,才能焕发企业不断发展的无限生机。
总之,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企业管理的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优秀企业文化。
第五篇:我国企业的八大社会责任(范文)
我国企业的八大社会责任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建议,应从以下八个方面来确立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
1、明礼诚信
确保产品货真价实的责任。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诚信缺失正在破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营,由于企业的不守信,造成假冒商品随时可见,消费者因此而造成的福利损失每年在2500―2700亿元,占GDP比重的3-3.5%。很多企业因商品造假的干扰和打假难度过大,导致企业难以为继,岌岌可危。为了维护市场的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企业必须承担起明礼诚信确保产品货真价实的社会责任。
2、科学发展
企业的任务是发展和赢利,并担负着增加税收和国家发展的使命。企业必须承担起发展的责任,搞好经济发展,要以发展为中心,以发展为前提,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扩大纳税份额,完成纳税任务,为国家发展做出大贡献。但是这个发展观必须是科学的,任何企业都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也不能只顾局部,不顾全局,更不能只顾自身,而不顾友邻。所以无论哪个企业,都要高度重视在“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
3、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特别紧缺的国家,企业的发展一定要与节约资源相适应。企业不能顾此失彼,不顾全局。作为企业家,一定要站在全局立场上,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关注节约资源。并要下决心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要响应中央号召,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以保证经济的运行安全。这样,我们的发展才能持续,再翻两番的目标才能实现。
4、保护环境
随着全球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日益恶化,特别是大气、水、海洋的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面临危机,森林与矿产过度开采,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威胁,环境问题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企业一定要担当起保护环境维护自然和谐的重任。
企业社会责任之保护环境
5、文化建设
医疗卫生,公共教育与文化建设,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极为重要。特别是公共教育,对一个国家的脱除贫困、走向富强就更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医疗卫生工作不仅影响全民族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社会劳力资源的供应保障。文化建设则可以通过休闲娱乐,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我们的国家,由于前一个时期对这些方面投入较少,欠债较多、存在问题比较严重。而公共产品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固然是国家的责任,但在国家对这些方面的扶植困难、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分出一些财力和精力担当起发展医疗卫生、教育和文化建设的责任。
6、发展慈善事业
虽然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还存在很多困难。特别是农村的困难就更为繁重,更有一些穷人需要扶贫济困。这些责任固然需要政府去努力,但也需要企业为国分忧,参于社会的扶贫济困。为了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我们的广大企业,更应该重视扶贫济困,更好承担起扶贫济困的责任。
7、保护职工健康
人力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保障企业职工的生命,健康和确保职工的工作与收入待遇,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为了应对国际上对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也为了使中央关于“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落到实处,我们的企业必须承担起保护职工生命、健康和确保护工待遇的责任。作为企业要坚决作好尊纪守法,爱护企业的员工,搞好劳动保护,不断提高工人工资水平和保证按时发放。企业要多与员工沟通,多为员工着想。
8、发展科技
当前,就总的情况看,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较差的,资源投入产出率也十分低。为解决效益低下问题,必须要重视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降低煤、电、油、运的消耗,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尽快改变技术落后状况,实行了拿来主义,使经济发展走了捷径。但时至今日,我们的引进风依然越刮越大,越刮越严重,很多工厂几乎都成了外国生产线的博览会,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确没有引起注意。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引进技术的的消化吸收和科技研发,加大资金与人员的投入,努力做到创新以企业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