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集团企业财务预算控制的现状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集团企业财务预算控制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杭旭东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2期
[摘 要]文章主要对我国集团企业财务预算控制的现状与对策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集团企业;财务;预算控制;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篇:我国企业创新力现状与对策
论文的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专业要求完整的毕业论文应包括如下内容及要求:
(1)论文封面
封面上应写明论文题目、学生姓名、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姓名、完成日期。论文题目应该明确、简短,能反映毕业设计的实质性内容。设计题目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200~300字)
(3)目录
(4)正文(5000——7000字),正文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a)序言(概述、引言)
(b)正文
(c)结论
(d)参考文献
(f)致谢
(g)附录
我国企业创新力现状与对策
【摘要】当今世界竞争环境已日趋激烈,企业要想继续生存就必须不断地创新,建立独特的企业特色。创新对企业的意义重大,我国的企业在创新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就。然而,企业创新能力从整体来说还是存在较大的缺陷,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需要从企业创新文化、创新体系、创新机制和创新政策等方面考虑。面对机遇和挑战,创新力才是所有企业持续发展和长盛不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新力; 现状 ;对策
Abstract:In today's world has been increasingly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the
enterprise which wants to survive must constantly innovation, establish a unique corporate
characteristics.Innovation is critical to enterprises.Enterprises in China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novation,but on the whole ,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in such a field and the capabilities to innovation.In a sense,there ha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for enterprises in China compared with those in developed countries.The
author believes in the thesis that to improve enterprises’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should be
endeavored in such aspects as from the cultivation of enterprises’ culture,from the
preference for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system and so on.In face of such valuable
chances and challenges,innovation should be a more effective approach demand for the
forever development of all the enterprises in China.Key wore : Innovation;situation;strategies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自主创新是国家富强、民族兴盛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日益成为影响一
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企业要想真正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必须立足依靠自
身的核心竞争力—创新。一个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依靠科技进
步进行产品开发和创新的能力,技术创新更是企业发展的发动机。
一、创新力及其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1、创新力的概念
创新力又称创新能力。创新力按主体分,最常提及的有国家创新能力、区域
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且存在多个衡量创新能力的创新指数的排名。创新是
指科技上的发明、创造。后来意义发生推广,用于指代在人的主观作用推动下产
生所有以前没有的设想、技术、文化、商业或者社会方面的关系。也指自然科学的新发现。
一般来说,企业创新主要有发展战略创新、产品(或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组织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等。
2、创新是企业竞争的取胜之道
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全世界的脉搏通过经济的脉络紧密
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化趋势对于企业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如何在科技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纵观当代企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工业革
命以来,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创新拥有了更大的积极性,都努力从创新
中寻求提高生产率的办法,以便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单产、降低单位成本,为市场
提供更优质廉价的产品,为企业创造超额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获得市
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如果获得某项专有技术,甚至是生产某项专利产品,它便
可利用自身的成本优势和垄断地位去主导市场,为自己赚取超出社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福特一世以大规模生产黑色轿车独领风骚数十载,但
随着时代变迁,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发生着变化,人们希望有更多的品种、更新的款式、更加节能省耗的轿车。而福特汽车公司的产品,不仅颜色单调、而且耗
油量大、废气排放量大,完全不符合日益紧张的石油供应市场和日趋严重的环境保护状况。此时,通用汽车公司和其他几家公司则紧扣市场脉搏,制定出正确的战略规划,生产节能省耗、小型轻便的汽车,在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跃然居上,使福特汽车公司曾濒临破产。所以福特公司前总裁享利福特深有体会地说:“不创新,就灭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企业不懂得改革创新,不懂得开拓进取,这个企业就会陷入危机甚至濒临灭亡。而创新的根本意义就是勇于突破企业的自身局限,不断改进不合时宜的旧体制、旧办法,在现有的条件下,创造更多适应市场的新体制、新举措,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赢得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我国企业创新力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创新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相距甚远,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制造业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但在制造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只占全球的0.3%,中国的专利发明数只有美国、日本的三十分之一和韩国的四十分之一。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偏低,而且由于产业的技术创新尚未起主导作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步伐缓慢 经济增长缺乏强劲的后劲,分析我国企业创新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有:
1、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低,结构不合理。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规定,我国R&D/GDP的比重到2011年要达到2.0%,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要靠国家财政的拉动。2011年,我国R&D/GDP的比重为1.47%,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中支持企业的比例仅约10%,而发达国家在同一发展阶段有50%左右的政府资金支持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到后工业化时期仍能保持到30%左右。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始动机点是技术创新的最基本动力。发达国家正是由于企业成为R&D的主体,使得技术创新能够与市场紧密结合,这些国家的技术创新才得到不断的发展,从而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2、技术研发重引进、轻消化、少创新,缺乏自主创新的氛围。
目前中国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对外技术
依存度高达54%,而创新型国家的对外技术的依存度低于30%,美国仅为5%左右。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9%,明显低于发达国家60%的水平。一方面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对企业,特别是对国企仍存在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一切由国家来管理。计划经济环境下形成的不利于创新的企业架构及心态直到现在还没有彻底改变,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只关注任职期内的短期绩效,求稳思想严重,缺乏长远的创新战略和决心;另一方面是受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国家政策法律等人文社会环境的影响。
3、企业创新机制不完善,组织结构不高效企业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经济技术活动,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企业创新团队建设是基础。高效的组织结构可以使各种创新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各种职能界面的交流和整合得到完善,信息流通、企业员工间的交流和自我学习的渠道、质量 效率得到提高。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大部分的领导和职工承担创新风险的能力差,不愿承担创新风险决策层在处理一些重大项目的创新时,往往采用最保守的方法,顾虑重重。研究项目所需的实验材料统一到采购部申请采购,手续繁多、时间太长,延误研究进展,希望上级部门能够将采购权下
放,但上级考虑到采购权下放后带来的财务风险,迟迟不批。
4、人才短缺,流失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多数企业缺乏高水平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据对945家企业创新状况的调查,在大型企业中缺乏人才的企业占45%,在中型企业中占41.3%,小型企业中占66.4%。并且,部分企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创新,人才为本。创新人才的不足,也极大地削弱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流失的科技人才他们具有特有的专长和管理经验,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人才高比例的流失,不仅带走了商业与技术秘密,带走了企业的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增加了企业人力的重置成本,影响了工作的连续性以及工作质量,也影响了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最终将影响到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三、促进我国企业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进入20世纪以来,一种有别于传统“资源型”、“依附型”的国家发展新战略亮相:以科技创新为发展之本,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这样的国家被称作“创新型国家”。如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经济增长的方式的转变,如何改变世界价值链上我国的低端地位,成为具有我国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1、加大R&D经费的投入力度,解决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要解决R&D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政府可以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特点.建立政府和民间相结合、上市与非上市产权交易相结合的风险投资机制 :一是逐渐拓宽现有资本市场的范围,大力鼓励和发展面向企业的资本市场;二是发挥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引导作用,建立国家风险基金;三是允许少量国外风险投资者进入国内市场,加强企业在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中的地位。金融机构应该完善资金市场,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企业应该大力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积极做好项目和产品推荐工作,主动开拓筹资渠道,保证足够的R&D经费。
2、要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从体制机制入手,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必须妥善处理好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把吸引外商投资与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规划与调控政策,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重点引进专利技术、软件和必要的关键设备,同时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实现创新和提高。要加强一些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领域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力度,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力度,增强持续创新的能力。
3、重视技术创新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我们应大力加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在人才使用中,大胆启用年轻同志到重要技术岗位任职,并通过科技研究和攻关,锻炼科技队伍。其次应设立优秀科技成果奖励标准规定,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应给予奖励。另外,应给科技人员在生
活、工作上创造有利条件,制订有关科技管理、收入分配、职称晋升、住房分配、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极大地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重视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
首先,在企业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氛围。搞好企业现有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培训力度,不断扩充科技人员的研究领域,改善其知识结构,使之成为既有技术专长,又有市场眼光的创新型人才。其次,加大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要针对关键技术人才、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和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引进。最后,强化激励机制,在制度上形成“事业留人”环境。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企业实行产权多样化、知识产业化,通过技术入股、管理入股、员工持股和股票期权、创业股等多种分配、奖励形式以及建立相应的制度,实行技术发明人、企业管理者及企业职工的持股、股票期权、优先认股权等方法,使技术与管理转化为资本或股权。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形成人才引进、评价、鼓励和留人机制,使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更加科学、有效、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 帆.我国技术创新的环境制约及其对策[J].决策研究,2003,(01)
[2]林嘉兴.谈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企业管理,2009,(6).[3]赵弘.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及对策 [J].企业管理,1999,(5).[4]王奕,胡珊.浅析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J].发展论坛,2003,(02).[5]钟书华.发展企业技术联盟推动我国技术创新[N].北京:科技日报,2000.
第三篇:企业财务预算控制的原则
企业财务预算控制的原则
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期限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本文详细介绍了财务预算的原则。
1、预算之于企业目标是必不可少的控制手段式;企业效益的优化有赖于对经营全过程资源投入的有效控制;企业预算应是基于过程控制的系统管理。
2、预算以业务过程及其控制为核心,改变了传统预算的本质。
3、在业务基础上,更强调预算的动态性质和组织目标的相关性。
4、人,尤其是作为中坚力量的经理层,是决定企业预算能否成功实施的关系。
5、资源决定目标,反之不成立。
6、企业面临的机会有两个边界: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是指任何企业都无法左右的外部环境,系统性风险。相对性是指不同企业由于管理技术的不同,资源配置的优劣,导致的不同经营结果。
7、资源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永远是有限的。不同企业间的差别是资源的优化组合及其程度。
8、预算是验证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资源路径。目标本身无所谓合理不合理,不能由目标自己来证明其合理性和可实现性。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要通过实现目标的路径来证明:路径存在,目标存在;路径合理,目标合理;
9、组织的战略规划是预算编制的来源;企业战略规划与预算的正确链接是业务部门预算编制的基础;
10、切忌:制定目标时,闭门造车;目标确定后,却大鸣大放,各行其是。
11、财务机构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角色重点在组织和平衡,而非一味削减预算的“刀斧手”。
12、真正的企业利益保证是以企业目标的实现和投入产出最优为唯一衡量标准。这是每个从事财务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须在观念上解决的大问题。
13、预算的刚性原则不是机械的,若确定能证明市场有产出机会,必须以灵活的预算调整机制来适应市场,弥补静态预算编制的缺失。
14、组织的目标从设定开始,就是一个不断难证和适应的过程。在确定阶段:以资源能力来调整目标;在实施阶段:以调整资源投入方式来动态地适应市场,未必需要调整目标本身。当资源按市场机会来投入,目标自动地调节。预算的重点在于过程控制,不仅意味着对投入必要性的过滤,同时也表明对业务活动实施过程 中变异因素的关注,并对相关的资源配置作出快速反应。
15、目标实施的三个关键要素:资源、路径结构、控制。控制的作用:在资源、路径结构、目标之间建立动态连接与干预。
16、目标实施的组织路径:凡事有人做,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17、目标实施的信息路径:以企业为核心,建立上下、左右及其内外的完整信息网。
18、传统预算管理的不解之难:财务部门如何审查并批准预算增加的要求?正解:增加预算的必要性应由业务部门负责审查,业务部门应对调整申请作出证明。
19、花钱比挣钱重要!(投入即“花钱”)
20、企业预算的基础是业务活动,不是会计,不是数据。预算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是活动,不是文本。
21、预算编制的语言分两类:一是业务语言预算;二是会计语言预算。
22、预算编制:以业务预算反映各分解、支撑目标的业务活动对资源的需求;以会计语言抽象业务预算形成企业预算。
23、预算执行:根据市场对业务活动的影响,动态调整业务活动的资源需求。
24、以变动的市场和业务调整已编制的预算,而非以编制的预算去衡量和限制动态的业务。预算可以变,可以超,应当是绝对的规则。
25、如何判断预算变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答案:按需。业务部门的要求不全是需求;领导的意志不是需求;需求必须进行证明。
26、对资源的预算控制并非简单地就资源而控制资源,而是关注投入产出比。重点是投入的必要性,而非仅仅是否符合预算数字;不仅要知道资源投入数字的正确,更要了解数字意味着什么,数字背后的业务真相。不该投入的,一分不投入,该投入的,要督促业务部门投入。
27、预算分两个层次:企业预算、职能部门预算。对应的编制语言分两类:会计语言(抽象、综合反映整个组织的投入)、基于业务需求的无约束语言(解释、反映各具体部门完成其分解目标和任务的具体资源需求)—— 可以消除“企业预算”变成“财务预算”的误区。
28、预算控制不是压制。投入为产出所必需,投入必须有产出。业务结束,预算结束。
29、判断预算合理与否的标准: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组织的目标。
30、最好的预算不是投入最小的预算,而是产出达到100%,投入达到预算数的95-98%。
31、预算控制规则:(1)全面控制规则。即一切投入必须有预算:无预算,不能花钱,除非调整预算。无“预算外”的说法。(2)事前控制规则。所有进 入运作的资源和行为必须事先接受程度不同的预算审核。资源是公司的,不是部门的。部门只有在预算范围内,经公司批准才可使用。由于编制预算阶段与实施预算 阶段的环境信息存在差异,编制的预算不能成为资源投入的唯一理由和依据。(3)重要性控制规则。即分类控制、抓大放小(20/80规则)
32、传统预算终止于编制,从书本和实践,强调的都是如何编制预算,编制的预算并非资源投入,只有当业务提出资源需求并付诸实施,资源才真正投入并配置。
33、介入业务活动的控制是预算存在的唯一形式。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存在预算,不是看编出多少名目繁多的预算表格,而下看能否介入业务活动,并对业务的 资源投入拥有否决权。预算对业务活动介入的形式:(1)在业务执行过程上修正编制的预算。(2)在过程中控制投入产出的效用。(3)在过程中控制组织的价 值目标。
34、预算批准的3项规则:(1)资源使用者与资源使用批准者相分离;(2)分权逐级批准;谁使用,谁提出申请。审批者按规定权限进行审批或审核;
35、预算编制的规则:(1)目标引导规则;(2)谁花钱、谁做事、谁编预算;其中的原因:一是责任基础,谁承担责任,谁编制预算;承担什么责任,编 制什么预算。二是技术基础,无论是技术、信息还是工作量,业务部门的预算不应当、也不可能由财务机构一手包办、闭门造车。(3)财务部门的责任:组织、检 验和平衡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和结果。(4)逻辑规则:各业务部门的预算必须基于业务流程的顺序编制。所有编制的预算都必须列出理由和计算基础,进而变得具 体、与业务直接相关。预算项目的表格固定重要,更关键的是要列出项目的理由说明和计算过程。——能消除无效预算。(能够培训管理者)
36、企业预算的柔性规则:指适当留有余地和弹性,以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
37、预算调整的规则:(1)调整必然性规则:市场变动是必然的;(2)预算调整既是数字调整,更是行为调整。重点是行为调整。
38、预算是公司的行为规则,应当以CEO为核心,责任人是CEO.分管领导负责预算日常控制。违反预算控制不是与财务机构的对立,而是违反公司游戏规则,是对公司权威、利益和意志的挑战。
39、预算编制的起点是企业的目标,预算的约束也源于企业的目标。
第四篇:浅论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与对策
浅论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经济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迅速发展。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企业改革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逐步开放国内各类市场。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使得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然而,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场”的同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也日益突出,并被国际社会所关注。由此,本文拟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探讨:剖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使我国企业更好更快地健康成长,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生、共赢。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对策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由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直译而来,其简称为CSR。它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然而对于其概念的界定至今仍未取得一致意见。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社会本身所具有的问题。斯蒂芬·罗宾斯则在其近年出版的《管理学》中明确指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而约翰·库伦侧重对道德责任的强调,他指出,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富有的责任超越盈利。哈罗德·孔茨则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地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黎友焕(2007)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三层次模型定义,他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是指在某特定社会发展时期,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应该承担的经济、法规、伦理、自愿性慈善以及其它相关的责任。除了经济学者的定义以外,各机构组织也有其自身的理解。
联合国全球契约(GLOBAL COMPACT)认为,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遵循“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包括人权、劳工、环境和反腐败四个方面;而欧盟官方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把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整合到企业运营以及与利益相关方的互动过程中。”世界经济论坛则侧重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方面入手,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为“业在性质上要承担法律、道德和伦理责任;要对员工、环境和社会承担责任。”
虽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表述各有不同,但是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还应当关注人的价值,要对消费者、企业员工、社区以及环境负责,为社会做出贡献。换言之,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应考虑其决策和企业行为对社会公共利益影响所具有的责任。
近些年,企业社会责任这一词广为风行,《财富》和《福布斯》等商业杂志在企业排名评选时都加上了“社会责任”的尺度。而国际上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缔造利润、对股东益处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情形的社会责任,搜罗遵守商业道德、出产平安、职业健康、呵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呵护情形、撑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呵护弱势群体等等。从企业内部看,就是要保障员工的庄严和福利待遇,从外部看,就是要阐扬企业在社会情形中的精采浸染。总起来说,企业的社会责任可分为经济责任、文化责任、教育责任、情形责任等几方面。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
1.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受国际社会关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及外资机构在我国建立,中国因为庞大的市场及廉价的劳工,逐渐成为了“世界工场”。然而,不可否认企业在壮大的同时出现了自我约束力较差,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淡薄等不良现象。国际社会的一些劳工组织和跨国公司还针对中国的劳工问题,拟定了专门的“工场守则”,要求中国的出口加工企业遵守。川跨国公司的“工场守则”行为,今朝已在中国启动。搜罗麦当劳、瑞步、耐克、迪斯尼、沃尔玛等公司在内,接踵起头旨在对于公司的中国供给商和分包商实施以劳工尺度搜检为内容的社会责任行为,一些公司还在中国公司内设立了相关的社会责任部门,并委托有关公证机构,作为审核机构对于中国的供给商和分包商的企业劳工尺度执行状况进行看管审核。而从事企业社会责任认证的国际组织,也都接踵在中国上岸。从上世纪90年月中期以来,中国沿海地域的数千家作为跨国公司供货商的企业,已经接管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搜检。
2.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心欠缺。具体现象如下:
(1)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有些企业为了得到更高的利润,只顾眼前利益,用质次价廉的原材料,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从而欺骗消费者;更有甚者竟然置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于不顾,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近些年出现的“三聚氰胺事件”和“地沟油事件”等就是典型的例子。我认为,企业通过上述种种“拙劣”的行径不但不能为自身开辟一条做大做强的捷径,反而会把自身逼向破产倒闭的深渊。
(2)劳资纠缠不断,劳动合同签订意识薄弱,企业员工的合法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这种情况在中小企业中存在较多,有些企业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其生产成本不惜让工人超时工作或者在极其恶劣地环境下工作,更有一些企业长时间拖欠工人工资,这些都大大侵犯了员工的合法权益。近年来被媒体披露的“黑砖窑事件”和“讨薪难问题”都是侵犯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的典型事件。由此可见,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若不能得到保障必定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3社会保险采办率低,生产安全、职业健康问题。
私营企业、港澳台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职工参保的比例普遍较低。有些处所政府甚至对一些企业的职工的现实人数都没有把握,企业也不愿意向政府透露,就是回避采办保险的问题。有的企业由于职工流动性大以及保险意识不强而造成医疗、失业、养老、工伤等方面的保险覆盖率偏低。不少企业为了节省投入而没有
必要的安全生产防护,工作环境恶劣,职工的健康和安全得不到保障。
(4)企业的环保意识淡薄,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当前我国政府已经非常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并为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1983年我国政府宣布将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然而有些企业却为了其自身利益,不惜破坏生态环境从而换取经济效益。这些企业的行为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更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是对整个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
(5)企业较少参与慈善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
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中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体现了企业对整个社会的回报,同时也会给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据悉广东一企业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立即向灾区捐款一亿,由公益事业产生的口碑效应立即在整个社会蔓延,由此为该企业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据统计我国大概有1000万家企业,然而有慈善捐赠记录的企业尚未达到10万家,也就是说99%的企业并没有履行慈善义务。这些数据都反映了在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重要性。
三、改善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的对策
1.企业:
(1)转变思想, 树立以酬报本的经营理念。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自己是一个经济规模和社会层面的问题,只有改变企业家的经营理念,真正正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改善员工的出发糊口前提,才能彻底消弭某些人将企业社会责任肆意扩年夜到政治规模,意识形态化的狡计。
(2)塑造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的道德意识。
改善职工待遇,尽量将社会责任尺度中的合理要求融入企业的打点系统和企业文化之中,并把诚信经营贯彻到企业打点的各个方面。因为诚信是企业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标识表记标帜,遵守企业诺言是企业道德水平的直接反映。
(3)依法守法,自觉遵循法律法规。
贯彻落实《劳动法》、《情形呵护法》、《平安出产法》等相关法令律例。
(4)进行科技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
走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企业管理模式,改善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管理理念,确立劳动关系的和谐管理思想,完善现代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5)多做慈善事业回报社会。
慈善事业已经成为良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的路子。有社会学家暗示,由最初的纯挚追逐益处到今天的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自动承担社会责任,是社会成长和企业家成熟的必然过程,将对人的关爱和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与追求企业利润置于齐截主要的位置,是中国的企业家日渐走向成熟和理性的标识表记标帜。
(6)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2.政府:发挥市场经济监管者的指导和督促作用
(1)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成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系统。
要把企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的有关内容纳入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管理者的考核指标体系之中。要加大企业违法的成本,促使企业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公司法的总则中凸起强调企业必需承担的根基社会责任,使企业社会责任纳人法制化、规范化的打点系统中,使企业社会责任打点与国际接轨。
(2)加强政府与有关部门的监控能力与执法力度。
拓展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管职能,构建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督体系,鼓励社会机构、媒体与公众的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利用社会性他律机制,加强社会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督,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体系,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构建不同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监督平台。
(3)增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训。
要让处所政府打点部门的官员和企业经营者、打点者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和处所经济成长的主要意义,辅佐企业树立社会责任的理念,在缔造利润的过程中,不能轻忽企业的社会责任。
(4)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鼓励“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科技创新,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3.人民群众:
(1)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维权意识,坚决抵抗企业侵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
(2)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做一名有道德、有素质的消费者或劳动者。
结语:21世纪的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度推进,各国经济迅猛发展,企业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而古今中外,能展示出兴旺生命力的优异企业,都将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成长作为公司理念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因此,中国企业理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时代潮流,谋求企业成长,敦促财富增加,实现社会与企业的互赢互利。换言之,便是要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追求社会责任方针和环保方针,实现社会与企业的共赢,社会与企业的协调共生,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唯有自觉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中国企业才能真正成为现代企业,才能真正具备焦点竞争能力,不竭地成长为全球性公司,屹立于世界企业之林,为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陈怡君
经管13班
第五篇: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适用集团企业)
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备注:总裁办公会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是对董事会负责,在公司法、公司章程和董事会赋予的职权范围内行使决策权)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第六条
第一章 总则
为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制度。
财务预算管理包括财务预算的组织体系及职责、基本内容、审核、执行与控制、调整、分析与考核等内容。财务预算的编制要贯彻“全员参与、上下结合、增收节支、客观真实”的原则。
本制度适用于陕西中城投资有限公司及所属公司 第二章 财务预算的组织体系及职责
财务预算的组织体系包括投资公司总裁办公会、各公司经理办公会、投资公司计财部、各公司财务部、各预算执行部门。
投资公司总裁办公会是财务预算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投资及各公司财务预算的指导、调整与评审;责成各公司和部门组织预算的实施、控制与考核。
各公司经理办公会在投资公司总裁办公会的领导下工作,负责具体组织本公司财务预算编制,认真执行经董事会通过的财务预算;组织开展财务预算日常管理和控制。第七条 第八条 第九条 第十条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投资公司计财部是投资公司及各公司财务预算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拟定财务预算的目标、编制原则,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组织下达投资公司及各公司董事会批准的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协调投资公司相关部门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
各公司财务部门是该企业财务预算的日常管理机构,接受投资公司财务部的业务指导,负责财务预算的编制、审查、汇总;监督财务预算的执行;分析财务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剔除改进的措施和建议。各公司财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专职或兼职财务人员,具体负责财务预算的日常管理工作。
投资公司及所属各公司的职能部门是财务预算的执行机构,要按财务预算管理规定编制本部门预算提交财务部,并提前提供作为其他部门编制预算依据的相关指标和数据,认真执行经批准的财务预算,严格控制预算外支出。
投资公司计财部负责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投资公司及所属公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三章 财务预算的基本内容
财务预算基本内容包括财务预算和项目预算 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利润预算、资产负债预算等
㈠ 现金预算 包括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多余或不足的预算,以及不足部分的筹措方案和多余部分的利用方案等,要根据其他预算有关现金收支部分汇总,提出进行收支差额平衡的具体措施。
㈡ 利润预算 要根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及营业外收支等预算的基础上分析编制。如果预算利润与公司目标利润有较大不一致,要进一步调整预算,设法达到目标利润,或经投资公司总裁办公会同意,修改目标利润。
㈢ 资产负债预算 要利用期初资产负债表,根据预算的收入、成本、费用、债权债务变动、投融资等预算分析编制,如财务预算指标不佳,要及时修改某些预算,改善财务状况。
㈣ 营业收入预算 主要根据公司目标利润,结合行业具体情况及市场销量、劳务需求编制。
㈤ 营业成本预算 主要根据公司有关费用定额、费用标准、物价水平、上年实际执行情况等资料编制 ㈥ 费用预算
要区分编订费用与固定费用,根据上年实际情况和预算期内德变化因素,结合费用开支标准和公司降低成本费用的要求,分项目、分部门采取横向及纵向交叉的方式进行编制。广告宣传费、业务招待费、技术咨询费、会议费等项目应当重点列示
㈦ 融资预算
主要根据公司有关资金需求计划、期初借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
第十五条
第十六条 款余额及市场利率等资料编制
项目预算要以目标利润、防范市场风险、控制成本为着眼点,保证项目进度和加快资金回流。项目收入预算要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根据市场可接受的预计价格和可实现的销售量进行编制。项目成本预算要根据项目预计可发生的成本费用明细逐项编制。项目资金预算要根据经营回款情况,结合项目用款和自有资金情况编制,明确融资需求。
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要根据未来收入和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做出投资成本、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报酬率预算。
第四章 财务预算的审核
财务预算审核包括公司经理办公会初审,投资公司计财部复审,总裁办公会举行预算答辩会评审,各公司董事会审批通过。
各公司预算草案须经财务部门汇总,总经理办公会初审。初审内容包括:本公司的预算草案是否与投资公司总裁办公会下达的经营目标保持一致;预算编制的数据是否真实合理;预算编制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投资的预算管理规定;预算草案间的数据勾稽关系和逻辑关系是否正第十七条
第十八条
第十九条
第二十条
第二十一条 确。
各公司财务部门将初审的预算重新修改,经总经理办公会确认后上报投资公司计财部复审。复审内容包括:各公司上报的预算草案是否与总裁办公会下达的经营目标相一致;预算编制的数据是否客观真实;预算编制是否合乎规范;初审程序是否完备。
投资公司计财部在复审时如果发现各公司编制的财务预算存在问题,应要求进行修订或重新编制。
投资公司计财部将复审合格的各公司预算草案汇总报总裁办公会审查。总裁办公公会要以预算答辩的方式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各公司预算是否与投资的发展战略相符;是否与预算目标一致;是否贯彻了预算编制的各项原则。
各公司将经投资公司总裁办公会评审合格的预算报各公司董事会通过。
第五章 财务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投资公司及所属各公司要将董事会通过的财务预算作为预算期内组织、协调各项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确保财务预算和项目预算目标的实现。
在财务预算的日常控制中,要按照成本费用构成的预算明细,具体量化到月度数值预算,加强实施监控(具体规定见 《月度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差异,财务部门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及时查明原因予以解决。
第二十二条 投资公司及所属各公司财务部门要利用财务分析手段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七条 监督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提供财务预算的执行速度、执行差异、及其对财务预算目标的影响等财务信息,促进公司完成预算目标。
投资公司及所属各公司要建立财务预算报告制度,定期报告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对重大偏差要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第六章 财务预算的调整
投资公司董事会正式下达的财务预算,原则上不再予以调整。确实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致使财务预算的编制基础不能成立,或者将导致财务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可以调整财务预算。
各公司调整财务预算,要向投资公司计财部做出书面申请报告,阐明客观因素变化对财务预算执行造成的影响,提出进行财务预算调整明细。
投资公司计财部在对财务预算调整申请及明细进行审核后,编制财务预算调整方案,经投资公司总裁办公会审议通过,报董事长批准。
在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预算外事项,不属于财务预算调整范围。
第七章 财务预算的分析与考核
第二十八条 书面财务预算分析可分为定期报告和不定期报告。定期第二十九条 第三十条
㈠㈡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二条 报告主要指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每月报告一次。不定期报告,主要是指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可根据项目进度进行报告。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公司要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例会,分析回顾预算执行情况,找出差异原因,落实责任部门,确定修正预算执行情况的方案和执行部门。
财务预算分析的内容
收入、成本、费用分析
重点分析预算目标和预算执行结果之间的差异,说明差异产生的内在和外部原因、责任落实情况,制定偏离预算目标的解决方案。综合分析
对编制的现金预算、利润表预算、资产发债表预算进行分析,着重分析现金净流量、销售利润率、投资回报期等财务指标,说明未达到该指标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预算期终了,投资公司及各所属各公司财务部门应向董事会报告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同时投资公司要依据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预算审计情况对各公司进行考核。
各公司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要做为对其进行绩效评价的 重要内容,考核结果将与公司经营者和员工绩效的奖惩挂钩。
第三十三条 各公司根据本制度自行制定适合本公司的编制、控制、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五条
分析等管理程序。
第八章
附则
本制度有投资公司计财部负责解释。本制度自通过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