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点传染病管理工作
重点传染病管理工作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求:
1、有门诊日志;
2、传染病报告卡齐全;
3、传染病登记册。
二、传染病管理相关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总共九章八十条。
2、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总共39种。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
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
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3、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向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组织现场确认调查,并在2小时内向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县人民政府应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直接上报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4、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时间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1)、特别重大事件(Ⅰ级):一次事件伤亡50人以上,且危重人员多,或者核事故和突发放射事件、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确定需要医疗卫生救援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重大事件(Ⅱ级):一次事件伤亡30人以上、50
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3)、较大事件(Ⅲ级):一次事件伤亡10人以上、30
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4)、一般事件(Ⅳ级):一次事件伤亡5人以上、10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5、辖区内传染病网报必须与传染病报告登记册、门诊日志相符。
第二篇:传染病管理工作整改措施
传染病管理工作整改措施
1、医院成立传染病防控报告领导小组。组长为院长,成员为业务院长,公共卫生科科长。每周一次定期对本院传染病报告工作自查。
2、针对本院临床医生,定期举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方式培训,一年两次。包括传染病知识培训。
3、加强临床医生首诊负责制,完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发热及传染病登记、5---10月肠道门诊等登记。
4、建立医院传染病报告查处制度。针对传染病漏报、报告不及时,各项登记不完善、首诊医生负责制未落实者,进行院内处罚。
在今后工作中严格按照传染病疫情管理标准和要求,报传染病网络直保工作落实到位,严格执行。
通羊镇卫生服务中心
2015-01-05
第三篇:20106月份传染病管理工作
20106月份传染病管理工作
工作小结
六月份,我院公共卫生科传染病管理工作运行情况如下:
1、本月发热病人106人,共收集疟疾血检玻片14张;
2、报送艾滋病母婴阻断血样17人份;
3、全月共报告传染病例22例,其中报告乙肝5例,腮腺炎6例,细菌性痢疾1例,疑似结核病10例,转诊10例,结核病转诊率达到100%;
4、报送肠道门诊腹泻病例3例;
5、完成本月全镇流出入儿童计划免疫主动搜索任务,共登记8名儿童;
6、完成民主村卫生室、杨树河村卫生室、联合村卫生室、花园桥卫生室、高家榜村卫生室的结核病管理督导检查工作;
9、完成6月份新发结核病人共11人(其中1人未查到此人)的结核病入户督导管理工作。
10、完成本月上级安排的41例传染病的传染病处置工作(消杀、流调、健康教育),其中完成腮腺炎13例,病毒性肝炎11例,肺结核病12例,感染性腹泻2例,手足口病1例,流行性感冒1例,风疹1例。我科通过每日收集传染病报告卡,核查放射科片检、化验科血检登记、住院部出入院登记、门诊日志,使我科传染病报告率达到100%,报告及时率100%,无漏报、迟报现象。本月我院各科室做的较好的有:
1、李观俊、刘常青、刘艾华医师传染病报告及时,卡片填写完整。
2、郑军、易兢业医师门诊日志字迹清晰整齐,内容完整规范。
3、李观俊、刘艾华、郑军医师及化验科医师的发热病人登记完整规
范,填写项目齐全。
本月存在问题有:
1、本月传染病报告卡郑军医生填写的一例菌痢病例卡片填写错误。
2、本月在各科室医师门诊日志中共收集肠道腹泻病人14例,但肠道门诊登记簿中只登记了3例,门诊部各个医生都出现了腹泻病人漏登情况。
为了传染病管理工作在我院能平衡、安全的进行,公共卫生科以及各相关科室下个月将重点做好以下事务:
1、继续开展肠道门诊工作,每日收集腹泻病人,确保“五专”,临床医生逢泻必登、逢泻必检。(本月必送1个粪检标本)
2、继续加强临床医师传染病报告管理力度,发现传染病漏报、迟报将在月底大会上给予通报。
3、加大结核病人村级督导力度,针对性检查各村卫生室督导日志,并完善本年30名结核病在管病人的二次督导。
4、继续完善村级流出入儿童的主动搜索工作,使其规范运作,良性循环。
5、积极收集艾滋病高危人群血样(全年任务40名,已报送21名,还差19名)。
以上情况希望各科室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从而使传染病各项工作指标均达到要求,使我院传染病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运行。
王家桥镇中心卫生院 公共卫生科
2011年6月30日
第四篇:传染病管理工作职责
传染病管理工作职责
1、负责制定本辖区传染病防治规划、计划和工作方案,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
2、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参与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负责辖区内传染病疫情监测,做好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协助开展传染病病例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做好疫点、疫区的消杀工作,按要求开展病例随访管理和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4、负责辖区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寄生虫病防制工作,落实感染者和病例规范化随访管理,协助开展人群健康监测和相关疾病监测工作。
5、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地方病防制、寄生虫病防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知识培训工作。
6、负责对村级卫生所传染病管理工作的指导,具体组织、协调辖区内传染病管理及报告工作。
第五篇:传染病管理工作交流2009
切实履行防控职责 加强医院传染病管理
----冷水江市人民医院疾病控制工作交流
加强传染病管理,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实行新生儿卡介苗、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是医疗机构的重要职责,也是我院的重点工作之一。历年来,在市卫生局的领导、市疾控中心的精心指导下,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医院各科室的密切配合,我院的传染病管理工作得以不断深入地发展。现谈谈我院疾病控制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请在座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工作开展情况
1、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 传染病疫情报告做到“三及时”,即填卡及时、收卡及时、报告及时。坚持“首诊负责制”,接诊医师发现传染病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疫情直报人员每天固定时段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上网报告,二次收卡间隔不超过24小时,节假日不休息。对于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随时发现、随时报告,同时电话报告市卫生局、疾控中心。定期开展疫情报告自查工作,每月一次,自查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和个人,记录备案,同时奖惩到人。每月进行自查小结,每季度进行疫情分析。平时加强计算机的维护和保养,保证网络通畅。
2、重点传染病的管理 每年根据季节变化和国内形势,做好相应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例如:针对“二号病”、非典、甲型流感、不明原因肺炎、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医院切合实际地制定了相应的医疗救治应急预案,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和应急机
动队。组织全体医务人员业务培训,重点科室重点培训。常年开放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设置了儿童和成人的预检分诊台,对危重传染病患者按规范要求进行转诊。
3、结核病归口管理 根据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工作规范,医院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结核病人转诊的工作制度。每年派相关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现代结核病治疗管理培训班。医院具备优质的检查设备,使肺结核的诊断质量和诊断水平进一步提高,抓住“放射科”和“检验科”这两个关键环节,在检查明确诊断的同时,第一时间报告疫情,填写转诊单,嘱病人及时去疾控中心就诊。各项报告登记、转诊登记、转诊单三相符。不截留病人,对须住院的肺结核病人,开具转诊单,嘱其出院后及时转诊。
4、免疫规划工作 从2003年7月20日起,对我院新出生的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第一针免费接种;从2005年6月1日起,对新生儿实行卡介苗乙肝疫苗第一针免费接种。从不巧立名目收取接种费用,包括不收取接种的注射费。24小时内接种率为100%。对于接种完卡介苗和第一针乙肝疫苗的新生儿家长,告知出院后回当地卫生院防疫部门或疾控中心继续完成计免规定的接种。
5、AFP病例和艾滋病例的监测 医院开展对AFP病例和艾滋病病例的监测工作。建有AFP监测登记本。对AFP病例实行旬报制、旬报及时率100%,要求医师熟记AFP的14种病例,发现AFP疑似病例及时向疾控中心进行报告,并协助处理。对手术病人、输血病人和孕产妇等重点人员开展艾滋病初筛,对
HIV抗体阳性者,及时报告市疾控中心,并协助采样,每月上报抗体检测的数量。
二、工作体会
1、领导重视,制度完善 我院疾控工作得以在全市保持领先的地位,与上级领导的深切关怀和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的领导多次深入我院,对我院疾控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意见。医院领导向院长、分管的谢院长精心筹划,积极布署,使此项工作做到了“三有”:有组织领导、有规章制度、有落实措施。制度齐全,制定了疫情报告制度10条;重大传染病管理制度、预案13条;结核病归口管理制度8条;预防接种制度9条;及相关工作的奖惩制度、培训制度等。
2、培训到位,责任明确 定期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死亡病例报告知识讲座,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报告敏感性。定期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学习有关传染病的防治应急预案、诊疗标准,预防控制指南等。传染病管理人员平时关注国际、国内及本地疫情动态,对于新发传染病和新发指南及时下载,及时组织培训。明确医院各科室、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提高医务人员的疫情报告意识、救治意识、防控意识和社会宣教意识。
3、登记完整,查对及时 对于传染病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做到登记在案,有记录可查。有传染病报告登记、自查登记、重大疫情处理登记、专家组会议记录、重点传染病防治培训记录、乙肝疫苗、卡介苗出入库登记,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登记、结核病人转诊登记等等。从临床科室的各种原始记录、门诊日誌、出
入院登记、信息科病人信息中收集资料,在分管领导带领下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漏报、漏登情况。
4、奖惩分明,确保工作成效 为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医院制定了相关的奖惩制度。根据制度,每报告1例传染病、死亡病例奖励2元,每漏报1例根据情节处于罚款10~50元,业务培训缺席罚款50元。每季度进行统计,奖罚金额到位,每年奖励金额达数千元。有效的激励和严格的约束措施,使每位医务人员对待传染病管理工作都慎而待之,从而扎实地履行工作职责。2009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750例,报告率100%,肺结核病人转诊209例,转诊率100%,新生儿第一针乙肝苗接种675人次,卡介苗接种675人次,接种率100%。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疾控工作的要求愈来愈高。医院的疾控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院将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市疾控中心的精心指导下,在各兄弟单位的热情帮助下,通过全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将疾病控制工作做好、做实,不断创新,为全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