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市本级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浅析与未来

时间:2019-05-12 12:1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郴州市市本级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浅析与未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郴州市市本级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浅析与未来》。

第一篇:郴州市市本级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浅析与未来

郴州市市本级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推进郴州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鼓励各类工业企业投资工业园区,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市财政设立郴州市市本级工业企业发展资金(以下简称“工业企业发展资金”)。工业企业发展资金来源于工业企业按规定取得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后依法向财政部门上缴的土地总价款中土地出让的财政净收入。土地出让的财政净收入是指向财政全额上缴的土地总价款扣除土地出让成本、应留财政各专项资金(基金)、应上缴中央和省部分之后的剩余价款。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用于扶持我市境内的省级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内工业企业及园区外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条 工业企业发展资金适用范围:

(一)园区内工业企业(含物流企业,下同)投资的生产性项目;

(二)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享受园区优惠政策的园区外工业企业投资的生产性项目。

第四条 财政扶持政策:

(一)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企业生产性项目,市政府予以财政扶持:

1.工业企业投资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且单位面积投资额度每亩在60万元以上;

2.安排劳动就业人员200人以上且签订劳动用工合同3年以上;

3.项目投产后年纳税额(地方实得部分)100万元以上。

(二)财政扶持政策包括:

1.已完成土地投资的企业,可根据厂房建设完工进度向市财政部门申请工业企业发展资金借款。借款期限最长不超过土地出让年限。

2.对向财政借用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的企业,从借款之日起,5年内已缴税款扣除上缴中央、省级税收后,抵减该企业向市财政部门所借的工业企业发展资金。

3.总投资额超过1亿元或年纳税额超过1000万元的工业企业生产性重大项目,由市政府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更大的扶持。

第五条 工业企业发展资金审批程序:

(一)凡符合借用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的企业,由所在园区管委会或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签署意见,向郴州市市本级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

(二)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财政、经委、国土资源、监察等部门对企业申报情况进行核实并形成审查意见;

(三)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审查意见呈报市领导小组审批;

(四)市财政部门按照市领导小组审批意见,与企业签订工业企业发展资金借款合同并拨付资金。

第六条 本办法出台前,依据市政府有关政策为企业办理了借支土地款的,按下列规定完善有关手续:

(一)对符合本办法规定可借用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的工业企业,原已办理了土地出让收入借款手续的借款,应按照本办法重新改签工业企业发展资金借款合同,由市财政部门与借款人按规定解除抵押关系后,市国土资源部门按规定注销抵押登记,依法换发《土地使用证》:

1.凡属“打借条”后未按“收支两条线”全额上缴土地出让收入,但办理了《土地使用证》的企业,应重新将所欠土地出让收入全额上缴市财政后,再按本办法规定程序办理借用工业企业发展资金手续,签订借款合同。“打借条”企业转让土地的,“打借条”企业应当全额补缴土地出让收入。

2.已按“收支两条线”与市财政部门签订了土地出让收入借款合同的企业,应向市财政部门出具书面报告,由市财政部门按规定呈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后,由企业与财政部门改签工业企业发展资金借款合同。

3.对原办理了他项权证登记手续的借款企业,市国土资源部门凭市财政部门通知,依法注销他项权证,依法换发《土地使用证》,并解除禁止使用原他项权证所属土地办理抵押贷款手续的规定。

(二)原已借款企业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由市国土资源部门和市财政部门按原管理办法执行,注明该企业欠交或借支土地出让收入情况,并禁止用已办理借支手续的抵押土地再办理抵押贷款手续,以避免国有资金流失。

第七条 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财政、经委、监察、审计、国土资源等部门和企业所在园区管委会每年对借款企业进行定期审计或重点抽查。对借用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的工业企业中途转让土地使用权的,须报市领导小组审定并完善相关手续后,市国土资源部门方可办理土地变更登记。对不按规定使用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的,市财政部门要依法收回全部资金,并依据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严肃处理。园区内工业企业所借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由企业所在园区管委会实施监管,园区外工业企业所借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由当地县市区政府实施监管。

第八条 本办法由郴州市财政局负责解释。各县市区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下发的有关文件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如果国家另有新规定,再作相应调整。

附件:

郴州市市本级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

毕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

首建中市政府副市长

成员:

雷纯勇市政府副巡视员、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

吴峰市政府副秘书长、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管委会(郴州出口加工区管理局)主任局长

谢革非市财政局局长

高及红市财政局党组书记

刘洪书市经委主任

吴祥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向罗生郴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由高及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曾庆福、林友山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

第二篇:黄山市市本级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黄山市市本级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增值,促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本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国有资产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企业国有资产。

本办法所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具体包括:

(一)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

(二)国家调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

(三)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

(四)接受捐赠等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

本办法所称企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履行管理职责,代表国家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者职责,享受出资者权益。

市人民政府设立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国资办),作为市国资委的办事机构(市国资委、市国资办以下统称市国资部门);市国资部门代表市人民政府对市本级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对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履行管理职责。

第五条 市国资部门代表市人民政府履行对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根据国家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负责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产权登记与产权纠纷调处等工作;

(三)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五)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市国资部门代表市人民政府对市本级企业国有资产履行如下出资人职责:

(一)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

(二)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或者参与制定国家出资企业的章程。

(三)对法律、法规和市人民政府规定须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大事项,应当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

(四)委派的股东代表参加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召开的股东会会议、股东大会会议,应当按照委派机构的指示提出提案、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并将其履行职责的情况和结果及时报告委派机构。

(五)依照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履行出资人职责,保障出资人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损失。

(六)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除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外,不得干预企业经营活动。

(七)对市人民政府负责,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情况,接受市人民政府的监督和考核,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

(八)定期向市人民政府报告有关国有资产总量、结构、变动、收益等汇总分析的情况。

第二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并遵循下列原则:

(一)与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相适应;

(二)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

(三)调剂、租赁、购置相结合。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规定的配置标准;对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置。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由市国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级财力状况等制定。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勤俭节约、从严控制,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购置。

第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配置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应当根据本单位存量资产的质量、结构和分布情况,依照本级资产配置标准提出下一拟购置资产的品目、型号、主要性能指标和数量,测算经费额度,报市国资部门审批,审批同意后,将购置计划列入单位部门预算,并在编制预算时将批复文件和相关材料一并报市财政部门,作为审批部门预算的依据。

行政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确需临时增加资产配置的,应当提出资产购置申请,报市国资部门审批。

第十一条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召开的重大会议、举办的大型活动等需要购置资产的,由会议或者活动主办单位提出申请,国资部门按照先调剂、后租赁、再购置的原则进行审批。

行政事业单位用上级补助资金购置资产的,应当报市国资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配置的资产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应当依法实施政府采购。

行政事业单位应对配置的资产进行验收、登记,并及时进行帐务处理。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负责做好本单位国有资产的采购、验收、维修和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定期清查,做到帐帐相符、帐卡相符、帐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每年年初,行政事业单位应向市国资部门报送上

一国有资产变更情况表,如实反映单位增加或减少的国有资产。

第十四条

行政单位不得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担保,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不得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担保,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五条

行政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应当报市国资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对外出租、出借。

事业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应当进行可行性论证,由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国资部门批准。

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国有资产的收益,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缴入财政专户或者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益,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第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范围包括:

(一)闲置资产;

(二)因技术原因并经过科学论证,确需报废、淘汰的资产;

(三)因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发生的产权或者使用权转移的资产;

(四)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

(五)已超过使用年限无法使用的资产;

(六)因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临时购置的资产;

(七)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处置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的转移与核销,包括各类国有资产的转让、捐赠、置换、出售、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核销等;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报经批准,未经批准,行政事业单位不得随意处置国有资产。资产处置应当由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审核鉴定,提出意见,并按以下审批权限报送审批:

(一)处置资产单位价值或一批(次)价值在1万元以下的(含1万元),由单位审批,报市国资部门备案;有主管部门的,报主管部门审批,报市国资部门备案;

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黄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处置资产单位价值或一批(次)价值在50万元以下的(含50万元),由管委会审批后,报市国资部门备案;

(二)处置资产单位价值或一批(次)价值在1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含50万元),由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国资办审批;

(三)处置资产单位价值或一批(次)价值在50万元以上的,由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国资委审批。

第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处置资产时,应根据不同情况提交有关文件及资料:

(一)单位处置资产的申请报告、有主管部门单位应经主管部门核准文件;

(二)资产价值的凭证;

(三)资产报废的技术鉴定;

(四)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

(五)报损资产的名称、数量、规格、单位、损失价值清册,以及鉴定资料等。

第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招标投标、拍卖、协议转让等方式处置。

第二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出售、置换房屋建筑物、土地、车辆及大型仪器、设备等,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报告报市国资部门核准或者备案。出售的国有资产一般不低于评估价值,当交易价格低于经核准或者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时,应当暂停处置,在报经市国资部门审批后方可处置。

第二十一条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临时购置的国有资产,由主办单位在会议、活动结束时按照本办法规定报经批准后处置。未经批准,主办单位不得擅自占有或者处置,并对资产的安全、完整负责。

第二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缴入财政专户或者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第二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向市国资部门申请产权登记,并由市国资部门核发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单位名称、住所、负责人及成立时间;

(二)单位性质、主管部门;

(三)单位资产总额、国有资产总额、主要实物资产额及其使用状况;

(四)行政事业单位对外出租、出借资产情况,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担保情况;

(五)需要登记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之间或者行政事业单位与其他国有单位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向市国资部门申请调解,必要时报市人民政府处理。

第三章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第二十五条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均属国家所有。市国资部门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规定,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加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

第二十六条 市国资部门依照公司法的规定,派出股东代表、董事,参加市属国有控股公司、国有参股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派出的股东代表、董事,必须按照市国资部门的指示,对公司重大决策提出提案、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并将其履行职责的有关情况及时向市国资部门报告。

第二十七条 企业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企业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真实反映其国有资产的占用及增、减变动情况,并依法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义务。

第二十八条 企业必须按《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192号)等规定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每年开展产权登记检查。

第二十九条 企业改制应当依照法定程序,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或者由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决定。

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改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在作出决定或者向其委派参加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股东会会议、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代表作出指示前,应当将改制方案经市国资部门审核后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条 企业改制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准确界定和核实资产,客观、公正地确定资产的价值。

企业改制涉及以企业的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折算为国有资本出资或者股份的,应当按照规定对折价财产进行评估,以评估确认价格作为确定国有资本出资额或者股份数额的依据。不得将财产低价折股或者有其他损害出资人权益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未经市国资部门同意,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与关联方订立财产转让、借款的协议;

(二)为关联方提供担保;

(三)与关联方共同出资设立企业,或者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其近亲属所有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投资。

第三十二条 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合并、分立、改制,转让重大财产,以非货币财产对外投资,清算或者有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规定应当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的,应当按照规定对有关资产进行评估。

第三十三条 未经市国资部门同意,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其他企业兼职。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经营同类业务的其他企业兼职。

未经市国资部门同意,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

第三十四条 国有资产转让应当遵循等价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除按照国家规定可以直接协议转让的以外,国有资产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公开进行。转让方应当如实披露有

关信息,征集受让方;征集产生的受让方为两个以上的,转让应当采用公开竞价的交易方式。

转让上市交易的股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进行。

第三十五条 国有资产转让由市国资部门决定。市国资部门决定转让全部国有资产的,或者转让部分国有资产致使国家对该企业不再具有控股地位的,应当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六条 国有资产转让应当以依法评估的、经市国资部门认可或者由市国资部门报经市人民政府核准的价格为依据,合理确定最低转让价格。

第三十七条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必须严格履行编制转让方案、进行内部决策、报市国资部门批准、组织实施等工作程序。在转让过程中,转让方应当组织标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清产核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工作。资产评估报告须经市国资部门核准或备案,转让方要将核准或备案后的评估结果作为确定标的企业产权转让底价的参考依据。

在产权交易过程中,当交易价格低于评估结果的90%时,应当暂停交易,在获得市国资部门同意后方可继续进行。

第三十八条 转让方应当将产权转让公告委托产权交易机构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经济或者金融类报刊上刊登,广泛征集受让方。产权转让公告期为20个工作日。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成交后,转让方与受让方应当及时签订产权转让合同。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价款原则上应当一次付清。如金额较大一次付清确有困难的,可以采取分期付款方式。采取分期付款方式的,受让方首期付款不得低于总价款的30%,并在合同生效之日

起5个工作日内支付;其余款项应当提供合法的担保,并应当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向转让方支付延期付款期间利息,付款期限不得超过1年。

在产权交易市场中公开形成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价格,不得以任何付款方式为条件进行打折、优惠。

第四十条 市国资部门负责企业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工作。并会同财政部门负责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使用的监督。国有资本收益包括:

(一)国有企业应上缴国家的利润;

(二)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中国有股应分得的股息、股利;

(三)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收益;

(四)国有独资企业清算收益以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清算收益中国有股应分享的收益;

(五)其它按规定应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一条

市国资部门根据需要,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或者通过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由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维护出资人权益。

第四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应当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第四十三条

市国资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

当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职责,依法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市国资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实施动态管理、监督。

第四十四条

市国资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号码、通信地址或者电子邮件信箱等。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市国资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他有关部门收到举报后,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国资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据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的;

(二)擅自占有、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的;

(三)未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的。

第四十六条

市国资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上缴、管理国有资产收益或者下拨财政资金时,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据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在配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或者审核、批准国有资产使用、处置事项时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市国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市国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的权限、程序办理审批事项的;

(二)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收受贿赂的;

(三)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第六章

第四十八条

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占有、使用国有资

产 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由市国资部门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

金融、国土资源等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执行。

第四十九条

各区、县国有资产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五十条

本办法由市国资部门负责解释。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9年4月1日起施行。2006年4月30日黄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黄山市市级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监督与管理,支持全市中小企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是指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种形式的中小企业。其划分标准按照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执行。

本办法所称专项资金,是指市财政设立的专项用于支持我市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重点项目、产业集群建设及信用担保、发展循环经济、人才培训和信息网络等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性资金。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

第三条 专项资金管理包括预算管理、项目申报、审核审批及监督检查等四个方面内容。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市财政部门负责专项资金预算和资金拨付工作。

第二章 管理原则和使用范围

第四条 专项资金管理原则:(一)体现产业政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二)优化投向,突出重点,适度集中,择优扶持;(三)实施国民待遇,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四)自主申报,集中受理,专家评审,公正分配,公开透明;

(五)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或挤占。第五条 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一)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重点项目;(二)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发展循环经济项目;

(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人才培训和信息网络等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四)市委、市政府确定扶持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其他项目。

对列入市“6611”工程、省“861”计划及市以上重点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第三章支持方式及额度

第六条 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采用担保贷款或者贷款贴息方式。企业以银行贷款为主投资的项目,可以通过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采取贷款担保或贷款贴息方式运作。

中小企业申请专项资金的项目可按前款要求,选择其中一种支持方式,不得同时以两种方式申请专项资金。

第七条 专项资金中主要用于充实市中小企业担保基金,按照市担保中心运作方式,扩大中小企业,特别是贷款担保的规模;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的额度,根据项目贷款额度及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确定。每个项目的贴息期限1年,贴息额度最多不超过40万元。

第八条 当年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市专项资金不再予以支持。第四章 项目资金的申请条件

第九条 申请专项资金的中小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

(二)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会计核算完整、正确,并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等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会计报表;(三)经济效益较好;

(四)会计信用和纳税信用良好。

第十条 申请专项资金的项目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确定的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本地区经济发展方向,技术达到较高水平;

(三)符合国家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标准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规定;

(四)项目竣工投产后,能够达到预期经济效益和促进财政增收、增加就业。

第十一条 中小企业申请专项资金,应当报送下列资料:(一)申请报告;

(二)阜阳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书(见附件2):(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四)企业基本情况。包括设立时间、注册资本、股东或出资人名称及出资比例、经营范围、主要产品、资产负债及效益、王要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职工人数及获得的主要荣誉等;

(五)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及截至项目申报前一个月的会计报表:(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复印件);

(七)环保等部门出具的环保及其他方面评价意见;(八)其他需提供的资料。

第十二条 申请贷款担保方式支持的,除提供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资料外,还应提供项目贷款合同和已发生的银行贷款凭证; 申请贷款贴息方式支持的,还应提供结息单复印件。

第五章 项目资金的申报及审批 第十三条 各县市中小企业申请市专项资金支持,县市财政须配套不少于市财政支持资金30%的专项资金。

第十四条 每年年初,由市经济主管部门会同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市财政部门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组织专项资金申报工作。

申请市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应于每年5月30日前进行集中申报、统一受理。

第十五条 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核程序:(一)申请报送

1.市直企业直接向市经济主管部门、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和市财政部门申请,并报送《申请阜阳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汇总表》(见附件1)及项目资料,同时报送电子文件;

2.各县市区中小企业应当将申请书、《申请阜阳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汇总表》及有关材料分别报送各县市区经济主管部门、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审核,经审核确定的项目,由各县市区经济主管部门、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报送市经济主管部门、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和市财政部门;

3.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企业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由开发区管委会审核后,报送市经济主管部门、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和市财政部门。(二)审核评审

1.市经济主管部门会同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市财政部门对全市上报的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审核; 2.经审核,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由市经济主管部门会同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市财政部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技术、财政、市场、管理方面的专家进行论证、评审。(三)资金拨付

根据专家评审结果,经市政府审批后,由市财政部门会同市经济主管部门、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确定项目计划,下达项目资金支持方式和额度,并在项目计划下达后30日内拨付项目资金。

对条件较好的企业和项目,由市经济主管部门会同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市财政部门推荐上报省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和省财政部门,争取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第十六条 企业收到拨付的专项资金后,应当按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贷款贴息资金可以冲减“财务费用”。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 各县市区财政部门、经济主管部门、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负责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市财政部门会同市经济主管部门、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第十八条 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的企业必须在项目完工后的1个月内,将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建成验收报告分别报送市财政部门、市经济主管部门和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第十九条 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的企业,因特殊情况需变更资金用途的须经市财政部门、市经济主管部门和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核准。

除不可抗力因素外,项目因故中止,市财政部门应收回全部专项资金。

第二十条 专项资金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不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以及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等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由市财政部门收回全部专项资金,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理; 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一条 各县市区经济主管部门、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应会同财政部门,每年对本地区中小企业使用专项资金的总体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在申报本专项资金项目时,应将上一的总结报告,一并上报市经济王管部门、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和市财政部门。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监察部门应当加强对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立项、专项资金的使用、拨付和管理的监督,对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的工作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篇: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工业和信息化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甘肃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甘财办„2014‟22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是指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部门预算,专门用于促进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管理遵循“公开透明、突出重点、科学论证、统筹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高效。

第四条 专项资金由省工信委、省财政厅按照职责分工共同管理,分别履行下列管理职责:

(一)省工信委负责制定专项资金安排方案、确定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和重点,组织项目申报、评审,编制并下达专项资金项目计划,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统计、监督检查、效能评价;

(二)省财政厅根据专项资金项目计划下达专项资金,办理专项资金拨付手续,会同省工信委对专项资金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第五条 各市州工信委是专项项目的管理责任主体,要对项目申报材料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跟踪做好项目专项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竣工验收、达产达标等监管。省工信委、省财政厅是专项资金的监督责任主体,建立完善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做到“花钱必问效、低效必问责”。

第二章 资金使用方向及分配方式

第六条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向:

(一)工业发展“六大行动计划”(包括新材料及现代高载能产业、装备制造产业、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二)陇药产业发展;

(三)信息化产业发展及数字城市建设;

(四)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

(五)军民结合产业发展;

(六)技术创新;

(七)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八)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的重点工作(包括项目监管、规划、承接产业转移招商活动、展览等与项目投资有关的工作);

(九)省工信委、省环保厅等5部门发布《甘肃省工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及能效指南(2014版)》之外的项目。

(十)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确定的其他项目。

第七条 专项资金支持方式包括: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基金)、保费补助、贷款贴息、补助、事后奖补等。

第八条 本办法第六条(五)、(六)、(七)、(八)采用补助、事后奖补等支持方式;其他可采用资本投入(产业投资基金)、保费补助、贷款贴息、补助、事后奖补等支持方式。对同一项目原则上只采用一种支持方式。第九条 专项资金项目支持额度。采取贴息方式的,原则上按不高于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银行贷款同期基准利率给予利息补贴;采取补助方式的,原则上按不高于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8%给予补贴;对技术创新、信息技术服务项目支持比例可适当放宽;对单个项目的支持额度一般不超过500万元。国家级、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落地项目,省政府批转的区域重大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向兰州新区转移升级重点项目、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等,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提交委务会专题研究确定,进一步提高支持比例及限额,一次支持额度可突破500万元。

第十条 单个项目支持资金原则上一次性安排。

第三章 资金申请、审核及下达

第十一条 省工信委根据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工作重点,制定专项资金安排方案,明确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方向、支持方式、工作程序、企业申报条件、申报材料要求等,及时发布项目申报信息,建立公开、公正的申报、审核、决策机制。

第十二条 各市州、中央在甘企业、省属企业要严格按照专项资金支持方向组织申报项目,并在项目选择中注意发挥本地区的特色和比较优势。

第十三条 申请专项资金的项目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必须符合专项资金支持的具体方向和要求;

(二)必须按有关规定,经工信部和省、市(州)、县(区)工信委(局)、有相应管理权限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集中区)核准或备案;

(三)固定资产投资原则上不低于2000万元(技术创新、两化融合技术改造、军民结合产业、数字城市建设等项目除外),对贫困地区可适当放宽;

(四)采用工艺技术先进可靠,知识产权归属明晰;

(五)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符合规划、土地、环保、节能、安全等要求;

(六)符合国家、省固定资产投资有关法律法规。

第十四条 申报项目单位要编制并上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申报“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除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可由申请单位自行编制或委托国内相应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编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和近3年财务状况;

(二)项目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建设背景、建设内容、技术工艺、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以及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第十五条

报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时,应附以下文件、资料:

(一)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

(二)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新建、迁建项目);

(三)有新增建设用地的项目,须有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四)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

(五)申请贴息的项目须出具省级银行贷款合同;

(六)按照规定需要进行能评的项目,须出具有相应资质节能评估机构的能评报告及批复文件;

(七)根据有关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

(八)项目业主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九)市州工信委审核意见。

第十六条 专项资金项目申报程序。专项资金项目一般按照属地化原则,采取逐级申报程序。由项目单位向当地工信部门提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经审核同意后报市州工信委,市州工信委在筛选、审核和综合平衡后,统一上报省工信委。原则上不得越级提交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中央在甘企业、省属企业(单位)可直接向省工信委报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第十七条 省工信委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处室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初审、筛选。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初审、筛选:

(一)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要件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二)项目是否符合当年专项资金支持方向;

(三)项目是否符合产业规划布局要求;

(四)项目单位是否具备项目实施能力;

(五)项目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

(六)项目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合理性;

(七)项目建设资金方案及各项建设条件是否落实。第十八条 对初审、筛选通过的备选项目,经省工信委分管副主任审核后,由省工信委政策法规与产业投资处组织专家进行竞争性评审。评审内容为:

(一)项目是否符合当年专项资金支持方向;

(二)项目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三)项目单位的经营能力和工程建设管理能力;

(四)项目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五)增加就业、节能减排和其他社会效益;

(六)项目实施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七)审核项目投资方案;

(八)规定的其他要求。

专家评审组对每个项目评审内容,按照竞争性评审、打分排序的方法,择优选取项目。

第十九条 省工信委规划发展处会同各专项资金管理处室,根据专家评审打分排序选取项目,编制专项资金项目计划草案。编制专项资金项目计划草案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同一企业在一个内原则上只安排一个项目,不得重复安排。当年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国家明确要求配套的,可以申报省级预算专项项目;

(二)对以前专项资金支持过的项目,项目单位未按计划开工或出现其它影响项目未按计划进度建设的情况,对该项目单位不再安排新的专项资金项目;

(三)整合安排专项资金。对通过专家评审的项目,按照规定的支持比例,足额安排专项资金,直至用完当年部门预算资金额度为止。

第二十条 专项资金项目计划草案报省工信委分管副主任初核、主任审核,提交省工信委委务会审定后,形成专项资金项目计划。

第二十一条 经省工信委委务会研究通过的专项资金项目计划,任何个人不得随意改动。如确有必要调整,须经省工信委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处室提出调整意见、政策法规与产业投资处组织专家评审、规划发展处综合平衡,提交下一次省工信委委务会研究确定。

第二十二条 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经省工信委委务会研究通过、由省工信委主任或授权分管副主任审签后予以下达。

第二十三条 实行项目公示制度。专项资金项目计划下达前,在省工信委门户网站公示(依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不适合公开的项目、事项除外),接受社会各方监督,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对有异议的项目,由省工信委监察室会同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处室核实后,提出是否下达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 省财政厅根据省工信委下达的专项资金计划,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要求,及时下达专项资金。

第二十五条 对已下达专项资金计划的项目,如专家评审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提出调整意见,省工信委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处室应及时通知该项目的核准或备案机关,按照专家评审意见,调整项目有关核准或备案内容。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专项资金项目实行项目单位责任制,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确立企业(单位)投资主体地位。项目单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负责项目的筹划、筹资、建设、运营等,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账务处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专项资金,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稽查、审计和检查。按照市州工信、财政部门的要求,定期上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报表,定期或不定期反馈项目进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

第二十七条 项目单位要按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和项目核准或备案内容组织实施,加强工程施工、资金使用、财务管理,不得擅自改变项目建设内容和目标。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出现重大变化(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设地点发生重大调整,项目总投资调整幅度超过10%以上的),不能按规定的实施期限完成确定的建设内容,项目单位应及时向项目原核准或备案机关报告情况,说明原因,提出调整建议。对确需作重大调整或撤销的项目,项目原核准或备案机关应核实情况,做出调整、撤销原核准或备案的审核意见,并按原申报程序报送省工信委,省工信委商省财政厅对已下达或已拨付的专项资金作出收回、调整或保留的处理意见。对收回的专项资金,由省工信委商省财政厅另行安排。

第二十八条 对因不可抗力、不可预见的原因,致使项目不宜继续实施的,市州工信委应及时核实情况并报告省工信委,由省工信委商省财政厅视具体情况采用停止拨付资金、暂停拨付资金、限期整改、收回资金、核销等方式进行处理。

第二十九条 各市州工信委负责对本辖区项目的实施和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各市州财政局、财政直管县财政局要按照投资计划安排,拨付并监督使用专项资金。中央及省属企业(单位)项目实施和专项资金拨付、使用,由省工信委、省财政厅负责管理。

第三十条 强化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各市州工信委应加强对项目资金到位、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的监管,并于每年3月底前向省工信委、省财政厅报送上专项资金项目总结报告,包括项目明细、资金到位情况、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进度、存在问题和政策建议等。

第三十一条 项目建设内容和目标完成后,项目单位应及时做好竣工验收准备工作,并向同级工信部门提出项目竣工验收申请。工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项目管理权限及时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项目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保管项目档案和竣工验收资料。

第三十二条 省工信委商省财政厅对项目开展效能评价工作,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安排项目的重要参考。

第三十三条 省工信委、省财政厅严格遵照有关规定组织项目,认真执行责任考核和问责制度,积极配合审计、监察部门的工作,并主动接受社会、群众监督。

第三十四条 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对截留、挪用、虚报专项资金等违法行为,擅自改变项目内容和目标等违规行为,追回专项资金,项目实施单位三年内不得申请专项资金。同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扶持项目监督检查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第三十五条 省纪委监察厅驻省工信委纪检组监察室对专项资金项目安排加强监督,负责项目申报、审核、评审等工作中有关投诉举报的查处。

第三十六条 对稽查、审计、监察、检查中发现的违纪违规行为,省工信委责令市州工信委、中央企业及省属企业(单位)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可采取核减、停止拨付、收回专项资金,以及在一定时期内不再受理其申报项目等措施进行处罚。根据情节,提请或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和企业“黑名单”制度,对提供虚假资料、信息,承诺不兑现等失信单位,要列入“黑名单”进行重点监控。

第三十八条 各级工信、财政部门和相关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廉政纪律,对违规审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等行为,根据情节,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各市州工信委可根据自身情况,参照本办法,自行制定本辖区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或管理细则,原则上要减少环节、提高效率、管住管好。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省工信委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1年。《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级预算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甘工信发„2014‟32号)、《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级预算专项资金贴息办法》(甘工信发„2014‟520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洛阳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洛阳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txt-//自私,让我们只看见自己却容不下别人。如果发短信给你喜欢的人,他不回,不要再发。看着你的相片,我就特冲动的想P成黑白挂墙上!有时,不是世界太虚伪,只是,我们太天真。

洛阳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2008年06月12日 15时53分 477 主题分类: 财税审计 国企国资

“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洛阳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洛阳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洛财资[2008]5号

市直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根据《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省政府108号令)、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洛政[2008]48号)及有关规定,制定《洛阳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五月十二日

洛阳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洛阳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行为,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保障国家所有者权益,根据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洛政[2008]48号)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本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和各类(国有)事业单位(以下统称行政事业单位)。

第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产权转移或者注销的行为,包括各类国有资产的无偿转让、出售、出让、置换、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需处置的国有资产范围包括:

(一)闲置资产;

(二)因技术等原因并经过科学论证,确需报废、淘汰的资产;

(三)因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发生的产权或者使用权转移的资产;

(四)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

(五)已超过使用年限无法使用的资产;

(六)依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处置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处置。

第六条 资产处置应当由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审核鉴定,提出意见,按审批权限报送审批。

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批权限是:市本级行政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单位原值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上或者批量价值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上的,报市财政部门审批;市本级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单位原值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上或者批量价值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上的,经主管部门(指预算主管部门,下同)审核同意后报市财政部门审批。上述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处置由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审批处置,处置结果于处置终了10日内报市财政部门备案。

涉及土地处置的,依照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根据不同情况具有下列证据及有关资料:

(一)固定资产报废、报损

1.资产处置申请文件(写明处置原因、处置资产状况、处置方式和处置金额等);

2.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见附件一);

3.资产价值凭证,如购货单(发票、收据)、工程决算副本、凭单、账页、固定资产卡片等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4.资产报废、报损的技术鉴定,国家有专门技术鉴定部门鉴定的资产,按国家规定提供技术鉴定意见,如:房屋拆除批复文件或建设项目拆建立项文件,车辆报废证明,锅炉、电梯等安检部门的检验报告;专业设备等国家无专门技术鉴定部门鉴定的资产由其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小组进行鉴定,并出具书面鉴定意见;

5.特定事项的证明材料,如:盘亏资产应提供单位的内部说明、主管部门意见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文件;失窃等意外事故造成的资产损失,应提供单位的内部说明、主管部门意见和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涉及保险索赔的还应有保险公司的理赔凭证及保险理赔情况说明;自然灾害造成的资产损失应提供单位的内部说明和相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6.其他相关资料。

(二)固定资产有偿转让、出让、置换

1.资产处置申请文件(写明处置原因、处置资产状况、处置方式和处置金额等);

2.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见附件一);

3.资产价值凭证,如购货单(发票、收据)、工程决算副本、凭单、账页、固定资产卡片复印件等(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4.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

5.其他相关资料。

(三)固定资产无偿转让、对外捐赠

固定资产无偿转让指转出单位正常工作确实不需要,且转让方、受让方均是财政全供单位之间的资产划转,或政府主管部门国有资产合理调配的资产划转行为。

1.资产处置申请文件(写明处置原因、处置资产状况、处置方式和处置金额等);

2.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见附件一);

3.资产价值凭证,如购货单(发票、收据)、工程决算副本、凭单、账页、固定资产卡片复印件等(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4.转让方、受让方草签的相关协议;

5.受让方基本情况;

6.其他相关资料。

(四)对外投资、担保(抵押)、呆坏账损失等货币性资产核销

1.资产处置申请文件(写明处置原因、处置资产状况、处置方式和处置金额等);

2.债权、股权或投资、担保凭证;

3.呆坏账形成情况和对方单位(包括担保单位)情况说明;

4.法院判决书、破产公告或破产清算清偿文件;工商部门注销、吊销文件、政府部门有关行政决定文件或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等;

5.单位内部说明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文件;

6.其他相关资料。

(五)无形资产、涉密资产等有特殊要求的资产处置,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规定限额以上的国有资产,应以正式文件先报主管部门,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市财政部门受理。一级预算行政事业单位直接报市财政部门受理。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规定限额以下的国有资产,应以正式文件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主管部门受理。

第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要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使国有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行政事业单位出售、出让、转让、变卖资产,应当由财政部门招投标中标的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鉴定并报财政部门核准或者备案,经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审定后在政府批准或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通过挂牌、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等市场竞价方式公开处置。交易价格不得低于评估价值的90%,低于90%时应暂停交易并报财政部门审批,批准后方可继续进行。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全额上缴市财政,支出由市级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优先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维修和购置。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资产处置完成后及时将资产处置收入全额缴入市财政,资产处置中发生的评估费、鉴定费、交易费等相关费用,由行政事业单位提出申请报市财政部门审核后,由市财政核准支付。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入全额缴入市财政后,市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方可下达《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批复书》(见附件二)。行政事业单位依据市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下达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批复书》,调整相关资产会计账目。

第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及隶属关系发生改变时,应当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清查登记,编制清册,报送财政部门审核、处置,并及时办理资产移交、调拨、封存、拍卖等手续。

第十五条 经批准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临时购置的国有资产,由主办单位在会议、活动结束时按照本办法规定报批后在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调配或处置。主办单位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负责,不得擅自占有或者处置。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处置国有资产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及《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08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七条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置另行规定。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洛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略)

2.洛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批复书(略)

下载郴州市市本级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浅析与未来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郴州市市本级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浅析与未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