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试-论坚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地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时间:2019-05-12 12:1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2试-论坚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地指导企业文化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2试-论坚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地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第一篇:12试-论坚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地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试论坚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地指导企业

文化建设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更是引领文化建设尤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加强和改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积极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作新思路。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遵循的共同意志、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兴起于西方,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 →“自我实现人” →“复杂人”的种种假设之后,对企业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与企业长期业绩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和归纳整合,是社会文化与企业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并逐渐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继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之后的第四种资本——文化资本。加强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已加快现代企业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

1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过程和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被引入我国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自此起步并掀起高潮。从实践来看,首先应当肯定的是,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优秀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从粗放走向精细,从传统走向现代,既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形成了良性循环关系,也与企业的社会效益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已成为企业提升整体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精神支撑。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1.1过于注重形式。

企业文化理论学者艾德加·沙因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基本假设,之外是价值观层面,再外是行为规范和行为层面,最表层是各种符号、形象、楷模、活动等表现

方式。纵观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最受推崇的就是开展文体活动、口号标语展示、统一服装标志、CI形象设计等表象化形式,而对企业文化内在价值和理念的研究、整合、创新和体现则往往受到忽视。这样只有表层形式的企业文化建设形式,既无意义也难以持续,更难以形成对企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推动力。

2.2游离于经营管理之外。

企业作为实体性组织和市场经济主体,企业文化是渗透于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激励机制、发展战略之中,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并协同发挥作用,不能游离于企业经营管理之外。在一些企业,一方面企业文化建设轰轰烈烈,一方面企业经营行为浮躁不规范。有的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急剧变化反应迟钝、判断失误,造成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出现重大偏差;有的企业过高设计发展目标,急功近利,盲目扩张,导致负债累累,生存难以为计,从企业明星变为坠落星辰。在这些企业里,企业文化没有真正地融入经营管理之中并实现良性互动,也难以真正发挥文化推动力的有效功能。

2.3与社会文化相脱节。

从系统工程理论和社会组织理论的观点出发,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的发展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推动和制约,又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所倡导的新理念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协调相容和良性互动,不仅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也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创新发展。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看,在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相衔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变革进步而主动调适不到位;其突出表现是在企业文化结构中对社会文化中的人本、和谐、创新、责任、荣辱等新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理念有效吸纳不够,企业文化内涵和外延中的社会责任意识尤为落后。有的企业在“以人为本”的口号下,实行权威主义,压制民主管理,忽视安全生产和劳动保障,延长劳动时间,依靠压榨员工的收入、福利和健康来获取利润,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有的企业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只谋求自身利益,忽视甚至牺牲公众和社会利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有的企业热衷于不正当竞争,唯利是图欺诈消费者,尽可能地逃避税收和社会保障资费,不考虑扩大社会就业而将负担甩向社会;有的企业诚信缺失,逃避债务,损毁社会信用基石,破坏法律和规则的尊严,提升社会经济运行成本;有的企业不提供公共服务,不热心慈善事业,对公益事业不管不问。尽管这样的企业是少数,但在这

些企业中,这种与社会文化进步新理念相脱节的企业文化实质上是表面文章,或者说,这些企业的文化建设走入了误区,企业实质上并没有真正的企业文化。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要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和谐社会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兼顾根本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建设,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创造优秀的文化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行为保障。

2.1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积极营造企业发展和谐的人文环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也要坚持以人为本。企业必须坚持以“人本”理念为导向,在管理中尊重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让员工依照规章制度自己管理自己,把人的主动性和法律约束力有机统一于以人为主体的经营活动中,努力营造鼓励人干事业、支持人干成事业、帮助人干好事业、宽松和谐心情舒畅而又奋发有为的企业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提高创新效率;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完善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技术一流的领军人物,鼓励广大职工做拼搏奉献的楷模。

2.2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科学发展观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体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营造一个能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思想氛围,企业文化要随着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力支撑。在企业管理中,必须树立起资源节约意识,通过科技创新,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回报社会型企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发展理念,提升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2.3坚持统筹兼顾根本方法,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整合力量,齐抓共管,形成统筹协调的强大合力,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开展全员教育,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切实担负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职能,将企业文化活动与党组织活动、群团活动、企业生产管理活动整合开展,努力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倾力支持,从各自的职能入手,创造条件、搞好配合,共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3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企业文化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课题新挑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探讨和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强企业文化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引导,推动企业文化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具体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3.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探讨。

要在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与时俱进、吐故纳新的精神和理念。深入研究探讨企业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探讨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的关系,研究探讨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相互影响,加强企业文化的跟踪研究和应用研究,探索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的进步而及时调整优化的机制,推动企业文化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

3.2找准突破口。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国际、国内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必须把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创新和建设的突破口,积极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有助于企业在市场活动、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中集中体现和实践人本、和谐、创新、责任、荣辱等文化理念,为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也有助于企业在市场行为、社会行为和文化行为上与全球化接轨,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政府及有关方面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政策法规引导、社会公众监督等方面共同采取措施,倡导、引导

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使企业以对消费者、员工、投资人、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既为投资人创造利润和财富,营造安全生产和劳动保障条件,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依法保护投资人、员工的合法权益,又树立诚信、守法的企业形象,依法纳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治理生产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为扩大社会就业贡献力量,支持赞助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企业要把自身的经营管理实践与实现企业文化价值观和企业社会基本价值有机统一起来,自觉、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真正形成长久不衰的文化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3.3找准切入点。

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对社会高度负责任企业的形成,与企业家队伍尤其是企业家的素质密切相关。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必须把企业家队伍素质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创新和建设的切入点,要求企业家群体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整体素质,以适应企业和经济发展、社会和文化进步的新形势。企业家应当树立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身体力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组织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总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诚信品格为思想理念基础,致力于企业文化竞争力建设,致力于共创财富、促进和谐和创新发展,致力于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和公益社会。政府及有关方面应当不断引导和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形成正确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机制和鼓励企业加强文化建设、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推动广大企业成为对社会负责任的市场经济的经营主体、文化主体和社会的“公民企业”。

参考文献:

[1]徐国华 管理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孙健 海尔的企业文化[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3]范周 企业文化导论[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第二篇:论坚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地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论坚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地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建设只有符合企业实际,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才能在企业里发挥正确的导向、约束、激励的功能作用。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与科学内涵

每一个人都应该理解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再理解战略的连续性就是发展,发展就是创新,我们把大脑对科学和发展的抽象快照看成观念,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二、科学发展观有效地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科学发展观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正确方向

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培育和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具有先进的、催人向上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其凝聚力、向心力、发展力和竞争力。忽视或偏离这一重要目标,必然使企业文化建设失去正确的方向。因此,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必须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是落实企业文化建设任务的指南

能否充分利用好企业文化这一无形资产,把全体员工的精神和意志凝聚到企业的持续发展上来,关系到企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关系到企业每一名员工的全面发展。因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企业理念凝练并强力渗透,必然会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导向的方式融合员工的目标、理想、信念、情操和作风,造就和激发员工的群体意识。同时会渗透、辐射到企业整体运行的全过程,使企业行为系统和形象表征系统不断优化,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科学发展观为企业文化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

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企业文化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说过,未来将是全球竞争的时代,这种时代能够成功的公司,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又如,拥有中国“鞋王”之称的森达集团,把“视今天为落后”的哲学理念升华为其蓬勃向上的企业精神。由此可见,未来的企业文化将是综合的文化,是吸收了最开放、最前卫、最高质的现代文化而形成的文化。

唯有坚持创新,改造自我,追求卓越才是企业文化力的不竭源泉。正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CEO韦尔奇所说,“最终的竞争优势在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不少国有企业正在把“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引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实践表明,这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三、培养和树立现代企业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历史经验和时代精神的总结升华。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只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并与生产经营工作融为一体,才能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切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现如今,企业经营者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价值观的塑造,企业文化正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利保障。那么怎样建设企业文化呢?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经历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要得到员工的认可和理解,转化为员工的日常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建设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一些企业搞花架子,形式与内容相脱节;有的片面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单纯的文体活动,就是对职工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人员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等等,致使企业文化建设只开花、不结果,难以持久深入。

(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全面发展观,必须把握系统原则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发展,就是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整体经营战略,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努力追求内容与形式、方法与效果的有机统一。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涉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全面发展观的系统原则,要着重把握好三个方面:

1、步骤的渐进性。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操之过急,只能循序渐进。具体到每个企业,则因企业自身实力、员工素质状况、企业公共关系与环境等方面因素的不同,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步骤、方法和重点各有其独特的要求。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并实施了“三步走”的道德建设思路,建立一支能和企业同甘共苦的基本队伍。

2、内容上的针对性。

企业文化建设涉及面广,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和过程,必须紧贴企业实际,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口,增强针对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寓教于乐,注重活动育人。任何事物都是在时空中运动和变化的。对企业文化的内涵理解应该在抓其根本的同时,还要把握时间和空间不同的变化规律。即使是企业的质量管理,也应首先源于一种文化理念的创新。很多企业苦练内功,如果设定的标准是符合客户需求的,内功练得值得;如果是闭门修练,不管客户需求,即使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获得省优、部优也是白费劲。一个企业对创新的认识决定了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现代企业家的精神素质其核心首先不在于有多少才华,创造了多少利润,而在于企业长久发展的战略目标能否做到主客观的一致,将把握市场的需求当作实现这种战略目标的切入点,并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

3、方式方法的可操作性。

讲求企业文化建设方式方法上有可操作性,一方面是指企业要本着求真务实、虚功实做的原则,注意技术上的可操作性。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力、外界的承受能力、社会的感知程度等状况,特别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规模、方式方法、推进步骤等方面不能搞超越自身、脱离实际的策划,如果一味求大贪洋,不仅自身不能承受,而且外界也难以接受。另一方面是指在方式方法上要突出企业个性,在形成有机的企业文化建设系统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和独到的操作,坚持把创新性、独到性和融合性的统一作为活的灵魂。在这方面,要坚持“三抓三树”,积极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即抓教育、树信念,以先进文化武装人,切实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功能,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工作永远有不足,奉献永远要真诚,服务永远无止境”的企业理念。提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向沟通,在相互交流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促进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员工。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说,“带走我的员工,把我的工厂留下,不久以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一个更好的工厂。”一个人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有多强,他的工作就有多出色;执行能力有多强,他的工作成绩就有多大。思想认识是人的行动的根源!可见,在一个企业中,企业文化有多重要。企业要永远把“人”放在第一位置上,“企”字的写法上“人”下“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的关系,全面关心和维护员工的利益,尽最大可能地为员工的自身发展、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创造各种环境和条件,时刻做到“以人为本”,这对企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倘若企业没有把“人”的工作做好,那么企业就有可能陷入停“止”的困境。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培养和树立现代企业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个理念也是个需要反复实践的任务,同时又是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企业的领导干部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基本内涵及要求,继而运用科学发展观来建设企业文化,引导企业的发展,促进和谐企业的建设。

第三篇:试论坚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的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总结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协调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遵循的共同意志、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与时俱进,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才能推动企业健康、持续性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指导

企业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更是引领文化建设尤其是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对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文化创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力支撑,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新任务和指导方向。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与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 科学,发展,发展观

科学发展是指发展的道路、方式和手段合乎科学。科学就是对规律的把握、遵循和运用。科学的本质就是求真务实,就是把握规律。科学发展,就是遵循发展本身的规律去推进发展。发展的规律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认识发展的规律,也只能在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发展是历史的,发展的规律也必然是历史的,是随着发展的进程而逐步深化、丰富的。科学发展观,来自发展实践,体现发展规律,凝结着我们党不断探索研究的成果,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化。

1.2 科学发展观各个要素的各自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目的,是着力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一个定位”,就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中要统筹中央与地方,统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强调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突出重点。

1.3 科学发展观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发展,讲的是干什么;以人为本,讲的是靠谁干、为谁干;全面协调可持续,讲的是干到什么程度;统筹兼顾,讲的是干的方法。这些要素,内在地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为谁发展、如何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握住这个有机的整体,可以有效地防止片面性。孤立的把握事物的各要素和在整体联系中把握事物的各要素,结果是大不一样的。科学发展观如何有效地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的发展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推动和制约,企业文化建设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为企业的深化改革和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1 科学发展观是企业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保证。

科学发展观涵盖了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体现了党中央对包括企业文化建设在内的各项事业的基本要求,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培育和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具有中国特色先进的、催人向上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其凝聚力、向心力、发展力和竞争力是国有企业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目标。

企业是人的集合体,没有“人”企业则“止”。因此,企业不仅要谋求利润的创造,更要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汹涌澎湃的竞争浪潮中,一个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员工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发挥的企业,不可能存活长久;一个不够重视员工福利,不能让所有员工共享发展成果的企业,定将失去发展的后劲。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健康、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营战略、管理目标、生产方式以及员工的行为习惯等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必须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2 科学发展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新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新经济中的制胜者只能是那些建立在文化创新基础上的企业。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才能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也才能促进企业文化的繁荣发展。联系实际,培养和树立现代企业的科学发展观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和谐社会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兼顾根本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建设,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创造优秀的文化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行为保障。

3.1 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积极营造企业发展和谐的人文环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也要坚持以人为本。企业必须坚持以“人本”理念为导向,在管理中尊重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让员工依照规章制度自己管理自己,把人的主动性和法律约束力有机统一于以人为主体的经营活动中,努力营造鼓励人干事业、支持人干成事业、帮助人干好事业、宽松和谐心情舒畅而又奋发有为的企业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提高创新效率;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完善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技术一流的领军人物,鼓励广大职工做拼搏奉献的楷模。

3.2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科学发展观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体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营造一个能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思想氛围,企业文化要随着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力支撑。在企业管理中,必须树立起资源节约意识,通过科技创新,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回报社会型企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发展理念,提升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3.3 坚持统筹兼顾根本方法,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整合力量,齐抓共管,形成统筹协调的强大合力,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开展全员教育,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切实担负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职能,将企业文化活动与党组织活动、群团活动、企业生产管理活动整合开展,努力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倾力支持,从各自的职能入手,创造条件、搞好配合,共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现代企业文化在21世纪的企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力,这是取得共识,毋庸置疑的。所以用正确的理论指导企业文化的建设方向就显得至关重要。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理念,它应该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创建世界一流的企业是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中共中央十七大报告

中共中央十七大三中全会公报

《企业文化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国有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深化改革和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科学发展观:企业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保证

培育和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具有中国特色先进的、催人向上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其凝聚力、向心力、发展力和竞争力是国有企业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目标。忽视或偏离这一重要目标,必然使企业文化建设失去正确的方向。

企业是人的集合体,特别是国有企业,不仅要谋求利润的创造,更要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国有企业的员工不仅把企业看成求职谋生的场所,更把企业看成自己实现人生抱负、追求和社会责任的舞台。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积极、先进、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营战略、管理目标、生产方式以及员工的行为习惯等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必须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落实企业文化建设任务的指南

目前,国有企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处于攻坚阶段,能否深度开发、充分利用好企业文化这一无形资产,把全体员工的精神和意志凝聚到深化改革、跨越发展上来,关系到国企改革发展目标的胜利实现,关系到企业每一名员工的全面发展。为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力度,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党组织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当前,建设独具特色的国有企业文化应重点围绕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要凝练并强力渗透企业理念。企业理念是企业运作的原动力和实施基础,属于企业文化的最高层次,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宗旨、行为准则、座右铭、经营方针等内容,对企业具有导向、激励、凝聚、辐射、稳定等诸多功能。企业理念一经确定并为广大员工普遍认同,必然会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导向的方式融合员工的目标、理想、信念、情操和作风,造就和激发员工的群体意识。同时会渗透、辐射到企业整体运行的全过程,使企业行为系统和形象表征系统不断优化,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向更加广阔的社会领域辐射,变成巨大的社会财富。

二是要确定并推广、应用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视觉识别是理念识别的具体化和视觉化,它通过组织化、系统化的视觉表达传递企业信息。其基本要素包括企业名称、品牌标志、旗帜、标准字和标准色等;应用于办公场所、办公用品、交通工具等处。视觉识别的传播与感染力最具体、最直观、最强烈,透过视觉识别,企业能够充分表现其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个性特征,使社会公众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企业传达的信息,从而实现达成识别企业、树立企业形象的目的。

三是要推行科学管理,规范员工行为。理念可以树立确定,视觉符号可以设计,而人的行为却难以理想化地进行统一。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作为保证。首先要在组织和制度上进行创新,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快改革步伐,完善方方面面的制度责任体系。其次,要有组织地开展学习型企业建塑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引导员工争做学习型员工,提高整体素质。再次要特别注重管理人员的开发和培养,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现代经营管理者队伍,保证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和管理革新的有效实现。

四是要加大环境建设力度。环境是最直接的企业形象,健康和谐、催人奋进的人文环境,清洁优美、格调高雅的自然环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企业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

21世纪是一个不断学习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新经济中的制胜者必将是那些建立在文化创新基础上的企业。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国有企业文化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

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说过,未来将是全球竞争的时代,这种时代能够成功的公司,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拥有中国“鞋王”之称的森达集团,把“视今天为落后”的哲学理念升华为其蓬勃向上的企业精神。由此可见,未来的企业文化将是综合的文化,是吸收了最开放、最前卫、最高质的现代文化而形成的文化。

国有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着眼世界文化发展前沿,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从与时俱进的最新实践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使企业文化始终成为员工精神和意志的凝聚力量,始终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始终成为为改革发展服务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有企业既不能被暂时遇到的困难所阻吓,更不可沉湎于过去或现有的成功,必须不断忘掉过去,展望未来,超越自我,建立新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唯有坚持创新,改造自我,追求卓越才是企业文化力的不竭源泉。正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CEO韦尔奇所说,“最终的竞争优势在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不少国有企业正在把“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引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实践表明,这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同时,创新企业文化,还要特别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在发展先进企业文化上具备独有的优势。从根本上看,两者任务一致,都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服务。从内容上看,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业精神为核心,致力塑造广大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以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为灵魂,尊重和发展员工的创造精神,营造协调一致、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企业氛围,在市场竞争中共谋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责任是对员工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企业规章制度等教育。

因此,企业文化完全可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的实现形式。借助先进的企业文化,把党和国家关于企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转化为企业的管理理念,使广大员工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中受到教育,提高素质,为企业的改革发展贡献力量,既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又能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为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可靠保证。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外显于企业风貌、内隐于员工心灵、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它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沟通功能像一只无形的大手调节着企业的运行方式和员工的行为方式,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所形成的智力、凝聚力、创造力是一种无形资产,更是一种生产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

业文化建设是决定企业未来兴衰的大问题,也是诸多企业普遍关注的一个大课题。

一、用科学发展观强化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用科学发展观强化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必须认真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用奋斗目标作牵引,给企业文化注入生命力。二是用科学发展观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给企业文化注入活力。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设特色企业文化

1、结合时代特点,突出“五个特性”。开放性。开放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随着企业地域、所有制等界限的打破,企业文化建设也要开放;个性。企业文化给予特定历史、特定市场、特定文化,不使其他企业复制和模仿,应当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人性。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比较追求个体作用的彰显,企业文化人性化特征日益明显;创新性。企业注重在观念、管理、产品、科技、机制上的创新和发展,企业文化也应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上不断细化,推陈出新;融合性。随着重组兼并频繁发生,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经营理念等相互交融,企业文化也应不断趋于细致和完美。

2、结合企业实际,抓好“六个环节”。制定整体推进思路,建立统一、规范的形象识别系统,提出适合时代特点和企业实际的核心理念;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鉴别力、战略决策力、统筹协调力和组织执行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提供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肯定员工的价值和重要性,创造和谐向上的氛围;树立“诚信为本,服务至上”的营销理念,自觉为客户服务,建立互惠互利、平等协商、真诚相待、共处多赢的战略协作关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为企业发展和员工生活尽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强信息交流,努力扩大企业在政府职能部门及舆论媒体中的影响。

3、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文化内涵。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实施企业文化管理。在企业内部努力培育积极向上、改革进取的企业精神,建设健康和谐、互利相通的企业道德,形成信誉至上、质量至上、效益至上的企业价值。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努力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管理创新

推进企业文化管理职业化是企业文化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它取决于三方面的需要:(1)企业资源配置的需要。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没有理念上的成功就没有企业发展战略的成功。企业最重要的资源配置是企业理念和文化资源的配置,而搞好企业理念和文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是建立企业文化职业化制度及其运作机制。(2)健全治理机制的需要。企业文化机制是整个治理机制的“统帅”。国外一些著名企业提倡共同参与,一些学者提出共同治理,实际上都需要通过企业文化机制作为主线来实施和实现,在一定意义上说,其他方面的治理机制似一个个节点,而作为核心能力灵魂的企业文化机制则是一条最根本的生命线,能把这些节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企业治理网络。(3)企业文化发展的需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运行中和同客户互动中产生发展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识别哪些内容对企业有推动作用,并加以概括、提升和推广,这个发现、识别并给予界定和推广的过程需要专门的人员来承担。随着开放、交流、合作与竞争的广泛和深入,企业文化更需要挖掘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还需要把别人先进的东西拿过来为我所用,完成这样的任务,没有专业、专职人员是不行的。因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管理机制创新,推进企业文化管理职业化是企业文化建设迈向新阶段的重要战略举措。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兴旺在管理,管理有效在文化。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很难自立于市场竞争之中。企业文化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以人为本。本文就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澄清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企业的有机延伸。先进文化为先进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必要条件。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党的五个执政能力建设之一,可见先进文化是多么的重要。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曾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一科学论断,准确地论述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深刻地阐明了文化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特殊而重大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科学,把培育企业全体人员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主导性措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能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充分发挥精神、文化因素对于制度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反作用,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体系。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企 业 文 化 建 设 是 以 人 为 管 理 主 体,以 企业 精 神 为 核 心,以员 工 群 众 为 基 础,以 追 求 理 想 的 经 济 目 标 为 目 的 的 企 业 管 理理 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象无形的制度制约着人们,发挥着的对人的凝聚、导向、激励、规范的作用,主要体现以下方面:一是企业文化可以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团队意识代表着企业全员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它促使人改变原来只从个人角度出发的价值观念,潜意识地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达到自觉关心企业,承担企业的责任和目标;二是业文化可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企业文化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企业的领导都十分注重通过企业文化的途径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三是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员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员工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也是对员工从思想、文化、业务等方面培训和提高的过程;四是企业文化可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美誉度。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靠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实现的,通过企业宣传自我,展示自我,提高企业的美誉度;五是能够从根本上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激励的作用。所谓激励,就是指导企业的领导或管理者科学地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员工内在的正确工作动机,调动员工生产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企业文化管理的整合性特点,在激励手段上,它强调的是一种综合的、非理性的方法,这样它的激励效果就更加显著。

企业文化关系着企业的经济命脉,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先进的企业应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为龙头带动企业的全面发展。同时,企业文化也应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我们应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列宁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永远不能打胜仗的。企业同样是如此。总的说来,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凝心、铸魂、育人”作用,我们常说“以文铸魂、以文塑形、以文育人、以文兴企”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剖析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在十六大报告的基础上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作的新概括,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执政观念的重大转变,是我们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调控经济运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笔者认为,要理解人本管理,就是要完整地认识管理中的人,掌握人性的实质。企业的“企”字无“人”则“止”:企业是人至上的事业,有人才有企业,没有人就没有企业。这种拆解既形象生动而又深刻丰富地说明了企业是人的事业,以及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企业管理要重视物的管理,更要重视人的管理。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不断实现心中的目标,人工作的意义也正在于不断形成和实现心中的目标,从而不断促进自我的发展。当然,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严格意义上讲,以人为本之中的“本”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本位”、“根本”、“目的”之意,它是一种从哲学意义上产生的对组织管理本质的新认识。

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以人为本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尊重和保障人权,创造人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趋势,对企业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极大的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建设企业渴求人才,人才渴求企业的人文环境,就是要把人的素质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当作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把人的需求当作发展的动力,把人的变化当作发展的标志,以人为中心开展经济与管理活动。企业文化作为管理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文化为特征,以激发调动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经营管理思想与模式,而不是游离在经营管理活动之外的一种文化现象。

当前,正掀起创建学习型企业的热潮,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观点,21世纪是强调“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世纪,21世纪的人,不应仅仅是泰罗和法约尔看成的“经济人”、梅奥看成的“社会人”、马斯洛看成的“自我实现的人”、麦格雷戈提出的X—Y理论及此后的超Y理论看成的“复杂的人”,也不仅是70年代戴维斯对组织文化的研究中强调的“组织中的人”、80年代公司文化兴起后把企业看作为“文化人”,而应是能系统思考的、不断自我超越、不断改善心智模式的、积极参与组织学习的、能在共同愿景下努力发展的,不仅把学习看作人的天性,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泉源的“学习型的人”。

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就是要通过扎扎实实、持续不断的努力,使企业员工真正成为一个具有个性的“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人”,能够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自由的人”,努力营造成一个“人人受重视,个个被尊重”的文化氛围。

三、建立人为本的新型文化

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市场经济是人才经济。实践证明,谁拥有足够的优秀人才,谁就拥有竞争的决定性优势。作为企业主体的广大员工群众,不仅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企业精神文化塑造者,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树立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把人做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充分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研究员工的各种需求,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因素,求得企业和员工的发展协调。

1、关心爱护人,打造良好的物质文化。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是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员工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保证,是员工主体地位是否得以实现的重要标志。作为企业要把维护员工利益,提高员工物质文化生活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器物文化。物质文化是一种以物质为形态浅层或表层文化,它是企业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显现和外化结晶。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企业创造的企业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等等,这些都有是企业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人们首先是通过物质文化来了解企业的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能因为其表层属性而忽视企业物质文化。

抓物质文化建设,要努力实现员工与环境良性互动、和谐共进,实现企业面貌整洁有序、优美和谐。建立一个净化、绿化、美化、香化为一体的花园式企业。培育员工“以厂为家”的归属感和献身企业的责任感,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努力为员工构建一个良好的生产工作环境,积极创造条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要尽快建立健全企业标志及厂歌、厂旗等。

要充分重视技术、设备和管理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注意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注意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电算化的运用,注意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的运用。

2、教育塑造人,构筑宽松的精神文化。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是构筑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核心、灵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成功的企业精神或口号,能使员工产生积极的、具体的联想,而正是这种联想,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当我们一说“铁人精神”,就会立刻想到铁人王进喜跳在油池里,代替搅拌机在搅动原油;一说“雷锋精神”,就会立刻想到一个解放军战士,抱着孩子,扶着大娘,打着伞走在泥泞的路上„„正是这些包含着具体事件或人物的口语,有着典型形象的精神才会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和激励。

要培养员工的企业精神,使之入脑入心,决非几日之功,必须持之以恒,坚持源于实践反复提炼升华,反过来回到员工的实践中渗透灌输,形成一种环境的熏陶,逐步地规范养成,把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植根于员工的身心和实践之中,才能疑心育人,融汇企业追求卓越的强大动力。

要使员工深刻体会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和人才发展的成就感、渴望成才、成功、不断进步、不断开发自我,超越自我,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展示才华,为企业的发展建功立业。要努力营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一个让人充满信心的岗位、一个体恤员工的领导,对员工来说比拥有财富还重要。

3、管理激励人,建立严格的制度文化。在企业文化中,企业制度文化是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结合部分,它既是人的意识与观念的反映,又是由一定物的形式所构成。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共性和强有力的行为规范的要求。只有制度才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企业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条件,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都是通过人的作用来体现的。而人的品质、意识、观念及诸多要素从各个层面上影响企业制度的形成与完善,只有把严格的刚性管理与柔性的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要努力做到法治透明,令行禁止。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依法治企,以德治企,法德双治。要不断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人负责、有人监督、有据可查,制度建设应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达到删繁就简、实用管用、有限责任、有人负责、有效制衡、管理有效长效的目的。

要搞好制度文化,就是不断改进对人的管理,变“行为控制”为“自我管理”:变“训导、训服”为“启发、自觉”;实行“无情管理、有情操作”,通过人文关注,人情关爱、人性理解、人道关怀、人格尊重,达到人和共事、同心同德,培育员工的归属感,由衷地爱岗敬业,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主动关注和积极解决人的需求、人的属性、人的心理、人的情绪、人的信念、人的素质、人的价值等一系列与员工有关的问题,建立符合人性的管理理念,创造适应人性的工作环境,培植满足人性的发展土壤,不断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意识,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力。

4、尊重信任人,营造和谐的人格文化。企业文化做为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其核心内容是重视员工的自我价值和主人翁意识。无论是建设企业的制度文化,还是建设企业的精神文化以及体现这些文化内涵的物质文化,最根本的还是建设人格文化。所谓人格文化,就是体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道德品质的文化。建设企业人格文化,目的是让员工个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相统一,从事生产经营劳动的主人翁态度与在社会生活中自尊自爱、发挥积极作用相统一,自主意识与自律意识相统一。在现代企业中,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人人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在企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即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中,惟有人力资源的“存量”和“增量”具有深度的可再开发性,具有可转化为其他社会财富的“增殖力”和“扩散力”。

要使员工关心企业,能够与企业同心同德、尽职尽责,最重要的在于员工能否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只有在这种企业文化下,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也才能表现出敬业敬职的精神,企业才真正被员工所热爱。人是追求快乐的,如果工作不能给人带来快乐,这种工作对员工来讲就失去了意义,再轻松的工作也会成为一种苦役。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财富,必须不断有新的突破、新的成效,永远是个不断探索、不断认知、不断积累的过程。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育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国有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深化改革和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科学发展观是企业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保证

培育和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具有中国特色先进的、催人向上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其凝聚力、向心力、发展力和竞争力是国有企业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目标,忽视或偏离这一重要目标,必然使企业文化建设失去正确的方向。

企业是人的集合体,特别是国有企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积极、先进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营战略、管理目标、生产方式以及员工的行为习惯等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因此,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必须始终贯彻落实发展观,培育员工健康良好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方式。

二、科学发展观是落实企业文化建设任务的指南

当前,建设独具特色的国有企业文化应重点围绕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要凝练并强力渗透企业理念。企业理念是企业运作的原动力和实施基础,一经确定并为广大员工普遍认同,必然会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会渗透、辐射到企业整体运行的全过程,使企业行为系统和形象表征系统不断优化,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向更加广阔的社会领域辐射,变成巨大的社会财富。

二是要确定并推广、应用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视觉识别是理念识别的具体化和视觉化,其基本要素包括企业名称、品牌标志、旗帜、标准字和标准色等;应用企业视觉识别能够充分表现其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个性特征,使社会公众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企业传达的信息,从而实现达成识别企业、树立企业形象的目的。

三是要推行科学管理,规范员工行为。首先要在组织和制度上进行创新,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快改革步伐,完善方方面面的制度责任体系。其次,要有组织地开展学习型企业建塑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再次要特别注重管理人员的开发和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现代经营管理者队伍。

四是要加大环境建设力度。环境是最直接的企业形象,健康和谐、催人奋进的人文环境,清洁优美、格调高雅的自然环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科学发展观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

21世纪是一个不断学习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新经济中的制胜者必将是那些建立在文化创新基础上的企业。

国有企业要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使企业文化始终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始终成为为改革发展服务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有企业既不能被暂时遇到的困难所阻吓,更不可沉湎于过去或现有的成功,必须不断忘掉过去或现有的成功,必须不断忘掉过去,展望未来,超越自我,建立新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不少国有企业正在把“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引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实践表明,这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同时,创新企业文化,还要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在发展先进企业文化上具备独有的优势。从根本上看,两者任务一致,都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服务。从内容上看,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业精神为核心,致力塑造广大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以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为灵魂,尊重和发展员工的创造精神,营造协调一致、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企业氛围。

因此,企业文化完全可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的实现形式。借助先进的企业文化,把党和国家关于企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转化为企业的管理理念,使广大员工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中受到教育,提高素质,为企业改革发展贡献力量,既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又能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为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可靠保证。

第五篇:浅谈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加强油田企业文化建设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加强油田企业文化建设

浅谈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加强油田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塑造油田企业良好形象,增强队伍生产力,促进油田企业工作实现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势在必行,必须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油田企业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干部职工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克坚攻难的能力。

[关键词]油田 企业文化 科学发展观 指导 建设

企业文化是油田企业的精神财富,是油田企业干部职工思想、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的概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塑造油田企业良好形象,增强队伍凝聚力,促进油田企业工作实现新跨越、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特别是基层油田企业的文化建设十分薄弱,亟需加强。结合工作调查与实践,就现阶段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油田企业要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职工群众对油田企业工作的要求更加注重科学、文明,强调以人为本,力求提高工作质量,这要求油田企业干部职工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态。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势在必行,必须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油田企业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干部职工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攻坚克难的能力。

2、弘扬团队精神,提高队伍生产力的需要

油田企业队伍的生产力,不仅体现在坚实的基础设施,充足的经费保障和科学的管理上,更体现在队伍的凝聚力上。而凝聚力又来源于干部职工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强业务素质和团队精神。在先进企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文化的熏陶下,可以使干部职工具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饱满的热情,健康的志趣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共同的价值观指导下,建立起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使全体干部职工的力量汇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合力,保证能够完成油气生产、勘探开发、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任务。

3、丰富企业文化生活,创新教育手段的需要

靠传统的简单的思想灌输、行政命令来改变和规范干部职工的思想行为,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相反,会给干部职工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引发逆反心理。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有较强的亲和力,容易被广大干部职工所接受,引起共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当前油田企业文化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1、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对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就是搞一些“吹拉弹唱、打球照相”之类的文体活动,甚至是浪费时间、浪费经费等。表现在活动的安排上不积极、不主动,没有整体计划和思路,活动少或一年也难得一次活动,没有长远打算,不注重人才培养等。

2、活动质量不高

一些文化活动缺乏科学发展的理念,内容与新形势、新任务结合不够,形式简单,档次不高,格调粗俗,方法不灵活,引不起干部职工的参与兴趣。如有的仅仅是打打球、下下棋、玩玩牌、唱唱歌,或活动形式封闭,少数人干,多数人看,场上热闹,台下冷落,普及与提高脱节等。

3、骨干人才不足

目前基层文艺骨干人才很少,有些干部职工虽然有一定的文艺特长,但由于缺乏有效组织,平时活动较少,得不到锻炼,技能难以提高,独木不成林。

4、硬件设施不全

活动的开展需要硬件设施的支持,但目前基层存在着场所、场地不足,或乐器、音响、录音、录像、照相设备不全等,巧妇难为无米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之炊,影响了活动的开展。

三、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设想

1、与时俱进,弘扬时代的主旋律

企业文化建设要弘扬时代的主旋律,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弘扬优良作风,用艺术的手段宣传油田企业干部职工的先进事迹,使队伍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保持气势如虹的昂扬斗志。

2、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企业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最终达到提高干部职工素质之目的。一是发挥干部和骨干的带头作用。干部和骨干是企业文化活动的主体,其作用十分重要,活动中要注意发挥干部的组织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发挥骨干的典型示范作用。二是营造和谐氛围。要始终把干部职工作为企业文化的活动主体和服务主体,以促进干部职工的健康发展作为工作的方向。要充分挖掘每一位干部职工的文艺特长,给干部职工提供一个展现才华、表现自我的“舞台”,形成人人参与、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氛围。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召开讲评会议,对活动的标兵能手,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并作为考评干部职工德才的条件记入档案,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3、全面协调,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系统工程,只有把各个方面的力量协调好,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一是借助各部门、各单位的特色优势,实现文化资源共享。要与宣传、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等单位建立友好关系,充分利用其人力、物力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着力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二是注重时间上的互补性,充分利用空间时间。三是加强基础设施投入。要舍得投资、舍得下功夫,根据队伍制度化建设的实际,遵循“繁荣基层企业文化”的指导思想,坚持“硬件”与“软件”并重,达到“有场地器材,有专人负责,有活动安排,有管理措施”,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

4、统筹兼顾,提高企业文化的质量和品位

一是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相结合。用干部职工喜闻乐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见的形式,表现活动的内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与油气生产、生产经营等中心工作相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紧跟时代的节拍,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火热的油田企业生活,才能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当前就是要从火热的企业生活中取材活动内容,通过艺术加工,再送到干部职工中去。三是与创新发展相结合。面对当前网络文化和大众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不断创新。要积极探索新颖的活动项目,大力开展特色的文化活动,不断推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精品之作,以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

------------最新【精品】范文

下载12试-论坚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地指导企业文化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12试-论坚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地指导企业文化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风廉政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为开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而奋斗 ——董事长李永利在集团公司二届三次职代会上的报告(摘要) 2007年工作回顾 2007 年,我们在风雨中全力拼搏,在艰难中......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纳税服务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纳税服务 ——开发区国税局“纳税服务”工作侧记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不仅是我......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内容摘要: 企业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

    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其中,统筹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特色如何统筹发展无疑是当今的热......

    如何有效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全文5篇]

    如何有效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进一步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之一,众多的企业家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各地区、各行......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 宾能雄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推进政协工作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推进政协工作 湖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 李佑才 2009年第8期 ——领导专稿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