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财务知识及问题
农村财务知识
2002年10月,温家宝总理批示要求,“健全财务制度,做好审计工作,推动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2003年9月,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村务公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抓紧修订完善现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公开的质量”。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于2004年9月30日发布,2005年1月1日起施行,1996年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试行)》同时废止。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是由财政部依据《会计法》制定颁发施行的。《制度》包括总则、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会计科目、会计报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档案等内容。规定了会计科目及其使用方法,会计凭证、帐薄和记帐方法,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农业资产核算办法,成本计算办法,财产清查办法,会计报表要求,收益核算分配要求,会计档案保管、销毁办法等。既体现会计制度的一般要求,又突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点,是典型的行业会计制度。
农村财务问题
农村财务问题一直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近年来,各级不断加强对农村财务的管理,先后推行了账前凭证审核制度、村级招待费零管理制度、村级两委交叉任职等等,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财务收支量的日益增大,近几年,因村务不公开,财务管理混乱而引发的群众上访案例有所增加。目前,村级财务管理很不规范,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
二是财会人员素质低下,大部分会计不懂得一般的会计手续及做账方法。
三是上下任会计不交接,各自为政。
四是没有设置资产账目,使得集体资产流失严重。
五是收入不入账,“回扣”全私分。
六是少支多报,重复列支,超范围列支等现象严重,几乎所有被审计的村都存在这类现象。
七是集体滥发钱物,个人中饱私囊。
八是招待费逐年增长。
九是白条入账极为普遍,“三无”票据比比皆是。
十是村务不透明,财务不公开,理财小组形同虚设。
第二篇:农村财务
摘要
农村财务是我国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广大农村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建设,全面实行村务公开,狠抓村级财务的规范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由于国家农业部、财政部颁布的农村新会计制度在许多地方尚未实行,现时的农村会计核算与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严重脱节,在全面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村级财务管理问题也就越来越多。这些问题的暴露不仅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矛质激化,而且造成一些地方公务难以执行,党的农村政策难以落实,直接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社会稳定和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对策,这就要求我们在稳定队伍、提高素质,规范档案、加强保管,健全制度、提供保障,管好收支、完善手续,财务公开、加强监督,创造条件、管好财务等方面继续努力,以便更好地管理农村财务。
关键词: 加强
农村
财务管理
I
目录
一、稳定队伍、提高素质„„„„„„„„„„„„„„„„„„„„„„„„„„1
二、规范档案、加强保管„„„„„„„„„„„„„„„„„„„„„„„„„„2
三、健全制度、提供保障„„„„„„„„„„„„„„„„„„„„„„„„„„2
四、管好收支、完善手续„„„„„„„„„„„„„„„„„„„„„„„„„„2
五、财务公开、加强监督„„„„„„„„„„„„„„„„„„„„„„„„„„3
六、创造条件、管好财务„„„„„„„„„„„„„„„„„„„„„„„„„„4 参考文献„„„„„„„„„„„„„„„„„„„„„„„„„„„„„„„„„5
II 浅议如何加强农村基层财务管理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点,涉及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农村工作的难点。因为它直接影响干群关系和党群关系,影响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是一名农村会计,从事财务工作近五年,通过近三年的进修学习,使我对农村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弊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下面就我个人的体会,谈一谈如何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问题。我认为,要加强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稳定队伍、提高素质
稳定的会计队伍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地方村会计的任免由主要干部说了算,存在着一届村干部一任村会计、一届村干部多任村会计的现象;存在着一些坚持原则敢于抵制不正之风的会计被撤换,不服从领导意图的会计被免职,或因其他原因而变动的现象。会计的频繁变动造成了会计人心不稳,责任心不强,不少会计工作马虎、敷衍,不敢坚持原则,不能执行制度,造成了会计素质下降,经济纠纷多;出现了训不完的新手,查不清的账目,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首先要稳定农村会计队伍。对村级会计的任免权收到上级主管部门;对农村会计的任免、调换等必须履行考核报批手续,坚持任人唯贤。任用会计时,由村民推荐一些思想品德好,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村青年,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再任用。村级会计有违法、违纪或严重失职行为需要撤换时,由村委会提出书面报告,乡镇财政所审计,做出结论,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解聘。不履行报批手续,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随意撤换在任期内的村会计,保持村会计的相对稳定,使他们能安心做事、踏实做人。同时,有些新上任的会计业务不熟,虽然工作多年,但财务管理水平还达不到要求,就拿我们乡镇来说,24个行政村会计专业毕业的只有一人,一些财会人员不履行会计职责,有章不循、放松财务监督,对一些村干部违法乱纪听之任之,个别地方农村财会人员,利用经手集体钱财的机会贪、挪、占集体财务。因此要在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的同时,广泛开展农村财会人员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使农村财会人员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爱岗敬业,敢于照章办事,教育他们不但要记好账、更要做好人。对坚持原则、按章办事的会计人员要维护其合法权益,对不坚持财务制度、违背财经纪律、不适合在会计岗位上的人员要坚决清除出会计队伍,保持会计队伍的纯洁,促进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规范档案、加强保管
目前在不少地方的农村财务管理中,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普遍存在不扎实、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在不少村级组织中会计和出纳岗位没有分开设置;二是有的村会计凭证和账簿保管不善,损坏、丢失严重,个别村甚至连正式的会计账簿都没有,大多用“本本账”、“包包账”代替;三是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财务管理的要求设置总账、明细账,导致会计事项核算不清,会计信息失真;四是有的村违反有关现金管理制度规定,现金总账与银行存款总账没有分开设置:有的村没有现金日记账或者虽有现金日记账但记账不清:五是有的村账务处理程序不规范,不及时记账、算账、对账、结账,导致账目漏记、账实不符的问题比较突出。使农村财务档案保管不全,散失严重。在农村财务清理时,部分的财务资料难以获得,清理无法进行,群众意见很大。针对这些问题应该由乡镇统一设置档案室,年底把各村的账、表、据,登记造册,以乡镇集中统一保管,按村分类放置。要做好财务档案的交接工作。会计移交时要做好交接手续,会计档案要随钱物一同移交给下任会计。要做好财务档案的安全、防虫、防害工作,从而保证财务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随时可以对群众提出的财务问题进行调阅检查。通过实施村帐由乡镇代管,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
三、健全制度、提供保障
健全的制度是管好农村财务的根本保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对农村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由于制度规定比较笼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细则,如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民主理财、监督制度,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制度,预决算制度等来进行完善、补充、细化,使财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更加具体化,要想改变过去笼统要求,无具体标准,有制度难执行的状况。首先,要继续完善会计委派制度。尽快建立起一支稳定的、具备较高业务素质的、严格按财务制度办事的农村财务管理队伍;其次,要建立农村会计任用审批制度。农村会计的任用、调换要经过乡镇、街道或上级部门批准,以稳定农村财会队伍,保持农村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其三,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账务代理制度。通过对这项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使村级财务真正做到让内行人管,并能够管得住;最后,要建立健全对农村财务人员的激励约束制度。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者必须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对坚持原则照章办事的人员要给予表彰奖励,保证财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为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管好收支、完善手续
管好各项收支的关键是要加强票据的统一管理。一是村收款必须使用农经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收款收据。不但要在收取两税及附加上使用统一的收款收据,而且要在收取其他款项及往来结算时也要使用统一的收款收据,以保证收入全部入账。二是实行领用登记、报账销号制度。改变过去村干部个个手中都有票据,人人手中都有钱的不正常现象。三是把收据的管和用分开。在不少地方,村会计和出纳都是一人兼任,收据的管理和使用都是一个人,缺乏有效的监督,经常发生收款迟迟不入账的现象。要加强“村账乡管”的进程,健全会计岗位,把收据的管和用公开,保证收入按时入账。四是要加强收据存根的审查监督。报结销号时,收据管理人员要对收据存根进行检查,看是否缺号,是否有金额不符,该收的钱是否全部入账,加强收入监督。五是要加强收据存根的保管,终了要把使用过的收据存根整理登记并和单据账表一同归档保管,以备查对。鉴于此,对村的各项支出严格实行一支笔审批。村级支出单据必须经村会计审核,村领导审批,并经村民理财小组组长签章,严禁不审批或多头审批。改变一部分地方村干部人人做主,个个乱花钱的现象。实行“村账乡管”的地方要把好报账关,对审计出的问题要按有关制度规定,及时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对不具备的单据不予接收;审查支出单据是否经理财小组审理,并对照有关制度、规定,逐张审核,对违规、违纪的支出单据,盖上“不予入账”戳记。只有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才能加强民主理财监督。推选一批敢监督、会监督的理财人员,才能把农村的财务用好、管好。
五、财务公开、加强监督
坚定不移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加大民主理财力度。村级财务问题历来是广大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一而再,再而三强调要切实保吁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凡是村里的重大事务和群众普遍关的焦点问题都应向村民公开,尤其村级财务要公开。村级财务公开一定要按国家有关文件要求,一是公开内容安全面完整。要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中规定的财务公开内容进行公开。二是公开时间要及时,特别是对于多数村民或民主理财小组要求公开的专项财务活动应及时公布;重要财务活动应逐笔公布。三是公开方式要以公开栏为主,要有固定的财务公开栏。四是公开程序要严格。财务公开前,应有民主理财小组参加,对全部财产、债权债务和有关账目进行一次全面的核实。五是对财务公开中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妥善处理。六是要把财务公开的监督落到实处,村组财务要置于群众的经常监督之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建立财务制度是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 务管理制度,如“报账制度”、“列支审批制度”等。同时,村级财务必须坚持收支两条线,实行先收后支,杜绝以收抵支、差额入账、坐支现金等现象。乡镇主管部门要设立群众监督举报箱,举报电话等,广泛搜集群众监督意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组织人员调查,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落实,通过上下努力,齐抓共管来共同管好农村财务。
六、创造条件、管好财务
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尤其需要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等各方面的保证。只有在政策制定完善、法律法规配套、财政资金落实到位、人员配备齐全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目的。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农村财务管理技术与手段的创新。有关机构要积极研发新型的农村财务管理软件,尽快建立农村财务管理网络运行系统,力争早日实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领导要认真听取群众对农村财务管理的要求和意见,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学习,乡镇领导要把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到政治的高度摆上日常工作的重要议程,做到亲自过问,督促相关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做好各自的相应工作。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特别是乡镇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搞好农村财务管理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抓实;否则农村财务的管理将会形成由混乱到理顺到规范再回到混乱的怪圈,使农村财务管理永远也无法达到规范的要求。只有对村财务实行了电算化管理才能做到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并使其长期坚持下去而避免再次出现混乱的现象,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农村集体财务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层层安排培训经费,对下一级农村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素质和工作能力。
以上就是我从事财会工作这几年来的几点感受,通过进修学习我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得以能从理论的高度做一个简略的分析,当然要做好农村财务工作远远不只是这几个方面,需要乡村领导和会计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小民.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9)[2] 苗宏.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思路和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7,(3)[3] 夏汉平,马红.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管理[J].财务管理的体制,2008,(4)[4] 刘晓利,戴昀弟.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J].财务管理的体制,2009,(9)
第三篇:财务知识 - 副本
一、原始凭证:(一般为报销的发票等)应包含以下内容:
1、原始凭证名称;
2,填制凭证的日期和编号;
3,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 4,对外凭证要有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
5,经济业务所涉及的数量、计量单位、单价和金额; 6,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 7,经办业务部门或人员的签章。
这七项一样都不能少,否则即为不完整原始凭证。附加条件:
1.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应使用统一发票,发票上应印有税务专用章;必须加盖填制单位的公章。
2.自制的原始凭证,必须要有经办单位负责人或者由单位负责人指定的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3.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须要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款证明,不能仅以支付款项的有关凭证代替。
4.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验收证明。
5.销售货物发生退口并退还货款时,必须以退货发票、退货验收证明和对方的收款收据作为原始凭证。
6.职工公出借款填制的借款凭证,必须附在记账凭证之后。7.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将批准文件作为原始凭证的附件。
8、来报销时,还应当有经办人的签名、时间,重要的或大额票据还应当有经办事由,分管领导签字。
9、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二、差旅费:
1、单位工作人员出差必须填写《镇巴县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出差审批单》,到上级部门出差应当将通知文件或电话、会议记录附后。
2、一般规定出差借款,应该是将借条入账,回来报销归还借款时,单位应出具收据,一般不得挂账。
3、差旅费报销必须经单位财务人员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后,再由单位分管财务的领导签字报销。
三、业务招待费:
1、业务招待费包括:在接待地发生的交通费、用餐费和住宿费。
2、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
3、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一律通过现有资金渠道解决。对于公务费中财政安排的专项会议费、专项器具设备车船保养修理费及其他一次性专项经费,在计算业务招待费时应予以扣除。
4、工作人员到外地出差,如由接待单位负责安排食宿的,接待单位应在内部宾馆、招待所安排;没有内部宾馆、招待所的,接待单位按当地规定的接待费用开支标准之内可在外部宾馆安排食宿。以上两种接待安排,都要按照现行差旅费标准收费,不足部分可由接待单位在业务招待费中列支。
5、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必须全部在“业务招待费”科目中明确反映,不得列入其他费用支出项目,也不得列入内部宾馆、招待所或乡镇、单位内部食堂的成本。
6、接待对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并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7、公务接待费用应当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单独列示。禁止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差旅、会议、培训等费用,禁止以举办会议、培训为名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禁止向下级单位及其他单位、企业、个人转嫁接待费用,禁止在非税收入中坐支接待费用;禁止借公务接待名义列支其他支出。
8、接待费报销凭证应当包括财务票据、派出单位公函和接待清单。
接待费资金支付应当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当采用银行转账或者公务卡方式结算,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9、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应当建立健全服务经营机制,推行企业化管理,推进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与市场接轨,建立市场化的接待费结算机制,降低服务经营成本,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逐步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各级党政机关不得以任何名义新建、改建、扩建内部接待场所,不得对机关内部接待场所进行超标准装修或者装饰、超标准配置家具和电器。推进机关内部接待场所集中统一管理和利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10、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接待,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不得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不得安排专场文艺演出,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四、专项资金:
1、专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项使用”。
2、资金的拨付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批准的使用计划和项目批复内容,不准擅自调项、扩项、缩项,更不准拆借、挪用、挤占和随意扣压;资金拨付动向,按不同专项资金的要求执行,不准任意改变;特殊情况,必须请示。
3、严格专项资金初审、审核、审核制度,不准缺项和越程序办理手续,各类专项资金审批程序,以该专项资金审批表所列内容和文件要求为准。
4、专项资金报账拨付要附真实、有效、合法的凭证。
5、加强审计监督,实行单项工程决算审计,整体项目验收审计,资金收支审计。
6、对专项资金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要全程参与项目验收和采购项目接交。
注:涉及到某一类的专项资金,财政部还有专门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例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
五、会议费:
会议费应当履行会议审批手续,应当有财政部门审批的会议预算(应该在年初编制预算时一次弄好,一般不能超出上年的太多,否则一般不会被通过,另外零时召开一些大的会议,超出了年初的预算,可以向县财政局打报告追加预算)
六、办公用品
购置办公用品等应当附用品清单,需要列出具体的每一样办公用品的名称、数量、单价等,清章同样要有对方商店的名称,时间,经销人,以及印章。
七、福利:
1、自2006年1月1日起一律不准以任何借口、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在国家统一工资政策之外新设津贴、补贴、奖金项目,一律不准提高现有津贴、补贴、奖金的标准和水平;一律不准以现金和其他任何形式发放新的福利。
2、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奖励:(一)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成绩显著的;(二)遵守纪律,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模范作用突出的;(三)在工作中有发明创造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四)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五)爱护公共财产,节约国家资财有突出成绩的;(六)防止或者消除事故有功,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七)在抢险、救灾等特定环境中奋不顾身,做出贡献的;(八)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有功绩的;(九)在对外交往中为国家争得荣誉和利益的;(十)有其他突出功绩的。
奖励分为: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对受奖励的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予以表彰,并给予一次性奖金或者其他待遇。
八、通过工会发放福利:陕西省总工会(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有关规定的意见)陕工发[2015]1号
1、总额1000元以内节日慰问品,一般全年不超过三次,一不能发现金,二不能发卡,必须是实物; 2、200元的生日慰问,可送生日蛋糕或指定蛋糕店领取蛋糕券; 3、300-1000元的会员个人或家庭困难救助; 4、500元以内服装费,参加上一级统一组织的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确需购买服装的,人均不超过500元;
5、春游秋游看电影,一年不超过2次,地点严格控制在省内,当日往返,可为职工发放电影券;
6、优秀奖励,对职工教育(业务培训、在职自学、知识竞赛、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活动中优秀学员,优秀职工可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具体奖励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执行上述六大福利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单位必须按照(工会法)要求程序成立工会组织;
2、工会组织必须单独开设工会账户并独立核算;
3、个人必须缴纳工会会费,标准为每月本人工资收入0.5%按月缴纳,同时单位可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工会经费。
六大福利就是从工会账户中列支。
九、基本建设
1、建设单位要做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按规定设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基本建设财务工作;严格按照批准的概预算建设内容,做好账务设置和账务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基本建设活动中的材料、设备采购、存货、各项财产物资及时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定期进行财产物资清查;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送基建财务报表。主管部门应指导和督促所属的建设单位做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
2、建设单位管理费是指建设单位从项目开工之日起至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之日止发生的管理性质的开支。包括:不在原单位发工资的工作人员工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劳动保护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固定资产使用费、零星购置费、招募生产工人费、技术图书资料费、印花税、业务招待费、施工现场津贴、竣工验收费和其他管理性质开支。
业务招待费支出不得超过建设单位管理费总额的10%。施工现场津贴标准比照当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差旅费标准执行。
十、镇巴县2016-2017政府采购标准(这个每年都会公布,大约在2月份)
集中采购限额标准:
1、单项或批量的货物、工程、服务项目预算金额在50万元(含)以上的项目必须进行公开招标采购。
2、单项或批量预算金额在5万元(含)以上、50万元以下的货物、服务项目,单项或批量预算金额在10万元(含)以上、5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采取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询价方式进行集中采购。
3、在政府采购目录以内、单项或批量预算资金额: 货物、服务类在1万元(含)以上5万元以下的、工程类在3万元(含)以上不足10万元的,办理政府采购手续,由采购人自行组织实施;
货物类、服务类不足1万、工程类不足3万元的,不需由财政部门审批,采购单位可以自行采购。
十一、镇巴县领导干部移动通讯费限额报销管理:镇纪发[2004]6号
1、县级领导干部移动通讯费年报销的最高限额标准为:在职正县级领导每人5400元,副县级领导每人4200元;改任非领导职务的正县级干部每人1200元,副县级干部每人960元。
2、在职科级领导干部移动通讯费年报销的最高限额标准为: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和县政府工作部门正职每人3600元,其他党政机关正职每人为3000元,人大、政协机关其他部门正职、群团、直属事业单位正职每人为2400元;党政机关副职(含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县人大、政协、纪委专职常委)以及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正职每人为1800元;人大、政协机关部门副职、群团、直属事业单位副职、县纪委室主任每人为1200元。
3、党政机关、群团组织、直属事业单位正职改任非领导职务的正科级干部移动通讯费年报销的最高限额标准为每人600元。
4、防汛、防火、自然灾害等应急和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县委、政府统一组织的外出招商引资、争取资金、洽谈项目等活动移动通讯费的报销标准,由带队的县级领导签注意见后,按规定程序报销,其报销标准不得超过当月最高限标准的一倍。
5、通讯费不得以货币化形式发入,每月凭移动通讯费发票报销。
注:这个标准是我县自己的规定,不知道后面有没有新的规定,也不知道目前还允不允许发放。
十二、国有资产管理
1、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包括行政单位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给行政单位的资产、行政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2、购置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应当按下列程序报批:
(一)行政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提出拟购置资产的品目、数量,测算经费额度,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并按照同级财政部门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二)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单位资产状况对行政单位提出的资产购置项目进行审批;
(三)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各单位可以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单位部门预算,并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将批复文件和相关材料一并报同级财政部门,作为审批部门预算的依据。未经批准,不得列入部门预算,也不得列入单位经费支出。
经批准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需要购置资产的,由会议或者活动主办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程序报批。
行政单位购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依法实施政府采购。
行政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对购置的资产进行验收、登记,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3、行政单位不得用国有资产对外担保,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行政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
4、行政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必须事先上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对外出租、出借。
同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事项严格控制,从严审批。
行政单位出租、出借的国有资产,其所有权性质不变,仍归国家所有;所形成的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对行政单位中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同级财政部门有权调剂使用或者处置。
5、行政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处置。
资产处置应当由行政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审核鉴定,提出意见,按审批权限报送审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应当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资产的出售与置换应当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变价收入和残值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行政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及隶属关系发生改变时,应当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清查登记,编制清册,报送财政部门审核、处置,并及时办理资产转移手续。
行政单位联合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而临时购置的国有资产,由主办单位在会议、活动结束时按照本办法规定报批后处置。
十三、现金一般只用于对个人的支付业务,以及金额在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超过限额,应使用支票或银行本票结算。预算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十四、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照其功能分类,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外交、公共安全、国防支出,农业、环境保护支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支出,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和其他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照其经济性质分类,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和其他支出。
十五、行政单位的财务活动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行政单位应当单独设置财务机构,配备专职财务会计人员,实行独立核算。人员编制少、财务工作量小等不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单位,可以实行单据报账制度。
十六、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执行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安排各项资金,不得超预算安排支出。预算在执行中原则上不予调整。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的,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报送审批。
十七、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工作任务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基本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项目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支出。
十八、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结余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者因故终止,当年剩余的资金。结转资金在规定使用年限未使用或者未使用完的,视为结余资金。
十九、资产是指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收及暂付款项、存货等。
前款所称存货是指行政单位在工作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二十、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二十一、行政单位资产有原始凭证的,按照原始凭证记账;无原始凭证的,应当依法进行评估,按照评估价值记账。
行政单位的资产增加时,应当及时登记入账;减少时,应当按照资产处置规定办理报批手续,进行账务处理。
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但财政部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单位应当加强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做好资产建账、核算和登记工作,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终了,应当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对资产盘盈、盘亏应当及时处理。(国有资产这一块儿应当犹为重视,国家现在越来越加强了管理和审查。)
二十二、行政单位开设银行存款账户,应当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并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行政单位应当加强应收及暂付款项的管理,严格控制规模,并及时进行清理,不得长期挂账。
二十三、行政单位取得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处置和出租出借收入等,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收缴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不得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
二十四、政府采购工程进行招标投标的,适用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
二十五、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集中采购的范围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集中采购目录确定。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实行集中采购。(这个好像每年政府都会下达政府采购目录)
二十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
(一)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二)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
(三)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二
十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
二十八、招标人有权自行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委托其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招标人指定招标代理机构。
招标人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其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
二十九、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发布招标公告。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
项目的招标公告,应当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发布。
招标公告应当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
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
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项目本身的要求,在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要求潜在投标人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和业绩情况,并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
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招标人应当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当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及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国家对招标项目的技术、标准有规定的,招标人应当按照其规定在招标文件中提出相应要求。招标项目需要划分标段、确定工期的,招标人应当合理划分标段、确定工期,并在招标文件中载明。
招标文件不得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生产供应者以及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以组织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
招标人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招标人设有标底的,标底必须保密。
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十五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该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招标人应当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合理时间;但是,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二十日。
三
十、预算外资金要上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三
十一、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常见财务违纪问题:
1、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2、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3、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代扣代缴税款;
4、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5、挤占、挪用、截留各项专项资金;
6、虚列事实,大头小尾,列支不符合规定票据;(大头小尾是指将发票的报销联与存根联、记账联分开填开,报销联金额大,而其他两联金额小。)
7、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办公费等费用结算报销手续不合规;
8、业务招待费超支;
9、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奖金;
10、公款私存;
11、私设小金库;
12、超过规定范围和限额使用现金,坐支现金;
13、银行账户未纳入账务部门统一管理,违反规定,开立两个以基本账户,多头开户(现在基本上很少出现);
14、往来款长期挂账;
15、购置固定资产未纳入固定资产核算,已完工项目不及时办理竣工决算;
16、固定资产购置和大型商品服务支出等应集中采购的项目未经政府集中采购,自行采购;
17、项目超概算,擅自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增加建设内容;
18、未按规定进行招投标。
报销“五级把关、三级审核”制度(并不是必须的): 五级把关:
1、先由经办人签字,注明具体的经济事项;
2、由具体经办人员的分管领导签字,进一步审核证明引事的真实性;
3、由财务负责人或办公室负责人对此发票的合法合规性审查,并加盖单位刻制的报销审批章,审批章分三栏“审核、复核、批准”,并在“”栏签字;
4、由单位纪检组长或财务分管领导再次复核,并在“复核栏签字”;
5、交由法人审批,同意后在“批准”栏签字。三级审核:
1、办公室主任审核;
2、纪检组长复核;
3、法人批准。
第四篇:财务知识
二、与销售相关的财务术语
销售的最终成果得通过财务来体现。企业往往通过投资回报率、每股收益率等指标来评估销售成果,因此,销售人员必须对销售活动的财务指标进行评估,管理人员则更要善于通过财务指标来提交方案。很难想象,当你为开一家新分公司或某广告做了100万元预算时,老板在没有看到相关财务说明的情况下就会批准你的方案。常见的财务术语有成本、盈亏平衡点、利润目标、市场占有率、资本支出、相关成本、毛利率等。
1、成本
在确定贡献毛利与利润时,我们使用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项目。变动成本是那些在单位产品上固定的、在总额上依据制造和销售数量而变动的成本,固定成本是那些与生产和销售不紧密相关的、在总量上保持不变的成本。单位产品的成本由上述两种成本共同决定,分清哪些成本是变化成本、哪些成本是固定成本很重要。如果某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它就是变动成本(劳动、原材料、包装、销售人员的佣金就是变动成本)。值得注意的是,除佣金外的所有营销成本都被视为固定成本。
2、盈亏平衡点
在确定为补偿所有相关固定成本而必须销售的数量或金额时,这样的销售水平被称为盈亏平衡点。以数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总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利;以金额表示的盈亏平衡点=总固定成本/1-(单位变动成本/单位销售价格)=以数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x单位销售价格。
3、利润目标
盈亏平衡并不像盈利目标那么诱人,因此,我们常常需要在计算中体现一个利润目标下的销量目标,即在哪个销量水平上可获利x元。换句话说,盈亏平衡分析告诉我们必须售出多少,利润目标则告诉我们将要售出多少。
4、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公司销售水平/市场总量。假设总的市场总量为29万件,盈亏平衡销售水平为4万件,这样,盈亏平衡所要达到的市场占有率=40000/290000=13.8%。
5、资本支出
通常,某销售方案的计算会涉及费用分摊问题。例如:假定使用期为10年的设备价值500万元,如果把这500万元全部归入第一年盈亏平衡点的计算中去,则盈亏平衡点将很高,所以,通常是将这500万元平均分摊到10个内,这样,可以把每年有与该设备有关的50万元作为一项固定成本。为此,管理人员需要对固定资产的有效寿命作出合理预测,并且将总成本分摊到各个使用时间段内。
6、相关成本
在判断哪些固定成本与某方案相关时会涉及这个概念,判断法则如下:如果支出水平因采纳了该计划而发生变化,则该固定成本就是相关成本。因此,新设备、新研究和开发等成本都是相关成本。反之,上一的广告费或以前的研发费则不会随现在的决策而有所变化,因此,就不是该销售方案的相关成本,一般被视为滞留成本且不会被计入现在的决策。
7、毛利率
企业成本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被称为毛利或加价,因此:销售价格=成本十毛利。在营销中,最通行的惯例是将毛利率表示为售价的百分比,以这种方式表示毛利更易于操作。、销售管理中的财务运用
1、维持良好的资金流
企业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一方面表现为产品流,另一方面又伴随着资金流(资金的流进和流出)。企业的销售活动与资金流密切相关,销售管理人员必须正确规划资金流量,用好、用活资金,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应收账款管理
为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经常会采用各种促销手段(这里指狭义促销),促销手段虽然花样繁多,但从结算方式上来说可归结为两种:现销;赊销。“现销”的优点是应计现金流量与实际现金流量相吻合,能避免呆账、坏账,也能及时将收回的款项投入再运营,因而,它是企业最期望的一种结算方式。然而、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单纯依赖“现销”往往很难,况且,企业为了抑制风险而一味追求“现销”也会坐失商会,久而久之,可能导致市场萎缩,市场占有率下降,从而使企业的长远利益受损。
为适应竞争需要,适时采用“赊销”方式可弥补“现销”的不足。而且,从商品流通的角度来看,“赊销”在强化企业市场地位、扩大销售收益、节约存货资金占用、降低存货管理成本等方面也有着“现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赊销”会产生应收账款问题、坏账问题,有一定的风险;同时,这部分应收款项因被客户占用而无法用来投入运营并增值,从而形成机会损失,而且企业还得为之付出一定的管理费用。
不难看出,应收账款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是客观并存的,它既是流通顺利实现的保证,又是流通顺利实现的障碍。那么,该如何有效地管理应收帐款呢,通常,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通过票据加强商业信用约束力,以提高交易效率,减少应收账款的发生。
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以防不测。
贯彻“促销与收回”并重的原则,财务应根据调查资料正确评判客户的偿债能力和信用程度,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信用期限,避免盲目赊销。
确定应收账款政策时,应在“赊销”收益与“赊销”成本及损失之间进行权衡。
可以运用现金折扣来减少应收账款。
财务部门应定期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列出信用期内和信用期外的客户数量和金额,同时计算、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收账期”等考核指标,及时反馈给业务部门,从而共同商讨收账对策。
建立、完善风险机制,对促销人员加大约束力度,以增强销售人员的危机感、压力感,使其工作重点始终放在销量和资金回笼上。
3、财务VS业务
财务为销售服务,但它不依附于销售。有时,销售部门为了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不计成本,但财务人员需认真核算每笔业务的经营成本和最终成果。比如,客户在货款不足的情况下还想多提货时,销售人员出于与客户发展关系的目的可能会答应对方的要求,而财务人员则可能以“无欠款销售”等原则予以拒绝,财务和销售双方就会形成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企业需制定客户欠款相关规定,并加强销售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例如,财务部可以把客户的资信情况提供给销售人员,由销售人员出面,让客户写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款证明,以在规定期限内收回货款,这样既能使客户满意,又能使销售业业务不断发展。
另外,销售管理中的财务工作并不是—个狭义上的会计概念,财务工作应体现出对经营活动的反映和监督,销售人员应当以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为己任。为此,销售部门应编制销售报表并按时上报,以便于公司有关部门随时了解销售状况,进而有计划地调整库存结构,使库存管理处于最佳状态,这样可减少库存管理成本,统一调配资金,使资金达到安全、高效运转。此外,在财务部门的配合下,销售部门还应积极实现销售资金回笼,有计划地完成销售回款任务。再者,销售部门还应及时处理积压商品,清仓盘库,调整合理的库存结构,努力盘活资金存量,争取资金周转的最大回款效益。对销售部门而言,财务与业务始终是矛盾的统一体。
第五篇:财务知识
财务知识
每个财务人员都应该了解此流程,更应该了解相关的财务软件,目前稍有规模或管理水平高一点的企业均采信息化管理,你应该知道如何使用软件和如何设置,只要凭证制作正确,其余一切由计算机完成:凭证-汇总-明细账-总账-各种报表等。首先来了解财务流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大致环节:
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
2、根据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4、根据记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
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6、期末,根据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如果企业的规模小,业务量不多,可以不设置明细分类账,直接将逐笔业务登记总账。实际会计实务要求会计人员每发生一笔业务就要登记入明细分类账中。而总账中的数额是直接将科目汇总表的数额抄过去。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量每隔五天,十天,十五天,或是一个月编制一次科目汇总表。如果业务相当大。也可以一天一编的。
二、具体内容:
1、每个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做记账凭证时一定要有财务(经理)有签字权的人签字后你在做),然后月末或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之所以月末登记就是因为要通过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保证记录记算不出错),每发生一笔业务就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2、月末还要注意提取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若是新的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计提折旧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或是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个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实际是地税这一块。就是提取税金及附加,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有税务决定.3、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个分录。第一个分录:将损益类科目的总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贷本年利润。第二个分录: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等)。转入后如果差额在借方则为亏损不需要交所得税,如果在贷方则说明盈利需交所得税,计算方法,所得税=贷方差额*所得税税率,然后做记账凭证,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所得税虽然和利润有关,但并不是亏损一定不交纳所得税,主要是看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是正数,如果是正数就要计算所得税,同时还要注意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应付税款法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相等的,采用纳税影响法时,存在时间性差异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不相等的)。
4、最后根据总账的资产(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短期投资等)负债(应付票据,应附账款等)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料,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科目的余额(是指总账科目上的最后一天上面所登记的数额)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总账或科目汇总表的损益类科目(如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投资收益,主营业务附加等)的发生额(发生额是指本月的发生额)编制利润表。
(关于主营业务收入及应交税金,应该根据每一个月在国税所抄税的数额来确定。因为税控机会打印一份表格上面会有具体的数字)
5、其余的就是装订凭证,写报表附注,分析情况表之类
6、注意问题:
a、以上除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记明细账之外,均在月末进行。
b、月末结现金,银行账,一定要账证相符,账实相符。每月月初根据银行对账单调银行账余额调节表,注意分析未达款项。月初报税时注意时间,不要逾期报税。另外,当月开出的发票当月入账。每月分析往来的账龄和金额,包括:应收,应付,其他应收。
三、报表问题:
企业会计报表包括四个报表,除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外还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而利润分配表只需要在年末编制,因为只有在年末企业才会对所盈利的利润进行分配。而现金流量表只是根据税务部门的要求而进行编制,不同地区不同省要求不同。在四月年检时税务部门会要求对你提出要求的。(管理,财务,营业,制造等费用月末没有余额,结帐方法采用表结法下,损益科目月末可留余额;制造费用如果有余额,是属于在产品的待分配费用,在负债表上视同存货。钟书补充)你要看你在利润表有的东西,只要你的账上有你就结转利润,这样不容易错,利润表的本年利润要和资产表的相吻合。
细节补充:
1、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在国税报(2002年1月1日以后注册的企业才在国税办理;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在地税报
2、月末认证(进项税);月初抄税(销项税)
3、以工资为基数100%,福利费为14%,工会经费2%,职工教育费2.5%,(税法规定: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缴拨的经费,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在税前扣除。凡不能出具《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的,其提取的职工工会经费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4、三险一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
5、流通企业运输费,装卸费,合理损耗,检验费均计入营业费用,工业企业计入成本
6、单位无工会组织的,不能计提工会经费,更不必计提后再调整。所得税只须每季提一次就可,不需每月计提。
7、现金一般从“基本存款户”中提取,一般规定结算帐户不能提取现金,如有特殊情况方可(钟书补充)。
8、差旅费的开支范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邮电费,行李运费,杂费
9、出纳日记账保存25年
几个很有用的分录:
1、现金长款
借: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注:无法查明原因)
2、现金短款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现金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个人)
——应收保险赔偿款
管理费用——现金短缺(注:无法查明原因)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提取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福利费
4、计提工会经费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
5、计提职工教育经费
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费
贷: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费
6、支付工资
借:应付工资
贷:现金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其他应付款
其他应收款(代扣款项)
7、提取城建税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
8、计提教育费附加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9、印花税
借:管理费用/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现金(每本账簿贴五元印花税)
出纳工作
一、办理银行存款和现金领取。
二、负责支票、汇票、发票、收据管理。
三、做银行账和现金账,并负责保管财务章。
四、负责报销差旅费的工作。
1、员工出差分借支和不可借支,若需要借支就必须填写借支单,然后交总经理审批签名,交由财务审核,确认无误后,由出纳发款。
2、员工出差回来后,据实填写支付证明单,并在单后面贴上收据或发票,先交由证明人签名,然后给总经理签名,进行实报实销,再经会计审核后,由出纳给予报销。
五、员工工资的发放。
A现金收付
1、现金收付的,要当面点清金额,并注意票面的真伪。若收到假币予以没收,由责任人负责。
2、现金一经付清,应在原单据上加盖“现金付讫章”.多付或少付金额,由责任人负责。
3、把每日收到的现金送到银行,不得“坐支”.4、每日做好日常的现金盘存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做好现金结报单,防止现金盈亏。下班后现金与等价物交还总经理处。
5、一般不办理大面额现金的支付业务,支付用转账或汇兑手续。特殊情况需审批。
6、员工外出借款无论金额多少,都须总经理签字,批准并用借支单借款。若无批准借款,引起纠纷,由责任人自负。
B 银行账处理
1、登记银行日记账时先分清账户,避免张冠李戴。开汇兑手续。
2、每日结出各账户存款余额,以便总经理及财务会计了解公司资金运作情况,以调度资金。每日下班之前填制结报单。
3、保管好各种空白支票,不得随意乱放。
4、公司账务章平时由出纳保管。
C报销审核
1、在支付证明单上经办人是否签字,证明人是否签字。若无,应补。
2、附在支付证明单后的原始票据是否有涂改。若有,问明原因或不予报销。
3、正规发票是否与收据混贴,若有,应分开贴(原则上除印有财政监制章的财政票据外,其余收据不得报销,也不得税前扣除,钟书补充)。
4、支付证明单上填写的项目是否超过3项。若超过,应重填。
5、大、小金额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应更正重填。
6、报销内容是否属合理的报销。若不属,应拒绝报销,有特殊原因,应经审批。
7、支付证明单上是否有总经理签字。若无,不予报销 新企业会计制度下开办费的涉税处理
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包括筹建期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筹建期是指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
企业发生的下列费用,不得计入开办费:
(1)由投资者负担的费用支出;
(2)因取得各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支出;
(3)筹建期间应当计入资产价值的汇兑损益、利息支出等。
《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对开办费的摊销期限作了重大调整。原行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生产经营的当月起在不超过五年的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条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如今对开办费的会计处理,无论从会计科目的设置还是摊销的期限都与原行业财务制度有了较大改变。这一新规定与现行所得税法规存在较大的差异。《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五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性摊销的开办费应从生产经营的次月起分五年平均扣除,纳税人在年终申报所得税时,应做好纳税调整工作,并建立“开办费税前扣除台账”或备查登记簿,为以后准确申报税前扣除(调减)额打好基础。
例:某股份公司2001年7月份开始生产经营,前期发生的开办费总额96万元,7月份摊销开办费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摊销 960000 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960000 本允许税前扣除额=96万元÷5年÷12个月×5个月=8(万元),应调增所得额=96-8=88(万元);
2002年~2005年每年应调减所得额=96÷5=19.2(万元);
2006年应调减所得额=96万元÷5年÷12个月×7个月=11.2(万元)。
开办费纳税调整台账设置如附表。
台账填写说明:
1.:摊销日期,指开始生产经营的和月份,以后按顺序类推。
2.会计摊销额:指会计上一次性摊销的开办费总金额。
3.税收扣除额:指按税法规定允许在本税前扣除的金额。
4.纳税调整额:纳税调整额=会计摊销额-税前扣除额。结果是正数为调增所得额,负数为
调减所得额。
5.尚未扣除额:指允许在以后税前扣除的金额。第一年尚未扣除额按本纳税调整额填写,以后的尚未扣除额=上期尚未扣除额-本年税前扣除额。
开办费税前扣除台账
单位:万元
项目 摊销日期
2001年7月 第二年
2002年 第三年
2003年 第四年
2004年 第五年
2005年 第六年
2006年
会计摊销额 96
税前扣除额 8 19.2 19.2 19.2 19.2 11.2
纳税调整额 +88 -19.2 -19.2 -19.2 -19.2 -11.2 尚未扣除额 +88 68.8 39.6 30.4 11.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