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时间:2019-05-12 12:0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第一篇: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的基点,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就要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2005年末,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自主创新的重大发展战略,指出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心环节。紧接着中央又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制定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两年来,这一战略得到全国各地的热烈响应,科技创新的投入大幅度增加,自主创新成果开始涌现。2006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由2002年的1.07%上升到1.42%,专利申请授权数同期由13万件上升到近27万件。但是,应当看到,技术创新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足,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高。2006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68%的企业尚未建立研发机构,76%的企业没有研发活动,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76%,远远低于国际上一般为3%的水平。绝大多数企业尚缺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出口轻纺产品中贴牌生产占相当高的比重。通常讲一类企业卖标准,二类企业卖专利,三类企业卖产品,我们的多数企业仍处于卖产品的阶段。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许多企业尽管销售额很大,但获利甚微,大部分利润流入外企手中。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国内投资只能集中投向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而电子信息、精密设备等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主要靠外商投资或进口产品来满足需要,使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遭遇到资源、环境越来越严重的制约。

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要按照十七大的部署,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着重抓好以下主要工作:

第一,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16个重大科技专项已陆续启动,鼓励科技研发投入等上百个配套政策也正式推出。落实好纲要,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当前的问题是,企业申请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高。如企业研发投入可以在税前超额扣除等优惠政策,真正能享受的企业不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申请的积极性低于中小企业,这就使本该享受的优惠政策而没有享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企业对政策信息不了解、不敏感有关,但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仍缺乏以技术进步求发展的动力,需要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入手,建立企业技术进步的机制。

第二,抓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企业是技术研发投入和技术进步的主体。在发达国家,研发投入资金和研发人才的70%以上集中在企业,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我国在计划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科研体制,使科技与经济长期处于“两张皮”状态。随着应用型科研机构的企业化改革和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两张皮”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企业作为研发主体的地位逐步增强。去年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科研投入的比重已由过去的30%左右上升到66.3%,这是一个巨大进步。所有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应低于3%,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在10%以上。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企业,应当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因为这些企业集中了最好最多的科技资源,而且随着近几年盈利的大幅度增长,已经具备了增加研发

投入的实力。必须从考核指标等方面建立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企业获得的技术成果,应对其市场价值做出评价,列为企业的绩效。对企业业绩的考核,不仅要注重实现利润和资产保值增值,也要注重其技术储备等长期发展能力。在考核企业资产价值时,不仅要看其有形资产,也要看其无形资产,越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越是要注重考核其无形资产。只有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的巨大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才能落到实处。

第三,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实行开放式创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资源的市场化、国际化也呈不断发展之势,特别是在传统制造业领域,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由于市场和管理等原因,经营困难,其技术人才和技术成果必然在国际上流动。一些以技术专利为主要产品的研发企业,必须通过出售其技术才能维持企业生存发展。一些企业和科研机构有研发能力而缺乏研究课题和资金支持,谁能提出课题并提供资金即可为谁服务。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技术需求市场,而外汇储备的积累和人才培养,已使我们具有较强的购买能力和技术合作的实力。因此,要开动脑筋,灵活地采用各种办法,广泛利用国际市场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这比起关起门来自己研发,是一条省时省力省钱的捷径。总结各地经验,至少有以下途径可以利用:一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凡是能买到的技术,尽可能用这种办法;二是用系统集成实现重大装备和产品国产化;三是依托重点工程,通过国际招标、技贸结合,提升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广“三峡模式”;四是通过国际并购获取国外技术资源,如“联想模式”;五是通过国际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六是通过委托国外开发拥有知识产权,如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神华模式”;七是自主研发设计,由国外制造或进口关键零部件,即“华为模式”;八是扩大加工贸易高技术产品进口零部件在国内研制配套的比例,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我国科技创新资源相对不足,必须逐步增加科技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但是,由于科技资源管理分散,部门和单位相互封闭,使有限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而且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如地面卫星接收站,由于不能面向社会开展服务,造成重复购置,利用率很低。国家出资建设的重点试验室,利用也不充分。一些科研信息、资料、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面向社会开放很不够,科研力量、科研经费使用比较分散,对重大课题的组织攻关不力,存在着低水平的重复劳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缓慢。对此,必须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来解决。要健全和扩大技术市场和服务市场,把政府有关部门、科技中介组织的功能和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企业的科技研发活动也应分离出来,按照专业化、社会化要求,独立经营,既为母公司服务,也为社会和市场提供服务。尽快使科技研发成为服务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通过规划、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益。

第五、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发展中国家,破解技术封锁的唯一途径,就是下决心增加研发投入,创造自己的知识产权,培养企业国际竞争能力。要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善于利用和学习专利技术来创造自己的专利。要打破对国际专利的迷信,只要舍得投入,就能产生自己的专利,并以自己的专利打破外国公司在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去年,我国申请国际专利3910件,比上年增长57%,国际专利申请量由全球第37位上升到第8位。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级大企业都能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我国就有可能迅速成为专利生产大国,真正成为创新型国家。

第六,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归根到底要靠人才。要坚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学校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所具备的各种素质,既要有扎实的科技基础知识,又不迷信书本知识,不循规蹈矩,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要注重培养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同时培养数以千万计的科技研发队伍,充实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要培养一批科技管理人才,以管理创新促进科技创新。要重视培育优秀企业家,通过企业家的组

织活动凝聚人才,建立创新型企业。各级政府和企业既要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又要重视生产工艺、产品设计等方面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善于把小的革新集成为大的创新,实现技术的突破。要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善于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

中华民族是有创造智慧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以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我们一定能创造出无愧于先辈的科技成果,涌现出一批引领世界科技进步的科学家、发明家。

第二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战略的核心

王金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战略的核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省时,也明确要求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对安徽省来说,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发挥科教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安徽,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充分认识推进自主创新的重大意义

应对世界科技革命挑战的现实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科技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特别是一些战略性高新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然而,这些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自主创新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我国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不断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开创安徽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安徽大力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经济发展保持较快速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连续五年增长30%以上,形成了以奇瑞轿车为代表的企业自主品牌创新,以合力叉车为代表的产品自主名牌创新,以马钢、海螺水泥为代表的结构调整创新,以华东光电所为代表的军技民用创新,以中国科学院物质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战略前沿自主创新等自主创新模式,初步走出了具有安徽特色的自主创新路子,推动了安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安徽在全国人口总量靠前、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居后的状况尚未改变,作为欠发达省份的地位尚未改变。着力创新,奋起直追,是安徽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必然选择。因此,要进一步实施创新推动战略,以更为积极的精神、更富效率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增强产业和区域竞争力,争取到2020年科技综合实力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

注重发挥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作用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安徽科技发展出现了“五个65%以上”的态势,即65%的科技机构设在企业、67%的科技人员集中在企业、68%的研发经费源于企业、84%的省级科技项目以企业为主体、73%的省级科技成果出自企业。实践表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是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有效集成全省创新资源,重点推进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组织实施骨干企业攀登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计划,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加快“技术企业化、企业技术化”步伐,培育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真正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社会技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目前,科研院所成果很多,但转化能力有限;企业市场空间很大,但科研力量有限。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进一步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入股、联合开发、共建科技实体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各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研发中心,通过项目攻关加强合作。

自主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近年来,安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涌现出奇瑞轿车、合力叉车、丰原生化、科大讯飞语音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知名企业。要进一步抓好创新品牌产品培育项目,积极实施“千亿元产业规划”和“百亿元新产品工程计划”,以重要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两个群体为重点,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进共性技术攻关,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一大批“小巨人”企业,显著增强地区竞争力。强力推进区域创新网络建设

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安徽的重要举措。安徽科教资源比较丰富,拥有以中国科学院物质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大院大所和高等院校。应立足现有基础,加强总体规划和引导,加强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依托优势区域促进创新资源聚集,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城市和创新集中区,带动和促进全省区域创新网络建设。

积极推进合(肥)―芜(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发挥其在全省区域创新网络中的龙头带动作用。立足合肥科技资源优势,紧紧抓

住国家创新试点市建设这一契机,以创新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加大工作力度,整合科技资源,培育创新型企业,努力把合肥建设成为国际重要、国内一流的技术创新中心、知识创新中心、高层次人才聚集中心。大力加强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等沿江城市的区域合作,整合马钢公司、铜陵有色、安庆石化等大型企业的创新资源,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汽车、高性能金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先进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积极推进淮南、淮北、蚌埠等沿淮城市群建设,依托煤炭、农副产品、中药材等优势资源,加强能源、煤化工、生物化工、医药等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鼓励和支持其他城市在产业分工、科技基础条件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共享资源、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网络。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发挥其在全省区域创新网络中的支撑作用。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产业,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促进自主创新的重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高新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战略的核心,围绕培育特色优势,积极推进高新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加快“二次创业”,引导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大力支持合肥软件和生物医药、芜湖新材料、铜陵电子材料、亳州现代中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积极推进产业、技术、人才资源整合,发展壮大一批创新型企业,努力把高新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带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前沿阵地。

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和科技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中介服务体系的纽带作用。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逐步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和支撑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现有各类科技平台的水平,建设一批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评估中心、技术经纪、科技会展等中介机构,逐步形成组织网络化、管理企业化、服务专业

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各种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

不断优化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要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着力优化创新环境。

坚持科技政策在公共政策中的优先地位。认真落实国家推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逐步形成包括科技资源共享、促进企业研发、人才激励、公共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等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在科研立项、经费支持以及评价体系方面向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倾斜。积极实施扶持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政府采购制度,实施加强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政策,不断提高安徽的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科技投入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2007年全省财政科技投入达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84%。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共科技投入机制,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重点加强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公共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加强对企业和社会投入的引导,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基金和担保机构,完善相关政策保障,拓宽科技投融资渠道。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有利于调动创新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励机制,努力做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待遇、特殊人才特殊贡献特殊对待。以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为抓手,以支柱产业、重大基地、重点科研和工程项目为依托,以股权配给、职称评定、成果奖励、知识产权保护、政府津贴等政策措施为手段,重点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技术骨干和创新团队,加快造就一支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队伍。设立创新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引进一批能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国内外知名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用足用好本地现有科技人才,消除阻碍人才合理配置的体制性障碍,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作者为中共安徽省委书记)

第三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1.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

发展;

3.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

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

发展;

4.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

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

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

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一,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确保到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 年比20 0 年翻两番,就一定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一定要改变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现状。

第二,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是科技的竞争,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出路。

第四篇:如何理解自主创新战略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事实上,这是继2006年年初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后,中国共产党在党代会报告中再次强调这一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

“创新”二字绝非易事,虽然自主创新之路会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障碍,但是无论企业、科研院所,还是政府,都应该以全局的、发展的眼光认识自主创新,少走弯路,以占领竞争的制高点。

我国自主创新有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自主创新,就是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积极跟踪、关注和参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

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一方面,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模式,使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消耗大量能源,承受巨大污染,而掌握核心技术的发达国家,仅需一纸技术合同,就可拿走大部分利润。因此专家指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跟踪模仿”嬗变“中国原创” 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科技投入的规模不断提高,2006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总额达到300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0.9%提高到2006年的1.42%。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顺利推进,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增强,大学、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区域创新空前活跃,有效地支撑和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科技合作迈出新步伐,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自主创新”关键要狠抓落实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作为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自主创新,包括新发明,新创造,新发现,新应用在内,都是促进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就农村来说,许多农民文化落后,意识陈旧,素质不高,生产力进步不快。特别是农民怕冒风险的问题比较突出,怕试,怕用,墨守成规。这样,社会难以前进,生产技术难以进步。要是有人发明了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大幅度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大多数人就会说“好在他”,而不动手去干。而一部分人就会跟着学,到现场看看,模仿人家的模式,自己也去试试,人就是这样:心有灵犀一点通。看着、学着、模仿着学,他也成功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立足于基本国情,深刻认识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同我国将自主创新作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重视发挥科技创新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在战略领域超前部署,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来带动产业崛起,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在确保重大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基础上,鼓励并调动大批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有效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孕育新的产业方向和经济增长点,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方向。

充分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本质要求,决定了科技发展在提高综合国力中的核心地位。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基本上走的是靠要素投入驱动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环境长期高强度开发和利用基础上的传统工业化,已经使我国的资源与环境不堪重负。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改变。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唯有拓宽自主创新的战略视野,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经济建设主力军的作用。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强行业和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造新的产业部门,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积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拓展发展领域,使经济保持旺盛的活力和雄厚的基础,努力把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深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技术联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及相关产业链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要大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是研究型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国研究型大学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努力创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精英人才,这是国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必经之路。在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高校这支最大的师生创新群体必须以凝聚学科方向、创造标志成果、汇集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为科技创新的基本战略,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放眼国民经济主战场,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围绕国家目标,以重大科研项目为驱动,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升级作贡献。在贡献中求支持,在服务中求发展。

中华民族是有创造智慧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以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我们一定能创造出无愧于先辈的科技成果,涌现出一批引领世界科技进步的科学家、发明家。

第五篇: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中央提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是顺应形势要求的,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

自主创新从内容上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原始性创新,即通过科研和开发,努力获得更 多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即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自主创新在过程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创新,二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着重对自然界的研究并获得新发现,具有基础性特点,主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技术创新则是着重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服务人类,强调成果的应用性,它往往以企业为主体。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衔接就在于两个创新主体的有机结合。就是说,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企业主动向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投入或者提出所需要的带有产业化的科研方向,以获取原创性成果,实现原始创新。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动参与技术创新过程,用知识创新成果解决其技术创新的难题,主动将知识创新成果在企业转化。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是研究型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努力创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精英人才,这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创建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高校这支最大的师生创新群体必须以凝聚学科方向、创造标志成果、汇集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为科技创新的基本战略,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放眼国民经济主战场,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围绕国家目标,以重大科研项目为驱动,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升级作贡献。在贡献中求支持,在服务中求发展。

那么,我校应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创新观念。二是创新机制。三是创新队伍。四是创新环境。

创新性活动与创业带给我们的启示:

1.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

从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一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开始,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热潮迅速掀起。一时褒者有之,贬者亦有之。从美国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的发展历程来看,大学生创业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它所激发的不仅仅是老板梦、致富梦,更是青年学子在学习中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全面提高、磨炼大学生面对社会、面对挫折困难、面对商业操作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大课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生创业的成败绝不仅限于某几家公司的兴衰,而应看到它的整体社会与经济效益。这就像当年的硅谷奇花仙童公司,虽然从商业上它以失败告终,但它孕育了英特尔、摩托罗拉等众多世界顶尖级高科技公司的成功,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2.采取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锻炼。

实施创业教育离不开课堂,但又不能拘泥于课堂上知识的灌输。创业教育决不仅仅是给学生多开几门课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素质,锻炼学生的一种能力,既需要老师的指导,又需要自己亲身的实践。美国哈佛大学不仅有一流的教授讲课,而且还以重视社会实践闻名于世。哈佛商学院的教师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发现和整理各式各样的企业问题,形成案例,供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在我们的高校中,应树立“大创业教育”的观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创业实践活动”,除举办学术报告、科研竞赛、创业竞赛、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办各种形式的创业园、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外,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普及性课外创业实践活动。如组织管理一种社团或沙龙、设计与组织一次公共活动、构思与设计一种报刊、提出一种新观点、制定一个小实验、小制作和一些竞赛活动的实施方案等,都是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3.形成倡导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直接影响着高等龚育的发展方向。社会对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时刻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已经形成了一

整套完善的约束、服务与保障机制。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迅速掀起,并从活动中产生了“视美乐”等学生公司,许多高校也相继推出鼓励学生创业的重大举措。实际上,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从今后的劳动力市场及大学生求职方面看,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必将成为大学生实现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我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也明确要求从多方面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大学生开办、承包和改造企业,特别是小型科技民营企业,实现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

总的来说,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我国研究型大学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目标,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走出一条中国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之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经过我们对于老师、同学的调查发现以下不足:从本次调查我们对于创业实践活动的思考:

1.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

从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一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开始,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热潮迅速掀起。一时褒者有之,贬者亦有之。从美国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的发展历程来看,大学生创业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它所激发的不仅仅是老板梦、致富梦,更是青年学子在学习中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全面提高、磨炼大学生面对社会、面对挫折困难、面对商业操作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大课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生创业的成败绝不仅限于某几家公司的兴衰,而应看到它的整体社会与经济效益。这就像当年的硅谷奇花仙童公司,虽然从商业上它以失败告终,但它孕育了英特尔、摩托罗拉等众多世界顶尖级高科技公司的成功,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2.采取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锻炼。

实施创业教育离不开课堂,但又不能拘泥于课堂上知识的灌输。创业教育决不仅仅是给学生多开几门课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素质,锻炼学生的一种能力,既需要老师的指导,又需要自己亲身的实践。美国哈佛大学不仅有一流的教授讲课,而且还以重视社会实践闻名于世。哈佛商学院的教师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发现和整理各式各样的企业问题,形成案例,供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在我们的高校中,应树立“大创业教育”的观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创业实践活动”,除举办学术报告、科研竞赛、创业竞赛、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办各种形式的创业园、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外,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普及性课外创业实践活动。如组织管理一种社团或沙龙、设计与组织一次公共活动、构思与设计一种报刊、提出一种新观点、制定一个小实验、小制作和一些竞赛活动的实施方案等,都是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3.形成倡导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直接影响着高等龚育的发展方向。社会对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时刻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约束、服务与保障机制。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迅速掀起,并从活动中产生了“视美乐”等学生公司,许多高校也相继推出鼓励学生创业的重大举措。实际上,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从今后的劳动力市场及大学生求职方面看,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必将成为大学生实现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我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也明确要求从多方面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大学生开办、承包和改造企业,特别是小型科技民营企业,实现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

1、实验内容更新过快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新实验内容在创新性实验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但实验内容更新过快, 尤其是频繁更换实验教材,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且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为各种实验设备间有些功能交叉、重复,并且不具备互换与联结性,导致需要购买适合新教材的设备,造成实验设备重复购置、闲置, 利用率相对较低的现象发生。

2、我校缺乏大课程的创新性实验教学。由于各门课程在实验课上自成体系,不同课程之间往往开设性质和内容雷同的实验, 课程间的交叉渗透与互相联系

不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技术训练的系统性。导致了创新性实验往往只注重单个实验的改革与创新, 而没有兼顾学科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缺乏对大课程实验教学的创新思考及实验教学全过程的创新,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新性实验教学。

3、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设计、完成实验的全过程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看问题等都需要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在创新性实验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引导学生大胆创新、敢于质疑,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和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性思考。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上师生互动、活跃思路、激发灵感。让每个学生对所开设的实验进行思考,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设想。对认为陈旧的实验, 指出陈旧的方面以及用什么方法替代它。在讨论中淘汰、改进和更新。

还有关于资金的使用、立项依据、学生与指导教师的作用等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大学生要特别注意以下四点:

一、要看重实施过程,即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对项目成果要有科学的态度,成果不是目标,成果是大学生实施创新实验过程的一种自然结果,是水到渠成的。要注重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而不是急功近利、过分局限于成果的提交。

二、希望参与项目的学生一定要出于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的浓厚兴趣,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在兴趣的驱动下通过导师的指导做出成果。学生的选择不限定年级,原则上低年级学生更佳。

三、虽然每个项目都要配导师,但导师只是起辅导作用,在学生需要时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学生才是项目的主体。

选题要适合。学生确定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或问题领域后,要在导师指导下对项目的实施目标、实施方案、预期效果等进行详细的设计,并在实施过程中不

断调整优化。学校将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跟踪,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为学生营造宽松的环境、搭建交流的平台,通过各种形式使所有参与项目的学生凝聚成为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精英团队,并在团队合作中锻炼其组织、管理、合作能力。

总之,通过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期望带动我校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进一步完善我校优异生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方案,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试验区的配套建设,在我校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下载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主创新能力 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自主创新能力 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这是基......

    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进步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科技自......

    为什么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精选合集]

    为什么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

    加强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加强自主创新 增加核心竞争力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十多年来,亚龙始终遵循着“创造教育新环境,引领教育新理......

    如何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

    如何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 “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支持资金 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载体,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当好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载体,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京政发〔2014〕11 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 现将《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 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 实际认真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