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对经济学的影响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2:3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计学对经济学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计学对经济学的影响》。

第一篇:会计学对经济学的影响

会计学与经济发展

百度词条告诉我们,会计学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而会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资金的运动。由此可见,会计学对于经济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经济的发展作出指导。

因为会计学的目标是真实记录和反映经济过程和结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微观主体的管理活动。所以我们也可以推导出这样的逻辑关系,就是经济越发展,会计学就越重要。会计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从而使得人们的经济活动更加具有效益,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经济的发展对于会计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理论方面的影响。早期的会计学与经济学密不可分,其理论思想就受到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影响,后来又受到制度经济学分支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是经济学的发展促使了会计学的诞生,并帮助会计学在早期就能够依靠一些经济学的思想进行健康的发展。2.方法方面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会计学的很多研究方法并非自身原创,而是脱胎于一些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自从坎宁在1929年发表《会计中的经济学》后,经济学理论开始进入会计学的研究领域,并且带给会计学很多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这就使得会计学可以快速且健康的发展。3.对于会计框架的影响。首先,由于具体的经济活动要求,会计提出了折旧的概念,使得经济学的计量更加精确。其次,划分资本与收益的提出,使得会计人员必须详细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同时也要求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恰当配比,更使收益表成为对外披露的重要财务报表之一。最后,财务报表审计制度的提出,使得可能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所有者,可以将财务报表交给中立客观的会计进行审核,增加了会计报表的可信程度。

根据学科吸引律和学科间的学习律我们可知,会计学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首先,会计学影响了经济学的很多方法,1.会计学对经济学方法的影响。会计学对经济学最主要的影响是在经济学理论中引用了会计学的研究方法,并产生了国民经济会计这一特殊的会计职业。20世纪30年代,理查德•斯通等人在凯恩斯的直接指导下,运用账户体系等对英国的国民收入进行估算,这种工作成为后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重要核算基础。SNA主要采用复式记账等会计方法,并运用企业会计报表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国民经济会计的内容虽然综合性较强,但可看做是微观经济会计的“延伸”和“广泛运用”,把其纳入会计学科体系是非常恰当的。2.会计学对经济学其他方面的影响。会计学的核心是计量,计量的本质是精确或尽量精确地定量反映交易实质。经济学从笼统的定性研究发展到力图进行定量研究,可以推测是受到了会计学的影响。综上所述,会计学对经济学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很多学者认为“,在总体上讲,与经济学对会计学的影响相比,会计学对经济学的影响是相当微小的”。这明显是过低估计了会计学对经济学的影响。

当今时代,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如何在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是我党及人民正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而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经济数据的计量,货币资金流动的记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正是经济发展对于会计学发展的一种需要。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我们,在学习好本学科知识的同时,有义务,也有必要更加关注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变革。这将使我们能更好的利用会计知识应对今后的挑战,并将会计发展成为一门可以更好的为经济学服务的学科。

第二篇:信息技术对会计学的影响

 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以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技术。一般认为,信息技术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将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通讯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二是把分处异地的许多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一个转接网,控制在一个系统内,形成互连网络,从而为高效能、大容量地收集、处理、存贮信息;为系统、全面、准确地提供和反馈信息;为对大量信息开展综合分析和预测,进而为制定与优选决策方案、检查决策执行情况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一、信息技术对会计环境的影响

1.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大大提高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原来人们许多难以处理的会计问题变得轻而易举,这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能力。与此相对应,人们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实现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预测性,要求会计信息的共享化、个性化、数据库化、反映形式的多样化。

2.导致会计学向边缘学科发展

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杨纪琬先生曾预言:“在IT环境下,会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将逐步向边缘学科转化。会计学作为管理学的分支,其内容将不断地扩大、延伸,其独立性相对地缩小,而更体现出它与其它经济管理学科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众多的信息技术推动着会计学向边缘学科发展。

3.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企业整体资源管理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予系统

传统模式下的会计信息系统被用于特定职能部门(例如销售、生产等)的管理工作,而不是为可能跨越几个职能部门的业务过程提供整体性视图,这就造成在多个系统中数据被重复存储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当业务事件发生时,所有原始数据都被适当加工成标准编码的源数据,集成于一个逻辑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任何授权用户都可以通过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来定义来获取所需的有用信息。这样,会计信息系统就在一个整合、开放的环境下,与企业内外部系统实现了信息同步交流和信息共享,提高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4.会计国际化进程加快

信息技术缩短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也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各种信息,从事商务活动,进行远距离指挥与控制,这就使大范围地组织跨国跨洲的投资、贸易、金融、保险业务成为可能。随着各国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间的会计准则协调也是今后的必然趋势,欧盟的4、7、8号指令就是旨在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会计准则。

二、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1.信息技术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信息技术影响着会计环境,相应的由会计环境所决定的会计理论必然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所作出的合理判断,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也是会计理论的基础。会计假设一般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传统会计假设是与工业经济时代的会计环境相适应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会计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从根本上使会计假设的涵义也发生了变化。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也是对财务报告空间范围所作的限定。会计主体假设是诸项假设中最主要的一项,如果此假设不能成立,其它假设均不能成立。传统的会计主体是有形的、相对稳定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经济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了较强的变动性。企业可以由多家独立公司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迅速的联合和重组,形成一种临时性结盟组织即虚拟公司(Virtual Corporation),达到共享技术、共摊费用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虚拟公司的出现,突破了以往的空间概念,它极大地改变了会计主体的存在方式。组成公司的各独立企业借助计算机网络迅速分组,随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增加或减少组合方。也就是说,公司作为会计主体,可能时而膨胀,时而缩小,还可能立即解散。虚拟公司使会计主体变成一种新型的“相对会计主体”,这种“相对”会计主体,拓展了传统有形的会计实体假设。会计上对虚拟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计量及有关记录和报告,都应适应这个特殊会计主体的需要。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会计不但要核算和报告传统意义上的相对稳定的会计主体,还要核算和报告变化越来越快的虚拟公司这一特殊的会计主体,对这种不确定性的会计主体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核算,降低其带来的风险,是对传统会计的一个有力挑战。

(2)对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是从时间的角度对会计活动作出的假设性规定。前者假设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破产解体,后者在此基础上出于核算和报告的需要,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各个会计期间。但是这两点对于虚拟公司都无意义。虚拟公司随着市场机遇而产生,市场的瞬息万变决定了虚拟公司的不稳定性,它的存续时间可能很短,甚至只存在几分钟即宣告解散。在这种情况下,既谈不上持续经营,也谈不上会计分期。

另外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企业随时提供会计信息,以满足其决策的需要。而实际上,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企业有可能即时生成会计信息,提供满足不同需要的实时财务报告。这样,传统会计分期假设同样不再适用。

所以,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我们应赋予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新的内涵,更多地从动态上对其进行把握。所谓动态,就是要适应不同使用者对信息“充分性” 的需求,在纵向上既可提供实时的、预测性的信息,又可提供过时的、历史的信息;在横向上既能提供最底层的原始数据,又可以提供高度浓缩后的信息。

(3)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货币计量假设的基本含义是假设统一的货币单位是会计工作中最主要的计量尺度,包括货币计量、币种唯

一、币值稳定。采用货币计量,消除实物度量的差异性而获得具有综合性和可比性的价值指标,这是会计计量的基本特色。然而随着客观经济环节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会计计量理论研究的深化,货币计量逐步走向一个多重计量的模式,会计对象和会计确认的范围由资金运动向非资金运动领域拓展,货币和非货币计量单位都可以并且应该作为会计计量的单位;同时在计量属性方面,公允价值的地位将更加突出,对币值不变假设造成很大冲击;另外,“网上银行”的兴起,“电子货币”的出现,使货币逐渐成为观念的产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MRP(制造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应用,强大的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这使得计算机系统不仅能够提供包括货币价值的汇总信息,也可提供包括实物量度的明细信息或文字描述信息。我们已没有理由坚持说单一的货币计量是最好的会计计量方法。事实上,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AP)最近出具的一份综合报告中,已经开始强调一些非货币计量在企业报告中的重要运用。

2.信息技术对会计原则的影响

(1)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是针对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确认时间而产生的一项原则。它主要是为解决如何对会计要素进行跨期确认、分配的问题。由于虚拟公司存续时间短,往往只有一个会计期间即交易期间公司收支均在同一交易期间内完成,不存在会计要素跨期分配的问题,显然此时权责发生制已失去其基础,采用收付实现制则比较合理-以现金的收入或付出作为收入实现和费用发生的基础,从而更好地反映虚拟公司的现金流量。

(2)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计价原则要求以历史成本来计量企业的资产价值,但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虚拟公司作为一个临时性的组织,其所有会计要素均来自各个组合方没有有形的办公场所、固定资产、雇员等,仅仅作为一个抽象的联合体而存在。由于其存续时间短,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使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失去存在的价值,因此以公允价值作为计价基础,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3)及时性原则。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业务事项发生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直接采集有关数据信息,实现会计和业务一体化处理。这样会计核算就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转为事中的动态核算。凭借计算机的强大处理能力和网络的传输能力,信息使用者可以自主查询所需的会计信息。这种实时化的连续性报告,极大地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价值。

(4)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和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重要性原则是针对传统手工会计条件下,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信息能力有限而提出来的,它的直接目的是要求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会计信息成本。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账务处理中解脱出来,会计人员有能力把会计信息的成本降低到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所以信息技术条件下重要性原则应当予以淡化。

3.信息技术对现行财务报告的影响

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快速传递大量的信息,而且也为用户提供了直接利用信息的技术手段。随着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扩大,会计人员一方面要在报表中提供综合信息,另一方面还要提供一些非财务报表信息,如某些管理咨询信息或财务报告分析信息、财务预测信息、有关企业未来经营成败的因素、企业在近期所面临的营业或行业风险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使传统财务报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线财务报告”作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报告模式,其产生、发展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所谓在线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在国际互联网上设置站点,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定期更新的财务报告。其特点是利用国际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体,采用“超文本”的形式,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可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财务报告。在线财务报告与传统财务报告有着显著的区别:

(1)改变了传统的财务报告结构和阅读方式。传统财务报告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一种有顺序的线性结构,而在线财务报告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由于建立了“信息链接”,呈现出一种相互交叉的网状结构,其具有信息量大、个性化强的特点。报告结构的差异进而改变了报告使用者阅读报告的方式,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会计报表使用者可以借助“信息链接”主动而迅速地搜寻信息,从而实现按照自己的思路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2)扩展了信息披露的内容。由于“信息链接”的建立并不局限于财务信息本身,其范围可以覆盖所有与企业经营有关的方面,包括非货币化信息。所以在线报告的出现突破了财务报告只提供货币化信息的局限,同时也打破了财务报告与其它企业经营报告之间的界限,使它们成为彼此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3)有能力提供按需财务报告。按需财务报告模式是一种充分个性化的报告模式,它充分考虑了信息用户的需求差异,按不同用户个体的不同需求提供信息。传统财务报告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其格式基本统一,很少考虑不同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会计信息数据库化,会计人员可以从中提取不同明细程度的数据,从而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不同格式、不同反映形式的个性化财务报告。

三、信息技术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1.对会计组织机构设置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由于业务过程和会计过程的重组和整合,会计人员的会计工作将更多地与其他业务工作相融合,并参与到信息技术的统一环境下的综合管理中。因此,财务部门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机构的规模将逐步缩小,会计岗位设置需调整,更多的会计人员将成为各业务部门和企业综合管理部门的成员,为加强业务过程的财务管理和监督提供会计服务。

2.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将根据授权调阅会计信息,如何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与完整,是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主要是从制度与技术两方面来建立安全机制。制度上主要是放在数据的存取控制上,加强数据的输入、输出、调用管理。技术上目前主要采用防火墙、数据加密、访问权限控制等技术。

3.对会计职能的影响

传统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反映和监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会计反映职能的会计核算工作可全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会计人员可以从日常会计事务中解放出来,可以更多地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等。由此,会计的核算职能逐渐淡化,而管理、决策和监督职能日益加强,会计逐步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

四、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所扮演的角色、工作重点和工作价值将发生巨大的变革。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会计工作的处理工具和手段。由于大量的会计核算工作实现自动化,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将从事中记账算账、事后报账转向事先预测、规划,事中控制、监督,事后分析、决策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其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人员不仅要承担企业内部管理员的职责,随着外部客户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增长,会计人员应及时向外传递会计信息,为供应商、债权人、投资者、政府管理部门等提供职业化的咨询服务。此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人员不再仅仅是客观地制造和反映会计信息,而且应使会计信息增值和创造更高的效能。会计人员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通过财务控制分析参与企业综合管理和提供专业决策。最后,目前会计人员所从事的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等常规的、结构化较强的工作,将由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系统完成,而会计人员将更多地从事那些非结构化的、非常规的会计业务以及完成对信息系统及其资源的评价工作。因此,未来的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管理和决策方面的知识,还应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对信息系统及其资源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 文献来源 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毕马威会计公司合伙人Bob.Elliort曾借用“第三次浪潮”一词来形象地预言:“盯引起的变革浪潮正在撞击着会计的海岸线,在20世纪70年代,它彻底冲击了工业界,80年代它又荡涤了服务业,而到了90年代,会计界将接受它的洗礼”。信息技术正对传统会计理论、实务、教育和管理产生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将引起传统会计的巨大变革。

 文献来源 美国新技术总汇联盟主席、“数字经济之父”唐。泰普斯科特在其所著的《数字经济蓝图-电子商务的勃兴》一书中认为:“信息技术的革新掀起新时代的数字革命,将彻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带领企业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 文献来源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的方案

一.中国石油企业会计信息化案例

中石油会计一级集中核算在架构上实现了很多方面的突破,实现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时化、精细化、全面化。中石油的这套系统,在这方面已经实现了一定的突破,既实现了集中,也有集中之下的分散。第一,中石油会计一级集中核算系统的建设成功得益于财政部领导的重视。相比较的话,我们子公司在推行的过程中,力度比较差一下。希望财政部做一个规定,中央企业的会计信息化要大步跟进。

第二,就是会计指数。现在有五个指标,应该再加进去发展能力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包括合同签约率和违约率、技术投资比例以及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加入这个指数之后,这些指标就会比较全面了。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理念性的指导,中石油“一个全面三个突出”,把理念贯穿在每一个实施的细节当中,并且达到了目标。除了系统本身,也使得管理很规范,其实有大量的管理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制度化、还有很多大量的制度建设,通过一个系统的实施,使得公司员工的观念得以改变。

二.讯雷鞋业会计信息化软件实施案例 因为财务系统是属于一个比较标准的系统,相关的报表均是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格式设定。在该部分的规划设计中,尽可能调动系统的资源,大量的数据调用、报表生成全部由系统自动完成,尽可能减少财务人员输入资料的数据量和时间,操作方面力求简单实用,让作业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核对原始资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另外根据工厂的需要也开发了相应的报表,尽可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三.青岛啤酒华南销售总部

1.根据虚拟入、出库单据生成采购发票、销售发票;根据包装物情况填制其他应收、应付单;

2.审核发货单;系统将自动生成销售出库单;

4.财务部月末根据销售发票汇总情况开具发票(真实发票)给客户;

5.财务部月末根据销售发票、发货单等单据生成凭证;并在总帐系统补入折扣、运费补贴凭证(送货无运费补贴);

储运部:审核销售出库单;

(3)退货;

撰稿:高洋

查找资料:王源,周兰兰,岳芳 整理资料:周晓,韩露

第三篇: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范文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

摘 要:由于其前期的理论没有能够成功地引导广大发中国家从贫穷走向富裕,发展经济学自20世纪70 年代末起,便受到严厉的批评,学科本身则面临生存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新制度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的渗透,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已经引起了发展经济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制度内生的经济发展理论已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种流行的观点。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以1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作为思想渊源的制度经济学,作为一个学派产生于19 世纪20 年代初。其产生之后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以凡勃伦、康芒斯和米切尔等为代表的旧制度经济学时期;20世纪30到40年代,以伯利、米恩斯和加尔布雷斯等为代表的从旧制度经济学向新制度经济学过渡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以科斯、诺斯和威廉姆森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时期。[1](p.3)而对发展经济学影响最大的是处于第三阶段的新制度经济学思想和分析方法。

本文将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介绍发展经济学的困境与制度分析的兴起,第二层次阐述制度分析引入后对发展经济学的改进,第三层次由制度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看发展经济学今后的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困境与制度分析方法的兴起

随着二战以后一批殖民地国家的独立,发展经济学应运而生。从其诞生之日起,发展经济学就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休戚相关,其对发展中国家现实的解释力和其政策主张的切实效果将直接决定该学科的发展命运。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结构主义从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刚性”出发,提出“资本化、计划化和工业化”“三位一体”的“国家控制教条”(拉尔语),政策推行的结果尽管使一些国家经历了初期的短暂增长,但最终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使陷入了农业停滞、工业萧条、寻租盛行、二元结构次级分化和经济发展乏力的恶果。

不仅如此,结构主义在以发展中国家特殊国情为基础,向理论宏观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其理论基础却依然置身于传统西方主流经济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将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作为参照来提出其思想和政策主张。一句话,没有将对发展中国家现实的研究贯彻到微观层面,结构主义最终造成了发展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的不协调,影响了其整体的一致性和完善性。理论建构和政策实践上的双重缺陷,最终使结构主义主导的发展经济学逐渐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在猛烈抨击结构主义中兴起的新古典主义,在制度既定、交易成本为零和完全信息的严格假定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与发达国家的人们一样会在理性的驱使下,对价格机制做出灵活的反应。发展中国家只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经济发展就会自动实现。既然“价格—市场”机制可以同时解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问题,那么独立的发展经济学就无存在的必要。在新古典主义“单一经济学”(哈伯勒语)主张的冲击下,发展经济学面临着“走向死亡”的危险。

事实上,正如尼古拉斯·阿尔迪托-巴莱塔所指出的,“过去经济学家之所以不能够充分解释经济增长,关键是第四个因素—制度—受到忽视。”[2](p.2)无论是结构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其共同缺陷是都忽视了制度对于经济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也未能看到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制度缺陷,这不仅损害了经济效率,而且也使持续的经济发展成为不可能。

早期已有些经济学者意识到了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如刘易斯在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中指出,技术进步是表层原因,而由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和专利制度等所激发的技术创新热情才是更为深层次的因素。他对二元结构的分析显著的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各方面的不均衡性。缪尔达尔讨论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循环累计因果效应,揭示了其制度根源,提出只有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才能摆脱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库兹涅茨对大量低收入国家的历史统计和罗斯托对“传统社会”的分析,也体现了政治结构、法律体系及社会文化整合等方面的特征,指出了制度缺陷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但是,在这些学者看来,制度是很难进行严格分析的范畴。他们只是描述、罗列了大量的现象,并没在制度研究方面形成体系。[3](p.362)激进主义学派的发展经济学者也注意到了制度因素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但他们更多的是从阶级的视角来分析的。

制度分析方法真正对发展经济学产生巨大影响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利用科斯和诺斯等人开创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以资源、技术和人的偏好来解释经济增长的传统经济思想提出了挑战,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新视角。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已经引起了发展经济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制度内生的经济发展理论已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种流行的观点。[

4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1、在方法论上

新制度经济学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对传统的发展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在对新制度经济学开山鼻祖科斯论文的详细考察中发现,“其研究方法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仅仅研究现实的经济现象,不仅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中出现的具体案例,而且模型的假定条件也要符合现实;二是注重以个案为基础的小样本研究,重视归纳,但不排除演绎;三是从边际上入手。” [5]诺斯也强调:“历史至关重要。……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一个社会的连续性与过去连接起来的。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过去只有在被视为一个制度演进的历程时才可以理解。”[6](P.2)这对后来运用新制度分析方法研究发展问题的学者产生了深远地影响。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等人对“运用启发式研究”的推崇即与科斯、诺斯一脉相承。他们期望“运用启发式研究来详细阐述选择—行动的情况以及这些情况内在的约束和刺激”,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特别是新古典理论“被过度概括模型的危险……(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对启发式研究如何在特定环境适时并安置可变物进行详细说明而得到避免。”在现实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制度分析可允许我们“穿透”社会事实而不是远离事实的分析模式来对发展问题予以说明。同时,通过“跨文化的启发式研究”得到大量的个案积累,也“应该产生对不同的社会和文明内在的行动倾向理解水平”。[2](pp.351-353)

事实上,不同国别发展绩效的差异,只用正式制度安排往往并不能做出有效的解释,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在许多情况下对发展绩效会有更大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个案研究方法的采用正是源于其对不同时空中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具有的较大异质性和特殊性的深刻洞见。新古典主义的约束条件根本不足以表达这诸多的复杂性。传统的发展经济学是在偏好既定的假定下将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意识形态等制度因素给排除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不仅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过度简单化倾向,而且还克服了其把经济理论置于抽象时空的历史虚无主义。

以赫希曼、缪尔达尔为代表的早期发展经济学家也曾就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过个案研究,但由于其主要是从总体上来把握有关变量,因而充其量只是一些粗糙的描述和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倡导方法论个人主义,认为“对社会单位的分析必须从具体成员的地位和行动开始”,“„社会‟、„人民‟、„企业‟或„政党‟不是再被认为是„一个像个人一样行动的集体‟”。[7](p.4)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等学者也明确指出,“采取这样的(启发式研究)方法时,我们不必设想人类经验的世界需要被概念化为诸如„国家‟和„社会‟、„市场‟和„经济集团‟或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类笼统的东西。我们可以取而代之地设想交换关系存在于所有社会之中,市场可以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行动情况中的角色既面临约束也面临机会,约束和机会的存在依靠各种结构的环境所组成的要素之中。”[2](p.351)对特定环境下个体行为的重视有可能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建立坚实的微观基础,克服结构主义微观基础建构不力的缺陷和新古典主义过于抽象的不足。

虽然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引入制度作为分析对象的前提下,基本保留了新古典主义方法的“内核”,具有与新古典主义一样的静态和比较静态的分析特征。但是,以诺斯和福格尔为代表的新经济史学派,则通过对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历史的考察,更具有动态特征。避免了新古典方法将静态方法用于分析发展这一动态问题的窘境。

2、在发展的决定因素上

反贫困首先始于对制约发展因素的探讨。所以对发展决定因素的求索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家依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罗斯托的“起飞理论”,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决定因素,形成了过分强调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唯资本论”。根据这种理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稀缺。纳克斯提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纳尔逊提出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则进一步展示了资本不足与发展停滞的恶性互动关系。

但“唯资本论”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即在发展中国家资本不足的同时,广泛地存在着资本低效配置和资本浪费现象。正如麦金农所指出的,“在所谓资本匮乏并且某些特定部门遭受供给瓶颈限制的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却是过剩的未充分利用的工厂和设备。”新制度经济学指出,“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作用。制度至关重要。”[2](p.122)这充分说明,资本不足不是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根本原因,而恰恰是欠发达的结果。阻碍发展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制度缺陷。不少落后国家寻租盛行,不仅使生产经营者在提高经济效率方面的动力消失,而且还导致整个经济的资源大量耗费于寻租活动,并且通过贿赂和宗派活动增加了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所有这些方面无疑大大削弱了国民经济的内在实力,并且使得发展经济急需的投资或者难以形成或者投资方向和结构受到严重扭曲。

在猛烈抨击“国家控制教条”中起家的新古典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政府失灵”,正是“看得见的脚”对“看不见的手”的践踏应该对糟糕的经济绩效负责。只要政府放弃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让经济系统“获得正确的价格”,市场机制会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静态的最优必将最终转化为有效率的动态经济发展。而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的科斯定理告诉我们:交易是市场的前提。在交易成本为正的现实世界里,没有适当的制度,任何有意义的市场经济都是不可能的。奥尔森也明确指出,兴盛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那些能够保障个人权利的制度。没有这些制度,也就没有人会积极地储蓄和投资。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则开门见山地指出: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因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的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3、在发展政策上

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结构刚性和资本短缺的结构主义的自然主张是,利用国家的力量扭曲资源价格进行资本积累,组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平衡或有选择的大规模投资,以期借此走出贫困陷阱。新古典主义则认为,只要政府“使一切自由化,使一切私有化,然后呆在一边”,经济就能自然地得到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制度系统。因为①制度通过确定明确的规则,增加了资源的可得性,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因而减少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市场更好的运行;②制度通过明确界定产权,使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鼓励了创新和企业家的出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③制度通过建立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则,扩大了人类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领域的选择机会,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的内涵。

特定制度的出现与否取决于对它的需求和供给。D·菲尼认为,“对制度安排变化的需求,其基本上起源于这样一种认识:既然现有安排无法获得潜在的利益,行为者认识到,改变现有安排,他们能够获得潜在的原有制度下所得不到的利益。”而“制度变化的供给,取决于政治秩序提供的新的安排的能力和意愿。”[2](p138)而弗农·拉坦则进一步阐明了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的互动关系:经济增长一方面产生潜在的增长利润,这是对制度变迁的需求方面;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促进了社会科学、组织行为等方面的知识进步,这构成了制度变迁的供给方面。两方面综合导致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发生。可见,拉坦式的制度变迁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鉴于制度的公共物品特性,林毅夫认为,如果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新制度安排的唯一来源的话,那么一个社会中制度安排的供给将少于社会最优。所以,由政府推行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必要的。但是公共选择理论和“诺斯悖论”却向我们昭示:政府一方面可能通过安排激励系统来刺激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统治者的偏好、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等因素而导致政府维持低效率的制度安排。有鉴于此,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促进发展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重于一切。而有效率制度安排的出现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共同作用,特别是对政府要施加严格的限制,即建立一个受限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破除了结构主义“政府万能”和新古典主义“市场万能”的幻想,为发展经济学的政策研究和取向提供了更为现实的视角。

总之,无论是在方法论上,还是从理论本身涵盖的内容来讲,新制度经济学都汲取了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诸多积极因素,并在自己的框架内进行了富有启发意义的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深化,充分反映了发展经济学微观实证化,内部各学派之间融合的发展潮流。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分析方法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的地位日高,可能是发展经济学真正的复兴之路。](p.41)

三、发展经济学中制度分析方法面临的挑战与今后的趋势

新制度经济学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对发展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让研究经济发展理论的学者们刮目相看的同时,其自身也因为尚处于成长阶段而又有诸多不足。不可否认,制度是一个涵盖面广、内容极为丰富复杂的范畴,对它的分析早已超越了主流经济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与之相适应,有关将制度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相结合的文献还显得驳杂和凌乱,不仅诸如制度、交易成本等一些核心概念尚无统一定义,而且缺乏一个公认的严谨逻辑体系,模型化也不够。在逻辑实证主义依然是检验经济理论必不可少的主流方法的现在,其主要概念的可计量性差,取得数据的困难,也严重阻碍了对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更为精确和深入地研究,妨碍了其在政策研究领域的定量运用。对发展经济学来说,将制度经济学整合进来还需进行大量的概念梳理、框架建构和模型化的工作。

同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抨击新古典是“无制度”分析的制度主义,其本身对制度的内生化也是不完全的。比如,张五常在充分利用交易成本分析契约安排的选择时,就把立法机构的法律实施水平视为当然;V·奥斯特罗姆等人也是将发展中国家的宪政体制作为外生变量来进行分析的。而且,市场本身也是一种制度。但新制度经济学并没有从理论上解释市场何以产生。科斯只是在市场存在的条件下研究了企业的起源;威廉姆森也是将“市场存在”的假定作为其分析的初始条件。20世纪80-90年代,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从计划到市场,迫切需要一个培育市场的理论作为指导,面对这一情况,制度分析至今没有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对于以上的问题,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做出了一些探索性的贡献。

另一个重大的挑战,正如V·奥斯特罗姆等所承认的,是“如何理解人类社会中秩序的本质和建立”。因为“它要求学者及有关职业人士选择使自己能够探索他人在不同的人类社会中所创造的制度安排格局。解决这个难题往往是我们陷入不正当的文化种族中心主义,……相对生活在欠发达社会中的人,生活在发达社会中的人易于表现出强烈的优越感,如果不是傲慢的话……”[2](pp.334-335)比如,在当今新制度经济学与发展经学融合较好的代表作《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中就表现得非常明显:钱堂冯实际上认为美国式的多元化民主制是最理想的政治制度;V·奥斯特罗姆等人也或多或少地认为,只有在西方式的政治制度、市场制度下,经济才能持续发展。对于今后的制度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结合而言,如果不能真正做到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出发,考察这些国家的经济与非经济的因素对制度安排的要求和影响,也必将行而不远。

20世纪80年代勃兴的新制度主义分析方法,已经对发展经济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正如阿罗所说,“新制度经济学运动”主要并不限于对经济学的传统问题给出答案。相反的,他还回答了新问题,即经济制度为什么以这种而不是那种方式出现;它与经济史相融合,带来了比传统理论更加犀利的“本原经济” 的分析。诺斯也说:“我们对制度的严肃研究还只是一个开端。这一研究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可能对所有这些问题永远不会有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我们可 参考文献:

[1] 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2] 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3]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4] 陈宗胜.发展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5] 周业安.关于当前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反思[J].经济研究,2001(7).[6]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7] 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第四篇:对会计学的感想

会计学的好处

《会计学》对我所学的专业电子商务的其他课程如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等有很大的作用与意义。众所周知,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实践早已证明:市场经济越发展,会计就越重要。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与企业有关的各个方面人员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相关部门的有关人员和社会公众等都非常有必要了解会计基本知识。所以会计学的基础知识为我的专业课程都打下了一个良好结实的基础。会计学的知识对我现在所学的课程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时候,其中有很多的知识点都有涉及到会计学中的内容。我记得在学习西方经济学不久,其中有讲到关于成本、费用等的知识,那时候关于成本的计算我还搞不清,刚开始还有点被搞糊涂了。现在,我学习了会计学的内容,书中对于成本等一些经济学概念都有详细的解释与说明,所以很多以前遗留下来的疑惑都得到了解释,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另外,我觉得学习会计学并不单单只是学习书中的知识,最主要的还是学习会计学的方法。我们现在学习的会计学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只是局限在书本当中,但如果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进行学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知识程度,自由控制学习的难度。

对我们今后的考研,《会计学》也很重要。因为专业,所以卓越。会计学作为一门实用性科学,是相当有针对性的学科。如果以后选择考研,会计是很好的一个选择,因为会计专业就业前景良好。我认为考研是一种提高本身价值的手段,因为现在有太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只是拿着大学本科文凭,那么你跟其他人就没有什么区别与优势,除非你自身的专业知识学的非常好,也把一些证书都考过了。所以通过考研,我们就比一般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多了一些资本去竞争,至少研究生的文凭比本科生的要高,或是本身的知识学的更好。假如选择会计作为今后考研的方向,那么现在学好《会计学》这门课程就至关重要。因为在考研的课程中,对《会计学》是有要求的,《会计学》作为一项必考课程要求考试。大家都知道考研的要求比较高,如果选择会计学,那么我们就要学好这门课程为自己打好基础,至少为自己为打开研究所的大门而努力。时间是不等人的,如果已经下定决心,那么就要早作打算,现在就要好好学习,不要只是因为要考试或是好成绩而去学习,而是真正为自己考虑。

至于对今后的创业,会计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从大的方向上说,商品的生产,导致了市场和市场竞争的出现,企业作为竞争的主体,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生存压力。从企业外部来说,企业不仅要适应市场需求,还要了解同行的基本信息,并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恰当的反应,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所有这些,靠的就是大量的经济信息,其中包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信息,有了这些信息企业才能进行各种决策。从内部来说,由于财务信息可以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所以企业也要靠财务信息来反映其生产经营。从小的方向上说,比如自己开个小公司或是开一家小店都会涉及资金的运转情况,那么自然也会有财务报表等会计报告需要看,那时候看不懂这些报表就说不过去了。要看懂财务报表就需要我们现在就好好学习会计学的知识,只有学好了这些,我们才能够以后自己进行财务上的管理。比如开一家便利超市,仅仅会记账是远远不够的,将会涉及到许多的会计问题,比如进货,销售,物流,雇人,损耗。。等等,要是不懂点会计,光靠从外面请人来做,自己一定不会放心的,指不定会被人骗呢。所以我们自己就要学会计,不一定要十分精通要学会所有关于会计的知识,取得例如注册会计师等的证书,而是要能够了解重要方面的知识,至少能够看懂财务报表,知道相关方面的内容。

一般人毕业以后就直接走上了就业道路,那么会计学对我们的就业又有什么作用与影响呢?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就业方面并不是很好。我记得比尔盖茨曾经讲过一句话:“二十一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就是无商可务。”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还是会优先考虑本专业的工作,但是就现在的就业形势上看,电子商业专业并不容乐观。虽然这

个专业是新兴的行业,但是就就业调查上看,电子商务的就业率比一般的专业都低。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其他相关的工作,比如会计工作。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会计行业相当热门,工作稳定,待遇也好。而且会计方面可以选择的工作也有很多,例如会计师、证券分析、还有银行从业等,并不是单一的选择。现在摆在我们面前就有这样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我们正在学习会计学。如果我们现在学好会计学,考出一些资格证书,那么就可以给自己创造了另一个机会。学到现在为止会计基础已经学了一半了,我已经报名参加明年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多拿到一张证书,就是为自己多找了一条出路。不管怎么说,学习会计是十分重要的,任何的设想都以拥有会计方面的知识为前提来考量。所以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好好练习,为自己以后的工作打好坚实基础,不要等到毕业是就已经失业了。

第五篇:企业价值评估的经济学和会计学模式

企业价值评估的经济学和会计学模式

在考虑时间因素和风险因素后,对自由现金流进行折现即可以计算出公司价值,这种 计算公司价值创造的方法非常流行,我们称之为企业价值评估的“经济学模式”。

而像每股收益及权益回报率,这些基于会计数字的传统评估指标,我们称之为企业价值评估的“会计学模式”,其所关注的是公司过去的经营业绩,而不是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其结果不能反映企业投资者所关心的利益点。

况且,现在大多数公司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不同的职能部门和经营单位有其自己的关注重点,例如:营销部门关心的是市场份额和销售增长率;生产部门关注的是产能利用率和停工期;财务部门关心的是营业收入及的净现金流量的增长;资产管理部门关注的则是投资回收周期、投资回报率和净现值;而高层管理者则更关心每股收益的增长;„„

事实上,不同的会计指标或者经济指标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管理当局需要对各种指标进行协调,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这个根本的财务目标。

EVA正是这样一个指标:我们将其用于企业绩效评估和薪酬规划中,把企业价值评估的经济模式和会计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可以帮助管理者们在股东最感兴趣的经营战略、管理者的管理活动以及员工行为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桥梁。

应用EVA指标,我们将能够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全过程进行有效地评估,这对完成公司终极目标——股东价值最大化非常重要。

本公司可为客户提供精确的EVA计算并量身定制以EVA为基础的绩效考核制度!若需深入了解与本文相关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0871-2980547,5138563,8089658,***

电邮:service@kmzrc.cn

下载会计学对经济学的影响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计学对经济学的影响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婚姻法对城市青年婚恋观影响的经济学探析(汇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婚姻法对城市青年婚恋观影响的经济学探析 作者:林彦含 蔡向阳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8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基本实现了小......

    对经济学的认识

    我对经济学的认识 作为一名大一的新生,我对经济学的认识尚为浅薄,不能做出比较精到的见解,下面我谈谈对经济学的一些初步的认识.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个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

    浅谈对经济学的认识

    浅谈对经济学的认识 十九世纪末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的马歇尔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事务的学问。直到今天,美国经济学家曼昆在他的《经济......

    我对会计学的认识

    我对会计学的认识 一、会计学学些什么?适合什么样的人学?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会计学是对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一种记录,管理者通过它可以了解企业的经济状况,税务局根据会计学帐......

    我对会计学的认识

    我对会计学的认识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会计学学些什么?适合什么样的人学?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关于会计学......

    张贤淼-福利经济学及其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第十一章 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 福利一直都是人类社会关心的基本问题,而个人需要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则构成了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关怀。自古典经济学创立的、以功利主......

    对经济学概论的认识

    对经济学概论的认识学号:@@@@@姓名:@@@@@ 摘要:学习了经济学概论,虽然还不能解释清楚文章开头的几个问题。却知道并了解经济学及其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不仅会帮我们从理论的高......

    对腐败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对腐败问题的经济学思考腐败问题已成为困扰全球的一个大问题。在中国腐败问题也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动摇政权基础、阻碍经济发展的一大公害。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腐败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