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浙江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4-6-14李庆禹
浙江省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2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38人。76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畲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蓝陈启说:“政府每年都给我发补贴,我只有更好地把畲族民歌唱下去,让更多的人来学、会唱,报效社会。”自2008年以来,浙江每年在春节前后开展服务传承人“八个一”活动,即对传承人进行一次走访慰问、发放一笔政府补贴、召开一次座谈会、组织一次体检、举办一次技艺展示、组织一次专题采访报道、落实一项传承传习措施、制订一年传习活动计划。全省各地深入进行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出台扶持代表性传承人政策,并研究制定对学艺者、继承者的助学奖学等激励措施,逐步建立起长效传承机制,推进非遗传承传播工作。
第二篇:2014代表性传承人自查报告
2014代表性传承人自查报告
我叫梁忠民、男、现年70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烟花爆竹制作技艺、架花烟花爆竹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和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洋县架花焰火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现将今年项目传承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自查和汇报如下:
一、传承补助经费下发使用情况:
今年的传承活动资助经费已于2014年 4月 20 日收到4000元,本传承经费除部份用于本人检查身体和医疗外、其余大部份用于本项目传承保护工作。主要用于项目的技艺培训活动、传承带徒工作和项目技艺的操作技能训练、创新、展演培训等传承活动工作。
二、2014年传承活动的开展情况汇报
20104年我在烟花爆竹制作技艺、架花焰火爆竹制作,燃放技艺的传承保护工作中、不断创新思路、拓展视野、改进方法、有效的开展了下列项目传承保护活动:
1、继续加强对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识教育,对项目的骨干性传承人,新带徒弟、掌握项目核心技艺人员先后两次组织培训,通过学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规规定、提高传承人对项目传承保护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及历史价值的认识、激发传承保护的积极性、克服保守思想和狭隘的门派观念、坚持“保护为主、传承发展”的方针,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决心把“烟花爆竹、架花焰火技艺”这一与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做安全,为满足市场文化需求做出贡献。
2、扩大传承保护队伍、有组织的对项目传承活动进行传承培训,今年我新带女儿梁芳芳、女婿李春荣为重点徒弟、利用项目传习所现有设施、工具、材料等、对杆架花焰火的核心技艺、制作安装、燃放等技术进行二个月的教学培训、二人均能熟练操作。使项目核心技艺得到牢固掌握和进展。为各场次展演都取得圆满成功。
3、利用高温停产期间,组织所有项目传承人36人集中进行传承培训和工艺制做、累计单人传习时间8天64小时、制作项目工艺造型260余件、为春节、元宵节燃放展演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4、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及社会单位庆典活动进行杆架焰火燃放展演,进行一步使架花烟火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既丰富了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又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丽丰彩、使这一遗产在保护传承中进一步发扬广大。今年只展演12场次,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在传承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一年的传承工作活动中,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巨大影响、焰火市场正在逐步萎缩、许多年轻人处于生活压力和个人经济利益考虑,对项目传承活动不太积极、致使项目传承后继乏人问题的出现。因此我建议政府相关文化部门从发展繁荣祖国文化产业的前景考虑、在项目传承发展中给以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四、下经费使用和传承活动计划: 下经费到位后、我计划继续配合上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保护和宣传、展演工作、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传习培训和展演发展上、继续收徒传艺、加强技艺培训操作。扩大市场展演宣传。使架花烟火爆竹技艺这一非遗项目得到广泛传播、发扬光大。
2014年12月11号
自查汇报人:梁忠民
第三篇:非遗传承汇报材料
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
——东关小学五猖会非遗传承基地验收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们学校作为区第八批非遗传承基地,内容是东关五猖庙会,五猖庙会是古镇东关最热闹的会市,曾一度享誉绍兴,特别是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关于“五猖会”的一段叙述,更是让东关的五猖会名扬四海。但是说实在的,那是近百年前的事了,即使是如今对于尚在世的耄耋老东关来说,那也只是听父辈说起而已,并没有亲眼目睹其盛况,所以,作为我们小学生,如果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承五猖庙会,那其实是不合实际,空泛飘渺的。
东关是我们的故乡,这个美丽古朴的千年古镇,隐藏着多少深沉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少可歌可泣的人文故事,多少古越水乡的风土人情。这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特色民间文化,是东关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所有东关人共同的文化之根。我们觉得如何留住、传承这些文化之根,才是我们学校五猖庙会非遗传承基地的应把握的核心,经我们多次研讨最终我们将传承的主题定为“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我们主要传承以“五猖庙会”为核心的东关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名人雅士、民间技艺等文化遗产,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实践活动之旅,引导东小学子追寻家乡的文化之根,了解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激扬学生知爱家乡、心系家乡的情感。
作为“非遗”传承基地,我们深感机会难得,责任重大。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我校“五猖会”非遗传承思路进一步清晰,工作进一步拓展,业已取得初步成效。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非遗传承氛围。
为让“非遗”更好地扎根我们东关小学,学校大张旗鼓地开展非遗传承宣传,利用标语、宣传窗、校园网站、校园广播和电视系统等多种宣传媒体,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的丰富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为使“非遗”传承基地工作有效开展,我校成立了 “五猖会”非遗传承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德育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中层干部任组员,努力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经常组织专题会议,使传承工作研究日常化。同时制定了详细的“非遗”传承工作计划,丰富载体,力创特色。我们提出三项工作举措:一是把它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特
色工作,列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力争成为一张东小的特色金名片。二是各处室密切配合,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三是加大投入,确保人员、经费到位,就这一年而言,我们总共投入五万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年庙会、非遗陈列室、五猖会莲花落小剧及其他各项非遗传承专题实践活动。
二、开辟阵地,组建队伍,夯实“非遗”传承基础。
1、建立活动阵地。学校投资五万,于2014年年初新建好一个“五猖庙会”非遗陈列室,内置东关的“五猖庙会”的有关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本校五猖庙会及东关历史文化探寻、传承活动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整个陈列室古朴清新,学校还开展了陈列室开放、参观活动,由五年级同学担任小导游,向老师同学们介绍陈列室及五猖会相关内容,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2、组建“非遗”传承辅导员队伍。
第一支是校外辅导员队伍。我们聘请老东关何仁山老师担任校非遗传承基地总顾问,何老师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戏剧创作群英奖、飞天奖获得者,散文集《最忆东关美》,表达着对老东关炽热的爱,小剧《五猖会》《早读》《徐文长造桥》等都极具浓浓的地方色彩,他经常来校做东关历史文化讲座,交流,为我校的五猖庙会非遗工作出谋划策。2013年底,东关街道举行了轰轰烈烈的东关民间人才大评比,评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民间人才共300多名,借此东风,在街道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聘请了十多位东关四星五星级民间人才担任东小“五猖庙会传承基
地校外辅导员”,2013年12月30日,东关小学“五猖会”非遗传承校外辅导员聘任会在东小会议室举行,来自东关本地的老一辈文人、民间文艺大师、民间手工艺人,东关民间人才和东小非遗传承社团的骨干师生
济济一堂,就如何更好地传承“东关五猖会”,让这朵非遗之花真正在东关绽放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各辅导员热心地表示今后会多到学校走走,将他们对东关本土文化的这份热爱,以及乡土艺术精髓毫无保留地传承给东小的下一代。
第二支是校内辅导员队伍,由校内对东关历史文化有浓厚兴趣和艺术底蕴的教师组成;第三支是学生传承队伍,我们招募3——5年级部分学生,组成了一支大30人左右稳定的“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的非遗传承社团,成立了“莲花落”、“舞狮”、“踩高跷”等各传承兴趣小组,并利用周四拓展课时间,在辅导员的精心辅导下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三、挖掘资源,创设载体,丰富非遗传承活动。1.五猖庙会盛大隆重
金蛇辞岁,骏马迎新,2013年12月30日,在东关小学的操场上,一千六百多名师生、社会人士共同见证了一场热闹非凡的盛会——“新年五猖庙会”。本次新年五猖庙会,由 “庙会开幕式”、“爱心图书义卖”以及“地方美食汇” 三部分组成,是一次东关民间文化的盛会,更是一次爱心涌动的盛会。
开幕式上,来自东关本土的四星级、五星级民间人才竞相展示了自己的乡土才艺,热情的舞狮,淳朴高亢的绍剧独唱,幽默风趣的秧歌板,嗨翻全场的滑稽莲花落„„精彩的表演掀起了现场一个又一个高潮,而东关小学学生表演的莲花落小剧《五猖会》更是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将本次新年庙会的主题瞬间点亮。
下午的“爱心图书义卖”以及“地方美食汇”是孩子们欢乐的海洋。义卖场上,各班纷纷亮出了温情的爱心宣传语,制作了精致的爱心箱„„全场人头攒动,激情高涨,气氛热烈,一个多小时的爱心义卖,募集到的爱心款额,都投入到了学校的“求是·蒲公英爱心基金”中,用于特殊学生及贫困生的援助,让他们同享一片蓝天。(2)民间传承特色鲜明
鲁迅笔下的《五猖会》虽着墨不多,但寥寥数语,却引
发人们对五猖盛会的无限遐想,为更好的传承这朵非遗之花,我们将何仁山老师的小剧《五猖会》排成莲花落《五猖会》,由学校非遗传承校内辅导员徐立峰、潘华锋两位专任老师负责,将这一经典的特色曲艺剧传承下去,影响一代又一代东小人。2013年我校的莲花落小剧《五猖会》,凭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一举夺得了绍兴市少儿曲艺大赛最高奖——小牡丹奖,今年,我校又将这一小剧,加入了新的元素,如舞狮、踩高跷、烛舞、大旗、秧歌板等东关五猖庙
会时期的典型艺术表演形
式,使其内容更为丰盈,舞台效果更显张力,参加了上虞区六一艺术汇演,赢得了在场评委、观众的一致好评。同时《五猖会》还多次搬上大舞台,赴绍兴、上虞、柯桥等地表演,走进社区,如担山村、马家桥村,义务地为当地老百姓表演,给老人们送去笑声与欢乐。11月22日我校《五猖会》小聚还将走进省流动大舞台,届时全省的百姓都将认识了解五猖会这朵东关的艺术奇葩。
同时,学校又在积极筹措,将地方特色曲艺——莲花落小剧作为我校艺术文化的特色项目传承下去,现在已策划、编排《少年竺可桢》、《徐文长造桥》等地方小剧,相信这项特色传承会在东小的土地上开出绚烂的花朵。
(3)家乡寻根如火如荼
家乡——东关,是生养我们的地方,她赋予我们生命,赋予我们灵性,赋予我们健康成长的青山绿水。我们成立了“毓菁学子家乡寻根”兴趣小组,开展最有效、最鲜活、最有力的家乡寻根之旅。
情醉女儿红:“移家只欲东关住,夜夜湖中看月生”,这是著名诗人陆游住东关古镇时,品饮东关特产女儿红酒后写下的著名诗句,表达了对东关的留恋和向往。古往今来,这似琼浆、如玉液的香醇女儿红,不知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山野村夫。如今“九九女儿红,酒浓情更浓”,东关的女儿红早已蜚声中外。学校家乡寻根小组的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讲解,了解女儿红酒制作的每一个的过程。同时孩子们还深入乡村,探访民间制酒的传统与风俗,上网搜索女儿红的故事,相关诗词。老师们还将地方课《女儿红》搬进课堂,和孩子们共同品味浓浓女儿红,并为家乡的女儿红撰写广告词。
这是我们寻根小组的同学参观女儿红酿酒公司
追寻失落的童谣
家乡的童谣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反映了家乡淳朴的民风民俗,每一首都洋溢着温情和向上的力量,充满了阳光般的气息,是家乡的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留住这朵家乡文化的奇葩,寻根组的同学们开展了 “追寻家乡失落的童谣”实践研究活动。孩子们询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走进乡间的角角落落,采访乡里的长辈,采撷一首首地道的家乡童谣,一句一句地记,一个音一个音地学,还别出心裁地把家乡的童谣与游戏相结合,听——清脆悦耳的乡音童谣在东小校园的上空飘荡;看——丰富多彩的童谣游戏,在同学们的精彩演绎在熠熠生辉!
传承玉雕技艺:
东关玉雕艺术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了,伴随着古老的生活风俗,世代相传,是东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小组以“玉雕技艺”为重点,让学生了解玉石文化、彭家玉雕历史、玉石审美与品鉴、制作方法等方面知识,由校内外辅导教师或玉石名家,采用课程或专题报告形式集中进行讲解传授。
开展参观考察类活动。以“彭家玉雕”为核心,采用实地走访形式,带领社团成员走进彭家堰村,通过参观考察彭家堰村的玉雕加工厂、上虞市收藏品市场、玉石商铺等地方,让传承社团成员了解玉石文化的传承经历,欣赏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在玉雕师手中升华成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之过程,感受玉雕技艺这一门古老的艺术给现代生活创造美的气
息。
开展故事收集类活动。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
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很多内容是人们口口相传,散落在人们中间的故事与传奇,因此传承“玉雕技艺”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收集和玉雕有关的故事、传说来丰富传承内涵。通过社团成员的走访、询问,收集到的东关玉雕文化在民间流传的历史传奇故事、玉雕艺人的拜师学艺经历、玉石商人走南闯北的风雨故事等,编撰成一套有关“玉雕”的故事集。
同时开展技艺传习类活动。我们特意准备了玉石的代替品蜡石作为练习材料,其质地软,形状却酷似玉石,便于学生进行雕琢感受。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收获了用蜡石雕刻的“平安扣”等一批相对较简单的“玉雕”成品和半成品;同时“非遗”传承社团编制了一本玉雕文化宣传手册,作为校本教材,在学生中间广泛地宣传玉雕文化,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活动小组。
探访悠悠古纤道:
东关段古纤道,位于萧曹运河上虞东关段,镇西桥至马家桥村石料中转码头,长220米。这段堤塘是先秦时期山阴古水道的堤塘,在东汉时期,又成为古鉴湖的堤塘,它比现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纤道的历史要悠久得多。堤岸条石板用开槽立柱固定,这个工艺在现存的古纤道中是独特的,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十分珍贵。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东关境内的古纤道被毁坏得相当严重。残存下来的古纤道也“性命堪忧”。针对现状“家乡寻根组”的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实地考察,撰写小课题、论文报告,并通过树广告牌,写建议书、奔走相告等方式,保护古纤道,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2014年东关段古纤道修葺一新,悠悠古纤道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家乡小导游成果丰硕
2013年年初,“最美是东关”小导游兴趣小组正式成立,在探寻家乡文化之根的同时,将家乡特有的的历史景点、民俗民风、贤人雅士等,拍成宣传片,向社会宣扬、推广,让银东关的声名远扬。一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上虞区小导游视频大赛中,《乡贤竺可桢故居》、《浓浓女儿情》、《最美桃花源》获一等奖;《悠悠古纤道》、《彭家堰玉雕》、《追寻家乡的童谣》获得二等奖,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担任了东关街道竺可桢故居的特聘小导游,迎接了来自各地的参观团体,向他们倾情介绍一代宗师,科学巨匠——竺可桢。
正是在这样有效、鲜活、有力的寻根之旅中,毓菁学子们了解了家乡“非遗”的丰富内涵,激发了知爱家乡、心系家乡的强烈情感,也树立起了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
(4)求是活动扎实生动
作为竺可桢母校,寻百年毓菁根,扬竺可桢“求是精神”,做“真善美”东小人,是我们永远的追求。我们以“求是”为核心精神,开辟了“行走求是之旅”的德育精品校本课程,在东小的六年时间里,围绕竺可桢开展六节综合实践课,在扎实生动的求是之旅中寻真、向善、扬美,让求是精神在心头扎根,并融会到日常学习、行为礼仪的方方面面。
第一课:求是开蒙:
由唱《竺可桢》、介绍学校“求是”德育精品课堂、朱砂启智、挂求是卡、颂《大同颂》、参观竺可桢故居等环节组成。引导孩子们在中华传统礼仪的感召下让学习做人、做事,同时初步了解乡贤竺可桢爷爷的求是精神内核,争做文明智慧的求是好少年。第二课:求是 识竺
以建队节为契机,开展“牵手宗师,点亮红领巾之梦”入队仪式,组织二年级的同学进行队知识及竺可桢相关内容考核,进一步认识了解竺可桢,考核通过光荣地加入少年先锋队。
第三课:求是说竺
在三年级开展“牵手大师竺可桢”故事大王比赛,以中队为基础,倾情演绎有关竺可桢的故事,从小队开始,层层比赛推选,评选出校“求是”故事大王,让“求是”精神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另外还有求是学竺,结合三八节、植树节、雷锋日一系列暖暖的节日,鼓励孩子们走进社区,做最美求是学子;求是导竺,培养五年级的竺可桢故居小导游,求是宣竺,通过绘画、书法、演讲,宣扬求是精神。
(5)校本课程初见雏形
我们正组织一批有底蕴、有热情的骨干教师,挖掘东关特有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名人雅士,创编以五猖庙会核心的东关历史传统文化校本教材——《最美是东关》,同时开设地方课程,让东小的孩子们留住东关最美的记忆,传承东关最淳朴的传统技艺。
“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特色乡土文化传承活动,自开展以来就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东小学子更是积极行动,饶有兴趣地探究、体验、发掘着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
缕缕乡情正在东小学子的心田弥漫、升腾„„
上虞区东关街道中心小学 任菊萍 2014.11.10
第四篇:记国家非遗代表性人物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昶
记国家非遗代表性人物红茶制作技
艺传承人王昶
大梦无痕
--记国家非遗代表性人物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昶
“天地之美,美在黄山;人生有梦,梦在徽州。”王昶,虽然是浙江人,却于两岁时随父母移民徽州,落户在祁门县凫峰乡李源村,成了“黄山人”。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王昶以振兴祁红为己任,做了一个极具意义的大梦和美梦。
凫峰乡位于美丽的新安江上游,两岸洲滩连绵,四季花果飘香,土地肥沃,气候温润,多产炒青,号称“屯绿之冠”,为我国极品名茶之一,是名符其实的茶乡。所以,王昶从小就投入了茶的怀抱。由于家里穷,又没人牵带,两岁时,他就陪着母亲去摘茶叶:早上,母亲背着他出门;晚上,母亲挑着一头是坐在竹篮里的他、另一头是茶叶回家。由于家庭经济拮据,为了减轻父母亲的负担,为了弟弟妹妹都能上学,只上了一年初中,王昶就主动放弃了继续上学的机会,回家挣工分,过早地走上了社会。由于年纪小,个子矮,大事干不了,他只好跟着父亲学做茶叶,象学徒工一样,从扫地开始学起。1982年,是王昶人生中第一个新的起点,也是命运的一个转折点,这年的3月份,他成了凫峰茶厂一名正式的职工。他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受到大家的好评,也深得厂长的赏识。凭着对茶叶的钟爱和一腔热情,仅仅工作了一年,王昶就从一个略知皮毛的学徒成长为技术骨干,从一个小小的工人提拔到班组长。1983年,王昶被选派到祁门茶厂学习红茶制
作技术,一学就是三年之久。对于一般人而言,只觉得三年时间太长,而在王昶心里,却是丝丝遗憾,觉得时间太短,学不到多少真功夫,充实不了自己。要不是厂长一再催促他回去担任制茶车间主任,加强力量,共撑危局,他定会赖上一年半载的。
在祁门茶厂学习期间,当年做手工茶的有十多位七、八级工的老师傅。手工场里的师傅制茶,时间从早上6点到晚上6点,中间除了吃早饭、中饭和中途休息,全都要站着双手动个不停达10个小时。茶叶的绒毛灰尘又很大,刺激眼睛和鼻子,是厂里最累的活,一般体质的人是难以干下地的。由于手工茶制作太苦、太累,在大锅饭的时代,没有人愿意去学徒。然而,王昶却像着了魔似的,一头扎进了手工场里,如饥似渴地虚心向老师傅们求教。他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特别是他对红茶的那份热情和钟爱,很快被当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祁门工夫红茶”行业标准主要起草者之一,祁门茶厂的技术副厂长陈季良看中,郑重的收他为关门弟子,从此,王昶就与红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个当年的祁红制作大师、红茶界的泰斗级人物的悉心培育和倾囊相授,他的红茶制作技术突飞猛进。学徒期间,师傅陈季良带着他共同对红茶初制技术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保持着祁红传统的品质风格,还提高了祁红产品的口感与色艳,当年就受到了国家质检部门的赞许和认同。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与实践,王昶深得陈季良老师红茶制作之精髓,掌握了祁门工夫红茶所有的制作要领。从初制的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每一个关键控制点他了然于胸。在传统工夫红茶制作技艺上最难的就是手工工艺,最精彩的也是手工工艺。手工工艺是比较精细复杂的程序,这是传统手工加工的特征。每一遍都有它的重要性,必须做到动作准确,筛网配备得合理,才能达到手工的目的。因此,对手筛的原理,手势的动作,筛分程序和筛网配备,必须有所了解。手工程序依次顺序大致可分初抖、分筛、打袋、捞筛、毛抖、毛撩、净抖、搓脚、风选、飘筛、机、手拣、补火、拼配、匀堆装箱等十六道工序,而十六道工序中最难掌握的就是手筛工序。
手筛工序分抖筛、园筛、飘筛。抖筛分手抖和吊抖(也称吊筛)两种,是一种抖动方式的筛分方法,故称为抖筛。茶叶在筛面受到筛体急速前后往复抖动的作用而跳动,细直的茶叶呈斜立或竖立通过筛孔落下,故又称直筛。将粗细不同的茶叶分开,抖筛用在不同的筛分程序上,因要求不同,工序的名称也不同。一般三次抖筛,茶叶才能抖匀。通常第一次抖称初抖,也叫抖毛茶;第二次抖称毛抖也称紧门;第三次抖称净抖,也称后紧门或套筛。
园筛通称手筛,也称平面筛,要求
筛体端平,两臂用力,一推一拉,使筛体作平面,回转方动,茶叶受回转力的作用,在筛面上横卧徐徐旋转,呈环形流动前进。流动的方向和茶叶旋转方向相同,短碎的茶叶穿过筛孔落下,较长的留在筛面。园筛在不同筛分程序,名称亦不相同,通常称为分筛、捞筛、撩筛、搓脚等。
飘筛又称顶筛,要求用手指及手腕的力量,将筛体顶起,筛体上下跳动,并不断地缓缓旋转,使茶叶平铺在筛面,随筛体作环形运动,同时亦随筛体上下跳跃,当筛体下落时,空气受到筛体的压力,部分空气便穿过筛底的筛孔向上移动而产生风,此时茶叶悬空,受到风力的作用,轻飘的茶叶被吹到上层,重实的茶叶在下层,靠近筛面,向下落时穿过筛孔落下,轻重茶叶就被分离开来了。
苦心求艺,千锤百炼。红茶生产从
每年的4月份开始,到12月份结束;手工茶制作时间是5月至7月。每年的手工茶是红茶总量的十分之一,在500担(5万斤)左右。日出而作,日落而憩。每天从早上6点钟吃早饭开始,到晚上6点结束,站立10个小时,双手要筛分等动个不停。当时一起学徒的只有三、四个人,有的人吃饭时,手拿不住筷子,脚站得浮肿,学得很累。所以许多学徒因为吃不了这个苦,或者体质不好,反应慢,学不会,半途而费。为了早日学会手工茶,年仅17岁的王昶多问师傅、多动脑子、多动手,经常压减中途休息时间,用差的茶叶,独自到一边去反复练习。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他在凫峰茶厂学过筛分,有一定实践的基础,很快就学会了用筛子。老师傅表扬他说,小王还不错,筛子一学就会了。很多人就筛分这一项要学很久才会。为了扎实基础,练就这身过硬的手上功夫,王昶举石锁、蹲马桩,不分昼夜地滚爬在手工场里。他的胳膊练粗了,脚盘练稳了。
祁门红茶一套手工筛技艺他更是掌握得淋漓尽致。在得到陈季良师傅的真传后,当年的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负责茶叶拼配的技术副厂长、如今的红茶界泰斗闵宣文老师,对他也是关爱备至,不但把茶叶的审评、拼配的秘诀传授给他,而且还教会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
“祁红”工夫之所以能美誉中外,久而不衰,屡获金牌。除了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与之灵巧的传统工艺密不可分。王昶也就是凭借他这手娴熟手工技艺和吃苦耐劳、虚心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这个17岁的少年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熟练掌握了祁门工夫红茶抖、撩、飘、撼筛等红茶制作的技艺要诀和审评、拼配等全部技艺。并与师傅陈季良、闵宣文共同参与制作了“祁红国礼”,参加1983年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出口优质商品的评选,获得了我国茶叶的第一枚金牌。1987年,虽然他已经学徒期满,离开了祁门茶厂,可在他两位师傅的邀
请下,他们再度合作,祁门红茶又一次获得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第26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金奖,赢得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安徽出口商品的第一枚国际金奖。1999年10月,江泽民访问英国,“祁红”被做为国事礼茶馈赠予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祁红国礼”,就出自闵宣文、王昶师徒之手。由于成绩突出,他们的班组被评为省级“优胜班组”,并由当时的省委卢荣景书记亲自颁奖;2007年,王昶亲手制作的“祁门工夫红茶”获第四届中国茶业博览会金奖。2012年获得中国(广州)国际茶博会全国名优茶金奖,其制作技艺连续4届获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祁门工夫红茶制作技艺”金奖。
1985年,王昶看准商机,开始独自倒腾茶叶,掘到了第一桶金。从此,茶叶生意越做越大,路也越走越宽。1988年4月,王昶独资创办了李源茶厂,自任厂长。按照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稳扎稳打,茶厂规模不断扩大。1995年,他投资58万元创办了“凫峰绿色食品开发公司”,之后又创办了“黄山市凫绿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在那“绿肥红瘦”的狂热年代,王昶在一边为自己的绿茶销售火爆而沾沾自喜的同时,又一边为祁红遭受前所未有的“冷落”所忧虑。于是,萌发了拯救祁红、振兴祁红的强烈愿望。他开始在自己小型加工厂里制作红茶,小打小闹,积累经验,锤练技术,为重振祁红雄风蓄积力量。
在创业的道路上,王昶没有小富即安,没有满足现状,没有裹足不前,总想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前进,不断地超越。2005年8月,王昶移师县城,先后累计投资3500万元,在城东工业园区买地建厂房,注册了“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走上了振兴祁红的创业之旅。
随着机制技术的推广,百年祁红传统制作技艺已濒临消亡。曾任祁门红茶
茶叶试验场和茶叶改良场场长、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当代茶圣吴觉农在祁门就职期间曾说过:“中国不能没有世界顶级的红茶”;王昶,中国祁红最年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创办茶厂那天起,就立志“要制作出最好的祁门红茶”,以告慰那些为祁红奉献的茶界前辈。2008年8月,他带领他的徒弟和公司的有关技术人员,在祁门红茶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全手工工序,研制出一种“祁红皇茶”的加工工艺,一举解决了目前祁门红茶生产过程中茶毫少、易断碎、茶末多、香气沉闷等弊端,并使祁门红茶产品附加值增长了四倍。研制出的祁红高端名茶,从而填补了祁门红茶无高端名优红茶的空白。
因此,他的公司很快就脱颖而出,不负众望,独秀于祁红之林!先后荣获了“全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荣誉称号,所生产的红绿茶以其优
良品质,被誉为黄山四大名茶之首,并荣膺“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名牌”荣誉。该公司所出品的祁门红茶“天之红”系列精品一经问世,就以其独有的“高香、醇味、美形、艳色”的品质特征,成为红茶中的经典,深受消费者亲睐,唯一获得“2012苏浙皖赣沪名牌产品50佳”荣誉的茶叶品牌。王昶同志也先后获得黄山市“百佳茶叶经纪人”、黄山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安徽省劳动模范”、“黄山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优秀企业家”、“安徽省青年星火带头人”、“安徽省创业带头人”、“全国创业之星”、和“全国科普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无需置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祁门工夫红茶技艺展示点”、“安徽省祁门红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农业大学祁门红茶实验站”、“黄山市祁门红茶农业专家大院”、“安徽省祁门红茶博物馆”等金字招牌能够落户在他的公司,也就是理所当然、名至实归之事了。
王昶,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一个平平淡淡的学徒;一个真真切切的创业者;一个名副其实的企业家。这个中国当代最年轻的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肩负着几代祁红茶人的重托,为使“祁红”的辉煌沿袭不衰,正在手把手地教习这厂里的职工,着手培养祁红制作技艺的接班人,在做着又一个更大、更美的梦……
第五篇:中国非遗项目面临传承危机
中国“非遗”项目面临传承危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达近87万项
我国从5年前引入“非遗”概念,短短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达近87万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约1400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遗”的有35项,是拥有世界级“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与保护名录上“非遗”数量“大跃进式”的增长速度相对应的,是非遗申报过程中的很多大跃进现象:有些地方只看重入选名录的社会影响,保护措施不落实,甚至把入选名录当做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为入选名录不惜投入重金、不遗余力、志在必得。而一旦入选,就以为功成名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未得到相应的保护,甚至被扔在一边。有的地方只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视作经济资源开发利用,忽视按照科学规律进行传承保护。一些地方将非遗过度进行商业化、功利化的“开发”、“利用”,弱化甚至异化了其文化内涵,最终导致非遗走样,甚至面目全非。
世易时移,非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大多已被时代淘汰,个个落得濒临绝境,再经不起任何折腾。目前许多地方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十分普遍,而这种只以申遗为目的的活动,不啻是一种潜在的破坏,或者已经在造成破坏。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的退出制度,已势在必行。
“一些地方政府把劲儿都使到申报前,一旦申遗成功,得到国家相关部门认定后,地方政府的政绩完成了,就又是庆祝会,又是文化节的,具体的保护工作却被扔到一边。这种做法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指出,重申报、轻保护,甚至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的现象,如今在全国普遍存在。许多地方申遗成功后,将其视为广告招牌,专注于挖掘“非遗”的含金量,而非保护。保护“非遗”,当然是好事,但费解的是,那么多优秀的“非遗”项目还未进入国家级名单,而目前名单中,也还存在着作伪、良莠不齐等现象。此外,不少“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危机。
[现象]
煎饼也“非遗”
近日,山东临沂市蒙阴县一家煎饼企业呼吁为煎饼申报“非遗”,希望有一天临沂煎饼能跻身国家级“非遗”名录。如果煎饼申报成功,那么盐水鸭、驴打滚等特色小吃也理应位列“非遗”名录。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首席顾问、民族考古学家宋兆麟表示,临沂煎饼“申遗”,让人想到了天津小吃。天津一下子报了三个,耳朵眼炸糕、大麻花和狗不理包子。这样报不行。中国的小吃太多了,我们能报几千个小吃吗?具有全国影响的八大菜系都没有申报,怎么可能批准煎饼呢?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但目前此类项目的申报整体混乱,已占到了申报总数的1/5,大有把“非遗”名录变成特色小吃大全的势头。
为申“非遗”每年浪费3亿元
每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的项目只占申报项目总数的零头,为申报所造成的浪费高达数亿元。各地方申报项目必须准备文本和宣传短片。有的省份不会做文本,就花钱请人帮忙。15分钟的电视片需花费1万至十几万元。加上人工成本等,一个项目申报,全国平均花销不会少于10万元。去年申报了3600多项,“都是没评就做了宣传片的,如果事先考虑清楚的话,可能1000项都不到。”成功申报的只占其中15%。也就是说,浪费金额多达3亿元。
有些小项目比如“牛郎织女传说”,很多地方都想上,但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收入目录。有的项目研究不够,稀里糊涂就申报了,有的省一个项目都未中选,浪费巨大。好多地方存在“多报就能多上”的心理。(琳琅)
[专家言论]
别让“非遗”泡沫泛滥
●民俗学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丙安:目前“非遗”保护中存在的“向钱看”问题令人担忧。现在有些地方的泼水节天天泼,来一拨泼一拨,这么干挣钱,还有什么文化保护的意义。比如,拿非遗打造这个,打造那个,现在张飞故里在争,赵云故里在争,孙悟空„故里‟也在争,孟姜女哭倒的长城还在争……这些做法让我们的“非遗”越来越受威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祁庆富:过节主要强调精神内涵,至于节日有什么经济效益那是附带来的。比如祭祖,不能说祭祖赚钱。我觉得现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物化”、“GDP化”都是很危险的倾向,要及早堵住,别让其泛滥。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一些地方的申报工作轰轰烈烈,具体保护工作却难以落到实处。这说明地方政府并不清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所在,也是缺乏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现在已有很多文化遗产进入国家保护名录,然而文化遗产一旦被发现、认定,就很容易陷入政绩化、产业化、同质化的怪圈。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多种怪现状,一是文化遗产申报与地方官员政绩挂钩的现象非常普遍。二是很多文化遗产被产业化,这其实也是一种“异化”。我们很多传统文化都是传统手工业性质,如果不按照原有的产业性质发展,而是作为文化资源去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样就变质了。比如皮影、剪纸等等,原本是手工制作,现在为了赚钱变成用机器制作。农耕时代的手工文明变成了工业时代的机器文明。三是文化遗产进入市场后,还会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失去自己的特色。(杨慧)
[新政]
中国“非遗”
将建立退出机制
新华社电 文化部日前下发通知明确,国家级“非遗”名录将建立警告、退出机制。
通知指出,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因保护不力或保护措施不当,导致项目存续状况恶化或出现严重问题的,一经查实,将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申报地区(单位)和项目保护单位提出警告和限期整改要求。因整改不力,该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状况仍未得到明显改善的,将取消项目保护单位资格,收回国家级代表性项目标牌。
退出制度的推出,无疑将为盲目、片面的申报热降温,可以引导各地将工作重点从申报转移到保护。要让申报者知道,只有首先把保护的实事做实、而且后续的保护措施确有保证之后,才可能有申报的底气,从而除去“申报热”中的泡沫,筑高入选的门槛。
另一方面,只有通过退出制度的倒逼,才能让入选名录成为保护的开始,促使各地在“非遗”入选后,只会有加倍的压力,从而更加致力于真正的保护。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退出机制,就没有真正的保护。
[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来源:深圳晚报 作者: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