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传承瓶颈 山东“非遗”进校园

时间:2019-05-15 07:1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破解传承瓶颈 山东“非遗”进校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破解传承瓶颈 山东“非遗”进校园》。

第一篇:破解传承瓶颈 山东“非遗”进校园

破解传承瓶颈 山东“非遗”进校园

作者:杜洁芳 | 中国民俗学网

“我请您吃: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什锦苏盘、熏鸡、白肚儿„„”12月23日上午10点,山东省济南市馆驿街小学二年级的马泰然照例领着全校各年级同学在学校操场上共同唱诵这段传统相声中的《报菜名》。位于济南市馆驿街西头的馆驿街小学是一所极其“袖珍”的学校,每天的课间操学校都会安排学生们做一段口部操,这是学习曲艺的基本功之一。

这种将民俗文化纳入小学课程的“非遗”传承方式在山东的多个小学广泛应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据介绍,目前山东省共有417所中小学将“非遗”纳入教学内容,并作为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传承危机是诱因

“年轻人不愿意学,绝活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寿宴说。2007年,王寿宴带着下发给省级传承人的一次性补贴,驱车赶到了海阳大秧歌传承人王发的家,没想到王发已经去世。“这笔钱直接成了传承人的抚恤金。”屡次遭遇如此无奈的场景使保护机构越发觉得“非遗”传承的步子应该加快,传承人技艺“无人可传”的尴尬局面应该尽早缓解。

山东琴书曲艺团的杨珀是最先走进校园寻找“戏苗子”的传承人之一。2003年,济南市馆驿街小学校长李延民主动联系她进学校辅导学生学习琴书,她欣然应允。连续7年,每周一节课,杨珀在孩子们身上找到了山东琴书的一丝希望。她说:“山东琴书这门曲艺找个徒弟很难,不仅需要唱腔好、乐器好,还要有俊丽的相貌,这些条件缺一不可。自从教孩子们后,我对这门艺术的传承有了信心。”

2008年,包括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馆驿街小学在内的9所中小学被命名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这些基地的小学课程改革中,增设了校本课程,抓住这一机会,在济南市的几所小学引进了“非遗”。“利用校本课程做‘非遗’教育再适合不过了,老师找到了生动的教材,学生们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非遗’也有了传承土壤。”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宗伟这样认为。

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学

山东省“非遗”进校园的做法不仅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还采取了举办展览展演、专题晚会等方式,将一些地方特色浓郁、学生喜闻乐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校园,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自2006年以来,山东省各大中小学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近2000次。

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是“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做得最深入的一个。步入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的南上山街小学的教学楼,民俗文化的氛围就会扑面而来。记者在教学楼每一层的走道里都能看到各班级的学生们亲手制作的不同种类的民间手工艺作品,荷包、风筝、布老虎、葫芦绘画作品„„都一一张贴、悬挂在图案精美的文化墙上。从2003年开始,该校每两年举办一次民俗文化节,让孩子们感受民俗文化。每周五下午学校都有学生必修的“非遗”课程。根据年级的高低,学校提供了23种民间工艺门类供选择。折纸、脸谱、刺绣、泥塑、折扇„„全校28个班几乎都有各自的民间手工艺门类。记者看到,南上山街小学的每一个班级的门上并不标明“某年级某班”,而是冠以民间手工艺的名字。如“折扇居”“布艺坊”“花剪子”“脸谱秀”等。如果班级内有学生想选择其他门类,还可以自愿参加学校的民俗社团。

“非遗”保护的“儿童观念”

多年从事民俗学研究的71岁的中央民族大学陶立璠教授,曾经为收集第一手资料跑了很多地方做田野调查,各地“非遗”保护的方法大同小异,而山东进校园的方式让他耳目一新。他说:“‘非遗’传承不是某项技艺的传承,而是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的传承。如果民俗文化的环境消失了,技艺的传承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山东的进校园恰恰为重建民俗文化环境搭建了一个实践平台。‘非遗’的传承环节离不开儿童,只有儿童参与进来,传承才有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呼吁‘非遗’保护树立‘儿童观念’。”

文章来源:文化传播网 2009-12-27

第二篇:非遗进校园讲话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锡伯族民间故事”进校园讲话稿

传承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今天非常高兴地看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锡伯族民间故事”走进校园。

锡伯族源于西伯利亚,经过大兴安岭、长白山,来到沈阳,又从沈阳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为清朝戍边。锡伯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善于骑射,民风集质朴淳厚、荒凉古野于一身。锡伯族人以“念说”的形式讲述民间故事,这是一种说唱弹相结合的一门民间艺术形式。然而,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弹唱”的形式已经消失,仅剩的“说”的形式也濒临失传。于是保护锡伯族民间故事,为故事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将优秀故事篇目引入校园,是焕发古老民间传说崭新生命力的最佳途径。

调查始末

2007年6月,沈阳市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按照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总体部署,于洪区迅速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的全区普查工作。在普查工作中,马三家街道东甸子村发现了一位83岁的锡伯族老人——何钧佑,他会讲多部锡伯族长篇民间故事,在十里八村很有名气。

这一发现引起了我们于洪区文化馆的高度重视,于是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经省、市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鉴定,何钧佑讲述的锡伯族民间故事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及学术价值的,并处于严重“濒危”状态。于是,于洪区政府采取了“先保护、后立项”的原则,投入资金30万元,聘请专家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工作者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实施保护计划,同时对故事讲述者本人的生活与健康状况采取可行的保护措施。

于洪区文化馆在辽宁大学民俗学教授江帆的指导下,分别于2008、2009、2010和2012年,先后组织四个由民俗学、人类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为成员的调查采录小组,进驻何钧佑老人所在的村子,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与手段,以专业的水准,与老人一家同吃同住,对何钧佑老人的故事展开了调查与采录。

目前文化关采录整理成册出版的故事有:《喜利妈妈西征英雄传奇》、《海尔堪大神传奇》、《黄柯大神传奇》、《勃合大神传奇》、《石刀石锥历险记》。

故事内容及特点

何钧佑讲述的锡伯族长篇故事是何钧佑家族在日常生活中世代传承下来的,是具有少数民族特征的民间口头文学。其故事是以锡伯族部落时代的生活场景和英雄传奇组成的,充分展现了锡伯族的民族特色,并且从侧面真实的反映了锡伯族无文字记载的历史。

以《喜利妈妈西征英雄传奇》为例:故事讲述的是锡伯族有深厚信仰根基的喜利妈妈的故事。喜利妈妈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到代父当将军带军队西征,打败三个围子,最后救出小孩回到本部落。通过一系列生动故事情节的描述,系统地展示了喜利妈妈传说的全貌,在故事中我们还能溯源许多锡伯族沿袭至今的习俗;此中,“慈势得本救母”、“黄月亮救嫂”、“鲜卑香”等西征英雄的故事展现了鲜卑时代锡伯族先民骁勇善战、向往自由的精神信仰。

何钧佑家族传承讲述的这些锡伯族故事,与我国其它地区流行的锡伯族民间故事有着很大的区别,目前在我国新疆等地流传的锡伯族民间故事,多以短篇叙事为主,且故事或是幻想色彩较强,或是反映晚近时代的生活故事。而何钧佑家中传承数代的锡伯族故事则带有明显的“史诗”性质,在艺术叙事中贯穿了锡伯族从其先民鲜卑人到拓跋珪时代的民族发展历史,折现着丰富的锡伯族先民时代古老社会的生活习俗、生活状况和风土人情。何钧佑在向人们讲述这些故事时,基本上保持当年祖父讲述这些故事时的原始风貌,故事里保留了大量的反映锡伯族先民时代的生存状态、族群的生活环境、资源状况、部落之间的征战、日常的生产、生活习俗、精神信仰等内容。

何钧佑的祖父当年是用锡伯语和汉语相夹杂的混合语讲给何钧佑听的,老人在讲述中保留了那些他并不解其意的词语,有很多是古鲜卑(须卜)语,老人对这些词语的原始保留,为今后学术界对锡伯族早期社会的历史做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佐证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何钧佑锡伯族民间故事项目现状

于洪区文化馆对“何钧佑锡伯族民间故事”这一优秀民间文学的发掘和保护工作,是在辽宁大学民俗学教授江帆的悉心指导下进行的。江帆教授的全程指导,确保了该项目保护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她对何钧佑及其故事进行的学术研究,极大地提高了这一项目的影响力。

何钧佑锡伯族民间故事于2008年5月被列入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4月被列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9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上、下两册);2010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经“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项目专家评审组评审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领导小组批准,《何钧佑锡伯族长篇口承叙事研究》正式立项为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2011子课题;2012年,“何钧佑锡伯族民间故事”成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史诗百部工程》试点项目;2012年11月,出版物《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获得沈阳市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结束语

今天,我们从何钧佑讲述的这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故事中,选取适宜学生阅读和理解的篇目,让孩子们一边进入那部落时代的历史画卷,一边领悟如何做一名正直勇敢的人,并能潜移默化地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信仰,这是一件一举多得,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文化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选择。留住传承,就是留住了历史,保存了文化的命脉。在如今西方的强势文化大举进入人们生活的时候,保护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行动,这体现着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向往,向往未来的生活不被单一的文化所吞噬,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此,我们当付出巨大的努力,保护好中华文化之源。

第三篇:非遗传承汇报材料

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

——东关小学五猖会非遗传承基地验收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们学校作为区第八批非遗传承基地,内容是东关五猖庙会,五猖庙会是古镇东关最热闹的会市,曾一度享誉绍兴,特别是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关于“五猖会”的一段叙述,更是让东关的五猖会名扬四海。但是说实在的,那是近百年前的事了,即使是如今对于尚在世的耄耋老东关来说,那也只是听父辈说起而已,并没有亲眼目睹其盛况,所以,作为我们小学生,如果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承五猖庙会,那其实是不合实际,空泛飘渺的。

东关是我们的故乡,这个美丽古朴的千年古镇,隐藏着多少深沉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少可歌可泣的人文故事,多少古越水乡的风土人情。这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特色民间文化,是东关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所有东关人共同的文化之根。我们觉得如何留住、传承这些文化之根,才是我们学校五猖庙会非遗传承基地的应把握的核心,经我们多次研讨最终我们将传承的主题定为“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我们主要传承以“五猖庙会”为核心的东关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名人雅士、民间技艺等文化遗产,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实践活动之旅,引导东小学子追寻家乡的文化之根,了解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激扬学生知爱家乡、心系家乡的情感。

作为“非遗”传承基地,我们深感机会难得,责任重大。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我校“五猖会”非遗传承思路进一步清晰,工作进一步拓展,业已取得初步成效。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非遗传承氛围。

为让“非遗”更好地扎根我们东关小学,学校大张旗鼓地开展非遗传承宣传,利用标语、宣传窗、校园网站、校园广播和电视系统等多种宣传媒体,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的丰富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为使“非遗”传承基地工作有效开展,我校成立了 “五猖会”非遗传承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德育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中层干部任组员,努力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经常组织专题会议,使传承工作研究日常化。同时制定了详细的“非遗”传承工作计划,丰富载体,力创特色。我们提出三项工作举措:一是把它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特

色工作,列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力争成为一张东小的特色金名片。二是各处室密切配合,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三是加大投入,确保人员、经费到位,就这一年而言,我们总共投入五万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年庙会、非遗陈列室、五猖会莲花落小剧及其他各项非遗传承专题实践活动。

二、开辟阵地,组建队伍,夯实“非遗”传承基础。

1、建立活动阵地。学校投资五万,于2014年年初新建好一个“五猖庙会”非遗陈列室,内置东关的“五猖庙会”的有关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本校五猖庙会及东关历史文化探寻、传承活动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整个陈列室古朴清新,学校还开展了陈列室开放、参观活动,由五年级同学担任小导游,向老师同学们介绍陈列室及五猖会相关内容,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2、组建“非遗”传承辅导员队伍。

第一支是校外辅导员队伍。我们聘请老东关何仁山老师担任校非遗传承基地总顾问,何老师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戏剧创作群英奖、飞天奖获得者,散文集《最忆东关美》,表达着对老东关炽热的爱,小剧《五猖会》《早读》《徐文长造桥》等都极具浓浓的地方色彩,他经常来校做东关历史文化讲座,交流,为我校的五猖庙会非遗工作出谋划策。2013年底,东关街道举行了轰轰烈烈的东关民间人才大评比,评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民间人才共300多名,借此东风,在街道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聘请了十多位东关四星五星级民间人才担任东小“五猖庙会传承基

地校外辅导员”,2013年12月30日,东关小学“五猖会”非遗传承校外辅导员聘任会在东小会议室举行,来自东关本地的老一辈文人、民间文艺大师、民间手工艺人,东关民间人才和东小非遗传承社团的骨干师生

济济一堂,就如何更好地传承“东关五猖会”,让这朵非遗之花真正在东关绽放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各辅导员热心地表示今后会多到学校走走,将他们对东关本土文化的这份热爱,以及乡土艺术精髓毫无保留地传承给东小的下一代。

第二支是校内辅导员队伍,由校内对东关历史文化有浓厚兴趣和艺术底蕴的教师组成;第三支是学生传承队伍,我们招募3——5年级部分学生,组成了一支大30人左右稳定的“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的非遗传承社团,成立了“莲花落”、“舞狮”、“踩高跷”等各传承兴趣小组,并利用周四拓展课时间,在辅导员的精心辅导下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三、挖掘资源,创设载体,丰富非遗传承活动。1.五猖庙会盛大隆重

金蛇辞岁,骏马迎新,2013年12月30日,在东关小学的操场上,一千六百多名师生、社会人士共同见证了一场热闹非凡的盛会——“新年五猖庙会”。本次新年五猖庙会,由 “庙会开幕式”、“爱心图书义卖”以及“地方美食汇” 三部分组成,是一次东关民间文化的盛会,更是一次爱心涌动的盛会。

开幕式上,来自东关本土的四星级、五星级民间人才竞相展示了自己的乡土才艺,热情的舞狮,淳朴高亢的绍剧独唱,幽默风趣的秧歌板,嗨翻全场的滑稽莲花落„„精彩的表演掀起了现场一个又一个高潮,而东关小学学生表演的莲花落小剧《五猖会》更是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将本次新年庙会的主题瞬间点亮。

下午的“爱心图书义卖”以及“地方美食汇”是孩子们欢乐的海洋。义卖场上,各班纷纷亮出了温情的爱心宣传语,制作了精致的爱心箱„„全场人头攒动,激情高涨,气氛热烈,一个多小时的爱心义卖,募集到的爱心款额,都投入到了学校的“求是·蒲公英爱心基金”中,用于特殊学生及贫困生的援助,让他们同享一片蓝天。(2)民间传承特色鲜明

鲁迅笔下的《五猖会》虽着墨不多,但寥寥数语,却引

发人们对五猖盛会的无限遐想,为更好的传承这朵非遗之花,我们将何仁山老师的小剧《五猖会》排成莲花落《五猖会》,由学校非遗传承校内辅导员徐立峰、潘华锋两位专任老师负责,将这一经典的特色曲艺剧传承下去,影响一代又一代东小人。2013年我校的莲花落小剧《五猖会》,凭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一举夺得了绍兴市少儿曲艺大赛最高奖——小牡丹奖,今年,我校又将这一小剧,加入了新的元素,如舞狮、踩高跷、烛舞、大旗、秧歌板等东关五猖庙

会时期的典型艺术表演形

式,使其内容更为丰盈,舞台效果更显张力,参加了上虞区六一艺术汇演,赢得了在场评委、观众的一致好评。同时《五猖会》还多次搬上大舞台,赴绍兴、上虞、柯桥等地表演,走进社区,如担山村、马家桥村,义务地为当地老百姓表演,给老人们送去笑声与欢乐。11月22日我校《五猖会》小聚还将走进省流动大舞台,届时全省的百姓都将认识了解五猖会这朵东关的艺术奇葩。

同时,学校又在积极筹措,将地方特色曲艺——莲花落小剧作为我校艺术文化的特色项目传承下去,现在已策划、编排《少年竺可桢》、《徐文长造桥》等地方小剧,相信这项特色传承会在东小的土地上开出绚烂的花朵。

(3)家乡寻根如火如荼

家乡——东关,是生养我们的地方,她赋予我们生命,赋予我们灵性,赋予我们健康成长的青山绿水。我们成立了“毓菁学子家乡寻根”兴趣小组,开展最有效、最鲜活、最有力的家乡寻根之旅。

情醉女儿红:“移家只欲东关住,夜夜湖中看月生”,这是著名诗人陆游住东关古镇时,品饮东关特产女儿红酒后写下的著名诗句,表达了对东关的留恋和向往。古往今来,这似琼浆、如玉液的香醇女儿红,不知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山野村夫。如今“九九女儿红,酒浓情更浓”,东关的女儿红早已蜚声中外。学校家乡寻根小组的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讲解,了解女儿红酒制作的每一个的过程。同时孩子们还深入乡村,探访民间制酒的传统与风俗,上网搜索女儿红的故事,相关诗词。老师们还将地方课《女儿红》搬进课堂,和孩子们共同品味浓浓女儿红,并为家乡的女儿红撰写广告词。

这是我们寻根小组的同学参观女儿红酿酒公司

追寻失落的童谣

家乡的童谣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反映了家乡淳朴的民风民俗,每一首都洋溢着温情和向上的力量,充满了阳光般的气息,是家乡的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留住这朵家乡文化的奇葩,寻根组的同学们开展了 “追寻家乡失落的童谣”实践研究活动。孩子们询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走进乡间的角角落落,采访乡里的长辈,采撷一首首地道的家乡童谣,一句一句地记,一个音一个音地学,还别出心裁地把家乡的童谣与游戏相结合,听——清脆悦耳的乡音童谣在东小校园的上空飘荡;看——丰富多彩的童谣游戏,在同学们的精彩演绎在熠熠生辉!

传承玉雕技艺:

东关玉雕艺术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了,伴随着古老的生活风俗,世代相传,是东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小组以“玉雕技艺”为重点,让学生了解玉石文化、彭家玉雕历史、玉石审美与品鉴、制作方法等方面知识,由校内外辅导教师或玉石名家,采用课程或专题报告形式集中进行讲解传授。

开展参观考察类活动。以“彭家玉雕”为核心,采用实地走访形式,带领社团成员走进彭家堰村,通过参观考察彭家堰村的玉雕加工厂、上虞市收藏品市场、玉石商铺等地方,让传承社团成员了解玉石文化的传承经历,欣赏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在玉雕师手中升华成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之过程,感受玉雕技艺这一门古老的艺术给现代生活创造美的气

息。

开展故事收集类活动。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

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很多内容是人们口口相传,散落在人们中间的故事与传奇,因此传承“玉雕技艺”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收集和玉雕有关的故事、传说来丰富传承内涵。通过社团成员的走访、询问,收集到的东关玉雕文化在民间流传的历史传奇故事、玉雕艺人的拜师学艺经历、玉石商人走南闯北的风雨故事等,编撰成一套有关“玉雕”的故事集。

同时开展技艺传习类活动。我们特意准备了玉石的代替品蜡石作为练习材料,其质地软,形状却酷似玉石,便于学生进行雕琢感受。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收获了用蜡石雕刻的“平安扣”等一批相对较简单的“玉雕”成品和半成品;同时“非遗”传承社团编制了一本玉雕文化宣传手册,作为校本教材,在学生中间广泛地宣传玉雕文化,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活动小组。

探访悠悠古纤道:

东关段古纤道,位于萧曹运河上虞东关段,镇西桥至马家桥村石料中转码头,长220米。这段堤塘是先秦时期山阴古水道的堤塘,在东汉时期,又成为古鉴湖的堤塘,它比现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纤道的历史要悠久得多。堤岸条石板用开槽立柱固定,这个工艺在现存的古纤道中是独特的,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十分珍贵。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东关境内的古纤道被毁坏得相当严重。残存下来的古纤道也“性命堪忧”。针对现状“家乡寻根组”的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实地考察,撰写小课题、论文报告,并通过树广告牌,写建议书、奔走相告等方式,保护古纤道,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2014年东关段古纤道修葺一新,悠悠古纤道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家乡小导游成果丰硕

2013年年初,“最美是东关”小导游兴趣小组正式成立,在探寻家乡文化之根的同时,将家乡特有的的历史景点、民俗民风、贤人雅士等,拍成宣传片,向社会宣扬、推广,让银东关的声名远扬。一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上虞区小导游视频大赛中,《乡贤竺可桢故居》、《浓浓女儿情》、《最美桃花源》获一等奖;《悠悠古纤道》、《彭家堰玉雕》、《追寻家乡的童谣》获得二等奖,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担任了东关街道竺可桢故居的特聘小导游,迎接了来自各地的参观团体,向他们倾情介绍一代宗师,科学巨匠——竺可桢。

正是在这样有效、鲜活、有力的寻根之旅中,毓菁学子们了解了家乡“非遗”的丰富内涵,激发了知爱家乡、心系家乡的强烈情感,也树立起了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

(4)求是活动扎实生动

作为竺可桢母校,寻百年毓菁根,扬竺可桢“求是精神”,做“真善美”东小人,是我们永远的追求。我们以“求是”为核心精神,开辟了“行走求是之旅”的德育精品校本课程,在东小的六年时间里,围绕竺可桢开展六节综合实践课,在扎实生动的求是之旅中寻真、向善、扬美,让求是精神在心头扎根,并融会到日常学习、行为礼仪的方方面面。

第一课:求是开蒙:

由唱《竺可桢》、介绍学校“求是”德育精品课堂、朱砂启智、挂求是卡、颂《大同颂》、参观竺可桢故居等环节组成。引导孩子们在中华传统礼仪的感召下让学习做人、做事,同时初步了解乡贤竺可桢爷爷的求是精神内核,争做文明智慧的求是好少年。第二课:求是 识竺

以建队节为契机,开展“牵手宗师,点亮红领巾之梦”入队仪式,组织二年级的同学进行队知识及竺可桢相关内容考核,进一步认识了解竺可桢,考核通过光荣地加入少年先锋队。

第三课:求是说竺

在三年级开展“牵手大师竺可桢”故事大王比赛,以中队为基础,倾情演绎有关竺可桢的故事,从小队开始,层层比赛推选,评选出校“求是”故事大王,让“求是”精神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另外还有求是学竺,结合三八节、植树节、雷锋日一系列暖暖的节日,鼓励孩子们走进社区,做最美求是学子;求是导竺,培养五年级的竺可桢故居小导游,求是宣竺,通过绘画、书法、演讲,宣扬求是精神。

(5)校本课程初见雏形

我们正组织一批有底蕴、有热情的骨干教师,挖掘东关特有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名人雅士,创编以五猖庙会核心的东关历史传统文化校本教材——《最美是东关》,同时开设地方课程,让东小的孩子们留住东关最美的记忆,传承东关最淳朴的传统技艺。

“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特色乡土文化传承活动,自开展以来就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东小学子更是积极行动,饶有兴趣地探究、体验、发掘着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

缕缕乡情正在东小学子的心田弥漫、升腾„„

上虞区东关街道中心小学 任菊萍 2014.11.10

第四篇:传承非遗 成就梦想

传承非遗 成就梦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下午好!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看到过这么两则消息。2005年7月,一件“鬼谷下山”的元青花罐拍出了2.3亿元的天价;2010年11月,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被买家以约合5.5亿元拍下。

朋友们,由此可见,如果用单位能耗来换算的话,我们的瓷器生产是多么的低碳和高回报。而我们龙泉窑就是中国历史上烧制时间最长、窑业规模最大、产品质量最高、外销数量最多的历史名窑。

说起来,来自毛主席故乡的我与龙泉颇有缘分,我的一位导师就是龙泉人,从他那里我耳濡目染了龙泉人踏实勤劳的气质。当2009年我来龙泉做研究生毕业创作时,这片土地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诗画江南最高峰,烟雨瓯江第一城”,龙泉的山水美不胜收;“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龙泉的文化丰厚富饶。难怪古陶瓷泰斗陈万里先生会发出“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的感叹,也难怪武侠文豪金庸先生会在龙泉流连忘返……

而现在,更令人欣慰的是龙泉政府和人民对待这些财富的态度。“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背靠浙大、联姻高校、发展龙泉”的战略举措,让人深感振奋。龙泉政府还特别设立青瓷艺术终身成就奖,免费为获奖艺人做广告宣传、发津贴、指定保健医生、列席两会等。其他陶瓷产区的大师获悉后说:“若政府如此关心,我们做死都愿意!” “我们做死都愿意!”这话道出了一个外地陶瓷大师对龙泉这片热土的向往。而作为一个龙泉人,作为一个龙泉青瓷人,有谁不是立足于脚下的土地,终身孜孜以求的呢?

回顾龙泉青瓷的传承之路,许多青瓷工作者秉承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总让我们感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一个学徒起步,听着党的故事长大,几十年来与泥釉作伴同窑火为伍,在时光的寂寂流转中默默钻研,终于成就了今天的辉煌。他们就是以徐朝兴、毛正聪、夏侯文、张绍斌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大师。今天,他们的作品有的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有的陈列在中南海紫光阁、有的成为国礼走出国门,他们常说:“是党和新中国给了我们荣誉与辉煌。”

有这样一个团队,为了能克服语言障碍,正确解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材料;为了能更好的制作青瓷申遗形象宣传片,给评审组织留下好印象,他们耗时近两年,不分昼夜。三上北京、三上杭州、五赴金华„„积累的车票就有厚厚一打,收集的资料可以堆满一屋子,许多成员都熬出了黑眼圈,甚至有成员因此病倒,但再艰巨的任务都没有把他们压倒,因为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他们,那就是党和人民对他们的殷切寄托!他们就是龙泉申遗工作组。2009年9月30日,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申遗成功,成为全球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为了这一天,他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值了!

正是这样的青瓷工作者造就了龙泉青瓷历久弥新的美;也正是龙泉青瓷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并孕育出了一个个传奇,关于中国青瓷的美丽传奇!今天的龙泉,政通人和气象新,可以说,所有喜爱这片热土,渴望在这里做出奉献,实现梦想的人都会选择留下,而我也会选择留下。

看呐:“青瓷宝剑苑、青瓷博物馆、大师园、国际陶艺村,一张青瓷文化产业之网正悄然织开……”

看呐:“中国意境青瓷展在法国巴黎熠熠生辉,一瓷一剑一水一人家的龙泉为世博会添光加彩„„”

而我,一个湖南人,在大学毕业之后,毅然选择了龙泉,选择为龙泉青瓷技艺的传承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选择在龙泉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挥洒我青春的热血,成就我人生的梦想。“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各位奉献在政府和企业一线的引领者和奉献者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让我们用辛勤的工作换来龙泉更美好的明天;让我们用不懈的奋斗,书写龙泉明天的辉煌!我们的未来会因龙泉而多彩,龙泉的明天将因们而灿烂!

谢谢大家!

龙泉中职校:王成武

2011年5月6日

第五篇:传承非遗,守望精神家园新闻稿

传承非遗,守望精神家园

10月25日下午,济南市群众艺术馆工作人员及非遗传承人来到了槐荫区三教堂小学,向学校师生们表演和展示了“济南面塑”、“济南剪纸”、“双全糖画”、“和圣文刀”、“社火脸谱”等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饕餮盛宴。

非遗文化进校园,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开阔了学校师生的艺术视野,提升了学生们的艺术修养。群众艺术馆的工作人员向同学们普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在非遗传承人叔叔阿姨的讲解下同学们知道了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要性,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非遗、认识非遗、宣传非遗、珍爱非遗。

学校是非遗文化传承的沃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是我们新时代共同的责任。我们将携手并肩,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开设特色校园文化、构建文明学校,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槐荫区三教堂小学 2018.10.25

下载破解传承瓶颈 山东“非遗”进校园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破解传承瓶颈 山东“非遗”进校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慈非遗传承工作总结(合集)

    金慈实验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校”创建工作总结 民族民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民......

    浅谈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刘建华 “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入现代社会,......

    中国非遗项目面临传承危机

    中国“非遗”项目面临传承危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达近87万项 我国从5年前引入“非遗”概念,短短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达近87万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

    非遗进校园现状与思考(精选五篇)

    “非遗进校园”的现状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 “非遗进校园”活动,是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载体,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我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把深入......

    浙江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浙江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4-6-14李庆禹 浙江省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2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38人。76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畲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

    丹江二小2015年“非遗”传承工作总结

    丹江二小201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 承 活 动 工 作 总 结 丹江二小非遗传承基地负责人:淳海军 在县文广局领导的关心与重视,以及学校领导的支持和传承人、学校师生的共同努......

    传承非遗文化 传递根亲意识

    传承非遗文化传递根亲意识 ——陕西省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简介 渭南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

    非遗工作汇报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间文艺,保护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堰桥实验小学在2012年成立了“无锡民间文艺校园实践基地”,并聘请中国泥人博物馆研究员高级工艺美术师徐存才、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