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建议

时间:2019-05-12 12:5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策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策建议》。

第一篇:政策建议

政策建议:

1.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控制房地产的空置量,促使空置房地产的消化,切实降低房地产税费,完善房地产市场法规,完善住房补贴制度,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和贷款发放力度

2.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加强住房公积金归集工作,大力发展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简化手续,取消不合理收费,改进服务,方便职工贷款。3.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 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各地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住房建设计划和住房用地年度供应计划。

4.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大专项整治和清理力度,严格依法查处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并限制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新购置土地。要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

5.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各地要尽快编制和公布住房的建设规划,明确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数量和比例。推出鼓励中小户型和限制超大户型和别墅豪宅的财税政策

6.完善房地产融资渠道,引导房地产企业开展多元化产品服务

第二篇:固定资产投资政策建议

【摘要】扩大投资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经济率先回升向好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近期社会各界针对继续扩大投资的做法提出了很多的质疑。本文对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认为无论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还是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我国都将保持一个较高的投资增速。同时,笔者也看到,当前投资增长率处于历史高位,过度投资、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地方政府投资风险加剧。因而,本文认为,未来投资政策要由总量调控向结构调整转变,坚持有保有压的原则,同时要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风险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风险的监管。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形势;政策建议

2009年以来,我国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2010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巩固了回升向好的良好势头,GDP增速达到10.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较好。但是,随着近期通胀预期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的增大,社会各界对日益膨胀的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给予了广泛关注,周其仁、郎咸平、谢国忠等一批经济学家明确提出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应为抑制通货膨胀,央行也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改变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国际经济复苏缓慢,美国进一步提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经济增速从三季度开始也在逐步回落,因此,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分析和判断当前的投资形势与政策,对于明年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投资增长的主要特点

2009年以来,国家把增加投资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领域的投资。在政府投资的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2009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48万亿元,同比增长30.1%;2010年前三季度稍有回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59万亿亿元,同比增长24.5%。具体分析,09年以来,我国投资增长具有以下特点:

1.投资增速处于1993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有两个时期:一是1992-1994年间,年平均增速达到38.7%,特别是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50.6%的历史最高水平;二是2003-2010年这段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上都在25%以上(见图1),而这一期间的04-07年的投资增速在当时都是属于过快增长的,当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但是在这一时期的后段,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特别是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30.1%,达到1993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而从2010年1-9月份的最新数据来看,尽管增速稍有回落,只有24.5%,但这一增速仍处于2003-2010年这段时期的高位水平。

2.各类投资齐头并进。分产业看,2009年第一产业投资3373亿元,比上年增长49.9%,第二产业投资82277亿元,增长26.8%,第三产业投资108489亿元,增长33.0%;分城乡看,城镇投资增长30.5%,农村投资增长27.5%;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23.0%,中部地区增长35.8%,西部地区增长38.1%,东北地区增长26.8%。同时,2010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民间投资也在加快增长,去年一度被许多学者批评的“国进民退”现象有所缓和,2010年1-9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6.86万亿元,增长19.5%,民间投资9.72万亿元,增长28.4%,民间投资一改去年萎靡不振的状况,并且增速领先于国有投资,反映出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有明显提高。

3.房地产投资比重较大,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全国楼市普遍升温,各地加快了对房地产行业的投资。09年,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4139亿元,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就达到43065亿元,占比22.2%。而2010年1-9月份,房地产投资达到3.35万亿,呈继续加快增长的态势,增速高达33.8%,远高于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8%的增长水平。当前,尽管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然而,从各地统计情况来看,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房地产投资仍然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多的行业。

二、对当前我国投资形势的基本评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确实进入了一个全面快速增长的时期,是1993年以来的又一个投资高峰。在巩固了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之后,随着近期通胀预期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的加大,社会各界对日益膨胀的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给予了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对各地争相上马的各类投资项目提出了强烈批评,对继续实行刺激性投资政策提出质疑。然而,当前欧债危机进一步加剧,国内资本市场不断下跌。因而,笔者认为,虽然当前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增长方式等都存在诸多问题,但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当前快速增长的投资形势仍然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刺激性政策退出的时机仍不成熟。

(一)当前投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本适应

1.当前投资是应对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必然选择。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需求大幅下降,经济增速陡然下滑,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做出包括加大投资在内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成功遏制了经济过快下滑的态势,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进入2010年后,尽管我国巩固了经济回升向好的良好势头,但是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经济社会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从国际上看,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特别是最近欧债危机进一步爆发,使得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加大,因此,我国出口恢复将更加缓慢,2010年经济增长仍将主要依靠内需拉动。而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完善的条件下,居民消费短期内难以大幅增长。而且,2009年一揽子刺激消费政策的边际效应不断减弱,大量消费需求在2009年已经释放。同时,近期股市持续大幅下跌造成股民大面积的亏损,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的消费意愿。因此,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作为政府能够控制的最有力的政策变量,将继续为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2.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角度来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具有较大的潜力。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2010年要在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导向下,产业结构必然发生相应变化,以新能源、新材料、低碳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兴战略产业将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我国的城市化率只有4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85%的水平,也低于50%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必将形成巨大投资需求。

(二)当前投资存在诸多突出问题

1.过度投资是当前投资活动中的首要问题。从增速看,若考虑物价因素,当前的实际投资增长率已经超过1993年的水平。1993年投资的名义增长率是50.6%,但是,由于当时物价上涨幅度很高,同期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涨幅达到26.6%,因此若扣除当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因素的影响,则实际增长率只有24%。而2009年投资名义增长率虽只有30.1%,但由于物价水平较低,09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2.4%,因此,2009年投资实际增长率为32.5%,高于1993年投资的实际增长水平。另外,从各地争相上马的各类项目来看,过度投资问题就更为明显。在这一轮投资热潮中,各地仍热衷于铺新摊子、上大项目,这一点与过去相比没有根本的改善,甚至还有所恶化。财经评论家叶檀指出,当前各地都在搞投资大跃进,特别是湖北省计划五年内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平均每年新增2万多亿,几乎占到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3。再次,过度投资已经导致部分行业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当前,不仅以钢铁、多晶硅、氧化铝等为代表的中上游制造业产能过剩现象明显,以部分机械制造行业为代表的中、下游制造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更值得关注的是,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行业也开始出现了类似于产能过剩的问题;此外,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重复建设,无序上马问题也不容乐观。因而,国务院最近不得不以最坚定的决心“铁腕”淘汰落后产能。

2.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低下是当前投资活动中的根本问题。首先,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危机后的一段时期,国有及国有控股性质的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达到42.5%,这一比重高于过去几年同期数据。当前尽管民间投资有所回暖,但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格局仍没有改变,“国进民退”现象仍然严重。以民营资本投资最为活跃的浙江省为例,一季度,浙江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31.6%,而民间投资仅增长10.4%。由于国企在4万亿政府投资、银行信贷和产业振兴规划中的机会优势,加上地方政府对央企、国企的青睐,以及各种政府融资平台对民营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当前,在诸如房地产等领域出现了“央企淘汰国企、国企淘汰民企、大企业淘汰小企业”的“国进民退”现象。其次,投资分布结构不合理,资金更多地投向泡沫化严重的房地产领域(见表1)。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高到43065亿元(还不包括违规、变相进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占当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2.2%,远高于第一产业的投资额,几乎接近第二产业中制造业的投资比重。今年1-9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更是达到33.8%,创下自2004年4月以来的新纪录。叶檀研究指出,国有企业在当前都竞相涌入房地产领域,据她测算,127家央企中有94家涉足地产,比重高达74%。而在工业投资中,代表高能耗工业的冶金、有色等工业投资高速增长,高新技术行业的投资增速则处于下降趋势。第三,投资效益低下。尽管投资规模很大、投资增速很快,但是投资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供给与生产能力,除了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以外,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一些地方高速公路、城市轨道等交通项目使用率低下、运营持续亏损,投资回报率远低于预期。

3.当前投资还潜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目前各地政府的投资资金主要依靠各类融资平台,宏观组首席研究员李牧群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了研究,他指出,由于信息高度不透明、债务管理制度缺失、负债率过高等问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爆炸式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尤其是金融领域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据他统计,09年地方融资平台数量上达到8000多家,在全年9.5万亿新增贷款中,投向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就占到40%,总量近3.8万亿元。实际上,当前大多数地方的融资规模已经完全脱离了财政的实际承受能力,随时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而一旦地方政府的财力或还款意愿不足,贷款资金往往不能按期归还,甚至久拖不还,造成银行机构的巨大风险。

4.过快投资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随着投资需求的不断扩大,原材料、燃料以及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从09年11月份开始大幅飙升,今年4月份,两大价格指数同期分别上涨12.0%、6.8%。尽管当前市场的供大于求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还没有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引起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历史经验证明,投资的快速增长首先拉动投资品价格的上升,并经过一年左右的时滞,带动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从目前物价走势来看,管理好通胀预期将会非常困难,全年3%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目标难度很大。

三、保持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如果内外环境和经济政策不发生重大变化,估计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增长幅度将低于2009年。为保持和促进投资活动的健康发展,宏观调控各项措施既要坚持连续性,保持投资的稳定增长,又要防止投资的进一步升温而导致过热,切实把重点放在改善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上。

1.必须继续保持投资的平稳较快增长。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即正处于由重化工业向高附加值加工业转化的阶段,也处于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过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大量的投资建设现代化的、技术领先的生产设施,以尽快提高我国对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创新能力。并且,由于经济发展的高度不均衡,我国一些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也需要加大投资,提高工业化水平。另外,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需要保持投资的平稳较快增长。要稳定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不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速是不行的。但是正如前文所分析的,出口复苏将面临波折,而消费需求又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因而,现阶段继续保持投资的平稳较快增长,对于稳定经济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都是十分必要的。

2.投资政策的重点要从总量调控向结构调整转变。当前,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得到巩固,总量问题和短期困难基本解决,投资政策应从总量调控逐步向结构调整转变,要更加侧重投资结构优化、投资体制改革、投资环境优化、投资活力的激发等,充分释放中长期我国投资的巨大潜力,逐步解决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产业结构层次低的问题。要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步伐,明确投资重点,加大对国民经济薄弱环节与领域、战略性新型产业、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现代服务业、以及中小企业的投资支持力度。要合理划分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方向,减少投资的盲目性和趋同性,解决当前投资领域的资源浪费与产能过剩问题,实现投资活动的有序进行。加大投资领域的开放力度,积极扩大民间投资,国有投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和高新技术领域,把竞争性领域投资更多地让给民间投资主体,对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的重要项目采取适当的贷款贴息、直接补贴等鼓励措施。同时,要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行业的投资规模,并“铁腕”淘汰落后产能与过剩产能。

3.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微调。金融危机以后投资的快速增长是在财政和货币双扩张政策基础上形成的,尤其与两年内巨额的新增贷款有直接关系。针对当前投资形势,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上加以限制,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上述投资活动中的突出问题,造成投资过热与通货膨胀。同样,如果像一些学者所提倡的,对新增投资项目采取“一刀切”,则可能出现大量的“半拉子”工程,造成投资增长速度的迅速下降,导致经济萧条,使经济回升向好的局面付诸东流。因此,要注重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互相配合,既保持投资的适度稳定增长,又要防止投资过热。当前,货币政策已经恢复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后,货币政策要逐步过渡到中性偏紧的政策,控制好银行信贷投放规模和速度,严格限制对过剩行业的投资贷款,以防止目前日益高涨的通货膨胀预期背。特别是对当前泡沫化比较严重的房地产市场,要切实加强调控,防止社会资金过多涌入形成更大泡沫。

4.加强投资资金的监管,防止投资风险。当前投资的主要风险在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内许多学者都指出,当前地方政府的负债率普遍很高,许多地方政府的财政已经严重的入不敷出,当前融资平台的大量贷款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因此,国家应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监管和规范,金融监管部门应把包括资本金充足率、抵押担保是否规范、资金流向和使用效率、还款来源、财政风险程度等在内的政府融资平台信息纳入监管范围。同时,对投资资金的使用也要加强监督,防止项目资金违规进入楼市、股市,造成更大的投资风险。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金融危机时期以及后危机时代相当长一段时间,投资都将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正如温总理多次指出的现阶段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断增多。为了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保持投资的平稳较快增长仍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当下各地争相上马的各类项目确有过度之嫌,不顾实际地加大投资势必扭曲本来就不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使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并在短期内造成产能过剩与通货膨胀。因而,当前政策要注重投资结构的优化,重点加大对国民经济薄弱环节、战略性新型产业、节能减排以及民生等领域的投资,严格限制过剩行业的投资。同时,要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风险,以及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的监控与管理。

参考文献

汲凤翔.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和判断[J].经济要参,2004(6).陈佳贵.当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几个问题[OL].北京社科门户网站.叶檀.湖北投资大跃进是不是烧糊涂了[N].南方都市报,2010-3-27.叶檀.再谈4万亿没有一分钱进入楼市的荒谬之处[N].每日经济新闻,2010-3-18.[5李牧群.地方政府融资如埋“地雷”[N].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www.xiexiebang.com.徐策.投资政策应由重“调控”逐步过渡到重“管理”[J].中国宏观经济信息,2010(9).国家经济预测部.地方投融资体系酝酿改革[J].中国宏观经济信息,2010(8).

第三篇:货币银行学相关政策和建议

(一)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建立明晰且多元化的产权制度

当前最为迫切的是建立明晰且多元化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金融制度中最核心的制度,它的建立与完善能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的预期,有利于财富积累和长期的经济活动。金融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产权界定、产权安排、产权经营以构成完整的产权运行,激励足够多的有谈判能力的产权主体的产生,并通过多元化产权主体的市场竞争,增大金融资源配置中市场化的份额以外在的压力和竞争迫使现有金融体系发生变迁,从一元垄断走向多元竞争。

(二)完善金融发挥作用的环境,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一方面取决于金融体系本身是否完善,另一方面则取决于金融运行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这两个方面互相作用,相互制约,直接影响着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和支持效率。在现阶段,货币政策经受着来自经济运行的诸多挚肘,要想在现行条件下成功地进行宏观调控,必须寻求货币政策同其他宏观政策的配合。

(三)在制度安排上减少博弈,建立有效的区际协调机制和相对科学规范的政绩考核制度。

众多事例表明,我国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原因形成的“行政区经济”或“块块经济”格局已经严重地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建立有效的区际协调机制已成当务之急,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给定制度安排下,由于行为主体各自目标的差异和利益的不统一,总是存在中央与地方的动态博弈。不合理和不健全的制度安排更会导致博弈结果的不明朗,从而对整体利益造成损害。因此,今后的宏观经济政策应有足够的制度化、长期性和稳定性作保证,也就是要通过正确的制度安排来提高政策效率。目前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就是改革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相对科学规范的政绩考核制度。

(四)进一步规范民间金融发展,重新构造农村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国家应在强化信息披露、严厉打击信息造假的同时,适当放松直接融资的管制,让筹资人、投资人自主决策,规范发展民间借贷市场,将灰色市场透明化。要在条件成熟地区组建农村民间融资协会,规范农村民间融资市场行为。这样一方面有

利于小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监管,降低风险。另一方面,国家对农村金融要实施更为灵活、更为宽松的政策,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通过窗口指导、联合地方政府进行项目推介、加大对农信社的支持力度和组建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等形式,建立起为县域经济服务的金融体系及协调机制。要健全商业银行微机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核心内容是要适当放权给县级商业银行,保证他们拥有一定的信贷权限,能够自主地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结构调整对资金的合理需求,及时发放贷款,支持当地经济发展。要重新改造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继续完善其为农服务功能。要大力拓展小额信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

(五)改进金融管理行为和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经济金融生态环境各级政府要积极创建营造守信的经安全区和金融环境生态示范区,深入开展“一创四评”和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为“创建金融安全区”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改善县域生态环境为先导,形成县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积极推进县域经济金融环境综合整治,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搭建“金融生态平台”。改进金融监管行为和方式,为县级支行传导实施货币政策作保障。当前要积极消除以往偏重防范风险、限制银行竞争、压制金融创新的消极监管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金融监管的弹性,鼓励商业银行创新,开展同业竞争,提高金融业的效率,增强微观金融主体的活力和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灵敏性。要创造条件建立全辖范围内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与农户贷款担保机构和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进一步完善农业贷款保险机制;要协调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中介机构,切实解决资产评估、公证、转让中的收费过高、手续过繁问题,减轻企业负担,为基层商业银行发展抵押担保贷款业务创造条件。要尽快改革现有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

第四篇:关于煤矿解困的政策建议

关于煤矿解困的政策建议

一、关于煤炭企业人员分流安置方面的政策建议 继续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0】11号)、《关于印发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办法的通知》(劳社部发[2003]21号)和《关于进一步明确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分配【2003】21号)等文件的有关规定。

(一)对符合条件的职工可提前退休。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0】1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关闭退出煤矿的职工可提前5年(男55周岁,女45周岁)退休。其中,从事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种的职工,可提前10年(男50周岁,女40周岁)退休。

(二)对不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职工进行转岗安置。对转岗到原主体企业内部单位的职工,视情况变更劳动合同。对不同意或无法转岗安置的职工,原主体企业可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按照《关于印发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办法的通知》(劳社部发[2003]21号)和《关于进一步明确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分配【2003】21号)的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关于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加强金融支持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减轻税费负担方面。一是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将煤炭企业井巷投入过程中发生的支出、煤炭企业取得矿产资源探矿权、采矿权等发生的支出、煤炭企业支付的塌陷补偿支出等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二是将煤炭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至13%。目前煤炭企业经营异常困难,恢复煤炭增值税原13%税率,有利于煤炭企业扭亏脱困、科学发展。三是对采煤沉陷区占用耕地缴纳的耕地占用税,由于地质条件限制、出于科学复垦需要而在2年内无法完成的,应根据实际复垦情况进行返还。四是建议参照山西省政策,暂停计提缴纳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

(二)加强金融支持方面。一是建议协调金融机构维持贷款规模。协调各商业银行继续支持煤炭行业的发展,保证煤炭行业融资规模不被压缩,能够及时续贷,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二是给予煤炭优惠利率。对煤炭企业承担的政策性投入形成的银行贷款,协调相关金融机构给予优惠利率贷款。三是鼓励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发行短融、超短融、中票、永续中票等方式直接融资,鼓励和引导保险资金投资煤炭行业,为保险公司和煤炭企业搭建长期合作平台。

第五篇:2014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政策建议

2014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政策建议

2015-05-15

摘 要: 2014年,受固定资产投资及主要用钢行业增速回落影响,国内市场钢材需求增长缓慢,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矛盾仍然突出。困难面前,钢铁行业积极采取优化产品结构、大力节能降耗、加强内部管理、压缩库存等措施,行业运行总体保持平稳,经济效益有所好转,但受市场和资金的双重影响,行业总体经营形势仍然严峻。接下来,应当为钢铁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环保投入给予政策支持,支持优势企业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关键词: 钢铁行业,产业运行,市场需求,形势分析

一、2014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行业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1.钢铁生产小幅增长,增速明显回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累计产量分别为71160万吨、82270万吨和11255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5%、0.9%和4.5%,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5.7、6.6和6.9个百分点;全年平均日产粗钢225.4万吨。从分季度日产水平情况看,上半年呈增加态势,下半年呈减少趋势,其中1季度日产粗钢223.4万吨,2季度229.2万吨,3季度222.6万吨。四季度216.2万吨。

2.钢材出口大幅增长,进口相对平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全国累计出口钢材9378万吨,同比增加3145万吨,增长50.5%;进口钢材1443万吨,同比增加35万吨,增长2.5%;进口铁矿石9.33亿吨,同比增加1.13亿吨,增长13.8%。

从分季度情况看,钢材出口呈逐季增加态势,其中:1季度1833万吨,2季度2268万吨,3季度2434万吨,4季度2844万吨;钢材进口前3季度连续环比增长,第4季度回落。其中1季度358万吨,2季度365万吨,3季度375万吨,四季度343万吨。

3.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资产负债率出现下降

据钢铁协会统计,2014年,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29219亿元,同比下降5.15%;实现销售收入35882亿元,同比下降2.84%;实现利税1091亿元,同比增长12.1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为304亿元,同比增长40.36%。其中钢铁主业实现利润扭亏为盈;投资收益194亿元,同比增长0.19%;营业外收支净额163亿元,同比增长13.77%。钢铁企业效益有所好转,一是得益于铁矿石等原燃材料价格的大幅回落,二是钢铁企业加强内部挖潜,大力开展节能降耗等取得成效;销售利润率只有0.85%,同比提高0.26个百分点,仍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

从分季度情况看,1季度亏损23.29亿元,2季度实现利润103.27亿元,3季度118.03亿元,4季度111.62亿元。12月末,会员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8.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主要是银行借款增长态势得到抑制,全年银行借款同比仅增长0.28%。

4.钢材社会库存大幅下降,企业库存有所上升

受钢价持续下跌影响,钢材社会库存继续下降。去年前两个月,全国主要市场五种主要钢材社会库存量快速上升,至2月末升至全年峰值2086万吨,比年初上升735万吨,升幅为54.42%;自3月末至12月末,钢材社会库存连续10个月下降。至12月末比年初下降28.73%;比2月末峰值下降1123万吨,降幅为53.84%。

从企业库存情况看,虽然也是下降趋势,但高于上年同期水平。据钢铁协会统计,12月下旬会员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324万吨,环比下降45万吨,降幅为3.29%;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63万吨,升幅为5.OO%。

5.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下降态势

2014年,国家严控钢铁产能过剩建设项目取得一定成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年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6479亿元,同比下降3.8%。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1690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较上年回落7.8个百分点;黑色冶炼及压延投资4789亿元,同比下降5.9%,降幅较上年加大3.8个百分点。反映国家严控新增产能取得成效。

6.市场竞争激烈,钢材价格持续波动下行

2014年,国民经济承受下行压力,固定资产投资及下游用钢行业增速回落,钢材需求增长缓慢,市场总体上呈现为供大于求态势,钢材价格持续下跌。2014年1-12月,除了在4月份小幅反弹外,全年其他各月均呈下降走势。12月末,钢铁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83.09点,同比下降16.05点,降幅为16.19%。

从全年情况看,2014年CSPI平均指数为91.32点,是自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比下降11.41点,降幅为11.11%。

(二)钢铁企业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

1.主动适应新常态,转变发展方式

面对钢材需求增长趋缓的新常态,许多钢铁企业调整发展战略,从重视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以市场为导向,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实现逆市增长。鞍钢鲅鱼圈分公司、首钢京唐公司充分发挥沿海综合优势,充分利用铁矿石价格大幅下降的时机,加强内部管理,持续挖潜增效,全年生产经营实现盈利;河北钢铁集团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开展全方位的产线对标,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实行三项制度改革,坚持绿色发展,大大提升了管理水平和企业国际化水平;华菱集团、兴澄特钢等企业积极转方式、调结构,从产品供应商向服务商转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提升的绿色制造转变。同时,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建设,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2.加强资金管理,降低经营风险

面对融资难、融资贵的困难,钢铁企业普遍加强了资金管理,尤其是面对铁矿石、煤炭市场的变化,企业大幅压缩了原燃材料库存,存货占用明显下降。12月末,会员企业存货占用下降342亿元,降幅为5.83%。同时,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主动减少银行借款、引入战略投资者,降低企业负债水平。如沙钢把压降财务费用作为系统增效的重要环节,通过优化融资结构、多渠道运作资金,大幅降低贷款总量;马钢坚持以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为原则,有效实现了现金流安全和资金使用效率提升的双重目标;安阳钢铁加强物流与库存管理,坚持“低库存”运行,大幅缩短库存周期,整体库存资金占用呈逐月下降趋势。

3.加强成本管理,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钢材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钢铁企业普遍加强了成本管理和系统优化工作。如武钢、太钢等企业坚持成本一体化和市场化推进成本管理,由过去的“干了算”转变为“算了干”,严控低利产品,取消无利产品;柳钢等一批企业对矿石走势进行准确预判,整个生产过程中坚持低库存,准确灵活的决策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为生产经营创效奠定了良好基础;河北钢铁集团从依法依规清理清退外雇、外委、外包项目和采购环节中间商人手,大幅度削减企业基本生产要素之外的附加成本,还原钢铁主业的先进性和成本竞争力。

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为提高产品盈利水平,企业普遍加大了技术投入,努力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战略。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太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加大汽车用钢、核电用钢、高铁用钢、发电用钢等新产品开发力度,取得较好效果。如宝钢的BW300TP新型耐磨钢、鞍钢核电用钢和S450EW、S450AW等新型耐候钢、武钢无取向硅钢、首钢成功开发HC550/980DP高强钢、太钢生产的最薄0.02毫米的精密带钢产品,填补了国内高端不锈钢精密带钢产品的空白。

5.变压力为动力,节能环保再上新台阶

新环保法、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的实施,加大了企业环保压力。但钢铁企业变压力为动力,进一步加强以烧结脱硫、能源管控中心等为代表的节能减排技术的全面升级和推广应用,吨钢综合能耗逐年下降;吨钢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减少,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长势头得到遏制。2014年,会员钢铁企业用水总量同比下降0.56%,吨钢耗新水下降0.49%,外排废水总量下降5.00%,二氧化硫排放下降15.98%,烟粉尘排放下降9.06%。

(三)行业运行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下游用钢行业增速回落,钢铁需求增长缓慢

2014年,钢铁产量虽保持增长,但增速大幅回落,主要原因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及下游主要用钢行业增幅下降导致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比上年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3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据钢铁协会测算,2014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3.4%,即使考虑社会库存下降,实际消费增长也十分微弱。

2.钢材出口以价换量,出口结构需要优化

2014年全国钢材出口量创历史最高水平,既有国际市场钢材需求、价格相对较高的拉动,也与国内市场压力较大有关。2014年,全国出口钢材平均价格为755美元/吨。同比下降11.5%;而进口钢材平均价格为1241美元/吨,同比提高了2.5%。进出口钢材平均价差扩大,既有品种结构变化的因素,也与出口钢材竞相压价有关。

3.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融资责问题突出

尽管国家为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从钢铁企业反映的情况看,资金紧张、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一方面,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银行系统严控产能过剩行业和钢贸企业的信贷规模,企业普遍反映资金方面的压力较大。有些银行采取“一刀切”做法,使一些中小企业贷款受到大额抽贷、压贷,到期贷款续贷非常困难;由于资金紧张,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极大的困难,有的停产,有的已经进入破产重组程序。另一方面,企业贷款利率难以得到基准利率,大部分要上浮10%以上,有些中小企业要上浮20%以上。据钢铁协会统计,2014年,在银行借款基本不增的情况下,会员钢铁企业财务费用支出共计938.33亿元,同比增加160.13亿元,增幅为20.58%,而去年同期为下降1.57%。

4.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钢材价格持续走低

受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影响,国内市场钢材需求增速放缓。尽管钢铁产量增速明显回落,但仍保持了较高的日产水平,致使国内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出,加上产业集中度低、市场无序竞争激烈,造成钢材价格持续走低。2014年,CSPI全年平均价格指数降至91.32点,是自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全年会员钢铁企业累计钢材平均结算价格为3074元/吨,同比每吨下跌358元,降幅为10.43%。由于企业间的激烈的价格竞争,铁矿石、煤炭价格下降所带来的原料成本优势并没有完全体现在盈利水平上。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尽管比上年有所改善,但盈利水平在整个工业行业中仍是最低的。

5.化解产能进展缓慢,环保压力加大

钢铁企业属于连续生产的资金、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和就业起着重要支撑作用,虽然面临产能过剩问题,但市场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难以更好的发挥作用,尤其是国有企业受内部机制、社会负担重的影响,难以做到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致使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等工作都遇到许多问题,进展较为缓慢。同时,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视,特别是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企业普遍感到环保压力加大。不仅环保投入要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也要大幅上升,企业盈利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

二、2015年行业发展形势判断

(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拉动钢材需求保持增长

进入2015年,受国际经济复苏不稳定、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强以及国民经济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实现“提质、增效和升级”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速还会有所回落,但仍会保持较快增长。按照中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2015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即使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是较快增长。在外需增长缓慢、内需总体平稳情况下,投资对“稳增长”仍起关键作用。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4.8%,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的发展都会带来新的需求,拉动钢材需求保持增长。

(二)钢铁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行业转型升级将加快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钢铁行业发展也进入新常态。长期以来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具有明显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特点,在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成为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这种发展模式给钢铁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损害。今后单纯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已难有回旋的空间,企业将转向以质量型、差异化竞争为主的新阶段。新常态下,下游用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对钢铁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钢铁行业以用户为中心,致力于挖掘下游用户的隐性、潜在需求,在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新要求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已有工艺装备、技术、人才潜力,挖掘下游行业提高安全性能、降低维护成本对钢铁提出的新需求,通过与用户建立“产学研用检”战略合作,为用户创造新价值来开拓新市场,企业由被动的数量拉动转变为主动的供给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由钢铁生产向钢铁制造服务的转变。

(三)钢材价格难以提高,出口高增长势头会有所回落

受产能过剩影响,再加上钢铁企业间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2015年钢材价格缺乏大幅提高的基础,预计仍将维持目前低位波动走势。同时,随着钢材出口量的增多,国际市场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双反案件和贸易争端也明显增多。2014年以来又先后有美、韩、俄及东盟等发起多起双反案件。受国家调整含硼钢退税政策影响,预计2015年钢材出口量难有大的增幅,钢材出口价格恐怕也是下降态势。

(四)成本呈上升趋势,企业提高效益难度加大

2014年,铁矿石、煤炭等原燃材料价格持续走低,给钢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带来了一定空间。目前煤炭、铁矿石、焦炭等价格基本接近底部,2015年进一步大幅下降的可能减少。同时,随着今年新《环保法》的正式实施,企业环保成本将普遍上升;企业人工成本也是增加态势。在钢材价格持续低位的情况下,钢铁企业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难度较大。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切实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为钢铁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希望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化解过剩产能矛盾的意见》,进一步下达实施细则,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真正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应承担的职责。一是加快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格税收征管和严格环保执法,通过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二是通过标准提高、政策支持,在满足建筑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扩大高强度钢筋、钢结构等高等级钢材消费,推动消费升级;三是深化国有及国有控股钢铁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减轻企业社会负担。

(二)严格贯彻落实环保法,对企业环保投入给予政策支持

新《环境保护法》在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很多钢铁企业为达到新环保法的要求,须加大环保投入,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更新换代环保节能的生产工艺设备、空气检测设备以及空气净化系统,这将加大企业运营成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在严格执法,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的同时,对钢铁企业的污染治理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在企业环保投资和环保设施运行上给与相关政策优惠。如尽快调整和完善2008年国家公布的所得税政策支持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目录》,研究对钢铁企业自发电给予脱硫脱硝补贴;对钢企利用余压、余热发电免交重大水利建设基金和可再生能源基金等。

(三)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支持优势企业发展

目前钢铁企业集中反映银行系统对钢铁行业实行严格的信贷政策,不仅减少了企业的信贷规模,同时提高了企业的贷款利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困难,影响到了一些企业的资金链安全。建议国家对钢铁企业采取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不要一刀切,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经营信誉好、符合规范条件、生产经营比较稳定、产品有市场的钢铁企业应在信贷上继续给予支持,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研究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政策措施的细化和落实,在国发14号文的要求下,制定钢铁产业重组具体操作方案,并制定钢铁产能退出政策、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鼓励钢铁企业集团式重组与专业化重组参股合作、鼓励以专业性投融资机构参与相结合;利用倒逼机制,促进落后企业加入到兼并重组中来;总结指导有关省市推进地方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使产品有特色、竞争力强的企业组成区域性优势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五)减轻国内矿山税费负担,完善进出口税收政策

国内矿山整体成本高于进口矿成本。今年以来由于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使国产矿价格也被拉低,导致很多国内矿山处于亏损状态。目前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70%,威胁产业安全,不利于钢铁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目前我国矿山企业负担过重,税费占比20%-30%,增加了国产矿开采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降低国内矿山资源税费负担,扶持国内矿山健康发展。

另外,2015年元月1日国家取消了四个税号的含硼钢出口退税政策,有利于钢铁企业优化出口结构。但由于国内市场供求矛盾突出,企业又在通过加入其它合金元素进行避税。建议国家取消目前普通棒线材15%的出口关税,以利于企业公平竞争。

者:

处:《中国经贸导刊》 单

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经济类别:工业经济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消费现峰值 钢铁业将进入深度调整期

2015-09-06

摘 要: 在新世纪的前几年,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警告已经出现,但是伴随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钢铁产量在过去14年里增加了5倍多。我国粗钢消费很可能已到峰值区,行业或将进入长达10年至22年的深度调整期,业内普遍不看好今年形势。同时,钢企正在求生存的低谷期徘徊,企业之间的较量是看谁能把成本降到最低,谁就能活下来享受2017年至2020年下一波经济繁荣。

关键词: 产能过剩,钢铁行业,市场需求,深度调整

新世纪以来,伴随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我国钢铁产量在过去14年里增加了5倍多。业内人士认为,经济增长推动钢铁产业发展,产能爆发式扩张有其客观合理性。但2014年粗钢产量增速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4.1亿吨,同比下降1.3%,为近20年来首次下降。这些数据预示着,我国粗钢消费很可能已到峰值区,行业或将进入长达10年至22年的深度调整期。

一、产能不顾警示执着扩张

全国工商联冶金企业商会名誉会长赵喜子介绍说,2000年,国家规划粗钢产量1亿吨,实际消费量1.3亿吨;2005年,规划产量1.4亿吨,表观消费量3.53亿吨;2010年,规划产量3.4亿吨,表观消费量6.2亿吨。去年,粗钢产量达8.23亿吨,增速大幅回落,但仍创历史新高。

在新世纪的前几年,业界“产能过剩”的警告已经出现,伴随多次钢铁行业宏观调控,粗钢产量14年间增加了5倍多,产能达10亿吨,民营钢企产能、产量增速最快。赵喜子介绍说,2000年,民营钢企产能只有1700万吨。从2001年至2014年,平均每年增加6000万吨产能,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民营钢铁。2012年,100万吨以上民营钢企达240家,比2009年增加了100家,2009年以后的4年是钢铁产能增长最快的时期。

钢铁第一大省河北2000年钢材产量只有1306万吨,占全国的不到10%;2007年,粗钢产量超过1亿吨;2014年,粗钢产量1.85亿吨,占全国的22.4%。其中,民营钢企2001年粗钢产量仅为280万吨,2013年产量达1.25亿吨,13年间增长了43倍,是第二钢铁大省江苏钢产量的1.48倍,是世界第二大产钢国日本钢产量的1.13倍。民营钢企产能迅速扩张的重要原因是,在“淘汰落后”政策引导下,企业为求生存,普遍“拆小上大”。

一面是过剩喊“多”,一面是市场喊“渴”。赵喜子说,不是钢铁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而是经济增长推动钢铁产业发展。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召唤,民企难以抑制钢铁投资冲动。新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发展事实表明,没有民营钢企的补位,单靠国企无法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二、出现阶段性结构性过剩

因为前些年钢材市场需求旺盛、利润丰厚,民间资本纷纷涉足钢铁,导致钢铁产能迅速扩张。赵喜子称,2005年前后,吨钢利润达1000元,行业内有一种“百万吨现象”,即按吨钢投资3000至5000元建设一座钢厂,三到五年就能收回全部投资。

多名钢铁企业负责人用很多形象语言描述钢铁行业最红火的年代。“投资两条生产线,挣钱像用耙子搂一样”,“一座钢厂就是一台印钞机,日进斗金”,“迁安的钢铁厂老板用麻袋装钱一口气买十几辆奔驰”直到现在,迁安、武安的首富仍然是钢铁厂老板。

2008年金融危机,钢铁行业深受影响,2009年的“4万亿投资”让钢铁“回光返照”。据了解,从2009年到2010年,我国钢铁产能又增加1亿多吨。但从2010年开始,钢铁行业真正走入下行通道,钢材价格一路下跌。到2014年,钢价跌到20年前水平,一斤只卖1块钱“白菜价”。同时,吨钢利润也大幅下滑,有人形容“最早一吨钢能赚一部手机,后来能赚二斤猪肉,到2013年上半年只能赚一瓶矿泉水。”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认为,钢铁行业由盛转衰,主要原因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民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需求不足导致钢材需求萎缩,钢铁产能出现阶段性、结构性过剩。武安普阳钢铁公司总经理石跃强说,目前钢铁行业下游的房地产、造船、工程机械行业普遍需求不足,大型基建项目也少了。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的钢铁产能属于阶段性、结构性相对过剩。由于前些年行业进入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多数亏损,少数有利润,判断相对过剩的依据是利润微薄。2014年,河北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只有1.87%,吨钢利润只有113.24元,赢利水平好于2013年,也好于全国重点钢铁企业,但与最兴盛时期比相去甚远。

三、就需要调整和升级

去年,国民经济增速下滑到7.4%,国内粗钢消费量较上年增长0.9%,增速大幅回落6.65个百分点。中国的钢材消费是否已经达到顶峰?

赵喜子判断,我国人均粗钢消费量、人均产钢量还会有一定上升,但空间很小,已经接近顶峰,预计8至10亿吨是粗钢消费的峰值区。比照日本、韩国水平,我国钢材消费高峰可能是2018年,之后将进入低增长期和衰减期,最后进入安定期。峰值期过后的10年到22年是最困难时期,欧美、日本称为“钢铁危机”,当前国内钢铁行业难关不是三两年能过去的。

钢铁行业由盛转衰,钢铁产能由“财富”变成“包袱”。一些钢铁企业负责人认为,从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任何国家都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不平衡问题。钢铁产能过剩现象不单中国有,过去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有,有过剩才有竞争,有竞争就有调整和发展。么占坤说:“产能过剩有利有弊,利处是能保证完全竞争,促进技术进步。”

当前,钢铁行业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业内普遍不看好今年形势。么占坤认为,从今年开始,国家取消含硼钢出口退税,国内竞争将更加激烈,钢铁行业整体效益不会好于去年,2016年春天最困难。武安普阳钢铁公司总经理石跃强介绍说,钢贸商不敢下合同,钢厂合同接单非常困难,再加上环保、资金压力,预计有一些企业会在今年趴下。

宋继军认为,钢材价格跌下来很难再涨上去,钢价跌回20年前水平,但去年行业效益好转得益于铁矿石和焦炭价格下降。总体判断,当前钢企正在求生存的低谷期徘徊,企业之间的较量是看谁能把成本降到最低,谁就能活下来享受2017年至2020年下一波经济繁荣。部分企业也希望一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倒闭,进而改变当前的供需结构。

者:

处:《经济参考报》 经济类别:工业经济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从“五率”管窥钢企运营情况

李拥军

2015-04-08

摘 要: 作者基于财务指标的可比性、一致性原则,利用系统分类数学模型,分析24家钢铁上市公司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次)、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次)、存货周转率(次)、总资产周转率(次)、应付账款周转率(次)5项运营能力指标和各项指标同比增减情况共10项指标数据,并对不同类群的公司进行评估比较,以期发现钢铁上市公司运营状况的发展走向和发展特点,为钢铁企业提升运营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钢铁产业,财务指标,同比增长,运营能力

什么是企业的运营能力?其实就是企业在某一固定期限内通过提高资产的周转速度,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实现尽可能多的销售收入。如何表征企业的运营能力?在《从“五率”管窥钢企运营情况》一文中,作者基于财务指标的可比性、一致性原则,利用系统分类数学模型,分析24家钢铁上市公司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次)、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次)、存货周转率(次)、总资产周转率(次)、应付账款周转率(次)5项运营能力指标和各项指标同比增减情况共10项指标数据,并对不同类群的公司进行评估比较,以期发现钢铁上市公司运营状况的发展走向和发展特点,为钢铁企业提升运营能力提供参考。

一、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该指标一般用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或者天数表示,通常表现为企业一定时期内的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值。通过对24家钢铁上市公司近三年前三个季度的流动资产周转率进行对比分析可知,ST韶钢、沙钢股份、新兴铸管、首钢股份、太钢不锈5家公司的流动资产周转率连续两年正增长,ST韶钢、沙钢股份、华菱钢铁、新兴铸管、首钢股份、酒钢宏兴、太钢不锈、三钢闽光8家公司2013年前三个季度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创近三年新高;重庆钢铁、河北钢铁、南钢股份、新钢股份、柳钢股份、杭钢股份6家公司的流动资产周转率连续两年负增长,重庆钢铁、河北钢铁、南钢股份、新钢股份、柳钢股份、杭钢股份、八一钢铁7家公司2013年前三个季度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创近三年新低。有8家公司2013年前三个季度的流动资产周转率高于2012年同期水平,但低于2011年同期水平。

表1:24家钢铁上市公司2013年流动资产周转率及同比变化情况

据表1可知,山东钢铁等8家钢铁上市公司流动资产周转率与2012年同期相比出现下降,其中山东钢铁、八一钢铁、重庆钢铁、河北钢铁、新钢股份5家公司流动资产周转率同比下降幅度超过10%。流动资产周转率同比下降与营业收入同比下降、流动资产平均规模同比扩大相关联,如在这8家公司中有7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且下降的幅度均大于流动资产下降的幅度。16家公司流动资产周转率同比上升,其中有9家是源于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幅度小于流动资产的下降幅度,或是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而流动资产同比却在上升。

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有16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对应的流动资产变化情况是:有10家货币资金同比下降,11家应收票据同比下降,9家应收账款同比下降,8家存货同比下降。而在8家营业收入同比上升的公司中,有5家货币资金同比下降,7家应收票据同比下降,7家应收账款同比增长,6家存货同比增长。这表明,在企业没有大规模对外举债的情况下,营业收入的下降通常会带来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资金类流动资产的下降;部分营业收入下降的公司在应收账款与存货方面的下降,表明其在销售和生产方面倾向于以销定产,以保证销售的质量与回款水平;营业收入增加的公司多以增加应收账款的方式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但这同时增大了坏账的风险。存货的增加亦表明其存在着过度生产的现象。

二、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鉴于钢铁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偏小,但应收票据规模较大,如三钢闽光的应收账款不足10万元,但其应收票据达9亿元,三钢闽光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达102353(次),已不能真实反映三钢闽光的应收款项的周转情况。为了更好地体现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内涵,本文对中国钢铁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进行合并,统称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

表2:24家钢铁上市公司2013年1-3季度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

据表2可知,仅有10家钢铁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呈正增长。在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呈负增长的1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有11家公司的应收款项规模同比正增长,而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或小幅正增长。应收款项增长的幅度越大,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下降的幅度则越大,如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幅度排在前5位的山东钢铁、河北钢铁、武钢股份、柳钢股份、ST韶钢,其应收款项同比增长均在25%以上。山东钢铁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下降50.55%(居第1位),其应收账款规模同比增长83.67%(居第1位);河北钢铁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下降25.54%(居第2位),其应收账款规模同比增长28.23%(居第4位);武钢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23.25%(居第3位),其应收账款规模同比增长29.2%(居第3位)。

沙钢股份、马钢股份、杭钢股份3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负增长的直接原因是营业收入的降幅要远大于应收款项的降幅。在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正增长的10家公司中有8家应收款项同比负增长,而这8家公司中仅有包钢股份、安阳钢铁营业收入正增长,其他6家营业收入负增长,只是收入的降幅要小于应收款项的降幅。新兴铸管、凌钢股份的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的增长源于其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超过了应收款项的增长幅度。

钢铁上市公司应收款项下降的幅度越大,应收账款周转率增长的幅度则越大。如华菱钢铁、首钢股份这2家公司的应收款项降幅均超过了35%,降幅居前两位;其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增幅均在45%以上,增幅居前3位。

三、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和销售收回等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对24家钢铁上市公司近三年前三个季度存货周转率进行对比分析可知,重庆钢铁、包钢股份、河北钢铁、柳钢股份、沙钢股份、八一钢铁、新兴铸管、杭钢股份8家公司存货周转率连续两年下降,这8家公司2013年前三个季度存货周转率创近三年新低。宝钢股份、新钢股份、酒钢宏兴、太钢不锈、三钢闽光5家公司存货周转率连续两年上升。本钢板材、安阳钢铁、宝钢股份、华菱钢铁、凌钢股份、新钢股份、酒钢宏兴、太钢不锈、三钢闽光9家公司2013年前三个季度存货周转率创近三年新高。马钢股份、ST鞍钢、武钢股份、首钢股份4家公司2013年前三个季度的存货周转率高于2012年同期水平,但低于2011年同期水平。

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有13家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正增长,其中10家存货平均余额同比下降,表明存货规模下降是多数钢铁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得以提高的主要原因。如武钢股份存货平均余额同比下降27.92%,本钢板材存货平均余额同比下降18.76%,下降幅度排在24家公司前两位;同时武钢股份营业成本小幅下降,本钢板材营业成本增幅亦不足1%,从而使二者的存货周转率增长幅度居于前3位。三钢闽光、凌钢股份、酒钢宏兴3家公司存货平均余额同比上升,但小于营业成本的增长幅度,使这3家公司存货周转率同比正增长。

存货周转率增长的最好情况是营业收入的增幅大于营业成本的增幅。上述13家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与营业收入的情况分别是:安阳钢铁存货平均余额同比下降10.04%,但其营业收入增幅比营业成本增幅大14个百分点,表明其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控制住了存货规模的扩充,并进一步控制住了成本的增长,其存货周转率的提高体现了企业成本控制水平、运行能力的提高;宝钢股份等9家公司存货周转率增长是建立在营业收入降幅小于营业成本降幅的基础上的;酒钢宏兴、本钢板材、太钢不锈3家公司存货周转率增长是建立在营业收入增幅小于营业成本增幅的基础上的,因此其存货周转率增长的内在质量要逊于安阳钢铁、宝钢股份等公司。

表3:24家钢铁上市公司2013年1-3季度存货周转率及同比情况

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有11家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同比负增长,其中8家平均存货余额同比上升,表明存货规模的扩大是多数钢铁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南钢股份、杭钢股份、沙钢股份存货周转率下降主要源于其营业成本的降幅要大于平均存货余额的降幅,同时其营业成本的降幅又大于营业收入的降幅,如南钢股份营业成本下降18.38%,其营业收入仅下降16.41%,表明其对纳入成本核算的原燃材料等采购成本、制造费用等项目控制得较有成效。?鄢ST韶钢、山东钢铁、河北钢铁、八一钢铁4家公司存货周转率的下降幅度位居前列,其平均存货余额均为正增长,而营业成本为负增长,同时营业成本的降幅大于营业收入的降幅。如果这4家公司的存货存在增值的可能性,表明其存货风险尚可规避,并有进一步增收的可能性;如果其存货以钢铁产成品为主,而且存在跌价的可能性,则存在利润下降、资金流量不足等经营风险。

四、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对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对24家钢铁上市公司近三年前三个季度的总资产周转率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包钢股份、首钢股份、重庆钢铁、?鄢ST鞍钢、马钢股份、新钢股份、沙钢股份、八一钢铁、新兴铸管、柳钢股份10家公司总资产周转率连续两年下降,2013年前三个季度的总资产周转率创近三年新低。没有1家上市公司总资产周转率能够连续两年上升,只有酒钢宏兴2013年前三个季度的总资产周转率创近三年新高。ST鞍钢等10家公司2013年前三个季度的总资产周转率虽高于2012年同期水平,但低于2011年同期水平。

表4:24家钢铁上市公司2013年1-3季度总资产周转率

据表4可知,安阳钢铁等9家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正增长,杭钢股份、太钢不锈、凌钢股份、沙钢股份4家公司的与去年同期持平。安阳钢铁总资产周转率同比增长21.59%,源于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91%,而总资产平均规模同比仅扩大0.28%。安阳钢铁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其新产能的投产,而新产能的投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则体现为在建工程转化为固定资产,并不会增加其总资产规模,即在建工程规模庞大且工程接近尾声的企业,在其新产能投入使用后,均会表现出总资产周转率的大幅上升。宝钢股份、武钢股份、ST鞍钢、本钢板材、ST韶钢、华菱钢铁6家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同比增长主要源于营业收入降幅小于总资产平均规模的降幅。三钢闽光的总资产周转率同比增长主要源于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而总资产平均规模同比缩小。

八一钢铁、山东钢铁、南钢股份、河北钢铁、重庆钢铁、新钢股份6家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同比下降源于营业收入下降而总资产平均规模却在扩大,如八一钢铁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14.46%,而总资产却增长了31.88%,导致其总资产周转率同比下降35.14%,而其总资产的增长主要体现为在建工程同比增长了88亿元,这表明对于在建工程刚刚起步且规模庞大的企业而言,其总资产周转率必然表现出大幅下降。有类似现象的还有山东钢铁在建工程增长33.03亿元,南钢股份在建工程增长43.49亿元。河北钢铁、重庆钢铁总资产平均规模的增长主要源于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同步增长,如河北钢铁流动资产增长了76亿元,非流动资产增长了69亿元;新钢股份总资产平均规模的扩大主要源于流动资产的增长。

包钢股份、新兴铸管、柳钢股份3家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同比下降主要源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小于总资产平均规模增长幅度,包钢股份总资产平均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在建工程增加了178.04 亿元;新兴铸管总资产平均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流动资产(增长6亿元)、长期股权投资(增长8亿元)、固定资产(增长38亿元)的同步增长;柳钢股份总资产平均规模的扩大主要源于固定资产增长了26亿元。首钢股份、马钢股份2家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同比的下降源于营业收入的下降幅度大于总资产平均规模的下降幅度。

五、应付账款周转率

应付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应付账款流动程度的指标。对24家钢铁上市公司近三年前三个季度的应付账款周转率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太钢不锈、酒钢宏兴2家公司的应付账款周转率连续两年上升,本钢板材、太钢不锈、酒钢宏兴3家公司2013年前三个季度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创近三年新高;有16家公司的应付账款周转率连续两年下降,这16家公司和沙钢股份2013年前三个季度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创近三年新低。武钢股份、马钢股份2家公司2013年前三个季度的应付账款周转率高于2012年同期水平,但低于2011年同期水平。共计有19家公司2013年前三个季度的应付账款周转率低于2011年同期水平,表明多数钢铁上市公司的应付账款规模在持续增长,这也是部分企业保证自身最低现金流量水平的重要手段。

据表5可知,本钢板材、酒钢宏兴、武钢股份、马钢股份、太钢不锈5家公司的应付账款周转率与2012年同期相比正增长,其中本钢板材、酒钢宏兴的应付账款周转率的增长源于应付账款下降而营业成本上升,其中本钢板材应付账款同比下降41.58%,下降幅度居首位。酒钢宏兴营业成本上升39.13%,上升幅度居首位。武钢股份、马钢股份应付账款周转率的增长源于应付账款的下降幅度超过营业成本的下降幅度。太钢不锈应付账款周转率的增长源于营业成本的上升幅度超过应付账款的上升幅度。

表5:24家钢铁上市公司2013年1-3季度应付账款周转率

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有19家公司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同比负增长,其中仅有宝钢股份、华菱钢铁、杭钢股份、首钢股份4家应付账款规模同比下降,下降幅度小于营业成本的下降幅度;余下的15家公司中有安阳钢铁、柳钢股份、三钢闽光、新兴铸管、重庆钢铁、包钢股份6家的应付账款周转率下降,源于营业成本增幅小于应付账款的增幅,另外9家的应付账款周转率下降源于营业成本在下降而应付账款在增长。

16家钢铁上市公司的应付账款同比增加,其中有15家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同比负增长,表明应付账款增加是导致多数钢铁上市公司应付账款周转率负增长的主要因素。包钢股份、河北钢铁、ST鞍钢、八一钢铁4家公司应付账款同比增幅均超过了55%,ST鞍钢和八一钢铁应付账款同比增长分别为102.28%和131.58%。但这种应付账款大幅增长的现象是不可取的,因为这预示着公司未来现金支出将增大,并会影响其未来的现金净流量。

六、钢铁上市公司运营状况变化的类群划分

将上述5项运营能力指标和各项指标同比增减情况等10项指标数据代入系统分类数学模型计算,在保证各类别最大差异性的前提下,2013年前三个季度24家钢铁上市公司运营变化情况可分为7类。

表6:钢铁上市公司2013年1-3季度运营状况分类

三钢闽光是第一类群。这一类群的显著特征是:5项指标排名均进入前4名,其中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2项指标排名首位。从指标同比变化角度看,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3项指标同比增长,其中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同比增量较大;三钢闽光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2项指标虽然同比有所下降,但排名依然靠前。因此三钢闽光2013年前三个季度运营状况在原有高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持续提升,这是其他23家钢铁上市公司所无法比拟的。

酒钢宏兴、太钢不锈组成第二类群。这一类群的显著特征是: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2项指标表现优异,并强于第一类群的三钢闽光,其他3项指标表现良好,排名均进入前6位,但逊于三钢闽光。从指标同比变化角度看,酒钢宏兴5项运营能力指标同比正增长,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2项指标的同比增幅超过了45%。太钢不锈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2项运营能力指标同比小幅下降。这一类群2013年前三个季度运营状况的突出特点是运营水平在原有良好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杭钢股份、柳钢股份、山东钢铁、八一钢铁组成第三类群。这一类群的显著特征是: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2项指标表现良好,但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指标相对偏差,除柳钢股份外,其他3家公司存货周转率表现较为优异,柳钢股份则在应付账款周转率指标上表现得较为优异。从指标同比变化角度看,柳钢股份、山东钢铁、八一钢铁3家公司5项运营能力指标均为下降态势,杭钢股份除总资产周转率指标同比略有增长外,其他4项运营指标均有所下降。这一类群2013年前三个季度运营状况变化与第二类群形成鲜明对比,即运营能力在原有良好的基础上有所下降,但整体运营水平保持在中上游水平。

本钢板材、华菱钢铁、凌钢股份、新钢股份、新兴铸管组成第四类群。这一类群的显著特征是:整体上讲5项运营指标多处于中游水平,个别公司有个别指标表现优异,如新兴铸管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2项指标表现优异,本钢板材、凌钢股份2家公司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指标表现优异。从指标同比变化的角度看,有4家公司应付账款周转率指标同比下降,其他4项指标仅有1家-2家上市公司同比下降,本钢板材5项运营指标均为同比增长,新钢股份虽有4项运营指标同比下降,但下降幅度很小。这5家公司2013年前三个季度各项指标的数值较为接近,运营状况变化的最大特点是运营能力在原有中游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或保持稳定。

ST鞍钢、宝钢股份、马钢股份、沙钢股份、首钢股份组成第五类群。这一类群的显著特征是:均有2项或3项运营指标处于中下游水平,仅有某1项运营指标表现良好。如首钢股份,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3项指标处于中上游水平,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2项指标排名在20名以外。从指标同比变化角度看,5家公司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2项指标同比多为正增长,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3项指标同比多为负增长。这一类群2013年前三个季度运营状况变化的显著特点是5项运营指标有升有降,运营能力整体处于中游偏下水平,并保持稳定。

ST韶钢、安阳钢铁、河北钢铁、南钢股份、武钢股份组成第六类群。这一类群的显著特征是:除武钢股份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2项指标状况稍好外,其他4家公司各项运营指标均处于中下游水平。从指标同比变化角度看,武钢股份、安阳钢铁各有1项指标同比下降,ST韶钢、南钢股份各有3项指标同比下降,河北钢铁5项指标均下降。这一类群2013年前三个季度运营状况变化的显著特点是运营能力均为中下游水平,且同比变化不明显。

包钢股份、重庆钢铁组成第七类群,这一类群的显著特征是:除重庆钢铁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指标表现尚可外,其他指标排名均靠后,这2家公司各有2项运营指标排名垫底。从指标同比变化角度看,重庆钢铁有4项指标同比下降,包钢股份有3项指标同比下降。包钢股份虽然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2项指标同比增长,但流动资产周转率增幅仅为1%,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同比增幅仅为4%,增长幅度不明显。这一类群2013年前三个季度运营状况变化的显著特点是运营能力偏低,且呈现同比下降的均势。

总体来看,在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三钢闽光、酒钢宏兴、太钢不锈、包钢股份、重庆钢铁5家公司2013年前三个季度的运营状况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其中三钢闽光、酒钢宏兴、太钢不锈3家公司运营指标在原有高水平的基础上持续提升,运营能力和状况要优于其他21家上市公司;包钢股份、重庆钢铁的运营水平有下滑的趋势,需要通过增加收入,控制流动资产、库存、应付账款等方式提高公司的运营能力,改善运营状况。

者:李拥军

处:《中国冶金报》2014年03月13日 经济类别:工业经济 库

别:国内论文子库

下载政策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策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形式与政策”教学建议

    我们要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进行艰苦的努力。 通过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我对当今变幻多端的国际......

    农牧业结构调整 政策支持建议

    农牧业结构调整政策支持建议 农牧业结构调整政策支持建议 建设高标准人均一亩基本农田,提高粮食产量,确保口粮安全。 加大草地农业、特色农业的支持力度 支持农牧业生产结构调......

    形式与政策教学建议

    当今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且十分复杂,正处于旧格局解体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分析当前的国际格局,应该说还是一个以美国为超级大国,以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为大国及国际集团......

    改进低保政策建议(5篇)

    一、创新低保公示制度。 为进一步增强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透明度、扩大社会参与度、提高社会满意度,有效解决低保“人情保”、“关系保”现象,提升社会救助工作公开、公平、公......

    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政策建议

    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政策建议摘要:引入城市竞争力“弓弦箭”视角,将文化产业竞争力分为硬竞争力和软竞争力,构建6个层面多少个指标构成的竞争力评价体系。选取全国多少个样本......

    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

    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潜力巨......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政策建议

    农村信用社成立50年,特别是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各项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日渐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

    形势与政策心得及建议

    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形势与政策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