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优化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优化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振华调研报告
税收征管模式改革,优化纳税服务是当前税务部门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正确认清目前优化纳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从思想上加强认识,建立和完善制度,提高服务的科技含量,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以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但是与深层次服务含义对比,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运行机制不够规范、服务水平偏低、纳税人满意度差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一、当前优化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
1、优化纳税服务观念还不够强。对“为纳税人服务”的观念未从根本上树立起来,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认识,一些干部将执法与服务对立,不能认清执法与服务的对立统一关系,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传统“重监管,轻服务”治税理念依然根深蒂固;一些干部职业优越意识强烈,存在不同程度的官本位思想,面对纳税人总有“群众求我”的想法,心理上有优越感,居高临下,衙门习气和作风时有表露,解答咨询问题嫌烦,办理涉税事宜拖拉,离岗现象也时有发生。税务机关和税收管理员存在偏重于管理和执法,忽视优化纳税服务,没有将其提升到法制化的层面;征纳双方的法律地位不平等,存在着管理者与被管理的不平等关系;税务机关管理理念存在过错推定,不相信纳税人能够依法自觉纳税。
2、优化纳税服务体系缺乏系统性。囿于目前税收法制建设不够健全、税收违法犯罪行为较为猖獗的秩序现状,税务机关在依法提供优化纳税服务的同时,绝不能放弃对各种违法行为的严肃查处。严格税收执法,开展税务检查,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实质上是对绝大多数纳税人权益的保护,是一种有效服务形式。一是没有建立专门优化纳税服务机构。二是尚未建立优化纳税服务考核机制。没有形成一套从制度、实施到绩效评价、信息反馈、服务监督、业绩考评和责任追究的优化纳税服务工作机制。三是缺少长效发展机制,没有从长远出发规划、设计服务内容。
3、优化纳税服务的层次较低。推行的首问责任制、一站式服务和多元化申报方式、电子缴款、文明用语等,这些项目层次较低,与真正意义的优化纳税服务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纳税申报方式较单一,未能有效实施多元化申报方式。二是目前个性化服务方式流于形式,没有特色,不能满足不同对象的不同要求。三是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优化纳税服务偏重于口头上的服务,不切合实际,从纳税人角度考虑问题的服务较少。四是优化纳税服务的手段滞后,优化纳税服务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二、优化纳税服务的对策
税务机关要坚持以纳税人为本,服务形式由随意走向规范,申报方式由单一走向多样,咨询辅导由包办走向中介,优化纳税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征纳关系进一步走向和谐。
1、增强依法治税与优化纳税服务意识。依法治税是优化纳税服务的根本,也是提高优化纳税服务水平的基础。税务机关必须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原则,大力推行纳税评估、检查约谈、检查准入和企业纳税信誉等级评定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征收管理过程中充分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将优化纳税服务写入法律条款,基本上每章都涉及到优化纳税服务,可以说为纳税人服务是税务干部的法定义务和职责。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税务干部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广大税务干部依法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纳税人的自觉性,在转变服务观念、优化服务手段、强化服务措施、加强服务监督等方面不断大胆创新,努力为纳税人依法纳税提供全方位和高水平、低成本的服务,切实维护纳 1
税人的合法权益。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就是规范优化纳税服务行为,依法治税与优化纳税服务在税收管理中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严格执法就是最好的优化纳税服务。为此,要牢固树立依法治税就是对纳税人最高层次、最佳的服务的思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执法,做到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把优化纳税服务体现到依法治税中,最大限度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2、树立管理服务与诚信服务的观念。税收执法必须体现和服务于纳税人的利益,要把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行动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就要求税务机关树立“管理服务”的观念,坚持管理中服务、服务中管理的原则,把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纳税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创立优化纳税服务工作新机制,切实将优化纳税服务落实到各项税收征管工作之中。而诚信办税是提高纳税遵从度的有效措施,牢固树立“诚信服务”的观念,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建立一个规范化的优化纳税服务体系,把优化纳税服务贯穿税收工作的全过程,满足纳税人的各种需求,为纳税人提供税前、税中、税后服务,简化办事程序、优化业务流程,减少审批项目,使征税过程进一步提速;完善办税服务场所建设,增设办税服务咨询岗台,直接为纳税人提供准确的咨询和条件;提供导向性诚信服务,针对不同纳税人,定期编发内容全面、操作性强的办税指南,使简单的说教转变为有重点、有目的的解疑释难,将政策服务由浅层次的审批管理转变为主动介入的优化纳税服务;公开办税制度,推行阳光办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优化纳税服务的整体效应。
3、完善纳税评估与责任追究制度。纳税评估是新形势税收管理的新的管理举措,将纳税评估与辅导并重解决纳税人的各种问题,将优化纳税服务渗入到纳税评估的各个环节,形成整体合力,为纳税人提供称心满意的优质服务。按照定责定岗定员的原则,对现行岗位职责体系进行优化和重组,将每个执法岗位的执法权限、依据、程序、目标及相应责任,都一一明示,使每一个税务人员都知道自己干什么、怎么干、干错了会受到什么处罚,从而自觉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办税流程,大力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延)时服务制、公开办税制等优化纳税服务措施,不断挖掘优化纳税服务内涵、丰富优化纳税服务的载体和手段,切实完善对税收执法权力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的各项配置,使每一项服务都有人负责,不负责或出现服务过错都要受到追究,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良好局面,从制度上减少和杜绝执法随意性以及损害纳税人利益的行为。
4、落实税收管理员与创新监督机制确保服务措施到位。要保证优化纳税服务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必须落实税收管理员和创新监督制约机制,保证向纳税人提供良好的服务。一是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建立健全各项服务监督制度、业务管理制度和服务操作流程。二是公开服务承诺内容,设立意见箱和举报电话,以增强税务人员的自律意识,为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开展监督提供有效依据;三是对税收管理员进行优化纳税服务的管理考核,制定科学可行的考核指标和方法,充分发挥广大纳税人和内部监察人员、特邀廉政监督员的作用,齐抓共管,并不定期进行检查,将结果进行通报;四是建立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公开的、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监督评估机制,对优化纳税服务进行科学的监督评估,帮助税务部门正确认识自身服务现状,及时总结经验,改正不足,不断提升优化纳税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5、整合资源,提高纳税服务科技含量。优化纳税服务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的驱动和支撑,整合优化纳税服务的资源,完善涉税业务流程和人力资源配置,使征管业务和服务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一要实现征管软件的通用化和兼容化,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应用平台,做好数据和功能衔接,提高涉税综合分析利用水平,逐步使税务机关内部征管信息在全国税务系统内传递和共享。二要建立安全高效的电子政务建设,充分运用电子技术,对现有税收业务和政务进行信息化设计,对每个岗位及工作过程实施全程监控和电子考核,促进工作方式
转型,在社会涉税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完善电子签名技术,实现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划拨、税务咨询、政策查询等业务的网络化服务,全面开通纳税服务网络和12366税收服务热线,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的税收政策咨询以及表格领取或下载等互动式免费服务,为优化税收服务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三要加强社会信息管理网络体系建设,开发和完善网上户籍管理、网上申报纳税、电话申报纳税和金融网点申报纳税等系统,实现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拓展信息化服务内容,将税收管理、涉税受理、维权服务等所有纳税服务内容都纳入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的自助式服务。
第二篇: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世界各国税收制度的日趋完善,以及各国税务部门对纳税人要求的日益重视,现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优化税收服务热”,纳税服务范围渗透到了涉税行为的各个方面,充分显示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以及强大生命力。我国的纳税服务起步较晚,但纳税服务已成为我国税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优化投资环境、提升税务形象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性化税收管理的要求日益彰显,纳税人对提高纳税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如何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工作,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成为了我们必须重视并加以探讨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对于目前我国纳税服务而言,虽然我们取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服务理念滞后,重收入轻服务的观念没有被有效破除。收入、管理、服务是税收工作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长期以来税务机关总是以执法者的身份出现在税务工作中,忽略了政府税务服务的方面,并没有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观念,没有把纳税人作为服务的“顾客”,因此也难以提供纳税人所真正需要的服务。这种传统的税务管理中存在过错推定的惯性思维,为堵住税收征管漏洞制订各种繁琐的措施,制约了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过分强调纳税人的义务而忽视其权利,使征税机关停留在监管的理念中,没有从传统的管理者角色转变到管理服务者的角色上来,在为纳税人的服务工作中缺乏主动性、自觉性。
(二)纳税服务的法律体系不健全。新《征管法》中关于纳税服务的规定过于简略、粗疏,我国目前仅有的一个权威性的纳税服务规范性文件级次低、权威性弱、内容不完整、操作性不强,导致纳税人权力仍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没有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另外,相关的行政法规中税务行政决策的基点侧重税务机关的管理方面,忽略纳税服务的优化。
(三)纳税服务的管理和考核的不易操作性,导致纳税服务工作总是浮在表面,不易做实。一是缺少科学的考核办法。获取纳税服务评价依据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开座谈会、走访、打电话、问卷调查等,评价的主体、内容、对象、方法不够统一,评价工作开展不够规范,评价结果无法进行统一的比较。
二是缺少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纳税服务内容存在盲点。纳税人需要的项目没有被列入服务重点,缺乏系统、规范的纳税服务标准;忽略了纳税人个性化需求等。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纳税服务工作的考核评价标准主要停留在办税环境、语言、态度、效率等表面层次,基本未涉及对规范化、个性化服务的评价,对征管质量和执法行为更缺乏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且不能对服务质量进行科学的统计和量化分析,纳税服务评价具有表面性。
三是纳税服务的监督考核机制不够。没有建立、健全纳税服务评价系统,难以量化考核。缺乏有效的服务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各地纳税服务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流于形式。对纳税服务的监督较为单一,基本停留在对纳税人的举报税务机关不查处和税务人员的不廉洁行为方面。对税务人员的征管不作为、程序不到位、时限不合法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主动的服务监督评价办法。
四是缺少专门的考核评价组织机构。纳税服务考评工作没有专门的评价组织机构,也未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考评机构工作职责。评价主体多数是由税务部门本单位人员组成,评价方式以临时的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为主,考评工作的组织开展缺少阶段性、全局性、系统性,对评价结果的重视程度不够。
(四)纳税服务信息化程度低,社会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在税收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重技术轻管理。许多部门热衷于购买高档的硬件设备,盲目开发软件,而对整个业务系统性研究不够,没有创新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结果只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去重复、模仿传统的业务处理流程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二是轻视信息资源整合及一体化建设。现阶段的税收信息化建设已经涵盖了从征管到行政管理、辅助决策等各个方面,但这些部分的信息化建设仍然是各自为政,税收部门与银行、工商、公安、媒体等部
门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协税护税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信息资源没有实现充分共享,没有形成合力,严重制约了纳税服务社会化的发展进程。另外,税务代理业发展缓慢,据资料表明,我国的税务代理率不足10%,而日本为85%,美国为50%。
优化途径
转变纳税服务观念
重新定位纳税服务的价值观。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已明确规定了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纳税服务有了法律依据,在税收工作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纳税服务也由传统的道德范畴上升到法定义务,成为法定行政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征纳双方都要全面领会其内涵,重新定位纳税服务的价值。作为征税主体的税务机关要切实履行新征管法规定的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义务,树立现代税收服务观,应 “视纳税人为顾客”,认真分析纳税人的需求,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以让纳税人满意为目标,确保纳税人合理的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积极拓展对纳税人服务的范围和空间,不断完善纳税服务工作,同时也要积极引导纳税人不断增强维权意识,形成共同创造优质服务的良好氛围。改变形式深化内涵
应从以前的重形式轻实质误区中走出来,一是由形象服务向实效服务转变。税务机关应针对纳税人对税收专业性知识与技能、程序、权益的需要,提供实实在在的纳税服务。二是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税务机关除了接待好上门来的纳税人外,应主动出去,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纳税人存在的问题。三是由一刀切服务向分类服务转变。纳税人素质有高有低,涉税业务也有繁有简,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继续深化服务内涵,提高纳税服务的档次。纳税人最希望得到的是税收的公平、效率的实现。我国税收法制不断的完善,人情税、关系税行为大大减少,再加上现代化、信息化的征管手段的应用,偷漏税行为也越来越少,一个公平的税收环境已基本建立。但是在许多征管环节仍然存在弱项,一些纳税人利用这种手段进行偷漏税的行为仍无法杜绝,这就人为导致了纳税人之间的税负不公,背离了税收的基本原则,对那些老老实实履行义务的纳税人来说很不公平。因此应该加强征管,加大对偷漏税行为的打击力度。
加强建设提高素质
要满足日益现代化的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工作的需要,实现由传统服务到现代纳税服务的“质”的飞跃,关键在于有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高素质的税务干部队伍。因此,要不遗余力地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加强税收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业务培训。另外还应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忧患意识,推行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切实加强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公布出台几条纳税人特别期待、特别管用的“廉政禁令”,对税务人员的不作为、滥作为行为,加大惩戒力度。
服务手段信息化
通过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构建纳税服务信息化平台,降低税收成本,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是完善纳税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以12366服务热线、电子税务网络为载体,运用网上电子申报系统、网上税务局信息管理等系统,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功能强大的多元化、个性化、开放式的纳税服务。二是完善税收管理平台,推广运用纳税申报电子信息采集系统、发票管理系统、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系统、增值税纳税评估管理、计算机稽核、协查等管理系统,实现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纳税人纳税成本。三是完善信息交换平台,推进税库银企的一体化建设,拓宽申报缴税渠道,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完善纳税服务机制
1.加强纳税服务的制度建设应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服务制度体系,形成一个
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的基本准则,使纳税服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各地也应在基本准则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相应符合地方特色的实施细则。这不仅可以规范纳税服务,同时还有利于考核监督,形成自觉提供优质服务的良好氛围。在规范服务制度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对现有的征管制度、优惠政策等进行调整。征管方面,该精简的办税环节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减少纳税人不必要的负担,在优惠政策方面,应在兼顾税负公平的基础上让纳税人充分享受应有的待遇。2.完善纳税服务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公平和可操作性的纳税服务监督、评价机制,从投诉、受理、调查、检查、处理等环节加以规范,对纳税服务工作评定奖励和惩戒,量化考核指标,并将纳税人的评价列入考核指标,让全体干部都要溶入服务意识,把是否对纳税人合法权益造成侵犯作为衡量标准,坚持以纳税人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摆正征纳角色的位置,确保纳税服务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严格执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相衔接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纳税服务评议评价机制和服务质量、效果的保障制度,建立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的长效机制,将纳税服务工作质量作为考核税收工作的主干线。
总之,纳税服务是税收征管中长期的话题,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做好这项工作任重而道
远。今后,我们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纳税服务的新思路、新举措,为全面提高纳税服务而努力。
编辑本段纳税服务体系
(一)科学的税收服务观体系要以人为本,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彻底更新和转变思想观念:一是由监督打击向管理服务的转变,改变以往注重对纳税人防范、检查和惩罚的观念,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二是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淡化权力意识,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经济的服务;三是将过去作为高标准的职业道德要求,转变为基本行政行为规范,并作为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落实和考核;四是由片面注重形式向追求内容、形式、效果相统一的转变,通
过持久和务实的工作,使纳税服务向长效发展,向实际深入。
(二)法律组织体系提高纳税服务的法律地位。具体途径:一是考虑出台《税收基本法》,将纳税服务内容以法律的形式明晰化,明确法律责任。二是修订完善并正式出台《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制定纳税服务的基本内容和操作原则,并据此制定具体的服务标准、工作方式和岗位责任体系等。三是参照国际惯例,建立纳税人宪章,把纳税人的权利和税务机关应当为纳税人提供的服务以法规形式明确下来,充分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建立纳税人参与税务决策的体制,让纳税人有机会参与并影响行政法规、规章和税务行政管理措施的制定。
(三)涉税咨询辅导体系依托“12366纳税咨询服务中心”整合资源并对其功能进行延伸,在办税服务大厅专门设立询问服务中心,着重对纳税人进行更深层次的辅导、解答涉税疑难、提供纳税咨询;并整理咨询问题库,进行需求分析;建立税收法规公告制度,召开税收政策发布会、进行专题税收知识讲座、开展专项培训,减少纳税人的无知性不遵从;利用因特网进行有针对性的税前、税中、税后辅导,并针对不同纳税服务群体、不同优惠群体开展个性化辅导;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咨询服务的种
类、内容、标准等,同时规定咨询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义务及相关责任追究办法等。
(四)纳税人洞察体系建立纳税人洞察体系,对纳税人进行细分,使纳税服务在普遍化的基础上兼顾个性化,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更加有效的管理;建立需求分析与征纳沟通机制,研发纳税服务分析系统,通过多种形式掌握纳税人需求,及时改进纳税服务措施,疏导和化解征纳矛盾;健全纳税评估制度,及时发现、矫正和处理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出现的过错,提醒并督促其及时进行自我纠正,有效防止和化解征纳双方的风险,为纳税人提供深层次的帮助。
(五)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体系进一
3步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健全纳税遵从奖惩机制。将银行、工商、公安、土地、建设等相关部门信息及时导入税收征管系统,对数据进行整合、对比、分析,准确把握企业经营动态及应纳税情况。实行分类服务管理方式,对纳税信誉等级好的纳税人在管理中应以程序性服务为主,并给与一定的优惠和荣誉,促使其保持较高的纳税遵从度;对纳税信誉等级低下,特别是大额欠税企业进行公告,增强对恶意欠税行为的社会舆论监督,敦促企业提高税法遵从度。
(六)纳税服务流程和组织再造体系借鉴流程再造理论,全面梳理现有征管制度办法,合理归并、安排流程环节的先后顺序,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推行办税程序公开制度,公开各项办税程序、方法、步骤、时限以及阶段性进度,提高执法透明度。按照纳税人需求导向原则进行组织再造,着手推进国地税机构合并。在未合并前,归并业务实施两部门联合办公。
(七)纳税成本节减体系在优化办税程序、简并纳税人报表、推行国、地税联合办公为纳税人减负的同时,整合企业的现有的硬件资源,降低涉税系统和设备的购置成本。另外,要提高税收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降低政策的执行成本,提高纳税遵从度。
(八)税收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整合现有信息化软件,提高基于互联网的办税服务水平。一是推广高效、安全的网上报税系统,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为纳税人提供 “智能化”纳税服务;二是构建征管基础信息数字化系统,通过数据分析鉴别并控制可能出现不遵从现象的纳税人,提高政策辅导决策水平;三是减少不必要的业务管理环节,依托信息技术,建立适合专业化管理、便于操作完整的岗责体系,通过信息预警、监控、协调系统,自动控制、考核纳税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四是实现国地税、工商、银行、海关等部门间联网,加强信息交换,提高服务效率。
(九)法律救济体系建立完善畅通的法律维权渠道。一是广泛开展税收法律宣传,充分告知纳税人应有的权利;二是鼓励纳税人建立互助、自治式的维权服务组织,代表纳税人调解税企矛盾;三是统筹涉税听证、复议、诉讼制度的衔接,加强纠纷申诉调解,使纳税人避免因进入司法程序造成的成本和环境负担。四是建立健全完善积极的错案纠正和责任追究及反馈机制,准确认定税务案件性质和责任人,并落实相应责任。
(十)考评监督体系建立科学完善、以量化为主、可操作性强、内外结合的纳税服务考核体系。考评结果与工作人员的薪酬与晋升挂钩,从而将纳税服务变成税务机关的一项经常性和日常管理的工作。同时,建立公开的、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外部监督评估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使税务机关能够正确地认
识自身的服务现状,及时查找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
(十一)人员素质保障体系建设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税务干部队伍,是做好纳税服务工作的重要保证。以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重点,实施素质提升计划;推行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进一步规范纳税服务行为;创造公开、平等、竞争的用人环境,按照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配置岗位,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模式。
(十二)社会化资源共同参与体系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重视专业社会中介(如税务代理)和其他组织(如行业协会、纳税服务志愿者组织)为纳税人提供的税收筹划、政策咨询、法律帮助等纳税服务,鼓励企业自我服务,构成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主体共同参与的纳税服务体系。
第三篇:新时期优化纳税服务问题与对策探析
新时期优化纳税服务问题与对策探析
一、近期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扎实开展业务巡查,管理基础进一步打牢。
(二)强化协调联动,税源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积极探索创新,纳税评估质量有所提高。
(四)稳步推行两个平台,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在全面推行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的基础上,按照“信息管税”的基本思路和“风险管理、分析预警、协调联动、下达反馈”的工作模式,建设并推行了税源管理平台。进一步挖掘数据资源潜力,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开展税收分析预警和纳税评估,进一步深化、优化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实现协调联动机制的信息化运行,有效提高协调联动机制的运行效率和纳税评估水平,强化了以信息化为依托的集约高效的税源管理。正在运行的外部信息采集和交换平台有效提高了征管效率、降低了征纳成本。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税款缴纳,在部分办税服务厅安装了POS机,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办理税款缴纳事项,通过
“银联”卡刷卡即可轻松完成,税款解缴实时划转,避免了纳税人往返银行缴款,受到基层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广泛好评。全省26.6万户纳税人纳入电子申报,占应申报户数的73%。试点推行自助办税终端(简称ARM),为纳税人提供全天候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报税速度显著提高,有效缓解了窗口认证、报税的排队问题,提高了办税效率。
(五)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税源管理能力。
(六)挖掘征管潜力,全力保障组织收入工作。
(七)纳税服务理念进一步转变。各级国税机关和税务人员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进一步确立,从法定义务、法定责任的高度,落实和优化纳税服务工作,在满足纳税人多层次共性需求的同时,努力创造条件满足不同类型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服务层次,由过去浅层次的态度化、环境化服务逐步转变为深层次、具体化的政策服务、信息服务、效率服务、权益服务和救济服务。
(八)纳税人负担明显减轻。按照总局要求,扎实推进“两个减负”工作,精简报表资料,优化业务流程,加强工作统筹,坚持能在上级完成的工作不再向下布置、能在内部完成的不再向纳税人延伸、能从信息系统调取的数据不再逐级上报、能整合的工作不再单项开展。实行电子申报的纳税人纸质申报表改为一年报送一次,减轻了基层和纳税人的负担。全省已有三分之二的办税服务厅试行“一窗通办”,有效解决了纳税人多头办税、重复排队现象。探索推行
“同城通办”办税方式,纳税人可以就近选择办税服务厅办理涉税事项,避免了路途奔波,节省了办税成本。大幅度降低网上申报客户端软件和使用CA证书的收费标准,全省每年可为网上申报的纳税人节省成本1800多万元。提供网上申报软件的门户网站免费下载服务,并为纳税人提供免费培训和辅导服务,提高了纳税人使用网上申报的积极性。
(九)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改除政府部门办网站的“教化式”弊病,突出纳税人关心和实际需要的栏目,减少栏目层级,加强对新发布的税收政策法规和税收知识的宣传、解读,提高了网站与纳税人的互动性。建设了门户网站在线访谈室,实现了与纳税人的交流互动。建设和完善“12366”服务热线功能,实现了全省集中的人工坐席服务。建立了坐席专家制度,实现了三方通话功能,做到及时答复咨询,提高了纳税咨询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据统计,纳税人对“12366”的综合满意度达到90%以上,12366真正成了社会和纳税人的纳税服务“热线”。
(十)努力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办税公开服务平台,及时发布涉税政务公开信息4583条,有效保障了纳税人的知情权。通过纳税服务满意度调查,收集纳税人各类诉求和建议近300条。按照合法性、合理性、必要性原则,认真审查地方政府、部门涉税立法草案和相关文件以及系统内的规范性文件,纠正其中未经法律授权触及纳税人权益、增加纳税人义务的内容,从立法层面维护了纳税人权益。在税收行政处罚中坚持过罚相当和不显失公正的原则,做到税务行政处罚横向、纵向平衡,努力减少畸轻畸重、同样情况不同对待、不同情况同样对待等现象,从执法层面维护了纳税人权益。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四是对纳税服务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纳税服务提高税法遵从、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重形式、轻实质、重过场、轻实效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五是服务体制机制不完善。服务资源分散,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服务局面还未建立。服务层次和标准比较低,不能满足纳税人的合理要求。服务手段落后,税收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功能不完善。办税效率不高,办税流程不够简化,基层税务人员工作负担和纳税人办税负担依然较重。办税服务厅规范建设落实不到位。六是税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有待提高。纳税人满意度仍然偏低,中介服务存在指定现象。7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召开了纳税服务工作会议,宋兰副局长做了《优化纳税服务 构建和谐税收》的重要讲话。对于纳税服务工作,宋兰副局长也受总局党组委托,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纳税服务理念,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为依托、以提高税法遵从度为目的,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机制、提高工作水平,全面开创纳税服务工作新局面。特别强调:纳税服务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是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是税务部门的核心业务,是世界税收发展的时代主题。努力实现纳税服务需求及时响应,纳税服务效能大幅提升,纳税人办税负担显著减轻,纳税人满意度持续提高等基本要求。
(六)牢固树立新时期纳税服务理念。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纳税服务,是推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措施,也是税务部门的重要职责。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工作,是税务部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这一新时期税收工作主题的重要内容。全省各级国税机关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要求,牢固树立新时期纳税服务理念,将纳税服务贯穿于税收管理的全过程,体现在指导思想上、固化到制度职能里、落实到工作部署中。要认真审视传统税收征管体系和构建新型纳税服务体系的矛盾,不断探索和总结纳税服务工作的内在规律,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在严格执法和强化管理中优化服务,在优化服务中严格执法和强化管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是衡量税收工作的重要标准,要从满足纳税人的合理需求出发,提高办税服务水平和税收征管效率,引导和促进纳税人自愿遵从税法、依法诚信纳税。强化全员服务意识,决不能把纳税服务看作是服务部门或某些税务干部的事,加强统筹,密切协作,不断增强纳税服务工作的持续性、主动性和普及性。各级领导,特别是今天参会的领导同志,要做理念变革的先行者,并且通过不同途径将纳税服务的新理念传递给我们的每一名税务干部,通过理念的转变,加快对纳税人监控导向向服务导向的转变,加快由单纯管理执法型向管理服务型税务机关的转换。去年底总局在省会城市开展了纳税人满意度和办税服务厅调查工作,在全国纳税服务工作会议上了播放了经暗访制作的专题片《直击办税服务一线》,暴露了我们在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此省局也专门发出了通知,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按照通知要求,对照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采取措施,抓紧解决,并按照要求将情况上报省局。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省局将根据总体工作情况,委托第三方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工作。
(七)全面提升办税服务层次和功能。一是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提升办税服务厅功能。年内,各市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建设1-2个全面现代化的“标杆办税服务厅”,按照总局新的要求,参照全国先进水平规划其形象设计、功能分区、窗口设置、流程优化、服务方式和手段、服务标准等,选派优秀干部担任办税服务厅负责人,树立窗口形象,形成样板,以高效快捷的服务满足不同层面纳税人不同层次的办税需求。取得经验后在全省推广,规范、统一、提升全省办税服务厅形象。总结“一窗通办”办税方式,明确窗口名称和职责,积极稳妥地做好
“一窗通办”
推行工作。总结完善“同城通办”试点经验,根据纳税人规模,在较大的市逐步推行。总结自助办税方式,在办税服务厅划出专门区域,配置专用设备,为纳税人提供自助办理涉税事项的服务。有条件的单位可在纳税人相对集中的办税服务厅或其他社会公共场所探索设置纳税人自助办税终端(ARM机),进一步为纳税人办税提供便利。二是加快“网上河北国税”建设步伐。完成省级集中的“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以省局门户网站为入口,为纳税人提供实时办理网上登记、申报缴税、文书申请、发票管理、网上认证等办税服务,同时提供涉税软件、办税资料下载以及涉税信息查询等服务,并提供邮寄税务证件、普通发票服务方式,实现纳税人足不出户办理各项涉税业务。建立面向纳税人的集成化、个性化的“一站式”网上办税服务平台,纳税人可以“一次登录,全程办理”。全面整合税法宣传、办税服务、通知提醒、税务咨询和投诉举报等功能,实现网上办税平台、12366纳税咨询平台、税收短信平台的“三网合一”。积极探索“场景式服务”,推进征纳双方交流互动,建设以栏目齐全、即时互动、功能完善、便捷高效为主要特征的“网上河北国税”。三是完善“12366”服务热线和税收短信平台功能。建设和应用在线访谈功能模块,完善服务热线的工作流、知识库和专家咨询制度,实现便利、权威、准确的税收政策解答和7×24小时纳税服务的目标。强化“12366”咨询、投诉、举报、维权等功能组合,将其建设成为专业高效、功能强大、覆盖面广的纳税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税收短信平台功能,强化税收短信平台增值服务功能的应用,实现短信多层级发送与接收,适时以短信形式向纳税人提供税收政策提示、涉税事项提醒、催办催缴服务。
(九)优化办税流程,减轻办税负担,维护纳税人权益。进一步优化办税流程,精简办税环节,简并申报资料,建立税务电子档案库,实现纳税人电子信息在国税机关内部的信息共享。探索建立税务报表设立、审核机制,防止任意设立报表,积极推进无纸化申报和无纸化审批。创新办税公开的内容和方式,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促进税收执法公平公正。及时了解纳税人诉求,解决税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满足纳税人的合法需求。简化投诉举报程序,建立投诉举报快速响应机制,推行投诉回访制度,畅通纳税人投诉举报渠道。积极推行税收法律援助,保证各类纳税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合理权益得到保护。
(十一)完善纳税服务保障机制。
1、健全领导机制。各级国税机关要按照总局的要求,成立由局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纳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组统一领导、纳税服务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抓好各项纳税服务工作。各级纳税服务部门要加强纳税服务的组织、协调和督查,着力抓好办税服务厅、12366纳税服务热线、税务网站等的建设与管理。加快办税服务厅实体化。
2、落实纳税服务规划。纳税服务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各项内容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总局制定了2010-2012年纳税服务工作规划,近期就会下发。省局起草了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我省纳税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对纳税服务体系建设、制度建设和纳税服务方式等进行了规划,这次会议讨论修改后,将尽快下发。各级国税机关要认真落实好总局的规划和省局的意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纳税服务工作科学、快速、可持续发展。
3、健全纳税服务制度。重新审视现有服务制度,借鉴现代企业管理
“流程控制”、“标准控制”理论,着眼建立纳税服务综合管理体制,健全覆盖征、管、查等各部门的科学、规范、明确、具体的纳税服务岗责体系,细化、分解、落实各个环节的纳税服务职责,切实规范窗口工作人员、税收管理员、稽查人员等岗位的服务内容和标准,建立考核管理体系,实现纳税服务流程化操作、标准化管理,较快提升我省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4.强化配合协作。各级国税机关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范围,具体办理纳税服务的相关事宜。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保证纳税服务工作高效运转。加强与地税部门的协作,联合开展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检查、评定纳税信用等级等工作。加强中介服务监管,引导和促进税务师事务所健康发展。倡导建立纳税服务志愿者组织,加强与社区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合作,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利服务。
5、加强纳税服务队伍建设。各级要选派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人员从事专业服务工作。要关心办税厅工作人员,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良好环境,吸引优秀干部到办税服务厅工作。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政治业务素质。建立纳税服务质量指标体系、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促进纳税服务人员履行职责、提高效 优化纳税服务途径探析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14日
访问次数: 2
信息来源:灌南县地税局
字 体:【大 中 小】
省局新一届党组为确保江苏地税发展走在全国地税系统前列,提出了“一流的干部队伍、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工作业绩”的“三个一流”江苏地税总体发展战略,纳税服务作为“三个一流”中的重要内容,是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仲,提供的旨在方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享受纳税权利的服务活动的总称。而税收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将“纳税服务”作为税收征管的一种行政行为,使之成为机关的法定义务和责任,是在税收工作中实践“执政为民”本质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必须提升为纳税人服务的认识层次和工作质量,转变管理理念,调整思维方式,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深化、优化、规范为纳税仁服务工作。
一、纳税服务的理念
随着一场被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市场化的动作机制和管理手段被引入公共管理中来,主张以市场机制改造政府,提高公共服务品质,突破了以往行政管理学研究的?z臼,对政府管理产生了深远的、根本的影响,对我国的影响同样也是巨大的,选择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已成为我国改革行政系统的趋势,目前已在各地初露端倪,如建设“服务型政府”、“企业型政府”、“学习型社会”的提出,追根溯源,都是源于公共管理相关理论。与政府职能转换相得益彰的是税务部门纳税服务理论也随之不断发展,并在新的纳税服务理论的指导下,纳税服务的时间也在不断深化。在当今税收理论研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把税收征管体系比成一座“金字塔”,而把为纳税人服务置于塔的最底层,使之成为整个金字塔的根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有自己完善的纳税人服务体系。近期我国也开始在纳税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中把优化服务和纳税申报共同列为税收征管的基础,新征管法将纳税服务写进法律条文里,使纳税服务在现代税收征管中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实现了质的飞跃,建立规范的纳税服务体系已成为现代税收工作的重要特征。
二、纳税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纳税服务在近年来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在纳税实践中其缺乏全局性、系统性、持续性和保障性的特征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纳税服务认识的深度不够,服务观念有“本位化”倾向
长期以来,税务机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本位”意识,一些地方的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对征纳关系的认知局限于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层面。这种权力意识本位化直接带来的是服务举措“本位化”,而纳税人长期作为被管理者的角色,在征纳关系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他们缺乏要求税务机关提供完善的纳税服务的自觉意识,对纳税服务的期望值也不高,这使得税务机关在纳税服务上缺乏外部动力和压力,造成税务机关难以自觉地、能动地从长期的“管理者”地角色向“管理服务者”的角色转变。所以在当前的纳税服务体系中,服务举措更多地是向便于管理的角度倾斜,严格地说,这是一种管理体系,而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体系。
(二)服务层次肤浅,得不到纳税人的认同
当前的纳税服务体系的构建侧重于对纳税人的管理,却忽略了简化征管程序方面的工作,不可避免地导致各级税务机关将规范文明用语、建设环境设施齐全的纳税服务场所等浅层次的服务作为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的主要手段和最终目标。尽管这些努力已较以前有了较大进步,但过于追求表象化服务的做法,却背离了纳税人的期望和效率化的服务目标,也就难以令纳税人真正的满意。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办事,不是来享受轻松的,一杯茶、一张椅子、一张笑脸,并不是纳税人真正的需要。他们想要的是工作流程更简捷一些。而现在的纳税服务体系欠缺的恰恰是这些纳税人最需要的东西,纳税服务游离于税收征管工作之外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
(三)管理职能分散,纳税服务制度建设亟待加强
税收征管工作重实体、轻程序的工作方式影响了纳税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实际工作中,一方面纳税对登记程序、申报程序、缴款程序、减、免、缓、退审批程序进而整个征管程序不了解,造成因资料不全、手续复杂而感到“一头雾水”,难言其中苦衷;另一方面,近年来税务部门在加快新的税收征管改革模式的过程中,将税收执法权限分解为征收、管理、稽查,在系统内实行专业化税收管理,但忽略了对建立必要的、合理的执法程序进行探索,对外未形成一整套纳税服务制度,纳税服务职能分离,造成征纳双方工作量的加大和矛盾的增强。此外,目前缺乏有关纳税服务的纲领性文件,缺乏对纳税服务理论系统论述,从某种程度而言,也延缓了纳税服务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进程。
(四)缺乏纳税服务的考核机制,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难以保障
根据传统思维方式,税务机关预先设定所有纳税人为偷税嫌疑对象,然后逐级制定管理办法和措施,监控其偷逃税动向。这种心理状态,既严重忽视了对纳税权益的保障,造成全社会陷入纳税信用危机的恶性循环,又直接影响了税务机关不会下决心建立纳税服务评估、监督工作机制。而在实践工作中,也没有为纳税人提供对税务机关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与评价的渠道,日常布置要求的多,检查督促、进行量化考核的少,纳税服务信息反馈有效机制仍在襁褓之中。
(五)纳税服务滞后,不能适应新形势对税收工作的需要
纳税人个性化服务需求难以满足,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没有切中纳税人迫切需要的重点,税务机关提供的服务不是纳税人的真正所需,而纳税人的需要税务机关没有提供或提供的不够;“素质化服务”理念尚未形成,税务干部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纳税服务的质量,服务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手段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且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才、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受基层征收单位税务经费拮据的影响,纳税服务有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当然就谈不上创新服务,深化服务和优化服务的问题,这就使得纳税服务的现状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要。
三、改革和完税纳纳水服务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改革和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应坚持法治原则、公正原则、透明原则、效率原则、诚信原则,结合当前税收工作的实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
(一)转变服务观念,牢固树立“服务型”税务机关的思想
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税务机关的责任和义务,使纳税服务成为税务法定行政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我们全面领会其内涵,重新定位纳税服务的价值,切实转变治税观念,全面履行征管法规定的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义务,树立现代税收服务观,拓展对纳税人服务的范围和空间,提高完善对纳税人的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文明、规范的执法服务标准和体系,以新的服务理论来引导税收工作,由满足征管需求为主向以服务纳税人为主的转变,牢固树立“服务型”机关的思想,能动地把为纳税人服务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改进服务手段,全面提高纳税服务工作效率
进一步扩大纳税申报管理模式,提供刷卡申报、电话申报、邮寄申报、网上申报等多元化的纳税申报方式供纳税人自由选择;改善办税基础设施,积极推行城区“一窗式”、农村“一站式”服务模式,实行服务前移,让“窗”、“站”成为便利纳税人办理纳税事项的满意场所;努力提高税收信息化管理水平,开辟网上或12366电话语音特别服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实时传输,为纳税人提供及时、准确的政策、业务咨询,精心打造纳税服务的“电子平台”,提升纳税服务体系的科技含量,为纳税人提供规范、快捷、全面、经济的税前、税中、税后服务。
(三)创新服务方式,满足纳税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按照为纳税人服务无小事的原则,以“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为追求目标,认真分析、准确把握纳税人所念、所想、所需,不断创新纳税服务的方式,建立或完善“假日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限时办结”、“首问负责制”、“查前告知”、“稽查准入”等各项服务制度,突出纳税服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方法的艺术性,努力满足纳税人个性化服务需求,实现“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质量零差错、服务对象零投诉、办税程序零障碍、法规政策规定之外零收费”。
(四)整合服务资源,建立平面化多功能的纳税服务平台
以加强税务机关内部的程序化建设为切入点,遵循合理简化、效率优先原则,简化行政审批,寻找合法化和效率化的结合点建立行政管理机制。完善税务机关各部门的各项工作交接流程,将具体工作职责分工内置,利用先进的内部网络建设,实现各种组织机构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以纳税服务机构为前台的塔型组织机构,逐步建立每一个税务机关都是纳税服务窗口的机构设置,使得税务机关的每个部门、每名税务干部都能按照“一窗式”的人均标准接待纳税人,无须再区分具体职责,形成“一人承办、转告相关、协调共管、限时完成”的工作机制。从纳税人的角度看,税务机关不再是一个以服务厅为窗口的立体机构,而是平面化的多功能服务平台体系。
(五)完善考核机制,建立纳税人合法权益和服务质量保障机制
把实现和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作为一切税收服务工作的基础。税务机关要紧紧围绕税收征管法所赋予的纳税人的权利,如税收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陈述申辩权、减免税申请权,最大限度地保障权利的实现,设立服务投诉电话和征求意见箱,聘请特约监察员,印发服务监督卡,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确保社会各界意见反馈渠道的畅通;严格执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相衔接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纳税服务评议评价机制和服务质量、效果的保障制度,建立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的长效机制,将纳税服务工作质量作为考核税收工作主干线。
第四篇:浅议基层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议基层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两年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新时期改进和加强纳税服务工作的总体部署,各地税务部门积极转变服务观念、完善服务手段、搭建服务平台、创新特色服务,在优化纳税服务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作为国税工作的最前沿阵地,基层税务局在纳税服务整体水平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所有制度、举措得以落实执行的关键环节,因此,如何提高基层纳税服务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笔者通过对银川市兴庆南区国税局纳税服务进行专题调研,旨在了解现状、分析原因,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加强纳税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基层纳税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开展纳税服务需求调查
为切实深入了解当前纳税人需求,2010年初,银川市兴庆南区国税局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开展税企座谈会、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采集相关数据。调查内容主要以纳税人对办税环境、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态度、税收政策宣传、办税流程、纳税辅导、咨询需求为主,对辖区内不同类型的纳税人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收集到有效问卷967份。其中一般纳税人228份,占总调查户数的24%;小规模纳税人309户,占总调查户数的32%;个体户423份,占总调查户数的44%。同时通过召开税企座谈会面对面听取纳税人对纳税服务工作的建议以及税收管理员下户巡查收集纳税人的需求,共征集纳税人对纳税服务工作的各类意见、建议21条。
(二)调查反应出纳税服务需求现状
从纳税人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看,目前纳税人对基层税务纳税服务能力综合评价较好,对办税环境、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以及多元化申报方式大多数都比较满意。但也有14.4%的纳税人评价“一般”、9.1%的纳税人评价“较差”,两者合计为23.5%。调查结果也显示了纳税人需求最强,但基层税务机关明显提供服务不足的方面有:税收政策宣传、纳税咨询、纳税辅导方面的需求。如:有72%的纳税人希望有一个快捷方便的渠道能了解到最新的税收政策;有86%的纳税人急需了解办税过程中纳税人应享有什么权利;有65%的纳税人想要知道完成申报、缴税、购买发票等一系列办税程序;有59%的纳税人认为在与税务机关、税收管理员发生争议时能够公正、公平的解决争议。
(三)调查结果的实证分析
1.重税收宣传形式,轻宣传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宣传的内容来看,宣传的理论东西多,结合实际开展宣传的较少,多年来,开展税收宣传形式比较简单,缺乏新意,过多地宣传大框框、大条条,而面对面、一对一的宣传和纳税辅导开展的不够,有些宣传“走过场”。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纳税人认为纳税辅导
少,不经常进行辅导。这说明上门宣传辅导不够,特别是税收管理员,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宣传辅导员”,如果不经常下户调查了解,帮助辅导纳税人,就会被纳税人认为不合格。纳税人最渴望的是面对面的零距离服务,这是营造和谐征纳关系的客观要求。
二是从宣传对象来看,主要集中在一般纳税人和其他规模较大的企业,相对来讲,对个体经营户及个人的宣传较少,同时,对潜在的纳税人宣传力度不够,如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等。
三是从宣传的方式来看,宣传的方式单一,渠道过窄。主要通过办税场所以及向纳税人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开展宣传,还缺少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方式。问卷调查中的“您了解税收政策法规的渠道”,被调查者选择报刊杂志、网站和办税场所的仅占36%,选择其他渠道的占64%。这说明纳税人对税收政策了解的主要渠道不是税务部门宣传所提供的渠道,而是通过另外的渠道,如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如何拓宽纳税宣传渠道,让纳税人更加了解税收政策是税务部门今后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
2.重纳税管理,轻纳税服务与辅导。搞好税务管理工作应当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原则。但是,在实践中,往往更强调强化管理,而对纳税服务和辅导重视不够。虽然近年来推出了“一窗式”、“一站式”、“全职能”等服务方式,应该说这些做法产生了很多积极的效果,也为纳税人带来了许多方便,较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划时代的进步,但这种将纳税服务是为了方便纳税人的定位,仍没有实现税务机关从“税务官”到“服务者”角色的真正转变,应该看到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纳税服务的观念、纳税服务的形式以及纳税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仍有着很大的差距,纳税服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方便纳税人,获得纳税人的满意度,更重要的是明确纳税服务是税务部门的义务、职责和奋斗目标。过去一直将纳税人看作是需要严格管理的对象,纳税服务解决的重点是工作态度问题,通常被认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虽然当前纳税服务已被看作是税务机关行政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税服务已由职业道德范畴提升到行政行为范畴,税务机关在优化纳税服务、引导纳税遵从、促进能动纳税、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的积极工作,由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税务机关往往以管理者、执法者、监督者自居,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执法、轻服务,重管理结果、轻服务过程的观念,弱化了纳税人的平等主体地位。因而很多服务还是停留在低层次上,没有意识自身在公共产品服务框架内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将纳税人的地位提高到应有的高度,没有全面、主动地针对纳税人的权利来制定工作方案,而是在如何保护自身安全的角度上制定各种措施,影响了纳税服务高效开展。
3.重场所、设备等硬件建设,轻人员素质和技术等软件建设。在问卷调查中,发现纳税人对办税场所税收政策公布栏、办税服务指南、办税场所环境及配套服务措施等满意程度相当高,说明近年来通过对办税服务厅五统一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纳税人也反映税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办税效率等虽然比前几年有很大的提高,但在办税人员素质和技术等软件建设方面还不尽人意,特别是纳税辅导满意率偏低。这个问题也印证了前面的分析。
4.重主观开发运用系统,轻与纳税人的互动。纳税人是征收管理活动中的纳税主体,在税收征纳关系中,纳税人是天然的弱势群体。税法非常明确地规定了纳税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地位,纳税人在征纳双方的法律主体地位上与税务机关是平等的。但在实践工作中,由于重管理的意识存在,推出的相关管理措施,特别是推出的税收管理系统,很大程度上偏重与如何强化管理,而事前没有征询纳税人的意见,导致纳税成本降低程度不够明显,管理效率提升
不够明显。主要表现在没有充分考虑纳税人的成本支出。税务部门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强调服务的硬件环境的建设,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纳税人从纳税服务中获得的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通过纳税服务应该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纳税人的税收成本支出,但当前税务机关的业务流程改造和机构的扁平化设置,在宣传力度、纳税辅导、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以及配套的措施等方面没有完全跟上,增加了部分纳税人不应有的成本支出。
二、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纳税服务的对策
(一)转变管理理念,丰富纳税服务内涵
长期以来,基层税务机关偏重于管理执法,忽视纳税服务,认为纳税服务只是额外的工作,被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税收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工作范畴,认为提供与否、质量高低只涉及到工作作风、涉及到个人的道德水平和素质,没有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征纳双方法律地位不对等,存在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不平等关系,纳税服务被置于附属地位,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事实上,纳税服务,对税务部门而言是一项法定职责和义务,对纳税人而言,则是一项基本权利。税务部门应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切实增强为纳税人服务意识,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通过不断丰富纳税服务内涵,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是树立公平服务意识。纳税服务应当面向所有纳税人,不论其性质种类、经营规模、缴纳税额、所辖地域等方面的不同,都平等享有税务部门提供纳税服务的权利。
二是树立全员服务意识。纳税服务不只是个别部门、岗位或者少数税务人员的责任,而是各级税务机关以及全体税务干部的共同职责。因此,上下级税务机关、同级税务机关的不同部门以及各级国、地税局之间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纳税服务合力。
三是树立主动服务意识。纳税服务应当成为各级税务部门和广大税务干部的自觉自愿行动。要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及时掌握纳税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纳税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纳税服务内涵。
(二)完善税收管理机制,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实现良性征纳互动的重要前提。基层税务部门在税收工作中已经形成了征、管、查各司其职、有效衔接的管理模式,但也存在因职责界定不清造成的相互推诿,或因管理本位导致的“缺位”、“越位”和信息失真现象,实践中则造成纳税人“重复跑、多头找、重复报”的现象。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需要不断完善税收管理机制。
首先,要明确税务机关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特别是工作中存在交叉重叠的部分,要建立好衔接机制,并尽到积极告知的义务,使纳税人的办税过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要合理简化办税程序,实现办税效率最优化。全面推行申报纳税“一窗式”管理和涉税事项“一站式服务”。通过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完善税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依法简化审批项目,切实降低办税成本,提升纳税人满意度。
第三,要完善纳税人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涉税资料的利用率。依托网络建设和完善的资料管理,各级税务机关实现即时的纳税人信息查询和信息共享,避免涉税资料重复。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纳税服务效能
一是通过互联网传播功能,解决征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践中,纳税人非常关注税收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动,相关信息的缺失和滞后不仅使纳税人在发展战略选择上显得被动,也因此会产生征纳信息不对称、地位不对等的认识。税务机关通过加强网站建设及时发布税政信息、实现税务公开和即时沟通,积极探索“阳光政务”、“阳光税务”管理模式,能增强纳税人的社会认同和税收遵从度。
二是依托网络平台,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以纳税申报为例,目前常见的还是办税服务厅现场申报,在征期往往出现“纳税人等候时间过长、税务人员超负荷”的状况。通过大力推行电子申报、网上认证、网上抄报税,结合办税服务厅分类分时段申报及开展预约和延时服务,能够切实减轻纳税人办税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
三是开发实用性强的软件,提升办税效率。应对信息社会发展和日常事务激增需要,基层税务机关结合实际开发实用性软件,能优化常规税收管理的操作方式,提高准确率和效能。
(四)延伸纳税咨询辅导,提升纳税人办税能力
征纳互动需要纳税人的积极参与,纳税人办税能力是推进互动的基本前提。实践中,部分纳税人的税收认知和办税能力比较欠缺,特别是小规模企业和个体纳税人,往往通过聘请税务代理和税务人员上门服务办理涉税事宜,其对税收的认知缺失与对税法的漠视成正相关,这造成了在纳税过程中的“马太效应”,大企业与小企业在办税能力和维权上的差距越来越大。拓展对不同类型纳税人的辅导,提升其纳税能力是优化纳税服务的重要措施。银川市兴庆南区国税局通过发挥纳税辅导室的阵地辅导优势,面对面,零距离地解答纳税人提出的实际问题,让纳税人进一步掌握相关税收政策,避免纳税人因对办税流程不清楚、政策不了解而出现的涉税问题。有效的提升了税收征管质量。同时,通过做好税务分局的延伸辅导,主动上门对享受出口退税、所得税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实行跟踪辅导,及时解决新问题,对实行核定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体业户实行比例辅导,解决众多纳税小户对税收法规的模糊认识,从整体上提升了纳税人办税能力。纳税人能力提升,也为税收行政复议、税务行政诉讼和税务行政赔偿等税收法律救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基本前提。
(五)更新税务人员知识,提供专业化服务
税收法规、政策的不断更新和税收管理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趋势对基层税务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税收服务,应该是富有专业化、针对性的。调研发现,部分日常税务争议常源自纳税人和税务人员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相关解释不清楚或不到位是双方各执一词的原因,而纳税人也往往对税务人员的不同口径和模棱两可的说法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基层税务人员特别要提升业务素质,熟悉财务会计知识和相关税收法规,准确把握新旧政策的异同,准确地向纳税人说明办税流程,在纳税服务中正确引导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并实现有效沟通。加强与税务代理等中介机构的合作和业务研讨,提升税收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六)创新沟通机制,构建良性的征纳互动
有序、有效的沟通是实现良性征纳互动的基础。基层税务机关在税收实践中通过税企座谈会、深入企业调研、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纳税人的各类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纳税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创新税企沟通机制的过程中,非营利社会组织发挥的作用引人关注。随着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各类NGO(非政府组织)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上具有的自主性优势日益显现。依托政策咨询类NGO,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可以实现更有效率的沟通,纳税人通过NGO的利益表达机制将单个、零散的需求集中化,使其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税务机关通过这种自主、自助的互动模式,能充分了解纳税人的真实需求,更易获得纳税人认同。
(七)探索个性化服务,满足纳税人多元化需求
调研发现,当前纳税人的需求千差万别,呈现多元化、层次化特点,在纳税人经营发展的不同时期,纳税服务需求重点也不同。对纳税人实施分类管理,探索个性化服务,能有效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收遵从度。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是规范税收秩序、提高征管质量,有针对性满足纳税人需求的有益尝试。通过逐步建立税收信用评价、激励、监管和惩戒机制,积极构筑诚信、和谐、协调、互动的征纳关系。根据纳税人不同信用等级,在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涉税审批等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服务,使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真正成为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长效激励机制。加强对个性化服务的宣传力度,扩大纳税信用等级高的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发挥其在广大纳税人中的示范效应。实践中,在办税服务厅提供预约、延时、短信、电子邮件、叫号机等特色服务,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建立与企业法人或负责人的电子邮件联系,将最新税收政策等信息及时传递给纳税人。(作
当前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一、当前纳税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基层税务机关纳税服务普遍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 一是重权利、轻义务。就是注重税收征收权、执法权,忽视纳税人合法权利,纳税人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二是重形式、轻实质。长期以来基层税务部门将规范文明用语、建设环境设施齐全的纳税服务场所作为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的主要手段和目标,纳税服务局限于“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茶水”的浅层次上,对纳税人反映强烈的纳税程序复杂、环节过多、办税效率低下、纳税成本过高等深层次问题研究不够。三是重宣传、轻规范。纳税服务局限于“单兵作战”,没有建立运转有序的工作规范和服务链条。纳税服务方面的内容缺失,纳税服务质量评价方法单一,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纳税服务相应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责任追究、监督控制等重要内容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当前纳税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纳税服务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当前基层税务机关都在围绕着为了方便纳税人做文章,从税务机关的做法可以看到,“一窗式”、“一站式”、“一网式”、“一级式”等等,应该说这些做法产生了很多积极的效果,也为纳税人带来了很多方便,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划时代的进步。但这种将纳税服务是为了方便纳税人的定位,仍没有实现税务机关从“税务官”到“服务者”角色的真正转变,应该看到我国与一些先进的国家相比较,纳税服务的观念、纳税服务的形式、以及纳税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仍有着很大的差距,我们纳税服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方便纳税人,获得纳税人的满意度。纳税服务应是我们的义务、职责和奋斗目标。
2、纳税人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平等实现。
第五篇:谈谈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谈谈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相融洽的“纽带”;是优化税收环境的重要基础工程,也是税务部门和税务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特是随着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地联合办税已是大势所趋,如何搞好纳税服务显然十分重要。下面就如何优化纳税服务做点探讨。
一、当前税务部门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首问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位
近年来随着“便民服务春风行动”的开展,在纳税服务中虽然很少有生、冷、硬、顶的现象,但少数税收管理员和前台人员对税收政策及相关规定没有全面准确地理解,一到碰到不懂的问题就回避推诿,首问责任制没有落实好,造成服务不到位现。
(二)与纳税人沟通不畅
从整体角度分析,因为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有非常多的税务干部缺乏基本素养,且因为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税收政策也得到不断更新,这种情况下因为纳税人缺乏配合或者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彼此之间沟通不通畅。
(三)税收政策解读不到位
很多情况下,因为税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过分重视宣传,但是因为宣传资料比较单一,且所依据的规定要求与现实不符,没有结合法律条文的解读,导致纳税人在学习相关规定要求的时候无法避免过失与错误,这样一来则导致宣传落实工作无法得到落实。
(四)基层纳税服务力不从心
现在各地经济不断在发展,特别是推进“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各类管户增长较快,而税务系统新进人员少,干部年龄老化,在征收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常感到想搞好服务但的确力不从心。
(五)“一窗通办”不到位
随着国地税联合办税的深入,不少地方建立联合办税服务厅或是共同进驻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这就要求纳税人能够在一个窗口办理两家业务。但基于软件设计不到位和办税人员业务综合素质跟不上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大多数办税厅仍为“国地窗口分设”,“一窗通办”得不到落实,造成纳税人多个窗口跑,服务时有脱节。
二、加强纳税服务工作的对策
(一)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养
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管理者需要加强对鲶鱼效应的应用,要从现实出发,做好岗位抓服务工作,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积极性,不断提高服务工作的活力。当然还需要应用木桶理论,营造良好的团队精神,真正实现部门与部门的有效沟通,真正提升纳税服务。
(二)落实办税首问责任制
一是加强对前台人员的业务培训,熟练掌握税收业务知识,把握新出台的税收政策。二是建立首问责任制、延时服务制、岗位亮牌服务制。从而形成谁第一个接待纳税人谁负责为纳税办理所有涉税事宜。岗位亮牌服务也为纳税人举报服务推诿现象提供了方便。
(三)税务干部要学精学透法律政策规定
相关的业务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要对法律规定与要求进行讲解,尤其是面向纳税人的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将纳税人在理解上所存在的意见进行反馈,这样一来才能真正避免因?榉制缍?出现落差。当然,在新时期需要积极掌握更加精湛的工作技能,尤其是纳税人要满足时代所提出的要求,要尽可能的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
(四)实行“一窗通办”需要克服“二个瓶颈”
一是要打破软件设计的瓶颈,总局应打开国、地金三系统软件的窗口,按照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原则,将现在国、地税办税事宜按照“一窗通办”的要求进行彻底归并;二是要克服办税厅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不高的瓶颈。实行“一窗通办”服务,将对办税厅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办税厅人员对国、地税收业要掌握,对国、地税征管软件运行流程也要熟练。由此,只有通过采取培训上岗、以师带徒、岗位练兵、业务竞赛等多种途径提高办税厅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从而实现国地税一窗通办,方便纳税人。
(五)改进网络办税服务
要针对现行网络办税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特色办税软件设计,使网络办税更加简便易行,并进一步拓展网络办税服务面和服务内容。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逐步建立网络虚拟办税服务厅,为纳税人提供网上宣传、网上登记、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开票、网上扣缴税款、网上退税、网上提醒、网上查询、网上投诉、网上评议、网上互动咨询等“一网式”服务,让纳税人需要到办税服务厅办结的涉税事项,可以足不出户在一个税收信息服务平台上自动化无纸化办理好全部涉税事项,真正享受到税收信息化技术服务带来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余琳,陈俊奇.当前纳税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