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史料解题能力的研究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史料解题能力的研究
高中历史教研组
2014年3月22日召开历史组会议关于课题研究的会议
2014年4月至5月各小组具体活动安排表
时间 地点 内容 承担人
高二历史
3.29 会议室 陈国兵
专题研究
高一历史
4.26 会议室 杨思思
专题研究
高三历史
5.19 会议室 吴华中
专题研究
公开课安排表
陈国兵 4.11 星期五 高二(12)
杨思思 5.6 星期二 高一(6)
吴华中 5.29 星期四 高三(10)
2014 年6月撰写论文
陈卫刚、杨梅、陈利明 责任人 陈卫刚 杨梅 陈利明 第一节 第一节 第六节
第二篇: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提供新史料、创设新情境来培养学生阅读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而这些要求在近几年的江苏高考试题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因此,选用史料进行教学已越来越被广大历史教师认可,但在教学实践中,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如何选择却是摆在广大高中历史教师面前的一大问题。下面,本人就自己平时的一些实践与思考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选择的几个注意点。
一、要选择切合课题、服务于目标的史料
在早期的教学实践中,面对一个课题我们会下大工夫去查阅资料,结果在搞清楚了许多问题的同时,却不知道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觉得每一个问题都要讲,每一则史料都要用,最终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杂乱无章,课堂任务难以完成,教学效果极不理想。
例如,面对“红军长征”这一课题,相关的史料很多。选择什么样的史料取决于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如果想体现红军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这一教学目标,那么可以选择如湘江之战、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如果想体现长征中红军与人民群众结下的深厚情谊这一教学目标,那么可以选择红军沿途进行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和人民群众救治伤员、筹集粮食、踊跃参军的英勇事迹。
二、要选择相对精当、具有价值的史料
选择史料是为了运用,正如沈为慧老师所说的,是为了要“榨干史料”,再加上课堂教学受时间的限制,因此数量过多、内容过长、缺少“油水”的史料尽量不要选,否则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效率。而切合课题灵魂,短小、精当、富有价值的史料就要大胆选择和运用,通过问题设计,将其中蕴含的信息充分挖掘出来,调动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复习有关洋务运动这一课题时,我们可以选择经典史料《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中的两句话: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并设计问题:该材料代表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政治派别?该派别领导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你怎样评价这一运动?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对这一史料的分析较好地回忆并掌握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
三、要选择通俗易懂、符合学生认知的史料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指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在其认知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认识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能力。因此,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水平不尽相同,对史料的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等能力也有差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选择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生活的史料,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思维,而切不可以难取胜。
例如,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先秦史的时候,选取的史料大都来自古代典籍,虽然历史价值高,但文字艰涩难懂,老师阅读尚且有困难,更别说学生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尽量少用这些史料或者将它们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学习资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四、要选择形式多样、内容多维度的史料
在课堂教学中各种形式、各个维度的史料要结合使用,这样不仅能使历史课堂生动活泼,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
首先,史料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但如果课堂上呈现的史料形式过于单一,尤其是大量的文字史料的反复出现,必然会造成学生视觉的疲劳和学习效果的下降。因此,在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让文字、图片、歌曲、视频等各种史料发挥作用,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其次,史料内容也应该是多维度的。教学中我们会提供史料让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做出评价,但如果我们提供的史料维度、视角、史观等过于单一,根据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的原则,学生得出的结论必然也是片面的。要想让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培养他们“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思维能力,就必须选择多维度的史料。
总之,选择史料进行历史教学是适应并深化新课改的需要。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运用自己的智慧选取最适合学生、最适合课堂的史料,切实推动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第三篇:探讨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史料的运用
探讨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史料的运用
2013-07-17 14:23:07 来源:阜蒙县第二高中 浏览:1395次 作者:王红丽 【大 中 小】
【摘 要】笔者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阐述了在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如何精选史料、有效地运用史料教学法,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新的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作用。【关键词】历史教学 精选史料 史料教学法 提高效益 史料教学法在贯..【摘 要】笔者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阐述了在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如何精选史料、有效地运用史料教学法,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新的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 精选史料 史料教学法 提高效益
史料教学法在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新的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并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可以看作是最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和有助于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教学方法。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并接受。它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改进传统历史教学、真正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是使历史发挥其真正作用的需要;也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和认知需要。近年来,将史料引入教学与考试之中的做法,一直是我们在进行历史教育改革时颇受重视的一环。然而,对于史料运用的种种问题,并未真正得到充分的探讨。虽然许多的参考书中充斥着所谓的“史料题”,我们在教学中亦时而引用史料,事实上,对于为什么历史教学中应该运用史料、如何使用史料、使用史料将可能遭遇怎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等,我们还没有完整的一套想法。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谈一下历史教学中对史料的运用。希望能作为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时的参考。
一、史料的运用注重课程标准要求的达成,提高学习效率
课程标准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更是课堂教学的圭臬,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史料的运用也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现行的各版本教材都是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但是,各版本的教材在不同专题的具体内容编写上对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这就导致了在不同版本教材中对于同一个问题的阐述论证时运用了不同的史料的现象,如在论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顶峰”这一问题时,人民版采用了“军机处的设置”和“密折奏事”这两则史料;而人教版则采用了体现“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和“军机处”等机构演变的史料。而本节课程标准对这个问题的要求仅仅是“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重点选用更能贴近课程标准要求的、有关军机处设置的史料,以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内容更精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不同版本教材在呈现课程标准的程度上也有差别,如人民版教材对于课程标准中“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这一条时,则仅仅阐述了“‘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等有关内容,而对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则无只言片语的论述,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补充一些能够体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的史料,使教学内容更完整,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归纳和掌握这一重点知识,从而更有效地达成课标要求。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师应借助史料,尤其是图片,音像史料的直观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史料的运用 注重对学生优秀品格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史料教学法是比较直观有效的一种情境教学法。图像史料指可视史料、影视史料,主要是指适用于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视觉图像,一般指地图、图片等传媒对象,及遗址遗迹、碑刻、建筑、图画、票证、邮票、明信片、宣传画等实物和纪录片、影视片等。历史学习中,图像史料是学生感受历史的基本信息,是教师历史教学的重要材料。在教学中,我们常用于设置历史情境的图像史料有影音、地图与各种图片。这种史料对学生有直接的启迪作用。
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尽量向学生提供对学生日常生活、个人品格成长和人文素养提高有用的史料,如在讲述人物模块时,可重点选择一些反映伟人待人接物、优秀品质和先进思想的史料,用伟大人物的伟大人格来感染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品格;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多采用一些能够反映历史史实的文学名篇、文化常识、艺术作品等,让学生在长期熏陶中逐渐提高其人文素养。而优秀的品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对于一个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无疑是最有用的。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
三、运用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史料,增强历史学科的现实感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高中生来说似乎是遥远与陌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里,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带领学生以现在的角色融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或是以当事人的身份走进历史,去感受那段有血有肉的人类的故事。史料教学法,就是教师运用当时的历史材料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且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积极的情感,使学生在大脑兴奋状态下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把教育科学和艺术熔为一炉的教学策略。
运用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史料,用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实来印证、分析和阐述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能够增强历史学科的现实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时,可以运用下面的史料:“2004~2005年,两会召开,人民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齐聚北京共同商讨国家发展大计,温总理在网上现场办公,回答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两岸往来频繁,民族振兴有了新的契机;国家经济、科技、文化、体育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新疆西藏繁荣发展、神六飞天、十运开赛......;在中国的努力下,朝核六方会谈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独立的外交政策和大国风范在世界和平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想象一下,这种情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可能吗?为什么新中国能够取得这样的辉煌成就呢?你能从中认识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吗?作出如下的分析:“两会召开,人民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齐聚北京共同商讨国家发展大计,温总理在网上现场办公,回答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体现的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两岸往来频繁,民族振兴有了新的契机;国家经济、科技、文化、体育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新疆西藏繁荣发展、神六飞天、十运开赛......”体现的是国家开始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初步实现了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的梦想;“在中国的努力下,朝核六方会谈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独立的外交政策和大国风范在世界和平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现的是新中国的独立和强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壮大了世界和平的力量。这样体现时代特征的史料,能够增强历史学科的现实感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史料的运用 注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新课程标准还强调了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探究式、情景式、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和大多数的学习方法都离不开丰富的史料支持。反之,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选取恰当的、适合不同的学习方式的史料,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和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而学生在对材料深入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历史知识,显然比接受式学习方式下的死记硬背要好,这就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广泛、频繁地运用丰富、鲜活、真实的史料,也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真实历史,增强他们的历史感,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如:通过阅读英国《大宪章》和《权利法案》的史料,思考(1)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形成的渐进性和创新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2)从时代背景、内容及作用方面对比《大宪章》与《权利法案》的异同?学生经过诸如此类的探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弊端,并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历史思维品质的发展。内容丰富、生动直观的史料,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讲述“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时,我选取了三幅图片,分别是新疆克孜尔石窟飞天壁画、甘肃敦煌石窟飞天壁画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佛像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后看到了其中人物服饰的变化:地理位置最西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画的是全裸的飞天,而其东面的敦煌石窟壁画中全穿上了裙子,至多半裸上身,到了中原洛阳的龙门石窟更是穿上了汉族宽袍大袖的衣服。这一组图片史料足以说明这样的观点:宗教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当地人们生产劳动、生活习俗、思想信仰等的影响,也有一个冲突、交往和融合的过程。石窟壁画人物服饰的变化说明:一方面,中国文化有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文化自身很强大,外来文化一旦进入就会被加以改造,以适应汉民族的审美情趣,否则就无法存在。
五、历史教学中选择史料的原则
1、典型性。史料的选择首先立足于基础知识,应围绕教材重点、难点来选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史实的理解和把握。
2、多样性。一是应注重史料类型的多样,尽可能选择不同种类的史料,做到文字、图片、口述等史料兼顾,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兼顾。如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把远古传说、考古发现、史家著述相结合,这样学生既可以学会区分原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又可以了解不同史料的价值,同时也能关注不同类型史料之间的关系,了解多重印证这一史学方法。
二是史料内容或视角、立场的多样。如对同一主题、同一事件或同一历史人物选择评价不同的文献史料,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可以让学生理解一些史学的基本理论。比如讲“租界”时,出示了几张照片,包括上海租界工部局大楼照片、巡捕房国籍不同的警务人员的照片、五卅惨案现场的照片、外滩建筑群照片、徐家汇天文台照片等,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审视租界对上海的不同影响,租界既是“国中之国”,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掠夺和殖民统治的基地,同时也是了解和引进西方先进文明的窗口,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市政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3、针对性。史料的选择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论水平,不能选择学生不理解的,也不能选择学生不感兴趣的。比如中国古代的文献史料,如需要教师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不宜采用;再比如对史家著述的运用也应慎重,因为一般学生很少会具备研读专业史的能力和兴趣,我在课堂上引用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内容时,效果不是很好。可以从其它省份的高中教材里选取一些材料,一来教材当中的材料内容极其丰富,二来针对性强,学生的阅读障碍也小,课堂效果就比较好。
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策略
不论哪一类史料,对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作用,但要取得较好的效果,还必须讲求史料教学的策略。
1、逐句过关,讲清细节。教学中选取的重要史料,不管是教材上的还是另行补充的,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对一些冷僻的读音、字义,难懂的典故等细节,教师要给予讲解,不能粗枝大叶,走马观花似的浏览。
2、精心设问,培养能力。对史料的理解和把握,要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培养。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高质量的、富有启发性、规律性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新情境纵深推进,以更好地理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
3、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1)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学时可恰当补充一些史料,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史料得出历史结论。(2)对只有历史结论而没有说明过程,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需要史实说明的,教师也要补充史料,充实教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做到论从史出。
以上是我对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六点看法。
新课程理念为不同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为广大师生在历史学科学习中提供了更多的发挥余地。相信我们在运用史料教学法学习历史知识时,遵循以上的几点来选取史料,必定能够更好的发挥史料教学法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史料教学对于教育理论的实践、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实现、历史教学的改革和深化,也都有着重要意义。
第四篇:加强语文逻辑思维,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加强语文逻辑思维,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以高考复习训练为例
【内容提要】
表达是思维的结果,逻辑思维出现差错,表达就不可能正确。当前语文高考复习中,学生答题时的答非所问、不合情理、以偏概全、要点不全、画蛇添足等问题的出现,都可以从逻辑思维这个源头找到原因。本文以高考复习训练为例,通过对问题案例所体现的思维问题的分析,认为高考语文复习必须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从关注答案走向情理分析,从直觉解读走向思维判断,从凑足要点走向思路推理,从追求文采走向理性感悟等。【关键词】
语文复习逻辑思维 理性感悟 解题能力
十几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最让我感到困惑与忧心的是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似乎在日渐丧失。从语文教材学习一直到高考复习,语文教师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抛弃逻辑思维,而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中,正是逻辑思维的丢失,让学生语文学习没有了灵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出现了一系列乱象。我们必须拨乱反正,高度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一、“新课标”对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缺失及后果
我们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找不到对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明确具体的要求,更没有相关专门条目或段落对其阐述,只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下的第二条“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理念中有这样的阐述:“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诚然,探究方法、探究能力、探究过程都离不开逻辑思维,但由于“新课标”没有明确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要求,而且无论像人教版这样的国家级编印的教材,还是像苏教版这样的地方自编的教材,各种高中《语文》教材都没有编 入逻辑思维的相关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题,逻辑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几乎是空白,起码是无序的,不清晰的。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是在语文教学中不重要呢? 先来看看两个简单的案例。1.教师是如何教的?
一次听一位教师上老舍的《想北平》,针对文章结尾“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啊!”这个句子的理解,这位老师与大多数教师一样,也是这样设问的:用这样的语句收束全文,有什么好处?学生马上答出两个好处:①点明题意,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②这简短的两句话包含着作者复杂的感情,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之情的深切。
接着这位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之后,就讨论别的问题了。2.学生解题能力怎样?
高考语用题复习,我自编“扩展语句”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
根据提供的三个词语的情景,以“鸡血石”为中心,写一段话,不少于40字。老农
鸡血石
喜形于色
结果很多班级都出现了不少这样的描述:
那是一个爽朗的早晨,老农像往常一样下地干活,走着,走着,突然被什么东西绊到了,一个趔趄,老农转睛一看,立刻喜形于色,原来是颗鸡血石。
案例一不是教学的个别现象,而是普遍事实,它显示的是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已经丢失逻辑思维:老舍为什么想北平“要落泪了”?是不是对家乡想得深切就有“要落泪了”的情况?老舍为什么最后要那么强烈地感慨一声“真想念北平啊”?难道老舍写作《想北平》的目的仅仅是表达他对北平想念深切吗?我们学习老舍的《想北平》目标是什么?难道仅仅是感受老舍的思乡之情吗?如果是这样的目标,是不是过于肤浅?案例中,老师并没有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文章内含的深层逻辑原因。实际上,老师在教学《想北平》时都会介绍老舍的写作背景:文章写于抗战爆发前夕的1936年,当时老舍正在青岛的山东大学任教,而那时的北京不但失去了国都的地位而改称“北平”已经有八年,并且伴随着华北局势的日益吃紧又逐渐沦落为岌岌可危的“边塞”,这才是老舍想北平会想得落泪的真正原因。就如我们平时想念父母一般不会想得落泪,可当父母生病,而我们做儿女的又不能及时回到父母身边的时候,总会想得落泪一样。但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体会文章具体的语句、细节的时候,往往不去引导学生关联背景,学生自然不会形成这样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样,学生在写作中也不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力,往往只能无病呻吟。
正是语文教学缺失逻辑思维训练,学生缺少必要的逻辑思维水平,不少学生到了高三,在复习解题时仍常犯逻辑思维的毛病,案例二这样的现象也就成为高三学生解题的必然结果。
生活在鸡血石之乡的高三学生,竟写出这样毫无逻辑的语段,而且不是个别学生——每班都有十几位学生,这怎么能不让我们产生对语文因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缺失的严重担忧:从这段文字看,学生几乎不具备一丝逻辑思维能力,一方面没有按题目以“鸡血石”为中心的要求解答,另一方面所编情节完全不符现实——在如今已经很难挖到鸡血石的情况下,下地干活不可能看到暴露在路上的鸡血石,而一颗小小的鸡血石更不可能会绊人一个趔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缺失,已让很大一部分学生幼稚化。
我认为,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不仅重要,而且应当是语文教学一切能力培养的灵魂。
二、寻找丢失的灵魂
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是终身的,在意识、观念、方法、思维、创新和行动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传统的学校教育,语文教师大多注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而对语文思维的培育、思维的发展却几乎没有引起重视,也少有教师对此有清晰的认识。
缺失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后果怎样呢?
对当前学生存在的语文素养的一系列问题作深入分析,我们可以说:大多数学生的语文素养缺失或薄弱,根本原因就是逻辑思维能力低下。我在2014学年教学高三两个班的语文,从高考复习中可以清楚看出学生解题能力弱的主要原因就是解题过程中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往往只从知识角度、凭直觉感知来解答,于是出现许多典型错误。现择若干列举如下:
①答非所问。所作答案为什么不是所问的内容?当然是没有找到问题与答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或误解了问题的含义,所以作出的是与之相离的答案。例如2009年浙江高考语文卷的小说阅读有这样一道题:
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对这道题作出解答,不仅要回答“魔盒”好还是“贝格斯太太”好,更要说出理由。这就要从标题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联系上考虑,因为小说的一切内容,最终都是为这四者服务的,这样作出的解答就不会出错,这是解答小说阅读的逻辑思维规律。学生不按照这样的逻辑规律解答,结果自然答非所问。
②不合情理。表达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与事理情理相悖或过于绝对,有违真实性原则而不能使人信服。要避免不合情理的表达,就需要有基本的判断、推理、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如多数学生找不出下面句子的情理错误,关键就是情理判断能力薄弱:
永州市男学女书传人谢少林夜以继日、不畏严寒酷暑创作的百米女书书法长卷近日在零陵区完成,他从收集整理文稿到书写装裱历时近一年,长卷书写《三朝会》、《哭嫁歌》等十余种女书传统内容3500多字。
这个句子不合情理其实很明显,百米女书书法长卷虽然需耗时较长,但是花一年的时间,不至于需要夜以继日。无论是因为句子长,学生顾此失彼而找不出情理错误,还是缺少常识想不到其中的不合情理之处,根源都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薄弱。
③以偏概全。吴家国在《普通逻辑》中说:“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指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对问题判断、分析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无不是逻辑思维不严密造成的。我们如果看新闻网评,会看到大量以偏概全的评论:
最近网上有这样一条新闻《清华现超级学霸:15门课程100分》,可是我们进入网友评论,会发现不少诸如以下这样的评论:“这样的人才是留不住的。”“科考机器人,中国教育培育的怪胎,有可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专家’,但绝对成为不了大师级。”“最后的结果:书读傻了,连洗衣服都不会。”
我们很少看到对新闻的客观全面评价的网评,而大多数网友应该接受过中学教育吧?以偏概全的网评的大量存在,正是中学教学逻辑思维缺失的一个反映。
④要点不全。高考复习中,一些语文老师为了防止学生答题出现要点不全的情况,常强调两点:一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赋分判断是几个要点,二是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掌握中心和层次,然后再答题。这就是不少教师教给学生的答题技巧。其实,这只是应试技巧,没有一点逻辑思维的内容。这样的教学结果往往使学生在具体解题时还是挂一漏百,或者面对具体的题目束手无策。比如下定义的题目,这种应试技巧就无从应对了。
根据下面的内容,给“山寨文化”下一个定义。
2008年是中国山寨年,山寨广受追捧。先是山寨手机粉墨登场,继而山寨电脑、山寨服装、山寨春晚、山寨电影、山寨大学等形形色色的山寨之风在全国刮起。山寨一词原代表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有着不被官方管辖的意味。如今,这个词被用于那些数码产品的生产模式上。它是一种由民间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模仿化、快速化、平民化,涉及手机、数码产品等不同领域。“山寨”文化深深打上了创新、恶搞和非主流的烙印。“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某学生的答案:山寨文化是表现为模仿化、快速化、平民化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解题过程是一种逻辑思维过程。解答下定义试题,只有理清概念的逻辑关系,明确了概念的特点,才可能正确而全面地下定义。要给“山寨文化”下定义,关 键在于对“山寨文化”的特点的把握,如何把握呢?一般而言,一个概念的本质特点包括成因、功用、结构、结果等,抓住这些文字按照合理的顺序组织好,一起作为属概念的定语,按照这样的逻辑思维找信息、组织答案,才可能保证答案的完整。
⑤画蛇添足。这是与“要点不全”刚好相反的一种错误,出现的原因同样是缺失逻辑思维力。如上面给“山寨文化”下定义这道题,如果学生没有形成下定义的逻辑思维方法,不知道从成因、功用、结构、结果等方面着手,就容易出现多写信息的情况,如把材料中的所有信息(如时间)都列举上去,不管是不是属于这个概念的特征。
从上述学生解题的典型错误的分析可以看出,逻辑思维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真正核心,必须把它放到突出的位置上加以重视。
三、强化学生逻辑思维的必要性 1.什么是语文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主要是运用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进行概念、判断、推理的认识过程。其中的方法是最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它适用于一切科学,对语文的教与学同样适用。
逻辑思维,是语言的内在本质。就语文高考来看,解答语文试题极大多数与逻辑思维密切关联,句子衔接与病句修改、语序调整与句式变换、仿造句子与修辞辨析、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无不与逻辑思维紧密相关。因此语文学习与语文高考都离不开逻辑思维。
为此,语文教学,包括高考复习都必须重视逻辑思维,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逻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掌握逻辑思维的方法,学会并运用语文逻辑思维来解读文本、解答试题。
2.逻辑思维是学科教学的灵魂。
最近时期,语文逻辑思维在学科与考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引起有识之士的认可与重视,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语文教师在课堂里必须有足够的重视,认为语文不能没有逻辑思维的训练。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一条最重要的认知规律,一个人思维的形成、思想的成长、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逻辑思 维能力的提高作为支撑,语文课堂承担着教会学生理解世界、表达自我的使命,更是与逻辑密不可分。”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丢失思维能力,不能没有理性的底蕴,不能缺少了阳刚之气。语文课要有诗意美、情境美、形式美,更要有逻辑美、思维美、理性美。语文教师应结合实际,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利用语文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一定的批判能力、对自己思想行为的反思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肖远骑说:“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中,逻辑无处不在,与我们的思维、语言、行动等密切相关。没有逻辑的生活,将会一塌糊涂。没有逻辑的学习,只会徒劳无益。”
当下的某些语文课,逻辑混乱,甚至任意发挥,逻辑培养的缺失已经造成学生思维能力的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充分重视逻辑思维训练。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唯有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而不是一味的赶进度,比试题的训练量,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学会求知的最终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语文教学与训练的真正灵魂。
四、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
语文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渗透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但限于篇幅,本文仅从语文高考复习方面,探讨如何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下面我结合在高考复习中的实践与体会,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从关注答案走向注重情理分析。
语文教学现实中有很多怪现象在一步一步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死胡同,于是不少人包括一些语文老师感慨说: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在慢慢地把孩子教笨、教傻!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极端,但是如果我们了解教学实际,了解教学中的那些怪现象,就会觉得道理。
怪现象的根源当然是应试教育。这里不妨列举一二。
①老师是传声筒 就语文高考复习而言,一些高三语文老师上课只是拿着一张写满答案的试卷报答案,学生忙着记。课后,老师让学生利用早读课或课余时间读一读、记一记。这是最常见的高考语文复习。②学生是考试机 通常,高三学生的作业都是试卷,每天有“限时考”试卷,每月有“月考”试卷,还有大量的历届高考真题试卷。因为试卷太多,课堂授课时间少,有的语文老师来不及对答案,就以练代讲,把答案贴在教室后墙上,让同学们自己去对答案。
③课堂是模式化 高三语文复习课即使是那些调研课、观摩课、评比课,也一律以高考考点为根本,围绕高考试题开展教学,过程大致是一个模式:先是高考真题引路,接着是学生进行仿真题训练,再是教师出示参考答案,学生抄写答案。
例如教师先出示下面这道高考真题:
请在下面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要求:运用比拟,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语意连贯。(2012年重庆卷)
水,有着很强的可变性:伸长脖子,就变成了江河;站直身子,就变成了喷泉;
。(2分)然后给学生两三分钟练习,接着老师会让一两位学生读读自己的答案,接着老师就出示参考答案:束紧腰身,就变成了溪流。
待学生抄写完答案,这道题的教学就结束了。
显然,整个过程中几乎看不到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师既没有指导解答这类题的一般思路,也没有分析学生解题中的思维错误或思维闪光点。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只有机械的做题与熟悉参考答案,经过大量的练习训练,至多积累一些拟定答案的一点感觉。这种应试式教学的结果只能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低下。当然,因为考试都依据参考答案阅卷,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所以学生考试成绩并不会太差。可逻辑思维能力的薄弱缺少却相当可怕。
我在高三语用题的语句扩展复习时,曾让学生练习下面这道题,从学生的解答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思维薄弱结果的严重程度: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使句子所表达的感情符合句后括号中的要求。
,别管他!(失望)
,别管他!(尊重)
,别管他!(同情)下面我实录部分学生的答案: 填写表示失望感情的:
①这人有了点钱就骄傲,现在被人打,活该,别管他!②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随他去吧,别管他!③瞧他平常那吝啬样,现在倒会求人了,别管他!填写表示尊重感情的:
①瞧他那认真样,刻苦的模样,别管他!
②我能理解你这么做,我尊重你的想法,那些议论纷纷的人,别管他!③这件事是我一个人做的,责任在我,与他无关,别管他!填写表示同情感情的:
①就让他一个人先静一静吧,别管他!②这是他自找的,别管他!
③既然他不接受我们的帮助,那也没办法,别管他!
看,高三学生竟连最常见的几种情感都表达不到位,不能判断自己所写的语句是不是合乎情感的要求,有把尊重、庆幸当失望的,有把讽刺、勇于担当误作尊重的,有把关心、无奈错为同情的。这样的思维水平真的是被应试教育给教傻了!我认识到:如果一个学生连最基本的判断、解释、分析等等逻辑思维能力都不具备,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去收集、处理、表达各种信息,又如何去分析、推理、创新,使自己在工作上做出成绩?或许连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欠缺基本的判断、区分能力了。
而且由于互联网的高度发展,教师使用高考真题来给学生训练,学生往往借 助互联网搜索答案。一部分同学直接抄答案,自觉些的同学就仿照参考答案拟写,把独立思考、分析题目、判断解题思路这些重要的过程都省去了。这就错失了很多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机会。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一是会寻找或自拟一些原创题目给学生训练(当然高考真题的演练必不可少),二是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不片面追求训练的数量而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下面是我自拟的一道扩展语句的题目:
有三个小学生玩编小故事的游戏,规则是每人随意从《现代汉语词典》中选一个词语,然后连起来编成一个有意义的小故事。结果选出这样三个词语:手机、紧箍咒、进修。这三位小学生一时被难住了。现在请你帮帮他们,字数不超过150字。
学生独立完成上交后,我认真批阅,把学生的典型问题和优秀答卷录入幻灯片中,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讨论与分析,让学生真正明白逻辑思维错误的严重性,逐步学会合理进行逻辑思维,在练与讲中掌握运用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进行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
下面就是一份存在思维逻辑错误的学生答案: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大千世界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诱惑,稍不注意,就会被拉入泥潭。科技和网络的发展几乎使得人人有手机,人人用手机。各种欲望也找到了更为便捷的出口。它如同紧箍咒,在精神上牢牢绑住你,使你痛苦挣扎。毕竟只有少数的人能意志坚定,出淤泥而不染,这些人必定身体或思想总有一个在路上,在进修,在提升。
我让学生针对这份答案组织讨论,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要求找出问题的原因。经过讨论,学生知道这份答案既不符合题目中编成小故事的要求,即没有按照题目要求去思考和组织答案,也明白三个词语的串连很勉强,有强行拉在一起的感觉。但是,更深层的逻辑错误,学生却不能发现。比如手机不全是各种欲望的便捷出口,不是“只有少数人能意志坚定,出淤泥而不染”,而且身体是不能进修 的、也不会提升。
我也让同学分析下面这份答案的优点:
唐僧因佛经考试不及格,被送进如来佛学堂进修。一日,他的手机收到一条信息:人间恶人作乱,重金请各界专家支招解决。唐僧心系百姓,逃出佛堂来到下界,向世人传授紧箍咒,以便降伏恶人。待世人熟记咒语后,唐僧便拿了酬金回了西天。可是此时,世人忽然明白:空有紧箍咒,没有紧箍圈,怎么对待恶人?
这份答案以唐僧向人间受难百姓传授紧箍咒的寓言式故事讽刺了当今社会某些丑恶现象——如一些所谓的专家以帮助百姓的名义骗取钱财。小故事叙述环环相扣,情节生动,内涵深刻。这个故事不仅合乎题目要求,而且对故事的内涵有独特思考,反映了较高的故事叙述、语言表达以及结合社会现实的各种逻辑思维水平。借此,我告诉学生,表达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像脚踩西瓜皮一样滑到哪就算哪,必须既要合情又要合理。
我们常引用叶圣陶的话说“教是为了不教”,要做到这点,必须授学生以渔,让学生学会思考,具备逻辑思维的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合理推断,准确判定,深刻反映。那种报报答案或抄抄答案的教学方式永远也不可能实现授人以渔的目的。
所以,语文教学,包括高考复习,只有从关注答案的怪圈中走出来,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对学生的思考进行情理分析,纠正学生思考中的逻辑错误,让学生学会合情合理的逻辑思维,学生才能真正学会独立思考。
2.从直觉解读走向推崇思维判断。
在课文教学及高考复习中,我常遇到学生的答案正确甚至有新意,可进一步追问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却说不出个所以然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
有两种可能:一是答案不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而是有参考的答案;二是学生凭直觉解读得出的,并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第一种情况前面已经阐述,下面我们分析第二种情况。
长期的应试教育和缺乏逻辑思维的语文教学难以促使学生具备严密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许多学生只能是直觉解读。少数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同学,往往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从小具有爱阅读、爱思考的习惯。直觉解读只是阅读 文本时凭直觉感知得出的认识,它是经过大量相似试题的训练后形成的一种感知认识,并没有形成理性的思维方法和推理水平,所以也许结果可能正确,但不能从逻辑上推导自己的解读对在哪里,也没有具体的逻辑思维过程。下面试举一例: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__ ①_,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__ ②__。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因此,_ _③
__。
一学生作出的答案是:①水是良好的溶剂。②然后能被植物吸收。③水是生命之源。
这位学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极为接近,可追问这位同学是怎么得出这一答案的,这位学生却连一点合理的理由也说不出来。他答案的得出或许是对语文填充题有了感知认识(从小学到高中,这类题可谓做得不算少了),也或许是对化学、生物学科中的这些知识记得比较熟,可是对语言表达所需要的逻辑思维却是不明白的。这正是语文教学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的悲哀。于是我给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如下的逻辑分析:阅读一个语段首先必须弄明白语段的中心意思,比如本语段的中心意思是讲水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其次要明白文段是如何阐述这个中心的,比如这个文段共五句话,第一句话是说水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大,第二句话中需要填上两个句子,大意为土壤中的养分是通过水被植物吸收到的,第一个空应是统领这句话的,第三句话是说水在代谢中的作用,第四句话是说水在光合作用等方面的作用,第五句话是总括句;最后根据分析,联系上下文,就可以得出答案。
学生在解题中如果只是停留于直觉解读,那么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永远不可能上升到逻辑思维境界,而达不到逻辑思维境界,阅读与表达就都只会是肤 浅的,也不可能达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所以,语文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把直觉性解读提升到逻辑思维境界。
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呢?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逻辑思维水平是学习、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因为缺乏逻辑思维必然影响思维过程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并且不利于认知规律的形成,所以没有逻辑思维水平的思维常常表现为混乱无序,对事物的判断往往是错误或是不全面的。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科学离不开理性思维,人类进步离不开理性思维,物质文明创造更离不开理性思维。
其次,即使到了高三高考复习阶段,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同样要注重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训练。比如句子衔接与病句修改、语序调整与句式变换、仿造句子与修辞辨析、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以至作文,无不与思维有关。唯有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而不是一味的搞题海战术,才能让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与判断。
第三,要把一些逻辑思维的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作一定的强化训练。比如逻辑学告诉我们,逻辑思维推理要合乎排中律,必须遵循充足理由律,要遵循选言判断的思维规律,或者应该运用假言判断进行评判,以及不能违背矛盾律等等。比如“充足理由律”就是在思维的论证过程中,要确定一个判断或观点是真实不虚的,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如果缺乏充足的理由,那就没有论证性。“因为他书读得太多,所以思想越来越复杂,进步越来越慢。”这个病句所犯的逻辑错误正是违背了“充足理由律”,书读得多,思想怎么会反而进步越来越慢呢?这一推理毫无事实根据,缺乏充足的理由。
具有逻辑思维水平,学生就既可以发现他人的语言表达错误,自己也可以避免发生语言表达的逻辑错误,作出正确的思维判断。
3.从要点凑数走向讲究思路推理。
在语文高考复习中,一些语文教师总是反复提醒学生,对于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的简答题,要根据分值来确定解题答案的要点,比如4分题一般为两个要点或四个小点,6分题一般是三个要点。然而学生并不因此就学会分点答题,即使记住了分点答题,也无非是记住了形式。许多语文教师都没有重视学生解题思路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其实,各类试题的解答都有思路可循,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根据题目推断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解答的逻辑推理能力。可是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让让学生死板地记忆复杂的答题模式。为了清晰地说明问题,我们看下面的实例:
(2009年高考浙江卷)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针对这道试题,语文教师一般先告诉学生这是一道属于小说阅读中考查标题作用的题目,然后告诉学生解答这类题目有以下答题样式:内容+术语(写几点,一般看分值)。并指出可以按下面的要点套用:A.以“XX”为题,起到线索作用(贯穿全文);B.以“XX”为题,能概括……情节;C.以“XX”为题,突出了……人物的形象;D.以“XX”为题,揭示文章……主题;E.制造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F.以“XX”为题,象征了……对……具有暗示作用。
这类模式化、公式化教学,其实质当然是应试化,看起来似乎学生只要记住就可以套用了,好像很省力,其实不然。因为要学生记住高考小说阅读的各种类型题的模式与公式,量比较大,要记住不是很容易,况且模式与模式、公式与公式又有许多相似处,一旦搞混了,又是个麻烦。
其实小说阅读,不管哪类题都逃脱不了小说的规律,而小说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人物、环境、情节、主题。这是小说本身的内容,外在的还有一个就是要与读者发生关系。所以,解答小说题目的思路就是从这五个方面去思考。比如解答小说标题的作用,从与小说人物的关系看,可以思考与塑造、突出人物形象会有什么关系;从与小说情节的关系看,可以思考是否与小说的线索安排、情节的发展、细节有着怎样的联系;从与小说环境的关系看,可以思考是否与背景创设、气氛渲染发生何种联系;从与小说主题的关系看,可以思考有没有什么指示性或象征性或别的特殊意义;从与读者的关系看,对读者会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有了这样的解题思路,再结合文本对试题进行分析、判断既不容易遗漏要点,又不需要记忆大量的模式、公式了。
同样对散文阅读、诗歌欣赏,语文教师都只需要让学生掌握文体的不同规律、掌握文体特点就可以形成解题的清晰思路,学生的解题能力自然就提高了,解题 时一般可以做到八九不离十。
学生一旦形成了正确的解题逻辑思路,是不需要背诵记忆的,就如我们知道做四则运算的逻辑思路就不需要背诵公式都可以算出各种数字的运算一样;相反,如果学生没有形成逻辑思路,就像四则运算只是记住几个公式,也许按公式套的运算可以做出,可复杂的运算就理不出思路,就不能计算准确一样。语文试题的解答也一样符合这个原理。
4.从追求文采走向重视理性感悟。
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一书中说:“要把我们的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是要讲逻辑。”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手段,如果思维混乱不合逻辑,表达出来的语言必然混乱、不合情理。同样,如果思维合乎逻辑,那么表达出来的语言就可以是合情合理的、顺理成章的,只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语言积累。正因如此,在高考复习解题能力训练中,本应特别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可现实是广大语文教师基本上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给丢掉了。
一些语文教师在高考复习中,非常注重答案有文采,片面要求学生把答案拟写得富有文采,却忽视了对学生逻辑分析的指导与训练,忽视指导学生对文章、考题内容的具体、真实的感悟,缺少引导学生深入文章或材料进行理性感悟的思维训练和方法的指导。
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就是要指导学生关注文章或材料中各种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各信息的内在实质,不被表象蒙蔽,使学生走出对文章或材料的表层的、肤浅的、孤立的、静态的甚至片面的、错误的理解。这样,学生阅读文章或材料后,就可以有自己正确的、独特的、个性的感悟。
感悟是什么?感,是感觉、感动、感想、感慨,它属于情感领域的活动;悟,是觉悟、领悟、开悟、彻悟,它属于认识领域的活动。感悟既是思想的活动,也是情感的结果,感悟更是生命的体验,是个性的体现。无论文章阅读理解还是语用题,包括作文,都离不开感悟。没有感悟的解答往往是机械的、僵化的,没有思维的灵动感。
感悟的过程是思维和情感的综合,感悟的结果应是理性的表达。
要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试题材料有正确的感悟,语文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指导 学生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水平,具备感悟的能力。
为了阐述得更具体、清晰,我们看下面的实例:
2010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他捐赠的肝脏在天津成功移植给了一位患者。请你以这位患者的名义给史铁生写一段感激的话。要求: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②不写称呼语;③不超过l00字。(2011四川卷)
对这道高考试题,有语文教师给出如下参考答案:
您用捐肝拯救我的生命,您用作品鼓励无数读者,您用行动为世人立下精神高标!您是轮椅上的哲人,永远的大师。谢谢您!祝您一路走好……
这个答案运用了排比、呼告、比喻,用词富有变化,很有文采。但也许这位教师拟写答案时,心思偏重在语言文采上了,答案的表述出现了逻辑毛病,也没有什么感悟的内容。试题要求是写一段感激的话,可这段答案主要是对史铁生生平的评价;试题要求以个人名义写,可参考答案更多从读者、世人的角度来赞美史铁生。而且内容多是高大上的套话,并没有自己对史铁生捐肝救人这件独特事实的感悟。这样的参考答案,实在是误人子弟。
不妨比较下面这个答案:
我没想到,濒临死亡的我又从死神手中挣脱了,感谢你,拯救了我。你生前,用文字给过我太多的精神财富;离世后,你又无私地将肝脏捐出,让我获得生的机会。铭记着你的这份奉献,感恩你的这种爱,我一定要积极地活着,继续体现生的价值。
这段文字,不仅合乎试题“感激话”的要求,而且从史铁生捐肝的事实中感悟出史铁生对“生命”的敬畏。写出这样的文字,离不开逻辑思维。
通过上述案例的比较,我们可以明白有没有理性感悟对解题是否到位是多么重要,而能否产生理性感悟,又是建立在是否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上的。
五、结束语 逻辑思维能力强,不仅可以自如地解答试题,而且能够理性应对现实生活,比如对不同新闻媒体上的互相矛盾的消息运用逻辑思维来进行辨别、判断,从而得出自己正确的看法。
我们的语文教学,包括高考复习,都必须加强语文逻辑思维的培养,真正从关注语文的“是什么”走向关注“为什么是这样”的深层思考。因为我们的教学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能生存,能创新,能合作。而一位不能说清“为什么是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学会合作的。
最近欣闻北京刚发布的《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已经明确提出: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相信,丢失了逻辑思维培养的语文教学的可怕后果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士认识到逻辑的重要、逻辑的力量,从而从教师到教育部门,从制度到教学实践都能真正关注逻辑思维的培养。
梁漱溟先生说过:“理性是人类的特征。”我们可以这样说:人的伟大,在于能运用逻辑思维作出理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冉正宝,《语文思维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2.孙春成,《语文课堂立体教学模式》,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3.陈欢,《在语文学习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中学语文》,2014年第3期。4.吴格明,《语文教育当旗帜鲜明地倡导逻辑理性》,《语文建设》,2013年第8期。
附件:高三语文复习语用题训练学生解题答案(部分)摘录
第五篇:地图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地图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史料教学一直是历史学的重要教学方式,地图史料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在教学中能够清楚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和史学概念,并在教学中升华学生的情感。初步探讨了史料的分类以及地图史料在教材中的地位,进而以三个部分的内容分析了地图史料的三个教学上的应用:战争教学、自然环境、国家意识,最后根据地图史料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希望通过分析地图史料的作用,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提供经验和服务。
【关键词】地图史料 高中历史教学 应用
历史是人类对于已发生事情的探索,从中寻求借鉴和启示,目的是为了为现在的社会服务。人们依据史料来进行研究,史料本身是客观性质的,不同的历史学家的不同注解造成了史料的主观性。梁启超谈论史料时论述道:“史料何者?过去人类思想形式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流至今日者也。”白寿彝认为史料“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史料教学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历史史料教学中,师生将文本和搜集的史料引入学习,通过史料的媒介作用,让学生能更清晰、真实地掌握历史知识,并在对史料的分析归纳理性化的过程中张扬学生的人格个性,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正确史观。史料的构成形式也较为复杂,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图片史料。在图片史料含有地图史料、文物史料等。
任何历史的研究都不能离开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所以地图史料就是更为重要的构建学生直观想象的史料。“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与特定的空间相关,离开了空间的历史事件、历史进程、历史现象就无从谈起,因此,把握历史空间概念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以人教版为例在整本书中应用了大量的地图史料,尤其是在战争中的应用,更能够清楚的使学生了解战争的过程和辅助教学。此外,在教学中,对于地图史料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地图史料的?鹫?教学应用
人教版必修一教科书中包括了12幅地图史料,而其中有5幅都是战争教学应用的。战争也分为古代战争和近现代战争,对于年代久远的古代战争,虽然教科素并没有将其划归为重点学习内容,也没有专门的地图对其进行解释,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其中地图资料的影响。在古代战争中,自然地理环境占大部分的比重。在作战地的地势、地形上可以使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在作战双方层面,可以通过各方生活环境地图理解双方实力的差距;在战争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地理环境的构建直接了解作战的过程、战争的走向以及结果;战争结束后,可以了解双方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走向。古代战争同时以其难以具体形象的教学而限制教师的课堂活动,在补充地图史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更好的发挥教学的直观性原则。通过展示地理环境地图使学生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与现代形成对比,有调查结果表明补充的地图材料在文科和艺术体育类专业普遍反映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所以为了更好的应用于战争的教学,教师还应该加强战争直观地理地图的整合,不要重复教材上已有的内容,应多扩充课外知识。
近现代战争以其史料的翔实作为主要特点,记录角度多样。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将现代战争的庞杂和翔实的历史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的选用。首先,在现代战争中时间和地点是一直困扰教师的问题。大量战争的繁杂不便于学生的记忆,地图史料的使用能够将历次战争的基本史实以过程性的方式教授给学生,使其方便记忆。其次,近现代战争中的过程可以利用三维还原的模式,在时间、地点确定的基础上,还原战争的双方、战争过程、导致战争结果的因素,还能够将战争背后的引申情况和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更好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地图史料还可以扩大教学规模,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但是还要注意的是战争角度的切,如果说角度切入是定向、主体截取是构筑框架,那么细节的讲授则是为课堂教学输送血与肉,使之完整。在教授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中,作战双方的势力对比和各国参战的先后顺序使得学生产生了很多的疑惑,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地图史料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各主要国家的基本形式以及战争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的记忆。除了书上的地图史料,教师也可以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根据书上的地图史料制作立体地图,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清晰的认识。立体地图的制作、实际地理形势的展出,这些较传统教学要更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能力。对于导致战争结果的因素,在分析比较各国基础的情况下,可以与现今的社会进行相联系,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地图史料的自然环境教学应用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中有2幅对于自然环境的描写的地图史料,分别是“古代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罗马扩张示意图”,在这其中能够看到自然地理在学习中的基础作用。历史环境的形成不仅仅是发展过程的展现,同时也是以自然为基础的地域范围的形成。只有在这样的地理范围之下才会出现特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环境,这也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展现。自然地理环境利用地图能够更好的讲解具体的知识,并且能够更好的展现自然环境的作用。长久以来,自然地理环境在历史学的发展中占据了较少的地位,但是也是不可或缺的地位。年鉴学派第二代布罗代尔的史学家曾经将自然地理视为历史学的新方向,但是都没有脱离人类作为主体征服自然的地位,到了现代环境史的发展对于自然地理的作用起到了正名的作用。虽然上述的自然地理发展过程与实际教学关系较松散,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自然地理对于史学地位的提升,也会直接影响到历史的基础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跟随历史发展的潮流重视自然地理环境的教学。在讲授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影响因素的课程时,就更应该重视地图史料的重要。根据地图讲解生活状况,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地图上展现的自然环境,推导出自然环境之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随之而确立的经济生活方式,人们在此种环境下选择的政治制度。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6课的讲授为例,可以发现罗马法之所以从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疆域的扩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决定因素。而疆域扩大这一事实则是从罗马每一个时期疆域的地理范围确定的,可以发现罗马地理环境逐渐扩大。在第5课的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讲解中,可以从地图史料中发现希腊围绕大海,进而分析出人民的生活方式以海为主,结合自然地理能够推导出被大海包围的环境使得人民更倾向于开放的经济活动方式如经商,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政治习惯也是自由和开放的,是向往共治、自由、民主的,最后使学生自主产生希腊民主制度之所以能够产生与它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理解。
三、地图史料的国家意识教学应用
地图史料除了上述两种教学应用之外,还有一种展现国家地理范围的直观表达。在实际教学中,地图史料将国家以地理范围的形式表现出来,主要展现的是各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统一。这一内容,也可以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的第一单元体现出来,表达方式上主要是培养学生国家意识。第一课“西周分封示意图”、第二课“秦朝疆域图”、第三课“元朝行省图”均体现了这一原则。在第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分封示意图”虽然是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向学生讲解西周的政治制度,同时也是向学生讲解中国早期的历史,使学生形成地理范围的概念,培育早期国家意识。第二课的“秦朝疆域图”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大一统的含义以及对于中国形成的巨大意义,使得学生能够直观的形成对于自身国家范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三课的“元朝行省图”在教学中通过讲解各省的设置、中书省管理地区、少数民族管理地区,对各区域设置的原因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自动形成元朝是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的国家,并且将元朝对多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的政治制度提炼出来,升华出对国家的感情。将第一单元的地图史料联合起来展示给学生会使学生产生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国家的历代发展的整体印象。国土范围的变化、国家变化的原因以及现在国家的制度等等都可以通过地图史料展现出来,不仅辅助了教师的教学,也会增加学生的国家意识,进而可以达到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绪。
除了展现各国家民族融合的过程,教师还可以将各国发展的历史放到世界的大背景下进行讲授,展示各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各国的关系。如第25课的“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作为一则政治形势的地图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各国地位和阵营。该则史料能够展现各个国家的地理范围和势力范围,展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对比。在教学过程中,国家意识的培养超出了国界,在了解国际环境的基础上还可以与自己国家的发展进行对比,对学生的学习上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上述提到了地图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主要作用,但真正的能够发挥史料教?W尤其是地图史料的作用还需要教师主体的发挥、学生的理解,史料的正确选用等方面。著名历史学家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提出:“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里面可能有错误,可能有虚伪,可能有私人的爱憎,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不经精密的考证,即笃定不疑,后患实无穷无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作用对于地图史料进行鉴别,还要在书上史料基础上为学生选取课外的地图史料,在去存取精、去伪存真方面做到最好,将地图史料的功能发挥出来,更好地辅助教学,丰富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白寿彝.史学概论[M].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3]谢波.史料教学与其它教学方法的整合.上海教育科研,2005,(02).[4]赵跃青.如何树立历史空间概念.中学政史地,2009.[5]杜维运.史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