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新课改-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时间:2019-05-13 23:5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新课改-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新课改-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新课改-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历史新课改-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章摘要】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此背景下,国家进行基础教育的改革,更好的提高国民的素质。作为未来的人才,面对将来的竞争,高中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学识、素质和能力。作为基础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尤其显得重要。从历史学科来说,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从提高阅读能力的必要性,怎样提高阅读能力,以及提高高中生阅读能力的意义等方面做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历史新课改阅读能力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国家进行基础教育的改革,并制定了普通高中的课程标准。

在《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在能力方面规定:“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可见高中生学习历史最基本的主要的一个能力就是阅读能力,这是学习各方面能力的基础。只有阅读能力提高,才能更好的掌握各学科的知识,其他方面的能力才能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才能更好的落实。阅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载体。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着重强调了阅读对智能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指明了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历史学科属于文科,中学历史教学的课时容量之大,阅读记忆量之多,远胜其他学科。近年来教科书的改革,使课文内容富有弹性,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图片、历史故事,使课文的阅读量进一步增大,而且教科书对阅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已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重要步骤。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新知、发展能力、丰富感情、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一个需要阅读主体的各种心理因素积极参与的复杂过程。提高阅读学习效率有赖于阅读心理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1976年提出元认知的概念,他认为,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元阅读”是“元认知”在阅读学习领域生成的一个新概念。“元阅读”包括:①元阅读知识──阅读主体对于阅读活动过程、结果以及相关问题的知识,包括关于阅读主体的知识、关于阅读任务的知识、关于阅读策略的知识。②元阅读体验──伴随着阅读活动而产生的一种认知的、情感的体验。③元阅读监控──主体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阅读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的反馈和调节,以期达到预定目标。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三者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

一、提高高中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1、初、高中不衔接

在初中阶段,我市的初中历史中考是开卷考试,这就决定了初中历史学科的地位,基本上处于副科的地位。学生学习历史在心理上就不够重视,而且基本上局限于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简单记忆,以及对历史观点的一般了解,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历史学科来说,他们没有更多的认识。因此,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具备与新课改教材要求相适应的学习能力。由于高中历史教学深度、广度的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与教学要求之间差距拉大,这就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是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历史成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2、新课改的内在要求

教育部制定的《历史课程标准》中在能力方面明确规定:“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1

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阅读能力是高中学生其他学习能力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把学生切实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在此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各方面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在这里要求我们每位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要树立新课改的理念。只有我们认识到这是新课改的内在要求,我们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去做。

3、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中生作为国家的未来,要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就必须具备较高的学识、素质和能力。这就要求高中学生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必须勤奋学习,提高自己的多方面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国家对人才的需要。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坚持不懈的培养。而能力的提高,首先最基本的也是主要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要提高。所以作为21世纪人才的高中生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其他的学习能力。可以说提高阅读能力是高中生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怎样去提高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的相对繁重,在很多的历史老师的课堂中我们看不到学生的阅读。相对来说,我们说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打折扣的,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也就影响了教学的效果。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学生带来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我的教学中把阅读环境的创设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例如,在《启蒙运动》课堂教学中,老师提问启蒙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或它的内容时,让学生阅读教材,去思考、归纳;提问法国主要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时,也可给时间让学生阅读;分析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时,也可让学生阅读。在实际教学中,我还试着让学生齐读课文,或者让学生轮流着阅读课文。这样既让学生积极参与,注重主体,又提高学生的阅读等各方面的学习能力,有助于教学成绩的提高。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得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想读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让学生这种良好的想法保持下去,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首先要集中注意力,排除外部干扰,专心致志地读。阅读信息的获得,必须有注意力作保证,默读时没有发出声音,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这就需要我们收敛心神,全神贯注,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性和持久性,真正做到“两耳不闻其他事,一心只读眼前书。” 朗读时也需要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才能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第二,不要指读。受小学低年级教学的影响,有些同学读书时,总是喜欢用手指或钢笔等物指点着要读的文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啃,阅读速度很慢。练习默读时,必须改变这种不良习惯。训练初期,可正襟危坐,双手放到课桌下面,要翻书的时候才把手拿上来,强迫自己只用眼睛扫视有关文字,快速浏览,抓重点,抓要点,尽快完成阅读任务。第三,明确要求,限定时间。有压力和紧迫感,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读时要明确默读要求,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读,循序渐进地读。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限定略少于平时速度的阅读时间,迫使自己排除私心杂念,提高默读效率。另外,稳定思想情绪,保持良好心态,也有助于我们的阅读。

3、讲究方式、方法

要提高阅读历史的能力和效率,要常读、多读、反复的读。有了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习惯,还需要讲究阅读的方式、方法。就方式来说,有默读、诵读、读目录、读地图等,在方法方面,一些历史老师和学者主要提出了一些这样的方法,(1)“语文式”阅读法,即这种阅读方法就是让学生用类似学习语文的方法去阅读历史课文。使用这种方法阅读时,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逐段、逐句、逐字地通读,先找出知识点,排一排知识层次,再对每一个

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做好读书笔记,对看不懂的疑难问题作上标记。(2)“提纲式”阅读法,这就是教师或者学生在课前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读书提纲,理出主要知识点,为学生阅读指出思路,从而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3)“问题式”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边阅读边回答问题。它适合于知识点较密集,重、难点较集中的学习内容。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阅读选编问题题很重要,要求选编的题目与课本内容密切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题目中显示出来,而且题目要体现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4)“地图式”阅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历史知识的时候,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地图,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历史知识、历史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问题,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5)抓住历史阶段特征阅读法,这对于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它的阶段特征,要求学生归纳出来,如何归纳?这就要求学生能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归纳。等等。

对于方法而言,我觉得根据个人的情况,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有帮助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并且根据集体的学习材料,可以选择相应的方法,不应该死板。另外,我觉得还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课外阅读应该是课内阅读的有益补充。

当然,注重对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是提高阅读这个基础、基本的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

1、有助于历史新课改的落实和推进

历史课程标准规定,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就是阅读能力,“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成绩。这就是对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和推进。

2、有助于学生应对未来的社会竞争和国家对人才的需要

要应对未来的竞争,以及国家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高中生要具备较高的学识、素质和能力。这就要求高中学学生从高一开始就要注重对自己能力的培养,提高自己的学识和素质,为将来进入竞争的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高中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要从基础的、基本的阅读能力做起,把它变为自己内在的要求,以便将来自己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篇: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与推进,对课堂教学改革更加关注。扭转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让教师教得高效、让学生兴趣浓、动力强、参与积极性更高,主动思考、积极思维,这是新课改对各学科教学的要求。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只重教师教学地位、只重知识传递的状况,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独立思考,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互动教学。就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而言,教师要树立新观念,学习新思想,进行全面改革,这是摆在广大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对此笔者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成功的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共同成长的活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将学生排除在教学之外,整个课堂教学是教师一个人自导自演的独角戏,而学生只是听众与看客,只是在欣赏教师自导自演的看似完美的剧目。教师与学生处于教学的对立面,师生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疏远师生关系,学生自然也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排斥心理,而降低学习热情与教学参与度。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学,首先就需要转变这种对立的师生关系,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建立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喜爱,这样学生才能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涨的学习热情。这样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才能表现出积极的学习行为,才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样的课堂才能是活泼而愉悦的。

1.尊重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要尊重学生,要将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学习体,是积极的教学参与者,是主动的知识构建者。尊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心理需求,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得整个教学活动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到教学过程都能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参与动机。这样更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与教师的平等性,进而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

2.信任学生。学生是鲜活的个体,有着巨大的潜能等待我们去挖掘。“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因此,我们要充分地理解学生、信任学生,不要急于将知识全部抛给学生,而是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使得自身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现、潜能得以充分挖掘。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鼓励下,能够以更强的信心与勇气参与到教学中来,勇于面对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学有成效。

3.热爱学生。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更是一个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没有情感的教学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使师生关系陷入合理化状态。我们要热爱学生,用爱与微笑来换取学生心理的放松与情感的愉悦,这样的教学就不会再只是枯燥干巴的知识互动,而是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微妙而神奇的情感互动。这样更能拉近师生距离,激起学生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

二、图说历史,增强历史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

历史学科记录的已发生的历史事件、人物等,其内容包罗万象,其承载历史信息的载体多种多样,如诗词、字画、史书等等。其中图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承载着文字所不能描述的信息。同时现代社会也是一个读图时代,图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枯燥的文字描述与讲解,要更加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发挥历史新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遵循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采用图说历史的全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片,以获取更多的历史信息。

1.利用课本插图。现行历史教材图文并茂,图片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有效地利用这些课本插图,让学生将插图与文字结合起来,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阅读动机,让学生获取更多直观信息,更利于学生的理解。

2.发挥现代媒体的功效。历史学科包罗万象,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教材受篇幅等限制,只是选取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文化,教师要响应新课标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与具体教学内容相关的古画、历史遗迹、影视剧片段等展现给学生。为枯燥的文字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更深刻地感受历史。

例如,关于北宋经济的繁荣,教师只是让学生阅读教材,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而通过利用多媒体来展现课本插图并展现相关的影视剧片断,可以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北宋的繁荣。事实证明采用图说历史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作为历史学科教学,不能只是让学生简单地识记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历史,在了解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历史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历史能力与整体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历史学科横向与纵向发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1.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学科联系。要打破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界限,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与结合,为学生设计更多的综合性题目,让学生学会以全面的眼光来进行审视,这样学生就不会只是将历史学科作为一门识记学科来进行简单的记忆,这正是当前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向与目标。

2.深入挖掘,向历史学科纵深发展。就历史学科的纵向发展而言,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材、走出教室,走入鲜活的历史,走进生活,走入社会。加强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关联,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观察,来审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历史,培养学生历史思辨能力。

构建高效课堂涉及的方面很多,教师要从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着手进行,但无论如何改革,都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成效,突出学科教学特色。教师要认真研究教育形势与新课改,坚持学生的长远发展与全面发展,加强实践与探索,以为学生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推进历史教学改革进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责编 金 东)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给了学生什么

历史教给了学生什么

我想每位历史老师在讲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心情都是异常的沉重。面对近代中国的落后与屈辱,每位中国人都会为之而心痛。读大学时,教我们《中国近现代史》的是一位老教师,我直到现在都清晰的记得,她在讲甲午中日战争和日本对中国人民进行血腥屠杀时,眼睛里闪动着泪光,我们都知道她是在用心、用灵魂上课,无形当中,对这样的老教师我充满了敬佩之情。今天,我也站在了这五尺讲台上,我也在给同学们讲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的心理充满了对日本的不满与仇恨,我也利用了大量的史实来揭露日本的残暴。每每上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时,我都情不自禁的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在历史课堂上,而学生也同样和我产生了共鸣,我曾为自己利用历史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而沾沾自喜。直到今年,我才从这错误的引导和盲目的爱国热情中惊醒,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人类工程师的我们,到底教给了学生什么?我彻底的反思着┄┄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这个学期讲好日本侵华以后,我象以往一样,让每位学生写一篇小论文交上来。在交上来的论文中,大部分学生都用充满激情的笔端,写下了对日本政府的不满。在这么多的文章当中,只有一位学生他提到了日本侵华罪行的同时更多分析了为什么中国会挨打,如何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个高中生,在同学们都声讨日本,抵制日货的言论中,他却提出了如何构建和谐理想的社会。这令我震惊,也让我警醒,以往因历史课堂倍受学生欢迎的心情跌落入深谷,为自己的渺小而悲伤,但最多的就是让我多年来从狭隘的爱国热忱当中觉醒,用博爱的胸襟去包容社会,用真挚的热情去感染同学。虽然只是一篇很小的论文,却让我思索很多┅┅

古往今来,社会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追求的共同理想。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对人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提高,高中的历史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我们应从历史知识的讲述当中,剖析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观,大世界史观。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时中国更要融入到世界的发展中,而高中生的今天就是祖国的明天,作为高中教师的我们,到底应该交给学生什么,是件令人反思的事情,我想在此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求抛砖引玉。

一、“救救孩子”

我想这句话对历史和语文老师来说一点都不陌生,鲁迅在他的《狂人日记》中呼吁社会,不要出现人吃人的现象,不要让礼教吃人,让人们觉醒。我们在讲《新文化运动》时经常会提到这句话,那么我们在讲历史的同时,是否也感觉到,我们也正在把自己的思想去灌输给学生,我们是否压制住了学生的创造性,是否认同了或听取了作为21世纪新生力量的心声。回顾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多的是斗争的精神和作用,少的是人类共同发展的智慧、法则和美德;长的是“真理只有一个”,短的是人文社会、文明竞争中的多元理解和谅解。

当今世界,战争危险依然存在,但从上一世纪后期起,人们就意识到“和平与发展”“合作与竞争”是世界的主流。就国内而言,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同时,中国政府一再提出“祥和”“和为贵”“和平崛起”“和谐社会”的号召。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不在空谈姓“社”还是姓“资”。在经济建设中,公开我们的落后,承认资本主义的先进。欢迎全球企业“领袖”、商界“精英”、金融“巨擘”来华投资的大字不断见诸报端。这说明“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的针锋相对的斗争时代已经过去,化敌为友,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力量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这也是我们痛定思痛,对“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极端思维的根本否定。否则,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教育必须为此培养具有民族认同、爱国情感、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现代公民。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人与人,文明与文明如何求同存异,如何谅解容忍、共同进步、和谐发展的事实不胜枚举,代表了历史的方向和主流。可我们中学历史课程的主基调是什么呢?

当你点击网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FLASH动画,或是文章时,你看到的是什么?是激进的中国人采用的过激的手段在网上漫骂、指责日本的罪行。当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时,中国人在BBS上基本上使用了世界上最难听的语言来诅咒他,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砸毁日本料理店,并出现了“抵制日货”的高呼声。这难道就是我们教育出来的,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中国人未来的形象吗?今天的他们能够这样极端的仇视日本,难道与我们的教育无关吗?难道这不值得每位历史教师去反思吗?历史到底让学生们记住什么?仇恨还是教训!网上的漫骂、指责难道就能够反映出中国人的愤怒和爱国的热忱吗?相反,是不是更毁坏了中国人的声誉的,是不是影响了中国人在国际上的礼仪之道呢?那么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怎样在历史的教学中去构建和谐的社会发展观呢?

首先,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在用灵魂、用激情上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爱国主义史观,冲破狭隘的民族主义,爱自己国家的同时,也要懂得爱世界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弘扬积极的生命情感,要有和谐的发展观,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历史。中国需要世界,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而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才能更好的发展,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中国是在和平中崛起的国家。

其次,在历史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历史史实中去反思,去借鉴经验教训,通过近代史中国与世界的差距的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们为近代的中国出谋划策。让学生通过近代史的学习,焕发出对生命的真爱,对他者生命的同情,拓宽人的生命情感,珍惜现在和谐的社会。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更是明天前进的动力。俗话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过去。而我则认为记住历史的同时,在心中却埋下了恨的火种,就不如忘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有权利也有义务去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在世界的发展中看中国的历史。

最后,把历史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1世纪的学生是有主见、有创造力的。那么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就要放手给他们更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历史的天空中翱翔,听一千遍不如自己实践一遍,教给他们思想,不如让他们在探索中求得真知。

斗争是客观存在的,但如何正确认识与解释却大有学问。历史上的暴力、杀戮、战争、奴役、灭绝、掠夺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付出的代价。我们应该试图让学生懂得从历史的发展当中汲取经验教训,争取在未来的建设中和平与发展贯穿人类的历史上。所以,救救现代的孩子吧,不要让他们的心中只装满仇恨,不要让复仇蒙蔽了孩子们双眼,应该让他们懂得珍惜,懂得如何在和平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二、“救救老师”

曾经作为中学不可缺少的历史课,现在似乎被边缘化了。有很多对历史课不利的理由,说明当今历史课的尴尬。一方面,课程改革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很多地方将历史融入社会科,使得历史教师体验到了失落感;另一方面,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高,我曾通过不记名的形式让学生们写“如何看待高中历史课”,有的同学写道:教师总是在讲解怎么也说不完的历史,学生们学习的兴致却不高;历史知识不断地增长,使原本已浩如烟海的历史看起来像座无法攀登的巨大山峰;记忆、记忆,总是记忆,年代、地名、人名实在太多等等。可想而知,在学生们的头脑当中,历史只是永远不断的反复的记忆的过程,这无疑是历史教育的可悲之处,因为除了史实的罗列与记忆,学生们从历史的教学当中并未真正的体味道,历史是一面镜子,学史可以使人明智的道理,以史鉴今的效果并未出现。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偏差认识呢?我想大多数人马上会想到的就是历史教师在教学上出现了问题,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历史教师的苦恼呢!

我作为一名高中的历史教师,我深刻的感受到来自历史教师身上的压力。每一位历史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很精彩,让自己的每节课都亮起来。然而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有一个衡量教学的标准——学生的成绩。你的课是亮了,而你学生的成绩却暗了,你作为历史教师的前途也

迷茫了。有人会不理解,为什么你的课亮了,而学生的成绩会暗呢?这两个不应该成正比吗?非也!就高一历史课程而言,《中国近现代史》从学习历史开始这就是起点,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讲的无非都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艰辛与漫长的过程,学生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而高中的老师除了用少之又少的时间给学生增加一些历史的启示和教训外,大部分时间还在讲史实,因为高一的学生要面临着会考,老师要将考试要考的东西。因为我们要向学校、要向家长、要向学生有个交代,所以我们的历史课就变得说者无味,听者无趣,考前狂背的现象。这是学生的可悲,更是教师的可怜。如何让教师从历史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呢?

首先,历史老师不要拘泥于分数,要跳出分数。有的学生讲,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而现在的每一次考试,考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因为现在老师比学生还注重成绩,学生的成绩好象成了老师辛勤汗水的验证似的。成绩成为衡量老师优秀与否的杠杆。历史学科不同与自然学科,历史本身就是没有对错之分,然而,为了每一次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老师只能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全神贯注的落实考试的考点,特别是高一,会考本身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可是为了追求优秀率,已经抹杀了历史吸引学生的本性,也抹杀了历史老师的创造性的发挥。分数,你这“杀人”不见血的刀,何时能让历史教师从你的锋利的刀尖下逃脱出来。

其次,历史教师不要拘泥于书本,要跳出书本。现在的历史教学仍然是以本为本,而老师为了应付会考更是视教材为指挥棒,上课贯彻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考试的要点,下课做那些为迎接考试而精心准备的练习,学生是为了应考而读书,教师是为了应考而教书,这无疑是一个恶性循环。现在历史教学正在进行改革,作为历史教师的我是大力的赞同,在改革中增加了地方史,这也就给历史老师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可以依据地方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锻炼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让学生们从探索中找到真理。而教师也可以多方面的去引导学生,不要让书本成为束缚教师发展的枷锁。

随着时代的演进,尤其是新世纪的到来,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冲击着每一个地区。人们在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激烈竞争中,既渴望教育能够担负起促进国民成为国际竞争中的优胜者之责任,同时,也不得不放弃传统教育中过于保守的一面,即过分注重记忆的教学。历史学科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为避免失去存在的理由,当然需要切实地改革,而改革的起始,必先对其教学任务进行重新定位。不要让历史考出来的分数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历史本身应该是充满智慧的,而智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会演变出不同类型的。传统社会需要听从的智慧,当代社会则需要独自面对世界的勇气与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个人智慧发展列为历史学科教学的新任务,发掘历史之中能够促进学生个体智慧发展的内容,并完善教学设计,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研究目标。历史老师教给学生的应该是透过历史史实看到的历史本质,通过对历史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反思,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才是历史教给学生的真谛。如果,要想让学生充满智慧的去接受历史的使命,那就先让历史老师从历史的枷锁当中解放出来吧!

三、“救救历史教学”

为什么读完高中的学生却不知道当我们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时,世界究竟怎样?为什么别的国家能够在近代迅速崛起,他们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这对读完高中的学生来说,都会是难以解答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高中生只知道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只知道我们要强大,却不知道近代的中国到底与世界差在了哪里?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源于高中的历史教育,高中的历史教学应该说是不完善的。我们一直在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那么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只看到了中国,而大多数同学不知道世界的形势。

高中历史教学的安排是这样的,高一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是所有班级的必修课,要迎接

会考;高二学习《世界近现代史》,是文科班的必修课,对大多数的理科同学来说,世界与我无关;高三学习《中国古代史》,只有文科班的学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的辉煌与文明。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教学的安排才出现了我前面提到的现象,高中生却不知道,我们落后挨打之时,世界正在进行着怎样的建设。

高中的历史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史实的讲解,而更多的是教会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大历史的唯物观,培养他们的大世界观。应该让学生在世界的角度去看中国,从中国的发展去认识世界。而分裂性的历史教学,又怎会让学生树立大的世界史观呢?对世界缺乏认识和了解的学生,又怎能知道更好的去融入世界呢?不学《中国古代史》又怎会知道中国古代的辉煌和近代中国落后在哪里呢?割断了中国的发展,分割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这样的历史教学又能教给学生什么呢?

诚然,我们知道仅就高中的三年不可能让学生很全面、很透彻的去了解历史,因为高考这个指挥棒还在为国家选拔优秀的人员而在工作着。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祖国的兴衰匹夫有责,应该让我们从世界的发展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过去的历史中学会批判的继承和发展。正是因为现在的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种种的不足,国家也在极力的进行历史新教材的改革,希望这次的改革给历史更多的空间,让历史真的能够教给学生很多,让人们认识到“以史为鉴”的国家会在和平中崛起。

我们都知道,学史使人睿智,但这是从道理上说的;实践中还要看“历史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不是所有的历史教学都会使人睿智,学得不好,反而使人愚蠢。愿我们历史教师主动将生命的节奏与时代的脉搏共振,在历史的教学中让看到孩子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让孩子在历史课堂上真正的找到自己应有的价值。

在生活当中有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去反思,一个学生的小论文,已昭然揭示出历史教育在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足,他唤醒的不仅仅是我对历史教学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祖国的明天和当代高中生敢于突显自我的精神。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含蓄的遮掩,有意的隐藏已经不适应世界发展的需要,高中学生就要张显自己的个性。同时我们的历史教学也更应该显露出历史的特色,让过去沉重的历史带给学生明天前进的动力,让学生在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自我,实现自我。让今天的学生成为明天世界和平发展的使者,让今天的老师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倡导者。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为祖国乃至世界的和谐发展而奋斗终身。

参考文献:

《獒奶、狼奶、狗奶和人奶——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育的反思、机遇和责任》——聂幼犁刘立新

《历史教育:呼唤生命情感》刘振吉

《中学历史教育论》聂幼梨学林出版社

《历史学科教育学》于有西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有效教学论》高慎英刘良华著广东教育出版社

《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宋乃庆徐仲林 靳玉乐编著中国人事出版社《教学的革命——创新教育课程设计》(美)梅里尔.哈明/著罗德荣/译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面对新课改: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面对新课改: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些新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该如何应对,如何走好新课改之路,显然是十分迫切和关键的问题。

认真解读课标,把握脉搏不少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学习新课标,觉得新课标理论性较强,读起来费劲,觉得自己只要吃透教材就行,殊不知教材就是根据课标编写的,不认真研读课标怎么能吃透教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新课标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对教学及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管理、教材编写等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这些内容包含了新形势下教学的新理念、新策略,我们必须细细研读,才能把握新时代教育的脉搏和方向。

转变教学观念,清除障碍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实施者是教师。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换是新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师角色不转换,课程改革就会面临强大的阻力,就会流于形式。因此,根据新课标的新理念,历史教师必须树立新观念、塑造新角色。要做到以下4点:一是历史教材不是历史课程资源的全部,历史教师应成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二是历史教学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历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三是历史教学既要重教师的“教”,更要重学生的“学”,历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四是历史教学既要关注学科,更要关注学生,历史教师应成为学生体验与感悟的关注者。要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感受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

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人文学科,它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历史的人文教育功能,主张通过历史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历史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历史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历史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新课改之路,任重道远。新课程改革对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课标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师只有努力把握新课改的脉搏和方向,切实转变教学观念、转换教师角色,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才能适应《历史课程标准》的需要,才能应对当前新课改的潮流,才能焕发历史课堂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利用历史知识与经验,搭建历史与现实的桥梁,造就越来越多的创造性人才。

第五篇:浅议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浅议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欢迎阅读。

新课改的实施,特别强调贯彻素质教育。但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以及历史教材改革的滞后性,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仍普遍存在。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一、改变教学观念

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教育要成为“活的教育”,成为真正培养人的教育。所以,面对新课改、面对新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当务之急。如今,历史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考试的层次上,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分析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某些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首先要有这样的观念,只有带着这种观念从事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才有可能实现素质教育。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用多媒体优化教学。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制作集图像和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模拟展示当时的历史情景,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有感而发,认识历史、感受历史和分析历史。如我在教学《明末农民大起义》时。屏幕上展示的是一幅《饿殍满路图》,并配上一段如泣如诉的二胡独奏乐,音乐接近尾声时,“社会矛盾激化”这六个字跃人屏幕并不断闪烁,几乎不用一句话,就重现了上一节“社会矛盾激化”这一目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兴趣盎然地被引入到《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学习中去。在讲课过程中,为了维持学生的兴趣,我插入了一段李自成隐居商洛苦练兵的录像,并适时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只有面对挫折毫不气馁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在教学中,我通过录音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使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情境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情境教学可引发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产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设置情境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情境设置一定要新,以引发学生的必趣。其次,情境设置要实,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触摸到。最后,要注意层次性,步步深入,难度逐渐加深,既切忌直露,使学生不思而解,又切忌深奥,使学生百思不解。常用的课堂活动形式有:分组讨论、分组辩论、小组搜集资料竞赛、课堂表演。当然如果根据课堂情况,把这些活动形式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佳。例如在教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的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内容:一场对采用郡县制还是分封制进行朝议的模拟表演。通过活动,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并作出分析、判断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加强了对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其学习兴趣有极大的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再比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作出当众表扬;可以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壁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实行课改以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切实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载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新课改-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新课改-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英语 切实提高职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论文

    切实提高职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与世界的接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能直接阅读英语书籍、报刊......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历史新课改中的尝试教学

    浅谈高中历史新课改中的尝试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百花争艳,但一些教师仍感叹教学的效果不尽人意。我们知道,历史教学的目的也是最大值地获取书面信息,培养学......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现状及策略

    浅谈历史现状及策略 论文摘要:教育学从其理论奠基到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诞生,到理论体系的蓬勃发展,这一过程也是其不断对教师教育专业化起推动作用的过程。本文在对这一历史进......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正确认识人民公社历史

    历史论文:正确认识人民公社历史 “如何正确记录和反思人民公社兴起的历史?”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提出这样的问题还有必要吗?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艺术作品与历史教学[大全]

    艺术作品与历史教学 “历史”是一幅云雾缭绕的山水画,其突兀的山峰告诉今人他存在的痕迹,但其身藏雾中的朦胧美令人回味。历史的真实与朦胧成为无数文人骚客作诗吟词、以古讽......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必然选择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历史新课改教学体会论文(5篇材料)

    历史新课改教学体会 六盘水市五中:代红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些话已经回答了我们教育的重要性,哪我们的教育应该怎样往......

    历史教学新课改初探

    历史教学新课改初探 文安县大柳河一中李微微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彻底的否定传统教学,开放的课堂经常会让老师感受到 惊喜、惊讶,有时甚至是被学生难住的尴尬,但一想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