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提高起征点政策减免
我县2005年享受提高起征点减免政策的有1844户,减免税款178.58万元;2006年有1886户,减免税款237.52万元,同比增加33%;2007年有1722户,上半年减免税款161.25万元,同比增加35.78%。我县已将该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到户,存在的问题就是难以核定应税收入,应税收入为5000元的就要纳税,应税收入为4900元的就不要纳税,很多纳税人不理解容易产生误会,使税收征收管理部门工作难度加大。
二、废旧物资征前减免
我县目前享受此优惠政策的有二户企业,即宁都县聚源废旧物品回收有限公司和宁都县华宁废旧皮革再生利用有限公司。2007年上半年征前减免税收757278元,该两户企业在07年4月已通过免税资格年审,在07年5月按照省局、市局的有关规定,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能按时进行纳税申报,报送有关税收资料,存在问题主要是收购凭证的开具不规范,有不真实的情况,建议应按赣国税发[2004]290号《江西省废旧物资购销经营业务增值税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建立“三帐一表”,强化管理,对不按规定执行的,取消其免税资格。
三、饲料生产减免
我县有两户企业,即江西省赣南惠大饲料厂和江西强龙实业有限公司,07年上半年减免税收813889元。
四、福利企业增值税退税
我县符合此项优惠条件的企业只有一户,即宁都县红星福利印刷厂,该厂2007年上半年已缴纳税收15476.34元,现有生产人员6人,其中残疾职工3人,占生产人员比例达到50%,且均有福利企业残疾职工上岗证,企业也取得了江西省民政厅颁发的《江西省社会福利企业确认证书》。
该厂建立于“四表一册”,即企业基本情况表、残疾职工工种安排表、企业职工工资表、税利使用分配表、残疾职工花名册,同时还建立了考勤制度,按月进行考勤,经核查并与企业工资发放表,残疾职工上岗证核对,其签名笔迹一致,职工上岗率达100%。
该厂能按时进行纳税申报,并报送有关税收资料,已通过2006年度福利企业税审批。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帐务有待进一步完善,财务核算应进一步规范,以退税款的使用方面未完成按照规定进行分配。
建议按《江西省民政福利企业增值税先征后返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对可退税款应为残疾职工办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五、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退税
我县符合此项优惠政策条件的企业是江西宝华山集团宁都水泥有限公司,该厂是一家股份制有限公司,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由粉磨织和青塘水泥分厂组成,有生产工人220余人,2007年上半年已缴增值税1300954.88元,应退税649137.38元,该厂退税部分主要是其青塘分厂在生产水泥的过程中掺入的废渣(为生乳矸石、硫铁矿渣、氟石膏、过烧乳矸石等)比例达到财税[2001]198号文件规定比例,享受退税优惠,该企业按月进行纳税申报和报送有关税收资料,按季进行退税,其退税程序是企业在季度后向税源管理部门报送季度增值税即征即退申报表,包括企业的退税申请,江西省水泥产品废渣掺入量及增值税即征即退审批表,纳税申报表,税票的复印件和权威部门的废渣掺量检测报告复印件,税源管理部门在经过调查后写出调查报告,并报县局税政法规股进行实地核查,税政法规股经过实地核查同时形成核查报告后报县局分管领导签字后报市局审批(20万元以下由县局直接审批,20万以下由市局审批)。
该企业帐务健全,免征税款能用于发 展生产,能将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其他项目进行分别核算,符合《江西省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已通过06年度享受优惠政策资格年审。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有些原材料的来源不是很真实。以上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们真正到企
业去检查、实地察看的次数太少,以致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工艺流程,是否真正符合免税、退税条件,等方面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多到企业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准确具体地把优惠政策的各项规定落实到位,杜绝弄虚作假,骗取国家减免税的情况,使该项工作经得起检查,得到进一步的规范。
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涵养了税源,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加了企业的发展后劲。由此而来相应的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第二篇:促进残疾人就业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指引
促进残疾人就业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指引
日期: 2009-06-12
一、安置残疾人单位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营业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第一条和《关于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及征管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67号)第四条的规定,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由主管地税机关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减征营业税。我市对单位实际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年可减征营业税限额为每人每年3.5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减免额不包括在限额之内。具体方式为由单位提出申请,主管地税机关按月减征营业税,本月应缴营业税不足减征的,可结转本内以后月份减征,但不得从以前月份已交营业税中退还。
上述营业税优惠政策仅适用于提供“服务业”税目(广告业除外)取得的收入占增值税业务和营业税业务收入之和达到50%的单位,但不适用于上述单位提供广告业劳务以及不属于“服务业”税目的营业税应税劳务取得的收入。
单位应当分别核算上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和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业务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不能分别核算的,不得享受规定的营业税优惠政策。兼营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业务的单位,可自行选择退还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一经选定,一个内不得变更。如果既适用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又适用下岗再就业、军转干部、随军家属等支持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位可选择适用最优惠的政策,但不能累加执行。
上述所称“单位”是指税务登记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第五条和《关于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及征管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67号)第三条的规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工疗机构等集中安置残疾人用人单位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并经过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认定后)方可申请享受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
1.依法与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签订了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并且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在单位实际上岗工作。
2.月平均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应高于25%(含2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10人(含10人)。
3.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了单位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
4.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实际支付了不低于单位所在区县适用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5.具备安置残疾人上岗工作的基本设施。
上述“残疾人”,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上注明属于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的人员和持有《中华人民 1 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8级)》的人员。
(二)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单位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残疾人的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
上述所称“单位”是指税务登记为各类企业(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二、残疾人个人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第三、四条和《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下发〈广东省残疾人等个人所得税减征规定〉的通知》(粤地税发〔2001〕159号)的规定,对残疾人个人就业可享受下列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营业税
残疾人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
(二)个人所得税
1.残疾人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可按应纳税额减征50%的个人所得税。稿酬所得可先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再按规定计算减征的数额。
2.残疾人个人取得的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举办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取得的所得,区别情况分别予以减征:
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按应纳税额减征100%的个人所得税;
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5万元(含5万元)的,按应纳税额减征 50%的个人所得税;
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万元的,不再给予减征照顾。
实行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可享受此待遇。
第三篇:xxx县国税从三个方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国税从三个方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国税在发挥“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职能作用,确保税收应收尽收的同时,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正确处理依法征税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依法征税与完成税收任务、依法征税与纳税服务之间的关系,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一、大力宣传、重点辅导。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发放税收优惠政策宣传资料,通过主动送政策上门服务方式向企业宣传讲解,同时及时将最新最近的优惠政策通过公告栏、网络等多种形式予以宣传公示,方便纳税人了解;积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协调、沟通,帮助企业做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申报工作,当好企业的政策参谋;通过96128服务热线,接受纳税人对税收优惠政策规定咨询,及时解决企业在办理税收优惠过程中的问题和难题。
二、严格管理、加强监督。严格执行好税收优惠政策,对享受减免退税的纳税人认真做好事前调查,做到数据准确,公正客观,不弄虚作假,同时加强事中资格认定管理,对资格条件、审批程序严格把关,并加强享受优惠政策纳税人的后续监督跟踪管理,不断完善管理措施,把工作抓细抓实。对符合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企业及时兑现、减、免、退税,让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给予的优惠,切实维护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的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学习、认真落实。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掌握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要点,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执行
能力。2012年1至7月,共办理各项提退税金430万元,其中,民政福利企业增值税退税413万元,宣传文化单位增值税退税15万元,车辆购置税退税2万元;认真落实小型微型企业优惠政策和增值税起征点调整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落实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政策后,将可能使企业少缴320万元增值税款,极大地减轻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负担。
第四篇:发挥税收调控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发挥税收调控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
展
发挥税收调控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007-02-02 21:54:
54近年来,淮南市地方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地方税收收入也随之出现了大幅增长,地区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呈现出良性互动态势。当前是淮南抢抓机遇、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如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控职能作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是税务部门重要任务。
一、更新观念,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领导核心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
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过程。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表现为党领导发展的能力。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新的飞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的党性,以人为本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是指,不仅经济要发展,社会、文化、科教、军事等等都要同步发展;协调发展是指,不仅城市要发展,农村也要发展,经济要发展,社会也要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当今的发展要兼顾到子孙后代的发展。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要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税收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重点是突破组织收入工作上一些传统思维定势,进一步确立组织税收收入与支持经济发展并重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充分考虑经济变化和政策性因素对税源的影响,适时调整和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研究税收政策对扶持经济发展的弹性空间,提出行之有效的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措施办法,促进经济和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树立大局意识。税收收入是衡量税收工作的重要指标,但不是根本指标,更不是唯一的指标。真正的衡量标准是税收对经济发展的有效促进,是经济与税收之间持续不断的良性循环。因此,税务部门要进一步加深对“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全面理解,树立大局意识,找准位置,把正确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使税收工作在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促进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好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树立环境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环境的竞争。环境就是引力、就是资本、就是效益。税收环境是经济环境中的重要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税收环境就是投资环境。要结合实际,最大限度地使其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加大政策研究力度,努力提高运用税收政策手段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灵活运用税收调控手段,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税收调控就是运用政府征税手段达到政府所希望的效果。税收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时,往往运用一定的税收政策来实现即定的目标。从国外经验看,许多国家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刺激经济增长等方面都成功地运用了税收调控手段,对推动
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运用税收调控手段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
税收调控手段的实施是通过税收负担水平的界定和调整来进行的。从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税收调控,有效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积极贯彻落实税收政策,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
在积极落实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时,进一步了解掌握影响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的环节和主要问题,不断加以解决。如税务部门本身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指导工作是否到位,有无死角;税收优惠的管理程序、相关制度、办理手续等是否过于复杂、审批权限是否过于集中;是否存在个别地方囿于财政承受能力、税收任务压力,对企业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及时兑现的问题;是否存在由于企业税收筹划工作不到位而影响税收优惠政策落实问题等。要积极
为地方经济发展谋划措施和办法,从政策扶持上为经济发展、改善经济软环境开绿灯。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好支持和促进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定,如支柱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扶持政策、下岗再就业优惠政策、涉农税收优惠经济扶持政策、社会影响较大且人们比较关注的税收政策问题等,刺激生产、消费和投资,特别是刺激民间投资的增加,以实现国家利用税收调控手段促进经济增长的总目标。
(二)合理调整税收政策,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涉及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当前税收工作看,运用税收手段防治污染,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土地等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利用税收方式给予经济活动一种经济上的引导促使纳税人设法进行技术改进或生产替代产品减少污染。可有效促进可持续
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如对造成污染的原材料能源生产企业治理污染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税收支持,引导企业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减轻企业在生产环节造成的污染;另外,对有污染的产品加税,提高成本价格,限制使用等。
(三)涵养经济税源,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针对企业和市场情况,以优惠政策待遇,如减、免税收或延期纳税等手段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规模的维持和扩大,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期,税收收入增长较快,已具备在某些领域进行适度减税的客观条件,实施减税并扩大税基,税收收入规模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相应增加。因此,我们可以降低某些行业的税率、相应提高税种的起征点,达到减税让利的目的,增强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能力。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涉农税收优惠政策、流转税起征点的调
高等都是很好地运用税收调控手段,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减税的具体措施可以根据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及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制定,如可以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标准、减少税率档次、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上降低所得税税率、加速折旧、适应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降低娱乐业营业税税率、对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地区给予投资的税收优惠等。
三、适应经济发展,科学设计税收要素
税收作为国家所掌握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可以通过税种、税目、税率等税收要素的合理组合,起到对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
(一)优化税制结构
⒈合理的所得税税制可以鼓励企业家调整投资结构、鼓励投资,我们在优化所得税制时,应充分考虑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应尽快统一,低税率所得税有利于吸引外资,有
利于抑制资本的外流,我们在设计所得税时,应深入理解公平的含义,鼓励投资,鼓励企业家提升内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个人所得税设计上,应注意税收对人才流动的影响,创造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机制,储蓄经济发展后劲。
⒉对财产征税,应分清财产的性质,如果对生产经营性质的财产征税会挫伤投资热情,阻碍投资增长。我们应该重新认识生产经营性财产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和生产经营性财产的社会属性,准确划分财产类型,我们主张仅对国家资源类的财产,如土地等征税,有效提高财产类资源的利用水平。财产税只可以作为社会财富调节的补充,倡导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投资行为,促使私人财产的社会公益性转变。
⒊适时调整税率。各税种税率应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而调整,实现对经济的科学调控。如娱乐业税率()设置的出发点为抑制高消费,但现今的大部分娱乐业已经成为大
众消费型活动,继续沿用高税率已经违背了立法初衷。应考虑适当降低与服务行业基本一致的税率。
⒋各税种的起征点应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改变过去起征点一经确立,十年、二十年不变的传统做法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物价指数的提高,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度,实现人均收入的全面提高。
(二)公平税(费)负,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职工负担过重,已成为企业发展和企业缺乏竞争力的最大障碍之一,因此应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解脱企业的职工负担,激活国有企业的竞争力,这是我国目前经济和政治的必然要求。同时,开征社会保障税也是维护国家权益的要求,目前全世界实行社会保障税的国家(地区)至少有个,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税在税收收入的比重高大—,开征社会保障税可
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适当放宽国家对税收政策立法的绝对控制,在国家立法的基础上给予地方一定的补充立法权。我国地方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地区差异较大。对税收政策的每一个细节均加以控制不利于地区的经济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就享有地方税的一定的立法权,建议对一些更有利于进行宏观调控的税种中央可以适当给予地方一定的增设条款权。更便于地方调控经济。
四、走出误区,实现税收对经济的有效调控
首先,税收的主要作用就是组织财政收入和通过组织收入作用于市场调节,从而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税收的政策公开性、执行公正性、收入唯一性、收入无偿性、政策的相对稳定性是税收调控作用发挥的基础,也决定了税收调控手段的局限性。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要受到政府财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优惠政策的实施会在某种程度上靠区
别对待来进行,这必然导致纳税人之间税负不公,不利于税收调节的实施。
其次,税收是市场经济社会的税收,离开了市场,税收就不适应社会,财政支出行为的非市场化运作会导致税收调控作用盲区。我们要求税收有调控经济的作用,就必须给税收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提高税收的社会适应度,正确给税收定位进一步提高税收的地位。
另外还应看到,税收在调控宏观经济时需要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要正确认识税收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范围和能力,不要把税收不能解决的问题强加给税收,也不要把税收调控中出现的问题全部归咎于税收,不要期望所有的调控问题都由税收来解决,要注意其他宏观经济管理措施对税收调节的配套作用,更好的调控区域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税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能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税收优惠政策的支
持,更不能越权违规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税收调控作用必须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进行。
第五篇:全面优化税收服务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全面优化税收服务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税收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国税机关要从纳税人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从发展地方经济最需要的服务做起,以依法治税为前提,积极拓展服务空间和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依法治税、优质服务三者的良性互动。在强化依法治税,充分发挥国税职能作用的同时,全面优化税收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我国税收服务的现状及对税收服务理解上存在的误区
我国传统的税收征管是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完成税收任务为目标,强调征纳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从税务部门的角度考虑的多,从纳税人的角度考虑的少,因此,税收服务理念基本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提出税收服务这一概念,也是近几年的事。几年来,伴随着征管模式的不断转换,各地税务机关积极探索和改善为纳税人服务的内容,税收服务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税收服务形式由随意走向规范;申报方式由单一走向多样;缴款方式由复杂走向简单。尽管如此,我国税收服务的观念、类型、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都依然存在很多不足,甚至有时还有侵害纳税人权益的行为发生。
在对税收服务的认识和实践上,我们还存在一些误区。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是:一方面,有些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认为税务部门是执法部门、管理部门,其职能就是依法征税,如何发展地方经济与税务机关关系不大。认为税收服务就是对纳税人态度好一点,忽略深层次的服务。把税收服务与执法对立,顾此失彼,左右为难。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求税务部门的工作跟着政府转,往往以发展经济为由,擅自出台土政策。有关单位对税务工作不太支持和配合,税务部门往往处在行政干预与依法治税的夹缝里。有些纳税人则认为税收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就是要减税、免税。实践中的误区就是,税务机关讲服务大多局限于精神文明建设、形象建设的层面,局限于对内提出要求,至于如何为地方发展助力,还只停留在口号上。
二、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税收服务理念
所谓税收服务,是指以严格遵守和执行税收法律、法规为前提和基础,以征税人主动服务为特征,征纳双方责权利相对称,无偿为纳税人提供有关纳税服务活动的总称。为纳税人服务在整个征管体系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做好税收服务,维护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首先必须树立一个全面、正确、适应时代要求的税收服务理念。这个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切要从纳税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有利于市场的正常运转,要尽量减少对经济的扭曲,促进经济发展。税收服务应当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强化“一切服务纳税人,一切服务经济发展”的服务理念。
首先,要尊重纳税人的权利。在税收征管中,我们要在强调纳税人义务的同时,尊重纳税人的权利。纳税人的权利得到越好的保障,纳税人遵从税法的程度也会越高。西方发达国家纳税人自觉纳税的意识很强,纳税人的权利也得到了政府的尊重和保障。我国《征管法》中也有纳税人权利的规定,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立法中相关的规定还不完善,实践中纳税人权利受重视的程度也很不够。
其次,要服务与管理并重,寓服务于管理。在税收征管中要打破管理与被管理的旧观念,树立服务与被服务的新理念,努力为纳税人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对纳税人由于客观原因容易产生的错缴、少缴、漏缴税款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以避免可能给他们带来的损失。寓服务于管理,可以减少征纳双方的冲突,逐渐形成良性互动的征纳关系。体现以纳税人为本的平等的税收征纳关系,将税收执法与税收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执法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优质服务,在提供税收服务的过程中坚持依法治税。
再次,遵循便利和节省的原则,努力减轻纳税人的遵从成本。对纳税人而言,遵从成本与其支付的税款一样,都是一种经济负担,而且对不合理的、太大的遵从成本的抵触心态远大于正常税款的支付。遵从成本不仅包括办理纳税事宜的费用和时间耗费,也包括税务管理(特别是稽查)给纳税人带来的心理影响。纳税人的遵从成本是一种社会损失,税收征管中应努力减轻纳税人的遵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科技兴税,以人为本。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类纳税人的数量越来越多,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粗放型税收征管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需要,必须以税收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点,运用现代科技提升税收征管的水平。要打造高效能、高满意度的税收环境,关键在人才。要拥有一批专业型、复合型高素质的税务人才,不断创新征管手段,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效能、开发创新服务效能、研究探索税收杠杆效能等。
三、优化税收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
总的来说,优化税收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就是要严格依法治税,严格税收征管,简化规程,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充分运用现代化税收征管手段,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全方位为纳税人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1、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意识,实现服务观念和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纳税人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细胞,是税收收入的源泉和基础,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也是税收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直接对象。税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意识,树立“纳税人至上”和服务就是尽职的指导思想。树立“竭诚为纳税人服务”和“回报社会”的观念,按照“合法、高效、及时、便利、经济”的原则,实现税收工作由“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按照统一的服务内容、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的服务流程开展纳税服务工作,努力实现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
2、坚持依法治税,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纳税环境。坚持依法治税,坚决正确执行政策。依法行政是最好的税收服务。税收政策执行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税收服务的质量。既要用好用足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经济增长良性发展,又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公正、公平、诚信的税收环境。要通过各种宣传阵地和宣传手段、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向纳税人和全社会公开税收法律、法规、办税程序、服务标准等信息,切实加强精细化管理,杜绝暗箱操作,不断增强税收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杜绝执法随意性。
3、注重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手段,通过推广多元化申报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为纳税人提供便利。在税收征管中能否利用好信息技术,提升服务水平和层次,是税务机关能否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要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提高纳税服务的信息化程度,为纳税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经济的服务,努力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推行以电子申报为代表的多元化申报方式的改革,切实改善办税条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认真解决纳税人“排长队,跑远路”等现象,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纳税方式的选择要以便利纳税人为出发点,可以实行邮递申报、电话申报、网上申报等各种形式的纳税申报。如果上门申报还是纳税人主要选择的申报方式,就要多设申报点,不能一个县仅有一个报税大厅。这些申报点也可以成为对外提供税务服务的窗口,使税务服务成为纳税人容易得到的公共服务。
4、提高征管人员素质。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是提高税收服务水平的根本,只有高素质的税务人员才有可能进行高质量的税收征管,才能更好地服务纳税人。要加强对税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税务人员除了要求熟悉税收法律、法规、财会制度,掌握调查研究和查账技术外,还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和较高水平的文化修养,具备写作、计算机应用、数学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同时,特别要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素质,不但要有过硬的的业务素质,而且要有出色的领导才能。税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依靠的是高素质税务人员的优化组合和基层领导干部的身先士卒。在提高征管人员素质的同时,提升税务咨询、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推出深层服务措施。多年以来,国税部门注重着装上岗,挂牌服务和文明礼貌办税,表面文章做得多,深层次服务措施考虑得并不周详。虽然集中办税的出发点是要方便纳税人,但深层次服务措施跟不上反而为纳税人带来了新的不便。多功能办税场所要多设网点,增加窗口,减少纳税人拥杜等候现象,并将纳税咨询、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领购等服务功能整合,在审批上体现简捷,在办税上体现快捷,最大限度地满足纳税人的不同需求,让纳税人一步到位。在税务稽查体制上要推行一级稽查,避免“多路检查”、“重复检查”,征管机构的设置必须以满足纳税人办税方便为前提。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拓展税收服务的领域,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税收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