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系统化管理制度及体弱儿管理
儿童系统化管理制度及体弱儿管理
工作方案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镇的妇幼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妇幼“降消”为目的。坚持以“一法两纲”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认真执行《儿童刚要》为目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他们在不断的生长发育动态过程中,各种年龄期具有各自的解剖、生理和生长发育的特点,所以我们进行了体弱儿管理工作方案。
1、负责本辖区儿童系统化管理工作,掌握0-6岁儿童基本情况。
2、按照规定的“3:2:1”体检程序,定期检查,即1岁以内分别在3、6、12月龄各体检一次,1-3岁每半岁体检一次,3-6岁每年体检
一次,必须由内、儿科临床大夫参与体检,认真填写儿童体检卡册。
3、统一按WHO规定年龄体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分析。
4、认真进行体检者的资料统计小结,各种数据必须符合可靠性、科学性、准确性。
5、筛查出的体弱儿,造册登记,实行专案管理,体弱儿应建立专案卡,及时治疗、矫治。
6、结合健康检查,进行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及防治、科学育儿指导等工作,提高群众的家庭自我保健和优生优育能力。
7、在认真做好 系统化管理工作指定内容任务的同时,认真完成其他儿童保健指令性工作。
8、儿童体检工作,由村级组织配合,乡镇卫生院具体实施完成。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管理对象:体弱儿管理对象为出生低体重儿、早产儿、婴幼儿佝偻病活动期,中度以上营养不良,中度以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性及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小儿,长期腹泻等影响„„
白沙镇卫生院2012年2月
第二篇:体弱儿管理制度
体弱儿管理制度
通过对本园体弱儿的了解,加强保教配合,重点加强对体弱儿的特殊照顾及个别护理,使他们早日康复,恢复正常体质,促进其健康成长。体弱儿的管理范围主要包括: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反复感染(呼吸道、肠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常见畸形等。
(一)对贫血儿童的管理
1.诊断标准(必备的):年龄在6岁以下(新生儿除外)血红蛋白低于11g/dl。
轻度:9—<11g/dl中度:6—<9g/dl重度:<6g/dl
2.发现贫血患儿,及时与家长联系,家园配合,查找贫血的原因,共同进行管理,对患儿全面加强一日生活中的照顾。
3.对轻度贫血的幼儿进行登记管理,要有初诊、复查日期与血红蛋白测查结果记录。
4.对中、重度贫血的患儿进行专案管理,一般情况下应在3个月内结案。
5.治疗:根据病情,可采用药物(中、重度)及饮食治疗(轻度),1个月后复查血红蛋白。
6.转诊:经药物治疗3个月血红蛋白仍不恢复者,应转诊。若在园儿童患中、重度贫血一般建议患儿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7.结案:患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给药(中、重度)或饮食治疗(轻度)4—6周方可结案。
(二)营养不良儿童的管理
1.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的幼儿进行登记并建立专案,及时与家长联系,分析病因,要求班内保教人员在患儿的进餐、活动等一日生活中多照顾,纠正其不良习惯。
2.定期监测:以大体检时间为准
(1)低体重:每月测量体重一次;
(2)发育迟缓:每3个月测量身高、体重1次;
(3)消瘦与严重慢性营养不良:每月测量体重一次,每3个月测量身高1次;
(4)将结果及时通知家长,并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
(5)结案:直至患儿营养不良得以完全纠正为止。
3.根据儿童营养不良分类及病因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指导与干预,如进食量、各种营养素的摄入情况等;依据患病情况的不同为患儿提供饮食护理。
(三)对反复感染儿童的管理
1.诊断标准:(以儿童考勤为准)
(1)因患病连续在3个月内每月缺勤天数累积5天及以上者。
(2)因患病连续在3个月内每月带药(抗感染性药物)累积7天及以上者。
(3)因患病连续在3个月内每月缺勤及带药累积10天及以上者
2.方法及内容:
(1)定期进行统计,筛出反复感染儿童。
(2)对反复感染儿童建立体弱儿专案管理档案,每月观察一次。
3.措施:对病因进行分析,配合医院治疗,保教人员在保健医生生的指导下,共同配合,在吃、玩、睡等方面对患儿加强生活护理。
(1)体弱儿为班内全日观察的重点儿童;
(2)进餐时,让体弱儿先洗先吃,掌握进食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3)午睡时不要对着窗户、门,避免对流风;
(4)按时为患儿服药,做好预防性投药;
(5)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适当加强患儿的体育锻炼;
(6)班级做好本班内患儿在园以上各项情况记录;
4.结案:观察半年,无反复感染即可转入健康儿童管理。
(四)肥胖儿童管理
1.管理对象:在儿童入托体检及定期体检中发现的超重与肥胖儿童。
2.诊断标准:
(1)超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10%—19%;
(2)轻度肥胖: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29%;
(3)中度肥胖: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30%—49%;
(4)重度肥胖: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50%及以上。
3.对单纯性肥胖的儿童建立肥胖儿管理卡片(包括超重),进行专案管理。
4.仔细分析病因,如考虑为其它疾病引起的肥胖要建议家长带患儿到医院进行检查,确定病因,配合治疗。
5.定期监测患儿体重、身高增长幅度,每月测量体重1次,每3个月
测量身高1次,测量日起要相对固定,并且在测量身高后对患儿的身高、体重生长情况进行评价。
6.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宣传正确的、科学的育儿知识;使家长重视肥胖的危害性,在征得家长同意的基础上,家园共同配合参与对患儿饮食起居上的调整。
(1)进餐时要在满足儿童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限制患儿食量:在幼儿要求添饭时,给予体积大、热量少的食物,如多给蔬菜,尽量少添加主食。
(2)控制进食速度:在进餐过程中,保教人员要不断提醒肥胖儿“慢点吃”、“慢慢嚼、把饭嚼烂”等,使幼儿放慢进食速度。
(3)家园配合调节幼儿饮食,控制脂肪的过多摄入,蛋白质必须保证每天不低于1—2g/kg;主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限制甜食、零食的摄入;指导家长在饮食原料上多选择绿灯食品,少吃黄灯食品,尽量不吃红灯食品。
7.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循序渐进的加强对肥胖儿童的体能锻炼:指导保教人员从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方式、运动时间等方面对肥胖儿进行调整与锻炼。
8.儿童期单纯性肥胖不提倡药物治疗,不提倡快速减肥。
9.结案:
(1)儿童的身高标准体重值正常后继续持续3个月方可结案。
(2)肥胖程度减轻并在半年内稳定,为管理有效。
第三篇: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1
(一)召开体弱儿童家长座谈会及疾病治疗专题讲座,发放家长指导资料,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二)对贫血、营养不良、佝偻病活动期、生长迟缓、单纯性肥胖等幼儿应列为体偌儿管理范围,进行专册登记,按要求做好个案记录。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
(三)园长、保健员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定期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
(四)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五)针对不同的病种实施相应的护理、食疗。
(六)对所有的体弱儿按规定进行立档管理,并做好随访记录以及结案工作。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2
1、体弱儿童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登记,还包括结案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
2、建立个案,根据不同情况,按期进行复查,及时了解幼儿情况。3、根据不同的病种,有计划、有针对的进行食疗。
4、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应进行1-2小时的户外活动,但要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
5、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6、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定期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
7、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与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幼儿在家情况。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3
●平时情况要求:
1.幼儿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必须彻底消毒。患儿痊愈后经医生诊断方可回园。
2.保健站与班上老师共同管理体弱儿,根据各幼儿的情况制定治疗护理方案,定期检查,复检。
3.注意体弱儿的精神状况,给予照顾。
4.随天气变化及时给体弱儿增减衣服,在体育锻炼时给予特殊照顾。
5.根据不同的`体弱原因,按不同的管理常规照顾好幼儿。做好体弱儿的管理建立方案,并做好记录。
6.对活动期佝偻病、贫血、身高、体重低于2个标准差及患有哮喘、营养不良或过于肥胖的幼儿要建立卡片,专案观察,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加强生活护理,适当参加活动
7.保健站为患儿、体弱儿调配营养餐。
●睡眠卫生要求:
1.睡前避免过度兴奋,保持稳定情绪。
2.按时起居,根据幼儿年龄、体质情况来决定睡眠和起床顺序,每日午睡2小时。
3.幼儿睡眠时要脱掉外衣、裤,培养幼儿与睡眠有关的独立生活能力,如穿脱衣服、鞋、叠被子等,对年小能力差的幼儿老师要给予教育。
●饮水卫生要求:
1.每天保证供应充足的温度适中的饮用水。
2.每天起床后、课间、运动后提醒幼儿饮水。
3.平时随渴随喝,培养幼儿自觉饮水的习惯。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4
1、通过对体弱儿患病情况的了解,重点加强对体弱儿的治疗及特别照顾,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2、体弱儿童包括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反复感染(呼吸道、肠道感染)等,对全部体弱儿进行登记。
3、对每个营养不良的幼儿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三个月测身高、体重一次,并把情况通知家长。要配合医院治疗,直至该儿童营养不良得到完全纠正为止。
4、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幼儿应加强护理,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睡眠时应让幼儿避开窗户,避免受凉。加强体格锻炼,在传染病流行季度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发生呼吸道感染时督促按时服药并配合治疗。观察一年恢复后,立即转入健康儿童管理。
5、反复消化道感染的幼儿,每三个月测体重一次,观察体重变化,饮食上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就餐时不催饭,掌握进食量。发生消化量感染时督促按时服药。半年内未发生消化道感染就可转入健康儿童管理。
6、进餐时让体弱儿先洗手先吃;睡觉时让体弱儿先睡后起;户外游戏时注意为体弱儿增减衣服等护理,适当调整活动量。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5
1.通过对体弱儿患病情况的了解,重点加强对体弱儿的治疗及特别照顾,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2.体弱儿童包括营养不良、反复感染(呼唤道、肠道感染)等,对全部体弱儿进行登记。
3.对每个营养不良的`幼儿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三个月测身高、体重一次,并把情况通知家长。要配合医院治疗,直至该儿童营养不良得到完全纠正为止。
4.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托儿应加强护理,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睡眠时应让幼儿避开窗户,避免受凉。加强体格锻炼,在传染病流行季度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及时做好预防投药。发生呼吸道感染时督促按时服药并配合治疗。观察一年恢复后,立即转入健康儿童管理。
5.反复消化道感染的幼儿,每三个月测体重一次,观察体重变化,饮食上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就餐时不催饭,掌握进食量。发生消化量感染时督促按时服药。半年内未发生消化道感染就可转入健康儿童管理。
6.进餐时让体弱儿先洗手先吃;睡觉时让体弱儿先睡后起;户外游戏时注意为体弱儿增减衣服,适当调整活动整。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6
一、调整饮食,补充营养,根据营养不良的轻重及其消化吸收功能合理安排膳食,保证供给适量的蛋白质、热量。
二、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少到多逐渐补充,不能操之过急,每日给予的热能与各种营养素,必须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增加。
三、加强体格锻炼,坚持常晒太阳,按时增加辅食,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结合适量药物治疗。
四、防止铁元素的缺乏,在膳食中保证足够铁的供给,有足够的动物性食品和豆类制品,鱼、瘦肉、肝含铁量多质优,吸收率也高。粗粮小米、玉米含铁量或吸收率高于大米。
五、保证供给新鲜绿色叶菜、水果及含铁量高的黑木耳、紫菜、海带的合理搭配。
第四篇:体弱儿管理
体弱儿管理
一、患病儿童管理范围管理 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蛋白质、热量缺乏性营养不良 3.反复呼吸道感染(包括哮喘)4.食欲不好 5.肥胖儿 6.生长迟缓
7.先心或其他发育缺陷者
二、管理要求
1.可以集中设体弱儿班(年龄相距一年),或分散管理(在班内有专人负责)。园所内设体弱儿管理档案。
2.体弱儿童保健班的房屋,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3.保教人员、保健员要全面关心体弱儿童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教养工作,按要求执行任务,定期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
4.体弱儿随访检查治疗按不同病种不同年龄进行,可参照常规中有关疾病的治疗及结案要求。5.建立并认真做好体弱儿童个案记录,每月记一次,发生疾病及时记,每月一次统计分析。6.按照体弱儿的特点,给予特殊的营养及饮食安排。
(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血红蛋白<100g/L的患儿建立轻度贫血登记,调整饮食,增加含铁丰富食品。
2.血红蛋白<90g/L属中度贫血,建立个案管理,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就诊,复查Hb,Hb<90g/,应予药物及饮食结合治疗。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供给足够动物蛋白、含血红素食品、豆制品及绿色蔬菜、水果。4.轻度贫血,每两月查Hb,正常后继续观察一个月可结案。
5.中度贫血,争取三个月恢复Hb,治疗一个月恢复正常者,继续给药4~6周后方可停药。6.重度以上贫血需要立即通知家长,建议到医院详细检查治疗。
(二)蛋白质、热能缺乏性营养不良 1.病因:(1)喂养不当,饮食习惯不良:蛋白质和热量供给不足。
(2)疾病影响:维生素A、锌缺乏,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先天畸形,消化道障碍。(3)先天不足、小样儿、早产。2.诊断标准:
(1)按照WHO的标准,用测量年龄别体重的方法筛查。
(2)按照要求,体重低于正常体重15%以上为轻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25%以上为中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体重40%以上为重度。
(3)学会公式法测算,(测量体重-年龄体重中位数)/年龄体重中位数×100%。(4)面黄或苍白,肌肉驰,皮下脂肪减少,毛发枯干。3.并发症
(1)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鹅口疮、中耳炎、肺炎、肠炎、肾孟肾炎等。(2)多种维生素缺乏症:口角炎、齿龈出血、佝偻病、角膜干燥、软化或溃疡等。(3)锌缺乏症:生长发育迟缓,顽固性食欲缺乏,骨骼发育障碍,严重者呈侏儒状态。并有肝大、贫血、皮肤粗糙和色素沉着以及性发育障碍等。
(4)自发性低血糖症:重症营养不良患儿,有时出现出汗、心慌、脉搏减慢、呼吸暂停等自发性低血糖症,多在夜间发作,若不及时抢救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4.管理要求:
(1)对体重同龄儿体重均值15%以上的患儿建立体弱儿管理档案。
(2)对每个营养不良儿童的病因进行分析,并与家长取得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3)营养不良儿童每月测量身高、体重一次,并评价记录在档案上,把情况及时通知家长,配合幼儿园保健管理。
(4)对患儿认真查找、治疗病因,合理调整饮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加强体格锻炼。补充热量高的食物。
(5)开展中医中药健脾及补锌治疗。
(6)结案标准:儿童营养不良得以纠正,体重达到同龄儿童体重均值的15%以下,并维持两个月以上;结案后每年定期随访三次,每二个月一次。
四、反复呼吸道感染 1.定义:一个月中上感两次或连续二个月都患感冒或一年内上呼吸道感染六次以上的患儿经常带呼吸道药来园,经常因病缺勤或哮喘高热惊厥患儿应建立专案管理。
2.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免疫功能异常;环境因素;营养不良;护理不当;治疗不当;其他疾病所致。3.管理方法: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这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最好方法。通过锻炼增强体质。让孩子从热天开始喝冷开水,用冷水洗四肢、洗脸,冷天用温水而不是热水,这样使孩子能适应冷的环境,增强对冷空气的抵抗能力;
(2)合理饮食、均衡营养:经幼儿期,要注意均衡营养,牛奶、肉类、蛋类、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均不可偏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3)科学护理;
(4)保证室内空气流通、远离环境污染;(5)避免孩子接触病原;
(6)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治疗要有针对性;
(7)高热惊厥要预防感冒,发热时早期给予抗惊厥药物,无热惊厥要转神经科治疗;(8)必要时给予免疫增强剂;(9)连续两个月不感冒者可结案。
五、食欲不好 1.症状:
(1)食欲差,进食量小,吃饭慢(一小时以上),常伴恶心;(2)食欲正常,但大便多,体重低;(3)经常腹泻,每天大便3次以上;(4)经常便秘,3天以上不便。
第五篇:2010体弱儿管理小结
2010体弱儿专案管理小结
为了解我所所辖地区儿童体格发育状况,提高系管质量,现将本系管儿童体检项目中的活动期佝偻病、肥胖、营养不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总结如下: 一.管理对象:
参加儿童保健保偿管理的0~3岁儿童09年体检的5553人次中检出的活动期佝偻病、肥胖、营养不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以及高危儿。二.标准与结果:
1.中重度肥胖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30%~4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60%以上为极重度肥胖。
本检出中度肥胖45人;重度肥胖2人,无极重度肥胖患儿。2.活动期佝偻病(结合病史)症状:多汗、夜惊、烦躁不安。
体征:方颅,肋外翻,鸡胸,漏斗胸,枕秃,前囟晚闭,O型或X型腿 X线表现:钙化带模糊、消失,干垢端增宽,边缘不整齐,程云絮状、毛刷状或杯口状改变。骨密度检测结果为骨密度降低。
本检出活动期佝偻病患儿53名,经过1~2次vitD3 30万单位肌肉注射或口服,同时加服钙剂,均好转及转入恢复期。同时嘱咐家长多晒太阳,小婴儿多抱免站,无一患儿遗留骨骼畸形的严重后遗症。3.营养不良(体重低下,发育迟缓,消瘦)
中度营养不良共计89人;体重低下15人;发育迟缓31人;消瘦43人。
目前这些儿童正在管理中,重度营养不良2人 4.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重度)单项血红蛋白浓度的测定。采用左手无名指端微量血,采用国际公认评定标准,新生儿<145g/l,1~4月<90g/l,4~6月I00g/l,6月~1岁<110g/l,6~12岁<120g/l,即为贫血。本共检出中度贫血9人,重度贫血1人。
5、高危儿:①轻度新生儿窒息、早产(﹤37周)、低出生体重(﹤2500g)、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脑病、缺血缺氧性脑病等②重度新生儿窒息、早产(﹤32周)、低出生体重(﹤1500g)本高危儿管理的人数为199人 三.分析与讨论
1.佝偻病
vit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儿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儿童保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卫生部颁发的儿童四病防治中指出,佝偻病的防治原则是抓早、抓小、抓彻底。从目前妇幼保健工作情况看,佝偻病的防治从孕产妇、围产儿、婴幼儿系列管理中得到重视,所以佝偻病检出率逐年降低,这也是我们加强儿童保健工作的结果。但是,目前我们单位治疗佝偻病的vitD有两种,即口服vitD3和针剂vitD2,家长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决定哪种比较适合自己的孩子。
2.肥胖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在合肥市肥胖儿童越来越多,家长对肥胖是一种疾病认识不足,普及健康宣传力度不够,对肥胖只能进行指导性处理,不能进行治疗性处理。今后应严格执行体弱儿专案管理,进行体检时尽量做好宣传工作。对于检出的肥胖儿,对家长要进行指导,引起其重视。
3.营养不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合肥市营养不良儿童越来越少,但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的无暇顾及和喂养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婴幼儿出现喂养问题的重要因素。今后我们的指导工作要抓紧而不松懈。
4.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从全年看,贫血的发生率较高,且一岁以内小儿最常见。原因可能有(1)孕母、乳母营养指导不充分,导致胎儿不能获得较全面的营养。(2)添加辅食不当。(3)普及宣传防治贫血知识力度不够,家长预防贫血意识不够。(4)早产儿及生理性贫血。(5)机器查血精确度不够。
为降低贫血的发生,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对孕母、乳母营养指导。(2)指导家长对婴儿按时添加辅食。(3)向来体检的小儿家长大力宣传预防贫血知识。(4)必要时到医院输血治疗(5)提高查血的精确度、准确性。
5、高危儿管理:
力争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最大限度的降低儿童由此带来的后遗症,减轻家庭负担,提高生存质量。
四、体弱儿管理率
2010体弱儿管理率为(47+53+89+10)/5553=3.58%
合肥市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科
2010年11月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