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H-H模型理论基础

时间:2019-05-12 12:1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H-H模型理论基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H-H模型理论基础》。

第一篇: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H-H模型理论基础

编 者 按 :什么样的文化是和谐文化,什么样的文化容易向和谐文化发展?和谐文化最大的特征是提倡诚信友爱,强调人际关系。由和谐文化的特征可知,强调内部关系的企业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雏形。

一、企业文化

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企业迅速发展引起世界关注,西方学者发现企业文化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学术界正式出现“企业文化”一词,要追溯到1979年Pettigrew在《管理科学季刊》上发表的《企业文化研究》。从那时起,实践界和学术界对企业文化一直保持着高度热情。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企业文化,有的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惯例、仪式和典礼(DealandKennedy,1982;TriceandBeyer,1984),有的学者认为是控制和交易机制(Jones,1983;WilkingsandOuchi,1983),有的学者认为是分享的、想当然的、固有的假设(Schein,1985),有的学者认为是分享价值和信仰的模式(DeshpandeandWebster,1987),有的学者认为是组织习惯的做事方法(Burack,1991)„„大多数学者是从价值观、信仰、规范、习惯和符号等方面来理解企业文化(Deal,1982;Hofstede,1980,1984;Morris,AvilaAllen,1993;ChatmanJehn,1994;Odean,1997)。作者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大文化环境之下,经过核心人物长期倡导和全体成员共同认同,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与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可分为两个代表学派,一个是以EdgarH。Schein为代表的定性研究学派,另一个是以RobertQuinn为代表的定量研究学派。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间存在许多争议,支持定性研究的学者认为定性研究可以提供深入且整体的观点,定量研究则难以做到,并且很容易受到理论基础、样本选择、分析工具的影响;支持定量研究的学者认为定量研究更科学,减弱了主观因素和情景因素的影响,定性研究则常受其干扰,并且没有严谨的理论支持。虽然两者各有利弊,但定量研究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和普遍性,更多的学者不是攻击定量研究的弱点,而是考虑如何完善。

竞争价值模型(CompetingValuesFramework)是定量研究学派推崇的最具影响力的模型之一,该模型被广泛用于分析企业文化,通过“关注内部—关注外部”和“强调变化—强调稳定”两对维度,将企业文化划分成团队文化、层级文化、灵活文化和市场文化四类。

二、和谐文化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已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

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企业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要实现全社会的和谐,首先要实现企业的和谐。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相应打造和谐企业,其基本内容包括:培育企业成员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和谐相处的氛围,让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以实现社会和谐为目标。

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工作是创建和谐文化,通过文化从各层面影响企业成员,全面实现企业和谐。

和谐社会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大基本特征。前五个特征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第六个特征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胡锦涛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首先应形成和谐的企业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企业文化是特定企业在处理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所发明、发现或发展起来的基本假说的规范(Schein,1984)。可以根据企业文化的某些相似性将其分类,一些学者(DealandKennedy,1982;Wallach,1983;Quinn,1983,1984;罗长海,1991;KotterandHeskett,1992;Mannlx,1995;GoffeeandJones,1998)曾尝试分类,但因视角不同而划分有异。

什么样的文化是和谐文化,什么样的文化容易向和谐文化发展?和谐文化最大的特征是提倡诚信友爱,强调人际关系。由和谐文化的特征可知,强调内部关系的企业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雏形。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描述强调内部关系的企业文化:Wallach(1983)的支持文化,意在建立友好的环境,鼓励员工平等、互进,倡导开放、和谐,强调“家”的价值观;Quinn(1983,1984,1991)的团队文化,关注内部,强调灵活,提倡关心、承诺、士气、讨论、参与和公开,关心人际关系;Mannlx(1995)的关系导向企业文化,强调关系,提倡建立和谐、合作、支持的环境;Hood(1998)的平等文化,鼓励高度的团队参与决策,倡导参与、授权和过程;Goffee和Jones(1998)的共有型文化,具有高度的社交性和团结性,企业充满了亲密、尊重和友善,同时企业目标放在优先位置。强调内部关系的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雏形,宋联可(2006)认为Quinn(1991)竞争价值模型中的团队文化与和谐的企业文化最为接近,因此,可以借鉴相关理论来构建和谐文化理论框架,从而为创建和谐文化提供理论支持。

三、人力资源管理

雇佣大量工人是19世纪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之一,迫使人事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部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开端。但这一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是与人有关的简单行政管理,如发放工资、招聘员工、管理档案等日常简

单工作。泰勒的科学管理、霍桑的行为科学以及组织行为学倡导和推进对人的管理,但此时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1954年,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才在《管理实践》一书中首次引入“人力资源”这一概念,并认为经理们可以利用其它资源,但人力资源只能自我利用。

早期学者通常分开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种实践,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概念包含着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Fombrum、Tichy和Devanna(1984)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归为甄选、培训、评估和薪酬四类。此时的学者专注于各自的研究领域,还没有意识到这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掀起战略管理热潮,人力资源管理学者也试图引入战略思想,于是出现了“战略薪酬”等名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间的联系仍没被重视。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Guest(1989)才提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应将人力资源管理整合到战略规划中,Schuler和Walker(1990)也提出人力资源经理应该与直线经理共同合作。Wright和McMahan(1992)定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企业能够实现目标所进行和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这一定义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经常被引用。直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才逐渐建立起成熟的理论体系。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为研究对象,一类是以人力资源系统为研究对象。

不同学者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理解和划分有差异,Pfeffer(1994)考察了16种人和资源管理实践,Delery和Doty(1996)在Osterman(1987)、Sonnenfeld和Peiperl(1988)、Kerr和Slocum(1987)、Miles和Snow(1984)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七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即内部职业机会、培训、绩效评估、就业保障、参与管理、工作规程和利润分享。

20世纪80年代,随着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划分方法。Miles和Snow(1984)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为A型、B型和AB型,Kerr和Slocum(1987)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为层级系统和市场系统,Sonnenfeld和Peiperl(1988)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俱乐部型、学院型、棒球队型和堡垒型,Delery和Doty(1996)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为内部导向系统、市场导向系统以和混合系统,Heijltjes(2000)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为传统型、改进型、强硬型和整合型。

四、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企业文化除受社会大文化的影响外,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新人员的进入会带来新的观念,导致文化的多元化和变异的可能(NelsonandWinter,1982;WeeksandGalunic,2003);经营范围扩大带来新的经营要求,导致原有文化的不适应(王东生,2003)„„企业文化影响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事实上,企业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不少学者注意到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认为人力资源

管理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创建、维系和变革,是影响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Wong(1996)发现跨国公司文化建设仅通过器物表现是无效的,更为重要的手段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它可以说明公司的价值观、信仰、假设。Cabrera(1999)认为设计符合组织战略需要的人力资源实践规划是获取战略文化的两条途径之一。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还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它们都对企业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紧密联系,国外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企业文化影响人力资源管理;

二、人力资源管理影响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影响。观点一:Adler(1997)认为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有着普遍而深入的影响;Zeynep等人(200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他们归纳出的文化维度显著地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相关。观点二:Buckleya等人(2001)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使组织更容易地向具有强伦理观的组织发展;Dessler(1994)发现通过与员工沟通和多方面的员工参与计划这两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建立鼓励员工为企业努力的企业文化;McAfee等人(2002)认为安置员工、培训、报酬和评估四种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对企业文化有显著影响。

观点三:McAfee等人(2002)认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有着共生关系;Lismen等人(2004)证实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可以相互加强,并可增强企业差异性、提高企业绩效。虽然在影响关系上有不同看法,但所有学者基本一致赞同应让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匹配。如Lismen等人(2004)证实企业文化的一些维度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相互作用,可以影响公司绩效;McAfee等人(2002)认为保持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一致是供应链战略成功的前提„„

关于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中国学者主要采用定性分析,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作用(王文奎,2003),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文化维系(熊建、毛良才,2006)和变革中的作用(邵朋来,2005);将企业文化引入人力资源管理(邵朋来,2005;熊建、毛良才,2006),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战略与企业文化匹配(刘永强、赵曙明,2005;丁敏,2006);中国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黄静,2002;李燕萍、翁艳娟,2003);企业文化的演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邢以群、叶王海,2006),当代企业文化演变的共同趋势(谢永平、王安民,2005;陈晓雪,2005)。中国学者少有定量分析,黄孝俊(2002)曾用实证方法比较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认为不同体制间的企业文化差异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偏向。总的来说,国内研究已非常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但大多采用定性方法分析,而极少采用定量方法进行探索和验证。

五、H-H模型

在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并没专门的企业文化部门、企业文化专员,有的企业甚至连最基本的核心理念都未形成。但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不管这个企业是高度重视还是完全忽视,企业文化从企业创立的第一天起,就一直伴随企业成长直到企业死亡。事实上,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正式、科学地专门创建过自己的企业文化,但却又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自己文化。其实,这些企业已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孕育了企业的精神、形成了企业的制度、引导了企业的行为、决定了企业的物质,自然地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

虽然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系统地创建过企业文化,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又自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无疑,人力资源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针对这一类企业,宋联可在2007年提出了“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文化”这一概念。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大文化环境之下,经过核心人物长期倡导和全体成员共同认同,在实践中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主要手段创建起来的企业文化。

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是整个社会的需求,借助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更简单、更迅速、更彻底地实现这一目标,H-H模型为完成这一伟大使命提供了理论依据。H-H模型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创建和谐企业文化模型。创建和谐企业文化是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是手段。

企业文化有多种类型,和谐企业文化是其中一种。和谐企业文化是符合中国当代社会需要的企业文化,该文化的定义、构成、特征需要进一步分析,这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该模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关注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挑选、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薪酬福利七个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如何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挑选、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薪酬福利七个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建和谐企业文化是H-H模型的核心内容,也是该模型将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宋联可

作者:宋联可

第二篇: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浅谈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社会”的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企业,和谐企业离不开和谐社会。天铁集团作为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肩负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责任。因此,创建和谐天铁、提升企业文化,是天铁集团的立足之本、力量之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初,在集团公司党委扩大会议上,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杨勇同志强调:“要坚持不懈惠民生促和谐保稳定”。并进一步重申了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创建和谐天铁、提升企业文化”就是要把天铁建设成为“循环发展、遵章守法、诚信至上、团结协作、关爱员工”的企业。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破坏自然环境平衡,不是和谐;职工住房、保险不落实,上访频繁,不是和谐;只顾眼前利益,在生产经营中违法违纪、偷税漏税、产品劣质、诚信缺失,更不是和谐。和谐是企业立足之本、发展之需、传世之必备条件。

创建和谐天铁,主要包括内部和谐、外部和谐两个方面。内部和谐关键是要协调企业内部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企业发展力,根本是解决企业发展的动力问题;外部和谐主要是协调好与客户、供应商、周边群体和地方政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让更多的人和组织分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赢得社会对企业更多的理解、关注和支持,根本是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笔者认为“创建和谐天铁、提升企业文化”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完不断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企业上下级单位、职能部门之间的和谐。随着我公司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完善,已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们在管理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需要通过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来理顺企业上下级单位和企业职能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使下级能够积极主动地研究、分析和领会上级的各项战略部署和要求,并不折不扣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贯彻落实;上级能够积极主动做好对下级各项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各职能部门之间能够本着“分工明确、职责明晰”的原则,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履行各自分工,落实各自职责,主动加强配合协作,避免推逶、扯皮现象,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逐步建立起目标一致、步调一致,上下配合、积极协作、和睦相处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促进企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创建“和谐企业”离不开法治,也离不开各项规章制度,一个制度不健全、不和谐的企业就不会实现和谐。我们应该把制度建设、制度创新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健全和谐的管理体制,用制度来规范协调各种关系,使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形成有效的创建“和谐企业”的工作机制。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离不开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体系为其作支撑。制度的时代特征,反映在其内容上,应与现代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现代管理运作的实际需要相适应,相吻合。建

筑施工企业应该着力健全财务制度、核算制度、经营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员工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其次,企业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的和谐。员工既是和谐企业的主体,又是“和谐”的创造者,只有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和谐了,创建和谐企业才有了根基和依托。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加强工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员工参政议政途径和形式,广泛听取员工的心声,征求员工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强化依法办企业和员工依法维权的意识,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关爱职工,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过改善员工办公环境、作业环境、居住环境,扎实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科学公正的用人机制和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大力推广“竞聘上岗”的范围和力度,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优胜劣汰用人机制。通过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和奖惩制度,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氛围,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文娱活动和文明小区创建活动,举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家属之间,以及邻里之间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融洽关系,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三,企业要努力构建互利共赢的市场竞争和发展环境,促进企业与相关产业的和谐。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经济,又是合作经济,钢铁行业如今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经济效益下滑,资金紧张等困难。这就决定了钢铁企业必须在大

力倡导大局观念与合作意识的前提下,通过自觉地用法律法规和不断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强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通过公平竞争、互利合作、共同发展,逐步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共赢机制,来实现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提供原料的企业、工程施工企业、设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

第四,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的各个成员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在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等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钢铁企业急需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在这方面,企业不仅仅应该注意提高企业员工环境保护修养,更应该让环保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让员工和企业溶于一体,在各项经营生产活动中实践自己的环保责任。采用新技术与新设备。可以极大地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同时也意味着企业生产效率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这与企业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要求是一致的。因此,企业应该大胆运用新技术、采用新设备,让企业成为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环境友好型”企业,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第五,不断推进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发展。要解决目前企业改革发展与员工认识发展的矛盾,关键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依靠先进文化的力量提高员工素质,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企业发展力。从目前国有企业的现状看,在一些企业中,并没有完成好从传统管理、经验管理向现代管理、科学管理的转变。这种状况反映的是企业文化的落后、文化的冲突、文化的混乱,如不尽快改变,企业和员工最终将丧失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历史地、客观地、现实地、全面地审视企业,坚持对传统管理思想和方法在扬弃中继承,对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在学习中创新,把传统管理思想和方法中的精髓与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本质相融合,在继承与学习的过程中创新和发展,努力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

所谓先进文化,就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是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是符合员工发展愿望的文化,是切合企业发展实际的文化,从本质上讲,必须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员工忠诚、敬业、勤奋、奉献的品质,引导员工追求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鼓励员工遵循共同的思想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激励员工把工作当作事业的追求、人生的乐趣,自觉主动地做好一切。依靠先进的文化提高员工素质,挖掘员工潜能,激发员工活力,就是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就是把企业发展建立在员工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就是为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总之,创建和谐天铁、提升企业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任务,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实践。我们应牢固树立起“科学发展、和谐服务”的观念,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在推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080126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模型-企业文明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H-H模型

作者:宋联可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已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和谐社会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大基本特征。前五个特征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第六个特征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胡锦涛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首先应形成和谐的企业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企业文化是特定企业在处理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所发明、发现或发展起来的基本假说的规范(Schein,1984)。可以根据企业文化的某些相似性将其分类,一些学者(Deal and Kennedy,1982;Wallach,1983;Quinn,1983,1984;罗长海,1991;Kotter and Heskett,1992;Mannlx,1995;Goffee and Jones,1998)曾尝试分类,但因视角不同而划分有异。

什么样的文化是和谐文化,什么样的文化容易向和谐文化发展?和谐文化最大的特征是提倡诚信友爱,强调人际关系。由和谐文化的特征可知,强调内部关系的企业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雏形。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描述强调内部关系的企业文化:Wallach(1983)的支持文化,意在建立友好的环境,鼓励员工平等、互进,倡导开放、和谐,强调“家”的价值观;Quinn(1983,1984,1991)的团队文化,关注内部,强调灵活,提倡关心、承诺、士气、讨论、参与和公开,关心人际关系;Mannlx(1995)的关系导向企业文化,强调关系,提倡建立和谐、合作、支持的环境;Hood(1998)的平等文化,鼓励高度的团队参与决策,倡导参与、授权和过程;Goffee和Jones(1998)的共有型文化,具有高度的社交性和团结性,企业充满了亲密、尊重和友善,同时企业目标放在优先位置。强调内部关系的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雏形,宋联可(2006)认为Quinn(1991)竞争价值模型中的团队文化与和谐的企业文化最为接近,因此,可以借鉴相关理论来构建和谐文化理论框架,从而为创建和谐文化提供理论支持。

在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并没专门的企业文化部门、企业文化专员,有的企业甚至连最基本的核心理念都未形成。但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不管这个企业是高度重视还是完全忽视,企业文化从企业创立的第一天起,就一直伴随企业成长直到企业死亡。事实上,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正式、科学地专门创建过自己的企业文化,但却又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自己文化。其实,这些企业已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孕育了企业的精神、形成了企业的制度、引导了企业的行为、决定了企业的物质,自然地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

虽然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系统地创建过企业文化,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又自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无疑,人力资源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针对这一类企业,宋联可在2007年提出了“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文化”这一概念。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 based 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是指,在一定社会大文化环境之下,经过核心人物长期倡导和全体成员共同认同,在实践中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主要手段创建起来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除受社会大文化的影响外,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少学者注意到人力资源管

理的作用,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创建、维系和变革,是影响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Wong(1996)发现跨国公司文化建设仅通过器物表现是无效的,更为重要的手段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它可以说明公司的价值观、信仰、假设。Cabrera(1999)认为设计符合组织战略需要的人力资源实践规划是获取战略文化的两条途径之一。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还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它们都对企业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是整个社会的需求,借助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更简单、更迅速、更彻底地实现这一目标,H-H模型为完成这一伟大使命提供了理论依据。H-H模型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创建和谐企业文化(harmonious corporate culture built through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模型。创建和谐企业文化是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是手段。

企业文化有多种类型,和谐企业文化是其中一种。和谐企业文化是符合中国当代社会需要的企业文化,该文化的定义、构成、特征需要进一步分析,这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该模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关注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挑选、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薪酬福利、劳动关系八个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何通过这八个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建和谐企业文化是H-H模型的核心内容,也是该模型将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四篇: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新世纪新兴起的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人们通过对各方面的管理方法的比较研究,并发现了蕴含在企业中的各种观念、态度、意识以及物化文化,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团队精神和古朴的诚信思想等是许多企业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支柱,企业在发展中积淀下来的各种精神财富,对于建设和发展企业文化、市场经济与企业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中国的众多企业中,有许多企业以观念为力量推动企业的迅速发展,成为世人瞩目、值得信赖的一流企业。海尔的成功经验第一个被引入了哈佛MBA案例。海尔总裁张瑞敏在总结时强调,“观念革命”是海尔腾飞的关键,海尔在“质量是船,名牌是帆”、“人人是才”、“卖信誉,重长远”等理念的指引下,使其产品避开了大多数中国产品在世界上走的“低价道路”,走出了让人心高气爽的高档产品、高档价格的价格线路。

企业文化大致可分为三层,即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制度层起着精神层和物质层的连接作用,物质层则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企业文化的这三个层面相互依赖、相互连接构成了具有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在其建设中这三者缺一不可。与此同时,企业文化的建设更需要其他的标志性、系统性、历史性和可塑性文化四大特征来贯彻和完善,我们要充分利用四大特性更好的建设企业文化。

凝聚和激励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功能,为了实现这种功能,实施职工合理化建议措施,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俗话说“打仗要靠父子兵”,因为他们血脉相通,所以他们可能团结得像一个人,将各自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互相信托,勇于牺牲。就企业而言,我们也希望有一种家庭式的的风气,这种家庭式的风气并不是之指一言堂、长幼有序的传流风气,而是那种具有浓烈的家庭亲情氛围,团结一致、相互依靠、互相帮衬的协作气氛,也就是说企业成员凝聚并不是为了一个经济目标,里面还有许多感情和其他的成分。在这样的企业中,员工以企业为家为荣,把企业当做自己小家的延伸,把工友当做自己的亲友来扩展,他们凝聚在一起的目的,可能除了这里能给他们以经济利益的满足之外,更多的是这里有一种令他们愉快的东西。这样的团队是一支坚强战斗力的的部队。

同时,听取职工合理化建议的做法,是企业低成本获得咨询的好办法,也是企业凝聚成员的重要措施,只是不少企业在这方面认识不深,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这样做的结果,既得不到群策群力的结果,也挫伤了员工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是十分遗憾的事情。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而逐渐积累起来的一整套代表着该企业个性的、为全体员工所共同自觉遵循的、积极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它有着积聚的功能、感化的功能、激励的功能、规范的功能和导向的功能。

这些动能的实现,使企业员工能使个人目标和企业目的更好地融合起来,使企业发展的同时个人也得到成长,培养良好的企业精神,倡导一种企业文明,提升企业的精神和员工的精神水平。现代水平的企业文化,要重视和加强对员工团队精神的培养,从而从根本上清除企业内部恶性冲突的可能性,企业文化的建设,还能促进员工内心需要水平的发展,充分激发员工高级需要的觉醒水平,有利于员工向成熟、自制的方向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是我们必须坚持和实施的必然途径。

第五篇: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从现在开始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从现在开始

洋溢

和谐企业文化是一种良好的企业生存状态,是一种融洽有效的组织氛围。在和谐的企业文化中,员工感到心灵充实,感到积极上进,与人相处充满建设性,愿意为企业的目标而努力。

在我们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中,第一个内容就是“和谐”,这也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那么,培植和谐文化,构建和谐企业、和谐车间、和谐班组、和谐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我们现在和未来意义是深远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和谐企业文化”,又如何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呢?

和谐企业文化的定位

简单来说,和谐是指整个运营状态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与相互协调,使整个企业生机勃勃。和谐企业的本质概括为“文化和谐、利益和谐、能力和谐;文化和谐是基础,利益和谐是关键,能力和谐是保证”。一个和谐企业,就是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各个分子公司之间,都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祥和融洽、稳定有序的状态当中。其中也包括与客户、合作伙伴、政府、社会公众等外部所有相关利益者的和谐。其中,最重要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或者说是组织心理环境和气候的融洽。企业内部各种群体之间既有分工、目标和个性上的不同,又有着共同认可的企业目标、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良性的互动,这就构成了和谐的企业文化。

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关键在于处理好企业内外各种相关利益者的关系,以好的机制营造好的氛围。

企业和社会的关系

企业的生存发展依托于社会,只有与外部社会建立起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取与平衡的共生共融关系,才能不断销售产品和服务,并整合输入各种资源,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对于客户,企业要坚持诚信,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对于供应商、经销商、银行、证券公司等合作伙伴,要紧密协作、互惠互利,结成利益共同体;对于竞争对手,要坚持公平竞争准则,在竞争中有合作;对于政府,企业要遵纪守法,照章纳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个人和所属企业的关系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关键在于让个人与企业达成新的心理契约。这一心理契约的内核则是职业伦理。员工既不是主人翁,也不是打工仔,而是身兼“老板”和“打工仔”双重身份,以职业为事业,打工意识和主人翁思想和谐统一的“职业人”。这样,在企业里营造起职业化氛围,让员工认识到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职业的需要,必须按照职业的操守来做。无论是经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要明确自己岗位的责、权、利,各司其责,而不能在岗位上为个人谋求不正当的利益,更不能侵犯企业的利益。

因此,企业本着按能力任职,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建立起以任职资格为核心的用工制度,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分配制度;并用共同目标来统率全体员工,倡导职业伦理,设立管理层和普通员工间的沟通渠道,形成组织和个人之间共同信守的心理契约,便为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和谐奠定了基础。需要指出的是,组织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是构建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前提。

部门间关系

企业部门间关系和谐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运行效率。而由于各部门有着不同的工作目标,不同的思考和做事习惯,又经常要相互配合做事,这使得部门间的冲突容易发生。建立起良好的部门间关系,把冲突限定在建设性冲突的范围之内,消除本位主义,共同围绕企业最终创造价值的目标来做事,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关键环节。

在许多企业里,由于部门业绩考核的分割,一些部门往往从本部门利益最大化出发,势必引发和其它部门间的冲突。另外,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因为职责规定不明确,导致部门间相互推诿或者竞相插手,从而引发冲突,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都是与和谐企业文化背道而驰的。

实际上,部门关系和谐的关键在于流程的建立和完善,理顺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形成以价值创造主链条为中心的横向关系和协调机制,避免以部门本位为核心的组织心理。什么是价值创造主链条?就是从市场开发到原料采购、生产运作到产品销售、货款回收,这样一个价值创造和实现的过程。人力资源、财务等职能部门是围绕主流程的快速流动来服务的。

上下级关系

上下级关系是企业中联系最密切的关系。人际冲突司空见惯,上级要批评说服下级,难免会造成关系紧张,下属不悦。冲突处理得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令员工心情舒畅,甘于奉献;反之会激发较严重的对立情绪,挫伤上级和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在当前我国企业中,上下级关系不和谐的情况仍然较多的存在。究其原因,除了极个别下属确实心态不正常,难于管理之外,大多数情况是由于上级倾向于用强制行政命令的方式对待下级,在对下属的错误批评时,不注意方式方法,且不给下属申诉辩白的机会,导致下属感觉被轻视而产生怨恨;另外,上级在分派任务和分配奖金时若给下属以不公正的感觉,也会导致冷漠甚至直接冲突。因此,解决上下级关系对立的办法是,第一,以公正公开的分配程序,使下属员工感到公平;其二,培养领导能力,更多的用专家权威、人格魅力来影响员工行为,而不是依靠职位权威去发号施令。

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吉ICP备 05000920号

下载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H-H模型理论基础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H-H模型理论基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精选)

    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 一、企业文化与文化学 什么是文化? 文化一词出现很早,在汉语中,汉代刘向的《说苑》第一次把“文化”连用:“凡武之兴, 谓不服也;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晋代......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优秀范文五篇]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作者:宋联可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

    打造企业文化 构建和谐公司

    打造企业文化构建和谐公司 在讨论企业文化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观念的总......

    如何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小编整理)

    如何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有赖于员工的贡献,员工的发展需要立足于企业这个平台,二者是一个荣辱与共的整体。我们不可能一味地要求员工做出牺牲来成就企业,这只会挫伤员工......

    构建和谐的民营企业文化

    【摘要】和谐的民营企业文化是成功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基础和保证;不和谐的民营企业文化总是和短寿企业联系在一起。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久,只有重视并不断建设好企业文......

    建设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

    建设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 摘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构建和谐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本......

    构建诚信和谐先进企业文化

    《触摸企业灵魂》是XXX集团一本创业传记,记录了XXX集团员工十年来创业的光辉历程。书中那些脚踏实地,可歌可泣的故事感人至深,是值得我们XXX人引以自豪和传承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

    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河北省分行营业部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材料鲁树坤今年是打造优秀上市银行的第一年。农业银行必将以内部整合为突破,建立一套科学的市场应对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