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学进校园读书会上的发言
国学进校园读书会上的发言
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在上学时是一片国学的荒漠,能够了解到国学的只有历史课上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的介绍,还有语文课中的只言片语,在书店里见不到任何典籍,就是《三字经》也是工作以后才完整的读过,我想说的是我的第一个观点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国学在哪个年代已经走向了一个极端。
对于我们讨论的国学热,我首先想说的是热字,就字面来理解本来无可非议,但这个字很容易让我和一个词联系起来,运动,我觉得运动是一个政治刚性的产物,那么热应该是政治柔性的产物,我想说的说国学热实际上应该由政府导向方面结果,我们把国学从极寒带到了极热,这个过程让人匪夷所思。
当然我还想说明一下我对政治和文化的认识,我想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文化是一个美丽至极的女子,政治就是一个有权势的男人,当然男人多数都会对美女垂青,当两情相悦时,就有了唐诗的空前繁荣,两个人有些别扭时也有例外,像魏晋人物,让后人极为推崇,要是这男人对美女不感兴趣,那就是民族的悲哀。
国学热在我理解就是现代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热,热的原因我认为有这样一个原因,清末以来,我们开始认识西方文明,我们也开始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到五四时我们把传统文化彻底打倒,后来的历史不需要我一一述说,可到了改革开放时,我们的经济发展了,出现了道德缺失、信仰危机,我认为正是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重拾传统文化,以期望解决面临的问题。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髓,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民族生命根源之所在。我们民族的精神是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滋养、壮大起来的,因而我们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态及其内涵是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形成的主要土壤和环境。民族精神是一以贯之的,但其表现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应当说,人们越有文化的自觉,民族精神就越能充满而完整地得到发扬。国学热表明,与中国在世界崛起相伴随,传统文化得到了重新审视的机遇,然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需要一个过程,让现代人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吸收其精华,摈弃其糟粕,以重塑我们民族的自信,但由于我们的急功近利做法让人感到担忧,这让我感到了传统文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播热,在现实中凸显商业运营的痕迹,有很多娱乐性的东西,这些都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把传统文化教育搬到小学教育中,用古人的方法抓现代教育,肆意加重孩子的负担,这显然违背了现代教育的科学性,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想想有些可笑,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东西是不科学的、封建的,它是需要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才能分辨的,让小学生按照古代的方式了解传统文化,无异于文革年代的那句话,是毒害我们的下一代。
这些现象都折射出,我们民族现在弥漫的一种情绪---浮躁。
我个人认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关注传统文化,是我们应该尽到的历史责任,但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对于其的传承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短暂的热潮。具体到我们个人,要从了解传统文化开始,吸取营养,不但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在现实纷繁复杂的社会为自己寻求一个精神家园,在道德缺失、信仰危机的今天为自己煲一碗心灵鸡汤。
其次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应该与自己的工作相联系,学以致用,还是儒家那句经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二篇:国学进校园
国学经典进校园,知礼明行伴成长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正处在记忆力黄金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有针对性地对他们传授《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开展经典诗文诵读,不仅不会加重他们的课业负担,反而会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提升孩子们的个人文化素养。为了进一步深化书香校园建设,古宋乡堤口小学制定了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计划,学校在初级阶段主要实行的是浸润式教育,利用校园广播每天反复的播放一些《三字经》、《弟子规》等诵读内容或一些经典的音乐曲目,让学生们在轻松自然毫无负担的情况下感受经典,以取得耳熟能详的效果,在玩的同时,不知不觉的记住,尽管他们现在还不太能完全理解其深刻的含义,但是先记住,就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以后再反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经过自然酝酿发酵,孩子们必然会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我们知道,“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开始容易实行难,在短时期内肯定不会看到什么明显效果。但事贵在坚持,堤口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坚信,经典诵读会象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学生带来一片生机,他会时时唤醒学生们创造的灵性,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激情,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经典诵读打造了充满 人文气息的书香校园,浓浓书香熏陶着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养成一定的儒雅气质,形成更健康的人格!
第三篇:国学进校园
八年级国学进校园主题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办学特色为指导,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民族性、时代性和教育性为原则,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积极探索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使国学经典诵读由个别性的文化自发行为提升为有组织、有指导的科学理性行为,切实提高学生道德人文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目的与意义:
1、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国学”博大精深,国学所蕴涵的关于人本的关怀、人性的向善,关于民族和国家的向心、凝聚和责任,关于坚忍、刻苦、拼搏和进取等文化精神实质。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2、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中、高年级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国学教育目标:
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增强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培育良好学风,形成良好校风。
四、内容与策略
1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校园环境是特色学校的外显形式,是特色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国学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以国学精神为底色构建学校文化特色, 在校园环境布置上体现古典蕴味,寓传统文化于极富内涵的校园环境之中,让优美的环境承载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让人一走进校园就像打开一部立体、多彩、会说话的教科书,就能感受到学校古朴雅致又主题鲜明的传统文化氛围。
2与课程体系建构结合。让国学教育走进课堂,是学校进行国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开展国学教育的关键。通过开设国学课、精编国学教育校本课程、构建国学课教学法体系、成立书法、武术等“国学兴趣班”、在各学科中渗透国学教育等来建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
3与文化实践活动结合。围绕国学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对领悟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加深对优秀传统精髓的感悟,在行动中重植民族根本,让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孩子之心、外显于孩子之行。
4与课题研究结合。将文化特色建设列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结合实际确定特色建设研究课题,规范课题实施过程,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结合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并逐渐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让特色研究课题真正做到为教师、学生的成长服务。
第四篇:国学经典进校园
国学经典进校园
诗文翻唱歌曲安排表
宁远小学少队部
中午播放
弟子规我中华礼仪邦人之初如玉璞三字经华夏史似长河好儿女细思量
课外活动时间播放
星期一
儿童歌曲-长歌行儿童歌曲-长相思儿童歌曲-出塞 儿童歌曲-出塞儿童歌曲-村居
星期二
儿童歌曲-读唐诗儿童歌曲-赋得古原草送别儿童歌曲-江南儿童歌曲-静夜思儿童歌曲-悯农 星期三
儿童歌曲-明日歌儿童歌曲-七步诗儿童歌曲-清明 儿童歌曲-相思儿童歌曲-晓窗
星期四
儿童歌曲-寻胡隐君儿童歌曲-登鹤雀楼
儿童歌曲-一字歌儿童歌曲-咏鹅儿童歌曲-游子吟
第五篇:国学经典进校园总结
高公学区中心校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
工作汇报材料
高公学区中心校 2014-11-26
高公学区中心校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
工作汇报材料
为了积极贯彻教育局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国学经典进课堂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传统经典文化积累的成果,本学期我们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践行弟子规,诵读三字经。让学生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练,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练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一、具体做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切实抓好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学校成立了国学经典进校园领导小组,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实施。
2、拓宽领域,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3、学校要求所有在校学生都要完成《三字经》的背诵。
4、践行《弟子规》。把弟子规的相关内容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友爱,礼貌待人,提高修养。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国学教育,注重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通过宣传板报、班级学习园地等形式要体现出国学经典的内容,使学生在书香校园的氛围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汲取精神营养,健康快乐成长。
5、为了把国学经典教育与学校日常德育相结合,学校举办了“学习经典文化,感悟人生哲理”的读书演讲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父母养育之恩,教师教诲之义,以及如何立身处世,修身治学!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遵守礼仪的好学生。
6、为把国学教育切实落到实处,学校规定每班每周开设一节国学经典课,学生进行系统学习。并利用大课间时间,全校学生集中齐声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同时注重平时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教育的方式尽量多样化,既可以熟读成诵,又可以灵活处理,增强趣味。比如把《三字经》、《弟子规》设计成手抄报,把一些国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加以叙述,回报父母,感恩家庭等,这样使经典教育活动生活化、生动化、趣味化,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二、活动的要求
3月份:要求学生在读熟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经文意思。4月份: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一篇感悟颇深的心得体会或一篇读书笔记。
5月份:举办一次国学板报展览。
6月份:根据学习内容,开展一次谈学习国学经典体会收获的演讲比赛,使学生既能熟背又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
充分挖掘国学资源,每学期每班召开两次以学习国学经典主题的班会,让学生畅所欲言。
三、主要措施 学校要把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的落实、实施情况纳入班级量化考核,平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及时检查、总结、评比,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进行推广。
四、主要成效
1、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各项国学活动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校园美化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诵读活动实现了育人和学校“三风”建设的结合,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后,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最后,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 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3、通过采取多种活动方式组织学生诵读、熟背《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增强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通过践行《弟子规》,诵读《三字经》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既加深了文化底蕴又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
五、存在问题及工作思路
教然后知不足,我们在学习与实践中,面临一些问题:
1、教师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亟需提高。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我们每一个国学教师对于国学教育的接触时间不是很长,有限的时间制约了教师的阅读量,影响了教师的阅读水平。怎样通过培训,通过观摩学习,提升教师的水平,是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质量的关键。
2、关注国学教育的方法。既然国学经典诵读已经作为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必要内容,那么相应的教学研究、教学探讨就应该伴随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加强国学经典诵读的指导,方法的提炼,经验的交流,以便更好、更有效的开展活动。
3、国学经典的学习还得不到部分学生尤其是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学生虽然学习了经典中的道理,但生活中的某些行为还是没有改变,没有做到言行一致。所以,我们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更加努力,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这项活动。向着“传播国学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的目标努力奋进。
一学期的时间匆匆而过,我们在岁月回望中积淀着、丰富着、成长着。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个国学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也是我们中学语文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路行来,其中的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而,我们甘愿为之匍匐,不为别的,只为晨光熹微时那傲人的绿意,微风轻抚时那缕缕的馨香。
高公学区中心校
2014.11.2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