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发展——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之辩证关系(5篇)

时间:2019-05-12 12:1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承与发展——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之辩证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承与发展——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之辩证关系》。

第一篇:传承与发展——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之辩证关系

传承与发展——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之辩证关系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企业文化理论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一个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企业家决定了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它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缓慢形成的,它凝聚了企业领导者的文化和组织的文化,它优于领导者的文化,同时形成了集体式的统一价值观,所以领导者的改变只能是在整体的企业文化模式存在的基础上,得以创新;企业文化具有沉淀作用,领导者的价值观、管理风格、行为规范、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可能改变其主流部分。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主要缔造者,其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成型与培育。因此,我们既要看到企业文化缔造发展中企业家所起的作用,也要看到其价值观是必须在实践中得到员工接受认可并能够指导企业取得成功。

企业文化与企业家关系的四个阶段

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和企业家在企业文化中所占位置两个维度划分,企业文化的形成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企业文化幼稚期。此时的企业文化正处于发展的初期,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家对企业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且反映企业家精神的途径一般比较直接,企业家精神在本阶段是最强势的,因此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文化所占的比例几乎是百分之百。在这个阶段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企业主要甚至是所有管理决策及行为基本上都是企业家行为,其它成员由于相对很少,或者很弱势,所以也绝大部分围绕企业家意志办事,一言堂是这个阶段企业文化的象征,共同的企业文化还没有真正形成。

第二个阶段是企业文化发展期。这个阶段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核心团队不断融入新的团队成员,他们的加入对企业家精神带来新的内容和冲击,通常伴随而来的是由于企业规模增大而带来管理难度的大幅增加,企业家在管理过程中会受到挑战或质疑,但因为长期的文化惯性,企业家精神的强势依然持续,所以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文化所占的比例仍然古50%以上,也就是绝对的优势。

第三个阶段是企业文化反思期。此时的企业家精神往往有两种主要的情况,一种是企业家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性反思,他们会思考如何在新的不确定性环境下提高自己适应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而这强迫要求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做出变革,对公司战略重新进行审视,因此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文化所占的比例处于低谷。一般企业中会出现例如职业经理人等空降兵,或者咨询公司的介入,在某种程度上会在局部改变企业文化。第二种是由于外部市场的变化,公司战略属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主要高层变化而导致了企业家精神的变革,这时的企业文化可能会出现低谷的状态。

第四个阶段是企业文化稳定期。这时经过外来文化或者自省之后的企业家精神融入了团队和外来文化的洗礼,开放性的文化氛围使得企业家精神逐渐成为企业核心团队文化的综合体,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文化所占比例又上升到一半以上的水平,具体比例根据不同企业体制及企业规模不同而不同,另外这还取决于企业家的心胸。

应该强调的是,这四个阶段是周期性轮转的,它伴随企业的发展会出现周而复始的循环,但一般第一个阶段的重复率会比较低,除非出现重要的文化变革例外。就象在IT界久负盛名的惠普公司,在经过长期文化的沉淀后,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旧的惠普文化需要重新变革,而此时的惠普企业文化在新的领导人上任之后,就要重新确实企业文化的内涵,这也使得惠普哲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临企业文化的修复,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反思期了。

由此可以知道,企业家精神能否转变成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企业家精神不能很好地解决企业核心团队对于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解决思维,不然企业文化就会一直处于散漫的状态,而企业文化也就只能停留在初期的发展阶段了。

第二篇:企业家与企业文化[范文模版]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

研究企业文化的人都知道:“企业家的思想是企业文化产生的主要来源之一,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的形成方面起领导作用;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会通过日常谈话、企业特殊庆典、仪式展示企业自身的文化理念;同样,企业日常运作中高级管理人员的频繁更迭会削弱企业文化力量,改变企业的文化。”可见,企业文化的设计和建设离不开企业家的积极倡导和精心培育。

一、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人物,他在企业中这种权威性的领导地位和权力实施过程,成为传导他的经营思想、人格、风格等最有效的载体和通道,实现着他在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1.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创造者。没有企业家的倡导,企业文化建设就不会被提到企业工作日程上来。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的创造者,首先从自我塑造开始。企业家是企业的焦点人物,是企业的榜样人物。企业家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行为。所有员工无时无刻不在接受企业家榜样的辐射作用。企业的员工会以企业家为中心履行他们的职责和任务。

其次,企业家在创造企业文化过程中,必须使企业文化得到企业核心层的认同。它包括企业的核心领导层的认同和企业核心员工的认同。在企业文化创造的初期,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哲学很难被大多数员工的认同。因此企业家必须对企业文化有足够 的了解,利用企业内各种手段,在员工中做好企业文化的 宣传工作,使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

再次,企业家必须具有正确的文化观念。企业家文化观的确立,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步。企业家的价值观、理想和信念会影响企业文化,所以企业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企业文化建设是非常有利的。

最后,企业家创建的企业文化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企业提倡的和信奉的价值理念,而是必须付诸实践的价值观念。企业家所信奉的价值理念来源于实践,同时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从而达到知行合一。

2.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企业家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

者,当然也应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企业家通过自己的权威和榜样作用,创造一种企业文化建设的气氛,给员工一种更直观的感觉,有利于员工接受企业文化。同时还得告诉员工什么是企业文化,为什么要建立企业文化和怎样建设企业文化等。让员工明白领导者的意图有利于员工行为朝企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然后,企业家要构建一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网络。组织网络的建立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一定要避免为装点门面而设置。同时也要明确专职人员的工作责任。最后,企业家还要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企业文化不是自然而生的,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定的学习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知道企业培训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企业家和员工的技能道和素质,另一重要方面是传递组织文化,将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经营理念有机结合起来,使其两者达到合理的统一。美国总统肯尼迪在旅日考察后的专家意见座谈会上谈到:“一个总经理的最终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理解本公司的文化,以及对文化进行精雕细刻,并使它形成适应市场不断变化所需要的能力。”

二、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我们必须明确企业家首先是企业文化的修炼者。他们绝不能因为自己位置特殊,就可以跳出文化修炼之外。企业文化中强调沟通,企业家就不能终日深藏办公室中;企业文化中强调诚信,企业家就不能明里一套背里一套。企业家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表率。

事实上,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无疾而终,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家率先破坏规则。如果企业理念系统只用于约束别人,而企业家本人逍遥于外,企业文化自然无法建立起来,即使建立起来也不过是一纸空文。

作为领导者,企业家需要对企业的部门机构设置、员工聘用、员工奖惩、制度的构建等进行管理。把自己的管理理念和风格,体现到各项制度以及各项规定中去。作为领导者,他还时常需要调解组织内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如部门制度和公司制度的冲突,生产一线部门与后勤保障部门的协作问题,甚至于一些影响组织行为的个人矛盾。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包括方式、方法以及态度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文化建设。

同时,企业家通常要以企业首脑的身份,参加各种会议,接待重要客户。企业家的社交直观地向外界辐射着自己的企业形象和文化,社交过程中的礼仪礼节

展示着企业好客的态度,张弛结合体现了企业理性的形象,周到的安排透露着企业的严密管理。企业家在社交过程中的行为和态度不仅展现和传播了企业的形象和理念,客观上也教导着身边的员工,最终形成一种集体的文化美德。

三、辩证认识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无条件的扩大化。在我看来,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过程,我们不怀疑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抹杀其他职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创造和发现。通用公司总裁韦尔奇无疑是当今伟大的商业领轴,但他也不过是通用公司这家百年企业的一个重要过客。真正优秀的企业,其文化是在历史中不断形成并堆积起来的,它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有同仁的汗水结晶,而并非完全依赖某个企业领袖。

(结束)

第三篇:企业文化与企业家

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黄元庆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 】企业家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各种研究都有,但是企业家对于企业文化的五大要素的分别作用还没有人研究过,本文就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五大要素的分别作用来分析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企业家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五大要素

一、相关定义及内涵

企业文化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首先在美国出现的。它是美国学者针对 20 世纪 70 年代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美国的企业竞争力每况愈下,而日本的企业咄咄逼人的形势,进行日美两国企业管理比较研究的产物。美国人称企业文化为“公司文化”,日本人称其为“社风”。不同国家、不同企业对企业文化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述。《公司文化——公司生活的礼节和仪式》的作者曾经对数十家美国公司调查研究,最终得出结论 :在美国的企业中,厚重的文化几乎总是取得成功的驱动力量。他们认为构成企业文化的要素有五项 :(1)企业环境 :是指企业的性质、企业的经营方向、外部环境、企业的社会形象、与外界的联系等方面。它往往决定企业的行为。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关键影响的因素 ;

(2)价值观 :指组织的基本思想和理念指企业内成员对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好与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认识。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内成员在判断自己行为时具有统一的标准,并以此来选择自己的行为;

(3)英雄人物 :指企业文化的核心人物或企业文化的人格化,其作用在于作为一种活的样板,给企业中其他员工提供可供仿效的榜样,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把价值观人格化且本身为职工们提供了楷模 ;

(4)礼节和仪式 :是指企业内的各种表彰、奖励活动、聚会以及文娱活动等,它可以把企业中发生的某些事情戏剧化和形象化,来生动的宣传和体现该企业的价值观,使人们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来领会企业文化的内涵,使企业文化“寓教于乐”之中。是公司中日常生活中的惯例和常规,向职工们表明他们期望的行为模式 ;

(5)文化网络 :组织内部的联系方式,是企业价值观和英雄人物传奇的“运载工具”。指非正式的信息传递渠道,主要是传播文化信息。它是由某种非正式的组织和人群,以及某一特定场合所组成,它所传递出的信息往往能反映出职工的愿望和心态。

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这次我们采用的定义是: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企业家是指一个创新者或者开发者,他能够识别并抓住机遇,并将这些机遇转化为具体的能通过工作或市场行为实现的想法,然后通过消耗时间、精力、资金和技巧来增加价值,在实现其思想的过程中承担市场竞争的风险,最后从这些努力中实现报酬。

二、企业家在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家处于企业组织结构最核心的地位,企业家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其个人意志、精神、道德风格等文化因素在企业中备受关注,更容易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可和传播,并形成自觉追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所在的企业的使命、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都深深的打上了企业家的个人烙印。下面,我们从企业文化的五大要素的形成和发展来分析企业家在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的影响。

1.企业家对企业环境的影响

企业家决定了企业的性质、企业的经营方向,同时企业家担负着维持企业社会形象的重要责任,企业家的形象表现了企业最直观的社会形象。在企业创业初期,企业家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家不断的修正企业的发展战略,在企业成熟时,企业家还要敢于打破陈旧,不断超越自我。

2.企业家对企业价值观的影响

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产生企业正确的价值目标。有了正确的价值目标才会有奋力追求价值目标的行为,企业才有希望。因此,企业价值观决定着职工行为的取向,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只顾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不仅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会影响企业形象;只顾眼前利益的价值观,就会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使企业失去后劲,导致灭亡。

企业创建初期,企业家由创业的冲动逐渐升华为一种创业的信念,基于这种信念,企业家会不自觉的用这种信念套裁、网罗员工,拥有这样共同的信念的员工形成了最初的企业核心群体,核心成员不断地提炼积淀的文化信念,是企业价值观的起源。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创建者或者长时间的领导者的个人假设会凭借其权利因素将自己的创业理念和信念在企业中进行加强的传播,并逐步内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信念,形成企业价值观的主体。这是企业家掌握相对权利的强势对弱势的影响力,是硬性的制度的制约。

3.企业家对企业的英雄人物的影响

企业的创始者或者优秀的领导者往往由于其优秀的行为原则,强大的个人魅力形成积极地示范效应,特别是企业家自身的文化行为作为一种非权力强制因素会形成强大的影响和号召,从而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优秀的企业家本身会有一种影响力、号召力和感召力,会很自然地成为员工学习、效仿的榜样,能够有效地传播企业的价值和行为准则。

4.企业家对企业的文化仪式的影响

企业家可以明确企业的日常生活中的惯例和常规,再结合企业的价值观的同时,形成拥有企业自身特色,能够传达一些共同意愿和精神的日常活动和管理,有助于形成以中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氛围,对于加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很有效。

5.企业家对企业的文化网络的影响

企业家会通过具体的规定,在企业中开展奖励活动或者聚会等,来进行文化的传播,在无形中逐步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仪式。一些非正式的企业文化活动可以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非正式的途径对企业文化进行传播,同时还给员工一个表达愿望的方式。

三、如何发挥企业家的作用,来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推动者和传播者。一种企业文化的起源于公司的创始人和领导者的创业意识、人生哲学、经营理念息息相关。企业文化反映企业领导者特定的价值观念和领导风格。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可以有效推动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广泛宣传企业家必须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从实践中提炼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建立共同愿景来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员工的热情,调节员工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

(2)企业家在结合自身的价值观对企业日常活动进行规定的时候,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不断听取员工的意见,不断完善日常规范,最终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3)企业家要身体力行,忠实严守企业的价值观,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员工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同时,新一代的企业家要敢于扬弃就文化,发展新文化,跟随外部环境的变化,逐步完善企业的文化,要敢于冒险,敢于摸索。

(4)企业家本身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企业家代表企业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公益活动,能够在活动中推广企业形象,形成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

(4)

【参考文献】

1、杨云非:企业家在企业文化成长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1994,1365072、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第四版,2002年

3.张建彤: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建设[J].社会发展论坛,1999第4期

4、包蕾:论我国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J].当代经济2010年12月(上)

第四篇:中国企业家思想传承与发展论坛

时间:2010年12月28日(上午)地点:北京大学百家讲堂多功能会议厅 主题:中国企业家思想传承与发展论坛 内容:

主持人:尊敬的周委员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是本次论坛主办单位北京民营企业助理,今天上午的议程由我主持,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中国企业随着企业发展而成熟,中国经历了成长史,伴随着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不断成熟,第二代和第三代企业家的崛起,探究中国企业家的传承和发展,就成为了我们必须承担的使命与责任,研究民营经济发展,为继任的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承担起了这个历史使命和责任,在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的主导下和众多领导发起的中国传承与发展的论坛,除了对企业家的企业

论坛,还对全球资本市场与“十二五”战略基本市场推动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私募企业等崛起进行讨论,下面请全体起立,奏国歌。请坐下,请允许我荣幸的介绍出席今天上午论坛的领导和嘉宾,十一届全国人大长度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先生;十一届全国人大长度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尹中卿先生;北京大学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长兼海闻先生;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先生;北京大学校长助理邓娅女士;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主席泰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常委、江西省工商联主席黄代放先生;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邢志清;

论坛进行第一个议程,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周铁农先生宣布论坛开幕!

周铁农:我宣布中国企业家思想传承与发展论坛开幕。主持人: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邢志清先生致欢迎词。

邢志清:尊敬的周委员长,海校长、尹主任,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企业家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值此中国企业家思想传承与发展论坛之际,谨代表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向莅临参加今天论坛的朋友们表示欢迎,向为了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已经或将要付出汗水、热情、智慧的专家们,老师们,以及工作成员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大家知道,全球经济动荡,在这样一个经济巨变的今天,中国依然创造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这个奇迹得益于或者说离不开中国政府的韬光养晦,离不开中国企业家的积极进取和艰苦奋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成长史也就是中国企业家的成为史,更是中国企业家思想的发展史,我们纵观西方的企业成长和管理思想不难看出,管理思想只有在社会现实之中运用到现实当中才有现实的意义。于是,我们可以断言,管理思想一定要根值于本土化文化的系统思想,我们中国的本土化博大和精深,目前,目睹全球的系统性,中国式的管理思想和中国式管理工具的体系的这种诞生是历史的必然,随着中国第一代不断的成熟,随着第二代企业家、第三代企业家和青年企业家的不断崛起,中国企业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既是企业的的现实需求,也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那第一代企业家是谁呢?他们是中国经济复兴的见证者和开拓者,他们是中国经济腾飞的贡献者和践行者,他们是中华商业文明的奠基者和升华者,他们是改革开放的一代功臣。那二代、三代企业家是谁呢?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与一代企业家有着共通性,也有着在发展思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性,他们既肩负着对父辈的传承,又肩负着对父辈的超越,他们正试图寻找家族企业与现代管理制度的契合点,以他们广阔的视野和学识、胆识、见识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去参与市场分工和竞争。所以,中国企业家思想传承与发展,青年企业家的成长关乎着中国企业的未来,关乎着中国市场的健康发展。以研究民营经济腾飞,促进民营企业腾飞为己任的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责无旁贷,要与社会共同肩负起这个历史的使命,为此我们特别举办了这次中国企业家思想传承与发展的论坛。旨在不断的提高我们企业家的竞争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两天论坛将成为中国企业家思想的盛宴,大家一定不虚此行。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我们的一代企业家和二代、三代青年企业家将一道共同努力,不断的提升我们的商业思想,不断的绽放我们的商业魅力,在世界范围内去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华文明的传奇。最后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企业家的事业蒸蒸日上,祝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元旦和春节降至,在这里我向你们并通过向你们的家人致以节日的祝福,谢谢各位!主持人:谢谢邢院长的致辞!由于一些重要的领导还有一些重要的日程安排,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送我们的领导!我们下面进入我们的演讲时间,首先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尹中卿主任演讲,大家热烈的掌声欢迎!

尹中卿:好,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时期面临的挑战。我们知道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这是中央在准确把握国际大势的判断。近一段时间人们对历史机遇讲的比较多,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环境,相对稳定,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中长期发展动能充足,国内资金相对充裕,宏观调控政策回旋余地比较大,“十二五”规划实施将给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经济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将加快转变,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前景看好,我十分看好这些判断,但是我更愿意分析重要战略经济机遇期所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这是盛世危言。回顾这些年的发展历程,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机遇不说跑不了,而不是挑战,则有可能错过机遇,甚至丧失机遇,只有增强忧患意识,认真挑战,直面挑战,应对挑战,才能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化解风险,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赢得机遇。

根据去年底,《人民论坛》杂志的调查,未来十年有十个挑战,这十个挑战就是包括覆盖问题,突破民众承受底线,贫困差距拉大,基层干群冲突,高房价与低收入的矛盾,民主政治改革低于民主预期环境污染和环境物化恶化,大学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以及主流价值观和边缘化危急。这十个大的挑战,我们看顺序是这样摆的,现在看来我以为第五项挑战就是诚信危机,道德示范、主流价值,价值观边缘化危机,正是我们论坛讨论的主题,其他的挑战以政治方面的居多,也与我们的企业家有密切的关系,当然因为分析挑战可以有多种角度,多种分类,例如大家比较关注通货膨胀,房地产调控,国外大宗商品价格,人民币升值,过剩产能治理。2010年我国肯定会遭遇结构性通货膨胀,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经济增速,大起大落的风险,有效防范系统的风险,密切监控地方的债务风险,化解结构性膨胀风险。

现在看来有的不幸言中,有的不没有出现,但是还要注意。我们知道再过四天我们就要跨进“十二五”,过去五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社会呈现出一些结构性特征,今天我从更宏观的角度来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一些思考。第一个挑战:特色老二麻烦

经过三十年,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们经济分量不断加重,2006-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1.4%,比世界同期水平高出了8.2个百分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由2006年的第四位,上升为2009年的第三位,上升为2009年的第三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由4.9%提高到8.5%。2009年我国的钢、铁、煤、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外贸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一位,国外汇储备也连续多年雄据世界首位。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9万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过日财政收入将突破8万医院,年均增长20%,从总体来说,我们已经成了世界老二,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发展并不如意。截至目前引发的新层次矛盾还没有解决,许多金融结构优很多矛盾,金融领域尚未根本消除,美国、欧洲欧洲的失业率都在9%以上,美国经济虽然实现了正增长,但是还不够稳定,发端于希腊、葡萄牙依然在拖累着欧洲经济的完全复苏,日本经济陷入了低迷,没有太大的恢复,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出现缓慢复苏,但发达经济体较长时间徘徊。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工业中心已经发现过转移,每次都是在西方,在同样的经济架构和文化价值当中,现今欧美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以这次金融危机为标志,伴随着经济重心向中国转移,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结构变化,尽管中国兴起并不等于中国的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取代西方的霸权地位,但是中国在整个经济地位的上升,将改变传统格局,美国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霸权,但不是绝对的霸权。在西方社会关于中国的兴起的讨论有一段时期,但现在他们发现中国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西方国家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而且也不希望霸权逐渐的削弱。在渡过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迫不及待的围堵中国,排开政治、外交不说,在经济上就有很多动作,继欧元大幅贬值之后,美元也大幅贬值,货币战一触即发,不久前他们还通过了一个法案,威胁向中国征收27.5%的关税。由于美元既是国内货币又是国际体系中的主导货币和触媒货币,美元贬值肯定造成全球通货膨胀,虽然美国也声称要靠贬值美元来平衡进出口,但心里想到却是冲销美国的债务,美国迫使中国货币升值,必然相继减少美国的实际债务,美国又通过发行债权向中国等贸易顺差国在结局前再赚更大的钱。所以未来一个时期,世界经济治理体系面临新的挑战,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强化,加上非经济干扰因素不断增多,导致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热钱大量流入,国际压力明显加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这是第一个。所以我起一个名字叫做特色老二的麻烦。第二个挑战:需求结构失衡。需求结构构成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渡依赖投资,出口需求拉动,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成为经济发展最大短版,同一数字显示,2000年到2008年,我国投资增长17.9%,进出口增长34.7%,分别比消费快7.2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再次暴露出我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出口驱动性的模式难以再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机构逐渐演变为过渡以来外贸出口驱动增长,加入WTO后,从2001年到2008年,我国外贸平均增速比世界平均增速高11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上升了20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出口总额已经接近国内市场消费平零售总额,贸易依存度仅次于德国,远远高于美国和日本。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等发达国家过渡负债消费,过渡依赖虚拟经济的增长模式造成严重冲击,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再工业化和扩大出口力度,全球供需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贸易摩擦会大量增长,未来我国出口难以再现前些年持续增长的风光。按

二是经济增长过渡依赖投资,缺乏风险。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需求推动,1980年到2008年,资产投入平均增长10%以上,年均贡献率达到53%。2003年到2008年,投资领域平均超过42%,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近两年来,我们把扩大政府公共投资,作为刺激经济增长最主动,最直接、见效最快的手段。两年来新增政府公共投资1.18万亿,推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素增长,一些地方政府为投资而投资,基础设施过度超前,因扩大投资也产生了加剧产能过剩,信贷扩张,产生了地方债务和通货膨胀等压力等相继后果。三是消费不足是内需的最大顽症。1979年到2007年,我国消费年均增长9.4%,远远低于GDP平均增长10.5%+水平,也低于投资平均增速11%的水平,消费与投资失衡非常严重。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仅为35.3%,远低于美国的70.1%,也低于印度的54.7%,随着我们着手扩大国内居民消费,但是由于市场不成熟,贫富差距大,未来消费市场还存在着由外商和国外进口产品主导危险。过去30年出口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较大作用,现在大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怎样驾驭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实现投资大国、制造大国、出口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变,大幅度降低投资率、提高居民消费率、稳定出口率就成为需求结构改革的重要任务。尽管我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还很牢固,但前一段时间出现的一些事情已经使中国制造的声誉受到损害,富士康在大陆的工人有80万人,为世界顶级IT公司生产产品,但前不久出现员工接二连三自杀事件,表明中国制造的人力资本制造优势将不负存在。从长远来看,要加快推进外贸方式改革,下大力气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出口创汇为主向进出口平衡发展转变,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分工链的地位。

第三个挑战产业结构缺陷。“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结构加快,农业生产连续七年增产,主要工业行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服务业稳定发展,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核心技术,管理方式粗放等问题,我国服务业比重比世界水平低10个百分点,2009年全研究开发费用占国内生产比例为1.7%,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发明专利比例中不少行业和企业缺少高新技术。在全球产业链上,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升处于中低端环节,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外资和外资萎缩,使产能过剩问题暴露无遗,在实施一揽子计划过程中,我们更多依赖增加政府投资来扩大消费,部分产业出现了逆向调整,许多地方继续盲目扩张,包括钢铁、水泥、玻璃等产能,致使传统的粗放式扩张重新显现,即使一些现行产业,如多金进硅、风电设备也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目前为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各国正向步入战略新型产品,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全球进入了全球创新一级时代,可能引发全球新一轮变革,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面临的技术竞争与资源争夺将更加激烈。第四个挑战资源环境约束。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必然要依赖大量的资源,如能源、土地、矿山,自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虽然我们经常讲我国是地大物博,但我国仍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国情的新特征。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基础上,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付出了过高过大的环境资源代价。2009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是美国的2.9倍,是欧盟的4.3倍,是日本的4.9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8.5%,但消费的铁矿石、粗钢、氧化铝和水泥占世界消费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4%、43%、34%和52%,其中三项都接近一半。我国的水、大气、土壤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原有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

所以针对“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没有完成的问题,“十二五”规划把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指标作为约束性的指标。2009年我国对“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当时感觉到各项指标都可能完成,但是现在执行的结果除了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指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是肯定完不成,因为定的是2%,但我们实际今年计划只完成的1.7%,那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原来估计能够完成,但是今年初指标发生了反弹,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这个指标能够完成。当然,今年第一季度由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指标有所反弹,所以国务院专门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在国务院三令五申的高压之下,要求国家统计局参加统计,年底算帐要同当地领导的乌纱帽挂钩,下面一些地方没有把劲弄到节能减排上,而是弄到拉闸限电上,严重的败坏了节能减排的名声。所以“十二五”时期我国扔处于工业化的时期。发展技术已经较高,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需求也同步提高。二是发展标准提高,13亿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需要更多的资源保障,三是受价格因素影响,资源消耗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维持经济高速发展需要尽可能使用有效的经济的资源,但目前价格合理的资源并不多。所以近几年来,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斗争的主要内容,低碳俨然成为一些人的时髦词汇,根据数据,全世界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264亿吨,其中我国排放60亿吨与美国不相上下。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降低40%到45%,“十二五”规划要把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降低最低。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气候变化的本质是为了发达国家的利益,1997年京都议定书签订后,美国一直拒绝加入,奥巴马上台后改革了,也是为了夺回了道德的制高点,要求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发展机制,获得商业利益。刚刚结束的坎昆会议(音),日本要求废除京都议定书,重新制订游戏规则,就是要实现发达国家的愿望,强迫中国在碳减排上付出代价。最后美国要求对我们的风电设备补贴进行调查,也是为了与我们国家争夺市场。

所以大家知道,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我们主要使用的石化能源,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共同但又区别责任,同时还要注意以市场换技术,抓住机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生产更多的高附加值清洁产品,满足我们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国际上抢占清洁能源的商机。第五个挑战城镇化困境。

我国城镇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城镇进程明确加快,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据有关资料到2009年底,我国建市已经达到668个,比城镇化达到了44.6%,比1978年提高了28.7个百分点,城镇就业规模从7.64亿人增加到7.79亿人,我国用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城镇化里程,实现了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但同时要看到,我国城镇化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落后于土地城镇化,一是城市化我国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严格控制城市发展,影响了城镇化进程。第六个挑战收入分配陷阱。

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1、劳动报酬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且不断拉差距,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偏低且呈持续下降趋势。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社会财富出现了过于冀中的趋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分配矛盾突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过大。从2000年开始,我们居民系数已经超过0.4%的警戒线,就是收入差距较大,目前已经接近到0.5%,就叫收入差距悬殊,所以由于收入分配中一些不合理不不合法的因素,引起群众不满,由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科技性、公平性仍然不高,社会碎片化问题严重,住房、食品安全等关系人民切实利益的问题尚未得到切实解决,社会矛盾进入多发期处理不好可能导致社会危机,我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遇到了很多挑战,但是“十一五”时期,“十二五”时期遇到的挑战可能最为严峻,所以今后五年,这些挑战是麻烦、是敢大、是确切、谁约束、是困境、只要我们认真应对,我们相信这些挑战就可能成为考验,成为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主持人: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尹主任的精彩分享。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北京大学副校长、深圳研究院院长兼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做中国经济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的精彩分享,掌声欢迎。

海闻:我今天讲的主要是宏观经济,根据我们主办者安排题目,中国当前宏观经济的情况,首先我想介绍一下宏观经济我们必须关心的哪些问题。那么作为企业家来讲,现在不关心宏观经济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最近,刚刚经历过一个宏观经济的大变化,从2007年到2008年,我们受到了通货膨胀的影响,然后中央政府就紧缩、货币然后08年的上半年,那么这个我们本身就受到了紧缩的货币政策的影响,然后马上又受到了国际上面金融危机的影响,所以这就造成了我们09年的一个波动。就是说,经济从13%的高速增长掉到了2009年第一季度6.1%的这样一个增长,所以这个低速是很大的,有就是说跟07年相比的话,我们整个经济是掉了一半,然后政策也来了一个180度的转弯,从治理通货膨胀为主成了刺激经济为主,那么09年整个一年我们基本上是刺激经济,所以企业也遭遇了所谓的最困难的时期,我们叫过冬。然后到10年,也就是今年,这个政策年初的时候,开始有一点想治理经济过热,那么后来,发现经济并没有那么热,尤其后来欧洲出现债务危机以后,又把担心经济二次探底作为一个政策的考验目标,一直到今年年底,年底现在政策又开始出现了变化,大家知道,中央银行几次的提高了银行准备金,然后这个利率最近也提了两次,可见政策又成了控制通货膨胀为主。那么这些政策根本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毫无疑问企业最明显的就是企业的融资问题,我们很多企业的银行贷款,那跟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非常紧密相关的,怎么来理解中国经济的这种变动,我们下面就讲三个方面。第一个想简单一说下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就是我们来看这个宏观经济到底怎么来判断这个宏观经济。第二就讲讲2010年整个宏观经济情况,快到年底了,我们稍微概括一下。然后简单分析2010年的宏观经济的基本趋势,这是今天讲的主要主题。因为讲长期增长就更加多了,今天不可能来谈长期问题。

首先对宏观经济的判断,我们怎么来理解宏观经济,宏观经济到底观察什么东西,关心什么东西,或者说政府它的政策出台的依据是什么,那主要是四个指标,这是宏观经济要观察的四个指标,政府就像医生,它就在诊断经济正常不正常,健不健康,就像我们衡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我各种各样的指标,有心跳、有血压、有体温,如果你体温高了,他就要给你吃退烧药,血压低了想办法给你吃升压药,政府观察所有的政策的出台,主要是观察四个指标。那第一个指标是经济增长的指标,我们用GDP来表示;第二个指标是物价的指标是我们宏观调控的另外一个目标,就是要保证物价的稳定;第三个指标是失业率的指标,就是我们要尽可能的降低失业率,保证充分就业;第四个指标是国际收支平衡的指标。我简单来介绍一下这几个指标,经济增长指标是我们用GDP来衡量的,对GDP到底什么算是正常的,我们现在对GDP现在有很多盲目的一些认识,这是我的观察,我觉得既有盲目乐观,有时候也有盲目的紧张,什么叫盲目乐观?中国经济GDP增长很快,特别是过去三十年,我们的平均增长将近10%,而且我们GDP总量现在已经变成第二,那么这时候我们对比欧美,欧美现在弄得好的话GDP增长大概2%、3%、全世界像中国这样高速增长的国家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没有其他的国家或者也有不多,这时候我们觉得我们很了不起,觉得别的国家不行,觉得自己了不起没问题,但千万不要觉得人家不行,因为GDP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它的增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就像人长身体一样,一个人一辈子当中长身体的时间也不是不一样,在儿童时期基本上不怎么长,然后长的最快的时候是青少年发育的时期,然后过了这个时期,他到2、30岁以后也不怎么长。所以说国家的发展从历史的长河来看的话,一个国家发展它也是分不同阶段的,大致上四个阶段一个传统经济的时候,也就是在农业经济为主的这个经济状况的时候,经济增长是比较慢的,因为它的基本上产业没有什么太大变化,就像中国几千年农业时候、GDP增长很慢,我们现在生活水平已经改变了,改革开放农村和秦朝的农民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增长是很慢的。现在的时候,像欧盟现在这些国家已经变成了成熟的国家的时候,它的增长也是很慢,所以说在欧盟这些国家它GDP每年增长1%和2%,千万别觉得人家不行了,是人家已经到了一个发达国家,他的物质生产的需求,就像人的物质需求是一样的,你没有钱的时候,你的需求增长是很慢的你从没有钱到有钱的增长是最快的,物质需求是最快的,到了你很有钱的时候,你对物质需求就放慢了,当你基本满足了以后,它就不需要,物质生活满足到一定程度以后,它的增长速度是会放慢。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正处于从一个传统经济向发达经济国家转变的过程,这个时候的GDP增长一定是最快的,世界历史上不光有中国奇迹,有很多的奇迹,战后至少有过东亚奇迹,像亚洲的这些国家在战后初期跟中国改革开放前期非常相似,然后从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也经过了将近30年的高速增长,现在他们的增长速度也逐渐放慢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GDP增长在现在这个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最快的一段时期,我们正处在从一个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历史时期,所以说,GDP快10%左右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要觉得我们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地方,最关键的不要轻易的去说别的国家不行,这是我讲的关于GDP的一个解释。

中国的GDP是很难放慢的,因为它本身正处于一个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也就是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化的转型,一个是产业结构的转型,这个不光是从低端向高端的转型,包括传统的农业向低端的制造业转移的过程,在某些地方我们正处在一个,像沿海地区最早是一个粗放型的经营,然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现在可能因为土地的成本、劳动力的成本、逐渐上去了,可能要开始更多的转为那些附加值很高的这样的产业,转向服务业这是一个转型在沿海地区。但是内陆地区很多还是从农业,这时候他是不可能一步跳到高科技的制造业去,它很多地方需要正好从农业的这种传统的产业转向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加工业。在中国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也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粗放型,就看在什么地方,在某些地方可能刚刚开始需要粗放型的,在总体来讲,我们可能从自己原来的基础上向新的一个阶段去发展,并不意味着我们整体这个国家都要进入高科技的产业结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还有庞大的劳动力大军在那,我们还有大批的人口是属于农民,而他们开始转移出来的时候,他可能经营的就是那些粗放型、低端的这些制造业,每个地方根据你不同的情况,像你更高一个阶层的这种产业在发展,并不意味着全国都要向一个标准来衡量产业转型。

另外我也讲到GDP也不要盲目紧张,因为我们现在经常讲到GDP增长太快以后,往往跟环境污染,跟资源稀缺就放在一起,总之我们GDP增长太快了,环境污染了,资源不够了,其实并不完全意味着资源浪费或者资源喜鹊,因为GDP包含一个产业结构的变化。比方说如果我们的服务业增长比重再大一点的话,并不意味着说我们GDP一定会产生污染,你像美国这样的产业结构,GDP里面的80%是服务业,我们不跟香港比,香港知识一个城市,香港95%以上是服务业。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的话,我们现在服务业只有40%左右,刚才我们的尹主任也说了,关键是你要调产业结构发展起来,是被抑制GDP增长的速度。还有一点,就是GDP的结算,它本身是根据市场价值来结算的,也就是说随着市场化的过程,中国的GDP不让它增长都不可能,因为原来农民吃的粮食,比方说鸡蛋或者什么蔬菜,它基本上自己地里面就可以拿到,吃鸡蛋的时候到鸡窝里面去陶,但现在转变了生活方式,他就得去买了。他把鸡蛋卖到了,然后他再去买鸡蛋,就这样过程叫市场化的过程,城市和的过程,它的GDP就增长,即使物质生产没有增加,即使生产同样多的鸡蛋、同样多的肉,但是你通过市场去购买了,而不是原来家里拿了就吃了,这个过程GDP就增加了。还有分工的不同,本来你买东西,你自己去买了,现在你打个电话,人家给你送了。但是,像这样的一个分工的越来越细,它本身也增加很多的GDP,所以说中国的GDP正处在一个高速增长的这么一个历史阶段地不要盲目的骄傲,也不要盲目的紧张,不要觉得我们GDP过了10%就认为是过热了,其实不见得。中国的GDP到底什么算正常呢,根据经验数据的话,大概是8%到12%,在这个区间里面,依然都是属于正常的。低于8%说明我们经济不景气了,需要刺激,高于12%,当然这个数字不是绝对的,那就说明我们经济开始要出先过热了,政府就需要有一些我们叫稳健的政策,让它逐渐的放慢增长速度,所以这是关于GDP。第二个关于价格的问题,CPI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通货膨胀的东西,那么通货膨胀什么叫正常?是不是价格越低越好,是不是零通货膨胀就是好的,这个在经济学里面始终是争论的,因为为什么?如果我不看别的话,通货膨胀越低越好,谁也不喜欢通货膨胀,但是通货膨胀它往往伴随着一个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它往往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副产品,因为你大家都有需求,要消费、要投资、而消费投资,比方说我们现在需求拉动经济,大家多讲需求、刺激拉动经济,可是通常先行,你只有有人投资了,只有有人愿意消费了,那么企业才愿意去生产,这里面有一个时间差,当需求先行的时候,生产没有跟上的时候,那么它就会出现一个短暂的需求大于供给的这么一个状况。一方面是拉动经济的动力,同时它也是通货膨胀的根源,就是需求在一个时期里面,所谓拉动经济一定是要比生产先期产生的,现在的舆论都是把看作洪水猛兽的,现在一看有通货膨胀,舆论也好,大家一致共识就是要把通货膨胀压下去,压下去就要有代价,因为通货膨胀和经济是在一起的东西,更多的是一个经济增长的副作用,副产品。而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又存在一个替代的关系,经济学里面有一个最简单的理论叫菲尔普斯曲线,菲尔普斯曲线就是记录的历史上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一个替代关系,通货膨胀越低的时候是失业率越高的时候。那么最严重的我们叫通货紧缩,通胀紧缩就是表明整个经济,你像2009年我们就通货紧缩,1999年通缩紧缩,那时候经济是属于不景气的,价格是负增长的,09我们的价格是负增长,CPI是负的,这是我们所需要的吗?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所以通货膨胀一定要辩证的看。如果通货膨胀低于零通胀预示着这个经济很糟糕,当然也不能太高,所以这里面怎么样是一个合理的空间,这是一个我们必须要逐渐习惯和摸索的一个合理的通货膨胀水平。

同时在治理通货膨胀的时候必须要看到它对失业率的负面影响。在我们把通货膨胀打下去的时候通常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失业率,因为治理通货膨胀一种手段是紧缩银根,提高利率,提高银行准备金,提高利率,这个治理通货膨胀的通常手段,所以这个通常手段是双刃剑,一方面它对价值有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它对企业是带来一个农资相关贷款困难,贷款成本提高的一个过程。然后对企业困难以后,进一步就会影响到就业的问题,这是对失业率的通货膨胀一个东西。第三个就是失业率,现在失业率的指标在中国并没有作为宏观调控的指标,因为我们现在根本看不到失业率的公布,而城镇率登记失业率基本没什么变化,09年尽管中国经济非常不景气,全世界的失业率都上升,就中国的失业率没有上升,没有上升是不是真正代表中国失业率没有增加呢?不是,是因为我们并没有把农民工作为我们的失业统计点,所以这是我们失业率的一个缺陷。在西方国家作为一个国民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他反而对通货膨胀稍微不是太敏感,那么对失业率是最重要的,比方说现在美国又进一步我们实行叫做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因它现在失业率没有下来,尽管经济开始复苏,失业率下来以后奥巴马的就失去了众议院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面,美国政府必须要考虑国内的政治经济情况,如果他在今年,我们讲2011如果再不把他的失业率降下来的,他的连任就是一个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不要老是觉得人家是阴谋,他确实有他面临的问题,问题就是失业率。所以我们现在跟他处在一个相反的一个政策的环境下面,我们现在考虑的是通货膨胀太高了,所以我们要对付通货膨胀,美国的是宽松的货币,我们用的是一个紧缩的,我们政府叫稳健的政策,他们现在是用一个宽松的扩张的货币政策,这是针对不同的问题使用的不同政策。

第四个就是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如果说出现问题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稳定。我们举一个例子就是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怎么爆发的呢?就是长期的贸易逆差在国际收支上面没有多少外资储备,像当时泰国、东亚其他国家经济失去信心的时候,资本就大量外流,那么他就不能够维持他一定的一个汇率,最后导致东南亚货币大幅贬值,这是外汇储备不足造成的一个经济危机。现在我们正好相反,外汇储备过多,外汇储备过多有没有问题,也有问题。因为当你外汇储备过多的时候,就意味着外汇不值钱了,就是特别是我们兑美元来讲,当我们有更多的美元进入的时候,美元就不值钱了,相对于人民币来说它不值钱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是人民币升值,即使美国不多发货币的话,影响美元贬值有两种制,一个是美国它本身多发货币,另外一个中国拥有太多的美元储备以后,那就是美元对人民币来讲他会贬值,我们现在不讲美元的全球贬值问题,我们就讲对人民币,为什么对人民币贬值,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美元太多了。所谓的汇率就是相对货币的价格,跟你背后的相对的供给是有关的,货币供给是有关的,当人民币不如美元供给多的,那美元就贬值,反过来如果说我们人民币供给多了,那么美元就不会贬值,人民币就会贬值,所以说我们现在就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这么多美元让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结果让我们出口成本增长,出口成本增长让我们出口企业利润会下降,有一部分出口企业就会退出,这又牵扯到就业问题,这里面又牵扯到很多的农民工,这是我们现在就业里面的一个最大的问题,09年那年,我们说失业率没有增加这是不可能的,实际上没有统计进去的农民工的失业,而那一年根据国际统计局2009年3月份公布的数据是七千万人,不叫失业叫返乡。但这个返乡什么意思,就是农民工在城里没工作了,不得不回去了,到我们经济学定义的话就是失业,不管失业多长时间。所以说这里面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我们一定要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这里面谈到未来中国的城镇化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有一个国家的,中国城市化率的确是远远慢于我们的工业化程度,而且也跟我们现在所处的经济发达水平来比的话,也是滞后的。我们举个例子,像韩国、台湾,早年的经济结构在50年代初期的时候,我们大陆的经济结构和台湾的,和韩国的几乎很相近,人均的GDP也是100多美元,而且大部分都是农民,现在韩国的农民6%,台湾的农民6%,而我们还有50%的农村,所以说我们的城市化率是非常慢的,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的农民率是超过10%,再讲严格一点,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的农民超过5%。所以中国面临一个非常巨大挑战未来2、30年里,我们的农民要从现在的50%降到10%,或者15%或者20%,那样这样的话,大量的就业问题怎么解决?所以这就我们不想让人民币升值太快的原因,这样会对我们的出口企业造成很大的伤害。如果说你要不让人民币升值太快,你要多发人民币,这样的话就会引起通胀,所以是要通货膨胀呢,还是要让人民币升值,这是一个不得不选择的问题,同时不让人民币升值,同时不要通货膨胀,这是不可能的,这是我们政府面临的一个宏观的里面的一个两难的境地,这是关于国际收支。

总的来讲,我们现在观测宏观的话,就观察这四个指标,就可以分析国家出台的宏观经济,一个就是GDP要正常,太热了不行,太热的话他要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压,太冷的话它就要刺激,政府多花钱,银行多发贷款,这是对经济的第一级指标。通货膨胀通常都是用紧缩货币的一个办法来治理,但不完全,如果这个通货膨胀是因为成本上升造成的,实际上更应该用减税的办法,但是我们政府基本上没有用过这个减税的办法。比如说2008年的通货膨胀我认为就应该减税,因为当时的通货膨胀主要就是石油价格上涨,粮食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有关的。所以如果说是因为成本上升带来的通货膨胀,那么你用紧缩货币的办法,实际上对企业来讲是雪上加霜,是我们08年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一方面成本上升,一方面贷款又比较困难,对于这样的通货膨胀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企业减税,企业一方面已经忍受了成本上升的压力,通过对企业的减税以后,他不会把成本转加到产品上去,这样的话,它的利润空间保持在一定的话,至少他没有非得去把它转加到最终产品上去,这种政策在美国80年代的时候曾经用过,因为它当时处于叫做成本推动的这种通货膨胀,所以对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就要用减税。我讲的道理,并不是说对付通货膨胀完全就是紧缩货币,我要看什么样的通货膨胀,这是宏观经济的基本的一个指标。2010年的经济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到了年底,GDP的增长是先高后低,但是全年的平均增长应该10%左右,为什么前高后低的,这个跟去年相比,因为我们的GDP计算基本上它是跟同期相比的,所以去年是先低后高,所以它的基础是这样的。你先低的时候你今年容易增长高,那么去年第四季度的时候已经达到百分之十几了,今年第四季度跟去年第四季度相比增长就没有那么多,第四季度话我估计大概9%左右,但是全年的平均还应该有10%。CPI是先低后高,这是出现一个特殊情况。年初的时候只有1.8%到了11月份我们的CPI达到5.1%,所以这个全年的CPI可能今年基本上都要超过3%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宏观政策开始调控、转向,以刺激经济为主现在转为要抑制通货膨胀为主,失业率几乎没有指标,所以我没什么好评论的。那么对外的贸易今年是一种恢复性的增长,因为去年打击最大的,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打击最大的就是我们的出口。去年的出口的话是一个负增长15%左右,现在中国30年里面很少出现的,那么今年起码要达到30%,其中有一部分是恢复性增长,大家不要觉得今年出口增长那么高,很多是因为去年先掉下来,然后再往上回,一部分我们叫恢复性增长,这是2010年的情况啊。总得来讲,就是除了通货膨胀以外,其他的指标应该还是属于比较正常。

那么2011年,影响我们2011年的宏观经济有哪些因素?我们首先讲GDP,明年GDP到底应该怎么样,我们应该有抑制GDP增长的因素,包括什么呢?包括我们现在政府缩紧货币政策,我们叫稳健的政策,大家读懂这两个字什么意思,积极的货币政策,我们叫扩张的,我们不叫我们叫积极,收缩我们不叫收缩我们叫“稳健”,所以说基本上“稳健”的意思就是收缩,“积极”的意思还是要扩张的。我们现在开始,在去年通货膨胀叫出拳要快快,出拳要猛,多花钱、政府多花钱、银行多发钱,明年叫做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底。也就是说政府仍然要花钱,但是重于民生工程,另一方面货币要控制,不能像前两年有这样宽松的货币,所以这点上会让我们的GDP至少有点刹车,会放慢,还有呢,因为GDP今年上相对去年来讲有很多恢复性的增长,那么这一部分也会逐渐的消失,对房地产政策的这种抑制继续加强以后,对经济也会产生一个放慢的作用,因为任何国家,其实不光房地产,它后面意味着建筑业,建筑业在任何国家的宏观经济里面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经济危机出现以后,通胀是建筑业先衰退,房子卖不出去了,这个经济就衰退了,房子卖得好了,至少我们在美国这些发达国家,它是新房的销售率是一个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对房地产进一步的销售额的放慢,应该对经济起放慢作用,但是从明年的GDP我认为是慢不了。第一个原因是我们仍然保留一个积极的财政政策,我们还有很多的民生工程要上马,这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仍然会持续经济。“十二五”规划明年是第一年,所以各地的很多项目,地方上面的积极性很高,所以这也是推动明年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动力。还有一个长期增长的因素仍然存在,中国我们刚才讲了,近十几年,或者再有十几年,它的长期增长的因素一直存在,而且他是一个肯定在沿海地区的增长速度会放慢,但是中西部地区现在刚刚开始,你去看四川也好、重庆也好,它现在整个经济正处再一个往上走的一个劲头。还有像中部地区也是,像富士康现在从深圳要搬到中部去了,像这样的一种产业的转移,对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可能刚刚出现一个高速的过程,可能东部会放慢一点,8%、9%左右,实际上也慢不了,但是向中西部地区超过10%是非常有可能的。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明年的GDP增长应该也是10%左右,这是一个判断,但是政府不会记那么高,政府仍然在工作报告仍然会提8恩%,因为政府心里也有数,他们提8的话,我们可能弄到9,他提10的话,我们可能弄到11、12上去。政府希望经济不要过热,而且明年会出现前低后高的状况,因为现在的货币政策正在起作用。再一个跟今年第一季度相比的话,因为今年第一季度是11.9%,跟高的比,他明年第一季度肯定会慢,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是明年GDP的情况。

CPI明年估计会要比今年高,这是肯定的,抑制CPI已经有一些措施,比方说我们现在紧缩的货币政策,包括利率,包括准备金等等,这些是可以控制CPI,包括我们的行政管制,这些是会让CPI会慢一些,但是另一方面投资冲动仍然存在,这是从需求压力,还有人民币的缓慢升值,前面已经已经讲到了,人民币升值快CPI涨的快,那么CPI就会涨的快,人民币汇升值,因为什么呢,因为它控制货币,它的收益率更高,很多的热钱也好,很多的外面的投资也好,实际上吸引很多的货币会进入中国,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一种东西。我也相信人民币不会升值太快,这样的话,一部分的升值的压力就要释放到通货膨胀上面去。所以明年通货膨胀如果有4%的话,不用说有太紧张,但是我相信政府可能会有所控制,出口不会像今年增长这么快,因为今年的出口有一些是恢复性的,但是出口的情况还要看欧美的经济复苏,总得来讲欧美的经济可能明年要比今年更好,可以说出口不如今年那么好。时间关系,我也不在多说了,希望各位企业家,在做好自己企业的时候,知道一个大的形势变化,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产业,或者自己的市场,包括自己的资金,这样的话能够做到不管经济发生什么变化,你都能够做得很好,也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面取得更大的成绩,谢谢大家!主持人:谢谢海校长的精彩演讲,给我们迷茫的企业家指明了方向,告诉了我们一个永恒不变的价值规律,就是中国经济长期是向好的,短期处于波动中间,下面我们欢迎另外的一位演讲嘉宾,就是我们著名的经济学家国务院参司陈全生演讲关于房地产当前的几点看法,给我们迷茫的中的企业关于当下最热议的房地产问题做精彩的解读,大家掌声欢迎!陈全生:很高兴能够参加这个论坛,借这个机会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刚才几位经济学家或者官员都讲了对宏观经济的看法我讲点具体的。对房地产市场的几点认识,还是像往常一样,我是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参事以个人身份参加这个论坛,所以我今天讲的全部代表个人,跟政府、机关没有任何关系,讲的智慧是集体的结晶,讲的错误的是个人得学术浅薄,是我的。

楼市一点面子也不给,4月17号出台“史上最严厉”的政策现在又出了新五条,有人说楼市调控的18般武艺都用了,但是楼市就是不听话。

大家看12月的房屋销售增长了17.48%,1227亿元,与去相比43994亿元仅差一步之遥。

二是国内一线标杆房起已有近七成完成今年全年的销售任务,还有就是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现在报出天价的地王。(PPT)这就是著名的房地产企业全年的收入比较,看看这个蓝的就是计划,红的就是往年,11月有不少已经超过了全年计划,销售的很不错,这是11月份全国3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大家看一看1989年2月20号的文章,《人民日报》发表的,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不调,因为这个比不对,不调的时候,就这种上去,一调九个,这个第一个圆的地方上的更大,不调的时候不上,一调就上去了。要认真的分析房地产的状况,我认为房地产三大问题。

第一是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供不应求。2000-2009年房地产供给呈整体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房地产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所以一个上升一个下降,供给不足是房价上涨的根本性原因。

第二房地产市场结构存在重大缺陷,所谓市场结构就是有销售市场,缺少租赁市场。这是结构的缺陷,原因就是我们把“有房住”等同于“有住房”,然后提出了市场管商品房,政府管保障房对吗?这句话不对,所以必须建立健全中国房地产的租赁市场。

第三对地方政府的GDP考核需要尽快转变,不能再考核GDP。先说第一供给不足是房地产上涨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十间年房地产构成我国房地产供给四项重要指标,土地购臵面积,完成开发面积,竣工面积和施工面积的增长,均呈集体下降趋势。

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也是导致房地产上涨的原因。

这是999年到2009年的土地购臵面积这是下降的,下降了多少个点,10年间下降了60个点,完成开发面积从2000-2009年也是下降的,下降的趋势是40.9%下降到负19.9%,又是60个点。房屋施工面积也在下降,从2003年的26变成了2009年的12.8,下降了近13个点,而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的状况,就是这个状况(PPT),大家看,这个都是这样鞋着上去的,刚才是下来的。(PPT)给大家看一张图,就是按月累计土地购臵面积增长状况,这是2000-2009年土地购臵面积增长状况,从2000年到2003年,就是前面这个四个格是2000-2003年的四个格,大家可以这些柱形的线是40%,2003年进行了宏观调控,土地供给相应减少,所以04年5月到07年5月,有两个红的小红选,土地购臵18个月的低增长和负增长,连续三年土地购臵面积是如此之低,造成了07年的房价大涨,就是因为连续三年土地购臵面积连续15个月的负增长,18个月的低增长原因。07年的房价大涨刺激了土地购臵面积的增长,所以07年有一个小山头上来了,08年遇到经济危机又下来了。从2008年6月到2009年12月期间,土地购臵面积连续三个月的低增长后,持续15个月的负增长。再看这个大的蓝圈,这是04年到09年6年期间增幅高于10%的只有14个月,其他58个月时间均是低增长和负增长,正是因为这种增长状况如此低下,所以今后几年房价继续上涨,这是我的判断。

为什么?决定房价是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而不是房屋的交易量,一般而言,房价下跌之前必有交易量下降,但交易量下降并不一定必然导致房价下跌。

会有两种情况,一是市场供大于求,交易量萎缩后房价肯定下降,二是市场供不应求,渡过价格僵持阶段必然是恢复性的价格上扬,我认为现在就处于第二个情况。甚至可以说现在国务院发国务院令,规定房地产商卖房子5000块钱一平米,超过一块钱就抓起来,即使这样房价依然上涨,为什么?我用5000块钱买了房子,有人用一万五买我的房子我就卖了,只是差价没有被房地产商获取,而有转手者获得,而转手的差价与转手的次数是随着供求关系而变化的,所以房屋作为商品升降,根本的决定因素是市场供求关系。所以有几点建议,利用交易量下降的时机,网开一面,大幅度增加一般商品房的土地供应。为什么要增加一般商品房的土地供给,因为现在都在第四条,廉租房,改造棚户区,这些土地供给增加了,这些房子的土地供给增加不会影响房地产价格,可以肯定的说斩钉截铁的说不影响房产的价格,因为他根本不进入房地产市场,影响不了供给需求变化,因为它不进入消费者市场。经济适用房会进入市场,但是很低,这是2009-2010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完成额与经济使用方投资完成额比较,红的占比没有超过3.2%,都是3.1级,就从这种投入想改变中国房地产的供求不可能的。所以,要增加一般商品房的用地,明年在今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后年在明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那么增加了土地,会不会影响农田?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09年全国耕地18.3亿亩,住宅用地实际供应114.7万亩,住宅用地可分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一般商品房和高档公寓别墅用地,其中一般商品房用地约占70%,80.3万亩仅占全国耕地面积0.044%,即万分之四点四。我认为是微乎其微,而且这万分之四点四也是在平衡的基础上用的,真正占用的大头是工矿、仓储、交通、水利项目占地,而不是一般商品房用地。(PPT)这是1998-2006年农田耕地占用比重结构,中间绿的是生态用地,这是退耕还林的,上面的深蓝是农业调整基地,就是原来种粮食现在种花卉的,中间红的是自然灾害损害的耕地,最下面这个蓝的是建设用地。这四类情况大家可以看到,最下面的这头这个地方是30%,实际上统计起来是20%,中间有更低的可能20%,有人告诉我是17%,我们先按20%计算1998-2006年中间最大,最底下的蓝的是建设用地。(PPT五)在建设用地当中,建设用地按照28.7%计算,生态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问题,建设用地分为基础设施用地、房地产用地、交通水利用地、旅游用地、工业项目用地、军事用地,房地产用地又分为商业用地,住宅用地,所以把中间四个红的乘起来就是上面的4.22%,如果不是按照28.7%,也就是在每年占用农田耕地当中,一般商品房永地只占了3%,所以我认为应该放地。

如果连续这样,房地产商不敢再屯地不开发,而要加速施工,加工开工,尽早竣工,房地产供给自然增加。加快速度,就是提高了房地产的供给。另一方面,买房的人不是在“心中没底”的持币观望,而是“胸有成竹”地等待新房竣工,相当于购房者自身抑制了需求。供给在增加,需求被抑制。第二个要调整调控房地产的思路,我列了一些问题,“有房住等同于有住房吗”?“市场管商品房,政府管保障房”“四二一”结构与住房制度安排会引发什么”?“解决农民工住房难道不是最突出、最迫切的吗”?“网民的意见是民意,但能代表民意吗?“住房自有率达到480%的情况下房价下跌意味着什么”?“鼓励买房、限制买房、奖励租房的实质是什么”?

分别列出来讲一讲,有房住不能等同于有住房,有房住不是有房子。目前中国政府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政府,有能力、有财力保障人人有房住,但是没有财力,也没有能力保证家家拥有自己的住房,不可能。为什么?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国家解决,高福利国家没有一个国家解决,高福利国家五万到六万人均GDP,发达国家3万到4万GDP,中国三千到四千GDP,比别人低了10倍,你还要人人都有,人人家庭都也住房,不符合中国国情。

现在提出让中低收入家庭纳入住房保障体系,这是什么意思,80%的人纳入住房保障体制,回去了和福利分房没有什么区别,还搞什么住房制度改革?建设部的资料发达国家分之一拥有自己的住房,三分之一的家庭靠租赁。英国33恩%、美国32%,去调查以后,这些国家的大城市和特大型正式这个比例倒过来,30%自有,70%租赁。即使你有钱你也买不起,纽约租赁比66%,伦敦42%,东京57%,而中国现在住的租赁收入,可见租赁市场之微小。看整体数,这是98年到房屋出租收入和销售收入之比,都是2%没有达到3%,就是出租的时候是占个销售收入比重,可见租赁的市场有多小。(PPT)这个红的就是租赁的收入,蓝的就是销售的收入。让每一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的家庭,现在好多都是独生子女,包括在座的各位,现在20多岁结了婚,结了婚就要有房子,爸爸妈妈首先拿出钱来,要支持独生子女先买房子,然后隔辈亲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会义不容辞的那钱帮孩子买。所以现在20多岁的孩子就有自己的房子,但是有没有想过等20年之后,这些孩子正是40多岁的时候,那个时候他有了20多年的工作经验,他再奋斗一点就可以出成果,因为有20多年的工作经验,那个时候,手里有三套房子、四套房子,他还努力吗?他还奋斗吗?我可以断言,一定会有新的八旗子弟,这个让家家有房住的孩子,一定是毁了这个孩子,而且可以判断那个时候房价一定大跌,每个人手里都也三套、四套。我们目前中国人的素质有多少爷爷奶奶说要把它捐献,有多少爸爸妈妈说都捐献房子,不把房子留给孩子,不会的。

除了这个问题,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我刚才说农民工的住房是头等大事是最严重的问题,为什么?我们1.3亿的离土离乡农民工,1.2亿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他们以初中以下为主,他们以已婚为主,已婚的家庭以分居为主,这种状况使农民工的家庭功能出现了问题,家庭的功能三项,第一赡养老人,现在农村的空巢家庭,空巢老人不比城里少,第二子女不能教养,农民工子女上学难,教养功能也不能发挥。第三夫妻生活的功能,现在我们公开的讲,对青壮年的性需求是刚性需求,不能满足,一定会有一夜情,婚外恋,不比城里人少,这个对中国农村的影响非常巨大。所以有一个报告专门讲,现在农民工家庭出现了三多,第一离婚率增多,第二红杏出墙增多,第三亲子鉴定增多。这种状况对中国社会农村这个集体当中最小的细胞,家庭出现了癌变,这种变化是影响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所以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是头等大事。

对房价下跌还有一些看法,网民的意见是民意,但能代表民意吗?网民很多,中国人口13亿,网民的意见值得重视,是非常前卫、非常先导,非常敏锐,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但是也要清醒的看到,他不能代表民意,因为有13亿人,有多少人上网,上网的人有多少人发帖子,发帖子的人有多少发房地产帖子,又有多少发那种极端的帖子?房价下跌有多少人高兴?我觉得就像上公共汽车差不多,没上去之前一定挤,一旦抓住把手踏上去就是没地方了,别挤了。没买房的,要求降价,已买了的担心降价。我说的住房自由率有达到80%,他们虽无语,但内心深处是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应该采取什么政策,鼓励买房、限制买房、奖励租房,房地产投机,买是为了卖,不是不让买,是限制什么?卖者高税,卖者奖励,什么意思卖房子可以,卖房子的差价,国家收走95%,随便卖,但是你要租出去,好,奖励三分之一所得税,租给穷人第一时间没有时间交,给你个廉租券,好,二分之一所得税免交。这个办法的实质是给另一部分老百姓解决了有房住的问题,不是有住房的问题。还解决了一部分老百姓财产收入的问题。租和售都是商品交换的形式,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应该由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政策引导,而不应该行政干预倒卖房子获利的实质就是土地增值,单纯就房屋而言,一旦建好竣工,就会发生折旧。土地则不同,土地一直升值,除非发生以外,自然灾害、地方衰败,夕阳产业被历史淘汰。房产公司是房产公司,地产公司按不同的规律运作,现在既可以通过卖地赚钱,也可以通过卖房子赚钱,所以应该区分这两者才对。

这个是德国的住房制度,房主不再出租,提前三个月告诉房客,因为房主是强势群体,但是房客如果不再租的房子了,可以提前一个月告诉房主,房客失业法律规定免租金三个月,政府补贴给房客,如果三年不出租,房产税翻一番,如果五年不出租,政府组织流浪汉入住,如果你还不出租,政府组织建设大规模廉租住房。还有一个大规模建设廉租房小区一定隐忧,为什么?因为大规模建设廉租房小区可以较快的解决大量低收入人群“有房住”问题。廉租房小区的煤气非、暖气费收不起来,收不全,而且穷人还有攀比心理,你不交我也不交,最后全都不交,全不交的结果你不敢停水、停电,怎么办?政府补贴,你以为一届政府补贴完了,五届政府都过去了吗?不会的,不要五大规模的建廉租房,就是鼓励你买房,限制你卖房,在盖房子当中必须有几套房子是给低收入人居住的,就使他们混居在社会之间,不会出现矛盾的对立,就可以妥善的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要完善政绩考核制度,现在卖地是地方财政是重要的来源,为什么呢?因为卖地有三大好处,第一就是政府手里有钱了,政府手里很艰难,搞税制改革以后,钱不多,没有那么多钱只有卖地,有多少钱?一届政府有后面十三届政府的钱,因为70年,可以把后面十三届政府的钱都拿在自己的手里,何乐而不为呢。第二,卖出的地可以往里投钱,我自己有钱,GDP一定起来,我们考核干部就考核GDP。第三,就是城市里的好地和新地,就和城市的建设和形象联合在一起,GDP又起来了,帽子又省起来了,不卖地的干部,叫“三蛋”干部,叫“笨蛋、蠢蛋、滚蛋”。所以必须要改变这个政绩考核。我用这个句话来结束,这是罗伯特.肯尼迪说过的,“GDP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对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在游戏中享有的快乐:GDP也没有包括我们在公共问题中的争论的正义以及政府公务员的清廉;GDP既没有衡量我们的勇气和智慧,也没有衡量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简而言之,GDP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GDP可以告诉我们关于美国的一切,但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可以因作一个美国人而骄傲”。我希望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后面的黑体字,1968年竞选总统的时候的演讲,1968年是这种认识,40年后的今天我们用GDP考核干部,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我们唯一的出路,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陈老师的精彩演讲,给我们迷茫中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指明了方向,下面我们下个演讲嘉宾是我们资深的媒体评论人,《华夏》的总编水皮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让市场回归市场”掌声欢迎。

水皮:各位上午好,因为没有太多准备,“让市场回归市场”是我们年终一个刊首语。总体意思我简单讲一下,因为2004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搞宏观调控,那么宏观调控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效果可能大家也都看到了,宏观调控04年开始,05年北京的房价就开始暴涨一路到今天,我们不能说因为宏观调控导致房价上涨,但是从时间看的结果就是这个样。调控的初衷就是想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但是我们等来的房价翻了三倍的后我,在这个过程中间,有一个数据大家可能不太注意到,04年之前在房地产这个领域很少有国有企业。但是现在拿地王的基本上国有企业,那么今年年初的时候发改委专门有过一个规定文件,不准国有企业出面当地王,但是管不住,大家看到了,温总理在两会上面刚刚说,我们对今年房地产调控的效果有信心,会后北京一天三个地王,谁干的?远洋干的,都是国有企业,房价才两万,楼面价拍出两万八,这个后果当然很严重,严重的后果就是,这些非主营的房地产公司需要转让,即使现在到真正转让了,也就是一个中原,而且中原是不是转让是真的,还要打个疑问,这么能挣钱的公司,你如果作为一个企业家,谁愿意把它让出去呢?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面子就把它让出去,那就不是一个公司行为,是一个行政行为。我们今天在谈企业家精神传承,我觉得这个话题此时此刻真的是很重要。因为我看到了这么一个后果,也看到了这么一个调控造成的价格的扭曲,更看到了另外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04年到现在不光是房地产这个领域,实际上很多其他的企业不是国推民进,而是国进民退,让你一步一步看着市场在向计划转型,当然现在来讲,这个整体还是在可控的范围中间,但是这种迹象是很严重的。现在北京的开发商对自己楼盘的售价是没有自主权的,为什么?统一管理,一房一价,你要定个高一点的价,他不批你,不让你卖,表面上看房价是控制了,但实际上是导致市场的供应,人为的压缩,后果一定是后面的反弹。大家学经济的,做企业的,做市场的都知道供求关系,你压了一时,压不了一世。刚才陈先生的演讲,到最后还是GDP,房地产跟我们的GDP现在是“剪不断、理还乱”,因为我们整个城市化的进程,十年之内不可能停下来,而且从现在看产业转型的最大的潜力增长点,产业的潜力增长点还在城镇化,城镇化就离不开房地产,当然城镇化不等于高房价。

说到房价,我一直认为房价这个问题是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问题,什么是房价?一买一卖吗?我们个人之间的事情,只要有人买得起那个房价就不高,没有人买房价再低也没有人买得起,你非要在中间插一杠子,说这个房价卖多少钱,那个房价卖多少钱,这是不可能的。大家知道上海有一个汤臣一品这个是刚出来的是11万,政府想抓个典型,专门调查了两个组去调查抓典型,但是最后他在香港上市,这个有好处,标价是11万,卖出一个房子就可以成立,这个价格就可以整体计算,他无所谓,我们国内不行,国内上市不行。尽管没有卖出去的房子,但是资产每年在增值,他扛得住,我就标11万,你买不起是你的事情,现在多少钱?不要说多少钱,现在房子都没了,卖光了。现在最好的一套拉到了30万,30万一平米,你说汤臣一品能拉到30万一平米,别的怎么就不能拉到20万一平米?这个你管不了,也管不好。

那为什么我们要管这个呢?因为这个很敏感,政府为什么要管,说明政府不知道该管什么?温总理在澳门讲了一句大实话,说房价不好管,因为左一个国十条,右一个新五条,房价下不来,不是你想下就能下的,有一个沉默的大多数的概念。大家注意到陈先生的演讲中间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网民的意见是民意,但是一定不代表大多数的民意,大多数的各位都是有房的,在中国找无产阶级还很难,差不多都是资产阶级,你房价下跌,受伤害的一定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网络语言、网络的舆论强势,你看的见的是强势的,政府该管什么呢?第一要管保障性的住房,就是买不起房的住房人的问题,是需要政府出面解决的,怎么解决我们需要在意,但是你有责任,不是商品化之后政府不用管这个责任。我们现在看到这么多年总算意识到自己该做事情,保障房是我们该做的事情,这也算进步了。

第二个,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立法禁止炒房,特别是炒作住宅市场,道理很简单,社会财富都有二八现象,你们在座的代表二,你们这个二拥有多少财富?社会80%的财富是被你们占有的,是不是?你们的衣食住行都不成问题,你们占有的这80%的财富在中国现在变成了一九现象,可能10%的人占有90%的财富,这些财富对你们来讲都是什么?都是可以用来投资的资产,就在衣食住行温饱之外的,流动性这么泛滥的情况下一定会做投资。那么投资最直观的取向无非是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温州炒房团一开始就存在的地方,对于老百姓来讲,看得见的投资就是房地产,温州炒房团刚开始就没有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现在变成了全民炒房。你想你们是什么体形,你们是“大象”般的体形,但是你挤到了“猪窝”的群体里,你们把“小猪”踩的乱叫。80%的人里面有一点资产,跟你们没有办法比,如果你们的资产进入这个市场,也不是以住房为目的,而且以投资和投机为需求的,这个市场一定是混乱不堪的,80%的人根本没有办法承受这个市场,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再谈房地产都晚了,现在的房价就算打个对折,穷人也买不起,这对成长中的富人和中产阶级还有一点点的意义,这是我们过去认识上的问题。今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我觉得还是有很多进步的,有三号信贷,通过信贷的杠杆在约束,另外一方面是限购令,但是很可惜,限购令人有两大软肋,第一是临时性的,第二是瞄准局部热点地区,你既然是临时的,大家就无所谓,像深圳,像厦门、温州这是临时到今年年底,大家就无所谓。第二既然是限制热点地区,非热点地区就进入了下一个炒作的热点,北京的房价炒作的资金少了,武汉的、西安的、长沙的炒作的资金就多了,形成了轮番炒作的集体,就像股市的轮涨。现在已经到年底了,限购令能不能继续下去,有大的问号,其实限购令“一刀切”的话,就达到了禁止炒房的目的。当然每家每户的住房都可以限制,你可以三到四个,但是你一定得划出道道来,道之内是你的权利,道之外不是你的权利,我觉得划清了道道就是划清了政府和企业的界限,做了这两个安排之后,房价你就不要管了,我一直认为你管不好,你指望一个从来没有买过房的总理,判断这个房价是高是低,你觉得可能吗?我觉得难度太大了!房地产闹不过去,所以我们以房地产举例来说一下这个问题,话还是回到题目,把市场还给市场。条件现在趋于成熟,因为很多人注意到今年的中央经济会议给明年定的是“保证经济平稳运行”,这是近五来宏观调控政策基调最平淡的一次,没有又好又快,也没有双保双控,只是说要维护经济的平稳运行,经济怎么平稳运行靠的不是政府,靠的是企业,靠的是在座的各位企业家对市场自我的判断,如果政府替代的企业家的判断,那么经济的活力,就一定会成为问题。我觉得今天这个论坛,我们谈的是企业家思想传承,中国计划经济时代是没有企业家,市场经济才有企业家的群体,只有把这个市场真正的主导权,决定权还给我们的市场,我们在座的才大有可为,谢谢各位!主持人:好,水总的演讲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我们再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水皮!我们这次论坛得到了净雅食品股份,北京葡萄酒的大力支持,我们这次论坛也得到了很多知名的企业家,如联想控股柳传志总裁、万达集团、新希集团、吉利集团、远大集团等大力的支持,但是由于柳总在开一个重要的战略的会议,他抱歉不能到会场,他让我转达给大家的祝福!很多董事长都称赞我们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但是由于我们现在处在圣诞节,我们尊敬的总裁,万通的冯仑等很多人都在国外,所以他们也借助转达对大会组委会的祝福,我们下面还有一位重要的演讲嘉宾就是全国政协常委泰豪集团的董事长,也是我们江西省工商联的主席黄代放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企业发展的环境转折和自主设计”大家欢迎!

黄代放:非常感谢北京大学给我这么一个机会,最后还有十来分钟的时间,谈一下我的观点,计划是给我20到30分钟,我尽量控制时间,再到北大我感到很亲切,因为81年在北大读书,06年的时候我们开过论坛,也是在这里举行的,今年5月份又在民营经济管理学院学习。

我今天跟大家交流主要是我的感受,PPT是我们企业内部的材料,我主要谈一下我自己的感受。我是非常幸运的,并感谢30年前我有高考的机会,我完全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三十年前的今日我有高考的机会,二十年前的今日我有下海的机会,十年前的今日我有并购国企的机会,这是很难得的,今天我们会有什么机会?十年以后我们又会有什么机会,所以我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大家共同思考一下。

假如说我们企业的生产环境,大地是企业的生存环境,那企业就是其中的动物。第一我要问的是它们能活多久,第二它们活的安全吗?第三它们活的有尊严吗?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几年我们有一个调查,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是2.9岁,最近的话,又除了一个报告是3.5岁,日本的中小企业是11岁,这里面差别为什么这么大?企业活的不长,就不可能定战略,不安全,如果企业活的不安全,只能是为赚钱而活,不可能是为事业而活。那么如果是活的没有尊严,只会逃避,或者是对抗,要不逃避,要不对抗,其实我们很多企业都是三年都注销,又注册一个,我看到很多的老总三年左右差不多要办一个公司,为什么要这样?就是我们这个环境存在安全问题。

这里我举一个案例,其实企业无非在这三个环境生存,第一是动物园的环境,第二保护区环境,第三是野生区环境。今天大部分的民营企业都生活在野生区环境,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方法在活,在动物园的动物他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要表演,翻译到我们企业就是要写报告,会跑步前进,在野生环

第五篇:企业家与企业文化

企业家首先是企业文化的践行者

合伙人杲占强《中国电力教育》20090

4著名学者埃德加•沙因在《企业文化与领导》一书中认为:“组织创建者的假设是组织文化产生的来源之一,领导者在企业文化的形成方面起领导作用;企业的高级成员会通过日常的谈话,企业的特殊庆典、仪式反复讲述企业自身的重要价值观念;企业高级成员的更迭会削弱企业文化力量,甚至改变企业的文化。”美国总统肯尼迪在旅日考察后的专家意见座谈会上谈到:“一个总经理的最终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理解本公司的文化,以及对文化进行精雕细刻,并使它形成适应市场不断变化所需要的能力。”由此可见,企业文化设计和建设离不开企业家的积极倡导和精心培育。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神化。在我看来,把企业家看成企业中的牧师是不确切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过程,我们不怀疑企业家发挥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抹杀其他职员的创造和发现。通用公司总裁韦尔奇无疑是当今伟大的商业领轴,但他也不过是通用公司这家百年企业的一个重要过客。真正优秀的企业,其文化是在历史中不断形成并堆积起来的,它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有同仁的汗水结晶,它并不完全依赖某个企业领袖。事实上,在任何一家有着优秀企业文化的公司,企业家都是首要的文化践行者,通过以身作则引领企业把文化建设落地。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是行者而不是言者,“行胜于言”在企业中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国内一百家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跟踪,我发现:企业家能否遵守企业制度践行文化理念,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能否持久有效。真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无疾而终,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家率先破坏规则。如果企业理念系统只用于约束别人,而企业家本人逍遥于外,企业文化自然无法建立起来,即使建立起来也不过是一纸废物。同样,企业文化强调沟通,企业家就不能终日深藏办公室中;企业文化强调诚信,企业家就不能明里一套背里一套。企业家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表率。他们绝不能因为自己位置特殊,就可以跳出文化规则之外。

必须指出一个长久以来的误解,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宏大的理念、就是VI,企业文化就意味着务虚。如果这样的话,企业文化就成为了空中楼阁。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必须和战略、制度、组织、流程等有机结合起来。作为领导者,企业家需要对企业的部门机构设置、员工聘用、员工奖惩、制度的构建等进行管理。把自己的管理理念和风格,体现到各项制度以及各项规定中去。作为领导者,他还时常需要调解组织内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如部门制度和公司制度的冲突,生产部门与后勤部门的协作问题,甚至于一些影响组织行为的个人矛盾。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包括方式、方法以及态度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文化建设。

同时,企业家通常要以企业领袖的身份,参加各种会议,接待重要客户。企业家的社交直观地向外界辐射着自己的企业形象和文化,社交过程中的礼仪礼节展示着企业好客的态度,张弛结合体现了企业理性的形象,周到的安排透露着企业的严密管理。企业家在社交过程中的行为和态度不仅展现和传播了企业的形象和理念,客观上也教导着身边的员工,形成一种集体的美德。

很多人讲,企业文化管理是比制度管理更先进的管理方式。确实,企业文化管理较之制度管理有很多的优势,但是企业文化管理确实对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这也是企业家从老板向领袖升级的前提所在。一个优秀的企业领袖做事,一要胸怀二要正直三要方法,缺一不可。

胸怀

企业能否做大,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导人的境界和胸怀。从表面上来看,企业家的道德品质是无足重轻的,有的学者也认为,只要制度构建合理,那么就能够阻止因为企业家品质差强人意带来的问题。在我看来企业家的道德是构成企业凝聚力的核心部分。可以说,企业家的道德人格如何直接反映了企业家的素养和企业的素质,深深关系到企业成长与发展。

正如有人讲过的那样,完善的道德人格,强烈的创新精神、永不停止的经济冲动、坚韧不拔的内在毅力、对市场变化的灵敏触觉、极强的复合素质,是企业家追求的永恒主题。

正直

有人归纳美国成功企业背后隐藏着八大基本价值:

一、目标原则,成功的企业必须具备有价值的目标。

二、共识原则,企业成功与否,要看它能否聚集众人的能力。

三、卓越原则,卓越不是指成就,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工作伦理,培养追求卓越的精神。

四、一体原则,全员参与,强化组织的一体感。

五、成效原则,成效是激励的基础。

六、实证原则,即强调科学的态度,善于运用事实、数据说话。

七、亲密原则,即相互信任互相尊重,团队精神。

八、正直原则,正直就是诚实,以负责认真态度进行工作。

而在八项基本价值中,正直是绝不妥协的基础原则,甚至可以说“正直”是许多跨国公司企业文化的磐石。这同样是任何一个有志向的中国企业家应该做到的。

方法

由于竞争的充分和全面化,未来的企业管理者不是现在的专家,而是杂家。

所谓杂家是指具备政治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工商税务知识、金融保险知识、经济法律知识、策划知识、谈判知识、心理社会知识、军事协调知识、专业知识等等。企业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因此,企业家要使自己成为善于学习并且终生学习者,做一个全面自主、全过程的学习者。只有这样,企业家才能把管理的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实现管理方法的不断升级。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还远远没有成功,甚至谈不到成熟,三十年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依旧在路上。学习与成长是所有人的宿命。

土光敏夫在重建东芝的时候,提出“一般员工要比以前多用三倍的脑,董事则要十倍,我本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口号,那么作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组织的管理者,您能否做到以身作则?

下载传承与发展——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之辩证关系(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承与发展——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之辩证关系(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家思想

    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家思想李凤亭不知不觉的时间里,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已有五年的时间,虽不敢说在企业文化研究领域有了什么样的造诣,却也是收益非浅。五年里接触过的100多家......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 论文

    我心目中理想的企业文化及塑造 社会的推进发展使现在市场上出现各种各样的企业、公司,它们有不同的制度、方向,发展的进程速度也大相径庭。很多公司上市后一路猛烈攀升,规模发......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 全球所有企业家都面临着一个难题,即如何持续地在企业全体员工中保持企业家精神。一些研究发现企业越做越大,当初的那种创业精神越来越淡薄。大企业都在......

    传承与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 MBA研究生学术报告总结 第 次 XXX 一、学术报告时间 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 三、学术报告题目 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 五、本人体会 六、学院相关专业......

    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

    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倡导的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五篇范例]

    论中国企业家与企业文化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贸易接轨,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驻入中国,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中国的许多小型企业尚未成熟,如何在......

    企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万通化工储运车间的王芳雨,很高兴今天能够在这里跟大家欢聚一堂,讨论一些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的问题。从刚才演讲的各位同事......

    体育与舞蹈的辩证关系及其体育舞蹈的发展

    体育与舞蹈的辩证关系及其体育舞蹈的发展 摘要: 关词: 伴随着社会科学部研究领域的完善发展,体育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并且与其综合发展,使体育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了深化和拓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