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基本原理精简复习

时间:2019-05-12 12:5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筑设计基本原理精简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筑设计基本原理精简复习》。

第一篇:建筑设计基本原理精简复习

1.住宅分类:低层(≤3),多层(4-6),中高层(7-9),高层(≥10)砖混结构,框架结构

2.Co2≤0.1%,平均每人居住空间25m³

3.每户至少有一个居室在大寒日保证一个小时以上日照

4.窗地比:卧室,起居室,厨房=1:7,楼梯间=1:12主卧:10-15㎡,≥10㎡;次卧:6-12㎡;

单人卧≥6;起居室12-25;餐室:5

5.房间长宽比:1:1.5

6.阳台门≥0.7m窗地高0.9m,窗洞高1.5m

7.降低层高可使外墙面积减少,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层高每降低0.1m,造价降低1%-3%

8.国外住宅2.5m,我国规定2.8m

9.厨房单排布置宽≥1500mm,双排≥1800mm,两排净距≥900mm

10.厕所门外开900*1200mm,内开900*1400mm

11.门斗尺寸净宽≥1200mm

12.过道-起居室≥1m,过道-辅助用房≥0.9m

13.楼梯净宽:一边临空≥0.75m,两边是墙≥0.9m,踏步宽≥0.22m,宽度≤0.2m,扇形踏步

在内侧0.25m处的宽度≥0.225m

14.阳台栏杆高度:低层,多层≥1.05m,中高层≥1.1m

坡屋顶下做卧室,一半面积≥2.1m,最低≥1.5m,坡度较陡:老虎窗,坡度缓:屋顶分段处理

15.楼梯:23-45度爬梯:45-90坡道≤10

16.多层:4-6层。优点:用地较低层节省,造价比高层经济,在国内外大量建造。缺点:不

及低层住宅与室外联系方便,上面几层垂直交通不方便。多层住宅交通组织以廊组织各户入口:内廊式,外廊式(梯间式,跃廊式)

多层梯段净宽≥1100mm,不超过六层,一边有栏杆≥1000mm,平台宽度不小于梯段宽,且≥

1200mm,休息平台净高≥2000mm

17.高级住宅和19层以上的普通住宅为一类住宅,10-18层的普通住宅为二类住宅

18.防火分区:一类≤1000㎡,二类≤1500㎡

18层以上的塔式住宅设两个安全出口。

19.18层及以下的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且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20.所有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通廊式住宅,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

设防烟楼梯间。

21.防烟楼梯间入口前室≥4.5㎡,乙级防火门,向疏散方向开启。

22.单元式住宅楼梯通向楼顶,11层及以下可不设封闭楼梯间,12-18层设封闭楼梯间,19层

及以上设防烟楼梯间

23.通廊式住宅,11层及以下设封闭楼梯间,11层以上设防烟楼梯间

24.塔式住宅,12层及以上的单元式,通廊式住宅应设消防电梯

25.消防电梯前室≥4.5㎡,与防烟楼梯合用≥6㎡

26.10-11层塔式住宅可只设一部消防电梯和一座防烟楼梯,12-18层塔式住宅设两部电梯(其

中一部为消防)和一座防烟楼梯,超过18层设两部以上电梯和两部防烟楼梯

27.安全间距:40m,长内廊高层设计方案:一字形,L形,门形,Y形和十字形

1.共建中专供通行的过道宽度在1.5m以上,医院门诊为3-4m,学校1-2m)

2.坡道的坡度一般为8%-15%,在人流集中部位,则平缓些,为6%-12%,所占面积为楼梯4

3.对称与不对称自动扶梯坡度平缓,为30度左右单股人流为810mm宽,每小时运送5000-

6000人,垂直方向升高速度28-38m每分钟

4.当光源与人眼处在0-30度时,炫光最强烈

第二篇:行政管理学精简复习要点

现代行政管理的含义: Ⅰ最广义的: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有关事务的治理、上升阶段。主要特点是:经济上实行“私人自制”的原则,其职能重点在于政治职能,起着“守夜人”的作用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

Ⅱ广义的: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

Ⅲ狭义的: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

行政管理的特点:①执行性②政治性③权威性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含义)及其要点:研究对象(含义):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行政权力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为有效实现国家意志,依靠特定的手段和宪法原则,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

特点:

①是一种公共权力②具有合法性

③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技术性④是一种强制性的权力⑤具有“一元性”

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①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②调查研究法③案例分析法④历史研究法⑤比较研究法

行政环境的含义:行政环境即政府管理的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能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

行政环境的特点:

①主导性 ②联系性 ③综合性 ④层次性 ⑤变异性

行政环境问题的意义:

①行政环境是增强行政管理学应用性的重要前提②行政环境决定着行政管理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树立起系统整体的公共行政观念④有利于确立开放平衡的公共行政模式

美国行政学者里格斯的行政生态模式:①融合型:融合型是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②衍射型:衍射型是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③棱柱型:棱柱型是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行政模式

行政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包括地理状况、人口分布、人工生态系统)、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民族宗教环境和国际环境

行政职能的含义:行政职能是指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是行政职责和行政功能的辩证统一。

行政职能的特征:

①阶级性 ②服务性 ③多样性 ④动态性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及其主要特点:

前资本主义时期包括奴隶制、封建制时期,行政职能是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的,国家行政职能的重点在于政治统治。它体现出两方面的特点:①政治职能的极端强化②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微弱

自由资本主义的行政职能及其主要特点: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幼年期和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及其主要特点:

政府由“守夜人”变成人“社会主宰者”。实现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的紧密结合,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①行政职能的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行政职能的转变是实现职能体系合理配置的根本途径③行政职能的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向

①职能重心的转变: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

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政府职能重心的根本转变

②职能方式的转变:

㈠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

㈡由微观、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间接管理为主

㈢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③职能关系的转变:

㈠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㈡理顺政企关系:基本原则是企业下放,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政府所有者职能和 行政管理职能分开,实行国有资产分级管理制

㈢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行政组织:是静态组织结构和动态组织活动的统一。就静态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政组织即政府行政组织,专指为推行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政府行政组织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①组织目标 ②机构设置③人员构成④权责体系⑤法规制度 ⑥物质因素

行政组织的特性:①政治性与社会性 ②法制性与权威性 ③系统性和动态性

5. S行政组织的类型:①领导机构②执行机构③监督机构④咨询机构 ⑤信息机构 ⑥辅助机构⑦派出机构

层次管理的原则:①层次节制原则②只管一个层次原则

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行政组织理论:①坚持共产党对政府组织的领导②依靠人民大众管政府

③强调政府组织的设置必须适应革命中心任务的需要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⑤实行精兵简政

⑥注重政府组织的作用建设,强调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

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狭义的编制是指一个法定社会组织内人员的数额及职位的配置。

广义的编制也就本节研究的对象是指一个法定社会组织的职能范围、机构设置、隶属关系、规格级别、人员数额、社会活动。

人员结构及职位的配置。

编制管理的含义: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就是按法制规定的制度和程序,对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进行的管理,它包括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编制管理三方面。

编制管理的具体内容:①制定编制方案

②确定各部门职能范围③审批机构与人员④监督机构执行情况⑤做好编制统计⑥制定编制法规

编制管理的原则:

①精简原则②统一原则③编制立法原则

人事管理:人事管理指对人与事的管理,指协调社会组织中人与事、人与人关系的用人治事活动

人事行政的特征:①法治化 ②专业化 ③职业化 ④现代化

人事行政的地位与作用:

①人事行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保证

②人事行政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③人事行政是加强人才建设、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

我国公务员: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行使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国内外常用的公务员任用方式:①选任制②委任制 ③聘用制 ④考任制

职位分类:就是将行政机关中所有的职位按其业务工作性质、责任范围、隶属关系以及每种职位业务工作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要人员资格条件等因素,予以分门别类,确定名称,评定等级,制定规范的全部程度。

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①依法行政原则②分类管理原则

③德才兼备与注重功绩原则④适才适用与扬长避短原则⑤智能互补与结构合理原则⑥公开平等与竞争择优原则

我国公务员制度特点:

①纵向比较(同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相比较)的特点:㈠体现了分类管理的原则㈡具有合理的竞争择优机制㈢具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㈣具有勤政廉政的约束机制㈤具有健全的法规体系

②横向比较(同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比较)的特点: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㈡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㈢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行政领导:指行政领导活动,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的职权:是职位上的权力。行政领导者的职权,是行政领导职位所赋予的权力,是因为行政领导者担任一定职位而获得的有法律效力的权力。

行政领导责任的内容:①政治责任 ②工作责任 ③法律责任

民主集中制的含义: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与集中制有机结合的一种制度

民主集中制在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中的具体表现: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民主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办公室管理的作用:

①辅助领导决策和处理问题的参谋作用②协助领导管理信息的耳目作用

③协助领导者管理日常工作有副手作用

机关后勤事务管理的意义:

①后勤工作是所在机关、单位其他部门工作的基本条件②后勤管理是其他一切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③后勤管理是组织关心群众的纽带

行政决策:是指行政组织依据既定的政策和法律,就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拟定并选择对策的活动

管理决策的基本特性:目标性、针对性、择优性、预见性和实践性

国家行政决策的含义:

国家行政决策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解决全国性的、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以及其他适宜于中央政府统一处理的公共事务问题的决策方案的制定、抉择的活动。具有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等特点,通常称为“宏观决策”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

①系统原则②信息原则③预测原则④可行原则⑤择优原则⑥弹性原则⑦民主原则

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①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②集思广益,拟定备择方案③评估选优,择定决策方案④局部试点,修正完善方案

(狭义的)行政执行的定义:行政执行就是具有行政权的行政机关和其它社会组织,根据决策机关制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部门的指示、命令而采取的具体管理活动

行政执行活动的基本特征:

①现实性②综合性③具体性④灵活性⑤强制性

制定执行计划应遵循的原则:①民主集中原则②量力而行原则③统筹原则④重点原则⑤弹性原则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文档

马原复习文档

一、绪论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条件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时代条件,二时实践条件,三是理论条件,四是个人条件。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马克思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形成的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什么是物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属于哲学范畴。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第二、坚持了能动反映论和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时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时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实践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是物质的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任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任然是物质性的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6、什么是事物的普遍联系以及所具有的特点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具有以下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7、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任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8、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9、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0、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杨弃”,既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1、规律的含义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偶然的转瞬即逝的方面,也有其必然的稳定的方面。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2、规律的特点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

13、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知道、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辨证统一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三、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什么是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2、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题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题改造客体的过程。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有哪些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5、认识的规律

认识运动的辨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6、感性认识的含义和形式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7、理性认识的含义和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辨证联系。

9、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度,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去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10、认识为什么要回到实践

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二是理论只有回到时间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11、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需要哪些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12、真理的客观性的表现

主要体现在内容以及在检验真理的标准上。

1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1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个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15、真理与谬论的辨证关系

真理与谬论既对立又统一。

16、为什么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17、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认识来源于实践,而获得的认识又需要回到实践中去。

四、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他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以及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及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与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第一次科学的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现实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6、社会形态的含义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7、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矛盾,直接动力——阶级斗争,重要动力——改革,科技等。

8、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9、为什么说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有决定性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五、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转化而成。

2、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是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4、价值和使用价值辨证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5、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6、马克思从简单价值形式出发,经过扩大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到达货币形式。

7、货币具有五种基本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8、价值规律的含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9、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9、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0、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为剩于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实践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11、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

12、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殊性: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14、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5、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16、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实践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段生产的剩余价值。

17、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8、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六、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什么事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主要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所以又叫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3、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的,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后果:

积极后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消极后果: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4、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有哪些新变化。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2复习重点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指南

一、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 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考试要用机读卡,所以必须带铅笔、橡皮

二、复习思考题:

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革命。

2、哲学的基本问题(1.存在:属物质层面。指独立于思想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在理解上可等同于物质、客观。2.思维:属精神层面。指人的思想意识。在理解上可等同于精神、主观。)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比如,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状态怎么样?有没有规律? 等等。)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总的方法的相关理论。世界观作为指导人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就表现为方法论。)与哲学。

4、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是什么?

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

1)物质是哲学范畴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

3)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具有可知性。

5、物质P30、运动P32、静止P32,时间和空间P32?

一、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切变化过程的哲学范畴。

二、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凡是物质,总是自己在进行运动。

物质只有在运动的过程中存在,因此,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形而上学观点——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

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本身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统一性

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离开时间、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具有客观性与绝对性。作为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形式,时空是独立存在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东西。只要有物质也就有时空,这是绝对的。

唯心主义者则把时空看作是人所具有的主观的形式。

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也具有相对性。

在物质运动的不同领域,如宏观领域、低速运动领域或在微观领域、高速运动领域,时间和空间会产生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6、什么是意识?

意识就起源而言,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存在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自然物质表现出来的最高的反映形式。意识不仅是自然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的产物,是在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脱离了社会,人的意识就无从产生。

意识就其本质而言,也是物质的产物——

1)意识是高度组织起来的、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物质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第一,反映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二,反映的差别是主观的,根源是客观的; 第三,反映的特征是主观的,基础是客观的。

7、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P56

8、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有哪些基本观点。P40

9、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和意义。

区别: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联系:1)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10、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与重点论。(两点论:既要抓主要矛盾也要抓次要矛盾;既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抓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工作重点要放在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上。)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P45

12、“度”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规定所应具有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

1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P46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1)事物发展都需要量的积累,都是从量变开始。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2)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 1)数量增减,引起质变

2)数量不变,但构成事物的成分结构不同与排列次序不同引起质变。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单纯的量变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它终将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

(2)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4、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

第一,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不是形而上学所讲的绝对的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三,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既变革又继承。

新事物总是吸收旧事物中有价值的东西并加以改造,使其成为自己的组成部分,新事物若对旧事物全部抛弃,割断了和旧事物的任何联系,事物的发展就是不可能的。

15、认识的本质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联系和区别。P66

16、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怎样的?P63

17、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P68

18、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P72

19、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P76 2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77

2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P127 P94

2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P95

2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P99 P104

2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构成。P100

25、国体和政体、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P106

2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或:社会存在)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P95

27、怎样理解国家的产生、实质和一般职能?P105

2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9、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科学技术、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12 30、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原理(政治经济学部分)期末复习题

1、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或者说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2、什么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

3、如何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成惠26

使用价值:即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包含着价值。

4、如何理解劳动的二重性?成惠26

5、商品的价值量是怎么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如何变动?P145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即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与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什么?表现形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P147

7、如何理解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49

8、什么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货币是如何转化为资本的? 在资本运动的总公式中:G —— W —— G′终点G′比始点的G多出一个△G,表示资本在流通过程以后发生了一个增殖额,产生了剩余价值。然而,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不会产生价值增殖的。这样一来,资本总公式似乎与价值规律产生了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说明剩余价值,也就是要弄清楚那个奇怪的△G是从何处冒出来的,这实际上就是说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9、如何理解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P154

10、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是什么? 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却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这也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2、什么是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 不变资本:用C表示。指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转移,但在转移时其价值量是不变的。

 可变资本:用V表示。指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了价值量,实现了价值增殖。

13、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其变动趋势是什么?P163 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包括两个方面,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14、如何计算m、mˊ?

剩余价值m = 总产值—预付资本=(C+V+m)—(C+V); 剩余价值率mˊ= m/v×100%

15、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P159

16、如何理解超额剩余价值?

17、如何理解利润、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平均利润、生产价格? 由于追求最大利润的内在冲动,资本家总是会把资本投放到利润率最高的部门去,这样一来,就会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就会导致利润的平均化趋势,最终形成平均利润。

利润率P′的平均化过程,实际上就是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过程。

平均利润率= 剩余价值总额 / 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就按照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出售。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就构成了商品的生产价格。

18、如何理解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利息、银行利润?

商业利润: 商品资本循环的公式:G —— W —— G′商业资本在循环中产生了增殖,获得了商业利润。其形式是通过低买高卖所得到的。但这并不构成商业利润的来源。商业利润来源于商业资本以低于价值购买,而后按价值出售所产生的差价。它的实质是产业资本转让给商业资本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资本所获得的也是平均利润。借给别人使用的资本,称为借贷资本。利息则是借贷资本的收入,利息是职能资本为了取得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支付给借贷资本的一部分利润,利息只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它也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银行通过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本和居民手中闲置的货币集中起来,借给职能资本使用,银行则从存款利息与贷款利息的差额中,在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后,便获取了银行利润。银行利润也相当于平均利润,它的来源也是剩余价值。

19、什么是资本积累?

20、什么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21、什么是资本循环?

22、如何理解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

23、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为了保持资本生产的连续性,任何一个单个资本都不能同时处在一种职能形式上,而是必须同时处在三种职能形式上。这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具有并存性,在时间上具有继起性。

24、什么是资本周转?

25、什么是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按资本价值的周转方式,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它们的价值是随着磨损,逐渐地、多次地转移到新产品当中去的,并随着产品的销售逐次收回。

流动资本指用来购买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们的价值是随着生产过程的完成,全部地、一次性地转移到新产品当中去的,并在产品销售以后以货币的形式全部收回。

26、如何计算预付总资本的周转次数?如何计算M、Mˊ? 预付资本的年周转次数:n 固定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 + 流动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

—————————————————————————— 预付总资本额 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 年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周转次数

27、什么是社会总产品?,28、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是什么?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这里的实现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再生产理论的两个理论前提是:第一,从实物形态看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类。从价值形态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第二,与总产品的实物形态相对应,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一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二是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

计算题练习

1、假定某一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为100%,该资本1年周转4次,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为

A.25% B.50% C.200% D.400%  在本题中,m'=100%,n=4;二者的乘积为400%。

2、某资本家投资1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是()A 8万,100% B 4万,400% C 4万,100% D 8万,400%  答案:D 【答题思路】某资本家投资1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由此得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数量分别为8万和2万;由于m'=m/v=100%,所以资本每周转1次的剩余价值量为2万;其年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周转次数=2×4=8万。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X100%=8/2=400%。 答案:D

3、已知某企业购买生产资料的时间为10小时,销售商品的时间为5小时,工人补充劳动力价值的时间为4小时,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为4小时。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应该是  A.40% B.50%

 C.80% D.100%  答案:D 【答题思路】这是一道加入了干扰项的数字型案例题。资本循环要经过三个阶段:购买、生产、销售;其时间构成相应地为购买时间、生产时间、销售时间。其中的生产时间又分为创造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可以用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也就是4小时比4小时,得出结果是100%。

4、某企业所投入的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所投入的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1次的时间为3个月;该企业的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多少次?  【答题思路】

预付资本的年周转次数= (固定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 —————————————————————————— 预付总资本额  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资本数量×周转次数

该企业的固定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 : 100000×1/10=10000 该企业的流动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50000×12/3=200000 固定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加上流动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

200000+10000=210000 预付总资本额=100000+50000=150000

210000 预付资本的 年周转次数= ———— = 1.4次 150000

5、某企业年产商品10000件,每件产品价值30元;所投入的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所投入的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1次的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问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是多少? 

【答题思路】

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剩余价值 = 总产值—预付资本 =(C+V+m)—(C+V);  年商品总社会价值=30元×10000=300000元;  年预付资本=固定资本年周转额+流动资本年周转额  =10万元/10年 + 5万元×12月/3月 = 210000元;  年剩余价值 = 年总产值-年预付资本  = 300000 — 210000 = 90000;

年可变资本总额=30元×200人×12个月=72000元。剩余价值率=90000/72000=125%。

6、已知某企业的资本量为1000万,资本有机构成为6:4,剩余价值率为100%。该资本周转一轮能够得到的利润率是多少?  【答题思路】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P'=m/(c+v);由此可以知道,要得出利润率,必须得出m和(c+v)。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率与可变资本的乘积;剩余价值率题目已经给出,为100%;根据题目给出的:某企业的资本量为1000万,资本有机构成为6:4,得出可变资本为400万。最后用400比上1000,得出的结果为40%。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总结

1.目前我国社会收入上有了巨大的差距,引起了人们对平等问题的思索。这方面西方哲学

家有过很多思考,如美国哲学家罗尔斯认为:“平等主要是分配上的平等”即收入、财富、权利方面的平均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强化社会凝聚力,避免社会不公正和减少贫穷。而反对意见,如美国哲学家诺齐克认为:分配平等是不正义的,因为它一样对待本来不平等的人,使有才能的人受到压抑,导致社会单调一致,社会的活力和生命力受到破坏。你的意见是什么?

相关链接:离开公平公正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据最近资料,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我国收入差距已经越过了基尼系数的警戒线0.4达到0.44,对此你有何想法?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应如何贯彻正义和平等精神?

对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原因分析

本论文转载于中国论文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开始逐步摆脱平均主义,收入分配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居民收入差距开始拉大。适当拉大收入差距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但近些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分配格局严重失衡,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收入分配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从我国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同时,由基尼系数反应出来的居民收入差距,总的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201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接近0.5,这充分说明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已经相当严峻。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现状如下:

(一)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存在于我国的经济生活中。据统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0,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1995年为2.71,2000年为2.79。然而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一直保持在3.3以上,并未有缩小的迹象(如表1)。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的8.9倍,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相当于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的20倍。同时,由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并没有涵盖城镇居民所享有的各种补贴,如果把城镇居民享有的住房、公费医疗补贴和实物收入考虑进去,再考虑到城乡公共设施、社会福利方面的差异,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比现有数据所反应的收入差距会更大。

(二)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我国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反应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上。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来看,2006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967元,中部地区为9902元,西部地区为9728元,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高5065元,比西部地区高5239元;2007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974元,中部地区为11634元,西部地区为11309元,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高5340元,比西部地区高5665元。2008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203元,中部地区为13225元,西部地区为12971元,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高5978元,比西部地区高6232元。由以上数据可知,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在不断扩大。

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来看,2006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每人纯收入分别为5188元,中部地区为3283元,西部地区为2588元,中部与东部相差1905元,西部与东部相差2600元;2007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855元,中部地区为3844元,西部地区为3028元,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差2011元,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差2827元;2008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598元,中部地区为4453元,西部地区为3517元,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差2145元,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差3081元。以上数据充分反映了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一种不断扩大的趋势。

(三)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据调查,1990年,行业职工人均收入最高与最低比为1.76:1,1995年为2.23:1,2000年为2.63:1,2004年上升为4.60:1,2006年扩大至4.75:1,2008年达到4.77:1。由此可看出,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一种扩大的趋势(见图1)。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之间,垄断性行业与竞争性行业之间。《中国国家统计年鉴(2009)》显示,2008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业,平均工资分别是61841元、56642元、46003元,是当年全国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29229元的2.12倍、1.94倍和1.57倍,而排在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它们的平均工资分别为12958元、19481元、22 182元,行业职工人均收入最高与最低比为4.77∶1。此外,电力、电信、石油、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垄断性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会更大。

(四)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同阶层之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企业高管、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部分企业承包经营者、有特殊专业技术或特殊专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少数靠黑色收入致富的人等构成了我国的高收入阶层,人均年收入一般在20万元以上,年总收入上百万元、千万元甚至亿元的也大有人在。而与高收入阶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庞大的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并且他们已经占到我国人口总数的64.3%。同样,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报告(2006)》,把调查样本户金融资产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5等份,户均储蓄存款最多的20%家庭拥有城市人民币和外币储蓄存款总值的比例分别为64.4%和88.1%,而户均金融资产最少的20%家庭拥有城市人民币和外币储蓄存款总值的比例分别仅为1.3%和0.3%(见图2)。

二、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体制原因,也有政策原因;既有合理性原因,又有不合理性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体制和分配方式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分配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所遵循的是市场经济原则,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讲求效率。市场经济为人们充分发挥才能并获取相应回报创造了机会,人们都想赚取更多的钱。但是,由于人的先天禀赋与后天努力不同,按照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自然会有差距,从而造成社会不同阶层、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扩大。所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这种扩大趋势是必然的、合情合理的。同样,每个厂商、企业家会把更多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投入到新兴行业中,尽一切努力使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进行新设计、创新管理方式,以追求超额利润,赚取更多的钱。这样,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他们无形中推动了产

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新兴行业如金融、高新技术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增长较快,收入水平高。而那些传统行业的竞争力下降,加之市场份额萎缩,造成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收入水平增长慢,收入水平低。所以说,市场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同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

(二)资源禀赋差异及国家战略政策倾斜

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产生既有资源禀赋差异的影响,也有国家战略政策因素的影响。首先是资源禀赋差异的影响。我国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各种资源占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造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城镇居民收入长期高于农村居民收入,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居民收入。

其次是国家战略政策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实现工业化,政府通过政策和制度手段,运用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出售工业品来积累资金,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政策性地降低了农民的收入,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后,国家在“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引导下,很多优惠政策向东部倾斜,加之该地区的经济和地理优势,为东部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使这一地区率先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吸引内地人才和资源为其所用而迅速发展起来,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也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虽然我国已实施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城乡间、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三)市场化带来的“马太效应”

经济基础好、生产要素收益率高的地区更容易成为生产要素的流入区,而生产要素的流入又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落后地区则相反,生产要素流入少,经济就难以发展,与其他发达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会随之进一步拉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拥有更多收入的居民,可享受到质量更好的教育服务,从而可具有更高的劳动力素质、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资本市场提供了多样的金融工具,可以为居民带来财产性收入。拥有更多收入的居民,投资能力也就越强,投资途径越多,选择有利的投资机会的能力越强,也就能获得更高的财产收入。而收入较低的居民由于没有剩余资金投资于金融工具,自然也无法获得相应的收入。资本财富的累积效应得到强化,拉大了资本收益与劳动收益之间的差距,造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

论文发表

(四)国家行政权力介入经济生活

我国进行的经济改革是渐进式的改革,政治权力过多地介入经济生活,权力市场化现象普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权力的拥有者凭借权力所进行的寻租行为。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治理,但权力寻租行为却有增无减,愈演愈烈,特别是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腐败问题。权力寻租者攫取的非法收入,构成了我国社会中灰色收入的主体。二是行政垄断现象。多年来,由于国家对某些垄断行业如航空、通信、能源、金融、保险等在各个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同时限制非国有资本的进入,使他们长期获得行政保护,造成行业间竞争机会不均等也让这些行业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使得其从业人员可以获得较高的个人收入,从而进一步拉大了不同行业居民收入差距。

本论文转载于中国论文网:

下载建筑设计基本原理精简复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筑设计基本原理精简复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一、判断正误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Y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Y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雷达原理复习重点精简

    雷达原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 雷达的任务; 测量目标的距离、方向、仰角、速度,以及从目标回波中获取更多的有关目标的信息。 用极坐标表示空间中任一目标的位置,三个坐标; 1、目标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第四章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社会分工的出现(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条件)。*商品的含义:用来交换的能满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陈碧莹整理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复习重点

    绪论 三大组成成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三大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2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 最新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 2015-2016第一学期 1. 2. 3. 4. 5. 6.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4-17 怎样理解社会生活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文档(高等教育出版社)

    1 / 6 马原复习文档 一、绪论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〇、绪论 1、 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①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及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