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筑企业管理
浅谈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
陈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1001班)
摘要:当前企业竞争不仅表现在综合实力、企业资质、工程服务等方面,更表现在企业文化竞争之中。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我省建筑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武器。本文通过对企业活动、企业学习、企业项目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营造良好企业文化的建议。
关键字:企业活动;企业学习;企业项目
21世纪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是现代企业文化。而建筑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将受到更大的竞争压力,与国内外同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必将更趋激烈。这就要求我们建筑企业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把企业文化向纵深处发展,才能适应入世以来多元化竞争的建筑市场要求,才能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针对当前我省建筑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为创建具有建筑特色的企业文化提出一些建议。以“企业活动”为载体,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1.1 利用宣传媒体,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的宣传媒体大体包括企业的内部刊物、电视台、网站、黑板报、宣传橱窗和标语牌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主要载体,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引航员与推手,是企业广大员工的忠实代言人,是构成企业软实力——文化力的要素之一。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宣传媒体起着积极的通达上下、沟通内外的桥梁作用,同时也是企业品牌形象传播的一个重要舞台。通过“环宇期刊、环宇网站、环宇黑板报、环宇橱窗”等媒体树立企业形象。
1.2 选树典型人物,增强主人翁意识
企业典型人物是企业精神的体现,是企业行为和群体行为规范化和合理化的优秀代表;是无数默默无闻员工点点滴滴的集中反映,是企业组织力量的缩影,是企业文化的枢纽。企业典型人物把企业的价值观人格化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散发着迷人的光和热。他们是企业文化的伟大实践者,为员工树立楷模,并成为员工争相效仿的对象。企业典型人物也绝不是超凡脱俗的人,他们就是我们之中的一员,是企业平凡的典型。学习典型人物,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1.3 组织户外拓展,增强团队凝聚力
合作效益是指不同主体通过相互合作而产生的超出单个主体所能创造价值的总和的那部分效益,即“1+1>2”的情况出现。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户外拓展训练、企业团体活动,让企业员工在活动中感受团队的力量,不断增强企业团队的凝聚力,真正做到使“厂兴我有利,厂衰我有失”,“爱企业,爱团队,爱岗位”,“视集体如家”的理念变成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使员工做到“人人心中有企业,上下左右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团队合力与竞争力。
2以“企业学习”为途径,让企业文化与时俱进
2.1 组建“环宇图书中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公司可以组建“环宇图书中心”,为员工学习带来方便,用图书来引领学习氛围,提供图书及阅读的环境;通过“环宇图书中心”把图书推荐给同事们,提高同事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图书馆藏书的使用率。我们公司是工程公司,对我们员工而言需要具备相当多的专业知识。比如工程技术类、成本管理类、项目管理类、质量管理类、材料管理类、设备管理类、安全管理类、进度管理类、QC小组活动资料、质量管理体系资料、招投标资料、企业管理类、财务管理类、法律法规类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这些图书与我们的工作相关,员工通过学习,不仅增长专业知识,为个人发展奠定基础,还能提高业务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2.2 打造“环宇大讲堂,增强员工竞争力
国内、外许多优秀企业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学院,比如海尔大学,华为大学,阿里巴巴学院等,通过企业大学的建立,将公司的宝贵经验直接传输给了企业的员工,使之成为企业未来的中坚力量。公司应该建立“环宇大讲堂”,在讲堂中,把企业的知识进行传播。使老员工具有更多的创造题材,让新员工更快地掌握业务知识,尽快地投入工作、产生效益,弥补目前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缺陷。大讲堂可以提供专业培训模块,比如施工管理、进度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测量技术、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管理流程等。培训的内容为公司收集整理的案例以及本文提及的其它企业知识。公司领导、业务骨干担任讲师,把最能代表公司实力的知识传播出去。
2.3 创建“网络环宇,传播环宇文化
“网络环宇”的存储功能可以轻松地对知识进行积累,平台能快捷地对积累的知识进行分享。员工根据需求进行阅读或者下载,为员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材料。通过“网络环宇”平台的共享,避免不同部门、不同项目部、不同个人进行重复的创造,浪费公司人力资源。如果我们的工作在已有成果上进行改进,将取得更好的成果。在工地上,项目之间的交流并
不是很密切,各自在编写着各自的方案。但是,有很多方案都是相通的,如果拿来借鉴参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以更改,能为各项目部节约很多时间;尤其是已完大项目、特殊工艺的经验总结拿来推广学习,还能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和公司经济效益。以“企业项目”为基础,让企业文化扎根基层
3.1 打造形象工程,塑造企业品牌
一个好的企业形象工程、样板工程是社会大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整体感受与评价,是企业文化构成的综合反映,是企业通过各种实践、多种方式在社会上塑造起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吸纳、招收优秀人才,在招聘时可以有优中选优的优势;亦可激励员工士气,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企业形象好,员工会为在企业上岗而感到自豪,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比如,在视觉识别上,建筑企业可将公司名称、标识标志在企业日常办公用品、交通工具、施工场所、工装等视觉载体上,并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制作、统一着色、统一标识;在行为识别上,要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职责统一员工行为;在理念识别上,能够体现出企业的精神和独特的个性。
3.2 营造项目部文化,激发员工热情
项目部是各类建筑施工企业的基础场所,是建筑企业的基层,亦是建筑企业的“窗口”。项目部文化是一种具有建筑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社会诚信及道德伦理的文化现象,它是构筑行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注重项目部工地文化的建设。例如增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工地配备电视机、建立娱乐室、设置报栏,营造良好的项目部氛围;在工程中开展“青年突击手”、“技术能手”竞赛,树立学习典型等活动;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工地竞赛活动,按竞赛标准进行月、季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实施奖罚手段;做到施工现场标准化、施工安全化,充分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真正使企业文化植入员工心中。
3.3 注重项目与集团交流,营造基层文化氛围
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文化交流,更多的是基层项目部、基层工地的文化交流。注重建筑企业与项目的交流,才能使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内部,项目部文化是企业文化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所以不能离开项目部这一因素,去建立企业文化。建筑企业大多是由多个项目组成的,由于项目数量较多、间隔距离较远、项目流动性较大等特点,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这就需要我们建筑企业针对建筑行业的特点,注重项目与集团的交流,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去引导和协调项目部文化,营造良好的基层企业文化氛围。
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上下团结一致的努力,并以此为基石,树立蓬勃向上的企业精神、良好的企业形象;以人为本,建设工地文化。
第二篇:建筑企业管理
【客户行业】建筑行业
【客户背景】
山东省某大型建筑企业,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一家已拥有半个多世纪发展历史的企业集团,是集土木工程建筑、勘察科研设计、房地产开发、工贸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总注册资本1.98亿元,职工6000余人,是山东省建筑施工综合实力五十强、全国先进建筑施工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经过在建筑领域五十多年的精耕细作,该集团总公司已经在建筑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受到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具有自身的独到优势,这一系列的优势,对于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目前,该企业集团刚刚完成企业改制,快速的发展及国企特有的弊病,使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相应地出现了一些管理问题。
【人力资源诊断问题】
该企业集团是由原国有大型建筑施工集团改制形成的大型民营企业,国有背景的实力加上民营企业的活力,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国企的改制,使得产权明晰,有利于企业增大自主决策权,利于管理效率逐步提高,也可以让企业脱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从而瘦身减负,在竞争中轻装上阵。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段扩大,经营体制的深入改革,对在组织结构模式、人员统筹、内部管控要求等方面又提出了一系列挑战;由于历史、体制的原因,企业管理的发展与创新远远滞后于市场与企业的发展,成为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严重桎梏,出现了企业部门内部或部门间的职责分工不明确,部门间配合不顺畅,工作效率低;人员忙闲不均现象严重,部门及人员配置不合理,企业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困扰聊建集团快速发展的绊脚石,需要根据各种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步骤的、有针对性的解决。
【华恒智信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针对该集团企业的现状问题情况,结合建筑行业的优劣势及发展趋势,华恒智信顾问团队主要从战略/决策、组织/结构、流程/**链、激励/管控、文化特性、团队建设六个维度来进行系统分析和对比,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 从战略定位角度来讲,将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物业管理作为今后发展的三个支柱产业是其战略重点,由原先单独地依靠建筑施工转向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物业管理并行发展,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彼此的优势互补,保证利润获取。
★ 从组织结构角度来讲,该企业集团在总部职能设置上是以行政管理为主要特色,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作分析与统筹规划,难于适应动态灵活的管理模式;在转制的特殊时期,各职能部门普遍反映存在部门内部职责,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子公司之间,管理与协调,主办与协办职责不清的现象存在;另外,由于集团公司及各子公司业务特点,各项目地点分布于全国各地,点多面广,人员分散,公司信息上传下达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段,组织沟通成本高,信息不通畅,亟待建立高效的网络沟通机制。鉴于这些问题的考虑,以及企业的战略定位,就要求该集团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及改变母子公司间单一的用人模式,在子公司独立发展与集团把控方面达到平衡,实现大一统的管理模式,保证各种资源的有效分配与共享;同时,梳理各部门的职责、各部门间的配合事项,编写各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的精细化管理。
★ 从流程角度来讲,其流程建设的重点是管理流程的建设,其目的是建设配合组织效率最大化的管理流程建设与分授权体系建设。在业务流程上,则是结合组织结构模式形
成以技术发展中心、财务中心、物流成本控制中心为一体的业务流程链,达到资源的有效整合,保证工作的顺序井然。
★ 从激励管控角度来讲,建立分层分类的考核体系和以业绩、责任、能力为导向的薪酬体系,并辅之以建立员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晋升与退出机制,引入动态绩效薪酬管理模式。
★ 从文化特性角度来讲,企业文化在管理过程中的体现,主要包含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即一是经营班子理念与老板理念的一致性;二是管理制度执行的严谨性;三是员工行为与高层理念行为的一致性。从这三方面来实现该企业集团目前还未形成自身特色的配套文化,在各层级理念的统一性上、在管理制度执行的严谨性上进一步的完善。
★ 从团队建设角度来讲,考虑到该企业的主要短板在中层干部,主要表现在干部的职业意识以及职业能力亟待提高。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及时培训与引导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实行竞聘上岗机制的建立,逐步培养中层干部的职业化素养,并进行有效的轮岗锻炼,在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实现责任与能力的对等;对于基层员工而言,则要加强理念与技能的双重培训,使其在转变意识的基础上在技能上得以提升。另外,企业发展靠核心人才,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还缺少大批的优秀人才,在管理与技术方面亟待补充新人,以保证企业后备人才梯队的建设。
【客户对项目的评价】
客户对华恒智信顾问团队所提出的企业问题的精准表示高度的认同,对于所提出的合理化改善建议也很认同,并对咨询老师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认为此次改革对于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浅谈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
浅谈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
摘要:当前企业竞争不仅表现在综合实力、企业资质、工程服务等方面,更表现在企业文化竞争之中。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我省建筑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武器。本文通过对企业活动、企业学习、企业项目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营造良好企业文化的建议。
关键字:企业活动;企业学习;企业项目
21世纪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是现代企业文化。而建筑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将受到更大的竞争压力,与国内外同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必将更趋激烈。这就要求我们建筑企业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把企业文化向纵深处发展,才能适应入世以来多元化竞争的建筑市场要求,才能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针对当前我省建筑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为创建具有建筑特色的企业文化提出一些建议。以“企业活动”为载体,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1.1 利用宣传媒体,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的宣传媒体大体包括企业的内部刊物、电视台、网站、黑板报、宣传橱窗和标语牌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主要载体,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引航员与推手,是企业广大员工的忠实代言人,是构成企业软实力——文化力的要素之一。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宣传媒体起着积极的通达上下、沟通内外的桥梁作用,同时也是企业品牌形象传播的一个重要舞台。通过“环宇期刊、环宇网站、环宇黑板报、环宇橱窗”等媒体树立企业形象。
1.2 选树典型人物,增强主人翁意识
企业典型人物是企业精神的体现,是企业行为和群体行为规范化和合理化的优秀代表;是无数默默无闻员工点点滴滴的集中反映,是企业组织力量的缩影,是企业文化的枢纽。企业典型人物把企业的价值观人格化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散发着迷人的光和热。他们是企业文化的伟大实践者,为员工树立楷模,并成为员工争相效仿的对象。企业典型人物也绝不是超凡脱俗的人,他们就是我们之中的一员,是企业平凡的典型。学习典型人物,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1.3 组织户外拓展,增强团队凝聚力
合作效益是指不同主体通过相互合作而产生的超出单个主体所能创造价值的总和的那部分效益,即“1+1>2”的情况出现。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户外拓展训练、企业团体活动,让企业员工在活动中感受团队的力量,不断增强企业团队的凝聚力,真正做到使“厂兴我有利,厂衰我有失”,“爱企业,爱团队,爱岗位”,“视集体如家”的理念变成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使员工做到“人人心中有企业,上下左右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团队合力与竞争力。
2以“企业学习”为途径,让企业文化与时俱进
2.1 组建“环宇图书中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公司可以组建“环宇图书中心”,为员工学习带来方便,用图书来引领学习氛围,提供图书及阅读的环境;通过“环宇图书中心”把图书推荐给同事们,提高同事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图书馆藏书的使用率。我们公司是工程公司,对我们员工而言需要具备相当多的专业知识。比如工程技术类、成本管理类、项目管理类、质量管理类、材料管理类、设备管理类、安全管理类、进度管理类、QC小组活动资料、质量管理体系资料、招投标资料、企业管理类、财务管理类、法律法规类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这些图书与我们的工作相关,员工通过学习,不仅增长专业知识,为个人发展奠定基础,还能提高业务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2.2 打造“环宇大讲堂,增强员工竞争力
国内、外许多优秀企业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学院,比如海尔大学,华为大学,阿里巴巴学院等,通过企业大学的建立,将公司的宝贵经验直接传输给了企业的员工,使之成为企业未来的中坚力量。公司应该建立“环宇大讲堂”,在讲堂中,把企业的知识进行传播。使老员工具有更多的创造题材,让新员工更快地掌握业务知识,尽快地投入工作、产生效益,弥补目前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缺陷。大讲堂可以提供专业培训模块,比如施工管理、进度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测量技术、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管理流程等。培训的内容为公司收集整理的案例以及本文提及的其它企业知识。公司领导、业务骨干担任讲师,把最能代表公司实力的知识传播出去。
2.3 创建“网络环宇,传播环宇文化
“网络环宇”的存储功能可以轻松地对知识进行积累,平台能快捷地对积累的知识进行分享。员工根据需求进行阅读或者下载,为员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材料。通过“网络环宇”平台的共享,避免不同部门、不同项目部、不同个人进行重复的创造,浪费公司人力资源。如果我们的工作在已有成果上进行改进,将取得更好的成果。在工地上,项目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很密切,各自在编写着各自的方案。但是,有很多方案都是相通的,如果拿来借鉴参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以更改,能为各项目部节约很多时间;尤其是已完大项目、特殊工艺的经验总结拿来推广学习,还能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和公司经济效益。以“企业项目”为基础,让企业文化扎根基层
3.1 打造形象工程,塑造企业品牌
一个好的企业形象工程、样板工程是社会大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整体感受与评价,是企业文化构成的综合反映,是企业通过各种实践、多种方式在社会上塑造起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吸纳、招收优秀人才,在招聘时可以有优中选优的优势;亦可激励员工士气,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企业形象好,员工会为在企业上岗而感到自豪,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比如,在视觉识别上,建筑企业可将公司名称、标识标志在企业日常办公用品、交通工具、施工场所、工装等视觉载体上,并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制作、统一着色、统一标识;在行为识别上,要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职责统一员工行为;在理念识别上,能够体现出企业的精神和独特的个性。
3.2 营造项目部文化,激发员工热情
项目部是各类建筑施工企业的基础场所,是建筑企业的基层,亦是建筑企业的“窗口”。项目部文化是一种具有建筑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社会诚信及道德伦理的文化现象,它是构筑行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注重项目部工地文化的建设。例如增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工地配备电视机、建立娱乐室、设置报栏,营造良好的项目部氛围;在工程中开展“青年突击手”、“技术能手”竞赛,树立学习典型等活动;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工地竞赛活动,按竞赛标准进行月、季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实施奖罚手段;做到施工现场标准化、施工安全化,充分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真正使企业文化植入员工心中。
3.3 注重项目与集团交流,营造基层文化氛围
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文化交流,更多的是基层项目部、基层工地的文化交流。注重建筑企业与项目的交流,才能使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内部,项目部文化是企业文化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所以不能离开项目部这一因素,去建立企业文化。建筑企业大多是由多个项目组成的,由于项目数量较多、间隔距离较远、项目流动性较大等特点,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这就需要我们建筑企业针对建筑行业的特点,注重项目与集团的交流,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去引导和协调项目部文化,营造良好的基层企业文化氛围。
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上下团结一致的努力,并以此为基石,树立蓬勃向上的企业精神、良好的企业形象;以人为本,建设工地文化。唯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积极参与到国内、国际工程承包的市场竞争中,在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
[1]华荣所.施工企业文化建设—“三点”成一线[J].中国建设信息,2002,(19).[2]叶少帅.论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J].建筑经济,2003,(5).[3]殷一平.商业现代化[J].论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2007.[4]丁军.企业管理[J].发展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管理,2009.
第四篇:建筑企业文化汇总
晟元集团
一、公司简介
晟元集团有限公司原为浙江金华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系国家房屋建筑工程一级资质总承包施工企业,市政公用工程一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一级,消防设施工程一级等多种国内工程承包经营权及经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批准的国外工程承包经营权于一体。公司下设多个岗位,例如:土石方、市政工程、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等,拥有上万名职工,其中包括各类工程技术人才数百名,且晟元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先进,施工机械配套齐全。
晟元集团坚持以“诚信、创新、领先、团队”的核心理念,和“持续发展,满足用户建筑需求,以人为本,创建安全绿色工程”的管理方针,打造晟元品牌,走质量兴业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精品,创品牌,集团社会信誉也在不断提高。
二、辉煌成绩
近年来共创出“鲁班奖”,“白玉兰杯”,“钱江杯”,“西湖杯”,“双龙杯”等多个省、市、地级优质工程,涌现出一大批劳动模范,获得多个称号和奖项。
三、校企文化
对于校企文化方面,晟元集团同样也很关注,多次开展校企联合活动,拉近与学校间的联系。例如:2010年2月15日,晟元集团和金职院建工学院召开了”校园一家亲,共育栋梁才”的校友座谈会。会上集团常任副总裁邵宁就学生如何融入社会、职业生涯的提升发展、工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做了讲话;在2011年5月23日,副总裁邵宁带领企业个部门负责人来校观看,并就企业双方深度合作办学相关事宜进行了洽谈等等。
华宇设计
一、公司简介
浙江华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是一家甲级设计院,一家以人才优势为核心竞争力,具有国际化背景的联合设计机构,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和资源整合,已经形成具有华宇特色的先进设计理念和超强的服务意识,我们秉承“设计创造价值”的理念,倡导“质量、创新、守信、发展”的企业精神。
二、校企文化
公司现为我校校外示范基地,至今已接收我校毕业生10余名,均已成为公司技术骨干,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学生实习就业、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了长期合作。校企双方旨在联合成立专业性公司,在校外、校内分别称为建筑方案研究
中心由建工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师负责运营,学生参与设计。
在5月19日下午,我校建筑工程学院与浙江华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举行了“校企深度合作 促进校企共赢”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并希望今后双方开展更广泛、更密切的交流,在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在11月5-6日,由金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金华市勘察设计咨询协会主办、我公司赞助承办、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工学院公司协同承办,金华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宣贯培训班在金职院活动中心圆满举办。公司董事长李志明向陈院长一行介绍了华宇国际近几年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陈院长充分肯定了华宇国际在建筑设计领域取得的成就,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工学院与华宇国际的合作前景充满期待。
中天集团
一.公司简介
中天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天集团)是一家以土木建筑、房产开发、化工新材料、投资为主要经营业务的全国500强大型企业集团。下辖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天房产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中天氟硅材料有限公司等10多家成员企业。
2010年,中天全集团营业总收入330亿元,继续位列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强,浙江省百强企业等。中天集团一直来坚持诚信为本、质量兴业,以“诚信、务实、创新、领先”为核心理念,以“真心缔造美好家园”为企业使命,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二、荣誉奖项
公司荣获全国质量奖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中国优秀企业公民、中华慈善奖企业等荣誉。多年来,共创出鲁班奖18项,国优银质奖、詹天佑奖、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建设部优质样板工程等省部级以上优质工程600多项。2010年,因实施卓越的绩效管理,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被浙江省政府授予首届省政府质量奖。
三、校企文化
在校企合作方面,中天集团依旧很关注,5月18日下午,中天建设集团公司总裁卢国豪、中天房地产集团总裁陈丰伟、中天建设集团人力资源部主任一行三人来我院考察.浙江中天集团是一家以管理、投资为纽带,以房屋建筑、房产开发为主业希望能与学院优势互补,建立长期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陈丰伟总裁也在会
上指出通过校企之间建立广泛合作,可以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
广厦集团
一、校园简介
浙江广厦股份有限公司系经浙江省股份制试点协调小组浙股[1992]55号文批准,以浙江省东阳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为基础,联合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浙江省信托投资公司和东阳市信用联社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7月。公司的经营范围为房地产开发、经营,实业投资,建筑材料、建筑机械的制造、销售,水电开发。公司下辖10多家成员企业,在职员工近900人,拥有多家房地产开发子公司,分布在杭州、南京、重庆、西安等大中城市。
“倡导和建设人类美好生活”是广厦的宗旨,“敬业、团队、超越、贡献”是广厦的精神,“大市场、大基地、大品牌”是广厦的经营理念。
二、未来建设
公司将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优势,进行管理和经营方式的创新,进一步强化内部规范管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开拓市场,逐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实施品牌战略,在房地产行业中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资本经营之路,向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界的世界一流的企业集团奋进
装饰装修协会
一、公司简介
金华市装饰装修协会苏环室内环境监测中心是由金华市装饰装修协会和苏环室内环境监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室内环境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具有法律效力。中心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与技术,以科学、精准、公正、中立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开展技术服务,设备资质齐全,服务质量一流,技术先进完备。
二、校企文化
我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从2006年开始与金华市建筑装饰装修协会、金华市百家居装饰有限公司实践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途径。金华市装饰装饰设计研发中心是由金华市装饰装修协会、金华市百家居装饰有限公司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联合成立的一家建筑装饰设计研究机构。主要面向金华地区高端建筑装饰设计市场,引领当地装饰设计时尚,提升金华装饰行业设计水平,为地方装饰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学院委派专业骨干教师负责运作,并负责基地学生实训管理。由企业给予适当的奖励,以赛促学,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同时,邀请基地、协会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开设水电专业知识讲座、法律法规讲座及金华装饰行业规定等专题讲座,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并增进对金华本地装饰行业的了解。
参照公司运作模式,将学生分成六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安排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及学院专业教师担任实训指导教师,负责本工作室学生的实训开展。每个工作室10名学生,保证充足的指导,增强实训效果。学生真枪实弹地进行实训,改变学校里“假题真做”的模式,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工作室小组协作,以好带差,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另外,基地安排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学习,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与管理。而学院层面,为专业教师提供了实践平台,为学生实训和技能提升搭接了舞台。校企双方真正意义上互动双赢。
第五篇:建筑企业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
中国建筑企业正面临快速发展的机遇与市场环境的挑战,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全面风险管理从全局角度出发,采用整合的全面风险管理系统,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现状,结合最新的全面风险管理(ERM)理论与实践,提出建筑企业ERM体系建设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关键字:建筑企业、企业风险管理、COSO
我国的建筑企业,尤其是大型对外工程承包企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200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777亿美元,同比增长37.3%;新签合同额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建筑市场供大于求现象非常突出,这导致了建筑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同时建筑企业也面临着一些非传统的风险。如何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地位和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建筑企业必须正视和着力解决的全新课题。
一、全面风险管理(ERM)的实施背景及意义
自2001年北美非寿险精算师协会(CAS)提出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或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国内也译作“企业风险管理”,以下简称ERM)以来,这一理论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ERM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风险来自很多方面,最终对企业产生影响的不是某一种风险,而是所有风险联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只有从企业整体角度进行的风险管理才是最有效的。全美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发起组织f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委员会(于2004年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以下简称《COSO-ERM框架》)强调ERM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的影响,其包括内部控制及其战略和整个公司的应用,旨在为实现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法规的遵循提供合理保证。我国国资委于2006年颁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也明确提出全面风险管理,即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ERM能正确识别与评估企业面临的所有风险,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基本依据;帮助企业避免财务危机,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降低重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减轻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害,大大减少企业风险支出;提高风险管理效率,降低风险管理成本;提高企业信誉,降低融资成本等。通过以上途径,ERM能够显著增加企业价值,帮助企业成长,并增强企业竞争力。但是,不同行业之间、不同企业之间实施ERM的程度差异很大,具体到我国建筑行业,企业的ERM建设还相对比较落后,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更多的实践。
二、建筑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问题
以建设项目为推动力的建筑企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大型建筑企业业务范围很广,包括融资、设计、建设和运营等;二是建筑产品价值运转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单件性的特点,并且项目最终盈亏不确定性程度高;三是经营业务的参与各方关系复杂;四是大型建筑企业国际化程度高;五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大。结合上述特点,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可分为:经营风险、战略风险、资本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政治风险、企业领导人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期货交易出现巨亏后,国资委开始重视央企的风险管理并于2006年
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金融危机爆发后,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又于2008年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许多大型建筑企业为了遵循合规,在ERM建设中做出了较大的努力,但由于缺乏对ERM的深入认识,仍然难以脱离项目风险管理为主的风险管理理念,尚未形成完整的、涵盖企业各部门、各层级的全面风险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项目级的风险管理上。
从COSO和《指引》的定义来看,ERM的内容已超出了项目风险管理的范围,并且突出了风险管理以增加企业价值为最终目标,而项目风险管理只关注某个项目本身的目标。局限于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忽视企业级的全面风险管理第一会导致不同项目的管理者不同的决策依据使得项目风险管理难以完全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第二是分散而没有组织的风险管理模式阻碍了企业高层对项目风险的总体了解,并且不利于企业资源的分配;第三是不利于风险管理信息的积累。
(二)对ERM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认识不足。
企业普遍认为风险管理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没有从积极的角度来将全面风险管理作为一个改善企业绩效的契机。企业高层领导者对ERM的不重视或者只是将风险管理看作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这导致ERM不能得到应有的战略地位,难以在我国建筑企业内得到认可和推广。
(三)ERM不能与企业经营系统结合,管理制度有漏洞。
一些企业和部门只注重ERM制度设计,而忽视制度的执行。ERM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偏差,有的甚至成为一纸空文。这使得ERM流程与企业经营相脱离,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信息系统等相脱离,过于依赖个人的管理能力,风险管理流程仍旧不完整,多数情况下只对风险事件进行事后处理,缺乏风险管理整体策略。
(四)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建设不完全。
《指引》规定,企业应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具备条件的企业,董事会可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COSO-ERM框架》则提倡企业设立首席风险官这一职位。但是目前建筑企业鲜有单独设置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人员处于分散状态,缺乏统一的管理并给予指导,也没有相应的奖励与考核措施。
(五)尚未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是实施ERM的基础和推动力。建筑企业高层领导和普通员工对风险管理的理解还比较片面,全面风险管理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企业的风险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全员负责,而不仅仅是领导、审计或财务人员的工作。许多企业没有统一的风险管理语言,忽视对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没有建立良好的风险文化氛围。
三、案例分析
一个良好的适合本企业的ERM框架应达成以下目标:将风险偏好与企业战略相联系;确保风险管理战略同组织的发展战略和股东的价值相一致;提供鉴别和评估风险的工具,以利于鉴别和评估组织所面临的风险;提供对风险进行科学归类的工具,利用风险最优化的概念,以组合观为基础来探讨风险议题;将企业风险管理与基本的经营活动相整合,避免额外的成本支出。
本文结合国内某大型工程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的案例,具体分析建筑企业在建设ERM体系(见图1)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控制环境发展目标
按照企业制定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与之配套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性目标,制定ERM体系建设的总目标和目标。A公司制定的建设ERM的总目标为:立足公司整体协调发展,以源头治理和过程控制为核心,以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率为重点,建立以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涵盖经营管理各领域,较为完善和有效运行的内控体系,促进公司实现稳健发展。管理理念与企业文化
风险文化的缺失已经成为企业建立ERM体系最大的阻碍之一,培育建筑企业的风险文化刻不容缓。确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体现企业认知经营管理风险所共有的信念和态度。将风险管理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树立和传播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增强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提高全员风险意识。A公司提出在继承发扬风险管理文化中,高级管理人员应发挥表率作用,中层管理人员应发挥骨干作用。风险管理策略
企业应围绕发展战略,首先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体现全面风险管理的总体策略,并据此制定风险应对方案。这其中,风险偏好体现企业在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愿意承受的风险范围和风险水平;风险承受度体现企业在实现特定目标过程中对风险的可接受程度。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防止忽视风险,片面追求收益或者单纯为规避风险而放弃发展机遇。风险承受度与风险偏好要保持一致。4 ERM组织结构
不同的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或相应的岗位负责风险管理日常工作,形成决策机构、管理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四位一体的ERM组织体系。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应与其他管理工作、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把ERM融入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中,同时应注意做到权责分明。
例如,A公司成立的由总经理担任主任的内控体系建设委员会是ERM建设工作的决策机构。内控办公室是ERM建设的日常管理部门和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对风险业务实施归口管理。公司总部各部门、各单位作为执行机构,按照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统一要求,具体组织落实。审计、监察部门则行使监督职能,负责对ERM体系运行状况实施测试监督。5 人力资源政策与措施
建立完善的公司各级领导人员和各级各类人才选拔任用、管理考核和激励监督等方面的政策。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培养,可以塑造一批既精通建筑企业业务流程,又懂得风险管理方法的全面人才,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识别及分析影响经营目标实现的风险的过程,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在风险评估中,既要识别和分析对实现目标具有阻碍作用的风险,也要发现对实现目标具有积极影响的机遇。A公司通过风险识别并编制风险对照表(包括企业层面的风险和业务活动层面的风险)、风险评价、选择风险应对方案,完成对企业面临的所有风险的评估工作。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关于风险应对方案得以贯彻执行的政策和程序。企业应根据风险管理策略,针对各类风险或每一项重大风险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控制政策和控制措施。《COSO-ERM框架》指出,每个企业都应建立适合自身的ERM制度。ERM制度、流程和方法应在建筑企业高层领导确定风险管理目标、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的前提下,由风险管理机构负责设计,由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执行。ERM制度应当是一份细化的、易于理解和便于执行的风险管理策略体系,并制作风险管理手册,这其中应该包括项目风险管理、企业级财务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法律风险管理等内容。需要强调的是,制度本身没有控制风险的能力,只有将其贯彻实施,才能发挥制度的作用。
A公司在描述业务流程并绘制流程图、对业务流程进行风险控制分析并编制风险控制文档(RCD)的基础上,落实关键风险控制点,使得全面风险管理流程有章可循、有迹可循。
(四)信息与沟通
企业建立和完善ERM的信息与沟通机制,明确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形成相应的议事制度和报告机制;应建立横向和纵向相互通畅、贯穿企业整个信息沟通渠道,确保目标、风险策略、风险现状、控制措施、员工职责、经营状况、市场变化等各种信息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的传达。积累一定的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经验以后,应依托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风险管理数据库,通过实施信息系统自动控制,固化流程操作程序,提高控制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A公司已经成功建立的HSE管理信息系统,可在风险管理数据库内建立统计查询模块(用于各级领导查询本单位及下级单位有关风险管理的业务数据)和业务管理模块(用于各单位输入和处理有关风险管理的业务数据)。
(五)监督
ERM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改进的管理过程,监督即是对ERM体系有效性进行评估的持续过程。包括持续监督、独立评估和缺陷报告等。企业应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为重点,对ERM体系的有效性实施监督。
四、结语
全面风险管理(ERM)是风险管理的最新趋势,也是建筑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建筑企业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ERM体系,才能有效地管理风险,从而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工程市场。目前,ERM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缺乏对建筑全面风险管理行为和过程的理解,现有ERM体系模型的通用性有待改进,应充分考虑国内建筑行业和企业的风险管理现状以及所面临的独特的经济、金融和监管环境,ERM实施的流程和体系还有待优化。其次,缺乏ERM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过程与机制研究,目前ERM的实施意义和价值还不明确,国内目前还没有研究尝试分析该体系与绩效评价之间长期、稳定、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机制。这导致许多建筑企业的ERM体系建设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停留在形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