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文化强企”战略在企业转型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浅谈“文化强企”战略在企业转型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全会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模式、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也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和灵魂。
企业文化紧扣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具有约束作用、辐射作用、凝聚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
当代企业价值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人为中心,以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管理思想为指导。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难把握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共同的企业文化观念形成的群体意识的驱动下,职工的事业心、责任感会逐步加强,这样的良好文化氛围,对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能够不断提供巨大的激励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在集体智慧中实现个人价值,体现企业文化的系统性,全员参与、全员受益,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在发展实践中逐步提炼和升华的带有经典意义的企业主导意识。企业文化建设最终目标是努力形成一种先进的,具有代表性的共同理想,将全体员工团结在企业精神的旗帜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精神渗透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可以使职工产生认同感、使命感、归属感、自豪感,形成群体的心理效应,既可通过明确的意识支配行为,也可通过潜意识产生行动。其信念的结果,使职工不断增强对企业的向心力,使企业主动地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和考验,把企业改革发展不断推向前进。
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文化含量日益加大,商品竞争的背后是文化含量的竞争。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只能依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谋求生存和发展。这种竞争能力,固然要靠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靠自身的硬投入,但同时还必须靠自身的高文化素质,靠文化的软投入,并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合力。所以,有效的软投入打造全新的文化竞争力,有形的硬投入是有限的,无形的软投入是无限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在企业的规模、资金、设备、技术力量等硬要素逐渐减少差距的形势下,哪个企业的软要素投入越大越有效,哪个企业就越有竞争力,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的可能性也越大,文化竞争力就强,文化这种软投入可以给硬投入以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经济和文化的结合,达到 “企业形象靠文化来塑造,企业声誉靠文化来传播,企业素质靠文化来提高”。
工程建设企业又因工作环境艰苦、条件恶劣、常年漂泊不定,以致人员流动大。如今,好多高校毕业生把在施工单位的工作看作为一次基层历练的机会,往往干两到三年学到东西、拿到本领、积攒一定的工作经验就跳槽改行,造成企业培养了“人”,没有用得上“人”。因此,打造一种能为企业提供持续人才支撑的稳定、和谐的企业文化,已迫在眉睫,施工企业不仅要用事业聚集、物质吸引、情感管理人,更重要的是要用文化凝聚人、留住人,充分发挥文化的驱动作用,形成一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欣欣向荣局面。
美国《财富》杂志曾指出,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管理战略也无法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为此,应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讲究经营之道,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制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走出一条发展快、效益好、整体素质高的协调持续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工程建设企业更应主动顺应历史潮流而动,要逐步把“文化强企、文化兴企”理念提升到企业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与“人才强企,人才兴企”战略相结合,双轮驱动,优势互补,为企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中交一公局一公司武罐十标:姬晓鹏)
第二篇:企业形象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形象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姓名:赵亮
学号:20102107
5院系:物理与广电工程学院
班级:物理100
1时间:2012/3/30
企业形象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改变,企业发展也面临着各种挑战,而企业形象却在其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指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识(如产品特点、行销策略、人员风格等)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企业形象战略(CI战略)
企业形象战略是在调研和分析基础上,通过策划和设计企业识别系统,来体现本公司区别于其他公司的标志和特征,塑造公司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特定位置和形象的战略。企业形象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形象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大体上有5大作用。
一、改善企业体质
CI通过周密、严谨、有序的系统工程,对企业状态进行全面彻底的检讨,并根据发现的问题,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程序、模式、标准及方向,以帮助企业转变机制、更新观念、规范行为、广纳贤才和重塑形象,使企业具备自我适应、调整和更新的能力,从而推进企业的成长。CI的导入会引起企业经营观念和管理手段的双重变化,因而能有效地、全面地改善企业体制,重新建立一个崭新的企业形象。
CI所欲解决的问题,大致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企业形象模糊、易被误解、误认,企业名称与企业现状不符。商品与商标形象不符,某些特定商品形象成为其他商品的障碍。
1、缺少能代表全公司的统一的识别系统。
2、企业形象出现老旧和陈腐化倾向,赶不上国际化形象的潮流。
3、知名度太低,在形象的竞争力及认知程度上,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4、企业内部形象不好,员工士气低落、人心涣散。
5、与竞争企业相比,形象力处于弱势。
CI提供了检讨与解决这些问题的机会和方法,帮助企业改变存在状态,甚至帮助解决企业发展的出路,突破经营瓶颈,为企业注入新的生命力,使企业朝着良性循环发展。
二、统一和提升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一个包容面非常广的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不仅包括产品、商标、厂房设备等外在的有形因素,而且也包括信誉、风格、价值观、经营哲学、行为规范等隐含的无形因素。但是,一般人眼里的企业形象多半指产品形象、商标形象、建筑形象等外在的视觉印象。即使注意到企业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内在的文化形象的重要性,也缺乏规范、综合内外形象的意识。而CI是对以经营理念为核心的所有形象要素的整合,以形成一个全面统一、独特的企业形象,它将企业的各种特性要素化作一个简单的视觉
符号――标志、标准字体,化作一种统一的色彩,化作一句广告口号,一种行为模式。通过各种传播媒体使人们在异彩缤纷的世界,一眼便能识别这个企业。
三、加强内部凝聚力
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心齐,泰山移,外国也有“合群的喜鹊能擒鹿,齐心的蚂蚁能吃虎”的说法。这两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内部团结、齐心合力的巨大作用。任何一个企业,其内部职工之间是否团结一心、精诚合作,其部门之间是否协调统一、配合默契,直接决定着该企业是否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CI对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通过对员工价值观和行为观的造就与规范,使员工超脱低层次的狭隘眼光,动员其为共同的企业目标团结成利益一致的有机整体,自觉调节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培养员工的归属意识、群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其二,标准化、规范化的视觉统一设计,能给人耳目一新、朝气蓬勃的感觉,可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达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励员工士气,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创作性,产生1+1>2的整体效应。
四、创造消费信心
现代社会中,顾客是企业的上帝,他们用手中的钞票作选票,支持符合其愿望的企业,消费信心是他们投票的导向,而良好的企业形象是投票的依据。CI创造出的统一、独特的企业形象,像是企业发给顾客的信用卡,使顾客放心大胆地采取购买行为。
五、创造适宜的外部经营环境
良好的企业形象,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资金、技术、人才等经营要素,保持企业长久的生命力。卓越的CI战略,吸引着优秀人才的加盟,并发挥他们的最大潜力。吸引着银行的贷款、股东的投资、政府的支持、保险公司的担保等等,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综上所述
面对众多的品牌,消费者无从辨别商品的好坏,这时企业形象的作用就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企业仅凭好的商品质量已经很难在市场上立足。可见,发展企业形象战略已经是每个企业必须经历的过程了。
第三篇:工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作用
工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作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工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错综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因而,面对企业发展中的困难,企业工会必须要进行职能创新,对员工进行教育和辅导,以适应时代特色和自身特点。
【关键词】工会职能,企业,职工
工会组织联系的对象是广大职工,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工会工作必须着力于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通过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实事求是,发展从根本上实现好、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利益。我厂目前正面临着许多的困难,面对困难,工会更应该从根本上发挥作用,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鼓励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团结带领职工参与企业技改,产品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
一、企业工会职能内容的移位和创新
经济体制改革、劳动关系的变化决定了工会职能从“政治”向“经济”移位和创新,为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其职能内容必须有所创新。
(一)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增强企业凝聚力
在新的形势下,公司工会在教育方面,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但现在的思想教育总是与职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效益、发展挂钩,主要是为了增强职工的觉悟及团队、企业的凝聚力,以便促进职工努力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使职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提高薪资、福利等。例如:企业工会可以在生产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工会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和灵活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凝聚力,创新自由创新的氛围。同时,工会负责对党员、干部、职工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形势、任务、法治教育,组织开展以”凝聚力工程”为主体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培养职工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并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娱活动,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思想教育与企业的凝聚力紧密联系起来,这正是新时期工会教育职能的创新。.(二)要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
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方法,是工会工作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是实现企业职工双赢的重要途径。当前,工会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更具时代性,要在认真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适应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化大生产特点,更加卓有成效地开展技术协作、技术攻关、技术创新。要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发动广大职工参与并为职工群众所欢迎为标准,与企业的科技、经营、流通、信息等方面的工作相结合,突出技术创新,注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创新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形式和方法,设计好载体,打造工会系统的名牌,在活动中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精神鼓励与物质利益并重、晋职晋级与利益挂钩并举、成果推广与社会宣传共济,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三)加强对员工培训,增强员工主人翁精神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态度,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现代企业工会对职工教育的重心需要向实用技能上转移。现代企业中,专家学者及企业人员都己认识到: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企业人员素质、技术技能等各方面的支持。不仅如此,职工的就业能力、收入待遇、发展前途等,都与其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素质密切相关。加强技能培训和教育,培养造就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例如某企业将2005年作为职工的培训年,把职工的培训根使用、待遇直接挂钩,从而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逐渐提高了全厂的职工素质,我们就可以
借鉴该企业的做法。
现代企业工会对职工教育的重心需要向实用技能上转移也是职工面对“失业”危机的实际需要。加入WTO后,我国将按照世界的经济规则实施并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实施产业结构性调整必然带来结构性“失业”。据有关资料表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第二产业的4~5倍,以同样的投资计,小企业吸纳就业量为大企业的14倍,这就必然要求国企职工提高素质、技能适应新岗位的需要,否则很可能面临失业。加入WTO初期,我国失业率有可能比目前水平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7%左右。在当前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提高职工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实际上是对职工就业权利、经济利益的维护。这也正体现了工会适应市场的需求,与时俱进的将教育职能从政治领域想经济领域移位和创新。
二、企业工会职能实现方式的创新
面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内容,工会的职能,除了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外,在实现方式上也有创新的必要和可能,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员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中。
(一)进行有效的沟通
沟通是员工参与管理重要途径。当前的治理结构理论学者普遍认为,企业应该由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员工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员工也应该参与企业的管理。由于员工自身所处的不利地位:谈判力量不对等,管理者独裁,经济地位无保障(理查德·伊利),很难能直接参与企业管理。员工要实现对企业管理的参与,途径就是与管理层沟通,迫使管理者接受员工的意见。这种沟通需要有以下几个条件:如果员工没有统一的组织,单个的员工在管理者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沟通时应该有统一的组织,形成强大的力量,迫使管理层重视员工的管理意见;由于员工自身素质的制约,员工的意见并非都是合理的,需要一个组织对员工的提议进行管理;需要有一个组织对提出意见的员工进行保护。
某市对企业员工的一份调查显示,有72.6%员工认为自己在企业中的愿望表达不够,有62.2%企业员工渴望提高自己的主人地位。企业员工对于没有充分行使做主人的权利表示不满,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意识。如果这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员工就会感到不满,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就对企业的发展不够关心,从而可能导致积极性下降的行为,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了。
(二)工会要积极的实施辅助职能
由工会职能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工会职能的移位,我们可以看到:工会参与经济管理,应该有一个限度,有些工作工会起主导作用,有些工作工会起辅助作用。对起辅助做也能够的,工会也应该积极参与,带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员工个人的利益。不能因为企业的委托代理式管理就否定企业员工的主人地位。所以本企业员工有对生产经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作为“职业团体”,工会是工人阶级的自发自助组织,组建工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分散的员工组织起来,以使自己有力量代表替员工说话。员工参与管理在国外己经司空见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会职能从政治向经济的移位,员工素质越来越高,企业员工也越来越迫切希望自己能够参与管理,而且他们也有能力参与管理。但是,员工毕竟不是管理者,由于员工自身素质不够、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他们的意见未必都是可行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就需要身为员工代言人的工会将员工组织起来,以企业一个强大阶层的身份参与管理。但是,这种参与只能起辅助作用。首先,工会参与经营管理,是因为工会有维护职工权利的职责。工会参与经营管理是从维护职工权利出发的,员工参与管理的目的也在于维护自己的权利。一旦超出这一范围,工会的工作就不合法了。其次,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都有各自的职能部门,工会不能覆盖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工会只能寻找维护职工权利这一切入点,辅助职能部门完成工作。
三、结论
工会作为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的组织,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是工会性质的基本要求,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工会组织的基本宗旨。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会的一切职能和工作都应当围绕维护职工的利益,反映职工的意愿这个中心展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已经和企业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工会作为企业的一个组成部门,有责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因此,本文对新形势下工会的职能定位和手段进行了探讨。参考文献
1、刘世锦.企业治理结构中经营者“定位”问题分析.改革,2008(5)
2、李剑铭.公司化改造以来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改革,2007(4)
3、卢嘉,时勘.如何调查员工满意度.人力资源开发,2007(6)
第四篇:实施转型强企战略 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实施转型强企战略 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为建设具有东运特色现代化企业而奋斗
叶 佑 华
(二0一四年四月二十四日)
各位领导、各位股东、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乘着第四届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的春风,我们相聚在美丽的麻城,共商东方运输集团发展大计。2013年集团公司在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和各股东单位的鼎力协作及支持下,迎来了新一轮的大发展。我非常荣幸成为集团逐步向现代化客运企业转型的见证人和亲历者。今天,本人受董事会的委托,向各位股东汇报集团2013年生产经营情况及2014年的工作思路。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东方运输集团腾飞的关键一年,在国家‚进一步推进企业深化改革‛的方针指导下,我集团扬长避短,群策群力,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产业升级、做强做大‛作为全年的工作方针;始终坚持把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作为工作开展的基础;始终坚持把‚开源节流、务实求真、保障有力‛作为日常经营管理的重心,在各股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集团优化结构、产业升级、拓展领域,保持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了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就是效益,以安全促发展‛,本着‚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我们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放在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英山全顺公司强化安全检查和安全宣传工作,全年开展4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召开安全例会20余次,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186份,纠正违章37起,制作安全生产宣传板报12期,悬挂标语横幅12条,做到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
罗田连通公司强化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推行‚一岗双责‛,从总经理到基层员工,人人都是安全责任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242份,坚持每月逢‚五‛安全学习,通过‚安全生产日‛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使安全教育常态化,长期化,建立起长效机制。累计检查车辆1023台次,发现大小隐患73起,做到安全管理不留死角。
浠水环通公司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黑车打击力度和深度,有效遏制黑车数量,同比下降30%。同时,在所有客车上播放安全知识宣传片,将‚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贯彻到司乘人员和广大乘客的脑海里,有效堵塞安全危害源头。
团风长安公司加强山区班线安全管理。整合山区线路营运车辆,使原来各自为阵、散兵游勇经营模式走向制度化、规范化、集约化的经营模式。极大的巩固了班线安全工作。
武穴宏森公司狠抓安全‚双基‛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安
全管理工作已初步迈入智能化台阶,并于2013年以813分和807分的成绩通过全省交通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验收。为整个集团的安全验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各公司学习的榜样。
(二)加快了节能减排步伐
为大力推进国家关于节能减排工作,提高集团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满足适应现代化运输市场的需求。
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76.4万元购置LNG车辆29台,更新巴河班线、罗田班线、黄鄂班线、英山班线和汉线营运车辆,提升线路营运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改善旅客乘车环境。
英山全顺公司投资297万元购置11台LNG车辆,改善英汉班线和英陶班线车辆耗损严重的现状;蕲春晨光公司投资864万元将现有85%左右的燃油型营运车辆更新为LNG车辆。
浠水环通公司斥资410万购置13台LNG车辆,更新巴黄班线,浠汉班线,提升了运营能力,同时自身开展节能降耗、油料考核活动,落实各项奖惩制度。
开发区公司投资167万元购置6台LNG车辆,充实武汉班线营运能力;武穴宏森公司投入资金800万更新48辆客车,达到省际车辆高档化、市际车辆豪华化、县际车辆舒适化。
集团2013年全年共更新99台LNG车辆,实现替代燃油量2283.5吨标油,节约燃油成本700多万元。取得了显著的节能降耗成效,大大提升了集团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集团积极深研国家节能减排扶持政策,争取专项资金补贴。各单位
积极配合,通力合作,排除万难,在省局规定的申报期限前完成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申报材料编写,提交省局领导审批,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加快了站场建设速度
为方便人民群众乘车,各子公司不断加大乡镇和二级站场建设投入力度。罗田连通公司投入5000万元,征地64亩,新建一座现代化功能齐全的二级长途客运站,方便山区群众出行,同时,投资35万元,完成胜利脱甲岭车站征地和规划工作,将与县境内已建成的几个五级客运站形成网络覆盖,积极扩展农村客运市场;蕲春晨光公司投资100多万,对老车站进行改造,在新站搭建旅客出站专用廊棚,通过系列措施改善旅客候车环境;麻城宇通公司克服困难,筹措190万元,完成金通湾车站附属设施建设,已投入使用。英山全顺公司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着力于内部挖潜增效,与龙帮物流,全峰快递联手,组建车站物流托运中心,使车站功能更齐全;武穴宏森公司提升窗口形象和服务功能,投入1.6亿,新建一座占地115.69亩的二级长途客运站,同时,相继完成了11个等级乡镇客运站的建设,实现了城乡联网售票业务,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四)拓展了企业经营渠道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本着‚改革促发展,发展促效益‛原则。
麻城宇通公司以麻城杜鹃文化节为契机,在管理部门的要求
下,安排详细运输计划,抽调精兵强将,起早贪黑,日晒雨淋奋战15天,安全转运旅客8万人次。极大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知名度。
罗田连通公司紧抓国家大别山旅游开发战略机遇,筹措500万元购置14台客车投入天堂寨景区旅客转运,打造绿色旅游服务品牌,该项目的开发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收点。
蕲春晨光公司筹措资金160万元,完成兴远建材厂区建设和设备购置,投产至今营业收入过千万元,其修理厂除满足自身车辆维修外还将业务发展到周边县市。
英山全顺公司以新车站为载体,配套建设修理厂、住宅小区、大型购物中心等,打造多用途综合性客运车站,辐射周边,带动整个片区。
武穴宏森公司加快内部机构与经营单位建、并、设的步伐。陆续注册成立了东森货运公司、宏森广告公司、宏森园林公司,组建成立了大新分公司,合并了长顺达公司和宏森巴士公司的行政管理,收购了广全驾校,建设鄂东森林公园,逐步完成综合化经营雏形。
集团有限公司迎接市场挑战,抓机遇,谋发展。一是拟与省客集团、开发区公司三家组建经营实体,进行资源整合共同经营黄冈至武汉班线;二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湖北新捷500万方天然气LNG工厂项目,在黄州火车站经济开发区征地110亩组建东捷物流公司。形成产销一条龙服务;三是计划投资2000
万元建立黄冈市第一座大货大客培训、考试基地,解决黄冈社会大货大客驾驶员‚荒‛的问题。
集团积极寻求班线运输改革措施,积极参与全省城际约租客运业务和跨省长途接驳运输试点竞标,经过各部门通力合作,终于取得长途接驳运输评选第一名的可喜成绩,为集团后期的长途客运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述方方面面的多元化发展进程,将为集团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连绵不断的源泉。
(五)丰富了企业文化内涵
各公司为提高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力,实现‚以学习提高水平、以水平带动服务、以服务促进质量、以质量创造效益‛的运行机制。
武穴宏森公司编印《宏森文化手册》,发行《宏森报》,开展民主座谈会、调研会、征求意见会达300多人次。同时,开展全员拓展训练,磨练毅力,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建立起价值观输出长效机制;
罗田连通公司培养入党积极份子3名,提升党组织实力,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培训学习十二次,党员学习四次,用知识武装大脑,举办‚攻坚杯‛劳动竞赛,加强操作技能升级。同时,组织全体驾驶员深入学习‚张兵‛,倡导争做‚‘三零’驾驶员‛活动,并利用学习宣传这个平台,提升职工良好的服务形象,打造客运品牌。
麻城宇通公司继续深入开展‚两评两促‛活动和党员登记活动,进一步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品质、能力素质、纪律作风、办事效率和工作方法,使公司各项工作明显进步,员工呈现一片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蕲春晨光公司积极参与‚三城联创‛‚爱心送考‛等大型活动,提升企业社会影响力;英山全顺公司通过全体员工努力,获得省市两级诸多荣誉,同时借助网络媒介宣传企业文化,倾听旅客意见,为公司稳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集团公司的党建和工会建设,一直走在全市非公企业的前列,科学发展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等大型教育实践活动,以其组织严密,部署全面、落实具体、效果显著而获得省市各级党委、统战部、总工会等上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先后获得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先进党组织、黄冈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工人先锋号、全省劳动保障诚信单位、黄冈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二、2013年集团经费收取情况
根据集团公司章程,为确保集团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集团收取了一定数额的管理基金,现将2013基金的收取和支出情况予以公布:
(一)收取情况:2013集团及各子公司管理基金应收21.15万元,实际收取21.15万元,(二)支出情况: ①集团公司股东会议开支 1.5万 ②各子公司往来及往来单位业务支出 6.0万
③差旅费 0.3万 ④通讯费 0.4万 ⑤办公费 0.8万 ⑥公务车费 0.8万 ⑦参观学习费用 20.3万 全年实际支出为30.1万元,收、支两抵为-8.95万元。
三、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是关键的一年,稳定健康发展与提高经济效益仍将是集团经济发展的两大任务。认清形势,审时度势,才能获得集团整体效益的增长。为此,我们必须要重点突破,坚持以多元化的项目建设为发展主题,推进品牌、形象来促进发展;要千方百计的寻找项目,争取资金,拓展经营领域,确保集团经济效益增长平稳。下面就2014年工作开展讲几点看法:
(一)做好城际列车开通的应对工作
据悉武汉至黄州的轻轨将于2014年5月开通,开通后日发12班,票价在26-30元之间。其优势在于行驶时间快,运行安全性高,不受路况天气影响。相对于道路客运滚动发班运行和一票直达而言,其劣势在于无论在武汉还是黄州,旅客都必须转乘。使其在时间上大打折扣。因此,我们需采取如下方案,谋发展:
一是实行弹性票价。参照轻轨票价,客运票价平时可采取低位运行,以此吸引旅客,节假日可适当调高。与此同时,可探讨实行预售回程票机制,实行联买票价打折模式。
二是调整车辆结构,满足不同层次旅客需求。对现有运力进行调整,投入更多节能的LNG客车,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票价,以满足较低收入旅客的需求;投入高档次的商务车,提高乘车环境以满足一部分公务员、经商人员和其他高消费旅客;投入机动性更强的轿车,节约旅客整个出行时间,实现‚门对门‛服务,由此打造的三种车型并存的新型动力运输结构,必然能抓住更多的客流,创造新的经济效益。
三是加强车站网点建设。在现有的站点基础上,在主要人口密集区、各大院校增设互联互通售票网点,其次向民航学习‚一票制‛预约接送旅客,送达车站安检后直接送上车,同时,借助网络信息技术,采取电话预约、网上订票、送票上门甚至电子客票,方便旅客购票。
四是合理安排车辆发班。轻轨实行‚少拉快跑‛模式,并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我们应发挥道路客运的优势,客流高峰期可提高客车发班密度,客流低峰期可降低客车发班密度,对于乘坐商务车和轿车的高端旅客,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发车。
五是加快轻轨枢纽旅客输送。再次打造道路运输的安全、方便、快捷、舒适特色。发展火车枢纽的城郊线、公交线和站点接驳运输,积极发挥道路中短途优势,加快轻轨支线的旅客输送。
(二)做好节能减排体系建设工作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以效益为本。突出节能减排工作的战略地位;坚持优化结构原则,依靠加强管理、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实现节能减排和发展双赢目标。因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成立集团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常设机构,设立能源管理岗位,明确节能工作岗位的任务和责任,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专职管理、能源计量机构,明确责任和任务,按时统计、分析和报告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提出加强节能的措施和建议,把节能减排目标落到实处。
二是加大LGN车辆购置。集团在2013年已完99台车辆更新为LNG车的基础上,2014年将更新数目提高到151台,逐年递增,最终达到集团营运客货车辆新能源节能型车辆为80%以上。
三是加强设备管理,有效降低维修费用。要改变被动维修的局面,加强车辆的二级维护和保养,变被动维修为主动养护,并平衡好设备更换与维修的关系,有效降低维修费用,提高设备有效运转率。
四是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奖惩制度和绩效考评办法,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集团管理按照‚分段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在工作中采取领导责任制、定期通报制、责任追究制以及绩效约束激励机制等方式,将节能减排列入绩效考核的重要项目,严格监督考核。
五是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宣传工作。集团要在日常工作中广泛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将节能减排宣传纳入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节能减排宣传与培训。使广大员工了解公司节能
减排目标和任务,提高认识,增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三)做好企业转型科学发展工作
近年来,随着铁路、航空运输业的大力发展,道路旅客运输竞争愈来愈激烈,中长途客运市场份额大部分被蚕食,在这样的宏观情况下,整个道路运输产业经济形态被逼转型。转型是一种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无论转型的内容和方向如何多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要实现更效率、更精细化的管理和企业效益的提升。要做好转型这篇文章,我们必需做好以下三点:
①思想转型。统一思想,从思想上认识到为什么转型、如何转型,转型到哪里去。由于集团长期耕耘于道路客运行业,广大员工熟悉整个行业运作特性,经验充足,要大家转型,不仅企业有阵痛,个人也有阵痛。所以大家要有大局意识,来理解企业转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摆脱固有的思维,理解行业重构现状,进而支持企业的转型。只有这样,才能在转型过程中获得主动,才能实现转型事业稳步推进。
②产业转型。产业转型要着力解决集团内部道路客运存在的问题,以应对国家经济调整以及市场变化对集团盈利力的影响,基于道路客运市场被压缩的大模式下想要实现跨度增长难以为继,所以寻求利润水平相对较高的其他领域和行业是集团当前的主要工作开展方向。因此我们要积极从集团产业链上发挥融资、技术和管理优势,通过扩大产业领域,形成强大的集约优势,不断沿着我们的
产业链和价值链拓展发展空间。
③管理转型。只做规模,那是粗放式外延式增长,做好效益这篇文章,才能真正解决集团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必须从管控能力上下功夫,集团的管理要以服务为基点,及时梳理管理流程,从专业化和模块化角度,不断优化组织结构、规范企业制度;不断完善集团内部协作关系;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技术作用,实现管理系统的常态化应用。通过思想转型、产业转型和管理转型同步进行,集团才能突出重围,做强做大。
(四)做好全省安全标准化验收达标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公众出行量在快速增长,旅客的安全出行是我们道路客运企业的首要工作。2013年集团乘着全行业 ‚平安交通‛活动的东风,内修外炼,落实了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化建设,严格了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加强了科技创新和教育培训,提高了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严密防范和遏制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今年我们更要积极进取,借助全省开展的交通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验收活动,完善集团现有的各种安全生产制度,严格驾驶人员的准入关、车辆技术状况的检验关、各项安全生产的监督关、教育培训的机制关。积极完善安全管理基础工作。目前,武穴宏森公司、浠水环通公司两家已通过了全省交通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验收合格,集团公司力争在今年全部安全达标,这样,才能更好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使企业的生命得到健康稳步的发展。
(五)做好长途接驳运输体制建设工作
众所周知,班线是一种资源,它能带来效益,能发展壮大企业,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开发班线资源。今年我们列为了全省开展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试点单位,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上下一心、通力合作。并开展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坚持‚安全第一、积极稳妥‚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推进相关制度的落实,完善后勤保障措施。
二是择优选择接驳点,并完善落实好接驳点的后勤保障,人员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
三是选派集团优秀驾驶员参与接驳工作,并要严格遵守国家道路客运相关的法律法规,文明驾驶,严禁超速、超载、超疲劳、等违法驾驶行为。
四是认真做好车辆的‚三检‛工作、车辆动态监控工作和接驳运输管理工作。
五是以首期参与长途接驳运输的71台车辆为试点,深入研究接驳运输各环节衔接问题,认真总结接驳经验,为后期扩大化接驳运输事业打好扎实基础。
六是通过长途客运接驳运输,整合集团现有优势资源,优化运输组织,促进集团内部各子公司之间更加集约化、更加规范化、更加紧密化合作经营。
各位领导,各位股东,各位来宾,新的一年,新的征途,新的任务在召唤着我们,让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
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务实的作风,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新局面,2014年将是东方运输集团化茧成蝶,再创辉煌的一年。
在这里,我代表集团感谢黄冈市交通运输局、黄冈市道路运输管理局、麻城市交通运输局和麻城市道路运输管理所对本次会议的支持,同时,感谢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对本次大会的赞助。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股东,各位来宾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中实现中小银行战略转型
当前,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服务小企业,成就大事业”也成为金融业界尤其是诸多中小银行的共识。“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接受《理论周刊》专访,就中小银行如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以及实现自身战略转型提出思考与建议。
从战略高度认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记者:北京银行近年来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实践过程中,您对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何体会?
闫冰竹:当前,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务院会议最近给出了小微企业的三个明确定位:一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二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温家宝总理更是进一步指出:当前有两个途径非常重要,第一个就是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全国共计有6000多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对中国GDP的贡献率超过60%,并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机会,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对于稳定就业、扩大内需、改善分配关系、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可以说,服务小微企业,就是服务实体经济,就是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全国工商联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80%的小微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贷款需求的小、急、频特点及其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特征与银行商业特性的不对称。但是,中国的银行不仅是商业的银行,更是社会的银行,它兼有经济宏观调控职能,贷款具有导向性作用。经营中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要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为一场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和变革,完善和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强小微金融生态建设,发挥信贷对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提升小微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层次和地位,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根本破除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对于北京银行,将始终坚持“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持续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入,这是实现自身永续发展的战略需要,更是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和谐社会的重要使命。当然,小微企业也要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步解决创新不足、管理粗放、缺乏诚信等深层次问题,突出经营主业,完善企业制度,主动转型升级,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和强化自身实力。
服务创新与管理优化应成为工作的着力点
记者:小微企业涉及各行各业,需要提供更加多样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北京银行在这一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
闫冰竹:我们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创新产品体系,满足小微企业多元融资需求。在持续打造“文化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三大特色金融产品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各个领域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引导和扶持小微企业优化结构和转型升级,创新推出“节能贷”、“软件贷”、“订单贷”、“组合贷”、“商户贷”等特色产品,全面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二是创新担保方式,化解小微企业担保困境。积极创新小微企业抵质押担保方式,推出版权质押、专利权质押、商标权质押、未来收益权质押等担保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法人无限连带责任、商铺经营权质押、企业联保等创新担保方式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既成功破解了小微企业担保缺乏、信息不对称、融资不经济等难题,又扶持了小微企业发展,做大做优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等新兴业务市场。
三是创新服务方案,拓展小微集群客户服务。以客户或行业为纬度,建立包括公司银行、零售银行和金融市场服务在内的产品网络,设计行业组合服务方案模板,不断丰富和完善“小巨人”中小企业成长融资方案内涵,提升小微企业集群客户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加大供应链融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集合信托等业务的推广,推进“票据池”、出口退税池质押、融资租赁等新业务研发,为基于供应链、产业链及科技园区的小微企业提供批量融资服务。
记者:效率低下、业务成本高企是众多银行无意涉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主要原因。请问北京银行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
闫冰竹:专项投入、专营机构和专业的管理模式是做好小微金融服务的关键。具体而言:
一是加大信贷投入,满足小微融资需求。积极响应国家产业和信贷政策号召,对小微企业单列计划、单独管理和单项考评,优先投放小微信贷,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同时,积极制定并推出针对500万元(含)以下小微企业贷款的专项金融债发行方案,发行不超过300亿元的金融债券,进一步拓宽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来源。
二是建设专营机构,搭建专业服务平台。创新成立中小企业事业部,完善中小企业垂直管理体系。2010年10月,借鉴工厂流水线模式进行小微企业“信贷工厂”试点,2011年11月全面启动第二批“信贷工厂”和专营支行建设,实现“批量化营销、标准化审贷、差异化贷后、特色化激励”,全面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水平。同时,组建小微企业专职营销团队,提供更加专业、周到的小微金融服务。
三是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小微服务效率。不断优化小微企业,尤其是500万元(含)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流程,并参照零售银行业务模式,在简化贷款审批环节、实行批量化贷后管理、集中抵押登记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同时,全面梳理小微企业“全流程”业务操作模式,建立小微企业贷款五人审批模式,构建真正服务于小微企业的绿色审批通道,大幅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效率。
四是风险合理定价,助推小微企业稳健发展。严格落实“六项机制”,科学量化小微企业贷款业务风险,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保持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处于市场较低水平的同时,不断规范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定价器》的使用,针对小微企业在全行范围内建立统一、合理的定价机制,并适当提高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尽职免责制度。
通过服务小微企业加快中小银行战略转型
记者: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同时,中小银行业如何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
闫冰竹:中小银行是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实现中小银行与小微企业的和谐发展与良性循环意义重大、至关重要。探索中小银行与小微企业的和谐发展之路,需要中小银行、小微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中小银行自身的战略转型应重点把握如下方向:
第一,在经营理念上,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型。要摒弃高消耗、低效率、单纯追求规模与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方式,向多元化价值增值型的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当前,在业务重点上,要面向小微企业,降低资本消耗,提高风险溢价;大力拓展零售业务,积极开展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中间业务占比。通过顺应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奠定持续发展基础。以北京银行为例,明确提出打造三大品牌,即中小企业品牌、零售银行品牌、中间业务品牌。
第二,在管理模式上,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管理的精细化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是企业管理的一次飞跃和变革,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和目标。在银行业战略转型中,要始终坚持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综合竞争力,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和更强竞争力。以北京银行为例,提出提升三大能力,即资本管理能力、风险管控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三大支撑,即科技支撑、人才保障、服务管理;深化三项改革,即事业部制试点、流程银行再造、组织架构改革。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管理模式向精细化转型。
第三,在竞争格局上,从同质化向差异化转型。战略转型的关键,在于率先打破同质化的市场竞争,塑造形成特色化产品服务,抢占发展先机,塑造差异竞争优势,在产品创新、服务特色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以创新引领业务发展,以创新赢得市场竞争。以北京银行为例,坚持用差异化的定位打破同质化的竞争,在发展中塑造了“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民生金融”等特色品牌,这是战略转型走向成功的重要目标。
银行业的战略转型,不仅仅赢在起跑线上,同时也赢在转折点上,未来3~5年将是银行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市场竞争战略能否及时调整、跟进,以应对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风险,将成为战略转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鼓励发展信用保证保险有助于小微企业融资
记者:小微企业的风险边界不清,潜在风险较大,导致银行望而却步,您对此有何相关建议?
闫冰竹: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保险来解决。保险公司是专门经营风险的行业,引入信用保证保险,增大小微企业的信用,进而为企业获得贷款增加砝码。在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都是通过政府支持下的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以及信用担保、信用保险系统的共同参与,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具体到中国,建议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大力发展信用保证保险:
第一,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基础的法律机制还没有形成,如果机制理顺,平台整合才会加速。建议尽快形成相关的法律文件,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提供法律支撑。另外,建议人民银行为开办小微企业贷款信用保证保险的保险公司开放相关的征信系统查询权限,资源共享,为信用保证保险的健康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第二,监管机构加大规范引导力度。建议保监会出台关于促进小微企业贷款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稳步发展的文件,以此鼓励、引导保险企业积极行动,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信用保证保险,为信用保证保险的稳健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和制度环境。
第三,建立小微企业信用保险基金。由于小微企业的高风险性,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很难促使贷款信用保险的快速发展。为鼓励支持保险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信用保险服务,建议尽快建立由政府投入的小微企业信用保险基金,专门用来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信用保证保险保费补贴和分担贷款损失偿还费用。当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时,由小微企业信用保险基金补贴给企业一定比例的保费,从而降低企业的投保成本。如果该笔贷款出现偿付风险时,由企业、保险公司和政府共同按比例分担损失,以此来降低保险公司的损失。
第四,将小微企业信用保证保险作为准政策性保险。由于大客户现金流充裕,对信用保证保险的需求度并不高。相反,中小企业对信用保证保险的需求较大。很多小微企业都是轻资产公司,如果没有贷款信用保证保险,本身财务状况可能并不符合银行授信条件。建议将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信用保证保险发展为准政策性保险,像出口信用保险一样有国家政策支持,那么无疑可以增加信用保证保险的业务量,其客户将更能够反映国家的政策导向,如政策支持的小微企业、文化企业、科技企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