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传统读后感
上完辛老师的课后感觉自己似乎也变的有点自由主义了,但看了爱德华.希尔斯(被贴上了极端保守主义者的标签)的《论传统》的一部分之后,发现每一种主义后面都有一种对理想国家的建构,而每一种主义更多的应该与政治有关,而与纯学术无关,论传统读后感。其实韦伯所说的“价值中立”、“理性化”仅仅是一种理想,即使在西方最发达的国家,它也并没有完全实现。因此每个学者都会有自己对于国家未来的设想,也会有自己的主义。不管我们把自己归为哪一种主义,我们不能拒绝任何优秀的思想,因为优秀的思想没有主义,它是对现实的反应,而不是对未来的建构。
何为“传统”?“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为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的想象的沉淀。”它是“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它是“延传三代以上的,被人类赋予价值和意义的事物”。
“传统”何以存在?近代以来中西方的学者中很多人都把“传统”与“理性”对立起来,都想通过人的“理性”来驱逐走“传统”,驱逐走“克里斯玛”。而希尔斯告诉我们:“实质性的传统都是人类原始心理倾向的表露,都是人类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类的原始心理需要,读后感《论传统读后感》。”我们需要宗教,需要信仰是因为它们能够给我们生存的价值与意义,因为它们能给我们精神上的关怀。正如前面所述“理性化”仅仅是一种理想,即使在西方最发达的国家,他也并没有完全实现。作为人我们不仅仅需要理性,我们还需要生存,生活,生产的意义,我们需要心灵的关怀。因此“没有更好的、更具克里斯玛的传统,旧传统就会死灰复燃。”因此我想中国也需要“启蒙运动”,也需要“新教改革”。所谓“不破不立”作为一种规律事实上应该到过来说,即“不立不破”,没有更好的新东西,旧的总会从头再来。中国只有根据新的现实,建构出与之相符的传统——一种更具克里斯玛的传统。才能改变现在的现状,维持长久的繁荣。
我们国家十几亿人口确实需要进行“现代性的教育”。孔老夫子在《大学》的开头就说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亲民”中“亲”应为“新”,我在这里理解为更新思想,即进行“现代性的教育”。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辛老师那样的自由主义者,能在学术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的国家在进行“现代性的教育”的同时也应该为我们的民众在精神层次找到生存、生产、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否则《雨人》中的主人公也许会在未来的中国找到很多现实版本。而这种价值、意义、精神上的关怀需要依附在一种新的“传统”之下,这种“传统”能够战胜与现实不符的“传统”。西方通过了“新教改革”赋予了人民这些,而我们将要何为?我们在当今现实下又能何为呢?
第二篇:论传统
论传统
中华古国曾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就制礼作乐。中国的文化传统可以简要概括成以周初形成的重德、重人文、重民本的“礼乐文化”为起源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中国的文化传统从周初初步形成到最终确立历经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成体系的文化始于周代,武王灭纣后,天下大治,君仁民忠,父慈子孝,崇文尚礼,是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周礼》详细记述了当时的礼乐文明。后来周室衰微,诸侯并起,礼崩乐坏,战乱不断。这极大的激发了士子们的政治热情,提出各种主张,著述层出不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壮观局面,诞生了老子、孔子等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其中以主张“礼”的儒家和主张“道法自然”的道家影响最为广泛。之后,通过变法而崛起的秦国吞并六国,建立大一统政权,并开始致力于思想文化的统一。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文化进行改良,使儒家文化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政治与思想两个方面确立了儒家文化今后在中国文化中的正统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在之后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两次大的危机,并由此发生了两次重要的转型。
第一次危机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道教的创制与佛教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而佛教以人生为苦,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注重对自我心灵的发展。唐朝时佛教盛行,对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冲击。
宋初,许多文人为应对佛教的冲击,开始以唐代的韩愈为标杆对传统文化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周敦颐提出“圣人可学,读书人成圣”,成为道学的开端。世称“二程”的程颢、程颐兄弟以“经所以载道”和以义理解经为基本纲领,并在经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天理论哲学,完成了伦理型儒学向哲理型儒学的转化,为北宋理学奠基。之后的朱熹则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兴起,该学说后来成为南宋以后600余年的统治思想。理学是一种僵化的思想,遏制人性,教人听天由命,制约了人的创新思维。
明清两代的文化,一方面是文化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与社会形势的变化相适应,又出现了多少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王阳明、陆九渊提出“即心求理”。他们批判“理学”对人们的束缚,认为人们可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提倡解放人性,尊重人的内在机制。此外,倡导修养践履,倾心自然科技,关心国计民生的实学兴起。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等。清朝雍正、乾隆年间,文字狱盛行,当权者禁止读书人议政,终止了读书人对文化的进一步探索与调整。
第二次危机源于西方科学民主思想的传入。19世纪中叶前夕,伴随着西方坚船利炮对清帝国的入侵,中华文化也开始面临西方文化的直接挑战,传统文化在矛盾冲突中做着自我调整和重构。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以“打倒孔家店”的激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反叛。但其破坏有余、创建不足的弊病也是不言而喻的,“中国文化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并未能很好地完成”(1),因此,重构中华文化以实现其现代化仍是时人的一项迫切任务。
于是,五四后,各种文化改造论粉墨登场。虽然其派别不一说法各异,但从其实质来看主要有三种:其一,以资产阶级文化改造甚至替代传统文化,即“疑古”。胡适便是的代表人物。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他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观念,领导“疑古”学派,主张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西方文化,即“全盘西化论”;其二,因时制宜,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阐释、修补,即“释古”。梁漱溟为其中的代表人物。梁漱溟把人类文化划分为西洋、印度和中国三种类型,认为中国文化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家学说为根本,以伦理为本位,它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比西洋文化要来得“高妙”,认定“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复兴”。他反对阶级斗争的理论,以为应该通过恢复“法制礼俗”来巩固社会秩序,并“以农业引导工业的民族复兴”。;其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共产党提出了创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中国文化虽经历曲折,却呈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深厚的底蕴,直至今日依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并不断发展。怎样理解韩愈的古文运动与胡适的白话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的一场划时代的文体改革运动。它提倡书面语不用文言,改用白话或语体。白话文运动先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发动,进而在思想革命中发展,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运动的提倡者主要是胡适、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他们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以北京大学进步师生为主力,同形形色色的文言维护者开展论战,赢得了白话文的胜利
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梁漱溟 文化的三种路向
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旨在分析什么是文化以及中西印的文化走向。他认为文化是民族生活的样法,而生活是没尽的意欲,所以文化之不同是由于意欲走向的不同。
从不同的欲出发,就出现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及解决方法,即“生活的样法”这就是中西印三大文化路向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第一路向,是西方人解决问题的思维,也就是在遇见困难时,西方人会从改造局面出发,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欲望去解决问题,以不断前进的态度来支撑自己,以直觉运用理智;而第二路向的代表就是中国文化,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中包含着深深的儒家思想,使得中国人在物欲方面强调顺其自然,强调和谐,随遇而安是中国人的处事风格,以理智运用直觉;第三路向的代表是印度,印度文化的典型特点 是不要求向外发展,而是向内禁欲,做到无欲无求,理智运用现量。这三种文化虽然运用方式不同,但是在地域方面并未有差别,因方向不同,努力不同,结果自然不同,三者虽然在同一领域中发展,但是因发展方向与发展方式的大相径庭,国家的发达程度自然也不相同,虽然中国与印度文化在直观上看似比不上西方文化,其实是因为他们各自的追求不同,即物穷理与即心穷理的区别
致知格物是在即物穷理。通过格物的认识方法,达到穷理的目的,即由物返归到理。那么如何格物呢?他主张“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自然贯通。要使自己获得知识,必须根据事物来弄清它的道理。他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缺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缺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缺了一物道理,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⑥由此,构成了他客观唯心主义的认。在“心孙为构成宇宙万物本源的基础上,陆九渊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他说“心,一理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又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这就是说万事万物都存在于我的心中,只要把我心中固有的道理发挥出来,那么充塞宇宙的无非就是我心中的道理,人世间所有泰物的道理,无非是我心中的理的体现一。合与理一致,即“道外无事,心外无道。哑宇宙的万化万理皆存于我心,那就不用在客观事物中寻求知识,也不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得出“致知不假外求”的结论。朱熹认为理是客观存在,因而认识的目的就是明理,认识的途径从“即物穷理”到“豁然贯通”。即要“即物穷理”除格物外就要读书,这就叫做“道间学”。陆九渊认为理是主观的心,因而认识的目的就是“明本心”,认识途径是“切己自反’,。“先立乎其大者”。,体认内心,不假外求,这就叫做“尊德性”。怎样理解疑古、信古、释古
一)信古,(二)疑古,(三)释古。`信古'一派以为凡古书上所说皆真,对之并无怀疑。全盘接受传统文化,排斥西方文化。`疑古'一派,推翻信古一派对于古书之信念。以为古书所载,多非可信。主张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西方文化,疑古一派的人,以胡适为代表所作的功夫即是审查史料,认为中国所有古代的经典故事都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检验。胡适说“那证据来”`释古'一派,不如信古一派之尽信古书,亦非如疑古一派之全然推翻古代传说以为古代传说,虽不可尽信,然吾人颇可因之以窥见古代社会一部分之真相。释古一派的人所作的功夫,即是将史料融会贯通,并解释古籍的来源。冯友兰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
第三篇:论传统贸易
论传统贸易
08国贸二班贾江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最大的区别就是涉及众多的单位和相关业务,涉及到多个国家的语言和不同的商贸规定以及运作方法,因而单证、票据、文件繁多,处理过程比较复杂。国际贸易基本流程一般为:
1.交易前的准备
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买卖双方和参加交易各方在签约前的准备活动。
2.交易磋商和签订合同
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买卖双方对所有交易细节进行谈判,将双方磋商的结果以口头形式或以文件形式(即以书面文件形式和电子文件形式签订贸易合同)确定下来。
3.办理交易进行前的手续
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后到合同开始履行之前办理各种手续的过程,也是双方贸易前的交易准备过程,交易中要涉及到有关各方,即可能要涉及到中介方、银行金融机构、海关系统、商检系统、保险公司、税务系统、运输公司等,买卖双方要与有关各方进行各种票据和单证的交换,直到办理完可以将所购商品从卖方按合同规定开始向买方发货的一切手续为止。
4.交易合同的履行和索赔
这一阶段是从买卖双方办完所有各种手续之后开始,卖方要备货、组货,同时进行报关、保险、取证、信用等,然后将商品交付给运输公司包装、起运、发货,银行和金融机构按照合同处理双方收付款,进行结算,出具相应的银行单据等,直到买方收到自己所购商品,就完成了整个交易过程。
二传统国际贸易
1.交易前的准备阶段
国际贸易在本阶段的活动包括交易双方广泛寻找交易机会和交易伙伴;进行价格等成交条件的比较;了解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政治文化背景等。传统国际贸易的做法
在传统供货中,这个过程只是通过发放分类广告,坐等用户上门的方式来解决。买方根据自己打算购买的商品,通过广告、商品交易会、博览会等媒介了解需购商品的信息,包括供货商、价格等。由于跨国交易的特殊性,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调研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对外贸易、运输等情况,有关商品国际市场的生产、销售、价格以及主要进出口国别等情况。接着是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进口商品经营方案,方案内容包括国内可供货源情况、过去进口情况等。买方一般都要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所需要商品的相关信息,以达到用合理交易条件进货的目的。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加上所能得到的相关信息有限,即便付出了很大努力,也很难获得最佳货源和最低价格。卖方一般是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寄送经营商品目录、实物样品、图片说明书、广告赠品以及参加各种交易会、博览会等方式介绍出口商品。从卖方的角度来看,尽管也是千方百计地推销商品,但毕竟属于“大海捞针”,很难抓住本应属于自己的机会。
2交易磋商和签订合同阶段
(1)传统国际贸易的做法
传统的贸易磋商过程往往是通过双方当事人函电的往来完成,贸易单证的传递通过邮寄来实现。通过电话和传真方式也可以进行贸易磋商,但是电话磋商的结果仍然需要用单证的方式通过邮局传递,传真虽然传递单证的速度快,但安全保密性和可靠性比较低,一旦发生贸易纠纷,传真不足以作为法庭的依据。所以,在传统的贸易磋商过程中,邮寄成了重要贸易文件传递的惟一途径。
3.办理交易前的手续阶段
传统国际贸易的做法
传统贸易方式下,交易前各种手续的办理所需时间较长,手续繁杂,需要与各部门打交道,由于不能接受和提供电子单证而只能出示一些纸单据在一些交易环节受到阻碍。
4.交易合同的履行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从买卖双方办完所有各种手续之后开始,卖方办理备货,进行货物报关,保险,取得信用证,将合同下的商品交付给运输公司起运发货。银行和金融机构按照合同处理双方收付款,进行结算,出具相应的银行单据等,直到买方收到所购商品,完成整个交易过程。索赔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发生违约时,需要进行违约处理工作,受损方要向违约方索赔。
(1)资金的结转
①传统国际贸易的做法:首先,付款方向银行发出信用证中请书,列出作为付款条件所必须的商业票据(否则款项将无条件转入受益人账户);其次,银行收到付款指示后,向受益人发出到款通知,列明付款方所要求的商业票据,同时告知受益人,银行见单付款;再次,受益人收到通知后,将信用证所要求的单据备齐,并在单据的相应部分注明信用证号,发给银行;最后,银行收到单据后进行审核,确认各项单据齐备无误后,则将相应单据转给付款方,同时将款项从付款方账户转到受益人账户下,并记录有关行为。
传统的贸易往往是通过双方当事人函电的往来完成信息传递,贸易单证的传递通过邮寄来实现。通过电话和传真方式也可以进行贸易往来,但是电话磋商的结果仍然需要用单证的方式通过邮局传递,传真虽然传递单证的速度快,但安全保密性和可靠性比较低,一旦发生贸易纠纷,传真不足以作为法庭的依据。所以,在传统的贸易过程中,邮寄成了重要贸易文件传递的惟一途径。
进出口贸易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经济来源,只有发展进出口贸易我们才能更强大.传统易理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意义,尤其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具有指导价值。由于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国贸易政策就能够对一个国家经济起很大作用,现阶段,较灵活地运用多种贸易方式为我们服务,使我国经济向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早日实现全面小康,是国家强大.总之:叫一切服务于经济建设!
第四篇:论自由读后感
<<论自由>>读后感
说到自由,首先要明确自由的定义。所谓自由,密尔给出的定义是:“唯一实称其名的自由,乃是按照我们自己的道路去追求我们自己好处的自由,只要我们不试图剥夺他人的这种自由,不试图阻碍他们取得这种自由的努力。”
无论是意识的内向境地,即最广义的良心、思想和感想的自由;还是追求个人趣味和志趣的自由,即每个人有自由订定自己生活计划以顺应自己的个性,按照自己喜欢的去做;亦或是个人之间相互交往和联合的自由,即人们有自由为着任何无害于他人的目的而彼此联合,只要参加联合的人们是成年,又不是出于被迫和受骗,这些都是允许的。这些自由,简而言之,只要我们所作所为无损于我们的同胞,就不应遭到他们的妨碍,即使他们认为我们的行为是愚蠢、荒谬或错误的。而意识、追求、交往,都需要外化为一定的行动,而支配行动的内驱力少不了个人的意志,而每个人的意志都应该是自由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人民意志自由,实际上只是最多的或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民的意志,结果是人民会强迫自己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也就导致了集体的存在。可问题在于有些集体并没有为其成员谋福利,这些成员的自由和福祉受到了“名正言顺”的侵犯。例如,在大规模水灾时,集体的领导人会充分利用集体赋予的权力,率领家人使用优先的交通工具转移财产和家人到安全的地区。对于领导者,此时可能维护了个人自由,但也只是所谓的“自由”,因为他忽略了自由要建立的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的基础之上。但对于群众,此时的生命权、财产安全权却失去了发挥其自由的空间。因此,在一个集体中,自由容易受到侵犯,虽然密尔也说到了自由与法律的关系,个人的行为只要不危害他人就有完全的自由,他人和社会就无权干涉;只有当个人的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利益时,社会才能对其行为加以限制,法律才能对其进行阻碍和惩罚。那么对于此类领导者的做法,他的行为看似没有超出自由的范围,因为法律没有对其加以限制。个人认为,此时的自由与法律好像成了一对矛盾,角度不同,观点自然也不尽相同,任人都能唯亲,何况是救人呢?
密尔对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认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的个性和智慧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一种观点或理论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真理,需要自由讨论和论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由此联想到,就像我们中国历史上的“舌战群儒”、“儒墨之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的事件中,都是有关思想的论战,同时他们也享有了讨论的自由,于是才有了诸葛亮给我们呈现了先守后攻,语带双机,各个击破,语势磅礴的高超辩论技巧;才有了儒学已不再是曲高和寡的贵族式的内圣修身之学,而是发展成为兼济平民的外王之学。从孔子到孟子,儒家在坚守仁学核心价值的前提下,又吸收墨学之“义”,走出了一条主体性传承与包容性创新之路;才有了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被瓦解,封建思想被击溃,带来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的高潮。由此可见,真理只有经过反复的讨论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纠正,才能更好的造福于人类。的确,人与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人拥有一个能够进行思维的大脑,能够产生智慧的火花,正式因为有了人类的思考,我们才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才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最有智慧的生物。正如密尔认为的那样,“如果取消或限制人们在思想方面的自由,人将不成其为人。”“一个意见要是正确的,尽管可以一次再次或者多次被压制下去,但在悠悠岁月的进程中,一般总会不断有人把它重新发现出来,直到某一次的重现恰值情况有利,幸得逃脱迫害,直到它暂露头角,能够抵住随后再试图压制它的一切努力。”这也给我们一个信念,真理是客观的,是经得起考验的。而思想和讨论,正是真理得以发现和成立的必要条件。所以思想的自由和讨论的自由是所有自由问题上最关键的。
一个进步的民主社会仅只允许人们有思想和讨论的自由是不够的,还应当允许人们有依照自己的观点在个人生活领域中行动的自由,也就是说,应当允许人们把自己的想法在生活中付诸实施。“只要风险和危难是仅在他们自己身上,就不应遭到同人们无论物质的或者道德的阻碍”,这就要允许人们拥有发展个性的自由。
密尔指出,允许个性发展,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极大的好处。个性愈分歧,文化愈丰富,就愈需要自由。实现个人自由的必要性在于: “人类是由个人组成的,没有不同个性的自由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的繁荣和进步。”正如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正是因为中国政府尊重各民族的风俗文化与宗教信仰,尊重少数民族的自治,才有目前56个民族的团结,才能给中国带来的繁荣安定。假如一切个性被压制,就像封建制度下的人民具有奴性思想,这样一个“千篇一律“的民族却未能在外敌来侵之时一致对外,原因就在于他们被剥夺了个性的自由,个性得不到发展,个人的意志力也会显得薄弱,在困难面前像一堆散沙;而个性又是推动个人自身发展的动力之一,失去了个性就像鸟失去了一翼,注定只能无力的一边倒,成为一个备受欺凌的脆弱的群体。
由于社会对于个人的限制,于是产生了个性化和社会化这一对矛盾的冲突。一个人自由的限度是什么,怎样才是正当的自主权?书中大致有这样几点:
首先,运用我们的个性来追求自由、利益时,不能损害彼此的利益,侵蚀他人的权力;其次,以社会利益、集体利益为先,对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受损害要担负起责任(比如遇到社会恶性行为有义务对其举报、出庭作证等);
最后,当行为有害于他人,但没有触及到法律,那这个人应当受到舆论的谴责(最近浙江温岭市的虐童事件中,因为我国并没有制定相关虐童罪的法律,颜艳红并未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她面对的社会舆论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在教义篇中,大部分是说自由在生活中的运用,尤其是在经济生活中,密尔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优胜劣汰。但也不排除一个小社会内,比如一个企业内部成员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供给服务与顾客消费需求之间的自由竞争与合作,就好比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联通的广告语:“让一切自由连通”,他们设置这样的广告语和企业理念是自由的,提供给消费者怎样的服务也是自由的,体现了中国联通将致力于通过现代通信与信息服务,满足人们“随心如意,心想事成,事事顺利”和渴望“社交与归属,受人尊重”的情感需要,他们让人们的连通自由得到了满足,也就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通过满足人们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也体现他们公司的自主品牌价值。从这句广告语中就能看出一个成功的企业,少不了让员工自由和顺应着客户的自由!
“每个人是其自身健康的适当监护者,不论是身体的健康,或是智力的健康,或者是精神的健康,人若彼此容忍,个按照自己所认为好的样子在生活,比强迫每人都按照其余的人们所认为好的样子去生活,所获是要较多的。”就我个人看来,自由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但现在撇开政府不谈,就连国家普通公民还对自由一词有所顾忌,也就是说无论权力者还是权利者对自己拥有自由都没什么信心。事实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如此巨大的成就,究其根本,就是在于在经济领域松绑了,给予了经济自由,给予了公民相当程度的经济处分权,农民可以相对拥有土地的处分权,城市居民可以勇敢从事工商行业,因为自由激发了人民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更通俗地说,让人民有了真正当家的感觉,人民的自由就是最大财富的源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受惠于自由却浑然不自知,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悲哀。没有了自由,就没有了自己的主体性,回到裴多菲的诗句中去,离开自由的爱情最终会使得双方窒息,丧失了自己发展的可能性,于是双方最后还是失去了爱情。但是如果让大多数人选择,正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没有了自由的生命,那生命的意义就不是由自己发现,而是被别人预先设计好,我们每个人就只是充当一名演员,在一个小小的毫无创新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场被上映过无数遍的老电影,再经典也只是属于过去那个时代的印象,那并不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随之而来的结果与主体已经没有相关了,才会有“不自由毋宁死”的叹息。当个体的生存与生活总是因为社会既有的僵化道德、教条或者潜规则所束缚,从而失去甚至放弃了自由,个体的幸福感从何而来,若人人没有了幸福感,社会的和谐安定从何而来,人类未来的发展又从何而来!
第五篇:《自杀论》读后感(共)
《自杀论》读后感
每到5月,初进夏天,大学校园的气氛就会变得很诡异。
2012年,美丽的华农校园,有人跳楼了,死者为08级工管学生;有人跳湖,死而后生,还责怪他人为何救她。
2012年,暨大两名女研究生轻生,一人服毒一人跳楼,前者为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化学系研三学生,自称服老鼠药原因是男友对其提出分手;后者为经济学院金融系研一学生,跳楼原因是长期精神抑郁症。
当我越来越接近大四,我对这方面的关注越来越多。5月,大学生自杀的旺季,如花的生命,往往一不经意消失了。生命有三种选择:堕落地活着、死、健康地活着。堕落活着不如去死,去死不如健康地活着。面对选择,多数人选择了堕落地活着,很少的人选择了死,更少的人选择了健康的活着。
据悉,5月是一般中国大学生毕业离校期,恰恰是大学生压力最大的关键时候:论文与毕业考试压力、就业压力、离校后与大学恋人分合难料的压力,面对社会前途未卜的压力,全集中在同一个时节,酿成大学生“黑色5月”的背景。小社会大压力的环境下,总有一些人承受不了。且不说他们自杀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行为,对父母、对朋友、对社会大众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我一直都是天真的认为,那些自杀的人是那么傻,不坚强,不敢去面对,有什么事情值得用生命去换?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那么一次,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而现在,我们想去了解他们自杀背后的原因,正如迪尔凯姆通过这种数据证明他所认为的自杀原因那样,终归到底都是社会因素造成的。
书中,作者认为,所谓自杀,就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自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现象之所以增多,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变细所造成的社会病态而引起的。它跟种族、遗传因素、个人素质、心理状态、精神病、自然条件、气候变化无重大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然而它跟社会环境、其中包括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动荡、改朝换代、工作变迁、生活变化等却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人自责于读书的经济压力,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有人责怪固步自封的大学教育,不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冷漠的社会文化氛围„„现实中的自杀也许没有迪尔凯姆说的那么复杂,自杀的人不想留在这个世界上,便就想离开了,不想看社会上的冷暖。但是我觉得迪尔凯姆最后的结论是正确的,没有社会环境的压迫,人又怎么会胡思乱想呢?
为了防止和消除自杀,迪尔凯姆提出了以下三种假说:
一、对自杀者进行惩罚,不给他的尸体落葬,剥夺其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家庭的权利,没收其财产,以警告其效尤者;
二、对悲观主义者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其精神状态恢复正常;
三、改进教育,培养人们的坚强性格,增强信念;
四、重新发挥家庭在防止自杀中的作用;
五、最主要的是恢复行会,建立不同职业的职业组织,是个人命运与集体组织联系起来。总之,作者通过系统研究,探索出了自杀的原因和它的规律性。
《自杀论》这本书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严谨,数据和论述的严谨。在调查中,权威的实证调查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
虽然我一直以来都不明白人为什么要自杀,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抑或是蓄谋已久,还是其他原因?直到我读了涂尔干的《自杀论》,我才对这些人、这些现象有另一点的体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自己,爱护每一个生命。一句话,生命诚可贵,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