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带薪休假或可唤醒国人生活情趣
带薪休假或可唤醒国人生活情趣
中国正加速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国务院日前发文明确表示,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并提出中小学可安排放春假,为职工落实带薪年休假创造条件。这是官方今年第四次提“落实带薪休假”。
对于带薪休假的好处,近来议论颇多。经济学家说的最多的是有利于平复旅游业周期性的不均衡,刺激旅游经济;法学家说的最多的是落实公民的休假权利,让带薪休假等法律法规从纸上立起来。这些解读固然都有道理,但只是一个方面。从更贴地的视角观察,落实带薪休假还有一个值得预期的现实意义——唤醒国人的生活情趣。
生活情趣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一种审美感觉上的自足。生活情趣作为一种精神感知,是建立在物质达到一定丰富程度的基础之上的。物质匮乏时,亟需夜以继日生产劳动弥补不足。物质得到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之后,人们就需要有停歇的机会,有精神审美的契机,否则就容易出现审美上的乏味、精神上的麻木,变成钢铁机器,从而背离人类生活的本意。人类生活的本意不是无休无止的劳累、更不是你死我活的争斗,而是实现生活品质的提高。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人类追求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演进史;一部中国当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追求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奋斗史。囿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这个民族长期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道路的探索、朝代的更迭、时代的变迁,求存求变求新的宏大背景下,个体的生活情趣一度被忽略、被遗忘。
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甚至对快乐有一定程度的“罪恶感”。他们对辛劳、苦难情有独钟,视孟子所谓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那一套为圭臬。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过,时过境迁,今天的中国已整体步入小康,她理当更加注重个体的生存愉悦感、生活幸福感。这不是说要鼓励享乐主义,而是要在勤奋工作之余培育起久违的国民生活情趣。
正如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所阐述的那样,闲暇之余躺在床上、坐在椅子上,谈话、喝茶、抽烟、熏香、喝酒、酒令、食物都是一种生活的享受,都能品位出日常生活的乐趣。尽情享受假期、追求生活情趣不同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颓废,只是不必把“苦难”看得过于崇高,不必把夜以继日的工作当成“伟大的唯一”。勤勤恳恳地工作,大大方方地休假,快快乐乐地活,舒舒服服地过,这“没什么罪过”。
美国的背包客为什么见诸世界各地?北欧人幸福指数为什么那么高?法国人为什么有享受浪漫的闲情逸致?就是因为这些欧美发达国家,在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之后,都特别支持、鼓励国民享受假期、享受生活。闲适的假期能让人放下繁忙的工作,放松紧绷的神经,舒展严肃地面孔,畅快地生活在山川宇宙之间。而这恰恰又是评价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
今天,我们的确太忙了,生活节奏太快了。写字楼里、地铁内、大街上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人。加班、加班、加班,年长者沉浸在加班的惯性中,年轻人大多也没了吟风弄月的雅兴,偶有闲暇就是刷手机,倘一抬头都是一脸的疲倦与茫然。这不是我们兢兢业业工作的目的,更不是我们生活的本意。落实带薪休假,不论从哪个群体开始,它都是一个善举。有了恬静的假期,人们就有了放松心情、调整情绪的机会,这或可唤醒国人久违的生活情趣。
第二篇:韦森:唤醒国人纳税人权利意识
韦森:唤醒国人纳税人权利意识
没有纳税人权利意识的全社会苏醒,财政制度改革就不可能起步,预算民主制度也不可能建立起来
宪政民主的核心和骨架是“预算民主”。原来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2007年“5.30事件”后,人们才慢慢意识到,民主政治核心原来并不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的统治”或“‘民’选‘主’”的问题,而是税收问题,是民主预算问题,或简单说是限制政府的征税权以及政府财政支出要受到民选代表的实质性审议和制约问题。
什么是中国的宪政目标
看一下英国的历史,就会知道,从1215年《大宪章》开始,一直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整个英国的宪政进程是围绕着限制国王的征税权而展开的。1689年在英国制定的《权利法案》,第十七条就明确规定:“国王不经议会同意征税,即为违法”。另外,稍微了解一下世界近代历史,就会知道,荷兰的建国,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都是由政府征税问题引起的。另外,许多国家的现代转型过程也表明,“宪政”开始并不一定是“民主的”。比如,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时期,英国的宪政治度基本上就建成了,但是到了19世纪初,在英国大约只有占人口比例2.5%的贵族有选举权。经过19世纪30~50年代的宪章运动,到1884年,在英国才有三分之二的男子有选举权。到1928年,21岁以上的妇女才和男人一样有投票权。到1966年,英国才有18岁以上的所有公民普选内阁首相的制度。法国妇女有选举权,也是1944年之后的事情,甚至到1974年6月,法国才最终确立了18岁以上公民普选总统的制度。就连美国这个确立普选权较早的国家,原来妇女、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并没有选举权,直到1971年3月制定的联邦选举法,才有了现在这样较完备的普选制度。所以,从欧美历史看,宪政民主的实质是限制政府的征税权和预算民主的问题,而不简单是民众的普选权和选民直接“选主”(即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问题。
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中,可以推知,如果我们未来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一个明确的宪政目标,而仅仅是把我们未来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想象为只是在形式上采取一些西方国家通行的“普选制”,这将非但不能保持我们国家的社会安定和经济的长期增长,还有可能出现像“文革”那样的“大鸣大放式”的“大民主”,甚至会出现多数人的“民主暴力”或“暴政”。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一些清醒的认识。
如果说西方的整个宪政制度是围绕着征税权和政府财政支出的审议而展开的话,那么,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财政体制安排。从统计局和财政部官方网站的数字中,我们知道,从1994年到2008年这15年间,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增速,几乎都是当年GDP增速的两倍,有些年甚至是三倍。另一个被大多数国人所忽略但却非常惊人的事实是,从2000年到2008年,政府每年差不多都完成它自己年初所定财政收入增加目标的百分之二百。譬如,在2000年,财政部的预算报告所定的当年政府的财政收入的增速是8.4%,但当年的实际增幅是16.9%,完成了政府自己计划的201.2%;2001年,财政部的全国财政收入计划目标是增10.3%,但实际增幅是22.2%,完成了自己计划目标的215.5%;2004年计划增幅8.7%,实际增幅21.4%,完成自己计划的246.0%;2006年,计划增幅12.0%,实际增长了24.3%;完成计划的202.5%。2007年更高得离谱——年初,在两会上,财政部的报告中所定的政府财政收入增幅为13.8%,但当年的实际财政收入竟增长了32.4%,完成政府自己所定计划的234.8%!在2008,尽管出现了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内部的几场大的自然灾害,政府的财政收入仍然增长了19.5%,完成财政部自己所定计划的139.3%。这些数字充分说明,在我们目前的政治体制安排中,政府征税根本不受任何约束,税务局想征什么税就征什么税,想征多少都会超计划完成。像利息税、资源税和燃油税这些新税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开始征收时,根本没经全国人大讨论和批准,甚至连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听证会”都没举行过。这是一个“有限权力的政府”吗?
除了政府征税目前不受任何约束外,政府的财政收支更不受任何实质性的制约,且到目前为止,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根本就不透明。以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为例,国家发改委为什么决定将这4万亿的45%投在“铁公基”上?又为什么是4万亿呢?这4万亿是谁决定的?谁审议批准的?还有,在这4万亿中,为什么有1万亿投到了四川的灾后重建呢?这里面有真正的“预算”么?为什么不是按四川各地和各级政府报上来的需求数字,譬如8750亿或者12352亿,而是1万亿这个整数?发改委的决策者一拍脑袋,一个省就1万亿下去了,这是个什么概念?这是花的纳税人的钱呀!上述事实和数字说明,目前我们政府的征税不受任何约束,我们的财政支出实际上根本没有现代“政府预算”概念,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限制和制约,而完全是过去计划经济中政府决策者任意拨款、花钱、搞大项目、做面子工程的那套做法。在这么一个财政体制下,还不会出事吗?还不会出现腐败吗?
社会问题出现与财政体制有关
近些年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种种社会问题不断积累。尤其是进入21世纪这10年来,在我们的社会内部所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一起接一起,且不断增加,这是一个有目共睹和无可否决的事实。纵观近几年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种种社会问题,我觉得可以粗略地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归纳为四大类:政府官员腐败案件不断曝光,大面积地发生而又屡治不果;我国社会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上的差距不断拉大;整个社会越来越靠政府的项目投资和高投资率来维系经济增长;居民家庭收入和居民家庭消费占国民收入的份额持续下降。
正是因为上述4类问题不断恶化,才导致在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一些恶性事件和万人以上群体事件不时发生,我们社会内部的紧张程度不断增强。
对于目前中国社会内部常常发生的一些社会问题的原因,学界已经有不少人做了分析。上述四个深层次的问题,哪个不跟我们财政体制连在一块呢?政府手中钱那么多,掌握了近
8万亿元的财税收入,加上各地政府的卖地收入和其他各种预算外收入,远远超过10万亿元!这么大个“盘子”,财政支出又不透明,政府官员的腐败大面积地发生而屡治不果,这不是缺少民主预算和财政透明的制度安排的一个必然结果吗?中国社会内部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难道不与这种财政体制有关?上面所说的当今中国社会的四大类问题,越来越强烈地告诉人们,我们的财政税收体制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财政体制改革,应该是当下和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根据“人民网”2010年6月23日的一篇报道,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与和平基金会共同制定的“失败国家指数”(FailedStatesIndex)的排序中,中国在全世界177个国家中排名一直甚靠前,从2007年到2010年间,中国大致排在前57名,远远先于印度、俄罗斯和越南,更先于一些发达国家。尽管人们可以批评和怀疑这个排名是否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就其该指数是按照12项指标来进行综合排序这一点来说,总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有一个过去3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接近10%的中国,在“失败国家指数”的排序中,在177个国家中竟排前57名,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
把民主预算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切入点
既然未来中国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政府的财政体制和预算制度的改革,那么,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民主政治体制,就要把民主预算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切入点。具体说来,要从限制政府的征税权和预算开支开始,构建公开、透明、民主和法治的政府财政预算制度。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考虑修改我们的《预算法》以及宪法中有关政府征税权的条款,明确把“政府征税须征得纳税人所选代表的同意”以及“政府每一笔预算支出都要经纳税人选出的人民代表审议批准”这类保护纳税人权利的条款写进《预算法》和我们的宪法。当然,只在这些法律条文上做文章还远远不够。因为,预算民主的真正运作,在实质上要求“做实人大”。要“做实人大”,要政府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完全受人大代表实质性的审议和制约,还必须让这些人大代表能真正代表纳税人的权利、要求和意愿。这无疑又会牵涉到我们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和职能转化问题(如人大代表的专职化,等等)。这看来显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将会很大。但是,不管多难,不管多复杂,这些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素是不能缺少的,需要一点一点地增长。
概言之,从建立真正能约束政府征税权和从促使政府财政预算支出透明着手,修改《预算法》,同时修改宪法中关于税收的条款,把税收(宪)法定的原则写入宪法,明确纳税人的权利,从而“做实人大”,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均受民选代表的实际审议、约束和批准,这应该是未来中国宪政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条较为显见的逻辑链条。要做到这一点,显然还需要通过法学界、政治学界、财政学界、经济学界乃至社会科学各界和政府决策层之间的广泛对话,以形成一些改革的重叠共识。有了共识,我们才能起步,才能开始过“政治的民主化”这第二条河。
如何形成上述重叠共识?这就呼唤“新启蒙”。“新启蒙”的前提是要弄清我们自己的情
况,需要我们去研究西方近代的宪政史,去研究外国财政史、中国财政史,且通过广泛对话,先在启动政府财政体制改革问题上达成一些“重叠共识”。实际上,“新启蒙”,呼唤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
纳税人权利意识的觉醒
既然预算民主是未来中国宪政民主的核心和骨架,只有国人的“纳税人权利意识”觉醒了,我们才有望展开预算民主政治的建构。“纳税人权利意识”,并不光是指纳税人本人的个人意识,而且是指全社会的人(包括政府领导人、决策者和财税部门的政府公务员)对维护、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权利的认识和意识。全社会的“纳税人权利意识”,现在看来至少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每一个纳税人个人来说,依法纳税,首先要明白和意识到个人不再是交“皇粮国税”,不再是通过个人的奉献来支援国家建设,而是与政府建立一种权利交换关系和契约关系:“我缴税给你,是要你为我提供法律、制度、安全保障和公共服务;我纳税养了你,你要为我们纳税人谋福利”(马克思也曾说过:“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
第二,对于在政府财税部门工作的每个国家公务员来说,征税、收费,形式上是在完成上级交付的征税和收费任务和计划指标,而事实上却是从纳税人那里要取一种“无对价的给付”,即从纳税人那里要钱。
第三,对发改委的人来说,批项目、搞刺激经济的计划,是在花纳税人的钱,故不能只考虑高速度、大项目和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不能大手大脚地花纳税人的钱,而是要把钱尽量用到纳税人身上,尽量花钱为纳税人服务。
第四,对政府执政者来说,他们是用纳税人的钱来发工资,来管理整个社会的运作,因而不能只考虑经济增长速度,只考虑政绩,而是要花纳税人的钱为纳税人做事,为纳税人谋福利。
从上述四个方面看来,“纳税人权利意识”,并不仅仅是个纳税人个人的“维权意识”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对纳税人权利的时时意识、认识、尊重和维护问题。很显然,没有这个“纳税人权利意识”的“全社会的苏醒”,我们的财政制度改革就不可能起步,预算民主制度也不可能建立起来。
只有国人的“纳税人权利意识”觉醒了,民主预算制度的建设才有望起步,中国的宪政民主政治的建设才能真正开始。因而,在当下,我们呼唤的“新启蒙”,其首要任务之一是
唤醒国人的“纳税人权利意识”。■
韦森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第三篇:美国移民生活之带薪休假
Http://tiandaoedu.com
美国移民生活之带薪休假
美国移民生活需要了解美国的方方面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美国的带薪休假。美国是一个普遍实行带薪休假制度的国家,不过,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带薪休假日相对比较少,而且没有全国性的法律规定雇主一定要给员工带薪休假的福利。因此,一些半职雇员、短期雇员及小时工就享受不到带薪休假的福利。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每个机构的带薪休假待遇就五花八门,有较大的区别;因此,这里分别介绍政府雇员的带薪休假及私营企业雇员的带薪休假。
美国的政府雇员分为联邦政府及地方政府(州、县、市等)两大类,联邦政府对带薪休假有统一的规定,地方政府则各自为政,不过与联邦政府的待遇差不多,因此我们就介绍联邦政府雇员的带薪休假情况。
联邦政府雇员的带薪休假分为两部分,一是法定节日休假,一是有薪度假。2013年的联邦法定节日(即国定节日)一共有10天,这10天是元旦、马丁·路德·金生日、华盛顿生日、阵亡将士纪念日、独立日、劳工节、哥伦布日、退伍军人节、感恩节、圣诞节。因此,联邦雇员就有10天的带薪节日假,每个联邦雇员都一样。而带薪度假的时间长短,则根据工作年限来决定,具体规定如下:
1:全职员工工作不满三年者,每两周(pay period)可以得到4个小时的有薪假,一年52周,共104小时,合13天。
2:全职员工工作超过三年,不满15年者,每两周可以得到6个小时的有薪假,一年共156小时,合19天半。
3:全职员工工作超15年者,每两周可以得到8个小时的有薪假,一年共208小时,合26天。
4:半职员工工作不满三年者,每工作20小时可以得到1个小时的有薪假;工作超过三年、不到15年者,每工作13小时可以得到1个小时的有薪假;工作超过15年者,每工作10小时可以得到1个小时的有薪假。
5:高级职位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等,无论工作年限长短,每两周得到8小时有薪度假。
从上面的规定看,一个全职的联邦雇员,至少有23天的带薪休假(10天节日加13天度假),最多的有36天带薪休假(10天节日加26天度假)。不少联邦雇员休不完假日,就会捐出休假给有需要的人。
私营企业的带薪休假从总体上说不及政府,根据“经济和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Economic and Policy Research)以“没有假期的国家”(No-Vacation Nation)为标题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只有77%的私营企业有带薪休假制度。在这些企业中,全职雇天道教育
Http://tiandaoedu.com
员每年平均有21天的带薪休假(8天节日加13天度假),半职雇员每年平均有15天(6天节日加9天度假)。如果从企业规模来看的话,小企业(雇员人数不到100人)的带薪休假天数低于中大型企业(雇员人数超过100人),小企业的平均带薪休假为19天,中大型企业为23天;从工资收入来看的话,低工资雇员的带薪休假天数少于高薪雇员。比如,时薪每小时15美元以下雇员的带薪休假平均为17天,而时薪超过每小时15美元的雇员的带薪休假平均为23天。
举例来看,华盛顿地区一家中型私营企业,节日有薪假的规定与联邦政府一样,共10天;此外全职员工工作不满3年的,每半个月(pay period)有5小时的有薪度假,全年120个小时,15天;超过3年的,每半个月有6.7小时,全年160.8个小时,20.1天。
成熟的带薪休假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员工福利待遇的重要指标,从“经济和政策研究中心”发表的研究报告看,美国在这方面落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报告称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法律规定保证每个雇员都有带薪假期的国家,难怪这份报告要以“没有假期的国家”这种夸张的句子作标题了。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美国移民生活”的信息,请拨打免费留学热线:400-019-0038,或者直接点击网页上的“在线咨询”,与我们的留学专家一对一沟通交流!
原文地址:http://us.tiandaoedu.com/vi/immigration/24646.html 资料参考:美国移民http://us.tiandaoedu.com/vi/immigration/
天道教育
第四篇:2016带薪休假申请书
2016带薪休假申请书
关于2016带薪休假申请书大全
带薪休假申请书篇一:
尊敬的领导
根据国家和单位关于带薪年休假的有关规定,我拟于xx-xxx年 月日休假 天。休假期间,我的工作已经安排好了,请给于批准为感!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月x日
带薪休假申请书篇二:
单位领导:
根据《职工带薪休假条例》规定,本人符合工作已满10年,不满 年,年休假10天的条件,申请从8月15日至8月27日止休假10天,请予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月x日
带薪休假申请书篇三:
尊敬的 xx:
您从 年进入公司,至今已满 年。按照公司《考勤制度》,今年内您可享受 天带薪年假。
请填妥以下申请内容,按照《考勤制度》相关规定进行申请。
姓名: 所属部门:
1.本人申请_____月_____日至_____月_____日休年假,共计_____天。
部门经理批示_____________, 总经理批示____________.2.本人申请_____月_____日至_____月_____日休年假,共计_____天。
部门经理批示_____________, 总经理批示____________.3.本人申请_____月_____日至_____月_____日休年假,共计_____天。
部门经理批示_____________, 总经理批示____________.4.本人申请_____月_____日至_____月_____日休年假,共计_____天。
部门经理批示_____________, 总经理批示____________.5.本人申请_____月_____日至_____月_____日休年假,共计_____天。
部门经理批示_____________, 总经理批示____________.另:本全部年假休完之前,请保留此申请单作为下次申请之依据。
第五篇:关于生活的作文:生活中的情趣
关于生活的作文:生活中的情趣
关于生活的作文:生活中的情趣
躺在衣橱底的是那一个精致小巧的布偶;藏在日记本最后一页的是封存已久的“情书”;装裱在墙上的是心血来潮的拼图。每天奋笔疾书、沉浸于试卷的我,换角度看生活,一样充满着情趣。
妹妹迷上了布艺,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就看见她在缝缝补补着几块布料。时不时,我丢失的纽扣还会出现在她的作品上。有时,我想过去看看她又在摆弄什么,她却立刻拿到一边不
给我看。
我却没想到,在生日那天,她把那个从不给我看的布偶送给了我。它的眼睛是两个蓝纽扣,碎布编成两条小辫子,穿着一条紫色的裙子,甚至绣了一行歪歪扭扭的字:你最爱的妹
妹。很可爱啊!
当时我才明白,这是妹妹生活中的情趣。把自己天真美好的愿望缝进了这个做工粗糙却精致可爱的布偶里。这个不起眼的小兴趣成了这个小女孩生活中的点睛之笔。明天是老师的生日,我坐在明亮的台灯下苦思冥想着应该送老师什么礼物好。送挂链?太女孩子气。送巧克力?太普通。又是一番思想斗争,我决定将一张春游时的班级合照当作
礼物。小心翼翼地,我把它装进一个小熊维尼的相框里。因为老师的手机背景是维尼,所以我想老师应该会喜欢。整理好了礼物盒,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我思索着应该是少一封
信吧。于是开始动笔,写着他总是很耐心地给我讲解题目,从不嘲笑我一而再地问同样的题;写着他那次春游带几个同学去玩鬼屋,因为差点赶不上车而给司机连连道歉...写着写着,我笑了。这真是太像“情书”了,虽然只是我对这位老师的喜爱和敬仰,世界上所有的爱表达出来都是这样子的吧!第二天,我悄悄抽出了放在礼物和里的这封信,果
然还是不好意思给老师。于是这封青涩的“情书”被埋在了日记的最后一页。每每看到它便会回忆起这一生活片段,这何尝不是一种情趣?
暑假里,我和妈妈逛街时被一家拼图小店吸引了目光。店里的拼图看起来都很高难度,但我们两个一时都被勾起了兴趣,心血来潮买了一幅拉斐尔油画制成的拼图。
回到家,我们很有干劲地拼起来。只是每一块都看起来一模一样,堆在一起五颜六色的。我和妈妈讨论了半晌,时间滴答,等好不容易拼了边框,已经不知不觉到了九点。我们感
叹着:“这可真是打发时间的好方法啊!”
渐渐,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按着颜色和形状一块块填满了一整副。每按一块进去,心里总会又惊又喜。满满的成就感。最后拼玩了,装在了客厅的墙上,不止客厅变得多彩了,我和妈妈的感情也是。情趣,不是我俩拼图时聊天谈心与按上拼图时那种曼妙的心情吗?
那个布偶微笑的脸颊;“情书”的天真无邪;拼图的绚烂缤纷。这些便是我所知的生活中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