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讨

时间:2019-05-12 12:3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讨》。

第一篇: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讨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是,以货币化指标体现的财务信息。它是从动态、静态两个角度,对特定主体经济资源的数量(资产)、归属(负债、权益)、运用效果(收益分配)、增减变化及其结果(财务状况变动及其结果)进行描述。二是,非货币化的和非数量化的说明性信息。它们不仅仅是对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财务指标的基本说明,而且还包含了大量的主体所处的社会、文化、道德、法律等环境信息。三是,其他用于主体内部管理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了短期(长期)决策信息、预算信息等。不过,在当前的会计报告模式中,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主要是前两个层次下的信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不断壮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情况要求知道的更多、更及时,加上轰动全球的“安然事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在西方掀起了一股改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浪潮。同样在中国,愈演愈烈的会计信息造假引发了社会各方对上市公司所披露会计信息的质疑与关注。尽管政府有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目前,学术界针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揭示标准进行定义,也就是通常所讲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也称作信息质量特性或特征)。反映在各国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所提出的明确要求。但由于受各国财务报告目标差异的影响,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要求也有一定的差异和不同的侧重点,不过在基本标准上却是大同小异的。二是,对会计信息质量低下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主要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入手,论证在使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具有经济效率方面,财务会计与会计信息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及评价这种作用,从而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国内理论界对该问题主要是就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各个因素的内在关系展开讨论,在理论上缺乏一套完整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在实务中对会计信息质量低下问题也未找到有效的治理方法。本文在充分吸收、考虑FASB和IASC所建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基础上,从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探讨构建一套符合我国现时国情的特征体系,并进行了分析说明。从宏观环境和微观制度两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剖析,提出了现阶段治理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措施和途径,目的是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改善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低劣的问题,杜绝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使会计信息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

第二篇:对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讨

浅谈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研究

摘 要: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颁布以来,各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有关规定在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方面作了相应调整,正逐步跟国际接轨,但部分企业却受利益驱动影响利用相关规定的“弹性”来达到自己的意图,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经过思考,提出了几条不成熟的方法以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目的是想引发各位专家、同行的思考,最终在会计实务中避免或减少这些问题。

关键词: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管理

在市场经济发展很快的今天,社会更需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性,对会计的需求者得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从政府的几个部门知道扩展到现在的广大微观层面,比如说:企业的管理者、债权人、投资人等;而且会计信息也越来越多的涉及到利益的问题,所以说,现在更为重要的就是其真实性、透明性,还有负责的层面。相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因为其固定资产使用的分散等因素,而企业却要在管理中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这样会使问题更加突显。

一、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会计信息方面的问题

《准则》将固定资产定义为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②使用年限超过一年,③单位价值较高;同时附加了两个确认条件: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④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此外,《准则》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减值准备等方面的规定虽然也做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强调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来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

与管理;但此举实际为某些企业人为控制利润创造了条件,增加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2、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因为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都是可以由企业自己来确定的,促使某些企业不完全合理的提高了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使某些本来可以进入固定资产核算的资产不再按照固定资产进行核算,这一系列资产的管理顺序、方式就会很粗糙、简单,让该部分设备还没有到使用的年限,就已经被企业当场“废品”处理掉了,使得企业资产的流失现象更为严重。在施工企业这种现象尤其发生的频繁,通常有的辅助经营设备在一个工程项目(通常为18-24个月)结束后便被变卖、处理,严重导致了资产流失现象的发生。

3、影响固定资产使用者的价值体现

由于施工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同一设备在不同项目部、不同使用者之间经常变动;而对于同一设备来说,购置使用初期明显生产能力高、维修费用低,使用后期则刚好相反,对于使用直线法折旧的企业来说,同一设备前、后期的使用者却承担着相同的折旧费用,这就在使用者价值体现时显失公允、形成了明显的偏差。

二、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办法

1、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水利电力系统基本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提高使用效率,明确各级,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与使用的权责关系,根据国务院国发[1985]63号文发布的《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和建设银行[87]建总经字第79号《关于国营施工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有关问题的通知》,结合施工企业现行管理核算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2、固定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各单位必须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建立固定资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和使用人员的职责。建立正常的维修、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合理使用,保证国家财产的完整无损,不断提高资产的利用效能。

3、各单位对企业所有固定资产,不论其资金来源,都必须及时入帐,明确产权,做到存放有专库,使用按程序,增减有手续,切实做到帐、卡、物三相符。

4、各单位必须建立定期清查,正确全面地反映固定资产变动情况,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数量及实际状况。固定资产在清理、调出、拆除、转移,报废时,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或备案,并及时办理财务手续。

5、固定资产折旧是对固定资产磨损与损耗的价值补偿,各单位必须按固定资产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及时提取折旧,以确保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资金来源。

三、针对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出现的上述问题,笔者考虑能否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予以解决:

1、因为《准则》没有对固定资产价值判断标准做出很明确的标准,而《企业会计制度》的价值判断标准好像已经落后于现在的经济发展现状,各企业为了核算的一贯性,势必自己制定并提高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由于各企业管理者思路的差异,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有区别,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可比性,为消除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由施工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施工行业的生产特点,生产设备、辅助设备的使用特点等因素,由主管部门制定一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并在经济环境变化不大时保持相对稳定,使施工企业行业内部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一致,确保施工企业内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保持一致,从而保证行业内部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保证相当时期施工行业内同一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2、为防止企业善意行为导致固定资产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提高职业判断力。由于《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中“可选择性”的范围扩大,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使其在对不确定性的事项进行估计和判断时,力求客观和公正,避免主观随意性。

3、在施工企业主管部门制定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后,企业在实务中不能再将金额相对较小的辅助经营设备作为当期费用项目进行账务处理,企业的固定资产必定变得繁多,管理变得更加费时、费力,为避免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耗费过多的资源,企业可以将固定资产从购建、使用、再到报废、变价处理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对固定资产进行则进行分级管理。

4、为防止企业随意调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折旧方法、折旧年限,恶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政部门可否颁布相关规定,在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进行审计时,不再出具简单的审计报告,增加一项针对会计信息的等级评估报告或者将审计报告直接改成会计信息评估等级报告。

参考资料:

1.尹君.论建筑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0,(7).2.吴清祥;陈玉谦.建筑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2010,(7).

第三篇: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

摘要: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有效的内部控制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措施。文章在研究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完善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对于保证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联系

内部控制的发展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阶段。从其发展来看,无论在哪个阶段,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都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管理者根据真实有效的相关信息来判断决策。因而,会计信息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他经济信息的有效程度。在调查中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和缺失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产生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原因,直接导致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其主要表现为对报告过程监管的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缺失、内部会计控制薄弱,以及内部审计缺乏等方面。将近50%的财务舞弊事件可以全部或部分归咎于公司内部控制失败。因此,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内部控制对于降低舞弊行为,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三、完善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改善内部控制环境,提高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和依据。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针对目前股权结构不合理,治理机制不健全的现象,对策是理顺企业的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理层执行的职责明确、岗位清晰、各负其责、相互制衡、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

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关键看企业员工有没有内部控制观念,特别是看管理层是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从中国一些企业有内部制度,但没有很好地执行,其中往往是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带头不实行,导致内部控制形同虚设,给舞弊行为创造良好机会。《会计法》明确规定,企业管理层负有执行《会计法》的法律责任。今后在制定内部控制有关规定时,同样明确企业管理层应负的责任。只有企业由上到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要求,才能推动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健康发展,有效防范财务舞弊。

2.加强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有效的财务风险评估能够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止财务舞弊。没有风险评估,会计信息就会一团糟。为了保证财务目标的实现,在对影响财务真实、可靠和相关的风险因素应进行分析评估,并采取内部控制手段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现代企业财务可能存在已知风险、可预知风险、不可预知风险。应主动地去寻找风险,探寻经营活动和会计活动中可能带来风险的因素。要有防患风险的意识,对可能的风险进行控制,消除财务上可能存在诸多隐患,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止财务舞弊的发生。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检测和评价,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实践中才能有现实的可运行性和有效性。

3.完善控制活动,建立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控制风险的手段包括职责划分、实物控制、业绩评价等。这些控制活动都可以减少虚假财务信息。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要有明确的职责划分,使各部门、岗位和员工都各负其责,相互制约。按照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建立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批准控制等措施。对于不相容的职务如果不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就容易发生舞弊等行为。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因此单位在设计、建立内控制度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是不相容的;其次是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对于授权批准控制的措施,企业应明确办理各项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机制及程序,明确责任的分配和授权,严禁越权操作,有效避免财务舞弊现象发生。从机构的设置上,应体现相互控制的要求,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应彼此监督,互相牵制。

4.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

信息与沟通是整个内部控制的生命线,为管理层监督各项活动和在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提供了保证。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营运状况,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为使企业职员能执行其职责,企业必须识别、捕捉、交流外部和内部信息。通过沟通可使员工知悉其在营业、财务报告及遵循法律的责任。沟通的方式有政策手册、财务报告手册、备查簿,以及口头交流或管理示例等。良好的信息沟通是执行效果的保证,员工在执行过程中需与其上级就执行情况进行持续的沟通,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执行中的偏差,并予以纠正。否则,缺乏及时的沟通就可能会使小的偏差发展为难以挽回的大损失。因此及时的信息沟通是控制执行效果的关键环节。

5.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工作,建立健全监控体系

对财务信息的监控是以监事会和内部审计的监控为主的监控体系。监事会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检查公司的业务、财务及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核查提交给股东大会的资料,防止其损害公司的利益。因此,健全的监事会能够减少管理当局的会计舞弊行为。内部审计的职责在于就控制系统的风险和操作情况向管理层提供独立保证并帮助管理层有效地履行责任。内部审计部门应对企业的各种财务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企业资产运用的经济有效性等进行审查。因此,内部审计除了帮助提高经营效率外,还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了使内部审计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应当保持内部审计部门的相对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

作者简介:赵德生,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第四篇:我国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研究(最终版)

我国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研究 前言: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首先介绍了这一经济现象的背景以及该篇论文的价值所在,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现象原因分析及其防范和治理。接着利用“三分法”把会计信息失真区分为规则性会计信息失真、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和行为性会计信息失真。规则性会计信息失真和行为性会计信息失真均非恶意造成,而是由于制度和人类活动的有限性导致。而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最为棘手的问题,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其次分析我国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的动因、表现及其危害。先从主观上分析,分别从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角度解析其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和信息失真的表现,意在突出不同类型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特殊原因和表现;其次,笔者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会计准则不完善、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及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的缺陷等,这些因素为会计信息失真创造了机会。对于其危害,从国家层面看,会计信息失真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减少国家的税收收入,导致国家利益受损,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造成市场经济秩序紊乱,削弱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使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对企业而言,虚假失真的会计信息会给公司的在重大决策上判断失误,还会给企业带来不良的商业信誉,造成市场信用危机,不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和经营;对利益相关者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使利益相关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等。

最后提出其防范和治理对策: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的完善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治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如董事会组织结构、董事会薪酬;监事会成员的构成、监事会的独立性;内部控制的实施等。除此之外,政府的监管和社会监管力度、会计制度的完善、行业自律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不可或缺的。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它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积极的参与。只有认识其危害、弄清楚其产生的真正的原因,才能有效的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才能促使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摘要: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信息的基本资料,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国内外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状况日益突出。会计信息失真己成为国际、国内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我国部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己经危害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由之前沸沸扬扬的琼民源、银广夏造假案到日前被调查出来中航地产通过公允价值评估调节利润增加2.3亿的净利等等的一系列似乎不停息的财务舞弊案,欺骗投资者成千上万,造成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始终存在。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己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就是针对我国日趋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研究。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策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加大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力度;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会计制度。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企业

1、导论

会计信息是会计单位以财务报表、报告及附注等形式,向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相关组织及人员公布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会计信息是企业财务信息的核心,是反应企业经营状况,预测未来收益的基础。会计信息,特别是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于会计单位本身的经营决策,以致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会计领域的“顽症”,并对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在我国,由于会计制度还不够健全,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更是屡屡发生。2011年财政部组织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选取了资源、能源、医药等国民经济基础行业和部分创业板、中小板上市公司及房地产公司共计114家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和56家证券资格会计事务所(分所)的执业质量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湖南天润化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存在会计凭证缺失、账实不符等问题,虚构销售收入8131万元,其下属企业将货款6439万元存入员工个人存折;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未将下属57家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并少计长期股权投资2.51亿元、少扣缴个人所得税5033万元。检查还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较为薄弱,质量控制存在缺陷,未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未严格按照执业准则实施审计,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审计证据不充分,专业判断不合理等问题较为突出,执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逐步提高,审计执业质量也明显提升,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还十分普遍,少数企业甚至存在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是投资者、证券管理部门、中介机构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理论界和实践界亟待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1.1.2研究意义

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表现、根源和治理等会计学领域的难题 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危害,为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供依据,为认识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开拓一个新的思路,对于研究防范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性意义,这也是本文研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价值所在。

2.国内外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 2.1国外研究

(1)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财务报表舞弊的动机与原因主要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无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导致财务报表舞弊的主要客观原因;管理者为偷税漏税、获得上市资格或发行较高的IPO股价、避免退市风险、创造发行新股的需求、迎合证券分析师对公司盈余增长的预期、掩盖滥用资产、隐满管理上行为的目的,这些都是进行财务报表舞弊是主观动机。舞弊产生有三个因素:压力、机会以及借口。其中压力因素是指企业的所有者给管理者带来的压力,比如所有者给管理者的一些硬性指标,若是管理者没有完成这些指标,就会受到被解雇或其他的惩罚,这样管理者就产生舞弊的行为动机;机会因素指的是是指企业能够将其舞弊行为掩盖起来而不被发现并试图逃避惩罚的可能性,而内部控制存在漏洞为其舞弊的存在提供了客观的因素;借口因素,是指舞弊者为自己的舞弊行为的寻找合适的理由。(2)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和治理 预防和发现舞弊可以通过创造一个诚实、开放和具有资助特色地文化氛围的方法。强调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管理当局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信息有助于强化公司内部控制,从而有助于减少财务舞弊。

完善的会计准则有助于金融机构做出理性决策,因为只有完善的会计准则才能使会计信息尽可能的可靠和透明。加强了对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法律处罚力度。2.2国内研究

(1)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张天西(1998)从会计学自身限制角度探讨了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的自身因素,并把它细分为两点:会计确认对象的隐匿和会计确认基础的主观性。刘峰(2001)阐述了诱发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他认为从会计制度安排本身不允许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存在,而且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追求在极小风险的条件下获取极大商业利润的目标在客观上助长了从业者的冒险心理。黄世忠(2001)将信息失真的原因归为以下几点:第一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够完善。第二是注册会计师缺失足够的独立性。第三是造假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这些都容易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吴联生(2004)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因素之一是人类的有限性。也有其他学者从制度安排论(如刘峰)、产权论(如林钟高、潭劲松等)、会计信息结构失衡论(陈汉文、唐松华等)、会计准则论(王跃堂等)、信息不对称论(王咏梅等)等探讨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2)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和治理对策

首先,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其次,改革相关制度以减少财务报告粉饰的动机。第三,应该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第四,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发挥注册会计师应有的作用。最后,政府应加强监督以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国家需要调整、完善法规使之适应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公正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吴联生(2004)强调加强会计教育,达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目的。并且要通过改革会计机构的人员组成、调整会计规则内部结构以及增强会计规则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来提高会计的可操作性、一致性和明晰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李慧(2005)提出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和措施,具体包括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建立合理的合同安排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从政府规章、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的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刘峰(2001)认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措施是规范安排会计法律制度。郑济孝(2008)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形成职业企业家组织并且建立声誉评价系统;提高处罚力度,加大违法成本;降低管理者的预期风险收益、健全会计人的管理体制;适当推行会计委派制制度以及措施;在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研究内容

导论部分从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出发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论文最后一部分进一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和对策,分析不同类型的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3.1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原则,目前对于会计信息失真有很多的分类方式。可以把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以下三类: 规则性失真:会计规则本身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违规性失真:会计规则执行者故意违背会计规则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它与会

计规则无关;

行为性失真:会计规则执行者在并没有故意违背会计规则的动机的情况下采取,是由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错误或经验不足导致会计信息不能真实的反映出来。

4、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因、表现及危害分析 4.1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因及表现

4.1.1企业领导人为了自己的荣誉和政治前途出具虚假会计信息

国有企业管理者职位升迁、能否获得奖金以及奖金数额均与其业绩相关。如果企业管理者完不成任务或达不到各项财务指标则要被批评、扣除奖金甚至罚款,因此,影响了个人的荣誉以及个人仕途。管理者就可能出于个人私欲而急功近利、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

4.1.2企业领导侵吞国有资产后虚设资产损失

在国有企业资产监督失控的情况下,企业领导的权利缺乏应有的制衡因素,出现挪用公款、收受回扣、贪污、设立小金库大金库等个人或集体违法行为。然后通过虚构财产损失、虚设坏账损失、加速集体折旧、隐满债权等方法来粉饰财务报表以掩饰其吞唾国有资产行为。4.1.3为偷逃税费进行会计信息造假

国家为了进行宏观调控对企业征收各种税费,如:增值税、所得税、房产税等。国家要征税,企业要偷税,征税与偷税形成巨大的反差。于是有的企业为了偷逃税费对其会计报表进行粉饰,通过调整会计利润以调节应纳税所得额,为其偷逃税费找到看起来似乎合理化的借口。4.1.4为取得贷款而制造虚假会计信息

资金是企业运营的血液,资金不足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国有企业必须具备了一定的贷款条件才能从金融机构筹资。而有的国有企业自身无法达到其筹资条件,就通过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呈现出其财务状况良好、有良好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等以达到贷款条件从而进行外部筹资。

综上,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多种多样,或因管理者私利,或为企业整体利益,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会计人员独立性不够等。4.2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因及表现

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诱因及表现对上市公司同样适用,我们仅对其不同的方面进行阐述。另外,由于上市公司需要在公开市场募集资金或者避免退市,因此还存在更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4.2.1为融资而粉饰会计报表

企业的两个主要融资渠道是发行股票和银行贷款。由于政府对公司上市制定了很多指标,如入市前三年要连续盈利等。公司为了获取上市资格便虚构企业利润、资产等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也就构成了会计信息失真;为取得银行借款须具备的条件也会粉饰其财务报表,使银行在评估其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时符合借款条件。4.2.2炒作股票

上市公司的股价与各方利益相连,包括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和投资机构等。于是在市场上,公司与券商联手炒作股票,在出具财务报表时,给大家呈现了“漂亮”的会计报表和分配方案。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其会计信息失真的诱因还包括偷税漏税、配股以及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的实施等。4.3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因及表现

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诱因及表现对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同样适用,以下仅对其不同的动机进行说明。4.3.1吸引投资

许多企业便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使其账面上显示出企业规模宏大、资产丰富以吸引投资。4.3.2利润分配动机

在利润分配上的自私心态也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还有其他诱因,例如偷逃税费、取得贷款、获得荣誉等。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观动因是不一样的。下面,从客观因素的视角出发分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发生的机会因素。4.4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因素

4.4.1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产权不清晰是我国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产权界定不明确会使部分产权置于公共领域,一些集体或个人就顺理成章的从国有企业中谋求“公共产品”。其次,产权界定不明确还会导致无法有效实施会计监督。4.4.2股权结构不合理

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公司被大股东控制,小股东不能很好的实现自己的利益。大股东私欲膨胀,为了自身利益会利用资产重组或炒作股票等手段侵蚀小股东的利益。4.4.3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控制制度低效

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结构失衡、对经理的监督不到位、监事会没有发挥其监督作用、独立董事的作用难以发挥等。这些都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致使企业内部发生的重大舞弊以及因此而发生的会计信息失真。4.4.4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上市公司中,激励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不容小觑。它会促使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利益编制出虚假的财务信息形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结果。4.4.5会计准则不完善

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制定的,而各方的利益往往是相互冲突的。在制定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都希望制定出的准则对自己最有益。因此,为使各方接受博弃的结果,必须放宽会计准则对某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的空间,使各方利益“折中”。这种放宽制度常常为会计处理过程的操作提供了可能。4.4.6我国政府监管和中介机构监督存在一定的缺陷

我国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组织权限分散,不同部门之间协调监管时均以各个监管部门的成本和利益为出发点,导致监管的弱化和不力。4.4.7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

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也就是犯罪成本低,这就纵容了不法分子的目无法纪和胆大妄为。

综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很多,包括人为的主观因素和外界的客观因素。除了列举出来的,更多的因素包括聘任及考核机制的不完善、法律执行力不够、外在监督力不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社会诚信不足等等。会计信息失真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而虚假的会计信息的危害是极大的。4.5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削弱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使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基础,而经济信息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依据。失真的会计信息将影响国家在宏观调控上的决策。同时,失真的会计信息隐藏了许多的经济问题,国家不能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予以解决。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低,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造成大范围内的国家利益受损。

(2)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造成市场信用危机和资源浪费

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主要通过财务报表中各种财务指标来了解企业经营和盈利的情况。经营管理者为获得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粉饰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虚夸企业的经营业绩,从根本上危及市场经济信用机制的形成,削弱和扭曲了资本市场的资金筹集和资源的调配功能,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也削弱了市场旳公平竞争机制。

(3)引发贪污受贿、腐败导致违法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很多管理者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会计造假谋取自身利益,比如挪用公款、偷税漏税、公款消费、伪造凭证、截留利润等,这样就为贪污行贿大开方便之门,使国家财产流向某些私人的腰包,滋生和助长了贪污腐败的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文明建设。

(4)社会分配不公,造成两极分化,增添了社会不安的因素

会计信息失真涉及到资源的配置和相关利益者的分配关系,社会分配不公,造成两极分化,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此外,因会计信息造假引发的股市震荡,公司裁员,失业人员增加,增添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5、会计信息失真的综合治理对策 5.1从企业层面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5.1.1加强公司内部控制,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保证作用,一方面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透明度,有效健全的内控制度有利于防止贪污腐败等犯罪行为;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建立有效健全的内控制度,如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弊,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建立健全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要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人员的职责权限,并使之相互分离、相互制约。5.1.2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要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解决内部控制低效等问题,尽快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控制和引导经营者的行为。可通过加强董事会建设,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强化董事会决策功能,确定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消除 “花瓶董事”,实现独立监督的作用;完善监事会制度,有效防范外部审计沦为大股东和内部人进行会计信息造假的工具。

5.2从国家层面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5.2.1健全的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制度缺陷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所在,加强制度建设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重铸会计诚信的根本途径。目前,我们对会计造假者的惩罚力度还远远不够,致使某些人仍然敢铤而走险。因此,要加大蓄意会计造假的惩罚力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和风险,遏制会计造假肆意盛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会计造假的违法成本,促使会计信息造假者遵守法律法规。

5.2.2加大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力度

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管制政策,从而提高公司会计造假的风险成本和被发现的机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营造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切实发挥证监会过滤虚假信息的作用,税法部门的监督功能,以及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灵魂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提高本身的诚信水平,树立社会责任感,社会诚信,营造一种社会良好的诚信氛围。除此之外,成立检举揭发部门,鼓励中小投资者、社会各界人士及企业财务 人员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积极揭发检举,并对检举者进行适度的奖励,同时形成强而有效的媒体监督和舆论压力,使得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第五篇: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

摘要:证券市场在筹集资金、配置资源以及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会计信息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中枢纽带,也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判断和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对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就有着严格的要求。但在实践中,我国会计信息的披露存在许多问题,这严重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个人建议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 披露违规 对策建议

一、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一)会计信息和会计信息披露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会计核算方法以及账务处理程序处理,反映经济活动真实情况的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各种经济信息。会计信息披露,简单点来说就是公布会计信息,是指上市公司在证券发行、上市和交易等过程中为了维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运行秩序,按照法律法规及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要求,向股东、债权人或潜在投资者等广大利益相关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意义

会计信息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判断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从大的方面来说,它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金融市场的秩序维护,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小的方面来说,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知名度、扩大筹资渠道、降低筹资成本。

二、会计信息披露原则及我国现状

(一)充分性原则及信息披露不充分的表现

1、充分性原则

充分性包括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在质量上它必须是重大的,重要的,这方面主要详细披露,这是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原则的一个补充,即重要性原则。在数量上它要求上市公司要以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求为目的,尽可能多的披露信息,但同时也不要不分巨细一概公开。

2、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的表现

在我国,违背充分性原则的情况比较严重,表现主要有: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全面,有显著遗漏,刻意隐瞒投资者应该知道的事项。具体表现为对公司资金需求及使用情况、利润构成情况、公司持续经营情况、持续盈利能力情况、关联方交易情况等方面存在很少披露甚至不披露。违反充分性原则的情况主要是选择性披露和过度披露两种。选择性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数量不足,只报对公司有利的,不报对公司不利的信息。过度披露是指对会计信息不分大小,没有重点,一股脑儿的披露。

(二)真实性原则及信息披露不真实的表现

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指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必须以实际发生或存在的事项进行披露,不得有任何弄虚作假现象,不得以任何虚假信息引导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如果会计信息不真实,那么围绕会计信息做出的各种投资判断就无从谈起,投资者的投资利益完全无法得到保障。

2、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的表现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无中生有、胡乱编造,篡改会计数据等虚假的记载或叙述。指上市公司违反有关会计信息披露事项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准则的规定,将上市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中没有发生的重大事项,未来事项、或不确定性事项进行虚假公布。不遵守真实性原则的表现除了虚假记载或叙述外,还包括虚假性陈述。虚假性陈述是指上市公司在披露会计信息时,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判断错误,进而影响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声明。在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中,以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居多。

(三)及时性原则及信息披露不及时的表现

1、及时性原则

对于证券市场来说,投资者能否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了解上市公司的最近经营决策,是投资者及时做出正确投资判断的极其重要的依据,所谓的“得信息着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说会计信息不及时披露,就有可能会出现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进行内幕交易,这对其他投资者来说毫无公平可言。所以,提高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信息获得的及时,保证证券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

2、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的表现

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的行为非常突出,为了减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及时的行为,证监会在2007年颁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如上市公司年报须四个月内披露,中期报告在两个月内披露,季度报告在一个月内披露。这些规定明确了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界限,无疑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及时披露会计信息自觉性,有助于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会有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各种利益有意或无意的不及时披露会计信息,如临时性报告披露不及时、年报实际披露时间迟于预约披露时间等。

三、对紫鑫药业财务造假的案例分析

(一)紫鑫药业财务造假案例概述

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现代中药研发为主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从成立到上市,只经过了九年不到的时间,本来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但紫鑫药业太急功近利,竟通过大量的关联交易来大幅提升公司的业绩。在2010年和2011年前两个季度的业绩不是增长几个或几十个百分点,而是达到了几百个百分点,并成功增发了10亿元的股票,这简直创造了业绩神话。

如此高的业绩爆发式疯长,让人们不得不怀疑。证监会在2011年10月开始对紫鑫药业进行调查,于2015年2月经查明,紫鑫药业的业绩增长是通过大量关联交易完成的,简单来说就是“自买自卖”。紫鑫药业注册成立了数十家人参贸易公司,通过这些关联公司完成了业绩的虚假提升,达到增发股票圈钱的目的。

自此,一场“自导自演”的惊天骗局终于水落石出。对于紫鑫药业业绩造假行为,证监会给予的处罚决定是:责令紫鑫药业改正,给予紫鑫药业警告,并处以40万元罚款;对单位几个主要负责人处以3万至10万元不等的罚款。

(二)案例探讨

从上可以看出,对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时的违规行为,证监会的调查措施不严厉,历时3年多而且处罚力度也较轻,仅仅对企业进行警告,责令改正;对主要几个负责人也只是进行较低的罚款。这与紫鑫药业通过会计做假所取得的暴利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从调查到下发行政处罚书,历时3年4个月之久,说明我国的监管机构监管不力,重视不够,执法不严;对紫鑫药业的处罚不严,说明了在我国,违规成本较低,违规利益却非常丰厚。这些都是制度上存在较大漏洞,证券市场制度不完善的体现。

四、政策建议

(一)提高会计主体会计的积极性

1、提高投资者关注会计信息的积极主动性

在我国,有许多投资者认为自己的个人投资是无关紧要,不值得重视会计信息,了解一下股票在资本市场上的行情就行。其实,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数量是非常惊人的。所谓积小成大,集腋成裘,如果大家都积极主动的关注会计信息的披露,那它的质量能不上升吗?所以,每一个个体都应该主动关注会计信息。在这之中,证监会要起到主导作用,运用自己的行政力量让广大投资者获取高质量低成本的信息。

2、提升上市公司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虽然上市公司的目的是盈利,但它也需要履行社会责任。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有很强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确保会计信息有质量的披露,就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上市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积累无形资产的重要手段,更是其真正的价值所在。

(二)强化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

强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管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政府监管、内部监管、社会监管。这三者就好比一棵树的树根、树干、枝叶。政府监管是树根,内部监管是树干,社会监管是枝叶,只有三个部分都齐全,这棵树才能存活,才能发挥树的作用,才能保证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

1、政府监管

政府方面,立法部门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事项的立法工作,弥补这方面的法律漏洞,形成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表1是2006年会计新准则颁布前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情况一览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没有颁布之前,我国违规披露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数量和所占比重是呈上升趋势的,所占比重还非常大。但是自2006年新准则颁布以来,违规的数量明显的减少,所占比重也大幅下降。这也说明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对于改善违规披露的作用是立竿见影的。

对于行政执法部门来说,应该严格会计执法,执法时必定重手出击。正所谓治乱必从重,对于违规的上市公司应坚决予以惩处,而且是从重处罚,绝不姑息。

2、内部监管

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上至少需要设立一个内部监管部门,对外披露会计的信息都必须要经过内部监督部门的审核,一般是由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完成的。内部监管对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起着主导作用。只有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到位,才能保证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因此,上市公司应该调整企业结构,让内部监管到位。

3、社会监管

社会监管是除了上述两方面之外的第三方监管,由专业会计人员监督和人民大众监督组成。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绝大多数是需要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对此一定要把好关。这需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规范与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腾讯QQ、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应用日益深入,人们的交流范围空前广泛,舆论攻势空前强大,已经进入了社交媒体时代。对广大投资者来说,应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这个平台,加强对会计信息的关注和监督。

五、结论

我国众多经济专家和学者都对这一方面的课题进行过研究,本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综合前人的成果,对此,本文提出了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建议:提高积极性和加强监管。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大幅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来越好,证券市场发展也很快,广大投资者对会计信息需求也随着水涨船高,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仅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回应,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后要说明的是,本文只是作者的粗浅研究,仅代表个人的观点,由于写作时间较短及个人知识能力的有限,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仅当抛砖引玉,希望专家学者能够予以指正。

参考文献:

[1]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R].2008.9.[2]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R].2008.10.[3]王慧.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4]王阳辉.试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完善[J].中国证券期货,2011(10).[5]吴琳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7(09).[6]蒋顺才,刘雪辉,刘迎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冯化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6).[8]刘莉莉.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研究[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9]祝婧然、朱洪远、杨世勇:“我国机构投资者中的制约因素分析”[J].投资分析,2009.[10]北京师范大学研制.2010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报告.2010.12.[11]黎文靖.股东和管理层的权力博弈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12]韩葱慧,胡国柳.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09(05).[13]刘睿,李金迎.我国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与股权结构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05).[14]王欢,刘婉立.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变化研究[J].商业会计,2009(11).[15]高居先.信息不对称影响下股权结构与流动性关系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16]欧群芳.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0.[17]高春兴.国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

下载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会计信息环境分析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含5篇)

    我国会计信息环境分析-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我国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经济发展也随之提高,因此我国会计......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毕业论文(精选五篇)

    目 录 摘 要 „„„„„„„„„„„„„„„„„„„„„„„„„„„„„„„Ⅰ 一、引言 ................................................................. 1 (一)选题......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有关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问题 09182158 金融91 周洁茹 一、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是强化市场约束、提高金融透明度的必然要......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问题的对策

    北京市本科生科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 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问题的对策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已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但近年来国内......

    试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试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摘 要]近年来,我国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日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选择典型企业为样本并结合国内专家......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完善(5篇)

    开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完善 二、选择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多,影响力逐渐......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及对策(5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李祥富 计惠芝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9期 [摘要]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