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传文总结

时间:2019-05-12 12:4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下传文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下传文总结》。

第一篇:二下传文总结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传统文化》学科的教学。一学期来,我一步一步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从教学目标的完成上看,孩子们掌握起来比较熟练。

传统文化课上主要是朗读和背诵经典古文。有时候,我会自由的穿插一些有关的古代小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名胜古迹这个单元时,由于学生年龄小,眼界还不开阔,对名胜古迹知之甚少,我就准备了许多介绍名胜古迹的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非常直观的感受中华文化的辉煌。

当然,我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传统文化》授课经验有限,影响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效果。其次,教学经验不足。由于没有考虑到本学期教材,往往与语文授课时相混,影响与开设传统文化时目的相违背。今后,我会注意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等。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多种形式。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通过进行比赛来提高效率。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下学期我会收进科学的教学模式,及时的解决本学期的问题。我会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第二篇:高中时评文集锦二总结

复旦抄袭门

06月02日(二)

这几天,中国的著名大学──复旦大学,因爲110周年校庆宣传片涉嫌抄袭事件,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校方在经过了几天沉默之后,5月31日终于发布了致歉声明:“近日,我校视频《tomylight》涉嫌抄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损害了学校声誉,伤害了大家的感情,对此我们表示真诚致歉。在该基础上,我们将啓动相关调查,邀请有关专家、校友和师生代表参加,并依据调查结果追究责任,严肃处理,改进工作。感谢师生校友和各界校友对学校的关爱和支持”。

有意思的是,这次复旦宣传片两度涉嫌抄袭。第一版涉嫌抄袭日本东京大学的,被网友指出后被下线。随后公布的第二版,又涉嫌抄袭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个中国着名高校爲了一个校庆,倾尽全力,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一而再、再而三地抄袭,除了抄袭山寨,竟没有自己独立创意的东西,真是丢了大脸。难怪有网友毫不客气地把复旦大学的名字,改爲了“复印大学”。

复旦的校名,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中的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寓有“旦旦努力,复兴中华”之含意。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才济济的复旦,居然连自我介绍的宣传片都无法出新,实在有辱百年老校的声誉。人们不禁要问:爲什么复旦这样一个中国顶级名校,连个宣传片都要抄袭?难道自己就拍不出像样的东西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到我们的教育体制。抄袭事件被热议,背后是公众对教育体制弊端的深恶痛绝。其实,中国人的名校情结,是骨子里的奴性在作祟,与崇拜皇帝如出一辙。中国的名校之名,是特定时期的产物,至今早已今非昔比,名存实亡。许多名校像娱乐明星一样早已被宠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高校中盛行急功近利,许多人热衷于复制,无心于创造。难以摆脱的教育行政化,造成一些不学无术、自以爲是的官员在执掌高校,洗脑式的灌输正在扼杀任何敢冒尖、有创新的东西。教育腐败也正在败坏高校的风气。

在发展中国家,山寨是普遍现象,然而做爲中国最着名的学府也带头山寨,确实令国人羞愧。复旦抄袭事件,已经不是改头换面的抄袭,而是大摇大摆的复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抄袭就算创新,复制暂不容忍。有网友评论:复旦一会儿涉嫌抄袭东京大学,一会儿涉嫌抄袭慕尼黑大学,就是不抄袭北大和清华,证明它虽然缺乏独立创新精神,但价值观还是正确的。

复旦抄袭事件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多年应试教育抹杀创新精神的现状,我们将会用漫长的时间慢慢消化这些苦果。其实,这仅仅是体制的一个缩影。官本位下的中国,在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这种现象相当普遍。每个官员都像个复制品,毫无新奇可言。他们在高校里,既是学者又是官员,对于读书、做学问、教学,可以什么都不懂,但只要懂得了官场厚黑学,就可以驰骋官学两界。

只要学术还是官府的奴婢,中国就只会有抄袭的技术,而不会有真正的学术和创新。依靠这些人去创新,无疑像昏睡在梦中,但那绝不是我们所要的“中国梦”。

捐眼角膜不能上功德碑

其实,全国各地需要眼角膜救助的人很多,但是捐献眼角膜的人非常有限。就此来说,捐献者能无私奉献出自己的眼角膜那就是善德之举,就是值得更多人学习的榜样。原来,河南省眼库归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与河南省红会没有隶属关系;原来,眼角膜捐献与器官捐献是两回事。就算眼库给红会提供角膜捐献者名单,他们也不会把名字刻在器官捐献功德碑上。看来,河南省红会与河南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隶属的眼库不属于同一个管理系统。因此,在宣传捐献眼角膜的工作方面存在着某些夸大其词的弊病。所以,捐献眼角膜的亲属对捐献眼角膜上不了功德碑无法理解与接受。如果长此以往的两张皮宣传,就会给更多眼角膜捐献者带来不必要的自尊伤害。因此,在眼角膜捐献方面到底能不能上功德碑,应该有一个毫无隐瞒的统一规定标准,红会和眼库两个公益机构在宣传和倡导眼角膜捐献工作中而不应该相互矛盾,以免使更多捐献者为了能否上功德碑而产生不愉快,并影响到捐献眼角膜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据大河报10月15日报道,2014年4月,21岁的大学生李翠去世前,签署了遗体捐献书。最终,她的角膜给两位患者带去了光明。一年多过去了,时至今日,李翠的亲属们仍在为她的事情奔波。“捐献遗体时,省红会一名工作人员曾承诺今年清明会将李翠的名字刻在福寿园的功德碑上。可现在功德碑上仍没有她的名字……”李翠的堂哥李钊告诉大河报记者。

由此可见,红会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的眼库对捐献眼角膜的认识并不一致,对于眼角膜捐献的宣传存在着实质性的分歧。这样,双方在双重标准下的不同宣传方式,就会给捐献眼角膜者及其亲属造成思想障碍;这样,就不利于获得更多的眼角膜捐献者,河南省的眼库就不能为更多的求助者提供优质的社会化公益服务。

如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眼库工作人员认为眼角膜捐献者的多少与自己毫无关系,那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而且是毫无责任心的失职与渎职行为。然而,笔者认为,即便是目前河南省红会与河南省卫生主管部门所属的眼库存在着不同的标准,也应当站到更多眼病患者的角度多考虑一下,只有眼库拥有更多的眼角膜捐献者,才能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只有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才能鼓励和激励更多的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眼角膜的捐献行列,才能使这一社会化的公益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说实话,将眼角膜捐献者的名字刻上功德碑利大于弊,何必那样小心眼?说实话,用投资少见效快的奖励与激励机制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参与眼角膜捐献公益事业,有什么不好?而且不仅可以让捐献者名字上功德碑,而且可以具有创造性地建立各地区的公德公园,可以用捐献者的名字种植各种名目繁多的树木,广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和美化城市,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关键在于如何开展创新宣传和发动社会力量的模式,关键在于如何建立在充分理解捐献者的基础上,多做一些功德无量的善德之举,而不需要在各方面斤斤计较政府的投入。只要组织和管理者能够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断开拓进取,尽量扫除那些不必要的思想障碍,就能尽快找到解决眼角膜捐献的新思路与科学方法,就能动员更多社会力量把捐献眼角膜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得更好。二

无论是“组织”,还是“器官”,移植之后对生命延续的意义都是一样的,设立功德碑最主要的目的,是体现对捐献者们的铭记与感谢,不该被厚此薄彼。

据报道,2014年4月,21岁的大学生李翠去世前,签署了遗体捐献书。最终,她的眼角膜给两位患者带去了光明。然而,当初河南省红会工作人员曾承诺今年清明会将李翠的名字刻在(器官捐献)的功德碑上,但现在功德碑上仍没有她的名字。对此,有关机构表示,眼角膜属于人体组织,不属于器官,所以器官捐献功德碑上不会刻捐献者的名字。

诚然,按照法理上的器官定义,眼角膜的确不属于器官。这样回答的确没什么问题,但带给人们的却是从头到脚的寒意。

但是,对于历来讲求要“留全尸”的国人而言,其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身体上的任何部分对于个体而言都是珍贵的,个体及其亲属都有权力将之保留于身。因此,一个人只要能够把属于自己身体的任何部分无偿捐献出来,都实属难得。更何况,一个人的眼角膜能为两个眼疾患者带来光明,显然值得被感谢和铭记。

而且,角膜移植虽然是现在最成功的异体移植手术,但在我们国家开展的也非常有限。有资料显示:因为供体不足,我国每年仅有5000例患者可获得移植,占需要移植总量的10%。由于角膜供体紧缺,绝大多数角膜患者只能在黑暗中等待,一部分患者因角膜供体缺乏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被迫摘除眼球。

无论是“组织”,还是“器官”,移植之后对生命延续的意义都是一样的,何必要教条于器官还是组织的死板定义搞差别对待呢?在普通大众广义的理解中,器官与组织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退一万步讲,就算眼角膜移植已经普遍了,就算眼角膜移植带给人们的利益有限,我们就可以忘却捐献者们的付出吗?勿以善小而不为,好事本身无所谓大小,面对好事的时候“挑肥拣瘦”,甚至因为善小而不宣扬甚至冷漠的态度,不免让人寒心。

更该看到的是,这个问题并非无法解决,在天津、哈尔滨、长沙等不少地方都建设了角膜捐献者纪念碑,有些地方将角膜捐献者姓名直接刻入了“器官(遗体)”纪念碑。设立“器官捐献功德碑”最主要的目的,是体现对捐献者们的铭记与感谢,弘扬奉献精神。死守刻板规定,不仅显得厚此薄彼,无疑已经背离设立功德碑的初衷。

2014年4月,21岁的大学生李翠去世前,签署了遗体捐献书。最终,她的眼角膜给两位患者带去了光明。然而,时至今日,李翠的亲属们仍在为她的事情奔波:当初河南省红会工作人员曾承诺今年清明会将李翠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但现在功德碑上仍没有她的名字……对此,有关机构表示,眼角膜属于人体组织,不属于器官,所以器官捐献功德碑上不会刻捐献者的名字。(2015年10月16日 京华时报)

对于这个21岁的大学生李翠,相信很多网友都是感动和点赞的。如此花样年华,却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但她用自己的行动,却在让“另外的生命”延续。笔者认为,这种行为,岂能被所谓的“学术概念”而掩盖呢?斯人已逝,我们不该让其之前的善举寒心。

其实,作为李翠来讲,也许并没有死后留名的想法。在生命的最后一个多月里,乐观、开朗、坚强的她还写下了一页页充满阳光的“微笑日记”。这样的一个女孩儿,又岂会在意功德牌上的“虚名”?但是,作为李翠的家属,谁又忍心这样的捐赠?或许是出于当初红会“将李翠的名字刻在功德碑”的承诺,或许是李翠的极力要求,家属也只好完成遗愿。但红会却出尔反尔,还拿眼角膜是人体组织而非人体器官为由,拒绝为李翠刻碑。这种行为,的确是人神共愤,也难怪李翠的亲人为此奔波了。

近年来,一些专家教授被称作“砖家”、“叫兽”,无非是有些人因为自己的利益,出卖良心,惹怒大众。但笔者由衷的为此次的专家点个赞:“不能以学术概念区别对待”!的确如此,无论是人体器官,还是眼角膜,都是人身体的一部分,岂能顾此失彼呢?更何况对于普通群众来讲,这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拿学术概念去区别对待捐献者,这是对捐献者的不尊重、不公平,更会引起捐献者家属的强烈不满。

斯人已逝,我们岂能让其曾经的善举没有回报?又岂能让让捐献者的家属寒心?在器官捐献纪念碑已经存在的基础上,只需加上眼角膜纪念碑就解决的事,何以无人去做?笔者认为,要尊重捐献者,政府也该管管了。(四

无论是“组织”,还是“器官”,移植之后对生命延续的意义都是一样的,设立功德碑最主要的目的,是体现对捐献者们的铭记与感谢,不该被厚此薄彼。

据报道,2014年4月,21岁的大学生李翠去世前,签署了遗体捐献书。最终,她的眼角膜给两位患者带去了光明。然而,当初河南省红会工作人员曾承诺今年清明会将李翠的名字刻在(器官捐献)的功德碑上,但现在功德碑上仍没有她的名字。对此,有关机构表示,眼角膜属于人体组织,不属于器官,所以器官捐献功德碑上不会刻捐献者的名字。

诚然,按照法理上的器官定义,眼角膜的确不属于器官。这样回答的确没什么问题,但带给人们的却是从头到脚的寒意。

但是,对于历来讲求要“留全尸”的国人而言,其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身体上的任何部分对于个体而言都是珍贵的,个体及其亲属都有权力将之保留于身。因此,一个人只要能够把属于自己身体的任何部分无偿捐献出来,都实属难得。更何况,一个人的眼角膜能为两个眼疾患者带来光明,显然值得被感谢和铭记。

而且,角膜移植虽然是现在最成功的异体移植手术,但在我们国家开展的也非常有限。有资料显示:因为供体不足,我国每年仅有5000例患者可获得移植,占需要移植总量的10%。由于角膜供体紧缺,绝大多数角膜患者只能在黑暗中等待,一部分患者因角膜供体缺乏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被迫摘除眼球。

无论是“组织”,还是“器官”,移植之后对生命延续的意义都是一样的,何必要教条于器官还是组织的死板定义搞差别对待呢?在普通大众广义的理解中,器官与组织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退一万步讲,就算眼角膜移植已经普遍了,就算眼角膜移植带给人们的利益有限,我们就可以忘却捐献者们的付出吗?勿以善小而不为,好事本身无所谓大小,面对好事的时候“挑肥拣瘦”,甚至因为善小而不宣扬甚至冷漠的态度,不免让人寒心。

更该看到的是,这个问题并非无法解决,在天津、哈尔滨、长沙等不少地方都建设了角膜捐献者纪念碑,有些地方将角膜捐献者姓名直接刻入了“器官(遗体)”纪念碑。设立“器官捐献功德碑”最主要的目的,是体现对捐献者们的铭记与感谢,弘扬奉献精神。死守刻板规定,不仅显得厚此薄彼,无疑已经背离设立功德碑的初衷。□郑山海

据报道,2014年4月,21岁的大学生李翠去世前,签署了遗体捐献书。最终,她的眼角膜给两位患者带去了光明。然而,当初河南省红会工作人员曾承诺今年清明会将李翠的名字刻在(器官捐献)的功德碑上,但现在功德碑上仍没有她的名字。对此,有关机构表示,眼角膜属于人体组织,不属于器官,所以器官捐献功德碑上不会刻捐献者的名字。(10月16日人民网)

就因为角膜是人体组织,而不是人体器官,就把捐角膜者排斥在功德碑之外,让众多看到此消息的人心凉。

我觉得,有关给“捐角膜者不能上功德碑”下定论者,应该澄清一个认识:建功德碑的实质意义是什么?是鼓励遗体捐献,还是计较学术抠字眼儿?固然,眼角膜是“组织”,与肝肾脏“器官”有所不同,但在中国目前对捐献遗体上依然缺乏认识、主动性不高的情况下,有捐献者积极自愿捐献,本来就是一种非常值得肯定张扬的事,为什么在上功德碑上却计较抠字眼儿呢?就算角膜不是器官,那么把捐献角膜者上了功德碑,能坏了什么名声,还是会障碍学术研究?

功德碑,是对社会有积极引导影响作用的宣传阵地,并非医学科学上的学术研究平台。换言之,捐献角膜与捐献肝肾脏器官,在社会的影响作用是同等的,这与学术研究上的细节是两码事。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需要眼角膜救助的人很多,但捐献眼角膜的人的数量十分有限,那些能够做出无偿捐献的人无疑为全社会做出了榜样,提供了正能量。这样的善德之举因眼库与红会分属两个管理系统,不同的认识程度,不同的宣传方式,导致了同样的善举异样的对待,不可谓不让人心寒。

此事暴露了相关部门在遗体捐献上存在的致命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平时总是报怨社会捐献遗体器官积极性不高,怎么就不从管理部门上找找原因呢?就从“捐角膜者不能上功德碑”上,明显是部门在争名利而把社会利益抛到一边,这样的管理理念怎么会鼓励和激发社会捐献遗体的积极性呢?

遗体捐献需要鼓励,需要正确的宣传导向。因为这事关系到社会公益爱心。所以,无论是捐献的眼角膜还是捐献的器官,对于这样的功德之举我们必将永远纪念,让功德散发出光芒,展现出巨大的感染力,营造这样的氛围才有助于更多的公民向往社会公益事业。

第三篇:群文阅读教学 二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中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子课题 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2稿)

一、问题的提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因此,如何激发孩子读书的热情,成了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话题。”

据调查,包括教科书在内,中国人平均每年读书只有5本,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我们老师已经习惯了教语文就仅仅教语文教材,一学期下来就让学生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得肯定十分有限,也难怪乎语文教学一直被一些专家指责为“少、费、差、慢”。

2.学生课外阅读缺少指导。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孩子们,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在课外多读书吧!”为师者仅仅停留于这样的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每个年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究竟适合读哪些好书,教师缺乏引领;读书后的信息反馈是否及时,否则会导致很多学生的应付),又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那么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

3.课堂内外阅读脱节。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

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阅读力就是学习力。但目前的现状是我们普遍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内涵不够清晰,突出表现在阅读教学中目标不明,阅读内容远离儿童生活,阅读方法不够系统,儿童阅读能力普遍不高。在教育部组织的质量检测中,儿童失分最多的就是阅读这一部分内容。总之,儿童阅读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个部门、某个家庭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主题组单元的,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往往选编了四篇课文。其课程编排的特点是注意内容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每组课文之前,都设立了单元“导读”,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提示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重点,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有一个总体了解,这为开展群文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很多老师仍然将教学思维禁锢于老一套,一篇课文一篇课文教,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学生乏味,效率低下。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希冀通过研究,探索单元教学新模式,真正让学生增加阅读量,并从阅读中学会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概念的界定 1.群文:所谓“群”,就是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群文”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

2.群文阅读:指在一节课里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阅读。3.群文阅读教学:即在一节课里,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进行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4.单元整组教学:即以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载体,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

5.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以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主题单元课文为载体,结合单元主题,拟定学习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一节课内针对一篇精讲课文自主探究出该单元课文的学习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阅读本单元其他三四篇课文和相关课外读物。

三、研究的综述

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量,美国纽约州就规定,小学生每年必须读25本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多读书、多积累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规定,第一、二、三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仍然比较重视语文教材中课文阅读的教学。以小学语文12册教材、每册教材平均30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500字计算,阅读总量只有15万字左右,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准备。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每天都会产生许多新知识。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必须学会快速阅读。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快速阅读列为独立学科,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第三学段学生默读一般课外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快速阅读是一种技能,技能是需要训练的。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篇500字左右的精读课文要教两课时,略读课文要教一课时,教师可以慢慢教,学生可以慢慢读,这种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中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文章,学生很快读完,内容基本理解,教师只好不停地问、不停地讲,学生被动地答、被动地听,主体意识缺失,阅读兴趣降低。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不得不少问少讲,学生忙着进行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整本书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种阅读方式,三者不可替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课文,用大量时间的咬文嚼字、感情朗读,关注精读、朗读方法的指导。我们有时需要细嚼品味式的慢阅读,有时也需要整体把握式的快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不仅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多篇不同作家、体裁、内容的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关注略读、默读方法的指导,这样就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四、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探索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 2.构建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二)研究内容

1.构建以单元整组教学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群文阅读课堂,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为孩子提供足够的阅读资源、足够的阅读时间,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价值观念和阅读兴趣,端正其阅读态度,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

3.将优质多元的阅读教育资源引入课堂,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积累群文素材,研发“群文阅读”教师读本和学生读本等资料库。

(三)拟创新点

1.将“群文阅读”与“单元整组教学”相结合,研究视角有新意。

2.将已开发的校本课程融入阅读范围内,注重各研究成果间的融会贯通。

五、对象及范围 本校3至5年级

六、思路及方法

1.多阅读,多比较性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围绕议题,让学生一篇接着一篇地阅读单元组课文,让他们在始终保留着新鲜感的比较性阅读中不断涌现质疑和发现。

2.多质疑,多分享,将阅读过程处理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围绕议题,在课堂里真的让学生提问题,提真的问题,真的解决问题,最终有所发现。3.多学习、多实践浏览、略读、跳读等阅读方式

围绕议题,采取默读和速读(扫读、跳读和技巧阅读)、批判式阅读、休闲式阅读、研究式阅读、校对式阅读以及其它各类阅读,让学生学习和实践。

4.多尝试、多总结真实、实用的阅读策略

围绕议题,变单篇的课文教学、重视分数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模式为关注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方法的学习模式,为学生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七、计划及步骤

本课题拟定研究周期为1年(2013.3~2014.2),具体如下: 1.课题准备阶段(2013年3月底):申报课题

2.课题实施阶段(2013.4~2014.1):提炼并打造比较成熟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3.课题总结阶段(2014年2月底):总结经验,推广成果,深化研究

八、预期的成果

1.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2.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及案例

九、成员及分工

1.组长:袁

校长

课题指导与管理

2.主研:唐冬生

科研室主任

全面负责课题研究与管理

罗国云

教导主任

课题指导与管理

邓本莲

语文教研组长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陈

语文教研组长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黄利霞

语文教师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唐兢晶

语文教师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3.参研:何敏、廖珍琴、陶廷梅、黄公兵、黄生菊、龙训平

十、经费的预算

预计资料查阅与打印、培训与学习等共计1万元

参考文献

1.群文阅读的实践和研究,卞国湘

http:// 4.主题阅读课的理论与实务

http://www.xiexiebang.com/edu/article/2294

第四篇:挫折心理参考文二

众所周知,挫折广泛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贯穿于人的一生,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思想情绪的波动,行为表现的失常,以致于出现自杀行为等,都与挫折心理关系密切。对于学生思想行为的种种外在表现,表面看是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引起的,但只要认真分析就可发现,实际上是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各种障碍,受到各种挫折而且心理无法解脱的结果,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适应性差。

高校的教师和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这些挫折的产生原因和客观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挫折是个含糊的概念,它包括不同的含义。一般来说,既可把挫折看成是一种外部条件,也可看成是人们对这种条件的反应。但是,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注重从人的内部状态研究挫折。

人们的行为总是从一定动机出发达到一定目标。如果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而且在障碍面前无路可走不能达到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产生挫折感。因此,挫折是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的目的无法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是客观事实造成的主观感觉,形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自然挫折,这是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自然因素致成的挫折。如大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天灾人祸、疾病休学或退学等等。

社会挫折,这是最多见的挫折,受社会和学校的道德、经济、风俗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使个人动机受限制致成的挫折。经济上依赖父母不能独立;或者丢失钱物;考试不及格;违反校规校纪受处分;饮食习惯上得不到照顾等。

人际挫折,这是社会挫折的缩小,它表现在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和政工干部之间,顶撞、吵架或不能互相信任和理解。受别人的蔑视、诽谤、嫉妒、冷漠、猜疑和失恋等,便产生强烈挫折。

自我挫折,是心理、生理与智能因素造成的自我的某些动机的限制。生理上的某些不足或缺陷;自寻烦恼和对别人成就的嫉妒、抑郁与烦躁;自身智能结构上的缺陷而造成的自我挫折。

从前面挫折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大学生在学校接受专门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在学校大群体中生活。他们在实现自己理想的具体目标时,对各种需要的追求非常强烈。在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往往容易产生挫折感。一次调查表明,大学生以学习知识成材为第一需要的占40%,以自尊为第一需要的占30%,以友谊爱情为第一需要的占13%,以物质为第一需要的占5.2%,以娱乐为第一需要的占1%。我仅对前面三个主要方面的需要,进行一些具体的分析。

学习知识渴望成材的活动,是大学生的主导活动。大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专业学习,它极为强烈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的发展,影响着他们对职业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获得。他们在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力争取得好的成效。课堂活动是学习活动的主要环节,对教师讲课水平的要求,自身理解掌握知识的能力,作业完成的程度,实验操作的成败,实践环节的锻炼,都影响着学生的能力培养。这些,都对学生学习心理产生影响。非课堂活动是一种不在教室里进行的学习活动,它同大学生对正在或打算专门学习的学科的深刻而全面的研究相联系。这种科学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反映了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课外创作、社会调查、科学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都属于这种活动。其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也产生影响。

低年级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心理感到不安。一位一年级大学生给老师写信说:“说实在话,入学这么久,总觉得每天过得很空虚,有时侯倒很怀念高三,怀念那段紧张但却充实的岁月。或许每天感觉空虚是因为还没有适应大学生活,但就我个人而言,对一些课程的学习方法把握很差或者说一窍不通,有时候课本拿起来看了老半天都不知所云。有时候很怕,怕从此一落千丈。”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思辨性、自主性和探索性特点,当学校不能满足这种要求时,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对学校不满,甚至出现对立情绪。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之一,有些学生把考试分数看得很重,一旦考试受挫,心理上受刺激,也往往会出现苦闷或抑郁。

人希望自己有稳定的地位,要求个人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青年学生要求尊重需要的满足,渴望自立自强,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自己有实力,能胜任。同时,迫切希望老师的信任,同学的理解。他们需要自我表现,自我完善,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偏高。有的大学生说:“我需要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我在班上干了很多好事,不能被人理解,反而被人误解,内心很难受。”“需要让老师发现我是一个人才,以便更

好的培养我,同时也让别人尊重我。”如果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对生活满腔热情,体会到自己生活在世界上的用处和价值。尊重需要若受到挫折,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懦弱感、无能感,会使人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友谊和爱情的需要在大学生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大学生把友谊和知己看得十分重要,他们常因找不到知己或失掉友谊而感到孤独和痛苦。一些高校对学生的心理测验表明,许多学生把失掉友谊和信任看作是最危险的事。有些学生说:“我需要友谊,我害怕孤独的生活,没有友谊将是难以想象的,也是不敢想象的,真挚的爱(泛指)将是我一切行为的动力。我需要鼓励和安慰,需要别人真诚相待。”大学生谈恋爱是目前高校思想教育中工作不可回避的问题。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理想、志向、人生观、情操和个性都没有稳定形成,对于选择什么样的对象,如何处理爱情与事业、理想的关系问题,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对于爱情中引起的内心激动和情绪波动,还缺乏自制力等原因,往往在恋爱中一方否认或中断恋爱关系时,另一方便会受到巨大的挫折。由于失恋,心理产生“内郁”,其主要表现是焦虑和冷漠,丧失生活的勇气。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相对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适应大学学习阶段、自主学习阶段、准备毕业阶段。这些阶段,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会产生挫折心理。但是,相对来说前后两个阶段外因的影响比较多,容易产生挫折感,容易出一些事故。一年级学生通过高考的激烈竞争,跻身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往往都有一种自豪感和优越感,以自己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而自居,加上社会经验较少,在一帆风顺之中一遇某些不合意的事,易产生挫折心理。一年级学生远离父母,从家庭生活向学校生活转变不适应,存在生活的孤独和恐惧感,心情烦躁,思念亲人。大学的学习与中学有显著差别,大学教师的讲授是提要式的,学生自学多,中学则是教师讲授为主。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如果不能很好的利用时间,学习成绩就会下降,从而影响学习情绪。一名女生在中学时是优等生,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某重点大学,入校后自觉成绩不如他人,尽管她把假日都花在学习上,成绩还是提高不快。这对一向名列前茅的她来说,好胜心受到了打击,从此情绪低落,不能集中思想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学生到毕业期,思想比较复杂,特别是对职业和工作单位的选择。由于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对毕业生心理产生冲击。“双向选择”的制度,第一次给了大学生以择业的自主权,大学生成了决定自己未来工作的地点、工作单位、工作职位的“主人”,会产生积极的态度。但是,这种制度打破了“铁饭碗”,要求大学生自谋职业,竞争上岗,也产生消极、盲然的态度。如:担心会出现走后门等不平等的现象,怕找不到工作待业,父母没有社会关系,只好听天由命,出现懊恼情绪。当消极的择业心态不能很好的调节时,个别学生容易产生挫折心理,而引起愤怒的情绪和不满。所以,在工作中要注意做好两个过渡期的心理过渡,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大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在社会的大系统和学校的小系统中学习和生活。

他们表现出的心理现象都受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没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心理活动便不可能产生。大学生处于青年期,是少年向成年过渡时期,有些心理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之为狂风暴雨的危险期。这个时期,他们的身体会产生急剧变化,性意识开始觉醒,意识到两性的差异,产生对异性的追求。这种追求得不到满足时,心理往往充满矛盾。由于他们的不成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不能正确认识客观现实,内心世界易于失去平衡。

大学生挫折心理的产生是比较复杂的,从青年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它是心理矛盾的过程,是青年自我意识分化的结果,也是观察者的我和被观察者的我(即主体和客体之间)产生矛盾的必然反映。

主观的我是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是个人满足各种需要的主观意向以及自我对待的态度。社会的我,是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是客观社会的要求以及别人对我的态度。学生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自己为别人做了一件事,在他自己看来是做了一件好事,并为此而感到自慰,认为自己是个乐于助人的人。但是,对他做的这件事,别人却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认为他是个品行不端的人,而受到讽刺和嘲笑。大学生追求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但是这些需要有的能为社会所承认并得到满足,有的则不为社会所承认并得不到满足。主体和客体产生矛盾不能达到一致时,学生易产生挫折心理。

青年学生希望自己成为某种理想的人物,在头脑中塑造了一个理想我的形象,包括职业的理想,生活的理

想,成材的理想,人格理想等,而且迫切希望把理想迅速变为现实。但是,他们本身的客观实践又在头脑中构成一个现实的真我的形象。当现实理想的意向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大时,在自我意识中便产生了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的矛盾。因此,思想教育工作应立足于帮助学生冷静地思考,分析各种矛盾,使自我意识达到积极的同一,克服消极、虚假的同一。

为了增强挫折耐受力,必须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锻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对人生价值的认识。这个问题解决好了,青年学生中的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从心理发展来看,观点是心理结构中处于最高层次的东西,它是在个人大量认识和行为经验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概括物,又是指导个人认识和支配行为的最高调节者。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就能对待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消除对生活的恐惧悲观,甚至厌世心理,鼓舞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力量。

要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当受到一些挫折时不是消沉下去,而是能承受这种挫折,并积极去分析受挫折的原因,思考问题的是非,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和方法。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克服心理的闭锁性。在学习之余培养兴趣爱好,参加文体活动,消除疲劳,解除苦闷,增加生活的乐趣。学校应该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运用心理学理论和其他知识,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法,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解决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出现的疑难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根据生活的不同阶段以及各个层次,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团体咨询、个别咨询、建立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心理咨询工作者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思想,即用客观的、联系的、发展的、系统的、整体的和具体问题分析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咨询对象所提出的各种问题,使之取得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咨询者与被咨询者要站在平等角度上,自由的谈话,使咨询者放心,还要为被咨询者保守秘密。两者之间要建立起信赖的关系,才能达到目的。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还应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避免挫折的产生。要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指导,在学习方面倡导建立互帮互学关系,高年级和低年级开展结对子活动,进行学习经验和方法的指导和交流。毕业分配阶段,要提倡学生干部带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把知识献给人民。在具体工作中,尽量做到公平合理,公正公开。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要切实担负起为广大学生服务的职责,牵线搭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满腔热情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关心和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不要回避问题,把矛盾激化。如一时不能满足要求的,要做好解释工作,讲清道理。要建立一个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集体,帮助学生掌握集体中的行为规范,使他们学会关心、爱护同伴,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和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如学生生病住院,领导要关心,同学要经常去探望和慰问,这就会使学生产生精神力量,消除自然挫折心理。总之,要让学生学习和生活在民主、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锻炼成才。

第五篇:三年级二班上群文阅读活动总结

三年级二班上群文阅读活动总结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受益终生。”为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增长知识,活跃班级文化,树立正气,营造清风屡屡的书香氛围。在本学期的读书活动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深入宣传,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

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我制定了详实可行的读书活动方案,按照活动方案,我们班迅速地开展了读书活动的动员工作。召开了主题班会、出了主题黑板报、制作格言等,多渠道、深层次宣传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强势宣传营造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落实读书方案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落实责任,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读书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地开展,我在班上成立了读书小组,根据活动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分解任务。确保了读书节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创新活动,为每位学生的成长导航。

在读书节活动中,我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形成人人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终身学习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捐赠图书,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好书共欣赏,完善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成立了图书管理小组,开展借阅管理活动,举行了好书交换活动,同学们形成了好书先读为快的愉悦读书氛围,畅游书海,各班洋溢着浓浓的读书气氛。

2、召开主题班会,不断把读书活动推向深入。按照活动方案我召开了动员会、读书经验交流会、古诗词诵读、好词佳句“集词本”的交流等系列主题班会。在读书心得交流会上,学生畅所欲言,气氛活跃。他们谈到了阅读的收获,并向大家推荐怎样选择好书,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怎样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有序读书;并介绍了自己在家庭中是怎样带动父母阅读,争取评上“书香家庭”的实际行动。

通过此次交流会,同学们互取所长,学到了更多读书知识和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

3、评比“读书之星”。为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通过班内推荐,评选出了15名读书之星。

四、活动效果

1、初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阅读习惯、提升了修养。通过读书活动,使每个学生“读好书,净化心灵,启迪人生”。通过读书反省自我、提升自我。

2、促进了班级文化建设和班风、学风的进一步转变。通过开展读书活动,班级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课堂纪律好转了,午间学生有事可做了,同学们能静心学习了,日常行为习惯也规范了。

读书学习活动是一项长期、有效、文明、健康的教育工程,需要学生继续投入极大地热情。今后,我要动员学生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倡导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尚。

廖小华 2013年3月

下载二下传文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下传文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创文总结

    醴 陵 电 视 台 2011年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总结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一眨眼,2011年即将过去。回顾2011年,点点滴滴成了一种回忆。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之后,市委、市政府今年又围绕......

    文明大总结

    1、院里组织班级参加文明活动,例如去哪捡个垃圾,搞好宿舍卫生,打扫实验室,图书馆,老师办公室,及校园死角,在拍些照片,(做1~2期的文明现象与不文明现象图片展,图片比文字更有说服力)每个......

    文科组总结

    文科组青年教师说课比赛小结 今天下午4:00—6:00,在阶梯教师举行了青年教师文科组的说课比赛,共有七位老师参赛,有一位青年教师张静未参加,两位教师吕阿敏请假,朱丽娜嗓子生病不能......

    团支书总结文

    时光飞逝,这一学期所有的学习和工作都即将要告一段落,我团支部的工作也进入了总结阶段。仔细一下自己担任团支书以来的所做所问所学所思,从工作中也体会到了许多人生的哲理,也是......

    文委总结(推荐)

    文委总结 文娱生活是大学生活里面必不可少的部分,本学期的活动比较多,在开学不久后首先举办了篮球赛校园文化节等活动。作为文艺委员,我的职责是:了解同学们在特长,方便安排文娱......

    创文总结[本站推荐]

    创建文明城市 从今年开展创文工作以来,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和“统一......

    创文总结

    2006年,秀洲区创建专项组根据市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

    创文总结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总结部署创文工作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10月25日上午,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召开全系统干部职工大会,总结部署今年以来创文工作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