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业转型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利剑
产业转型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利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长。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广东及沿海经济发展,取得了激动人心的成绩,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万世瞩目,逐步成为“工业生产大国”,但是随着社会的深刻的变革,“广东模式”的经济持续增长模式的优势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式,因此打破简单的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企业的产业结构,自主创新,是当前经济的发展的关键。
我国东部沿海经济一直沿用着西方早期经济的简单模式,企业生产主要是承担着,组装和制造,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企业的核心产品,走的是低端市场,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只能靠薄利多销,来维持企业的利润。近年来,由于中国人口极速下降,劳动力减少,“人口红利”已经成为过去,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以及原材料成本的增加,给企业生存带来了强大的压力。特别是高耗能,低产出的粗放型产业,面临着破产的压力,因此企业的产业结构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行转变,要加大自主创新能力,突破薄利多销的瓶颈,取得持续的经济增长。
政府主导,积极推进企业产业改革。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鼓励粗放型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摒弃资源浪费型产业。对粗放型企业进行转型的企业进行资金扶持、财政补贴,鼓励其向环境保护性、低耗能型企业进行转变。政府部门出台一系列措施,指导面临破产或关闭的企业合并,进行资源整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集团化来度过危机。
加大对科技的投入,鼓励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研发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因此,政府部门应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研发新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利用奖励手段,促使企业不断产品的科技含量的研发,摒弃过去的一贯低端、科技含量低的产业。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乡镇的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内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企业内迁的速度。各职能部门,为企业内迁创造良好招商引资环境,为内迁企业提供各项配套设施,并给予内迁企业税收等方面得优惠政策。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培养一批技能型能才。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加大对企业职工的上岗培训,通过人才引进计划,为人才留下来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的引进,采用一系列奖励措施,促使他们留下为本地经济做贡献。
企业产业结构的转型,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又一次改革,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推进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一批科技含量高,低耗能,环境保护性强的企业,不断自主创新,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篇:产业转型
产业转型
[发布日期: 2011-07-13 ] [字号:大、中、小] [关闭窗口]
按照支柱产业提升发展、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的思路,落实“4+8+8”产业发展规 划,即用信息技术提升改造提升电子、石化、汽车、钢铁等四大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广电光伏、电力自动化与智能电网、信息通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轨道交通、航天航空等八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旅游会展、文化创意、商贸流通、商务服务等八大现代服务业,加快 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都市型生态高效农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招商选资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成功举办了重洽会、紫金山峰会、第三届中国服务外包大会、中央省重点企 业对接会、金秋恳谈会、台湾名品交易会,组织开展了赴欧洲、新加坡、台湾地区等一系列对外重大招商活动,中电55所江宁基地、中兴通讯三期项目、华电亿智 能电网基地、OLED项目等相继落户。2010年全市利用外资28亿美元,增长18%。
以“千企升级”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滚动式推进1000家成长型企业实施“六个升级”,即科技创新能力 升级、企业信息化建设升级、企业规模升级、企业管理升级、品牌质量升级和企业人力资源升级,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 4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2%。
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对光伏风电、电力自动化与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 业,进一步聚焦重点,明确重点发展领域、重点发展项目。2010年全市风电光伏等八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08亿元,增长29%,占全市工业 比重达27%;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增长60%,被国家工信部授予中国首家软件名城称号;实现服务外包执行额26.5亿美元,位居全国首位,服 务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6位。
第三篇:经济转型
经济结构转型
中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正以前瞻的目光面向未来。中国经济转型,不仅将为国内发展奠定基础,对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我们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经济转型的必然性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抉择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加剧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增长中投资所占比重过大、一些地方“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产业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调整结构,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转型措施
措施一: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①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
②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③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措施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措施三: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o ①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抓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②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央财政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要覆盖中小企业,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
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鼓励建立小企
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措施四:加快发展服务业。
①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
②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
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
③农村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潜力大,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
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
④加快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进一步
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实现国家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
措施五: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
①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 ②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
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
o
第四篇:看野三坡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看野三坡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胡锦涛同志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野三坡的发展史就是由不自觉到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史。
经过22年开发建设,昔日山高坡陡石头多、名不见经传的野三坡,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改革开发30周年的到来。如果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哦,香雪》中那个淳朴、稚嫩,充满向往的香雪形象记述了野三坡的过去,那么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华环保生态示范区,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优秀单位、引领文明、服务奥运示范单位等一系列称号和荣誉的获得则见证了野三坡的现在;加快建设环京津生态旅游度假带的宏图,则预示着野三坡美好的未来。野三坡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全国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为契机,以崭新的姿态昂首跨向新的征程。
一、坚持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科学确定景区定位
1984年,在国家级贫困县涞水县,原涞水县旅游局局长王宝义凭着“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百姓”的执着与热情,怀揣借来的130元考察费开启了贫困山区野三坡旅游开发的序幕。
1、搞好资源普查,夯实发展基础。全面深入的资源普查,是景区开发之初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以老局长王宝义为代表的第一代旅游人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冒着严寒酷暑、疾病伤痛甚至跌下山崖的危险,顶着冷嘲热讽、怀着对老区人民的一腔热血,徒步走遍了野三坡的山山水水,对野三坡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翔实的普查,提出了开发野三坡旅游事业的建议和调查报告,初步绘制了野三坡六大景区的宏图。
2、充分调研论证,选准市场定位。开发之初,在当时景区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聘请北京的有关专家,对三坡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初步拟定了野三坡旅游开发规划,为野三坡景区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邀请行业领导、北京的专家、媒体多次来野三坡进行实地考察,对野三坡初期的旅游发展和定位提供了一系列的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野三坡资源丰富,山水泉洞、峡谷森林、古堡长城,而且紧邻北京,有京源铁路相通,开发旅游得天独厚,是1000万北京人旅游观光的好地方,面向北京开发旅游,从而确立了野三坡旅游业的开发定位,使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京津客源占到了野三坡客源总量的95%以上。
3、重新审视市场定位,拓展客源市场半径。随着野三坡旅游业十余年的发展,客源构成仍然局限于京津冀等客源城市,造成周末多平时少的局面。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强势发展,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各种需求更趋于理性,并对景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县委、政府下大力提升景区档次,提出了实施旅游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着力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加大宣传投入,并推出了一系列深受游客欢迎的旅游产品,有力提升了景区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使景区的客源半径不断拓展,目前已达到半径500公里以上,野三坡依托京津、立足华北、提升质量、面向全国、打响品牌、走向世界的市场战略初步形成。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快景区跨越式发展
野三坡20多年的发展,既是一部山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历史书,更是通过发展旅游更新和改变山老区人民思想观念的一座里程碑。
1、引导群众更新观念,实现向旅游人的转变。开发之初,封闭落后的山区百姓,尚不知旅游为何物,还常常把旅游叫成“流油”,看到城里的姑娘身穿泳衣还骂为“伤风败俗”,老一代旅游人就分头召开支部会、生产队长会、妇女干部会进行动员部署,使老乡们逐步开始接受这种新鲜事物。并通过接待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获得了各种先进的信息流,使老乡们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
今天,年轻人已经不再满足于父辈的做法,500多个家庭旅馆、商店,100多辆私家车、出租车,20多家企业网站,10余个水上游乐项目,8家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新一代的山里人已变成懂经营会管理的老板经理,他们开着轿车去大城市促销,通过网络平台广泛地招揽客源。过去朴实的山里人已变成思想前卫的旅游人。
2、提升服务质量,创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在人们还陶醉于山里人的淳朴好客时,拉客宰客、强买强卖、打架斗殴开始蔓延。痛定思痛,景区加大了综合管理力度,出台了《野三坡景区经营管理规定》,成立了景区综合执法大队,加强了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整顿治理。并结合国家4A景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创建,强化对景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从根本上扭转了旅游从业者的不良服务意识。并结合开办专业知识培训班和做好遵纪守法旅游人的学习培训,使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理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引领文明、服务奥运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文明景区的营造,使景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双赢。
3、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人性化服务。完善内部交通,投资3000万元,升级改造了金百路,新建两个大型生态停车场,增强游客可进入性;设置景区监控设施,保障顺畅的旅游秩序;扩建游客中心、地质博物馆,服务功能更加全面;改造景区标识标牌和垃圾桶;完善厕所设施,全部达到星级标准;增加游客休息地;提供针对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导游服务。建立官方网站,提供电子商务服务。
三、坚持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树立野三坡品牌
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产业。促进旅游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推动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是野三坡旅游人不懈的追求。
1、坚持政府主导。2001年,成立了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代表县委、政府行使旅游管理开发职能。大力度实施了二次创业和旅游产业升级工程,投入3.2亿元对老景区晋档升级,完善了景区的基础设施。深度开发了龙门天关、白草畔景区,使旅游发展惠及到两个乡镇、20余个行政村。
2、加大多元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整合和优化配置各类旅游资源,对于旅游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一是推进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近年来景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资2.8亿元先后开发了猿人谷、飞龙谷、清泉山等六个景点。按照“拓两端、限中间”(鼓励、支持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及农家乐建设,限制中低档宾馆、饭店建设)的发展思路,搞好接待设施建设。新建了山水一方度假村四星级宾馆,三个三星级宾馆,新上了百里峡、白草畔索道,六个拒马河水上游乐项目。二是推动相关产业链条的延伸。投资2000万元,新建2万平方米旅游商业街;成立了出租车公司;开发了野三坡酒、茶叶、杂粮、柴鸡蛋等具有三坡特色的旅游系列商品。为丰富文化内涵,在丰富民族表演的基础上,又推出了大型历史史画《印象野三坡》。此外,还推出了蹦极、漂流、地质科普考察等特色旅游项目。
3、加强部门联动。旅游业发展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部门之间的联动与配合尤显重要。为此,县委、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产业协调领导小组,形成了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有效机制。为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及创建国家5A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且推动了招商引资、旅游产品开发等各项工作。
四、遵循旅游发展规律,促进景区持续发展
野三坡景区始终遵循“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方针,立足景区实际,遵循旅游发展规律,促进了景区持续发展。一是科学规划,严格管理。聘请北京中华建规划设计院修订完善了景区总体规划,正在抓紧制定百里峡、拒马河及5个旅游村详规。在详规出台前,采取预留发展空间,红线控制的办法,待开发区严禁永久性建筑。牢固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严禁破坏性开发,保证景区和谐发展。二是科学决策,充分论证。不论项目大小,都要进行前期调研,在多方征求专家意见、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并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三是与时俱进,富于创新。90年代,全国推广野三坡旅游促进山老区脱贫致富的经验,2005年,全省旅游管理工作现场会在野三坡召开,推广了野三坡“保洁分区、倒扣工资”的经验做法。今天,野三坡人又在意气风发地打造环京津生态旅游度假基地,向着年门票收入过亿元精品景区迈进。
我们坚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全省旅游业必将涌现出更多的特色精品项目,河北旅游的明天绚烂而耀眼
第五篇: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应定义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赖于政府行政法规的指导以及资金、政策支持,需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与职工培训、再就业结合起来。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经济持续跨越
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增量型、吸纳式开放拉动,沿江开发强“极”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和城乡一体化、统筹推动之路,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一是经济总量大幅攀升。2009年全市GDP达到356亿元,“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25.11%;实现财政总收入5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1.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53.19%。二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十一五”以来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10.3个百分点。三是城乡一体进程加快。“十一五”以来城市化率提高10.7个百分点;城乡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障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四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十一五”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递增16.58%和14.9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由长期以来“苏中的苏北”迅速跻身苏中第一方阵。
一、坚持科学发展,在更高定位上坚定产业转型升级自觉性。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上海“两大中心”建设等多重叠加机遇,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软件开发等产业,加快建设熔盛、神马等目标千百亿能级企业,不断增强项目承载能力,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在快转型、快见效上狠下功夫,勇当新时期“渡江突击队”。
二、凸显产业特色,在更高平台上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新格局。积极打造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九鼎风电、赛福特物联网等百亿级企业。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的配套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特色文化、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如皋港船货港一体化;打造集科研、培训、信息服务、餐饮物流的全国最大花木城;依托五大旅游开发公司,提升发展长江生态、长寿文化、古城人文等特色旅游业;依托演艺传媒、教育培训两大集团,大力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积极打造高效农业的规模优势,以“高效农业三年倍增”计划为抓手,打造花卉盆景、外向果蔬等六大十亿元高效农业板块。改造提升液压机械、长寿食品等传统产业,积极打造传统产业的品牌优势。
三、注重集聚集约,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再加快。始终把招商选资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强引擎,放大一类口岸优势富集效应,大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始终把“三化”互动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万顷良田”工程、农保区拆迁整理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走“三化”互动并进之路;加快中心城区和如港新城CBD、RBD建设,强势推进小城镇能级提升。始终把特色园区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抓手,打造以熔盛千亿级企业为龙头的高端船舶及海工专业配套园,加快建设石油、日用、医用绿色化工材料产业园和新型电力装备材料产业园等2个千亿级特色园区、8个100-500亿级特色园区,不断提升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始终把创新型经济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动力,推动销售亿元以上企业和3000万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建立创新平台,大力推进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县(市)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须警惕五大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工业经济起步阶段,这种承接无疑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但是,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加工制造业,除了利润率不高外(更多的是以量取胜),还对各种实体资源存在较大的依赖,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论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及时做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为此,在10年前的“十五”计划中,已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提法。2003年11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但10年过去了,转型升级未有实质性突破。因此,10年之后,“十二五”仍要补“十五”落下的课。但在补课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厘清一些认识和行动误区。
一窝蜂的跟风唱高调
转型升级已成为各地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但基于保增长的压力,我们要防止个别地方口号上的转型升级调门较高,实际行动却比较迟缓或找不着北。
一厢情愿的靠外资促转型
一说到产业转型升级,许多人想到的就是引进外资,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行业。实际情况是,我们引进了大量的国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产业似乎更“科技”了,但我们自己还是处于产业链的最末端。跨国公司出于自身转型升级的需要,也会在华布局一些研发机构,进行一些产品升级,但产品的升级换代不能全部替代产业升级,无论生产服装玩具还是笔记本电脑,如果只停留在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掀起高科技的“盖头”,其效益增长方式都是用人口红利换取低廉的加工费。外商看中的就是我们相对低廉的要素成本和简单加工装配能力,我们不能将宏观的区域整体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寄希望于跨国公司微观的企业升级。汽车行业“以市场换技术”和稀土行业“以资源换技术”的前车之鉴都表明——技术是换不来的。
一哄而上的追逐新兴产业
有些人认为,转型升级就是要淘汰传统产业等夕阳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从目前许多地方已经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初稿看,作为调结构的抓手,发展新兴产业中的动漫产业园、风能发电、物联网等都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各地产业布局重复现象严重,内向性竞争态势明显。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或夕阳思维。同样是制作服装,欧洲一些企业能够抓住行业本质,减少前导时间达到快速反应,盈利能力甚至强于火爆的“苹果”。相反,风光一时的光伏产业已经给现实敲了一记警钟,产业技术看似升级了,但日益膨胀的产能转瞬间就成为不良资产。所以说传统产业改变技术和管理制度,仍可以变成现代产业。而如果没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及很好的科研成果商业化链条和服务,新兴产业拿到的可能还是利润的“边角料”。
一刀切的三产超二产
三产超二产不是转型升级的唯一标准。在以第三产业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时候,在最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领域,美国也都是世界第一。这也是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而不至于像先前的西班牙和英国那样衰落的原因。美国制造业在最疲软的时候也贡献了13%的GDP,超过零售业、金融业等,而中国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也为13%。国家如此,城市同样如此。比如在长三角,第三产业的中心,从战略安排和选择上,就是上海。上海第三产业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担了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服务业功能。如果认为长三角的每个城市第三产业没有超过第二产业就不合理,那反而不合理了。长三角城市如果一味地只考虑以服务业占比衡量自己的转型升级程度,就是对上海的漠视。
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
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非朝夕之功。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持续时间最长,占了发展期间的60%以上。美国自1814-1980年约为17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110年,占64.7%;日本1868-1986年约为12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80年,占75%;台湾1950-1990年为4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5年,占62.5%;韩国1960-1990年为3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0年,占66.7%。如果说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行工业化进程,从现在开始转型升级,那么我们完成结构调整的时间大约需要10年,虽然随着技术创新和管理进步,转型升级的过程将有所缩短,但绝不会是一年半载之功,那种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是不现实的。
面对上述误区,到底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呢?
笔者认为,产业结构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效益增长来源的“类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转行与转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转了行未必转型,转了型未必转行,只有效益类型改变的转行才是转型。产业升级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产业之间的升级。即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发展。包括: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二是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纵深化发展,实现高加工度化与技术集约化。产业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是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是产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