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肉羊产业持续发展的探索

时间:2019-05-14 22:1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肉羊产业持续发展的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肉羊产业持续发展的探索》。

第一篇:中国肉羊产业持续发展的探索

中国肉羊产业持续发展的探索

摘 要 文章总结了我国现阶段肉羊业的发展特点。对肉羊品种引进缺乏宏观控制、肉用羊品种无等级标准、肉羊生产中的产业链不全、缺乏优质高档羊肉生产的理念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肉羊业要持续发展应重视解决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养羊协会的功能;将种羊繁殖、肉羊生产、羊肉加工有机连接在一起;增加科技投入,加速成果转化等方面问题。

关键词 肉羊产业 持续发展 肉用种羊 优质羊肉

中国养羊业发展飞快,短短五十年,已由一个存栏量只有4275万只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养羊大国,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中均有羊的分布。养羊业不仅是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这些地区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农区养羊业发展势头更为迅猛,养羊业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畜牧业乃至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肉羊业发展特点

1.1 羊肉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1985年,我国绵、山羊存栏数量15588.4万只,羊肉产量59.3万t,出栏率33%,平均胴体重12.0kg,平均每只存栏羊年产肉量3.80kg;1990年,全国存栏羊数21001.2万只,羊肉产量107.1万t,出栏率42.44%,平均胴体重11.90kg,平均每只存栏羊年产肉量5.10kg;2000年,全国绵山羊总数为29031.9万只,羊肉产量274万t,出栏率70.52%,平均胴体重13.4kg,平均每只存栏羊产肉量9.4kg; 2001年全国羊肉产量292.6万t; 2002年存栏绵山羊数量为3.166亿只,羊肉产量达316.6万t。现在我国的绵山羊存栏数量和羊肉总产量排名世界第一。从1985年到2002年的17年内,全国绵山羊存栏数量增加了1.607亿只,羊肉产量增加了257.3万t。

1.2 农区羊肉产量增长迅猛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羊肉生产主要集中在牧区。1980年羊肉生产量最大的省区依次是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和甘肃,为我国的五大牧区,其羊肉产量占全国羊肉总产量的49%;2001年上述五省区羊肉产量占到全国羊肉产量的33%;到2003年第三季度末,全国出栏羊数量超过1000万只的有七个省区,依次是山东、河南、新疆、河北、内蒙古、江苏和四川,出栏羊占全国同期出栏羊数量的71.6%。羊肉生产量超过10万t的有八个省区,分别为河南、新疆、山东、内蒙古、河北、四川、江苏、安徽,羊肉产量占全国同期羊肉产量的73.3%。从出栏羊数量和羊肉生产量来看,牧业大省已不占优势,羊肉生产已明显地由牧区转向农区。

1.3 公司、企业加入肉羊业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养羊业的发展形式单一,只有农户和国营羊场两种,养羊业主要集中在西部边远山区,经济欠发达,政府投资有限。而西部的一些资金不断流向东南沿海,因此发展养羊业的配套设施等基础建设缺乏资金投入保障。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养羊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一些国有的、集体的、上市公司、股份制公司、私人企业等纷纷投向养羊业,为养羊业注入了大量资金和活力,推动了养羊业的快速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的形成。肉羊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肉羊品种引进缺乏宏观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人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引起人们的重视,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的具有保健作用的羊肉越来越受到青睐。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相继引进国外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高的优良肉用羊品种,杂交改良当地绵山羊品种,提高羊肉生产水平,取得了很好效果。从此肉羊品种受到欢迎,身价百倍增,一只羊可买到二万甚至更高,养羊有高额利润,可发“羊财”,因此全国各地的不少政府、各类公司、企业纷纷慷慨解囊,蜂拥上马建羊场,进肉羊,炒种羊。而行政主管部门缺乏科学预测和宏观调控能力,肉用种羊的引进任其自由发展,一时间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建羊场、引种羊成风。据说澳大利亚的波尔山羊繁殖速度已供不上中国引种需要,而引进的种羊和引进后纯繁的羊几乎是被从一个羊场炒到另一个羊场,肉羊的流动进入了从“场到场”的怪圈。真正需要杂交改良本地羊,提高羊肉生产性能的地方、养殖户对肉种羊不敢问津,这就是种羊生产不能长久持续的根源。早在几年前,不少长期从事养羊研究和生产的专家、学者就提出,国内引进的波尔山羊已不少了,纯繁完全可以满足杂交改良之需求,呼吁政府加强管理,养殖企业理智行事,但未能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管理部门没能启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致使这种现象还在蔓延,直到2003年下半年,波尔山羊价格开始下跌,销路受阻,但仍有引进者,进入今年波尔山羊已是无人问津无人买。

目前肉用绵羊品种的引进繁殖同样存在问题,某些品种如无角陶赛特、萨福克等国内已引进不少,只要有绵羊养殖的省区几乎都有此品种,但还有一些单位、企业正在或计划从国外引进,如此下去势必要走波尔山羊的老路。另外,因肉用绵羊品种多,一些公司、企业不管品种的适应性、品质如何,为了炒种获利,不断更换引进品种,使其达到独家拥有“某某品种”,造成“物以稀为贵”,最终达到炒种、牟取暴利的目的。截至目前我国已引进的肉用绵羊品种有:无角陶赛特、陶赛特当、特克塞尔、夏洛莱、萨福克(白、黑两种)、杜泊(白、黑两种)、德国肉用美利奴、东福利生等8个品种10类型。但引进品种还在呈有增无减趋势。

2.2 肉用羊品种无等级标准 种畜对家畜生产性能的提高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按规定,国家对种畜场的建设、种畜的生产、经营等都有较严格的要求。每个品种都有他自己的品种特性和等级标准,选留种畜时,要求达到种畜标准的才能作为种畜使用,不够种畜标准的绝对不能作为种用。即使纯种肉羊繁殖,其后代也有达不到种羊标准的,同群不同的种羊个体,其等级不同。但是我国近几年在肉用种羊的纯种繁育上,只重视繁殖,而忽视选择。只要是纯种羊所产后代,不管好坏,都按种羊出售,还有在从国外引进中把关不严,将商品羊引进做为种羊繁殖,导致我国近年来肉用种羊繁育生产中处于无品种等级标准的混乱状态,进入市场的种羊优劣不分,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我国肉羊业的正常发展。

2.3 肉羊生产中产业链不全 目前我国肉羊生产基本处于种羊繁殖主要集中在城镇郊区,饲养管理好、基础设施等条件配套的高水平养殖阶段,商品肉羊生产则仍然处于饲草料条件较差、基础设施简陋的低水平饲养阶段。上市羊只的集中屠宰,羊肉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尚未形成规模、打出品牌,且肉用种羊繁殖、商品肉羊生产和养殖的屠宰、羊肉深加工之间几乎是各自为政,互为独立体,没有建立较为紧密的有机体系,这样的方式使肉羊生产没有形成一整套的产业链,影响肉羊产业的持续发展。

2.4 缺乏优质高档羊肉生产的理念和技术 现今我国羊肉市场供应的羊肉相当部分是饲养几年后的老弱淘汰残羊,优质高档的羔羊肉甚少,原因主要有:第一,养羊经营者的传统

思想认识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这种古老传统的思想西部较东部、牧区较农区严重;第二,优质高档羔羊肉的价格偏低,一些地方羔羊肉市场价格仅比成年淘汰羊肉高1元/kg左右,有些价格则完全相同;第三,缺少优质高档羔羊肉的生产技术;第四,没有优质高档羔羊肉的分级标准;第五,缺少羊肉及其产品深加工的配套技术,现在供应上市的羊肉绝大多数是胴体肉,只有少数进行了分割包装,而对羊肉及其产品的深加工研究和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有影响、知名度高的名牌羊肉产品。肉羊生产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我国绵山羊品种资源丰富,覆盖面广,羊产品多种多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养羊业也进行着不断地调整。为了我国养羊业的正常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我国养羊业的科学区划和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发展养羊业的不同产业,使我国养羊业中的肉羊产业、毛用羊产业、绒用羊产业等协调发展壮大十分必要。从我国目前的羊肉生产情况看,羊肉生产量较大的一是农区,主要集中在华北、黄淮海及四川一带;二是牧区,主要是新疆、内蒙古等省(区)。前一类地区的绵山羊数量基本各占一半,而后一类地区主要以绵羊为主,而且是我国细羊毛的主要生产基地。因此在肉羊业发展上,一要抓好农区,利用农区自然条件好,饲料资源丰富,质量好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肉羊产业;二是在牧区要稳妥发展肉羊,因为牧区高寒,基础设施差,饲草料严重不足,而且是我国羊毛生产基地,因此肉羊生产应在细毛羊核心育种群以外地区进行,也可对细毛羊的淘汰母羊利用肉用品种公羊杂交,后代全部出栏方式生产羊肉;肉用父本应选择毛长、密度大的品种,在生产上合理安排产羔季节,利用夏秋季节牧草丰盛之时,开展季节性肉羊生产,也可开展牧区繁育,农区肥育,农牧区联合开展肉羊生产。

3.2 加大宏观调控 在种羊引进中一定要加大行政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力度,业务主管部门应依托养羊协会(学会)组织长期从事养羊研究、生产的专家、学者针对我国养羊业的现实情况对我国养羊业的发展方向,引进羊(包括胚胎冻精)的品种、数量、质量及分布等制定较详细的计划,主管部门在申批中按照专家的意见,严格控制、杜绝一拥而上,争抢引进,想引什么就引进什么品种,想引多少都可以,有钱就可引进的混乱局面。同时在引进种羊的质量上更要严格把关,达不到种羊标准的绝不许引进,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财力的浪费和资金的外流,保证引进种羊质量,建立公平、合理的养羊业市场,促进养羊业的持续发展。

对现有众多羊场组织专家验收评估,不符合种羊生产条件的,取消种羊生产资格,符合种羊生产条件的羊场,政府应给予适当支持,对生产的种羊分等分级,严格把关,进入市场的种羊按等级定价,政府主管部门给予限价或指导价,以防种羊价格被炒得过高,影响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3.3 充分发挥养羊协会的功能

根据现阶段养羊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养羊协会应突出发挥以下功能。

3.3.1 开拓市场,促进养业发展 现阶段我国养羊产业还处在发展时期,市场发育很不完善,买卖双方没有一个较满意的信息交易平台。近年来肉用种羊繁育场很多,主要分布在城郊,而需要肉用种羊杂交改良当地羊生产羊肉的地方主要在较偏远的农区及牧区,种羊繁育与杂交改良地之间距离很远,信息交流有限,导致种羊场繁殖的种羊卖不掉,需要种羊的地

方买不上好种羊。另一方面种羊场虽多,但规模大的不多,且每个场都饲养好几个品种(最多的有6-7个品种),每品种羊数量不多,买时无法挑选。如近年来内蒙古、新疆肉羊业发展快,需要种羊较多,购买种羊确成了难事,有时一次需要购买100只以上,到过许多场,无法满足。鉴于这种情况,养羊协会应该发挥其信息快、广,诚信度高等优势,将我国现有肉用种羊场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种羊品种、年可提供的种羊数量、品质、价格、羊肉及其它产品的有关信息收集、归类,同时与养羊大省的有关部门联系,收集相关信息,建立一个信息平台,服务于养羊企业。

3.3.2 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养羊产业 养羊协会是全国性的养羊团体,具有高层次的从事于养羊研究、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力量,而现有的一些养羊企业、场、政府职能部门在养羊产业发展中缺少技术人员,遇到问题时无法解决。养羊协会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解决有关生产中的问题,为养羊企业保驾护航。

3.4 将种羊繁殖、肉羊生产、羊肉加工有机连接在一起 目前虽然有一些公司、企业参与养羊业的发展,大部分从事的只是肉用种羊的纯繁,对羊肉的生产、加工并未涉及,且种羊生产远离杂交改良区,羊只屠宰、羊肉加工企业少,缺乏羊肉深加工的相关技术,导致肉用种羊繁殖、杂交改良生产羊肉、羊肉产品深加工三者之间相互脱钩。今后肉羊产业的发展要继续鼓励公司参与,组建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带动养羊业发展。公司不仅繁殖种羊,而且参与羊肉产品的深加工,开发出受市场欢迎的羊肉品牌,同时公司与农户之间要形成一种相互紧密关系,如公司繁殖的种羊以定金的形式或以协议形式发放到农户,农户开展杂交改良,杂交后代羊公司回收,进行产品的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和公司利润。只有这样才能使种羊繁殖、杂交改良、羊肉生产及加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肉羊产业高效持续发展。

3.5 增加科技投入,加速成果转化 根据当前肉羊业的发展现状,主要围绕提高羊肉产量和质量、羊肉及其产品精加工等方面开展深入系统研究,对现行经济条件下养羊业的生产体系开展研究。与此同时,加强对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利用和转化,如肉羊品种及其配置技术、现代繁殖技术、育肥技术、优质高产饲料的种植、调制及加工技术等,并将研究成果组装集成和创新,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我国肉羊业生产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第二篇: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近10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平稳发展,肉羊生产成本较低,肉羊产品销路看好,市场稳定。我市是国家优势肉羊产业带和省沿黄牛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市羊饲养总量达265多万只,已具备年提供羊肉2.5万吨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吨,创汇6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48%、20.73%,占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28.01%。最近,信息科就我市进一步发展肉羊生产的条件、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肉羊产业的建议,供参阅。

一、我市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条件

(一)生产基础良好。我市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有发展畜牧业、从事肉羊养殖的传统,生产经验丰富。我市又是农业大市,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420万亩,每年可提供农作物秸杆710万吨,为肉羊养殖业发展能够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加上近年来青贮氨化技术的应用和人工牧草种植的推广,为肉羊生产奠定了良好的饲草饲料基础条件。

(二)专业宰杀市场(村)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培植规范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在肉羊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如莘县朝城、冠县城关镇等羊肉批发市场和茌平洪屯回民李、临清尚店焦庄、高唐南镇梁庄等羊肉宰杀专业村经营思路灵活,市场适应性强,产品倍受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消费者青睐。目前全市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已具备年宰杀销售羊100多万只的能力,年交易额达2亿元。

(三)宰杀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市拥有清真肉羊加工龙头企业两个,总投资1468元,现已具备年宰杀加工肉羊110万只的能力,产品主要供应中东、俄罗斯、港澳、欧盟等国际市场。其中阳谷张秋镇鲁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868万元,年宰杀加工能力80万只,产品主要供应国内高端市场和中东、俄罗斯、阿联酋等国际市场,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9200万元,出口创汇1520万美元,列全省首位。该企业现已获得haccp认证,并取得了科威特、阿曼、阿联酋、约旦、利比亚、巴林、刚果、海地、黎巴嫩等国家的自营进出口权。

(四)规模生产效益可观。实践证明,农村养羊的适度规模繁殖母羊为50-100只、育肥羊为200-500只,以小尾寒羊为例,存栏繁殖母羊80只、育肥羊400只,年可获纯收益17万元(母羊:80只×1000元/只=80000元;育肥羊:400只×150元/只×1.5=90000元)。

二、当前肉羊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较差。尽管我市在肉羊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户改建暖棚圈舍,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加工利用技术,但大部分养殖户目前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产速度慢,羔羊发病率、死亡率高。肉羊养殖尚未彻底从“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圈子中摆脱出来。

(二)羊群结构不合理,品种老化。由于近几年肉羊市场价格较好,羔羊肉走俏,养殖户不注重选备后备母羊,把羔羊大部分出售,造成适龄母羊比例偏低,周转速度慢,出栏率降低。

(三)资金匮乏,发展投入短缺。尽管我市近几年每年都投入一定数量的扶持资金用于肉羊产业发展,但其数额较小,很难满足农民规模发展肉羊的资金需求,一些优质肉羊品种无法大量引进,高新技术难以实施。

(四)肉羊预混料生产、使用重视程度不够。我市专用羊预混料基本不生产,出售商也不多。少数生产厂家的肉羊预混料中,维生素及各类微量元素含量低、价格高。养殖户添加预混料的很少且很盲目,据调查,规模饲养户近三分之一肉羊发病、死亡病例是维生素、矿物质缺乏造成的。虽然我市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副产品、下脚料产量较高,但利用率不高,加工贮存不合理,浪费严重。目前全市玉米秸利用率仅占总产量的29.8%,麦秸不到10%;对各类鲜酒糟、酱油(醋)糟、玉米淀粉渣、棉皮、瓜果蔬菜加工下脚料等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的利用效率也很低,贮存加工不科学,霉烂变质多,饲喂效果不好。

(五)规模化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健全。目前我市肉羊养殖主要是以农户为基础的超小规模分散饲养方式,并且肉羊养殖与加工联接不紧密,产、加、销脱节问题普遍存在,养殖户销售不便,加工企业货源渠道不畅,大量外调,既影响了养殖户效益,又增加了加工企业生产成本。

三、加快发展我市肉羊产业的思路与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各级对农业尤其是畜牧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立足我市优势,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积极推进肉羊产业发展非常关键。积极宣传肉羊养殖业发展面临的大好形势和我市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积极推广典型经验,切实增强农

户发展肉羊养殖业的信心;重点扶持加工龙头企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扶持肉羊品种改良、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和畜牧合作社发展;运用贴息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加大对肉羊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肉羊业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切实落实肉羊生产用水用电用地扶持政策。

(二)搞好产业规划,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做好小尾寒羊主产区规划,以阳谷、东阿、莘县、冠县四县为主建设肉羊生产基地。大力推广“公司+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经营方式,引导加工企业和农民建立起稳定的紧密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尽快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存关系。实施肉羊生产加工龙头带动战略,积极发展肉羊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以加工促发展带基地。按照“扶优、扶强、做大”原则,鼓励阳谷张秋镇鲁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和山东新世纪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扩张生产规模,尽快成为竞争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规范建设高唐梁村、茌平回民李、临清尚店等牛羊宰杀专业市场(村),使其尽快达到大城市市场准入要求标准。

(三)加大肉羊品种引进改良力度,切实提高肉羊品质。以品种改良为核心,实行引进良种和改良土种相结合的办法,提高优质肉羊品种普及率,带动产业升级。小尾寒羊适应性强,抗病力高,具有早熟、多羔、生长快、产肉多、肉味好、裘用价值高等遗传特点,是优良的地方良种,被誉为“国宝”,对其杂交改良后,可以进行高档羊肉生产。在全面搞好小尾寒羊提纯复壮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引进国外大型肉用绵羊品种进行经济杂交,发展肥羔和高档羊肉生产非常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

(四)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提高服务能力。积极引导企业、农民和经济实体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围绕产业各个环节搞好服务,加快科技推广应用,促进行业自律,提高组织化程度,实施产销对接。组织肉羊饲养场(户)、饲料生产企业、种羊繁育场、羔羊生产场(户)、屠宰加工企业等组成肉羊合作社,形成一个上下衔接、左右配合的网络体系,架起饲养户、企业与市场的桥梁,进一步推动肉羊产业化发展。同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组织教学、科研、生产单位,对肉羊产业化经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联合攻关,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围绕标准化生产,重点推广标准化生产场(区)设计、生产工艺、饲养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环境控制技术和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指导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尽快建立起支撑标准化的技术体系,促进肉羊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五)开发本地饲草料资源,筛选合理利用方案。与本地及周边农产品加工厂签订长期包销合同,成立饲草料专业调运合作组织,定期送到各养殖户并指导贮存加工使用。构建饲草料供、销网络,随时联络、均衡供应、及时调剂、送货上门,使规模养羊户既能保持日粮稳定供应,又能大幅度降低原料采购费用,使厂家、养羊户双方受益。定期公布瓜果蔬菜加工下脚料等农产品加工副产品价格、采购方向、加工保存技术、饲喂注意事项等,推广玉米秸青贮和麦秸氨化饲喂技术等。

第三篇:2011年肉羊产业调研报告

2011年肉羊产业调研报告

根据国家肉羊技术体系东营综合试验站《关于搞好2011年示范县肉羊产业调查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肉羊产业调研小组,并严格按照通知的提纲要求,对辖区内养殖(场)户的肉羊饲养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2011年肉羊养殖基本情况

2011年肉羊存栏90669只,出栏124468只,同比分别增长为2.9%、3.3%。其中繁殖规模舍饲存栏数为50-100只的养殖户560户,100-200只的养殖户67户,200只以上的养殖户8户。

二、肉羊舍饲大户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目前,我市的肉羊舍饲养殖大户还比较少,饲养管理水平还相对较低,科学饲养意识比较单薄,发展速度较慢。肉羊舍饲大户在养殖过程中主要遇到以下困难:

(一)资金缺乏,政府扶持政策少。尽管我市每年都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扶持肉羊产业发展,但其数额较小,很难满足农民发展规模化养殖肉羊的需要。而我市在养殖方面又无扶贫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导致养殖户贷款难,从而无法大量引进优良品种,扩大养殖规模。

(二)生产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差。我市在肉羊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养殖户改建暖棚圈舍,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加工利用技术,但大部分养殖户受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养殖观念

1更新不及时,还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产速度慢,羔羊发病率、死亡率高。同时由于缺少完善的销售网络体系和畜禽交易市场,养殖户的销售方式比较原始,无法得到满意的出栏市场价格。

(三)羊群结构不合理,品种质量不高。一是养殖户饲养技术不够先进,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系统的选种育种措施。二是肉羊市场价格较好,羔羊肉走俏,养殖户不重视选留后备母羊,把部分适作后备母羊的羔羊用于育肥出售,造成适龄母羊偏低,周转速速慢,出栏率低。

(四)兽医技术人才缺乏,养殖技术落后。绝大部分养殖场的规模化程度低,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不高,且选址大都在郊区或远离市区的偏远农村,很难留住专业人才,导致兽医技术力量薄弱,阻碍肉羊养殖产业的发展。

(五)土地紧张,改扩建养殖场困难。我市大部分养殖场的规模较小,占地面积少,由于受国家土地政策的制约,很难进一步改扩建养殖场。

三、肉羊舍饲大户的迫切要求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施肉羊养殖补贴和提高商业贷款额度。近年来,国家对生猪和奶牛产业的扶持力度很大,有能繁母猪补贴和奶牛良种补贴政策。肉羊产业至今还没有国家补贴政策出台,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应对肉羊产业也实施养殖补贴政策。再就是希望国家和政府引导鼓励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

等金融部门加大对肉羊养殖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二)做好土地规划,鼓励广大肉羊养殖户改扩建养殖场。希望政府做好土地规划,实行宽松的养殖用地政策,划出专门的土地供广大养殖户改扩建养殖场。

(三)加大肉羊品种引进改良力度,切实提高肉羊品质。依据市场需要,以品种改良为核心,实行引进良种和改良土种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原种场和繁育场,制定选种育种方案,严格进行选种选配,提高肉羊品质,带动产业升级。

(四)搞好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畜牧局等业务部门围绕标准化生产场(区)设计、生产工艺、饲养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环境控制技术和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等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对养殖户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2011年12月9日

我市畜牧局

第四篇:看野三坡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看野三坡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胡锦涛同志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野三坡的发展史就是由不自觉到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史。

经过22年开发建设,昔日山高坡陡石头多、名不见经传的野三坡,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改革开发30周年的到来。如果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哦,香雪》中那个淳朴、稚嫩,充满向往的香雪形象记述了野三坡的过去,那么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华环保生态示范区,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优秀单位、引领文明、服务奥运示范单位等一系列称号和荣誉的获得则见证了野三坡的现在;加快建设环京津生态旅游度假带的宏图,则预示着野三坡美好的未来。野三坡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全国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为契机,以崭新的姿态昂首跨向新的征程。

一、坚持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科学确定景区定位

1984年,在国家级贫困县涞水县,原涞水县旅游局局长王宝义凭着“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百姓”的执着与热情,怀揣借来的130元考察费开启了贫困山区野三坡旅游开发的序幕。

1、搞好资源普查,夯实发展基础。全面深入的资源普查,是景区开发之初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以老局长王宝义为代表的第一代旅游人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冒着严寒酷暑、疾病伤痛甚至跌下山崖的危险,顶着冷嘲热讽、怀着对老区人民的一腔热血,徒步走遍了野三坡的山山水水,对野三坡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翔实的普查,提出了开发野三坡旅游事业的建议和调查报告,初步绘制了野三坡六大景区的宏图。

2、充分调研论证,选准市场定位。开发之初,在当时景区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聘请北京的有关专家,对三坡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初步拟定了野三坡旅游开发规划,为野三坡景区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邀请行业领导、北京的专家、媒体多次来野三坡进行实地考察,对野三坡初期的旅游发展和定位提供了一系列的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野三坡资源丰富,山水泉洞、峡谷森林、古堡长城,而且紧邻北京,有京源铁路相通,开发旅游得天独厚,是1000万北京人旅游观光的好地方,面向北京开发旅游,从而确立了野三坡旅游业的开发定位,使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京津客源占到了野三坡客源总量的95%以上。

3、重新审视市场定位,拓展客源市场半径。随着野三坡旅游业十余年的发展,客源构成仍然局限于京津冀等客源城市,造成周末多平时少的局面。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强势发展,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各种需求更趋于理性,并对景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县委、政府下大力提升景区档次,提出了实施旅游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着力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加大宣传投入,并推出了一系列深受游客欢迎的旅游产品,有力提升了景区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使景区的客源半径不断拓展,目前已达到半径500公里以上,野三坡依托京津、立足华北、提升质量、面向全国、打响品牌、走向世界的市场战略初步形成。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快景区跨越式发展

野三坡20多年的发展,既是一部山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历史书,更是通过发展旅游更新和改变山老区人民思想观念的一座里程碑。

1、引导群众更新观念,实现向旅游人的转变。开发之初,封闭落后的山区百姓,尚不知旅游为何物,还常常把旅游叫成“流油”,看到城里的姑娘身穿泳衣还骂为“伤风败俗”,老一代旅游人就分头召开支部会、生产队长会、妇女干部会进行动员部署,使老乡们逐步开始接受这种新鲜事物。并通过接待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获得了各种先进的信息流,使老乡们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

今天,年轻人已经不再满足于父辈的做法,500多个家庭旅馆、商店,100多辆私家车、出租车,20多家企业网站,10余个水上游乐项目,8家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新一代的山里人已变成懂经营会管理的老板经理,他们开着轿车去大城市促销,通过网络平台广泛地招揽客源。过去朴实的山里人已变成思想前卫的旅游人。

2、提升服务质量,创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在人们还陶醉于山里人的淳朴好客时,拉客宰客、强买强卖、打架斗殴开始蔓延。痛定思痛,景区加大了综合管理力度,出台了《野三坡景区经营管理规定》,成立了景区综合执法大队,加强了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整顿治理。并结合国家4A景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创建,强化对景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从根本上扭转了旅游从业者的不良服务意识。并结合开办专业知识培训班和做好遵纪守法旅游人的学习培训,使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理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引领文明、服务奥运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文明景区的营造,使景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双赢。

3、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人性化服务。完善内部交通,投资3000万元,升级改造了金百路,新建两个大型生态停车场,增强游客可进入性;设置景区监控设施,保障顺畅的旅游秩序;扩建游客中心、地质博物馆,服务功能更加全面;改造景区标识标牌和垃圾桶;完善厕所设施,全部达到星级标准;增加游客休息地;提供针对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导游服务。建立官方网站,提供电子商务服务。

三、坚持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树立野三坡品牌

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产业。促进旅游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推动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是野三坡旅游人不懈的追求。

1、坚持政府主导。2001年,成立了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代表县委、政府行使旅游管理开发职能。大力度实施了二次创业和旅游产业升级工程,投入3.2亿元对老景区晋档升级,完善了景区的基础设施。深度开发了龙门天关、白草畔景区,使旅游发展惠及到两个乡镇、20余个行政村。

2、加大多元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整合和优化配置各类旅游资源,对于旅游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一是推进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近年来景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资2.8亿元先后开发了猿人谷、飞龙谷、清泉山等六个景点。按照“拓两端、限中间”(鼓励、支持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及农家乐建设,限制中低档宾馆、饭店建设)的发展思路,搞好接待设施建设。新建了山水一方度假村四星级宾馆,三个三星级宾馆,新上了百里峡、白草畔索道,六个拒马河水上游乐项目。二是推动相关产业链条的延伸。投资2000万元,新建2万平方米旅游商业街;成立了出租车公司;开发了野三坡酒、茶叶、杂粮、柴鸡蛋等具有三坡特色的旅游系列商品。为丰富文化内涵,在丰富民族表演的基础上,又推出了大型历史史画《印象野三坡》。此外,还推出了蹦极、漂流、地质科普考察等特色旅游项目。

3、加强部门联动。旅游业发展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部门之间的联动与配合尤显重要。为此,县委、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产业协调领导小组,形成了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有效机制。为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及创建国家5A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且推动了招商引资、旅游产品开发等各项工作。

四、遵循旅游发展规律,促进景区持续发展

野三坡景区始终遵循“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方针,立足景区实际,遵循旅游发展规律,促进了景区持续发展。一是科学规划,严格管理。聘请北京中华建规划设计院修订完善了景区总体规划,正在抓紧制定百里峡、拒马河及5个旅游村详规。在详规出台前,采取预留发展空间,红线控制的办法,待开发区严禁永久性建筑。牢固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严禁破坏性开发,保证景区和谐发展。二是科学决策,充分论证。不论项目大小,都要进行前期调研,在多方征求专家意见、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并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三是与时俱进,富于创新。90年代,全国推广野三坡旅游促进山老区脱贫致富的经验,2005年,全省旅游管理工作现场会在野三坡召开,推广了野三坡“保洁分区、倒扣工资”的经验做法。今天,野三坡人又在意气风发地打造环京津生态旅游度假基地,向着年门票收入过亿元精品景区迈进。

我们坚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全省旅游业必将涌现出更多的特色精品项目,河北旅游的明天绚烂而耀眼

第五篇:阿鲁科尔沁旗肉羊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提纲

阿鲁科尔沁旗肉羊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提纲

阿鲁科尔沁旗畜牧业局

近年来,我旗立足于发挥比较优势,对全旗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大调整。在认真客观分析,冷静思考,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把肉羊产业确定为畜牧业发展的主攻产业和重点产业。从我旗农村的实际来看,虽然具有耕地和饲草料优势,但由于肉羊良种覆盖度低,饲养水平不高,优质肉羊比例不足30%,基本上处于优质羊肉生产的薄弱点和市场需求的空白点,从牧区来看,虽然具有广阔的放牧草场,但是,草牧场由于连年干旱,产草量较低,优质牧草产量较少,再加上农牧民养殖户以传统方法饲养,管理比较粗放,目前,形不成产品的规模优势,更没有形成加工和市场优势。从2009年开始,新一届旗委旗政府,提出把肉羊产业确定为全旗农牧业产业之重点,在旗委、旗政府的领导下,各地以推进肉羊产业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从加强肉羊养殖基地建设,推进肉羊品种改良、特别是从培育巴美肉羊品种入手,引进肉羊加工企业建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推进肉羊产业进程,收到显著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虽然农民有传统的养羊历史和经验,但由于肉羊良种覆盖度低,饲养水平不高,优质肉羊比例不足30%,基本上处于优质羊肉生产的薄弱点和市场需求的空白点,不仅没有形成产品的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而且没有过硬的质量和叫得响的品牌作保证,畜产品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鉴于我市肉羊没有品牌,在畜牧业提质增效和消费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加快地方优良品种培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为此,2003年我们向自治区农牧业厅提出了《巴美肉羊育种方案》和《巴美肉羊育种实施方案》;2004年得到了自治区农牧业厅同意批复;2005年育种工作如期进入全面、系统地攻关实施阶段。在自治区农牧业厅的大力支持和科研院所的通力合作下,在两代畜牧科技人员的辛勤工作下,历经40年的不懈努力,巴美肉羊于2007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畜禽资源委员会的审定,并以国家农业部第878号公告正式命名和公告。巴美肉羊是根据巴彦淖尔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和市场发展需求,从1960年开始,经过对蒙古羊的杂交改良、引入德国肉用美利奴羊级进杂交、横交固定和选育提高三个阶段,最终培育而成的体型外貌一致、遗传性能稳定的肉毛兼用新品种。巴美肉羊是我国第一个采用复杂育成杂交技术培育而成的肉毛兼用品种,也是巴彦淖尔市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化肉羊品种。2009年该品种的推广应用辐射范围已经从07年的4个旗县区、8个育种镇发展到7个旗县区、32个镇,群体数量达到5.2万只;09年全市通过肉羊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和带动,新建巴美种羊核心场4个,巴美种羊育种园区2个,巴美种羊育种户150个;标准化肉羊杂交繁育场6个,肉羊杂交繁育户2170个;高标准肉羊育肥园区7个。为了加大巴美肉羊新品种的宣传力度,2009年市农牧业局与中央电视台7套“每日农经”和“农广天地”栏目组合作共同制作了“走进巴彦淖尔之巴美肉羊”和“巴美肉羊新品种介绍及饲养管理技术”专题片,以扩大巴美肉羊的知名度。

在肉羊加工方面,我市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抓住国内外市场对高端羊肉产品需求旺盛和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契机,把发展壮大肉羊加工龙头企业,打造巴美肉羊名牌,带动基地规模化发展作为肉羊产业发展的关键点,以引进小肥羊集团为突破口,按照“饲料生产—繁育—育肥—屠宰加工—精深加工”的现代肉羊产业发展模式,集中力量抓好肉羊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特色名牌产品。企业主动培育原料基地,通过订单收购和放母收羔、发放订金和周转金、优质优价、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建立完善企业与肉羊生产基地农牧户之间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济运行机制,达到工厂化高效生产和产业化服务的平衡协调。现有小肥羊、宏宝、草原鑫河、得利斯、索伦等肉羊加工企业20多家,羊肉年设计分割、加工能力18万吨、1000万只,2009年实际加工9万吨、500万只。部分肉羊产品出口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并深受欢迎。2009年全市农牧民人均来自畜牧养殖业的收入1764元,其中来自肉羊产业的收入达到1052元,占到养殖业收入的60%,肉羊产业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二、肉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在肉羊产业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肉羊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肉羊加工带动能力弱。全市大部分肉羊加工企业仍处于创业阶段,经营规模小、产品加工单

一、带动和服务能力还比较弱。全市20多家肉羊加工企业联系较为松散,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益,缺乏领军型企业的带动,缺乏在全区、全国“叫得响、过得硬”的品牌产品;

二是肉羊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一家一户的小规模散养方式与现代畜牧业发展不相适应,吸收先进科技能力有限,部分养殖户不能按照市场信息、企业标准安排生产,难以提供企业加工需求的高标准羊源;

三是规模化杂交肉羊生产体系尚未形成。肉羊屠宰率、胴体重、个体产肉量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特别是生产优质高档的羔羊肉不多,提高羊肉产品质量和效益等方面还需要加强。

三、今后肉羊产业发展思路、目标和主要措施

从我市具有发展肉羊产业得天独厚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看,特别是“巴美肉羊”被国家农业部审定为唯一的肉羊优良品种,做大做强肉羊产业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为了打造具有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肉羊产业,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业内一流、世界领先”这一目标,举全市之力,抓住中央财政支持我市现代肉羊项目为契机,以巴美肉羊育种基地、高标准杂交繁育场(户)和肉羊育肥园区建设为引领,通过企业推行定单生产,实行优质优价,拉动种畜市场,最终实现企业带动繁育基地、繁育基地促育种的发展格局。

(一)肉羊产业发展总的思路是: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规模化养殖为重点、农户繁育为基础,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着力推进肉羊品种改良、疫病防治、营养工程综合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肉羊规模化养殖、标准化加工和高端化开发,努力打造巴美肉羊品牌,切实做大做强肉羊产业,力争把我市建成西部最大的肉羊研发中心,全国最大的肉羊生产基地。

(二)发展目标: 2010年全市肉羊饲养量达到1800万只,年出栏950万只,羊肉产量18.5万吨;到2012年全市肉羊饲养量稳定在3000万只,年出栏1800万只,羊肉产量36万吨。

(三)主要的措施: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下一步关键要在加快肉羊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下功夫,重点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1、配套完善政策规划。2006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家畜改良及改良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全市肉羊经济杂交和育种工作的指导意见》。2009年又进一步制定了《关于加快肉羊产业发展的意见》、《巴彦淖尔肉羊基地建设规划(2009—2012年)》和《2009年肉羊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为肉羊产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今后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已出台的法规和政策,通过广泛市场调研,进一步完善肉羊产业的规划建设,因地制宜地出台新的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2、培育发展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抓住国内外市场对高端羊肉产品需求旺盛和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契机,把发展壮大肉羊加工龙头企业,打造巴美肉羊名牌,带动基地规模化发展作为肉羊产业发展的关键点,以引进小肥羊集团为突破口,按照“饲料生产—繁育—育肥—屠宰加工—精深加工”的现代肉羊产业发展模式,集中力量抓好肉羊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特色名牌产品。企业要主动培育原料基地,通过订单收购和放母收羔、发放订金和周转金、优质优价、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建立完善企业与肉羊生产基地农牧户之间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济运行机制,达到工厂化高效生产和产业化服务的平衡协调。

3、积极争取项目,加大资金投入。近年来,市旗两级财政已累计投入肉羊产业发展资金近1.37亿元。2010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2000万元,专项支持肉羊产业发展,各旗县区、农垦局都要配套安排肉羊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断增大资金扶持力度,围绕现代化畜牧业示范基地、高标准肉羊杂交繁育基地和高标准肉羊育肥园区和肉羊规模杂交繁育户等项目开展建设。中央财政2000万元支持继续在临河区、五原县围绕“巴美种羊基地建设、肉羊杂交繁育基地建设和高标准肉羊育肥园区建设”三个层次,开展现代肉羊产业项目建设。

4、抓肉羊规划布局。在肉羊规划布局上,根据我市肉羊发展的立地条件,把肉羊产业发展的轴心放在畜种和饲草料资源相对集中和丰富的农区,并按照优势畜种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原则,重点形成“两带”:一是在临河、杭后以及五原部分地区为主,重点推广巴美种公羊,以多胎繁殖性能的纯种或杂一、二代寒羊为母本,开展经济杂交,大力发展集中育肥,建立优质肉羊商品生产带。二是以东部沿阴山前的乌中旗、乌前旗、五原县部分地区为主,在重点培育、扩繁巴美肉羊的基础上,利用巴美肉羊改良杂交当地细杂母羊,建立肉、毛、繁兼优的肉羊生产带。磴口、后旗、农垦等地因地制宜发展肉羊规模繁育和集中育肥。

5、抓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坚持“三进三退”原则,即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小区、进入规模、进入市场循环的战略,加快分散养殖向规模化、专业化养殖转变。一是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相对集中,人畜分离”的原则,充分考虑水源、交通、防疫、污染等因素,扶持新建一批肉羊规模养殖场和专业村镇。二是要对现有规模养殖场、专业村、专业镇摸清底数,整合改造,优化提升,不断提高组织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三是要鼓励龙头企业参与专业化、规模化肉羊基地建设。在推进肉羊规模化养殖方面,初步设想,旗县区要抓好1/3的重点苏木镇,苏木镇抓好1/3的重点村组,村组抓好1/3的养殖大户,以点带面,整村推进,形成规模和市场。要切实培育和发展公司化养殖企业,每个旗县区要集中培育2—3个集引、育、繁、推、养、销一体化的养殖公司,发挥综合带动作用。

6、建立饲草料生产、加工与供应体系,发展绿色无公害羊肉产品。继续引导养殖户树立“种草养畜、立草为业”的观念,组织实施好“人工种草工程”,在增加草产量的基础上,依靠科技,不断提高草畜转化效率;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饲草和饲用玉米种植面积,加大推广青贮饲草的种植,降低舍饲成本。狠抓饲草料的综合利用,加大开发以秸秆转化为主的新型日粮加工技术,推广青贮和农作物秸秆饲料统一制作,集中配送的产业化服务模式。要通过配置饲草加工机械,兴建青贮池等措施,逐步实现各类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的全面加工转化。目前要立足全市所有耕种土地和草场都得到了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且符合自治区绿色食品生产环保质量标准的有力条件,开发绿色无公害羊肉产品。

7、进一步扩大巴美肉羊饲养规模,实施品牌战略。2012年,全市要建成巴美种羊规模化核心场6个,巴美种羊育种园区10个,巴美种羊规模育种户150个;标准化巴美肉羊杂交繁育场30个,肉羊杂交繁育户600个;高标准肉羊育肥园区12个。巴美肉羊基础母羊将发展到12.5万只,群体数量达到20万只。争取用3至5年时间,通过完善肉羊产业化经营体系,创立和开拓“巴美肉羊”品牌,力争将我市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肉羊生产、加工和科发基地。

8、强化科研开发能力,集中打造肉羊研发中心。按照“政府扶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筹建巴彦淖尔市肉羊研发中心,研发成果通过企业生产变为商品进入市场来实现价值,企业通过成果转化的利润来支撑研发机构的运行。我们的设想是,以小肥羊为主体,针对肉羊行业或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聘请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家以及市农牧业系统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形成产学研各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重点在肉羊新品系的科研开发、肉羊精深加工和高端产品的开发和研究上有所突破,真正把研发中心建成技术创新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和技术成果转化的主体。(撰稿人:李虎山)

甘肃:金塔县肉羊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肉羊产业是金塔县“十五”以来确定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产业和支撑农民增收的新的主导产业。由于县委、政府决策正确,目标定位准确,措施办法有力,全县肉羊产业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但在肉羊养殖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落后。尽管我县在肉羊养殖中积极引导农户改建暖棚圈舍,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加工利用技术,但大部分养羊户目前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尚未彻底从“秋肥—冬瘦—春死”的圈子中摆脱出来,饲养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产速度慢,经济效益差。

二是羊群结构不合理,品种老化。由于近几年肉羊市场价格较好,羔羊肉走俏,养羊农户不注重选备后备母羊,把羔羊大部分出售,造成适龄母羊比例偏低,周转速度慢,出栏率降低。

三是专门化肉羊品种数量与需求存在较大矛盾。近几年我县先后从永昌、酒泉等肉羊种羊场引进了具有体型大,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高,肉质细嫩和繁殖力高等特点的专门化肉用品种——萨福克、无角道塞特、特克塞尔、夏洛来等肉用绵羊品种,连续几年移植了无角道塞特、波尔山羊等肉用绵羊和山羊胚胎品种,但引进数量相对较少,远不能满足我县规模化肉羊生产的需求。

四是饲草严重不足,制约羊产业发展。由于我县属棉花主产区,近几年棉价相对较好,农民种草养羊比较效益低,不注重种草,大部分农民甚至把过去县乡扶持种植的苜蓿等优质牧草翻耕,“弃草种棉”。加之我县没有专门加工棉秆的机械,致使大部分秸秆饲草浪费严重,饲草利用率不高,饲草严重不足,影响羊产业超常规、跨跃式发展。

五是资金匮乏,发展投入短缺。尽管我县近几年每年都投入一定数量的扶持资金用于肉羊产业的发展,但其数额小,很难满足农民发展肉羊的资金需求,一些优质肉羊品种无法大量引进,高新技术难以实施。

一是宣传发动,营造发展肉羊产业新氛围。通过集中教育、办班培训、组织宣传动员会以及利用电视、广播等宣传渠道,积极宣传羊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我县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再次掀起发展肉羊产业的新高潮。

二是典型带动,坚定发展肉羊产业的信心。要充分发挥肉羊产业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致富能人的作用,引导他们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深入村组农户分析形势,对比算帐,为农户发展草畜产业出点子、做样子、教法子、找路子、推广典型经验,进一步增强群众发展羊产业的信心。

三是配套政策,落实措施,全力主攻肉羊品种引进改良。要继续以品种改良为核心,实行引进良种和改良土种相结合的办法,提高优质肉羊品种的普及率,带动产业升级。

四是注重科技,强化服务,加快推进喂养方式转变。继续强化圈舍改建、高标准养殖小区建设、饲草综

合饲喂、防疫灭病等高新、实用技术,有效提高养羊户的科技应用水平。

五是加大投入,建立产业发展资金保障机制。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逐步建立政府投入为主体、农户自筹和社会团体、企业等投入为辅助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保障肉羊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作者:佚名

一、肉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农牧民饲养管理粗放,经营方式落后。

2、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缺乏促进肉羊规模化养殖的长效机制。

3、近年来严峻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对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4、山区畜牧业仍占较大比例,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产业的发展。

二、促进肉羊生产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改变养殖方式。深化“三贮一化”、全面推行“长草短喂”、“短草槽喂”技术,实行青贮窖、青贮饲料、饲草机械补助政策。

(二)大力支持现代化养殖小区建设。按照“定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坚持“三通、四有、五配套”的标准,把现代化养殖小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建设力度。

(三)实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不断改变放牧方式。对山区草场实行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加大牧区草原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力度,遏制草场退化。大力推行以草定畜,划区放牧,围栏封育,季节性休牧等措施,增加草场单位面积的草产量和载畜量。

(四)加强山区牧道建设,充分利用有限的草场资源。轮台县70%牲畜暖季都要进入北山牧场,由于牧道年久失修,有140余万亩的草场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如得到有效利用,至少可承载牲畜3万只绵羊单位,使有限的草场资源可得到充分利用。

(五)加强平原草场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对平原牧区水利设施投资力度,在有条件的草场修挖渠道,扩大引洪灌溉,在严重缺水的草场要想方设法打井,以解决平原草场的人畜饮水问题。

下载中国肉羊产业持续发展的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肉羊产业持续发展的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某县肉羊肉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某县肉羊肉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1、畜牧业生产基本情况(一)当前畜牧业生产情况截至今年2月末,全县共繁殖成活幼畜29.51万头只,牲畜存栏达125.35万头只,出栏牲畜28.49万头只;存栏家禽......

    探索肉羊产业化规模 建立肉羊生产体系

    肉羊生产要想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必须依靠优良的高产品种,科学的繁殖方法和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同时要积极探索现代肉羊产业化生产模式,建立相应的肉羊生产和人才培训体系,积极推广......

    我国西北地区肉羊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我国西北地区肉羊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确定的调研任务与目标,2009 年 7 月 4 日至 24 日,疫病防控功能研究室刘湘涛团队组织其他功能研究室成员对西北地......

    2011.3.21肉羊产业发展调研材料(共5篇)

    附件一自然、社会经济与资源概况调研 表1-1自然、社会经济与养羊资源概况调研统计表附件二肉羊产业经济发展状况调查统计表 表2-1 肉羊产业发展及其在畜牧业中的比重表2-2......

    连云港市肉羊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连云港市肉羊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周明 (连云港市畜牧兽医站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养羊业在我市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本文......

    县肉羊产业五年发展规划(优秀范文5篇)

    渭源县肉羊产业五年发展规划(-2016)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肉羊产业,努力提升发展水平,以“养殖实现规模化、生产实现规范化、经济实现循环化”为发展方向,以“种足、养多、提质、增收......

    民勤县肉羊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民勤县肉羊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作者:民勤县统…文档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31更新时间:2009-6-1文字控制:[小][大] 一、肉羊产业发展的现状民勤养羊历史悠久,早在东汉就有苏武牧......

    产业转型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利剑

    产业转型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利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长。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广东及沿海经济发展,取得了激动人心的成绩,中国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