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读书笔记[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2 12:1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伊利亚特》读书笔记[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伊利亚特》读书笔记[小编推荐]》。

第一篇:《伊利亚特》读书笔记[小编推荐]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主要围绕英雄阿基琉斯的两次疯怒展开,全篇一开始交待残暴、贪婪的阿伽门农王在一次议会中引发了卓越的阿基琉斯的愤怒,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事件又催发了特洛伊人最勇敢的赫克托尔杀死了阿基琉斯的同伴,如此激发了阿基琉斯的第二次愤怒,最后以阿基琉斯为同伴报仇,愤怒平息而收尾。

如此看来统领全篇的是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但是从荷马所叙述的一系列事件来看,左右了阿基琉斯愤怒的却是至高无上的神明——宙斯和赫拉的的内斗引发了神与神,神与人,甚至人与人之间的残酷战争。这是受那个时代神化传说的局限,并非出自荷马的意愿。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从目前的观点来看,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是海伦,一个貌美如天神的女人引发的。但从《伊利亚特》的情节来看,荷马似乎否定了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是海伦引发的,相反,他认为引发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是至高无上的神明蒙惑了阿伽门农王的头脑,从而触发了阿基琉斯的愤怒,使得特洛伊人有机可趁。其实,那根本就不是神明的意旨,而是残暴的统治者,是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纷争不断,这点我们可以从史诗中找到。当然,那个时代的人通常把统治者视若神明,以至于到了今天都有很多学者认为特洛伊战争是为了一个女人而爆发的,其实大错特错,也是荒唐可笑的,甚至一些学派,如精神分析法也为此奠定了理论基础,说来更是让大家啼笑皆非了。

事实上,特洛伊战争之所以会爆发,无非就是当时的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为了统治更辽阔的疆土,联合各方的首领,而他们又各怀鬼胎,且都想从战争中捞到好处,或者说是得到战利品。攻城略地,洗劫一空,占为己有,同样,那个时代的英雄也是如此,抢夺肥沃的土地,俘虏他国的人民,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奴隶。往往把战争美化的是那个时代的文人。然而,荷马却没有,他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惨烈和残酷,英雄战死沙场,妻离子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他以悲天悯人的叙述力,感动了无数的读者,这就是荷马史诗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对后世的一种警告,他恸哭着一次次告诉后人,战争的血腥和残酷。

荷马史诗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是复杂的,这是几经转手、改编造成的,《伊利亚特》并非出自荷马一人,所以根据书中的某些内容,很难断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但我们不难发现荷马在歌颂英雄无畏的同时,也提出了鲜明的反战立场。

荷马史诗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包罗万象的比喻了。其中,用真实的生活作形象的比喻,让人耳目一新。比喻中,诗人为读者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文化、生活、习俗等各式历史图景,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尤其第十八卷写匠神赫菲斯托斯为阿喀琉斯制造铠甲的经过,诗人用了长达150行的诗句来描写阿喀琉斯盾牌上的图画,那上面反映了那个时代日常生产劳动的情景及诸多细节,其中包括大自然的景色,农村和城市的风光,战争、婚礼和宴会的情景,竞技场上的表演,等等。

荷马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是栩栩如生的,常常把战场上英雄之间的搏斗比作狮子、野猪同猎人、猎犬之间的搏斗。诗人善于描写战争,场景宏大,尤其是特洛伊人放火烧阿开亚人的战船,两位埃阿斯力战赫克托尔及众特洛伊将士登船那一幕,让人惊心动魄,如临其境。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在以后的史诗中都能感受到,如《埃涅阿斯纪》、《失乐园》等。

第二篇:伊利亚特(读书笔记)

《伊利亚特》:荷马著,傅东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参考:《世界电影理论思潮》2002年版,游飞、蔡卫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一、对比:《伊利亚特》叙事方式和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Classic Hollywood Narrative System),又被尼尔·巴奇(Noel Burch)在《实用电影理论》(Theory of Film Practice)一书中称为“表达的程序性格式”(The Institutional Mode of Representation ,IMR)。

著名电影人安德烈·巴赞说:“理解影片表达什么,最好先懂得它是怎么表达的。”赫曼·G·温伯格则说,叙述故事的方式本身就是一个故事。《伊利亚特》是一部较为古老的西方文学经典,美国好莱坞电影则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代表之一,但是二者在叙事方面却有着某种惊人的一致性。莎士比亚说:“阳光下面无新事。”这是否又是一次对经典的回归呢?

1、在经典叙事结构中,故事中的事件是围绕着谜和解谜的基本结构来组织的。故事开始的时候,往往有一个意外的事件打破了虚构的业已存在的世界的平静与和谐。现在,叙事的任务就是要着手对付失衡的世界,并重新找回世界的平静与和谐。

《伊利亚特》虽然叙述的是特洛伊战争中的一个片断,却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由团结到分裂,再到团结的故事,或者说是由愤怒到愤怒消解的故事。《伊》开篇,希腊联军已经和特洛伊及其盟友对峙九年,“阿尔戈斯人并不松懈,只是因为特洛亚人养精蓄锐,对于他们很少攻击,所以他们转而侵略特洛亚城附近的地区”。这是一种势均力敌的平衡状态,但是,阿基琉斯的愤怒打破了这种平衡。状况一,希腊联军内部分裂,失去了阿基琉斯,实力的天平开始向特洛亚倾斜。失去了维持平衡的支点,特洛亚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当然不会轻易放过。状况二,为给阿基琉斯复仇机会,宙斯诱惑阿伽门农,希腊联军贸然出动,使秩序更加混乱。随后《伊》叙事的任务就是解决矛盾,使阿基琉斯回到战场,战争又回到两军对垒的正常秩序。

2、经典叙事将会采取不同的手法来解决发生的问题,重建虚构世界的秩序。但重要的是叙事的过程(从初始事件爆发到最后问题解决的一切事件)都有一定的秩序安排,故事中的事件按照因果关系组织起来的,这样,叙事事件之间就有了逻辑的联系。经典叙事按照大致的线性架构逐次展开,直至到达最后那显然是理所应当的结局。

帕里斯把“给最美者”的苹果判给了爱神,这一事件引出两件大事:一,阿弗洛狄特为了实现诺言,帮助帕里斯诱拐了海伦;

二、金苹果事件引起赫拉和雅典娜对特洛伊的仇恨。海伦事件是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而赫拉和雅典娜的仇恨更是时时影响着战争的发展方向。从文本来看,《伊》中,祭司事件的结果是阿基琉斯愤而退出战争;阿基琉斯的退出导致阿尔戈斯人的溃败;为了挽救同伴,阿基琉斯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替阿基琉斯出战;帕特洛克罗斯的死亡,使阿基琉斯再战赫克托尔。在《伊》中,架构起故事的线性叙事有两种,特洛伊战争的演变和神灵的行动。因果关系是整部史诗的逻辑联系。

3、经典叙事的世界由真实性,或者说是记录片风格的写实主义统领,叙事确认首先建立一个接受对象(读者或观众)理解和相信的虚构世界,真实性通过叙事事件的空间场景和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得以体现,时空的结合是经典叙事因果逻辑关系事件的实在前提。

就真实性而言,《伊》故事中,首先是大量战争场面的描写都是采用细节描写,对阵的两位英雄的动作、容貌、话语、出身等有较为具体的介绍。其二,在神仙叙事的线索中,描写饮宴场景,赫拉色诱宙斯等,都充满了现实凡人生活的影子,给人接近日常生活的亲切感。第三,叙述语言中多采用乡间牧童似的话语,例如把涌向特洛亚城的希腊联军比喻为成熟的涌动的秋天的稻浪。

4、在经典叙事中,故事的发展靠虚构的人物个性来推动,经典叙事中的主角是一个带有性格特征、动机和欲望的丰满个性。这样一来,构成故事的连环事件就受到这个人物行动动机的控制,这个人物就成为经典叙事的“英雄”,并有他的行动来最终决定矛盾的解决,而他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取决于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阿基琉斯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正在于他的丰满个性。他勇敢善战,敢于并执着于自己的利益,即使面对的是军队的统帅——阿伽门农。正是因为这种个性,所以当阿伽门农掠夺了他的光荣礼物时,他会愤而退出战争,甚至不顾其他阿尔戈斯人的灾难。也是因为他的高傲,阿伽门农第一次求和被拒绝。最后矛盾解决,同样是阿基琉斯的个性使然:他要为最好的朋友报仇。可见,在阿基琉斯的观念里,跟本没有忠君报效的思想,他战争是为了给自己争取荣誉,个人荣誉超过了一切。

5、最后,大团圆结局作为叙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故事叙述中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团圆结局具有两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The Circular or Closed Story Form),其二是达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结局(Achievement ofPerfection or Happy Ending)。

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要求叙事在最后回到它的起点。在这一结构模式的结尾,主人公将完成自己的圆型旅程回归他(她)的出发地,这一回归也许是通过影像象征或对话暗示来完成,其目的在于使故事完整。《伊》故事在老祭司的祈祷中开始,又在赫克托尔的葬礼中结束,二者都是伴随着战争的重要场合,但又确实是暂时停止战争的较为平静和谐的场合,这是一种形式上的回归。更深层的则是希腊联军内部由团结被破坏到重新团结的回归,即阿基琉斯由愤而退出英雄事业到回归其事业的过程。

二、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的特征主要有三点: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连续性剪辑。

解析[戏剧冲突] :

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戏剧化的故事结构。

《伊利亚特》叙事的绝对“英雄”是阿基琉斯,他正是“一个带有性格特征、动机和欲望的丰满个性”。他的愤怒导致了《伊利亚特》故事的发生,他和阿伽门农和解决定了矛盾的最终解决,正是他的鲜明的个性决定了事态的发展。而具体的戏剧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希腊联军和特洛伊之间的矛盾及双方军队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史诗叙述的重要

内容。

第一卷,开篇就是希腊联军中,阿基琉斯和阿伽门农的矛盾冲突;第二卷,长老议事团的计谋造成希腊联军“去与留”的矛盾;第三卷有“帕里斯和墨涅拉奥斯的对决”;第四卷,潘达罗斯引起双方军队的激战;第九卷,阿伽门农向阿基琉斯求和遭拒,这是第一卷矛盾的直接延续;第十卷,“夜探敌营”的行为是双方的,也构成强烈的戏剧冲突;第十六卷,宙斯的儿子萨尔佩冬和阿基琉斯的伴侣帕特罗克洛斯的激烈对决;第十七卷双方战士围绕帕特罗克洛斯的尸体,展开的争夺斗争;第二十四卷,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潜入希腊联军营地,向阿基琉斯赎取赫克托尔的尸体,孤身犯险的老王和仇恨特洛伊的希腊联军构成矛盾冲突,同时对于阿基琉斯,“还尸体”还是“抓国王”也构成了矛盾。

2、神仙也疯狂。天神之间的矛盾是《伊利亚特》叙事的另一重点。

第一卷,宙斯和赫拉出场就积怨甚深;第四卷,宙斯和赫拉的争吵引发人间的仇视,雅典娜和阿波罗正式投入战斗的双方;第五卷,爱神阿弗洛狄特、战神阿瑞斯、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都参加了战斗;第十三卷,波塞冬挑战宙斯,不顾宙斯的禁令,加入战争;第十四卷,赫拉用美色迷惑宙斯,引起宙斯的愤怒;第二十卷、二十一卷直接描写众神的战争。

3、作为两条线索的交叉,人与神的冲突也有所表现。

第二卷,宙斯用梦诱惑阿伽门农,众神之父以诡计陷害凡人,“入人于罪”,或者说是为了实现命运的安排;第三卷,爱神在战乱中,救出了帕里斯,并和海伦产生冲突;第五卷,狄奥墨得斯在雅典娜的挑唆下刺伤美神,还出言不逊;第二十一卷,“阿基琉斯力战克珊托斯河神”,凡人不但对神没有了敬畏,而且对神也拿起了武器,敢于正面对抗。

解析[类型化的人物形象]:

在戏剧化的故事情节模式确定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现类型化的倾向。根据戏剧冲突的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包括主人公、导师或盟友和信使,反面人物则由坏蛋和帮凶组成。在旗帜鲜明的两大阵营中间往往会出现一个灰色的中间地带,那就是中间人物看门人和变色龙。(《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

《伊利亚特》特殊之处在于叙事视角的偏袒性。(《弓弦和竖琴——从柏拉图解读〈奥德赛〉》,[美]伯纳德特 著,华夏出版社)在《伊》中交战的双方没有善恶之分,只有主次之别。阿基琉斯是无可争议的主人公,他侮辱赫克托尔的尸体、他杀死无数战士,但是他的残暴源于他的愤怒,所以只能使人痛心,而不会使人憎恨;赫克托尔为了城邦,为了家人而战斗,最后面对阿基琉斯,他因为恐惧绕城而逃,这是一个人面对比他强大的对手时正常的反应,但是他敢于一个人

战斗在城门之外,而且最终,明知道被神背叛,还是要为荣誉而战,他同样是一个光辉的形象。主次之别,只要体现在重点描绘希腊联军方面的英雄,而特洛伊方面的英雄相比逊色。

《伊》故事中,人物类型没有截然的“正反”之分,但是整个故事框架中,人物形象仍是以两个对立阵营的形式出现的。里面所有的人物都可以分为希腊联军和特洛亚盟军两个阵营,神亦如此。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伊》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表明的,是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的又一次凯旋。

第三篇:伊利亚特第一卷读书笔记

伊利亚特第一卷读书笔记

一、请自行阅读《伊利亚特》第一卷

二、小测试 克律塞斯请求阿伽门农做什么? A 补偿自己在战争中的损失 B 归还他的女儿

2阿波罗怎么回应克律塞斯的祷告? A 他向阿开亚人释放了瘟疫 B 他向宙斯寻求建议 作为对归还克律塞伊丝的补偿,阿伽门农提出了什么条件? A 要求克律塞斯拿出更多财宝

B 要求阿基琉斯把布里塞伊斯让给他 4对阿基琉斯现身的女神是? A 阿芙洛狄忒 B 雅典娜 劝阿伽门农和阿基琉斯不要吵架的老人是? A 涅斯托尔 B 拉奥孔 阿基琉斯请母亲帮他做什么?

A 把布里塞伊斯从阿伽门农那里夺回来 B 请求宙斯让阿开亚军队惨败 为什么宙斯一开始不愿意答应忒提丝? A 因为宙斯喜欢阿伽门农 B 因为赫拉偏向于阿开亚人

三、概括

请尝试概括第一卷情节。

四、背景

特洛伊之战已经进行到了第九个年头,双方死伤都很惨重。持久的战争也让人的精神濒于崩溃,大家都变得暴躁易怒。阿开亚人刚刚攻陷并劫掠了特拜城,阿伽门农分到克律塞伊丝,阿基琉斯分到布里塞伊斯为战利品。

五、人物

人物塑造是伊利亚特最大的闪光点,本卷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阿伽门农、阿基琉斯、忒提丝、宙斯和赫拉。

阿伽门农:阿伽门农在众人面前直说“我想把她留在自己家里,我喜欢她胜过我的合法妻子”,说明他很贪婪、好色;他称祭司为“老汉”,把他的金杖叫成“拐杖”,可以看出他的傲慢。他辱骂占卜师,威胁夺走阿基琉斯的布里塞伊斯,说明他很记仇、报复心强,不容许任何人的批评。他也很狡诈,在涅斯托尔老先生过来劝架时,他说老人家你讲的太对了,可一切都是阿基琉斯的错。他指控阿基琉斯想位于所有人之上,想做所有人的王,从而把在场将士的关注焦点转移到阿基琉斯身上,挑起众人对阿基琉斯的反感和怀疑。他对待自己的手下严厉无情,说明他仗着自己的权势,不重视凝聚人心。

阿基琉斯:他毫不犹豫地表示会保护占卜师,表现出他的仗义、勇气和担当。他直呼阿伽门农“最贪婪的人”,说明他从不觉得自己是其下属。他对阿伽门农破口大骂,没有任何委婉和缓冲,说明他性子非常直,有着高度的自尊,受不得一丝羞辱。他用权杖起誓,可看出他做事严肃、庄重,相较之下阿伽门农的言行就显得轻薄。阿伽门农真正激怒他的话是“你对我的胜利无关紧要”,他最看重的是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不可替代、自己作为勇士的荣耀得到承认。他对待阿伽门农的手下很客气,说明他是非分明,不迁怒于人。

忒提丝:她从心里心疼阿基琉斯,不想让他受一点委屈。她虽然知道阿基琉斯会早死的预言,却也寄希望于万一。她面对着两难抉择:去求情,则阿基琉斯必定重回战场,难免战死;不去,则阿基琉斯可能就此度过平安的一生,却会留下终身耻辱。她最终决定尊重儿子的意愿,心中的愁苦却不曾削减。

宙斯:他眼界深远,知道必须平衡多方诉求,不然自己的统治就不稳固。他极重视自己的信誉,因为信誉是最高神统治的支柱之一。他说不过就威胁动武,粗暴对待赫菲斯托斯,说明他很暴力。之前赫拉常指责他“帮助特洛伊人”,说明他立场复杂,既不单纯帮特洛伊也不单纯帮阿开亚。

赫拉:她暗中派雅典娜提醒、安慰阿基琉斯,可见她对特洛伊之战自有主张,完全站在阿开亚人一边。她常常公然让宙斯在众神前难堪,面对宙斯咄咄逼人,非常强势。这和她与宙斯相对平等的身份有关,她不仅是宙斯的正后也是宙斯的姐姐。她一下子就捅破宙斯不想让她和众神知道的秘密(答应忒提丝的恳求),既出于吃醋也出于对宙斯给阿开亚联军增加难度的不满。她及时收敛,有赫菲斯托斯的功劳,也是她自己有分寸。

六、主题

作为史诗,最主要的还是讲述事件。作者或许有自己的倾向,但不会有意编造事件来服务某些主题,主题大多是一代代的读者挖掘出来的。在第一卷中,你挖掘出了哪些主题呢? 参考主题:

1古希腊神之间的关系,人神关系。

通过第一卷可以看出,神与神之间态度常常不一致,甚至时有争斗。神之中也有派系,比如雅典娜和赫拉是一派。人比神弱小得多,必须通过祭祀、祈祷、赞美来取悦神,一旦惹怒了神,就会有灭顶之灾。半神人如阿基琉斯,有很多与神接触的机会。2 荣誉

阿伽门农反复强调自己的荣耀,认为必须得到补偿、羞辱出言不逊的阿基琉斯才能维护自己的荣誉。阿基琉斯更是拒绝受任何侮辱,为了自己的荣誉,即使阿开亚人尸横遍野也在所不惜。命运和自由意志

忒提丝反复提到,阿基琉斯注定短命,开头也提到“实现了宙斯的意愿”,浓厚的命运观贯穿了整个章节。但通过人物的挣扎,又能清晰感受到自由意志的存在 4爱

最突出的是忒提丝对儿子的爱和赫菲斯托斯对母亲赫拉的爱。5 战争与日常

祭祀阿波罗的场景展示了和平日常的一个侧面:人们有条不紊地献祭,享用祭肉,唱歌赞美,阿波罗也平息了怒火。给人一种舒缓、温暖的感觉。

七、拓展问题

1祭司克律塞斯为什么要带着阿波罗的花冠去找阿伽门农?

因为他知道自己地位低,容易被轻视,如果抬出阿波罗,就能让阿伽门农不好拒绝。而且,“出于对阿波罗神的敬畏”,对于阿伽门农也会是一个不错的台阶。这类借别人的名义增加自身分量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涅斯托尔反复说自己见过多么强大的上一代英雄,阿伽门农说“还有别人尊重我,特别是智慧的宙斯”。如果不是当着众人的面,阿基琉斯和阿伽门农会吵得那么凶吗?

应该不会。公共场合与私下谈话不同。正是因为被占卜师道出真相,在众国王、勇士面前难堪,阿伽门农才会那么痛恨阿基琉斯。吵起来之后,哪一方示弱,就代表在众人面前认输,会对自己之后的处境十分不利。阿伽门农也直说:我就是要杀一儆百,好让不服我的人都意识到我有多强大,不要跟我对着干。如果是私下交谈,他们的口气可能会和缓许多。此书为什么一开头就写“女神啊,请歌唱阿基琉斯的愤怒”,而没有按照时间顺序先写克律塞斯去见阿伽门农?

这就像电影的预告片,会把最激烈最让人惊奇的镜头剪辑在一起一样,先声夺人,可以让读者(听众)迅速产生强烈的兴趣。“阿基琉斯的愤怒”可以说是全书最激烈、最震撼人的部分。本卷结尾“他落枕入梦,金座赫拉躺在他身边”有何作用?

暗示他们一定程度上已经和好,要不然宙斯就不会和赫拉一起睡。标志着争吵告一段落,宙斯对忒提丝的许诺一定会落实,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什么不直接说“宙斯赫拉和好了”,因为那样会显得过于粗浅直白,也不准确,不如用细节暗示来得微妙有余韵。

5这卷诗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有没有对你实际生活有启发的情节? 例: 我印象最深的是阿伽门农与阿基琉斯对待弱者的态度。阿伽门农轻视、恐吓、压榨弱者,阿基琉斯尊重、保护、宽待弱者。对待弱者态度的不同,反映了他们人生格调与灵魂层次的差异。

八、补充细节 诗中常在人物名字前加上“某某之子”,这是因为古希腊人有名无姓,直呼其名显得不够尊重,就称某人为“某某之子”以表尊敬。2 克律塞斯向阿波罗祈祷时没有直呼其名,而是用阿波罗的各种美称来称呼他。说明这是一种更庄重的称呼神的方式。行56“她关心他们,看见达那奥斯人死亡。”指“她看见达那奥斯人痛苦地死去,很同情他们。” 阿基琉斯最初为何而战?(既然他说他后悔为阿伽门农卖命)5 行196“他们俩”指阿基琉斯和阿伽门农 “有翼飞翔的话语”比较费解,希腊原文第201行是καί μινφωνήςασ ἔπεα πτερόεντα προςηύδα,其中倒数第二个词πτερόεντα的确有“带翼的”这个含义,英译本忽略了这个词。私以为“有翼飞翔的”可能是强调“话语”不是用嘴发出的,而是直接意念交流,所以相比于“用嘴说”显得轻快迅速。因为当时,雅典娜只对阿基琉斯一人显现,此时阿基琉斯如果说出声来,就成了自言自语,会显得非常奇怪。“鹿心”用来骂阿伽门农胆小,不敢身先士卒,因为鹿在人看来是一种很胆小的动物。8 权杖:第234行的“权杖”是阿基琉斯自己的权杖。从诗中可以推测出,权杖是统治权(立法权)的象征,在正式场合应该是会随身携带的。阿基琉斯的权杖是树枝做的,只嵌有一些金钉以表示尊贵,说明当时的物质资源还是很匮乏的,社会整体上是很贫穷的。第280行涅斯托尔说“你虽然非常勇敢,而且是女神生的”说明在伊利亚特的世界中,阿基琉斯的生母是海洋女神是一个广为一般凡人所知的事实。

10第400行提到赫拉、波塞冬、雅典娜都想把宙斯绑起来,说明天神之间有时合作,有时争斗,关系也在变动之中。而且宙斯的权威也不是不可挑战的。11雪盖的奥林波斯山(Mount Olympus)

奥林波斯山最高峰海拔2917米,是欧洲最高峰之一。

12诗中对祭祀阿波罗的过程写得很详细,可以感受到古希腊人对祭祀神明的重视。13行503忒提丝说“父亲宙斯”,并不代表宙斯是她的父亲,只是因为宙斯有“众神之父”之名才这么说。

14行514-516宜翻译为“点点头,明确地答应我;要不然你就拒绝,因为你没什么好怕的,好让我知道你多么不在乎我。”

15行565宜翻译为“你且坐下,安静下来,像我要求你的这样。” 16行602“他们心里不觉得缺少相等的一份”指“他们都分到了自己该得的饮食,于是都很满意。”

附、剧情梗概:

这是特洛伊战争的第九年,瘟疫突然席卷了阿开亚联军。大将阿基琉斯和迈锡尼王阿伽门农也陷入了争吵。这是因为阿伽门农拒绝向阿波罗的祭司归还自己最近分到的战利品:他的女儿克律塞伊丝,尽管祭司为赎回女儿准备了无数的赎礼。祭司向阿波罗祈祷,求他为自己报仇。阿波罗回应了祭司的祷告,阿开亚联军随即一片一片地死去。

阿基琉斯在第十天组织了军中集会,商讨如何平息阿波罗神的愤怒。占卜师卡尔卡斯指出,阿波罗发怒都是因为阿伽门农侮辱克律塞斯,不释放其女儿。只有归还克律塞伊丝,并向阿波罗献祭,才能平息太阳神的愤怒。

阿伽门农声称为了大家,他可以释放克律塞伊丝,但必须得到补偿。阿基琉斯说攻下特洛伊城后,有大堆的财宝可以补偿你。阿伽门农说你别想骗我,我想拿谁的战利品就拿谁的,包括你阿基琉斯。阿基琉斯怒了,说阿伽门农你这个无耻之徒,我不陪你玩了,你瞧瞧你自个儿能整出多大名堂。阿伽门农说爱跑跑呗,不过我要拿走你的布里塞伊斯,看看今后还有谁敢挑战我的权威。

阿基琉斯愤怒到了顶点,犹豫着要不要就地杀了阿伽门农。这时,雅典娜从天而降,单独向阿基琉斯显现,劝告他克制住自己的怒火。于是,阿基琉斯放弃杀阿伽门农,在奥德赛祭祀完阿波罗,布里塞伊斯被阿伽门农的人带走之后,转而向母亲忒提丝求援。忒提丝求宙斯让阿开亚军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惨败,好让阿开亚人意识到没有阿基琉斯就赢不了特洛伊。

赫拉因为宙斯答应了忒提丝,跟宙斯吵了起来。赫拉的儿子锻造之神赫菲斯托斯见状不妙,就劝赫拉收敛一点。赫菲斯托斯接着给母后斟酒,又给众神斟酒,他手忙脚乱的样子逗笑了众神。宴会热热闹闹,直到日暮时分。天黑了,众神各回自家就寝。赫拉也像往常一样,睡在宙斯的身旁。

第四篇:伊利亚特读书笔记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

(一)虽然从小就知道荷马,却从未看过《伊利亚特》或《奥德赛》,这次选修西方文学史才让我有了这个机会。

我非常震惊于这本书。传说中荷马是位盲诗人,他记录了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本来就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荷马描绘了10年战争中最精彩绝伦的一部分,让我对神秘的希腊文化无限地向往。

《伊利亚特》中,两位主角的形象都十分饱满,阿伽门农是典型的统治阶级,很霸道很专制,但是让我惊讶的是他很勇于承认错误,肯为了整个希腊联军而牺牲自己的一些尊严,低头向阿喀琉斯认错,并将自己的宝贵财富相送,我觉得这是整个希腊联军十年不倒很关键的一个因素。而阿喀琉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勇士,他英勇善战,为人正直,对阿伽门农的无理、嚣张直言不讳,他也很讲义气,因为自己好兄弟帕特洛克罗斯的死,他气愤填膺,杀了赫克托耳以复仇。这真的是大快人心。

另外,书中富有特色的是有许多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比如众神之首宙斯、宙斯之女——智慧和艺术的女神雅典娜、海洋女神忒提斯、火神赫淮斯托斯等。阿喀琉斯的英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众神的相助,实在是天之骄子啊。

看完《伊利亚特》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希腊人真的很神奇。首先这本书只描绘了10年战争中的第十年中的几十天,这个描写方法实在比很多大学生喜欢的报流水账高明许多。而且希腊人富有想象力,将这么多的神话人物创造出来并参与了这场战争。另外,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来看,那些创作这本书的行吟歌手的逻辑似乎相当好,基本没什么情节的纰漏,这个比国内很多电视连续剧甚至美剧都要厉害,他们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绘也很出色,虽然简单易懂,但又很生动。在这场持久战中,希腊人与特洛亚人的智慧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作为一个为自己祖国悠扬文化自豪的人,我也深深地钦佩着希腊文化,这次阅读《伊利亚特》让我真正地“放眼看世界”。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

(二)识字以来,断断续续看了一些希腊神话>故事,零零散散地知道一些故事的梗概。终于在前几天动了要看书的念头的时候,找出伊利亚特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小时候曾看过、听过不少神话故事,一直认为神是慈悲的化身,即使神总是在妖魔鬼怪祸害够了人间之后才出手降魔。后来看旧约全书,对上帝给予人的惩罚很不以为然,也不过以为上帝是自私的特例。等到看完了伊利亚特,终于明白,神,绝不是想象的那么善良。

血肉横飞十年的特洛伊和希腊之间的战争,造成无数特洛伊人在亲人面前惨死,无数希腊人倒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使其亲人与其出征前的告别成了永别,源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在希腊做客时,拐走了希腊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并带走大批财宝。而帕里斯拐走海伦的背后,是不死神之一,爱神阿佛洛狄忒给予帕里斯的回报。对于帕里斯的可耻行为,不死神们不是给予他惩罚,甚至没给他任何压力,而是让众多无辜的人,成为牺牲品。

爱神阿佛洛狄忒何以要帮帕里斯做这等可耻之事? 只是因为帕里斯认可她是3位女神中最漂亮的那位。至于另外2位女神,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也并不比爱神阿佛洛狄忒高尚。因帕里斯不认可自己是最漂亮的女神而恨帕里斯可以理解,可她们不去惩罚帕里斯,却把怒火烧向其他无辜的特洛伊人,同时也让自己所庇护的民族死伤无数。此等行径,令人瞠目结舌。

如果说女神毕竟也是女的,心眼小一些可以理解,那男神又如何呢?

众神之王宙斯,将他的父亲,克洛诺斯,打入永不见阳光不得超生的地狱,仅以此观之,可知其天性凉薄。

在宙斯眼里,特洛伊人和希腊人甚至不如蝼蚁,他嗜好坐在高山之颠,观看特洛伊人和希腊人互相惨杀,一时让希腊人屠杀特洛伊人,一时又帮助特洛伊人残杀希腊人。可怜的特洛伊人和希腊人,都以为众神之王在帮助自己,总在祈祷众神之王帮助自己。

赫克托耳是英雄吗? 阿喀琉斯是英雄吗? 我想不是。就如他们自己常说的那句话一样:神给予的光荣,他们不过不死神们的提线木偶,之所以能纵横无敌,只是神出于屠杀人的需要。若不是神的救护,赫克托耳在第一次和埃阿斯的决斗中,就会被埃阿斯轻松杀掉。

不死神们能够肆无忌惮,是因为力量凌驾于人类之上,且不受制约和约束。人类期待不死神的庇护,只是妄想,不死神可能给你一点甜头,可随时会让你万劫不复。

古人云:求人不如求己。而求神,更是远不如求己。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

(三)一部流传万年的珍贵史诗,一本诸神与战争的唯美著作,一首唱不尽的英雄赞歌。翻开扉页,仿佛在那圣洁的云端之上,天使吟唱着圣歌,洒落黎明的曙光之中太阳之神驾着马车飞驰而过,云层雾霭下的英雄,卷着滚滚黄沙对峙在宽阔的平原之上。神与神之间的妒忌,人与人之间的仇恨,神对人的主宰,人对神的挑战——在古希腊思想的无限想象拓宽之中,一场乱世的讴歌拉开帷幕。

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在《伊利亚特》中,这便是我们所看到的英雄。英雄不畏于战争的残酷,却鄙恨战争的杀戮;他们的背后是一个家庭,一片城池,一个国家。纵然他们不拥有完美甚至是悲惨的结局,但仍然可以在那一片缄默的废墟中找到那还屹立着的为自己的国家而生的无悔之心。神的愤怒与威胁不会使他们畏惧;纵使妻离子散,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着那些高举着长矛的勇士,但哪怕最后一秒,死神近在眼前,他们的武器仍然朝着厮杀的方向,后背顶着的是生养自己的土地。那些圣灵们凌驾于云端之上,也会为那些将鲜血染红土地的英雄默默祝祷吧。这是人性的尊严与骄傲。

乱世的爱情是可贵的,情感是人类超越于神的优势。因为情感,人类有了战胜诸神的勇气;因为情感,人类突破了诸神设置的重重障碍;因为情感,人类在这无垠的宇宙中有了更胜于云端上那华丽诸神所带有的光辉。正是因为人不可能如神一般的生活,每个凡人有跌宕起伏的生活节奏与重重阻碍,人们才不会甘于神灵对他们命运的操控。在人生的史诗中尽情表现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另一方面,从这部著作中就可以看到人类对于自己命运的倔强以及对于和平的渴望。我们可以读到生命的可贵,我们不可能永远如诸神一般长久的存活于一个恒定不变的世界,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珍惜身边的美好。如果不尽心的去保护,最终也会如司马达王墨逞拉奥斯一般失去自己的挚爱,同时也在瞬息之间,一个王国便由于这种仇恨而灰飞烟灭。一场倾城之恋也渐渐消谧在被战火碾压的废墟之中。

《伊利亚特》从特洛伊战争到最后史诗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数百年的民间口头创作、流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重复杂的情节,曲折生动的论诉使得史诗变为一个复杂的混合体。一个仅仅发生在约五十天里的事情,始终围绕一个人与一件事为圆心向四周无限的展开讨论与延伸:叙述了愤怒的起因,后果和愤怒的消解,《伊利亚特》精心的题材裁剪和结构安排带给了我们以当时古希腊社会文化文明的精华与绝妙。《伊利亚特》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将人物多面的、立体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伊利亚特》歌颂英雄,但他们并非完美无缺,诗人不仅赋予他笔下人物高大正面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他们的弱点,这些弱点又成为了整个悲剧的根源。《伊利亚特》叙事风格明快,语言朴实流畅。仿佛一个个鲜活的神话人物形象与事件立即跃然于读者眼前,令人细细咀嚼品味,挖掘出事件背后存在于古希腊人思想中的精髓及对于未知世界的独特想像。

用有限的生命抗拒无限的困苦和磨难,在短促的一生中使生命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展现自身的价值,使它在抗争的最炽烈的热点上闪烁出勇力、智慧和进取的光华。这便是这部史诗留给我们的人生意义。

第五篇:伊利亚特读后感

《伊利亚特》读后感

曾经认为小说中的战争是宏伟壮丽的、气势磅礴的场面,千军万马,浴血杀敌,但真正的英雄总能在战后的黎明曙光中、在遍地狼藉之中找到一片安静的土地,与相爱的人相傍瞭望那个晨昏交替时的天空,缅怀一段逝去的时光,等待下一个黎明。但《伊利亚特》却带给了我一种不同的感觉,未必所有战争都是崇高壮丽的,未必所有英雄最后都能拥有完美的结局。两军交战的喊杀、万马奔腾的嘶鸣、血肉横飞的厮杀,这勾勒出的战场除了气势,更有悲凉,战鼓声中,无数战士倒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抑或是自己的城门前,为自己的国家战到最后一刻也许他们无怨无悔,但闭上双眼的那一刻,他们心中必定还有对这个人世的依恋和不舍,也许他们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挚爱的情人在翘首以盼他们的归来,却还不知此时他们挚爱的人与他们已阴阳相隔,再也无法说上一句安慰的话。战争,不会纯粹伟大的,因为它的背后蕴藏着太多家庭的妻离子散、太多恋人的生离死别,这些对人而言刻入骨髓的痛,使得无论目的多崇高、结果多辉煌的战争,也会蒙上一层难以消散的阴影。

凡有战争,必定会出英雄,就如“乱世出豪杰”一般。我想,未必是战争塑造了英雄,因为英雄的许多品质与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或是在战争之前的成长岁月中就早已积淀起来的,但战争却让这些英雄身上的光华得到一种契机以最耀眼盛大的姿态绽放出来,被一代代人传颂,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又将他们身上的美无限扩大,不再去介怀他们的不足,最终成就了他们最光辉的形象。我想,此时的英雄已不仅仅是代表一个个人,更是一个人们精神的追求与寄托。但不可否认,他们无疑是英雄,他们的名字能够名垂千古,必定是有他们的勇气、英武、谋略作为最坚固的基石在背后支撑着的。

特洛伊之战最初的起因是女神之间的纷争,却造成了希腊与特洛伊长达十年的旷日战争。《伊利亚特》的战场上主角是人,它尽情展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但诸神却又一直在白云缭绕之间用他们不朽的双眼注视着这一切,也干涉着战争的进程。冥冥之中是注定无法逃脱的命运,帕特洛克罗斯被赫克托尔刺死,赫克托尔又倒在了特洛伊城门前阿基琉斯的长枪下。这是人类生命的脆弱与无奈,但即使这样,人们依旧不会放弃搏击命运的勇气和力量。即使已经知道有些东西自己无力掌控,即使知道天上的诸神已然宣判自己的死刑,依旧不失英雄本色,在死神面前舞剑冲杀,最后一次绽放出自己的光芒,展现给诸神给世人,留证这一生的光彩。

我想,这是人类的尊严与骄傲。

小说中的战争只是一个宏伟的背景,就如舞台华丽的幕布与音效一般,而舞台上真正上演的,是那些借战争而展现出的至真至美的人性。那一幕幕血光剑影间士兵们为国家不顾生死的奋战,那一出出城墙后面女子们痛失亲友的哭泣,那些交织进生命深处的爱与痛,萦绕在滚滚历史长河上空,唱出叩击灵魂的悲歌。诸神掌控时间与永恒,人类的生命却是脆弱而短暂的,但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学会珍惜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们和自己终有一天会

离去;正是因为生命被设置了太多无奈,人们才不甘心就这样诚服于命运,才想要放手一搏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光华。

战鼓喧喧,一座座城池覆灭了又重建,但人性的光辉永恒不灭。

下载《伊利亚特》读书笔记[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伊利亚特》读书笔记[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伊利亚特读后感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主要围绕英雄阿基琉斯的两次疯怒展开,全篇一开始交待残暴、贪婪的阿伽门农王在一次议会中引发了卓越的阿基琉斯的愤怒,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事件又催发了特洛......

    《伊利亚特》读后感(5篇)

    《伊利亚特》 我想,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在古代希腊应该是耳熟能详的,那些遥远的英雄故事世世代代在人们中间传诵着,在这样的状况下,重要的不是故事本身,每个人都知道那些英雄的结局,......

    《伊利亚特》读书报告

    《伊利亚特》 我想,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在古代希腊应该是耳熟能详的,那些遥远的英雄故事世世代代在人们中间传诵着,在这样的状况下,重要的不是故事本身,每个人都知道那些英雄的结局,......

    读《伊利亚特》有感

    读《伊利亚特》有感 杨显忠 2008级汉语言文学 100112008067虽然从小就知道荷马,却从未看过《伊利亚特》或《奥德赛》,这次选修外国文学才让我有了这个机会。 我非常震惊于这本......

    伊利亚特教案(精选五篇)

    伊利亚特·赫克托耳之死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古希腊文学 2、了解荷马及《荷马史诗》的相关内容及其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3、了解《荷马史诗》的故事框架 4、理解并把握《伊......

    伊利亚特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伊利亚特读后感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伊利亚特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伊......

    读书笔记

    饶雪漫作品读后感 很久没有读过80后90后作家的作品,近日在学生的介绍下读了80后作家饶雪漫的《斗鱼》。 《斗鱼》并不是小说,而是饶雪漫夏令营以后变成的一本小书。饶雪漫的......

    读书笔记

    四年级下册学生语文读书笔记我的读书经历 如果把知识比作花朵,那书籍就是深扎泥土的老根,如果把知识比作酒瓶,那书就是甘甜可口的美酒;如果把知识比作夜空,那书籍就是那颗耀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