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财务工作角度看财务与会计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从财务工作角度看财务与会计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似乎会计工作已经取代了财务工作,财务的概念已经淡漠甚至含糊不清了。那么,什么是财务,什么是会计,财务与会计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一、财务与会计的区别
笔者认为,财务与会计应有一个客观的界限,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概念不同。财务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融资和管理的决策体系。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通过对交易或事项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并提供有关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资料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职能作用不同。会计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侧重于对资金的反映和监督。而财务的基本职能是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侧重于对资金的组织、运用和管理。
3.依据不同。会计核算的依据是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具体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用由企业根据国家统一会计政策,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定的。而财务管理的依据则是在国家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根据管理当局的意图。单位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享有独立的理财自主权。自主决策权。
4.面向的时间范围不同。会计是面向过去,必须以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是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和记录。而财务是注重未来,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在对历史资料和现实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情况预测和判断的基础上,侧重对未来的预测和决策。经济业务或事项应不应该发生、应发生多少,是财务需要考虑的问题。
5.目的和结论不同。会计的目的是要得出一本“真账”,结论具有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相对来讲结论是“死的”,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会计业务进行核算,在所有重大方面不应存在大的出入。而财务的目的在于使企业财富的最大化或价值最大化,其结论相对来讲是“活的”,它没有极值,只有恰当的、合理的,其结果不是唯一的。不同的人,由于经验、取舍、偏好等的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差异较大。
张宇先生,管理会计领域的金牌讲师,国资委下属企业CMA集训班特聘讲师,国内多家培训机构的特聘讲师。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法国国立桥路大学MB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会员。10年的职业讲师经验,前4年主要讲授营销以及质量和设备管理、最近6年主要讲授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成为职业讲师之前有10年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经验。目前致力于管理会计的教学和咨询,推动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内的实践,提高国内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水平。具有扎实而全面的企业管理理论素养。现任北京天下伐谋咨询财务领导力学院院长,高级合伙人,独家讲师。
需要说明的是,财务管理是一门科学,但不是一门硬科学,而是一门软科学。有理性一面,也由非理性的成分。因为它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都是假定的,是经验值(如平均资金成本)。财务难就难在要对不确定性的东西,要依据经验、判断、推理做出决策。
6.影响其结果的因素不同。会计结论主要受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影响。企业选定的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既受到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限制,同时受到会计人员专业判断能力的制约。而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主要受到企业投资报酬率、风险,以及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7.分类不同。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对外报告会计)和管理会计(对内报告会计),财务分为出资人财务和经营者财务。这里的出资人是指独立于经营者之外的投资者、债权人,既包括现实的出资人,也包括潜在的出资人,如尚未出资但准备对某单位进行投资或借款的人。出资人往往关心被出资单位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而经营者在按要求对外提供财务会计资料的同时,更关心内部管理会计资料。
二、财务与会计的联系
财务与会计既有区别,但同时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其联系主
要体现在:
1.两者都是为特定对象服务的。即存在财务主体和会计主体,作用的对象都是单位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主要对价值形态进行管理。
2.会计是财务的基础,财务离不开会计。在财务与会计的区别分析中,会计基础薄弱,财务管理必将缺乏坚实的基础,财务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将缺乏可靠的依据。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制度普遍采用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有利于为企业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客观、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减少财务决策风险。
3.财务与会计在机构和岗位设置上有交叉现象。在内容上没有明确的界限,单位在机构、岗位的设置上,除不相容职务以外,财务与会计岗位可以重叠。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同时也可以是单位财务负责人。有的财务部门或计财部门包括会计机构,同时履行财务、会计的职能。单位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单位要求,独立或参与单位财务计划的编制、利润分配方案的制定,以及财务管理和重大财务的决策。实务中,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与内部会计控制可有机结合。
4.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有关财务知识。熟悉单位的内部财务规定,如差旅费,医药费等报销的规定等。每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考试科目,都包括财务成本管理内容。同样,财务人员必须懂会计,能熟练分析和运用相关会计信息资料。
第二篇:从财务工作角度看财务与会计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从财务工作角度看财务与会计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似乎会计工作已经取代了财务工作,财务的概念已经淡漠甚至含糊不清了。那么,什么是财务,什么是会计,财务与会计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一、财务与会计的区别
笔者认为,财务与会计应有一个客观的界限,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概念不同。财务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融资和管理的决策体系。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通过对交易或事项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并提供有关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资料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职能作用不同。会计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侧重于对资金的反映和监督。而财务的基本职能是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侧重于对资金的组织、运用和管理。
3.依据不同。会计核算的依据是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具体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用由企业根据国家统一会计政策,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定的。而财务管理的依据则是在国家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根据管理当局的意图。单位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享有独立的理财自主权。自主决策权。
4.面向的时间范围不同。会计是面向过去,必须以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是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和记录。而财务是注重未来,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在对历史资料和现实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情况预测和判断的基础上,侧重对未来的预测和决策。经济业务或事项应不应该发生、应发生多少,是财务需要考虑的问题。
王大琨是中国第3代房地产沙盘模拟培训领军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知名商学院客座教授。曾为北大纵横商学院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北大、人大房地产总裁班授课老师。
教育背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管理硕士
万科、龙湖地产、住总集团、阳光100、首都机场地产、宏锦集团、天鸿集团、富力、常信集团、天津泰达集团、华远集团等知名地产公司特聘专家。
15年在建筑和房地产企业工作经历,曾在万科、泰达、天宝等多家房地产企业担任不同管理职位。有8年房地产高端管理人才培养和管理咨询经历。
5.目的和结论不同。会计的目的是要得出一本“真账”,结论具有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相对来讲结论是“死的”,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会计业务进行核算,在所有重大方面不应存在大的出入。而财务的目的在于使企业财富的最大化或价值最大化,其结论相对来讲是“活的”,它没有极值,只有恰当的、合理的,其结果不是唯一的。不同的人,由于经验、取舍、偏好等的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差异较大。需要说明的是,财务管理是一门科学,但不是一门硬科学,而是一门软科学。有理性一面,也由非理性的成分。因为它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都是假定的,是经验值(如平均资金成本)。财务难就难在要对不确定性的东西,要
依据经验、判断、推理做出决策。
6.影响其结果的因素不同。会计结论主要受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影响。企业选定的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既受到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限制,同时受到会计人员专业判断能力的制约。而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主要受到企业投资报酬率、风险,以及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7.分类不同。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对外报告会计)和管理会计(对内报告会计),财务分为出资人财务和经营者财务。这里的出资人是指独立于经营者之外的投资者、债权人,既包括现实的出资人,也包括潜在的出资人,如尚未出资但准备对某单位进行投资或借款的人。出资人往往关心被出资单位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而经营者在按要求对外提供财务会计资料的同时,更关心内部管理会计资料。
二、财务与会计的联系
财务与会计既有区别,但同时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其联系主要体现在:
1.两者都是为特定对象服务的。即存在财务主体和会计主体,作用的对象都是单位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主要对价值形态进行管理。
2.会计是财务的基础,财务离不开会计。在财务与会计的区别分析中,会计基础薄弱,财务管理必将缺乏坚实的基础,财务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将缺乏可靠的依据。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制度普遍采用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有利于为企业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客观、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减少财务决策风险。
3.财务与会计在机构和岗位设置上有交叉现象。在内容上没有明确的界限,单位在机构、岗位的设置上,除不相容职务以外,财务与会计岗位可以重叠。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同时也可以是单位财务负责人。有的财务部门或计财部门包括会计机构,同时履行财务、会计的职能。单位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单位要求,独立或参与单位财务计划的编制、利润分配方案的制定,以及财务管理和重大财务的决策。实务中,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与内部会计控制可有机结合。
4.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有关财务知识。熟悉单位的内部财务规定,如差旅费,医药费等报销的规定等。每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考试科目,都包括财务成本管理内容。同样,财务人员必须懂会计,能熟练分析和运用相关会计信息资料。
第三篇:财务与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财务与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财务”与“会计”像是一对孪生兄弟,是那样密不可分,经常成对出现。过去,我们有国家统一制定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如“两则两制”包括《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分行业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财务与会计各司其职。财务定政策,解决对经济业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如固定资产的标准、计提折旧的方法等都由财务制度规定;会计定方法,解决对经济业务事项的记录、报告问题,规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设置,具体经济业务应借记(或贷记)什么会计科目,以及会计报表项目的口径和列示。
现在,国家出台了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如《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即将出台《小企业会计制度》,发布了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新的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不仅包含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和报告内容,还包括对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内容,恢复了会计制度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新的会计核算制度涵盖了原来财务制度的内容。同时,近年来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会计热,会计打假、不做假账的呼声很高,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似乎会计已经取代了财务,财务的概念已经淡漠甚至含糊不清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从事财务管理的同志理不直,气不壮了。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深入,进一步扩大企业理财自主权,财务管理有进一步弱化的倾向。那么,什么是财务,什么是会计,两者到底有无区别与联系呢?财务与会计的关系给我们带来许多困惑和不解。
一、财务与会计的区别
笔者认为,财务与会计应有一个客观的界限,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概念不同。财务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融资和管理的决策体系。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通过对交易或事项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并提供有关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资料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职能作用不同。会计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侧重于对资金的反映和监督。而财务的基本职能是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侧重于对资金的组织、运用和管理。
3.依据不同。会计核算的依据是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具体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用由企业根据国家统一会计政策,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定的。而财务管理的依据则是在国家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根据管理当局的意图。单位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享有独立的理财自主权、自主决策权。
4.面向的时间范围不同。会计是面向过去,必须以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是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和记录。而财务是注重未来,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在对历史资料和现实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情况预测和判断的基础上,侧重对未来的预测和决策。经济业务或事项应不应该发生、应发生多少,是财务需要考虑的问题。
5.目的和结论不同。会计的目的是要得出一本“真账”,结论具有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相对来讲结论是“死的”,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会计业务进行核算,在所有重大方面不应存在大的出入。而财务的目的在于使企业财富的最大化或价值最大化,其结论相对来讲是“活的”,它没有极值,只有恰当的、合理的,其结果不是唯一的。不同的人,由于经验、取舍、偏好等的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差异较大。需要说明的是,财务管理是一门科学,但不是一门硬科学,而是一门软科学。有理性一面,也由非理性的成分。因为它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都是假定的,是经验值(如平均资金成本)。财务难就难在要对不确定性的东西,要依据经验、判断、推理做出决策。
6.影响其结果的因素不同。会计结论主要受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影响。企业选定的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既受到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限制,同时受到会计人员专业判断能力的制约。而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主要受到企业投资报酬率、风险;以及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
7.分类不同。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对外报告会计)和管理会计(对内报告会计),财务分为出资人财务和经营者财务。这里的出资人是指独立于经营者之外的投资者、债权人,既包括现实的出资人,也包括潜在的出资人,如尚未出资但准备对某单位进行投资或借款的人。出资人往往关心被出资单位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而经营者在按要求对外提供财务会计资料的同时,更关心内部管理会计资料。
二、财务与会计的联系
财务与会计既有区别,但同时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其联系主要体现在:1.两者都是为特定对象服务的。即存在财务主体和会计主体,作用的对象都是单位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主要对价值形态进行管理。
2.会计是财务的基础,财务离不开会计。会计基础薄弱,财务管理必将缺乏坚实的基础,财务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将缺乏可靠的依据。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制度普遍采用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有利于为企业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客观、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减少财务决策风险。
3.财务与会计在机构和岗位设置上有交叉现象,在内容上没有明确的界限。单位在机构、岗位的设置上,除不相容职务以外,财务与会计岗位可以重叠。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同时也可以是单位财务负责人。有的财务部门或计财部门包括会计机构,同时履行财务、会计的职能。单位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单位要求,独立或参与单位财务计划的编制、利润分配方案的制定,以及财务管理和重大财务的决策。实务中,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与内部会计控制可有机结合。
4.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有关财务知识,熟悉单位的内部财务规定,如差旅费、医药费等报销的规定等。每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考试科目,都包括财务成本管理内容。同样,财务人员必须懂会计,能熟练分析和运用相关会计信息资料。
三、明确财务与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便于区分财务责任和会计责任。财务与会计的职能是不同的。在某些情况下,分清财务与会计的概念,明确财务、会计的职责,是非常重要的。如实行代理记账的单位,必须明确会计代理机构与被代理单位的责任,处理好财务与会计的关系。目前正在广泛推行的以代理记账为基础的政府会计集中核算,其基本前提就是单位理财自主权不变。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从单位独立出来,由核算中心代理会计核算工作,但财务管理职能仍属于单位,单位资金的筹措、分配、使用的财务管理权没有变,单位债权、债务关系没有变,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单位的一切开支必须经单位同意,核算中心才能处理。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单位的会计责任主体仍是单位。核算中心是代理记账,履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责任,会计核算中心不能越权、越位,更不得平调单位资金。
2.有利于更好地指导财务与会计的改革与实践工作。当前的会计改革抓住了会计工作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会计假账问题。全国人大、国务院、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会计法规制度,特别是《会计法》及其配套法规,包括一系列新准则、新制度,强化了会计核算和监督,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广泛应用了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核算原则,从制度上消除假账产生的原因,成效显著。下一步还需进一步完善准则和制度体系,关键是抓好《会计法》以及新制度新准则的贯彻落实。
通过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扩大企业理财自主权,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了由过去国家大包大揽、代替企业理财到还权于企业的重大转变。但这并不意味着财务管理不重要或轻松了。财务面临着如何重新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务管理体系问题。笔者认为,构建新的财务管理体系,涉及两个以下层面的财务管理:第一,经营者财务管理。从经营者的角度讲,企业理财自主权扩大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由国家转移到了企业,企业必须彻底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学会在市场中找财源,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今年财政部制定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就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二,出资人财务管理。出资人财务管理的特点明显不同于经营者。这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出资人——国有投资者的财务管理。我国建国以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通过不断积累,形成了巨大的国有资产存量,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如果一味强调放权,放任国有及控股企业财务管理,势必导致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甚至国有企业“家底”被掏空,管理失控,影响经济的发展。作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出资者——财政部门,不是要不要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而是怎么管、管什么、如何转换角色的问题。这里“管”不是要管死,不是要干涉企业理财自主权,走回头路。笔者认为,虽然还权于企业,但出资人必须重视和加强出资人的财务管理,以资本为纽带,加强资本与财务的统一管理,注重资本营运,从总体上搞活国有资本,包括做好对国有资本的布局、投向、变更、转让、收益、考核、评价等工作,理直气壮地担负起国有资产财务管理的应有职能。财政部出台的《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对国有企业的资产与财务实行统一管理,是加强国有出资人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有益的探索。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处理好以上两个层面的财务关系,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3.有利于搞好教学与科研工作。学校在学科设置、课程安排上,应合理安排财务与会计的教学内容,不能偏废。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会算账,而且要善理财。在科研中,应加强我国财务与会计基础理论与实务研究,在吸收国外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同时,应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务、会计的概念和法律法规框架。在内容上既要注重会计标准和会计职业道德等问题的研究,同时还要结合我国国有资产存量大的实际情况,将促进企业科学理财与加强出资人财务管理有机结合。
第四篇:关于财务与会计的区别
关于财务与会计的区别
财务管理是指运用管理知识、技能、方法,对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以及分配进行管理的活动。主要在事前事中管理、重在“理”;
会计是指以资金形式,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连续地反映、监督和参与决策的工作。主要在事后核算,重在“算”。
两者联系在于目的都是在于管理企业经营、提高企业效益;指向的对象都是企业资金。实务工作中。两者往往相互交叉,不分彼此。所以,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财务部门从事会计核算了。但是,两者的职能、内容都是不同的。
另外,两者都是独立的专业学科,绝对不存在两者之间谁包含谁的税法,也不存在谁的地位高于谁的问题。
关于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的区别
一般而言,财务制度的内容是针对财务管理方面而制定的,会计制度的内容是针对会计核算方面而制定的。当然,上述说法是在理论上规范的区别方法。但在企业等单位的实际工作中,由于财务与会计的概念的混淆,且实务中区分财务与会计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两者互有混用,如财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而会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等,也有些单位索性将这些制度统称为财务会计制度。
第五篇:与您共同探讨如何加强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
与您共同探讨如何加强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面对核算和监督,借以提高投资效益的管理活动。基本建设财务会计看似简单,其实要真正地做好却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做好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显的尤为复杂和重要。
基本建设就是固定资产的再生产,是一个特殊的物质生产领域,具有活动涉及面广、投资大、建设过程周期长等特点。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建设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
面地核算和监督,借以提高投资效益的管理活动。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看似简单,其实要真正地做好却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做好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显的尤为复杂和重要。
一、新形势下基本建设管理财务会计工作的特点
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基建-生产运营-退役”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缺一不可,且相辅相成,具有不可拆分的连贯性。过去,企业的生命周期被人为的分拆为基建阶段和生产运营阶段,在基建阶段成立筹建处,只对企业的基建期负责,不考虑生产经营期的事情,人们把这种传统管理模式称为“两层皮”,这种管理模式造成基建期不对生产经营期负责,出现造价偏高、施工质量低下等诸多不利于生产经营的弊端。1996年国家开始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规定,要求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这样就解决了过去“两层皮”的传统模式,明确了基建人员“企业经营者”的定位。
随着新形势下基本建设管理的重新定位,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thldl.org.cn工作也应随之相适应重新定位,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能与新形势下基本建设管理相适应,严重的影响着基本建设管理工作。
二、新形势下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仍定位在基建阶段的财务核算机构。
由于受以前基本建设传统管理模式“两层皮”的影响,认为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就是在基建阶段对基本建设工程成本进行核算,只对形成各项资产前负责,不对形成各项资产后负责。这样就造成基建财务只埋头算帐,只管花钱,不管工程造价的结果,给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也造成临时性、短期性工作的印象,使他们不能安心工作,随意性较大。
2、建设单位与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的接轨,尤其是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核算无所适从。
由于基本建设的特殊性,我们国家专门颁布了《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用于核算基本建设工程,随着投资体制、财税制度和财务制度的变化,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也经历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与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的接轨,到目前的《企业会计制度》。由于会计制度的变更频繁和基建会计的特殊性及短暂性,使基建会计人员没有认真研究基建会计到底该使用哪种会计制度,导致目前建设单位会计核算不统一,有的执行原《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有的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还有的执行界于两者之间的,使会计信息反映不准确,会计人员也感到选用会计制度无所适从。
3、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只重视会计核算,不重视财务管理。
由于基建会计的特殊性、短期性和陈旧的观念,基建财务人员没有认识到财务会计工作在基建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只知道埋头算帐,不能主动投入到资金筹集、概算、招投标、合同谈判等合同等经济活动中,使财务只有会计核算职能,而无财务管理职能。
三、如何切实加强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
1、重新定位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
根据目前基本建设管理特点,要重新定位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笔者认为,要树立基本建设财务和生产经营财务的“大财务”、基本建设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的“大成本”意识,明确今天的基本建设财务就是明天的生产经营财务、今天的基本建设成本就是明天的生产经营成本的概念,防止出现基建财务和生产财务两个阶段的财务机构。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要定位为“不仅要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会计核算、融资还贷负责,而且还要对项目投产后的生产经营负责”这样一个贯穿企业生命周期的工作。
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重新定位,使基建财务会计工作成为企业整个经营财务会计的基础,它可以从源头真实反映各项资产形成的过程,可以进行事前预测计划、事中监督控制、事后考核检查的全方位财务管理,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控制工程造价,为企业以后生产经营轻装上阵打下良好基础。
2、选用适应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核算的会计制度
笔者认为,目前基本建设会计核算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毫无疑问,要树立基建只是一个企业最初阶段的意识,不要人为的将其会计核算与生产经营割裂开。因此,建议建设单位在最初建账时,要按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设置和核算,当然由于基建会计的特殊性,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基建期的特点,在会计核算中注意以下要点:
(1)会计科目的设置:为更详细的反映在建工程的各项经济业务内容,会计科目的设置一定要尽量与工程概算的项目分类保持一致,即在在建工程一级科目项下依次设置为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分部工程等。虽然其科目体系较为庞大,但作为财务工作的一种核算手段,使会计核算更为细致清晰,也便于随时将各项目实际发生数与概算一一对应、比较、分析,及时的控制概算外支出。同时也为工程竣工结算和工程造价经济活动分析打下基础。经过笔者实践和运用认为,该办法较为有效,改变了过去财务人员的核算管理与工程概算脱钩的现象。
(2)辅助帐的建立:除了进行系统的会计科目设置以外,根据实际会计核算需要建立几个辅助帐也是非常必要的。
A、结算付款辅助帐。其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开工日期、合同价款、付款及结算情况、合同质保金等。如果非常熟悉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电算化,可以尝试将本辅助帐与会计核算系统建立数据接口,在会计核算系统处理完每一笔合同业务后,该辅助帐将自动生成。这将为合同管理提供快速的管理手段。
B、设备辅助帐。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单价、数量、运费、总价等,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管理需要进行设置。设备辅助帐详细记录了所有的设备的有关信息数据,便于核算和管理,特别是为工程竣工投产后进行的竣工决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固定资产的形成、固定资产卡片的建立、折旧的提取等提供了非常完整、系统的会计资料。
C、工程成本及各项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工程竣工后固定资产的形成,其价值包括建筑工程成本、设备安装成本、设备价格及各项工程管理费用的分摊。是一个先归集后分摊的过程,会计核算较为复杂,是确定资产价值正确与否的关键。如何做好工程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很多会计人员较为头疼的事情。笔者认为主要掌握两个原则:(1)以工程概算为基准的原则。项目成本归集时认真按照概算予以归集和分配,概算中未列的项目和费用绝对不得列支;(2)、确定费用属性原则。概算中有些项目不是太明确,那么处理时可根据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确定所发生费用的归属。工程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合理与否,最后将决定各项资产价值的真实程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在重视基建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管理财务会计工作
笔者认为,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应分为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基本建设会计主要负责日常的会计核算,归集各专业的在建工程成本与费用;基本建设财务主要负责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工作,如工程前期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的参与,工程建设过程的参与(重点是建设资金的筹集和工程造价的降低)和进度的掌握、工程建设,竣工后基本建设财务资料的整理归档等等。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基本建设会计(核算)是基础,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是保障。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工作做好了,就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提供了有关建设项目的财务信息,有利于提高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水平;财务管理水平上去了,又能保障会计核算质量的稳步提高。如此反复,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整个基本建设核算工作步入新的台阶。在基建财务管理中应注意以下要点:
(1)加强资金管理。基建期的资金管理是整个基建过程中财务管理的龙头。只有理顺了资金管理,才能保障工程的顺利完成,降低建贷利息成本,从而降低工程造价。基本建设资金主要分为项目资本金、基本建设贷款等。资金管理要按照资金性质分别管理。资本金部分,要严格按照出资人出资协议及时到位,保障项目的前期费用开支和基建贷款的要求。基建贷款部分要制定详细的用款计划和还款计划,并严格执行,控制好建贷资金的到位时点;
建立基建贷款管理系统,对建贷利息进行测算和计算,随时监控建贷利息成本。关于合同价款的支付,则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须经过各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审批,才能予以支付。
2、财务人员要参与工程概算的编制工作。从工程的前期即概算编制的初期阶段,财务人员就要参与到概算之中去,认真研究概算,理清概算各项内容的来龙去脉,便于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概算,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严格控制概算外各项支出,概算未列的各项费用除设计变更外一律不得列支。确因设计变更的项目而发生的费用要进行认真审查,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方可列支。可以说概算贯穿于整个基本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始终,是基建管理中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
3、认真执行招投标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对所有外包的工程项目和设备采购都要实行招投标。并且在招投标过程中,财务人员都要参与,并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能。
4、加强合同管理。财务人员要参与合同的谈判和签定。杜绝签定开口合同。加强对合同的全过程管理,包括合同的执行情况、价款的结算、预付款及质保金的支付等,并建立合同管理辅助帐或备查薄以及合同档案的管理。
5、竣工投产前做好生产经营活动的准备工作。做好投产后生产经营的预测分析工作,拿出切实可行的成本预测、控制好考核方案。编制成本计划和利润计划,提出未来经营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