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留给中国管理理论研究的启示(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2:1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鲁克留给中国管理理论研究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鲁克留给中国管理理论研究的启示》。

第一篇:德鲁克留给中国管理理论研究的启示

德鲁克留给中国管理理论研究的启示【字体:小 大】

作者:孙景华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5-11-17

一代宗师德鲁克走了,虽然有些令人怅惘,但却并不会让我们特别悲伤。

中国人历来有“红白喜事”一说,丧事也可以看作喜事的。德鲁克的辞世,也可谓是喜事式的丧事,一是据悉他是“因自然原因”在洛杉矶附近的家中辞世,在无病痛的安静中悄悄谢世,也许正应了中国人所说的“好人有好报”的轮回报应。二是他成功的实践了在半个世纪前经济学家熊彼特辞世前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如果不能使别人的生活有所不同,那么他的一生也只能算是表现平平而已”,是的!德鲁克做到了,他不但影响了全世界的管理者,而且改变了他们的管理生活方式。

就如中国诗人藏克家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依然活着”,人生基业长青的“秘诀”,其实就是以肉体的消失但精神的不灭而长存。事实上,德鲁克的管理理论,越是随着时间的久远,他的影响力反而会越大,因为他开创了“管理学”这门学科,而“管理”曾经被认为是少数所谓的管理者的事情,但事实上,“人人都是管理者”,至少,每一个人都需要“自我管理”,这也是德鲁克最核心的思想之一,当目标一旦确定后----无论是个人目标、还是组织目标----行动起来的永远是个体或个人,他们应该是这样的:不是被别人驱赶着工作、而是自己驱赶自己奔向目标。

德鲁克的谢世,会让我们重新回想起他许许多多伟大的理论,但是,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更令我着迷的,却是管理理论之外的另外一些问题:德鲁克洞察“管理真相”的穿透力,常常令我们震惊!譬如他说“企业目的是获取利润”的说法,是驴唇不对马嘴的胡说八道,因为企业的目的是存在于企业之外,满足顾客才是企业的目的;譬如他说将管理看作是轰轰烈烈的事业,是一种荒唐的主观臆想,因为管理的真相是一种“枯燥的、甚至是乏味的日常性工作”。只要随手翻翻德鲁克的任何一本书,都会发现这种看似白开水式的、但却令我们吃惊的朴素语言。

一个问题是:德鲁克看似朴实无华、却揭示了管理真相的穿透力,究竟来自哪里?这虽然不是一个管理理论层面的问题,但却是研究管理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至少,这个问题对于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缺乏“原创性”和“有效性”,一直是长期困扰中国管理理论研究的两大痼疾,常见的情景是:虽是“原创”但却“无效”,或者是,虽然“有效”却非“原创”。在我个人看来,德鲁克强大的刺穿管理真相的洞察力,是来自以下的原因。

首先,关于“原创性”的问题:原创性的管理理论总是来自于管理真相,而“管理真相”只存在于事实本身、而并不存在于个人观点中。

先来说个我的个人直觉:读德鲁克的书,最大的直觉就是找不到清晰的框架和观点,它如同老朋友聊天一样的娓娓道来,是那么的朴实自然,直到你在不知不觉中读完了,你还深深的陷入其中。实际上,我们今天提到的德鲁克的“事业理论、目标管理、绩效管理”等等理论,是我们后来单独提炼出来的观点,实际情况却是隐藏在整本书的字里行间。这种状况意味着这样一个事实:事实在前、观点在后,或者说,观点隐藏在事实中,更为深刻的说,事实本身就是观点!

事实上,即使是在中国,情况也是如此:当我们说“适合的管理,就是好的管理”时,没有人会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但是,这个正确的观点却令我们一头雾水;当我们说制造业的管理就是要“限制人性、严肃纪律、一丝不苟的执行”时,暂且不论它的观点是对是错,至少,它所描述的是接近事实的真相,并且令我们清晰甚至是震惊----这就是“事实”本身的魅力和价值,它意味着“事实本身就是观点”。它也再一次的验证了德鲁克的一句名言:“管理是实践”,值得注意的是,这句话并不是挂在嘴边用来说的、而是体现在行动上用来做的。

获得“事实真相”的方法,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如同德鲁克一样,做一个“旁观者”。我注意到德鲁克早年曾经有过记者的经历,在西方,记者所要遵循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客观的记录事实”,它意味着所有的事先假设、主观猜想等等事先的设置,统统被抛弃在一边,观察和记录事实本身,成为了最有价值的活动。事实也是如此,假如德鲁克没有在通用公司长达两年的实地观察,就不可能写出来《公司的概念》的这本书,或者说,当我们今天惊讶于这本书中破天荒的第一次提出“组织、绩效、授权、事业部制”等等概念时,其实它并不是德鲁克的发明,而是通用公司本身存在的管理事实。

我个人的感觉是,在中国,“事实与观点”的次序,恰好被颠倒了。我曾经读过中国某个财经作家所写的“海尔的真相”的书,当时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总觉得有些隔靴搔痒、却又说不出问题出在了哪里,现在看来,问题就出在了“事实与观点”的次序上,因为他搀杂了大量的个人主观色彩,反而掩盖了海尔的事实真相。我曾经做过记者,我知道中国记者形成的不良习惯,就是先设置一个观点或框架,然而依据这个观点或框架对“事实”进行取舍。无论对于海尔的非议有多少,就管理层面上说,我一直坚信海尔身上有大量的、非常有价值的管理,它是中国“最具管理价值”的企业之一,但是,它被一些主观色彩的描述给掩盖了----这种掩盖意味着:我们将因此失去“原创性”,因为管理本身就不是由管理学家创造的、而是由企业家们创造出来的,失去了管理的事实真相,“原创性”就成为了无源之水。其次,关于“有效性”的问题:管理理论的价值始终围绕着“有效性”在进行,而“有效性”的衡量标准,是基于企业管理实践的成就、而不是基于学术观点正确与否。

.虽然这看起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在中国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什么叫做管理理论的“有效性”哪?通俗的说,就是管理理论必须能够影响到老板、企业主、企业家,而不是理论家们和理论家们的相互贬低或相互吹捧,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基于学术层面的、而是基于管理实践的。假如把“管理理论”理解为是一种产品的话,那么,它的销售对象是企业家、而不是学术会议,但实际上,中国一些管理学家的所生产出来的管理理论这个“产品”,在中国“企业家市场”上的销售一直是差强人意。我们知道,德鲁克的管理理论,从半个世纪前通用公司的斯隆一直到今天微软的比尔盖茨,至少是足足影响了三代的企业家。

但是,中国管理理论的所谓“成就”,却常常发生在学术层面的评价上,经常会为了一个观点而打混战,事实上,假如你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或者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并没有正确错误之分,关键的问题在于;你对于这个观点的论述,是否具有管理实践的价值?假如有的话,那么,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有价值的;假如没有的话,那么,它们都是错误的、没有价值的。我在自己的《中国人管理逻辑》一书中,提出了“中国人管理逻辑的起点是人、而西方人管理逻辑的起点是组织”,这个观点遭遇到了一些人激烈的质疑和批评,不客气的说,我自己就可以很轻易的通过“引经据典”,来证明它是“错误”的,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角度,我们看清了中国人为什么总是“特殊管理、特殊处理”?为什么总是“相信熟人、不相信陌生人”?这才是管理理论的价值所在、也就是“有效性”所反。在。也就是说,是管理观点的有效性证明了管理观点的正确性,而不是相

德鲁克管理理论“有效性”的来源,在我看来,就是他始终把握了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这个原则可以概括为两句话:第一句是“管理必须面向结果说话”,第二句是“管理结果来自于组织外部”。将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说,就是组织外部成就决定了组织内部管理。我相信至今为止,中国的一些企业管理者或理论研究者,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这句话的含义,相反,他们恰恰做着相反的事情,他们将目光集中在了企业内部,渴望并正在努力进行着企业内部的“井井有条、秩序井然”,但实际上,“组织内部”的这些管理成果,同企业所期待的管理成就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组织内部”究竟

是稳定和谐的一团和气、还是处在动荡的创新局面?其实是取决于“组织外部”的要求----这其中,主要是社会环境和顾客需求的要求。

我为什么对于“中国式管理”一直持反对和批评态度?就是因为它的核心思想强调的“修己安人”----“修己安人”仅仅是内部成就,事实上,“中国式管理”几乎从不谈论外部成就,在这种情况下,它非但不会带来企业所期待的成就,相反,却为管理者个人奠定了良好的地位巩固的基础,我们知道,现代企业管理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企业组织本身必须具备淘汰“最高管理者”本人的组织能力,否则企业就会变成一个不讲管理目标、只讲个人统治的专制组织,它的结果就是企业组织和它的管理者一起消失的结局。因此,假如一定要说坚持“中国式管理”或者说“修己安人”的话,那么,必须为它设置一个前提,那就是在设置企业组织外部目标和成就之后,再来谈论如何“修己安人”,这个管理次序绝对不能颠倒。

中国企业文化面临转型【字体:小 大】

中国企业文化面临转型

中国管理传播网(域名:http://manage.org.cn)

作者:冯希骏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5-11-16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一句话:“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有有形的东西都是属于无形的东西,这些无形的东西对企业来说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企业,相当于思想对于人。如果一个人再强壮但没有思想,那他只是一个四肢发达的人而已。所以对企业来讲,为什么设备资金差不多,有的会发展,有的不发展,甚至有的设备资金都很雄厚但最后都没有发展起来,企业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思路,大致应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服务战略、基于管理、面向流程、不断创新。

服务战略——企业文化是自上而下的企业文化是自上而下的,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家个人素质的外化,很多集团性质的企业在试图建立企业文化体系时,不是自上而下去推进,而往往是要部下建立企业文化体系,部下建立起的文化体系往往不是服务战略,所以在实施的时候往往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企业文化是服务战略的文化,企业的一把手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观念。观念是决定方向的,企业要到哪里首先决定于观念。观念不对,很可能是南辕北辙。改革开放就是观念的变革、观念的开放。如果没有观念的改革就没有改革开放。就像改革开放初期最重要的一个口号“时间就是金钱”,原来没有这个口号的时候,还是这些时间,但是没有创造财富;现在我们把时间看成金钱,与时间赛跑,财富是必然的结果。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观念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事实的本身,改变的是人们对事实的看法”。“时间就是金钱”这个口号提出后,并没有改变一天24小时这个事实的本身,但是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干事情不再拖拖拉拉了,今天的事不能再拖到明天了。所以企业文化首先是观念的改变,而观念是一把手以战略作为导向的。

基于管理——观念首先由管理者来实施

企业文化并不是办张报纸就是企业文化,内部报刊只是企业文化的一个载体,关键是看载体要传播的内容——一切内容是基于管理,而不是很多企业的内部报刊一样,只是让员工投几篇散文、诗歌,现代的媒体的信息量已经足够丰富,欣赏诗歌、散文已经不是企业内刊的主要任务。

观念的改变只能由管理者来推进,不可能由被管理者的人来推进。凡是观念的改变都要涉及到整个系统,这就牵扯到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CCO(首席文化官),每天看报表是必须的、到现场发现问题也是必须的,从报表当中要看出文化存在的问题,如果这个人不懂管理,就不会从管理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不会从报表的“数”分析到“人”的问题,更不会从“人”的问题落实到“观念”的问题。

现在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流于形式,首席文化官不懂管理是致命硬伤。

面向流程——套话与空话是没有行动支持的真理企业文化体现的是全员的创新精神,这种观念如果不被所有的成员所接受,转化为每一个人的创新精神,那么这个观念也是没有用的。有的人就会讲套话、空话,其实套话和空话都是很有道理的话,问题是不去做,所以才叫套话。要让这种套话落实到行动当中,必须让企业文化面向流程,从流程当中解析哪些是符合企业文化的,哪些是背离企业文化的行为。企业文化要面向流程的观点我在“文化筐”里面已经做过阐释。

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企业本身必须是一个很开放的系统,必须和外界不断地交换信息,不断地接受外面的信息。再成功的企业文化的模式,不能把它固化下来,如果一旦固化下来,就等于和外界封闭起来。

在外因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日本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比较迅速靠的是企业文化,而现在日本处于一个停滞状态,例如松下的成功是因为企业文化,现在的停滞也是由企业文化造成的,一开始对日本企业发展非常有利的东西,现在都成了它发展的阻碍,所以企业文化就是把双刃剑。像年功序列工资、所有零部件都是自己干(“肥水不流外人田)等观念和做法,现在都成了阻碍自己发展的因素。年功序列工资就很难把没有成绩的员工淘汰掉,把成绩好的员工真正提升起来。工人的工资也是靠年限而不是绩效。在今天的网络经济时代,这种做法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另外,像“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与网络经济时代的要求是相悖的:现在要求企业尽最大可能进行外包,过去企业自己产品的部件都是自己生产,现在有的人可能做得更好,为什么不让给别人做?外包的方式就可以满足网络经济时代的要求。

所以对企业文化来说,企业本身必须是一个很开放的系统,必须和外界不断地交换信息,不断地接受外面的信息。再成功的企业文化的模式,不能把它固化下来,如果一旦固化下来,就等于和外界封闭起来。

总之,企业文化的观念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把这个观念贯彻到每个人的身上去,继而形成这种企业文化的氛围,实际上,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很复杂,不管哪个环节有一个人出现一点问题,整个系统都转不动。从这个意义上上说,技术和设备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观念,观念不改变,计算机是傻瓜,它不会有逻辑思维,它会的只是你设计什么,它给你打印什么,你输入垃圾,它出来的还是垃圾,它会比你做得还糟糕,它会以最快的速度把更错误的东西给整出来。

企业文化的咨询工作在国内是最难的,外国的咨询公司最大的劣势就在于不熟悉中国的文化大环境;国内的咨询公司包括研究企业文化专家最大的劣势就在于并没有多少人有实践经

验,有的人甚至在靠“忽悠”致富。

所以,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转型势在必行,这是新经济条件下对企业的要求,企业文化必须由“务虚”向“务实”转型。

(作者冯希骏,欢迎您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

第二篇:经典-德鲁克论管理

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

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也许是它使得一位经理人能控制自己的成就。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一种要做得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愿望。它意味着更高的成就目标和更广阔的眼界。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它使得我们能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由别人统治的管理。

管理学的真谛

“管理是一门学科,这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但是,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经济学,正好像一个医生付诸实践的并不是验血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行为科学,正好像一位生物学家付诸实践的并不是显微镜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计量方法,正好像一位律师付诸实践的并不是判例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

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有90%是共同的德鲁克认为:管理在不同的组织里会有一些差异。因为使命决定远景,远景决定结构。管理沃尔玛(Wal-Mart)和管理罗马天主教堂当然有所不同,其差异在于,各组织所使用的名词(语言)有所不同。其他的差异主要是在应用上而不是在原则上。所有组织的管理者,都要面对决策,要做人事决策,而人的问题几乎是一样的。所有组织的管理者都面对沟通问题,管理者要花大量的时间与上司和下属进行沟通。在所有组织中,90%左右的问题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只有这10%需要适应这个组织特定的使命、特定的文化和特定语言。换言之,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人同样能领导好一家非营利机构,反之亦然。

培养经理人的重要性

德鲁克认为:经理人是企业中最昂贵的资源,而且也是折旧最快、最需要经常补充的一种资源。建立一支管理队伍需要多年的时间和极大的投入,但彻底搞垮它可能不用费多大劲儿。21世纪,经理人的人数必将不断增加;培养一位经理人所需的投资也必将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企业对其经理人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企业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经理人管理的好坏,也取决于如何管理经理人。而且,企业对其员工的管理如何,对其工作的管理如何,主要也取决于经理人的管理及如何管理经理人。企业员工的态度所反映的,首先是其管理层的态度。企业员工的态度,正是管理层的能力与结构的一面镜子。员工的工作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被管理的方式。

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德鲁克认为: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组织不能依赖于天才。因为天才稀少如凤毛麟角。考察一个组织是否优秀,要看其能否使平常人取得比他们看来所能取得的更好的绩效,能否使其成员的长处都发挥出来,并利用每个人的长处来帮助其他人取得绩效。组织的任务还在于使其成员的缺点相抵消。

德鲁克的全部著作年表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彼得·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彼得·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彼得·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尽管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但彼得·德鲁克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师。

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1946年,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知读者: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即为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告诉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该世书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

1982年,出版《巨变时代的管理》,探讨了有关管理者的一些问题,管理者角色内涵的变化,他们的任务和使命,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以及他们的发展趋势。

1985年,出版《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被誉为《管理的实践》推出后德鲁克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强调目前的经济已由“管理的经济”转变为“创新的经济”。1999年,出版《21世纪的管理挑战》,彼得·德鲁克将“新经济”的挑战清楚地定义为:提高知识工作的生产力。

在欧洲经历了二战的残酷,并目睹了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彼得·德鲁克感到那些优秀的领导者才是那个世纪的英雄。德鲁克在他那本发人深省的自传《旁观者的冒险》中写道:“我和其他维也纳的小孩一样,都是胡佛总统救活的。他推动成立的救济组织,提供学校每天一顿午餐。这顿午餐的菜式,清一色是麦片粥与可可粉冲泡的饮料,直到今天我仍然对这两样东西倒胃口。不过整个欧洲大陆,当然也包括我在内的数百万饥饿孩童的性命,都是这个组织救活的。”一个“组织”居然能发挥这么大的功用!从德鲁克活生生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德鲁克强调“透过组织这种工具,尽量发挥人类创造力”观念的根源。

此外,彼得·德鲁克在预测商业和经济的变化趋势方面显示出了惊人的天赋。例如,早在1969年彼得·德鲁克就预言将有一种新的类型的劳动者出现———知识员工,他们的职业将由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决定,不再依靠出卖体力来养家糊口。1987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盘。仅10月19日一天,美国全国损失股票市值5000亿美元。对此,彼得·德鲁克说,他早就预料到了,“不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而是基于审美和道德。”彼得·德鲁克将当时的华尔街股票经纪人称为“完全不具有生产力的一群,但又能很轻易地大把捞钱。”

德鲁克先生在《旁观者》一书中曾深情回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们。“伟大的心灵必然遭遇不凡的际遇。”早年的德鲁克就与熊彼得、弗洛伊德等精英知识分子多有交往,并对他以后的思想有重大的影响。他一生经历了一战、二战,从事过的职业包括记者、金融分析师、作家、咨询顾问和大学教授。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学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领袖,令他在世界管理学界拥有不可超越的崇高地位。

2005年11月11日,彼得·德鲁克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5岁。目录:

1.《经济人的末日》(The End of Economic Man)-1939

2.《工业人的未来》(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Man)1946

4.《新社会》(The New Society)1954

6.《美国的下一个20年》(America's Next Twenty Years)1957

8.《成果管理》(Managing for Results)-1964

9.《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1968

11.《技术、管理与社会》(Technology,Management and Society)1971

13.《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anagement: 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1976(1996年以《退休基金革命》(The Pension Fund Revolution)重版)

15.《人与绩效:德鲁克论管理精华》(People and Performance: The Best of Peter Drucker on Management)-1977

16.《管理导论》(An Introductory View of Management)1978

18.《毛笔之歌:日本绘画》(Song of the Brush: Japanese Painting from the Sanso Collection)1980

20.《迈向经济新纪元及其他论文》(Toward the Next Economics and Other Essays)1982

22.《最后可能出现的世界》(小说,The La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1985

25.《管理的前沿》(Frontiers of Management)1989

27.《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原理与实践》(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1992

29.《生态远景》(The Ecological Vision)1993

31.《巨变时代的管理》(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1998

34.《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1999

35.《九十年代的管理》-彼得.德鲁克-1999

36.《德鲁克精华》(The Essential Drucker)2001

37.《下一个社会的管理》(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2004

40.《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The Effective Executive in Action)-2006德鲁克语录

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

……除非一个企业产生的利润大于其资本成本,否则这个企业是亏损经营的……到挣足它的资金成本以前,企业没有创建价值,是在摧毁价值。

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任,而不是“权力”。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动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在时间之中,在社会领域里,没有人随着时间的开始而展开生命、随着时间的终结而结束生命;每一个人都从前面的人接受历代留下的遗产,持有短暂片刻,再把它交给后来的人。

一个企业不是由它的名字、章程和公司条例来定义,而是由它的任务来定义的。企业只有具备了明确的任务和目的,才可能制定明确和现实的企业目标。

使企业遭受挫折的惟一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人们很少充分地思考企业的任务是什么。

战略管理不是一个魔术盒,也不只是一套技术。战略管理是分析式思维,是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计划不只是一堆数字。战略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根本不能被数量化的。

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做所有的事。即便有足够的钱,它也永远不会有足够的人才。它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最糟糕的是什么都做,但都只做一点点。这必将一事无成。不是最佳选择总比没有选择要好。

明天总会到来,又总会与今天不同,如果不着眼于未来,最强有力的公司也会遇到麻烦。对所发生的事感到吃惊是危险的。哪怕是最大的和最富有的公司,也难以承受这种危险,即使是最小的企业也应警惕这种危险。

目标不是命令,而是一种责任或承诺。目标并不决定未来,只是一种调动企业的资源和能量以创造未来的手段。

经营目标可以被比做是轮船航行用的罗盘。罗盘是准确的,但在实际航行中,轮船却可以偏离航线很远。然而如果没有罗盘,航船既找不到它的港口,也不可能估算到达港口所需要的时间。

没有“尽善尽美”的战略决策。人们总要付出代价。对相互矛盾的目标、相互矛盾的观点及相互矛盾的重点,人们总要进行平衡。最佳的战略决策只能是近似合理的,而且总是带有风险的。

除非战略评价被认真地和系统地实施,也除非战略制定者决意致力于取得好的经营成果,否则一切精力将被用于为昨日辩护,没有人会有时间和精力开拓今天,更不用说去创造明天。

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组织内部只有成本,结果存在于组织的外部。

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没有机构(如工商企业),就不会有管理。但是,如果没有管理,那也就只会有一群乌合之众,而不会有一个机构。而机构本身又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它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给社会、经济和个人提供所需的成果。可是,器官从来都不是由它们做些什么,更不用说由它们怎么做来确定的。它们是由其贡献来确定的。

把才华应用于实践之中——才能本身毫无用处。许多有才华的人一生碌碌无为,通常是因为他们把才华本身看作是一种结果。

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管理者,就是把事情做得正确的人。企业家,就是做正确的事情的人。

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会为创造一个伟大的公司而努力。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这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

第三篇:孟德尔留给我们的启示[模版]

孟德尔留给我们的启示

浙江省龙泉市第一中学(323700)

杨 俊

在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材中讲到,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提出,标志着生物学进入到了实验生物学阶段。然而不少学生从对“重新提出”不理解,还是认为孟德尔是在1900年提出遗传规律的,为了讲清这个问题,在学习《遗传和变异》时,我专门给学生介绍了孟德尔的事迹。

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原来并非是生物学家,而是奥国布隆[现在捷克的布尔诺(Brno)]修道院的修道士。孟德尔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对自然充满了好奇和兴趣,21岁在布隆修道院当修道士和中学自然教师。1851年因未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被送到维也纳的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和数学,孟德尔在大学期间成绩优异,但最后在考他所最爱的植物学时,因与植物学教授在一些观点上不一致发生争执而得了一个不及格,还是未能取得教师资格。1853年孟德尔重回修道院,修道之余还是在当地中学兼任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中学自然代课教师。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孟德尔在修道院的小菜园里载培了一些植物,做了许多杂交实验。1857年开始收集市场上商人出售的豌豆品种,用收集来的34个豌豆品种默默地进行了八年的连续观察和实验,由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到研究多对相对性状,并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了他曾经设想过的结果。孟德尔把结果和结论仔细地写成了《植物杂交实验》一文,于1865年春季在布隆召开的自然科学研究学会第二次会议上宣读并发表。这篇论文曾刊登于该学会的年刊上,并于1866年分送欧美的许多图书馆。但由于当时人们正讨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孟德尔的理论超出了人们能够接受的水平而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在1872年,达尔文写道:“遗传的定理绝大部分依旧未知。没有人能够说明在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中的相同特性,或在不同物种中的相同特性,为什么有时候能够遗传,而有时候不能;为什么孩子能回复其祖父母甚至更遥远的祖先的某项特征。”达尔文,以及当时的科学界,不知道的是,这些问题在六年前已经被一个业余的生物学家解决了,生物科学大厦的另一个支柱早就立好了。直到1900年,荷兰植物学家德佛里斯(H.Devrirs)、德国植物学家柯灵斯(C.Corrdns)、奥地利植物学家邱歇马克(Evon.S.Tschermak)三个人各自在同一年得出了和孟德尔完全相同的结论,这样,孟德尔的论文才得到科学界的重视和公认。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因此,孟德尔被公认为遗传学之父,入选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名列59位。

在讲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学生们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连平时总是闲话不断的也不例外。于是因势利导,请学生谈谈感想。学生有感而发,课堂一下子变得非常活跃。在学生们充分发言后,我归纳出了以下几点:

1、科学研究要耐得住寂寞

孟德尔在修道院的小菜园里种了八年豌豆,研究了28000株植物,获得了大量实验数据。若没有科学研究的执着精神,若孟德尔耐不住寂寞,他不可能成为遗传学之父,充其量只是一个修道士而已。

2、科学成果的取得需要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孟德尔在大学进修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为规律的得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从中归纳出了一般规律。成果的取得仅靠自然科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才能更清晰地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3、科学研究需要循序渐进

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一开始并未对这些性状同时进行研究,他也明白贪多嚼不烂,于是他先选了7对相对性状分别进行研究,得出了分离定律,再选两对到多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又得出了自由组合定律。只有循序渐进,只有从单因素到多因素,孟德尔才能从繁杂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两大遗传规律。

4、不惧权威,小人物也能成就大事业

孟德尔是农民的儿子,非常熟悉植物,也非常喜欢植物学。在大学里学习时,孟德尔不惧权威,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为此与植物学教授发生争执,让自己的强项——植物学得了个不及格,也令自己丧失了做正式教师的资格,但这也坚定了孟德尔通过实验证明自己观点的信念。正是孟德尔的这种态度,使一个小人物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一个业余的生物学家解开了许多专业资深的生物学家也未能解开的谜团。

5、“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在科学界普遍关注达尔文的进化论时,当人们为进化论而争论不休时,孟德尔并未随波逐流,而是静静地守着他的小菜园,种着他的豌豆。当时生物学的常规研究方法是:先进行观察和实验,再分析结果,然后提出假说。但是孟德尔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先设想了一个假说,然后用实验来证实或否证。正是孟德尔坚持走自己的路,从而开启了遗传学的大门。

6、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

由于超出了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从孟德尔发表论文到三位科学家分别“发现”他的遗传规律经过了35年的时间,直到去世孟德尔在科学界还是默默无闻。然而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虽然迟了一些,但孟德尔在生物学上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他在遗传学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7、集思广益,可少走弯路

达尔文创建了进化论之后,已为生物科学的大厦立下了一个支柱,但是这座大厦仍然摇摇欲坠。自然选择学说的大前提,是假定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存在着可以遗传的变异,对于遗传的机理,当时的科学界却一无所知。其实当时进化论面临的瓶颈问题,孟德尔早已经解决了,但遗憾的是没有人重视一个地方组织的报刊,没有人留意一个业余研究者的成果。不难想象,若达尔文和孟德尔这两颗巨星相遇,又会发出多大的光芒啊!然而达尔文却让孟德尔的文章在自己面前滑过、失之交臂。而德佛里斯等三人分别经过长期的研究,以为自己发现了遗传规律,而当他们为写论文而去查阅前人的研究成果时,才发现自己的努力最终只是验证了孟德尔的理论。若是当时生物学家们能集思广益,那可少走多少弯路啊!而生物科学可能早就超越了现有的发展水平。

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收获颇丰,我也感触很深。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基本理念,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也引入了不少经典实验。如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遗传物质的确定、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孟德尔的杂交实验、色盲的发现、“生物圈Ⅱ号”等等。这些内容的出现很明显不仅仅是为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这些科学史的教育不够重视。因这些内容在考试中一般不作要求,许多教师觉得可有可无,在教学中一句带过。其实生物科学史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最好素材,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学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生命科学的发展凝聚着人类探索生命世界所获得的科学精华和认识生物世界的科学思维方法,它研究的是最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生命运动,它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直接影响着人类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生命科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在推动其自身发展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同时,迅速升华为人类精神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科学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生物学工作者经过大量实际观察和无数次实验探索、验证取得的。生命科学的每一点发展都包含着生物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劳动。生物科学家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献身精神和敬业精神,已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学习、发奋求索的无穷动力。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钻研教材,挖掘出潜在的教育因素,利用好经典的生物科学史。课前仔细准备,通过各种途径(比如网络)了解相关科学家、相关实验的背景材料,以更翔实的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内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设身置地的参与到科学探究之中,结合实验目的,在介绍科学家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之前,设想如果自己是科学家,自己会怎么做,放飞自己的思维,切实体会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信生物科学史能留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参考文献

薛金星,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手册,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王彦庆,生物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内容——科学家及其贡献,中学生物教学,2006年第1-2期。叶飞昌,生物学教学与创新素质的培养,中学生物教学,2000年第3期。温青,生物科学史——培养科学素质的最好范例,福建师大附中网。

向志家,生命科学精神教育——中学生物教学不可轻视的主题,中学生物教学,2000年第4期。

第四篇:德鲁克的管理思想

德鲁克管理思想

德鲁克“112358”的定义是企业的一个目的;企业的两个职能;关于管理的三大任务;管理者的五项工作和企业需要设定目标的八大领域。

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

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

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企业的目的-----创造顾客

企业的两个职能-------营销和创新

管理的三项任务-------实现组织目标和使命,考虑成果和绩效;内部工作有

成效,员工满意度高具有责任感;考虑社会影响承担社会责任。

五项工作-----------设定目标、组织工作、激励和沟通、绩效评估、培养人才。

设定目标的八大领域---------市场定位、创新、生产力、实物和财力资源、获

利能力、管理者绩效和培养管理者、员工绩效和工作态度、社会责任。

公司组织有大有小,职位有高有低,但管理者的核心应该是一致的,最终检

验管理的是企业的绩效,管理者的工作就是为整体绩效负责。现在企业需要的管

理原则是能让个人充分发挥特长,凝聚共同的愿景和一致的努力方向,建立团队

合作,调和个人目标和共同福祉。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是唯一能做到这点的管理

原则,并将公司的客观需求转变为个人的目标,因此能确保经营绩效。

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

人的工作。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确定了总的经营目

标后,必须对其有效分解,转变成各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

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目标是公司组织对个体的一种心理

引力。目标作为一种诱引,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一个人只有不断启发

对高目标的追求,也才能启发动其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目

标和起点之间隔着坎坷和荆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只能用奋斗去同统一;困难,会使弱者望而却步,却使强者更加斗志昂然;远大目标不会象黄莺一样歌唱着向

我们飞来,却要我们象雄鹰一样勇猛地向它飞去。

读后感有很多,暂时就写这些吧,其实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应该都

可以从这本书上找到答案。

2011-8-2

第五篇:德鲁克管理日志读书笔记

德鲁克管理日志读书笔记

管理与专制

今天听读德鲁克日志,谈到专制和神学二个话题,摘录如下:

用管理来取代专制

如果没有运转正常的独立性组织,我们就无法拥有民主。专制将是惟一的宿命。

在我们这个“组织化”的多元社会中,如果组织无法各司其职、独立自治,我们也就不会享有个人主义,人们也不会拥有一个能为他们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社会。相反,我们会把自己禁锢在任何人都无法独立行事的困境之中。我们有的只能是斯大林式的极权主义,而不是大众参与式的民主,更别提随心所欲地自由行事了。因而可以说,如果没有强大的、运转正常的独立性组织,专制将是惟一的宿命。

专制,其实是用惟一的权威来代替众多竞争性组织存在的多元化。它用威慑代替了责任。它的确能取代这些组织,但只是将其囊括在一个无所不包的官僚组织之内。它当然也可以生产物品并提供服务,但这些产品不仅供应不稳定、资源利用率低,而且质量低下。为此,社会还蒙受了巨大的痛苦、屈辱和挫折。因而,在我们这个“组织化”的多元社会中,使我们的组织能够负责、自主并且高效地运转,是自由和尊严的惟一保障。用独立自治的组织管理来代替专制,也是使我们摆脱专制的惟一途径。

行动指南:

对于你负责管理的组织,为了提高它的绩效,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呢?

摘自:

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与实践》(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德鲁克对于专制的论述可谓至理至上,国有的程度越强大,自由的土壤就越贫瘠,国家垄断强化专制,做为非赢利的事业单位,更是谈不上自由化

管理与神学

管理通常要涉及人的本性,还要涉及善与恶。

管理通常都在一个组织内存在、运行和实践,并为这个组织服务。组织是一个由工作关系维系着的人类社会群体。更准确地说,正是由于管理的对象是一个由共同工作目标维系着的人类社会群体,因此管理通常就要涉及到人的本性,而且(正如我们在经验中所了解到的)也包括善与恶。可以这么说,在我担任管理咨询顾问的过程中,我所学到的神学知识,比我教宗教课时学到的更多。

行动指南:

你的同事中是否有人让你深恶痛绝呢?你会采取什么对策呢?

摘自:

彼得·德鲁克“教授管理工作”一文,载于《新管理》杂志

(“TeachingtheWorkofManagement”,NewManagement)

管理通常要涉及人的本性,还要涉及善与恶。人的本性即贪婪。所以,用管理的手段促进人的发展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使人的欲望得到最大满足。任何管理如果不能满足人的发展需要,这种管理最终是无效和低效的管理,或者变成纸上谈兵,或者使人疲于奔命。原来管理事情就是这么容易。

西方基督教价值观很功利,就是有秩序地贪“便宜”,与东方的所谓修身亲家平天下的价值观更现实。

尽管你身处非营利组织之中,也应该吸纳市场“测试”和利润率指标,把它们作为绩效衡量标准。

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Swift)早在300多年前就曾郑重地指出:“谁能在原先只长单叶草的土地上种出双叶草,那么他就要比所有思辨的哲学家或是玄奥的系统创建者更有功于人类。”

创造永远是真理。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漫溢,使人厌倦。惟有创新,才能使效益最大化。一所学习型学校,不断学习和实践,最终还是要走出模仿,走上独立的道路

〖4〗组织变革的“惰性”

所有的组织都应该具有约束机制以面对现实。

所有的组织都应明确这一点:如果没有变革和调整,任何一个项目或是活动都无法长期具有生命力。事实上,不变则亡,没有变革,就要被淘汰。但是有很多组织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政府就是最极端的例子。政府在采取行动改变现状时软弱无力,这正是政府的痼疾所在,也是政府内部问题丛生的症结所在。在摆脱过去的羁绊方面,医院和大学的表现和政府相比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商界人士对过去的眷恋也和政府官员一样执迷不悟。面对产品和项目的失败,他们的对策往往只是加倍努力而已。幸好商界人士行动时不能随心所欲,因为他们有约束——市场的约束。他们面临着一个超脱于个人衡量标准之外的目标——市场利润率,所以他们迟早会被迫放弃业已失败或是效率低下的项目。与此相反,在政府、医院、军队和其他社会组织中,经济效益仅仅只是其中一种制约而已。

所有的组织都必须能够吐故纳新。市场“测试”和利润率指标给商业机构带来了独特的理念和衡量标准,我们也应该将其应用到其他组织中去。这种市场“测试”和利润率指标将和以往的衡量标准截然不同。

行动指南:

尽管你身处非营利组织之中,也应该吸纳市场“测试”和利润率指标,把它们作为绩效衡量标准。

摘自:

彼得·德鲁克《不连续性时代》(TheAgeofDiscontinuity)

在师大时就接触到这个观点,称组织发展的“惰性”,解决这个问题,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管理,组织发展初期依靠精神力量去努力,也许会有短期效益,如果遭遇机遇就会跨越发展起来,缩短成长期,这种跨越式其实更加可怕,到了瓶颈,比什么都掉得快

〖5〗抛弃过去

没有比使尸体不腐烂更困难、更昂贵又更徒劳无功的事了。

高效的管理者深知:他们每天必须要高效地处理很多事务。为此,他们必须要专注。专注的第一法则就是要抛弃“行将就木”的过去,要立刻把组织内部最有价值的资源,尤其是弥足珍贵的人力资源从无效的领域中释放出来,并投入到充满机遇的未来中去。如果管理者不能摆脱过去的羁绊,抛弃过去,也就不可能创造未来。

如果不能学会在系统中有条理地、有目的地放弃,一个组织就会疲于应付各种突发事件。该组织内最宝贵的资源也会浪费在本不应该、或不再应该投入的事情上。因此,未来的机会也就牺牲在了昨天的祭坛上;因为组织内的资源,尤其是生产率最高的人才都束缚在了过去之中。愿意抛弃过去的公司寥寥无几,以至于很少有公司掌握着能把握未来的资源。

行动指南:

将资源从无效的事情之中解放出来,让有能力的人自由地施展才华,从而把握住未来的机遇。摘自:

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EffectiveExecutive)

《动荡时代的管理》(ManaginginTurbulentTimes)

《变动中的管理界》(ManaginginaTimeofGreatChange)

《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Challengesforthe21stCentury)

下载德鲁克留给中国管理理论研究的启示(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鲁克留给中国管理理论研究的启示(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鲁克管理思想学习心得[本站推荐]

    德鲁克管理思想学习心得 ——认清企业发展新时期下的工作需要 按照徐董事长在《谈新时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要求,要学习借鉴优秀企业经营思路,更要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经营......

    德鲁克《管理自己》读后感

    虽然这位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已经离我们远行了,但他的理念、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将永远伴随着我们,德鲁克《管理自己》读后感。今天,当我阅读这篇《目标管理和自我控......

    苏联解体留给我们的启示

    红书读后感之:读《沉思录》有感 2010-07-06 14:18 《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通过阅读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硕)

    上海交通大学国务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 《公 共 管 理 理 论 研 究》专 题 主讲人:唐兴霖 一、绪言 1、 公共管理学(PA):危机、理论与解构 2、 公共管理学:历史与诠释 3、 公共......

    《德鲁克管理理论》读后感[五篇范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都希望学习管理理论的知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阅读德鲁克管理理论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德鲁克管理理论读后感1翻开这本书的前几页,我大......

    德鲁克的管理智慧读后感专题

    我们如何改进管理当我们提到“管理”的时候,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传统上的"管理"进入人们脑海的不外乎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等这些字眼,但是归根到底,“管理”给人的印象依旧......

    彼得德鲁克的经典管理语录

    彼得德鲁克的经典管理语录(共勉) 1、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 2、“认识你的时间”,只要你肯,就是一条卓有成效之路. 3、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4、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

    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

    一、使命决定战略,战略决定组织结构。一种恰当的组织形式: 1、 企业应该具有,或者必须具有一个恰当的组织形式。 组织实际上也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守: (1) 第一条原则:组织必须是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