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12:5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第一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浙政发〔2011〕43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

为持续加强城镇住房保障,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房地产服务业水平,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城镇住房保障。“十一五”期间,各级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到2010年底,全省已累计解决7701万户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城镇住房保障受益家庭覆盖面达138%。其中,以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方式解决686万户,售租经济适用住房解决32万户,通过旧住宅区综合改造、公共租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建设等解决3815万户。全省已全面实现低保标准两倍以下城市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基本满足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下的城市住房困难家庭购租经济适用住房的需要。到2010年底,全省累计出售公房8950万平方米、146万套;累计向125万城镇居民发放住房补贴250亿元;累计向86万户家庭发放公积金贷款1614亿元。

(二)房地产业。“十一五”期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从15743亿上升到3030亿,年均增长15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保持在20%左右;房地产业增加值从808亿元上升到1520亿元,年均增长169%,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5%左右,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保持在13%左右;房地产业税收从205亿元增加到468亿元,年均增长223%,占全省地税总收入的比重保持在20%左右;房地产企业数量从3549家增加到5500多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从40家增加到120家,从业人员由71万人增加到10万人左右。到2010年底,全省已有15家房地产企业入围中国房地产企业百强,其中绿城集团入围前十强;已有15家房地产企业在海内外证券市场成功上市;已有18个住宅小区列入“国家康居示范工程”,23个住宅小区通过国家A级住宅性能认定;已有温州正泰、绍兴宝业、杭萧钢构被批准为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城镇居民的人居条件。五年来,全省累计新开工商品住房2亿平方米,竣工15亿平方米,销售18

亿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644平方米提高到353平方米。

(三)房地产服务业。“十一五”期间,我省物业、评估、经纪、咨询等房地产服务业快速发展,绿城物业、耀江物业、裕兴中介、永正评估、恒基评估等一大批综合实力强、品牌形象好的房地产服务企业脱颖而出。特别是物业服务已拓展到不动产管理所有领域,覆盖90%以上的新建小区和50%以上的旧住宅小区。到2010年底,全省物业服务企业达3215家,从业人员达40万,物业企业在管建筑面积达277亿平方米,主营业务年收入达906亿元,占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达077%。房地产价格评估业发展加速,2010年营业收入达5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2%,处理银行抵押贷款评估业务达21万亿元。

但是,我省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有:住房保障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宽,住房保障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住房保障的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亟待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部分城市房价仍然上涨过快,房地产业集约化程度还不高;房地产服务业发展还相对滞后,服务水平偏低,市场管理尚不规范等。

二、“十二五”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具体指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完善体系、加强保障、稳定市场、优化结构、促进发展”为工作方针,着力强化城镇住房保障,不断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着力加强和改善市场调控,推进房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着力加快房地产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水平和综合实力;着力增强行业监管服务能力,提高城市住房工作科学规范管理水平。

(二)主要目标。

——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以扩大城市住房保障覆盖面为重点,在全面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同时,逐步构建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住房保障体系。

——大力开展危旧房改造和限价商品房等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逐步构建改善其他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的政策支持体系。

——大力加强市场调节,优化土地和商品住房供应结构,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缓解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规范市场秩序,逐步构建以自住型普通住房为重点、基本满足不同层次住房需求的商品住房体系。

——大力提升房地产业科技化、集约化发展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模式为重点,逐步构建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体系。

——大力增强行业科学规范管理能力,以加快信息平台和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以提升服务水平和规范市场为重点,逐步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相适应的新型行业监管服务体系。

(三)具体指标。

1城镇住房保障方面。

——覆盖范围:到2015年,全省城镇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20%以上,基本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下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基本满足人均可支配收入80%以下城镇住房困难家庭购租经济适用住房的需要;基本满足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住公共租赁住房的需要;基本完成城市旧住宅区和国有林场、农场、独立工矿等危旧房改造;逐步实现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之间的相互衔接和融合。

——建设投入:“十二五”期间,全省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5550万平方米、76万套,新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家庭16万户,相应投资达到1900亿元左右,供地“应保尽保”,土地出让金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的比例不低于净收益的10%或总额的2%。

2房地产业方面。

——开发投资:“十二五”期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6%左右的年均增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保持在20%左右,到2015年达到4050亿元,五年总额达到18000亿元;全省房地产业增加值保持8%左右的年均增长,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5%左右,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保持在13%左右,到2015年达到2200亿元,五年总额达到9600亿元。

——市场供应:“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6亿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比重明显提高,综合性商业地产占商品房供给总量的比重不低于20%。

——企业发展:到2015年,全省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的大型房地产企业达到10家以上,其中3家以上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房地产上市企业达到20家以上。——住宅产业化:到2015年,全省新创建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3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10个以上,20个以上住宅小区通过国家A级住宅性能认定。

3.房地产服务业方面。

——经济贡献:“十二五”期间,包括物业、评估、经纪、咨询等在内的房地产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平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年营业收入达到400亿元,其中物业服务业年营业收入达到220亿元以上。

——覆盖面: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特别是物业服务到2015年平均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其中新建住宅小区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旧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或准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70%以上,新建非住宅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就业人数:到2015年,房地产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以上,其中物业服务行业从业人数达到60万人。

——企业发展:到2015年,培育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全国性物业服务企业1—3家,年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全省性物业服务企业10—20家;一级资质物业服务企业年营业收入占行业年营业收入总量的30%以上;实现物业服务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1.扩大保障覆盖面。全面调查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其他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情况。通过新建、改建、配建、调剂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多渠道增加保障房源,突出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的衔接和融合。

2.完善管理机制。加快实现从注重建设向建设管理并重的转变。健全住房保障申请、审核、公示和退出机制,提高动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防范和严肃查处虚报、隐瞒、伪造个人信息和转租、群租、混租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加强日常管理服务,不断提高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的宜居性。

3.创新建设运行模式。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运营。鼓励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开发区、产业园区集中建

设公共租赁住房。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留用地,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公寓。鼓励住房困难职工较多的单位,在符合城乡规划的前提下,经当地政府批准利用自用土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进一步增加有效供给。优先保障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增加居住用地供应总量。将住房销售价位、套数、套型面积等条款纳入土地出让合同,确保中小套型住房供应结构比例严格按规定落实到位。加大土地批后管理和施工现场监管力度,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严格执行土地出让合同和规划、施工许可证的规定,促进商品住房加快开工建设。对依法收回的闲置土地,优先安排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

2.合理引导居民住房消费。加强正面舆论宣传,引导居民理性住房消费。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支持居民购买自住型、改善型普通商品住房。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引导住房合理消费的积极作用。突出住宅居住功能,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行为。

3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严格执行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各项规定,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用地和囤地、炒地行为。规范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行为,严格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严肃查处违规调整规划和变更容积率的行为。加强商品住房预售管理,落实预售资金监管措施。加大对捂盘惜售、囤积房源、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完善房地产监管分析系统和企业信用监督制度,努力构建新型行业监管服务体系。

4.积极开发多元物业。重点发展商业物业,促进都市商贸、楼宇、总部、会展、网络、服务外包等经济的繁荣。大力发展特色物业,充分挖掘我省丰富的人文资源,促进主题景区、景观住宅、旅游度假区、休闲观光区等多种形态物业的开发建设。着力发展创意物业,通过建设孵化器、创意产业园等,促进设计、版权、专利、文化、咨询等创意产业发展。

(三)加快推进房地产业转型升级。

1.转变产业发展模式。以建筑工业化、部品产业化、住宅全装修为重点,加快推进房地产业从半手工半机械化模式向现代工业化模式转变。以国家住宅产业化试点省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住宅设计标准化、住宅建筑工业化、住宅生产经营社会化,推动房地产业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以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为重点,加快住宅产业化模式的推广和普及。

2.推广低碳住宅与科技应用。积极推进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和A级住宅性能认定,全面推广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研究制定低碳住宅相关技术标准和评估体系,提升住宅安全、健康、环保、节能水平。大力发展房地产科技综合支撑体系,加快智能化科技在住宅产业中的应用。

3.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培育一批房地产开发、金融、信托、证券、保险等资本密集型企业;发展一批房地产研发、设计、评估、咨询等知识密集型企业;壮大一批物业、安装、家政、维修、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专业企业,不断提高房地产业专业化、集团化、集约化发展水平。

(四)加快房地产服务业发展。积极拓展房地产服务领域,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房地产服务业,加快构建包括物业、经纪、评估、咨询、产权产籍管理、房产测绘、房屋拆迁、白蚁防治等在内的房地产服务体系。积极引导房地产服务业在地下空间的发展,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水平。逐步规范房地产服务业市场准入,制定出台行业服务准则,不断提高行业服务质量。积极创新竞争机制,加快实现房地产

服务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重点发展物业服务业。加快推进物业服务由简单化、低层次、被动式的经营模式向提供健康、文化教育、居家生活等高层式、主动式增值服务的综合模式转变,加快推进物业服务企业从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服务创新型转变,着力构建现代物业服务体系。鼓励支持物业服务企业走专业化、多元化发展道路,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鼓励引导物业服务企业重组兼并,着力打造一批现代物业服务集成商。研究制定科学的物业服务标准体系和合理的收费标准体系,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四、重点工作

(一)以政府为主导,建设一批公共租赁住房示范项目。以解决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为重点,积极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要素保障和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有效的建设运行模式,研究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准入、退出及日常管理制度,建成一批公共租赁住房示范项目。

(二)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做强做大一批龙头企业。以著名品牌认定为抓手,建设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知名房地产企业和产品品牌。以全省服务业重点企业认定为契机,培养一批竞争力强、影响范围广、产业带动效果明显的房地产服务龙头示范企业。着力建设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与行业科技共享平台,加快房地产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完善房地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提高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

(三)以研发生产为核心,培育一批产业化基地。制定完善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创新住宅产业运行机制。结合住宅产业化、低碳科技和智能化科技的开发应用,打造一批高端要素集聚平台和产业化基地,加快科技、人才、资金、服务、市场等要素的集聚,加快标准化住宅体系、工业化建筑体系和通用部品配套体系的建设与推广。加快“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型低碳住宅成套技术和智能化住宅成套技术的开发应用。

(四)以低碳智能为方向,建设一批绿色示范项目。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加快发展绿色建筑,加大对我省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国家A级住宅示范项目、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示范工程、园区生活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的扶持力度,建设一批绿色示范工程,树立若干个在全国领先的标杆项目,发挥其对全省房地产行业的示范带动效应。

(五)以中心镇为平台,推进城乡住房体系一体化。加快城镇住房保障向中心镇延伸覆盖,加快解决中心镇中等偏下收入城镇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鼓励有条件的中心镇把已经在城镇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到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继续开展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鼓励引导房地产企业参与中心镇各类住房建设和运营。

(六)以提升服务为根本,完善管理和信用体系。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监管分析平台,完善城镇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服务业网络化管理体系,提高省市县三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加强房地产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实现城镇住房保障准入、退出和房地产市场失信惩戒、市场清出的动态管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把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各级政府负总责、抓落实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省城乡住房工作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强部门分工协作,健全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加强考核督查,严格落实城镇住房保障目标责任制,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工作

约谈和通报制度。进一步理顺城镇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管理职责,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修订完善房地产开发、产权、拆迁、抵押、物业服务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在现有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等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加快研究制定《浙江省城镇住房保障管理条例》。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制定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研究出台住宅产业化和房地产服务业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和规范标准。

(三)强化要素保障。优先保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的土地供应。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研究出台支持房地产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化基地建设、低碳住宅和智能科技应用等的用地政策。严格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资金筹措各项规定。充分发挥债券、信托、保险等金融工具的作用,建立市场化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住房保障作用。严格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税费优惠政策,研究出台扶持房地产服务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优惠政策。通过省校共建、校企合作等方式,大力培养房地产专业人才,全面开展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完善资格认证体系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水平。

第二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食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食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浙政发〔2012〕22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浙江省食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三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浙江省食品安全“十二五”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食品安全现状

(一)工作成效。省委、省政府坚持把食品安全作为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来抓,将食品安全作为“平安浙江”、“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和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全省不断加大日常监管力度,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稳定、可控。

1.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健全。2004年12月省政府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4〕50号),对全省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进行了总体部署,省、市、县(市、区)政府相继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绝大多数的乡镇(街道)也都成立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2010年省政府对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组成成员进行了调整,成员单位从22个增加至24个。省级层面完成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餐饮服务监管职能的调整,省卫生厅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省农(林、渔)业、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分别承担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的相应食品安全监管职能。

2.食品安全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近年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文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法制体系。2009年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2010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部分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意见》(浙政办发〔2010〕11号),进一步明确了《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部分领域职责不清的问题;2010年7月省政府出台了《浙江省实施〈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办法》(省政府令〔2010〕274号);2011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并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施行。此外,食品安全相关监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批行之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和监管制度。

3.食品安全监督执法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强监管,食品生产经营行为逐渐走向规范。我省对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先后部署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乳粉集中清查、“地沟油”专项整治、奥运和世博食品保障等各类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在2009—2010年为期两年的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中,全省共检查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17万家次,查处各类违法行为33万起,取缔无证照和吊销证照企业近2万家,移送公安机关14起,罚没款604482万元,涉及总货值113亿元。从2008年开始,省政府将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小农资店、小菜场等食品“五小”行业作为我省“十小”行业整规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年多来共对4002万家食品“五小”单位进行整治和规范,规范率达到9956%。

4.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全省按照“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和“五进”(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的思路,依托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各类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宣传活动,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逐步提高,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公众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5.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初显成效。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农村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建设和示范创建。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全省28761个行政村建立了25528个村级连锁便利店,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店(示范店)28455家,有力改善了农村食品安全状况。全省共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国家级6个、省级56个,示范乡镇(街道)1151个,示范村居(社区)2751个;启动10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已有全国重点示范区2个。推进以县域为重点,以统一检测计划、检测经费和检测信息共享为主要内容的食品检测资源整合工作,形成了以宁波、丽水等地为代表的食品检测资源整合模式。在连续十年开展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危害因子监测的基础上,2010年建立了覆盖多环节、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标准制订等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建立了电子化监管、案件移送、举报奖励、诚信建设和群众监督员队伍“多员合一”等一系列长效监管制度。

6.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强化监管和示范引领,“十一五”期间,我省食品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1973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8858亿元,出口交货值380亿元,利税总额500亿元。“十一五”期末,全省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7554家、食品流通单位278万家、餐饮服务单位145万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29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174家、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1383家。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品”总数达到3837个,产地面积11811万亩。全省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等称号的食品企业分别达到23家、38家、225家,获得“浙江名牌”称号的食品产品有278个。

(二)主要问题。当前,我省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是部分领域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1.食品产业规模化程度较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小、散、乱现象仍较普遍,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不足3%,食品流通单位个体工商户占93%,餐饮服务单位小餐饮店达76%,另外还有大量的小作坊、小摊贩游离于监管之外。食品产业门槛低、分布散、规模小的状况短期内难以完全改变,严重制约了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

2.食品安全隐患仍然存在。空气、水、土壤等产地环境污染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企业主体责任有待进一步强化,安全投入不足,管理能力不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行业自律作用有待加强;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屡禁不止,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农(兽、渔)药等问题难以在短期内杜绝。

3.监管体制机制尚不够健全。市、县两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尚未理顺;分段监管体制下涉及监管部门较多,仍然存在监管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力量分散等问题;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建设有待加强、机制有待完善。

4.监管能力有待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消费总量和种类都迅速增长,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对于食品产业的高速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变,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标准体系、风险监测网络、监管队伍和技术装备等建设都亟待加强。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材料学等食品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食品生产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食品安全监管难度不断增加。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健全体制机制,落实各方责任,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整合资源,强化科技支撑,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监管能力,促进我省食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食品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切实保障公众饮食安全,为全面改善民生、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大局。坚持以保障公众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中心,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通过加强监管和指导帮扶,推动食品企业转型升级、食品产业健康发展、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努力做到食品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2.统筹协调、依法监管。统筹食品产业发展与食品安全监管的关系,统筹不同区域、不同环节、不同层级的食品安全监管资源。按照分段监管和全程监管的要求,加强综合协调,明晰部门职责,强化分级负责,牢固树立依法监管理念,健全完善法制,创新监管机制,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依法监管的能力和水平,严厉打击食品领域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3.夯实基础、创新管理。合理布局食品安全监管资源,重点加强农村、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地区及基层能力建设,加大对监测、检验等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创新管理模式,有效整合存量资源,挖掘潜力,提高效率,促进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信息、监测、检验、科技、宣教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方法。

4.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大政策支持和基础保障,做好政府部门承担的各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同时,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入市场机制,调动行业企业、新闻媒体、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切实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到2015年,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较为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法规标准、应急处置、信息管理和诚信体系基本健全;重点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稳定良好,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公众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总体水平达到全国前列。

(二)具体指标(到2015年末)。

分类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5年目标值综合

管理1每千人口年食品安全定量检测样品数件42每千人口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数件23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规范处置率%1004规模以上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电子化率%1005公众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80种植

养殖6主要农(林、渔)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967农药、兽(渔)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合格率%808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总量个5500生产

加工9地产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抽检合格率%9310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生产经营单位电子追溯系统覆盖率%10011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评价与分级监管覆盖面%9812保健食品抽检合格率%9213建立省级以上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个10食品

流通14流通环节食品抽检合格率%9015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鲜活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5 16食品批发经营者、大中型食品零售经营者电子监管率%10017县城以上生猪定点屠宰率%10018乡镇生猪定点屠宰率%95餐饮

服务19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抽检合格率%9020餐饮服务单位餐具抽检合格率%8021餐饮服务单位、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98 22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废弃物规范处置率%100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综合协调。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推进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调整,明晰各部门监管职责,消除职责交叉和监管空白,提高监管效能。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和能力建设,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省市县三级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联动,健全资源共享、联合执法、信息通报、隐患排查、应急联动、事故处置等工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逐步实现食品安全全过程、全方位预防和管控。在整合各方执法力量和资源的基础上,推动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规范化建设,建立联动机制,实现监管资源共享,形成监管合力。研究制订食品安全综合性评价指标,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体系,加强对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强化县级以上政府属地管理责任,推动乡镇(街道)一级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建设。

(二)严格全程监管。加大对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等重点环节的监控力度。强化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源头管理,加强对产地环境管理和农业投入品的规范使用,推行食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严格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许可和日常监管,推行食品生产企业量化分级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鼓励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提升改造为食品生产企业。健全完善进出口食品监控制度,加大进口食品监管力度,建立省级以上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0个,大宗出口食品分类定级管理率达到100%。进一步规范食品流通秩序,重点督促大型商场、超市、批发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推进城乡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强化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全面推进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积极推行餐饮服务良好操作规范,进一步加强集体供餐单位的监管。推进生猪集中屠宰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置发展规划的实施,引导相关企业实现规范化、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规范餐厨废弃物处置,加强餐厨废弃物收运管理,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主要农(林、渔)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6%,农药、兽(渔)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合格率80%,地产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抽检合格率93%,保健食品抽检合格率92%,流通环节食品抽检合格率90%,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鲜活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5%,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抽检合格率90%、餐具抽检合格率80%,县城以上生猪定点屠宰率100%、乡镇生猪定点屠宰率95%,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废弃物规范处置率达到100%。

专栏1重点环节和工作

种植养殖环节强化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日常监管,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监测评价,对重污染产地实施退出机制;加强动植物疫情疫病测报及防治;强化农药、兽(渔)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资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建立产销衔接机制,推行农产品标识管理;提高食用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和质量安全自控能力;扶持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粮油质量安全监测和抽查,防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油流入口粮市场。

生产加工环节严格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强化证后监管和抽样检验,组织实施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评价和分级监管制度。完善食品召回制度,加强食品召回过程监督,严格不合格食品处理,健全不合格食品市场退出机制。指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鼓励企业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及其他过程控制标准体系。

食品流通环节加强食品流通环节监管,重点督促大型商场、超市、食品批发经营者切实履行进货查验义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食品进货、贮存、销售、下架退市等行为,全面推广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实现流通环节全程可追溯。加强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鲜活农产品的监管。

餐饮服务环节针对易致食物中毒的关键环节、高风险食品及违法行为开展监督检查,有效降低餐饮业危及食品安全行为的发生。在餐饮业积极推行餐饮服务良好操作规范,全面推进监督量化分级、五常法管理和信息公示制度,促进企业自律,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餐饮服务单位、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达到98%。进出口环节全面实施出口食品分类定级监管新模式;突出抓好进口食品监管,完善进口食品查验制度,重点对食品中农兽药、食品添加剂、致病微生物、有毒有害物质、标签标识进行查验,重点打击失信企业非法使用添加物质和滥用添加剂行为;建立“以落实经销商主体责任为核心,以进口食品流向管理为主线,以进口食品境外出口商或代理商备案制度为关键”的进口食品溯源管理新机制;严把出口食品企业备案、登记关和对外注册推荐审查关,依法加大进口商违法违规的查处力度,提升进出口食品企业的整体水平。

餐厨废弃物管理建立“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市、县(市、区)长负责制,制订和完善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明确部门职责分工,规范餐厨废弃物处置,加强餐厨废弃物收运管理,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作,严防“地沟油”流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三)深化专项整治。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排查等情况,针对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隐患科学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集中打击各类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逐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加强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监管,开展违禁药物使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建立病害肉无害化处理保障制度。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和杜绝使用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提高与公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食品和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及餐饮服务重点环节的食品安全水平。继续开展保健食品及其广告专项整治,重点查处保健食品违规添加药物和以免费体验、产品讲座为名变相销售假冒保健食品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广告宣传。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专栏2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继续加强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

“五小”食品专项整规结合“十小”行业整治规范工作,重点开展针对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小农资店、小菜场的专项整规,引导尚不能满足准入要求的“五小”食品联小做大,整合做强,规范发展。

重点时段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在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活动期间,开展针对旅游景点、超市卖场、农贸市场、大型餐饮、集体供餐等重点领域及重点食品的专项检查行动,保持监管高压态势,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肉品专项整治组织有关部门集中整治“瘦肉精”、购销“病死猪”等严重损害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建立病害肉无害化处理保障制度。

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对农村、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监管,适时开展联合集中整治行动,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农村自办宴席的指导管理,完善申报指导制度和农村土厨师培训制度。

其他专项整治针对不同阶段的食品安全状况以及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综合治理,逐步提升全省食品安全水平。

(四)强化监测检测。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监测检测工作,建立健全生产企业出厂检验、监管部门监督抽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三道食品安全防线。引导和督促食品企业加大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严格执行出厂检验制度。按照风险高低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程度,制订抽检计划,对重点食品组织实施专项抽样检查。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工作,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监测能力,扩大监测范围,对食品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有效预警。到2015年末,力争年食品安全定量检测样品数达到4件/千人口,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数达到2件/千人口。逐步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制度和体系,研究食品可能发生的危害后果及其严重性,分析危害发生的概率,并据此划分食品的风险等级,将动态评估结果作为政府食品安全决策和管理的基础。

科学规划新建检验检测机构,合理推进第三方检测机构建设,严格资质认定管理,建立协调统一、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逐步推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工作,科学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的设备配置和人才培养,提高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水平。

专栏3食品安全监测检测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建立覆盖省市县并逐渐延伸到农村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和食源性致病菌进行连续监测,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情况的基础数据库和数据分析系统,加强监测数据评价分析,对食品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有效预警。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监管部门根据食品产量和特性、可能存在的危害、社会关注度等因素,制订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加强对米面、蔬菜、水果、食用油、豆制品、肉类、水产品、乳制品、蛋类、酒饮料等大宗食品和高风险食品的抽样检验,对食品中的微生物、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农药、兽(渔)药残留及非食用物质等危害因子进行检验、分析,按规定及时公布食品抽检信息。

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建设以现有的质量监督检验检测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林、渔)业检测技术机构、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等重要检测资源为基础,整合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技术研究水平,形成协调统一、布局合理、运转高效,覆盖全省范围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餐饮服务等领域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网络。

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共享逐步推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工作,到2015年末,市、县(市、区)全部实现食品检验计划、检测经费和检测信息共享的“三统一”。

实验室检测以省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机构为龙头,推动完善食品安全检验、风险分析等工作,为全省食品安全科研提供基础技术平台。推广食品常见危害因素的检测技术,完善常见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因素的检测技术。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现场快速检测发展和利用可靠、快速、便携、精确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开发食品安全监测中急需的,有关安全限量标准中对应农药、兽药、有机污染物、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非法添加物质等现场检测技术和相关设备,提高现场和应急快速检测水平。

(五)健全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管理,强化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地位,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制订,规范和完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清理和制(修)订工作,规范企业标准备案,鼓励企业制订高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形成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主体,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为补充,统一、协调、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重点食品安全标准研究,促进企业规范化、规模化生产,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加强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宣传普及力度。加强省食品安全标准专家库的建设,培养食品安全标准高级专家。

完善食用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制度,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到2015年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总量达到5500个。健全食品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大力推行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生产规范(GMP)、良好卫生操作规范(GH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等认证,提高食品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加强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认证认可工作,加快我省食品认证的国际互认进程。

专栏4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工作

标准管理健全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加强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企业标准的备案管理,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标准,提高企业标准与标准化水平。

标准数据库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动态数据库,加强对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跟踪、转化和吸收,为政府和企业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标准技术支撑,提供食品安全标准查询渠道。

标准制(修)订积极参与或主导制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0项;组织制订食品安全新地方标准50项;开展地方标准清理、开展标准跟踪评价,提升全省食品安全标准化水平。食品安全标准审评专家库建设健全与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审评专家库制度,规范食品安全标准制订中的专家咨询机制。培养20名以上国家级食品安全标准专家、100名以上省级食品安全标准专家。

食品安全标准宣贯面向监管部门、企业、消费者开展食品安全标准的宣贯,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标准的认知度,树立食品安全标准的权威性。

(六)规范信息管理。逐步建立功能完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拓宽食品安全信息收集渠道,及时收集汇总、分析整理辖区内食品安全信息,定期评价食品安全状况,编写本地区食品安全状况报告。规范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定期公布辖区食品安全信息。健全完善现有的省、市、县三级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和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信息网,努力构建服务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信息通报、应急处理和食品安全科研及社会公众服务的网络环境,为食品安全监管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专栏5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

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平台充分利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建立覆盖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全流程的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平台。建立和完善保健食品监管信息系统。逐步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电子化台账管理,充分利用先进电子识别技术,对重点食品实施电子标签管理,积极探索有承载种植养殖信息的标识物在食用农产品监管中的应用,实现索证索票电子化。首先在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肉类蔬菜、酒类产品等方面实现全程可追溯,并逐步扩大到其他食品,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电子信息系统。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生产经营单位电子追溯系统覆盖率100%。

食品安全信息网加强省、市、县三级食品安全信息网建设,使其成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宣传、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发布、食品安全投诉举报、食品安全通讯稿件报送的有效平台,政府及监管部门和公众沟通的桥梁。

(七)加强宣传教育。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实施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工程,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宣传报道,普及食品安全基础知识,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从业人员的主体责任意识、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到2015年末,公众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达到80%以上;在中小学相关课程中渗透食品安全教育内容,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达到85%以上。各级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每人每年食品安全集中专业培训达到40小时以上;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培训达到40小时以上。健全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积极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畅通政府与新闻媒体信息交流渠道,加强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分析和研判能力,正确引导舆论,防止不实炒作。

专栏6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工程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及网络、短信等新媒体,通过食品安全宣传周、科普日、网络虚拟宣教馆、科普巡展、专题科普报告、电子科普画廊、知识竞赛、专栏专题、播放公益广告等形式,大力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开展食品安全道德教育,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和参与监督的能力。

食品安全宣传周结合《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周年庆等活动,每年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组织开展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推广先进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技术和经验,建立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强化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按规程操作的意识。

执法人员培训通过集中培训、轮岗锻炼和技能演练,不断增强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监管执法能力和水平,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执法。

食品安全群众监督员和媒体信息员在全省聘请食品安全群众监督员和媒体信息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系统培训,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与新闻媒体合作开发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加强舆情监测和研判。

(八)提高应急能力。突出预防为主,加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调

查处理制度,健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和反应机制。依托省、市、县三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体系,健全以食品安全办、监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为主体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加强应急指挥决策、应急监测、报告和预警、应急检测技术支撑、应急队伍培训和演练、物资保障能力、现场处置能力等建设,提升食品安全事故有效防范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全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规范处置率达到100%。健全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网络,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批评、建议的渠道,加大投诉举报电话的宣传力度,规范投诉举报接报处置,落实有奖举报制度。

专栏7食品安全应急处置

预案体系建立各级政府、有关监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定期组织各类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应急处置和应对水平。

队伍建设加强各级、各有关部门食品安全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和技术培训,重点加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卫生学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救治设备、药品的配置,规范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应急装备配置。

应急处置在现有省、市、县三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现代化、智能化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以及与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对接、与各市、县应急指挥中心相联结、上下联通的应急指挥网络。完善食品安全事故接报通报、部门协作配合、问题食品处置、医疗救治等工作机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食品安全事件。

(九)推进诚信建设。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营造食品安全诚信环境,创建食品安全诚信文化。制订信用评价办法和激励惩戒措施,完善黑名单通报制度,实行信用分类分级管理。依托浙江省联合征信系统,建立健全食品企业及相关人员信用信息记录档案和诚信分类数据库。规模以上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电子化率100%。初步形成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守信激励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积极倡导行业自律,增强食品从业人员诚信意识,充分发挥诚信体系建设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规范、引导、督促功能。

专栏8食品安全诚信体系

健全信用信息档案依托浙江省联合征信系统,建立健全食品企业及相关人员信用信息记录档案和诚信分类数据库,广泛收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信息、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消费者申诉举报信息等,同时为相关监管部门提供失信信息查询,以达到“一处失信、处处制约”的监管效果。

实施信用分级监管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分类监管制度,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管理,根据食品领域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情况,划分诚信级别,开展不同层次、类别和频次的监管,对于有危害群众食品安全记录的企业,予以重点监管直至责令退出。

(十)开展科学研究。加强以高校、科研机构、有关技术机构和大型食品企业为主的食品安全科技支撑平台建设。明确食品安全重点科技研究项目,开展食品安全前瞻性研究、食品安全基础研究、检验检测技术研究、过程控制研究、信息技术研究、追踪溯源和防伪技术研究、食品安全标准研究、监管方式方法研究。重点开展对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化学污染物、抗生素和各种非法添加物的检测技术研究。开发各种高科技食品,推进我省食品行业的转型升级,以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规模化来加快我省食品产业的发展,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专栏9食品安全科研重点

食品安全前瞻性研究开展前瞻性课题研究和政策研究。不断探索食品安全规律,把握趋势,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的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政策研究机构和国内外食品安全交流网络,重点研究和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面临的关键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食品安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推进开发研究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包装、经销等各环节的安全技术,建立对食品安全进行全过程控制的技术保障体系。

应用技术研究包括食品品种特征溯源技术、食品产地图谱技术、食品产地标签和条码示踪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和检验检测技术、食品制假售假检测技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检测技术规范和安全性验证方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技术以及食品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安全评价技术研究开展涉及食品新原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及转基因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接触材料等危害因素的评价研究;研究建立食源性危害的危险性评估模式和方法;提出高风险食品目录和危险性控制措施;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性评价指标和技术研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本规划是指导全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阶段性、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规划确立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指明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各级政府要将食品安全规划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尤其是要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各有关部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二五”规划任务上来,切实加强领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认真组织好规划的实施。

(二)完善法制建设。加快制订出台《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浙江省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和有关配套行政规范性文件。建立与国家法律体系相配套、与国际通行惯例相衔接、具有本省特色的食品安全法制体系。严格食品安全行政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三)加大政府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切实保障规划任务和项目的资金需要。加强“十二五”期间食品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落实建设资金,明确建设要求,确保项目如期完成。根据食品安全监管实际需要,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所必需的办公业务用房、执法装备、检验仪器设备等,给予经费保障。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督网络、检验检测机构、信息技术平台、科技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全面提升食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四)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本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以及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曝光典型案例,开展舆论监督,提高广大群众对食品的认知水平和消费信心,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扩大交流合作。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采用学习考察、培训、研讨等方式,积极借鉴和吸收先进的食品安全监管理念、模式和手段,不断提升全省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追踪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监管模式方法、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和方法,努力使我省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检验检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六)开展督查评估。各地要对规划目标、任务和项目进行逐项分解,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提出工作要求,落实具体措施,加强督促检查。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规划相关领域工作的组织实施。要适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必要时对规划进行调整和修订,保证规划实施到位。

发布机构: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2-04-17

第三篇:浙江省十二五发展规划资料

一、综合性问题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重点研究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战略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对策措施。

二、专题性问题

1、浙江省“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研究。重点研究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

标、指标体系和目标值测算。

2、浙江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和趋势研究。重点研究国际国内环境对浙江发展的影响和“十

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

3、浙江省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的地位、作用和对策研究。重点研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和

我省“十二五”时期应采取的工作举措。

4、浙江省与兄弟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重点通过我省与粤、鲁、苏、沪等省市的比较分析,研

究提出可供我省借鉴的经验和继续保持率先发展的对策措施。

5、浙江省产业核心竞争力再造研究。重点研究“十二五”时期我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再造产业核心竞争

力的总体思路、发展方向、重点领域、体制保障和政策措施等。

6、浙江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重点研究加快我省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创新思路和举

措。

7、浙江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重点研究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

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思路和对策。

8、浙江省优化空间发展布局研究。重点研究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化建设等对我省区域

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的举措。

9、浙江省推进新型城市化研究。重点研究我省新型城市化带动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思

路和举措。

10、浙江省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研究。重点研究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项目和对策措施。

11、浙江省重大项目投资和基础设施网络化研究。重点研究我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推进基础设施网

络化、确保投资稳定增长的思路和对策措施。

12、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要素支撑体系研究。重点研究我省土地、水资源、能源、资本、劳动力等经济社

会发展要素保障和措施。

13、浙江省金融生态和区域金融体系研究。重点研究优化和规范我省金融生态环境、构建符合浙江特点的区域金融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14、浙江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研究。重点研究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范围、内容和标准,提

高我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阶段性目标和举措。

15、浙江省人力资源强省建设研究。重点研究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16、浙江省文化大省建设研究。重点研究增强我省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思路、载体和对策措施。

17、浙江社会体制改革研究。重点研究就业、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

治安等社会体制改革的方向、步骤和举措。

18、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研究。重点研究建设具有浙江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的目标、思路和对策措

施。

19、浙江体制机制优势评估和再造研究。重点研究我省民营经济、市场体系、区域块状经济等传统优势

面临的挑战和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再造问题。

20、浙江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研究。重点研究“十二五”时期我省进一步拓宽对外开放领域、扩大对外开放

空间的总体思路、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第四篇: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时期,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构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重要时期。为全面贯彻实施《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浙政发〔2011〕41号,以下简称《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落实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编制本方案对提升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做实服务业具有重大意义。

一、总体要求

(一)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物流业,对推进我省“四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物流业的重要性,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抓住切入点、找准突破点、创造新亮点,努力开创具有浙江特色的物流发展新局面。

(二)明确工作职责。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细化工作职责,加大实施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和本部门职能,尽快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明确实施范围和进度,组织推进相关重点任务及重大项目的实施。

(三)形成工作合力。规划实施过程中,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同时积极与国家相关部委进行工作联系,争取国家更多政策和项目支持。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及时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对策。

二、目标任务

到2013年,全省物流业进一步健康发展,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建设和重点物流园区、项目取得成效,物流支持系统初步形成,龙头物流企业培育和高端物流人才培养有所突破,形成符合浙江特色的物流业发展模式。

——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5%以上。物流整体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有所下降。

——有10个物流园区列入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规划确定的20个重点物流园区中,40%的物流园区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逐步发挥集聚效应。

——规划确定培育的100家重点物流企业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新增A级物流企业100家(其中5A级2家),形成5个全国知名的物流和供应链集成服务品牌,1家以上物流企业上市。

——培养100名左右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掌握本行业专业知识的现代物流领军人才。引进600名左右现代物流高端人才和紧缺急需骨干人才,争取6名列入浙江省“海外高层人才引进计划”,1名进入国家“千人计划”。

到2015年,实现《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制定的预期目标。

三、工作分工

(一)物流枢纽和节点建设

1、积极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保税港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优势,初步建立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以嘉兴港和温州港、台州港为两翼的“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优化海陆联动的集疏运网络,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宁波市、舟山市、温州市、台州市、嘉兴市,省交通厅、发改委、财政厅、经信委、商务厅、国土资源厅、金融办)

2、积极推动杭州综合性物流枢纽建设。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航空、公路、铁路和内河航运等设施的优势,以国际空港为依托,以大通关试点城市为契机,合理规划建设物流设施,设立“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等海关特别监管区,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为重点,加快形成以城市配送物流、中转物流和航空物流为特色的全省重要的物流综合枢纽。(杭州市,杭州海关,省商务厅、发改委、商检局)

3、积极推动金华—义乌浙中内陆型物流枢纽建设。以义乌小商品国际贸易平台为依托,围绕大宗商品和国际集装箱两大物流业务体系,加快义乌物流园区和金华国际物流园区建设,突出内陆口岸港和区域中转联运物流中心功能,加强与沿海港口的合作,积极争取设立B型保税物流中心和综合保税区,加快形成以“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为特色的内陆物流枢纽,争取将义乌列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金华市、义乌市,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商务厅、交通厅、商检局,杭州海关、宁波海关)

4、积极推动温州区域性物流枢纽建设。以连接长三角与海西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合理开发海陆空交通资源,合理规划物流设施建设,创新政策,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助推两业联动发展。(温州市,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交通厅、商务厅)

5、完善嘉兴、湖州、绍兴、衢州、台州、丽水等地区的物流节点建设。以我省腹地公路、铁路为切入点,加强道路交通建设,配套推进嘉兴等物流节点及其相关物流园区和物流项目的建设,充分发挥各个节点连接物流枢纽,构建物流网络的基础作用。(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衢州市、丽水市,省交通厅、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商务厅,上海铁路局杭州办事处)

(二)物流园区和支持系统建设

6、以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物流需求为导向,引导鼓励条件成熟的物流园区申报现代物流业集聚示范区,推动示范区建设和发展,协调解决示范区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触发集聚效应。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和运营组织形式,促进专业市场转型提升和物流服务升级。(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经信委、商务厅,各相关市)

7、细化物流园区定位分类并确定相应园区评估指标。提高园区土地的综合利用率,注重构建具有信息服务、简易加工、货运代理、连锁配送、仓单质押、保税物流、商检通关等现代物流功能的综合性集聚区。(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商务厅、经信委、交通厅、质检局、国税局、地税局、邮政局)

8、完善物流园区管理标准及考核机制。推动园区建立完善的经营、财务、统计、安全等管理制度,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定期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管理评估。考核园区管理组织构架和部门职责,建立各类办事指南、服务规范等制度文本,明确各服务环节岗位职责。(各市,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商务厅、经信委、交通厅、质检局)

9、推动物流园区政务、商务平台建设。在物流园区内设置工商、海关、检验检疫等政府机构的办事窗口,并按照相关规定,接入其信息平台。物流园区要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加强园区运营管理,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挥公共信息服务、网上监督等功能,及时提供园区管理信息和企业服务信息。(各市,省经信委、商务厅、交通厅、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浙江检验检疫局、宁波检验检疫局、杭州海关、宁波海关)

10、推动第三方供应链物流平台建设。以原辅材料采购和仓储金融质押为核心功能,以盘活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资产为目标,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局和生产资料集约采购,建设形成第三方供应链物流集成服务基地建设,促进我省工业原料采购与生产企业供应链物流公共平台的大发展,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供物流保障。(各市,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商务厅、金融办)

11、规划确定的20个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强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加快省重大物流项目供地机制,争推进一批物流重点项目尽早落地。(各有关市,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人力社保厅)

(三)城乡配送基础网络建设

12、加快城市配送物流建设。以杭州城市配送物流体系建设为重点,引导专业运输企业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开展城市配送,提高配送专业化水平,鼓励市、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为城市货物配送和快递服务货运车辆进城、停靠、装卸作业等提供便利条件,鼓励企业采取连锁式经营,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各市,省商务厅、工商局、交通厅)

13、加快推进网货配送物流建设。大力发展网货配送与速递物流业务,为物流仓储、分拨、配送和快递业发展提供市场需求,助推电子商务成为我省物流业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用好用足国家邮政政策,充分发挥邮政在快递物流领域的带动作用,整合社会配送与物流快递企业,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网货配送布局,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网货配送与快递物流公共平台。(省邮政管理局、商务厅、经信委)

14、促进快递物流同步发展。发挥邮政快递网络和交通运输部门小件快运网络基础作用,鼓励民营快递企业积极加入到物流服务市场。解决快递物流、配送车辆进城通行、停靠和装卸作业问题,推动全省快递物流业务大发展。(省邮政管理局、交通厅、商务厅、工商局)

(四)重点物流项目建设

15、积极推进省重点物流项目。优先纳入省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优先申报国家有关扶持资金和优先安排省服务业引导资金,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矛盾和困难。(各有关市,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

(五)重点物流企业培育与发展

16、形成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鼓励生产和贸易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推进主辅分离,促使其剥离物流业务,进入第三方物流市场,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同时,适当放宽政策条件,营造有利环境,降低门槛,引导企业开展专业化经营,按照生产服务型、货运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等模式引导发展。(省工商局、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厅、地税局)

17、发展一批骨干物流企业。利用我省优越的发展条件,特别是港口条件,面向境外引进一批国际著名的物流企业,支持重点物流企业培育品牌,加快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加强培育重点物流企业,将其优先列入省级服务业重点企业,享受相关政策支持。继续开展A级物流企业评估、“守行规、讲诚信”先进物流企业评选等工作,发掘龙头骨干企业潜力,带动行业发展。(省发改委、经信委、质监局、工商局、商务厅)

18、整合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厢式货车运输、重型车辆、甩挂运输以及重点物资的散装运输等现代运输方式。促进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合资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提高企业自己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各有关市,省发改委、交通厅、商务厅、工商局、邮政管理局)

(六)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和高新技术应用

19、鼓励物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支持专业物流业务运营所需软件的开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道路、水运、铁路、航空等货物信息网络的开发,提高物流企业信息资源利用水平,通过运用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等技术,提高物流运营效率。(省经信委、交通厅、发改委、商务厅、工商局)

(七)物流高级人才培养

20、继续推进实施高级物流人才培养项目,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和企业在引才育才中的主体作用,形成校校、校企结合的物流综合培训体系。(省发改委、人力社保厅、财政厅、教育厅)

21、鼓励各类物流人才来浙创业和工作,对物流高级人才,在税收缴纳方

面给予优惠政策,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企业因引进物流高级人才产生的有关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费用,列入成本核算。(省发改委、人力社保厅、财政厅、教育厅)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推进机制。建立省、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联动推进机制,明确各自责任,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将物流发展情况列为对各级有关部门工作考核的内容。各级有关部门要重视物流工作,支持物流工作,加强工作交流,加大宣传力度,合力推进物流业发展。

(二)加大资金支持。加大各级财政对物流发展的支持力度,对一批具有战略性、带动性和可行性的重点物流项目进行重点倾斜。择优选取一批物流项目,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业企业通过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境外上市融资。积极引导银行资金、民间资本通过银行信贷、融资租赁、探索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对物流重点项目予以支持

(三)完善统计制度。加强物流统计基础工作,认真落实浙江省物流业统计实施方案。全面做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和重点物流园区、重点物流项目、重点物流企业物流统计调查工作,建立全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制度。进一步完善物流相关刊物、网站的编制维护工作机制,定期反映我省物流发展情况,搭建起沟通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协会的信息沟通平台。

(四)改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物流服务平台。深入研究制约物流业发展的困难和障碍,区别物流用地不同类型,实施差别化的地价政策。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加快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性、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物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物流业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上述任务分工,对涉及本部门的工作进一步分解细化,抓紧制定具体措施,认真抓好落实。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工作,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其他部门要密切配合。相关单位要及时跟踪工作进展情况,重大问题及时上报。

第五篇: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背景

“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快速发展,继续教育在人才工作中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深入实施《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出台《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委托合同备案办法》等相关配套办法,继续教育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积极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全省共培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00万人次,公需科目轮训470万人次;每年举办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30期以上,使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及时了解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学习国内外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建立“浙江省人事培训教育高级师资库”,继续教育理论和方法不断创新,继续教育市场不断完善,分层分类、多渠道的继续教育格局逐步形成,单位和个人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继续教育的理念还没有完全确立,继续教育投入不足;继续教育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相关法规执行不到位;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在继续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等。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加速转型,社会建设整体推进,体制改革攻坚突破,都要依靠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撑。继续教育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和改进继续教育工作,不断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是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必然要求。要进一步增强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更大范围、以更强力度推动全省继续教育工作,实现继续教育跨越发展。$$分页$$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原则,以高层次创新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为重点,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推进整个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继续教育的开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快继续教育机制创新,努力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为我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

上传者

知盟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二)基本原则

1.教育为基,促进发展。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把继续教育放到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地位上来部署,来推进,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队伍的需求。

2.学用结合,以用为本。重在使用导向,根据发展要求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强,灵活高效的学习模式,促进继续教育成果转化、应用,真正使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继续教育提升能力,发挥才干。

3.高端引领,统筹推进。把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列为重中之重,加大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力度,并重视普及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基础培训和专业知识提升,科学合理、分层分类地推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4.创新机制,示范推动。不断创新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网络,推动构建具有我省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在继续教育工作中的龙头和示范作用,通过打造“示范工程”和“样板工程”,推动全省继续教育工作。

(三)总体目标

通过5年努力,力争使我省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培养出大批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造就一支遍布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宏大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每年选送500名服务业人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400名)赴国(境)外培训,重点培养1000名左右掌握本行业专业知识、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的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

--举办200期左右省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全省各级高研班共培训5万名左右的中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

--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抓手,培训15万名左右急需紧缺人才和中高级人才。

--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全省培训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员200万人次。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深入推进,公需科目在全省专业技术人员中轮训一遍,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12天。$$分页$$

三、主要任务

(一)组织实施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根据《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年)》和人力社保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实际情况,组织实施以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统筹兼顾骨干人才培养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1.加大紧缺急需人才的培养。根据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的实际需求,制定和实施紧缺急需人才培养规划,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紧缺人才,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生物、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和教育、政法、宣传思想文化、医药卫生体育等社会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在继续教育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倾斜。建立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动态调控机制,实施以掌握前沿技术、培养创新能力、提升专业技术水平、锻炼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紧缺急需人才培训项目。计划每年培养不少于1.5万名急需紧缺人才。

2.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紧紧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及科研基地建设要求,实施连续稳定的培养,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和资助领军人才参加继续教育活动,通过采取学术会议、培训进修、一线调研、专题研修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持续提高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解决重大难题的能力。采取专家授课、技术咨询、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每年组织10期以上高层次人才下基层活动,在培养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丰富专家的实践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按照高水平、重特色、有实效的

要求,为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创造良好的进修和交流环境,每年举办40期左右省级高研班。

3.注重骨干人才的培养。大力支持企业开展继续教育活动,重点培养科研生产企业的技术骨干人才,鼓励企业围绕新项目、新技术研发组织学习、研讨,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目标,积极开展骨干人才培训。省级每年选送100名企业技术骨干,以在职研修的方式到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学习前沿技术,增强高新技术研发能力。

(二)大规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程培训。根据《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要求,结合我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行业的实际情况,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拓展学识、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的整体能力。实行“统一教材、统一师资、统一课件”管理,在浙江继续教育网上传公需课程的培训课件,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免费上网学习。“十二五”期间,组织开展《物联网技术》、《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心理健康与调适》等3门公需课程培训,力争到2015年,全省所有专业技术人员都轮训一遍。

(三)全面实施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围绕我省服务业发展要求,重点做好研发设计、金融财会、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会展、批发分销等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和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数字传媒等新兴服务业人才,以及商贸、旅游和房地产等传统优势服务业改造提升需要的人才培养工作。每年举办商贸、金融、旅游、物流、文化等服务业高端人才高级研修班10期,培训学员500名;举办金融、旅游、商贸等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培训学员60名以上;选送500名知识产权、国际会计、服务外包等专业人才赴国(境)外培训。通过5年努力,培养1000名左右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掌握本行业专业知识的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

(四)组织开展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围绕现代农业领域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以农村生产能手、乡村科技文化推广人才以及能工巧匠为重点的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依托农广校、电大、职业院校、社区医院、乡镇成校、技术推广机构等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不断培养壮大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根据农业区域性较强的特点,积极实行农科教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方式,加强农业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的农业继续教育体系。积极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把继续教育延伸扩展到乡村边远地区,着力提高农村乡土人才和乡镇企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十二五”期间,每年培训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员40万人次。

(五)大力推进行业性人才继续教育活动

加大行业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准确把握行业性人才继续教育规律和特点,注重行业系统特色,分行业分序列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活动。严格执行《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充分调动用人单位作为继续教育主体的积极性,确保专业技术人员受继续教育权利。重视发挥行业协会在本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推进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方案、协调培训资源、跟踪培训成果、树立培训示范等方面作用,加大行业协会推进继续教育的力度和广度。发挥各行业主管部门在开展行业人才继续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是要在教育、卫生、会计和工程技术等主要领域,明确培养目标、手段,逐步形成系统性、规模性、常规性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格局。不断完善行业性人才培训情况与职称评聘、考核使用相挂钩,执业人员先培训后年审等办法,调动行业性人才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六)加强和完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积极创造条件,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加快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建设,让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优质、高效的继续教育服务。

1.建设多元化师资队伍。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教师资源优势,积极开辟多元化师资渠道,鼓励、吸引企事业单位和职业培训机构的优秀师资参与继续教育活动。进一步促进教师队伍的交流使用并逐渐加大交换范围,利用好“浙江省人事培训高级师资库”平台,实现各方面师资力量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定期举办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师资培训班,选拔和储备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试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师资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全省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的授课质量和统一性。

2.加强教材建设和课题开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结合不同行业、不同类别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和需要,开发起点高、内容新、学科广、注重创造能力培养的继续教育教材。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教材的规划、编审工作,建立统一、规范、形式多样的教材体系。教材分为公共必修科目教材和专业必修科目教材。公共必修科目教材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专业必修科目教材由省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选题,并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从本行业实际出发,做到逐年开发教材,满足专业技术人员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加强电子教材、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教材、网上教材等多种类型教材的开发。研究开发继续教育新课题,更新和丰富继续教育内容,不断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强继续教育施教机构建设。建设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重点扶持一批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市场前景广、信誉度高的施教机构,支持他们做大做强,并带动标准化、规范化施教机构建设。建立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合作机制,鼓励有条件 的企业在中职学校、高等学校建立研究、培训机构,支持中职学校、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相关重点企业建立实践应用基地,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中职学校、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能够在企业转化开发。

(七)构建完善有效的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网络继续教育平台。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力开发网上教学平台,把发展网络教育作为一项重点任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教育活动。依托浙江继续教育网,建立面向全省的继续教育工作平台,定期发布继续教育最新动态,公布知识更新目录,提供继续教育施教机构名单,为继续教育工作者提供信息查询、交流合作的平台;建设面向全省的继续教育学习的平台,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知识更新通道,逐步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可免费上网学习。各地要加强网络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继续教育信息化服务,积极开发网上培训课程,着重在网络建设、课程甄选、教材编写、课件开发、质量考评等方面进行研究,规范网络学习管理。探索网上管理和交流互动模式,开展个性化的在线学习培训,逐步探索推进教材课件开发、订单培养、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及仿真训练系统等多种媒体形式的远程继续教育基础服务,使培训方式更便捷,培训内容更新颖,培训效果更持久。

(八)不断探索继续教育的新机制新方法。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激励机制的创新,逐步形成一套符合时代特点的新理念、新机制和新方法。强化培训方法的开发研究,积极利用现代培训手段,大力推行案例教学、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分享式等教学方法,提倡研讨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等学习方法,积极倡导自主选学的培训模式,不断增强培训学习的效果。创新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实施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办法,围绕项目难点攻关,充分发挥团队学习的作用,在项目建设中学习,在实践学习中提高,实现项目完成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一批。探索继续教育项目管理机制,鼓励有实力的各类培训机构通过竞争,承担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培育和发展继续教育市场。完善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人才考核评价和选拔使用紧密结合、与单位部门考核紧密挂钩的机制,让专业技术人员主动学习并有能力学习,让继续教育工作成为单位人事管理的重要制度、重要环节,促进个人成长、单位发展的有机统一。$$分页$$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继续教育工作体系。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做好继续教育工作,努力形成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共同参与、互相配合、分工协作的继续教育新格局。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好主管继续教育工作的职能,切实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把继续教育放到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上,在部署人才工作时同步考虑,统筹安排。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在制定行业人才培养规划、专项培训服务、参谋咨询、学术交流合作和行业自律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指导各行业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活动。各企事业用人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工作机构建设,配备相应人员,切实做好本单位本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发挥省继续教育协会的作用,建立继续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研究问题、沟通情况、强化管理、分工负责、相互协

调的工作机制。

(二)完善制度,加快推进继续教育法规和制度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实施继续教育委托合同备案办法》及有关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积极出台《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相关配套的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管理、学分登记、质量评估、考试考核、监督检查等一系列制度措施,认真执行继续教育学分与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等挂钩的有关规定,强化继续教育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我省继续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

(三)加强督查,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质量保证监控体系。制定科学而切实可行的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开展继续教育效果评估工作,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质量的监控。鼓励各施教机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充分发挥浙江省继续教育协会在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协会自律管理机制,建立继续教育工作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督查机制。

(四)加大投入,明确继续教育经费投入重点。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用人单位为主体、个人和社会力量共同投入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确保继续教育经费落实到位。省级继续教育经费投入要向省级高研班、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和师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和师资库建设等重大继续教育项目倾斜。各地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确立继续教育经费投入的重点项目、重点领域,最大化发挥经费使用效益。

(五)广泛宣传,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继续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大对各行业领域继续教育工作的宣传活动,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使广大用人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支持和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继续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不断把继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下载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