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小学数学低段不留家庭作业的探究

时间:2019-05-12 13:2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农村小学数学低段不留家庭作业的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农村小学数学低段不留家庭作业的探究》。

第一篇:对农村小学数学低段不留家庭作业的探究

农村小学低段数学不留家庭作业的教学策略研究

研究方案

平昌县得胜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多年来,小学低段都有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的习惯,往往学生回家做作业,不是认真完成,而是任务式的马虎完成。尤其是农村低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强,回家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家庭作业是拖拖踏踏,家长常问孩子 “作业做了没有啊?” “快去做作业!”至于孩子做没做好,家长也不知道。过多的家庭作业让孩子们的身心遭受到了严重的挤压,他们失去了天真快乐的童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倡导真实学习,终生学习,对学生过量的作业要“减负”。根据我们长期教学实践证明,小学低段数学科给学生留家庭作业没有多少实际效果,一是农村的孩子,自古就是一个在田野中活蹦乱跳的天真孩子,或是回家后帮母亲割猪草的乖孩子,他们有做不完的家务事;二是我们地处农村偏远山区,留守学生较多,学生作业时无人监管和引导,作业书写差,作业完成质量较差;三是一部分学生不完成作业或不做作业,有时反而还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2013年国家教育部、四川省教厅、巴中市教育局相继出台了为小学生“减负”的规定,县教育局对辖区内学校小学生“减负”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教育家们为还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积极倡导孩子的“减负”是势在必行。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也为了农村孩子美好的明天,结合我们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因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低段数学不留家庭作业的教学策略研究。”

2、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纲要》还在义务教育第十条中规定:“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伤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根据以上理论依据,我们对本课题的研究,这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行中国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与本课题相关的课题,国内外研究较多。如《布置农村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 1的探索》、《浅谈小学生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我的精妙作业设计》、《如何设计与布置小学数学作业》、《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如何布置》、《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的几点体会》、《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和《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思考》等诸多论文、课题研究,大多是注重对小学数学作业如何布置和有效的研究,其中比较完整的研究课题是《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这是一个调查研究报告,它的研究仍然强调数学家庭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我们提出的课题“农村小学低段数学不留家庭作业的教学策略研究”在国内几乎还没有人研究。为此,我们对这样领域进行研究,具有深远的价值。

4、课题界定

“农村小学低段数学”,具体指农村小学一、二年级数学课。“不留家庭作业”,是指不给学生留书面作业,而是让学生尽量在学校完成或结合自然、社会、生活、学校、家庭中的事件和现象,来设计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观察思考,分析判断等题。“教学策略”,是指促使学生能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掌握知识。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具有原创性和真实性特点。

2、具有农村小学本土化的特点。

3、探索农村小学低段数学不留家庭作业的教学策略。

三、选题的教改意义及应用价值

本课题研究,首先是适应社会性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给学生减负这是当前教育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焦点问题。其次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使他们成为一代新人。保罗.弗莱雷指出:“尤为糟糕的是,讲解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变成了可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教育培养这样的学生,将来在社会上有什么用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首先是研究人的学问,全校师生都了解涉及每个学生的一切,即了解他们的思维、情感、天资、能力、兴趣、倾向、爱好,这是我们的职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社会培养一代新人。

第三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教师要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就必须要加强教学研究,实现知识的自我超越。”

我们把课题定位于“农村小学低段数学不留家庭作业的教学策略研究”,旨在改变农村小学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为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不断推动农村小学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

四、研究的目标

1、总体框架:

第一部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部分,研究的实施和过程。

第三部分,研究的总结和结论。

2、预期目标:

(1)通过该课题研究,培养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站在教育改革的前列,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通过该课题研究,总结、归纳有关不给小学低段学生留数学作业的教学策略。

(3)通过该课题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方法,使学生学得开心,还给他们快乐幸福的童年。

五、研究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2、趣味性原则

3、现实性原则。

4、客观性原则。

5、开放性原则。

六、研究对象

我校小学一年级(2014级两个班),实验班为A,对比班为B。

七、研究内容和具体措施

(一)研究内容:

1、对我校低段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进行研究。

2、对小学低段数学不留家庭作业的可行性进行实践研究。

3、对教师不留家庭作业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及时总结反思,交流分析形成教研成果。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要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精神,把握《数学课程标准(2011出版)》新的教学理念,组织学习讨论陶行之生活即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思想、活动教学等理论,努力把握这些理论的精髓和实质,用以指导课题研究实践。同时,及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发展动态和信息,不断调整本课题实验的研究工作。

2、认真分析现状。通过各种途径的调查了解现行教材、教学基本方法和手段、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等诸多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加以认真详细的分析,从而针对性制订工作策略。

3、关注学生生活。从学生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现实生活中,有目的地收集和挖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活动并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保证学生的数学知识及时在日常生活得到应用和验证。

4、建立学生档案。跟踪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实验情况,保证课题能在真实的背景下,有充分的事实和依据。

八、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喜好程度、学习方式,以及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感受进行调查,为课题的实施作好准备。

2、对比研究法:在研究中,用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3、行动研究法:全体数学教师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对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内容、原则,以及程序进行研究,探索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

4、个案研究法:课题组对个案学生进行分析对比研究。

5、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课堂教学改革的崭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学习其现代化的手段,理论及设计原理、方法。

九、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4.4—2014.5)

(1)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该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建立课题组,进行相关的准备。

(3)、对研究方案组织论证、申报。

2、实施阶段(2014.9—2015.9)

(1)找县教研室领导开题。

(2)制定课题计划,(3)分组,明确各组实验内容与要求。

(4)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5)进行各阶段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6)收集问卷资料、课堂案例、影像资料和学生质量检测情况。

(7)邀请新课程专家讲学,上研讨课。

(8)撰写总结、论文等。

3、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0月)。

1、完成学生后测工作,并进行分析、比较。

2、对阶段成果进行整合,撰写结题报告。

3、进行成果展示,邀请专家、领导进行结题鉴定。

十、预期研究成果。

阶段性成果:实验总结、科研论文、课堂教学;

终结性成果:研究总结报告、科研论文、教案论文集、课堂教学精彩片段集、课堂教学。最终成果:《农村小学低段数学不留家庭作业的教学策略》

十一、组织结构和人员分工。

1、课题专家组:

何柏才(巴中市教科所所长)

祝万林(平昌县教研室副主任)

2、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 李建国

副组长: 陈大斌

组员:郑玉华苟青山金祖敏李志国张金诚

2、课题研究小组

组 长:张金诚,课题设计组织管理及指导研究工作

主研人:

苟通传,主要负责课题设计、具体实施研究及总结工作

任贤辉,主要负责课题实施研究及总结工作

冷梓良,主要负责课题研究及总结工作

杜雪梅,主要负责课题研究及总结工作

十二、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的保证。

我校有强有力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和教育科研教师,具有健全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指导制度。

2、学习的保证。

研究成员需不断地学习,理论指导实践。学校多为实验教师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提高研究效果。

4、经费的保证。

学校保证课题研究所必需的经费,本课题计划2万元科研经费。

十三、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科学论坛》(2014——2015)

2、《四川教育》(2014——2015)

3、《新课程教学方式研究范例》(罗友发、林光耀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4、《教育新理念》(袁振国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6、《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出版)

7、《人民教育》(2014——2015)

第二篇: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观察情况

浅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

郭店学校 王婷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把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作业对学生的学习固然重要,但目前,我们的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完成的情况、质量不容客观。做作业马虎、潦草,应付完成,问题多多。问题的源头在哪里?我们如何才能改变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如何设计适应学生发展和学生喜欢的作业?针对这些的问题我进行了观察分析:

1、完成情况: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占95%

2、书写情况:作业书写认真的占80%左右

3、卷面整洁情况:卷面整洁的占90%左右

4、作业正确度:优占40%——50%,差占7%左右

通过上述的调查,我分析存在不少学生对家庭作业的完成有着消极的态度。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践研究分析,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改变这一状况。

一、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过程中,要做到:

1、作业布置必须清楚而且具体。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做什么,那么他就不会去做任何事情。作业布置的作用就是使每个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业必须清楚而具体。最好是以书面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口头布置作业这种形式应该尽量避免。作业的要求、内容可以写在黑板上,也可以让学生写在作业本上。我在班上专门布置了部分学生在班级备忘录上记载家庭作业的要求和内容。当然,我会特意安排“特殊”的学生进行记录,可以增强这部分学生的责任心。书面形式的作业布置既可以减少学生对作业的遗忘,还可以减少学生对作业的误解——这里既有教师的责任,又有学生的责任。

2、家庭作业要有针对性。布置作业要“精”,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教材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习达到大纲的要求。

3、家庭作业要讲究适度。作业是教学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在讲授阶段已经理解和记忆的新知识,通过独立作业转化为技能技巧,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抓好作业这一环。学生的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这对于当前泡在作业堆中的学生来说更有现实意义。单纯强调多练是不行的,只有练得准,练得巧,练得及时,练在刀口上,才会有效果。

4、家庭作业要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教师不顾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统一作业内容、统一作业量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我们应当承认差异,并在布置作业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要注意照顾到好、中、差三方面的学生,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改为A、B、C三种难度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分层作业也有特例,就是教师对学生布置同样内容的作业,但是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优秀的学生免做家庭作业,而选择自主创意的作业;中等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做一部分创意休闲作业,同时完成一定量的巩固性作业;班级中的差生则完成老师布置的巩固性作业。这样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质量地完成练习,尝到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就感,培养自信心。

5、家庭作业要讲究形式。

(1)、趣味性家庭作业。农村学生缺少家长督促,小学生自控力又不强,本身又不愿做作业,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时,要注意讲究形式,注重新异,要做到生动活泼,有趣味性,避免千篇一律笔头作业。(2)、开放型家庭作业。我们的家庭作业必须要跳出书本,走向开放。

(3)、生活型家庭作业。生活是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把家庭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用生活丰富家庭作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将生活充实到学生的家庭作业中,就为家庭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赋予作业新的生命,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知识,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从而对家庭作业产生兴趣。

二、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学生是家庭作业的完成者,也是作业的主体。我们要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家庭作业,提高家庭作业的效率。

1、开展学习目的教育,激发作业动机 教师要让学生深深懂得,作业架设了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桥梁。今天的作业不仅与昨天的学习有关,而且同明天的学习有关。前面的作业为后来的学习提供了准备条件,后面的作业是前面的学习的补充和发展。

2、端正作业态度,改变不良作业行为

学生总是互相影响的,教师可以利用班上榜样或范例的力量来博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端正作业态度。对一些后进生,教师应引导分析错误的作业态度,让他们认识到不认真、不诚实的作业行为所产生的危害性,改变其不良的作业行为,努力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认真做”、“独立做”。同时教给学生合理的分配时间,有的同学放学先玩耍,然后再做作业,于是在做作业时就容易感到疲劳,效率就不会高。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给自己制定计划,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休息,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要教会学生选择光线好、安静、桌椅高矮合适的地方做作业。要求自觉远离电视机、录音机等噪声源,不要在人经常走动的地方做作业。作业时要有积极的心态,准备做作业时,与学习无关的事要全部抛开,尤其是不要想那些让人不高兴的事,要静下心来,只关心作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以提高作业效率。

3、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帮助后进生正确归因,鼓励其自信和进步,多鼓励性评价,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形成愉快、和谐、乐意作业的良好心态。

4、经常给学生讲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处,应时常特意找那些作业习惯差的学生谈心,肯定他们平时的闪光点或近阶段的些许进步,提出认真完成作业的要求。与此同时,与家长联系,共同进行督促,努力矫正他们不良的作业习惯。

总而言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每个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三、家校沟通,提高学生家庭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在提高小学生家庭作业效率的研究中,学生家长的因素不容忽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学生家长的自身素质、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态度,因为小学生的家庭作业一般回家做,教师不能直接控制,因而家长既是小学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督促者,也是提高作业效率的配合者。这就要求家长做到:

1、作为家长,要重在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上下功夫。为防止孩子作业不认真完成,敷衍了事,家校之间的沟通就成为保证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家长应和教师达成约定定时到学校走访老师,经常电话联系教师,以便随时监控孩子的作业态度及作业完成情况。

2、作为家长还要正确对待自己孩子近阶段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态度,并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帮助措施。

3、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认真作业,仔细检查,按时完成。当然,针对个别学困生的作业,家长可以适当辅导。

四、完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

1、重点评价法

即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一部分学生,尤其对班级中尖子生和较差生的作业,采取当面批改、现场解说的做法,而不以一般性的态度对待他们,也不以界定答案的正误为终极目标。经过我近一年实践证明,这样做对于促进学生的最优发展是相当有效的,使他们看清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2、互评与自评法

采用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一种就是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后,先给自己打上等级并注明打上这个等级的原因;还有一种就是同桌同学或前后同学相互交换各自的作业,并对对方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再有就是集体评议,一般是采取实物投影或放在教室“展览区”展览的方式来展示同学的作业,先让学生来点评,听一听大家的意见,作业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还不够需要改进,教师可以作必要的引导及最后的分析点评。

3、多次评价法

多次评价摒弃以往那种一次性评分的做法,而由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先打一个基本成绩,并配以切中要害、恰如其分的评语然后将作业发还学生,要求他们对照评语,深刻反思自己的作业过程,认真修改已做的有关作业如果达到要求,便追加成绩,否则便不给加分。事实表明,多次评价这种艺术性策略的实施,一方面能有效地纠正学生对评语只看不行动的不良态度,调动他们及时修改自己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逐渐养成仔细检测作业过程、自觉优化作业思路等良好习惯。

4、小组评价法

课堂作业评价小组通常以4人为宜,即前后桌组合。作业批改时,教师提出批改要求,由组长主持,先以某一人的作业做“示范作业”,大家逐题研究,集体批改。这一过程是明确正确答案,集体进行反思的过程,批完“示范作业”,然后逐个自批、互查。小组批改这种形式的主要好处有:

第一,由于每个学生的作业,都呈现在小组全体同学面前,集体的赞扬与鼓励,批评与帮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空前高涨,作业水平明显提高。

第二,小组批改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传播信息的动态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彼此之间的横向交流,又有与教师之间的纵向交流,这种信息交流,可以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多向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第三,作业批改方式的改革,推动了教学民主,学生在问题面前善于动脑,敢于发表意见,在不同观点面前,善于追根究底,敢于据理力争。

5、鼓励评价法:对学生来说,做作业不仅仅是完成学习任务,更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提升学习能力的过程,所以作业不但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反馈学生对学习的情感态度。因此,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篇:如何上好小学低段数学

如何上好小学低段数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从小学阶段就被大家所重视,小学低段数学在整个数学的教育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小学生的课堂气氛一般比较活跃,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小学低段数学教育方式的探究,为更好的进行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兴趣

小学低段一般是指小学一、二年级,处于小学低段的孩子一般活泼好动,注意力一般只能坚持15分钟左右,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上好小学低段数学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采取适当措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低段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控制情绪。

在小学低段的数学课堂上,孩子总是难以集中精力,长期下来,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就容易生气,向学生发火,但是对于刚刚进入正规化学习的小学生来说,起不到太大作用,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绪,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学生保持微笑,同时抓住低段孩子的特点,利用一些技巧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说,对课堂上表现比较好的孩子,应该给予孩子微笑和适当鼓励,让表现好的孩子得到肯定;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或有其他动作的孩子,应该给予批评或严肃的表情,让学生遵守纪律。

二、适当控制教学内容。

1.一般来说,小学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而低段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15—20分钟,因此,应把正式讲课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剩下的时间提问学生问题,或者进行课堂作业的练习。教学时间十分有限,在一堂课上安排的教学内容就不宜过多,不能把课堂教学内容安排的过满,没有太多让学生思考的时间。过多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会使学生产生疲惫心理,长期下去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更难集中注意力。

2.上课要让学生真真正正的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要根据所讲内容的特点,设计最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小学数学应学会的基础知识,再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

三、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

1.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说,在学习“加减法填未知加数计算”时,可用一个10支标准盒子装上6支铅笔,提问学生,“盒子里还可以装几支铅笔?”同时板书“6+()”学生回答“4支”,然后,老师把盒子放满,提问,“盒子里一共有几支铅笔?”,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6+(4)=(10)。接下来在盒子里装上7支铅笔,让学生进行演示,7+()=10,通过几次反复演示教学,巩固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加减法的计算,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未知加数的含义,降低学习的难度。

2.给予孩子儿童化的语言。低段孩子一般年龄比较小,过于专业性、成人化、理性化的语言会使数学教学变成枯燥无味的说教,可以结合儿童认识规律,使数学语言尽量儿童化。比如说,在学习基本的1—9数字时,可通过使用“1像笔,2像鸭,3像耳,4像旗,5像钩,6像哨,7像锄,8像葫,9像蝌蚪”等有趣的语言,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孩子思考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喜欢学习数学。

3.通过运用辅助性工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接触数学,才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比如说,在学习“8的组成”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好8个小木棍,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分成两堆,指导学生手、眼、脑、口并用,在动手中回答8的组成方法,最后归纳出8的组成。这样,在教学中,让学生边动手、边思考、边回答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提高上课的趣味性。低段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不强,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会太久,因此,要提高上课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全神贯注。如果学生在上课期间总是开小差,老师就应该思考自己教学方法是否正确、有趣。低段的数学课要上的有趣,可通过游戏、唱歌等方式,在提高学生兴趣的情况下,达到学习的目的。

四、活跃课堂气氛。

适当的活跃课堂气氛,能有效的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活跃思维的高低,是评价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的标准,一般情况下,低段的孩子不善于思考,总是喜欢把问题摆出来讨论,对于一些小事,也会争论不休,难以达成一致,并且希

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并利用低端学生的这一特点,活跃课堂气氛,但是活跃气氛要把握好“度”,不能造成课堂纪律的混乱。在上课时,可通过游戏式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在上“第几”这节课时,可让十个学生排好队,做出自己认为最好看的姿势,然后让剩下的小朋友讨论自己最喜欢第几个小朋友的姿势,从左边数第几个从右边数第几个,然后进行再一次的排列、变换姿势,再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反复,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创造故事情景,引导学生想象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学习“8减几”时,可以通过“小灰兔背土豆”的故事:周末是灰兔妈妈的生日,小灰兔准备给灰兔妈妈做土豆糕,从山羊叔叔借回来8个土豆背回家,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包包破了一个洞,小朋友想象一下小灰兔回家能剩下几个土豆?通过故事性的教学,学生会展开想象和思考,不同的同学给出不同的答案,从而学会“8减几”的算法,同时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结语:

对于每一位低段孩子来说,一年级老师都是他们在正式教育中的启蒙老师,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低段数学老师应该尽自己的努力教好孩子。但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上好低段数学课,要靠老师运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引导孩子喜欢上学习数学,从而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参考文献:

[1] 数学课堂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研究,2 009(10).[2] 黄爱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4).[3] 刘显国.课堂组织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2011(5).

第四篇: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究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究

[摘要]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低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艰巨的识字任务便成了低段教师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自主探究去识字,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拓宽识字途径,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识字成为一种乐趣。

[关键词] 识字教学 趣味识字 自主识字

一直以来,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这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面对那么多的生字,部分学生见而生畏,他们把识字看成是受罪,渐渐地就丧失了识字兴趣。然而,新课程的改革更是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便成了我们低段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比较联系法识字,区分形近字。

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我总是习惯于把相似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在学习“晴”字时,我把“睛、情、请、清”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这样一来,便不会再混淆了,而且很好地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字。

二、趣味识字,培养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识字有了兴趣,那么他们就会积极地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主动探究学习方法,总结识字规律。即使是烦琐的识字,也会变得轻松、愉悦。所以,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我们应联系实际进行趣味教学。

1、猜谜语识字。低段学生往往对谜语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把猜谜和识字联系起来,激发他们识字的愿望。例如:老牛不露头(午);春秋各一半(香);绣花姑娘没有线(秀)。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自编谜语。比如,在教学“闪”字时,先引导学生把“闪”字拆分成“人”和“门”,学生很快编出了谜语“人很快进了门”。正是如此简单的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识字,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编顺口溜识字。“一块地,四方方,十字路,在中央”,这就是“田”字;“大口里面套小口”,这是“回”字;“一口咬掉牛尾巴”,这是“告”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也可以编出许多顺口溜,这样学起来会更带劲,为他们的学习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创设游戏情境,培养识字能力。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借助游戏识字,能够使学生加深记忆,提高识字效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开火车认字。这是一种比较简单且深受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它可以面向每一位学生,让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识字能力差的,可以及时地进行指导,不至于掉队。

2、小老师领读。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很喜欢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在课堂上,给他们这样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少同学都跃跃欲试,使他们产生了主动识字的愿望。

3、添加笔画识字。中国的汉字的确十分奇妙,同一种读音字形却不同,同样,给汉字加一笔、减一笔、变一笔,都会出现不同的字。比如,“日”加一笔就可以变成“目、白、由、旧、电、田”等。由此可见,玩好这个游戏,不仅能培养学生拆分生字的能力,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4、摘果子游戏。很多教学用书上都有这种识字方法,但前提是要准备好一些教学具。这种识字游戏一般用于把同一偏旁的生字进行归类,它其实是通过小组间的竞争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效果也十分可观。

此外,在识字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模拟、设计其他一些情境。比如,让学生带上啄木鸟的头饰“为树爷爷治病”、举办“娃娃超市”、“猜猜它是谁”、“我当小导游”等,活动是低段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设计这样的情境,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乐于识字,从形象感知达成目的,强化学生有意识的独立识记能力。

四、在生活中识字,拓展识字空间。

新课程的改革,更加注重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生活是学习的大舞台,汉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我们的识字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广泛识字,让学生养成留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从而多渠道、多方面、多角度的在生活中识字。

1、让每一位同学准备好一本“课外识字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外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把自己认识的字记在上面或是贴在上面,以便在课堂中与其他小朋友进行展示、交流。到一定阶段,我想“识字本”上肯定会有很大的丰收,这时候就可以举办一次“我认字最多”的主题班会,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有课堂,更能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

2、在黑板上设计“每日一句”、“每日一诗”的栏目,一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让学生巩固以前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

3、让学生轮流着发本子,扩大识字量。

4、引导学生在平时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一些汉字,比如:广告语、宣传语、包装纸上的名称等,增加学生对汉字的直觉感受力。

5、在阅读中识字。利用每天的课外读书时间,认识更多的新字。

五、“犯错”识字,通过对比加深印象。

错误,有时候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块有机肥料。在教学中,教师有意犯错,让学生发现错误,替你纠正错误,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吧!在教学“狐”字时,我在黑板上写上两个字“抓”、“狐”。我说:“抓”字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因为要用手,所以右边是个“爪”。狐狸是动物,所以是反犬旁,狐狸有爪子,所以右边是个“爪”。这时,学生马上发现了错误:不对不对!“狐狸”的“狐”右边是个“瓜”。我说:“哦,这字我可经常错,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帮老师吗?”这时,学生来劲了,想出了很多帮助记忆的方法。有的说:“我在书上看到狐狸偷吃别人的瓜,所以右边是个瓜。”有的说:“狐狸长着狡猾的脑袋瓜,所以右边是个瓜。”

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思维激活了,他们主动探究识字的方法,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而且,这两个字在他们脑子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不会再犯错。

总之,教学生字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小小汉字,奥妙无穷。识字教学决不是单调的,在教学时我们不能让学生一味地被动识字,这样不仅识字效率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为了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识字,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有意识地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当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主识字。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使识字成为一种乐趣。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比赛来检验学生识字的效果,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1.熟字带生字法

利用学过的熟字进行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对比、去掉偏旁、拆分部件、减笔画、添笔画等方式变换成生字。如学习“天”字,有的说“大”字加一横就是天;有的说“人”字加两横就是天;有的说“夫”字不出头就是天。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口”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2.同偏旁部首识字法

在教学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时,如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日子旁的字与太阳有关,金字旁的字与金属有关;同部首的字“清”“请”“情”“蜻”“睛” “晴”,都有部首“青”,分别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变成了六个不同字,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揭示构字的规律,初步掌握构字特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象形识字法

课本中的“山、石、田、土、井”这一类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成,这些字与实物都有许多相似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实物图片后再识记,轻而易举。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用竹毛制成“笔”。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4.形声识字法

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例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虫字旁,右边读音,整个字也读“qīng”。从这个角度思考、讲解,学生基本做到过目不忘。

5.会意识字法

会意字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如:教学“从”字,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一人跟着一人走,形象的表演启发学生理解了“跟从”,接着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学生立刻就明白了“从”的字形和字义。

根据这一特点来学习生字,事半功倍。

6.归类识字法

根据字的组成规律或生活中的类别进行分类识字。如:教材中的第四册归类识字

(二),教学内容是一些动物的名字,分别有鸟类、兽类、昆虫类等,我运用多媒体软件,把这些动物出示在画面上,并让它们动起来,这样,马上吸引了学生,使他们很想知道这些动物的名字是怎样写的,从而使学生集中了精神。又如识字

(三),是教一些蔬菜的名字,上课前,我都准备好了这些蔬菜,上课时,每教一种蔬菜,我都出示实物让学生看,学生熟悉的,就先让他们说出名称,再出示生字;学生不熟悉的,可先出示生字,再出示实物。有实物看,提起学生的兴趣,加强了学生的直观识记。实践证明,直观演示法识字,学生的印象特别深,掌握的生字比较牢固,教学效果较好。

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形难点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这样,在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发展。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有创造性地发展。下面我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方法:

1.编字谜识字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编字谜”能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经过引导,学生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林:两棵树,并排站;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息:自己的心禾:一棵小树苗,头上戴草帽。;思: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雷:雨点掉到田地里......学生学着编谜语,一定会认真分析字形,抓住特点,这样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在轻松的气氛中,难点已化解。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不仅能编出书上出现的生字,还把这种识字方法扩展到课外,并讲给家长听,又巩固了生字。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游戏法识字

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例如:

(1)找朋友。老师把生字卡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放”字说:“我是‘放',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学”的学生马上出来和“放”合在一起,说:“我是‘学',我和‘放'组成‘放学'。”全班读“放学”。

(2)摘水果。老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贴到相应的果树上,如:“杨、扬”,“刻、孩”,“栏、拦”等。教师读哪个字,就让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水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组词。

(3)动物找食。老师在黑板上贴上带有汉字的食物画,如:小虫、竹叶、青草、萝卜,又在另一处贴上几种带有汉字的动物画,如青蛙、熊猫、山羊、小兔,让学生分别读出各种动物和种食物的名称,然后帮助动物找出它们各自喜欢的食物,相对应地贴在一起。

(4)组字法。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顺序写在卡片上,发给每个小组一份,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尽可能多的组字,然后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展示合作的效果,让全体学生认读,评出冠军组。这样,体现了保底不封顶的教学思路,学生们不仅能组出课本上出现的字,有些学生还能组出许多课外认识的字。

(5)变字小魔术。选出一些简单的字让学生加一两笔变成新字。如“日”,孩子们变出了:电、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木”,变出了:本、禾、术、未、米等,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魔术”中,在游戏中学习,在交流中巩固。

(6)比赛法。小学生好胜心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劲了,所以在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开火车比赛,教了生字后,开两列火车比赛,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就评出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又如组词比赛,教了生字,让学生口头组词,看谁组得多;又如说话比赛,让学生用当堂学的词语说话,看谁用的词多。这些比赛,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得益彰。

3.编故事识字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学“候”和“猴”字,可编这样的故事:森林爷爷拿了两件立物,一件是反犬旁,一件是竖。“候”和“猴”都很聪明,也很谦让,一人只要了一件礼物。“猴”说它是动物,要反犬旁,让人们一下记住它。“候”说它就要竖。同学们在听故事的同时,也学会了识字,真有趣呀!

学生在给汉字编故事的时候,必须寻找汉字的特点。这样,就会拓展他的发散性思维,激发他的创新意识。识字会变得有趣,识字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4.顺口溜识字法

顺口溜识字法是根据汉字结构,先分析部件或笔画的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的一种识字方法。在学生识记了很多部首及独体字基础上,许多合体字就可让学生自编顺口溜。如:学习“阶”字,编为“耳朵在左分阶层”;“切”字,编为“七刀把瓜切”等。

学生会几个顺口溜后,许多全体字就用这种方法自学,既简便,又有乐趣,便于学生记忆,会深受小学生的喜爱。

5.国学识字法

国学教材立足于“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时代新人”,选择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如:《弟子规》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等,都采用三字一句的形式,前后两句又大致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儿童喜欢这种编排形式,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受到启迪的同时,自然也就记住了字形。

这种识字方法,一改单纯识字枯燥乏味的弊端,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读书中学习生字,同时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6.儿歌识字法

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进行识字,既培养学生识字方法,又增长学生的知识量。学生在吟诵儿歌中,不知不觉便识记了生字。

7.动作法识字

有时候,动作演示不仅能使孩子理解字义,也能使他们记住字形。如:教学“拿”字时,可准备一些乒乓球。先叫同学单手接球,准确率不高,再叫同学合拢手接球,准确率大大提高了。可总结为:把手合起来容易“拿”稳。在不知不觉中,“拿”的音、形、义,学生都牢牢记住了。

引导学生创设特定的环境,将特别的字形与形象的情境联系起来。学生以后运用这个生字时,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相应的情景,想起那形象的提示语言,一定不会把字写错了。

第五篇:如何提高农村学校小学低段学生识字量的探究

浅谈农村学校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识字量

一、问题的发现

作为一名身处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批改作业也好,还是和同事之间工作学习之余的相互交流也好。我们发现自实行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以来,许多低段年级的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有许多困惑,因为其中的识字教学被提及的次数可以说是最多。归根结底其核心就是:识字量太大了!这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宏观调控思路是“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问题,小学中段侧重解决阅读问题,小学高段侧重解决写作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因为只有识字量、识字能力提高了才可能大量阅读,而学生只有阅读量大了,他们才可能更高质量的表达出来。

根据国内有关专家的调查发现:小学三年级学生因为阅读能力有限,数学、英语题目看不懂;初中二年级学生则对理解科学、数学题目存在困难,而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由于阅读基本功不够造成的。正如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曾经说过:“语文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地基一样。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

识字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而作为边远山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各种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学设施严重落后,学生接受学习的条件远不如城区孩子,特别是大多数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又多为隔代教育,家长对于语文的识字能力和识别方法还停留在他们的那个时代,跟不上现代教学的步伐。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觉得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仔细寻找相关突破口,以此有效的提高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最终提高农村低段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识字量,为以后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打好坚实基础,为以后学习其他学科打好基础。

二、相关策略和设想

(一)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增加学生识字量和提高识字能力的主渠道 1.创设教学情境,轻松快乐识字。

农村学生因为特殊原因,起点相对来说比较低,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差。因此,我们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就充分利用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所采取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韵语(如:成语串、对对子、三字经、拍手歌、谜语、谚语等)。如一年级上册的《小小竹排画中游》课后所附的生字表,就要求学生掌握“排、中、游、流、唱、两、岸、数、苗、绿、江、南”这些词语。而这些,都是在课文的对子(对偶)的形式中进行的。在指导学生识字的过程中,我们教学时就特别注重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以编故事、编字谜、编顺口溜、做游戏等有趣的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帮助低段学生克服畏难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识字效率,增加识字量。

2.教授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在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这一项中,还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如发现同一偏旁字的规律、发现不同偏旁的字有不同的意思等。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汉字基础知识的教学、倡导自主识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学会区别形近字,较大幅度地来提高识字量。比如,我们教师可以在低段学生掌握了一定生字的基础上,引导低段的学生们自己去归类:原来以“扌”为偏旁的,比如“拍、打、抢、拉、抱”,多数词语都同“手”(或者人的动作)有关。这样一来,学生掌握了方法,就等于是拿到了一把认字的“金钥匙”,就能够顺利地打开识字的大门,就等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最终可以有效增加低段学生的识字量。

3.抓住“高频字”,提高识字效率,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追求识字量,而是强调先学习汉字中使用频率高的字,就是我们平时教学时所说的高频字。当幼儿识400个左右高频字时,即可进入初步阅读状态;当幼儿识1000个左右高频字时,就可以读懂一般书报上90%以上的内容;当幼儿认识1500个左右高频字时,就可以读懂一般书报上96%以上的内容。所以认识高频字是识字的最佳途径。比如“

二、十、丁、厂、七、三、于、干、亏、士、工、土、才、寸、下、大、丈”等,就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常用字(2500字)”,即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高频字”。我们教师更加注意引导低段学生将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作用──花时间去记住汉字中使用频率高的字,以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最后达到增加识字量的目的。

4.强调勤查字典,养成识字习惯。要让字典成为孩子们提高识字能力的第一助手。

对低段学生来说,肯定是有许多生字是不认识的。而从人的惰性来看,可能会采取“混”的方式来解决,因此,我们教师就特别对学生强调“勤查字典”的重要性(我们常说,字典是不会开口说话的老师),并且在课堂内外有意检查学生查字典的情况,加强督促的力度,对自觉查字典的学生进行表扬,久而久之,以便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只有学生自己真正养成了勤查字典的习惯,时时刻刻主动去查不认识的生字,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识字的“金钥匙”。

5.保证阅读时间,增加识字数量。

每个学校的时间安排表上都有“自习课”,有的地方则安排了“读报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会将它演变成“作业整理课”。为了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为以后的阅读打好基础,我们必须重新夺回“读报课”。现在农村学校基本配备了小型的阅览室。那么假设我们每天只安排15分钟的阅读时间,但是即使一个学期平均按四个月计算,也有80天在校时间,80×15=1200分钟。两年下来,也累计有4800分钟(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成人一分钟可以阅读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那么,即使低段学生的阅读速度是成人的一半──每分钟300字的话,4800分钟也可以阅读1440000字的文章)。

(二)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增加学生识字量和提高识字能力的有效途径

1.教给阅读方法,促进课外阅读。

学生的课内阅读量总是有限的,我们教师不能仅局限于课内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奴文字。”

尤其是小学低段学生,我们教师更应该教给他们阅读方法,帮助他们养成独立读书的习惯,提高独立读书的能力以及泛读、速读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采用“整体──部分──整体”的基本教学模式。把每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借助教材资源,在课内教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比如划重点词语句子,精彩语段等。在我们老师一年的细心指导下,低段学生基本可以利用学得的知识、方法去广泛地阅读课文以外的文章和书籍,形成“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的课内外良性互动氛围。

2.编撰阅读文集,树立阅读信心。三年级新学期刚开始,我就对全体学生进行布置,希望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去阅读课外读物,并且挑选一篇自己认为最美、最感人的文章,交给我。然后,由我把他们推荐上来的文章,再重新分发给其他同学阅读,打分(当然,学生的打分、评价可能不够全面,仅仅是作为一种参考)。这样,经过评分,经过筛选,我想到了学期末,我再把最受学生们喜爱的文章汇总,从中挑选出文章若干篇。再一次推荐给学生,并且每篇文章的后面还要附上学生自己挑选的好词、好句。我相信这本与众不同的课外阅读材料文摘,学生定会纷纷争相阅读,因为学生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参与的乐趣,同时也会树立他们阅读的信心。

3.开发课程资源,鼓励课外识字。

人教版实验教材的“展示台”中安排有:认姓氏字、认牌匾字、认商标字、认课外书上的字等,这些设计引导教师拓宽了教学途径,为学生铺设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使得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学生也学得更自信、更主动。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在看电视、电影中识字(注意认读字幕)。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能力,收集资料、获得大量文字信息的能力,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是增加了识字量。

(三)互利的互帮互助是增加学生识字量的必要补充

1.家庭学校配合,培养阅读意识。人教版配发的同步阅读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好材料。我们定期布置学生阅读其中指定的篇名并及时检查(可以委托家长检查,也可以教师亲自检查),定期让学生交流阅读情况。这样,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时,我们还应该倡议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读书看报,创造一个适于阅读的良好家庭气氛。

2.结成互助对子,共同进步提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互相搭配,提倡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学。这样,无论是课内学习也好,还是课外阅读也好,都能时刻发挥这种互帮互助的作用。这样既教育了孩子应该互相帮助,又潜移默化地教会了他们如何合作学习,同时也知道了另一种学习方法──多向别人请教。

(四)众多的实践活动是增加学生识字量的重要舞台

1.利用“故事会”,激发阅读欲望。小孩子大都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我们老师在给学生讲完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后,就特意告诉他们,这个故事是从《成语故事》这本书里看到的。并且明确地告诉学生,这只是书本中的一小部分内容。要想知道更多内容,请同学们自己去查找。这样一来,课后,很多意犹未尽的孩子就会主动去找这本书来读。读了之后,我们教师又趁热打铁,在下一次的故事会上,可以让那些读了这本书的孩子来当主讲者,主动讲述自己学到的成语故事。这样,既为学生(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的)创造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没有读《成语故事》这本书的)阅读欲望,他们定会想办法去主动阅读书本(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要老师、家长逼着去读课外书)。

2.举办图书交流会,扩大阅读视野。定期举办图书交流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图书,展示课外学习成果的“展示台”。当然,这项活动的前提就是每个学生必须有必要的课外书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与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能从别人的介绍中接收更多的信息,开阔眼界,既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又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3.结合校园文化,增加阅读内容。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又是润物细无声的──就是这样一种载体。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对学生的影响又是显著的。如开学初,我就利用班队课,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认字(认识校园里的告示牌),还利用升旗、集合、体育课等引导学生认识了“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事,会感恩”等标语。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把熟悉校园环境与自主识字有机地融为一体,又能够将浓郁的爱校情与主动识字的强烈求知欲相互渗透,还能够让低段学生很快地树立主人翁意识。另外,教室的班训、名人名言,学校的广播站、黑板报等等,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应该是我们低段学生识字的大好舞台。(五)还应注意提高小学低段学生的写字能力和培养正确识字写字的习惯

1、首先要提高教师及家长对写字教育的认识

写字不仅仅是所有老师的任务,更是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所共有的责任。因此,学校自身要重视写字教育外,还应加大对写字训练的宣传力度,利用学校广播、召开家长会等。向学生家长宣传写好字的重要意义,让他们自觉地配合学校督促子女写好字。

2、要抽调培训师资,提高教师书写水平抓好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书写水平,这是改变目前我校写字教学现状的关键之一。如把粉笔字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把钢笔字作为教师备改检查的重要项目,予以高度的重视;制定教师书写行为奖惩条例,将检查和评价的结果与奖惩挂钩,该奖则奖,该罚则罚。

3、还必须规范学生的书写工具 一、二年级学生用铅笔,三年级以上学生用钢笔,或毛笔。小学学习阶段不提倡学生用圆珠笔写字。加强学生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强调写字姿式,始终把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放在首位。

4、开展丰富的训练活动

(1)学校要设置独立的写字课程。建立每天20分钟天天练制度,校内10分钟,校外10分钟。“天天练”不求写字的数量,只求写字的质量。

(2)开展以写字为内容的活动课教学。如讲练字的故事、书法示范、书法作品欣赏、交流写好的字、评选写字状元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尝到写字的甜头,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感受写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3)给予学生表演展示的机会。学校校园和教室里要辟有“写字评比专栏”和“写字作品展园地”,学校还可以组织优秀作业评比,学生书法表演赛等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充分地展示自我,发展自己的特长。

5、改革写字测查与评价

一是抓好学生写字过程的检查。主要做到“三看”:一看执笔的姿势;二看写字的姿势;三看写字的质量。这样检查是日常随机进行的,学期末则要全面检查,记下检查结果。二是改革对写字的考试形式。把写字作为一个单项的学习内容,纳入书面考试。语文、数学等各科试卷上都要设置写字分数,甚至要有专项的写字考试题。三是落实对学生写字水平的评价。在学期末的学生“素质报告单”上,要专设“写字”一项,从“平常检查”和“写字考试”两方面,对学生写字水平进行客观评价。

6、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汉字对每一位国人的重要性和代表性

要教育学生认识到汉字艺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门古老、传统而又充满魅力和审美情趣的艺术瑰宝,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更需要我们通过加强写字教育去传承和发扬,去探索,去追求,去感受汉字独特的艺术美。有首歌里唱到“最爱说的话呀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儿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就得字正腔圆、横平竖直的去认识汉字去书写汉字!

三、反思

总之,要想大幅度提高原本就处于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低段学生的识字量和识字能力,就必须想方设法将低段学生置于这样一个由学校、社会、家庭形成的立体网络之下:以课堂教学为增加学生识字量和识字能力的主渠道,以课外阅读为增加学生识字量和提高识字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互帮互助为增加学生识字量和提高识字能力的必要补充,以实践活动为增加学生识字量和提高识字能力的重要舞台。只有将低段学生处在这样一个时时刻刻学习,处处都要讲求识字的氛围中,才会迫使其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识字。以此提高他们的识字量和识字能力!

下载对农村小学数学低段不留家庭作业的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农村小学数学低段不留家庭作业的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聋校低段数学生活化模式探究

    聋校低段数学生活化模式探究 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 蔡毓瑜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对于低段聋生来说,由于他们听觉功能的丧失,使得听障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缓慢,分......

    浅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定稿)

    浅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 常德市西湖管理区东洲小学 李利娟 摘要: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作业,学生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的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强调减负增效,杜绝随意的、机械的、重复的家庭作业,提倡量少质高、事半功倍的......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问卷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问卷调查报告 新沂市唐店小学 高芳 一、作业现状的解剖: 就当前的作业现状而言,关注作业内容与形式变革的有很多,而关注学生需要及认可怎样的家庭作业却很少。......

    对小学低段数学解决问题的几点感悟[5篇材料]

    对小学低段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感悟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而低段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不够深入,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考虑不全面,针对低段学生生理、......

    小学数学探究

    “探究课上不完”的思考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感叹精心设计的探究课好看不中用,产生探究课上的困惑。怎样正确理解探究教学理念,提高探究课的教学效果呢? 一、变俏为实,让探究情......

    浅谈探究农村小学数学的有效课堂

    浅谈探究农村小学数学的有效课堂 摘要: 在农村小学从事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几年来,我一直都在思考:怎样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这个问题我的脑海里是一片空白,是一个“未知数”。......

    小学数学低段教研组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低段教研组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低段教研组工作计划1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研促教强质量,培训培养促成长”的宗旨,围绕本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