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安徽省高考语文作文点评
改还是不改,不同的是角度,需要的是理由
——2014年安徽省高考语文作文点评
安徽省含山中学吴耀新
据中安在线消息,今年的安徽高考作文材料为:一位表演艺术家与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在演戏,不是在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吗,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剧本,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对于这样一个新材料作文,我们的考生要想在众多的应试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一个较好的作文分数,笔者觉得,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力求避免硬伤,精心打造亮点,才能获得阅卷老师的充分肯定。
首先,在审题立意上看,今年安徽省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的审题难度相比较去年而言,下降不少,因为,在写作材料中,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两个人物角色的对话,无论是观点还是理由,都是明确的具体的甚至还都是充分的,我们的考生不难得出自己的立意——赞成还是反对或是提出自己的新看法,那么,什么样的立意才是一类的比较好的呢,笔者觉得,简单的赞成一方反对另一方都不是很可取,因为,出题者的意图应该并不是简单地要考生站队表明立场,而是希望我们的考生,深入地思考这两个看似都有理的类似常见争论背后的东西,并且推而广之到生活中去,一言以蔽 1
之,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察才是高考作文重点!所以我们的考生在立意时不可偏颇,要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争议的产生其实只是看到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也无没有前提的一定的是和非,但这样说,也并不是要我们的考生的观点要“骑墙”“各打五十大板”“和稀泥”,相反,观点是一定要鲜明的,而且最好要开门见山,比如标题就是观点。
其次,从文体的选择来看,笔者认为今年安徽省的高考语文作文材料比较适合选择议论文,原因就在于材料中的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已经发表了不同意见。命题者的意图应该就在让我们的考生就此事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而议论文的写作,从笔者的作文教学实践来看,实为当前高中生作文的一大软肋:观点偏颇,理由牵强,逻辑混乱,论据陈旧等等,而这些在高考作文中都要去避免。对于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文来说,我们的考生除了要做到前面所说在审题立意时观点鲜明而不片面外,还要做到逻辑推理要可靠,最起码要遵循一些最基本的逻辑推理常识,如大前提小前提,是必要条件还是充分条件或是充要条件等,如此,才不会犯一些低级的逻辑错误,在思维质量上比拼拿个高分。最后,从材料的选择来看。对于我们的考生来说,在写应试作文的时候,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材料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到这个材料作文,其实我们的身边甚至是课本上就有许多这样生动鲜活的例子,比如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开始就举出的例子: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
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必须有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等等,诸如此类的材料还有很多很多,所以说,议论文的应试写作关键就是看我们的考生平时的材料积累得如何,在临场写作时又是如何恰当地使用的。
总的说来,笔者认为,2014年安徽省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出得不错:审题难度下降,让更多考生没有输在写作起跑线上;议论文体的倾向将有助于引导纠正高中语文写作教学“重叙轻议”的偏差;材料内容贴近当代高中生的生活实际,接近新时期高中生的实际思维水平,所以,今年的安徽省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可以说是近几年来安徽省高考语文中最为出彩的一个作文题目,值得点个赞!
第二篇:2012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点评
2012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点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情节和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评析:2012广东高考作文从形式上改变了2011年“回归原点”的命题作文形式,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但就内容来看,去年的作文是“回归”,而今年的作文则是“汤因比、涵娜希望回到公元一世纪”,“伊雷娜希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可谓在内容本质上一脉相承。纵观2012年的高考作文,有以下特点:
1、关注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能力最能体现高中学生的文采。题目中汤因比和涵娜都是渴望生活在公元一世纪,原因在于那时候的文化兴盛,因此考生可以穿越时空,再现那个时代的文明。如可以写题目中提到的佛教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也可以从中国入手,再现大汉雄风,盛唐文明,康乾盛世等中国历史上的文明时代。
2、注重文化底蕴。题目第一段材料指出汤因比渴望回归的原因是因为渴望那个时代的文化,所以考生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入手,盛赞中西文化,歌颂古今文明,从而书写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灿烂文化的前进步伐。也可以书写中国的儒家文明,道家文化,法家思想,五四文明,从这个角度入手,那么很容易写成一篇议论文,将孔子、墨子、庄子以及五四风云人物作为作文的素材。
3、题目具有思辨性。题目第二段材料居里夫人的“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与其他三个任务构成了对比关系,体现了作文的思辨性特征,旨在引导我们关注现实,直面人生,告诉我们人生不能空想,应该脚踏实地的珍惜现有生活,以平和的心态直面人生。从这个角度可以写心态、脚踏实地、乐观、创造文化、构建文明等话题。
4、关注人生态度。文中提到的四位人物,无论是盛赞过去,向往未来,还是直面现实,都是一个人生态度的话题,因此从大的层面讲这个作文题目可以写人生、创造、歌颂、回归、等常规话题。
5、题目引导学生多读书,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这个作文题目要写成功关键在于多读书,积累大量的文化素材,同时要有对于人生和世界,以及影响人类文化的重要思想的理解能力,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形成自己对于人类文明的认识。只有读书多,并且内化了传统思想的同学才能将作文写深刻。
第三篇:2012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点评
2012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点评:关注人生态度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浪教育点击次数:55 次2012-06-07
新浪教育讯 2012年高考语文已经结束,一下为广东卷的真题及点评: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情节和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评析
2012广东高考作文从形式上改变了2011年“回归原点”的命题作文形式,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但就内容来看,去年的作文是“回归”,而今年的作文则是“汤因比、涵娜希望回到公元一世纪”,“伊雷娜希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可谓在内容本质上一脉相承。纵观2012年的高考作文,有以下特点:
1、关注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能力最能体现高中学生的文采。题目中汤因比和涵娜都是渴望生活在公元一世纪,原因在于那时候的文化兴盛,因此考生可以穿越时空,再现那个时代的文明。如可以写题目中提到的佛教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也可以从中国入手,再现大汉雄风,盛唐文明,康乾盛世等中国历史上的文明时代。
2、注重文化底蕴。题目第一段材料指出汤因比渴望回归的原因是因为渴望那个时代的文化,所以考生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入手,盛赞中西文化,歌颂古今文明,从而书写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灿烂文化的前进步伐。也可以书写中国的儒家文明,道家文化,法家思想,五四文明,从这个角度入手,那么很容易写成一篇议论文,将孔子、墨子、庄子以及五四风云人物作为作文的素材。
3、题目具有思辨性。题目第二段材料居里夫人的“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与其他三个任务构成了对比关系,体现了作文的思辨性特征,旨在引导我们关注现实,直面人生,告诉我们人生不能空想,应该脚踏实地的珍惜现有生活,以平和的心态直面人生。从这个角度可以写心态、脚踏实地、乐观、创造文化、构建文明等话题。
4、关注人生态度。文中提到的四位人物,无论是盛赞过去,向往未来,还是直面现实,都是一个人生态度的话题,因此从大的层面讲这个作文题目可以写人生、创造、歌颂、回归、等常规话题。
5、题目引导学生多读书,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这个作文题目要写成功关键在于多读书,积累大量的文化素材,同时要有对于人生和世界,以及影响人类文化的重要思想的理解能力,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形成自己对于人类文明的认识。只有读书多,并且内化了传统思想的同学才能将作文写深刻。
第四篇:2014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点评
2014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点评 2014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时关于影像在不同时代所内涵的意义以及如何影像我们的生活的。作文题如下: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曰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少华对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作出点评,谈谈影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以下为陈少华点评全文:
2014年广东省高考作文以影像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设题,以影像在不同时代与生活关系的呈现形态为表述,作文材料隐含了科技与人的关系的探讨,作文材料从考生熟悉的生活题材切入,陈述了照相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及情感体验带来的改变与影像,内涵丰富。材料中的“黑白胶片”和“数码技术”的陈述,既描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也提示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内涵。不论是“黑白胶片”的发明,还是“数码技术”的普及,科技的发展使物质变得丰富而易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变得更加便捷多样,科技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情感体验。
两段材料并举,对比了照相技术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每则材料本身就富有辩证意味,材料精短易读,只陈述事实,不作价值判断,呈现了意义的容涵性、开放性,这些都给考生
较大的写作空间。考生在审题时,既可以对两段材料表达看法,结合照相以及科技与人的关系进行思考和联想;也可以在相似的科技与人的关系背景下,以一段材料为重点,结合自身的经验,围绕照相技术与分享方式、情感体验等展开讨论;还可以在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其他能反应科技与人关系的材料展开联想与想象。以上角度和立意,没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写呢?这其实也是“材料引„„”型的作文,其实华南师大 陈妙云教授在2013年的作文备考建议中就重点讲了“材料引„„”题型应试训练,并且在《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分析》一文中突出强调了要强化“材料引写作范围”题型的应试训练。
“材料引写作范围”题型是2012年广东卷出现的作文新题型。这一题型虽然首次在广东卷中出现,但在全国各地试卷中已经出现多年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命题形式和应考策略。因此,我们除了研究好2012年广东卷作文题以外,还应该借助2012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来加深对“料引写作范围”型作文题的理解。
华南师大陈妙云教授认为,“材料引出写作范围”题型的应试训练,主要有四个方面,即:解读材料的训练,自选角度的训练,明写与暗合的训练和引用材料的训练。(《语文月刊》2012年第8期)
所谓对材料的解读,就是要读懂材料。与现代文阅读题一致,读懂材料应包含着对表层义和深层义的理解,所谓的表层义,就是整个材料客观、整体的意思;所谓的深层义,就是在理解表层义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体验挖掘材料中所暗含的话题。所谓表层解读就是对整个材料的客观整体的阅读与理解。首先要对材料进行整体客观的阅读。
本次作文题目的材料及要求中没有任何表达主观倾向的字句,是一种完全客观中立的陈述。学生可以从材料表层内容和深层含意中自选角度立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赞成支持材料中的某一方的行为、观点、态度,也可以反对,能言之有理,自
圆其说即可。本次命题力求在开放性与限制性上取得平衡,既保证了对材料的多元理解,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切入角度的任意扩散。
广东卷作文题干中对选角度的要求是“自选角度”,没有像全国卷的“选好角度”的说法。即目前来说,广东的材料作文评卷中,“角度没有优劣之分”。但必须承认,材料作文中必然有好的角度和相对较差的角度,陈妙云教授甚至认为,“角度有优劣之分,不要放纵学生乱选角度”。因此,训练学生选择恰当的写作角度,就成为了全面备考的必然要求。
根据目前的经验,要选好角度,一是重点关注材料中提示性的话语,如2012年全国大纲卷提示语是妈妈的话“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这是全文的中心意思。
所谓的引用材料,就是在文章中明确引用材料的内容或话语,包括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和夹引夹议三种方式。本次考试按照2012年高考评卷的原则,可引用材料,也可不引用材料。不引用材料的学生,则必须做到暗合材料。所谓的“暗合材料”,是指文章中没有出现“引用材料”的三种方式,但能够通过具体的话语判断出考生读懂了材料的内容材料处理方式,是一种较复杂的处理材料的方法。本次作文许多优秀的作文就体现了暗合材料的写法。
但也不能忽视了一个现象,即本次作文中许多低分作文正是由于考生写作能力不足,无法在文章体现出自己已经读懂了材料内容,因而被判为基本符合题意或偏离题意作文。因此,从全面备考和稳妥立意的角度出发,应该强化训练学生引用材料的训练。
介绍一些建议:
1.鼓励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自己的独特认识,当然,这种经历感受要具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2.关注现实、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要阅读一些新闻类报纸、杂志的评论型文章,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深度,要在模
仿中借鉴名家的写作技巧:比如《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看天下》、《杂文选刊》;
3.与阅读同时并进的,是写作,比如可以写一些要常写一些时评、随笔、杂感,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4.教会学生一些立意方法:正向立意、反向立意、辩证立意、延伸立意等。
第五篇:2012湖北高考语文点评
2012湖北高考语文点评:总体平稳 默写题有点怪
“语文试卷与湖北省四月份样卷基本吻合,试题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昨日,武汉外校高级教师、教科室主任吴小平说,试题总体上呈现新课改高考第一年,平稳过渡的特点。
语文基础知识15分,没有超过高考说明的题目,其中一个文学常识题,与新教材中要求考生考试中有新收获有关。现代文阅读紧扣新课改精神,整个文章体现的是一种乡情,而现代文阅读最后一题考查的是关于原因的探究,这正是新课改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语言运用题也体现了新课改的探究精神。”吴小平认为,今年的常规题文言文很平稳,考查实词,虚词,但文言中断句,与过去的标题相比有所加深。诗词赏析一个是人物形象分析,一个是炼词的分析,都不难。
科技文阅读选择的是社科类文章,这在高考中相对少一些,可能是命题者希望训练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与人文情怀有关。
不过让吴小平意外的是默写题,“感觉有点怪。”吴小平说,默写中8个题由学生选作,一共5分。但默写内容涉及初高中内容,而且既有选修也有必修内容,“至少有3分考查的是选修内容,可能命题者有特殊考虑吧。”
“用对联描述林黛玉进贾府,用演讲词来解释《楚辞》。”对于今年的考题,部分考生称以前没接触过。
武钢三中一位监考老师表示,今年语文题目中有很多考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点,如默写《出师表》、《桃花源记》等,文言文部分则考的《世说新语》,连注释都是用的文言文。
他觉得最特别的一道就是第六大题的语言应用。分三个小题,第一题考用诗的形式描述一幅漫画,上面画着小猫在看衣服上的鱼。第二小题考用对联的形式描述林黛玉进贾府。第三小题是用演讲词来解释《楚辞》和《史记》。
“以前学生都没接触过这种题型,很多考生没把握。”这位老师说,“从语文试题看,还是体现了新课改后的变化,题目更新思路更开阔。”
“语文试题有地方特色,关注了湖北正在进行的全民阅读。”考生柳舒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