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高三语文课(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2 13:3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幸福的高三语文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幸福的高三语文课》。

第一篇:幸福的高三语文课

2012年高考语文143分者谈高考语文复习

幸福的高三语文课

——高三语文复习回顾

盛星玮来源:《新高考》(附盛星玮作文一篇)

各位高三老师:

你们好!我是来自十三中的盛星玮。我2102年高考语文有幸得了高分(高考语文考了143分)。以前一直是我坐在下面听老师讲课,今天竟荣幸地给各位老师讲我的复习体会,不由得倍感惶恐。高三在完成了课文学习,步入复习阶段,语文课似乎难免单调、枯燥、乏味,可我的高三语文学习却充满了精彩与期待。今天我想和老师们分享一下自己高三语文学习的体验与感悟。

1.处理好“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我的语文老师是曹勇军老师。他一直将语文素养的提升当作“战略”,知识点的复习当作“战术”。强调“战术”要提高要过硬,但更要有“战略”眼光。谈及莎士比亚,会说起“四大悲剧”、十四行诗;谈及司马迁,会用“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的对联来唏嘘感叹;作文讲评谈及曼德拉,不忘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谈及“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顺便提到林肯《葛底斯堡宣言》中的“民治,民用,民享”;此外,“和而不同”的英译“agreeing to disagree”、“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等,都是老曹的口头禅——我们班同学都亲切地称曹老师为“老曹”——可也正是这些“无用”培养了我们的语文素养,为高三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2.用“大视野”,作“小语文”

从高三起,我们每天课前增加了8分钟“时事讲坛”。刚开始我和同学们一样觉得高三就该是“题海战术”,对所谓的“时事讲坛”完全提不起精神来。可是渐渐地,随着越来越多的时事新闻走进课堂,逐渐成为茶余饭后除学习之外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话题和学习内容,同学们对“时事讲坛”也由冷漠到好奇,由好奇到喜爱,由喜爱到渴望。高三一年“时事讲坛”让我们改变太多。

至今难忘,王海宽同学评“祖孙三代,百年义渡”;王子玥同学谈“家常慈善”,“平谈慈善”;高雪、张吉同学对小学生不科学的“米饭实验”的接连思考,周钰、乔丹、付明建同学对“校车事件”的接力追问;“方韩之争”引起了我班的“马王之争”;迟骋、袁泓所争论的陆港矛盾引发了全班的热烈讨论„„

“时事讲坛”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与思路,让我们学会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我从中受益良多,尤其表现在作文上:一模时我的作文只有52分,平时作文也多是三段论、老材料、大路货,二模时我的作文就上涨到65.5分,三模作文普

遍得分不高,我还得了57分。一提笔,大量述材便充盈脑中,信手拈来,不仅一下打破了作文“没话写”、“写不出”的桎梏,还让我品尝到“写得好”、“写得有个性”成功的喜悦。

而其妙处不仅于此,它让我们有了“探究国际要闻,品读世间百态”的人生大视野,用这种大尺度来看待语文,语文也不过指掌间了。古罗马奥古斯汀《忏悔录》中讲道:“文字使人死,精神使人生”,只读书,不思考,那我们不过是一株株“苇草”,唯有拥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意志”,才能使我们成为有思想的青年,摆脱平庸,趋于深刻。“时事讲坛”使我们班同学作文的立意普遍提高,班级高手云集,每次考试都涌现出一批优秀作文。

我们班“时事讲坛”坚持了一年,一直坚持到高考后。高考结束后,6月21日下午,我班同学相聚一堂,参加了“最后一次演讲”,这个新闻消息后来还登在《扬子晚报》上,为我们的高三生活增添绚丽的一笔。曹老师把我们一年的演讲稿和他的评点汇编成一本书,叫《高三(10)班在六楼》。

3.让阅读成为风气,摘抄成为习惯

热爱阅读一直是我班的风气,不曾因高考的紧张忙碌而改变。直到高考前同学们仍背后传阅龙应台的《野火集》、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粱文道的《常识》等。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小步,可阅读却是值得坚守一生的事。迟骋在龙应台的一段话后加上批注:中国要发展,她的人民首先要改变。我们要从脚下立足地开始。正如崔卫平所说,“你站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后面还有这样一行字:“午夜读这样有激情的文字都不觉得困了!”。花姐(花艺琳的外号)读《民国风范》钱理群先生序言,记录下心得:“已经凌晨一点,读到第16节,泪水竟扑簌簌地流下来,不知是困,还是被感动。‘为学术而生’这是一句让人动容的话,似乎幸福感和使命感就是被你醉心的学科所牵挂,让你与那门学科相伴而生,你找到那门学科,似乎就找到人生的定位,这该是怎样的幸福啊。”至今尤记,高考前最后一节课,全班起立,高声朗读俄罗斯白银时代天才诗人巴尔蒙特《为了看到太阳,我来到这世上》,激情洋溢的声音犹然在耳,“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而一旦天光熄灭,我也仍将歌唱„„我要歌颂太阳,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在先哲智慧精神的感召下,我们从容面对高考。阅读量的增加,使摘抄成为习惯,各人的摘抄也不相同,有话题类摘抄、人物类摘抄、实用类摘抄、时评新闻摘抄等等。摘抄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作文素材,形成了多样的作文风格,也使我们有了精神生活和价值关怀,心灵不再苍白。说一件轶事:我与同桌沈懿晖、小乔三人约定,每周四“数学日”,谁考得不好,就请客——买一份《南方周末》或《看天下》或《头条》给大家看!

我们互相传阅,选不同的文章摘抄分享。因此我们三人都成为班上的写作能手,也都偏爱写时评。

4.审题诚可贵,立意价更高

审题往往帮助同学们理解题意、辩证思考、开拓思路。许多同学有这样的深切体会,因为审题失误,使原本的高分作文一下沦落为三四类作文。我校每次印发的作文讲评讲义中都会注明本次作文的审题要点与误区,便于同学们找到失分的原因,了解优秀作文的写作思路,减少我们的审题失误。

高考前我们还进行了“作文向前看”,“作文向后看”的审题训练。后者回顾写过的作文总结教训与经验。前者更梳理了含有动宾、偏正、并列关系的作文题,让大家自主分析讨论写作思路是什么,有哪些素材可以使用。当时讨论的并列式作文题为“成功与优秀”。老师引导我们讨论成功与优秀间的关系,同学们有的认为成功是优秀的阶梯,有的认为成功侧重于外人认可,优秀侧重于内心要求,追求优秀比成功更重要。正是当时这样的分析经验,使同学们面对“忧与爱”的作文题时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若说审题是作文成功的基础,那立意则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每天的时事开讲是我们班的思维训练时间,也是每个人作文训练的良机。一个话题会引起全班的思考,例如,面对“梁林故居”被拆事件,同学们没有一味指责政府、开发商,而提出让文化融入生活,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让“说大于做”,摒弃“三分钟热度”才能实现文化复兴。59位同学的演讲,就是59次立意训练,这大大拓展了我们的思维宽度与广度,让“善于说理,立意深刻,作文素材贴近现实,有鲜活感”成了我们班的写作特色。

5.语文也有错题本,错题回看很重要

大多数同学都有精心编写的数学、物理错题本,而往往忽略语文错题本的价值。就算有,多数也只是词语、成语的订正。而我更关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错题的揣摩。语文错题提供的不仅是正确答案,更是一种深入的反思和揣摩,在旧题与新题比较联系中,找到并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路子。

比如今年江苏高考语文诗歌赏析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短短一行文字令人摸不着头脑,可有整理错题习惯的同学,就会以作者和词风——温庭筠和“花间词”为切入点。温庭筠擅长写闺怨,而“花间词”多以女子视角委婉抒情,所以本诗的主人公为满腹幽怨,无处排解,对月思念远方游子的思妇形象。有了这样的基本理解,诗歌第一题思想感情的把握(“恨”指什么)、第二题抒情主人公形象和第三题结句(“摇曳碧云斜”)的赏析,都有了解题方向和基础。

错题整理还可以训练我们的钻研精神,字字钻研,句句推敲。“千万恨”表现思妇千头万端、不可言喻的怅恨。“不知”、“空落”表现出山月水风不解闲愁,突出思妇满腹愁情无处排遣。“碧云斜”表现思妇满心愁绪,无意梳妆的低落心情。由关键词入手,便可将含蓄不明的诗歌拆解成一个个熟悉的画面。记得我们复习中多次遇到含蓄婉约的小令(教研室《二轮复习》就有好几首),曹老师特别提醒我们读婉约小词一定要“细”,体会其中情感的“深”。记上几笔,反复比较思考,阅读技能才能不断提高。

现代文阅读也是如此。我们现代文阅读复习错题订正,更注重对文本的整体分析和揣摩。我觉得,今年高考阅读《邮差先生》写于抗战时期,与我们一模阅读冯至先生《八月十日灯下所记》所记叙的时间背景接近,在情感、主旨方面也有相通之处。如果有了对后文比较深入的理解,碰到《邮差先生》,也就有了快速准确深入理解的基础。无论是《八》中战前的宁静,还是《邮》中战时偏僻小城的安逸,都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以宁静写出战争的丑恶,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平静生活的礼赞;无论是《八》中招呼士兵吃瓜的卖瓜人,还是《邮》中恪尽职守的邮差先生,都是爽朗豁达的中国人的代表,通过他们表现中国人对抗战胜利的乐观与希望。但是两篇文章也有不同:《八》叙述舒缓,是因为这是对战争的倒叙,带有回忆的悠长、舒缓的语调,表现出作者对抗战胜利的欣慰,紧扣“深深地喘了一口气”;而《邮》中叙述舒缓符合邮差先生清闲的工作特点,体现小城悠闲恬静的生活特点。从对比中看文章,使新文章成了老文章,陌生面孔成了熟悉面孔,这样做起阅读题自然事半功倍,得心应手。我当时坐在考场做阅读题的时候,就有一种特别顺手、舒心的感觉!

以上便是我的高三语文心得与体会。谢谢各位老师!

江苏理科“牛班”:高考语文均分超省20多

特级教师出书讲述不一样的“时事演讲”教学方式

扬子晚报网讯 据《南京晨报》报道 一群高三理科班的孩子,语文高考平均分却比江苏省均分高了20多分,秘诀何在?昨天上午,南京十三中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曹勇军主编的新书《高三(10)班在六楼》首发,曹老师今年刚刚送走的高三(10)班59名学生全是理科生,高考语文均分却超过113分,比省均分高了20多分,曹老师向记者讲述了他不一样的“时事演讲”教学方式。

翻开《高三(10)班在六楼》记者发现这是本很有意思的书,十三中高三(10)班59名学生全是主角,一人一篇演讲稿合成书稿。他们在高三一年间,通过语

文课前的“时事演讲”,与社会更贴近,锻炼了思辨和写作能力。曹老师告诉记者,一年的演讲活动,让他和他的学生们愈发强烈地意识到演讲活动的意义。“首先,每周两三位同学对热点新闻进行评论,可以培养全班同学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的人生姿态和品质,积累写作素材,让课堂上每个同学心中流淌着生命的活水;第二,每个同学对时事发表看法时,就是一种分析和说理,59位同学不断接力,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观点,不断深化认识,其实这就是一次次全班共享的议论文写作,这与高三的课堂作文写作呼应,形成合唱与交响,不仅有助于高考,更可以帮助孩子们今后人生的发展;第三,59次演讲形成一个系列。”

“时事演讲”还直接让很多孩子的语文成绩进步巨大,女生盛星玮今年高考总分是398分,已经被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录取,语文获得班级最高分143分。盛星玮说,自己以前偏爱理科,写作文是件难事。她自己评价作文是三段论,都用老材料,大路货。一模的时候,作文只有52分(满分70分)。即使如此,高三刚开始进行“时事演讲”时,她觉得是浪费时间,有这时间还不如多做点题。那时候班里订了《南方周末》,她也不太去看。不过,随着“时事演讲”的展开,盛星玮的观念变了。演讲是8分钟时间,都反映社会热点事件,但演讲完之后,全班同学都会很活跃,发表各自的观点。在思维碰撞中,所有的人都有收获。在分享和参与中,盛星玮找到了写作的灵感和鲜活的材料,二模时,她的作文高达65.5分,这次全市统考,南京只有18个人在65分以上。盛星玮高考作文能写好,也得益于“时事演讲”,而对《忧与爱》这个作文题,她举了三个热点例子阐述观点,都是同学在“时事演讲”中的主题,最后,她的语文得到了自己料想不到的高分。

高三(10)班的语文成绩为什么会这么突出呢?曹勇军向记者透露了自己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他认为只能给学生好的高考成绩和不能给学生好的高考成绩的老师,都不是好老师。而他希望能两者兼顾。他详细介绍了“时事演讲”的模式,拿出两节连上的语文课的前8分钟,让学生进行“时事演讲”,乔布斯之死、小悦悦事件、方韩“骂战”,校车事故„„一年来的社会热点都被这些临近高考的学生选中,他们不仅演讲,还整理成文字。每篇2000字左右的演讲稿,让一些以前连800字高考作文写起来都困难的学生因为准备充足有话说,写起来很轻松。学会了思考和表达。现在59名学生都将走进大学,在六楼的高三(10)班的故事也将永远珍藏。

洪超 刘颖

《史记》中的“妙语连珠”

高二(10)盛星玮

短短几个节选片断中出现最多的莫过于语言描写。司马迁笔下的“妙语连珠”,显得贴切而真实。尘封的历史像一幕幕舞台剧,活脱脱地在每个读者眼前上演。的不仅是情节、人物,仿佛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人物的神态与性格。

“列侯诸将无敢隐联,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何?”一个“无敢隐联”威严之气油然而生,我仿佛可以看见他睥睨天下的骄傲姿态。“吾有天下”,“项失天下”,一得一失之间是初为帝王的满足,是胜者为王的得意。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简明清晰的排比蕴含着刘邦的睿智与远识。他只是平凡而带有痞气的刘老三,在战乱之前不过是微末的尘沙,但知人善用,使他将众人优势转化为自我优势。简明的言语之中是“英雄尽为我驱驰”的自得,更是历史的必然。一句“取天下”是天下尽在我手的霸气。我想此时刘邦脸上同样挂着“运筹帷幄”的自信与威仪。

不同情况下的语言体现着一个人的不同风姿,但言语间不变的是一个人的说话方式,而这正是性格的体现。

“吾为公以为将”好似赐恩、施舍般的话语,完全没有将拜大将看作一件大事,其中纯粹打发人的话语、不正经的说话方式间带着浓重的市井气息。不必多言,就能看出这一定是出生底层、好呷狎辱人的刘邦了。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而。”虽气恼主上无礼,却不失稳重,恰当安排一一道来,这般谨慎、稳重的性格,必定是长期负责后勤工作,精细不乱的萧丞相了。

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话对应什么人。反复推敲,一一在理。这正是我体味出的《史记》中语言描写的特色。语言的生动,关键是司马迁对人物的反复推敲,对情节的细致研究,把人物性格、特定环境都融入千变万化的语言,这使《史记》中的语言不重复、不拖沓,一来一回宛如亲自观赏着诸多人物斗智斗勇的大戏,不经意间融入其中。

第二篇:幸福的高三语文课

幸福的高三语文课——高三语文复习回顾作者:直觉行而上

2012年8月29日,南京市教研室徐晓彬老师请高三(10)班的学生盛星玮(高考语文考了143分)在全市高三语文教师培训会上做了个发言,介绍她高三的学习经验。据听课的青年老师回来反映,盛星玮《幸福的高三语文课》的发言从容淡定,讲得不错,反响颇热烈,发言结束后,甚至有年轻老师上台与她合影。

幸福的高三语文课

——高三语文复习回顾

南京十三中原高三(10)班 盛星玮

各位高三老师:

你们好!

我是来自十三中的盛星玮。我今年高考语文有幸得了高分。以前一直是我坐在下面听老师讲课,今天竟荣幸地给各位老师讲我的复习体会,不由地倍感惶恐。

高三在完成了课文学习,步入复习阶段,语文课似乎难免单调、枯燥、乏味,可我的高三语文学习却充满了精彩与期待。今天我想和老师们分享一下自己高三语文学习的体验与感悟。

1.处理好“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我的语文老师是曹勇军老师。他一直将语文素养的提升当作“战略”,知识点的复习当作“战术”。强调“战术”要提高要过硬,但更要有“战略”眼光。谈及莎士比亚,会说起“四大悲剧”、十四行诗;谈及司马迁,会用“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的对联来唏嘘感叹;作文讲评谈及曼德拉,不忘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谈及“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顺便提到林肯《葛底斯堡宣言》中的“民治,民用,民享”;此外,“和而不同”的英译“agreeing to disagree”、“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等,都是老曹的口头禅——我们班同学都亲切地称曹老师为“老曹”——可也正是这些“无用”培养了我们的语文素养,为高三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2.用“大视野”,作“小语文”

从高三起,我们每天课前增加了8分钟“时事演讲”。刚开始我和同学们一样觉得高三就该是“题海战术”,对所谓的“时事演讲”完全提不起精神来。可是渐渐地,随着越来越多的时事新闻走进课堂,逐渐成为茶余饭后除学习之外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话题和学习内容,同学们对“时事演讲”也由冷漠到好奇,由好奇到喜爱,由喜爱到渴望。高三一年“时事演讲”让我们改变太多。

至今难忘,王海宽同学评“祖孙三代,百年义渡”;王子玥同学谈“家常慈善”。“平谈慈善”;高雪、张吉同学对小学生不科学的“米饭实验”的接连思考,周钰、乔丹、付明建同学对“校车事件”的接力追问;“方韩之争”引起了我班的“马王之争”;迟骋、袁泓所争论的陆港矛盾引发了全班的热烈讨论„„

“时事演讲”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与思路,让我们学会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我从中受益良多,尤其表现在作文上:一模时我的作文只有52分,平时作文也多是三段论、老材料、大路货,二模时我的作文就上涨到65.5分,三模作文普遍得分不高,我还得了57分。一提笔,大量述材便充盈脑中,信手拈来,不仅一下打破了作文“没话写”、“写不出”的桎梏,还让我品尝到“写得好”、“写得有个性”成功的喜悦。

而其妙处不仅于此,它让我们有了“探究国际要闻,品读世间百态”的人生大视野,用这种大尺度来看待语文,语文也不过指掌间了。古罗马奥古斯汀《忏悔录》中讲道:“文字使人死,精神使人生”,只读书,不思考,那我们不过是一株株“苇草”,唯有拥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意志”,才能使我们成为有思想的青年,摆脱平庸,趋于深刻。“时事演讲”使我们班同学作文的立意普遍提高,班级高手云集,每次考试都涌现出一批优秀作文。

我们班“时事演讲”坚持了一年,一直坚持到高考后。高考结束后,6月21日下午,我班同学相聚一堂,参加了“最后一次演讲”,这个新闻消息后来还登在《扬子晚报》上,为我们的高三生活增添绚丽的一笔。曹老师把我们一年的演讲稿和他的评点汇编成一本书,叫《高三(10)班在六楼》,这本书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3.让阅读成为风气,摘抄成为习惯

热爱阅读一直是我班的风气,不曾因高考的紧张忙碌而改变。直到高考前同学们仍背后传阅龙应台的《野火集》、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粱文道的《常识》等。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小步,可阅读却是值得坚守一生的事。迟骋在龙应台的一段话后加上批注:中国要发展,她的人民首先要改变。我们要从脚下立足地开始。正如崔卫平所说,“你站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后面还有这样一行字:“午夜读这样有激情的文字都不觉得困了!”。花姐(花艺琳的外号)读《民国风范》钱理群先生序言,记录下心得:“已经凌晨一点,读到第16节,泪水竟扑簌簌地流下来,不知是困,还是被感动。‘为学术而生’这是一句让人动容的话,似乎幸福感和使命感就是被你醉心的学科所牵挂,让你与那门学科相伴而生,你找到那门学科,似乎就找到人生的定位,这该是怎样的幸福啊。”至今尤记,高考前最后一节课,全班起立,高声朗读俄罗斯白银时代天才诗人巴尔蒙特《为了看到太阳,我来到这世上》,激情洋溢的声音犹然在耳,“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而一旦天光熄灭,我也仍将歌唱„„我要歌颂太阳,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在先哲智慧精神的感召下,我们从容面对高考。

阅读量的增加,使摘抄成为习惯,各人的摘抄也不相同,有话题类摘抄、人物类摘抄、实用类摘抄、时评新闻摘抄等等。摘抄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作文素材,形成了多样的作文风格,也使我们有了精神生活和价值关怀,心灵不再苍白。说一件轶事:我与同桌沈懿晖、小乔三人约定,每周四“数学日”,谁考得不好,就请客——买一份《南方周末》或《看天下》或《头条》给大家看!我们互相传阅,选不同的文章摘抄分享。因此我们三人都成为班上的写作能手,也都偏爱写时评。

4.审题诚可贵,立意价更高

审题往往帮助同学们理解题意、辩证思考、开拓思路。许多同学有这样的深切体会,因为审题失误,使原本的高分作文一下沦落为三四类作文。我校每次印发的作文讲评讲义中都会注明本次作文的审题要点与误区,便于同学们找到失分的原因,了解优秀作文的写作思路,减少我们的审题失误。

高考前我们还进行了“作文向前看”,“作文向后看”的审题训练。后者回顾写过的作文总结教训与经验。前者更梳理了含有动宾、偏正、并列关系的作文题,让大家自主分析讨论写作思路是什么,有哪些素材可以使用。当时讨论的并列式作文题为“成功与优秀”。老师引导我们讨论成功与优秀间的关系,同学们有的认为成功是优秀的阶梯,有的认为成功侧重于外人认可,优秀侧重于内心要求,追求优秀比成功更重要。正是当时这样的分析经验,使同学们面对“忧与爱”的作文题时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若说审题是作文成功的基础,那立意则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每天的时事开讲是我们班的思维训练时间,也是每个人作文训练的良机。一个话题会引起全班的的思考,例如,面对“梁林故居”被拆事件,同学们没有一味指责政府、开发商,而提出让文化融入生活,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让“说大于做”,摒弃“三分钟热度”才能实现文化复兴。59位同学的演讲,就是59次立意训练,这大大拓展了我们的思维宽度与广度,让“善于说理,立意深刻,作文素材贴近现实,有鲜活感”成了我们班的写作特色。

5.语文也有错题本,错题回看很重要

大多数同学都有精心编写的数学、物理错题本,而往往忽略语文错题本的价值。就算有,多数也只是词语、成语的订正。而我更关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错题的揣摩。语文错题提供的不仅是正确答案,更是一种深入的反思和揣摩,在旧题与新题比较联系中,找到并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路子。

比如今年江苏高考语文诗歌赏析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短短一行文字令人摸不着头脑,可有整理错题习惯的同学,就会以作者和词风——温庭筠和“花间词”为切入点。温庭筠擅长写闺怨,而“花间词”多以女子视角委婉抒情,所以本诗的主人公为满腹幽怨,无处排解,对月思念远方游子的思妇形象。有了这样的基本理解,诗歌第一题思想感情的把握(“恨”指什么)、第二题抒情主人公形象和第三题结句(“摇曳碧云斜”)的赏析,都有了解题方向和基础。

错题整理还可以训练我们的钻研精神,字字钻研,句句推敲。“千万恨”表现思妇千头万端、不可言喻的怅恨。“不知”、“空落”表现出山月水风不解闲愁,突出思妇满腹愁情无处排遣。“碧云斜”表现思妇满心愁绪,无意梳妆的低落心情。由关键词入手,便可将含蓄不明的诗歌拆解成一个个熟悉的画面。记得我们复习中多次遇到含蓄婉约的小令(教研室《二轮复习》就有好几首),曹老师特别提醒我们读婉约小词一定要“细”,体会其中情感的“深”。记上几笔,反复比较思考,阅读技能才能不断提高。

现代文阅读也是如此。我们现代文阅读复习错题订正,更注重对文本的整体分析和揣摩。我觉得,今年高考阅读《邮差先生》写于抗战时期,与我们一模阅读冯至先生《八月十日灯下所记》所记叙的时间背景接近,在情感、主旨方面也有相通之处。如果有了对后文比较深入的理解,碰到《邮差先生》,也就有了快速准确深入理解的基础。无论是《八》中战前的宁静,还是《邮》中战时偏僻小城的安逸,都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以宁静写出战争的丑恶,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平静生活的礼赞;无论是《八》中招呼士兵吃瓜的卖瓜人,还是《邮》中恪尽职守的邮差先生,都是爽朗豁达的中国人的代表,通过他们表现中国人对抗战胜利的乐观与希望。但是两篇文章也有不同:《八》叙述舒缓,是因为这是对战争的倒叙,带有回忆的悠长、舒缓的语调,表现出作者对抗战胜利的欣慰,紧扣“深深地喘了一口气”;而《邮》中叙述舒缓符合邮差先生清闲的工作特点,体现小城悠闲恬静的生活特点。从对比中看文章,使新文章成了老文章,陌生面孔成了熟悉面孔,这样做起阅读题自然事半功倍,得心应手。我当时坐在考场做阅读题的时候,就有一种特别顺手、舒心的感觉!

以上便是我的高三语文心得与体会。谢谢各位老师!

第三篇:幸福的高三语文课

幸福的高三语文课——高三语文复习回顾

南京十三中原高三(10)班盛星玮(高考语文考了143分)

各位高三老师:

你们好!

我是来自十三中的盛星玮。我今年高考语文有幸得了高分。以前一直是我坐在下面听老师讲课,今天竟荣幸地给各位老师讲我的复习体会,不由地倍感惶恐。

高三在完成了课文学习,步入复习阶段,语文课似乎难免单调、枯燥、乏味,可我的高三语文学习却充满了精彩与期待。今天我想和老师们分享一下自己高三语文学习的体验与感悟。

1、处理好“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我的语文老师是曹勇军老师(注:曹勇军: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他一直将语文素养的提升当作“战略”,知识点的复习当作“战术”。强调“战术”要提高要过硬,但更要有“战略”眼光。谈及莎士比亚,会说起“四大悲剧”、十四行诗;谈及司马迁,会用“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的对联来唏嘘感叹;作文讲评谈及曼德拉,不忘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谈及“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顺便提到林肯《葛底斯堡宣言》中的“民治,民用,民享”;此外,“和而不同”的英译

“agreeing to disagree”、“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等,都是老曹的口头禅——我们班同学都亲切地称曹老师为“老曹”——可也正是这些“无用”培养了我们的语文素养,为高三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2、用“大视野”,作“小语文”

从高三起,我们每天课前增加了8分钟“时事演讲”。刚开始我和同学们一样觉得高三就该是“题海战术”,对所谓的“时事演讲”完全提不起精神来。可是渐渐地,随着越来越多的时事新闻走进课堂,逐渐成为茶余饭后除学习之外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话题和学习内容,同学们对“时事演讲”也由冷漠到好奇,由好奇到喜爱,由喜爱到渴望。高三一年“时事演讲”让我们改变太多。

至今难忘,王海宽同学评“祖孙三代,百年义渡”;王子玥同学谈“家常慈善”。“平谈慈善”;高雪、张吉同学对小学生不科学的“米饭实验”的接连思考,周钰、乔丹、付明建同学对“校车事件”的接力追问;“方韩之争”引起了我班的“马王之争”;迟骋、袁泓所争论的陆港矛盾引发了全班的热烈讨论„„

“时事演讲”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与思路,让我们学会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我从中受益良多,尤其表现在作文上:一模时我的作文只有52分,平时作文也多是三段论、老材料、大路货,二模时我的作文就上涨到65.5分,三模作文普遍得分不高,我还得了57分。一提笔,大量述材便充盈脑中,信手拈来,不仅一下打破了作文“没话写”、“写不出”的桎梏,还让我品尝到“写得好”、“写得有个性”成功的喜悦。

而其妙处不仅于此,它让我们有了“探究国际要闻,品读世间百态”的人生大视野,用这种大尺度来看待语文,语文也不过指掌间了。古罗马奥古斯汀《忏悔录》中讲道:“文字使人死,精神使人生”,只读书,不思考,那我们不过是一株株“苇草”,唯有拥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意志”,才能使我们成为有思想的青年,摆脱平庸,趋于深刻。“时事演讲”使我们班同学作文的立意普遍提高,班级高手云集,每次考试都涌现出一批优秀作文。我们班“时事演讲”坚持了一年,一直坚持到高考后。高考结束后,6月21日下午,我班同学相聚一堂,参加了“最后一次演讲”,这个新闻消息后来还登在《扬子晚报》上,为我们的高三生活增添绚丽的一笔。曹老师把我们一年的演讲稿和他的评点汇编成一本书,叫《高三(10)班在六楼》,这本书已由江苏将与出版社出版了。

3、让阅读成为风气,摘抄成为习惯

热爱阅读一直是我班的风气,不曾因高考的紧张忙碌而改变。直到高考前同学们仍背后传阅龙应台的《野火集》、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粱文道的《常识》等。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小步,可阅读却是值得坚守一生的事。迟骋在龙应台的一段话后加上批注:中国要发展,她的人民首先要改变。我们要从脚下立足地开始。正如崔卫平所说,“你站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后面还有这样一行字:“午夜读这样有激情的文字都不觉得困了!”。花姐(花艺琳的外号)读《民国风范》钱理群先生序言,记录下心得:“已经凌晨一点,读到第16节,泪水竟扑簌簌地流下来,不知是困,还是被感动。‘为学术而生’这是一句让人动容的话,似乎幸福感和使命感就是被你醉心的学科所牵挂,让你与那门学科相伴而生,你找到那门学科,似乎就找到人生的定位,这该是怎样的幸福啊。”至今尤记,高考前最后一节课,全班起立,高声朗读俄罗斯白银时代天才诗人巴尔蒙特《为了看到太阳,我来到这世上》,激情洋溢的声音犹然在耳,“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而一旦天光熄灭,我也仍将歌唱„„我要歌颂太阳,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在先哲智慧精神的感召下,我们从容面对高考。

阅读量的增加,使摘抄成为习惯,各人的摘抄也不相同,有话题类摘抄、人物类摘抄、实用类摘抄、时评新闻摘抄等等。摘抄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作文素材,形成了多样的作文风格,也使我们有了精神生活和价值关怀,心灵不再苍白。说一件轶事:我与同桌沈懿晖、小乔三人约定,每周四“数学日”,谁考得不好,就请客——买一份《南方周末》或《看天下》或《头条》给大家看!我们互相传阅,选不同的文章摘抄分享。因此我们三人都成为班上的写作能手,也都偏爱写时评。

4、审题诚可贵,立意价更高

审题往往帮助同学们理解题意、辩证思考、开拓思路。许多同学有这样的深切体会,因为审题失误,使原本的高分作文一下沦落为三四类作文。我校每次印发的作文讲评讲义中都会注明本次作文的审题要点与误区,便于同学们找到失分的原因,了解优秀作文的写作思路,减少我们的审题失误。

高考前我们还进行了“作文向前看”,“作文向后看”的审题训练。后者回顾写过的作文总结教训与经验。前者更梳理了含有动宾、偏正、并列关系的作文题,让大家自主分析讨论写作思路是什么,有哪些素材可以使用。当时讨论的并列式作文题为“成功与优秀”。老师引导我们讨论成功与优秀间的关系,同学们有的认为成功是优秀的阶梯,有的认为成功侧重于外人认可,优秀侧重于内心要求,追求优秀比成功更重要。正是当时这样的分析经验,使同学们面对“忧与爱”的作文题时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若说审题是作文成功的基础,那立意则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每天的时事开讲是我们班的思维训练时间,也是每个人作文训练的良机。一个话题会引起全班的的思考,例如,面对“梁林故居”被拆事件,同学们没有一味指责政府、开发商,而提出让文化融入生活,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让“说大于做”,摒弃“三分钟热度”才能实现文化复兴。59位同学的演讲,就是59次立意训练,这大大拓展了我们的思维宽度与广度,让“善于说理,立意深刻,作文素材贴近现实,有鲜活感”成了我们班的写作特色。

6、语文也有错题本,错题回看很重要

大多数同学都有精心编写的数学、物理错题本,而往往忽略语文错题本的价值。就算有,多数也只是词语、成语的订正。而我更关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错题的揣摩。语文错题提供的不仅是正确答案,更是一种深入的反思和揣摩,在旧题与新题比较联系中,找到并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路子。

比如今年江苏高考语文诗歌赏析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短短一行文字令人摸不着头脑,可有整理错题习惯的同学,就会以作者和词风——温庭筠和“花间词”为切入点。温庭筠擅长写闺怨,而“花

间词”多以女子视角委婉抒情,所以本诗的主人公为满腹幽怨,无处排解,对月思念远方游子的思妇形象。有了这样的基本理解,诗歌第一题思想感情的把握(“恨”指什么)、第二题抒情主人公形象和第三题结句(“摇曳碧云斜”)的赏析,都有了解题方向和基础。错题整理还可以训练我们的钻研精神,字字钻研,句句推敲。“千万恨”表现思妇千头万端、不可言喻的怅恨。“不知”、“空落”表现出山月水风不解闲愁,突出思妇满腹愁情无处排遣。“碧云斜”表现思妇满心愁绪,无意梳妆的低落心情。由关键词入手,便可将含蓄不明的诗歌拆解成一个个熟悉的画面。记得我们复习中多次遇到含蓄婉约的小令(教研室《二轮复习》就有好几首),曹老师特别提醒我们读婉约小词一定要“细”,体会其中情感的“深”。记上几笔,反复比较思考,阅读技能才能不断提高。

现代文阅读也是如此。我们现代文阅读复习错题订正,更注重对文本的整体分析和揣摩。我觉得,今年高考阅读《邮差先生》写于抗战时期,与我们一模阅读冯至先生《八月十日灯下所记》所记叙的时间背景接近,在情感、主旨方面也有相通之处。如果有了对后文比较深入的理解,碰到《邮差先生》,也就有了快速准确深入理解的基础。无论是《八》中战前的宁静,还是《邮》中战时偏僻小城的安逸,都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以宁静写出战争的丑恶,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平静生活的礼赞;无论是《八》中招呼士兵吃瓜的卖瓜人,还是《邮》中恪尽职守的邮差先生,都是爽朗豁达的中国人的代表,通过他们表现中国人对抗战胜利的乐观与希望。但是两篇文章也有不同:《八》叙述舒缓,是因为这是对战争的倒叙,带有回忆的悠长、舒缓的语调,表现出作者对抗战胜利的欣慰,紧扣“深深地喘了一口气”;而《邮》中叙述舒缓符合邮差先生清闲的工作特点,体现小城悠闲恬静的生活特点。从对比中看文章,使新文章成了老文章,陌生面孔成了熟悉面孔,这样做起阅读题自然事半功倍,得心应手。我当时坐在考场做阅读题的时候,就有一种特别顺手、舒心的感觉!以上便是我的高三语文心得与体会。谢谢各位老师!

第四篇:幸福的高三语文课——高三语文复习回顾

幸福的高三语文课——高三语文复习回顾 各位高三老师: 你们好!

高三在完成了课文学习,步入复习阶段,语文课似乎难免单调、枯燥、乏味,可我的高三语文学习却充满了精彩与期待。今天我想和老师们分享一下自己高三语文学习的体验与感悟。

1、处理好“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我的语文老师是曹勇军老师(注:曹勇军: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他一直将语文素养的提升当作“战略”,知识点的复习当作“战术”。强调“战术”要提高要过硬,但更要有“战略”眼光。谈及莎士比亚,会说起“四大悲剧”、十四行诗;谈及司马迁,会用“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的对联来唏嘘感叹;作文讲评谈及曼德拉,不忘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谈及“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顺便提到林肯《葛底斯堡宣言》中的“民治,民用,民享”;此外,“和而不同”的英译“agreeing to disagree”、“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等,都是老曹的口头禅——我们班同学都亲切地称曹老师为“老曹”——可也正是这些“无用”培养了我们的语文素养,为高三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2、用“大视野”,作“小语文”

从高三起,我们每天课前增加了8分钟“时事演讲”。刚开始我和同学们一样觉得高三就该是“题海战术”,对所谓的“时事演讲”完全提不起精神来。可是渐渐地,随着越来越多的时事新闻走进课堂,逐渐成为茶余饭后除学习之外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话题和学习内容,同学们对“时事演讲”也由冷漠到好奇,由好奇到喜爱,由喜爱到渴望。高三一年“时事演讲”让我们改变太多。

至今难忘,王海宽同学评“祖孙三代,百年义渡”;王子玥同学谈“家常慈善”。“平谈慈善”;高雪、张吉同学对小学生不科学的“米饭实验”的接连思考,周钰、乔丹、付明建同学对“校车事件”的接力追问;“方韩之争”引起了我班的“马王之争”;迟骋、袁泓所争论的陆港矛盾引发了全班的热烈讨论……

“时事演讲”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与思路,让我们学会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我从中受益良多,尤其表现在作文上:一模时我的作文只有52分,平时作文也多是三段论、老材料、大路货,二模时我的作文就上涨到65.5分,三模作文普遍得分不高,我还得了57分。一提笔,大量述材便充盈脑中,信手拈来,不仅一下打破了作文“没话写”、“写不出”的桎梏,还让我品尝到“写得好”、“写得有个性”成功的喜悦。

而其妙处不仅于此,它让我们有了“探究国际要闻,品读世间百态”的人生大视野,用这种大尺度来看待语文,语文也不过指掌间了。古罗马奥古斯汀《忏悔录》中讲道:“文字使人死,精神使人生”,只读书,不思考,那我们不过是一株株“苇草”,唯有拥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意志”,才能使我们成为有思想的青年,摆脱平庸,趋于深刻。“时事演讲”使我们班同学作文的立意普遍提高,班级高手云集,每次考试都涌现出一批优秀作文。

我们班“时事演讲”坚持了一年,一直坚持到高考后。高考结束后,6月21日下午,我班同学相聚一堂,参加了“最后一次演讲”,这个新闻消息后来还登在《扬子晚报》上,为我们的高三生活增添绚丽的一笔。曹老师把我们一年的演讲稿和他的评点汇编成一本书,叫《高三(10)班在六楼》,这本书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3、让阅读成为风气,摘抄成为习惯

热爱阅读一直是我班的风气,不曾因高考的紧张忙碌而改变。直到高考前同学们仍背后传阅龙应台的《野火集》、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粱文道的《常识》等。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小步,可阅读却是值得坚守一生的事。迟骋在龙应台的一段话后加上批注:中国要发展,她的人民首先要改变。我们要从脚下立足地开始。正如崔卫平所说,“你站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后面还有这样一行字:“午夜读这样有激情的文字都不觉得困了!”。花姐(花艺琳的外号)读《民国风范》钱理群先生序言,记录下心得:“已经凌晨一点,读到第16节,泪水竟扑簌簌地流下来,不知是困,还是被感动。‘为学术而生’这是一句让人动容的话,似乎幸福感和使命感就是被你醉心的学科所牵挂,让你与那门学科相伴而生,你找到那门学科,似乎就找到人生的定位,这该是怎样的幸福啊。”至今尤记,高考前最后一节课,全班起立,高声朗读俄罗斯白银时代天才诗人巴尔蒙特《为了看到太阳,我来到这世上》,激情洋溢的声音犹然在耳,“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而一旦天光熄灭,我也仍将歌唱……我要歌颂太阳,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在先哲智慧精神的感召下,我们从容面对高考。

阅读量的增加,使摘抄成为习惯,各人的摘抄也不相同,有话题类摘抄、人物类摘抄、实用类摘抄、时评新闻摘抄等等。摘抄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作文素材,形成了多样的作文风格,也使我们有了精神生活和价值关怀,心灵不再苍白。说一件轶事:我与同桌沈懿晖、小乔三人约定,每周四“数学日”,谁考得不好,就请客——买一份《南1 方周末》或《看天下》或《头条》给大家看!我们互相传阅,选不同的文章摘抄分享。因此我们三人都成为班上的写作能手,也都偏爱写时评。

4、审题诚可贵,立意价更高

审题往往帮助同学们理解题意、辩证思考、开拓思路。许多同学有这样的深切体会,因为审题失误,使原本的高分作文一下沦落为三四类作文。我校每次印发的作文讲评讲义中都会注明本次作文的审题要点与误区,便于同学们找到失分的原因,了解优秀作文的写作思路,减少我们的审题失误。

高考前我们还进行了“作文向前看”,“作文向后看”的审题训练。后者回顾写过的作文总结教训与经验。前者更梳理了含有动宾、偏正、并列关系的作文题,让大家自主分析讨论写作思路是什么,有哪些素材可以使用。当时讨论的并列式作文题为“成功与优秀”。老师引导我们讨论成功与优秀间的关系,同学们有的认为成功是优秀的阶梯,有的认为成功侧重于外人认可,优秀侧重于内心要求,追求优秀比成功更重要。正是当时这样的分析经验,使同学们面对“忧与爱”的作文题时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若说审题是作文成功的基础,那立意则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每天的时事开讲是我们班的思维训练时间,也是每个人作文训练的良机。一个话题会引起全班的思考,例如,面对“梁林故居”被拆事件,同学们没有一味指责政府、开发商,而提出让文化融入生活,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让“说大于做”,摒弃“三分钟热度”才能实现文化复兴。59位同学的演讲,就是59次立意训练,这大大拓展了我们的思维宽度与广度,让“善于说理,立意深刻,作文素材贴近现实,有鲜活感”成了我们班的写作特色。

6、语文也有盘点,错题回看很重要

大多数同学都有精心编写的数学、物理错题本,而往往忽略语文错题本的价值。就算有,多数也只是词语、成语的订正。而我更关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错题的揣摩。语文错题提供的不仅是正确答案,更是一种深入的反思和揣摩,在旧题与新题比较联系中,找到并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路子。

比如今年江苏高考语文诗歌赏析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短短一行文字令人摸不着头脑,可有整理错题习惯的同学,就会以作者和词风——温庭筠和“花间词”为切入点。温庭筠擅长写闺怨,而“花间词”多以女子视角委婉抒情,所以本诗的主人公为满腹幽怨,无处排解,对月思念远方游子的思妇形象。有了这样的基本理解,诗歌第一题思想感情的把握(“恨”指什么)、第二题抒情主人公形象和第三题结句(“摇曳碧云斜”)的赏析,都有了解题方向和基础。

错题整理还可以训练我们的钻研精神,字字钻研,句句推敲。“千万恨”表现思妇千头万端、不可言喻的怅恨。“不知”、“空落”表现出山月水风不解闲愁,突出思妇满腹愁情无处排遣。“碧云斜”表现思妇满心愁绪,无意梳妆的低落心情。由关键词入手,便可将含蓄不明的诗歌拆解成一个个熟悉的画面。记得我们复习中多次遇到含蓄婉约的小令(教研室《二轮复习》就有好几首),曹老师特别提醒我们读婉约小词一定要“细”,体会其中情感的“深”。记上几笔,反复比较思考,阅读技能才能不断提高。

现代文阅读也是如此。我们现代文阅读复习错题订正,更注重对文本的整体分析和揣摩。我觉得,今年高考阅读《邮差先生》写于抗战时期,与我们一模阅读冯至先生《八月十日灯下所记》所记叙的时间背景接近,在情感、主旨方面也有相通之处。如果有了对后文比较深入的理解,碰到《邮差先生》,也就有了快速准确深入理解的基础。无论是《八》中战前的宁静,还是《邮》中战时偏僻小城的安逸,都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以宁静写出战争的丑恶,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平静生活的礼赞;无论是《八》中招呼士兵吃瓜的卖瓜人,还是《邮》中恪尽职守的邮差先生,都是爽朗豁达的中国人的代表,通过他们表现中国人对抗战胜利的乐观与希望。但是两篇文章也有不同:《八》叙述舒缓,是因为这是对战争的倒叙,带有回忆的悠长、舒缓的语调,表现出作者对抗战胜利的欣慰,紧扣“深深地喘了一口气”;而《邮》中叙述舒缓符合邮差先生清闲的工作特点,体现小城悠闲恬静的生活特点。从对比中看文章,使新文章成了老文章,陌生面孔成了熟悉面孔,这样做起阅读题自然事半功倍,得心应手。我当时坐在考场做阅读题的时候,就有一种特别顺手、舒心的感觉!以上便是我的高三语文心得与体会。谢谢各位老师!为了看太阳 我来到这世界上

巴尔蒙特[俄]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蔚蓝色的田野。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连绵的群山。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大海,和百花盛开的峡谷。我与世界签订了和约,我是世界的真主。

我战胜了冷漠无言的冰川,我创造了自己的理想。我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启示,我时时刻刻都在歌唱。我的理想来自苦难但我因此而受人喜爱。试问天下谁能与我的歌声媲美? 无人、无人媲美。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而一旦天光熄灭,我 也仍将歌唱……歌颂太阳 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

第五篇:高三补习班第一节语文课

高三补习班第一节语文课

一、教学目标:

1.明确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为第一轮复习打好基础。

2.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师生初次交流,消除陌生感,拉近师生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鼓足士气。

走进这间教室,面对眼前的同学们,我心里感慨颇多。在过去的一年里,同学们经过努力拼搏,但终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同学因此沉浸在痛苦悔恨的阴影里不能自拔,更有的同学认为人生之路跌入深渊的念头。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同学们十年寒窗苦读,我们就是指望有朝一日,能高魁红榜,出人头地,改换门庭,告慰父母。但是过去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都付之东流了,当然痛苦是免不了的。然而我们不能一味的沉沦下去,人生之路是漫长的,是布满了荆棘和坎坷的,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

我相信来这里的同学,都是英雄,都作出了勇敢的选择。我这里有一首诗要献给大家,与大家共勉:压过来的是整个天宇/我昂起不屈的头/即使大地从脚下滑走/我也要举起挑战的手/闪电的鞭子把我抽成网/对着陌生的宇宙/我还是要发出雷的怒吼/

是的,苦水中沤的麻结实,淤泥中挣扎出的荷动人,沙漠戈壁上跋涉的骆驼执着、坚强。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不要为了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要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斗志,为我们崭新的明天铺平道路。要相信:今年你早我一步,明年我高你一头。

(二)养成良好心态。

不必讳言,你们回到这里一般说来是三种原因为主:一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考上了,录取了,但那个学校那个专业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回来。二是无可奈何只能这样。因为失误,因为分数不够,上了线但录取落榜了,只能回来。三是父母之命加上心底一线希望。父母永远希望自己的儿女是优秀中的一员,他们不相信或不承认自己的孩子竟然只能考这么多一点分。

所以,我觉得你在这一年里要去掉三个心态:

第一个是去厌烦心,“这个,我去年就懂了,还在讲”。如果这个心态不去掉,我想我们只好这样回答你:我们讲的你都懂了,你怎么去年没考上你想考的大学?

第二个是去焦躁心,“你讲的这些我都不懂,我永远都不会懂。”这个心态除了让你更静不下心来弄明白自己哪儿没懂以外,毫无作用。没有人高考是满分的,所以你有不懂的东西是正常的。

第三个是去狂妄心,“讲些啥子哟,还不如我呢。”如果是这个心态,那不如我们试试同做一套题看谁得的分多一些?眼高手低的故事不能在高三补习的课堂内继续。

语文学科不会立竿见影,它需要你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

(三)明确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时间:从现在到明年2月份。

8月——10月文言文阅读

11月诗歌鉴赏

12月——2月现代文阅读

其中要穿插作文训练。

(四)提出复习要求:

1.写一手好字。高考作文对书写的要求是——书写工整,卷面清洁。因此,要努力使自己写一手端正而潇洒的字。平时要注意,坚持不懈,最终一定能出手不凡。

2.准备两本词典。工具书不仅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随时查阅碰到的疑难问题,而且也可以作一般阅读材料来读。你最好要有《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两本工具书。

3.准备两个本。一个是检测本。把每天检测的内容写到上面,并用好两色笔,为自己的复习减轻负担。二是整理本。整理专项复习的方法和题型,做好知识的归纳,系统复习。

所以迎考是一个化蝶的过程,须经历破茧时的阵痛,但只要你耐心地坚持,终能自由飞舞于天空;迎考是一个登山的过程,须经历曲折与坎坷的困境,但只要你不停地攀登,就能尽情地享受美景。

下载幸福的高三语文课(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幸福的高三语文课(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幸福高三

    幸福高三 总是在抱怨高三太苦太累;总是用一双熊猫眼扫视周围的世界为自己渺茫的希望唉声叹气。蓦然回首走过的这一段高三之路,殊不知,我们收获的岂只是知识,还有我们的心态‘信......

    高三家长会语文课代表发言稿(最终定稿)

    又要开家长会了,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是一件很让人自豪的事情,代表学生发言肯定是免不了要写发言稿的。那么,家长会学生代表发言稿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家长会......

    幸福高三作文

    幸福高三作文1 进大学这是第三年,在过去的两年时光里,岁月将我那些菱角逐渐地打磨,褪了颜色!那一年,感觉自己的世界里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黑色。短暂的黑色时光并不是可怕的,最可......

    高三幸福的议论文(精选合集)

    作文作为奥考语文中专项占分的题目,已经让很多学生无策,很多家长着急,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三幸福的议论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三幸福的议论文1夕阳逝去,带来美......

    高三幸福议论文800字大全

    幸福,就是在寒冷时,有人为你增添一些温暖。窗外的大雨还在呜呜咽咽地抽泣着,玻璃上早已蒙上了一层水雾。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三幸福议论文800字5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

    幸福在身边 高三

    幸福在身边 高三(12)班 张赛嘉 【两岸说】 ①河的此岸暗自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是的,人们就像这河岸一样,总是羡......

    语文课

    语文课 今天上午,我们第四节课是语文课,上课铃响后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去上五楼上课。到五楼后,教师给我们排好座后,就开始上课了。 今天苏红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课,苏红老师给我们......

    语文课(模版)

    语文课 天上午第3节语文课的时候有7位老师来我们2(7)班讲课,老师他们轮换着给我们讲课,有一个老师让同学们发言的时候我举了手,老师就提问了我,我读了一段课文而且还口齿不清,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