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军信息化建设
海湾战争以来,美军新的作战理论层出不穷,并在之后的各次局部战争中予以应用和验证,尤其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更成为“快速主宰”、“快速决定性作战”、“基于效果作战”、“网络中心战”等新联合作战理论的实验场。美军新的作战理论和方法,给传统的作战理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通过对美军新的作战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于我军军事斗争准备具有积极指导意义。美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提出了“震慑:达成快速主宰”“基于效果作战”“快速决定性作战”和“网络中心战”等多个全新的作战概念,并在近期的几场战争中予以实践。这些战争新思美军非常重视新的作战理论的实践,为了尽快实现由理论向实际能力的转变,美军基本上遵循“概念-实验-实战”模式,经过此过程的反复循环,验证和提高作战理论的科学性,提高其军队打赢战争的能力。近期的几场局部战争尤其是伊拉克战争,更成为美军新作战理论的实验场。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军事理论、作战样式和战争形态的根本性变化,催生了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新军事变革是以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整体作战能力为目标的诸领域、诸要素互动发展、有机联系的大系统[1]。同时,新军事变革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看问题,必须加强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跟踪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没有科学借鉴便没有后发优势,也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深 入研究世界新军事变革及其在世界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反映,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新军事变革和信息化建设规律和本质的认识,有利于借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探索出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化建设“ 技术决定战术”, 这是恩格斯的名言。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战争实践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印证了恩格斯这句名言的真理性。特别是海湾战争后, 走在信息技术发展前列的美军意识到信息技术必将对未来战争带来革命性影响,传统的战略思维与作战理论将不再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求。于是, 美军一批军事理论家深入研究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陆续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的全新作战理论, 并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付诸实践。
第二篇:浅析美军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浅析美军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李江伟 程启胜 郭立涛
(解放军炮兵学院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在美军率先提出进行一场军事后勤革命后。美军后勤管理理论已经趋向集成化;后勤管理方法趋向精确化;后勤管理对象趋向可视化;后勤管理形式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手段走向科技化。值得我军深入研究和借鉴。
【关键词】美军;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后勤乃战争维系之根,军队生存之源。在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后勤信息化建设是其中重要一环,必不可少。而后勤管理作为后勤信息化建设健康顺利发展的必要保证,也不可或缺;并且,随着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在军队后勤领域的广泛应用,军队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随之相应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这一领域内,美军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20世纪90年代末,美军率先提出进行一场军事后勤革命。美国军事后勤革命其实质是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对传统后勤进行根本性改造,它涉及到后勤技术装备、后勤组织体制、后勤理论和后勤管理等各个领域,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已有资料证明,美军的后勤革命早已从理论研究阶段步入到实践应用阶段。美军的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发展迅速,它在后勤管理信息化方面取得的许多进展,反映了后勤管理变革的客观规律和共同趋势,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对美军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做到知己知彼,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我军树立一个标杆,借鉴美军的经验和做法,从而促进我军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一、美军后勤管理理论趋向集成化
有专家认为,信息化后勤是以信息技术和系统为主要管理手段的可视化后勤,其基本内涵是后勤管理的信息化。
美军认为,后勤信息管理将成为未来后勤管理的重点,后勤管理正在从管理物资流转变为重点管理信息流,相应的后勤管理也必须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方向转变。美军指出,“后勤本是一个以补给为基础、依靠大量库存的系统,现在转变成了一个迅速发展的、依靠计算机网络的配送系统,利用商业信息系统的先进技术建立全资产可见性和改善对补给链条的管理。国防后勤局的工作重点正在从管理库存转向管理整个补给链条的信息,从管理补给品转向管理供货商,从购买库存转向购买反应时间。”“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保持大量库存在经济上极不合算。这也迫使未来的物资部门大大降低物资的库存水平。信息将取代昂贵的成品库存。只要信息的反应速度加快,覆盖面大,物资的库存量及相应的安全库存量都将降低。库存量的减少可使费用大量节省。”因此未来战时后勤“管道”中,不仅是大量物资和人员的流动,更大量的是后勤信息的流动。在未来的后勤系统中,将会出现基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大量计算机的信息化式的后勤管理,“以保证有能力获取(后勤)信息,而且有能力通过系统的兼容性分享(后勤)信息,并在协调一致的战场行动中运用(后勤)信息”。从而获得“后勤制信息权”,确保后勤任务的完成。
二、美军后勤管理方法趋向精确化
后勤管理方法丰富多彩,可按管理对象划分、管理职能划分,也可按后勤专业划分。美军后勤管理在采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后,已日益趋向精确化。例如:在物资补给领域有:国防后勤局的标准自动化物资管理系统,海军的物资管理站统一自动数据处理系统,空军的武器系统管理系统,合同数据管理系统等。在卫生勤务领域有:记录在美军医疗机构中接受伤病员情况的计算机统计系统,美军医疗机构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在军交运输领域有:陆军的陆军运输管理系统,国防物资途中监控系统等。在装备维修领域有:陆军的陆军标准维修系统、维修报告与管理系统,空军的后方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在财务勤务领域有:标准军用财产登记册系统,国防债务管理系统,空军财会管理自动化系统等。
三、美军后勤管理对象趋向可视化
海湾战争后,为实现物资管理的透明化、精确化,美军在原有大量物资管理自动化系统基础上,于1992年开始了资产可视性系统的建设。各军种、各部门围绕资产“可视”,对原有的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改进,同时开发大量新型的管理系统,加强系统的网络化建设。美军调整“速率管理”,建立“全军资产可视性系统”,使总部与部队及客户公司之间联网,减少供应环节,缩短周转时间,压减库存物资,避免后勤设施重复建设。美国国防后勤局所属和管辖的各行政业务部门,都拥有各自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并能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其他部门通信和利用计算机中心数据库进行检索。目前美军资产可视性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储资产“可视程度”已达到90%多。在伊拉克战争中已基本做到战场物资保障的透明化、精确化。
四、美军后勤管理形式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手段走向科技化 1954年,美空军器材部安装了第一台计算机。1955年,美军已有三台电子计算机用于试验性地处理补给业务。此后,后勤部门陆续采购、装配并使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在后勤业务工作中初步由手工劳动向应用计算机处理转变,明显地提高了物资补给效率。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于加强后勤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显示了无法估量的光明前景。19世纪六、七十年代,鉴于在后勤业务中应用计算机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美军各军兵种后勤部门和国防后勤局相继建立了本系统自上而下统一配套的后勤指挥管理自动化系统。以空军为例,美空军于六十年代初期建成了主要用于进行补给管理和仓库物资储存分发的“物资管理品控制与分发系统”,到七十年代,空军后勤已开始使用第三代计算机,建立一些后勤计算中心,大部分中心可同有关业务部门连结
起来。逐渐形成了从总部到师一级以补给业务为主体的“上下联通”的后勤自动化管理体系。
到九十年代,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美军管理自动化建设也出现网络化特征。1992年,美军提出研制“全军指挥控制系统”,该系统是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先进的、集中管理的联合作战指挥系统;1997年4月,美军建立的全球运输网具备了初步运行的能力;近年,美军还建成了专门提供后勤信息的后勤信息网,到目前,它已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后勤信息系统,管理、维护美国军队使用的700余万种物资和北约1700余万种列装物资的全部信息。
目前,美陆军已建立起了数字化办公室和视频电话会议系统。在美军出兵海地的行动部署中,大西洋总部司令官召集会议,就是通过视频电话会议系统进行的。为了了解货物存在时的位置、运输时的位置以及在零售系统的位置即对全面资产进行精确管理,准确及时掌握后勤需求信息,美军开发出一种具备该种运输信息管理的技术系统,它能为需求者提供瞬间可得的信息。这些技术包括条形码、无线电频率技术、灵敏卡片、卫星通讯、全球定位设备等。台式视频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通讯装置、蜂窝状电话、平面板显示仪、膝上型计算机,电子信息交换等信息技术在后勤管理中被广泛应用,大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也标志着美军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加强后勤信息化建设,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是新时期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迫切需要。我军的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后勤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必要保证,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美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对美军的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我们要跟踪它、了解它、研究它,把它当假想敌、目标、甚至是榜样,迎头赶上,加快我军的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保证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发展,从而保障我军努力实现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三)以两个“透明”推动后勤保障内容的信息化变革
所谓两个“透明”就是后勤资源“透明”和后勤需求“透明”。它主要是针对传统后勤中存在的“后勤资源迷雾”和“后勤需求迷雾”提出的。美军认为,看不清目标的“后勤资源迷雾”会造成重复申请、采购、库存积压、无效运输和后勤保障效率低下。如海湾战争中美军运抵战区的4万多个集装箱,由于不“透明”,接收单位不得不把其中的28万个集装箱一一打开,重新清点和分发。到战争结束还有8000多个集装箱没有打开。而若明若暗的“后勤需求迷雾”,时常会造成部队申请的模糊性、后勤准备的盲目性和保障的被动性,造成后勤物资积压浪费,并增大工作量。如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军遗留在战场上的物资堆积如山,几年都用不完,造成很大的浪费。
为此,美军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试图通过信息化手段来驱除这两个“后勤迷雾”。1992年美军首次提出“全资产可视”概念,1999年推出《联合资产可视战略计划》。主要是采用货运激光卡(正式名称为“自动货单系统”,是物资可见性自动识别技术之一)、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及后勤检测无线终端等一系列新技术手段,形成并提供及时、准确的各类后勤信息。使陆、海、空三军和国防后勤局的所有资产及在储资产、在运资产和在处理资产都能做到“可视”,以便向各级指挥官、物资管理部门、武器系统管理部门及相关用户,提供全部资产的所在位置、数量、类别和状况等信息,使物资的供应与管理具有较高的透明度,为作战部队提供快
速、准确的后勤保障。
在驱除“后勤需求迷雾”方面,美军一是通过配备信息化“未来士兵系统”,全面掌握部队所在位置,士兵手中武器好坏,弹药多少,甚至体温和血压等信息,以提高单兵需求预知预报能力;二是给装备嵌入信息化故障诊断装置和传感器,使坦克、车辆等设有自动诊断故障功能,以提高预知预报物资、油料、器材消耗的能力;三是依托一体化战场可视系统和信息化处理系统,及时掌握沙漠、寒区、丛林等作战地域的道路水文、地形地貌等情况,增强保障的适应性,以提高战场环境预知预报能力。
第三篇:美军通信兵模块化建设的动因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美军通信兵模块化建设的动因浅析 作者:宋晶 马侦 刘安康
来源:《科教创新》2013年第09期
第四篇:信息化建设
调研报告提纲告
调研题目:基层派出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1、基层派出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研究调研报(1)现状分析: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构建信息化警务机制是适应社会信息化、治安动态化新形势,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的战略举措。全县公安信息化建设处于“硬件建设基本成型、思想观念尚待更新、应用能力亟需加强”的状态。基层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前沿阵地,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落脚点,如何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派出所如何落实信息化,这是我将要研究的。
(2)主要做法和经验:利用信息化这个平台为案件的破获节省了大量得人力物力,以及一些经验,利用信息化工具能够快速准确的串并案件,基层派出所在这方面的经验。
(3)存在问题:对基层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展开研究,相关制度、运行机制、软件系统、硬件、实际效能、未来建设发展方向等等方面,我会结合我的所实际情况,比如在人力,物力方面对所里信息化建设影响,信息化建设给派出所前后工作发生了的变化,从我所在单位实际情况来分析。
(4)主要对策措施:信息化系统构成,结合我实习所综合情况进行分析,例如资金,人才培养,引进人才,购置相应的设备,制度建设等。(5)政策建议:我根据基层所具体情况,根据相应的资金情况,提出合理的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建议。除了现实问题资金外,在考虑基层所人员少问题结合自己在所里实习情况实际的谈谈自己的一些建议,这些建议要在我实习过程中慢慢来发现。请刘院长查看,谢谢。2012年4月24日
重点是存在的问题,包括相关制度、运行机制、软件系统、硬件、实际效能、未来建设发展方向等等方面,结合派出所工作职责和日常工作,特别是当前正在推进的综合警务改革,以有利于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紧扣派出所公安信息化建设,利用你们电脑信息方面知识技能的优势,创造性地提出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此就有意义。
有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后,再发给我帮你考虑具体写作提纲。尽可能用数据分析和实例来证明观点。
第五篇:2012信息化建设情况
2012信息化工作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12年XXX就业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精神,强化“精细化”管理,推进全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我局结合沿滩实际,认真执行、抓紧落实信息化工作,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信息化是提高就业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局长亲自抓,总负责,成立了以XXX局长为组长,李琳副局长为副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设立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任命专职网络管理员,并下发文件《XXX就业服务管理局关于成立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切实做到机构健全、人员稳定,积极稳妥推进信息化建设。
二、建立健全信息工作制度体系
为规范全区就业服务联网业务的经办程序,进一步明确办理方式、结办时限和工作要求,我局及时转发了《XXXX就业服务联网业务应用操作规范(试行)》,要求各业务模块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办理业务。
(一)建立信息化业务岗位考核上岗制度
对就业指导股、失业保险股、创业指导股、培训股以及需要进行信息化操作进行联网办公的岗位,其工作人员上岗前需接受专门的技术操作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从事业务经办工作。
(二)建立每日通报制度
严格要求就业失业模块、失业保险模块、职业培训模块、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模块、农村劳动力模块、就业援助模块、职业介绍模块务必及时将相关数据信息录入业务软件系统,切实做到业务结办及时数据更新、按规定定期更新。每日定时通报各乡镇信息录入进度以及信息录入空缺率和错误率,表彰先进乡镇,激发“比学赶帮超”热情,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向“精细化”发展。
三、加快推进基层平台VPN网络扩面改造
抓紧与电信公司联系,洽谈业务合同,统计并报送“就业E通”电话号码,及时开通集团通信功能,确保就业信息系统平台正常使用。截至目前,依托“就业E通”综合服务平台,XXX区VPN网络虚拟化改造和延伸至社区(村)等基层平台的扩面工作已覆盖XXX就业局本级、十一镇、两乡、沿滩新城、十五社区共计三十节点。
多措并举,加强业务指导。为方便业务人员尽快熟悉互联网就业办公操作流程,局信息化办公室编写了《TPN客户端下载流程与就业E通手机动态验证码操作手册》,分享在XXXX就业管理信息群,供业务操作人员传阅学习,尽快熟悉。采取电话、QQ群、现场指导等多种有效措施,加强同乡镇业务工作人员联系沟通,指导下载安装TPN客户端以及动态验证码使用。在局长XXXX亲自带领下,信息化办公室管理员前往各个乡镇进行手把手式的指导,确保客户端成功安装并正常使用,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
四、规范运用OA系统
严格要求OA系统用户保管好自己的帐户信息,在初次得到帐户信息或帐户信息出现安全漏洞时,应当及时更改用户登陆密码,并妥善保管登录密码,禁止向他人泄露登录账号和密码。OA系统电子邮件功能仅供内部交流材料传输使用,严禁利用OA系统闲聊。OA系统公告栏严禁刊发商业性广告内容、个人信息或其它与工作无关的图文信息。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拓展信息化业务领域,扩大VPN覆盖面积。拟定扩面覆盖目标:2013年6月30日前完成所有社区的虚拟VPN扩面;2013年12月31日前完成20%以上行政村的虚
拟VPN扩面;2014年12月31日前完成60%以上行政村的虚拟VPN扩面;至“十二五”末,完成辖区所有社区、建制村VPN网络虚拟化改造,努力实现全区所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VPN联网,日常业务全部通过网上进行办理,业务软件通过VPN(虚拟)专网实名制运行,严格要求联网用户妥善保管帐户信息,严防信息泄露。
(二)加强业务人员网上操作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业务软件操作培训班,强化信息化业务岗位考核上岗制度,规范就业服务联网业务经办程序,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努力构建开放便捷的公益性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实现就业服务高效化、多元化、个性化,不断提升业务人员工作能力,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就业服务事业全面发展,促进民生改善,推动“和谐沿滩”、“五个XXX”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