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

时间:2019-05-12 13:0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

第一篇: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

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

陈 中

长期以来,体育课堂教学倍受人们的重视。受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评价观念的影响,我们对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内容主要是侧重教师的,如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语言、应变能力、教学的即时效果等。虽然也有一些涉及到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内容,如“学生的学习情趣”、“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等,但最终还是把重点放在教师的教学上。于是乎,为了准备一堂公开课,为了得到同行的称赞和评委的肯定,体育教师常常得花数月的时间精心设计和彩排。教师所想的就是如何在这场“表演”中“出色”地完成任务。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体育课程的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应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新的教育观念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不再以体育教师的“表演”是否“出色”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传统上认为的好课现在可能未必是好课,反之亦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优劣。

一、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

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主要体现为学生喜欢体育与健康课和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在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否得到充分表现,很少去考虑应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坚持和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等等。新体育课程对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则十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是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主体,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努力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的乐趣,并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进步和发展。如果许多学生被动地应付体育与健康课,也很少参与体育活动,那么,只能将这样的课堂教学划分为差一类的教学。因为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只有这样,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才能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得到保证。所以说,“学生主动参与的体育与健康课”是好课。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

传统上,对一堂体育课的评价首先是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学

组织是否严密、声音是否宏亮有力、哨音吹得是否富有节奏感、讲解是否清楚、动作示范是否准确……。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做好这些方面似乎无可非议。然而,在这样的体育课上学生究竟学到什么?体验到什么呢?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是否考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如何在这样的体育课中得以体现呢?我们发现,这样的课实际上是为迎合评委的口味而精心设计的,在所有人的眼里,学生此时学到什么或需要学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体育教师能表现什么。这种现象在优质课的评比中尤为常见,并带来了不小的负面效应。由于这种课的目的是为了评优、获奖,并不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进行的,我们称之为“中评不中用”体育课。

在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评审的体育公开课上,教师为了充分显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始终让自己处于一个“主角”的地位,学生仅是“配角”。为了演好“主角”,教师则需要学生的鼎力配合。如果没有演好“主角”,那么,教师就会将责任推卸给学生。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还是为了满足教师自己的表现欲望。因此,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即使体育教师在一堂课中表演得再充分、再出色,这样的体育与健康课也不能称之为好课。

三、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得以实现

由于新体育课程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程目标也是直指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看课程设计、教学方案和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评价等方面是否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且是否贯彻和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是否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十分关注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目标是否达成,这一目标几乎成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我们每个体育教师都知道教书育人的道理,但一落到实践中就忘得无影无踪。体育教学虽然离不开运动技能的教学,但它并不等于技能教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和活动得到全面的发展,其真正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些运动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影响学生集体主义的情感,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好的体育课堂教学甚至能使学生一生受益,这才是一堂好课的真正价值所在。

新体育课程所追求的是对学生的完整教育,而不仅仅是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认为“只达到体能和运动技能目标的课”不是好课,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才是好课。

四、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融会贯通《课程标准》的能力,如对《课程标准》的领会和掌握程度;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掌握从事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必需的基本技能的情况,如教学设计、讲解、示范、提高、应变、组织教学和评价的能力;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进行教学的能力以及利用和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能力等等。

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是每一位体育教师走上工作岗位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如果体育教师不具备这些方面的能力,那么很难想象他能够上好一堂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

五、课堂教学的创新程度

江泽民同志曾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应把创新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体育课堂教学也应如此。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体育教师习惯于墨守成规,不思创新,加之以往只能严格按照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去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基本上大同小异。如果有体育教师突破常规,标新立异,则可能被认为是“教学不规范”、“放羊式教学”等等,从而束缚了体育教师的创新思想。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还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在全国推出一堂“优秀公开课”或“示范课”,那么马上在各地都会“上演”类似的体育课;如果一位体育教师一直上一个年级的课(如每年都上初二年级的课),虽然他每年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但其体育教学可能并没有什么变化,每年都在“炒冷饭”。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那么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对任何学生都适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师不能照搬照抄一些优秀公开课的教案来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教学,也不能对所有学生从头到尾都只用一种教学形式上课,应该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应该深刻理解其他教师优秀课中的主要理念和有益的经验,并融会贯通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而不是简单地“学习”和“模仿”。可以绝对地说,如果有十堂体育课上得基本相同,那么,这十

堂课都不能称之为好课。

新体育课程将给予体育教师更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鼓励体育教师开展创造性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看教学是否有新意,是否令人耳目一新新的课堂教学必须有新的评价与之相适应。新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将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体育教师创造力的表现,而不再像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那样,仅仅只是看体育教师的教学表演能力。我们应通过正确、合理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来促进体育教师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

v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 吴正宪 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看点在哪里?)既看学生,又看老师; 既看结果,又看过程;

既关注预设目标,又关注生成目标。看学生——关注学的过程——重视学的结果。

1、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1)学生投入了多少热情?

(2)学生是否有了兴奋与喜欢,渴望与需要?(3)学生是否通过学习活动建立了自信?

2、学生是否感受、体验、经历了数学思考的学习过程?(1)面对不同问题情境,能否从数学角度去观察?(2)面对不同问题的挑战,能否从数学角度去思考?

(3)面对不同的数学知识,能否从数学思考方法的角度理性地认识数学规律?

3、学生是否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1)学生能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2)学生能否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完成任务?(3)学生能否倾听,接纳他人的意见?(4)学生能否主动反思、接纳他人的意见?

4、学生通过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能力?(1)学生获得了哪些知识?

(2)学生获得了哪些学习数学知识有效方法和策略?(3)学生能否在学习活动中借助身边资源解决问题?(4)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创造潜能是否得以发展? 看教师——关注教的过程——重视教的结果

1、教师是否尊重每一个学生?重视每一位学生? 是否创设了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环境?

既关注学生的行为投入,更关注学生认识投入和情感投入,关注个性。

2、教师是否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指导?

(1)关注教师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2)关注教师在学生学习方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3、教师是否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资源? 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思考、探索、创造的学习环境?(即现实的有价值的富有挑战性的。)

4、教师是否关注了课堂上的“生成”。(1)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师的教学机智。(2)对预设外事件,教师有无关注的意识。(3)对预设外事件,教师有无处理的策略。五个想法。精心地预设生成; 宽容地接纳生成; 理性地认识生成; 机智地删选生成; 巧妙地应用生成。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1

[ 2007-4-7 19:22:00 | By: 海阔天空 ]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新的数学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有两点:

⑴全面全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在数学态度、价值观及能力等方面发展到何种程度。

⑵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和教学措施,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施教。笔者认为,评价一堂数学好课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面向全体学生

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我的做法:每次课后练习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将练习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由于练习层次上的“上不封顶,下要保底”,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课上评价学生的角度也多种多样,可对学生智力、技能、情感意志等方面进行评价。如表扬“你今天算得又快又正确!”“你上课听的真仔细!”等等。

二、关注学习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曾提出“从活动中学习”即做中学。反对任授新知,而是以学生个人的实践经验为学习知识的起点和中心,强调学生的自发活动及本身的兴趣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三凡四多”,即

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来的决不包办代替; 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

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为学生创造:

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注重学用结合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还应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新数学课程也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优秀老师经验介绍:一位小学老师在讲授元、角、分的知识之后,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课。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物品,用标鉴标上价钱,并给物品编上号,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售货员进行购物游戏。商店购物活动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课堂特点。通过创设购物情境,引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让学生切切实实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感受,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着眼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数学课上,学生们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智力,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课堂;学生除了与教师交往还与同学交往;学生除了认知、情意方面的发展,还包括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能力多方面的发展。在每一节数学课上,每一个学生都是把整个生命投入课堂上,我们所进行的都应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着眼于学生的的发展,应在数学课上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无论是课堂的引入,新知的的展开,结论的获得、技能的形成、个性的展现-----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应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创设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从事观察、操作、交流;应充分挖掘孩子的内在魅力,使每一个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伴有轻松感、快乐感和成功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一堂好课,应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授课形式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过程关注学习过程,巩固知识注重学用结合,能力培养着眼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上好一堂好的数学课

[ 2007-4-7 19:05:00 | By: 海阔天空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不同程度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带给教师带来影响十分深刻,不仅反映在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上,还反映在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与把握上。针对这次课程改革,教师们都在思考和争论: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一堂课算是好课?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如何评价课堂教学?针对这些疑惑,本人将通过教师们对新课标准的讨论意见,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不尽成熟的思考与想法。

首先.,对于课堂教学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理解。传统的认识大致上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认识,认为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这种看法就是认为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去直接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而是通过前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来认识。在这种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为主的行为过程,是教师在有选择地讲解、说明和演示,教师自身也自然地成为知识的代表,成为学生效法与模仿的对象。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讲——听”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而在当今信息时代,大量新知识、新信息的涌现,对于这种只强调“讲——听”式教学,不仅无法顺利完成传递文化的任务,而且会使学生因其自主学习能力低下而无法适应网络条件下的人类生存方式。

第二种认识,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这一种看法主张教学的本质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

第三种认识,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和“沟通”,认为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过程。这种认识强调人与人的交往实践活动对人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并且强调“教师不仅仅是传授者的角色”,主张教师通过“对话”、“交流”与学生实现共同活动,这种活动必然有共同的话题或学习对象——即教材或其他中介,也只能在相互交换信息的基础上使“共同活动”得以持续。

其次,基于现代教学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这一认识包含以下四层意义:

(1)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所以,它一定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一种交往实践行为,是一种涉及两个人以上的实践活动。

(2)它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因此,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放录音、放录像不是教学,教师讲而学生不听、听不懂也不是教学,只有在教师组织下学生实现了有效学习,才是教学。

(3)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它是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这是一种指向性很强的学习活动。所以,学生随意阅读不是教学,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是教学,学习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观察、认识、感悟、发现等等,更不是教学。

(4)这里所说的教师的组织活动,包括讲解、讲述、指导、辅导,也包括展示、演示,还包括组织各种参观、操作活动,包括释疑问难、激励评价等等,总之,凡是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的手段,教师都应该利用,而教师利用这些方法、途径、媒体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进行下去,能够收到切实的成效。

第三,当我们把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活动以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那么怎样才能促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学习呢?一般地讲,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实施科学的教学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一堂好课要显现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如果一堂课中,教师只是机械的照搬教材和教参的内容与设计,不仅不能根据学生实际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且也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在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参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而并非唯一依据,学校和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其次,体现课程理念,过程流畅自然。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一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环境,通过课前精心设计与课堂中教师的恰当引导,构建一个流畅自然的教学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而又紧凑地参与学习与思考,较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情感、情趣等因素。

第三,激发学生情趣,课堂活泼有序。随着对学生主体观的重新思考与定位,看一堂好课必需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好课应是教师努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甚至可以议论纷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教师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第四,展示教师素质,塑造教师形象。新课程的实施,向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于新课程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知识的权威,这样的课堂变的灵活多变。课堂上,教师除了应组织和谐有序的秩序、表述精彩悦耳的语言、展现漂亮美观的板书、呈现敏捷准确的思维外,还必需增加课堂情况的灵活应变、网络媒体的合理使用、知识背景的广泛引用等。

第五,设计完美提问,思维延伸课外。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的绝大多数内容,而且还要让学生能学到其他更多的内容。同时,也要让学生在上完这节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在研究那节课的内容,感觉回味无穷。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个性,能够主动的加入课堂教学中去。

当然,一堂好课应有其重要特征,是无可争辨的,只是上述几点不是必备条件,只要具备某几点即可。除上述特征外,教师能在课堂中恰当使用网络媒体辅助教学、精心准备并使用教学用具、设计并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等等,也是构成一堂好课的条件。

总之,评价一堂课的好坏,重要的是看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知识,受到了多少启发,能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当然上面我所讲的一些,也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应当把它们联系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这样,我们才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才能上出更多的好课来。

第三篇: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观音中学杨力麟学号:32

3摘要:《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体育课的教学达到“健康第一”,并且要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特征来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更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对新知识的热情度,让他们学会自学、自练,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本文中,我把对新课改的认识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几点我认为对“上好体育课”有帮助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方法教师学生

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积极性,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学会自我锻炼。为贯彻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要使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达到“健康第一”的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特征,因材施教,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只有正确理解新课标的性质和理念,才能更有效地上好体育课,以下是我对新课改的认识,并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有了教学计划才能较好地适应课程标准及其目标体系的贯彻。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基础的个人生活卫生、公共卫生和心理卫生知识,体育理论课是由体育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二类组成。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两个重要方面;最后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我们应该主要选择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内容,如在球类教学的学习中,以基本动作技术和教学比赛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提高很多。

二、教学方法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一般的体育课常采用比较传统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模式。这种结构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于死板,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因此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让他们掌握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1.采用自主选项的教学方式。

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有的时侯让学生自己来选择喜好的项目去练习,而教师在旁边指导他们,纠正他们的动作,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满足了学生运动、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需求,也发挥了学生的特长,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张扬自己个性,也使自己的特长得到较好的发展与完善,也和利于培养学生兴趣。

2.采用多鼓励学生的教学方式。

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更加生动、活泼、有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可采用表扬鼓励的方法,表扬是每位老师的教学艺术,表扬可以肯定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再接再厉,对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也有促进作用。每做完一次练习,针对做的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说:“你做的非常好,我很喜欢”,“大家来看XXX的表演,他做得很好,大家应该多多学习!”对于做的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说:“恩,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加油,你可以做的更好!”这样多鼓励他们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

3.加强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所以提倡举行多种生动活泼的比赛来激发学生兴趣,如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或者举办秋季运动会,建立运动队等形式,针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训练等。这样可以激发了学生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身体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评价

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注重评价的多元化,注重评价所产生的激励作用,在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有利于突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教学的效率;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全面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充满激励的氛围中学会不断地进取。在日常教学中,可采取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多元化评价方法。

1、师生互评

长期以来,一般都是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但评价的内容受教师本身的经验、水平影响,各有不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过多,而学生的想法就被忽略,所以,在现在的体育教学中比较注重师生互评,不能由教师唱独角戏,在教师评价完学生后,学生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师更应该多鼓励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这样不仅使自己了解到学生的想法,也可以为以后的课堂教学获得更多的经验,也体现出平等、自由、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也在体育活动中无形的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

2、学生互评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评价方式有很多种,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就是其中的一种。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学生中,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营造学习氛围。但要求学生赞赏同学们的优点的同时也要指出其中的不足,不能只看到缺点或者优点,也有比较调皮的学生可能会胡乱说一些,所以在同学们进行互相评价以后,老师应该进行总结评价。这样,学生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学会了认真倾听同学们的评价,并且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在这种互相评价、互相欣赏、互相帮助课堂氛围下,会使课堂氛围更活跃,使学生轻松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使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更明显。

四、总结

体育教学不仅是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对新知识的热情度,让他们学会自学、自练,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中,还有很多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待大家探索发现,体育教学的改革还要根据时代的需要,继续创新,研究出更多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的方法,这也需要每一位体育老师不断学习,不断的总结经验,从而达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的目标。

第四篇:试论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者深思、探讨的问题。长期以来,课堂评价标准没有共识。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强调课堂评价体系的严密和评价指标的完备。评价一堂课,从教学目的、内容、方法、效果到课堂提问、板书、语言、娇态、多媒体运用等,无不面面俱到,求全责备,忽视了对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的评价,偏离了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目的。评价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它本身就是多元的。面对不同的学生或面对不同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标准;而不同的听课者,应为对教育持有不同的看法,也会产生不同的标准。评价标准作为一个工具,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要善于利用它,而不是让它成为束缚教师手脚、限制教师施展的铁链。

新课程呼唤教师的是: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教学的主人,对自己的课堂能够有一个自己的评价标准,使得我们在自评、他评中有所学、有所思、有所得,并在教学及教研活动中迅速的成长起来。那么,怎样是一堂好课,评价的标准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好课应体现在“新”

“新”首先指教师教学理念要新,必须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构思要新;重构教学内容有创意、效果好;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运用、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选择运用等方面都有个人独到的创意,能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表现出个人教学风格及教学特色。“新”还可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鼓励独创性和多样性,注重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得出结论。总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集思广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全新的角色、全新的理念让课堂的教与学绽放新的亮点。只有课堂上充满创新,才能更好地激发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好课应体现在“活”

“活”指课堂教学是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表面上是课程的内容活、形式活、情境活,实质上意味着师生双方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呼唤、个性的张显和主体性的弘扬。要达到这些,就要看教师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否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参与过程中学生是否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思维是否活跃;是否创造了一种积极向上、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师的指导下是否能自主的探索求知,与教师同学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在参与过程中学生是否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只有课堂活起来,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活”还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做到教学机智的灵活性,即教师在课堂中的应变能力。

三、好课应体现在“实”

“实”是指课堂教学是否实用或有效。我们要评价一堂好课,最终要看学生通过这节课究竟掌握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得到了那些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能力。这就涉及到教学的目标问题。教学目标包括预期的教学目标,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达成度;非预期目标的出现和发展的情况;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的程度。用构建主义的观点来看,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应该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构建才能获得。如果一堂课结束后,学生只有新奇趣味,而没有掌握知识,作业无法独立、正确、高效的完成,那么这堂课将被评判为失败的课。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构建,而更要考虑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认知的发展,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包括各种能力的发展及个性的发展。一堂好课不仅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某种技巧或形成某种能力,更要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这些就是实用、有效地好课。

综上所述,一堂好课应体现“新”、活”、“实”三个字。同时,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时常思考一个问题。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需要设定你的教学目标,然后考虑用什么思路、什么措施去进行课堂实践,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效果,从中又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这样的课堂才会有针对性、实效性。

第五篇:体育课评价标准

体育课评课指标和分值分配

1、教师教学能力(35分)(1)教学准备(6分)

目标明确具体,切合实际;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恰当;场地器材分布合理。

(2)教学方法(8分)

讲解简明扼要、术语准确,口令响亮清楚;示范动作正确、站位适合;培养学生举趣和能力措施有效。

(3)教学组织(6分)课的结构严密紧凑;教学组织形式合理;队伍的安排与调动得当;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4)教态仪表(5分)

着装整齐、端庄;教态和蔼可亲、严慈相济;对学生具有良好的影响。(5)辅导帮助(5分)

保护帮助得法,纠正错误得当有效,辅导方法合理有效,对学生耐心细致。(6)思想教育(5分)结合课的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思想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抓住偶发事件正确教育引导。

2、学生掌握三基的程度(20分)(1)新授教材(10分)完成动作35%-45%。(2)复习教材(10分)完成动作55%-65%。

3、学生表现(25分)(1)学习态度(15分)

注意集中,主动积极,自觉锻炼,遵守纪律,听从指挥。(2)意志情绪(5分)

具有进取精神,勇于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情绪饱满。(3)师生关系学生间关系(5分)师生关系融洽,同学间关系互相协作。

4、各项生理心理负荷(20分)(1)生理负荷(7分)

生理负荷的量度与生理负荷过程合理。(2)心理负荷(6分)心理负荷变化曲线合理。(3)课的密度(7分)

课的一般密度合理,练习密度25%-40%。

(三)评课的方法

课堂观察法: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同时记录教师对教学的组织,把评课的重点落成学生身上。

反思讨论法:课后由施教者围绕教研活动的主题方向,对自己的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性自我评价,然后听课者讨论评价。一方面帮助施教者总结提高,另一方面为听课者提供讨论内容,引发思考。

小组评议法:把听课教师分成小组进行听课,课结束后按组讨论。分组评议面广,议题多,既可对照课堂记录进行适当的量化,也可根据观察记录评点,全面解剖或微格分析。在评议中启发内省,在内省中强化提升,最终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各小组的评议意见要列表汇总,上交市或县教研室,由主持者对其归纳整理,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并反馈到施教者和听课者,这样的评课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教师的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应用听课、评课,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效益,使其在实施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达到交流经验、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体育课,听评什么?

在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程听课评课中,往往只从教师一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场地器材的合理运用等方面的分析评价,这样很难准确、科学、全面地对一堂体育课进行衡量。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既可能影响听课评课的效果,还可能对都是教师产生一些误导,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在体育课的听课评课过程中,首先就应明确体育课,到底应该听评什么,也就是说,听课评课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依笔者所见,具体说来,一堂体育课的听课评课必须综合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师方面

首先看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教案的编写是否清楚,是否切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实际,是否将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技巧、启迪思维以及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其次看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灵活合理,课的结构安排是否恰到好处,此外教学过程中的讲解与示范、保护与帮助、防止与纠正错误动作、运动量和运动密度的控制,都应是分析评价体育课的内容。

再次应看教师的仪表和行为。教师是否服饰整洁大方、举止从容镇定,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吐字清楚、准确、富有启发性,是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上课是否充满信心,是否正确运用口令和手势;一位好的教师要能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既能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威严,又能体会到教师的亲切。

(二)学生方面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效果的优劣,主要看课堂上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评课时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首先应看学生上课过程中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可从学生的精神是否振奋、精力是否集中、学习氛围是否活跃、是否遵守纪律、听从教师指挥等方面进行听课和评课。

其次要看学生课堂中是否积极思维、主动思考和探寻问题的答案。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学生之间是否团结协作,再要看学生掌握“三基”的程度。

(三)教学内容方面

体育课的教学,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达到启发学生的思维、娱乐学生身心的目的。但要使学生按受知识、积极思考、自觉练习教学中所传递的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堂好的体育课,所传授的体育基础知识必须是先进的,科学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的搭配组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必须以教学大纲为指南。组织的好的教材内容,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学生学起来也容易理解、掌握和应用。

(四)场地器材方面

许多听课评课在这方面更是不够重视,或者根本就忽略了这方面。诚然,不少学校场地器材已基本完善,但是也有大量的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远不能达到要求,在这种条件下进行听课和课后评课,更应视这方面的分析评价,主要应看教师因地、因时制宜,充分运用现有场地器材的能力,以最大的可能发挥有限场地器材的作用,学生分组轮换,器材分配是否合理,还要看教师使用器材替代物的情况如何。只有这样才能鼓励教师想方设法在场地器材不完善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搞好体育教学。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科学地听好、评好一堂体育课,既要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看课的内容安排是否适度,课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充分运用场地与器材,以及一堂课运动密度、运动量大小等方面。以引导参与听课评课的教师通过听课评课去发现一堂课的成败得失,使教师能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

教研员如何评体育课的若干问题分析

评课是对体育教育目标、各项教学指标完成的程度、水平、状况各方面做出价值判断,是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它涉及到体育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的全过程,以及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技术),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因素。针对这些因素,结合课程改革,作为经常对体育教学进行评价的一线教研员,有必要对评课中若干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评课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任何体育教学都是因学习目标不同而设定体育课类别的,例如,考核课、展示课、评优课、交流课、研讨课、常规课等。因此,我们评课时,不能仅仅只是针对“体育课”三个字而言去进行评价,而更深层次的则是针对教师设定的体育课类别,带有一定导向性的评价。按照教学类别墅去评方案的设计、修改、实施,完善体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2、客观性原则:任何评课,都是为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帮助教师认识教学过程中某些不足和问题,指出优点、亮点和提出改进方法,最终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在评课过程中,都应针对教学效果的完善和提高,客观地去进行评价。

3、策略性原则: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以人为本”。如何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尺度?也就是“人本”和“文本”及其关系的的体现(人本即以人为本,文本即以课标、教材为本),是需要评课者依据事件过程的本身,结合其纲领性文件的标准去进行评价,使上课教师心悦诚服地按受评价和指导,才是策略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4、思想性原则:任何体育教学活动的尤其成功,都能体现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没有教育思想指导的体育教学活动是没有灵魂的体育教学。《课标》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核心就是“健康第一”。只有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核心所在,才会评出具有驾驭体育教学活动能力的优秀教师的可能。

5、主体性原则:任何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都应该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乐学、好学的体现不是指某个学生、某部分学生某个方面的发展,而是要体现全体性、全面性、层次性的体育教育全过程。因此,对那些不能体现教学主体,搞选拔甄别、运动训练式的体育课不应该评为好课。

(二)评课的要求

1、理论为先导:任何体育教学活动成功的范例,都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经典之作。任何一位有教学指导能力的体育教师,也一定是有着厚实的理论功底。体育教学只有在先进的理论指导和依托下,各种教学方法、形式、手段、器材、设备才有可能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体育教学的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2、《课标》为依据:任何体育教学过程的评价,都应该依据《课标》。这是专家们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利用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为本学科制定的纲领性文件,是使具体教学活动能进行对照的标准。因此,评课人员除了对教学的全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外,还应对《课标》精神掌握得比较透彻。

3、研究为基础:任何体育教学的成功,都是在不断思考、不断的研究过程中完善的。只有深入调查,研究学生和教学器材,认真钻研教材、教学法,才有可能研制出好的教学方案。那些靠排课、练课的形式把自己的方案强加于学生,是绝对不可能展示教学风采的最佳效果的。只有师生双方的心灵和智慧进行沟通和碰撞,才能使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

4、条件要正视:我国地域辽阔、层次多、差距大、发展不平衡。因此,体育教学过程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要正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要鼓励因地制宜、因“材”(器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体育教学格局的存在。既要鼓励设备和条件好的学校创建特色,也要鼓励设备条件正处于发展中的学校上好体育课。

除此之外,评课的人还应注意做好五个结合,即严谨治学与热情鼓励相结合,科学研究与辅导交流相结合,实践运用与理论指导相结合,全面评价与分段指导相结合,创新改革与规范实施相结合。

(三)评课的内容与方法 评课之前,至少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听取授课教师课前介绍课的设计与实施意向。如果听得不明确时还可以询问,实际上就是在听课、评课前做一些调查工作,多掌握一些信息。其次是查看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案。如:目标明确、教材搭配、场地布置、教具运用、运动负荷、重点难点。其三是记录。有经验的教学评价者,常常是边听、边看、边记。三项工作在听课之前完成已构成对教学活动的初步认识了。如何听课、评课呢?我们认为也有“听”、“看”、“记”三个方面。

1、“听”:重点和难点简明扼要,讲解和示范精练准确,学生和教师互动活跃,形式和内容完整统一。

2、“看”: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教学常规的规范性,教学方法的创造性,教学气氛的和谐性,场地布置的合理性,器材运用的多样性,运动负荷的适宜性,保护方法的安全性。

3、“记”:高度和远度记适宜程度,组数和次数心中有数,心理和生理都应兼顾,心记、仪器记、听课记笔记。

上述十六句话代表着如何进行评课的十六个方面。当然我们应从新课程理念去理解这十六个方面。如:重点、难点已不再只是过去对知识、技能的理解,而应从《课标》中五个领域中去寻找从一个教材单元计划的深度、坡度、程度中比较;从学生的基础、能力中去分析;从教师自身条件、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等方面去考虑。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按受和运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新概念去评价时,并不是让我们忽视体育的学科性和科学性,而是以不同的权重、方式、内容去客观地反映体育教学实质性、本质性的教育活动全过程。

总之,评课的工作,是一个学习和指导的系列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看”、“记”、“评”的全过程。只有经过前四步,将体育教学活动的事件,通过教育学理论的系列“加工”才可能成为最后评价结果的“优秀产品”。只有对平时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事件的“精雕细刻”,才可能使教研员自己成为一个体育教学活动的优秀评价者。

下载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堂好体育课的标准

    一堂好体育课的标准 评价一堂课是否是好课,站在不同的角度,评判的标准不一样。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不一而终。自从在中国教育研修网上听了教育学博士韩立福专家的讲课之后,使我豁......

    一堂好体育课的标准

    一堂好体育课的标准1.看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去探索、去思考,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要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时要充满激情,有活力、有感......

    上好一堂体育课的标准

    上好一堂体育课的标准 综上所述,在《标准》规范下的好课标准,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具有操作性;2、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符合教学目标要求与学生实际......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评价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评价写作提纲 一、我国传统的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 (二)片面强调相对性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 (三)过分注重可以量化......

    要评价一堂小学体育课(★)

    要评价一堂小学体育课,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切实可行。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是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一切的,那么这目标的设计显得......

    一堂体育课(本站推荐)

    一堂体育课 “叮!叮!叮——”“噢!上体育课了!”同学们兴奋的冲到操场集合。站了好一会,老师才走过来。“热死了!热死了!什么怪天气”。我们热急了,嘴里不停地唠叨着,被火辣辣太阳晒......

    新课程下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新课程下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只要把知识点记牢了,就能得高分。然而这种陈腐的观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已经行不通了,在《新课......

    新课程标准下作业评价阶段小结

    新课程标准下作业评价阶段小结 (执笔:侯晓蕾) 随着第八次课改的深入,如何转变观念,探索实践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模式,成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京口区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