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谈儿童漫画作文教学体会

时间:2019-05-12 13:4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特级教师谈儿童漫画作文教学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特级教师谈儿童漫画作文教学体会》。

第一篇:特级教师谈儿童漫画作文教学体会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本资源对学生免费开放

特级教师谈儿童漫画作文教学体会

儿童漫画作文,是江苏南京特级教师宋运来的作文教学新主张!一种将儿童漫画创作活动与写作相结合的创新方法。更是作文教学的一条新路。从培养学生的兴趣与习作内容出发,儿童漫画作文不仅让孩子们轻松作文,写下真实的内容,而且它变枯燥乏味的作文为兴趣主动地写作,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创新等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的体会如下:

一、“想象”:漫画作文之魂

儿童漫画作文,可以让孩子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看漫画写作文,离不开想象,让孩子在看漫画写作文的实践中慢慢激发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并且让孩子们知道:奇特大胆的想象是写好漫画作文的关键,而且是一种最富有创造力的活动。

在构思作品时,大胆想象,奇特想象。积极扩散和延伸思维,上下几千年,纵横万里。这样思路才能畅达,背景才能广阔,内容才能丰富。想象的角度是多方面的,或者立足于现实,去憧憬去设想美好的未来和美好的事物。看漫画写作文,其实很容易,生活的影子加丰富的想象力就足够了!只要站在人物设想的角度,展开大胆的想象。大胆奇特的想象可以让许多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故事中成为现实。例如:漫画《遥控妈妈》,学生想象写道:我心爱的机器人“遥控妈妈”。只要按1,妈妈就消失了,按下2,妈妈就出现了,按下3,妈妈就会来和我一起玩„„

二、“趣味”:漫画作文之径

人们常以“书山有路勤为径”作为劝学的格言,然而我更欣赏一个“趣”字。因为只要对学习感兴趣,你不叫他“勤”他也会“勤”,即所谓乐此不疲。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现代认知科学的研究证实:大脑组织在接受到感兴趣的信息时,会分泌出一种引起大脑神经兴奋功效的物质。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学生惧怕作文,怕的是无话可写,其实,并不是学生真的没有观察生活,缺乏生活经历和一定的生活积累,而是缺少“现实”习作素材。也就是说,学生虽然有经历,有体验,如果这些经历和体验无法在课堂上得以唤醒和激活,他们就没有可写的材料,儿童漫画进入课堂,由于它的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和直观性,必然会激发起学生们内心观察体验的感受。

在这里,漫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象力的源泉。也让我们深信,“在教学过程中发展的想象活动与儿童的言语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语)我在平时布置作业时,经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或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事情创作成漫画,然后让学生进行写作。因为漫画作品是学生自己创作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作品进行合理的想象,因此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如学生的《垃圾桶的愤怒》、《振振有辞》、《公德心何在?》、《美丽的陷阱》、《小河的哭泣》、《请勿打扰》、《领会错误》等10多幅漫画,给孩子们写作文带来了欢乐与自信。

为了启发学生在创作漫画的过程中产生灵感,我首先让学生明白漫画作品材料必须来源于生活,但在创作过程中要采用夸张的手法,不过这种夸张必须在事情发展的情理之中。然后我又与美术老师商量,为学生提供作画材料,如:《垃圾箱的等待》、《考试之后》、《我想有个星期八》„„我先让学生分析《我想有个星期八》该怎么进行作画,经过一番讨论学生认为这幅画应该是:星期一到星期五,天天都在学校紧张地学习着,白天接二连三地上课,晚上还得做作业,很辛苦。好不容易等到双休日,可父母却督促着,又要去学弹琴、学画画,学健美操、学舞蹈,学书法,学作文„„没有喘息的机会,甚至没有选择的余地。最后画的是尽情游玩一番,放松一下的星期八。经过分析,我觉得学生挺有想象力,于是我把《考试以后》、《垃圾箱的等待》作为回家作业让学生回去创作,结果学生的作品真是很有创意。

如:《垃圾箱的等待》,班上有个孩子画了一只垃圾箱,在箱外丢满了垃圾,可它的肚子里却是空的,它直喊肚子饿。它等待着每一个人把垃圾丢进它的嘴里。他在写话时这样写道:“我是一只可怜的垃圾箱,天天在这里饿着肚子。我多么希望人们能够走近我,把果皮纸屑放进我的肚子里呀。可是有的人就差一小步,他只图自己方便,随手一扔。害得我张大嘴巴也够不着,只好天天挨饿,天天在等待。你听,外面的小纸片生气地说:‘是谁把我扔在外面的,不行,不行,我要回家。’我后悔了,真后悔自己会在这个地方。我恨这个社区的人,我恨他们不爱护环境,恨他们只图一时的方便,而让我焦急地等待„„”由此可见,孩子的观察力真强,他不写人们不把果皮纸屑丢入垃圾捅的低素质行为,而用垃圾箱的等待,婉言相劝,教育丢垃圾不入箱的低素质的人。这就是漫画棋高一着的地方。

总之,儿童漫画作文是百花齐放的作文教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儿童漫画作文不仅让学生轻松作文,写下真实的内容,而且它变枯燥乏味的作文为有兴趣地主动地写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创新能力。难怪熟悉它的专家会说“儿童漫画作文使小学作文教学驶入了‘快车道’。”

让想象和兴趣浇灌儿童漫画作文之花!祝愿漫画作文之花越开越艳!

第二篇:儿童漫画作文教学实录范文

宋运来《儿童漫画》教学实录

宋运来,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童漫作文的首创者与实践者,现任南京市莫愁湖小学副校长,江苏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园丁,《教育文摘周报》头版整版通讯报道先进教育人物,《江苏教育》《江苏教育报》教育新闻人物,《小学教学》等封面人物。《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做有策略的校长》《班本小作文》等学生习作、新课程教师教学培训用书18部。以爱心滋润童心,以智慧点燃智慧,追求儿童的语文教育。长期致力于“张力语文”的研究。曾获全国示范课一等奖,形成了“交往中突显民主,探究中展现创造”的教学风格。并先后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

《儿童漫画》教学实录

地点:青岛市南区实验小学 记录人:郑丽 教学目标:

1.通过儿童漫画作文教学,让儿童喜欢作文,乐于表达。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漫画上的人物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创新等能力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表达和写作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创新等能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的交流,老师想问大家:“你们喜欢画吗?” 生:喜欢

师:在画里有一种画叫漫画,喜欢漫画的同学举手。(学生纷纷举手)师:那好,请你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漫画人物。生:哆唻A梦。

师:对,这是日本进口的动画片。生:佐助鸣人

师:这个我还没听说过。生:阿童木。师:对对对。生:阿衰。

师:这个我还很陌生。生:米老鼠。

师:米老鼠也确实是漫画人物。生:樱桃小丸子。

师:还是日本人进口的东西。师:你们都喜欢,那么,真喜欢,假喜欢呢?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漫画欣赏的王国,去走一圈,好不好? 生:好。

二、欣赏漫画

师:老师在黑板上取了一张纸,看到没有,这是一张纸,考考你的眼力。(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月亮”)

生1:老师,你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月亮。师:他会看,他一看就是月亮,请坐。在他眼里,是两个字的一个词。其他人呢?你说。生2:皓月当空。

师:他会欣赏,加了修饰语,皓月当空,不过呢,还是大的一个词。

生3:我觉得那可能是一个香蕉,一会要画一只猴子,要去摘那只香蕉。师:他想得很形象,可以,因为谁也不知道。其他同学呢?你讲。生4:我觉得可能是月牙。

师:为什么叫月牙呢?怎么不叫一轮明月呢?

生4:因为月亮不是圆的,它是刚出来的,刚露出来一点。

师:对,这叫上弦月,对吧?所以它不是圆圆的,圆圆的月亮我们叫它什么? 生:一轮明月或圆月。

师:大家都看到的是词,有没有看出是句子的? 生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师:作诗了,对吧?谁作的诗? 生:苏轼。

师:对啊,苏轼看到这弯月亮,他来作诗,如果是大诗人李白在这儿看到这弯月亮,他也会干吗? 生:作诗。师:作什么诗?

生:床前明月光…….。师:这是什么诗?

生(齐):《静夜思》。

师:都会吧?我们和他一起来。(生齐背《静夜思》)

师:这是大诗人李白作的《静夜思》。你们还记得好像他还写过一首,《峨眉山月歌》学了没有?有会的吗?没关系,老师带来了(出示《峨眉山乐歌》齐读)

师:这是大诗人李白看到这弯月亮,他做的诗。好像我们还学过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还记得吗?刘禹锡好像写过一首,是吧?哪首?回忆回忆,好像你们都忘了。(出示《望洞庭》)恍然大悟了吧!齐读开始

师:在刘禹锡的眼睛里面,这弯月亮是柔和和静谧的。刚才《静月思》在诗人眼里,这弯月亮是什么样的啊?思乡之月!是不是啊?看来每一个人看到这弯月亮,所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由此,老师可以得出这么一条漫画欣赏经验。(出示漫画上的一个符号,每一处景都表达着: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话或者一个故事)自由读一遍 师:你读给大家听!生:(朗读)

师:读得不错!一处景,就是漫画上的一个符号:一处景,我们可以把它看做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话!比如我们诗人看到天上的月亮在做诗,还说它是一个故事,这就不好理解了。我们看看今天这幅漫画是怎样一个故事呢?想不想接着往下看? 生:想!

师:老是和同学们一块来看看,这是一幅怎样的漫画?什么样的故事呢?(师在月亮下方画了一只飞行中在回头看的小鸟)师:看出来了没?这是谁啊? 生:一只小鸟!

师:他看到的是一句话——这是一只小鸟。哪位同学再说下?你讲 生:这是一只小燕子

师:可以的,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鸟,没关系!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啊? 生:一只小鸟在夜里飞翔!

师:他注意了时间,一个“飞”字让小鸟动了起来。再仔细观察下!生:一只小鸟朝着月亮飞翔 师:方向出来了。

生:一只鸟在皓月当空的夜里飞翔 师:好,请坐!

生:是一只鸟在皓月当空的月夜里飞翔。师:很好,更具体了!

师:如果老师给你们一个关联词:“一边…一边…”的话,你来讲。生:这是鸟一边在朝月亮飞,一边在梳理自己的羽毛。师:看到了没有,一边一边了

生:一只小鸟一边在皓月当空的夜晚飞翔,一边在唱着美妙的歌谣 师:可以。

生:一只鸟一边在月空下飞翔,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月色。师:好,早看看!

生:一只小鸟在夜空中…

师:换过来,把时间放在前面呢?

生:夜空中,一轮月下,一只小鸟一边飞翔,一边欣赏着下面的景色。

师:看下面,往下看。这只鸟一边飞一边往后看,它看到了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师在第一只鸟身后画了一只流泪的鸟)师:看到了什么?

生:一只鸟在夜空中一边飞翔一边往后看,看到了一直在流泪的小鸟。师: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下这只流泪的小鸟? 生:悲愤交加、悲伤…

师:形容最后一点,一只鸟的心情,除了悲伤还有什么? 生:伤心

师:除了悲伤伤心还有那些近义词? 生:悲哀 师:你接着说 生:悲痛、痛苦…

这些词都可以形容这只鸟的心情。那这只鸟为什么会哭呢?他遇到了什么事这么伤心难过呢?

生:两只鸟,比赛,前面这只胜了,后面这只败了!师:看来是没赢得了人家难过了

生:这只鸟的家是一棵大树,大树被人砍到了,它无家可归了,所以伤心的哭了。师:没有家了,所以难过了!生:这只鸟的孩子丢了。师:心爱的孩子丢了,难过!….师:你们想的五花八门啊,什么都有。到底后面这只鸟为什么要落泪呢?好,我们接着往下看,好不好?(师画了一片山)

师:一看就知道了,这是什么地方啊!生:荒山野岭!

师:荒山野岭是不是?(师接着画了一片树桩)生:树桩!

师:对,是树桩,也就是小树墩,这儿还有几棵小草(师画小草)。师:说说看,小鸟为什么哭呢?

生:因为人类看法掉了它们的家园,他们没有可以住的地方了。师:没有可以住的地方了?请你讲。

生:我认为有一天晚上,有一些人到了森林里,然后鸟儿都跑了,他们砍掉了所有的树,鸟儿回来后就在月光下伤心地哭泣。

师:想象的多么丰富啊,是吧!那么它们飞到这儿之前,它们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吗? 生:不知道。师:谁知道?

生1:应该是后面那只哭的鸟。

生2:应该是人,因为是人把它们砍掉的。生3:应该是地上的小草。

师:小草知道,小草会告诉它什么? 生:会告诉他事情的来龙去。师:说,直接说,怎么告诉他?

生:说是人类把树木砍掉了,他们的家园被毁灭了。师:我就是那两只小鸟,谁说的? 生:小草。

师:小草说什么?

生:小草说:“人类把你们的家园砍掉了,还把我们踩倒了。”

师:看到没有?踩到了。除了小草会告诉两只小鸟,还有谁会告诉他们? 生:树桩。

师:树桩说什么?

生:树桩说:“人类不仅把我们砍掉了,还毁灭了小草,把你们的家园也砍掉了。” 师:那么,树桩是用什么样的心情说的? 生:留着眼泪悲伤的说……

师:重说一遍,树桩流着眼泪悲伤的说,说什么?

生:人类把我们的家园砍掉了,毁灭了你们的家园,还把小草也给踩到了。师:除了树桩会告诉他们,还有谁会告诉他们? 生:月亮。

师:月亮是站得高,看得远,这儿发生的事情它全知道,月亮? 生:月亮对小鸟说……

师:你觉得此时此刻,这弯月亮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月亮应该说很想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小鸟,让小鸟不要再伤心。师:你直接说,月亮对谁说?

生:月亮对小鸟说:“人类把你们的家园弄成了一片狼藉,还把小草踩坏了。师:小鸟听了,非常伤心。生:月亮伤心地对小鸟说:

师:看到没有?他会说话,月亮伤心的说

生: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把森林全部毁坏了,使得你们没有了自己的家园。师:你看,他讲出理由了。看到没有,他会说话。他加了个提示语。生:我认为还有山坡。师:山坡是什么心情? 生:山坡很悲痛的心情。师:那好,山坡悲痛地说。

生:山坡悲痛的对小鸟说:“你们的家园被人类毁灭了,而我们不久也会变成荒山。师:给他点掌声吧!

师:这两只小鸟就正好听到了小草、山坡、月亮和树桩的介绍。它们越听越难过。难道它们不想念以前的家园吗?他们以前的家园是什么样子的呢?(师板书“以前”)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树林里的一切都醒来了,你们听(播放清新欢快的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树木们伸开了自己的枝干,小鸟都从巢里醒来了,在召唤自己的同伴玩耍呢。

生2:鸟儿召唤自己的同伴在那里唱歌、欢乐、嬉戏、玩耍…… 生3:我看到了小猴子在树上荡来荡去,小松鼠们也都下树去玩耍。

生4:我仿佛看到了一阵微风吹过,树木摇晃着叶子,发出沙沙的响声,小鸟们从巢里飞出来了。舞蹈着、歌唱着,小松鼠也都从洞里钻出来了,和玩伴们一起玩耍。师:多美啊!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动物们生活的地方,那个词最好? 生1:无忧无虑 生2:生机勃勃 生3:自由自在

师:他们还过着一种?

生:无拘无束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不仅小鸟向往,其实也是人类向往的。那么,他们就这么想着想着,那么,他们今晚要到哪里去过夜呢? 生1:要去很亮的有灯光的城市去。生2:飞到宁静的树林里去。生3:住在人的房子上。生4:继续留在这儿。师:这个地方过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七年过去了,这儿后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板书“后来”)

生1:后来人们意识到破坏树木的危害,又把这里重新种上了大树,然后山坡又变得绿油油的,到处都充满生机,鸟儿也回来了。师:这是美好的愿望。

生2:鸟儿又有了美好的家园。师:好,也是美好的。

生3:现在的大树又枝繁叶茂,小动物们又重新回到了他们的家园,又在这里生机勃勃地过着幸福的生活。

师:你的愿望和他们一样。

生4:这个地方也有可能变成荒山野岭,变成沙漠。师:有可能变成荒山野岭,变成了沙漠。

生5:也可能人们在这里盖起了房子,变成了繁华的都市。

生6:可能人们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然后给小动物们做了一些房子。

师:希望有这样的人出现。老师担心有的人是不明白的,你看,刚才孩子们不仅看到了画面上的,还想到了画面以外的,以前和后来。我觉得大家看懂了,你们到这儿看看这幅画,没有题目呢,谁来给她起一个合适的题目? 生1:悲惨的月夜。

师:你看他这个名字有时间,还把一种心情表达出来了。生2:以前、现在和后来。师:时间体现出来一个过程。生3:无家可归的小鸟。师:故事人物出来了。生4:环保的重要性。师:他说了一个主题。生5:小鸟的悲愤。师:人的心情。生6:森林的变化。

师:体现出来一个过程。

师:你们起得都很好!到这儿,我们还真得相信,我们这班同学很会看漫画。但是确实还有很多人看不懂这幅漫画,怎么办?有人看不懂。生1:我们要提醒他们好好环保。师:你提醒他们。有个很好的办法。生2:编一个故事。

师:把这幅图编一个故事,让那些看不懂漫画的人也能够看懂这幅漫画。你们看,你们在编故事的时候,可以从这儿写起(指“现在”),从这儿往后写,叫什么?(顺序)也可以从这儿往前写,叫什么?(倒叙)

你们也可以从以前,写到现在、后来,这仍然叫什么顺序?(顺序)怎么写都可以。孩子们,拿出你的纸和笔。开始!

第三篇:特级教师谈识字教学

特级教师谈识字教学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促进其他各门知识的学习质量。

研究识字教学,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更科学、更艺术、更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识字教学途径,实在很有必要。

当然,这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而是要经过广大教师、科研人员长期的努力,逐步接近这一目标。我一直认为,教学领域的发展同其他科学领域的发展一样,是永无止境的,通过研讨,可以提高我们的认识,更好地指导识字教学的实践,推动识字教学的不断发展。

为了论述的方便,先谈一下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概念。

随课文分散识字最突出的特征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现在有的老师对什么是集中识字,什么是分散识字,认识上有些模糊。把一篇课文中的生字提出来先教就以为是集中识字,而提到分散识字,就以为要学生识的每一个字都必须在课文中出现,随课文教学。这是一种误解。分散识字之前,同样要教汉语拼音,要教看图拼音识字,要学若干短语、句子,但以后的大量识字任务是分散在一篇篇课文中,通过教学课文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就像现在三年级以上的语文教材,都是一篇一篇的课文,没有单独的识字教材。至于一篇课文中的生字词,是集中先教,还是部分先教,还是边学课文边教„„那是分散识字中的具体技巧处理问题。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作《字词的出现、讲解和巩固》(原载《江苏教育》1960年第4期,《斯霞教育文集》第20页)归纳了4种字词的出现方式:

按照课文内容顺次出现字词; 课文中占主要地位的生字词先出现; 结合讲读提出字词;

在理解课文内容以后再提出生字。

这就是说,随课文分散识字注重研究生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地位,也要充分考虑学生是否便于学,是否学有兴趣,并且教学生字时要分析笔画、笔顺、字形、结构,进行听说读写的各种训练等等。随课文分散识字运用得好,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可以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使学生切实掌握语文这个基础工具。

下面谈几个观点。

一、识字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

识字教学的对象是学龄初期的儿童,他们只有6—7岁。心理学研究证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接触形象的具体的有趣的东西,记忆力比较强,但易记也易忘„„即使是那些“神童”,也同样是通过与他们的心理特征相适应的内容和方法而获得知识,产生兴趣的。

我们教6—7岁儿童识字,切不可忽略这一普遍的规律性的特点。识字教学要从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为儿童接受新知识提供方便。比如,识字教学的内容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教学难点要分散,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使儿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易于记忆。如汉语拼音,是一个个毫无意义可言的表音符号。死记硬背固然也能让儿童掌握,但耗时多精神压力大,不可取。

教材的编者为此在不断地加以改进,为汉语拼音字母设计出了越来越便于教学的图像。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内容再加上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用较短的教学时间(如两周多一点)使儿童学会声、韵、调及拼音方法,会临写。以后在汉字教学中不断运用,反复重现,学生就能熟练掌握乃至终身受用。但如果在以后的教学中不善于运用汉语拼音,初期即使记得滚瓜烂熟后来也会回生、遗忘。

识字教材同样如此,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字形要由简单到复杂,要配上色彩鲜艳的图画,儿童就乐意学。汉字中几

十、上百的独体字,字形简单,又有独立的意义,便于用图形表达字义,有不少独体字还是以后学合体字的组成部分,看图识字便应运而生,经久不衰。低年级的课文,句子宜短,篇幅宜小,要有点故事性、趣味性,读起来琅琅上口,再配上插图,图文并茂,就能吸引儿童。

教材内容符合儿童认识规律,只是提供了学习的条件。教材要靠教师去贯彻实施。如果教学中不遵循儿童认识规律,仍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儿童学习积极性。如机械地读、抄、写,儿童从精神到肉体都会感到疲倦、厌烦,影响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因此,越是在低年级,越是在学龄初期,越要讲究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越要善于组织儿童学习,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要根据教材和儿童的实际,尽可能地采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幻灯片、录音、动作、表情或语言描绘等手段,把生字词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在儿童的脑海里;还要引导儿童的眼、耳、鼻、舌、手等感官参与获得新知识的活动,瞧一瞧,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做一做,有时候远远胜过单纯的听、记、背。因为这样做,强化了汉字音形义的联系,符合儿童爱动、好奇,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等心理特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识字教学要教给儿童识字方法,提高智力,增强能力

识字教学是儿童学习文化、掌握知识的奠基工程,是为使我们的学生将来都能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而进行的关键工作。识字教学决不是低层次的简单劳作——仅仅教儿童孤立地识字。识字教学应“刺激儿童心智的发展”,教儿童学会自觉地去识字。

1识字教学要教给儿童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大家知道,汉字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汉字本身不能表音,故教好汉语拼音,使儿童有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的能力,是识字能力中基本的一条。汉字是方块字,有其结构规律、书写规则。无论哪种识字方法,都要使儿童具有分析字形的能力,正确书写的能力。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使用时不能同音替代,而汉字中同音不同形、义的字特别多,掌握了411个音节,可以读出成千上万的汉字,但成千上万的字各有不同的形和义。汉字还有一字多义的特点,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字义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查字典的能力是学生自觉识字的关键,有了这种能力,字的音形义某一方面不清楚,都可分别通过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难字查字法等获得解决。这些识字的方法和应有的能力,是通过教学活动逐步教给儿童,从而形成他们识字的能力。如果只靠教师一遍遍反复讲解、交代,让学生死记硬背,是不能形成学生识字能力的。

2识字教学要开启儿童心扉,发展智力。

这既是思想上要充分认识的问题,又是在方法上要具体渗透的问题。有时,只看到眼前短期的效益,忽略了长远的发展的需要;有时,犯了顾此失彼的毛病,抓了识字,忘了和听说读写的联系;教给了方法,忽略了经常性的训练,结果方法不熟练,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也成了空话。我遇到过一个孩子,入学前已认识了五六百个汉字,但后来在写话、作文中并未见得比原先未识字的学生强。因为家长在教这个孩子识字时未和发展其认识事物的能力一致起来,识字和听说读写也没有相互配合好。这个例子说明认识的字不一定都能正确理解,而只有理解了的才算真正认识。我的体会是,在识字教学的步骤、环节上,尽可以有主有次、有重有轻,但思想上却不可存“单打一”的想法。在教给识字方法的同时,要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时,切不可忘记还负有培养识字能力的任务。我一直认为,真正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学会运用,才是识了字。识字教学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衡量识字教学质量也要从听说读写几方面考察。

在识字教学中,学用结合是开启儿童心扉的好办法。识了字就要用。用多了,用熟了,就能“生巧”。这个“巧”,就是智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识字和听说读写应是一体,不能人为地把他们分割开来。听说读写就是把识的字付诸应用。可以这样说:谁学用结合得好,结合得早,谁就在发展智力上占了优势。在低年级,以语言训练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结合起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学用结合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紧扣儿童知识基础、思想水平和生活实际需要,教师有意识有步骤地示范、引导,如把要告诉学生的话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读并按要求去做;鼓励学生自己写姓名,辨认同学姓名;识路牌、看商店名称;记班级日志,记种植情况、作物生长情况;给家里的器具贴上自己写的名称,提倡有事给老师写条子„„这些措施可让学生和字词反复见面,体会到识了字用处大,进而提高识字、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性、自觉性。教师要善于捕捉各种机会,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要及时树立一个个通过努力学生达得到的目标,要热情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熟练掌握知识是学用结合的必要条件,而学用结合又能促使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知识。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地抓新旧知识的联系,抓字词句的联系,组织多样化的有意义的字词句练习,是熟练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这些,都要安排得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精神振奋,这样才有助于智力发展。

三、识字教学要着眼于减轻学生负担,促使身心健康发展

减轻负担,提高质量,是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难题。小学教学的研究、改革同样不能避开这个难题。迟至今日,一年级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呼声仍不断于耳。一上小学,孩子回家就要读呀,背呀,写呀,忙个不停。课业负担重了,影响到身心健康,影响到个性发展。孩子从小觉得读书苦,总不是好现象吧!学生如果能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获得好成绩,岂不更理想?因此我以为研究识字教学既要提高质量,又要着眼于减轻负担,要把这两者统一起来。1958年我接受学制改革任务时,领导交代很明确:儿童的思想品德要和平时一样抓,学制缩短一年,不能加班加点,不能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我们学校甚至规定抄写生字不超过五遍。我牢牢记住这些要求,通过认真备课,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各种方法使儿童爱学、易学。课堂上的“文章”做好了,学多、学快、学好才有了保证,有了基础,避免了加班加点、加重儿童负担的做法。去年12月,58届学生从各地赶回南京,回忆小学生活时说:当年我们学得很轻松,很愉快,小学阶段是最快乐的时候,可现在我们的孩子学习负担比我们当年重得多,不知为什么。这真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我主张识字数量不要太多。一些暂时难认、难理解的字词不必硬灌给儿童,以后他们有了相当的知识基础就不难掌握。这有利于减轻负担,也有利于智力发展,还有利于常规训练。皮亚杰说:过早地教给学生一些他自己日后能够发现的东西,会使他不能有所创造,结果也不能对这东西有真正的理解。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四、识字教学要把握要求,明确目标

我把这一点放在最后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但识字任务并不是某个阶段能全部完成的。从广义说,和文字打交道,一辈子都在识字,都需要不断识字。譬如,一个早已认识的字,在某个语言环境中怎么理解它的义?得翻翻字典,问问人。我这个姓(斯),学生早就认识了,可是看到“斯文扫地”这个词语时,他不一定懂得意思,就得学习。当然,基础教育阶段的识字教学,大纲中已有明确要求,教材中分年级分册作了具体安排。但大纲、教材是靠人去贯彻的。要是我们对大纲、教材的理解不全面,不深刻,具体实践中就会发生许多偏差。如汉语拼音是识字的工具,小学各年级都有识字任务,只是多寡不一。可是有人把汉语拼音仅仅看作是低年级的识字工具,中高年级就舍弃不用,以至小学毕业时学生遗忘了,再搞突击“复习”“补课”,应付考试。过去教学大纲中有一二年级以识字为重点的话,有的就理解为只要抓识字,不重视阅读、写话等训练,语言训练更是丢在一边。现在不提识字为重点了,有的就放松了识字教学。这类情况的产生,实际上对识字教学的要求没有真正弄清楚。过去提识字必须“四会”(读、说、写、用),对所有的汉字都作统一要求显然是不合适的,我在教学实践中早已自作主张区别对待了:难写的字,不要求默写;这个年级、这个年龄段不易运用的字不要求用(即1978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两种不同识字要求——一类字、二类字)。但实际上,识字最终都应达到“四会”。我以为,这就是教者心中必须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又必须抓住各个阶段有重点有步骤地实现,必须渗透在整个的语文教学活动之中。没有“四会”,尽管学生识了几千字,当他在作文中频频出现错字时,我们能说是达到了识字教学要求、完成识字任务吗?当然不能。

现在识字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我认为各种方法之间切磋交流,有助于百花齐放,有助于取长补短,有助于我国小学教学逐步科学化、现代化。

来自大家语文网逍遥博客的《斯霞老师谈识字教学》

第四篇:特级教师王君谈 备课

特级教师王君谈 备课

www.xiexiebang.com 来源:厚德载物 发布时间:2010-7-23 4:40:09

这是一篇关于特级教师王君,王君特级教师,特级教师谈备课的文章。如何收到预习的效果

1、教师如果不充分认识预习的重要性,学生就不可能重视。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学,在教学的指导下预习,是语文课程的一条定律。不预习而上课,是

常有青年教师问起“如何备课”“如何批改作文”等等教学中很具体的问题。如果不结合课例,说起来总是太原则,而且难免琐碎。现就所问——事实上也是需要共同探讨的十个问题,做个抽象归纳。为省篇幅计,例子只好从略。

一、如何备好一篇课文

1、备课前要先“粗备”一个单元,了解“这一篇”在一个单元里的地位和作用。既不能游离于单元之外;也无需将整个单元的任务,让一篇全承包了。

2、要让自己处在双重阅读者——理想阅读者和学生阅读者——的位置,多做换位思考,而不是一下子就站在教学者的角度,先入为主,老是想着应该怎么教怎么教。

3、不要忙着读“教参”。相信自己的“第一感”。写出了阅读的心得(批注、笔记)或教案的初案之后,再参考别人的文章不迟。切忌用他人的纸样裁自己的衣裳。

二、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1、先问自己这一篇为什么要“学”。如果回答因为是精品甚至是经典。那么,让学生知道“精”之所以为“精”,“典”之所以为“典”,就是这一篇的教学内容。如果回答的是,因为既然编进了书本,所以要学,那么实际谁学不学它也就无所谓了。

2、再问这一篇为什么需要“教”。通常一篇文章不“教”也能“学”懂,否则它先就不会有读者。那么为什么还需要“教”?你应该找出需要“教”的三条五条理由,再根据“课标”“学情”等筛选提炼一下,教学内容就出来了。

3、最后,你还是先要确定“什么不教”。学生(一般)已经知道的“不教”,今天学生还不需要知道的“不教”,不是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不教”。尽可能多剔除“不需要教”的,才能把教学内容提炼得很精粹,任务规定得很集中。读一读陈中樑教《风筝》的课堂实录,可能茅塞顿开。

三、如何收到预习的效果

1、教师如果不充分认识预习的重要性,学生就不可能重视。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学,在教学的指导下预习,是语文课程的一条定律。不预习而上课,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一个症结。一节课有预习垫底,就会出现高度;有预习先行,就会出现深度。

2、预习需制订“常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不要一下子布置太多,要求很高。这是习惯的事,要有耐心。刚开始,甚至只要熟悉若干字音字形和词义,也是“养习”的良好开始。只要师生共同重视,持之以恒,大概花一个学期,就能够把预习的习惯培养起来。

3、教师应做出“示范”,不要徒托空言。更不能没有检查,听之任之。凡有新课,必有布置,凡有布置,必有检查。用课前5分钟,有目的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放弃检查,预习全空。

4、预习最能使学生感觉受用的,是发生疑问而引起对话交流的兴趣,以及由此获得探究的自信和满足感。所以预习应以“问疑”为主项,而“识记”次之。

四、如何组织一堂课的教学

1、语文课最容易变成废话的集散地。孙绍振说“中国的语文课上,师生的生命浪费是世界之最”,一半缘于教学内容,一半缘于教学组织。因此必须谨记“45分钟”这一稍纵即逝的数字!要一分钟掰做两分钟来用,珍爱生命,精打细算,惜唾如金!

2、最好不要仅仅告诉别人:今天这节课,只教课文的××段(或××内容),剩下的××段(或××内容)是下一节上。这等于是影视节目广告,告诉你今天演几集,什么时候演完。要让听课的,听出你是围绕一个课题,在进行有序地展开,逻辑地推进。有经验的听课者,不会关心你上到哪里,关心的是你上到了什么关节眼,他会预想你的下一个动作是如何衔接,会走到一个什么合适的站点。

3、一节好的语文课的“序”,一般是用有意义有关联的问题,将教学内容,通过思考探究的方式相互衔接起来。当然,也有的是按照课文自身的顺序,然而,也不能没有问题的接续和展开。教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段段地解读下去,未尝不是一个可选择的方法,但如果在通读课文之后,问道:文中有一个起着枢纽作用的关键句“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那么,既然有个“所以”,就应当有个“因为”,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必须“拿来”呢?这个问题的设计,就包含了“组织教学”的用心在其中。学生如果头脑清楚,或训练有素,他必然会自觉地去发现课文前面几个段落的思路是如何进展的。因此,一个或几个好的问题的设计、启发和运用,几乎是一节课组织教学的全部内容,也是效率的基本保证。语文课的内容组织,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和数理化的课媲美。她的美,在隐显之间,“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4、一节课的开头很重要。但不是那种专为表演给人看的故作姿态的“导入”,才算是像样的“开头”。为导入而导入,徒然是浪费时间。还是以有启发性和有趣的问题导入为佳。上课的第一分钟,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开头的几句话,就应该能够产生“热身“的效果。

5、不妨在讲台上放一块手表,学会随时控制时间。在教案里标明什么教学内容用多少时间,也不见得没有必要。结束一堂课,切不可急急匆匆。习惯于用3—5分钟进行总结,会有助于提高课的质量。否则,让下课铃声催赶着匆忙收拾残课,既煞风景,也斫伤课的灵魂。

五、如何设计和使用板书

1、语文课上没有板书是不可思议的。或者是为了突出强调需要识记的教学内容,或者为了使某一内容重点更加醒豁,条理更加清晰;当然,也可以使教学过程富于节奏感,不至于出现听觉疲劳。如果怕字写得不好,自惭形秽,有意藏拙,那是失职。

2、板书设计,应该在整篇教案完成之后。此时需要下一番提炼的工夫,使之成为鲜亮的纲目,闪光的课眼。平庸的全然可以用口说代替的板书,比不做更糟。表示结构的板书,用语尽量做到准确工整。带有概括或总结性的板书,用语宜多加斟酌,要简练而有力。板书一般不宜太繁,表述条畅,言简意赅,最是上乘。

3、预设的板书,书写在需要讲解或讨论的内容之前还是之后,是需要考虑的。像史地政治的课程那样,先列出提纲再进入程序,语文课未必可取。语文课程的特点适合采用归纳法,而不太适用演绎法。

4、即兴板书在语文课上作用不小。但也要防止率意涂鸦,狼藉一片。至少要在黑板上划出三分之一的“特区”供其挥写,以避免和“预设板书”错杂混淆。

5、一翻开课本就了然,还有必要再把课文标题和作者板书出来吗?除非你想在标题上“做文章”。至于连第几课都要写一写,是否拿它提醒学生:你们要与时俱进啊?

6、投影的“板书”,就更需要字斟句酌。一旦映现,更改为难。而冷森森地打在幕上,似乎总不如临场书写而富于动态感和亲切感。我因此更钟情指间一支粉笔,用来得心应手。

六、课堂如何对话

1、不要片面理解“对话”。师生就文本互为问答讨论(所谓“三向”),是对话。一方说话,一方倾听,也是对话。朗读默读难道不是对话吗?当然也是。对话即交流。只把有形的外在的交流视为对话,把无形的内在的斥为“一言堂”、“注入式”,是机械论思维在作怪。

2、教师课堂提问有三忌:一忌问不明白,答非所问。二忌立问即答,思不及义。三忌答了不置可否,“坐下拉倒”;或一概称好,还要“掌声鼓励”;或是干脆把学生的回答“直接”教师的标准答案:“你的就是我的”。再简单的问题,也需要多想想,该怎么问才能让学生明白问题的要求和回答的要点。一般须给予十几秒钟的思考准备,包括口头表达的临场组织。如果有太长的“冷场”,就需要考虑引导,还要反思问题是否恰当。

3、任何一种“对话”,都应视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善于听“答话”,随机引导,高明点拨,让学生开窍,要比给出“标准答案”更有价值。一个问题由几个人的讨论回答而补充修整,要比“一次性通过”更有意义。过程与方法重于结论,是课标的精神,在“对话”中最应得到贯彻。

七、如何布置课后的复习

1、大多数情况下,语文课几乎放弃了课后复习的布置,自承乏软无力,把合理支配的时间拱手让人,好像比封建历史上的削土割地还要无奈。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到底语文需不需要复习?复习什么?有没有时间保证?有没有可能每天检查?

2、如果当仁不让,照理一节语文课至少应有半小时的复习或作业的时间。预习新课和复习旧课,大约是3:2或4:1的比例。复习的项目,主要是课文重点内容的识记和语文知识(方法、习惯、技能等)的运用。形式一般是口答题和文答题。题目必须能够激发探究的兴趣,与其笼统题目,泛泛布置,不如要求把课文朗读一两遍,或者抄写若干段落,也可以印发相关的辅读材料指导阅读参考。

3、同预习一样,复习应不时进行检查,否则时间一久,终成虚话。

八、如何批改作文

1、先把作文看一遍再改。不要边看边改。以“语批”为主,修改次之。修改处需令比较,让写作者知道为何需要改,也允许持不同看法,鼓励同教师上来交流。

2、一次作文纵有参差不齐,但大体还是能按不同情况或不同标准归出几种类型。一边批改一边就得归类。发现和研究类型和典型,将决定作文批改的质量,不可因费工耗时而不为。选择类型重点批改,不失为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而典型批改尤须着力。

3、注意发现每一篇作文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精当,一个句子表达得精彩,都不吝可圈可点。鼓励之于作文,效果有时会出乎意料地惊人。

九、如何进入课文的分析

1、不同类型(文体)的课文有不同的进入方式。但是首先还是要明确为什么需要分析。一篇好文章,本是有机的整体,干吗要去分析它?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在于披文入情,提要钩玄,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到达言辞的内蕴。分析不是肢解,不是剁碎,分析之后,是让读者更加看到整体,是从局部或细部识通篇,窥全豹。现在主张不论教什么课文,都先“整体感知”,但整体感知却并不一定非从“整体”入手不可,有时从一个字词,一截短语,一个句子,也可以感知通篇文章,甚至把握全文的主旨。例如教《兰亭集序》,问其中的“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一句是怎么来的?让学生从这一句上下寻绎,了解作者整体的构思,行文的脉络。所以说,从哪里进入,是可以因文而异,也可以根据教师的匠心独运,作出最佳选择。

2、不管是否按照课文的顺序教,进入“分析”的方法大体有三种: 其一是:寻找“紧要语”(朱熹),包括孙绍振所说的“关键词”,或文章中精要、精彩、精妙的语句。

其二是:发现“关节眼”。也就是通篇文字的联络照应。不仅是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更有词语句子的配合呼应。

其三是:比较“新异处”。这一般是在和(同类)的其它作家作品作比较中,发现其内容的丰富深刻,形式的独特新颖等。

3、进入“分析”的途径也大抵有三种: 其一是聚焦“形象”的特写与细节。一般适合于小说、戏剧等有人物、情节的作品。

其二是揣摩品味新异传神的语句,或波澜迭起、摇曳生姿的行文布局。但也不忽略平字见奇、朴字见色的语言表达。一般适合于叙事言情写景的散文。其三是为课文编提纲或列图表,找线索,寻因果。一般适合于各种说明文和议论文。以上或有交叉。而辨词析句、咬文嚼字这一主要手段,则一以贯之。

十、如何教文言文

1、学文言文不仅是学会“懂文言”,也是学习“用白话”。是在古今汉语的异形同质和同形同质的联系比较之中,丰富对民族语言的语感。不要老是惦着古今言殊,其实更多的是相同和相近。

2、必先要求学生参照注解和利用工具书,进行通释与串译。一定避免没有预习,就面对生课,开始解释翻译。但须提醒:照搬注解当译文,常会出差错。

3、一般要将课文先诵读一两遍。是逐句翻译下来,还是把容易理解的句子一读带过,只找其中需要重点的词句进行讲解讨论,当看学生的实际情况,也看课文的特点(如一些古典的美文,用优美的现代汉语通篇连贯翻译一下,似乎很有必要)。

4、不要上成古汉语课。避免解读一句,就抓住某个语法现象大讲一通,通篇读去,一路“开花”,可就是不见“果实”——对文义的准确完整通畅深刻的领会。用拐杖是为了帮助走好路,而不是忽略走路而研究拐杖。

5、每一课都可能有若干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或特殊句式,值得提示或强调,宜放到课文教完,加以整理归纳,以助识记,不要穿插在解读中进行。

6、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常常是教师的“专利”,亦为学生所乐闻,当避免大行推销贩卖。

第五篇:特级教师 听课体会2014

中国教育梦

——全国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听课体会 2014年3月22日—3月23日,全国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泰安举行,我有幸聆听了以下5位老师的优质数学课和他们的讲座,分别是:钱守旺老师、牛献礼老师、仲广群老师、蔡宏圣老师、刘德武老师。5位老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执教水平、个人的专业知识,数学思想,应变能力以及个人风格都让我收获很多。短短两天的精神盛宴,在结束之后仍余音绕梁,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现将自己听课中比较深刻的感受汇报如下:

一、稳中求活,活中求实,实中求新,和谐自然。钱守旺,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被老师们亲切地称为“有水平,有才华,没架子的特级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稳中求活,活中求实,实中求新,和谐自然”的教学风格,这次教学观摩活动,钱守旺老师执教了《成正比例的量》一节课,充分体现了他的教学风格。

《成正比例的量》是青岛版六年级下册内容。正比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对小学生来说,正比例的意义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在实际教学中常用的做法是:替换教材中的例子,拓展教材的主题,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整合不同学科的内容等。有效地挖掘和用好教材资源:这节课中,钱老师是这样做的:

1、通过初步观察、实验、计算感知概念。将例1调整两步,先初步感知两种相关联的量,再实验计算,进一步感受“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随着增加”以及比值不变,为后面学生发现水的体积和高度的变化规律提供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从学生表现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学生发现、归纳规律的时间短了,语言组织也比较到位。因为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有挑战性的问题,稍微改变一下学习方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效果明显。

2、强化认识,正确建模

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实际,自主开发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课本学习形成补充和拓展。经过研讨,把做一做“路程和时间”这道题也作为例1的延伸,进一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根据班级的特点,在学生理解意义的基础上,拓展延伸了正比例图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必须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准确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必须量力而行,符合本人和本地实际。

二、深刻、新颖、灵动,让数学的教与学更美好。蔡宏圣,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善于出 新,勤于探索,乐于总结,“深刻、新颖、灵动”的课堂教学风格鲜明。这次教学观摩活动,蔡宏圣老师执教了《比的意义》一课,《比的意义》是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在安排此内容时,分为三个阶段: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

《比的意义》这节课凝聚了蔡宏圣老师的心血和智慧,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这节课在教学设计方面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形象直观、人文关怀的教学特色,体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植入了新课程“问题与情景”的新理念,创建了教学互动,情景体验平台,《走进新课程》告诉我们:传统的例题教学方法束缚了教师的思想,阻塞了学生的思路。其危害是教者乏力,学生乏味,使教学无法适应新时期教学发展需求,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去。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比的意义”、比各部分名称,求比值的方法、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是些概念性知识,蔡宏圣老师打破这一老框框,在开课时,出示两幅图书馆图片,师:你认为那个图书馆拥挤?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提出了许多数量关系的比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课中结合比的意义,导入 “黄金分割”这一有趣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的神奇奥妙,并将比在实际生活应用中的作用讲得很透彻,诱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将枯燥无味的“比”的知识教学演变成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使教与学融为一体,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达到了数学情景教学艺术效果。

以上是我对这两节课的感悟,因为我教六年级数学,所以对这两节课特别用心聆听。其他老师的课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如:牛献礼老师的《认识面积》(三年级)、仲广群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五年级)、刘德武老师的《埃舍尔和他神奇的骑士图》(四年级),这几节课充分体现了名师过人的深厚底蕴:

1、准确把握和挖掘教学资源,有效落实多元化教学目标。

2、关注学生知识起点,提升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3、营造和谐氛围,把握课堂脉搏,生成有效课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正是有了这种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流,我们的理念才得以凸显,水平得以锻炼。

三、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这次教学观摩活动,除了听课,还认真聆听了五位名师的讲座。如:钱守旺老师的《国内外构建高效课堂的24个策略》,牛献礼老师的《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仲广群老师的《我们的助学课堂》,蔡宏圣老师的《过程的若干思辨》,刘德武老师的《交则通 通则透》,诸位名师,句句珠玑,使我对教育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真正决定数学课程的不是写在书上的各种观念与规定,而是天天和学生接触的教师。尽管,专家们花了大量的精力,认真准备了课程标准和教材,但是一到学校,数学教师一个人便决定了一切。数学教师是学生能直接观察到的数学形象。一堂有后劲的数学课与执教者丰富的数学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功底是分不开的。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一个充满情和爱,给孩子智慧给孩子力量,为孩子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型教师。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状态。练武之人,最高的境界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是深厚的内力,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气魄。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解决自己面对的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教学实际上是教师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背后隐藏着每个人对教学、教育等的理解和看法。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随时进行反思和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努力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对教育的理解,“修练内功”也许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未尝不是如此,能够站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展示的绝不仅仅是一节课,更多的展示的是支撑在一节课背后的一个团队的集体智慧。“教无止境”,愿我们这些走在教育之路上的行者,坚定着我们对数学学科的信念,演绎课堂更多的精彩。

下载特级教师谈儿童漫画作文教学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特级教师谈儿童漫画作文教学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谈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

    谈儿童线描画教学

    谈儿童线描画教学 儿童九岁左右(三年级)开始由“意象”倾向阶段后期进入“写实”倾向阶段,为了突破这之前普遍形成绘画多近似概念的模型化形象的约束,突出、强调儿童观察、分析......

    特级教师窦桂梅课后谈人生

    特级教师窦桂梅课后谈人生 1、一个教师要发展,得有点激情,这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情怀,是一种素质,还是一种境界!一个教师要发展,得有所追求,没有追求,没有火如何照亮你的心灵......

    教学漫画

    ●班上有个小朋友,小时候因为家长照看不周,喝多了酒,留有后遗症,算数不清。别人都觉得没法教好。某同事不信邪,一日,问他:“斌斌,你妈妈手上3个梨,你手上1个梨,谁手上梨多?”学生立即......

    漫画作文教学设计[★]

    《漫画作文》教学设计 景东文井罗中尉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始终在愉快的氛围中对写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节课中,让学生处在一种兴奋、放松的心态,练说......

    儿童漫画校本课程计划

    儿童漫画校本课程计划 一、活动目标 1、第一阶段:漫画欣赏课。 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使受教育者通过艺术作品的赏析,逐渐提高对艺术形式的审美感受能力。漫画蕴含着丰富的意蕴。......

    谈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浅谈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语文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以及进行交往的重要工具,也是中小学学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一个人必须具备......

    谈汉语拼音教学的几点体会

    谈汉语拼音教学的几点体会 敦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刘艳华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活泼欢快的课堂气氛是取得良好教......